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本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基本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基本分析

篇1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收费;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委托;教育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 G6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2-0111-05

高等教育收费在本质上是一种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或者说,是一种高等教育财政制度性收费。要科学地实施高等教育收费,就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收费的本质。制度通常是指一定社会或组织中人们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财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满足一定公共高等教育需要而进行的公共理财活动,这种理财活动实质上是对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及其税负所进行的分配。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来自税收,无论是否以公共高等教育需要的名义进行征税,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总是以税负的形式分摊给纳税人。政府通过税收形成财政收入,再通过财政分配形成公共高等教育经费。一般而论,当这种经费足以维持一定规模的高等教育正常运行时,高等教育免费就势在必行;反之,当这种经费不足以维持一定规模的高等教育正常运行时,高等教育收费就势在必行。

1.从制度安排意义上研究高等教育收费的本质,体现了经济学把生产关系及其总和作为构建社会经济运行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重要思想。经济学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而如此相类似的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当作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新制度经济学者认为:“我们必须发展制度理论,因为没有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不是处于由市场参与者参与其中的制度结构之中。”[1] 15在完全竞争均衡状态下,高校只能是由市场自动决定的成本补偿的被动接受者,因而高等教育收费也只能是在“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支配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系中的组合要素。因此,只有在高等教育服务完全竞争的情形下,约翰斯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论及其对高等教育收费的解释才是合理的。

然而,正如新制度经济学所指出的那样,在现实世界中,制度是变迁的,产权的明晰界定和执行是要付出代价的,竞争是不完全的,交易是要有成本的,企业也不是生产函数的代名词,而是作为价格机制进而作为成本补偿机制的替代物与市场一起构成了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当然,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并不在于对完全竞争假设的质疑上。早在1933年被誉为“作为一箱工具而献给分析经济学家的”琼・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出版,就正式宣告了“斯密传统”的彻底结束,它的研究重点是在被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和旧制度经济学所共同忽视的至关重要的经济学基本问题,即制度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基础地位及其变迁问题,明晰的产权作为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法律基础问题,交易成本作为组织治理的基本分析单位问题,以及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问题。这些问题作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重要的,可以说新制度经济学是围绕这些重要问题而展开讨论的。因此,这里就没有必要过多地讨论这些问题提出的重要性,而在于从制度的作用与变迁、交易成本节约、产权明晰、委托理论和企业替代市场意义上把握高等教育收费的本质。

篇2

【关键词】小学教学 数学教学 高年级 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140-01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推行,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应用题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小学生由于思维、智力等还处于发展时期,兴趣是他们的学习动力,而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常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久而久之对应用题感到枯燥厌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一 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例题

数学是应用型的学科,数学中的知识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但是现在的数学教材中的实际生活例题还不足,脱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学生理解困难,解题缺乏兴趣。解题的第一步是读题、审题,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和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应多出示贴近生活的例题,有利于他们理解,从生活中发现知识,进而运用知识。使得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促使他们形成正确、合理的数学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将那些脱离实际生活的应用题改写成符合他们实际生活的例题,不仅具有趣味性和现实意义,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挖取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和话题,构建数学应用题,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是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发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在小明家里有一个洗脸池,小明在早上洗脸时用洗脸池上的水龙头放水,5分钟能够将水放满,而小明用水杯从旁边的水缸里舀水只需要2分钟就可将洗脸池的水舀满,如果小明即用水龙头放水,也从旁边里的水缸里舀水,需要多少分钟能够将洗脸池放满水?这道应用题,是学生在每天的实际生活中都会接触的现象,学生在解答时会主动思考,甚至在课堂外亲自试验,总结规律,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运用知识。

二 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学生解题的第一步是审题,如何正确快速地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时,除了需要具备必要的生活经验和准确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学生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审题清晰正确才能找到解题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再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渐渐掌握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及技巧,提升审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教学水平。

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习惯

解题思路是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主要的困难,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思路、多思考,对于不同的学生,应针对其实际情况,做出定向的教学引导,如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应鼓励其大胆思考,教师在一旁指引和帮助总结,在不断的尝试中掌握常规的解题思路,保证他们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教师需促进他们寻找解题的其他方法,不止于单种解题思路,从而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促使学生养成自己的解题习惯,并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习惯,对于良好的解题习惯做出鼓励,如整齐地记录笔记等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能够快速审题并得出解题思路的水平,提高应用题解答的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难点,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难点。因此,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改革要求,注重贴近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挖取教学材料,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意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技巧。从学习的兴趣和思维两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3):185

[2]扈善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190

篇3

关键词:醉驾;犯罪成本;惩罚成本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22-02

一、犯罪成本的提出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首次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违法犯罪问题,并提出了系统的犯罪经济学理论 [1]。犯罪成本说是其犯罪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这也标志着经济学理论发展到第三阶段即广义经济学阶段,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从单纯研究经济问题扩展到人类的全部行为,从婚姻家庭到政治活动、犯罪行为等各个领域,从此角度来看待犯罪问题,可以说犯罪也是一种“经济活动”,犯罪人也有“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与权衡比较,只不过这种成本与收益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心理的。在狭义的经济领域中,商人要减少消耗、压缩开支、提高效益,受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而努力降低成本,在犯罪成本中则相反,为达到遏制犯罪的目的要尽量提高犯罪成本。除了两者目的不同,两者的成本构成也不一样,犯罪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构成。犯罪学中把犯罪人假设为“理性的犯罪人”,即犯罪人实施犯罪是一种理性的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行为,理性犯罪人在动机冲突过程中,之所以选择犯罪动机而舍弃别的动机,是受利益的驱使和制约,即当犯罪可能比从事其他合法行为带来更大利益而只需付出较小的代价时,犯罪人就会选择犯罪,在这一过程中犯罪人主要考虑到犯罪收益和犯罪成本的权衡与比较[2]。

二、对醉驾犯罪成本的分析

1.醉驾犯罪收益的分析。犯罪收益即犯罪分子从犯罪中获得的“收益”,包括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权力利益、生理等,在财产类犯罪中表现为贪污、受贿、盗窃、诈骗等得到的经济利益,而在杀人、伤害类案件中也会获得一定的心理“效用”。犯罪收益的高低取决于满足犯罪人需要的程度,犯罪收益越能满足犯罪人的需要,那么犯罪收益就越高,犯罪动机就越容易产生。这就是财产类犯罪猖獗的原因所在,财产类犯罪收益很高很容易满足犯罪分子的需要。在醉驾犯罪中,醉驾者没有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有一定的间接收益,酒后自己开车,可以省了因醉酒而打车回家的钱:醉驾犯罪中醉驾者的犯罪收益主要是一定的心理效益或者说精神利益,明知醉驾而故意为之,是醉驾而逃脱刑法追究的挑衅或者侥幸心理的满足,或者是醉酒后驾驶寻求某种刺激的心理需要的满足等等。通过对醉驾的犯罪收益的分析可以看出,醉驾犯罪收益不是很明显,主要取决于醉驾者的需要。

