中西医结合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结合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医结合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76-02

1、概述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异常激活和释放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以及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引起细胞因子连锁反应,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本病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凶险,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初3天内病情迅速加重,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并发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本病作为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有颇多难点。本文旨在探索中西结合治疗本病的现状。在中医的古籍中无“胰腺”的名称,胰腺的生理功能均包含在中医脾脏中,故称脾心痛,另外,急性胰腺炎亦属中医“胃痛”、“胁痛”、“腹痛”的范畴。

2、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胰腺炎(AP)病因较多,常见的病因有胆道感染、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中医认为,各种致病因素,如六、饮食所伤、情志所伤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腑气不通,不通则痛,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气郁化火致发热,湿热蕴结致黄疸。始发一脏,累及多脏腑,症情多变,甚则不治。

3、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腹痛,大多数的病人突发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绞痛,常在饱食或饮酒后发生,可因进食后加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多数人并发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晚期由于麻痹性肠梗阻,使呕吐物为粪样,部分病人有腹腔渗液及肠麻痹引起腹胀,胆道感染或胰腺肿胀压迫胆管引起黄疸,患者血钙降低引起抽搐,感染引起发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引起多脏器损害,出现休克,伴有烦躁等,脉细出现中医的厥证或脱证。

4、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来诊断,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草案)。

腹部增强CT扫描为判定急性胰腺炎轻重的金标准,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为A-E级,其中A-c为急性轻症胰腺炎(MAP),D-E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5、治疗

西医内科治疗: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度止痛,保持血容量,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分泌,可选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抗菌药物使用,选择性选用喹诺酮类等,严重感染可选亚胺培南。西医外科治疗有腹腔灌洗和手术,但必须严格掌握腹腔灌洗手术适应症。

中医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

在AP急性发作期,可加用中药汤剂胃管注入或灌肠,以通腑泄热,缓解肠麻痹,中医辩证分型如下:

5.1 肝胆湿热证 患者腹痛暴作,急躁易怒,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口干口苦,大便干结难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治当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通腑,处方清胰汤加减。

5.2 湿热内蕴证 患者腹痛暴作,腹胀较甚,拒按,大便数日未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治当清热利湿通腑,处方大承气汤加减。

5.3 气滞血瘀证 患者腹痛暴作,兼有腹胀,拒按,甚至腹部有青紫瘀斑,大便干结难解,舌质红,边有紫气,苔腻,脉弦。治当清热理气,活血化瘀,处方膈下逐瘀汤加减。

另外,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巫协宁等使用奥曲肽和柴芍承气汤(柴胡10 g、白芍10 g、黄芩10 g、枳实10 g、厚朴10 g、玄明粉10 g冲、生大黄lO g后下)促使胃肠道蠕动功能增强,丹参液治疗重症胰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作了探讨。

6、疗效分析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相关辅助检查指标及影像检查包括CT,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相关辅助检查指标及影像检查包括CT,恢复接近正常范围(>50%);有效:症状体征大多有好转,相关辅助检查指标及影像检查包括CT,较入院时有些恢复(50%),但未恢复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甚至死亡,相关辅助检查指标及影像检查包括CT,与入院时无变化甚或加重。

7、讨论

对已经确诊的AP患者,目前首先采用的是内科保守治疗,极少数的重症患者,需采用外科手术干预,单纯的西医治疗AP的方法与手段,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治疗,经临床及实验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组。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的病机主要是肝郁气滞、肝胆脾胃实热等所致,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采用通下攻里、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并用的法则,治疗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膈下逐瘀汤方,以桃仁、丹皮、赤芍、川芎、红花、当归、五灵脂活血化瘀,改善胰腺微循环,元胡、乌药、香附理气止痛,枳壳降逆消痞,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热理气,活血通腑,能很好地改善胰腺微循环,促进胰腺炎症修复。另外,芒硝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的作用,其外敷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清除肠胃积气积液,清除肠胃内细菌及毒素,故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好,它能消除腹胀,同时具有抑菌抗感染,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蠕动,增加肠粘膜血流量,防止肠内致病菌过多繁殖和粘附,松弛oddi氏括约肌,有利于胰腺炎及胰周器官早期恢复并行使其生理功能。故中西医结合治疗AP疗效好。

篇2

关键词:肿瘤;中西医结合;护理;综述文献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的恶性肿瘤发病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肿瘤的治疗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越来越重视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和互补作用,深受广大肿瘤患者的欢迎。现将有关护理措施及进展综述如下。

1中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1.1中医对肿瘤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上就有“瘤”字的记述,《灵枢・刺节真邪》[1]有“筋瘤”、“肠瘤”、“昔瘤”的病名。在《黄帝内经》及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金贵要略》中提出了肠覃、积聚等一些肿瘤病名和许多诊治肿瘤性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方剂。《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篇》[2]首提“癌”这一病名。随着中西医结合、现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如钱氏在《肿瘤的辨证施治》中归纳肿瘤的发病机制为“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聚、正虚”六个方面[3] ;郭氏在《现代中医治疗学》认为“在发病方面,各种肿瘤病因病机不尽相同,从总体来说,主要是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致气滞、血瘀、痰凝相互交结,久而渐成肿块 [4] ;张氏则提出了“癌毒-正虚”致病学说,认为“癌毒内生是恶性肿瘤始动之因,正气不足是恶性肿瘤的内在依据[5]。

1.2现代医学认为 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某一正常的组织细胞发生异常分化和过度无限增生的结果,这种现象一旦形成,具有向周围组织乃至全身侵蚀和转移的特性,最终患者因为肿瘤的不断生长造成原发或所侵袭的脏器功能破坏、出血、梗阻、继发感染、全身衰竭等而死亡。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恶性肿瘤基本上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核心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如原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突变等[6]。

2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已被被国内外肿瘤专家和患者广泛采用,并得到了国际上学者的接受和认可。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的基础上,运用耳穴埋豆、穴位指针等方法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提高放化疗的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复发,防止转移,延长生存时间。疗效满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显效迅速,患者安全无痛苦,不仅可使手术造成的损伤早日康复,利于接受其他治疗。

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

3.1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之一,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法则[7]。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护理肿瘤疾病的过程。韩琳、刘凤丽[8]观察中医辨证护理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根据不同的病症分型护理,结果显示,经辨证施护后,明显调动了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上、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对疾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辨证施食增进患者的食欲,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食复率”,增加疗效,给药护理使药效发挥最大效用,药毒性降到最小。

