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结合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医结合概念

篇1

关键词:中西医;神经;医学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58-01

1 中国现有三种医学

1.1 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这种医学已经是全世界的主流医学。

1.2 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汉医、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中国《宪法》规定:“发展 现代 医药与我国的传统 医药”。

1.3 结合医学: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研究,在中国起步最早(一般以中国 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毕业的1958年开始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者当属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中国目前是一个多种医药学共存,共同发展,共同承担着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国家。

2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2.1 “中西医结合”概念的产生和由来 一般认为“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是由1956年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逻辑学有“规定性语词”定义。

2.2 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

(1)常识认识层次的 “中西医结合” 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也称常识性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即上述说法是“中西医结合”但它不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2)科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1956 年所讲的 “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 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 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 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3)哲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从哲学层次认识,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 “ 中西医结合” 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

2.3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念:它是研究如何最科学的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形成两种医药学的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保护健康的集成优势;如何最合理的、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最经济适宜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等。其最高理想和目的是不断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创立一门中西医药学融汇贯通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目前中国已产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是通向未来新医学的一个过渡性医学形态及过渡性医学概念。

3 中西医结合在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

3.1 医学背景:中国有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并存特别是中医药学,无论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还是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药学都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医学。而且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疾病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如辨证论治、针灸、中药推拿,等等。使其成为世界上从古代到现代唯一没有中断传承和应用的传统医学。中西医并存、并用、共同发展,是在中国产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篇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断,取决于科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信息采集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是为达到上述诊断目的而在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方面所作的一点尝试。本文就SOP的由来、特征与作用,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概念,为何要做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以及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设计思路与临床意义等概述如下。

1 SOP的由来、特征与作用

SOP缘自十八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作坊式的手工业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故而有了企业的SOP。

SOP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是一种标准作业程序。所谓标准,在此处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操作程序设计。换言之,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而这个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要求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

说、写、做一致是SOP的具体体现,具有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条理化、标准化、形象化、简单化等作用。由于SOP是对每个作业程序的控制点操作的优化,这样都按其相关规定来做,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同时,有了SOP,也保证了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2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概念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就是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体的体格检查。所谓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就是将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过程用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工作。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即由一般情况到人体(从头至足)各部的检体诊断流程,以及该流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诊察项目和诊断意义等的具体化。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对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采集系统,准确、全面收集临床资料,严密、扎实进行临床医生的操作训练,迅速、有效提高辨病辨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建设、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3 为何要做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

毋庸置疑,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是当今中医及中西结合医的必备临床技能,也是这两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程序与内容汇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一技术操作规程的成熟与运用。

3.1 中医、中西结合医临床工作的需要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颁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采用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编码、体格检查应全面系统、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四诊及体格检查、中医望闻切与西医体格检查有机结合等[1],都充分说明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必要性。欲达到上述要求,其操作只有建立在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程序之上才有可能实现。

3.2 《中医诊断学》的四诊编撰体例与临床实际相悖 迄今为止的历版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悉以四诊为纲,按望闻问切顺序编排诊法内容。从理论上讲,望闻问切理法分明,层次清楚,归纳得体,且对每一法论述较为透彻。内容系统,宜于教学,然对临床实际操作来说则弊病甚大。按其特点,是要求对人体单个地、按诊察方法依次地运用四法。如果单用一法,或可做到细致全面,但难免重一法而忽略它法。纵然此法用过再行彼法,仍不免有查体无序,局部体征不能几法相互印证,诊察敷衍,取材不整,动作辗转之嫌[2,3]。这种不以一般情况与人体分部为纲编撰诊法内容的体例,不仅与诊法的临床运用相悖,也与当今病历书写要求不符,违背了学(理论)、做(实践)相一致的精神。

3.3 缺乏中、西医两种检体诊断程序与内容的整合 就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而言,迄今尚无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个诊断框架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学高校教材面世,这不能说不是有效实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一个障碍。因为,尽管一个中医或中西结合医学的本科生分别学习过中、西医的诊断学,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临床操作反复,以致病情资料疏漏而影响中、西医病证的双重诊断。

鉴此,整理、研究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程序和内容,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SOP,是一个克服上述困难,满足临床需要的迫切问题。

