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217
对于植物保护这个新兴学科而言,只有抓住了信息技术这个强大助力,才会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好成果,才能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建设提供更大的帮助。因此,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是有必要的。
1 现代信息技术的理念及其重要性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言,核心理念就是信息化。换言之就是通过使用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对相关工作进行规划、管理与决策。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理念正在逐步贯彻于各个领域当中,而植物保护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植物保护工作而言,它的信息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日常植物信息采集、处理工作,转变成以各种信息设备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改变了传统植物保护的工作方式,更是改变了植物保护的传统理念,给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工作中是非常重要且极为必要的。对于新时期下植物保护工作而言,其所涉及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非常多,这些技术和资源对于如何优化植物保护、提高植物保护的成功率非常重要。而在我国传统植物保护时期,人们只能通过人工采集、分析等方式来对信息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所获得的保护方案相比而言效率较低,对植物保护工作的促进效果较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植物生长的状况可以得到实时的检测,极为有效的提高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2 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及分析
2.1 现代信息技术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库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植物保护的现代信息技术中,数据库的作用不容小觑。一般情况下,数据库技术的主要工作是对植物保护工作中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传递、存储等,当相关数据智能化登记入库之后,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数据来得到最新的植物生长状况,并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对植物保护的方案进行调整。目前,根据相关调查不难发现,在植物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国外的数据库明显更为完整、科学,因为这些数据库除了对植物的数据进行存储之外,还对影响植物生长的病毒、虫害进行了较为详尽记录、分析与鉴定,并且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为了使得我国数据库技术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效,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多多吸纳国外数据库的优点,使得我国数据库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发展与应用跟上时代的步伐。
2.2 现代信息技术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GIS技术而产生的,这项技术的产生使得植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运用计算机的软件平台和GIS技术,对一定范围内的空间数据进行采集、检索、存储、分析与表达,从而实现对该范围内病虫害进行和治理的最终目的。对于植物保护工作而言,病虫害的防止是重点工作之一,而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保护范围内的病虫害状况进行检测,是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预警重要方法之一。目前,这项技术主要运用于蝗虫的防治与研究工作之中。
2.3 现代信息技术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除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之外,遥感技术也是目前主要使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之一,相比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而言,遥感技术更为成熟,且目前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这项技术实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通过遥感设备对病虫害的生存环境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数据对病虫害爆发的概率进行预测;通过遥感设备跟踪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状况,以此来确定植物保护的方案;通过遥感设备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害虫的活动状况进行直接研究,以实现病虫害的动态监测。这项技术是目前能够较为准确、快速判断植物保护区域内病虫害灾情状况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 结语
植物保护是我国农业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相关人员只有对植物提供较好的保护,才可能有效的提高植物的经济价值和绿色价值,因此,我国应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争取尽快实现植物保护现代化的目标。
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a)-0000-00
在对城市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工作进行控制期间,相关部门需要树立正确观念,充分意识到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对各类植物的分配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以此提升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工作水平。
一、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工作问题分析
当前,相关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期间,未能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难以保证园林设计工作效果,不能制定植物保护机制,影响着城市绿化事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新品种的引进不科学
當前,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区域已经能够利用现代化设计方式对其进行改造,创建具备时代特点的园林景观,但是,在选种期间,经常会出现盲目引进的现象,不能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难以合理选种品种。在外来引种的过程中,会导致植物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很容易感染病虫害。一些城市为了更好的打造相关特色景观环境,会从外地引进野生植物,成活率较低,不仅会浪费财力资源,还会导致城市园林设计与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不能达到植物保护效果。
(二)不能合理的对树种进行配置
部分城市在园林设计期间,设计者缺乏生物学等专业知识,受到知识与技术的限制,不能针对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特点与需求等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将一些表现特征相克的植物混合在一起,像是核桃树与苹果树相克,如果种植在一起,会导致植物受到严重的损害。如果将栾树与木槿种植在一起,会导致出现蚜虫危机。同时,在对树种进行配置期间,设计者未能根据其生理特征开展分析与规划设计等工作,例如:玉兰具有怕水的特点,如果将其种植在低洼区域,将会导致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违背了植物保护工作要求,危害着植物的健康性与稳定性。
(三)植物选择模式较为单一
相关部门在城市园林设计期间,未能制定完善的植物选择模式,不能对其进行创新与规划,导致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影响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工作。一些设计者在单一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会导致其病虫害防控能力降低,增加了植物的安全隐患问题,影响着城市园林的生长效果。例如:在我国西南区域城市中,在2016年种植植物会发生蝗虫灾害问题,为了对此类问题进行处理,导致耗费较多成本,且严重影响园林设计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不能保证其长远进步与发展。同时,在设计工作中,设计者不能合理选择植物,很容易发生资源浪费问题,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二、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措施分析
在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植物配置工作,对栽培密度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根据植物保护要求,建立多元化的病虫害防控机制,完善植物管理工作体制,以便于开展相关工作。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
(一)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园林设计初期,设计者需要对当地气候环境进行分析,合理筛选植物品种,结合植物特点,对各类植物的特点进行研究,以便于科学开展配置工作。首先,应当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原则,不仅要规避相克植物混合种植,还要制定病虫害的防治方案,以便于减少植物损害问题。其次,应当保证植物具备一定的观赏性优势,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外部环境,例如:选择松柏植物、龙柏植物、翠柏植物等,有利于美化外观环境,提升设计效果。最后,在选择树种期间,应当重点考虑植物配置问题,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创建现代化的管控体系。
(二)严格管理植物的栽培密度
在对植物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密度控制工作,遵循病虫害的防控原则,对植物营养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密度的控制,促进植物营养的摄取。通常情况下,在对园林进行设计期间,植物密度过高,会导致病虫害发生率提升,主要因为在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空间较小,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与营养元素,导致其抵抗力降低,引发病虫害问题。因此,设计者需要制定完善的密度控制方案,保证植物之间的间隔距离符合规定,将其间距控制在51cm左右,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空间,还能增强植物的病虫害抵抗能力,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1]。
(三)遵循多样化的设计原则
园林植物设计者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遵循多样化的设计原则,不仅要提升园林植物的观赏性,还要保证植物具备一定的病虫害抵抗与免疫能力,提升其自我防护效果。首先,设计者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对植物的多样性特点进行分析,合理开展植物搭配工作,保证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要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特色优势,保证相互制约与依存,形成稳定的群落。其次,设计者应当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的观念,丰富植物元素,全面提升其观赏价值与人文价值,满足实际发展方面的需求[2]。
(四)重视本土植物的选择
在实际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本土植物,对城市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筛选最佳的本土植物开展栽培工作。在此期间,应当选择容易培养且适应能力较强的本地植物,保证其具备外观美感优势,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节约运输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提升工作效果。同时,本土植物的应用,可以建设当地生态系统,增强其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设计者在实际发展期间,应当根据植物保护工作要求,合理选择本土植物开展栽培工作,以便于提升植物的建设效果[3]。
(五)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
园林设计者在实际发展期间,应当建设本地生态系统,明确各方面工作原则,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加大管控工作力度,保證工作效果。首先,要对当地土壤特点与光照特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其次,应当遵循适应性原则,对各类树种进行合理的分类,在长期生存的过程中,创建良好的树木生长环境,保证其设计效果。最后,设计者应当遵循美观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原则,创建多元化的设计管理机制,营造现代化园林设计机制[4]。