2.醉驾犯罪成本的分析。犯罪成本包括直接成本、犯罪机会成本、服刑成本。直接成本,是为实施犯罪而直接用于犯罪的开支,包括作案工具、作案经费、作案时间的投入,也包括作案后的心理负担(后两者通过“消费者均衡分析”折合为一定的货币流量)[3]。犯罪的直接成本对犯罪人是否决定犯罪来说只起很小的作用。犯罪直接成本体现犯罪的难度,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犯罪人作案是否顺利来体现。机会成本,是指因从事犯罪活动而舍弃了其他利益。比如说罪犯在追求犯罪利益的同时舍弃了正常生活中从事合法行为可获得利益,如稳定的职业收入、安宁的家庭生活、名誉尊严、行动自由等,这些被舍弃的就是机会成本。不同的人犯罪机会成本会不同,因而犯罪产生的概率也就不同,社会地位越高、经济收入越高、生活条件越好的人一旦犯罪,将会舍弃更多的利益,因此他们往往在权衡利弊后不会选择犯罪,而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惩罚成本,是指因为犯罪被暴露而追究刑事责任所付出的代价,有直接的经济处罚、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使其受到经济损失、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以及由刑罚引起的名誉的损失等。还有间接的惩罚,如被法律惩处而遭受的良心上的、名誉上的、精神上的、经济上的、肉体上的损失与痛苦等。从此可以看出,惩罚成本的前提是要逮到犯罪分子,所以,惩罚成本受破案率的影响,破案率越高,受处罚的几率越大,犯罪分子越不敢轻举妄动;反之,破案率越低、受处罚几率越小,人们越容易以身试法。这样,犯罪成本的公式就出来了,犯罪成本=犯罪直接成本+犯罪机会成本+犯罪惩罚成本×破案概率[3]。用这个公式分析醉驾犯罪,醉驾的直接成本比较低,其投入的是酒席上的觥筹交错以及因醉酒而驾车时的心理负担,要时刻想着会不会被逮到以及警醒着自己不要发生交通事故之类的心理负担,以及驾车所费油、汽车保养等,醉驾远不如其他类犯罪投入的直接成本高。醉驾犯罪的机会成本也不高,因为即使醉酒后不开车而从事其他合法活动,从其他活动中可取得的利益也不是很高,大部分是非直接经济利益,因为在醉酒的状态下即使不开车,也很难保持良好的状态从事其他涉及到经济利益的活动,但可以获得有限的精神利益,如醉酒不驾车而选择与亲人散步或者醉酒不开车而免受损失名誉与非财产利益。醉驾的犯罪成本之提高主要在于犯罪的惩罚成本,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其中有直接的经济性处罚——罚金,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时间——拘役,以及犯罪分子本可以在拘役那段时间从事合法行为而获得收益的间接惩罚,间接惩罚成本还包括因服刑而带来的心理惩罚和社会惩罚的间接惩罚,醉驾犯罪后醉驾者内心会感到悔恨和不安,而更为重要的是醉驾者要接受社会的惩罚,社会的惩罚虽然不如判处罚金和拘役来的明朗,其严厉程度不亚于前者,它是潜在的、无处不在而又伴其终生的,这在中国尤为明显,犯罪的人被社会贴上标签而无处掩藏,乘火车查个身份证见有犯罪记录,就要多纠缠一些时间,同时周围的人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即使衣冠楚楚也不免遭人白眼;如果是公务员,就将失去一份体面的工作了,如果打算考公务员也因此丧失考试资格。

3.醉驾犯罪效益的分析。如同商人在计算利润时用收益减去成本一样,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特别是在实施预谋犯罪时,也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进行效益评估,当有利可图时,就敢以身试法。在这里,犯罪纯收益等于犯罪收益减去犯罪成本,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与犯罪收益成正比与犯罪成本成反比,理性犯罪人如同精明的商人在权衡后,只有当犯罪收益大于犯罪成本时才选择犯罪,尤其是当两者差异明显时,但对于大多数犯罪人来说,这种权衡比较的过程是不明显的,而是分散于犯罪与否的反复思考之中。如果一个犯罪的收益很低,而成本又很明显过高时,一般情况下犯罪分子会仔细考虑是否有必要去犯罪,或者一个正常人会慑于过高的犯罪成本而避免做法律禁止的行为。犯罪收益因各个罪不同而有所不同,就醉驾这类犯罪收益较低的犯罪而言,让犯罪分子打消犯罪念头的最佳办法就是提高犯罪成本。通过前文犯罪成本分析,可以看出,犯罪直接成本由犯罪分子自己掌握,不能通过外部途径提高;提高犯罪机会成本就意味着要增加就业机会和其他的合法的经济机会,以及提高社会的幸福指数等。这些情况的改善要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短期内犯罪机会成本仍然是相对为稳定的常量,所以不应该成为我们提高犯罪成本的主攻点;犯罪惩罚成本中法律规定的部分是稳定的常量,“醉驾入刑”就是靠提高犯罪惩罚成本来提高犯罪成本而减少醉驾行为的,在醉驾入刑之前,调整此类行为的主要是行政法,虽然不能用“犯罪成本”来描述对此类行为的罚款、暂扣证件、吊销证件的行为,但醉驾者为此付出的的确不大,以至于没有什么威慑力。将醉驾纳入刑法之列,提高了惩罚成本,不仅仅提高了直接成本——醉驾“处拘役并处罚金”,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惩罚的间接成本,人们慑于的不仅是罚款、扣证处罚还有被刑法惩罚后的精神和社会损失,这一点在上文有所分析。

三、结论:对醉驾进一步入刑可能性的探析

通过上文对犯罪成本、犯罪效益、犯罪收益的分析,可以看到立法者如何利用经济学来减少醉驾行为,也清楚地看到了立法者如何利用“醉驾入刑”来提高醉驾的犯罪成本而遏制醉驾行为。我们借助于经济学的犯罪分析,得出“醉驾入刑”可以有效地遏制醉驾行为,同样我们再次借助于经济学的犯罪分析,可以得出醉驾可以“进一步入刑”的结论。

醉驾“进一步入刑”需要上文分析的公式,回头看犯罪成本的公式,立法者和司法者可以掌控的是“犯罪惩罚成本”与“破案率”,进一步分析“犯罪惩罚成本”,可以得出:犯罪惩罚成本中的直接惩罚成本与立法者有关。首先,现行法律关于犯罪直接成本规定是“处拘役并处罚金”,这一方面有提高犯罪成本的空间。因为此种处罚仅针对醉酒驾车行为,如果醉酒驾车情节严重虽未造成交通肇事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但存在严重威胁他人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情形的,也仅处拘役并处罚金,这样没有体现“罪责行相适应”的原则。笔者认为对此问题可以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醉驾问题规定“情节严重”的制裁,当然这有待于司法实践总结工作经验来完善“醉驾入刑”,使对于醉驾的惩罚更具体和可操作。此外,在惩罚成本中的心理惩罚和社会惩罚也是可以提高的,可以通过法制教育和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等方式加大对犯罪分子的压力,但是这也是一个长期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其次,提高破案率是打击犯罪的重要一环,是给犯罪分子严厉打击的必要前提,当破案率达到100%时,便可将犯罪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

“醉驾”是因犯罪成本而“入刑”,通过对犯罪成本的层层剖析得出:醉驾入刑的威慑在于惩罚成本高于此前的处罚。然而,治理醉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醉驾在实践中刚开始起步,在操作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有待司法者总结司法经验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来解决这些问题,而犯罪成本中的惩罚成本对于醉驾者的制裁还有适用的空间,在以后司法解释时,可以考虑这个问题;另外,提高犯罪率也可以有效打击醉驾。

参考文献:

[1] 宋晓明.理性犯罪的犯罪收益与犯罪构成[EB/OL].http://,2011-11.

