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景观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景观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重庆市彭水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城市道路的网络规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行功能,而是把道路看作是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很多山地城市老城区的本身复杂特殊的道路空间已经无法满足逐渐加剧的交通需求,并且由于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前期的规划设计欠缺考量、植物的配置不到位与后期的不当维护等因素使老城区道路绿化现状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城区的道路绿化空间更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改造。笔者以重庆市彭水县老城区道路改造设计为具体案例,详细探讨了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改造设计方法、构思,以及主干道路、滨江路、节点等的具体绿化改造设计内容,以期达到为现代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提供借鉴的目的。

1 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现状分析

1.1 特殊的地理地貌造成绿量严重不足

山地城市老城区由于受到其特殊的地理地势的制约,地形起伏大、山岭沟谷相连,为了克服高差,道路走向多沿坡蜿蜒盘旋。由于自然条件决定了道路形式,因此,山地城市的道路布局比较曲折多变,两侧用地变化不一,在陡坡或山崖,有的半边开敞或完全封闭,很多道路绿化根本不能形成绿化带,偶有孤株挺拔则是沿街变成独矗。甚至有些老城区中心街道宽度本身不足1m,根本没有办法栽植行道树,这些都是造成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的绿量严重不足的原因。

1.2 前期缺乏整体的规划,后期养护不到位

很多山地城市的老城区道路绿化都是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缺乏整体规划思想,并且由于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系统通常比较狭窄,很多道路绿化形式都是一板两带式,绿化景观趋同、单一,不仅没有标志性树种,忽略了乔、灌、草的综合造景,也没有彩色植物的配置,毫无季相景观。而且由于后期养护不及时,使得原有绿化植物损毁严重,整体植物生长势较差,道路绿化景观破碎、凌乱。

1.3 缺乏安全防护、安全感设计

山地城市道路不同于一般的平原城市,它对于安全视线及防护设施的要求更高,因为山地道路往往转弯较多,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慎重考虑这一点,引导车流方向,保证车行人员的视线安全距离。但是有些道路却存在安全隐患,如有下降趋势且又转弯的路段,没有连续地种植或视觉的中断,不容易让车行人员判断道路的方向,从而造成事故。所以在考虑安全视距的同时,也要考虑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

1.4 乡土树种的应用较少,地方文化特色表现不足

山地城市老城区行道树种选择随意性较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不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在规划发展过程中盲目引种,只注重了树木本身的景观效果,忽略了树木的生态学特性和功能,这样不仅失去了地方特色,还失去了地方文化风貌。

2 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原则及依据

2.1 设计原则

2.1.1 尊重历史文化、保持整体性原则。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特别要突出植物文化的地方特色和造景的美观性[1]。

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1]。

2.1.2 保持连续性原则。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二是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1]。

2.1.3 注重安全性原则。植物选配以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本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注重植物合理搭配,所有用地尽量使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合结构。由于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地势原因造成道路系统本身较为狭窄,道路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有利于汽车安全行驶[1]。

2.2 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依据一系列标准、规范进行,包括《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3 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方案

3.1 项目概况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地形地貌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主要山脉呈北北东向延伸,成层现象明显,谷地、坡麓、岩溶洼地及小型山间盆地相间,逆顺地貌并存。各类地貌中丘陵河谷区占13.39%,低山区占52.88%,中山区占34.03%。彭水县老城区的道路情况相对比较复杂,道路布局比较曲折多变,两侧用地变化不一,在陡坡或山崖,有的半边开敞或完全封闭,很多道路绿化根本不能形成绿化带,甚至有些老城区中心街道宽度本身不足1m,根本没有办法栽植行道树。这些特殊的山地地形,都给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2 改造设计方法和总体构思

3.2.1 改造设计方法。以安全设计为前提,以生态设计为根本。在设计方法上,总体而言是整个道路的线性景观设计要重在“势”,节点处景观设计要重在“形”。在“势”和“形”上的结合,从而实现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整体改造的目的。

3.2.2 改造设计总体构思。在改造过程中,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彭水县城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1)狭窄人行道绿化:在交通量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尽量采用树池式设计。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如道路旁有护坡,则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援植物。

(2)道路节点景观设计:①交叉路口景观设计:交叉路口是两条以上道路相交之处,是交通的咽喉。种植设计需先调查其地形、环境特点,并了解“安全视距”及有关符号。安全视距是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视距距离。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景观要素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或者低矮的景观构筑物进行造景。②交通岛景观设计:交通岛设在道路交叉口处。主要为组织环形交通,使驶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中心岛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地面装饰物,而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切忌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响视线。③街旁绿地的景观设计:街道小游园以植物为主,可用树丛、树群、花坛、草坪等布置。乔灌木、常绿或落叶树相互搭配,层次要有变化,内部可设小路和小场地,供人们入内休息。设一些建筑小品,如花架、宣传廊、坐椅等,丰富景观内容,满足群众的需要。

3.3 改造设计内容

主要包括主干道鼓楼街、汉关路、插旗街、绸缎街和老城区南滨路、北滨路以及道路交叉口、转盘的绿化改造设计。

3.3.1 鼓楼街。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道路两侧基本无绿化,目前正在进行管网与道路改造,建议利用此次改造机会,将两侧管线向外侧偏移,便于靠近道路一侧可以种植行道树。②改造措施:道路两侧种植广玉兰与天竺桂作为行道树,对本段道路有堡坎处进行垂直绿化处理,堡坎上方栽植迎春,堡坎下栽植油麻藤或常春藤进行攀爬。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1)。

3.3.2 汉关路。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左侧人行道较宽栽植有小叶榕行道树,树形效果一般,右侧人行道距离建筑较近,又有大量管线通过,不便于挖坑栽植植物。②改造措施:将左侧小叶榕更换为景观效果较好的银杏,右侧利用活动树池栽植桂花作为行道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2)。

3.3.3 插旗街。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道路无绿化,两侧人行道距离建筑较近。②改造措施:建议采用活动树池种植10~12cm桂花或者天竺桂作为行道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4)。

3.3.4 绸缎街。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绸缎街是彭水老城的商业与行政中心区域,人流量与车流量都较大,目前部分地段,人行道较开敞处只有单薄的行道树,大部分区域无绿化,景观效果较差。②改造措施:将绸缎街改造成为步行街,将车行路利用铺装与两侧找平形成步行街广场,在广场两侧利用树池栽植银杏、黄葛兰、桂花等景观树。树池设计成为可坐式方便居民休息使用。同时广场中间可以利用柱墩等小品管理车辆行驶。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4)。

3.3.5 南滨路。①现状分析及评价:南滨路道路两侧绿化带较宽,为了提高南滨路景观效果,建议对目前植物种类进行改造处理。②改造措施:种植池内利用银杏与桂花间隔种植形成数列,银杏规格15cm以上,桂花选用胸径12~14cm的规格。灌木层种植修剪整形的红继木,春鹃与黄金叶搭配,前后要具有层次感,同时种植美人蕉等开花地被进行点缀。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5)。

3.3.6 北滨路。①现状分析及评价:行道树为小叶榕,规格较小,景观效果一般,车型路外侧有块小场地,场地内绿化较为单薄。②改造措施:将现状小叶榕行道树替换成12~14cm胸径的银杏,行道树栽植采用平地树坑式,树下栽植地被植物,车行道外侧场地,改造成为以绿化为主的游园,靠道路一侧栽植桂花与前排银杏形成效果对比,同时在游园内栽植一颗40cm左右的银杏树,作为主景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6)。

3.3.7 节点A——高城环路节点。①现状分析及评价:现状道路交叉口处有一棵大黄葛树长势较好,树下灌木层杂乱,道路两侧无绿化。②改造措施:保留原有大黄葛树作为此次主景,在树池内放置景观石,石旁配置红枫作为配景,地被层种植整形金叶女贞。在道路右侧人行道较宽种植12cm天竺桂作为行道树。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7)。

3.3.8 节点B——转盘节点。①现状分析及评价:无景观,绿化效果较差。②改造措施:转盘作为城区道路重要节点,应该丰富植物种类,做重点打造。方案1在转盘中心种植3~5棵,胸径15cm银杏作为主要景观,中景选用整形12~14cm桂花,前景选用3~5株一组的紫叶李。地被层植物选作整形黄金叶,红檵木和时令花卉。方案2主景选用40cm皂角树,中、前景同方案1。③改造设计前后效果对比(图8)。

4 结语

通过重庆市彭水县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的案例,探索我国现代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的实现途径。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造设计和新建道路绿化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改造设计既要考虑原有设计的现状,但也要加入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目的就是要改变山地城市老城区道路原有落后、单一的景观,使城市自然景观与道路工程结构物尽可能协调,满足道路景观的基本功能和优美外观,并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使道路空间具有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并且达到可持续发展。(收稿:2013-08-08)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2]刘异婧,沈一.中小城市道路绿化与植物配置—以四川安岳县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57-1559