3.2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所伤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张介宾《景岳全书》[9]云“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明・陈实功《外科正宗》[10]认为乳岩的病因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致经络痞塞,聚积成核”.由此可见,肿瘤的发生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七情内伤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不畅,久则脏腑亏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则成癌瘤。张智风,李际君[11]等在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将心理护理方法分为以下5种。

3.2.1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是以中医五行相克为理论依据,用一种情志纠正另一种情志所致疾病的方法,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丹溪心法》云:“怒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以恐胜之,以怒释义;恐伤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伤以喜胜之,以怒解之。”

3.2.2移情法 移情法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转移于他处,肿瘤患者注意力往往在疾病上,如果整天胡思乱想,就会陷入痛苦忧愁之中不能自拔。医护人员对患者要善于疏导,使之忘却病情,克服紧张、烦闷之感,保持愉悦欢欣的积极情绪。《理瀹骈文》中指出:“七情致病者,看书解闷,听书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3.2.3暗示法 包括心理暗示和治疗暗示。心理暗示指医护人员运用语言、行为、情绪等给患者以暗示,从而使患者解除精神负担,坚信疾病可以治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部分患者,对疾病失去治疗的信心,形成十分顽固的偏见,正面说理开导及心理暗示不易接收时,可施以治疗暗示,通过某种场合某种情景施予一些治疗,暗示其病因已解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2.4开导法 是护士通过解释病情,阐明道理,让患者了解致病原因、后果及危害性,从而消除疑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纠正不良行为,以获满意疗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应阐明真理、剖析病因、消除误解,才能破疑释惑,放下思想包袱,从苦闷中解脱出来。《灵枢・师传》中指出:“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3.2.5集体心理治疗 这是针对具有共同问题的特殊人群同时进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集体训练、集体教育、成立各种问题小组等。患者之间互助、互勉,变消极被动的治疗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可提高了生存质量。同时要树立关心、体贴、爱护癌症患者的社会环境,营造和谐美好的气氛,医、患、亲、朋都进入角色,使患者乐在其中。

3.3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及疾病的证型,采取“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强调饮食有节、清洁、合时令,以及脾胃的调补。肿瘤的中医饮食护理主要体现在3方面,即根据临床分型指导饮食宜忌;佐以中草药制成药膳,增进治疗效果;指导食用具有抗癌功效的特殊食物和药物。谭芳[12]根据肿瘤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气滞血瘀、湿聚痰凝型,阴虚内热、热毒内蕴型以及气血两亏型3大证型。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滋阴、益气、养血功效的饮食。代表的食物分别有海带、大蒜、山楂、柚子等食物, 攻坚消积,健胃消食,活血祛瘀;冬瓜、赤小豆、鲤鱼、黄豆芽、薏苡仁等,取益气化痰祛湿癌功效;无花果、甘蔗、西瓜、苦瓜、河蚌、茄子、萝卜、薏苡仁、芝麻、莼菜、猕猴桃等滋阴、清热、解毒;牛奶、甲鱼、乌龟、木耳、鸭、海参、鲍鱼以及黑糯米等乃滋阴补血、止血之品;番茄、黑木耳、藕、丝瓜、茄子、苦瓜、马齿苋乃凉血止血、生津止渴之品;进食牛肉、鸡肉、海参、银耳、香菇、牡蛎、芦笋、菱角、芝麻、龙眼肉、胡萝卜等食物,以炖、煮法为宜, 其治则为益气养血。

3.4中医护理技术 李少芳[13]通过对106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实施艾灸、穴位注射、中药穴位贴敷、耳穴、中药灌肠、中药泡洗湿敷等中医护理技术,改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力,体现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张瑞香、王萍等[14]对于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的护理采用按摩上、中、下脘穴,3次/d;脾胃虚弱时艾灸足三里;有食积时针刺三脘,采用针刺泻法,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研究现状

4.1促进手术早日康复,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毛喜莲,张春虎[15]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辅助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的效果。将101例早期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化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陆金英[16]对高龄结肠癌手术后胃瘫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加香砂六君子汤滴注和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明显缩短了康复时间,良好的护理对保证其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4.2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 李玉华[17]在肺癌化疗期的40例患者中开展了中药药膳、针灸、穴位贴敷、足浴及中医情志等方面的护理;根据化疗后患者出现的中医四诊资料又可将其分为脾胃虚弱、肝胃蕴热、肺肾两虚等3型,并进行辨证施护。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化疗通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4.3并发症处理 肿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关,容易引发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 张洁,孙爱云等[20]在4例恶性肿瘤并发丹毒的护理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除药物干预外,加强饮食调护及心理状态的调整,予以金黄散加冰片调敷,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散瘀化结、消肿止痛、围聚之功效。4例患者经综合治疗与护理,均予痊愈,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王静、田玉英[21]对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发现及早给予全身与局部结合的护理干预,并配合围针及艾灸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胡喜兰、楼望丹[22]对3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在减轻和缓解胃肠道反应,口腔、鼻咽、咽喉等部位的粘膜反应,照射野皮肤反应等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4.4介入治疗 陈月华、曾永军等[23]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将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全部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术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通过治疗和护理后,98例患者中症状改善72例,肝肿瘤病灶缩小2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肝癌行介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能使部分肿瘤患者症状消失,病灶缩小,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副作用发生,延长生存期。

5研究进展

吴胜菊,杨海燕[24]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充分发挥中医情志护理和中医饮食调护的特点,优化组合电针止痛、中药外敷预防静脉炎、耳贴及沐足等中医特色护理措施。比较对照和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及住院费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均缩短(P

6广阔前景

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广阔前景是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程特点,将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的方法引入护理实践,强调心理护理、辩证施食,运用中医技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和客观评价标准。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的研究,必须立足继承和发扬,通过有组织的凝聚各种积极力量,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肿瘤骨干的培养,提高科研素养,扩大科研队伍,为肿瘤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67.

[2]宋・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16.

[3]钱伯文.肿瘤的辨证施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2.

[4]郭子光,等.现代中医治疗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43.

[5]张成铭.恶性肿瘤病机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1988,(12):9.

[6]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

[7]徐桂华,池建淮.内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4.

[8]韩琳,刘凤丽.肺癌术后患者辨证施护46例[J].陕西中医,2009,30(6):694-695.

[9]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63,277.

[10]明・陈实功.外科正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3.

[11]张智风,李际君,陈春霞,等.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16(35):5379-5380.