4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设计思路

4.1 设计原则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对结合运用望闻切与视触叩听过程的描述,对这个过程的描述,要以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西医诊断学为蓝本,统一标准操作步骤。所谓统一标准操作步聚,就是将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两组不同的体格检查方法统一于由一般情况到人体各部的检体诊断程序之中,以及该程序中被尽可能细化、量化和优化的检诊项目和内容,亦即项目的排列顺序、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意义。这样,做出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不仅具体实在,而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2 设计举例 根据上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特征对标准操作步骤和统一格式的设计要求,兹列举“脊柱及四肢”部位检诊操作程序步骤如下[4]。1.脊柱,1.1脊柱弯曲度:[中医检查]过度后弯、脊柱侧弯;[西医检查]脊柱前凸、后凸及侧凸。1.2脊柱活动度:[中医检查]强直、不可仰俯、转侧不利、角弓反张、腰脊拘急强痛;[西医检查]活动受限。2.四肢,2.1四肢形态:[中医检查]肌肉萎缩、四肢肿胀、膝部肿大、下肢畸形、青筋暴露、手指变形、爪甲变化;[西医检查]指关节变形、杵状指(趾)、匙状指、腕及膝关节变形、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肢端肥大、肌肉萎缩、水肿、骨折与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曲张。2.2四肢功能:[中医检查]肢体痿废、手足拘挛、蠕动、颤动、四肢抽搐、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西医检查]参见神经系统检查。

5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临床意义

5.1 有利于统一中、西医检体诊断程序 现行的中、西医诊断学对检体诊断(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内容编撰顺序迥异,而在临床操作上体现的则是程序不一。中医诊断学以望闻切为纲统领具体诊察内容,西医诊断学以一般情况和人体分部为纲统领视触叩听诊察内容。前者临床操作别扭,也与现行病历规范的书写要求不符。而按标准操作步骤编制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可以有效克服这一弊端。

5.2 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 按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实施操作,可使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例如对腹部疼痛的检查,中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喜按还是拒按,腹痛喜按者多属虚证,腹痛拒按者多属实证;西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压痛还是反跳痛,腹部一定部位的压痛,提示该部位脏器有炎症等病变,反跳痛则提示炎症已波及到腹膜壁层。如此对待腹痛的检诊,在一个程序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分别运用喜按、拒按;压痛、反跳痛两种手法和思维方式,就可通过一次检查而得出中西医双重诊断,避免了操作上的辗转反侧或顾此失彼。

5.3 有利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强化训练 缺乏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标准操作程序,易致医师在综合运用望闻切和视触叩听时带来随意性,也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只有按一定操作程序,反复强化,才可变上述不利为有利,于临床达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全面准确的高境界。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病历书写不可或缺的技术操作规程,笔者以为应该尽早建立。

参考文献

1 邓成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质量管理释义.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

2 李和平.四诊编撰体例思考.中医教育,1989,(4):34

篇3

1.从事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授课教师的现状

在授课教师方面,教授哲学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专业,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与医学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普遍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哲学知识。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许多专业课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有限的学时内,主要通过教师单方授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医学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如果没有哲学思维的引导,学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易学而又易忘,将已学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并记忆,新内容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学教学也经常会出现专业课教师“反复温故”的情况。此外,授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科学研究中,也同样忽略了哲学思辨能力在教学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

2.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现状

在当前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学生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敢对书本、教师说不,满足于接受与背诵现成的结论;思考问题的思路单一,缺少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哲学思辨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着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繁重,没有时间去进行哲学思维的拓展,当然也无法将各门类专业课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更不能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此外,相对于感性直观、有现实实效性的医学理论,哲学思维则更为抽象,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去重视它,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究。以上3点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矛盾尤其明显。学生既要学所有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同时又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的内容。由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哲学思维、思辨的引导,让学生将两种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都会提到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两种不同医学模式要结合在一起?”、“学中西医结合就是西不西,中不中。”调查统计表明安徽中医药大学10-12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生中,对于“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你认为什么是中西医结合?”问题的回答中,有56%的学生回答就是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去解释中医;有49%的学生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很难真正结合在一起;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很难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也很难将中西医结合发扬光大。这种现象无疑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以上3个方面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生在哲学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思辨能力是医疗能力的核心,是临床医生科学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缺乏相关的内容和指引,使得学生不会思考,不愿思考,极度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及发展潜能。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难自发自主地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他们就不能创新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因此,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探索,对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世纪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加强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及意义

1.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学整体内容的把握

现代医学的各门基础课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去学习相应的课程,进而才有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穿针引线”,运用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组织教学,运用辩证哲学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训练学生从普遍联系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前后学习的内容中架起桥梁,对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知识。比如将现代医学中具有普遍联系的概念—“平衡”(如生物化学中代谢的协调调节与代谢平衡、免疫学中的免疫自稳及生理学所强调的稳态)与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相互类比并建立哲学上的关联;又比如介绍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的3P(Prevention,Predic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其强调的“Prevention(预防)”就完美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Personalization(个性化治疗)”更是体现了中医中辩证论治的思想。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解,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两种表面上的矛盾对立体通过哲学思维中的事物普遍联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此外,作者所在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就是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医学理论。在实验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之间的整合,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设了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要求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将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细菌的培养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质粒的提取与转化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2.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为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不竭动力

