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52
1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以下普遍问题:
1.1 资金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会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部分资金。而改革开放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传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资金问题就突显出来。
1.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计划经济时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主体是农村主要劳动力,由于土地集体所有,故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也是通过强制动员机制要求农村劳动力来完成,这种管理机制虽然存在人员浪费、劳动效率低等问题,但是可以支持农田水利设施最基本的低水平运转。
1.3 农村群众未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些基层干部、农村群众缺乏发展农业水利的意识,缺乏大兴水利、主动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基层干部也只是被动参与水利建设。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经商已成为农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现象势必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锐减,且农村留守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等现象。这类人群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更加缺乏积极性,也不具备节约用水、发展水利的意识。
2 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性的策略
不可否认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上述现实问题,实际工作中要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促进农业水利的良性发展。
2.1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
资金是阻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政府政策性支持资金无法满足现有农业生产需求的现实条件下,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多方拓展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比如可以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相应的比例用于水利建设,全面发展民营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妨碍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水利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农民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愿出资、投资建设水利工程,并将农田水利作为一项产业进行投资经营,由政府部门提供技术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增加水利专项资金的金额,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水利专项资金全额、合理的应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2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农村地区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政府部门作为一些大中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主体,实行集中权管理制度,水利设施的管理、应用、维护等责任均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针对一些市场价值较高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公共水利设施,可采用拍卖经营权的方法,遵循市场规律签订经营合同,确定管理及维护主体;针对一些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具有较高社会效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采用专户或专人承包的办法,将管理权承包出去,新建水利项目则可全面开放其经营权,鼓励农民个体积极、主动参与水利设施建设。
2.3 创新管理办法,增强水利建设意识
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针对破坏水利设施、妨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以保证水利设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在日常工作中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研究、完善水利改革发展规划,细化管理细责,并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作为乡镇基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将考核内容作为乡镇发展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考核力度;加强水利建设的宣传,利用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宣传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全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氛围。
3 结语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建设 管理 维护 建议
1、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最基础设施,同时也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就其项目建设的规模而言,它是最基础的小型项目,但是却关系到一个地区农业的发展的水平、农民的生活水平,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存在工程和管理这两方面难题。工程上主要是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老化失修等;管理上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投入、管理、维护不能到位。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的分析
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不断完善。经过对我国各省、市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调查考证,发现一些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
2.1建设标准低,没有科学统一的规划
在调查的众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中发现,大多数地区没有符合客观实际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标准,缺乏规范的指导、很多项目不尽合理,再加上资金短缺,则导致建设的水利工程标准低、工程效益不高,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2.2管理比较粗放,工程项目老化失修
在已建成的工程项目中,管理工作比较粗放,缺乏相对科学的管理体制。对设施的维护改造工作不到位,出现水库淤积严重、蓄水量减小、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不能及时得到维修、改造、管道锈蚀泄漏等问题。
2.3管理维护经费无保障
相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由于项目工程较小,得不到国家经济上的全方位保障。地方政府也没有及时提供正常的维护改造费用,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得不到维护,灌溉渠道缺口增多,致使田间供水秩序乱。
2.4调蓄能力差,出现水资源供需不当
部分水库的调蓄水能力较弱,径流、渠道利用不合理。其次由于雨水时空分布不均、河流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导致农田灌溉不均匀,再加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用水量剧增,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现象。
2.5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部分地区出现垦荒造地现象,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源地失去含水能力、山泉断流、大面积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再加上人为的破坏,致使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3、全面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与监管力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必须综合工程项目的整体,建立科学机制,规范管理,发挥其长期效益。
3.1统一规划,提高标准
各地区在建设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要根据地区特点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编制出“水利发展白皮书”。要求各级单位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必须申报工程的地点、投资、规模、施工单位、受益范围等等一系列信息,经过专业部门批准后方可动工。