篇4

关键词:教育;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分析;基本框架

作者简介:郭新和(1954~),男,河南淇县人,河南财经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9.9;C4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016-04 收稿日期:2009-02-11

1959年美国学者舒尔茨在其著作《人力资本――一个经济学的观点》中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就成为20世纪教育和经济问题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教育与经济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在逻辑。按照这一逻辑,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使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则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心。

目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教育问题的文献,大多集中在教育的经济学内涵、运用经济学研究教育问题的作用和意义、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涉及到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教育的规模与结构、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教育的产业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而且这些文献大多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探讨,鲜有涉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基本框架问题。

事实上,教育不仅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教育的发展涉及到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规模与结构、竞争与垄断、成本与收益等诸多经济学问题。对教育活动进行经济学分析,其实就是以上述这些经济学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教育的发展进行分析,以使教育的发展能够建立在遵循经济、教育规律之上,从而保证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致力于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问题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为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教育问题,首先要考察教育的经济学内涵,也就是教育涉及到的经济学概念。通过对教育以及教育发展问题的分析,结合已有的关于教育的经济学分析的研究成果。我们大致可以将教育涉及的经济学概念界定为以下几个方面: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规模与结构、竞争与垄断、成本与收益等。

1 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资源不仅包括能够用于教育发展的各种物质条件,还包括非物质形态的条件,比如师资等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中。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多、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资源配置不仅涉及到效率问题,还涉及到公平问题。

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从起点来看,施教者(学校)和受教者(学生)在教育资源使用上机会均等,即标准、规则(条件)相同;从过程来看,主要指教育资源分配的程序相同,没有特殊化和例外的受体;从结果来看,是分配的公平。教育资源的分配属于多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要按劳分配或按要素贡献分配;在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中,在不同的分配领域可以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如果教育资源的分配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满足公平的基本要求,我们就可以说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了公平(管德华,2008)。

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指如何配置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配置的效果达到帕累托状态,即若改变这种配置状态,会造成至少一个受教育者的利益受损。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状态不仅使所有学校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而且使每个接受教育者也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占绍文等,2008)。具体来说,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是指教育财政资源的最优分配,主要是政府在对教育资源的不同分配方案中如何进行选择,以杜绝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使投入的资源既符合社会的利益,也符合教育单位和受教育者的利益,使既定的教育财政资源获得最大的教育产出。

2 教育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生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品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他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陈鑫,2007)。

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包括教育的个人需求和教育的社会需求。教育的社会需求表现在教育能够提高公民的素质能力,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未来幸福以及较高收入和社会地位的需求而产生的教育需求。

教育供给是指在某一阶段、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机构。如中小学、高等教育机构等提供给青少年的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就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如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等(贾琳琳,2005)。

3 教育的规模与结构

教育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各类教育的总规模。它既可以从需求的角度来衡量,也可以从供给的角度来衡量。如果从需求的角度来衡量,教育的规模就是指各类接受教育者的总和;如果从供给的角度来衡量,教育的规模则是指社会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的总和。一般而言,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总需求应该等于教育总供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供求的平衡,保证教育规模的合理性。

教育的结构是指各类教育资源在教育总规模中所占的比重。教育结构一般包括教育的层次结构和教育的地区结构。教育的层次结构即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教育的地区结构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不同地区(比如我国的东、中、西部)的教育所占的比重。同时,教育结构还包括同一层次中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比如高等教育中的不同类型专业比重,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所占比重等等。

4 教育的竞争与垄断

教育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教育自身也会形成一个市场。由于竞争与垄断是市场的两种基本状态,所以,教育市场上也必然存在着竞争与垄断。只不过,由于教育市场的特殊性,教育的竞争与垄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竞争与垄断。

由于教育市场主体涉及到教育的个体消费者和供给者学校,因此,教育的竞争也会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并g--者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首先是个体消费者之间的竞

争。这种竞争是指消费者为获得入学机会而展开的竞争。教育需求竞争会形成教育市场价值。其次,教育市场价值会激励教育供给,教育投资者为获得投资收益,竞相办学和扩大招生规模。学校提供教育会引发对各项生产要素的需求竞争,生产要素的需求竞争会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价值。学校根据教育市场价值和教育生产要素市场价值来决定教育生产资源投入和教育产量。在两者不相等的情况下,学校增加或减少教育资源投入和教育产量是有利可图的,学校必然将教育生产推进到两者的相等点。在这里,最优教育资源投入量和教育产量得以确定(王寰安,2008)。

教育的垄断主要来自政府。从整体上而言,我国教育还未脱离传统计划体制的基本框架,政府对教育仍然存在多方面的行政管制,比如办学准入限制、学校自主办学限制、学费管制等等。这些管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学费价格功能的发挥,阻碍了教育市场的自由竞争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教育垄断是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支配和掌控形成的,因此,这种垄断具有强制性、权威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只要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变,由此形成的教育垄断就会一直存在并发挥作用(姚永强,2008)。

5 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众所周知,教育的成本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教学成本,包括教师工资、辅助人员工资、图书杂志、仪器设备、教学用建筑物、水电费用等,这些成本通常可见于教学的日常预算和开支账目中,以工资、津贴、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分期还款和折旧损耗、维修费用等形式出现。第二类是学生生活成本,包括由学生和家长为住房、伙食、日常生活以及为学习需要的书本、文具、往返交通支付的费用。第三类是学生放弃的收入,也可称为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Johnstone,1986)。

教育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社会及心理收益。其中,经济收益是受教育者因为接受教育而相对于未接受教育所多得的经济收入。除了经济收益外,教育还会为个人带来社会地位的提高、成就感和良好的卫生保健等,这些构成受教育者的社会及心理收益。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在深化理解教育的经济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供给与需求、规模与结构、竞争与垄断、成本与收益等经济问题进行分解和综合,构建一个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下面,就这一框架内容作进一步的阐释。

1 以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已经探讨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是指教育资源的配置能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力和均等的教育机会。只有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发展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但是,在资源稀缺这一约束条件下,要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仅仅强调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其效率。因为,没有效率的公平必然是低层次的公平,也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际上,教育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相关而非相对的范畴,还应有相互包含的一面,二者都是对方衡量自身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在衡量教育资源配置有无效率时,必须考虑到其对社会公平状态的影响;在衡量教育资源配置究竟是否公平时,也必须考虑到其对教育的社会效率状况的影响(慕静,2005)。可见,教育公平本身就隐含有教育效率的意义,教育效率也体现着教育公平的价值。因此,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都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价值追求,二者不能相互归并和替代,我们必须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 以供求均衡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供求均衡是所有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条件,因为只有达到了供求均衡,商品实现了出清。资源配置的效率才能最终体现出来。如前所述,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也会相应越来越凸显,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就相应越来越重要。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就必须以教育的市场供求均衡作为保证。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育的供给分为“有效供给”和“无效供给”两种。所谓教育的有效供给,是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状况,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形成的“最大限度”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能力。这种供给能力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从而满足、适应乃至引导各种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而“无效供给”则表现为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不能符合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也不能被社会认可和发挥应用的职能和作用(申培轩,2003)。我们所说的教育供给是指有效供给。

3 以不断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支撑。根据对美国等国社会经济进步与教育关系的研究,1960年~1978年间,美国高等院校在校生指数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呈高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1952年~1978年间的日本高等院校同类指数也呈高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原苏联、联邦德国的相关系数也分别为0.96,0.98。这些数据反映出经济增长与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相关性(赵国英,1996)。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势在必然。

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的基地,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人才需求的不同,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结构性变化。因此,我们除了考虑教育的规模发展,还要考虑教育的结构性问题。具体地,从结构的角度来讲,教育的发展就是讲数量、质量和规模、效益的结构优化。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都面临教育结构的相应调整,如果结构性调整不到位,教育的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就可能产生负效应。譬如,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出现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态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情况更甚。据法国1992年2月公布的数字,大学生约占283万失业者的30%;据1993年6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加州理工学院225名毕业生在毕业典礼前一天,只有6人接到名牌公司的聘书;据英国《独立报》报道,1989年一1993年,英国最大的大学――伦敦大学的毕业生失业率连续4年上升,逐渐接近80年代初的12.5%,而同期要求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增加了30%。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印度的大学毕业生失业总数为2万人左右,占全部失业人数的12%;70年代达到120万人,占失业人数的20%左右;80年代失业人数多达150多万人(李家才,2001)。可见,教育结构的优化伺样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阶段,大幅度的结构性调整将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迫使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层次、科类、形式、布局)也应相应进行调整。如果仅仅只从规模扩大来发展教育、势必会导致大量人才出现“无效供给”局面,出现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岗双重浪费的现象(慕静,2005)。因此,我们遵循的教育发展模式,应该是数量、质量和规模、效益的结构优化、全面协调的发展模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为主线。