(六)加大植物保护力度
在植物保护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现代化保护机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协调各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植物保护环境[5]。
第一,应在增强植物的自我防护能力,利用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在创建专门群落的情况下,提升植物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同时,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植物保护效果。
第二,在植物保护工作中,要尽量使用乡土栽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减少外来植物的引进次数,加快生长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达到植物保护效果[6]。
第三,在对植物保护期间,需要平衡生态群落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的发展环境,保证能够提升相关工作效果。
结语:
在城市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与设计者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建立现代化的设计机制,通过本土植物的栽培,合理控制植物之间的距离,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植物的抵抗能力,避免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达到植物保护工作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智家.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2870.
[2] 段文彬.论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住宅与房地产,2016(9):49.
[3] 陈琳.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J].现代园艺,2016(8):125.
[4] 陈璐,叶明,牛庆生等.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3):198-198.
[5] 杨德才.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青春岁月,2014(18):408-408.
篇3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实践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79-03
植物保护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传统专业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培养目标决定了植物保护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2012年教育部决定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大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1]。所以,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使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对实验及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和优化,使植物保护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及内容更加系统、科学,既符合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符合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就业能力。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近年,通过多次组织专家及教师与用人单位座谈、问卷调查,反馈毕业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同时比较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情况,借鉴其先进经验,对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教学计划总体原则是加强实验及实践教学在课程中所占比重。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共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以及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模块,毕业生4年应修最低学分为16分。通识教育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军体类、外语类、数理化类、计算机类、公选类、文理渗透类及艺术类等课程,主要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把综合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此部分学生应修91学分。专业教育课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三部分,以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药学、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害虫生物防治和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等课程的学习为重点,主要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熟练应用;使学生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人类身体健康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植物保护中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此部分学生最低应修78.5学分。此模块中每门课程均配有相应的实验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为998∶520。第三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农学基础、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杂草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公益劳动、军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除毕业论文外,此部分累计33.5周,22.5学分。通过实习与实训,使学生掌握主要作物播种时期及方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能正确识别和诊断田间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了解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与危害特点;掌握主要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
二、加强实验平台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实验平台建设,近5年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学校211工程建设资金、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项目等累计设备购置费用709万元,购置800元以上仪器设备328台/套,其中5万元以上设备18台,10万元以上设备8台,重点建设了植物病原生物学、植物病害生态学、农业害虫防治、昆虫生物学、杂草生物学和农药检测6个实验室。购买了有害生物显微观察及演示系统、快速蛋白纯化系统、智能型虫情测报灯、高速冷冻离心机、原位梯度PCR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光合作用测定仪、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农药试验自动化施药系统、固相萃取装置等仪器设备。建设后在所有以病原和昆虫形态观察为主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达到每人一台显微镜,同时,配置了多媒体投影设备,使很多微观的影像直观化,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此外,通过平台建设还开设了农药残留分析、农药环境学、农药环境毒理学等一些新的课程,使农药残留分析等实验课全面与国际研究水平及其分析检测技术接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选修农药残留分析课程的学生真正掌握农药残留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三、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在实验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实验内容更新。植物保护专业主要包括植物病原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杂草学、农药生物测定、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等实验课。长期以来,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分别由不同教师承担,由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因此部分课程的实验内容存在重复设置现象;而且教学内容没有及时结合社会的需求而动态调整,许多课程多年以来一直采用一成不变的传统实验内容,陈旧滞后;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内容较简单,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相对偏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疏于动手,不重视能力的自我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差。因此,通过组织教师研讨,调整了实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保留核心的基本技能训练,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验项目选择及开课时间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灵活性。修改并重新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并按1.5倍比例设置实验项目,其中包括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及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综合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百分率。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实验项目,在网上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向实验中心提出实验申请,并与实验教师及实验人员预约安排实验时间。教师结合其实验或研究内容,进行实验指导。
一些实验课程如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探索式地尝试应用项目教学法。即将实验课分成两部分,基础性实验需要学生系统掌握的内容仍以传统的形式上课;另一部分则以项目的形式改成选修,实验项目以课题实验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项目的完成。由指导教师给出若干个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以后工作去向选择1~2个项目,然后把选择该项目的学生分组操作,项目成员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操作前首先要熟悉该项目的目的、意义,并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项目的操作流程进行设计,完成设计任务书,这些内容的完成需要学生协同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与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学生的日常实验的监督,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教授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协助解决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并保证实验材料的安全使用。每个项目小组学生人数视课题内容分配,推荐一名组长,汇总实验中的问题,传达教师的要求,组织实施。该教学方法实施后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补充了单一教学形式的不足,也满足了因人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2]。
四、改革教学实习模式,丰富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增设毕业实习
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植物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学基础、植物检疫和农业气象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等实习内容。长期以来昆虫学、植物病理学以及杂草学教学实习只在学校周边对发生的主要病、虫、杂草进行识别诊断,而学生却是来自全国很多省市,毕业后也是在全国就业,因此对南方发生的一些病虫害一无所知。另外绝大多数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了解甚少,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只是在实习基地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掌握一些作物栽培技术而生产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缺乏系统培训,对真正的生产实践不了解,日后到了工作岗位,很难做到上手快,出现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等现象。
