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治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流治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Wu Wei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 , Hefei ,230022)
1、概述
中小河流,主要是指未经过系统规划,未投入资金治理或投入资金较少的,沿岸分布有众多城镇和农田的河流。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防洪设施少、标准低,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水土流失严重,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河道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河流沿岸的城镇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聚集,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都对防洪保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已有前期工作不能满足河流治理和管理的需要,难以有效指导近期河流的治理和保护。
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河流治理的投入,本文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涉及的穿堤涵闸的处理提出几点方法。
2、中小河流穿堤涵闸现状
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和治理,绝大多数中小河流的穿堤建筑物,建设年代较早,普遍建于七、八十年代以前,有的涵闸甚至建于解放前,至今仍在使用。建设规模、灌溉或排涝范围无所考证,原设计资料缺失,部分为群众自建。穿堤涵闸孔径较小,未考虑检修,易堵难疏。圬工结构居多,结构老化、破损现象严重,部分涵闸已不能正常使用。
3、存在问题
根据对穿堤涵闸现状的统计,涵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建设年代久远,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根据笔者参与设计的11条中小河流穿堤涵闸的统计,约80%的穿堤涵闸建设于80年代以前,个别涵闸据当地群众介绍建设于解放前。70%的涵闸建设于50年代到80年代这30年间,属于‘三边’工程,工程质量控制远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2)无原设计资料,无法确定使用条件、排灌能力。
由于涵闸建设年代普遍较早,部分涵闸为当地群众自建,工程资料在当地的水利局、档案局均收集不到,涵闸建设的基本条件无从得知,仅在功能上是排涝还是灌溉作用可以确定。而排灌能力的大小,与排灌面积有关,排灌面积,又与当地农田规划相关,而绝大部分中小河流周边农田,均未进行农田规划。在中小河流项目中,进行农田相关规划,又与中小河流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相悖。因此,使用条件和排灌能力无法确定。
3)孔径较小,易淤塞,无法进行检修等日常维护工作。
现状调查时发现,涵闸孔径绝大部分小于1.2m 。孔径小于1m的涵闸,普遍存在淤堵现象,部分孔径小于0.5m的涵闸,因完全淤堵而废弃。大部分涵闸,由所在村镇管理,但管理基本不到位,检修、维护没有形成惯例。孔径过小、管理缺失是涵闸无法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
4)控制设施简陋。
大部分孔径小于1m的穿堤涵闸,基本没有控制设计,洪水期的防洪方式为用沙袋将涵闸堵住,安全隐患很大。孔径大于1m的穿堤涵闸,大部分配有螺杆启闭机与露天启闭机台,但老化、破损严重,启闭困难,无法及时启闭。
4、处理方法
4.1 两种建设方法
1) 拆除重建
对于建设年代久远,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的涵闸,根据现行规范规程拆除重建,重建涵闸可位于原址,也可根据当地政府和群众要求,在堤防上选择更合适的位置,但老涵闸需要拆除复堤。
2) 接长加固
对于建设年代较近,涵闸状况基本满足要求的涵闸,结合堤防加高培厚情况进行接长加固。
拆除重建与接长加固的涵闸,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现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进行设计。
4.2按检修及维护要求选择标准化孔口尺寸
孔口尺寸的确定,基本原则是不降低现状涵闸排灌规模。
根据进行涵管日常维护与检修的现场管理机构的沟通,孔口高度大于1m的涵闸,人可以下蹲入涵闸进行维护。经过综合比较,孔口尺寸为1m(宽)×1.5m(高)的涵闸,检修维护较方便,且投资不会增加过多。因此,对于孔口尺寸小于1m×1.5m的涵闸,在拆除重建时均按1m×1.5m孔径设计。
现状孔径大于1m×1.5m的拆除重建涵闸,和接长加固的涵闸,孔口尺寸维持原尺寸。
4.3更新启闭设施
根据重建的涵闸孔径重新设计启闭设施。启闭机设计尽量采用手电两用,偏远地区接电不便的,设置内燃机辅助启闭。
5 应用实例
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镜内的朱槽沟河,治理河段范围内涉及穿堤涵闸数量较多,根据前述处理方法,各涵闸的处理方案见下表。
最终,拆除重建的涵闸6座,接长加固的箱涵2座,复堤的涵1座。
6 小结
上述处理方法,在细致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不降低现状涵闸规模,兼顾实际使用管理情况,在相关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仅减小了施工复杂度,还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工程进展顺利。
参考文献
[1] 《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篇2
【关键词】人流综合症;发病因素;防治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或之后,易出现的发症之一就是人流综合症,它主要是指部分孕妇在进行人流手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反应,如脸色苍白、恶心、呕吐、气喘、胸闷、头晕、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心律不齐等,严重者可能还会出现抽搐、昏厥和休克等症状[1]。为探讨病因,减少人流给孕妇病人带来的痛苦,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人流综合症,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用时一年对我院接收的150例人流患者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发病机理
人流综合反应的病因和子宫强烈收缩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也和子宫或子宫局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刺激有关,另外人与人之间的体质差异和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2]。由于手术过程中,将会牵拉与扩张子宫颈,宫壁会受到刮匙、负压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会刺激到子宫颈和宫壁区域的神经末梢。大多数孕妇都能通过自身的神经系统的调节克服不良反应,但也有部分孕妇的植物神经系统不够稳定,增强了迷走神经的反射,从而在体内释放了数量较多的乙酰胆碱,减弱了心肌收缩力,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减少了心脏的排血量,导致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症状。经蒋美华[1]和张嘉玲[2]两位专家的研究发现,阿托品药品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孕妇受术者在人工流产时出现的综合反应。
2 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均为我科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的门诊患者,年龄处于18~40岁,闭经时间在49天内,月经周期正常。这些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及其他疾病,身体健康,均无人流史。
3 预防及治疗的方法
3.1 掌握人工流产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3.2 认真做好孕妇受术者术前的各项检查。
3.3 给孕妇口服巴比妥类制剂以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另外再通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以起到预防作用[3]。当心律比较低时,如小于60次/分,可通过静脉注射以增加阿托品剂量,一般注射0.5-1.0mg即可。
