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文社会科学能否借乘时下中医药文化振兴之东风,主动融入中医药院校学科教育,作出更大成绩,这才是当下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关学科,负责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医学和人文交叉学科建设在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不容回避。如,有的中医药院校高层管理者对于发展人文社科教育没有充分重视;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缺乏特色,趋同发展,流于形式等等。可见,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现状确有让人堪忧之处,并且实践中仍存有诸多制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的具体因素。
1.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原则束缚了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往往许多中医药院校陷入只向中医学科倾斜教育资源而忽略其他学科发展的窘境中,人文社会科学必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此外,虽然许多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原则是医学与人文并重、基础与临床结合,但为突出中医药特色而增加中医药课程的设置比重,导致这些院校人文轻,中医重;专业课程繁冗,学生不堪重负;人文课程数量有限、质量有待提高。在以往实践中,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内容缺乏中医特色、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使得人文科学与中医学实践脱节,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2.学科建设中的“为”与“不为”的原则制约着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中医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专业之一,常被学校当作优势专业争取国家和地方资源投入的重量级砝码,所以进行学科建设时,中医药学科建设往往首先得到积极回应,学校常常积极解决诸如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图书设备采购等要求。而人文社会科学则经常属于“选择性作为或者零作为”的领域,这些其实极大限制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3.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制约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尚未形成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多级学科体系,很多还只是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甚而简单地用政治理论课代替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往往使得医学生知识广度狭小,专业深度不够,道德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匮乏。另外教学形式的单一、方法的落后、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师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引进,人文社科教育的发展自然很难“更上一层楼”。
二、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发展建议
新时期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非朝夕之功,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敢于实践,中医药院校就有能力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贡献。
1.促使观念更新,提高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医药院校的管理层应该摒除以下几种观念:①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干扰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②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现代中医医药人才作用不大。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是只要把政治理论课上好就行。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为中医药学科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授医学知识,又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既有普通专业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所以,要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上来,要从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上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对中医药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2.突破建设重点,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医药院校可以采取重点突破,以特色求发展,选择性地建立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交叉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创设较多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中医药院校可对人文学科与中医药学科进行整合创新模式管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塑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精神。
3.重视校风建设,培养人文社科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校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对于培育中医药院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院校新时期的竞争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校训校歌的确定、校园媒体文化的宣传、人文社科学术讲座的举办到学校景观的布局、道路建筑物的命名、寝室教室文化的营造以及学生就餐环境文化的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融入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理念。另外,鼓励广大教职工利用自身专业人文社科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教育,使人文社科素质的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习全面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2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设计;个人可持续发展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内涵
自199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和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由于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理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因此,大学的素质教育也可以称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指:“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思想大师怀海特指出:“没有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但我国各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执行力度不够、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下滑、知识结构失衡的现象,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人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基于此种现状,教育家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类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国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宽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着每位理工科大学生未来的事业、生活的质量。
二、研究方法、调查对象、研究目的
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及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进行了深入调查,在问卷实体调研为主的基础上,采用访谈及查阅资料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涉及调查的专业有工程管理专业、机电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电信工程专业等理工科专业。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校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知程度;二是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主观评价及求知欲望;三是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及建议。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学生对人文素质的认知和需求,分析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建议。使理工院校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补给人文素质养分,使其人格健康发展。成为人文素养、创新精神齐头并进发展的学生。
三、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对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及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总结、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记录,及查阅相关资料大致可以看出:因为我国较多的理工院校比较重视就业率,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育,使其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差,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理工学生难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理工院校部份学生阅读量少,对国内外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等书籍及代表人物知之甚少,只有近10%的学生有经常阅读文史类和哲学类书籍的习惯;在参与校园第二课堂及社团活动方面,只有仅仅3%的学生对自身在音乐、绘画、文学等方面的学习情况较为满意;对校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及校园人文氛围营造的评价上,只有15%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学校接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感受到较好的人文氛围,大部分学生对其所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感到失望,人文学科课程开设相对缺乏、单一、片面。75%的学生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水平的意愿,希望授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讲授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增加专业课学习兴趣。从以上数据看出,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类知识的接受上存在一定问题,学校针对人文素质教育设置的课程不够系统化、较单一,社团及实践活动较少,学生无法合理有效安排课堂外的人文知识学习。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差强人意,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综合素质的滑坡。
四、人文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导致人文素质教育被排挤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大学的发展,使学生可以联系市场需求和发展,学以致用,促进了大学教育中与市场经济相关的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大学教育被动地服务于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发展,使教育者往往看重学生的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片面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的见效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快,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致使其受到市场经济的排挤,这是不争的事实。部分教育者注重短期效益,往往按市场的需要来决定大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导致一些和市场经济联系不密切的人文学科丧失了一定地位,被排斥,得不到发展。在这种观念束缚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际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所以,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与人文教育的矛盾,是导致理工类院校人文教育失落的重要原因。
2.人文教育自身的认知特点所导致的接受困难
人文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普及教育”。但是,其自身的接受特性对其传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教育是由个别科技精英为我们发明创造,大众只需学习简单的操作方法,便使用其创造成果,享受其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而人文素质的成果是非物质化的,是身处不同时代的个人所具备的内在修养及外在行为的体现,不能靠少数几位人文精英的成就来进行大众人文精神的普及,不能像科技成果一样拿来就用,需要个人的学习领悟,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所以,人文教育不是一旦“完成”就可以一劳永逸的静态事物,人文教育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显示不同的内涵,这就需要受教育者长期处于学习和更新状态,这为人文教育的及时普及、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课程开设的困难
3.1学时的冲突
理工院校专业课科目繁多、学时有限,难以很好分配专业课和人文素质课的学时。这就为专业课的排课造成了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系统地、分阶段地开设人文课程就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合理的取舍和协调。
3.2师资力量不足
理工院校人文师资的引进多偏向理工专业,导致整体教师知识结构重理轻文,在学校内部无法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难以带动学生的人文兴趣。很多课程的开设缺乏相关专业的老师资源,导致人文课程开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4.学生主动性不足
由于四化建设,我国开设的高等院校多为单科性院校,近十几年,通过院校合并,这种状况虽然有很大改变,但偏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和理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多数理工院校存在人文积淀不深厚、学习人文知识氛围不浓郁的问题。例如,理工院校图书馆人文资料缺乏,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等书籍库存种类和数量都甚少。部分理工院校的CNKI的搜索仅限于理工科专业,对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等人文专业的资料搜索不开放,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书籍、资料的需求。再者,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的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考虑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有认知误区,因为没有真正了解,所以不感兴趣,缺乏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规划。因此导致大部分理工科学生没有自觉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主动意识。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才会真正的被重视和发展,才会由被动受教育变成主动接受教育。
五、有效实施建议
1.合理有效资源配置
高校要在人文教育的教学条件,教师资源方面进行规划管理。其一,深入调查评估师资力量、整合人文素质师资资源,设置人文素质教研室,在机构上给予重视。还可以返聘文化机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老学者担任兼职人文素质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其二,配备相关的教学设施,比如:文学阅览室、剧场、舞蹈室、画室等等。无论在教学硬件还是软件上,真正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开课条件。
2.增加人文素质课程学分要求,进行教学模块设计
理工院校应该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确确实实的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增加人文素质课程的学分要求,制定基础课教育的“一体化”核心课程计划。所谓“一体化”是指专业教育不应当同人文素质教育相割裂,应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打破人为划分的界限,转变重理轻文的观念。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实行学科间的联系。使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文理科知识相互渗透。只有达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才能赶上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
3.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成立各种学生社团,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润物无声的感染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多组建学生社团,给学生一个了解学习人文文化的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文化视野,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切磋,培养积极的心态、优良的品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全身心的人文滋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廷楚.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6-10.
[2]赵立,霍建新,马雷.经营性健身场所的服务营销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周清远.周清远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兆宇.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嬗变〔J〕.教育与职业,2005,(36).
[5]宫麟丰,温景文,于长东.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发展,2004,(08).
[6]方巍.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社科教育与德育〔J〕.高教与经济,2000,(01):3
[7]车永强.创新校企办学形式提高中职竞争能力[J].南方论坛,2011年第8期
[8]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9]马勤.学习借鉴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社会教育版,2011,(06).