[3]朱敏.南京江宁老城区道路景观绿化的提升改造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4]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赵国亮.陵川县城道路绿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33) :28-31

[6]郭春华,周厚高,游天建等.广州道路绿化景观改造分析及启示[J].园林与绿化,2011(19)

篇2

关键词:色彩景观 武汉大道 街道

中图分类号:TU985.1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

“城市街道色彩”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街道色彩景观的规划与控制,是景观建筑学体系下城市设计的重要范畴,对城市的和谐社会环境影响深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对街道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功能上的用途,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它的审美价值,从宏观、景观的角度去分析,通过对环境色彩的设计体现出一座城市重要的景观大道。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应注重研究街道色彩景观的控制模式和方法,使之能科学、规范地指导街道色彩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这对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城市街道色彩设计的作用:中国许多城市处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武汉也是如此。由于规划失控,以及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许多城市被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了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了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目前,就武汉而言,现阶段正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新老建筑并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力度非常惊人,而对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论研究却发展停滞,城市规划部门缺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科学依据。此时对我国发展极快的大型城市进行统一的色彩规划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缺少充分的理论基础。但是,城市重要景观大道进行合理的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是现实可行的。通过对武汉达到沿线的街道色彩景观进行设计说明它对城市的影响,从大的角度看可以提升和展现武汉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从小的角度看可以使市民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其完整的展现武汉的特色和这座城市的现代感和协调感。

二、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武汉大道景观设计是湖北武汉近些年开始开展的一个重要项目,开始被命名为迎宾大道,后改为武汉大道。武汉大道是从天河机场一直经过长江二桥再到武昌的东湖一带。在项目中沿线地段被分为“保留用地”,“整治用地”“城中村用地”“储备用地”四大块。

武汉大道不同于其它的街道,武汉大道全长43.9公里,从天河机场一直跨越了张公堤、黄孝河、金桥大道、黄埔大街、长江二桥、徐东大街、一直到东湖一带。中间伴随着商业区、生态绿地、公共活动区、居住区等功能建筑群。

其中存在的问题:

1.邻街建筑复杂多样,建筑之间年代相差较大

武汉大道途中邻街建筑功能复杂多样,建设年代相差较大,形式各异,材料选择多样。现状建筑色彩景观缺乏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感,单体建筑各自为政。从建筑的立面看,目前在武汉大道沿街的建筑高低错落,一些建筑之间过于紧密,一部分则相隔太大。此外建筑的天际线杂乱无序,缺乏美感。

2.道路旁植物搭配不够理想

现有道路景观仅停留在道路绿化上,缺乏对道路景观的整体设计;现有道路绿化量尚可,但中央隔离带和人行道绿化采用同一设计尺度,总体比较凌乱,缺乏特色。除此之外,道路两旁的植被区也没有合理的搭配和设计,显得格外的乱。

3.城市家具不合理

城市家具缺乏细部设计,没有统一风格。如公交站台、地下通道入口等都不醒目。

4.沿街道路标识色彩不符合每段道路的主题

道路标识不清晰,缺芝吸引力,缺乏对百湖之市的展示和标识性设计。标识的色彩不能融入每一段街道。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一座城市而言,影响城市景观色彩的因素有很多。武汉大道也是如此,在对武汉大道街道色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进行现状调研。城市的现状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而历史的积淀也是通过城市的现状表现出来的。一个城市的街道景观色彩的确定并不是任何人凭空臆断,而是建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说,现状调研包括: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以及街道现状景观色彩的构成要素。

不同地方出产不同的材料。“就地取材”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普遍的使用材料的方法。虽然当今地域材料的使用不再受到交通等方面的制约,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当地的某种文化和精神元素在其中。武汉大道是承载着武汉这座历史深远的城市的典型代表。所以在武汉大道上的选材方面要充分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针对与上述的几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办法。

1.首先对于建筑的形式差异比较大,应该给每一段道路进行一个总体的分类。例如东湖段,这一段周围的建筑群基本上分为三大类,一类为政府人员的聚集地。另外该段上有湖北省博物观,湖北社会科学院等。其次是年代稍久的一些低层住宅。该段给人的感觉如同一个公共且比较严肃的的街道,所以在颜色选取上应该尽量的让街道能显得更加的整体。我认为该段的主色调应该统一。可以选用略微偏灰的复合色,控制城市街道两侧公共空间的界面和建筑屋顶,并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灰色。再如岳家嘴段、徐东大街、黄埔大街段它集聚了金融贸易、商务办公、公司总部、科技会馆、现代生活等功能,是未来服务于华中、乃至整个中国的区域中心,是体现城市活力和魅力、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所以武汉大道以明快、淡雅的高明度灰和为街道的基本色调,其中位于中部的现代生活区段应适当增加色彩纯度,接近天河机场段色彩侧是以淡咖啡色为主。

2.沿街道路的植物搭配。对于道路中间的植物选取上应该打破常规,营造出亲切于人的道路空间。在机动车道和辅道的隔离绿化带,可以种些香樟、广玉兰等常绿树种。灌木则可以种些金叶女贞、法国冬青等。此外在地皮层可以种植草皮。道路两边的行道树可以种植一些法国梧桐、银杏等落叶树种。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可以种植雪松与香樟。这样可以使道路与人之间的环境更加的亲切。

3.城市家具。对于一个城市中间的城市家具,应采用与周围大环境相近但又突出的点缀色。这样一来可以使像公交站台、地下通道入口更加的醒目。同时在不破坏大环境色调的同时可以增加该地域的趣味性。

4.沿街道路标识。道路标识相对于城市家具而言,既要更好的让人分辨,又不能太过于招摇。对于岳家嘴段、徐东大街段、黄埔大街段选用轻快一些的浅色调。而像东湖等植被较多的低端则使用原木色的色调,使其更加的具有原生态的色彩。

此外穿插街道中心的高架、立交本身的颜色是混泥土本色,对于桥梁本身我觉得适合用近似于白色的浅色调,一侧可以打破传统的冷冰的感觉。另外配合桥身的灯光,可以使桥身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而桥面的处理则可以采用新型的材料彩色陶瓷颗粒,不仅具有防滑耐磨、环保耐腐、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传统的混泥土色,同时可增加桥面的美观。

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从城市文化的深层次上去挖掘,武汉市建筑从历史到近代,再到现代所呈现的特色都比较明显。总结武汉社会历史文化的沿革和历史上多民族、多文化的多元特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四季分明的城市色彩与武汉特色的结合,经研究,我认为武汉市总体色彩规划应本着“现代、热情、温暖、和谐”的原则, 确定城市总体色彩以浅咖啡色和灰色为主,这两类主色调在民国时期武汉已充分运用,可以得到一种传承的作用此外,又可以体现武汉这座发展极快的城市的整体面貌和成熟感。再此基础上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作为辅助色和点缀色,形成色彩丰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色调,打造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充满热情活力的武汉。

四、结束语

从城市视觉环境的角度出发,人们在漫游魅力城市街道的时候,首先感受到色彩景观的印象。街道色彩景观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底韵和物质文明,而科学地规划与整治街道色彩景观,是构建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美)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篇3

1、区域位置分析

秋思园位于XX市的中间部分,是在市文化用地和建设局旁,是唯一的一个公园。

2、场地现状分析

根据对方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公园的用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不包括公园门口专用停车场),东至建设局办公用地,西至文化馆用地,整个用地比较完整。

公园实际的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其中有体育娱乐中心,和老年活动地区的蒙古包,还有小孩子的乐园——儿童乐园。每一处地方都是按照其所有的要求来的,按照低挖高堆的方式来整理土地的,进行规划全园。

3、周边环境

公园西临文化馆用地,南临城市主要道路,东部与建设局办公用地相邻,其他部分与城市道路相邻,其中该地的中部有着一条河流。其中,公园东北角的住宅区将会对公园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在基地内还可以看到远处城市的高层建筑。

4、现状分析

根据公园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东北部的建筑群将按照设计的需要进行拆迁,由于没有任何的历史意义,而且这样的建筑群让人感到杂乱的情绪,使人感到厌恶。至于河道我们按照设计的需求,进行扩展延伸的地方,我们将挖河成湖,源头和河尾只是将改建,其他没有改变。原来的梨园我们将实行保留,但由于需要,我们也将把它铲平,改做其他用。至于此地中的农田,我们也将其改掉,不保留,因为保留我们的公园将会是一片湿地,所以为了减少工作量把它改做其他。

二、规划社计依据

1.秋思园规划设计条件书。

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4.关于秋思园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以及变更规划用地边界的通知。

5.关于同意秋思园规划最终方案。

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秋思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秋思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城市、和自然融为一体。