4 以促进竞争、规制垄断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随着竞争向教育领域的渗透,教育竞争已成为当今不可回避的现实,竞争的优越性也随之在教育领域不断显现出来。教育竞争首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包括教育消费者、学校和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些微观主体之间结成了复杂的资源交易和竞争互动关系。正是依靠这种资源交易和竞争互动,资源才得以在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以及教育内部不断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其次,竞争可以通过市场为主体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市场信息和收益激励,从而促进教育产品有效和生产要素市场价值的形成。最后,竞争还可以通过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调节教育和其他产品供给,实现教育的供求均衡。由此可见,所谓“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几乎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制的基础性原则(万俊人,2001)。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由于竞争本身的局限性,教育竞争也会存在诸多不利于教育发展的方面,尤其是无序竞争,更是有害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与教育竞争相对存在的一个概念是教育垄断。目前,一说到教育垄断,人们往往会与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低效率、教育价格不断上升等问题联系起来,因此,教育垄断成为人们批评教育不合理现象的众矢之的。的确,教育的垄断与其他市场垄断一样,存在诸多的弊端,甚至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其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投入,我们不能简单用商品市场的垄断危害性对教育垄断一言以蔽之。事实上,垄断也是我国教育市场上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否接受垄断,而在于我们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规制垄断。

由此可见,教育市场上的竞争与垄断都是客观存在,都会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是要全面实现竞争,完全取消垄断,而是要促进竞争的良性发展,规制无限垄断。

5 以合理的成本与收益核算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育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正常的活动势必涉及到成本与收益问题,而且从总体和长远来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以收益大于成本为基础。对社会而言,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才能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有充分的积累;对个人而言,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才能产生持续旺盛的教育需求。为了加强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核算。在提高教育收益率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教育的成本。

提高教育的收益率、优化教育成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强化教育的成本意识,合理配置教育成本,有效控制不合理成本。促进教育主体的权责统一。避免决策失误和效率损失;二是调整和改革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分担教育成本的比重;扩大教育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支持;扶持私立(民办)学校发展,扩大教育机会实现规模经济;三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建立真正的、能够充分调动内部积极因素的现代学校制度,使其产生节约成本的内部动力(狄琳娜等,2007;族。2008)。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年级;阅读兴趣;途径

一、适时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适度地进行指导。对那些阅读速度很快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再阅读一遍,面对那些速度较慢的学生则要重点进行观察,必要时可以给予一些提示,但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还要通过观察,及时捕捉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学习。例如:在阅读《卧薪尝胆》一文中,有些学生对于题目理解较全面,能够快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有的学生理解比较费力,无法较快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如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勾践万般无奈。学生无法从语句中读出勾践的无奈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读相关语句,联想出勾践的万般无奈。又如,学生不太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读一读“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全文大意,增加阅读兴趣。

二、示范朗读,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表率作用。教师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绘声绘色、入境入情、抑扬顿挫都会传染给学生,学生也会学着教师的情感动作去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教师便能将自己的阅读技巧传给学生,包括阅读的节奏、阅读的方法。例如:在阅读文章《的扁担》《梅兰芳学艺》等文章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阅读,将文章的感情融入其中,通过人物情感描述表达人物思想,将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带到阅读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能够提高模仿表演能力,进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以及阅读氛围的营造,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利用课堂时间向全体学生宣讲读书的意义,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让学生明白:要多读书,即博览群书,手不释卷;要读好书,读名家名人,读名作名篇;要善读书,要讲究方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浓郁的读书氛围的营造,让好书的影子随时撞击学生的眼球,让好书的“声音”不断萦绕在学生的耳际,让好书的智慧不时愉悦着学生的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渐渐地就会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兴趣也自然而然得以提升。

四、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创设一个与原文相适应的意境,如诗歌散文以音乐相配、记叙文以课本剧相配、说明文以图片相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切身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现代文章阅读过程中,大多文章都是图文结合,只有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使学生移情、入情,学生才会不知不觉地走入课文,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讲给学生,并且让学生从自身出发体会这种感情。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会体会到文章的内涵,感受文章的情感,而且通过自身回想体验,能够切身地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自觉地融入阅读当中。

五、启发诱导,激发阅读兴趣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将那些经典、健康、内容丰富、具有意义的书籍文章介绍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当然,前提是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博览群书,多阅读精美文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启发诱导,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文章《台湾的蝴蝶谷》《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等文章时,重点要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诱发学生在心底里想去那儿一游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有阅读课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文章《航天飞机》《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等科技文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要引导学生阅读科技文章,并且通过阅读科技文章,从中探求真知。同时,引导学生从人类智慧、名人的成长足迹中得到一些启发,并把那些名人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书籍,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教师要从适时引导、示范朗读、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五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内容摘要]企业和市场一样,同样存在着失灵问题。企业失灵是指企业替代市场之后,企业不能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或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从而无法实现节约交易成本、达致帕累托最优的目的。导致企业失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人的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以及;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内部激励约束、内部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垄断、集体行动的逻辑、市场狭小以及不确定性等。

[关键词]企业失灵;交易成本经济学;帕累托最优

一、概 述

1937年,科斯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开创性的提出了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但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制度观点,他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产权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成本太高,而企业通过内化部分市场交易可以达到节省交易成本的目的。换句话说,企业可以通过内化部分市场交易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同时,他又指出,企业规模不会无限扩张,直至完全取代市场,这是因为企业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也会产生管理费用。当企业规模扩张达到某一边际点,即企业再多内化一项市场交易所引起的管理成本等于其他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也等于由市场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企业和市场的边界也就确定下来。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了这一边界,使得企业组织某一交易的成本超过了其他企业和市场组织同一交易的成本,那么,此时通过企业组织生产就是不经济的,即企业不能以较低的成本配置资源,也就是企业失灵。企业失灵与市场失灵一样,都是无法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或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企业失灵是团队生产努力的购买者与供给者追求个人利益导致企业整体帕累托非效率的结果。企业可以部分解决市场失灵,但是由于企业也会失灵,因而其解决市场失灵的范围很有限。