[12]谭芳.浅谈肿瘤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9(19):64-65.

[13]李少芳.中医护理技术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81,102.

[14]张瑞香,王萍,范宏宇.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及其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09,24(3):550-551.

[15]毛喜莲,张春虎.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辅助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23):33-34.

[16]陆金英.高龄结肠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90-891.

[17]李玉华.肺癌化疗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3):71-72.

[18]赵宏,高丽萍,陈利平,等.中药治疗减轻消化道肿瘤化疗毒副反应85例观察与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87-2088.

[19]韩作芹,邓永莲,徐鲲.中医护理干预对CAF方案治疗乳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7):1358-1359.

[20]张洁,孙爱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发丹毒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0):2555.

[21]孙爱云,王静,田玉英.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566-1567.

[22]胡喜兰,楼望丹.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8):27-28.

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腹症;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14-04

中西医结合是20世纪我国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是贯彻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基本方针的具体实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方向,加强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保持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力争使南开医院成为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科研教学水平较高、中西医结合优势明显的现代化、研究型、综合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1现状

1.1重点学科优势交出

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全国“211工程”建设子项目和天津市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单位。是由全国中西医结合胆胰病医疗中心、全国中西医结合胃肠疾病诊疗专科、全国中西医结合脑病专科、全国中西医结合急诊专科、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及微创技术推广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症专科共同组成的优势学科群,已经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是全国闻名的科研机构。

1.2医疗业务发展迅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胆胰、胃肠疾病和外科危重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项目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如重型急性胰腺炎、重症胆管炎和外科疾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微创外科居国内领先水平,首创3镜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境)治疗复杂性胆管结石新技术。并承担市内8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和部分省市疑难病例的会诊和业务指导工作。2010年,医院总收入达4.5亿元,较2009年增长约29%,年门诊诊疗人数达370 358人次,出院17539人次,病床使用率为120.9%。

1.3人才结构日趋合理

拥有以吴咸中院士、崔乃强教授、李平教授、秦鸣放教授等为学科带头人的一批著名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天津市授衔专家3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4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带徒导师4名。有2名专家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1名科技骨干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从1994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6名。目前,全院共有工作人员1058名,其中,高级职称142名;医疗系列中,博士、硕士人员135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5%,护理人员344名,大专以上学历191名,占护理人员的56%。

1.4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医院实施“三名战略”(名医、名科、名院),极大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4年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天津市科委攻关项目共6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新技术填补天津市空白8项,专利8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4项,出版专著8部,460篇,并成功举办国际、全国和区域性学术会议27次。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委托,承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并作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2问题与分析

通过走访中医药方面的知名专家、院士、学者等,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新医院建设、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载体、查找医院发展存在问题等主题。搜集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资料,并参考相关文献及文件,对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目标与要求》、《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及《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遴选条件指标体系》,同时对比除南开医院外的10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情况,发现我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院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水平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1优势学科数量不足。学科发展尚不均衡

2.1.1特色优势学科是医院竞争力主要构成部分的核心,我院虽拥有一批以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为龙头的优势学科群。但市级以上重点专科的数量仅接近国内10个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302医院除外)评审验收时的平均水平(7.4个),相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还有一定差距。见表1。

2.1.2对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而言,多学科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尽管我院重点学科优势突出,但范畴却相对局限,高层次人才结构单一,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能力不足,获奖级别和发表文章的层次均需提高,而其他学科相对薄弱,已经影响到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的提高。

2.2育人机制创新不足,后备力量挖掘不够

中西医结合事业重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是保持学科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2.1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基本思路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这方面特色突出,成绩显著,不仅通过人才工程建立了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特别是组建起7个以名老中医命名的上海市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级“名中医工作室”,使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工作取得有益经验,还培养出了现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五大”人才培养计划。有效提升和优化了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

2.2.2中西医结合事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后,已经与中医、西医并驾齐驱,成为医学三大主流。但相对中医和西医而言。中西医结合仍属新生力量。中西医结合后备力量不足已经成为各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共同问题,“后继乏人”或“后继乏术”的问题在我院亦有所表现。

2.3科研激励机制欠完善。中药研发领域待深入

2.3.1创新性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医院的最主要特征,也是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创新性科学研究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是“研究型医院”与“非研究型医院”的最大区别。纵观近几年我院对科研的投人和产出,比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02医院等单位相差很多。见表2。

我院在科研投入力度方面较武汉和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少,自2004-2007年甚至有逐年下降趋势。根据国家卫生部《卫生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年用于科技发展的经费不低于年度业务收入的1%-3%。以2008年我院业务收

入总额为2.8亿元为例,同年我院的自主科技经费投入应为280万,实际上我院差距还是很大。投入不足的同时,往往伴随激励机制不完善,以致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见表3。

2.3.2在中药研发领域,我们自主研发的一批有代表性的中成药制剂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且收效显著,但相比国内其他几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而言,我们仍有待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医药并重的发展策略,在中药研发领域成绩卓著,在自主开发、合作研究、成果转化、高水平等方面已形成独特优势,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业已成为国家和省级中药研发重要基地之一;中国人民302医院坚持走“临床经验方一科研制剂一临床应用”的道路,始终突出临床疗效的主导地位,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肝病特色的中药研发基地,并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的研发格局。医院制剂生产已建成硬件设备配套、剂型齐全、临床应用广泛的良好局面。仅4年间制剂产值就达5 300万元。

2.4尚未实现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仍显滞后

信息技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数字化也是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打造数字化医院,使大样本信息采集、分析、储存成为可能,而这些资料、信息的准确、完整、高效、便捷,是研究型医院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已形成完整的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体系,成为上海和全国的数字化医院试点单位。尚未实现数字化。阻碍了我院实现全面现代化管理,必须积极改进。

2.5硬件设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医院发展

目前,我院硬件设施不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医院建筑面积约3万平米,因为医疗用房紧张,交通不便等因素,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医院发展受到限制,与全国其他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相比,硬件条件已明显滞后。在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期间,大多数建设单位都争取到大量资金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为同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其中,302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均筹措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扩大医院规模,新建或改扩建门诊和病房楼。见表4。而我院和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两家医院尚未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6医疗收入含金量偏低,需进一步发挥管理效能

近几年,我院的医疗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经过比较,我院在年门诊量、病床周转次数、住院外埠病人比例、费用收益率等方面水平较低,药品比例偏高。说明我院业务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收入总量和含金量也有大幅上升空间。见表5。而职工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数、职工人均每日担负住院人次数、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数、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人次数都处于较低水平,与之对应的每床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床医生人数和每床护理人员数都处于较高水平,结合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我院职工工作量偏小,工作效率偏低。