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

特别按原有线路修建了一条公园景观主路,把拆迁住房的红砖经过处理作为该路面的主要铺装材料。路两侧按现状条件和规划意向的不同分别布置了三个场景,展示在该地区生活工作的人的历史遗迹。

在一些比较悠远的地方建了老年的活动区,用蒙古包的形式出现,同时该处也是公园中一个集中的休闲、娱乐和交流空间。

在某些地方可以用做烧烤的好地方,绿地占据了主要地区,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观光和娱乐,称的上为一个好地方。

2、功能性—功能合理的综合性市级公园(人与人的交流)

(1)开放性城市公共空间

规划中,公园设围墙和大门,及次入口和专用入口,通过对不同性质空间的特殊处理来达到吸引人流和限制人流的作用,并方便管理和游览人员的出入。

(2)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

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秋思园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体育活动、休闲:以体育活动场地、器械等来满足康体休闲活动的需要。

与水相关的系列活动:满足划船、钓鱼、戏水、科普教育等活动的需要。

综合性活动:提供观景展览、烧烤、餐饮、喝茶、晨练等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3、生态性—尊重自然过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的交流)

(1)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中部规划大面积水体、湿地、强化该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

(2)利用地形将驳岸完全自然化,将道路在需要时做成栈桥,人在芦苇丛、花丛、树丛中行走。

(3)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强化生物多样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4、经济性

(1)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植被、水体和拆迁建筑物,力求减少工程量和造价。

(2)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经济美观相结合,在环境维护中力求减少维护费用。

(3)通过经营性项目如:划船、卡丁车赛车等增加经济效益。

六、总体布局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公园周边环境及公园对外交通等情况,将公园分成五个大的功能区:

(1)娱乐休闲区

根据XX市规划局提供的《秋思公园规划设计条件书》的要求,在公园西北部,以双悦亭为核心,有占地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娱乐休闲区。在主入口的附近,人们可以在很累的情况下,在期间可以自由的进行娱乐,由于双悦亭是古典的建筑,可以在那里思考许多烦心的事,想通了事情就可以继续的向前走了。可以说这里也是人们散心的好地方。

用于住宅开发用地用掉了居民最方便使用的原公园用地的东北部,所以位于公园西北部设置少量体育设施,形成娱乐休闲区。里面有不少的体育设施,还有的是广场中心有个游泳池,可以进行水上的娱乐。如果游泳池不够的话,在另一个娱乐区有更广泛的水上游乐场,可以让人们游的更欢。

(2)儿童游乐区

位于公园入口相对的部位,由广场群、大型疏林草地组成,是人流最为集中,儿童进入公园很容易可以找到的一个区域。中间有小孩子玩的卡丁车赛车场,蹦蹦床,儿童练胆活动园,等等的娱乐项目。在该功能区南部,设计了一系列与公园南北轴线相呼应的城市观景林带。公园整体结构受到破坏的影响;强化儿童游乐区的突出地位;同时,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空间体验。

其间还有进行密林设计,可以让带孩子来的家长或是爷爷奶奶们进行休息、看孩子。可以双方面间顾,和乐不为。

(3)水上活动区

位于公园南部,以曲折有致的水面(起蓄洪作用)为核心。周围以堤、岛、港、河湾、码头、栈桥等围绕,形成各种形态的水景和植物景观,满足划船、钓鱼、探险、野餐、烧烤和湿地景观观赏等多种需求。详见“功能结构分析图”。

(4)老年活动区

老年活动区是位于东面的次入口附近的地方,那里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不会很吵闹,很适合老年人来此进行娱乐休息。其建筑主要为蒙古包的形式来突出。老年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了,但由于儿女都没有空去陪伴他们,所以用蒙古包的形式来突出,可以让所有的老年朋友一起聊天,下棋……欢乐无穷。

(5)最后说的是最南部的休息区。游至全园,有点累了,刚好这里可以是休息的最好地方,在休憩之余,我们还可以在这里烧烤,垂钓,等等的娱乐,观赏着风景。这里也是全园绿荫最好的地方。

2、景观和空间格局

本公园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

3、景观视觉分析

(1)对外(城市)视线的开与合

公园四周视线有开有合,体育娱乐休闲区在视线和空间上半开放;有一次入口对新开河视觉完全开放;老年活动区和一体育娱乐区则通过地形和植物加以围合。

(2)内部视觉体验的多样性

景观轴同时也是视线廊道。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等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3)借景和框景

远处城市高层建筑群会成为公园的借景和对景,而主要园路则成为一个景框,从而和水体形成一系列的观景平台,透过主要园路,可以远远地看到建设局的高楼群,从而将城市景观引入公园。此外,在综合活动区内规划的城市观景林带也极大地强化了这种关系。

4、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系统

弧线形景观路:也即是公园环路,规划路宽为5米。为公园主路,沿公园边界内布置,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功能)节点,该路在住宅开发用地中作为主路使用。是一条供市民散步和慢跑的道路。在部分地段做成堤、桥。局部道路加宽可以通行机动车。

方便游人快速抵达各景区和景点。路面铺装较为独特(砖铺地面,铁路及步行路结合等)。次要线路:宽为2.5米,个主要园路里分出来,绕至个景点,可以从一景点走至另一景点。在连接中有水便以栈桥的形式来完成。

广场式林荫道:将道路宽至10米,以广场式铺装和大树种植形成林荫路与林荫广场相结合的道路形式。在住宅区内做成绿色通道,以保持公园与外部的良好联系。

小径(直线形和自由式):路宽1.5米,连接各景点。栈桥:宽2.5米。一高架栈桥斜穿水面,轻盈活泼,局部柳枝夹道,与高架铁路的恢弘稳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方便易达,是水中的观景走廊。而斜伸入水的小栈桥则是钓鱼、观景的好去处。

(2)广场

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入口设置入口广场。运动场、儿童游戏场与林下广场相结合。宗教广场则做成圆的坏绕形状,形成广场系列。

(3)停车场

在公园主要入口公两侧设置战地约0.8公顷的专用停车场。其他入口则在林下布置小型自行车停车场。

5、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分析

为了便于开放式公园的管理,本规划根据人流来向分析,将入口分成主入口、次入口和一般入口,公园周边规划成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在交通上),通过地形变化、植物种植和水体分隔等来阻止游人随意进入公园。

6、种植规划

植物种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针阔叶混交林以樟子松、雪柳为主体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个景点周围以及其他用以分隔空间的区域内。

(2)城市观景林带以新疆杨为主体树,强调其挺拔的姿态。

(3)行道树以黄檗、臭椿为主体树,结合道路所在地区景观进行布置。

(4)广场庭荫树以黄檗为主体,遮荫和观赏性相结合。

(5)滨水植物以柳树为主体(乔木)的湿生植物区,以丛生柳树、芦苇、白茅为主体,配以观赏性湿生、水生植物如千屈菜、鸢尾、荷花、睡莲等。

7、水系格局

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

在场地西南角用暗管(必要时用水泵)将新开河河水引入。沿长大铁路挖水渠,将水引到场地个部,再经大水面从水体西北角最低处流回新开河。该水体系人工开挖,起蓄洪作用。该水体可部分深入到住宅开发用地种。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水草丛生,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

此外,在某些广场等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有旱喷泉、涌泉、滚水、溪流、池塘等供人观赏和儿童戏水。

篇4

关键词:子龙大桥渣土山山体梳理绿化整治生态景观耐旱植物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位置与概况

子龙大桥作为石家庄市主城区通往古城正定和正定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已经投入使用。在子龙大桥与滹沱河交汇处东南角区域现存一片渣土山群,与滹沱河周边景观环境极不协调,也影响到子龙大桥通车的观瞻效果。

该渣土山位于子龙大桥东南侧,紧邻滹沱河南岸,占地45.6公顷,现状为建筑垃圾山,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800米,堆积建筑垃圾约1000万立方米,有主要山体四座,由北向南高度依次为13米、19米、30米、59米,最北侧临滹沱河山体向东延伸约700米。

二、现状分析

该渣土山体占地范围较大,高度高、坡度陡,破坏了原生的平原地貌,山体景观较差,与该地块重要的节点位置不匹配,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不相融,严重影响城市景观。

现状渣土山体除最南侧59米山体表面有绿化植被外,北侧3座山体表面黄土,垃圾散布,雨天冲蚀严重,山体上冲沟密布,刮风时则黄土漫天,极大的影响周边区域的大气质量,急需改善与提升。

三、设计原则

根据石家庄市政府关于对子龙大桥东南侧渣土山进行绿化整治,提升周边区域环境的指示要求,按照石家庄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对该渣土山群进行了摸底勘察和绿化整治方案设计。绿化整治主要内容包括:山体疏理;绿化种植;浇灌设施铺设;景亭、广场、园路等景观设施建设;厕所、管理房等服务设施建设,投资概算7000余万元。