哲学是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提高医学类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学生具有了哲学思辨能力,才能跳出和超越本学科的局限,对事物的理解才能趋于深刻。例如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讲授基因敲除技术时,强调虽然该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的最重要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但是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了单一基因的作用,对理解复杂的基因网络帮助不大。事实上,很多耗费巨大的基因敲除实验未观察到任何阳性结果,或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这是因为任何特定的基因产物仅是复杂调控网络的一小部分。另外,背离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基因冗余和基因多效性也使敲除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说“当我对生命中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分析,既让学生明确现代医学的优势,同时也了解其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所在院校在讲授课程中采用了将相关知识与创新思维实例有机整合的方法。比如在降解蛋白质变性的时候,引入肿瘤治疗的热疗法,将学生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即学到的碱金属遇水产生的放热反应与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介绍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在肿瘤热疗法方面的相关进展,通过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什么是创新。在讲解PCR技术产生的背景时,强调生物体内的有关DNA合成的理论都已掌握,为什么不能把它拿到体外的试管中进行呢?而穆利斯想到了,并做到了,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让学生在领略到医学大家创新成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医学教育也应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所倡导的那样,让新思想的产生不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得出的结论。因此,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迪与导向作用。

3.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及方向的把握和信心

篇4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乾利. 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116.

篇5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辨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b)-0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hypertension. Methods 164 hypertension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All patients were voluntarily signed informed consent.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dmitted order.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while par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in study group was 96.3%,which was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was 80.5%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Hypertension;Typing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上检出、治疗、控制高血压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高血压发病率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给高血压临床防治工作带来较大难度[2]。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但仍缺乏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西药,致使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尽人意[3]。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高血压上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高血压中医概念、诊断、辨证分型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4]。本研究从中医辨证分型出发,针对不同辨证分型的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2例患者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8.5±5.0)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3±2.1)年。对照组82例患者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8.6±5.4)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2.3)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辨证分型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研究组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46例肝阳上亢型,14例痰湿壅盛型,18例肝肾阴虚型,4例阴阳两虚型。分型标准[5]如下。①肝阳上亢型: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临床表现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尿黄便秘、目肿耳鸣;②痰湿壅盛型:舌淡红,苔白,脉象较为沉缓,临床表现为尿黄、恶心呕吐、头晕头重、肢体麻木、便溏不爽、胃纳不振等;③肝肾阴虚型:舌红苔少,脉弦细数,临床表现为口干欲饮、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失眠易惊醒、腰腿酸软、双目干涩等;④阴阳两虚型:舌淡白或淡红,体质偏胖,脉沉细,临床表现为腰酸腿软、心悸气短、头昏目花、四肢清冷、夜尿频繁、阳痿、遗精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及利尿剂等。

研究组患者在中医分型的基础上进行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①肝阳上亢型:木通、黄芩各9 g,柴胡、山栀各10 g,龙胆草、天麻、茵陈、泽泻各12 g,车前子20 g,生地、钩藤、、决明子各30 g;②痰湿壅盛型:半夏、南星、陈皮、菖蒲各9 g,茯苓、天麻、白术、猪苓、泽泻各12 g,川芎15 g,丹参、车前子、生山楂各30 g;③肝肾阴虚型:丹皮、泽泻、天麻各12 g,枸杞、桑寄生、杜仲、川牛膝各15 g,何首乌、山药、生地、珍珠母各30 g;④阴阳两虚型:肉桂3 g,制附子6 g,石斛、五味子、石菖蒲、远志各9 g,苁蓉10 g,茯苓、巴戟天、泽泻各12 g,熟地、麦冬、杜仲各15 g。所有药方均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6] 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10 mmHg且降低到正常水平,或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20 mmHg;有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降低到正常水平,或治疗后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10~20 mmHg;无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未达到有效水平,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

1.4.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标准[7] 采用临床症状积分评定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或明显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以上;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70%;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以下,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82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4例头痛,3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头晕”“眩晕”范畴,强调其主要发病“枢纽”为肝[8]。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高血压发病中,阳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此外,痰湿在高血压发病中也有着较大影响,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10]。笔者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认为当前高血压以肝阳上亢型、痰湿壅盛型为主,这可能与当今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以及饮食结构变化导致体质偏胖等因素有关。此外,高血压虚证患者主要是以肝肾阴虚型为主[11]。