篇3
关键词:卡内基?梅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创建于1900年,是美国也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根据英国2014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对世界大学的排名统计分析,CMU位列第24位。其计算机、机器人科学、理学、美术及工业管理专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本科教育中,CMU始终坚持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强调学生多学科知识理念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其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其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萌芽、确立和巩固的发展脉络,以期为国内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技术性、教养性、技工性”――通识
教育课程理念的萌芽(1903-1935年)
CMU创立于1900年,正是美国工业革命对技术人才迫切需求的转型时期。学校所处的匹兹堡市是美国宾夕法尼亚西南部的工业重镇,地区建设对实用人才的迫切需求催生出许多专业技能型学校,卡内基技术学校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学校,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在创办之初就表现出独特的办学构想,他将学校建在自己早先面向全区市民兴建的图书馆、艺术馆与音乐厅附近,构筑起一个学校连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大文化教育系统。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图书馆、艺术馆与音乐厅毫无疑问“成为学生获得思想富足与心灵进化的一条水流不竭的溪流和通往知识殿堂的人生阶梯”。浸润在知识和艺术熏陶的文化氛围中,卡内基技术学校的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人文气息。对学生人文素质陶冶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办人卡内基先生己意识到通识教育的文化魅力与教育价值。首创时期的两位校长Arthur Arton Hamerschlag和Thomas Stockham Baker秉承卡内基先生的办学设想,在学校通识教育的理念和课程设置上做了最初的探索。
1.第一任校长Arthur Arton Hamersehlag时期
秉承卡内基独特的办学设想,第一任校长Arthur Arton Hamerschlag上任伊始即旗帜鲜明地提出其教育的哲学思想与治校原则,代表了学校通识教育理念正式开始生根发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全人教育意识,即Hamerschlag校长提出的“技术性、教养性、技工性”教育哲学思想。在他写给创始人卡内基的信件中他做了较为深刻的阐述:“技术性”即能够应用科学原理;“教养性”即“受过良好教育”的有教养的人;“技工”即个体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的技能。他认为,技术培训是可以通过自学和他人的传授达到的,但这个过程是一种较为粗糙缓慢的过程,作为学习者根本不可能深入而透彻理解技术背后的本质东西,这样的培训仅停留在熟知的基础上,我们称之为经验的获得,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培养出拥有技术并且接受良好教育的技工人才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2)强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他积极主张和推动学校通过成立免费公共演讲机构,邀请社会著名人士,开设校园演讲活动,鼓励各学院学生进行社会公众参与来获得专业领域外的多元化素质和能力。Hamersehlag校长的教育哲学理念在其将近20年的治校生涯中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这一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学校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一直延续至今。(3)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Hamerschlag校长提出构建学校交叉学科与实验的想法。通过发挥校内学科优势,与校外强效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开展交叉项目实验研究,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1916年,卡内基工学院成立应用心理部门,集中6个分支部门共同开展人类工程的研究。一战期间,该部门开展的心理测试研究为美国国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这开了学校独特卓越研究项目的先河。
1912年卡内基技术学校升级更名为“卡内基工学院”,开始给学生提供四年制学位证书,成为正式意义上的大学机构。1910-1920的10年间,学生数量从原先的2224人增加至5000人左右,招收规模增长一倍。为顺应学校升级调整的需要,学校开始集中关注于大学水平即注重学生系统知识与整合能力提升的教育教学项目。在课程研习标准上,Hamerschlag校长进一步提出学生接受共同基础课程的项目,要求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的入学第一年接受人文、社科、自然基础知识的学习(英语、经济学、数学、物理、化学、绘画、店铺经营实践),通识教育教育课程体系初具雏形。
2.Thomas Stoekham Baker校长时期
1922年,Baker继Hamerschlag校长之后出任第二任校长,这个时期正是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从深入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到开始反思的重要时期。20世纪20年代,实用主义观念强化了美国实用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卡内基工学院为代表出现了偏重技能化与职业化的教育倾向。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之外,学校给工程学院的师生安排了较为繁重的专业技术性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造成师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与知识比重的不相协调。此种状况引发了许多教师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反思。30年代,卡内基工程学院率先向学校发出“工程学院的课程安排应培养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工程师而非工程技术员”的呼声,作为对这个呼声的回应,Baker校长对原先设立的通识学习部门(英语、历史、数学、现代语言、心理和教育)进行优化改革,设立了基于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集中课程。与此同时,Baker校长继续传承学校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传统,1924年开始组织物理与化学的应用研究,利用大型公司、企业及校内合作力量支持研究项目,整合不同领域专家交叉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合作研究。学校多领域资源融合预示着通识教育的知识融合理念的兴起,发展出CMU通识教育的特色性。 这一时期我们可以将CMU通识教育思想看作是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萌芽阶段。肇始之初的CMU只是一所技术学校,但创始人敏锐地意识到文化素养对技术人才的价值所在,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第一任校长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性、技术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提出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应用与学习的教育教养性,初步提出并实施了通识教育课程项目。在此基础上,Baker校长更是将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推向系统专业的方向,成立独立的通识教育部门。在课程领域之外,CMU通过多领域资源的整合开创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与社会责任培养的学科交叉与科研项目合作的通识教育传统,发展出CMU通识教育的特色性。CMU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在其初期的萌芽阶段就体现出其独具魅力的学院特色,并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
二、“卡内基计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与完善(1936-1972年)
经历最初30多年的发展之后,CMU由当初的技术学校转型为提供四年制大学文凭的地方性大学,其外部建设和教育项目都在不断发展。但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社会经济大萧条以及学校前期治理遗留下问题,学校的发展遭遇到一系列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包括学校财政资助逐年减少、教职工的工资加薪、如何提高工程学院设备资金预算等。在这样艰难的内外部环境下,学校校长和教员秉持其高瞻远瞩的治校理念,自始至终将学校发展重点放在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内部改革上,其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项目在此期间得到突破性进展。1936年,Robert Doherty到任CMU校长后,全力推动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这场课程改革被称为“卡内基专业教育计划”(The Carnegie Pla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确立了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卡内基专业计划形成于美国严重的社会大萧条背景之下,Doherty校长希望,学校的教育应塑造学生应对环境变化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至于陷于环境急剧变化的危机中。在计划项目设立之初,Doherty明确提出其项目的目标在于:“塑造学生能力与特质,使其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进行独立的思考与理性的处理。使其成为一位不断自我学习和进步思考的工程师而不是能力单一的技术工程员,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中合格的公民。”这就指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以下的内涵:(1)学生能够对日后职业与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处理;(2)成为不断自我学习与总结反思的社会综合性人才;(3)成为富有社会公德与文化素养的合格公民。
2.课程设置
为实现通识教育计划的目标,在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上,Doherty校长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与学科背景对学校的本科理工学士与社会人文社科学士的课程进行系统专业化改革。课程设置模式上采用“基础专业课程+跨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性课程”的课程框架体系。在课程设置要求上,自然科学领域,所有工程与科学专业学生修习通用基础性系列课程,通过基础性课程的基础研习,提高自身问题解决的能力。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同样需要学习本领域基础性课程,并在大学二年级增设社会技术性项目,此类项目也是自然社科领域学生需要修习的课程之一。除本专业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学习外,两个领域的学生还须研习跨学科的基础性通识课程,课程比例占所有课程安排1/4。工程与科学领域的学生要求修习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包括英语、历史、经济学等课程。两个领域的新课程均集中于帮助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在本质以此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Doherty强调让学生享受课程内容,规定每天在下午4:30前结束学校的所有课程,原本周六的实践课程被安排到暑假为期六周的学术项目中。
3.课程管理
(1)任课教师资格。为保证课程开展的质量与效率,学校聘请不同专业学科领域富有潜力的教职员工特别是自然、人文和社科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课程导师,在保证卓越师资的前提下着手进行系统的课程改革和实施。
(2)课程编制与实施。学校教员作为课程的关键成员充分参与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过程,通过每周非正式团队讨论及员工兴趣小组交流等途径为专业计划开展提供资深的建议与想法。学校课程委员会作为计划的组织与协调者,会根据现实发展及时调整与更新有效的课程体系,研讨新的课程教学与学习方法。特别是1948年学校提出使用“员工评级表”,通过细化和量化的方式考核和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CMU经过前期历届校长的精心治理,学校无论在校园资源建设、学科调整还是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上均取得长足的进步。1965年,Horton Guyford Stever接任校长一职后,在其治校的第三年,卡内基工学院与梅隆化学院进行强强联合,成功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Stever校长主持CMU7年,将学校艺术学院与商学院推向繁荣,女子学院转型为实力雄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新兴的公共事业管理学院。学院调整的背后均要求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与科学课程相结合,促进该校学生科学领域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素养的融合。人文社科学院的转型成长充分证明学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高度重视,使通识教育的理念及课程设置得到不断完善。1968年,提升教师在学校政策层面的发起、思考和推荐的权利,特别是教学质量提升方式的参与领域,同时也体现学校在思考与关注通识教育上已从前期课程本身研究延展到管理层面,通识教育课程理念进入一种新的关注视角。
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CMU通识教育的确立阶段,主要得益于Doherty校长于1936年领导的卡内基专业计划项目。他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调整,从全校教育政策层面正式进行系统明确的课程专项计划,明确提出提高学生多视角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教育目标,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进行分项专业基础课程及通识性课程设置训练,从而形成了正式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调动全校教育教学师资力量,确保教育教学品质。继任的Warner校长与Stever校长继续将Doherty校长的改革项目进一步推广与深化,各学院无论是项目设立还是课程设置在质量层面都更加完善。特别是1967年学校跻身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行列,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己不仅对其内容本身进行考虑,而且将其思考延伸到通识课程的专业化管理层面。 三、“国际性、基础性、跨学科、社会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高度成熟(1972年至今)