3.2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水利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实施科学、统一的管理模式,让布局规划贴近实际,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适时对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对项目施工过程严格要求,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设置专人进行重点管理,落实项目目标责任制,层层审批、步步监督,确保项目施工管理安全,促使小型水利工程规范有序发展。
3.3建立合理水费制度,提供资金保障
地方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要推进基层农业水价的改革,建立规范合理的水价收费制度。并且适时适量的采取政府拨款或者申请国家补助等方法,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经费与维护经费。在制定用水费用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可以与农户商议具体收费标准,减少农户水费支出,同时确保水费能够返回维持运行。还可以制定相关合同,采取农户投资修建水利工程、农户管理,减少政府的干预,真正让农户得到收益。
3.4技术培养,科学治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规模较小,但是具有长期的效益。因此规划建设必须具有长远眼光。水利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时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顺应农业的发展,做到调蓄水合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自身效益,更好地服务大众。
3.5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
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杜绝胡乱开垦荒地现象的出现,实行退耕还林活动,保障地表植被、保障土地的含水量,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更要防止来自人为原因的破坏,加强配套实施,避免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
4、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根本任务在于项目施工的质量,设计者必须具备长远的目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科学体制,统一监督管理,使施工过程更加合理、管理更加严格、确保具备长期经济效益,保证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人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刚才,XX同志对全市20__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我都赞同。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20__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建设的决定》,以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整治、骨干水利、乡村便道、土地整治为重点,加强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治山治水、改田改土活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资金投入大幅增加。一年来,全市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国家补助70亿元,群众自筹4.1亿元。特别是水利建设完成投资55.2亿元,创年度水利建设投资新高。二是各类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共解决了260余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整治病险水库647座,比上年增加1倍一以上。完成因汶川地震出现险情的352座水库的应急处置。开县鲤鱼塘、“泽渝”一期等重点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大足玉滩水库正式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农村生态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三是建设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竞标”机制、“三公示”制度等新的建设管理机制被广泛应用和普及,监督机制更加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工程建设管理的透明度,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四是建后管理逐步规范。一些区县合理确定工程水价,建立工程管护机构,组建用水户协会,促进了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后管护。
这些成绩是在克服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不遇暴雨、历史罕见雨雪冰冻天气、汶川特大地震等多各自然灾害袭击,以及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投资趋紧等多种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来之不易、可喜可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认识水平大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不如20__年特大旱灾发生后,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有所减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普遍存在等、靠、要政府投入的思想,“一事一议”的办法没有发挥出明显的作用;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缓慢,改革措施不落实、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够有效,有的区县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上突出重点不够、效益不够重视,没有认真贯彻“整镇整乡”推进的原则,花了国家的钱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前,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我市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和困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将掀起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热潮,农村政策将更加完善,农业农村发展将更加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迎来又一轮良好机遇。二是我市水利、农业、交通、林业等部门先后与国家有关部委签订了统筹城乡相关领域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国家有关部委对我市加大支持的目标、方向和具体措施,必将加快我市农田水利相关领域的发展。三是市委、市政府刚刚启动的森林工程,将完成巨额资金投入,必将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四是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对继续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的决心十分坚定,必将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持久的支持。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受物价上涨、征地移民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各类工程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在国家从严从紧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筹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大。二是组织发动越来越难。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80余万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劳动力组织的较大困难。同时,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认识不统一,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三是自然灾害越来越频。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可能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果带来新的破坏,加重建设任务。四是管理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农田水利设施大量开工和建成,已成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任务越来越重,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责任的难度不断加大。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形势,既要充分把握机遇,因势利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又要充分估计困难,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排除障碍,努力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局面。