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西医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并逐渐发展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基础[12],这可能是与常规西医治疗高血压的循证医学证据丰富、患者临床治疗后血压达标率高以及在降低对靶器官的损害上有着较好临床效果等因素有关[13]。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常规西药普遍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之部分患者药物耐受性差,极易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14]。例如,在利用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时,患者极易出现踝部肿胀、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而利尿剂能导致患者出现离子紊乱等[15]。

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高血压发病机制,这也导致西医在治疗高血压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6]。而有研究认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其实施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7],而且中西医结合还能降低西药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8]。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以同期单纯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福奎,安凤波,李春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5-17.

[2] 倪宇艇.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切入点及策略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601-602.

[3] 张慧贤.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24):153-154.

[4] 马维红,李琦,刘为萍.老年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766-770.

[5] 胡大一,马长生,王显.心脏病学实践2010――中西医结合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

[6] 刘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5):149-150.

[7] 姚丽娜.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896-897.

[8] 鹿小燕,史载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应注意的关键问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561-1564.

[9] 刘光辉,张会永,张哲,等.脉病的内涵与外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1018-1020.

[10] 李浩,刘龙涛,赵文明,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5):410-416.

[11] 张建中,王佑华,卢永屹,等.上海枫林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 28(7):1383-1385.

[12] 王清海,陶军,陈利国,等.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建议[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5):664-666.

[13] 赵圣艳,林雪.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1):198-202.

[14] 吴凯娜.评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6):22-23.

[15] 陶智虎,潘泉.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2):45-47.

[16] 马健.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6):122-123.

[17] 李广浩,沈琳,周端.研读《内经》含英咀华――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位与病机理论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38):134-136.

篇6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从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看,西医和中医是相通的。中医学以阴阳平衡学说为理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医学实践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学与西方现代科技同步,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代表现代医学理论的主体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源自1956年同志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虽然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中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在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方面仍未能形成大的突破,其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医学体系间没有找到明确的结合点和交叉点。

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4•4“元衡论”的临床意义“元衡论”以现代医学的结构单元的平衡为基本点,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念贯穿于分析疾病的过程,用中西医的现有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元衡论”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按照既注重解剖结构单元又注重平衡观的立体思路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生理、病理分析与研究并指导治疗,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完善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为西医理论增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医学思想性有余技术性不足和现代医学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从而使对疾病的诊治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性,又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平衡就是生理状态,失衡即为病理状态。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称性平衡,而是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协调吻合而产生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动态平衡[11]。中医学的平衡观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现代生物学的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平衡,现代微生物学的微生态平衡[12]也从现代医学的两个角度阐明了解剖结构单元之间和结构单元内部存在动态平衡,说明了“元衡论”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笔者曾以“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的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痤疮的发病是由于相关的三个层次平衡失调即皮脂腺内部微生物失调是结果、激素代谢障碍是根本、消化系统障碍是诱因,三个层次的平衡环环相扣,构成了痤疮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给予相关环节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为“元衡论”的观点可以运用于人体疾病生理病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篇7

1新时期医院管理的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1.1现有的医院管理体制与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不相符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下,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为我国医院的发展创造公平、和平的市场环境,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很多管理人员属于“医学专家型”的人才去担任了医院领导,缺乏医院管理能力,导致管理层始终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从而制约了医院的发展。此外,医院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也会降低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差,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1.2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与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不完善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医疗责任保险等有效方式分担和化解医疗风险的机制尚不成熟,易引起医疗纠纷。医院不注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对住院临床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等观察不到位,同时有误诊、错诊、不深入分析医院的疑难、死亡病例等交接班制度混乱等现象。另外,医务人员未按照技术规范实施诊疗,不合理的用药、治疗、诊断的状况严重,过分依赖医院的辅助检查,并对处方管理不严,品管理疏散并存在滥用现象[2]。