二战后的几十年,CMU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金时代”后,70年代的学校整个外部环境陷入多重危机,军事上遭受越南战争的困扰,经济上面临战后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接踵而来通货膨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使CMU发展面临重重阻碍。面临严重的高等教育环境危机,包括CMU在内的美国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这其中知识和信息改革无疑成为当时乃至此后数十年美国高等教育界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卡内基?梅隆大学敏锐捕捉到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开设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学科,并适时开设与科技应用发展相关联的电脑科技软件、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开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学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CMU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与项目研究依托信息技术背景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Richard Michael cvert作为学校的第六任校长在1972年至1900年的治校生涯中,实时把握学校发展机遇,通过众多的技术科研项目推动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随着学校国际影响的增强,学校关注的焦点也转向国际性发展方向。交叉学科科研技术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出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要求。1985年设立工程设计研究中心(EDRC),这是卡内基第一个国家级奖励研究中心,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并将其作为本科生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一环着力发展学生整体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艺术学院利用卡内基梅隆强大计算机综合实力的优势,从原先四个专业方向发展到七个方向,进而形成综合能力更强的院系学科以此不断回应和引领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学校每个星期都会组织核心课程教师参加会议讨论,此目的在于开发各学院之间的相关交叉课程,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环节被提上重要的议程,1982年,学校成立大学教学中心,该中心包括“员工午餐会议、个人咨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调查与研究等”项目,学校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列为学校关注的重点环节。
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学校的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一直进行不断的调整与转型。20世纪90年代学校领导更加重视变化背景下学校内在精神的升华,在通识教育课程理念上体现一种稳健与求实。为保证教师与学生的课程教学与学习效果,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援助,注重学生研究创造精神的培育。此阶段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关注的重点已经具体到师生教与学的过程性领域。通识课程的实现形式也更具多样化,学校提供专项资金开设更富学科交叉性和社会基础性的通识课程,为本科生提供更多参与研究项目的机会与途径,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个性人格和专业知识能力。计算机学院推出关于“社区中的计算机科学”――让学生走进社区将自己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在社区中应用与推广,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沟通的能力,更体现出CMU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科研与社会运用相连接”的独特理念。现今,CMU己形成各学院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设立专门化的通识教育管理部门和专业网站进行课程管理与资源援助项目,形成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与管理系统。
篇4
关键词:农科 大学生 经济学素质
高等农业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求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农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站在大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高度来认识和服务于农业生产,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将文、理、工、农科等人为地分隔开来,各自封闭、自成体系。鉴于专业设置的原因,一部分农科大学不太重视人文社科教育,更不用说经济学教育。农科大学的专业分布以农科为主体,主要教授农业科学与作物生产科学领域的知识,对农科类学生缺少人文经济素质的培养。
农科大学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经济学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利用好专业技术知识,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经济学思维方式是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农科大学生也对学习经济学知识有强烈兴趣。
第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科。市场经济环境要求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能够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事物的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农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农业科技人”,必须掌握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的本领。
第二,经济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萧伯纳说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学好经济学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时也能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懂得怎样赚钱,怎样花钱,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第三,做好农业自然科学工作应该具有相应的经济学技能。农业科技项目设计必须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初步的财务预算,农业新产品开发必须注重成本收益分析,农业项目建设必须进行资金筹措和安排,所有这些都需要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作为未来的农业科技从业者,农科大学生有必要在大学阶段学习经济学知识。
第四,农业科技从业者需要基本的个人理财知识。除了农业科技行业本身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外,农业科技从业者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经济学知识,也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物价、利率、股票、基金、房产等知识,也关注个人财富的增值或缩水,迫切希望掌握家庭理财的投资渠道。农科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第五,农科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由于专业范围狭窄的原因,农科大学生更希望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理解自己身边世界的能力,从而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获取更高的工资。因此,本科阶段了解经济学知识,可以满足学生个人学习的兴趣,也可能是部分农科学生未来成才的选择之一。
二、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农科大学生不需要进行系统的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其着眼点是对一些常识性、实用性、生活性的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经济学的基础。其原则是宜广不宜精。
因此,我们建议,农科大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素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农科大学生应该了解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态,认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总体框架。通过对微观的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经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通过对宏观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政府政策的制定依据,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利用经济学作出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第二,消费与理财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也需要了解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税收对个人生活水平的影响、汇率与利率、证券与股市、外汇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基本的消费知识和理财能力。
第三,投资管理、会计统计、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一个项目、一个公司、一个团体的组织工作,必须具有基本的经营与管理常识。要看得懂简单的会计报表、会基本的财务预算,进行职业所要求的统计。掌握关于农产品市场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服务于“三农”,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第四,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作为新时期农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农科大学生应该对家事、国事、经济事,事事关心。应该学习关于银行与货币政策,政府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一些经济学方面的常识,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社会民生。
第五,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曼昆认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农科大学生应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就业、婚姻、购物、交际等社会行为,用经济学来看待生活,增进个人福利的提高。通过经济学,透彻地理解生活实践,提高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正确选择。
经济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是对人们的选择博弈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研究。但不少人总觉得它太抽象、太难学,实际上经济学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其理论既可以用抽象的数学工具来表达,也可以用生动活泼的例子来说明。只是对农科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掌握“生活经济学”就行了,应该重视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的素材积累,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基于经济学原理来思考问题,以促进学生理解并准确把握个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三、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途径
农科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经济学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在综合素质教育实践中列入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并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培养途径如下: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设经济学素质课程体系。将《经济学原理》列为通识教育课,设置一定的学分,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体系与轮廓、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常识性内容,供全校学生选修。此外开设《生活中的经济学》、《投资理财学》、《会计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等系列课程,各课程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凸现整体功能。各系列课程的选定应注意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专业性不能太强,能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二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教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案例课”、“问题教学课”等,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解决各种理论的或实践的问题。团体学习是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展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论;同时聆听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造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经济学思维,创造实践的过程。三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拓展教学信息资源,扩大教学信息交流范围,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教学环境等,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设立属于课题性质的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使农业科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有机结合。跨学科课程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开设经济学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校内外著名学者或政府官员、成功人士、知名校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经济学讲座,联系现实介绍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学理论最新动态、前沿问题等,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面,鼓励同学们在学术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扩大视野,跟踪前沿,将新理论和新方法与中国的现实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解释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开展社会实践。结合当前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如经济一体化、通货膨胀、房地产、股票、基金、经济泡沫等,开列选题,鼓励学生假期开展专题实践调查。学校可以组织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评比,对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
第五,推荐经济学课外阅读。对于具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农科学生来说,教师可通过推荐阅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相关著作,提升其经济学理论水平。
第六,注重潜在的、非课程教育形式的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成立各种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业项目大赛、模拟炒股比赛等,提高学生经济学兴趣和理财素养。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浅论在理工科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9(2).