目前,对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非营利组织失灵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但是对企业失灵进行全面考察的文献却寥寥可数。关于企业失灵的原因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论,产业组织和组织生态学者们认为,环境因素对企业失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由于受到外生的产业及环境因素的制约,无法作出真正的战略选择,从而导致企业失灵, 因而管理者们的作用应该忽略。学者们把他们的观点统称为宿命论。与产业组织和组织生态学者们的观点相反,组织研究和组织心理学者们认为,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主要的决策制定者,他们的行为和洞察力是企业失灵的根本原因。学者们把他们的观点统称为唯意志论。Kamel Mellahi和Adrian Wilkinson在对宿命论和唯意志论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框架,他们认为,导致企业失灵的原因有四个因素,即环境因素包括技术不确定性、经济以及制度变化等,生态因素包括人口密度、组织规模和年龄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等,组织因素包括高层管理者的任期和同质性以及过去的成绩等,心理因素包括管理者的洞察力和认知力等。Jaequeline Kam通过对英国电讯设备供应商Marconi公司倒闭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环境变迁和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的相互影响关系,环境因素、人类行为因素以及利益集团(外部股东)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的趋势等都会导致企业失灵。陈定坤分析了科层组织中的“官僚失灵”问题,他将企业内部协调所导致的经济低效率称为“官僚失灵”,认为产生官僚失灵的原因在于在科层组织中机构比较庞大、激励机制比市场中的弱以及信息不对称和产权界定不完全清晰。杨柳和杨群分析了企业内部的两种失灵问题,即企业内部市场失灵和管理层失灵,认为企业内部市场失灵的表现为公共品供给不足、内部信息不对称、内部垄断供给、外部性和不确定性,而管理层失灵则源于管理层以企业利益为代价的自利行为。陈宪将组织分为企业、政府和民间组织三种形式,认为企业失灵的原因在于企业成本不能实现最小化、所有权或产权以及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有的文献要么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失灵的原因,要么从组织经济学或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企业失灵,而且其分析并不全面。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以威廉姆森建立的组织失灵框架为基础,对企业失灵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二、企业失灵的原因

威廉姆森是最早对组织(企业)失灵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1975年,他就建立了一个组织失灵的框架,将组织失灵的原因归为四个因素,即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环境因素包括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交易者(卖主或买主)稀少,以及由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最后是交易氛围因素如互惠主义和利他主义。但遗憾的是,威廉姆森并未就此展开分析,后来的学者也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本文以威廉姆森建立的组织失灵框架为基础,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企业失灵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失灵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另一个是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又可分为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下面对此逐一分析。

(一)人的因素

1 有限理性。西蒙认为经济行为人“意图有理性,但仅仅有限的如此”,“因为单个人的知识、预见力、技术以及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组织对实现个人的目的来说才是有用的投资。”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组织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克服人的有限理性问题,但是如果企业规模持续扩张,有限理性所带来的问题便会再次出现。由于理性的有限性,控制的跨度也就有限,那么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势必要增加企业内部管理的层次。这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便会发生信息损失,而且这种损失会按几何级数增加并积累起来。最终会导致最高决策层往往在一种信息严重扭曲的环境下作出决策,从而使得规模收益下降,单个交易的成本增加,以至于超过市场组织该交易的成本,其结果便是企业出现失灵。另外,由于企业的各个参与者,包括管理者、所有者以及员工,他们各自的偏好和目标函数并不一致,这样在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他们在追求各自目标时,往往产生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率不一致的两难困境,此时因有限理性,他们一般会选择个人利益而放弃整体效率,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效率的丧失。

2 机会主义。机会主义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更一般的意义上说,它是指不充分揭示有关信息,或者歪曲信息,特别是指那些精心策划的误导、伪装、掩饰、颠倒或其他种种混淆视听的行为。机会主义在企业中最常见的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层次增多,这一方面导致对企业管理者缺乏最直接的监督,从而使得机会主义行为不断滋生,包括尽量提高自己的薪酬、个人权利,增加在职消费,而不顾股东和企业的整体利益;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不断攫取企业利润,欺上瞒下,或者消极怠工;为达到自利目标而与内部利益集团合谋,

或者迫于内部集团压力而参与或纵容内部寻租活动等等。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中小股东,在企业经营困难面临被兼并收购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不是出售手中的股票给更好的管理者而是保留所持有的股票或者抬高收购价格,从而有可能导致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效率的机会白白丧失,同时也使得通过资本市场来约束管理者卸责行为的规制机制的效用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低效率的企业仍然健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管理者制定激励制度时,企业的员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往往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隐瞒或者歪曲自身努力成本的信息,使得激励制度失效,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率。最后,由于影响可观测的产出的因素除了不可观测的个人努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如一般经济情况、天气等,因此,管理者和员工不可能根据投入量签订合约,只能根据产出量签订合约,这样很容易在企业员工之间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搭便车,从而使得企业的效率下降。以上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中抵消掉部分甚至全部由于企业代替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约。企业规模越大,机会主义行为就越多。

3 。由于在企业内部存在等级制,因此如同在政府部门一样,企业内部也存在,企业管理人员类似于政府官员,通过干预企业内部运行,以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1)帅才倾向。高层决策者往往相信自己比下层决策者和员工具有更正确的决策能力,因而经常听不进去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另外对于那些并不复杂的问题,管理者们总喜欢在其面前显摆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帅才”的形象,而事实上其能力往往言过其实。这样,在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面对的问题愈来愈复杂时,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再加上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因而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的风险,引起经济效率损失。(2)追求次要目标的战略倾向。由于物质在企业中的激励作用不如它在市场上的作用强,也就是说在企业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政治博弈和政治偏好,结果导致在管理中就会更加普遍的采用“人治”的做法,动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去追求次要的目标。这一方面增加了管理成本,导致效率损失;另一方面违背了股东利益最大化,使社会的整体福利受损。(3)原谅失误的倾向。在市场体制中,对于每一个经济主体来说,一旦决策失误,他就要承担风险,并为之付出代价。但在企业内,有了失误可以解释原因,可以进行谈判,并会得到谅解。这为机会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与企业规模直接相关,企业规模越大,行为就多,而且股东控制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治理成本,从而导致边际交易成本增加,引起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下降,其结果便是企业失灵。

(二)环境因素

1 内部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内部激励约束、内部产权的界定、信息不对称以及集体行动的逻辑等。下面对之进行逐一分析。

(1)内部激励约束。在企业内部,资源是通过指令的方式进行调节的,而非市场中的价格机制,这容易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公司总部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操纵会计系统,进行策略性的再分配,而不管各分部的偏好如何,这会降低企业内部的激励强度,并导致更多的官僚成本;二是企业内各分部由于没有像在市场中的那种利润驱使和竞争压力,丧失了进取的动力,而且各分部的行为目标将不再是占领市场,而是取悦于上级,外界对它的刺激力减弱;三是由于计量和监督的困难,在利润分配上容易搞“一刀切”,这一方面损害丫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作出重大贡献的部门及个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了另外一些部门及个人的偷懒和搭便车行为;四是在大企业中,个人报酬更多的依赖于他所处的位置,而非直接的贡献度。以上这些都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虽然企业内部会采取各种奖励措施,包括物质奖励以及许以高位,但是企业内部的激励强度远不及市场中的激励强度。激励强度的减弱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直至企业失灵,重新回归到市场之中。

(2)产权界定不完全清晰。一个完整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而剩余索取权则是产权的本质。在企业内部,存在像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所说的那种团队生产,这种团队生产的总产出要大于每个成员分别进行生产所得出的产出之和。但一个团队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整个团队的,而不是每个成员的边际产品,在对报酬的计量和生产努力的监督有困难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对该团队产出的产权界定不完全明晰,由此产生偷懒和搭便车现象。虽然各成员之间可以达成一个协议,由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来检查成员的投入绩效,但是却会产生另外的问题,如委托问题以及道德风险等。另外,在各个团队之间以及团队与总部之间,虽然权利安排比较明确,但仍存在不少模糊区域,尤其是团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较强时,模糊区域就更大。在模糊区域里,若有利可图则互相争夺,无利可图或者有责任要担,则争相逃避,唯恐避之而不及。这些都在无形中损失了企业的效率,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计量和监督问题越发突出,从而使得企业的治理成本增加,单位交易的成本上升。

(3)信息不对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层组织越来越多,信息在从下级向上级传递过程中,会产生信息损失;同时决策在从上级向下级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这种现象。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的经理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相对于股东而言更为了解,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可能会隐瞒、歪曲某些信息,从而使得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另外,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管理者无法知道每个员工准确的努力成本信息,员工也不清楚在自己付出努力之后管理者是否会信守承诺;同时每个员工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越细、复杂性越高时尤为如此。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且企业规模越大,科层结构越复杂,层级也就越多,就越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或失真,通过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就越可能低下。