3.4 做好孕妇术前准备工作,为了消除孕妇精神上的顾虑和恐惧,可以适当与其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以高度的同情怜悯之心与其进行交谈。通过交谈获得孕妇的信任后,可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调整,使孕妇能放松心情,将生理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利于手术。如可以询问孕妇的月经周期和产史,对于已经有过怀孕史的孕妇,可询问本次妊娠的情况,打探有无呕吐的发生,对于呕吐剧烈的,要进行输液治疗,一定不能空腹时做人流手术[4]。对于通过交谈仍不能放松的孕妇,可以给其口服谷维素20mg,以平衡植物神经系统,手术时忌用安定片等镇静药,因为安定片能间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减少血管阻力,导致手术时失血过多,加重人流综合症。另外要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和抢救用的药物器械。
3.5 术中多与受术者交流,让患者分散注意力和放松身心,医护人员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手法要仔细认真、轻巧、准确,严禁粗暴地扩张宫颈,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孕妇的面部表情及血压、脉搏、心率的变化等。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气喘、四肢厥冷、心率较低等人流综合症,要及时进行静脉推注20ml葡萄糖+0.5mg阿托品,并让孕妇大口呼吸,全身放松,以缓解症状[5]。
3.6做好术后人流综合症预防与护理工作,手术结束后,不能让受术者立即下床,而是应在手术床上休息5至10分钟,同时要密切观察受术者腹部疼痛和阴道出血情况,一旦有有异发生,要立即测量其血压和脉搏跳动情况,并给受术者者以安慰。此时作为护士要提高警惕,因为会有个别受术者突然丧失神志意识,一旦发生,应立即将受术者取平躺姿势,然后针刺人中穴,经过以上处理后,一般都能很快清醒过来。待受术者情况平稳后,将其扶到观察室进行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歇息,无特殊情况时方可离院[6]。
4 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有6例出现肢体躁动,有坠床的危险,经过分析,可能是由于患者对异丙酚药物的不良反应,然后医生暂停了手术,以免造成患者子宫穿孔,麻醉师及时对患者加量注入异丙酚药物,等患者受麻醉安静之后,再继续进行手术。另有1例在手术中出现了呼吸抑制,医生将患者下颚适当抬高,使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加大氧流量,1分钟后患者恢复了正常。还有5例患者的心率低于60次/分钟,在对该5名患者进行静脉注射0.2mg阿托品后,患者心率也很快恢复到了正常状况。总体来说,通过以上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护理,人流综合症得到了很好的预防,患者体征均得到了明显缓解。
5 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并发症之一就是会出现人流综合症,它主要是指部分孕妇受术者在进行人流手术时或手术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目前研究发现初次进行人流的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的几率较高。但是发现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若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手法要仔细认真、轻巧、准确,并多与受术者交流,让患者分散注意力和放松身心,调整她们的情绪,将生理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及手术后进行适当的护理,是可以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的。因此,消除孕妇受术者思考顾虑和恐惧,按照规范操作,做好术后的预防与护理工作是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蒋美华.防治产后出血92例的临订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35(19):23~24
[2] 张嘉玲.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J].实用妇产杂志,2007.16(5):34~35
[3] 李春华,黄金蓉,毛国玉.深呼吸缓解人流综合症的效果评估[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9):124~125
[4] 张镜如,乔健天.生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2~125.
篇3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护理
静脉留置针属外周静脉短导管,其长度小于7.5cm。由于导管材料有很好的韧性对血管刺激性小,可较长时间置留在血管中,并能保持静脉通道的持续通畅,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同时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1-2]。近年来我们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护理不断改革更新,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010年12月患者,需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者863例为对象。
1.2方法
1.2.1静脉留置针使用方法
1.2.1.1穿刺静脉选择:均选择富含弹性、粗直、血流丰富的上肢静脉;避开静脉瓣;勿选用硬化、受伤和感染静脉;避免使用靠近神经、韧带和关节处的静脉。
1.2.1.2操作步骤: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三查七对;打开静脉留置针包装并与输液器相连排气,备好无菌保护膜;用0.5%的碘伏常规消毒穿刺部位,扎止血带后再消毒一遍待干;拔去保护膜,旋转松动套管;再次排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与皮肤呈15°-30°角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将外套管继续沿血管前行直至将外套管针全部送入皮内,撤出针芯;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流速;用无菌透明保护膜作封闭式固定,调节滴数;整理用物。
1.2.1.3封管方法和留置时间: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封管液3-5ml注入肝素帽内。推注速度宜缓慢,应边推液边退注射器,以保证肝素帽内及套管针内充满封管液。留置时间一般为5d,最长不超过7d,如出现针眼发红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
1.2.1.4拔针方法:沿血管走向,轻轻地将静脉留置针管拔出,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5-10min,无出血方可离去。
1.2.2护理方法
1.2.2.1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置管前将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目的、方法、意义、注意事项等告知产妇及家属,让患者了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以取得他们配合。
1.2.2.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前检查静脉留置针的包装、有效期,如有破损及过期不能使用。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操作应轻、稳、准、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同时应妥善固定延长管,嘱患者留置针肢体勿过度活动。
篇4
【关键词】光动力;放疗;肿瘤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3个手段。有国外学者报告称90年代45%的恶性肿瘤通过这3个手段可达到治愈,其中外科手术治愈占22%,化学治疗治愈占5%,放射治疗治愈占18%。放射治疗常与手术治疗或化学治疗进行配合治疗,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肿瘤治愈率和患者生存质量,但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均有明显的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副作用。光动力疗法毒性作用小,可诱导抗肿瘤免疫效果,与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可有协同作用。光动力疗法联合放射治疗可作为一种有效抗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1放射治疗抗肿瘤