因此多方筹集经费,尽可能地在多个省市进行实习,此外还对教学实习内容与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优化,将相互关联的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实习有机地组织起来,实行联合实习模式,将现在的集中实习改为分阶段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病虫草害的种类、发生发展情况,这样既可以在不增加实习经费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实习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既需要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又需要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作物生产实习实践环节,学生在第六学期的5月一直到8月共12周时间全部进行生产实习。为了更好地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指导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根据植物保护专业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设计一些具体的实习项目,增加了农作物栽培、管理、主要病虫草害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等生产实习教学项目,如水稻稻瘟病发生趋势预测、粘虫发生趋势预测、玉米丝黑穗病防治、大豆土传病害防治、地下害虫调查及防治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制订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并组织实施。这样学生在整个生产季节参加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既可以了解农业生产实际,也明确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
此外,根据近几年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一些农药企业、农场、植保站、农科院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增设了毕业实习,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为毕业生在毕业前提供农药生产与经销企业、农场、植保站、农科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的实习机会,满足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需求,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强化毕业论文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整个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查阅文献、科研选题以及申报科研课题、结题、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合作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科研中的自主性,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每人一题,将选题时间提前到第五学期,学生在大三进入实验室。实行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制,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3]。
几年来,对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对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高素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樊东,张艳菊,何付丽.植物生产类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3,(2):67-71.
[2]李永刚,文景芝,韩文灏.农科类实验教学中“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8-219.
[3]姜道宏,王满铮魏友伯,李建洪,边银丙,黄见良,黄俊斌,王小平,侯明生.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96-300.
篇4
1植物保护专业园艺植物昆虫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安徽农业大学开设的有关园艺植物昆虫学课程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时间为四年级上半学期,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
1·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园艺植物昆虫学有关课程所涉及作物门类较多,昆虫种类繁杂、习性各异,尤其各论部分交叉内容较多。近年来,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推进,教学计划中多数专业课授课时数压缩,使得有关课程理论的课时数有所减少,在较短的课时中容易出现问题,如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均感觉内容杂乱、形式重复、系统性差、结构性弱,主次难以分清等。目前有关园艺植物昆虫学的书籍和教材较多,其内容各有侧重,有的以园艺植物为主线,有的以害虫为害方式为主线,但作者认为目前该类课程编写的教材没有考虑到植物保护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学习了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的知识背景,大部分教材不利于激发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1·2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效果差
教学方法、方式的合理化应用,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3]。该类课程目前在教学时往往与农业昆虫学的教学方法类似。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着重于昆虫为害特点和防治手段,忽略了植物保护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未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不良状态,且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教师口授,学生做笔记的形式,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当听众,完全处于1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最终导致教师教学压力大,学生学习效果差的必然后果。
1·3教师的园艺学知识水平不高
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多为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大多具备大田作物(稻、麦、棉、玉米等)的农业昆虫学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对园艺类植物(蔬菜、花卉、果树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的缺乏对园艺植物昆虫学的教授会有很大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产生误解或困惑。
1·4考核体系不健全
考核的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该课程考核上,通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这使得很多学生采取考前突击式学习,死记知识点应付考试。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2关于植保专业园艺植物昆虫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2·1加强教材和师资建设
教材是连接教与学的工具,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优秀的教材是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的基础。教材质量高低与教学效果的好坏密切相关,选用优秀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4]。目前有关园艺植物昆虫学的教材比较适合园艺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没有兼顾到植物保护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昆虫学知识水平,而且大部分教材缺少园艺学科专业知识,这些均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掌握,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能力的增强。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提倡各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结合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一些成功的经验,加强讨论、交流和合作,完成教材改编工作,真正做到教材与人俱进、与时俱进。师资建设上,一方面,植物保护专业教师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提高园艺学科专业素质,还可以与园艺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吸取宝贵经验,取长补短,切实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该课程的部分章节可以与园艺专业的教师进行共同讲授,解决“教”的问题。
2·2针对授课对象优化教学内容
该类课程是为适应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改革的新形势,通过对果树、蔬菜、园林植物、草坪等领域的有关昆虫学知识加以整合而成的一门课程。植物保护专业高年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昆虫学知识和害虫防治技术能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感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导致该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选择案例剖析、以点带面,在限定学时内完成课程教学,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安徽农业大学根据新型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原则,正在实施创新创业“双创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前提,以形成创新创业品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5]。在园艺植物昆虫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以层次化和开放式教学为模式组织教学,搭建起先进的教学管理机制平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手段平台、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的保障平台。在制定该类课程教学计划时,主动结合“大别山道路”实际,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特别要注重生产实践实习的实效,让学生有能力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3教学科研互动
在注重教材讲授的同时,还要兼顾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园艺植物昆虫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植保学院和园艺学院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工作。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科研活动,进一步提高对该类课程的认识,并可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4健全考核评分体系
为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需要,考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为了让成绩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要采用综合考核评定成绩的办法。就园艺植物昆虫学这类课程的考核来说,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完成实验的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期末试卷内容经授课教师精心研究和讨论,采用多样化题型,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师命题时不仅要注重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考核,还应适当增大园艺学科知识面的考核力度,最终确定试卷命题。另外,要加大实验、实践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让“死记硬背得高分”成为历史。
篇5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问题;规划设计
1、现代居住区绿化规划与设计问题点
1.1民众的绿化意识薄弱。一是单位和个人自觉执行绿化法规的意识不够,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 二是宣传、执法力度不够。
