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公司内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积极影响
1. 扩大国际贸易规模,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扩张的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开设子公司、兼并收购其他公司、与其他公司组建战略联盟等,之后与海外子公司或者战略伙伴之间开展频繁的内部贸易,以使母公司或者子公司不用通过市场交易便可获取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完成品、技术、咨询、信息等资源,这大大地带动了国际商品贸易及服务贸易等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使跨国公司各个子公司或者联盟成员之间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和协作程度向更高更深发展,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涉及更多种类的商品或服务,许多生产要素通过内部贸易在跨国公司内部流通,内部贸易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更快地提高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内部贸易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品种以及国际贸易的方式。总之,公司内部贸易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总体发展。
2. 深化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市场调节的国际分工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在此条件上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表现在对产品的一个部件、零件或者工序的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与协作的开展,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公司内部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国际分工的深化。另外,越来越多新产品的生产要求来自多方面的科技力量的通力合作,并且产品在世界范围的市场上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在技术设备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部门中,分工必然会越出国界,部门内的国际分工会广泛开展,在此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日渐频繁。为了更好地生产只有通过多个国家的企业的联合研制才能顺利开发的产品,客观上要求各国政府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减少贸易限制,以使各国生产要素或产品在国际自由流动。因此,公司内国际贸易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3. 推动了国际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部贸易的一个主要动因就是为了防止自身技术优势的丧失,为了保持公司在技术领域的优势,获得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跨国公司往往选择通过内部贸易来转让技术或者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国际技术贸易中最活跃的力量来自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如果通过内部贸易来转让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泄密的风险,还可以获得技术贸易的倍数效应,即由于技术优势而带来的数倍于技术自身价值的收益。内部贸易获得的巨额效益会刺激跨国公司不断开展研发、追求最新科技的热情,也为跨国公司从事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优渥的资金,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公司内贸易对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消极影响
1. 影响国际贸易中商品的地理流向,改变贸易差额意义
公司内贸易出现之前,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一般是先在母国生产,然后通过国际市场流向世界各地,但是公司内贸易改变了这种商品流向结构,通过母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协调安排,各个子公司的分工配合,原材料、配件、技术等通过内部贸易流向最具有成本优势的子公司,生产成半成品或者成品后再流向其他子公司或者母公司,这使得国际商品的流向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国际商品流向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账户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母公司的利润可以通过子公司产品回销额的增加而增加,由此造成的国家外汇的顺差或者逆差已经与传统的贸易差额所代表的意义发生了偏离,传统的贸易顺差是外汇的净收入,而在公司内贸易参与的国际贸易中,造成的外汇账户与实际贸易情况并不严格相符。比如美国贸易状况显示出巨额逆差,一定程度归因于美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产品跨国公司安排海外子公司生产,然后将半成品或制成品通过内部贸易回购,造成美国进口增加。
2. 国际贸易关系复杂化,促使世界市场结构变化
首先,跨国公司设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之间的贸易表现为国际贸易,实际上买卖双方是同一家公司,这样的贸易行为常被统计为一般市场贸易行为;其次,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通过转移定价等方式逃避东道国税收,转移巨额利润,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破坏,并且一些跨国公司转移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会对东道国经济、环境、资源等造成掠夺性损失;另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各地的子公司的贸易往来,会表现为东道国的进出口,而实际上与东道国经济体并没有多大关系,对外贸易统计上表现出的漂亮数据也许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一些发达国家却借口贸易逆差等问题向贸易伙伴施压,这会导致国家间贸易关系紧张。
3. 阻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干扰正常国际贸易秩序
公司内国际贸易属于拒绝市场这“看不见的手”的调配,价格机制的配置受到限制,而是人为地进行资源配额,并且将优势资源等垄断在公司内部,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市场进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活动的繁荣开展。虽然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是以全球战略调配资源,但这只限于跨国公司内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的人为配置资源也许并不是最优化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正常形成需要市场化的自由配置,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市场竞争的开展,推进技术升级换代,为国际贸易各方面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公司内贸易的开展干扰了正常国际贸易秩序的建立,有可能导致畸形的贸易秩序。
三、小结
篇2
从萨缪尔森定理角度分析,利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解读,大部分学者均认为相对要素价格是因为外生产品价格要素数量决定的,因此,国际贸易成为了工资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经济学家利默通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450个四位数商品分类行业、TFP增长、产品价格、要素比例等方面的计算,明确国际贸易变化对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发现非熟练劳动者工资下降,贸易影响作用达到了40%。同时,其也发现低工资与高工资的贸易值是不相干的,商品价格是主要的影响因素。Sachs、Shatz也利用美国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贸易密集产品价格上升拉大了美国工资差距。尽管大多数经济学者,通过对要素含量模型的分析,得出国际贸易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作用不大,最多为25%,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者认为,国际贸易是影响收入与分配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经济学者指出,国际贸易不仅会利用商品价格变化影响收入与分配,还会导致技术出现变化,致使拉大了工资差距。
2技术和国际贸易相结合的综合影响
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收入与分配影响因素的时候,主要就是单独分析技术、国际贸易,现在结合两者,分析其对我国收入与分配的影响。2.1分析方式明确在分析两者对收入与分配影响的时候,可以将劳动报酬占有GDP比例对数看成是解释变量,对我国收入差距进行衡量。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贸易自由化影响收入与分配的情况,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将国际贸易分成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结合萨缪尔森定理来说,预期出口贸易对收入产生一定的正影响;同时,喻美辞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会导致工资差距加大,技术变化会减小工资差距。进而导致预期进口贸易对收入产生负影响,而技术变化将会产生一定的正影响。其二,在不同行业密度形势下,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对收入与分配产生的影响,根据不同行业的密度可以大致分成三类: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并且引进贸易结构指数的解释变量。其三,中间产品贸易对收入与分配产生的影响,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可以选用加工贸易进口数据对外包收入与分配影响进行分析。在分析技术变化对收入与分配产生影响的时候,可以利用经费内部支出占有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进行表示。2.2实证结果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方式一中出口总额占有GDP比例系数为负,而进口总额占有GDP比例系数为正,但是并不明显;技术变化系数为正,非常明显。这也就表示,随着贸易出口总额的不断增加,劳动力收入的差距将会随之扩大;而技术变化在一定成度上会降低收入差距。在方式二中,引进贸易结构指数的基础上,出口贸易会明显影响劳动力收入,并且其调查结果也显示,贸易结构的合理性可以对收入不均衡的现象进行改进。在方式三中,加工贸易出口在收入与分配中,发挥着正影响作用,而加工贸易进口发挥着负面作用,促进了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2.3改进收入与分配的措施在我国普遍存在着工人工资太低、收入差距太大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一线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其实际劳动之间相差很多。工人劳动报酬太少,社会财富大量向少数人集中,这样不仅会在底层人民心中产生一定的仇富心理,出现一定的阶级对立,还会导致社会消费模式与经济发展趋势出现变化,导致发生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现阶段,提高工人劳动者的收入,增加相应的劳动报酬,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想有效提高工人劳动者的收入,增加相应的劳动报酬,就一定要加强以下内容的执行:其一,一定要加强对收入与分配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同时对国民收入与分配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在开展实际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国家、企业、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进行相应的确定,保证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的合理性,完善相应的劳资机制,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公正、公开、公平的收入与分配秩序。