1.3医院的公益性要求与管理运行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因地方政府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部分收入需要以增加患者收费的方式维持其运营,而这种不良的收费方式必然导致医院公益性质的淡化,促使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同时,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的加工和其它医疗相关生产流通渠道秩序混乱,市场被怀疑飞涨的物价,一些医药企业违规的现象和虚抬成本,导致政府对药品、医疗设备、医疗用品定价太高,另外医生的各种回扣和佣金,药品和医疗设备,导致价格远远高于其成本价值,最终增加了患者的诊治费用,损害患者经济利益[3]。医院后勤和财务方面的管理受传统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约束和监督,往往采用单一的后勤和财务管理模式,缺乏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只片面注重医院的经济效益,对医院的资金预算管理形式重于实质,执行力度不够,主观随意性强等,还有账务混乱,存在不同程度的帐实不符现象;收入管理、支出管理核算模式僵化,只重核算而轻管理,缺乏必要的分析、调整,严重时还会出现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未能充分合理使用资金,使得资金使用成本高、使用效率低,进而使医院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发展。部分医院还存在院方的收费和物价管理不到位,财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差等,导致不时出现乱收费的现象,既侵害患者的利益,又会影响医院经济发展[4]

2解决医院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

2.1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坚持投入与产出相结合

中西医结合医院必须采取适合其自身发展,符合具有的中西医结合特点的科学性的管理方案,并在各层管理部门相互监督下完成。管理部门也应分中医的管理体制和西医的管理体制,落到实处,奖罚分明,明确职责,这样医院内每个职工才容易被接受,还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条约,人力资源部门还需对每个员工做调查以做相应的职业规划,合理的培养其职业道德,对其有相关管理能力的给予晋升的机会,转变思想,建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观念。并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方式,提升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

2.2创新医院整体服务观念,不断加强和稳定医疗质量管理体制

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质控部门也是举足轻重,如:

(1)设置总体服务质量标准,并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服务质量标准,同时对医院各部门的医护工作者定期开展技能培训;

(2)管理层对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都要进行监控,监控挂号服务窗口、导医、各种检查收费、处方用药及出人院登记情况等,形成一个统一的医院服务模式,重视医院的综合服务质量;

(3)对管理,医疗器械及其它医疗设备应和后勤的管理部门统一的定期保养和维修医疗设备,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评价平台体系,对管理人才的评价必须采取定期考核制度,确保用人制度的客观公正。

2.3加强对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色服务的公益性

篇8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活血化瘀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据统计其发病率为54/10万(英格兰)~79.8/10万(美国),并呈上升趋势,总体死亡率5%~10%,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死亡率约15%~30%。尽管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在近10年来有了显著提高,但疗程长,费用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1]。中西医结合治疗AP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疗效得到肯定。 200312国内首次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明确提出了非手术治疗以中西医相结合,积极、有效、综合的治疗为主。本文就近十年来,中医活血化瘀法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运用情况作一概述。

1 理论研究

中医学并无“胰腺”“急性胰腺炎”之名称,急性胰腺炎属祖国医学“胁痛、腹痛、胃脘痛、厥脱、膈痛、脾心痛”之范畴,以上腹部急性疼痛为主症。传统认为是由于各种因素(暴饮暴食、情志不舒、蛔虫上扰、外邪侵袭、手术、妊娠等因素)造成肝脾气机郁滞,致湿郁热结,蕴于中焦,表现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胃肠热结之证,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散结、通腑泻热为原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了气滞、湿热、热结的巢臼。认为气、湿、热结聚不散则酿生热毒。湿阻气机,气滞血瘀;热毒壅滞,血行不畅;热毒耗液,津亏血滞;热毒动血,离经成瘀,终致血瘀。血瘀的形成又可导致“留瘀化热、络瘀化毒”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气血逆乱,气血耗伤而变生他证。即:气(气机郁滞)、结(湿热蕴结)、热(热邪内盛)、瘀(毒瘀互结)、厥(气血逆乱)、虚(瘀留正伤)6个方面。可见,“血瘀”是病情轻与重、预后好与坏的关键,也是AP病机的本质。本病血瘀的特点是毒瘀互结[2]。广义的血瘀为多种病因导致血液运行不畅,以及导致血液相关系统异常,使血液功能、性质、成分发生改变者。其现代概念包括:1)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微循环的障碍。2)局部缺血缺氧。3)炎症病理过程。4)血液流变性异常。5)细胞增殖性病变,内脏病理肿大等等[3]。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各种因素导致胰液分泌旺盛,胰管内压增高,胰管黏液或腺泡受到损伤相关。并对周围组织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同时导致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但抑制胰液分泌的治疗措施疗效不佳。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胰腺的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胰腺缺血是坏死性胰腺炎的持续损害因子。决定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是胰腺微循环的相对不足,微循环障碍和炎症并可促使轻型AP发展为重型AP[4]。临床以改善胰腺血循环为主的综合疗法也取得了满意疗效。结合中西医理论,急性胰腺炎当属广义血瘀证。以气滞血瘀、毒瘀互结为病理特点。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运用中日益受到重视。只有抓住“血瘀”这一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AP治疗中的被动局面,阻止变证的发生。无论其瘀血阻络征象是否典型,化瘀治疗均应贯彻疾病的始终。根据“瘀血化火宜通下”的原则。“解毒通瘀”为治疗大法。在化瘀的基础上,针对病因加入理气、除湿、解毒之品。