1.2规划与实施的矛盾。绿化规划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一些开发商在报规划时,各项绿化指标都符合要求,但到具体施工时,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待到投入使用时,问题就出现了。
1.3管理体制不健全。建成区的居住绿化,有时因产权和管理范围交接不明、责任不清而造成管理不到位。
2、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措施
2.1设计完善。
(1)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使规划到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如执行居住区绿化面积占小区面积的30%,还要按照设计人口居住小区聚中地面积人均1平方米、居住区人均2平方米的要求;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游憩锻炼身体的场所及设施,供居民游憩、赏景及进行各类活动的公共绿地。
(2)配套设施完善,综合功能齐全。居住区的基础设施除绿地外,还应包括教育设施、商业网点、卫生保健、娱乐场所、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
(3)规划要有超前意识,留出一定比例的待建用地。
(4)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注重经济适用,注重管理,注重绿化设计手法。儿童活动区内要做到树型丰富、色彩明快,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配置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色彩丰富,体态活泼,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达乔木,为老人休息处庇荫,为晨练、漫步创造意境。对于大多数常年屋外活动人群要通过自然流畅的林缘线与丰富大色块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感官环境效果。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休息的环境,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考虑季节变化,营造春有红花吐艳、夏有绿荫清香、秋有霜叶似火、冬有翠绿常延的景观,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建议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季节变化的植物,如红枫、玉兰、法国梧桐、元宝枫、紫薇、女贞、大叶黄杨、柿子树和应时花卉等,保证萌芽、抽叶、开花、结果的时间相互交错,达到随季节变化,乔木灌木相结合,常绿落叶相结合,速生慢生相结合,同时考虑住宅的通风、采光,最后达到功能优先、注重景观、以绿为主、方便居民的目的。
2.2后勤保障系统完备
绿化经费投入终身或一次性使用的办法,都可能造成绿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和管理水平的逐年下滑。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资金渠道,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小区开发商应加大绿化投资力度,同时也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小区的绿化建设和管理,也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2.3完善养护制度
过去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养护管理单位不明确,责任不清,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在房屋产权化单位多样化的今天,对新建居住区的综合管理,应由开发商组织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物业公司可自管,也可委托具有一定实力、资质的专业部门管理,但绿化行政管理单位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实行养护责任制,明确责任,并执行绿化养护考核标准,加强各项养护措施并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2.4多维度齐抓共管的综合方法
(1)加强全面绿化意识,充分利用媒体打造声势,利用植树节设立宣传、资讯站,提高公民爱护绿化成果的自觉性,力戒有法不依的现象,坚持不懈地对群众进行绿化法规宣传、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绿化的功能和作用,使绿化造福人类的思想家喻户晓。
(2)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惩治破坏绿化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控制树木伐移审批手续。凡不按绿化法规缴纳相关费用的单位和个人,不予办理审批手续;凡是单位绿化尚未达标的,需从严审批施工项目;凡挤占破坏绿地的一律限期整改,让出绿地,由绿地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实施绿化,从而有效保护绿化成果。
(3)加强植物保护和养护技术研究,提高绿地养护的科技含量。为确保居住区绿地植物保护工作的规范有序和时效性,应下大气力做好绿地病虫害预测预报、生物天敌的实验和应用、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工作。目前,随着养护管理范围不断扩大,植物保护和养护工作的量和难度不断扩大,应进一步充实植物保护养护专业队伍的技术力量。
2.5采用多样化的培植方式
居住区绿化经过10多年的实施、总结和应用筛选,形成了适应的乔木、灌木、草本配套的基调植物品种,特别是推广和应用了一些适合居住区特点的植物品种,如金丝桃、金丝梅、八仙花、凤尾竹、火棘、女贞等,这些植物是适应了当地的植物,耐荫,生长速度快,具备一定的自我维护功能。居住区内还保存有丰富的灌木,芙蓉、海棠、木槿、银杏等,常用品种有100多种,但是居住区绿地迅速发展,这些品种被反复使用,给人以雷同感,继续扩大和应用植物品种,是目前的重要任务。建议一些绿地增加一些观花植物,如杜鹃、茶花、茶梅、月季等,要提倡自然植被,即以铺设的草坪生长高度为标准,允许多品种共存,以降低养护成本。
3、正确处理好公共关系
3.1处理好居住区绿地建设与城市自然保护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中的主要开发空间,是城市中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可能载体,由此也可成为开展城市自然保护的主要场所。城市自然保护包括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保护两方面,它不是简单的在城市中种树和种草,而是要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间。通过城市绿地在城市这种开发强度很高的地区开展自然保护活动,必须对城市绿地进行有效组织,实施绿地景观的生态重建。
3.2处理好绿化与居民的关系
小区绿化的直接服务对象就是本区居民,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地理环境,创造自然优美的居住环境,促进居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另外,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文明素质,增强绿化意识,使大家自觉参加到绿化养护和保护公益事业上来,这将达到质的飞跃。总之,居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只要严格遵循总体规划的原则,体现绿化设计的最佳效果,实行规模施工程序,强化养护管理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宣传及执法力度,一定能使城市居住区绿化美化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3.3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
居住区绿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规划起点的高低,凡要建成高标准的绿化环境,既要有足够的土地,还要有资金,若不具备这两点,再高明的设计者、施工者也难为“无米之炊”。绿化所需之地来源于规划,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只要努力追求,就能够争取更多的绿化用地。
3.4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绿化成果向来是“三分种,七分管”,这也充分说明了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小区绿化同样如此。但就目前状况而言,“重建轻养”的现象比较普遍,更有甚者只建不管,把好好一块绿地弄得面目全非。当然,多数居住区绿化管理比较完善,那是在当今房屋制度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充分认识到了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切身利益。我们要总结推广好经验,对于管理不到位的单位,依法严加管制,同时,政府绿化管理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检查。
4、结束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提高自然生态意识,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为居民创造多种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兼顾民族地域性特色,营造小区人文气息,满足广大居民身心健康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对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植保工作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是通过不断总结正反经验,深刻认识工作方向。在生产中如何控制农药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大家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县属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区,根据调查统计,水田主要病虫害种类大约有10多种,旱田主要病虫草包括粮豆作物、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济作物、油料作物等种类大约有30多种,尤其最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这些病虫害的危害所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占种植业产值的10%还多。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在病虫害防治上,截止到目前,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仍然是单一的化学药剂防治,当然它的应用效果不容否定,但是它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也无时无刻不向我们敲响警钟。
首先,要充分了解植保工作新的进展。近几年来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的是通过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终于更深刻地认识了植保工作的方向,改变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人们曾想寻找一种防治手段,企图利用这种单一手段来达到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目的。自从50年前有机氯农药发明以后,以它具有空前的杀虫效力,人们认为彻底解决害虫问题已经为期不远。多年来有机氯农药的连续和大量施用,一方面固然在生产上起了巨大作用,但害虫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害虫反而发生更严重了。越防越多,越多越增加药量,越加药量,病虫害抗药性越增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农药引起的副作用也更加突出了。单独依靠一项其它的技术措施,如利用天敌防治,也证明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人们才进一步认识到单一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局限性。
其次,要正确综合防治的科学概念。今天的综合防治的含义已经更为丰富了。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手段,使之相辅相成,将病虫害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以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所使用的手段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新的综合防治概念,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基本特点: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管理和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在生态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或轻或重地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第二个基本观点: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的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情况下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了使天敌能够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抵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地留下一部分害虫。
第三个基本特点,各种防治手段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业技术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是它们的各自特点和限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彼此补充,能够收到最大的防治效果。必须全面考虑,使防治措施对生态系内外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与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怎样才能搞好综合防治呢?