其二,对我国贸易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在进行加工贸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转型升级,促进一般贸易比例的增加,提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实现我国贸易结构的有效优化。其三,加强外资的引进,同时提升外资的利用效率,实现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在引进外资的时候,重点将其投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业、环保业、农业、服务业等,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外资企业对原材料、零部件的购买,实现本地化配套;在建设跨国企业的时候,鼓励其将总部设在中国,并且建立相应的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部门,促进外商投资加工贸易转型的升级。其四,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平衡,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事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千家万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教育机制的完善,对教育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与优化,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五,加强对政府支出的严格控制。在政府支出中,一定要加强对财政预算制度与采购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实施财政税务的改革,充分发挥财政税务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其六,加强工会作用的发挥,并且使其独立于企业资方。在开展工会工作的时候,要想有效加强工作人员的参与,就一定要提高工会的话语权,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这样才可以吸引工作人员的参与,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
3结束语
篇3
信贷市场允许当期的中间投入成本由下一期的收入来偿还,各国信贷优势的差别会影响该国的比较优势,决定该国出口中间品或最终品。信贷优势差别可能表现在该国可获得的资金成本的差异上,或者表现在该国可获得的资金数量上。声誉是有成本的,如果国际信贷市场存在国家贷款风险的话,那么声誉较差的国家将会面临更高贷款成本。那么声誉较好的国家就能使用更廉价的资金,专业化生产复杂的、需要较多流动资金和贸易信贷的制造品,从而在生产最终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声誉较差的国家借款成本比较高,则专门生产资金需求较少中间产品。均衡时,信贷市场处于劣势的国家将出口中间品,进口最终产品。此后,又有很多的学者对制度差异如何产生比较优势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第一个建立了金融市场是比较优势来源的模型,证明了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能更好地分散专业生产风险商品的风险。将一个包含着制度差异的不完全合同分析框架融入国际贸易模型之中,并将其中的制度性差异视为比较优势的来源。继而用美国的产业及国家进口分类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很好地证明了制度较完善的国家在美国市场上的制度依赖型产品进口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二、融资方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贷款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大约一半的世界贸易是通过进出口信贷进行的,供应商通过交易双方的商业银行给外国买家贸易融资贷款。对于一个产业来说,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影响的传递率与产业的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和贸易贷款使用正相关。此外他使用美国商业银行和七国集团债券的贸易融资贷款的数据,发现贸易融资贷款的数量与总进口额、进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银行债权额正相关,在系统性银行危机期间,融资成本和国贸模式的关系也依赖于贷款安排(比如贷款期限)、商业银行规模(是否是货币中心,是大还是小)以及债权人的种类(是商业银行还是官方银行)。
2.债务融资对贸易的影响。在债务的主流模型中,债权人通过把债务和贸易限制联系起来以威慑一些国家拖欠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用国内外产品的可替代性来衡量贸易的独立性,而贸易的独立性决定债务支付。国内外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贸易独立性越高,则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弱,可能的资源输出就越多,从而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小,更容易借款。即贸易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其外部融资的保障性越高。有大量研究债务融资与贸易关系的文献。债务政策最终目标应该是扩大贸易和提高投资效率,而不是最大化资本流。为了解决国际债务问题,除了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讨价还价能力之外,金融政策还要与贸易政策相结合,各国不仅融资成本和债务状况不同,经济中不同部门贸易和金融的联系也不同。
三、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负的影响。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八个欧洲经济体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实际汇率波动的增加对于样本国家的出口需求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不论这些国家是否是ERM成员国。运用ARCH模型分析印度、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数据表明,汇率的不确定性对贸易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2.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明显。用随机系数模型预测了实际汇率变动,并且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钢铁行业的月度数据检验了实际汇率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认为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相对来说是很小的,汇率的持续变动、经济增长以及贸易产品的价格对贸易水平的影响都要大于汇率变化的影响。模型同时表明随着汇率变动越来越显著,投资者可以通过组合多样化在发展良好的美国-加拿大货币市场获利,这导致了汇率变动与贸易之间的正向相关。
3.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正的影响。对现存的出口对汇率波动不敏感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当货币升值时,已有的出口商在国外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被迫减少出口额。然而,国内潜在的出口商持有的外币标价的国内资产价值上升,从而面临的流动性限制减少了。这样,一些公司开始出口,部分抵消货币升值带来的负效应。有些情况下,这一效应很强,以至于导致总出口增加。
四、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其他关系
1.固定成本融资对贸易的影响。进入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的存在很久以来就被国际贸易的文献所认可。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市场参与者会受到之前出口经验的影响。他们用哥伦比亚制造业企业数据证明沉没成本是很显著的,并且发现出口经验能够提高出口的概率达到60%。同时也认为一旦企业退出了外国市场,则出口经验就没有价值了。
2.流动性限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除了生产力问题,流动性资金的限制也可能影响公司的进入决定。公司通过向不完全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市场出口产品来获得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这使得出口企业具有更多的优势相对于只在国内市场经营的企业。通过一个具有流动性限制的垄断竞争模型认为因果关系与之相反:他认为如果公司必须要支付一定的进入成本来进入外国市场,并且这些公司面临着流动性限制,则只有有足够流动性的公司才能够出口。即使进入出口市场有利可图,一些公司由于流动性的限制仍然不能够进入。流动性的可获得性越难,在公司之间的分配越不公平,则总出口量越低。
3.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的影响。金融压抑事实上是一种隐性税,发展中国家通过金融压抑作为对储蓄的征税方式。这是因为金融压抑会导致对资本的争夺,而政府对这种争夺行为投入的监管和执行成本越多,对资本流动的控制将会越有效。这反过来说明了金融自由化一定程度上是贸易自由化的副产品。产出的变化会影响到金融发展,由于国际贸易会影响产出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也会影响金融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关系。
五、结语
国内外学者从制度、融资方式、汇率等方面对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了研究,但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从制度这一角度看,金融发展通过影响一国的资金供给规模和成本,对一国的比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贸易。但是,现实中规模经济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制造业行业,模型却没有考虑到金融发展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第二,自由贸易会给经济中的每个人带来一些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可能会使得人们反对自由贸易,金融市场分散风险的功能是不是能够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目前鲜有这方面的文献。
篇4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策略
绿色壁垒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造成了越来越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突破这一绿色壁垒,就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的重点。
1.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1绿色技术标准
绿色技术标准是各国根据本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制定。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消费购买力强、市场容量大,其他国家都想把产品和服务打入发达国家市场,以谋求更多的贸易利益。
1.2绿色环境标志(标签)
绿色环境标志是依据有关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由政府部门及其指定的认证机构,按照严格的程序确认并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向消费者证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消费、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或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小。它是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取得发达国家颁发的绿色环境标志的情况下,才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主要有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认证、绿色标志认证等。
由于绿色环境标志是各国国内环境政策的产物,在国际贸易中容易构成潜在的贸易歧视和现实的贸易冲突。尤其当环境标志起到诱导消费者的选择,并影响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时,它就起到了贸易壁垒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
1.3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2005年1月12日,欧委会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推出了内含80多项具体措施的保证食品安全计划;2006年7月1日开始,欧盟对进口的茶叶实行新的农药最高允许残留标准,部分产品农药的最高允许残留量仅为原来的1/l00-1/200.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依据《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公共卫生服务法》、《茶叶进口法》等对各种进口物品的认证、包装、标志及检测、检验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日本依据《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预防法》对入境的农产品、畜产品及食品实行近乎苛刻的检疫、防疫制度。