(4)垄断。正如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一样,它同样会引起企业失灵。垄断包括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在企业中这两种垄断同时存在。首先对于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而言,他们由于具有在企业特定经营部门的专长、特定产业的技术优势或经证实了的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的能力,因此他们这个管理者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这一方面使得他们在与企业的所有者也即他们劳动努力的购买者进行谈判时处于垄断地位,从而增加了谈判签约的成本,为以后攫取企业利润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导致通过人市场约束管理者卸责行为的规制机制的作用大大减弱。其次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过程越来越专业化时,他们的专业技能可以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资产专用性),这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在与企业管理者也即他们劳动努力的购买者进行谈判时的能力,另一方面会导致在企业各种专业工作者间协商各自合

约的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员工拥有企业关于时间、地点的特点情况的知识,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专用性,从而形成信息垄断,管理者只有依赖于这些知识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因此员工会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独一无二的知识,与管理者进行讨价还价。这显然会导致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增加,在作为买方的管理者具有垄断势力时,这种内耗更为严重,从而影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

(5)集体行动的逻辑。相对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分部而言,由它们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是一个相容性的利益集团,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便是它们的公共物品。但是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壮大,有以下几个原因使得企业不能增进它自身的利益,提供该公共物品:一是企业规模越大,增进企业利益的人获得的企业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企业的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虽然大于他们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因此他们就缺乏较强的激励去获取该公共物品,即使企业集团能够获得一定量的公共物品(利润),其数量也是远远低于最优的水平;二是企业越大,任一个体所能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小到不足以抵消他为此所支付的成本,因此这部分人不会付出努力只会搭便车;三是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的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为实现一次交易所需的程序可能就越繁琐,从而提高了交易成本。虽然通过选择性激励机制,对企业内的每一个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可以部分解决由以上原因所带来的搭便车问题,但是企业规模越大,成员越多,做到“赏罚分明”花费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包括有关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以及奖惩制度的实施成本等。另外,对于大企业内的每个员工而言,他们的行为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搭便车和投机动机。除此之外,在大企业中,每个成员不可能彼此认识,因此企业事实上不可能是个友谊集团,在他们的偏好或者利益不一致甚至冲突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管理协调费用。也就是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展,其利润不一定增加,但是其成本和各种费用却是增加的,当边际成本的增加大于边际收益的增加时,企业便会失灵。

2 外部环境因素

(1)市场狭小。市场规模的大小限制了社会分工的程度。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兼并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分工组织,以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但是如果市场很狭小,社会分工程度很低,企业通过内化一部分市场交易未必能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导致企业组织无法形成。另外,如果双方交易的频率很低,或者不牵涉到专用性资产,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不仅不会减少交易成本,反而会使得管理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失灵。

(2)不确定性。企业通过内化市场交易可以部分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如由信息不对称、各种策略所导致的不确定性等,但是对技术的变革、需求结构的变化、规章制度的变迁以及经济周期的变化等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却无能为力。威廉姆森在分析治理结构时,也只是假定不确定性的严重程度足以要求人们作出关于适应它的连续性决策问题。由此可见,在面对某些不确定性问题时,企业同样也会出现失灵。

篇7

下面笔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的基本认识中几个概念的情境教学给予分析.

概念1:力的产生和消失是瞬时的(时间)

情境设计:取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橡皮和乒乓球.

步骤1:将乒乓球放在桌上,用手指轻弹,乒乓球滚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步骤2:将橡皮放在桌上,用手指推动一段时间后停下.

思考:1.手指在弹开乒乓球的一瞬间,对球有力的作用,乒乓球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惯性的原因,而最后停止运动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2.相对于乒乓球而言,橡皮的运动是一个力持续作用的过程,是手指一直推动的原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手随时拿掉,由于摩擦力的关系,橡皮也会停止运动,并且,随着橡皮的停住,摩擦力也会即时消失.

3.步骤2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也是无数个瞬间的叠加,两个看似不同的过程,都体现了力的产生和消失是瞬时的这样一个概念.

概念2:要产生力物体可以不接触(空间)

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可以接着概念1进行.在概念1的两个步骤中,手指和橡皮、乒乓球接触而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是否产生力一定需要物体和物体之间的接触呢?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由于概念1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接触才会产生力.当教师引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秋天的一个黄昏,牛顿正坐在果园里深思着,突然间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砸在了牛顿的头上,这件很平常的小事触动了牛顿的思绪,最后形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由这个小现象的启发创立了一大定律,而同学们能不能由此现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呢?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启示,苹果悬在树上,并没有和地面接触,但是也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掉了下来.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领悟到,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的事情,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平时要多观察,勤思考,有时还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都会对学习有帮助.

概念3:力不能脱离施力物体而存在

教师:人用拳头击打墙壁时,为什么自己也会觉得疼呢?

学生1:是被墙壁“撞”的.

教师:当一个人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被水桶拉得弯下了腰呢?

学生2:因为水桶有重力.

教师:很好.但是水桶的重力是地球对它的吸引,人为什么会被往下拉呢?

学生3:因为人要去提它.

教师:对.因为人对水桶有向上提的作用,所以桶的重力对人就有了向下拉的作用.拳头击打墙壁的时候,墙壁也在“击打”人,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思考……

为了更直观一些,教师放一段士兵用步枪射击的录像:步枪架在肩膀上,子弹射出的瞬间,枪支很明显对肩膀有向后的推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坐力”.通过这段录像,教师可以解释:枪支将子弹射出的瞬间,即对子弹施加了向前的推力,而子弹对枪支有相反的作用力,所以产生了“后坐”现象.如何说明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同呢?接着,让学生甲、乙、丙三人做个实验,学生甲和乙手中各拿一个弹簧秤,将两个弹簧秤勾在一起:第一步,学生甲不动,学生乙用力拉手中的秤;第二步,学生乙不动,学生甲用力拉手中的秤;第三步,学生甲、乙同时拉秤,并不断变化拉的“力气”.在三个步骤中,学生丙一直站在中间观察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丙发现,不管是什么情况,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始终是一样的.

概念4: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空间和运动)

篇8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收集、处理和分析多维样本数据的统计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软件的普及,多元统计分析已成为分析多元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自然科学、管理和社会科学、经济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我校财经管理类本科生大部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时。该课程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有大量的理论和公式推导,且计算量比较大。同时,本课程的学生为财经管理类的本科生,大多数学基础不好,且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感觉本门课程学习有困难。本文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从事多元统计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同行参考,共同探讨。

一、重视统计方法的应用

针对财经管理类本科生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推导部分不必讲解过多,也不应该过分强调复杂的数学证明和公式推导。对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每一种统计方法,重点阐述它们的统计思想,结合实例介绍涉及到的背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这种统计来解决这些问题,用了这种统计方法后可以得到什么结果。以及各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等,教学重点从理论转移到实际应用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适当做一些数学推导,可以省略复杂的证明。例如在聚类分析的教学中, 借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给出了“就近原则”,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然后再逐步引入为了实现就近原则的度量远近的距离及各种具体聚类方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对统计方法有了理解,效果非常明显。

二、重视各种多元统计方法的联系

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彼此之间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也需要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介绍中,我们介绍了在度量工具选择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同时,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有以下的不同点:①聚类分析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也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只能对样本进行判别归类;②聚类分析事先不知道事物的类别,也不知道应分几类;而判别分析必须事先知道事物的类别;③聚类分析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根据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对新的观测对象进行判别归类。在实际问题处理中,针对聚类分析归类,判别分析分类的特点,常常将两种统计方法结合使用。在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因子得分等几个环节的学习中, 我们随时将主成分分析的相关内容拿来与之比较分析, 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模型、参数唯一性、取舍因子等问题上的不同与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共同之处, 学生不仅对因子分析有了深入理解,而且对主成分分析的内容有所复习,更容易实现对着两种统计方法的掌握。