一是要加强对综合防治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人
转贴于
类一直被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所困扰,如果我们现在不着手解决环境问题,那么,人类的明天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则可想而之。因此,综合防治不仅仅是植保工作方针,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政。
二是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各级干部和农民素质。要利用广播、电视、材料等形式,全面宣传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培训,清楚概念,教会方法,搞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把综合防治真正地重视起来,并付诸于生产实践当中。
三是要建立综合防治植保科技示范园区,增强直观、宏观认识,示范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逐步走向综合防治之路,自觉实施综合防治工程。
篇7
林业站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领导的科学指引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造林工作
2020年我站积极开展春季植树造林工作,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绿化规划设计,共完成新造林面积500亩,其中一般社会造林200亩,三北防御林300亩,植杨树1万株,山杏5万棵,板栗3万株,完成后白枣山封育林地300亩,按时足额发放4个村的公育林资金,完成上级林业局的造林任务,目前有两个村正在大规模开荒山建经济林,今冬明春能做到栽植完毕,可以达到立项要求。
二、森林防火工作
积极想办法、定措施,以宣传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森林防火为中心,明确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起早贪黑开展经常性宣传工作,在防火期内,坚持值班在岗,按照上级要求,在领导的指示下,安排乡,村各级防火队,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按照乡里的统一安排,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实行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组、包户、包山头的联防责任制。从源头上抓起,禁止和取缔一切形式的野外用火。做到了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特别是加强了对老、幼、残,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消除了防火宣传工作的死角死面,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出动宣传车百余次,刷写、刷新固定性标语10余条,书写临时性标语50余条,并在交通要道口刷新警示牌5面,发放各类入户通知书五千余份,做到每户一份,大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使广大群众认识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今年春季共发生10起火情,在全乡同志的努力下,扑救10起,其中2起涉及到森林行政处罚,已上报林业局,各村设立固定森林护林员,有效扼制火情发生。
三、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坚持“凭证采伐”严格执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加大打击盗伐,滥伐林木制度,采取山上源头管理,路上督查相结合,有效打击了盗伐滥伐林木者。
篇8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应急体系,在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发生时,能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处理,维护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1.2工作原则
坚持“早、快、严”的指导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依*科学、依法防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分类指导、管理规范,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原则。
1.3编制依据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三是《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七是《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八是《江西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
1.4适用范围
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是指对人类和野生动物造成巨大危害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口蹄疫、血吸虫病、布鲁氏菌病、炭疽、狂犬病、结核病、囊虫病、钩端螺旋体、旋毛虫病、弓形虫病、乙型脑膜炎病以及其他突发性的传染性疾病。
2组织机构与职责任务
2.1领导机构
江西省林业厅及各设区市林业局分别设立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领导小组。
2.1.1省级领导机构设置及职责
省级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领导小组(下称“省级应急领导小组”)由省林业厅分管领导任组长,省林厅办公室、林政处、计财处、省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林业工作总站、木材检查管理总站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人为成员。
省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动物疫病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建立和完善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警机制;组织和制定全省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责成各设区市林业局制定和实施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负责全省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工作的决策、指挥;向国家林业局、省政府报告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警、应急和处置情况;部署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工作的公众宣传;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处理的有关信息。
2.1.2市级领导机构设置及职责
市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领导小组(下称“市级应急领导小组”)由各设区市林业局分管领导担任,其他组成人员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省领导小组组成形式确定。
市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动物疫病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省级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建立本辖区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警机制;组织制定本辖区重大野生动物应急预案,并负责本辖区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的决策、指挥和处理工作,向当地政府和省林业厅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领导小组报告事故的预警、应急和处置等情况。
2.2日常办事机构
省级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由该局局长担任主任,由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和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以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有关负责人任成员。
省级应急办公室作为省级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和执行机构,下设现场处置、信息联络、后勤保障等三个组,其主要职责是:接受省政府、国家林业局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的命令、指示和各设区市林业局对有关疫源疫病报告、信息;传达省级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协调系统内各有关应急单位的行动;拟定应急预案、记录应急过程、评价应急行动、起草应急工作总结;负责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络及信息交换,组织应急工作各种保障措施的落实;建立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警系统和应急资料库;负责与省防治重大动物疫源疫病指挥部进行沟通;完成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的日常管理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各市级应急领导小组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可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和执行机构。
2.2.1现场处置组
省级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现场处置组由省级应急领导小组从省林业厅有关处(室)、厅直属单位和各有关监测站抽调人员组成,受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调度和派遣,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协调、调查、处置等工作。
各市级应急办公室应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现场处置机构。
2.2.2信息联络组
省级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信息联络组负责与现场建立通信联系,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
各市级应急办公室应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联络机构。
2.2.3后勤保障组
省级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后勤保障组负责联系组织供应现场处置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调配和运输,确保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工作运转和现场处置的后勤保障。
各市级应急办公室应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后勤保障机构。
2.3参与部门
根据有关规定,各级市政(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畜牧、卫生、工商、检验检疫、公安、财政、运输、宣传等部门有义务参与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预防、预警、应急和处置工作,请各部门予以支持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做好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的物资供应、经费支持、责任处理、宣传报道等工作。
2.4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
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作为专业机构,应按照划分区域和监测重点,根据应急领导小组命令参与应急处理的技术工作。
2.4.1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在省级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挥和有关市级应急领导小组配合下开展工作,参与九江、南昌、上饶、景德镇、宜春、新余、萍乡、鹰潭7个设区市范围内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工作重点是鄱阳湖区越冬候鸟。
2.4.2遂川鸟道鸟类环志站
在省级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挥和有关市级应急领导小组配合下开展工作,参与吉安、赣州、抚州3个设区市范围内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工作重点是遂川、大余通道迁飞夏候鸟。
2.4.3抚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在省级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挥和有关市级应急领导小组配合下开展工作,参与全省野生兽类、爬行类疫源疫病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工作重点是赣东地区华南虎、果子狸、獾等。
2.4.4宜春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在省级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挥和有关市级应急领导小组配合下开展工作,参与全省野生昆虫和两栖类疫源疫病应急处理工作。