1.4绿色包装制度
指规范商品包装(物)、包装材料要符合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要求的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规章。在发达国家,为推行绿色包装,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赋予“绿色包装”以强制约束力。美国规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的减量、重复使用、再生、焚化、填埋5项优先顺序指标;丹麦要求所有进口的啤酒、矿泉水、软性饮料一律使用可再装的容器。一些国家为推行绿色包装,还利用税收优惠或处罚等经济手段鼓励回收使用再生包装材料。
1.5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绿色关税是指进口国以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为由,对其认定的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进口产品,除了课征正常进口关税外,再另外加征环境进口附加税。市场准入是指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用的限制外国产品进口的措施。如2005年9月11日,美国农业部长签署了一项新法令,要求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物采取严厉的检验规定。
2.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出口的影响取决于它的设立国家及其水平,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出口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2.1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绿色壁垒措施在调节贸易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趋增多和复杂的绿色壁垒措施正在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通过建立绿色壁垒体系来调节贸易进出口,已经迫在眉睫。绿色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一样,会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设置绿色壁垒之后,受限产品的国际贸易额减少。
但是绿色贸易壁垒也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产品的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建立绿色贸易壁垒,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和环境标准,降低污染排放,从而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2.2对进口国的影响
绿色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一样,起到限制进口,引起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和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的作用。由于有污染的产品被绿色壁垒阻于国门之外,进口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清洁的产品,但由于产品价格上升,进口国的消费者必须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所需的商品,而有关厂商却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另外,环保标准的国别差异导致一些发达国家将其有毒有害难以维持的印染、漂洗行业转移到环保要求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这种不公平现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使之进入污染不断加重、贸易利益不断减少的恶性循环中。
2.3对出口国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出口国不同的生产厂商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及时改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生产厂商,其在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绿色壁垒阻碍了国内许多厂商的出口,竞争对手锐减,出口市场广阔,而且国际市场上绿色产品价格上升,更使得生产绿色产品的厂商能够补偿由于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而增加的成本。对于不能及时改用清洁生产技术,依旧采用旧的有污染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厂商,其境况将严重恶化。国内该类产品供给大大多于需求,短期内产品积压,使得价格下跌,产量减少。
2.4对我国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总体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贸易机会、企业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食品信心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具体地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2.4.1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
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国、东南亚、欧盟、韩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销路极易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从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场销路受到影响,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的某些商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2.4.2企业的出口成本和出口效益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多数是以环境标准和标志的形式出现,要想实现其环境标准、获取其环境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削弱,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一次性打火机出口,欧盟就提出一个CR 法案,完全的技术壁垒,限制进口的一次性打火机必须安装安全阀来避免儿童不慎使用的时候的安全性,这一点就给国内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厂家就带来了难题,涉及到了技术和成本的问题。
2.4.3从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
由于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因此,必须恰当处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冲击。
3. 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3.1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
我国企业要冲破绿色壁垒,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从而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所以,我们更应该全面认识绿色贸易的性质,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作用,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于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使我国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当然,顺应这股绿色潮流必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而这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3.2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
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此外,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使得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具潜力与市场。我们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执法,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同时,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外,必须加强对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的研究和信息搜集,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为出口企业和外贸部门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咨询,促进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3.3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活动,共同抵制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可利用有关条款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的日益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及歧视性政策,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通过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虽然在遭到发展中国家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仍坚持把环境问题纳入新一轮的WTO谈判中,但有一现状是不能忽视的,即在WTO的140多个成员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已占3/4的绝对优势。只要发展中国家齐心协力,共同协调和合作,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那么WTO是不能也不敢漠视绝大多数成员的这一要求和呼声的。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同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开展和参与有关国际环境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扩大我国在国际环保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并利用多边合作和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对抗那些不适当的绿色壁垒,减少因环保问题引起的贸易摩擦,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4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
一是重视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IS0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二是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只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才是合格产品,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宣传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制度。向企业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在认证程序上指导和帮助企业,不收费或低收费。
结束语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恰到好处地使用可以促使我国企业积极提高科技水平和环境认证标准,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产品的出口创造条件,开拓崭新的国际市场,争创更多的外汇收入。
参考文献:
[1] 江小娟,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2]曾永珍.论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外贸易的影响.中外经贸信息.2004.