二、认真落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任务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抓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确保明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我市实际,全市20__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要继续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扎实抓好农村水利、森林工程、乡村道路、生态文明和基本农田建设,努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水利建设
要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头等大事,把解决水源工程少、水资源利用差、水利设施病险失修的问题摆在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和农村饮水不安全的状况。
一是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20__年前基本解决全市饮水安全问题,这是必成目标。前不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饮水安全工作的
通知》,进一步明确饮水安全工作以各区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并下放有关审批权限到区县。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区县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各区县要按照市里核定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尽快完成《20__—20__年饮水安全建设规划》,于11月底报市政府备案,同时抄送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要本着“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整镇(乡)推进、效益优先”的原则,以中心场镇等人口聚集地为重点,倒排工期,抢抓进度,集中力量建设骨干供水工程。市里对区县、区县对乡镇都要全面推行“竞标”机制,充分调动受益乡镇和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自筹资金,严格项目“三公示”,确保进度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广泛推行黔江区“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做法,以明确水价标准、征收方式、管理办法等为前提,在工程开工之前先行确定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护机制。要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质量标准,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要进一步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前段时间,审计部门在审计饮水安全工程中发现少数工程存在进度迟缓、挪用项目资金、建设质量差等问题,鸿举市长对此专门作出了批示。有关区县要认真整改,引以为戒,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办实。为了切实体现“谁积极、支持谁”,对今年没有按要求完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区县,将削减明年的计划指标,调整到搞得好的区县。
二是大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根据市政府与水利部签署的《合作备忘录》,20__年前要完成全市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也就是在今后一年的时间,我们还要完成707座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的整治任务。各区县一定要坚定这个目标不动摇,编排出倒计时进度计划,制定有力的措施办法,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目前,包括今年地震灾害后新出现的病险水库在内,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各地要把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一场攻坚战,抓住今冬明春的有利时机加快整治除险进度,坚决完成任务。市委、市政府决定,凡是提前完成病险整治任务的区县,都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是继续加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今年以来,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进展情况较好,1—8月份全市共完成投资近2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0%。但是,各区县之间很不平衡,有的区县党委政府很重视,完成投资远远超过计划,也有一部分区县工作不够有力,无论是投资完成情况还是工程建设进度都严重滞后。今年,全市重点水利工程投资计划是32亿元,为历年最高,目前的进度与目标任务的差距还较大。各区县和有关重点工程建设单位要对照年度目标,找差距、添措施,在最后三个月内全力冲刺,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最近,市政府针对重点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印发了会议纪要,请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区县落实配套资金的事情。按照市政府与区县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区县政府负责筹集重点水利工程除市及市以上包干补助资金以外的其余建设资金。近年来,铜梁、南岸、秀山、黔江等一些区县通过土地储备、资源整合、优良资产质押、政府贷款等方式,较好地落实了配套资金。最近,万州区也通过政府贷款的方式在农发行落实大滩口水库建设资金1.8亿元。但也有少数区县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差,个别区县甚至没有任何行动。市政府要求,凡是在建或已建工程配套资金未落实的,必须足额落实;凡是新开工的重点水利工程,必须在区县政府足额落实到位配套资金,并完成工程征地及移民安置工作后方可开工。
四是因地制宜抓好小微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要适应山区地形地貌特点,积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拦蓄雨水,切实解决广大山区农村面上水源问题,突出抓好100万亩烟水配套以及柑水、菜水配套工程建设。有水源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兴建一批机电提灌设施,多渠道、多形式保证农田灌溉。要加大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的力度,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规模。在兴修微型水利的方法上,可以户办、社办、村办、联户办,也可以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办。总之,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基本原则,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社会办水利,发挥小微型水利工程效益。同时,各地要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塘库沟渠的清淤整治,为确保明年的农业生产用水奠定基础。在抓好病险水利工程整治的同时,各地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机电提灌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改造力度,恢复和提升机电提灌在抗旱排涝中的保障能力。
五是狠抓堤防工程建设,提高防汛安全保障能力。我市城镇堤防普遍标准偏低,农村堤防建设严重滞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长期受到洪水的威胁。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市委、市政府从开行信贷中专门切块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城镇堤防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垫江、巴南、武隆、南川、合川等一些区县配套措施落实较好,进度、质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也有部分区县前期工作不扎实、自筹资金到位差。希望有关区县高度重视,以县城和重点集镇堤防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增添工作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今年内,全市要确保完成巴南等10处城市堤防和53个乡镇堤防工程,开工第二批43个重点集镇防洪工程,20__年基本建成万州、南岸等13处城市防洪工程。
(二)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
根据水利部的通报,当前我市的水利改革有很多项具体工作在全国已经处于落后水平。各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一是全面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水利部已经明确要求我市在今年内必须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20__年的新建项目和资金安排必须与已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情况挂钩。目前,我市水管体制改革的差距还较大。各区县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务必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二是深入推进水价改革。市委、市政府从20__年以来,分期分批启动了水价改革,由市级物价、水利部门与有关区县,共同核定了一批向城镇和工业供水工程的源水水价。目前多数地方执行较好,但也有少数地方至今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够好。按照市政府与各区县签订的“十一五”水利任期目标责任书,20__年前必须完成水价改革,建立“成本+合理利润”的水价形成机制。请各区县立即行动起来,特别是工作落后的区县要多向其他区县学习取经,切实加快水价改革步伐。三是加快推进以确权划界为核心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已完成水利工程确权颁证工作的仅有长寿、永川、渝北、巴南、秀山等少数区县,其他区县还存在程度不同的差距。有关区县和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水利部门要会同 国土部门按程序加快确权颁证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开展水利工程所有权有偿转让和经营权拍卖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1—2个小(一)型及以上的水利工程开展产权拍卖试点,拍卖所得资金全额用于新的水利工程建设。