2.7文化建设力度不大。特色文化尚待有力促成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软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文化建设工程,形成了特色的岳阳医院文化,促进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提高了全员素质和医院品味,这也是该单位跻身于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之一。与之相比,我院尚需系统考虑特色文化的形成机制,发挥医院文化的作用。

3对策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南开医院作为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单位,将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经过“十一五”的系统建设和发展,以改扩建工程为契机,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并在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中药开发的示范基地。南开医院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功能定位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示范医院和中医临床研究基地;②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的主体单位;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④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西医结合临床,成为重点学科建设的精品工程;⑤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学院;⑥国家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基地;⑦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

3.1注重学科均衡发展。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3.1.1继续推行“三名”战略,努力改变“大专科小综合”现状。“三名”即名医、名科、名院,其中,名院是目标,名医是基础,名科为关键。学科建设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形成创新型团队、推动事业发展和学术进步的组织保障,也是一个单位经过几代人积年累月奋斗的积淀。坚定不移地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抓好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带动医、教、研的全面发展,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特定学科(专科)的研究中心。继续保持中西医结合外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使各学科协调、全面发展,打造更多优势学科。

3.1.2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条件。严格围绕《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的建设原则,在专用仪器设备配置、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抓好学科建设。①建设3个以上国家(局)级中医重点学科,并使每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病床达到30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达93%以上;在重点学科建设点设立临床研究室和实验室,确定3~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依据重点学科建设的需求。根据学科不同配置相应的科研条件及设备;②建设6个以上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专病),确保每个重点专科(专病)病床8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达93%以上,重点专科(专病)床位总数达医院总床数的50%以上;设立科研门诊和科研病房,其中,科研病房的床位应占本专科(专病)床位数的25%以上;依据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的需求进行专用设备和专科(专病)实验室设备配置;③确保重点专科(专病)保持稳定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针对本科主要病种(至少3个)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诊疗规范研究等工作,以总结治疗经验,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3.1.3促进临床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确立中西医结合学术地位。在加强基本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各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原创性成果,使诊疗水平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积极进行临床评价、优化综合方案、制定诊疗规范、总结诊疗技术、开发有效药物、研制诊疗设备等。而且要积极促进临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中医药科技与临床实践和产业的紧密结合。当前任务是推广已经取得相当级别奖励的临床研究成果,以确立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地位,促进成果转化与深度开发。避免这些成果仅限于个别单位或区域,甚至被束之高阁。

3.1.4加强传统诊疗技术继承研究。形成中医药临床特色和优势。要使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还要积极围绕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在一定范围内收集、整理和研究相关传统诊疗技术,对确有疗效但成本低廉

的传统诊疗技术,积极引进、普及使用,开展规范评价,以形成鲜明的中医药临床特色和优势。并采取先进可行的措施,认真做好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继承总结和推广。

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才培养导向

3.2.1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在一段时期内培养高层次的“西学中”人才是解决“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快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步伐:建立“名医工作室”。每年选1-2名具有发展潜力的医师进工作室研修。认真研究总结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举办高水平的“西学中”、“中学西”培训班、研究生班和强化班等。选拔中青年西医临床骨干进行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配备导师指导,选拔优秀青年,确定导师培养制。

3.2.2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提升学科人才水平,紧密结合各学科特点,开展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临床科研骨干的培训,加强重点学科的师资培训、接收人员进修、承办继续教育任务、开展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等工作;并针对重点专科(专病),开展带头人、继承人培养和技术骨干培养等,在外出学习、出国培训、接收本专科(专病)进修、承办本专科(专病)继续教育等方面予以支持。

3.2.3大力培养专业队伍,提供科研支撑人才基础。积极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全员科技素质,营造良好的临床研究氛围;通过承担课题研究。培养建设一支梯队合理的高水平中医临床科研专业化队伍。在临床研究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质量控制、疗效评价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培养一批掌握中医规律、熟悉现代科研方法、能够领衔组织重大中医临床研究项目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中医临床科研的精英队伍。

3.3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平台建设

3.3.1团结合作、协同攻关,不断提升医院研究能力。当前,需进一步强化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水平教学研究单位建立的合作关系,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不断提升医院研究能力。以急腹症研究所为依托,争取承担更多高水平课题,并作出一批标志性成果,以此带动医疗上高度上水平。

3.3.2继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新技术、新设备和技术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平台建设。我院将以国中局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为新的战略出发点。形成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的开放性共享平台。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构建中医药创新体系提供支持条件,成为中西医结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3.3.3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坚持医药并重,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借鉴其他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中药研发领域的经验。逐步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的中药研发产业链,构建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技术平台。

3.4抓基础建设,重医院管理,推进医疗业务上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患者就医环境。目前,医院正在进行医院新大楼的建设,总建筑面积86 800 m(sup)2(/sup)。新大楼的落成将极大地拓展医院发展空间,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为新医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为同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经济管理,确保还贷能力。加强经济管理,包括实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为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创造条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设数字化医院。

着力提高全员素质,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奖惩措施,对院党委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科主任、护士长、职工和党工团组织提出具体要求。

3.5创建特色医院文化。提高医院文化品住

在积极推进医院内部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重视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信任、尊重、关心、培养、发挥人的潜能为着眼点,以追求人和设备相结合为总体环节,在对我院的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基础上,找出优势、问题与差距,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篇4

1.从事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授课教师的现状

在授课教师方面,教授哲学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专业,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与医学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普遍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哲学知识。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许多专业课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有限的学时内,主要通过教师单方授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医学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如果没有哲学思维的引导,学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易学而又易忘,将已学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并记忆,新内容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学教学也经常会出现专业课教师“反复温故”的情况。此外,授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科学研究中,也同样忽略了哲学思辨能力在教学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