篇5
关键词:国际物流成本;国际贸易;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国际贸易也取得了全面发展,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业的向前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所产生的物流业务不仅包括运输、物资管理,还包括消费服务、配送调拨流通费用等。当前,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高额的物流成本对其产生很大影响,并且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向前发展。例如我国的一般工业品,从刚开始的库存、装卸、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到消费者的手中,这其中所产生的流通费用就占到商品价格的一半以上。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使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一、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包含的内容
1.运输所产生的成本
所谓的运输成本,主要包括公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所产生的货主费用、运输成本费。货主费用指物流涉及的运输部门协调处理费用以及装卸费;而公路运输成本主要是指以汽车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其他运输成本则是指海运、铁路、航空、管道等方面运输所产生的费用。
2.库存产品所产生的成本
这方面的费用主要包括为了保管、库存货物而发生的成本,除了包括货物损毁、仓储、保险、力资、税收成本之外,还包括库存货物所占用的资金成本。也就是积压的货物对资金的占用。值得注意的是,在物流成本中列入资金成本,这是当前物流成本和传统物流成本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会把资金的周转率和降低物流成本进行相互统一。
3.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指企业物流业务管理部门或者物流公司在开展国际物流业务时,所产生的一些管理性的费用。在实际操作时,对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很难进行区分。
二、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物流成本对贸易量的影响
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中,库存成本占很大一部分,因此,对于进口商品公司来说,肯定会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要选择贸易量,可以以财务管理实务中的经济订购量为操作模式,再对最佳的订单数量进行确定,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企业的某种库存商品一年需要多少,就算订货量减少了,可是订货批次肯定会增加,因此,库存商品的库存成本就可以根据平均库存量的降低而进行相应的降低,还可采用同批次有序增加订货成本的形式来进行。
2.物流成本对贸易国选择的影响
对于企业所进行的国际贸易业务来说,从国际市场对产品进行选择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选择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也就是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当然要选择价格低的商品;第二,进口国还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因素,因为地理位置会涉及到商品的运费和仓储费的计算等。因此,也只有把价格、运输成本以及库存的成本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进一步得到更好的完善。
3.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术语选择的影响
所谓的贸易术语,是指用来对商品的价格、贸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信息,比如交易处理的相关手续、交易地点、风险划分责任、成本负担等一些概念。根据国际惯例,一般是采用英文缩写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由于贸易术语和交易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贸易术语同时被称为价格术语。
三、控制国际物流成本对策
1.对运输成本进行控制
对运输成本进行控制,要建立在国际贸易双方的运输距离不会发生变化,然后对货物运输量进行最大化的追求,或者也可以在运输商品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使运输距离实现最小化。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对这一运输成本法则进行遵守,才能使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对库存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
库存成本和库存量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关系,因此,对库存成本进行控制,其核心在于是不是选择适当的物资库存数额。同时,这个数额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不会出现过多的库存成本;(2)库存量可以满足一段时间内市场的需求。基于此,企业可以订购批量的基本模式,使合理的库存成本达到最佳状态。
3.建立物流外包理念
时下,很多出口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待物流业务是以自营物流方式取代原来的外包形式。而事实上,这不仅会使物流的间接成本得到增加,还会降低物流服务效率及质量。因此,国际贸易企业要提高物流外包的商业意识,把物流交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进行操作,而把企业的中心放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际世界各地企业来说,都有参加国际分工的可能性,而且要加入到全球贸易的进程中,并且,这个行进大军还将越来越大。通过对某一个国家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国家国际贸易是不是发展得很成功,与物流服务网络的效率和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起高效率的国际物流体系,才能使全球物流网络得到顺利对接,也只有保证畅通的分销渠道能够顺利进行,才能使外部、内部的需求对某一个国家扩大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篇6
1.1 国际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国际物流特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物流往来。国际物流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一种针对时间和空间方面
的困难的物流服务。在该物流的进行中,需要调动不同国家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通过多方面的协调而选择最佳方案进行资源配置。
国际物流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中期,在成长期的物流业的系统逐渐完善,配置渐多,虽然已经出现了跨国服务但是人们并没有将其放在重点发展的地位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国
际物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这就是国际物流发展的第二阶段,
即20世纪末期的十年间,这个阶段中国际物流的发展出现了阶段性,发达国家的相关业务进展迅速,第三世界国家则相对来说慢一些。
现阶段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就是20世纪末期至今,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接受并且着重发展国际物流业,以期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也是现代国际物流的开端。也正是因为此,现代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1.2 国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在WTO的作用下,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承认,国家之间通过这种贸易来调整供求关系,增加财政收入。
2 现代国际物流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 对内降低产品成本
对于现代的国际贸易来说,业务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将产品从一个国家运到另一个国家进行售卖,而是将整个的生产加工过程分散到各个国家来进行,这就需要国际物流的配合。现代国际物流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品上。
众所周知,产品的成本不仅仅以其原材料、加工等方面来作为依据,产品的运输费用也是其中一部分。在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下,因为交通的迅速发展,降低了产品的运输费用,缩短了产品的运输时间,减少了产品的保存及管理费用,这些都是现代国际物流业对内降低生产成本的表现。
2.2 对外促进贸易发展
由于国际贸易的运输需要多国家或者地区进行配合,无形之间就增加了双方的联系和贸易往来。现代物流业的运输方式多样,经常会出现一种产品需要调动多种运输工具来完成调配,或者会出现一种产品需要多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不同零件来组装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使用现代国际物流的力量来进行。换句话说,现代国际物流是贸易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推力。
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现代物流业最突出的一个优势就是提高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的速度,一方面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国际贸易中,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两个因素一是时间,二是质量。现代国际物流业将产品的运输速度提高,减短了产品的保存时间,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3 现代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健全物流管理体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代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相关管理人员来进行,还要对
其员工进行规范和约束。建立有限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可以提高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还要依托于人才的引进,对于专业型人才要加大培养和引进的力度。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对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储存部分的投入以及加强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软硬兼施”,一方面是硬件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技术方面软实力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现代国际物流的发展速度,增强其服务项目。