三、重视统计软件地使用

各种多元统计方法解决的是大量多维数据的分析问题,自然离不开复杂数据的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完成大量的计算过程。SPSS软件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可以进行大部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操作,基本能满足教学和实践上计算的需要。且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之前,学生已学过SPSS课程,对软件的应用也基本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当介绍每一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后,先对教材上的已有详细步骤和结果的例题进行操作,使学生将统计软件操作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进一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专题或结合自身专业,对某一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具体分析操作,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知道统计软件只是一种分析工具, 重点还是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选用上。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四、合理制定考试方式和内容, 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针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本门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也要包括各种统计方法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在考试的方式上,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综合评价。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考试的内容上,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各种统计方法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量不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开卷考试以学生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着重考查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多元数据的熟练程度,以及对统计软件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说明的统计素养;课程论文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总成绩则有闭卷考试成绩(占60%)、开卷考试(占20%)和课程论文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从而科学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多元统计分析作为多元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必将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的有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发生改变。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懈努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统计思想, 实用的统计方法和综合的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群.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任雪松,于秀林.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苏金明,傅荣华等. 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张文彤,邝春伟.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吕洁.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 8): 153- 154.

6陶胜,胡明颖.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 集美大学学报, 2011( 2): 99- 102.

篇9

论文摘要: 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化社会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但是实践教学本身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难点。本文以广州电大经济类本科10年来的实践教学探索为例,重点研究经济类本科的实践教学方法,旨在为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化社会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难点。由于历史原因,在电大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模式比较薄弱,在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也大大滞后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中央电大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意见》中指出:“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偏废。”实践教学模式是各类教育,特别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素质教育手段,也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开放教育经济类本科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文化素养和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应体现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理论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开放教育经济类本科教育目标的改革要求从知识型培养向能力型培养的转变。

一、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类本科实践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何落到实处,很多的学者,很多的高校都做出了不同的实践探索,在此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地碰到一些共同的问题。

1.实践教学重计划而轻具体实施。

相对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我国的经济类本科专业教学却明显落后,虽然许多学校的教学计划都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未能全面实施。这主要表现在学校没有专门的经费保证,也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教学难以计划实施。其次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空间;教师不愿意花精力指导学生实践都会减少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机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手段落后。

除课程设置外,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相当突出。在教学手段方面,不少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但还是属于课堂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轻案例教学重理论灌输。国内适合实践运用的教材和光盘都很少,采用的案例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有效的途径,对于管理人才非智力因素(如意志信心、胆略、风险意识等)的培养更是不够重视,造成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3.实践教学中综合能力和专业特色都不突出。

在重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的协作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却一直缺乏。目前的有关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都集中在讨论如何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基本上没有看到培养学生处理社会关系能力的研究。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都有一些,但缺少特色,对自身的期望值又过高,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4.缺少长期的实践基地,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大大限制了教学的发展,各高校经费的相对短缺使得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一直滞后于总体发展水平,难以完全独立地建设实践基地。另外,虽然学生在经过正规的课程训练后,对所要从事的工作已有初步的认识,可以帮助企业处理一些日常业务,并在企业员工的指导下完成部分工作。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实践机会。其一,学生学的课程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但企业工作中从事的是某一项具体工作,而且主要是基层的工作。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相关的企业大量需要的只是业务员,所以,许多学生实习回来发现书上的知识都用不上。其二,学生的人数很多,可企业需要的人不多,供实习的部门场地有限,没有了解业务熟悉业务的机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

二、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类本科实践教学个案实录

面对上述这些困难和盲区,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下面以广州电大为例进行说明。

广州电大从1999年有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类本科,包括会计、工商管理、金融三个专业,10年来,形成了有电大特色的开放教育经济类本科的教育思路和实践经验。

1.工商、会计本科从课程设计出发,以CAI课件为主题、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手段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资产评估”课程为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兼并、重组、收购等层出不穷,市场呼吁科学的资产评估。广州电大会计学本科、工商管理本科为了让学员更透彻地掌握资产评估,从课程设计开始,配合文字教材,CAI课件、多媒体互相配合,体现实践要求。

(1)课程设计。将教学目的定为: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并能通过案例分析,将资产评估理论应用于实践,集合专业要求,掌握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账务处理和报表的披露要求。

(2)文字教材。突出4大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教材以大量的举例和案例分析说明资产评估的选择和运用,为帮助学员理解,每个案例均有“评估思路”;与专业紧密结合,对于多数案例分析结合会计账务处理;引入前沿问题。如人力资产评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但该项目资产的价值难以确认,而教材提出了评估思路;方便学员自学,教材附有名词解释索引、参考文献、有关法规。每章后面都附有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

(3)CAI课件。该课件最大的特点是寓教于乐,以东明注册资产评估事务所派出项目小组对科达机械加工厂进行评估为主线,以评估小组对各资产评估分析方法的取舍展开情节。课件共分8个块:资产评估业务受理、流动资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其他长期资产评估、企业整体价值评估、资产评估报告、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账务处理。通过这8个模块的实习,学生加深了对资产评估基本理论的认识,掌握了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懂得了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并且每个学生都对其资产进行了评估,撰写了评估报告。

(4)IP课件。网络的发展,为教学的内容增添了新的含义,使教学活动中所有参与者的作用和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资产评估IP课件主要采用POWERPOINT形式,包括各章教学要求、重点、难点解答析疑等内容。由于电大的学员都是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原因缺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将课件挂网,解决了这些问题,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2.会计学本科利用“会计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版”进行实习活动。

会计学本科学生应用“会计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版”就可以在计算机完成会计核算: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帐簿,最后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和金融本科设有“财会模拟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模拟证券交易所”。

与传统教学的实验室定时定刻开放使用不同的是,广州电大的经济类本科的实验室是开放循环式,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提供实验室,并且可以多次使用,直到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为止。

(1)财会模拟实验室。配有电脑、算盘(计算器)、科目章、印泥、海绵台、财务会计实习资料(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帐簿、科目汇总表、会计报表等),按照“制证”、“复核”、“稽核”、“综合”、“登帐”、“出纳”这几个工作岗位摆设。学生可以根据某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独立完成全套财务会计实习过程,也可以以分组形式,每人担任一定职务,分工合作——财务科长,负责审核业务,进行财务分析;出纳,办理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编制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材料结算,编制材料采购、入库、领用等业务的记账凭证,计算及摊分材料成本差异,登记材料核算的有关明细帐,编制有关债权债务结算的记账凭证;成本核算,编制费用发生、分配、成本结转等业务的记账凭证,填列各种费用分配表和产品成本计算表,登记有关费用、成本明细账、编制工资结算及分配,计提福利费及各项基金等业务的记账凭证;销售及利润结算,编制结算、计提税金、结算损益及利润分配等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填制各项税金纳税申报表,登记总账、编制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

(2)金融模拟实验室。配有银行的硬件、软件,并按储蓄、会计、出纳、信贷、结算这几个岗位摆设,学生在这模拟银行里便可以进行金融业务的实习。

(3)模拟证券交易所。设有咨询、开户、买入、卖出、清算交割等几个窗口,学生可以模拟股票的买卖。模拟证券交易所配置有“水晶球”股票接受系统,对股市行情资料进行积累、分析。