2.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现状

在当前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学生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敢对书本、教师说不,满足于接受与背诵现成的结论;思考问题的思路单一,缺少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哲学思辨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着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繁重,没有时间去进行哲学思维的拓展,当然也无法将各门类专业课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更不能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此外,相对于感性直观、有现实实效性的医学理论,哲学思维则更为抽象,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去重视它,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究。以上3点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矛盾尤其明显。学生既要学所有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同时又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的内容。由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哲学思维、思辨的引导,让学生将两种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都会提到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两种不同医学模式要结合在一起?”、“学中西医结合就是西不西,中不中。”调查统计表明安徽中医药大学10-12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生中,对于“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你认为什么是中西医结合?”问题的回答中,有56%的学生回答就是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去解释中医;有49%的学生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很难真正结合在一起;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很难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也很难将中西医结合发扬光大。这种现象无疑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以上3个方面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生在哲学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思辨能力是医疗能力的核心,是临床医生科学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缺乏相关的内容和指引,使得学生不会思考,不愿思考,极度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及发展潜能。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难自发自主地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他们就不能创新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因此,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探索,对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世纪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加强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及意义

1.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学整体内容的把握

现代医学的各门基础课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去学习相应的课程,进而才有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穿针引线”,运用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组织教学,运用辩证哲学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训练学生从普遍联系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前后学习的内容中架起桥梁,对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知识。比如将现代医学中具有普遍联系的概念—“平衡”(如生物化学中代谢的协调调节与代谢平衡、免疫学中的免疫自稳及生理学所强调的稳态)与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相互类比并建立哲学上的关联;又比如介绍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的3P(Prevention,Predic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其强调的“Prevention(预防)”就完美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Personalization(个性化治疗)”更是体现了中医中辩证论治的思想。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解,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两种表面上的矛盾对立体通过哲学思维中的事物普遍联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此外,作者所在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就是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医学理论。在实验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之间的整合,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设了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要求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将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细菌的培养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质粒的提取与转化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2.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为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不竭动力

哲学是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提高医学类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学生具有了哲学思辨能力,才能跳出和超越本学科的局限,对事物的理解才能趋于深刻。例如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讲授基因敲除技术时,强调虽然该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的最重要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但是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了单一基因的作用,对理解复杂的基因网络帮助不大。事实上,很多耗费巨大的基因敲除实验未观察到任何阳性结果,或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这是因为任何特定的基因产物仅是复杂调控网络的一小部分。另外,背离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基因冗余和基因多效性也使敲除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说“当我对生命中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分析,既让学生明确现代医学的优势,同时也了解其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所在院校在讲授课程中采用了将相关知识与创新思维实例有机整合的方法。比如在降解蛋白质变性的时候,引入肿瘤治疗的热疗法,将学生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即学到的碱金属遇水产生的放热反应与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介绍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在肿瘤热疗法方面的相关进展,通过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什么是创新。在讲解PCR技术产生的背景时,强调生物体内的有关DNA合成的理论都已掌握,为什么不能把它拿到体外的试管中进行呢?而穆利斯想到了,并做到了,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让学生在领略到医学大家创新成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医学教育也应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所倡导的那样,让新思想的产生不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得出的结论。因此,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迪与导向作用。

3.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及方向的把握和信心

篇5

关键词 裴正学 中西医结合 十六字方针

裴正学教授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是裴老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已被全国中西医界所关注,成为当前中西医领域的重要学派。通过跟随裴老多年的学习,将自己对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十六字方针”的体会浅析如下,与同道共勉,敬请批评指正。

中西医结合反映了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裴老在《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文中指出“纵观中西医近百年动态,双方已各自开始了针对自身缺陷的纠偏。一切事物,但凡发展,都是以逐步纠偏、逐步完善为前提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1]。”根据科学发展规律,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在目前我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和西医并存,中西医结合自然成为我国的必然产物。

中医学要在当代存在和发展,就要利用和吸纳现代科学技术,要和西医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裴老从中医和西医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入手,认识到西医注重疾病的微观发现,中医注重疾病的宏观表现;西医注重疾病的局部表现,中医侧重疾病的整体表现;西医注重疾病的致病性,中医侧重机体的反应性;西医采用的是实验研究的方法,中医则采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正是建立在中、西医学之不相同但彼此又有密切联系的不可分离关系及互补关系基础上的“和而不同”。在中医理论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西医片面和孤立的认识,在微观物质和理论相对清楚的基础上回到对机体的宏观把握上来;对于中医药,则可以认识和补充其微观方面的不足,明确其深层次的物质基础,拓展其应用领域。因此,裴老反复强调,“把宏观辨证推向微观辨证是当前中医学术发展的当务之急”。重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逐步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前提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并注意引进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运用多学科手段进行跨学科协作研究去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规律和整体调节,逐步达到“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创新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水平。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模式

裴老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实际上反映了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思想。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医护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纠纷“举证倒置”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因此单纯根据中医的诊断和辨证来诊疗疾病就显得不够了。中医大多是根据病人的主症来命名疾病(中医),不同疾病(现代医学)的中医病名和辨证可以完全相同,而同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中医病名和辨证也可以完全不同,许多中医疾病和辨证与预后并无太多直接的关系。如中医的胃脘痛(或上腹部不适),它可能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道溃疡,胃癌,冠心病,甚至肝癌等疾病,上述疾病的预后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有些疾病并不需要经过特殊治疗,症状即可缓解,而像肝癌等病,一旦延误诊断,患者就有生命之虞。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也有了更高的预期,如果仍然使用一些无法定性、量化的中医概念去解释、说明人的健康状况已经难以令人满意。病症结合的诊疗模式一方面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又能采用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观准确地反映人们的身体状况,减少诊疗过程中的模糊地带,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的健康需求。裴老在临床工作当中反复强调,“西医的研究水平有多高,中医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充分说明了病症结合的重要意义。

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

中西医结合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技术、方法来整理研究中医的理、法、方、药,取两种不同体系学术的优点与精华,将两种医学融汇或整合,形成一个更完善的医学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临床地位的确定。通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双重诊断,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疗效的评价都更加全面。可以说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发扬了中医药的精华、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促进中西医结合体系形成的关键是教育, 要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包括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物开发都应该有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性的规划[2]。将中医的宏观概念与西医的微观概念相结合,会形成一门很好的、很系统的理论。这需要我们广大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加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一样,必须进行方法学的突破和思路的创新,循证医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现代医学模式是在经验医学基础上强调循证医学。因此,重视并应用以国际评估标准进行科研设计和评估方法的规范化,使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并不断在获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及科研水平并与国际接轨。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都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应具有高素质和掌握优良的医学技能,以及具有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理念和方法,掌握现代化医疗设施,以最佳证据作出医疗决策。由于环境污染,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疾病谱的变化,化学药品、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多,现代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类疾病的防治及健康的维护需要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循证医学为此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3]。因此,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并不断在获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及科研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是对中医的促进和发展