2、李小平.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3、杨江帆.当前农科大学生的素质缺陷与对策措施[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
篇5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分层培养;课程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43―03
1983年以来,以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主的几所师范院校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此后的20多年里,全国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和课程的设置跟上时展的步伐,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必不可少。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我校2001级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始进行分层培养,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分层培养课程体系,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分层培养的必要性
1 分层培养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特点的内在需要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有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技术的,艺术的,等等。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办不好教育技术。要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必须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1]。所以教育技术学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很明显, 这就使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理科的东西之外, 还要获取美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通识教育的受惠者。但通识不是杂乱,不是什么都只知皮毛而又什么都不精,(这通常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最大的感受) [2]。例如,在课程设置中有“平面设计”这门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能够完成如压缩图像、转换格式等简单的技术操作,如果有广告公司要求做个宣传画,很多学生就因美学或其他知识的限制不能完成任务。
2 分层培养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外在需求
徐福荫教授在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曾经讲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教育又懂技术,既懂硬技术又懂软技术,既有信息素养又有媒体素养。正如李龙教授总结的那样,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包括:(1)各级师范院校中教育技术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2)各级学校和电教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应用;(3)教学系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4)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5)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绩效的提高;(6)信息产业中的教育产品开发;(7)广播电视系统、信息传媒公司中影视节目的制作[3]。从上述培养目标来看,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似乎就业渠道很多,而且似乎无所不能,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要在短短的4年时间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本科教育不可能做到全而精,但是能做到全而某方面精,真正培养出又红又专的人[4]。因此,各办学单位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要求设置自己的专业方向因此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还不得不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层培养。
二 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应该体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三大特征: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基础理论与应用技能紧密结合的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5]。
目前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偏少,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较单一,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上的厚重感;第二,有“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不注意课程衔接,没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如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教育》,也开设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第三,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第四,与专业结合部分的计算机教学内容难以确定,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距甚远,在应用方向各不相同,课程几乎成了应用软件培训班的培训内容。
三 实践探索
针对上述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不同方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我们提出了以培养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素质与应用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整体思路,设计了以下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对我校2001级本科生进行分层培养和分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层次的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基础为主,重点放在学生的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培养上。在考核方式上主要采取笔试和学年论文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三层次是方向课程,包含网络教育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和信息技术教育三个方向,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志向自由选择一个方向课程。如果有学生学有余力可以辅修第二个方向课程。方向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支持―注重应用―实践反思”的案例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增加实践机会,如学生的“多媒体才艺周”活动等。在考核方式上也采取不同的方法,即老师提出设计或制作的任务和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一个大的作品,而且作品的主题都和该领域的生活和工作相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具体做法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教育技术等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和判断)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动机和知识结构自由选择一个方向。如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多媒体技术。并围绕专业方向特点开设相关的课程,使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应有明显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如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面向企业的学生则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学生毕业前的实习与实践也很重要,应该为师范生安排到中小学调研或实习的机会(这个模块的实践和实习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同时也要为非师范生安排进入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实践的机会(这个模块的实践和实习基本上为零)[6]。这样的课程体系结构也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应用、求创新”的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专业特色[7]。
通过对我校近三届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表明我们的分层培养成效是显著的。在对200人毕业生的随机调查中,有近80%的表示对分方向培养满意,过得去的占到15%,有5%的表示不满意。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计算机类课程设置。
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计算机类课程的选择,对该专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家要重视和明确“应用”是纲,紧紧抓住“应用”这个主要矛盾,确实可以达到“纲举目张”效果。但“应用”绝非就是会用计算机和会操作应用软件,要结合专业做一些软硬件开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 [8]。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要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要大胆删除一些陈旧的课程(如光学投影媒体与教学),优化基础课程,让学生形成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基本结构。
3、专业应用课程设置。
加强专业应用课程,使学生形成教育技术学专业要求的各项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教学设计能力、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技能等等。
今后,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分层培养人才体系结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3-4.
[2] 徐红彩.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 现状、问题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3-64.
[3] 李龙.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7):6-7.
[4] 邹霞.对我国高师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4,(1):48.
[5] 任剑峰,杨晓宏.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的调查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 112-113.
[6] 穆桂斌,王坤.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走向企业的路还有多远[J]. 电化教育研究,2007,(10):79-80.
篇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经历了酝酿、恢复、壮大几个阶段,直到1997年我国将公共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加入管理学科中,公共管理专业开始取得长足的发展,许多高校都设置了公共管理专业。同时,伴随着非营利性组织的日益壮大,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多。但过快的专业发展速度导致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目标不合理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院校都有公共管理专业,且每个院校的培养目标都不同,有的学校以培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才为目标;有的学校则培养适应各种领域的泛管理人才。绝大多数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并未结合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定位。
(二)培养理念不科学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直以来对于人才培养都存在着通才和专才之争,注重通才培养的高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能力局限的现象,以宽口径、厚基础为目标培养通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即“无所不能”的人才;而注重专才培养的高校认为这样只会培养出一无所长的人,所以应偏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类课程多于通识类课程。
(三)教学内容不完善
教学内容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健全。一方面课程过于理论化、专业化,不注重对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培养。2003年全国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公共管理类课程体系的四门平台课(即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但大部分高校按此设置的课程都是纯粹理论性的课程,尽管有极少数学校开设了实践性、案例性的课程,但仍未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很多高校将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混淆,没有明确核心课程,也没有将各课程相互有机配置结合起来,课程设置过于松散、过于随意、综合性学科课程过少。由于公共管理是涉及多学科的领域,需要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再进行多学科的融合,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高校甚至连一些核心课程都没有开设,这必然会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缺少专业素养。
(四)实践教学薄弱
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过于强调政治职能,而忽视了社会管理职能,使得很多高校偏重基本知识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由于实践单位必须是政府组织、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性组织,这些机构的稀缺性和封闭性,导致不少院校缺乏实践单位;同时,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的高级人才极少,教师相关的实践经验也存在不足;另外,部分学生也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以上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十分薄弱。
(五)师资水平不高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近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高学历人才稀少,不少公共管理的老师都是其他专业例如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半路出家而来,因此教师专业性有待提高;同时,在公共管理领域由于我国与国际的学术交流较少,对国际学科前沿的研究并不是很了解,再加上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大部分高水平的老师宁可多申请科研课题,也不愿意开设专业课程。而这些教学工作就交由一些学历不高、水平有限的教师承担,其教学效果较差。
二、构建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做出改变,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师资水平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提高。其中最根本的是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采取分科式专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近年来有所调整,但并未做出根本性的转变。通识教育则为目前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识教育是从人本身出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区别在于方法和视角,它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做出结论之前养成搜集和处理证据的习惯。
(一)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需要转变目标不合理的问题。公共管理人才具体说来应具备表1中的三大类素质,认知能力、情商和技能都应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各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人才相区别。如师范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可以主要培养教育管理人才,艺术类高校可以培养文体类管理人才,医学类院校可以主要培养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等等,这种立足本校自身特色所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具专业性和竞争性。
(二)课程体系改革
以通识教育为理念设计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总体素质的培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者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发掘其存在的专业潜质,而专业教育则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专业性学习、研究。因此,学校应该推行通识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专业的培养。如图1所示,公共管理课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对人才进行各方向的深入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立体式的教学。课程主要分为三块: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实践教学。三大模块分别贯穿于大学四年中,相互交叉共同形成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1.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是其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但却最被忽视的一块。有的高校简单地把通识教育看作是让学生学习非专业课程,即工科学生学习文科课程,文科学生学习工科课程,片面地认为将专业课程简单化就可以作为通识课程。通识教育是建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中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性、综合性教育,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思考、从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取宽泛的知识。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前者是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以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的课程,后者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行有选择性的修读。如表2中,必修课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理论等;选修课主要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和交叉的综合学科。自然科学类主要有数学类、人类生物学、物理学、现代化学、科学史、环境工程等等课程;人文社科类主要有大学语文、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类、艺术类等等课程;交叉学科是两门不同学科的融合,例如管理学与心理学交叉成为管理心理学,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交叉成为社会调查与统计、天文学和物理学交叉成为天体物理学等等。这些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从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打破过去的思维定势,从而找出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应该积极选修一些管理领域之外的课程,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构造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尤其应该修读交叉综合类的课程,因为公共管理本身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而通过交叉综合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融合各学科知识提供指导,从而打破专业思维定势。