放射治疗是利用X射线的能量杀死体内生长分裂较迅速的癌细胞,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放疗设备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放疗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方法。原发肿瘤的局部控制是治愈肿瘤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约60%-70%的恶性肿瘤的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早期鼻咽癌、皮肤癌、宫颈癌、淋巴瘤等患者经单纯放射治疗后治愈率可到达90%以上,而其他早期的食管癌、直肠癌、头颈部肿瘤单纯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50%。对于肿瘤晚期患者还可进行姑息性放射治疗,以减轻症状、解除痛苦、延长生命。然而放疗对人体组织没有选择性,对所照射野内的正常组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包括:①急性损伤即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内出现的损伤,主要见于更新快的组织,如皮肤、口腔黏膜、消化道黏膜及造血系统等;②晚期损伤即放疗后3个月以后出现的损伤,主要见于更新慢的组织。机体内肿瘤实体存在乏氧细胞而导致肿瘤对放射的抗拒性,使相当比例的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效果不佳。如何增强机体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有效提高治愈率的同时缩短照射时间或者减少放射剂量,从而降低放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已成为许多学者探索的方向。
2光动力疗法抗肿瘤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有效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与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相比,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杀灭肿瘤、与放、化疗无交叉耐药的优点。其治疗原理是靶组织中的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下,与靶组织中的分子氧相互作用,产生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活性氧物质诱导的坏死和凋亡以及间接刺激生产的炎性介质,导致细胞或组织的损伤。不同于利用高能激光束所产生的局部高温,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汽化或凝固的激光手术。激发光源、组织内氧浓度以及光敏剂的药物性质对光动力疗法的疗效有决定作用。光线在机体组织内的穿透深度与其波长密切相关,即便是达到适于光动力治疗的光疗窗口)的光源在体内穿透深度也不足1cm,不能有效达到深部肿瘤组织,对机体深部及较大体积的实体瘤疗效不甚理想。而且目前所应用于临床的光敏剂药物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光毒性强、代谢时间长、光疗窗口波段吸收差等不足,严重限制了光动力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3光动力疗法联合放射治疗抗肿瘤
血卟啉衍生物(HPD)属于第一代光敏剂,因具有一定的放疗增敏效果,可单独与放射治疗结合,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的疗效。将45例原发性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放疗+HPD组和放疗+PDT组。其中放疗+PDT组在放射治疗的第1周、第3周采用氩离子染料激光进行光动力处理。通过胸部CT检查测量治疗前后肺内病灶体积结果显示:放疗+PDT组的患者肺内肿瘤体积缩小情况程度明显大于其他各组,66.7%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肺内肿瘤完全消失。治疗中发现放疗+PDT组患者肿瘤开始退缩的时间早于单纯放疗组,可能是由于光动力治疗可消灭部分肿瘤细胞,改善瘤体内血供,乏氧细胞减少,增加了放射敏感性。此外HPD也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王义善等对9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给予血卟啉介导的光动力治疗联合区域适型调强放疗(IMCRT)治疗后,较大的瘤体仍有肿瘤残存,但是临床疗效满意,可能与光动力治疗增强机体抗肿瘤功能有关。
单纯放射治疗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疗效不佳。M Lyons等将73例GBM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手段:手术+光动力治疗(PDT)+术中放射治疗(IORT)17例,手术+PDT13例,手术+IOPT18例,手术治疗25例。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手段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的结果显示:手术+IOPT的疗效并不比单纯手术的疗效明显(P=0.111);手术+PDT的疗效十分明显(P=0.001);手术+PDT+IOPT的患者生存时间最长(79周),明显优于手术+PDT患者的生存期(62.9周)。光动力治疗可做为一种有效治疗GBM的潜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放射治疗可与光动力治疗产生协同效应,以进一步提高GBM的治疗效果。黑色素瘤是一种对传统放、化疗都不敏感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有学者已经开展利用光动力疗法杀灭黑色素瘤的研究,但目前为止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等对米托蒽醌的光敏性和放射增敏性进行研究发现:光动力治疗联合放射治疗作用不仅可以提高MX介导的光动力效应,有效杀伤黑色素瘤细胞,而且所需要的放射剂量低,副作用小,有望成为一种临床上治疗黑色素瘤的新方法。
4自发性光动力治疗
自发性光动力治疗是将一种受到能量激发后可释放出某一特定波长光的纳米粒子与光敏剂耦合,通过电离辐射进行照射,纳米粒子受到辐射后自发产生光,从而激活耦合的光敏剂,产生光动力效应。SLPDT相比单纯放射治疗或光动力治疗的优点在于:①不需要利用体外光源来激发光敏剂;②利用单一形式的能量将光动力治疗与放射治疗相结合;③较低的辐射剂量便可达到单纯放射治疗的效果;④相比单纯光动力治疗或光动力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更简单、经济。SLPDT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体外光源在机体内穿透深度浅,诱发光动力效应低的缺点,提高了光动力治疗的效率,而且同时将光动力疗法和放射治疗相结合,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降低了患者在治疗中所需要的辐射剂量,减少了放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5总结和展望
光动力治疗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抗肿瘤,不仅可以克服各自在临床应用的缺点,而且其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疗效,大大降低副作用的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抗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SLPDT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光动力治疗技术越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将不断推动光动力放射治疗的研究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J].医疗装备,2006,19(10):7-8.
篇5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化疗;沙利度胺
[中图分类号] R7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a)-059-02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MP and VAD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for 42 cases
WANG Guife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 City,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MP and VAD in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ethods: Clinic data of 42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used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MP and VA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32 with multiple myeloma in first-tim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M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1.2%; 10 cases with multiple myeloma in relapse group were given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VA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 Conclusion: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MP and VAD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scheme (MP or VAD), and less side effects, good tolerance of patients or certain efficacy.