当前无论中医、西医都存在缺陷和不足,都不足以完全代表现代以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模式,因而将两者的合理内涵有机地结合,吸取两种医学的理论精华,将现代医学体系的解剖概念、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与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相结合,这就是中西医结合。也可以用“与时俱进”四个字来概括,即紧跟时代的步伐,采取一切科学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发掘和研究我国传统医药。①中医药是医学宝库的宝贵财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不可估量的珍贵价值;②由于中医学是经验医学,缺乏科学理论基础,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用“科学”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因此,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不是简单的中医和西医的叠加,更不是中医西化。裴老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十六字方针好就好在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来进一步发展中医。裴老曾说:“只有大胆的把中医学术伸展到微观,中医才能既保住自己的特色,又能加入到现代技术的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网络系统中去。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和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裴正学.裴正学医学经验集[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

篇6

    行性恶化难治的临床综合证候群。血液净化疗法和肾移植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但限于条件尚不能普及,因此非透析疗法更具有实际意义。我国学者经过30余年的

    不懈努力,采用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在CRF的治疗和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就。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的核心是缓解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程发

    展、推迟必须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本文试就

    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并略陈管见。

    1 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 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

    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

    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

    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

    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 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

    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

    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

    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

    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

    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

    ;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

    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

    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 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 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

    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

    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

    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

    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

    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

    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 辨病与辨证治疗 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

    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

    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

    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

    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

    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

    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

    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

    、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

    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

    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

    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 胃肠及结肠透析 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

    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

    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

    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

    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

    ,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

    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

    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

    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

    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

    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

    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

    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

    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

    RF动物模型具有显着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

    、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

    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

    效。

    3 方法研究

    由于中西医对CRF认识上的差异,既谈中西医结合,就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如

    南方医院潘氏提出:降尿毒、维护肾功能、延缓CRF的自身进展速度以中药为主,

    以西医的饮食疗法、利尿降压、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为辅的方

    法即为中西医结合。这种观点在目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州医学院的卢氏则提出

    :CRF的中西医微调优化疗法,即建立在功能肾单位理论、超滤过理论、矫枉失衡

    理论、小球小管反馈理论以及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和CRF

    病理生理特征基础上,着重优化观点,取中西医药二者之长而避其短,紧密与病人

    (具体)病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方法研究的目的还在于

    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如笔者曾撰文探讨尿毒症皮肤透析疗法的思路与方法

    ,这种机理便是现代医学的自身代偿、皮肤排泄和中医汗法理论融为一体的方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发展成为肾衰水浴方,利用中药与水浴的双重作用,加速出汗排

    毒,利用皮肤半透膜的生物特性,达代偿性治疗的目的,经治后有效率达88.4%,

    临床疗效显着。这种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更丰富了临床治疗理论。

    4 问题与展望

    4.1 如何结合 中医药的长处在于能促进氮质由肠道排泄,从而有效地阻止

    废物蓄积,而西医药擅长于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处理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

    及各种并发症方面发挥作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上述特点,并适

    用于CRF的早、中期治疗。正是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

    展。但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结合尚处于最简单的阶段,因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

    学体系,其结合不仅仅是临床的相加,更应有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来指导临床

    实践,目前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如何有机地中西医结合、病症结合,仍

篇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肾疾病;研究思路;方法

Abstract:Chronickidneydisease(CKD)isaglobalpublichealthproblemwithahighmortalityandcasefatality,andmultipliestheriskforcomplicationsofcardiovasculardiseaseandhugemedicalcost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seffectiveinpreventingandtreatingCKDwithlessadverse,howevertherearealotofquestionsthatwedon''''tknowwell.Strategiesandapproachesofthe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npreventingandtreatingCKDare:(1)enhancethestudyofoptimizedschemeforsingleentity;(2)acceleratethestepofnewdrugexploitation;(3)augmentthestudyofactionmechanis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reatingCKD;(4)strengthenthestudyofthemechanismofChinesecrudedrugwhichispoisonoustokidneyanditspreventionandcure;(5)utilizethesystemsbiologytostudytheessenceofkidney;(6)establishaguidelinefor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n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KD;(7)preachupthegeneralknowledgeofCKD,payattentiontomassscreeningandearlypreventionofCKD.Itisexpectedtoimprov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KDwith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carryingoutthesestrategiesandmethodsmentionedabove.

Keyword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kidneydiseases;researchdesign;methods

1慢性肾脏病的危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统计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占美国医疗人群的7%,却占医疗预算费用总额的24%;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每人每年需要透析的费用为65000美元,预计2010年美国用于ESRD的费用将高达290亿美元[1]。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CKD流行病学数据。据2005年北京市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为9.4%[2]。据此推算,我国CKD病人将超过1亿,ESRD病人超过300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300万ESRD病人中仅有6万人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统计,替代治疗每人每年费用10万~13万元人民币,仅这6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ESRD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就高达60亿~78亿元人民币,若ESRD患者全部接受替代治疗,医疗费用将高达3000亿~3900亿元人民币。CKD患者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超过150μmol/L时,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者是普通人群的15倍,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是普通人群的35倍。ESRD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患者本人造成终身遗憾。虽然ESRD目前无法治愈,但CKD还未进展到ESRD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去积极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自然渗透的产物,存在于我国中医院及相当一部分西医院的医疗实践中。许多肾脏病专家都在积极探索肾脏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如著名的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开发研究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苷,为临床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陈香美院士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型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为IgA型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提供科学证据。他们是肾脏病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

2.1.1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Ⅱreceptorblocker,ARB)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3]。

2.1.2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中医、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2.1.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

2.2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方法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病报道很多,但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专家个人的经验和各自单位的临床观察,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疗效的客观性很难确定。

2.2.2疗效机制不明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其疗效机制更是不清楚。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疗效机制只能用“黑箱理论”去解释。

2.2.3行业内尚无《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指南》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无规可循,中西医结合肾科医生临床诊疗缺乏权威的参考和指引,医患安全性差。

2.2.4基础理论研究较迷惘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但目前对肾虚证等“证”的研究还没有找到特异性的客观指标,离揭示“证”的本质还有很大距离。

2.2.5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目前中医临床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系统论思想指导实践;西医是以“还原论”为主导思想,以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来指导实践[4]。中医、西医都是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新理论的形成还有待漫长的时日。