2.专业理论教育
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的教育主要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方向性课程。基础课程是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统计学、政治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主干课程是区别公共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专业的课程,如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学、政府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等等。方向性课程是不同专业方向所需要修读的知识深化、细化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需要修读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课程;信息管理方向需要修读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理论、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等相关课程。方向性课程是根据不同学校开设的不同专业方向而定的,同时各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课程。例如师范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可以开设中学教育管理类课程,医学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可以开设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类课程。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又可以将自身专业特色融合进去,使其成为真正的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模拟实验、亲身实践、科学调研三种方法进行。模拟实验是通过虚拟事件训练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情况,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加大案例教学比例,让学生以模拟场景管理的方式进行仿真训练,也可以在管理实验室中进行沙盘演练和计算机模拟等;亲身实践是将学生安排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去,直接参与公共管理;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通过科学调研,用数据和实际案例来学习。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活动为辅。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不仅效果不佳,同时由于其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也让其他教学方法无施展的余地。因此,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图2中是理想的公共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座、交流会、实践活动、案例教学、名著阅读、导师指导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培养人才。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邀请知名教授、学者进行讲座,为学生做专题性的演讲,高质量的讲座可以比课堂更让学生受益匪浅。还可以举办师生交流会、研究生本科生交流会、校际交流会、院际交流会等参与对象不同的交流会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不同的对象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与老师交流可以接触学术前沿,和其他学校同学交流可以了解不同学校之间的知识重点和教学差异,和其他专业同学交流可以开拓思维、分享知识。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实习、实验,还包括参与校内的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活动被称为“第二课堂”,充分体现了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另外,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名著阅读。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专业领域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这些积累就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因此,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经典著作的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更能通过导师的适当指引激发他们对于该领域的探索。
(四)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师资水平薄弱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研讨会,选派教师出访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习深造,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班,引入高级人才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如参加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各高校老师能在这个平台上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学术问题。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为教师参与实际工作提供机会,同时可以邀请政府部门、事业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做客学校进行讲座等;各高校还应该转变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评价的重点,激励高水平的教师开设专业课程,为学生讲课。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反馈制度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而言是重要的,它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评价体系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的评价,从而综合考察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可以淘汰或改进过时的课程,与时俱进地增设一些前沿课程;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可以评估各方法的效果,了解师生对于各方法的看法,并根据师生的意见进行改进;此外,还应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作为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教学是学校最重要的职能,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品质,因此将质量好的课程保留,将质量差的课程予以改进或淘汰,能促进课程的进步;最后,师资水平的评价能根据学校师资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和提高,只有硬件上去了,学校才能切实地获得长远的进步。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 跨学科 应用
1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1.1信息技术发展背景
信息技术是InformationTechnology的缩写,是管理以及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的综合,该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理论基础来设计、开发相应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处理系统,所以一般也将该技术称为是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各行业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数据或者是信息需要处理,所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及工程实践领域。
1.2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相较于传统的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来讲,当前很多科学领域研究均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研究问题,现代跨学科研究涉及更大的跨越难度、类型复杂、规模巨大,在学科之间,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专一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增多,这不得不使得跨学科研究开展跨国合作,并越来越成为合作的趋势。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模式,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领域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多样化特征,它的科技创新主要是结合不同的学科和不同领域的联系点上,因而滋生出了一部分前沿的新兴跨学科,例如当前较为火爆的生物信息工程学、医学信息学等,总之多数是在信息学基础之上加入其它学科的名称,演变成新的跨学科。
2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的交叉应用
2.1内交叉
物联网利用复杂的通信技术将一系列的物品和人员通过一种方式将彼此联系起来,使得人物、物物能够相联,从而实现网络通过远程控制进行管理,让网络管理更加智能化。然而,物联网能够兼容所有互联网中的应用,但比互联网更具私人化和个性化。世界各国都重视对物联网的应用开发,我国将物联网规划入新兴战略发展产业,由于其带来的经济性和科技性的变革,使得物联网成为世界第三信息产业革命。物联网技术囊括了通信、软件、感知及信息处理等技术,具有较大的融合性。如今,物联网研究正迅速发展中,其作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市场潜力和效益巨大,根据《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物联网产业在2010年的中国市场规模总量为1330亿,次年为2600多亿,就在今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2014年,我国的物联网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马凯主席强调,着力将物联网应用于各行业,加强对工、农业、商贸、能源环保、交通、生产、城市管理等领域进行物联网的示范性应用,推动物联网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加强对物联网相关法制建设,培养健全的多样化的人才机制。这些举措加快了物联网这类新兴学科发展进步。
2.2信息领域与生命学科的交叉
当前,医疗电子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被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世界各国都遇到同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传统医疗不能满足所有地区的医疗需求,新兴医疗电子为医疗带来变革,医疗电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用化的电子设备,对偏远地区的病例诊断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偏远地区、老人、重大疾病的医疗服务需求。现代医疗电子种类较多,例如助听器、血糖仪、脉冲仪、胰岛素注射笔、CT扫描仪等,很多微小型仪器已经家用化,成为家庭医疗护理设备。在生物识别方面,现在的识别技术种类较多,有指纹、语音、面部等特征的识别技术,由于这些识别技术为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安保、鉴别等需求。
2.3信息与工程应用的交叉
当前很多重大工程如建筑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核技术、机械工程、电力工程等,其计算设计和应用等都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进行模拟操作,从而形成了一批新兴的IT交叉学科,使得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研究推动着各行业大型工程的迅速发展。对汽车电子行业来讲,如今已经进入智能、网络化的计算领域,早期汽车是偏向机械的技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工程领域进入了机电化时代,汽车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机电化领域,早期汽车修理是依据纯经验,现在的汽车修理较为复杂化,但修理较为简单,均是靠机械智能化的修理,汽车内部有多个电子元部件组成,汽车线路的修理由各部门分工协调合作完成。因此,早期汽车主要与能量转换有关,现今汽车主要是对整体电子元件的控制。例如汽车的点火装置,在较早的时候,汽车点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将线圈制作的变压器进行电压点火,而这一技术原理仍用于现代汽车,然而现在已经变为多个电子元件组装构成。点火装置首先依据传感器所传送的数据作一个运算和分析判断,再次是点火和调节,最大限度地节省燃料,达到环保。另外,在最新型的发动机的电控装置中还有智能化的控制和诊断操作功能,有的发动机电子技术还能对其排出的废气进行搜集和循环利用,在怠速过程中进行节能控制,对多个汽车元件进行功能的自我诊断,从而发出警报和提示。在交通工程方面,铁路运输已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例如现代的地铁、高铁等工程的应用。
2.4信息与环境地学的交叉
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当前先进的卫星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位应用,通过发送信息,以定位终端设备用户确切的方位和经纬度数据,为用户提供定位需求服务。当前全球定位系统共由24颗卫星构成,分别位于6条不同的轨道上,以确保定位需求,该定位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的特点,并且定位精确,具有良好的价值应用功能。各大通讯运营公司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的便捷,为移动用户增加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方便用户的生活出行。例如GPS定位查询、导航服务、智能交通服务、广告服务等。对于无线传感器来讲,其低消耗、微小的体积是最大的优点,利用无线通讯原理自组网络,能有效地探测多种数据,例如收集和探测地质信息、地下矿井和水文环境数据,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监测数据,以减少环境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5信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而与人文社科和教育等进行交叉更是平常,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随处可见,例如于管理、教育、经济等领域的交叉,形成信息管理学、信息教育、经济信息等领域的新兴学科,使得各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更加联系紧密,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更加平凡。就社会信息这一新兴学科来讲,是对社会上的信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总结的一门学科,它基于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化为对象,将计算机与信息政策、社会学等的部分理论联合,寻求共通之处结合成的新兴跨学科。
3信息技术在跨学科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上存在差距
信息技术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最大的障碍就是认识上的问题,由于不论是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的学者或者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从事和信息技术领域交叉学科的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针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比较熟悉,而对于不属于自己认识的领域却存在着很大认识上的问题。一般来讲信息技术是一种处理其他领域中信息和数据的工具,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对信息的处理能够得到一般规律性的东西,但是如果信息技术掌握不好或者是所要跨的学科掌握不好的话就会存在很大应用上的问题。
3.2应用上存在差距
正是由于上述存在的对于自身不熟悉学科认识上的差距,所以才导致了信息技术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在很多的领域都有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受到其他领域人员对于信息技术掌握制约以及信息技术领域人员对于其他行业知识的不了解最终导致了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深入。
3.3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在各个行业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到位还受到基础设施以及运行机制的制约。在各个行业中由于资金问题或者是相关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得很多学科中的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单位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自身学科的作用,所以没有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在其他学科中也没有设置相关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这都是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
3.4人力不足
信息技术在新型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才的问题,也就是缺乏既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又具有行业背景知识的人才。只有充分具备这两个方面的技能才能够使得信息技术在跨学科领域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应用。
4促进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建议
如果要实现信息技术和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最为关键的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首先,比如对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学生来讲,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并将信息技术领域应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其次,对于其他新兴学科的学生培养来讲,可以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或辅修信息技术相关的第二专业,促成信息技术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第三,对于高校来讲,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展学科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努力推进与企业的融合发展。第四,对于企业来讲,可以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使得信息技术能够在各行业开花结果。
5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探索,而跨学科领域正好能填补一些空白科技领域,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加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从而开辟新的学科领域,为社会进步发展服务。科研创新研究只有将更多的学科领域连接在一起,才能探索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7).