[Key words] Multiple myeloma; Combined chemotherapy; Thalidomide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其病理学改变是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生并浸润髓外软组织及恶性浆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15%,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克隆性浆细胞增生、大量M蛋白血症、骨质破坏、贫血感染及肾功能损害等。目前认为该病是不可治愈的,治疗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约40%的MM患者存在多药耐药现象,部分对化疗敏感患者治疗后复发。沙利度胺是近年来临床治疗MM的常用药物,本研究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P及VAD治疗42例MM患者,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确诊的MM患者42例,采用国内统一的MM诊断标准[1],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8岁,平均66岁; IgG型31例,IgA型8例,轻链型3例。按WHO的MM分期[2]系统分为Ⅰ期患者11例,Ⅱ期24例,Ⅲ期7例。
1.2 方法
初治者给予沙利度胺(T)加马法兰(M)和泼尼松(P)组成MPT方案:沙利度胺从化疗开始,每天100 mg,每晚睡前口服,每周日剂量增加50 mg,至400 mg/d或患者不能耐受,维持服用6个月以上;马法兰4 mg/(m2・d),连用7d;泼尼松40 mg/(m2・d),连用7 d;每4周重复一次,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复发者采用沙利度胺加VAD方案:沙利度胺用法同前述,长春新碱(V)0.4 mg/(m2・d),多柔比星(A)9 mg/(m2・d),均维持96 h静点;地塞米松(D)40 mg/(m2・d),d1~4、d9~12、 d17~20,分次口服或顿服,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监测外周血象、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骨髓象、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心电图、β2微球蛋白、血清钙、尿常规、尿本周蛋白等,同时观察与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及毒性评价疗效评价
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1]进行。完全缓解(CR):①血及尿中M蛋白消失;②无临床症状及各项有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符合上述2项指标者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PR):直接指标至少有1项和(或)间接指标至少有2项达到要求。进步(IM):下列各项至少有1项符合条件者,①只有1项直接指标达到要求;②血清或尿中M蛋白比治疗前减少20%~50%;③浆细胞肿瘤缩小20%~50%;④至少有2项间接指标达到要求。无效(NR):异常值均未达到进步要求和只有1项间接指标达到要求。总有效=CR+PR+IM。毒性评价依据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治疗结果
初治病例32例中,CR 1例(3.1%),PR 21例(65.6%),IM 4例(12.5%),NR 6例(18.7%),总有效率为81.2%;NR 6例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其余进入复发组观察治疗。复发病例10例中,PR 4例(40.0%),IM 4例(40.0%),NR 2例(20.0%),总有效率为80.0%。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乏力、头胀、嗜睡、腹胀和便秘,5例患者出现皮疹,沙利度胺减量后皮疹自行消退,无一例患者因不能耐受而退出治疗,未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损害等,治疗过程中产生骨髓抑制作用轻,未发现有出血、血栓形成倾向。
2.3 初治组和复发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初治组及复发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骨髓浆细胞及β2微球蛋白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指标见表1、2。
表1 初治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x±s)
Tab.1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first-time treatment group (x±s)
表2 复发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x±s)
Tab.2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relapse group (x±s)
3 讨论
MM系肿瘤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多灶性恶性增生所致的一种疾病,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大剂量化疗、放疗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疗效。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MM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由于经济因素等限制,目前治疗仍以联合化疗及支持治疗,减少骨痛、骨折,纠正贫血、防止感染及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主。
MP方案有效率为50%~60%,曾被作为MM标准方案[3],但完全缓解率
本组回顾性分析表明,沙利度胺联合MP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初发组总有效率为81.2%,复发组总有效率为80.0%,优于MP及VAD疗效,所有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贫血、骨痛及肾损害改善,肿瘤负荷减轻,取得较好疗效。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时,既抑制肿瘤细胞的自我复制、杀伤肿瘤细胞,也作用于支持肿瘤细胞增生的微环境,使肿瘤细胞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达到较高部分缓解率,优于单用沙利度胺或化疗。同时观察表明未明显增加药物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好,保证治疗的序贯性,本组资料有1例因肺部感染致死,提示对于高龄及一般情况欠佳患者要更加重视感染的预防,另外虽然没有出现血栓栓塞事件,仍建议应用华法令或阿司匹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减少血栓事件发生。
因此,沙利度胺联合MP及VAD方案治疗MM具有缓解率优于以往的常规(MP或VAD方案)治疗,且副作用少、对骨髓抑制作用较轻,无肝、肾毒性,耐受性好,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3-379.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54-2560.
[3]Myeloma Trai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versus melplalan plus prednisone as treatment for multiple myeloma: an overview of 6633 patients from 27 randomized trials [J]. J Clin Oncol,1998,16(12):3832-3842.
[4]Barlogie B, Smith L, Alexanian R.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ultiple myeloma refractory to alkylating agents [J]. N Engl J Med,1984,310(21):1353-1356.
[5]陈世伦.重视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2):81-82.
[6]武永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4):22-26.