3中西医结合防治CKD的思路与方法

3.1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如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钧教授牵头的11家医院肾科参与的“CKD3期中医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牵头的“中医综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5]。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优化方案的研究提供借鉴。另外,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科技部门以及企业以各种形式支持中西医结合肾病优化方案的研究,为编写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指南提供证据,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诊治CKD提供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研究优化方案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为使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化,提高研究的社会公信度,请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InternationalClinicalTrialRegistrationPlatform,WHOICTRP)认证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2)为优化出最佳的方案,请在做优化方案时,先将专家的经验在协作组内讨论,并在协作组外征求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药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伦理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专家的意见。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3)CRF应按原发病进行单病种优化研究。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同,其进展的机制和速度不一样,临床疗效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CRF应按其原发病分类进行优化研究。另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按病理类型进行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

3.2加强确有疗效的新药开发研究目前已开发上市用于治疗肾病的中成药有雷公藤多苷片、肾炎康复片、尿毒清、肾炎四味片、黄葵胶囊等,但还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丰富临床医生治疗肾病的手段,满足临床患者的需要,扩大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国际肾病界的影响,则需加强确有疗效、安全的中药新药开发研究[6]。中药新药开发应注意以下问题:(1)临床疗效是新药的生命,只有疗效好且安全的药物才会在医疗市场生存周期长,经久不衰;(2)组方药味不要太多,最好在8味以下,4~6味最好。因为药味太多,工艺复杂,服药量大,不便于控制成本,使患者长期服用;(3)掌握新药的最新分类,因新药分类的不同,药学和毒理研究的要求不一样,请及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去查询;(4)组方的药物如果是没有质量标准的地方药材,要先制定该药的质量标准;(5)中药新药临床适应证必须为先确定西医病名下的中医证型,不能只有西医的病名,没有中医的证型;(6)药效学研究如果没有公认的动物模型,自创的动物模型要有相关专家论证;(7)临床试验方案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若是该原则没有的病种,临床试验方案要请相关专家论证;(8)对照药的选择,最好是同类最有效的中药,没有同类的中药要选择公认有效的西药,对照药是不同的剂型时要做双模拟。

3.3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进行了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内分泌、免疫和基因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没有找到中医肾虚证的特异指标。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7]。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3.4加强中医药治疗CKD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热点,许多肾病工作者研究了治肾病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对肾脏病理和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寻找有效的药物,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鉴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和多效应的特点,很难判断有效或无效成分,也很难用单一指标考察其疗效,对它的代谢途径不清楚,半衰期不明,其疗效机制还是用“黑箱理论”去解释。所有的汤剂都是每天服用2次,所有的中成药都是每天吃3次。鉴于目前的技术和方法所限,这种研究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前面所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与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和多效应的特征相吻合,但技术条件要求比较高,建议有条件的单位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去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疗效机制,为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3.5加强马兜铃酸等有毒中药肾损害的机制研究1964年,吴松寒等[8]报道了2例服用含关木通的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随后也有报道,但例数少,未引起重视。1993年,Vanherweghem等[9]发现9名妇女食用含中药成分的减肥食品后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其中2例初诊时已为ESRD,经对其药物分析发现,减肥药物含马兜铃酸,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国内谌贻璞教授等[10]也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等。其他引起肾损害的中药还有苦参、补骨脂、土牛膝、川楝子、苍耳子、枳实、白头翁、夏枯草、昆明山海棠、厚朴、牵牛子、草乌、巴豆、使君子、土贝母等。肾损害表现为急、慢性肾衰竭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11]。中药肾损害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中草药安全性的怀疑,甚至有的不敢用中药。其实这些药源性肾损害除药物本身药理效应外,与剂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以及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有关。因此,必须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中草药的产地、服药时间、剂量和配伍关系,禁止确有肾损害的药物如关木通、马兜铃等中药及其制剂在市场上流通,进一步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为临床提供治疗肾病安全有效的中药。

3.6组织编写《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西医有美国组织编写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开始组织中国中医药学界专家撰写《中医临床指南》,希望该临床指南既符合国际通用的疾病标准,又能体现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特色,成为标准化、国际化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导性文件,该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临床证据不足[12]。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牵头,中华肾脏病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统计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护理学专家以及卫生决策部门专家参与,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比较成熟的病种,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中西医结合防治CKD指南。

3.7加大宣传,重视普查,早期预防CKD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医疗费用昂贵,但知晓率却不足10%。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做过尿液检查,肾脏有没有问题一无所知。因此,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Nephrology,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KidneyFoundation,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就是唤起全球各界人士对CKD的高度关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但还有待其他相关学会及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建议及早建立我国在临床广泛应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的方法,对可能引起CKD的住院病人和体检者进行GFR评价;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对已有肾脏病要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肾损害的进展;对3、4、5期的CKD要防止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ChenXM,WangHY.Increasingtheawareness,treatmentandcontrolratesofchronickidneydiseaseforreducingthehealthhazardtopeople.ZhonghuaNeiKeZaZhi.2006;45(6):441442.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陈香美,王海燕.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轻对国民健康的危害.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41442.

2ZhangLX,ZuoL,XuGB,munitybasedscreeningforchronickidneydiseaseamongpopulationolderthan40yearsinBeijing.ZhonghuaShenZangBingZaZhi.2006;22(2):677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张路霞,左力,徐国宾,等.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2):6771.

3WeiLB,YeRG,LuanT,etal.Clinicalobservationofthelongtermeffectofsyndromedifferentiationtrea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57patientswithrepeatedrecurrentprimarynephriticsyndrome.ZhongYiZaZhi.2000;41(10):598600.Chinese.

魏连波,叶任高,栾图,等.中医辨证配合治疗成人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7例远期疗效观察.中医杂志.2000;41(10):598600.

4SunZT,NieZH,DengCP.Thepresentsituationandconsiderationofthecomb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YiXueYuZheXue.2006;27(3):777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孙泽庭,聂正怀,邓崇平.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医学与哲学.2006;27(3):7779.

5ChenYP.Developmentsurveyonstudyofnephropathyinintegrativemedicine.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7;27(6):554555.Chinese.

陈以平.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的发展概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27(6):554555.

6WangG.Theresearchdirectionandprospectofnephrolog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4;5(6):360362.Chinese.

王钢.中医肾脏病学研究方向与展望.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6):360362.

7LiuY.Thinkingonthe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YaTaiChuanTongYiYao.2005;(1):6466.Chinese.

刘源.中西医结合的思考.亚太传统医药.2005;(1):6466.

8WuSH.Twocasesofacuterenalfailureinducedbycaulishocquartiae.JiangSuZhongYi.1964;10:12.Chinese.