3.3 紧密国际合作,创建有效机制
现代国际物流业本身就是依靠多个国家和地区方面的配合来完成的一种物流活动,所以对于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来说,也要注意增加国际间的合作,创建有关于物流业的机制或者机构,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模式。
篇7
关键词:“黑三角贸易”;国际贸易;制度;出口商品结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64-02
制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比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合约制度、产权制度等。在具体的研究中,大家往往会根据需要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比如Levchenko A.(2007)认为制度应包括合约强制执行、产权及股权保护制度,而Nunn(2007)则把制度具体化为合约实施制度。
对制度的研究正成为经济学领域尤其是国际贸易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热点和前沿。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制度的效应,包括贸易效应、投资效应以及增长效应;二是制度的决定及演化发展。主流国际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制度效应,主要集中在讨论人力资本、R&D、市场开放、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制度对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制度的构成非常复杂,其发展演变缓慢且易受很多经济以外的因素影响,所以制度的决定和演化发展方面的研究不多。
“黑三角贸易”也叫大西洋三角贸易,主要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并开辟了新航线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开始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种植园主开始买进非洲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这为欧洲奴隶贩子打开了道路。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欧洲商人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制成品,在非洲交换成奴隶沿着新航线把奴隶运往美洲,换成糖、烟草、稻米和金银等原材料返回欧洲,在欧洲又把这些原材料加工成制成品运往非洲,如此循环往复。在欧洲西部、非洲几内亚湾附近和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黑三角贸易”由此而来,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共持续了近四百年。
一、贸易本身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制度变革
在“黑三角贸易”中,各参与方都经历了大规模的远距离国际贸易,这需要一系列制度做保障,因为在这种远距离贸易中产生了很多需要靠制度解决的问题。假设一个商人要从事国际贸易,首先,他出发时会带着其他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投资者的资本不在自己的控制和视线范围内,需要所在国制度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比如产权和合约制度,因此商人所在国的制度是激励他们积极从事贸易的基础。其次,商人到达了由其他君王统治的外国土地,外国政府可能会没收他们的商品,此时需要制度来保障商人的利益,比如产权制度,因此目的国相对完善的制度是商人在该国从事贸易的基础。第三,这个商人会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商人建立合同关系,有些商人可能行骗后逃跑,此时需要制度来保障这些商人各自的权益,比如合约制度,因此目的国的制度是该国商业繁荣的基础。
二、贸易增长通过影响国内收入分配进而影响制度发展
贸易增长会影响贸易利益在本国的分配,进而影响参与国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竞争并导致其相对力量的变化,正是这种利益团体相对力量的变化推动了制度变革。国际远距离贸易使一部分商人获得了巨额财富,与此同时,远距离贸易伴随的风险也使得这些商人集团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行政进行约束并推动有利于本集团的制度变革,为其更好地从事贸易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当建立了有利于本利益集团的制度体系后,他们又会形成强大的力量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在美洲,三角贸易使其专业化于种植业和采矿业,比如糖、烟草、棉花以及银矿业,这些生产活动需要占有大量土地和强制劳动政策,部分欧洲在美洲的殖民者因此富裕起来,进而使得少数种植业主和矿主能主导政治,保护他们以免受到经济和社会竞争的影响,这种保护使得美洲的一些地区尤其是拉丁美洲的制度停滞不前,比如扭曲土地所有权、虐待劳工等。在英国和荷兰,贸易改变了政治权利的平衡,使社会更加关注商业利益而皇家利益。由于代表商业利益的商人希望有较好的产权保护和合约制度保护,他们利用其新的政治关系推动君利的制度改革,比如1688年的“光荣革命”。
三、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制度演化的内容
在“黑三角贸易”中,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商人和企业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欧洲专业化生产制成品,比如枪支、火药、盐、布匹、朗姆酒等,美洲专业化生产初级原材料,比如糖、棉花、烟草以及金银等,而非洲专业化出口奴隶。
在非洲,奴隶贸易使制度迟滞不前。对非洲来说,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最恶性的资源开采:奴隶。许多研究发现,奴隶贸易是至今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那时的非洲,朋友之间、亲人之间、邻居之间经常会出现欺骗、绑架并把对方作为奴隶贩卖,这种奴隶制贸易带来了广泛的社会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在美洲,其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种植业和矿产开采,由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得一些种植业主和矿主极力维护对其有利的制度,并试图改革对其不利的制度。通过Dell(2010)对西班牙在波托西(今天的玻利维亚)的银矿调查研究后发现,贸易利益的驱动使得强迫劳动制度在这一地区流行,这种制度用来招募和管理奴隶在波托西的银矿工作。另外,Naritomi,Soares and Assuncao(2012)研究了“黑三角贸易”对巴西制度的影响,他们发现糖业的殖民专业化与今天的不公平制度有关,金矿开采专业化与今天巴西糟糕的政府行为和产权制度有关。
在欧洲,与贸易有关的制度改革积极有效地开展。在“黑三角贸易”中,欧洲的经历不同于美洲和非洲,有来自美洲廉价的原材料和制成品稳定有效的非洲市场,欧洲商人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初级制成品。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西欧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制度,比如现代公司制的前身,这些公司由非亲人组织而成,被各个地区的民事法规合法化并推动了后来欧洲一系列相关制度的改革。
四、贸易对制度的影响依赖于贸易各方的初始制度条件
一般来讲,制度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制度的演化发展存在着路径依赖,制度系统会在相当程度上顺从惯性并遵循相对稳定的路径缓慢演变。换句话说,今天的制度约束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贸易对制度的影响也依赖于制度的初始条件。比如“黑三角贸易”使加勒比一带的种植业主富裕起来了,然后这些精英利用他们的财富把工人排除在政治权利、教育和其他公共物品之外。在欧洲,三角贸易也培育了一批新兴商人,他们利用财富推动了产权制度的改革。在非洲,奴隶生产专业化导致了国内制度的恶化。
Acemoglu et al.(2005)对西欧的崛起进行了跨国和跨城市的研究后认为,1400—1500年间国内制度较好的国家,三角贸易使其制度得到了更大的改善,比如产权制度和合约制度朝着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发展。
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有利的贸易模式转化成积极的需求,积极的需求转换成工人的高工资收入。在“黑三角贸易”中这种收入增加也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度的改进。然而这一变化不能在强制性社会中实现,比如在非洲,因为罪恶的奴隶贸易根植于扭曲的制度,所以无法使制度得到积极的改善。Dippel et al.(2012)验证了1838—1914年间糖价波动和14个加勒比甘蔗殖民地的强迫性劳动对工人工资的影响,最后发现贸易没有改善强迫性劳动制度。对此,我们的观点是,由于初始劳动制度就不利于劳动者,种植业强大导致很少有人能自由地保有土地,因此工人别无选择。
五、“黑三角贸易”对当代国际贸易影响出口国制度的启示
在“黑三角贸易”中,奴隶贸易使非洲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美洲国家其次,而欧洲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带动了其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制度的完善并使制造业在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继续升级换代,可以说是贸易的最大赢家。
从这一历史证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非互利共赢的贸易制度无法持续,这也是“黑三角贸易”被废止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之一。第二,国际贸易对出口国制度的影响依赖于生产结构使国内哪个阶层变得更富有,那些支持商业制度而限制君主制度的欧洲商人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制度也朝着更有利于商业利益的方向发展。第三,靠牺牲资源和环境的贸易制度不能长久,比如非洲的奴隶贸易。这对于当今中国转变出口贸易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政府应制定切实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杰,李勇,刘志彪.制度对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层面4分位行业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0,(2).
[2] 黄汉民,郑先勇.大国崛起中的贸易政策取向及对中国贸易政策启示——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思考[J].国际贸易,2010,(10).