2 临床运用研究

2.1 单味中药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大黄、莪术、桃仁、红花、丹皮、三棱、丹参、赤芍、郁金、元胡、三七等。以活血、破血类药物为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认为活血化瘀药具有和血、活血、破血、散血、行血、逐瘀血恶血的作用,可疏通血脉,逐瘀通滞而令血流畅达。现代药理机理为[5]:(1)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2)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胰腺的血流量及组织灌注量,减轻胰腺水肿;(3)抑制胰腺外分泌,降低胰管内压;(4)抗炎;(5)抗氧化作用。王学瑞等[6]以生大黄20 g煎液口服或胃管注入,3~4次/d,治疗AP 22例,治愈17例,死亡2例,并发症3例。薄世宁等[7]以生大黄30 g煎液口服或胃管注入,2次/d,治疗AP 20例,与对照组20例相比,其腹痛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不全或衰竭发生率均较低。大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攻下,具“解毒通瘀”作用,在《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8]中,已将单味大黄列入治疗方案。

2.2 中药方剂

2.2.1 成方王世宏等[9]以解毒活血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46例。其中肝郁气滞证18例,肝胆湿热证22例,胃肠热结证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抑肽酶。治疗组采用王清任的解毒活血汤:连翘15 g, 葛根10 g, 当归10 g,生地20 g,赤芍15 g,桃仁20 g,红花20 g, 枳壳10 g,柴胡10 g,甘草5 g, 口服或胃管注入。7 d为1个疗程。两组显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腹痛、发热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本方对各证类的疗效无显著差异。胡曼箐[10]以化瘀通下为法,采用膈下逐瘀汤合大承气汤化裁(治疗组80例)与大柴胡汤(对照组40例)对照,治疗急性胰腺炎120例,均在禁食抑制胰液分泌,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予中药煎剂,1~2次/d。治疗组方药:丹皮10 g, 赤芍10 g, 失笑散8 g, 红花10 g, 延胡索12 g,生大黄5 g(后下) ,芒硝粉3 g(冲 ), 枳实12 g, 虎杖30 g。对照组方药:柴胡10 g, 黄芩10 g, 姜半夏10 g, 延胡索12 g, 枳实12 g, 虎杖30 g, 生大黄5 g(后下), 白芍10 g, 生姜6 g。随证加减:热盛加栀子、败酱草,黄疸加茵陈,腹胀剧加川楝子、木香,呕吐剧加黄连、竹茹,伴结石加金钱草、郁金,虫积加乌梅、槟榔、苦楝根皮,热盛津伤加生地。结果治疗组:显效57例,3 d内完全止痛率71.3%,总有效率9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1 自拟方周新蓉等[13]认为AP证属肝脾气滞,热瘀互结。症见腹痛、腹胀、黄疸、呕吐、休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3例,中医以解毒化瘀通腑为原则,采用攻瘀合剂:桃仁12 g, 红花12 g,生大黄20 g, 芒硝20 g,枳实20 g,厚朴20 g,赤芍15 g,丹皮15 g, 荔核20 g, 橘核15 g, 大血藤15 g, 败酱草15 g,大腹皮20 g, 番泻叶12 g,煎取汤剂口服,每剂煎取600 ml,病初每服150~200 ml,5~6服/d。结果53例中,治愈47例,死亡6例,治愈率88.7%。巫协宁[14]提出了重症胰腺炎的规范化治疗和治疗策略,其中,中医中药以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与柴芍承气汤口服为主。 柴勺承气汤:生大黄10 g(后下), 玄明粉10 g(冲), 厚朴10 g, 枳实10 g, 柴胡10 g, 白芍10 g,黄芩10 g。易维真等[15]以自拟的清热化瘀通腑汤口服及直肠滴注,并配合抑制胰酶分泌,补液支持等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其中,水肿型26例,重症4例,治愈25例,有效3例,死亡2例,有效率93.3%,有效病例中,临床症状均于服药后20~38 h内缓解。方药组成:大黄10 g, 丹参15 g, 赤芍15 g, 桃仁10 g, 延胡索15 g, 柴胡10 g, 黄芩10 g,枳实10 g,木香10 g, 随证加减:肝郁气滞加陈皮10 g, 郁金15 g;脾胃湿热加山栀10 g, 茵陈30 g;脾胃实热加芒硝10 g, 厚朴10 g,公英30 g。 李运伦[16]治疗急性胰腺炎3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胃肠减压、禁食、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等。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组184例分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胃肠热结型。采用自拟的解毒痛瘀冲剂:大黄、败酱草、柴胡、黄芩、枳实制成冲剂,10 g/瓶,20 g/次,4次/d,溶于30 ml温水中,口服或胃管注入。对照组184例,予抑肽酶10万单位加入0.9%的生理盐水1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愈显率91.3%,有效率97.83%,明显优于对照组愈显率80.34%,总有效率92.93%,(P