本次设计以对现有渣土山体进行改造、绿化、美化改造为主。设计原则如下:

1、尊重功能需要,满足滨水带的安全及景观与生态要求;

2、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场址现状特点,以节约、经济的方式实现场地各项功能的实现与提升;

3、坚持自然、生态的原则,营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滨水及山体生态景观群落;

4、远期规划与近期设计相结合,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四、设计内容

1、山体地形的改造与梳理

降低垃圾山体高度,主要将19米及30米高山体高度降低,将削下来的土方就近内倒至山体西侧的平地及低洼处。临滹沱河13米高的带状山体,需将临河一侧坡面坡度变缓,以避免雨水冲刷山体入河,影响安全及泄洪功能。59米山体因现已有基础绿化,只增加绿化,山体不变。

山体表面现状多处为建筑垃圾,整理山形的过程中需将外露建筑垃圾深埋,并附好土1.5米,垃圾及好土需分层碾压,碾压不低于3遍,保证土方密实度,垃圾未外露但埋深较浅处,将好土覆于建筑垃圾之上,保证山体表层有不小于50厘米的好土。所有土方不外运,所需好土需在场地内部调剂,以减小土方量降低成本。

2、游路与登山步道的设置

山体整体绿化改造提升后,形成绿色生态的滨河山林景观区,为满足市民散步、登山等休闲活动需求,地块设自然朴野的游步道,依山势设登山的汀石步道,使游人可登高远望河岸美景。根据场地现有厂房位置、桥体及现存道路位置,并结合山体坡度,设蜿蜒舒缓的游步道与汀石登山步道,使园路与绿化及山体相协调,满足市民游赏需求。

3、绿化植被的设计与选择

该处山体主要为建筑垃圾,山体坡度陡,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所以植物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护坡能力强,并且耐旱易管护的乡土树种,适地适树,根据山体及场地特点,如山体的阳坡与阴坡、山顶平台与陡坡、污水池畔与西北区的丘陵地带的不同,合理配置植物。

绿化采用自然式的群落种植,常绿与落叶品种相结合,适当增加彩叶树种,山顶平台处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陡坡处则以地被与灌木为主,污水池及近滹沱河岸侧以滨水植物为主。形成季相变化明显、层次丰富的滨水生态山林景观。所选苗木主要有洋槐、桑树、侧柏、油松、火炬、荆条、沙地柏、紫花苜蓿植生带等。

4、山顶景亭建设

为增加山体的观瞻效果,形成新的景观点,在该渣土山最南侧山顶修建一座古建木质重檐六角亭,其对角距为7.57米,高9.57米,与正定古城遥相呼应,同时为登山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憩和观光的景观节点。

五、施工建设

子龙大桥东南侧渣土山绿化整治工程招标工作于2014年3月份完成,经过工程前期的精心设计、反复论证修改和4个月紧张、高效的施工,绿化整治工程建设已于8月份全部完工,向市民开放。

作者简介:武军昭,男,1980年生,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现为石家庄市园林局工程师,参与和负责过石家庄市植物园二期续建、石家庄市植物园广场改扩建工程、石家庄市裕华路迎宾大道绿化提升改造、石家庄市“五一”、“十一”精品花展、石家庄市槐安路东拓西延绿化建设、河北省文化广场提升改造、河北省民心广场提升改造等多项省市重点园林绿化项目建设。

篇5

【关键词】:古墓;场地;地形;空间

古墓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土地的合理使用对其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土地在被圈定位为保护区用地后民众不能对此地块进行随意使用,但由于政府方面疏于管理所以很大一部分处于较为落后的保护状态,这样既浪费了土地又使得该古墓的文化传播受限。而想要合理的利用这块土地就要寻找出一种正确地方式。以达到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开发,在保护文物、宣传文化的同时利用该场地为人们创造美好环境的目的。在目前来看较为有效方式则是在古墓的周围建造公园,用景观的方式科学、有效的保护古墓。而古墓中的墓葬区,墓道等地下环境较为复杂,这样看来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建造公园,场地设计的合理性则是尤为重要的。

场地设计的内容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从宏观角度看,场地设计决定场地的宏观场所性,具体指领域性与环境认同感,设计时应对交通组织、空间环境布局、建筑物、构筑物、园林小品、植物以及配套设施等内容的进行统筹规划;从微观角度看,场地设计决定场地微观效果,具体指细节性,包括具体的广场及道路的铺设方式、场地的竖向设计、空间的营造以及植物的配置等;从精神层面的角度看,场地设计应充分挖掘场所精神,将具体的场地与理论相结合,体现该场所的地域文化特色[1]。

1、现状分析

“因地制宜”是一句流传至今的老话,它的工作主要包括现状调查以及在调查的基础上所做的基地分析工作。现状情况的调查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相关图纸了解基本信息,二是通过现场勘查对已有信息进行补充。通过现状分析了解场地的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分布情况、地形及水文地质、气象、生态植物分布情况以及社会需求。

2、场地分区

场地设计必须坚持从整体到局部逐次递进的过程。场地分区简单来讲就是将基地划分成若干区域,再将场地中所包含的内容按照一定关系分成若干部分组合到这些区域中去。对于古墓周围建造的公园而言场地的分区则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重点保护区及一般保护区为基础进行区域的划分。在重点保护区中我们应该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可再处理性原则以及古墓本体保护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原则。在一般保护区中我们应该坚持适当建设原则、保护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原则等。在重点保护区域内最好设置静态空间,让游人在这里放慢脚步,不仅是对先人的敬仰又能o心细细品味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游人提供一个观赏、品味、反思的环境。在一般保护区域内最好设置动态空间,主要是因为这里有较为完整的空地,在这里可以建造建筑、种植大乔木等,限制性相对较小。而且远离墓冢本体设立动态空间也是对墓冢主人的尊重。避免世人的嬉笑嘈杂影响了先人[2]。

3、交通流线组织

交通设施指由道路、停车场和广场组成的交通系统,可分为人流交通、车流交通、物流交通等。交通系统将场地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同时也使它们同外部取得联系。在这里需要我们确定出入口、组织主次流线、布置停车场的位置等。

4、地形的塑造

地形设计应根据分区需要进行空间组织,安静休息区,要求地形复杂,有一定的地形地貌;而用于游人活动的区域,地形变化就不宜过于强烈,以方便开展大量游人短期集散的活动;儿童活动区不宜选择过于陡峭、险峻的地形,以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建筑等多建在平地地形;水体用地则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地形设计应根据造景需要确定山地的形体、丘陵起伏、缓坡、微地形等陆地造型;还要标示出湖、池等水体造型,并要标明湖面的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确定主要建筑所在地的地坪标高、广场高程以及道路变坡点标高,同时还必须标明基地周边市政设施、道路以及与基地邻近场地的地坪标高,以便确定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排水关系[3]。

5、空间设计

景观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景观艺术就是对空间组织利用的艺术。对于古墓场地而言,场地现状空间主要有封土堆围合而成,游人的视线被完全遮挡,这就使得围合起来的空间具有相对私密性。而在封土堆与开敞的场地相接处,游人的视线部分被遮挡,又形成了半开敞空间。在开敞的平地处,游人可以对这片区域一览无余,于是形成了开敞空间。综上所述,私密空间较适宜设置在封土堆较密集的重点保护区域,开敞空间较适宜设置在开敞的平地即一般保护区域,二者的交接处则适合设置半开敞空间。

6、绿化环境设计

在重点保护区域内覆土深度有限,所以只能选择浅根性植物。在一般保护区内可以选择栽植部分乔木,在开敞空间内适合乔灌草相结合的栽植方式。但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失去了开敞空间的意义。

在私密空间中本应选择高大茂密的乔木,但由于古墓场地的特殊性,所以在这里的私密性主要是利用了地形围合的私密空间,在植物选择方面,主要以浅根性的落叶乔木为主,例如法桐、刺槐、杜仲。建议搭配观赏草,例如画眉草、细叶芒、花叶芒、大白茅等。在半开敞空间,适宜选择乔木及地被搭配种植的种植方式,而且在封土堆旁种植常绿树也是对先人的祭奠。在开敞空间中使用观赏草替代部分单纯的草坪不仅增加了观赏性而且利用了观赏草的色彩和质感还营造出沧桑之感,烘托了开元公园的主题氛围。

以上是对古墓场地中建造公园时场地设计的初步探讨,将古墓环境及周边场地利用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充分利用古墓本身的地形和冢与冢之间围合成的现有的空间,使得后期建设的公园更加“因地制宜”并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古墓周围的环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使得公园建设成为既能保护文物又能改善环境、提升周围土地品质的科学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朱强、俞孔坚,王志芳等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53.