篇6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化疗;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观察;护理方法;效果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为肿瘤患者在治疗时出现的急症之一,其具有三高一低的症状:高磷血症、高钾血症以及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还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率失常等危及生命的症状[1]。因此,临床中小细胞肺癌化疗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应做到较早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并对其化疗导致的ATLS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及注重对其进行早期观察和护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细胞肺癌化疗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均选自我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共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7岁,平均(55±8.7)岁,患者体质量为45~76kg,平均体质量为(60±3.56)kg,均在我院进行化疗共350次。
1.2诊断及排除标准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本次所选患者均排除合并严重肾、肝以及心等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排除有精神异常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1.3方法在化疗之前充分的水化、碱化尿液。按照医生的嘱咐口服碳酸氢钠片来尿碱化尿液,使尿液的pH值高于6.5~7.0,化疗前1h静脉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50~100ml,密切关注各参数是否有变化:尿酸控制在基线的25%以内,血磷不小于4.11mol/L,血钾不小于5.5mol/L,血清钙不大于1.5mol/L,肌酐和尿素氮应为患者基本水平的两倍。采用NCCN为指导对小细胞癌症进行治疗,可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①EC方案:依托泊苷结合卡铂。②EP方案:依托泊苷结合顺铂。③CAV方案:环磷酰胺结合长春新碱及阿霉素。
2观察护理
2.1早期观察治疗后的6h~5d为ATIS可能发生的时间,很多患者大都在治疗后的1~3d发生,起病症状为突然发热39~40℃。患者伴随呼吸困难、胸闷、恶心、头晕、尿量减少等症状。预防ATLS的护理早期观察主要包括5个部分:①选择观察对象。②观察要点。③观察频率。④针对症状的主要护理措施。⑤护理效果的评价。总之,做好早期观察,及时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以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
2.2 病情观察ATSL常见表现有心率失常、充血性的心力衰竭、手足抽搐、肌肉痉挛、嗜睡、水肿、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晕厥和猝死等。其临床表现根据代谢异常程度的不同而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护理措施持续有效。
2.3高磷血症及低钙血症观察和护理①观察内容:应严格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瞳孔、意识、呼吸变化和尿液情况,如尿液结晶或浑浊,及时向医生报告。低钙血症应注意肌肉强直或强行痉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心肌损害。②护理方面:高磷血症会导致继发性的低钙血症。遵照医生嘱咐给患者口服氢氧化铝的凝胶以抑制肠道对磷的吸收,从而使血磷水平降低。若出现抽搐现象立即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等意外病症的发生。
2.4高钾血症观察和护理①观察内容:高钾血症的病症表现为心律不齐、肌肉酸痛、面色苍白、手足麻木、全身无力等,须细心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②护理方面:为保证血钾监测的准确性,避免从输液侧的肢体上抽取血样,采血时应保证试管及采血针的干燥,选用的针头最好在7号以上。血样抽出后应立即送检;如需输血,取血要避免震荡,输血时避免加压,以免形成大量的钾离子。紧急的治疗措施有静脉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能使钾重新分布,有高钾或血钾情况,应采取透析治疗方法,必要时还应进行床边血滤。
2.5高尿酸血症观察和护理①观察内容: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主要表现有无尿、少尿和引发氮质血症,还可能导致尿路堵塞进而致肾功能不全。②护理方面:每天用pH试纸在化疗的前中后测量尿液pH值,维持尿液的pH不小于6.5~7.0。化疗前1h静脉注射等渗的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尿液pH达到7.0即达治疗目标。注射别嘌呤醇和拉布立酶一1,口服需注意其是否被有效吸收,并注意药物热、胃肠反应、过敏性皮疹、肝功损害和血小板下降的不良反应。
2.6减少可能发生ATLS的因素应避免饮食、营养、治疗等方面可能会加快电解质的紊乱及使肾功能损坏的因素。如保钾利尿剂、肝素等的治疗会导致血钾升高。常见肾毒药物有非固醇类的抗炎药、两性霉素B、氨基甙类。应减少钾和磷的摄入量,避免碳酸饮料、豆类等含磷高食物的食用。
3结果
根据早期ATLS的临床症状,在化疗前对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通过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观察表,密切观察病情,对ATLS存在的不良症状整体进行护理,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ATLS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4讨论
ATLS是小细胞肺癌化疗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一般会通过抗癌治疗后引起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综合症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2]。ATLS一般多见于巨型、增生较为迅速以及对治疗有良好反应的患者,如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急性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此外,还常见于对化疗具有高反应实体肿瘤。
对ATI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使用ATLS观察表,并对患者实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期间,做好患者高磷、高钾、高尿酸血症以及日常护理此外,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口腔进行护理,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应准对不同患者文化、性格、年龄等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应选用口灵2次/d进行护理,且需喷涂金因肽,忌口刺激腔的食物以及烟酒。同时让患者熟悉复查流程:入院需查生化及血常规,化疗7d后,每天需做肾功能和电解质的检查,1次/w生化及血常规检查,并提醒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对小细胞肺癌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对ATLS患者进行早期病情护理和观察保证了化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细胞肺癌化疗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临床进行观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以及相关的干预措施之后,能明显改善患者高尿酸、高磷、高钾血症的症状,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能有效提高ATLS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篇7
本文总结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中主要并发症:液体渗漏、静脉炎、静脉栓塞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观察局部反应、置管期间护理、输液前后的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8月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16人次,男23例,女33例;年龄1~72岁,平均32.2岁,使用静脉治疗的药物均为抗痨脱水药。
操作方法:均使用BD公司的静脉留置针作为穿刺工具。
常见并发症:①液体渗漏:除了常见的因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导致的液体渗漏外,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主要还是因为药物因素。20%甘露醇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症状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患者长期快速输注,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研究表明,甘露醇静脉注射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的静脉损伤,出现血管壁损害、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内瘀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3],所以极易发生液体渗漏。甘露醇外渗严重时可造成皮肤坏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②静脉炎: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抗痨药中例如: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甘露醇等对血管的刺激性极强,尤其20%甘露醇,对血管的刺激性更大,极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③静脉栓塞形成: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越大,导管直径的大小与血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很小,再加上某些抗老药物的原因,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静脉血栓的形成。
护 理
做好健康教育: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药物外渗的危害,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注意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预防液体渗漏、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局部反应:在输液期间,要经常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处理。一旦发生局部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提示有静脉炎或者液体外渗的迹象,应立即拔管,抬高肢体,采用局部封闭或者热敷的方法进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在输注刺激性比较强的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刺激性药物在血管内的滞留时间,防止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输液前后的护理:每次输液前均应认真查对所输注液体的外观、透明度,如甘露醇极易析出结晶,如输入带细小结晶的甘露醇注射液输入静脉,则会出现异物栓塞静脉而引起反应[4],形成静脉栓塞。留置针前,血管的选择也很重要,因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长期输液,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力争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5]。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输液后,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危重要的一种类型,因其治疗时间长,使用留置针者较为普遍,另还由于所输药物因素、患者血管因素等,易出现药液外渗,静脉炎,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保护好静脉,预防及时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本组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由于遵循了上述预防及护理措施,有效保护了静脉,顺利地完成了治疗。
参考文献
1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8:38.