2.3 中药针剂陈嘉屿等[20]对73例AP患者,按病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西医对照组,观察组为常规西医+丹参注射液16 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观察组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机已从传统的气滞、湿热、热结,发展为气(气机郁滞)、结(湿热蕴结)、热(热邪内盛)、瘀(毒瘀互结)、厥(气血逆乱)、虚(瘀留正伤)六个方面,以气滞血瘀、毒瘀互结为其主要病理特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常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胁痛、胃脘痛、腹痛病和证侯诊断标准,或自定标准。现多采用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证侯分类和疗效标准[10]。但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分型、施治及疗效标准,为临床及实验的疗效评价带来困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已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确定为治疗方案。以活血化瘀通络立法,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同时针对病因加入理气、除湿、解毒之品。大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攻下,成为几乎每方必用之药,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集活血、理气、解毒于一体,成为加减组方的基本方。在疾病后期,当注重健运脾胃,顾护正气。

参考文献:

[1] 赵秋玲,黄承钰,胡 雯,等.饮食因素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卫生研究,2004;33(2):167.

[2] 沈宇清,符为民.从毒瘀论治急性胰腺炎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1998,7(5):222.

[3] 陈可冀.活血化瘀研究与临床[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7.

[4] 严律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4):238.

[5] 夏 庆,蒋俊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理研究[J].四川中医,2000,18(6):14.

[6] 王学瑞,付国文,肖贤富.生大黄用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治疗的临床探讨[J].医学文选,1999,15(5):700.

[7] 薄世宁,张淑文,玉宝愚.中药大黄对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6):362.

[8]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

[9] 王世宏,沈宇清,曹 云.解毒活血汤治疗急性胰腺炎4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6):331.

[10] 胡曼箐.化瘀通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80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9):398.

[11] 罗晓萍,易向明.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急性胰腺炎52例[J].四川中医,2001,19(7):44.

[12] 沈思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经验介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21(2):36.

[13] 周新蓉,吴忠和. 攻瘀合剂配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3例[J].四川中医,2003,21(7):54 .

[14] 巫协宁.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规范化治疗和治疗策略[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5):300.

[15] 易维真,于庆生,汪晓明.中药清热化瘀通腑为主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5):283.

[16] 李运伦.解毒通瘀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07.

[17] 杜 智.中药重胰康腹腔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附5例临床小结[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380.

[18] 邓 铁,陈 航,崔朝阳,等.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45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59.

[19] 崔乃强,齐清会,孔 棣,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附145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5(3):129.

[20] 陈嘉屿,吴红梅,吴汉平,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6):513.

[21] 陈爱平,黄宗文,邓 戎,等.益活清下法为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新中医,2002,34(1):6.

[22] 任茂才,宋林学,洪 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附30例报告)[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12(2):78.

[23] 吴超杰.脉络宁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00, 41(11):676.

[24] 王 江,石文芳.脉络宁治疗急性胰腺炎38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9):1800.

[25] 蒋俊明.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32例[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6,27(增刊):16.

[26] 翁健伟,谢 兵.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3):312.

[27] 肖 静,罗江琳,郭慧珍,等.川芎嗪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4):26.

篇9

    对表1的具体分析如下。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4小结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到的有111个,使用率为86.72%。使用最多的语义类型为“方剂”,使用了33102次,占系统总数的26.86%。使用最少的为“雌雄霹雳火”“方剂功用”“经络学说”“矿物”“声音”“心理功能-中医心理”“针灸处方”等8个语义类型,使用频次均为1次。除“雌雄霹雳火”“针灸处方”为错误类型外,其他6个类型占语义类型总数的4.7%。4.7%的语义类型使用情况占系统概念总数少于0.006%。由于中医药学语言系通过的语义类型是存在等级结构的,上位语义类型都是比较大的概念,或仅作为分类而存在,所以其下归类的概念数量较少,不能仅以数值来说明整体使用情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分类整体框架合理,但在具体下位语义类型的设置上还需调整,不能将过于具体的概念或组合概念作为语义类型。