篇8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跨境电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获取到国际上比较廉价的产品,目前跨境电商已经受到国际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除此之外,也为大多数零售商、个体批发商和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他们不需要借助传统模式的外贸渠道进行货物购买,可以直接采用跨境电商的平台去获取自己喜爱的物品,进而减小了烦琐的交易方式,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1 跨境电商的内涵及特点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跨境电商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的引入,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而且使消费者的生活丰富多彩。相比于以往的传统贸易方式,跨境电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跨境电商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特点,跨境电商可以使用无纸交易,即在交易的过程中只需要完成填写电子信息,就可以实现交易,这就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②跨境电商充分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在进行电子交易的时候,交易的范围不限,消费者可以进行国际交易,购买自己喜爱的国际商品,这种国际化的交易环境就充分展示出一种全球化特征;③跨境电商充分体现了无形式的交易特点,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商交易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即在具体的电商交易过程中,国家只需要购买使用阅读使用权利,就可以享受到等同的待遇,这种没有实物的交易模式已经被人们所接纳并认可。
2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现如今,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享受着跨境电商给自己带来的便利,跨境电商也在人们的认可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一文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我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质量越来越高,国际进出口货物的交易规模也越来越大,为此国家也在不断完善跨境电商的相关机制,颁布实施跨境电商的相关政策,尽可能使跨境电商推动着各个企业协同发展,使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稳步向前。
在中国的跨境电商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制造网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和中国制造网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交易平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搭建了购买的桥梁。虽然中国制造网和阿里巴巴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交易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大多数企业在经过不断咨询之后,采取线下交易和交流,就不能实现电子平台上的交易;这些早期平台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在资金流动和支付商品方面,各个行业的服务不够到位。
3 研究跨界电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1 完善了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和跨境电商的引入,使得国际市场的交易模式发生了改变,交易模式越来越现代化,交易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再加上地球村的建立,使得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交易过程中也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企业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机制,改进自己的产品,创造出消费者满意的高质量产品。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不断地研究合适的网络营销模式,钻研一种可以被消费者认可的营销模式,为了提高企业的销售量,加快企业的现代化销售,提升企业的交易效率,就必须改善市场交易模式。网络营销就是一种既简便又高效的交易模式,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坚固的业务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企业的高效率发展,同时企业还要不断地从消费者那里得到反馈,并做出相应的改善。
3.2 实现了贸易方式的创新
一些规模不大、人才匮乏的中小企业经常在传统国际贸易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传统的交易模式只会使中小企业备受打击,却不能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进步。但是跨境电商的引入,就会加大中小企业的贸易规模,帮助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跨境电商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跨境电商促使所有的企业共处一个交易平台,各个企业之间也会互相欣赏,找寻企业合适的货源和机遇,最终会实现企业之间的共同进步,整体的企业效率会逐步上升。跨境电商是新时代下的一种交易平台,跨境电商中运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高效获取准确信息,送去全方位的信息基础服务,烦琐的交易模式得到了简化,也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够加入国际贸易的行列中,跨境电商就是改变了以往的传统交易模式,创新完善了国际交易方式。
为了实现各个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为了实现企业的高效率服务,为了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必须运用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在国际贸易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物品。跨境电商平台实质上是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是大量虚拟企业的加入,大量的企业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快速简便地找寻自己满意的商品。跨境电商使得国际企业中资源信息能够得到利用,也避免了企业资源的浪费,为国际企业带来了福利。对于传统交易模式的创新,就是创造了跨境电商平台,在该平台上互相分享信息和获取资源,不仅使企业的产品得到了高效运用,而且促进了企业的进步发展,跨境电商平台对世界国际贸易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4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形势
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了给跨境电商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了推动跨境电商的进步发展,为了符合时展的需要,我国必须不断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具体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创建良好的内部环境,给国际市场贸易模式的创新制造良好的机遇。降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使消费者更加接受和喜爱跨境电商贸易平台。第二,创建和完善各个监管体系,使跨境电商平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要确保交易环境的安全,保障每个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和产品优质。第三,要追求不断创新,创新管理制度和完善法律法规,鼓舞各个企业实现创新,进而促进跨境电商的创新化发展。
4.2 加强综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国际贸易模式转型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创新型人才越多,国家也就越强大。为了培育综合型人才,推动国际贸易模式的转型发展,为了加大对跨境电商的创新,就必须有创新型人才的帮助,所以说培育综合型人才是国家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有以下三点:①加强高校人才的培养,高校在培育人才的时候,要适应时展的潮流,教育的方式要创新和全面;②企业要加强对综合型人才的接收,为了壮大企业的优秀人才队伍,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教育;③健全企业培训机制,企业要强化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让企业员工能够胜任任何工作。
篇9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企业在国际贸易交往中的影响
(1)语言文字的差异对国际贸易合作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根本,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各国语言的相互碰撞,相互转化,成为达成交易的必经途径。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内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语言转换的不合理,或贸易谈判中出现误解,就会阻碍国际贸易合作。国际贸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际形式,语言的合理转换在国际贸易中极为重要。从本质上来说,同一事物、同一词句、同一现象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可能被赋予了不同的语境、寓意和文化含义,进而产生跨语言交流障碍。
(2)价值观念的差异对国际贸易交往的影响。在我国,儒家的正统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人们习惯于用道德约束的力量来制约日常的生产生活,在西方国家则习惯于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这种价值观念上的差别,表现在国家贸易交往中就是各国处理纠纷的方式差异。因此,在国家贸易往来中,要特别注重不同国家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在对外贸易合作中,中国人解决问题所使用方式更偏向于人情的角度,而西方人则偏向于以法律规则为基准。因此,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和谈判时,谈判时间的选择、谈判技巧的运用、谈判过程的把握、谈判结果的商定等等方面都有着千差万别,要顺利推动国际贸易的进行,就要有的放矢,加强沟通交流,努力取得合作共赢的效果。
(3)历史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文化风俗的外在体现常常是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反应。在中外国际贸易中,不同国籍的人在决策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存在差异。在国家贸易中,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市场的开发建设、广告推销等等方面,都要结合不同国家内部国民所受的传统教育的影响,来研发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国际贸易更深层次的进行。
二、应对国际贸易文化差异的对策
(1)促进国际贸易环境法制化与规范化。健全的法律体系,是规范国际贸易交往活动的基础。特别是在现有的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交往带来的不利影响下,更要探索建立健全国际统一的法律纠纷解决体系,不断用法律来规范和制约国际贸易交往活动,使国际贸易双方都能接受和理解,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组织和机构应建立完善、简明、公正和透明的对外经济贸易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决策机制。规范世贸组织纠纷解决的措施和条件,实行无差别对待,不能搞贸易歧视和贸易封锁,建立正常的国家贸易交往的环境,使各国经营者都处在统一的制度平台上,受到相同的外部约束,避免因道德等非规范化约束产生难以把握的影响。同时,各国进行的机构改革也应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的机构设置靠拢,使经营者易于理解和适应相应的管理。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世界性经济组织要尽可能放宽对落后国家知识产权贸易中的有关保护条款,免除对发展中国家服务、纺织品和农产品出口的种种限制,使落后国家尽可能获得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并取得比较收益和创汇的机会。同时,通过技术转移和投资带去先进的文化理念,促进世界各国走向文化融合,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全球的无壁垒贸易。