2 朱玉凤,于浩菊,崔丽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1(3):22.
3 戴晓娜,叶志弘,潘开宇,等.抗氧化维生素抑制甘露醇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1):6-7.
篇8
关键词 复合RT-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
中图分类号 S85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75-03
在引起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的诸多病原中,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较为常见的RNA病毒。目前,这3种猪病已遍布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的常发传染病[1]。PRRSV、CSFV、SIV 3种病毒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而如何能够准确快速检测出病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控制此类疾病的前提[2]。虽先后有学者开展过用于PRRSV、CSFV、SIV诊断的病毒分离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RT-PCR试验等,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2-3],特别是当动物存在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时,更难以用常规方法做出快速确诊[4]。复合RT-PCR技术既具有单纯的RT-PCR技术同样的优点,又可以经1次RT-PCR诊断就能同时检测鉴别多种病原,对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优势更为显著[3,5]。本研究以PRRSV、CSFV、SIV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快速、特异和敏感的RT-PCR及复合RT-PCR诊断方法,同时为PRRS、CSF、SI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流感病毒(SIV)均由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保存。Total RNA Extractor(Trizol)、DNA Marker DL 2000、10×Formaldehyde Gel-loading Buffer、One Step RNA PCR Kit均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DEPC水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诊断用引物基于GenBank报道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ORF7基因序列,扩增的片段为430 bp,引物序列为:5′-CAGTTCCAG CCAGTCAATCA-3′;5′-GCCCCGATTGAATAGGTG-3′;猪瘟病毒诊断用引物基于GenBank报道的猪瘟病毒C基因序列,扩增的片段为775 bp,引物序列为:5′-TCGTCAGTAGTTC GACG-3′;5′-TGCTCTTTTGGGGCTAT-3′;猪流感病毒诊断用引物基于GenBank报道的猪流感病毒M基因序列,扩增的片段为225 bp,引物序列为:5′-CTAACCGAGGTCGAAAC-3′;5′-GCGTCTACGCTGCAGTCC-3′。上述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2 试验方法
1.2.1 病毒RNA的提取。取病毒液0.5 mL,加入1 mL Total RNA Extractor(Trizol)(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RNA的提取,并将提取的RNA溶于40 μL DEPC水中。
1.2.2 单个RT-PCR扩增。根据设计的PRRSV、CSFV和SIV的引物,分别进行RT-PCR扩增。反应在3个0.2 mL的离心管中进行,采用25 μL反应体系。各反应成分分别为:10×One Step RNA Buffer 2.5 μL,25 mmoL/L MgCl2 5 μL,10 mmoL/L dNTP Mixture 2.5 μL,40 U/μL RNase Inhibitor 0.5 μL,5 U/μL AMV RTase XL 0.5 μL,5 U/μL AMV-Optimized Taq 0.5 μL,20 μmoL/L 上下游特异性引物各0.5 μL,PRRSV、CSFV、SIV的RNA各0.5 μL,加RNase Free dH2O 12~25 μL。混匀后置于PCR仪(Biometra Tgradient 96 梯度PCR仪)中扩增。反应程序为:50 ℃ RT反应30 min;94 ℃ RTase失活2 min;94 ℃变性30 s,55 ℃复性30 s,72 ℃延伸1 min,共进行3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 ℃延伸10 min,最后降温至4 ℃结束。以1.0%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扩增结果。
1.2.3 复合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反应在1个0.2 mL的离心管中进行,在25 μL反应体系中加入10×One Step RNA Buffer 2.5 μL,25 mmoL/L MgCl2 5 μL,10 mmoL/L dNTP Mixture 2.5 μL,40 U/μL RNase Inhibitor 0.5 μL,5 U/μL AMV RTase XL 1 μL,5U/μL AMV-Optimized Taq 1 μL,20 μmoL/L 上下游特异性引物(PRRSV、CSFV、SIV)各0.5 μL,PRRSV、CSFV、SIV的RNA各1 μL,加RNase Free dH2O至25 μL。反应程序为:50 ℃ RT反应30 min;94 ℃ RTase失活2 min;94 ℃变性30 s,56.8 ℃复性30s,72 ℃延伸1 min,共进行3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 ℃延伸10 min,最后降温至4 ℃结束。以1.0%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扩增结果。
1.2.4 RT-PCR敏感性测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在260 nm和280 nm条件下测定提取的PRRSV、CSFV和SIV的模板RNA,并计算其纯度和含量。然后将3种不同的模板进行10倍系列稀释,从每个稀释浓度中各取1 μL模板cDNA分别进行RT-PCR扩增,找出复合RT-PCR检测的最低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PRRSV、CSFV和SIV单个RT-PCR结果
2.1.1 PRRSV RT-PCR。电泳结果显示RT-PCR扩增出目的DN段与预期大小相当,RT-PCR产物纯化后,连接到pGEM-T载体中测序,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目的DN段大小为430 bp,经BLAST对比,证明RT-PCR产物为预期目的DN段(图1)。
2.1.2 CSFV RT-PCR。电泳结果显示RT-PCR扩增出目的DN段与预期大小相当,RT-PCR产物纯化后,连接到pGEM-T载体中测序,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目的DN段大小为775 bp,经BLAST对比,证明RT-PCR产物为预期目的DN段(图2)。
2.1.3 SIV RT-PCR。电泳结果显示RT-PCR扩增出目的DN段与预期大小相当,RT-PCR产物纯化后,连接到pGEM-T载体中测序,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目的DN段大小为225 bp,经BLAST对比,证明RT-PCR产物为预期目的DN段(图3)。
2.2 复合RT-PCR
利用3种病毒的上、下游引物同时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成功地扩增出PRRSV基因组中的430 bp、CSFV基因组中的775 bp和SIV基因组中的225 bp 3个片段(图4)。