篇6

关键词:城市滨江公园;历史文化名城;两江四岸景观;市域绿道

Plan for Urban Waterfront SceneryResearch Progra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enxing Park in Huizhou

Yu Ping

Abstract:Urban Waterfront Park, historical city, “Two Rivers and Four Waterfronts”, greenway引言

本案的文星公园属东江西端的标志景观,是两江四岸景观西端的重要节点。

笔者为2010年《文星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中标方案的负责人及主创设计师,本文解析城市滨江公园规划的思考过程,旨在抛砖引玉。

1 公园任务解读篇

1.1 项目概况

文星公园基地位于惠州江南片区的东江南岸,依沿江路分为东西两处, 东面地块沿江,长约900米,西面地块长约100米,规划用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1.2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惠州市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稿) 》,《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观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 》,现状地形图。

另外, 规划设计参考依据有: 《惠州志》,《惠州西湖新志》,《惠州府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口述资料.

1.3 规划定位

根据文星公园的地理特征及功能要求,规划将公园定位为:以恢复文星塔历史遗迹为主的滨水开放式片区级公园.

1.4 规划功能

文星公园功能主要为:弘扬惠州历史文化;为公众提供游览,观赏,休闲的场所;突出滨水景观和游赏功能;同时,不影响东江防洪,排涝.

1.5 规划设计原则

1.5.1 公园建设与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及园林景观有机结合。

1.5.2 强调亲水性,公共性,生态性。

1.5.3 尊重自然水体涨落,体现自然水体景观作用,在满足防洪泻洪的情况下,通过挡土墙,景观平台,栈桥等的设置,最大限度的扩大公园用地范围,同时注意洪涝水位时的防护要求。

1.5.4 合理设置园区入口,组织交通,设置绿化式停车。

1.5.5 注重对场地内现有树木的保护和利用,种植设计结合竖向设计和防洪排涝设计需要。

1.5.6 公园建设与城市绿道建设相结合,合理设置自行车道,人行道和服务设施.

2 现状分析篇

2.1 道路分析

2.1.1 现状情况

公园1号地块东面临江,西侧紧接沿江路。该沿江路红线宽18米在1号地块区域,自南向北标高为19.71-18.97米,含防洪堤功能;在公园2号地块区域,沿江路标高缓坡降至14.71米,与其他市政用地平接.另:标高下降段,道路近江侧为混泥土防洪堤。

《惠州市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稿)》拟将该沿江路红线拓宽至24米,并在现混泥土防洪堤处分支为两条道路。

2.1.2 影响因素

公园1、2号用地因高差及沿江路等因素,隔断效果较强,不易联系;1号用地北端,用地红线与未来拓宽后道路红线贴合,与现状道路存在间隙。

2.1.3 分析结论

确定1 号地块为文星公园综合主题地块,2号地块则以服务社区为主,在设计元素和建设材料上统一风格,而不在空间上强制联系。

将红线受影响区域和2号地块做为公园二期工程;或在一期建设时先完成其基础绿化种植,待道路拓宽后再进行园路及其它设施建设。

2.2 基地行人路径分析

2.2.1 现状情况

沿江路人行道全线设置栏杆,公园基地内植草砖护坡过陡、不易行走,现状行人可使用区域为:沿江路人行道、泻洪口旁一处台阶及桥头石将军庙平台。傍晚时分散步行人较多,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2.2.2 解决方案

根据现状用地条件,开设公园入口、改造护坡,设置公园主题景点的同时,依据地势开辟适合健身活动的场地,在公园内设置含绿道功能的各级道路。

2.3 水位及横剖面类型分析

2.3.1 现状情况

平面图可示:基地外侧深蓝色线为东江原岸线,剑潭水坝建成后,东江岸线演变为图中浅蓝色线,两线间区域为浅河床。通过对基地典型剖面分析可知:除少部分河滩绿地在20年、50年一遇洪水位下,其余均不受影响。

2.3.2分 析结论

浅河床区域为临岸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根据是否受洪水线影响,合理设置景观、挑选苗木品种。

2.4 护坡、岸线类型分析

2.4.1 现状情况

基地护坡以植草砖为主,坡度较僵硬,仅桥头数十米为垂直混泥土挡墙。

岸线类型则分为三种:第一类为近垂直泥土岸线,该类岸线顶部一般离水面3~5米,有一处冲沟及若干处梯田塌陷,偶有毛石挡墙残隅;第二类为垂直毛石挡墙,属糖厂码头旧迹,所圈区域为水泥面,平坦但有塌陷,安全状况不明确;第三类为亲水泥岸,杂草茂盛,冲刷塌方情况严重。

2.4.2 分析结论

依公园需要和现状条件改造护坡及岸线挡墙。

2.5 历史遗迹\旧址分析

2.5.1 现状情况

据现状及历史文献分析,文星塔及龙寺旧址位于公园基地近糖厂段,原塔基立于现沿江路路基范围。现该段沿江路西侧规划建筑楼高约90米。另,现该区域亦存糖厂码头残余设施数处,近合生桥头段则有当地石将军庙及公婆庙一处。

2.5.2 分析结论

整理文星塔建筑序列,挑选对附近规划住宅影响较小的路口区域设塔;清理无景观价值的糖厂码头毛石建筑时,收集可使用毛石作为岸线挡墙及缓冲浅滩材料;翻新当地庙宇。

2.6 乔木覆盖率分析

2.6.1 现状情况

现状乔木覆盖率为40%以上。

1号地块:南端生长古榕两株,大木棉一株,南酸枣、刺桐、大叶桉、小叶桉大树少量,间有构树小苗;其北端近半长度生长木棉10株,近水有台湾相思+南酸枣+刺桐林若干片若干片,间有构树大苗。2号地块集中生长成年大叶榕21株,树冠茂密。

2.6.2 分析结论

树木多长势良好,姿态优美,宜利用。

3 公园设计总图篇

3.1 总平面图

通过以上分析,公园整体设计如图所示:在现代城市生活背景下,营造美丽的沿河景观,将”历史,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片绿荫碧波之畔。

3.2 功能分区

根据现状资源,公园分为六个景区,分别是:文星龙,红棉柳绿,闻木樨香,将军堤,碧波嶙峋及2号地块的榕园小憩。

“文星龙”为文史游览区;“红棉柳绿,闻木樨香”为亲水休闲健身区;“将军堤”为地方民俗展示区;“碧波嶙峋”为林下观江休闲区;“榕园小憩”为林下休闲健身区。

其中:闻木樨香景区里设置市域绿道三级服务点一处。

3.3 交通组织

公园据景区需要设主入口三处,次入口若干;入口间距为70~150米。

本公园按设计规范,属于不硬性规定停车位数量类型;因基地条件局限,公园设置沿路港湾式停车位6处,每处可停5~10辆。同时,在红棉柳绿景区及榕园小憩景区设公交上落点。

公园内部园路分为三类。第一类:广场形式通道,该类园路主要为透水砖及石材铺装;第二类:主园路,4米宽,为2.5米双向自行车道+1.5米人行散步道;两类道路以不同铺装区分界限;第三类:次园路,宽1.2米~2米,为草地散步道或观景廊道。

3.4 植物总体规划

公园基地现状覆盖率超过40%,规划将增植符合景观气氛及河滩特色的多类植物,其总体规划原则为:

3.4.1 保留基地上的古树及有景观价值的大树 。

3.4.2 丰富植物层次,增加林相变化;添加树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乡土树种,并体现沿江特色。

3.4.3 改造后的林木应有合理的结构(乔、灌、草结合,水生、湿生、耐湿、耐瘠薄、旱生结合),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3.4.4 根据史料对公园景点的描述配植植物,烘托园区气氛。

3.4.5 游人活动集中的区域,在树型、花色、花香上着重考虑。

3.4 给排水方案

公园以绿化和水体为主,配有一定文化休闲设施,为保证整体功能的实施,公园内设:绿化喷灌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雨污排水系统。另,保留基地内原有泻洪系统。

3.5 电气方案

电气方案设计范围有:变、配电系统,环境照明系统,防雷,电信系统,其他弱电系统及电气节能。

园区内的环境照明依照“点、线、面(景点、道路、景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在总体上创造出“突出重点、明暗结合、和谐统一”的夜景照明效果。

点:对文星塔、龙居、牌坊、龙门等重点景观采用投光灯照射,体现立体效果,突出重点。线:为满足园区道路照明要求,一级园路采用庭院灯做道路照明,灯具高度3.5M左右,灯具安装间距约为25M;其他园路采用草坪灯做道路照明,灯具高度约为0.9M,安装间距10米,光源为节能灯。面:对景区采用庭院灯、草坪灯、地脚灯相结合的方式,并在主要景区使用地埋投光灯照射高大乔木,烘托气氛。