(2)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国际贸易的跨文化融合。消除文化差异对贸易不利影响的最有效办法是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种协调配合,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综合体,使文化差异对贸易的不利影响消失并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因此,相关组织和机构应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培养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法规等,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通过文化融合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同时,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应制定与当地文化融合的营销策略,创造当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然后是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习惯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才能达到破除壁垒的目的。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12 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技术创新一直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联系,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和重要手段。
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外贸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仅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全世界约1.6万项国际标准中,中国参与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中国的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状况与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样的机制可以保障技术标准成为贸易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如何依照具体国情制定技术标准政策?这是一些很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领域,对于制定相关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提高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贡献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有关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Coe和Helpman(1995)研究证明,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Ebling和Janz(1999)认为,创新是一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驱动出口流量的主要因素。余道先等(2007)认为,一国越重视研发,产品的知识与技术密集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贸易结构的改善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张军(2008)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形成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二者正相关。孔伟杰等(2012)实证研究表明,R&D 投入对地区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是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标准能够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Swann(2000)认为标准影响和塑造产品创新的模式;Blind和Grupp(2000)认为标准化在传播创新、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IN(2000)发现,标准变更速度越快的部门技术创新越快,标准缩短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和应用之间的时间差。
另一种则认为起阻碍作用,比如,David等(1985)研究了次优技术对标准的“锁定”现象,认为标准会对技术发展产生阻碍;Hanseth(1996)认为标准化会限制厂商的创新战略、减少厂商创新的选择范围。还有一些综合了上述二种观点,比如,Greenstein(1990)认为,技术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技术创新成果的选择,但同时也为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提供了机会。Swann和Watt(2000)认为,在标准形成过程中,如果最优技术成为标准,标准就能促进技术进步,但如果非最优技术成为标准,标准也可能阻碍技术进步。
三是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此同样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标准能够对贸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Swann等(1996)通过研究英国贸易运行情况及标准状况,发现标准能促进贸易和增强产业竞争优势。Atkins(1998)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减少的角度论述了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Gandal和 Shy(2001)提出标准和技术规则能通过产生规模经济而使价格优势成为可能,从而导致贸易优势。另一种则认为各国标准间的差异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Thomsbury等(1999)研究表明标准更接近于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进而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Jongwanich(2009)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实施的食品安全标准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食品出口。我国也有许多关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
此外,也有少量关于技术标准、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的研究。比如,Kunt(2001)实证研究表明,瑞士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对其向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Blind 和Jungmittag(2007)通过研究欧洲国家12个部门发现,专利存量和技术标准存量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从已有研究文献看现有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未能将三者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二是关注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贸易促进作用的多,关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多,关注发达国家借助技术创新而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技术标准垄断的很少。三是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的少。四是还未将技术标准上升到政策层面,事实上,技术标准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乃到竞争政策层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探究技术标准、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尤其注重考察发达国家借助技术创新而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技术标准垄断,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相关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技术发展角度对贸易的理论研究持续不断,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技术为主体的贸易理论体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的概念由Posner于1961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存在于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是贸易流产生的一个主要源头”,其理论基础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根据该理论,一个公司之所以从事技术创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竞争地位。技术创新通常是导致一项新产品形成的主要因素;当新的产品诞生以后,在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其相当一部分产品将用于出口,即形成贸易流;进而,基于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创新的多元化及技术差距的多样性,构织了整个国际贸易流网。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
由Vernon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是对技术差距论的发展和完善,其理论基础在于“当一项新的技术完全成熟时,通常将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转移”。根据该理论,产品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产品引入阶段。往往需要较高程度的技术工人来适应工序、工艺、设计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产品生产多发生在本国,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二是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逐步成熟,大规模的生产技术被引入产品生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随着技术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产品生产将被转移至对该产品消费需求大且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三是产品完全成熟阶段。由于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已完全成熟并高度标准化,因此产地的选择只考虑成本因素。
(三)竞争优势理论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于199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一国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该理论的核心是“钻石模型理论”,即一国竞争优势取决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这六个要素相互影响、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继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差距论、产品周期论、竞争优势理论皆认为技术创新和差异对一国的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与此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研究,特别是贸易竞争优势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途径。
四、影响机制分析
本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对国际贸易产生促进作用与阻碍作用的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
(一)促进机制——从技术创新到贸易发展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二者所形成的技术发展链、产业发展链,清晰描述了技术发明由技术最终转向市场、进而促进产业乃至贸易发展的思路。其中,技术标准始终处于技术发展链与产业发展链的结合点,是技术实现生产力价值的关键之一。
1.从技术创新到技术标准——技术发展链
技术发展链以技术创新为起点,进行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标准的循环。
(1)技术创新是源头。就与贸易相关的技术创新而言,一般涵盖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发明阶段,即技术可行性生成的阶段,其发生范围一般只局限于实验室。二是原创阶段,是一种新产品正式诞生的阶段,其往往只发生在一个公司的生产领域。三是创新传播阶段,是技术创新由点向面的扩散过程,即作为成熟技术,逐步为业内同行所广泛采用,导致该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并促使生产力提高。
(2)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就技术创新而言,专利所起的实际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技术创新提供相应法律保护,并明确技术发明人与技术发明之间的权利关系,以此鼓励技术发明人把相关的技术发明资料公诸于众。技术公开为技术可获得性提供了便利,但是技术公开并不提供技术的可用性,因为按有关法律的规定,使用涉及专利的技术需要支付费用。因此,从技术发展链的角度看,专利并不直接对技术创新或技术发展有直接的贡献。专利只是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要把专利真正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上去,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创造。
(3)专利标准化。当前,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制定的标准中没有专利的技术在减少,有专利技术的标准比重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私有技术或产品通过竞争获得市场主导地位而成为事实上的产业标准,开始出现市场驱动的企业标准制定联盟,这些联盟由市场上的少数重要企业组成,目的是将这些企业拥有专利技术体系推广为事实标准,或者推动已经被国际组织批准为标准的专利技术市场化,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垄断地位,还可以主导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