3预防预警
3.1预防措施
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爱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提倡不滥食野生动物。积极倡导群众自发地学法、守法、用法,及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捕滥猎、违法运输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
加强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等相关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对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减少疫源疫病传播的途径,降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发生率,维护野生动物种群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督促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单位和个人做好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场所的清理、消毒工作,减少疫源疫病依赖各种载体进行的传播。
3.2预警行动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及时、广泛、准确地掌握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信息,当接到各级林业部门、群众举报和媒体报道的有关信息时,当地应急办公室应尽可能地了解疫源疫病发生的地点、种类、性质、造成的危害等情况,初步判定疫源疫病的真伪,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并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向事故发生地林业局预警信息,邀请相关检验检疫部门及时判定疫情真伪,部署有关应急处置工作,防止疫源疫病的扩大和蔓延。
4应急响应
4.1应急启动
疫源疫病发生后,立即启动当地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并向当地政府、当地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及省级应急办公室报告,同时省林业厅决定是否启动省级应急预案和是否上报国家林业局启动国家级应急预案。
4.2现场处置
疫源疫病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处置组人员及有关监测站点人员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应尽快到达疫源疫病发生地点。在现场处置组人员到达之前,当地林业部门应立即责成有关责任人做好事故控制、现场保护、群众安全和对有关人员及野生动物的监控工作,防止疫源疫病的蔓延和传染。现场处置组人员到达后,应协同当地人民政府、林业局和动物防疫部门,迅速开展调查、清理、取样等工作,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处置措施,确保现场处置工作迅速、快捷、有效。现场处置组应遵循统一领导、果断处置、积极稳妥、确保安全的原则,必要时应建议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采取相应的现场管制和强制性措施,包括现场封锁,未经批准检查,任何人不得进入现场,不得在现场进行录音、录像、拍照、采访、报道等活动;责令围观者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撤离。现场处置组应如实记录疫源疫病发生的地点、过程、鉴定情况。现场清理情况,及时上报应急办公室。
对感染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人和动物个体,当地林业部门要协助动物防疫部门进行严密的隔离,对疫源疫病发生现场要进行认真消毒,所取样品立即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验。对发病的个人、野生动物发病原因要予以深入研究,找出其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根据防疫部门制定的灭疫方案,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实施。
4.3通讯联络
在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各有关方面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联络畅通,各有关部门应以固定电话联系为主,其他无线联系方式为备用,现场处置组可采用对讲机进行联系。对于涉及面较大、影响较为广泛的疫源疫病,必要时采用保密电话联系。
4.4信息报送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时,都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及其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为责任报告单位,自预警信息和应急预案启动之日起,至应急处理正式结束为止,各责任报告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应急信息的报告工作。报告内容包括: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类型、发生地点、时间、覆盖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
应急工作结束后,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上级机关报告处理结果,报告疫源疫病的总体处理情况,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社会影响和有关遗留问题、参加应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及有关工作情况。
4.5应急结束
疫源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造成疫源疫病发生和蔓延的隐患、条件已经消除,应急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时,可视为应急状态结束。
应急结束应由疫源疫病现场处置组和疫源疫病发生地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并说明解除应急状态的理由,报上级应急办公室或领导小组后,由上级应急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
5后期处置
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对发生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地点进行监测、监控。同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会同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及时做好对疫情疫病发生、应急的全过程的分析、评价和总结。责成有关疫源疫病发生单位、人员认真查找原因,吸取教训,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6应急保障
6.1资金保障
各级应急机构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应急工作的需要。
6.2装备保障
各级林业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疫源疫病发生时所需的一定的装备和物资,保证疫源疫病发生时能迅速赶赴现场,保证参加应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时有效地开展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源疫病的传染几率。
6.3科研保障
加快相关疫源疫病的防治科研工作,保证疫源疫病发生时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理。
6.4队伍保障
各级应急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有参加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责任和义务。疫源疫病发生后,各级应急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服从指挥机关的调遣,完成指定的任务。
6.5培训和演练
各级应急机构应加强对本机构工作人员及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处置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疫源疫病应急、处置、检验、检测等专门人才。同时,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6.6安全保障
建立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社会保险机制,对参加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的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应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
7附则
7.1制定和解释部门
江西省林业厅。
篇9
关键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标准化;现状
前言
林业植物检疫(原称森林植物检疫)是指依照植物检疫法规采取的控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则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林业植物检疫的全过程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活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又快又好发展,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1·1作用
1·1·1可补充植物检疫法规的内容,推动林业有害生物依法治理的进程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在技术上的补充。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是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通过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可有力地补充《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在技术上的有关规定,并对强化植物检疫检验技术和除害处理技术、加强检疫管理和人员管理、规范检疫行为、维护检疫执法秩序、体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基础和重要依据。
1·1·2可加快林业植物检疫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的水平标准不能迁就或满足于落后的生产水平在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通过吸纳国内外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并随着标准的实施,成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对加快成果转化、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科学防控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1·3可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标准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复性。在生产实践中,标准化就是要对重复发生的事物尽量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劳动消耗,这对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新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以推进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而且可以减少检疫工作的盲目性,节省工作经费,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1·2重要性
1·2·1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特殊性的需要林业植物检疫是融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工作,具有工作程序复杂、内容繁多、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高、涉及面广、社会责任大等特点,是我国控制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植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只对宏观的工作及主要的方面作了规定,难以兼顾技术、管理等具体细节问题,而这些工作则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标准来补充和规范。