3.6分期建设图、设施分布、园路材料、小品意向、经济技术指标及估算表略。

4 详细设计篇

4.1 文星龙景区

文星龙景点为公园重要节点,以两轴两带组织游线。两轴为:“主入口牌坊―望江石―观景台”轴,及“文星塔―龙居广场――东江诗文碑―望江石” 轴;两带为“亲水栈道―听涛双亭――登科龙门”带及“竹廊爬山”带。

游人可从牌坊门进入,循阶而下,游览亲水栈道,坐双亭听涛,观文星塔咫尺;也可在望江石处依诗文碑向前,攀龙居爬山廊,敬金鲤龙门,再登文星塔。

4.2 红棉柳绿景区

红棉柳绿景区则以亲水休闲健身为主题,健身花园和阳光草坪拥红棉之左右,

游人可经蜿蜒园路至水生植物茂密的浅滩栈道,体验江岸乐趣。

4.3 闻木樨香,将军堤景区

闻木樨香也含有亲水休闲健身主题,设置儿童乐园、台地健身花园及亲水台阶,此外,该景区亦是市域绿道的三级服务点,建有综合码头及服务点设施。

4.4 碧波嶙峋景区

碧波嶙峋则利用其离水面较高的堤岸,围绕临水台湾相思林,建成错落的林下休闲空间。

篇7

关键词:低碳;乡村规划;低碳乡村;石头村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低碳”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低碳方案中,我国大量开展了以城市为主的低碳城市建设,即我们所熟知的“低碳城市”,乡村通常是被忽略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减少乡村的碳排放,从低碳的理念对乡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目标。

一、低碳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低碳还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模式等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碳排放与城市形态、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多方面的相关性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选择最适宜的未来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思路,塑造理想的可持续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二、乡村规划的低碳建设研究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碳的消耗与排放量将与日俱增,目前农村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问题已开始受到关注。《农村社会转型与低碳排放路径》一文中提出我国农村的社会转型使得能源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急剧增长,因此我国农村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进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目前将低碳理念贯彻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将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理论主要集中在“城”而对城乡一体化中的“乡”的低碳设计关注较少。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规划对如何将低碳贯彻到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探索。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低碳新农村规划可以借鉴低碳城市的研究成果,但因其与城市的不同,不能按照低碳城市的规划要求。低碳新农村规划内容包括: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以及与城市的联系发展低碳产业,采用生态技术,规划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

三、低碳乡村规划实例分析

通过对恩平市那吉镇石头村的实地调研,对石头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情况。

3.1 现状分析

1) 产业结构单一。石头村现有农户230户,共687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域内有小作坊12余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环境效益低,污染较大,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

2) 村庄布局分散,道路结构混乱。村居民点分布有较强的地域特性,主要受气候、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间布局分散的”的特征。乡村现有居住房屋以泥、结构为主,比较破旧;布局比较分散,不能融入村庄生态和乡村文化中。另外,村内道路结构混乱,没有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要,对这方面需要加以合理规划与布局。

3) 公建设施缺乏。乡村公建设施是以村委会为中心,建设商店、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和公共绿地等。石头村目前主要的公建设施有村两委办公楼1幢、大礼堂1座、商店1处。缺乏供村民闲暇休息和运动健身的场所和公共绿地。

3.2 发展优势

通过与周边行政村的综合比较分析,石头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生态环境良好。石头村周围山体的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

(2)物种资源多样。石头村村庄四周树林茂密,山坡旱地主要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和五谷杂粮。

(3)旅游资源丰富。村庄现留存10幢古民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保护价值;村庄西部水口处有20多株古树名木;南部山地栽培有百亩银杏林;特色农产品蔬菜瓜果、各色水果和五谷杂粮等,为村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4)政策优势。石头村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县政府把石头村重点建设为乡村生态农家乐旅游名村,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

3.3 低碳乡村规划

针对石头村发展现状,着重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新能源利用等几方面对石头村进行低碳乡村规划的探索。

3.3.1 低碳产业规划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乡村建设的资金保障。只有产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建设低碳乡村。根据石头村发展现状,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以工业实现产业链延伸,改变原来村庄小工业各自为主的现状,进行企业改造,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生态农业基地,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衍生品开发等低碳产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3.3.2 空间布局

石头村规划布局中,根据地形地貌、村庄历史形成格局,重点考虑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的需要,规划确定石头村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两园、三廊、四片”。“一心”指村庄北部保留古建筑至村大礼堂区块,为村民的公共活动中心;“两园”指百果园和百草园,村庄水口南面小谷地及附近区域和百亩银杏林及附件山坡地;“三廊”指石头村东西走向、东南走向、西南走向等3 条主干道,为石头村 3 条文化和生态景观长廊;“四片”指石头村东片、西片、东南片、西南片等 4 片村民组团区,可供“住农家”农家乐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如图1)。

图1 石头村规划结构图

3.3.3 道路交通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实现交通的低碳化是建设低碳乡村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网络化的乡村道路系统,提高路网的密度,增强次干道的通行能力,以疏解村庄的生产生活交通流,从而降低碳排量(如图2)。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是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这就对乡村道路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乡村居民社区的公共娱乐设施尽量靠近村庄主干道路,以便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将其限制在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可接纳距离范围内。另外,设置合理的公交站点,尽量减少村民自驾车进城的频度,从而减少碳排量.

图2石头村道路系统规划图

3.3.4 绿地景观系统

绿地系统布局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石头村自然和地形特征,规划采用点(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道路绿地)、面(广场) 的布局模式。石头村充分保护和利用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多种绿化手段,结合村内原有的景观特色,突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完善原有的绿化系统.

(1)点状绿化:庭院或路旁大树,形成石头村的景观节点.

篇8

1.1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城市市政道路,位于东南沿海城市。道路全长18公里,起止桩号设定为K1+600至K38+800,道路宽度约26米,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60-80公里/小时。项目所处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体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温度较低,夏季易出现暴雨天气,梅雨期较长,通常约40天,平均降水量约1400mm,但降水分布不均匀,春季降水量较大,集中了全年60%以上的降水。该项目所处的为山地丘陵地形,相对高差在10-20米,市政道路需穿越平原和山地,平原地区多水塘和农田,山体较为缓和;山地则可能出现相对高差在20米以上的区域。从土层地质结构看,边坡土层由沉积岩形成,主要为填筑土、种植土和淤泥质土。

1.2边坡结构

该项目位于山地丘陵区域,边坡坡比控制在1∶1.05左右。不同边坡的土层情况如表1。土层的PH值均在5.0至6.0之间,呈弱酸性。土层主要营养成分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严重缺乏。氮含量平均值为0.57,含量偏少。主要微量元素中,钾、锰、锌含量差异较大。市政工程边坡绿化施工难点该项目市政道路边坡绿化中存在若干施工难点。首先,项目位于山地丘陵区域,根据现状分析开挖深度在10米以上的边坡约20个,边坡绿化面积约670平方米。道路边坡坡度偏大,不利于绿化植物附着在土壤中,同时也限制了施工作业面。其次,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尚不成熟。道路沿途有部分石质边坡,土质结构为的岩石,不适于植物生长,坡面上缺乏足够的土壤和水分,尤其在雨季,雨水对植物冲刷的力度较大,植物较难快速成长。目前,对石质边坡采用喷混植生技术,但该技术耗时较长,维护保养周期较长。第三,市政道路边坡灌木生长速度较慢。为获得较好的边坡景观效果,宜种植部分灌木。但是,边坡土壤的营养成分有限,大量草本生长在边坡后,较难为灌木提供足够的养料。第四,基材脱落情况较为严重,在部分边坡试喷后,客土的剥落情况较为严重,加之该区域常有暴雨、雷雨等天气,对坡面的冲刷较为严重。以上施工技术难题是该项目实施中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生态护坡植物材料选择

植物是生态护坡的基本材料,包括草本植物、灌木、藤蔓植物、野生地被植物等。草本植物适于作为生态护坡的基质,即“见缝插绿”,实现绿化面积对了土壤的全覆盖。草本植物虽然根系相对较浅,但形成规模效应后,易于通灌木、藤蔓等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灌木是边坡种植的点缀,可形成主景。由乔木的生长需要较深的土壤和平坦的地面,而边坡种植土壤深度较浅并处于倾斜面,所以乔木不适于边坡种植。三五成群的灌木是边坡种植的主景,其长势和高度又不会影响司机的行驶视线。藤蔓类植物较适宜作为边坡种植材料。首先,藤蔓类植物生长迅速,能够在短期内覆盖整个边坡,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其次,藤蔓类植物具有发达的吸附系统,如根系、茎秆、枝叶等,这些吸附系统与土壤中的锚固体系结合,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围护;第三,藤蔓类植物景观效果突出,成片种植易于产生规模效应,凌霄、爬山虎等的花期较长,景观效果较好。野生地被是指在边坡设计中,尽可能保持原有植被,尤其是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花卉,在景观方面,野生花卉能够增强滨水景观的野趣,在生态方面,野生花卉能够吸引蝴蝶、蟋蟀等昆虫,丰富边坡生态系统。