2.从技术标准到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链
产业发展链以技术标准为起点,进行技术标准—产品生产—产业化的循环。
(1)技术标准是实现从技术创新到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被广泛使用。要达到这个目标,必然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技术创新成果必须被转化为适于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形式,并为权威机构所认可;二是该项技术必须能够易于使用和推广,即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够重复达到既定的效果和要求。这两项要求正好是技术标准所具备的最主要的两个特性,即“经公认机构批准的”和“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因此,技术标准是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创新技术普遍应用的关键环节,是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项技术创新,无论其理论或技术本身有多么先进和实用,如果没有经过技术标准这一环节,则该项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应用,其社会价值以及技术价值本身都无法实现。
(2)技术标准实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贸易的发展。技术标准化的过程是一种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促进知识交流和技术快速有效扩散的过程。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标准,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加快了产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促进了产业技术的扩散与协同共享,提供了产业协同发展的接口。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关联,及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及新兴产业的形成,进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对贸易、经济产生影响。
反之,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也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水平新一轮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诱发新的市场需求,并可能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展开新一轮的循环作用过程。
(二)阻碍机制——从技术性贸易壁垒至技术性贸易垄断
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相结合,一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垄断(以下简称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技术壁垒是通过防范来限制国外对手进入本国市场,而技术垄断则是通过占用来排挤对手、以专利为武器进入他国市场。在对贸易的影响中,更具决定性的是技术垄断。由于有关技术壁垒的研究已很多,本节主要探究技术垄断。
1.技术垄断
从历史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贸易的发展必然导致垄断的产生。贸易垄断先后出现了生产资料垄断、市场垄断、资本垄断、技术垄断四个阶段。技术垄断是贸易自由化在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趋势。就本质而言,技术垄断并不意味着技术封锁,相反,技术垄断在形式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技术合作和交流,但这种合作与交流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技术交流越深入、技术应用越广泛,技术垄断所能造成的影响就越大。当某一产品或产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特定技术时,技术垄断就成为可能。而当技术与资本、市场等因素密切结合时,贸易垄断或贸易的不平衡则成为必然。WTO意识到技术对贸易的负面影响,创造了以TRIPS协议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但其过宽的知识产权定义及过严的知识产权保护似乎为技术垄断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技术标准垄断
技术标准垄断是技术垄断的重要形式之一。一般地,企业通常通过控制技术标准,在与相应的知识产权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的标准”的规格和技术上设定排他权,其他成员在支付适当数额的专利使用费之后可获得与该技术标准有关的专利权的使用许可,由此,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垄断地位。如美国微软公司就是利用其视窗系统技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占据操作系统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形成“事实上的标准”,造成技术标准垄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较大的垄断利益,占据垄断地位。技术标准垄断具有排他性、单向性、合法性、合作性等较突出的特点,此处不展开阐述。
3.技术标准垄断对贸易的不利影响
(1)加剧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技术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技术标准掌握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国家利益。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垄断优势,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帮助本国企业参与或主导技术标准制定,提升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并最终形成对同类产品国际市场的垄断。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标准制订中处于谈判弱势地位,在标准的实施上处于被动接受局面,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愈来愈成为影响世界贸易平衡发展的主要障碍。
(2)阻碍创新、限制竞争。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从长远来看,技术标准垄断阻碍其他竞争者自由进入市场,如因为微软的技术标准垄断,其他电脑厂商无法自由进入市场与其竞争,从而阻碍了新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此外,由于新技术形成的新规格标准会对既存企业的优势地位构成直接的威胁,因此,在行业内也会产生抵制新技术成为行业标准的协调行动。标准化团体或企业标准联盟为设定统一的标准而开展协调、联合行动,其设定的标准均或多或少地由于企业间的相互协调行为而产生程度不同的限制竞争问题,妨碍技术进步,垄断行业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
(3)侵害标准使用企业的利益。许多公司拥有数量巨大的专利权,标准的通用性和普遍规范性使得标准涉及的知识产权人有着更强的垄断地位和更大的垄断利润,其他经营主体要进入市场,必须取得知识产权人的许可,必须支付高额的许可费;某些企业可能会利用所掌握的国际技术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滥用知识产权。标准实施企业因为缺乏标准技术的采纳实施,企业在境内不能正常生产,在境外出口也受到阻碍。标准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将极大地损害该国企业的利益。
(三)影响的理论模型
综上所述,就技术与贸易关系而言,存在两条发展链,即技术发展链和产业发展链。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链的源头,技术标准是技术发展链的高端和关键环节,同时,还是产业发展链的重要基础环节,是技术实现生产力价值的关键之一。
技术创新、技术标准通过进入“技术创新—专利—标准—产品生产—产业化—市场壁垒或垄断”的循环,对国际贸易产生促进或阻碍。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五、政策建议
政策是国家及其政府体现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并非来自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在于政府能否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要素能高效使用和升级换代。当前,以技术标准为手段的贸易壁垒和贸易垄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趋加大,必须要将技术标准与贸易活动、贸易政策直接结合,从政策层面对应对技术标准垄断予以重视和推动,使技术标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在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利益。根据研究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建立技术保障政策
技术保障政策中应该对贸易环境中的技术因素作出客观评估,对国际间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的现状、影响和发展等正确判断,对我国自身的技术现状有清醒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明确、可行的技术保障政策,通过政策性的思维方式的手段,形成对贸易、经济有效的促进作用,发挥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技术保障体制
建立技术保障体制。是指参与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部门、各单位的体制建设,包括对政府层面、科研层面、企业层面、贸易层面的组织与协调。在推进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时,应由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开展纵向与横向的有效协调,在不同部门和单位系统中,形成有序的工作体系。加强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公司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跨部门、跨领域的共同协作,共同研究和制订针对不同产业特征和需求的技术标准策略,应对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
(三)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技术保障体系的机制,是推动和确保技术保障体系有效运作的内部构架。技术保障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并存在众多层次和进程的综合体,因此,技术保障体系的机制,必须是经过有效整合的机制集合,应包括市场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协调机制、合作机制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完整、有效的技术保障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协调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水平。
(四)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技术保障体系是指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利益为目标的,以技术内容为核心的经济与社会保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应对以技术及与技术相关方面所引起的威胁经济安全的情况。技术保障体系是国家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并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具体体现。
(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技术保障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技术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环节,即技术创新环节、技术公开环节、技术广泛运用环节。而其中,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主线,是技术保障体系的主要环节。人才、投入、专利和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是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发展的首因,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投入与创新的关系非常紧密,其中R&D的投入与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关系,加强对R&D的直接投入,是实现技术保障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前提。专利是技术创新成果的体现。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就建立技术保障体系的策略而言,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专利保护为手段,以技术标准为核心”。
结语
技术对现代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面临“第三次产业革命”,必须重视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对贸易的影响,加强技术标准政策研究,有效地建立技术保障体系,切实发挥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提高技术标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贡献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