2.3 复合RT-PCR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3种质量浓度约为1 μg/μL(20 μL超纯水所溶)病毒混合RNA的D206nm/D280nm为1.82,纯度达到标准。不同的模板cDNA进行10倍系列稀释,从每个稀释浓度中各取1 μL模板cDNA分别进行RT-PCR扩增,找出复合RT-PCR检测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当模板分别稀释10、100和1 000倍的时仍然能够扩增出430 bp、775 bp和255 bp 3条带,但是当模板稀释10 000倍的时候就不能扩增出可以识别的条带,由此说明复合RT-PCR可以检测到扩增1 000 pg的PRRSV、CSFV及SIV模板cDNA(图5)。
3 结论与讨论
最近几年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密集型饲养方式及猪群的跨区域流通加快了疾病的传播,因此患病猪群多呈现混合感染现象[6]。混合感染使得猪群的发病情况更加复杂,疫病预防和控制更加困难,发病、死亡猪群增多,养殖户的损失更加惨重,这是目前养猪业遇到的头疼的问题[7]。此外,猪流感还可以感染人,引起发病甚至死亡,对人类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8]。
依靠病理解剖变化和常规病原分离方法对病原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是不切实际的。本研究利用扩增PRRSV、CSFV和SIV特异性片段的3对引物在一次PCR反应中扩增出430 bp、775 bp和225 bp的特异性片段,并能在模板稀释1 000倍时的中仍能检测出特异性条带。复合RT-PCR法具有特异、快速、简便等优点[9-11],检测PRRSV、CSFV和SIV单独或混合感染病原只需3~5 h。试验建立的PRRSV、CSFV和SIV单个及复合RT-PCR诊断方法适用于单独或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为生产实际和病原学研究等工作调查奠定了基础,也为临床上一些混合感染的病例或复杂发病情况下迅速准确的诊断、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4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于康震,辛晓光,等.部分省市猪群猪流感的血清学调查及猪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3,24(3):67-72.
[2] 刘辉,熊金凤,邹浩勇,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1):12-18.
[3] 刘建柱,瞿玉东,,等.多重PCR检测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J].中国兽医学报,2003,23(6):535-537.
[4] 刘维全,刘海鹏,江禹,等.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猪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多联PT-PCR诊断技术的建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13(1):92-95.
[5] 鲁承,金鑫,杨咏洁.多重PCR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2):7-9.
[6] 李兆龙,黄梅请,程晓霞,等.CSFV,SIV,PCV2,PRV和PRRSV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农业通报,2010,26(23):18-21.
[7] 王隆柏,周伦江,修金生,等.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J].福建畜牧兽医,2012,34(1):7-9.
[8] ARORA D J,NDIAYE M,DEA S,et al.Genomic study of hemagglutinins of swine influenza(H1 N1)viruses associated with acute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pigs[J].Arch Virol,1997,42(2):401-412.
[9] 吕晓丽,崔保安,陈红英,等.复合 RT-PCR 检测猪乙脑病毒和猪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79-82.
篇9
关键字:河流治理;治理措施;途径
一、河流治理问题严重
河流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该核心为城市建设提供资源和载体,它的发展直接制约城市进化水平,影响城市布局发展,对城市形成固定格局有着决定性作用。当前,河流治理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群众集资和地方财政资助两大方式,充足的资金对河流治理奠定物质基础。然而河流治理问题依旧严峻,在治理中,因为治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偏低,治理理念错误等主观因素,导致在治理中出现投资浪费,治理效果差的局面出现。加之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水利治理难上加难。
专业人员缺乏全局规划性,对天然径流以及河流洪水匮乏理论知识,没有准确的定位提防位置,没有防洪观念。这个工程因为知识理论和实践相背离,河流治理工作艰难且任重道远。从专业性上看,员工技能水平偏低现状严重,从而造成工程效率低,工程质量差。新水利工程建造之途遥遥无期,看着水资源被浪费,看着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河流治理任务紧迫。
针对当下河流流域治理,管理人员实施的管理方式有待改进,不合理的采挖、故意性的毁坏河道,以及强制占河道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合理的管理方式造成了防洪存在安全隐患。在一些河段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天然河段有裁弯取直现象,有护砌现象等等,从短暂性上看这些举措对河流治理上有保护作用,但是从河流长远发展上看,这些保护行为起到了相反作用,它容易导致河道渠道化、流向多线化,会使得湿地不断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受到了严重挑战。在一些小河道中,防洪与兴利没有紧密结合,河道的治理需要修建护堤,但是这些护堤的修建质量差之又差,阻水严重、河床残留物遍地可见、河床堆积明显抬升、河坝的蓄水功能不断减弱,给排洪蓄水埋下了安全隐患祸根。
二、规划设计方法
(一)流量途径采用水分比拟法
流量途径对水文资料要求较高,首先,水文站要时刻关注控制面积和河道汇流信息收集,两者之间的面积一般相差要大于30%之内,控制在这个比例才可以使用传统的水文比拟法进行水流量控制。其次,水文站自身要备足较长的洪水资料系列,一般这个系列要大于30a。,资料运用中要实行“三性”审核,对资料的一致性、可靠性、代表性进行严格审查,这个资料将运用到实际河流治理中。最后,对水文站的建设设备,水文站建站历史以及测站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这了解水平之上,还要进行洪水调研、历史考证以及系列延长来增补其代表性。当水文站资料满足“三性”要求时,可以对该站洪水路线设计进行排频适线,得出最终的洪水参数设计结果后,适当的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将收集的资料和参数结果进行河道断面设计。如果上游和下游都有水文站存在,可以进行将这两站的洪水数据进行比较换算,把河流面积比指数计算出来,如果仅有上游或者下游水文站,可以根据地区经验取值。
(二)暴雨途径采用同频率组成法
河流受到暴雨的影响,河流水量不断上涨,很多中小河流没有控制性水文站,因此可以使用暴雨途径推求设计洪水,这个方法在水文站没有形成系统的监控水文情况下使用。一般河道地理参数要包括承雨面积、流道长度以及河道平均比降,这三个要素要形成统一比例,采用1:50000比值进行衡量计算。在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量不纳入计算范围,汇流数值计算一般使用长期且流动性缓慢的地下汇流进行计算,这样得出的数值比较准确。暴雨途径采用瞬间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相结合推算洪水数值,暴雨参数选用该地区的参数图集数据,查询出暴雨值和C值等一系列等值线数值。选取的区域应该控制在河道背面数值范围内,最好是几何位置,然后根据等值线进行插值计。当流域面积较大时,收集数值计算时不考虑水库河道断面影响性,只考虑水库的调节性,当流域面积较小时而且水库蓄水量较大时,可以适当的考虑影响值。