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告.江苏中医.1964;10:12.

9VanherweghemJL,DepierreuxM,TielemansC,etal.Rapidlyprogressiveinterstitialrenalfibrosisinyoungwomen:associationwithslimmingregimenincludingChineseherbs.Lancet.1993;341(8842):387391.

10ChenYP,ChenW.Progressinresearchofaristolochicacidnephropathy.ShenZangBingYuTouXiShenYiZhiZaZhi.2002;11(1):6366.Chinese.

谌贻璞,陈文.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1(1):6366.

11YuanL.Chinesemedicineandkidneydamage.XinYiXue.2005;36(9):542543.Chinese.

原玲.中药与肾损害.新医学.2005;36(9):542543.

篇8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支气管炎; 生活质量;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26-02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给患者及社会均带来严重的困扰和影响[1]。故为最大限度改善和推进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现状,特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以期为提高和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20~78岁,平均(46.28±8.57)岁,病程1~18年,平均(10.14±3.25)年,入选患者均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相符合,并经相关体检而排除存在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且治疗前1周内未使用其他药物。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疗法的临床治疗,具体方案:盐酸吗啉胍片(吉林长白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4451)0.2 g,口服,3次/d,分别于餐后温水送服;将4 g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286)加入到25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吉林科伦康乃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093)中静脉滴注,1次/d,以上药物均以10 d为1个疗程。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的临床治疗,具体方案:方剂组成包括白芍10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麻黄10 g,白前10 g,桔梗10 g,黄芩10 g,巴戟天10 g,五味子6 g,细辛6 g。以上药物充分浸泡45 min后水煎取汁600 ml,口服,3次/d,分别于餐后温服,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咳、痰、喘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无复发;显效:病情相对稳定,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饮食、睡眠、体力明显改善;有效:病情欠稳定,但发作次数及程度有所减轻,饮食、睡眠、体力有所好转;无效:发作次数和程度以及饮食、睡眠、体力无改善或加重[2]。治愈率和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计为总有效率。生活质量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进行评定,每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5.15、14.26,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考察项目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0、7.67、8.20、13.16、18.02、14.21、10.14、12.46,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慢性支气管炎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多,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也逐步显现,该病往往是在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3]。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以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反复感染或伴有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4]。大量资料证实,慢性支气管炎往往发病率极高,且病程相对较长,并呈现出病情迁延不愈或容易反复发作的趋势,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5]。

西医疗法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虽然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存在易于复发的弊端[6]。故为积极巩固西医疗法的效果,并提高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应充分结合中医疗法的联合治疗[7]。传统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外感六邪气,肺失宣降,痰饮内伏,气机不利所致,故应以宣肺止咳和化痰平喘为治则[8]。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通过本研究中所用中药的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温肺化饮、敛肺止咳、宣发肺气而平喘咳的治疗目的。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同时生活质量考察项目均得到显著改善。可见,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智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12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2,8(12):68-69.

[2]诸海城,钟国球,古雪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100-101.

[3]赵巍,刘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4(3):27-29.

[4]王晓英,李晓辉,曹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4 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59-1360.

[5]陈永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4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101-102.

[6]王素利.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1,8(6):63-64.

[7]张弘毅,李艾芳,吴明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68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0,41(5):36-37.

篇9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lw881.com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4]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

篇10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4.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0-0127-02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ANG Zhi

Gastroscope Room,TCM Hospital of Jiaonan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Jiaonan 266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All 120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0 cases with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with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in control group, and evaluated efficacy.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6.0% in observation group, in control group was 78.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combination therapy is superior to Western medicine alone. Conclusion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was low-cost, short duration of effect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was promotional value.

[Key words]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Ulcerative colitis; Efficacy analysis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特点是腹痛、腹泻、黏液脓性便[1-3],是一种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具有症状反复发作的特点。2006年5月~2011年6月,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与单纯西药治疗60例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5~70岁,病程 6个月~6年;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3~68岁,病程5个月~6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性便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考《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4]确定诊断: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性便等病史;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粗糙或黏膜表面呈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伴脆弱出血,附着有黏血脓性的分泌物。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上海三维制药,国药准字H31020450),4 g/d,分4次口服。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方,组方:黄苏15 g,槟榔20 g,土茯苓30 g,地榆20 g,赤芍20 g,白头翁30 g,蒲公英30 g,槐花30 g,白芨15 g。每日1剂,水煎服,药液约300 mL分两次早、晚各温服1次。两组均以4 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忌辛辣、生冷、油腻等饮食。

1.4疗效分析

根据《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4]判断疗效,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病变明显好转,大便常规示少量红、白细胞;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结肠镜检查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或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具有较高疗效,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可能与感染、精神因素、过敏、遗传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病变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为主。目前西药治疗仍以柳氮磺胺吡啶为首选药物,但是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反复发作。

传统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由于脾虚湿盛、水谷不化、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5-6]。单纯西药治疗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和体征,不能治本。因此,该病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7]。本病属中医“泄泻”、“痢疾”、“肠癖”之范畴。主因脾胃失运,加之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致。病久入络而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象,故治宜兼顾虚实、寒热。自拟中药方剂,以清热解毒、健脾祛湿、涩肠止泻、调气行血、止痛止血为主要原则[8-9]。白芨活血化瘀止血,解肠腑秽毒;赤芍脂温涩,敛湿止泻;白头翁仁健脾祛湿;蒲公英清热燥湿解毒,除肠中湿热;地榆活血凉血;白芍柔肝,缓急止痛。诸药合用,正合病机,共奏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健脾止泻之功,使溃疡愈合,症状、体征消失。

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治疗现状及中医学对该病的辨证施治,在临床治疗的观察对比中,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效果,不产生耐药性且没有菌群失调。

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春成.加味附子薏苡败酱散合并锡类散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6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9,24(7):1354-1355.

[2]李建平,马艳华,蒋文明. 辨证分型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例[J]. 陕西中医,2009,30(9):1149-1151.

[3]高国仿,文荣群,李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8):35-36.

[4]王蔚文. 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S]. 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编印,1999,56-58.

[5]孙岩,盖永鸿.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8):140-141.

[6]吴成福.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J]. 光明中医,2009,24(7):1349-1350.

[7]彭月芹,倪秀军,杨耀文,等. 生化汤合桃花汤加味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45例[J]. 陕西中医,2009,30(9):1133-1134.

[8]纪奎德. 中西药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50例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