[2]陈思铭,刘长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3]李馨.基于Wiki的跨学科知识共享[J].电化教育研究,2005(4).
篇8
关键词:重庆高校;体育文化;调查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范围内的十五所各类各层次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理工类高校3所、师范类高校2所、专门学科类高校3所、职业技术类高校1所、民办类高校1所;采取分群抽样的方式,以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筛选大量有关科研方面的论文和书籍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发放学生问卷2000 份,回收问卷1856 份,回收率为99%,有效问卷1767 份,有效率为88.35%;本调查问卷采用专家检验其效度(效度值达R=0.85,具有统计意义)和抽样检验其信度的形式,其中问卷的信度达92%,具有统计意义。(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有数据,运用excel2003和spssll.5统计软件加以统计、分析整理。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校园体育规范文化
校园体育规范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对体育文化认知程度。体育文化的发展势必要建立在对体育运动规则、体育法律法规等规范正确的了解之上。根据回收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重庆市大学生对比赛规则的了解还有待提高。在回收的1767份问卷中,只有19.97%的学生比较了解相关的规则;48.55%的学生对比赛的规则只是一般了解;17.94%的学生了解一点比赛规则,但还是有13.52%的学生对比赛规则不了解。同时,体育纠纷也是体育规范文化的重要部分,从体育纠纷的角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规范文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思想素质,大多数学生遇事能够寻求比较理智的方法解决问题。据调查显示:32.71%的学生用相关的体育法律法规解决纠纷;49.07%的学生上报学校或相关组织;18.22%的学生不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体育纠纷。一个学校在参加比赛过程中,是否购买体育保险,关系到学校领导对体育法规及规范的认知程度。根据调查显示;有40.12%的学生反映没有考虑过购买保险;有59.88%的学生反映考虑过,但是一般不购买,原因是对于体育保险不太了解,购买体育保险的比例不到3%。有此可见,学校以及学生对于这一层的体育规范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形成共识。
2.校园体育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其他文化的保证。众所周知,校园的体育场管是学生、
参加锻炼的载体,而体育场管的建设和开放程度也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据调查显示目前重庆市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校的体育场管建设和开放比较合理。在场管建设方面:总体上比较满意,但有部分学校的体育建设还有待提高,篮球场、足球场等建设不太合理,甚至有的高校还没有标准的体育场馆等,这表明:有少部分学校没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能让其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体育场馆的开放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56%的学生反映体育场馆不经常开放;而有47.96%的学生反映体育场馆可以随意进出,经常开放,但总体上还比较满意。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参与者,体育场馆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开放。另外,体育服装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必需品,因而调查学校内有卖体育服装的商店是各高校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校内的体育服装设施,如衣服、鞋、体育用品等,而突出反映的问题是只有1.14%的学校利用好了学校内有卖体育服装的商店。这表明:绝大部分学校还未充分利用好学校内有卖体育服装的商店这一日趋大众化、便捷化的途径为学校宣传服务。
3.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学校每年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欣赏自己身边的体育健儿的风采,来激发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但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每年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只有1.58%的学生经常参加学校每年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有50.62%的学生偶尔参加一两次学校每年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仍然有47.8%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每年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根据调查显示:有32.5%的学生长期关注喜欢的运动信息和知识;有51.8%的学生偶尔关注喜欢的运动信息和知识;仍然还是有15.7%的学生不关注喜欢的运动信息和知识。由此可见,学生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还有待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
4.校园体育智能文化
运动损伤是运动参与中难免遇到的麻烦,正确地处理运动损伤能够加强锻炼效果,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身体健康,错误地处理往往适得其反。大多数学生在遇到运动损伤时无法进行正确的处理,这是由于学生的运动知识缺乏,参加体育运动但不能寻求科学的方法;同时,学校在运动卫生知识的传授中出现问题,缺少此类问题的宣传、讲座等。例如长跑是一项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运动项目,又是一项消耗体能最多的项目,需要补充适当的糖类、水等物质,但运动过后什么时间才是最佳的补充期?很多学生选择练习长跑,但对这个问题却不能正确作答。据调查显示:有32.58%的学生选择立即补充;有34.22%的学生选择5分钟左右补充;有25.2%的学生选择30分钟左右补充;有5.2%的学生选择1小时左右补充;有2.8%的学生选择任何时间都可以补充。正确者不足30%,由此可见,学生对饮料补充、运动休息时宜等等也不能作出科学判断,运动实践中难免出现问题,降低运动效果,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发展不足。准备活动是参加运动的前奏,因此运动前准备活动程度是运动成绩发挥好坏的关键。据调查显示:32.58%的学生选择稍动即可;有34.25%的学生选择微热轻冒汗;有31.17%的学生选择出大汗;有1.25%的学生选择做不做准备活动影响不大。由此可见,只有34.25%的学生是选择正确的,应调动学生养成做准备活动的习惯,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
三、结论及建议
1.高校体育文化现状总结
其一,学生对体育规范的认识不足。学生对体育规范文化的了解存在一定的盲区,是阻碍重庆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因素。在被调查的十五所高校2767份有效问卷中,对体育比赛规则比较了解的不到20%,购买体育保险的人数更是不到3%。普遍的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竞赛规则的基本知识和体育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学校在这一层上有所忽视,没有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在购买体育保险等实施上不够完善。其二,场馆施比较落后,有待提高。体育场馆设施是学生运动健身的载体。体育设施落后是阻碍重庆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又一重要因素。本次调查发现,重庆市各高校学生对体育场馆的开放情况普遍反映比较满意。但有部分学校的体育建设还有待提高,篮球场、足球场等建设不太合理。场馆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大型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开展,致使各高校无力承办教大型的体育比赛,制约了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失去提高宣传体育文化的良好机会。甚至有的高校还没有标准的体育场馆等。其三,学生的运动知识缺乏,参与意识较低。在体育行为文化几道选题中,对体育卫生常识的几个问题能答对的学生都不足三分之一。大多数人在遇到常见的运动损伤时不懂得如何进行处理,不懂得运动后如何进行补充水分,不懂得运动前如何进行准备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淡薄。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60.6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花时间、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并不高。学校体育运动氛围不够浓郁。
2.关于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环境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作用,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中亚组成部分,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其次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就是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提供充分可靠的保证,努力确保各类体育设施齐全、先进,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生身体锻炼、开展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文化的传播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在加大学校教育投入的同时,通过联办、共建等多种形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并努力促进国家和地方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能够在校园和园区。最后还要积极开展多层次、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体育活动制度,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可靠保证。我们要尽量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切实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力求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新,涉及面广、质量高。必须注意校园体育文化的层次性、多样性,处理好学校代表队的训练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关系。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媛媛.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8:32-33.
[2]朱书祥,周建生.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131-133.
[3]刘林箭.对现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认识[J].浙江体育科学,2001,6:153-162.
[4]裴彩利.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另类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5-47.