篇10

关键词:屠哟哟;青篙素;创新;科学化

引言

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哟哟教授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发现了青篙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如今,以青篙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己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青篙素联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从屠哟哟教授发现青篙素案例中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文献中蕴藏着原创思维和宝贵经验,应当认真继承,深入挖掘。在全面、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获得创新的灵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医药创新,推动中医药发展。

一、中医在继承的基础上要创新

以证测病、以外测内,宏观的、动态的辨证思维,是中医临床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在新的时代需求比照下,已逐渐显现出自身的不足,如以证测病的模糊性,以外测内的宏观性等,影响着中医优势的巩固与发展。要弥补这些不足,必须通过思维创新才能完成。临床创新是以提高疗效水平为目的,以治病救人为根本的,一切思维方式与手段的创新都要服务于临床需求。中医的临床科研成果不少,而能推动中医临床发展的重大成果则不多。说明成果的创新水平不高,缺少本质的创新,即原创性不够,没有形成发展的真正动力。

纵观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每次突破性发展都是伴随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而发展的。我们目前亟待做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即继承和发扬,一方面要全面、系统地继承中医理论的内容实质和精髓,这就需要我们把中医历代的医籍医案进行整理和提炼,系统科学地总结出中医的核心基础理论、辨证体系、处方用药等;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整理出来的中医核心内容进行提炼、加工,并开展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凡是有利于中医发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均可以拿过来消化吸收,从中提炼新的理论并将之验证于临床,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不断的实践中构建科学中医理论体系。

二、将中医科学化以顺应时展

中医想要随着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以充实、完善中医传统理论框架及内容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成为西医诊疗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中医诊疗的工具,借助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帮助中医进行各个层次的整理、研究、开发,使中医不断现代化。周仲瑛教授曾提出“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古代多学科密切相关,时至今日更应借助于现代相关多学科知识发展自己,使其具有时代气息”。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医理论的创新,还是中药的开发、改革等都需要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实施。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医的质、物质基础已经开始实行,也包括对组织结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进行阐述,对人们继续探索中医理论都有很大的益处。在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中药西化”的研究方法给中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益处。这一方法所研究出来的新药,对中药未来的发展有其合理的价值,在国外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像甘草、丹参等单味药物的提取物已经被国外西医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衬下,中药不仅可以简便的应用于临床,还能够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效果己经明显优于传统中药。中医的现代化探索之路是一条没有前人经验指点的冒险之路,虽然在过程中也许会走许多的弯路,但也要坚持将中医推向现代化的道路。

三、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促进中医走向世界

中西医产生的时代不同,中医学属于经验医学,从宏观上认识人体,在治疗上注重整体调节,是一种调动机体代偿能力调动疗法;西医学属于实验医学,注重微观局部,在治疗上主要是“对抗疗法”,对重症、危症、急症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正是把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综合方法与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的典范。要充分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是取中西医二者之长,优势互补,是我国独特的医学领域,也是为丰富和发展世界医学做出新贡献的重要领域。这就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在卫生工作中提出的“要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两个坚持”,即“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坚持中医特色,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辩证地说明了中医药如何发展的方法和最终的目的,其意义也就在此。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只有提高认识,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为了使中西医之间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西医重视局部的器官功能和性质的变化,多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更加准确、清晰。中医的治病医理主要是辨证论治,它强调的是人体的整体性,注重的是整体的综合调理。因此,将西医的辨病和中医的辩证相结合将会形成一种新的医学诊疗思路。将西医循证医学的诊断方法和中医辨证论治相融合的产物,一方面可以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能够掌握中医的精华――辨证论治。如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经过西医准确的诊断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虽然有效,但却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因副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此时运用中医作为辅助,可以大大降低因副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影响和伤害。因此,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或科研中,既可以从某一种疾病为出发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有计划的循序渐进从某一病症出发,对患有同一证的患者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探讨辨证论治的规律。目前,中西医结合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若想要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提高临床疗效,以此作为理论研究可靠的基础。循证医学可以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质量,为现代医学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也能够加快中西医结合的脚步。

结束语

总之,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中医药要真正意义上走向全世界,还将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与难关。作为炎黄子孙和中医药工作者,我们必须有重大历史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做好中医药研究,将中医经验之精华继承下来,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予以发展。正如屠哟哟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做的是要“进一步发掘,继承发扬、继承提高、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苏剑一. 屠呦呦获奖对医学研究者的启示[J].中国卫生人才,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