1·2·2国际化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一个国家保护本国产业,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取决于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和精密程度。当前,我国参与国际化贸易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一些林产品在进出口贸易时屡屡遭受检疫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林产品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技术水平,完善标准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标准化工作,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和交流,以适应国1·2·3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的需要自《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务院各部委(局)出台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强制性部门规章受到限制,而制定和出台标准将及时补充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强制性执行的一些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规范、要求。在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方面,《植物检疫条例》修订相对滞后,一些生产中急需强制性统一的规范、要求很难在短期内实施,而及时制定和出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强化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2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993年,我国公布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第一项国家标准《林木引种》和第一项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拉开了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序幕[1]。随后13a来,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制修订、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现状
2·1·1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已初见端倪截止2007年4月,我国已制定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标准共4项(包括正在修订的标准1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1项。这些标准涉及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检疫性有害生物根除、检疫管理等多个方面,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已现雏形。
2·1·2建立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机构2005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正式成立。这是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是从事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的组织,负责全国植物检疫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式立项国家标准17项,完成国家标准1项;召开了3次分委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4项国家标准;同时在黑龙江等省
开展了培训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2·2存在的问题
2·2·1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52年[2],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直到1993年才起步,在随后的13a中,工作基本处于时断时续状态。仅于1999年公布了第三项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2006年公布了第四项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包装材料处理和管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工作不连续,公布标准数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2·2·2新标准制定滞后,已制定标
准不能及时公布
我国加入WTO后,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制定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全过程的各项标准,使之连接贯穿并形成系列,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成为当前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但在这方面我国的新标准制定滞后,绝大多数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技术标准仍未制定,基础性、管理性等方面的标准更是寥寥无几。而已制定的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检疫技术规程等标准虽已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但尚未公布。2·2·3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标准制修订缺乏系统性。目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虽已建立,但科学、系统、适合当前林业发展形势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以至每年标准的制修订没有“体系”这一纲的规范,对申报和制定什么标准带有盲目性,缺乏系统性。
2·2·4参与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项目中,有三分之二是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承担,浙江、安徽等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部门的业务人员及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承担了部分项目,参与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水平不一,甚至一些承担制修订标准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
2·2·5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举步维艰当前,国家下达的每项标准制修定经费明显不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标准调研所需经费也无法满足,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此外,植物检疫标准的实施、宣传工作的经费也无任何来源,相关工作几乎为空白。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加快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3·1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林业植物检疫领域内标准的集合体,它是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上来。因此,我国林业植物检疫部门应根据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包括基础标准、检疫检验技术标准、除害处理技术标准、风险分析及管理等内容的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并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制定标准项目的规划,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并在“体系”这一纲的规范下,科学、系统地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工作。3·2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和标准公布进程要针对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着力解决当前制修订速度慢、标龄老化的问题,改变标准数量少,种类分布不均的现状。应重点应开展基础类、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技术、检疫管理等一些急需标准的制修订,以满足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快标准公布的速度,以发挥这些标准在控制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中的作用。
3·3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实现标准管理的网络化,提高标准使用率可利用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挂靠单位的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逐步实现标准服务的网络化,使标准使用者能查得到、找得准、用得上标准,以进一步推
动标准的普及,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高效、权威、便捷的标准信息服务;在经费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网上申报和信息反馈,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3·4充分发挥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的作用,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分委会组织培训等方式,吸收一些学习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思想意识超前、专业技术扎实、业务和外语水平高的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加入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中来,使其成为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
3·5加大采标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交流活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应积极采用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急需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水平。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区域化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等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采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国际交流活动等,不仅可以了解国际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还可以国内的相关要求反映到国际标准中,甚至可以把我们的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从而反映我国整个林业植物检疫行业的要求,维护国家利益,为我国进出口贸易营造良好环境。
3·6加大宣传,增加投入,优化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环境要充分利用报纸、新闻媒体、互联网、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掌握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知识。同时,还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地扩大经费渠道,增加标准化工作经费的来源。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植物保护;理实一体;考试;问题;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031-02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创新,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追求质量效益。农业高职院校为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植物保护课程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托众多实验实训资源进行了以项目课程为主导、工作任务为主线、实践教学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与抽象交替出现,没有固定的先理后实或先实后理,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1]。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真正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一体效果,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传统考试“知识本位”模式不能反映出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考试模式的改革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完善考试体系,使考试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考试的教育教学功能,这是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理实一体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4]。