[5]王革,张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构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7:12-13.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语视听说;二语习得;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钟宇宏(197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优化独立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研究”(编号:YY1313),主持人:钟宇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3-0063-04
国务院于2005年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从此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其发展进步有目共睹。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中职和高职高专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向了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专业技能转向注重综合职业能力[1]。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以总目标为指导思想,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着眼于职业教育与一般的本科专科教育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具备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的能力”。因此,传统的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的死抠词汇和语法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需求。职教英语教学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出在工作中能够实际运用英语的人才,不仅要对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设备等等进行客观性的改革,同时还要进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的主观性改革,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一、高职院校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概况
(一)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学生不仅要能够听懂别人的意思,还应该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听和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具体而言,英语视听说教学就是教师借助各种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技术,选用难易适度、题材健康,地道而通俗的原版英语电影作为教学内容,实现视、听、说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2]。英语视听说教学既能很好的发挥学生视听说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使得教师的教学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基本理论
1.克拉申的输入理论。语言的重要功能就是实现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思想的交流。听和说正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方式,因此,学习语言首先是从听和说开始的。中外学者无不提倡对外语的学习必须“听说先于读写”,强调外语学习应该“分阶段有所侧重,但又同时并举”。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克拉申认为人类对二语的习得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是一个潜意识行为,他提出了现在被广为接受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在二语学习者接收到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并且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信息对意义的理解的条件下,语言习得才可能会实现。在克拉申著名的I+1公式中,I就代表学习者的现有水平,1代表的是略微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的输入[3]。根据克拉申的理论,不难看出理想的语言输入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输入的语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输入的语料太难,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噪音。第二个关键是输入的语料是有趣并且有用的,并非语法程序的安排,这样就使得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的实现了语言的习得。第三个关键是学习者接收到的目标语言的输入量必须足够大,要习得一种新的语言,仅仅靠几篇课文,几道语法练习题显然是痴人说梦。
2.输出假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资深教授Merrill Swain长期从事法语沉浸式教学项目的研究,她发现接受法语浸入式教学的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远远低于法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水平,也就是说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准确的语言输出。这个现象使得SWAIN教授对克拉申的输入理论产生了质疑,并且对克拉申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唯一充要条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1985年SWAIN提出了著名的输出假说,她认为:语言输入只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二语习得的成功仅仅依靠大量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强迫式语言输出练习(pushed output)。如果没有外来的压力,学习者就会缺乏使用二语的动力,他们的水平也就只是停留在对目标语的简单理解的层面上,无法实现真正的二语习得。二语的输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提高学生的语用使用的得体性,从而极大的促进二语的习得。
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的核心是:对目标语言的输出跟对目标语言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输出语言的活动(说和写)是实现二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出不仅能提高目标语言的流利度,还具有引发注意的功能,也就是说当学习者试图对某种语言进行输出的时候,他能注意到自己无法用目标语言准确的说出或者写出自己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不断加强和修正自己的学习。输出还具有检测的功能,学习者不断的去尝试用目标语言中最恰当的词汇和句子来说出和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通过这种“trail run”即:“试验运行”,学习者逐步调整目标语言的输出,加强对目标语的控制,从而达到自动的语言运用。输出还具有反省功能,即用语言来反省自己或者他人的输出,从而达到促进二语习得的目的[4]。
3.建构主义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源。建构主义认为,外部的刺激信息只有被个体同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才能对刺激产生反应。根据这个理论,二语的习得是由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学习者不断的把接触到的刺激信息融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这是认知数量的扩充,而当外部环境改变,原有的认知无法同化新的刺激信息时,认知结构就发生重组和改造,这是认知性质的升华[5]。从实践角度上来看,建构主义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仅仅通过教师的传授是无法习得一种语言的,老师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并且提供必要的帮助。课堂活动真正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才是主动构建者。二语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中,充分利用各种可得到的学习资料和设备,在老师及伙伴的帮助下,通过主动的意义构建过程而实现二语的习得。
二、当前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考试为导向,轻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具体运用为特点,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为其职业服务上。目前评价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依然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以致大部分学生甚至老师都把通过等级考试看作是过级,为了过级而教,为了过级而学。高职的英语教学全部是围绕着考试内容而进行,课堂上基本都是词汇,语法知识点和结构的讲解,实行的是题海战术,课堂教学中很少涉及到具体语言运用能力的操练。由于考试的压力,教师没有精力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不用说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运用能力。这种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不仅违背了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的质量[6]。
(二)缺乏市场导向性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为最终目标。但是实际操作中,因为学校依然以应用能力考试的通过率来评判老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都只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基础词汇和语法上面,根本无暇顾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高职英语教学缺乏市场导向性,即使学生能够通过等级考试,也依然无法成为企业,市场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即能够听懂英语,以及能够流利的说英语的人才。
(三)高职教学中视听材料存在的缺陷
高职英语视听说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完备的视听文本和影视教材,但这些教材一般都已经用了多年,时效性早已缺失。另外,高职院校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区,英语的听说能力良莠不齐,但很多老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视听材料加以遴选,有时甚至整堂课都在播放电影,更没有对电影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的介绍与讲解,教师和学生都把视听课当做休闲放松的好机会,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很少,视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四)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强,课堂活动形式单调
在传统的以老师为导向的课堂里,基本的教学模式是“播放听力或影视材料――学生回答问题――重复播放视听材料”这种单调的教学形式缺乏针对性训练,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职业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很难抓住重点。而且,在英语视听说课堂里,有些教师没有认真备课,不积极组织课堂教学,一味的播放视听材料,过度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而丧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7]。
(五)视听说教学设备以及课件开发的相对滞后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传统教学单调乏味的困境,使得学生能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鉴于职业教育中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兴起时间不长,而且每周的课时很少,有些学校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配备的语音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抑制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再则,目前多媒体英语教学中运用较多的还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设计的“听力”“阅读”资料,而针对学生视听说的网络教学资料以及多元化英语学习的资源相当少,大部分学生要真正提高英语视听说能力还缺乏良好的网络资源。其三,大部分英语老师没有接受过正式和有效的课件制作培训,因此课件制作水平不高。
三、高职英语视听说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
诚然,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优劣。但是课堂教学思路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能够给学生新鲜的学习感受,要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状态,其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口语水平。
(二)正确理解“视听”与“说”的关系
研究表明视听结合能够极大地提高二语输入的效率,视听说三者结合正好形成了语言习得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输入――同化――输出”的完整循环。视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是输入的基础,但视听说课上决不能只是学生被动的坐着看、听,因为这样会造成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少,不符合语言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量,这样就把较为先进的英语视听说说课退化成了原始的听力课。根据SWAIN的输出理论,足够的语言输入是为了输出,因此“说”才是英语视听说课程最终的目标,英语视听说课的核心应该是“说”。“说”是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视听说课的真正核心,“视听”是为“说”做输入准备,而“说”才是现代教学所要求的一种最终结果。
(三)精看和泛看相结合的原则
英文原版电影为二语学习者提高了自然的语言环境,它不同于课堂上死板的教学模式,配以影片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最能够吸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在观看英文电影的时候,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要把握住“以精看为主,以泛看为辅”的基本原则。泛看影视作品,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影片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好的培养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通过有选择性针对性的精看电影,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对某些片段进行大量的反复的模仿、练习,能使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熟练程度,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四、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引导式的教学。教师对影片要进行精心合理的选择,影片的语言应该清晰规范而且符合学生的水平;影片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再则就是教师事先要针对影片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和相关知识以及词汇的讲解。考虑到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视听说课时非常有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还是要注意选择与听力课文有关的影视片段,把有针对性的视听材料播放给学生,而不是把极为有限的视听说课时变成了大家放松休息看电影的时间[7]。
(二)教学设计新颖独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精心选择教材,课堂上所使用的影视材料是循序渐进的由易入难,而且内容健康,活泼,幽默,能吸引学生,比如一年级学生词汇和语感都还有比较大的欠缺,就安排他们观看一些简单的动画片。如:“狮子王”(“Lion King”)。其次,在播放影视材料前一周,先把一些生词和俚语俗语做成PPT,并专门给学生进行讲解,以达到最好的视听效果。此外,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还可以专门挑选一些学生很喜欢的而且台词简单的英文电影,如《纳尼亚传奇》《音乐之声》,提前将台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去背诵里面部分的台词,上课的时候观看完这段电影资料后,再让他们自选一段情节,轮流上台表演。这一举措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观看一段影视材料后,再让学生依据具体的情况以role-play, pair-work, group-work 等形式,进行中心思想陈述或者角色扮演,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8]。
(三)加强课外自主学习,强化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提高二语学习的效率,教师必须帮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新学习观念,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视听说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的增加二语的输入量,有了量的积累,最终才会引起质的飞跃,形成优质的语言输出。同时,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要在学生当中大力推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利用课外时间邀请外籍教师来组织英语角活动、口语大赛、演讲比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校园广播、校园网等的作用,以促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这些活动都切实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视听说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诉,根据克拉申的输入理论以及SWAIN的输出理论,英语视听说课程是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职业交际环境中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外语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而且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努力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以期进一步提高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梦飞.浅析职业教育改革下的英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30.