3市政工程边坡绿化施工工艺

3.1植生袋法

植生袋法,即是将装有营养物质的生长袋填塞到岩石的缝隙中,再将植物种植在植生袋上。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层较薄或岩石面较大的边坡,植生袋内的营养物质和岩石缝隙的深度是该方法施工的关键。根据土壤成分,植生袋中装有耕植土、有机营养基质、保水剂、肥料等。为了增强植生袋对边坡的附着能力,可在边坡上设置若干框架结构,将植生袋填塞到框架结构中。运用植生袋法,进行边坡绿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3.2等离子喷播技术

等离子喷播技术,即是将植物种子、有机材质、水分、辅料等物质,以高压输送的方式喷播到边坡上,水分与岩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附着于岩石的晶状物质,增强了绿化和边坡的紧密度。等离子喷播技术融合了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是一种新型的边坡绿化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能够加固边坡,形成绿化装饰效果;其次,养护管理相对便捷,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多元基质,保障边坡植物在生长中所需的养料;第三,适应性较强。等离子喷播技术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质环境,尤其是风化的岩石环境,抗雨水冲刷能力较强;第四,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作业面相对便捷简单,无需大量人工作业。

3.3挂网客土喷播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边坡原有的耕作层已破坏或仅留下很薄的一层土壤,较难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养料。挂网客土喷播技术,即是在边坡上设置钢丝网或塑料碗,作为土壤的附着基质,再将混合物喷涂到钢丝网上。混合物中包含花草灌木的种子、种植土、肥料、水分等。挂网客土喷播技术的工艺步骤是:首先,坡面清理,将边坡中的石块、杂物清除,尤其是施工中产生的坡面凸起,不得出现明显的棱角,若存在内凹部分,则采用回填土填平。为了增强坡面的附着力,可设置横向和纵向的槽口,以增强粗糙度。其次,铺网、钉网。本项目采用4×4cm网孔的钢丝网,铺设钢丝网时坡顶不低于50cm,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采用200mm钢钉固定。第三,客土混合料配置,主要成分为基础材料、植物种子、专用复合肥料。第四,客土喷播。将客土装入喷播机后,喷射到预先辐射的钢丝网上,喷射厚度约5-10cm。第五,养护管理。养护时间不少于2-3月,并保持边坡坡面湿润养护中间位植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防治。

4结语

篇9

关键词:河道;生态;宜居

1 现状分析

本次内环河水系规划范围是:河套大街以北、乌拉特大街以南的内环河道。自北向南从城区穿过,内环河水系西侧以居住为主,建筑物密集,规划范围内现状城市穿越的道路有:(8条)河套大街、汇丰街、教育街、帅丰街、庆丰街、解放西街、塞北街、乌拉特大街。规划水系景观工程全长2.75km,规划水系绿地宽60m。

(1)现状用地:规划范围内水系西侧有部分居住用地,距离水系河道10m,庆丰街与解放西街段已经实施。(2)现状绿化:水系规划范围内有少量的行道树,基本没有大规模的树林。主要植物品种为:云杉、桧柏等,地被为野生杂草。(3)道路交通:规划水系的东侧、北侧和南侧已有市政道路,为城市的主、次道路。

本次内环河水系规划范围是:景观大道以东、胜利路以西的乌拉特河。自西向东从城区穿过,内环河水系乌拉特河段北侧以居住和城市绿地为主。规划范围内现状城市穿越的道路有:(10条)景观大道、经纬路、水源路、园丁路、丰州路、陕坝路、人民路、支路、吉祥路、胜利路。规划乌拉特河水系景观工程全长2.9km,规划水系绿地宽60m。

(1)现状用地:规划范围内水系北侧有部分居住用地,经纬路与水源路段已经实施。(2)现状绿化:水系规划范围内有少量的行道树,基本没有大规模的树林。主要植物品种为:杨树、云杉、桧柏等,地被为野生杂草。(3)道路交通:规划水系的南侧已有市政道路,为城市的主道路。

2 建设条件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内环河作为巴盟总体规划的重要工程被包围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内,其重要性也将被取代为城市内部的景观水系,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面貌。我们通过生态设计、文化设计的方法,将内环河滨水地带转变为城市的开放空间。设置集散、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的需求,同时结合重要的交通结点及历史人文遗迹,设置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设施,使内环河成为城市中一条富有特色的景观廊道、生态廊道和休闲运动廊道,并用生态绿化的方式使之连缀成线。

3 水系两侧规划范围内用地规划

(1)延续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河套文化历史的提炼和把握,为巴彦淖尔市打造一条“文化之河、生态之河、景观之河”,提升河流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性。(2)构建城市生态廊道。水系及其两侧的绿地统筹规划,使城市的水系环和绿化环完美结合,在创造优美的生态滨河景观区的同时,通过先进的生态技术,自然灵活的景观空间处理,以及群落化植物种植方式,营造城市蓝色和绿色的生态廊道。(3)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改变城市的面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创造多功能的开放空间,提升城市的品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4)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建立稳定且多样的生态系统,提升内环河河岸两侧及周边土地的价值和开发策略,形成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4 内环河道的功能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内环河道被包围于城市中心区域内,除担负城市景观的功能外,还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通廊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载体;体现江南风格和蒙原文化。

5 河断面

水系景观工程规划以水利工程的断面为标准,水道断面为:河道宽约15~35m,两侧各有一条宽5~25m的绿化带;水岸以自然石、微地形为主;水系深为0.6~1.2m;堤顶道路在2.0m道路的外侧种植一排乔灌木,株距以自然式为主;植物之间设计路灯,灯距15.0m,道路临水侧设计栏杆以保证游人的安全。

6 水系与两侧景观设施的结合

水系两侧景观工程的规划结合,在景区的不同区段都设置通往滨水空间的游道,在人流较大的景区内通过设置观景平台、树阵休闲空间、亲水平台等形式扩大活动道路,使人可以在此停留、赏景,将景观工程与水利工程融为一体,两侧景观用地与水体相衔接,绿地与水体之间的高差通过微地形使二者融为一体。

7 交通组织

(1)出入口设置。出入口的规划综合考虑城市道路、市民出行方便、各功能区不同的活动内容等因素设置出入口。规划区出入口位于广场、活动区等处,方便使用和对外联系。(2)停车场设置。停车场的设置结合主要广场的位置、居民活动区等区域,规划范围内共设置停车场六处。每处最多设置10个停车位。为了城市美观,规划在水系以里布置,不能设置在主次道路边缘。

8 道路规划

绿地内的道路共分为3类:主园路、次园路、游步道。

(1)主园路宽2.0m,贯通于景区,也可以作为景区内的自行车游览路。路面结构:预制混凝土板块,拼装铺设,设有路侧石道牙。(2)次园路宽1.0~1.5m,连接主要景点和出入口,创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路面结构:自然曲度可大于主要园路的曲度,路面可不设道牙。(3)游步道路宽, 双人行走游步道1.2~1.5m,单人行走游步道0.6~1.0m。路面结构:选用简介、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石、条板石、卵石等)、条砖层铺。

9 竖向设计

规划区竖向设计与总体布局同步进行,使规划区内各种场地及设施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

竖向设计依据规划区两侧的现状建筑场地标高,原则上不做大的改动。但河道河底标高,要距离路面1.2~1.5m,规划后的河道自然顺畅,两侧的绿地与城市现状用地融为一体。

竖向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设计各场地、水面、水底、驳岸顶部高程;园路主要转折点、交点、变坡点高程及坡度、坡长,主要建筑物的室外地平高程;各出入口、地下工程管线等的标高,同时给出各场地的坡度、坡向、坡长等。

10 绿化种植设计的理念

(1)绿化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规划区内绿地规划要结合城市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2)根据功能定位,将绿地建设成一个空间开放、气氛轻松,与城市生态环境联系紧密,能发挥规模生态效益的园林休闲区。(3)植物的选择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联系,以地方特色树种、优良滨水树种等统一景区的绿化,在统一中求变化,植物的配置要具有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4)根据不同景区的功能和定位而确定不同的绿化内容,形成各具特征的景观区域。

11 绿化结构和景观效果

11.1 绿化结构

整体绿化原则:(1)植物的选择与环境相协调,以乡土树种为主。(2)体现场地的特色。(3)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实现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4)常绿树与落叶树以一定比例种植,考虑植物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

11.2 绿化景观效果

(1)以乔木为基调的配置:结合景观的功能分区、现状地形,绿化以乔木为主做为整体植物配置的基调和主体。(2)灌木、四季花卉的应用:绿地内大量利用灌木、露地花卉等与乔木相互搭配,营造色彩艳丽、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花卉以三季草花为主,配以适量的宿根品种,以丰富观赏层次,弥补季相的缺陷,达到花色丰富、花期延绵不断的效果。(3)园路的植物配置:有观赏和遮阳两种功能。