1 传统考试存在的问题
植物保护课程现行的考试体系明显滞后于课程体系整体改革的进程,与作物生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考试目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高职教育坚持“能力本位”的职教思想,通过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来评价是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但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教师和学生则更多地关注考试的评价功能,淡化了考试的教育教学功能,忽略了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片面地追求高分,客观上造成了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错误倾向。这种考试目的的片面性,偏离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也背离了高职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5]。
1.2 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入学水平的降低,专业的新增和变更、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复杂性,加上以往1门课程教学由1名教师负责到底的教学模式。课程主要采取期末终结性闭卷考试,类型单一,存在因命题内容的抽样性,考试场所、考试时间的限定性,考生心理状态等因素使考生成绩带有偶然性的弊端。这种考试方式主要是对暂时记忆力的考核,忽视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生实际水平的评价缺乏科学性[6]。
1.3 考试内容重理论,缺乏全面性
以往课程基本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授课笔记和教师划定的重点。考试题型不合理,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背离了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靠突击,形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怪象。这种考试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1.4 考试功能失位,评价功能放大
考试具有检测与评价、教育教学、督导与选拔等多种功能。但期末试卷结果性考试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方式。对教师而言,考试更多是为了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的情况,考后批卷评分即表示课程结束,教学任务完成;而对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未进行分析、反思、改进,淡化了考试的教育教学功能。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是为了获得学分及最终的毕业文凭;导致有些学生缺课、逃课,甚至考试作弊,考试的导学、促学功能难以发挥。对于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常规性工作,把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一个结论,把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得奖学金、特困金、就业推荐甚至入党等的主要依据;这种考试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考试特别是分数的高低产生了功利化倾向。
1.5 考试质量不达标
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方式扭曲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职业能力、理实结合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等各项素质。出现有很多在校学习成绩优秀者进入企事业或公司后发展不顺利,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却有着很好的发展,这些情况都值得人们对传统考试方式进行反思。
2 植物保护课程理实一体考试改革对策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不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不同的教学模式下选择适合的考试方式可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度发展。对此提出了植物保护理实一体考试改革的基本对策。
2.1 树立现代高职考试观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培养的是能够融入社会,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型的“社会人”;其次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技能型的“职业人”。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人”与“职业人”双重职能的统一,需要转变考试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高职考试观为考试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能促使教师在每个项目教学中都会合理设计考试内容、考试场所、考试形式等。通过这些设计把专业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融为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毕业生[7]。
2.2 明确考试目的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合作能力、素质教育等为教学目的。基于这些出发点,课程要建立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机制,每次考核结束后,要从命题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业成绩,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针对性地面向全班学生或个人进行反馈,真正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确保考试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8]。
2.3 丰富考试形式
实行理实一体考试就要打破传统纯理论或纯实践的考试模式,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考试目的与教学进程丰富考试形式,可采用以下6种主要考试形式:
(1)闭卷考核。仍是期中、期末考核主要采取的形式。理论知识功底深厚可以为终身学习、拓展潜能打下基础;扎实的实践技能为学生尽快适应岗位以及将来的职业提升提供保障。这种考核类型可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要领,如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细菌染色的操作要点等。
(2)开卷考试。平时项目或模块教学效果检查中可以应用。用一些灵活度高、具有较强分析、理解和应用的题,如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制定小麦粘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达到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3)口试。在各个项目教学、模块教学、工作任务中可经常应用。如根据农药知识的讲解以及生产安全状况谈化学农药发展趋势等这类题目的口试,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掌握生产技术环节中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仪表风度等。
(4)技能操作。可在项目教学阶段性目标考核中应用。通过如病害的诊断识别、农药的配制、器械的使用等技能操作考核,可以考查学生对生产技术环节中重要技能操作的技术要领、熟练程度、协同力等,以此强化能力培养。
(5)信息采集整理。在整个一体化教学环节中可经常使用。通过学生调查某个地区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完成报告、编写某地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撰写论文等形式有效地考查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方式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项目实践记录。平时考核中应用。通过设定实践项目或利用实训基地的项目生产安排学生全程参加,根据课程特点设计相关的表格考察其出勤情况及参与表现,并按比例记入平时成绩,可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和职业习惯等素质。
2.4 充实考试内容,凸显考试的积极功能
考试命题要严格按照教学目的和课程标准,分析细化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考试内容。把以往死记硬背的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考试类型,改为目前农业生产技术人员从业考试主要采用的多选、判断、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案例分析和论述题能较好地体现应用性要求。如“根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基本原则谈谈水稻病虫无公害防治措施”、“根据现有资料试析我国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及防治趋势”等这类考题答卷的评定,不设统一标准答案,不求全责备,只要能从一个角度深入分析,言之有理,就可给予较高的评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同时加大技能考核比重,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娴熟的操作技能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这样的考试模式下,学生无疑将会将学习时间与精力用在平时,而不是考前突击,考试结果也会更加客观真实。考试的导学促教等积极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5 促使考试人性化、科学化
课程考试要改变过去任课教师单一主体的情况,吸收企业兼职教师、学生项目组组长参加,使考试主体多元化,并采取组内组间互评、任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评价的方式,使考试更加透明和公平。并尝试在农业生产企业进行了复合型考核的摸索,让学生通过具体真实的实践,加深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了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考试要常态化,使考核成为一种特殊的训练形式和过程,在公平的原则下,通过团体协作、信息采集制定计划、现场发现、解决问题等方式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纸上谈兵”逐步变得人性化、科学化,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
3 结语
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营造出人人关心改革、人人参与改革,为考试改革创立良好的氛围。考试改革需要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考试改革要求教师有更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师在适应新的考试改革时需要不断变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进行考试改革的必经之路。此外,考试改革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考试改革工作实施的有力保障。只有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课程考核改革立项工作的管理,才能使课程考试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总之,考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紧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因课制宜采用多元的考试方式,才能实现考试改革的目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4 参考文献
[1] 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63-66.
[2] 王文素.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55-56.
[3] 刘文娟,秦建国.对高职院校考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2):51-53.
[4] 韩志刚,张良军.高等职业教育考核模式多样化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0-81.
[5] 周济.高职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N].教育文摘周报,2005-07-27(1).
[6] 王勇,刘畅.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考核评价方法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6,8(3):10-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