二、水文规划设计思想建设
(一)统筹规划,坚持人和自然统一发展
河流整治中,关键点在于河流松弛度的把握,护堤既有防御洪水功效,又能在旱季蓄水。这就是成功把握松弛度的体现,河流治理要与当下实际环境相结合,做好河流生态保护措施,统筹河流主流域和分支流的关系,把河流水资源合理利用理念发挥出来,把河流蓄水和排水以及河道防洪和治理等统筹起来,井然有序的排序河流治理问题,把相连的危险项进行协调处理。河流治理是个大工程,启动该工程之初应该筹集资金,资金筹资通道除了有政府拨款、群众资金汇集、还有有银行贷款等等方式。只要在经济力量上做足准备,才可以开启工程,一旦工程启动就应该持续到工程竣工,不能出现半途而废情况,这对整个水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有促进作用。
(二)重点防护、兼顾一般
在河流治理中应该遵守一个原则:防洪和抗洪相结合,启动治理方案时,应注重洪涝规律和河流流向动态,对即将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提前预知。工作的开展需要国土局和土地规划局相互配合,把河流治理工作提到议程,并按制定目标进行改造和完善。河流治理同企业管理道理一致,河流治理一定要注重治理综合性,放眼未来,扩展视野,从长久利益着想,统筹局部利益,为带动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河流治理中注重细节、优化方案,保证治理工作全面和谐开展。高标准要求自己,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该工程是民生工程,它的组建和完善对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可以促进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要狠抓工作质量,这是治理河流的关键。
(三)统一规划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需要统一,经济发展需要统一,统一是和谐发展的基础。河流治理发展也需要统一性,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建设目标。在规划中要制定出河流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涉及到治理方法、治理效果、应对措施、治理成效等等。把独立规划融入到整体规划中去,划分重点项目,采用点线结合的方法对河流进行排查整治。方案细分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中小型河流治理应突出它的整体性,以治理为标准,以生态和谐为目标,把整治工作高效落实。
标本兼治成为控制河流污染方式之一,该方式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有着促进作用,城市演化依赖河流,城市现代化进程需要河流推动。因此,河流水质优劣程度将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发展方向出发,城市河流应该隔断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通道,如果把城市河流作为水源污染接纳地,这对城市环境平衡造成严重威胁。河流治理要标本兼治,要统筹规划,加快截污工程建设,寻找河流治理出路。城市河流的治理要兼顾上游和下游相统一,兼顾左右岸对应。依靠整体发展规定进行整治,这才能提高治理成效。
结束语
小河流域的建设最关键点是要统筹发展,兼并左右岸治理、确立上下游之间过渡关系。河流的治理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在面对河流治理难题时,水利人员要及时学习水利知识,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我。用科学的管理体系管制河流。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水平提高,河流治理进程刻不容缓。每一个公民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参与水利事业治理,为生态环境建立奉献自己的力量。把为人们服务的工作作风发扬光大,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闫伟伟.关洪林湖北省中小河流水文规划设计方法探讨[J].人民长江,2012(18)
[2]张金堂.“十五”河北水文规划计划工作面貌一新[J].河北水利,2006(5)
篇10
关键词: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生态水工学发展沿革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河流治理中出现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某些负面影响问题,欧洲的工程界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河流治理不但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也要符合自然原理。特别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河流治理工程还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也就是说把河流湖泊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不能把河流系统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割裂开来进行人工化设计。在欧洲陆续有一批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获得成功,同时相应出现了一些河流治理生态工程理论和技术。这些理论、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欧洲的河流生态工程实践
河流生态工程是从欧洲对山区溪流生态治理开始的。早在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蓬勃发展,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中欧的工业基地。由于开矿山、修公路、建电站,大规模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山洪、泥石流、雪崩等频繁发生,引起了地区各国的关注,1846~1884年间制定了森林法及水资源利用法。为了与山洪和山地灾害斗争,兴建了大规模的河流整治工程。经过近百年的治理,大批工程设施发挥了作用,对山洪和山地灾害有所遏制。但是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伴随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特别是随着大量移民迁入,山区旅游事业激增,这些负面效应愈显突出。主要是传统水利工程兴建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恶化。社会舆论要求保护阿尔卑斯山区,呼吁回归自然。这使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设计理念受到挑战。工程师开始反思,认为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侧重考虑利用水土资源,防止自然灾害,但是忽视了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和谐的问题,忽视了河流本身具备的自净功能,也忽视了河流是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生物的物种库这些重要事实。另外,从资源开发角度看,山区溪流地区还有登山、滑雪、休闲等功能,保护生态系统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至20世纪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