[2]郭磊磊.关于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英语视听说教学探析[J].文学教育,2012(8).
[3]吴燕,蔡叶.输入输出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94-96.
[4]魏晓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探微[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2):97-99.
[5]郑银芳.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二语习得输出的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3-96.
[6]唐红梅.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支持性的地位和作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计,必然成为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基础课程设计进行以下探讨。
一、高职基础课程的界定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计,首先要理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职基础课程观念;二是高职基础课程界定;三是高职基础课程目标。
1.高职基础课程观念。目前在课程改革方面,很多学校力求回避把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提出打破传统的“老三段课程结构”的种种分法。由此可见,高职基础课程观念的把握成为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高等教育学》从层次构成上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也就不存在可有可无的情况,不能因为突出技能型、应用性特点就无视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例如,语文课程包括汉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文学部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以完善人格为目标;汉语言部分主要是读、说、写训练,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既为专业教学服务,也是工具能力的培养,如撰写工程报告、质量分析报告、检测报告、设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等等,这些都是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课程包括课目(科目或学科)与进程,所谓“老三段课程结构”实质上是相对于课程开设序列而言的,避免出现“三段式”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将课程分为几类,而在于课程构建是以“学科课程”为重点还是以“技能课程”为重,在于如何对科目排序以及科目内容的重构。过去的课程构建呈现为“三段式”,是因为科目排序的原因,与课程分为三类是两码事情,无论对课程分类如何称谓,基础课程是客观存在的。
2.高职基础课程界定。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两部分。公共基础泛指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人文社科类,如基本原理、大学语文、社交礼仪;自然科学类,如数理化生;通用工具类,如计算机基础、外语;实践活动类,如军事训练等。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由于其职业性,故公共基础课程一般比较明确,教育部对此也有指导性意见。
专业基础是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相比,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界定就复杂一些,划分标准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而划分的,其功能和内容都不直接以一项技能表现出来。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其课程体系都包含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但同一门课程是否是基础课程,还要看是什么专业。比如《市场调查》,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技能课程,在文秘专业就是专业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很多学校已经把《市场营销》、《金融知识》等这些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作为各专业通开的基础课程,为的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3.高职基础课程目标。基础课程目标取向,应基本满足职业教育目的要求,即满足岗位任职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要求。基于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支持性作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目标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岗位技能培养要求;二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要求;三是学生人格健全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技能培养是其首要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特色;健全人格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客观要求,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意识等。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不仅要成为熟练的操作工人,更要成为合格的公民。课程设计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和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将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都不能说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合格的。
二、基础课程开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1974年)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出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高等教育学》也明确提出,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须的课程”。
1.合理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仅有满足毕业后就业需要的岗位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和适应职业变化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高职毕业生的合理知识结构应该既具有娴熟的岗位技能,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关于“教育与职业”中强调:“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和手段。”指出:“需要有一种教育,使工人了解他们职业的科学的和社会的基础,以及他们职业的意义。……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工人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到成为他们所操作的机器的附属品的角色。”合理的知识结构就如同一栋建筑物的合理架构,哪一个方面设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大厦垮塌。一个人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合理的相关知识能力基础之上的。
2.专业能力形成的客观要求。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岗位(群)的技术能力。岗位技能的形成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基础知识不仅为专业技能提供支撑,而且为未来知识、技能更新提供迁移的可能。二是专业综合能力。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核心技能包括裁剪缝制、制版推板、服装设计、设备维修等;一般技能包括审美能力、面料鉴别与选择、成本核算、营销等;综合能力包括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法制观念、社会责任心和诚信、职业道德以及爱岗敬业的职业人格等。显然,这些能力的培养只靠专业技能课程是无法实现的。
3.未来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岗位纵向提升;二是职业岗位横向跨越,包括同一专业不同岗位的横向跨越和不同产业间的职业岗位跨越。无论是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高职专业设置和人才规格具有很大的定向性、区域性、具体性,随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们花费很多时间习得的一些具体操作技能很可能就是一种浪费。自2008年金融风波以及我国“十二五”做出的工业转型升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调整,如一些地区提出的“腾笼换鸟”政策,一些行业、企业的产品、设备及相应的技术都会得到革命性的变化,对产业工人的知识、技能要求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也将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必然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今天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可能已人满为患,我们必须为毕业生跨行业选择职业提供必需的能力。
4.企业需求差异的客观要求。企业岗位的细分带来的是就业方向的多样化。目前,能自主地寻找与所学专业对口岗位的毕业生数量有限,许多毕业生很难找到很对口的岗位。即使是大方向相近,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存在较大差异。要适应这种就业岗位的细分和差异化,就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所学过细或过于单一,就很难实现知识的迁移。就某一个专业而论,其就业岗位也是很宽泛的,一个中型企业的财务处,可有十几个具体岗位,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可能把所有岗位技能都做到熟练掌握。
三、高职基础课程构建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科门类多少;二是各学科内容取舍;三是各学科教学进程安排;四是教学实践改革。
1.体现“能力本位”,依据专业技能相关度确定基础课程门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处理好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关系,突出专业技能课程主体地位,围绕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及未来职业发展设置基础课程。首先,对专业技能核心或主干课程进行规定;其次,分析与主干课程相关的基础课程,从学习技能应有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和应用工具三个维度提出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其三,运用统计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确定其相关程度,对弱相关科目可以舍去或者就其涉及内容进行整合;最后,将保留的基础课程科目按其作用划分为基础性、支持性和工具性三类,为科目开设序列和开课方式提供依据。
2.坚持“必需够用”,依据专业能力培养需要把握内容取舍。“必需”指的是科目内容涵盖的范围,即宽度;“够用”指的是科目内容涉及的程度,即深度。一直以来,在专业技能课程与基础课程课时分配上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判断“必需够用”的标准,应从三个维度去分析,而不是主观判断。作为基础性课程,可尽量保证其学科体系和核心内容完整,或者是在保留学科体系基础上的整合,从而减少由于一系列不相关的和相互重复而带来的浪费。如文秘专业开设的《统计基础》和《市场调查》两门课程,可以整合为《统计与市场调查》一门课程,甚至还可以把《EXCEL运用》与其整合到一起。作为工具性课程,除保持本学科必须的基础知识之外,重点应突出如何贴近专业,如在计算机专业开设英语课程,可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支持性课程,可择其所需,即需要什么教什么,如在财务会计专业开设《税收知识》,只要讲授几类税种的征收范围、对象、计算、减免就行了,以满足会计记账所需,至于税史、税制、税管、税法以及税收原则理论等就没有必要讲授,不需要保持其学科体系完整。
“必需够用”表现在不同专业要有所不同。如心理学知识,医护类专业与机械电子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就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可通过讲座了解一些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及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就可以了;而医护专业的学生,则应作为专业基础,全面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咨询技能等,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交流、沟通和进行心理治疗。
3.有效设计开课时序,优化各学科间的搭配。课程设计不仅指一门门具体的课程门类,而且指这些门类按照一定结构所组成的整个课程计划。确定一个专业所开设的基础科目并不是课程设计的全部,关键是要科学搭配各门科目,根据科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学生认知规律将各门科目予以序化和衔接,把基础科目与专业技能课程串连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有效设计教学程序。高职基础课程的开设序列与衔接可采取“树状”架构,专业技能科目为主干,基础性科目为根基,工具性和支持性科目为树枝。基础性科目一般应安排在专业技能科目之前;工具性和支持性科目既可以安排在专业技能科目之前,也可以与专业技能科目并行,还可以与专业技能科目串联。由于高职教育年限较短,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教学时数,为了做到既满足专业教学与实训,又能够实现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必需够用”,还应在教学方式和课时分配方面精心设计、有效衔接,如对于支持性课程可采用讲座方式加以安排等。
4.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过程中可持续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技能课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为关键。即使是实训课,也要启发人的心智,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师告诉学生某种声响反映的是什么故障,学生掌握了,这是被动式教学;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探索这种故障为什么发出这种声响,它与周围环境处于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如果周围环境改变了,这一故障不变,其表象――声响有没有变化,是否会干扰我们的判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综合运用开放式、探究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0.
[3]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2.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
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 刘晓,等.课程的结构与重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