篇10

从时代背景入手,探讨北京市行道树配置中出现的问题,多注重静态效果忽略了行道树景观在视觉移动时的连续性与美观度,关于行道树景观的评价标准中也无明确的定量指标,使其执行起来具有随意性,致使部分道路景观存在缺陷,影响了城市形象。总结了行道树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尝试提出了基于动态视觉影响效果的研究方案,从生态学和美学双重角度对行道树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估,并针对北京市二环路的四个方向的路段进行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探讨性的描述,总结整理了实验数据,对北京市二环路的行道树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尝试对北京市行道树的选择和配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行道树配置标准 动态视觉影响效果 生态学 美学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及目的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满足了物质生活基础的刚性需求之后,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其中居住环境是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行道树则是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城市居民生活的始终。生态环境本身的变化也使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对行道树研究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在北京城市行道树景观的规划中,多注重静态效果忽略了行道树景观在视觉移动时的连续性与美观度,关于行道树景观的评价标准中也无明确的定量指标,使其执行起来具有随意性,致使部分道路景观存在缺陷,影响了城市形象。因此,对北京城市行道树景观进行动态的评估,探求影响城市行道树的动态效果的因子,改善城市行道树景观的现状,就显得十分重要。其研究体系可运用于对已建成的行道树的景观评估。

2研究策略及具体方法

2.1研究策略

对于北京二环道路进行区域划分,每隔一定距离选取一定的范围作为一个样本,逐一进行实验。采用定量法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研究区域内的行道树夏秋冬三季景观对研究对象的动态视觉影响。

综合两项评分结果并参考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总结,进行比较、判断、分析,最终根据研究结果,综合探讨北京二环行道树景观的动态视觉特色,总结行道树景观在色彩变化以及景观连续性方面的优缺点,提出完善的方向与措施。

2.2具体实验方案

行车调查:2名调查者以垂直景观轴方向拍摄视频,记录所在道路右侧行道树景观视频信息。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不同速度下的行道树景观动态效果视频;

人行调查:每名调查者随机选择两个区段,匀速行进,记录感受行道树动态视觉效果,收集资料,以作一定的实验参考。

问卷调查:全员在调查过程中,向行人发放问卷,对不同年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

环境调查:全员调查研究区域内的行道树配植现状,了解其所用树种夏秋冬三季的相关信息,进行多方面的资料收集,并进行图像拍摄与数据记录。

阶段性分析总结:整理视频,按照比例聘请专业人士评估各季节下行道树景观的动态效果,并进行数据和图片的整理。对于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判断出重要影响美学评价因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道路行道树概况

北京市二环路行道树以乔木为主,选择的种基本符合适地适树的原则,但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为国槐、白蜡、毛白杨、银杏,树种本土化程度高,引进的新种比较少。基本可以做到四季有绿,但树种的外形比较差,缺乏观花、观果树种,且部分行道树在管理上有一定缺乏。

3.1.2 道路设置与配置方式

北京市二环路以三板四带、二板三带式为主,局部有四板五带的形式,绿化宽度在1米到4米不等。

3.1.3行道树植被生长状况调查

通过对二环路的生态学考察统计,发现国槐、毛白杨、白蜡、银杏为北京二环路行道树主要树种,生长最优的为国槐与银杏,毛白杨比较缺乏养护管理。行道树的种类过少,具有较好观赏特性的树种仅只有银杏、西府海棠、雪松、紫叶李、榆叶梅、栾树这物种,观赏层次上略显单一。

3.2 问卷调查统计

3.2.1 非专业人士调查结果

在夏秋冬三个季节以北京市二环路为调查范围,向行人发放调查问卷200张,回收188张,获得以下数据。

表1 非专业人士调查结果表

项目 分数界 评分 定量标准 平均分

南 北 西 东

颜色 1~5 1~2 颜色单一或搭配失调,不复合审美需求 3.45 2.7 3 4.1

3 颜色搭配丰基本复合审美需求

4~5 颜色丰富,搭配合理,且复合审美需求

连续性 1~5 1~2 行道树不具有连贯性 3.3 3.15 3.3 4.1

3 行道树较有连贯性

4~5 行道树的种植有连贯性

环境协调性 1~5 1~2 在环境中显得突兀 3.55 3.45 3.9 4.05

3 在环境中表现的并不明显

4~5 与环境相融合,复合环境的人文特质

总体感受 1~5 1~2 让人感觉很糟糕,不好看 4.2 3.45 3.9 4

3 没有太多感受,看得过去

4~5 让人感觉美好,符合审美趣味

3.2.2 专家评估法的动态评估结果

用视频和照片按照比例聘请园林相关专业人士35名,其中包括教师5名,研究生10名,本科生20名,评估各季节下行道树景观的动态效果,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西二环濒临北京市金融街,绿化状况较好,行道树颜色颜色搭配丰基本复合审美需求,主要道路两侧的行道树较有连贯性和协调性,与环境相融合,符合审美趣味。

东侧路段以及南侧道路行道树色泽鲜艳,树种搭配合理,复合市民的基本的审美需求,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满足居民日常的观景需求。

北侧路段,北侧植物长势比较差,颜色单一,局部地区搭配失调,行道树连贯性在环境中表现的并不明确,使得道路景观存在缺陷,影响了城市形象。

根据调查可知,在动态视觉的基础上,人的视觉关注点更多的在颜色以及质地的变化上,行道树的颜色以及质地为最重要的视觉因素,然而除了北二环以外,其他几环道路的色彩变化较好,但是质地上四条道路的质地变化较为单一。

4结果分析

4.1 道路行道树评价

4.1.1 道路绿化行道树种类相对单一

由于气候以及地理条件,制约了北京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二环路行道树的树种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街道的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地方特色不够明显。基于动态效果而言,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的树种较少,春秋色叶的种类也不是很多。

4.1.2 道路绿化模式单一,景观变化生硬

二环路上有些市政机构、学校等机关门口的景观做的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道路两侧的景观就相对差了一些,单一的行道树为主,这就导致从道路到行政机关前厅绿地这段的立面存在过渡生硬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动态视觉感受。

4.1.3 行道树立地条件差,影响了行道树的生长

由于管理不当,地下管线较为复杂,以及人行道铺装的影响,导致道路的土壤通气透水条件较为差,阻碍了树木的生长,例如毛白杨、小叶白蜡等生长较为差。

4.2改进措施

4.2.1 推荐种植行道树树种

表2 推荐种植行道树树种

序号 树种 说明

1 国槐 作为市树与基调树种,在连续的现行道路上可以大面积使用。

2 小叶白蜡 骨干树种,适当提高树种的比例,作为较为重要且经济的秋色叶树种,建议不要与国槐连续种植。

3 臭椿 骨干树种,作为较为重要的秋色叶以及春色叶树种,且具有较优美的树干姿态以及树叶质地,建议作为质地相同且面积较大的两片树种之间的过度树种,以增加树叶质地变化,丰富视觉效果。

4 栾树 骨干树种,建议增加比例,作为主要的夏季观花树种,种植于重要节点上。

5 毛白杨 骨干树种,建议缩减比例,作为背景树种植于多板多带的道路后层,同时,注意选取雄树。

6 银杏 骨干树种,建议增加种植比例,可种植于线性空间中,已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7 旱柳 配合背景的街景进行种植,注意雄株的选择。

8 刺槐 作为观花树种以及香花树种,种植在重要节点上

9 泡桐 作为观花树种,种植在重要节点上

10 合欢 作为观花树种,种植在重要节点上

现有的行道树未能体现北京的地方特色,使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行道树种类有待于进一步体现地方性。彩叶树种偏少与季相变化不够丰富,季相变化比较单一,基本上还处于绿化的阶段,尚经不起景观性的的推敲,行道树的应用还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增加行道树的遮阴面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地树荫,进一步降低城市温度。速生慢生树种结合,常绿落叶树种结合,保证景观效果以及生态性。

参考文献:

Zube,E.H.,R.O.Brush and J.G. Fabos,Landscape Assessment:Values,perception and reourcess,Dowden,Hutchinson & Ross,1975

Smim M.,l ee E.F,Malcolm T.J.,Jim M..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landscape-scale forest patterns in northeastern Minnesota using LAND IS.Ecological Modelling,2004,1 80:73-87.

Appleton J.The Experience ofLandscape[M].John Wiley,Chichester,1975.

Countryside Agency and Scottish Natural Heritage(1999)Interim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Guidance,UK Countryside Agency,Cheltenham.

吴仁海.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环境科学研究,1999(3):58—59

王晓俊.风景资源管理和视觉影响评估方法初探.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

张媛媛.城市景观视觉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山西建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