4.与有关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建立各专业实习基地。

目前,金融学本科在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建立教学实验基地,另外,还与“联合证券广州营业部”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与“广州万宝集团”、“广州百货大楼”等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会计学本科与“新中南会计师事务所”、“正业注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书。

5.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适应开发教育的需要。

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方式。所以,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以疑难答疑卡、电子邮件、电话答疑、双向视频、网上讨论、直播课堂和语音信箱等多种手段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为教学服务。同样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学生中建立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教师负责教学答疑、批改作业、组织学习。组织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活动,并与中央电大共建通畅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

6.结合素质教育建立综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考试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引起、控制、调整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考试和素质教育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者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总目标下构成统一。经济类本科的教学评价分为两个部分: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80%,形成性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20%,形成性成绩一般由学生平时的作业、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等成绩构成。另外,部分课程采取无纸化考试,无纸化题库的建立给学员提供了自主选择考试时间的可能。

三、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类本科实践教学模式个案带来的启示

10年来,广州电大经济类本科对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探索,包括分校的推广应用,由于课程知识的实践性较强,学员自主学习服务比较充分,各种教学资源相互补充,形成有机整体,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1.确立具有“开放性”的多元化实践教学目标。

远程开放教学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主导地位为出发点。在学生入学时按照专业特点、学习需求及培养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同时鼓励学生把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转换为教学教学目标引入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这也真正在践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开放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目标设定模式,使学生成为只是技能的主动探询者。

2.制定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

相应地在平时作业、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等实践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设定和探索。

(1)平时作业。远程开放教育在课程作业的布置上,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文字材料手册或定期统一在互联网、教育电视、IP数据广播等现代教学媒体上向学生。作业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来设计和布置,要选准知识点,有针对性,做到题量适中、覆盖面广、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2)课程实践。以网络、多媒体和交互式等为主要特征的远程教育条件下进行课程实践教学,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仿真实验、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演示实验、卫星电视系统播放实验效果等。

(3)专业实践。由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的专业实践,其中课程设计一般是在该课程结束后进行,从事课程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应相对集中。而在进行社会调查教学时,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特点,即内容要有针对性,且符合专业特点,形式要注重灵活性。实习则是在专业第一线参与实际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应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观看录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

3.选择体现“交互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

通过示范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创意教学、自由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面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交互性”特征,群体性学习、个别化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多样化学习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充分融合并由学生自主选择。

4.建设多样化实践教学媒体资源。

印刷媒体、道具媒体是传统的教学媒体,也是通用的、基本的教学媒体,在实践教学模式中仍有其稳固的地位。网络媒体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所特有的、被频繁使用、最有发展前景的教学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视听媒体本来也是从远程教育发展出来并被大量使用的教学媒体,但现在也已变成通用的教学媒体。现场实践作为无媒体的特例,可算是一种非媒体的媒体,它是实践教学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形式,也是通用形式和主流形式。综合媒体则是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应用,反映了多种媒体一体化教学的新观念,是现代教学媒体的主流形式和终极趋向。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媒体资源来呈现和完成教学目的和要求。

5.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过程。

(1)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为了使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必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过程控制,一方面使正在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按既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执行实践教学计划的能力和效率,同时利用良好的反馈机制,对实践教学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并通过修订实践教学计划,适时推陈出新,使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要坚持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严肃性,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践性环节教学细则和实施方案,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及教学进程,明确专人指导、专人负责,并进行统一布置,使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真正得到落实。

(2)加强形成性考核工作。形成性考核是常规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性考核的落实和完成是实施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3)健全规章制度。为了更好地进行过程控制,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相应的职责要求,做到过程有实质、环节有保障、考核有标准,尤其要寻求和建立一种更为有效、更为严格的考核办法。

(4)抓好实践教学环节诸要素的合理调配。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涉及人员、场地、时间、计划等一系列教学要素,同时,还涉及与课堂教学的协调并进等问题。在目前硬件还不是十分充裕的情况下,要合理调配有限的教学资源,协调好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及其他环节的关系,避免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资源的效能,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他诸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蒋筱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5).

[2]余乐,黄曦.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

篇10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定向医学生;就业前景

在新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将成为三级预防网中的枢纽,担当起广大农村地区预防保健的重任。为此,“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出台将为乡镇卫生院带去一批批具有高等学历的医学生,对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整体状况较落后,能否使这部分具有相对较高学历的学生在此全心全意服务、乡镇卫生院能否在其服务期满后留住这部分人才也成为疑问。另一方面,这部分下到最基层的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的何去何从也将成为每位定向生的疑问。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定向医学生今后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四川省11个地州市县20家乡镇卫生院,发放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62份占93.57%;其中男性占46.18%,女性占53.82%;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6-35岁(39.69%)、36-45岁(27.48%)、25岁以下(24.43%)三个阶段。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与医院基本情况。抽样方法为:在本院定向生中随机抽取20人,利用暑期时间对被抽中的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培训后,按照统一指导语于户籍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返校后及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医院基本情况

1.1在医院的类别中,包含19家镇级中心卫生院、1家乡级卫生院。

1.2乡镇卫生院近5年硬件设备更新状况。

从表1看出被调查中69.85%的人认为所在医院硬件设施均得到了改善,14.12%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医院硬件设施变化不大、甚至老化落后。

1.3在科室划分方面,被调查者中认为有明确的科室划分占66.03%,认为无明确科室划分者占33.97。

1.4在医疗单位整体水平上认为比较高者42人,占16.03%;认为相对较低者52人,占19.85%;认为其水平一般者168人,占64.12%。

2.个人基本情况

2.1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及年龄构成。

从表2看出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中以大专居多,占62.21%,中专偏多,占17.56%,本科及以上偏低,占8.78%,无中专以下者。年龄构成中45岁以下占主要,46岁以上者较少,占8.4%。

2.2在职称方面,有职称者141人,占53.82%,无职称者121人,占46.18%。

2.3在编制方面,有编制者175人,占66.79%;无编制者87人,占33.21%。

2.4乡镇卫生院人员从事专业状况。

表3中科看出乡镇卫生院中从事临床、护理者最多,占72.90%;而从事小专业者甚少,其总和占27.10%。

三、讨论

1.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对定向医学生自身学习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乡镇卫生院相对落后于城市社区医院,但是近五年来在硬件设施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医疗环境也提高了不少;科室的划分也更加全面,但医疗水平却停滞不前。对于定向医学生生而言在乡镇卫生院的自身学习相对上级医院落差较大,但并非不毛之地,其处于三级预防上的重要环节,对农村居民的预防保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定向生而言这里将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从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来看,就业压力较大,但前往县(含)级以下单位就业者比率任较低,这里的竞争力相对较小,资源也较为丰富,同样享有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对于定向生而言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2.医院人才构成对定向医学生的优势。从此次调查来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学历者甚少,大多数为大专与中专学历;同时无职称与有职称之比为6:7,接近1:1,而无编制与有编制比例约为1:2,近三分之一者无编制;这对于经过国家正规培训的本科定向生而言将占有很大的优势。

3.经济收入影响定向生的去留。有关报道指出在校定向医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表现出很大的担忧,尤其担心自己的事业发展,本次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主要集中在1500—2900元之间,占被调查者的69.85%。这相对于县级以上医院较低,同时学历、职称与收入在乡镇卫生院的不匹配性也将制约这部分人才在服务期满后的去留。怎样让这部分人才“养得起、留得住、用的好”,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才能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是国家卫生战略的一部分,鉴于国情,这也是今后卫生事业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培养工作才刚刚开始,今后将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阻力,因此各部门紧密协作,建立最佳培养路径,努力打造一支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陶于权,邓志勇. 忠县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09:560-561.

[2]发改委等5部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