(三)大力实施森林工程
森林工程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新的宏大工程。8月19—20日,市里召开了森林工程大会,9月26日全市又举行了森林工程的启动仪式和植树活动。目前,各地正在有序推进森林工程各项建设。关于今冬明春的工作,森林工程大会也一并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总体上今冬明春全市要完成200万亩造林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把握五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苗木准备。各地要再次清理一下苗木储备有多少、够不够,提前做好苗木调剂。二是作业设计。要由专业人员按照高标准造林的要求开展作业设计,选择落实造林地块、树种。三是技术培训。在全市培训10万人的专业造林队伍,确保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四是示范片建设。要求各区县和森林工程专项工程都要建立1—2个示范点。区县示范片的规模原则上要求1000亩以上,各专项工程示范片500亩或连线10公里以上。五是宣传发动。前期森林工程的宣传工作已经收到一些效果,但总体上舆论氛围还不够浓,社会关注度还不够高,力量的动员还不够广泛,各级各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真正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四)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近几年我市农村交通条件不断得以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基础薄弱,农村交通里程短、等级低、出行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改善交通条件仍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一是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需求,进一步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覆盖率,尽快实现“村村通”。二是要加快农村人行便道建设,就地取材,积极修建石板路或水泥路,联结农村公路与农房和田块,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三是要狠抓改造升级,提高已成道路通行能力。要加强已成公路的整治维修和改造升级,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路基改造与路面硬(油)化一同规划、一并开展、一步到位,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先搞路基,保证通行,逐步实施路面硬(油)化。
(五)积极改善农村生态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在大力实施森林工程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继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科学治理水土流失。突出抓好“长治”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世行水保项目的实施,及早发挥项目的效益。二是要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积极利用水能资源,加强农村小水电建设。全面推进22个区县的“十一五”农村电气化建设和7个县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推进村为重点,大力建设农村沼气。
(六)狠抓土地治理
土地治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凡是实施土地整理或中低产田改造的地方,土地产出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实施好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和农业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造项目。一是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土地出让金,扎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国土部门要加强指导,选择适宜区域和地块,集中连片整理。有关区县要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效益。二是要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围绕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配套建设农田灌排系统和路网建设,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三是搞好土地高效利用。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产业,引导农民群众适度规模经营,实行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约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土地利用路子,把土地治理区域建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和样板,使项目区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真正体现项目建设的效益。
三、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是单纯的“小水利”,是以水利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加之农田水利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必须由政府主导,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方能取得预期效果。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各项建设顺利推进。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作为“当务之急、当务之重、长期之务、全民之责”,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牵头抓、带头抓,深入调查研究,亲自主持开展重大决策,努力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分管领导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上,靠前指挥,现场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实。要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规划、交通、农业、林业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从政策支持、项目规划、资金筹措、技术指导、协调服务等各个方面,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进行支持帮助,形成各行业和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千方百计落实建设资金。要利用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平台进一步争取中央支持,尤其对一些在建工程因为物价上涨和政策调整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投资超概,有关部门要加大向中央争取投入的力度。要进一步整合部门投入,各行业、各部门要尽可能多挤出一些可用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级森林工程牵头部门要尽早筹集落实到位今冬明春建设资金。各区县要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筹集力度,既要确保相关项目配套资金足额筹措到位,又要对面上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给予适当支持,调动建设积极性。要通过深化水利、林权、土地管理等体制改革,放活机制,面向社会和群众筹集更多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利用会议、广播、有线电视、报刊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激励政策,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建设活动。深入宣传“谁受益、谁负担”和有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的机制,增强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建设中的主体意识。要加强群众动员,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搞好典型宣传和经验交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抓得紧、进度快、效果好的地方,特别是对一些创新性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要广泛交流推广,努力营造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赶超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
(四)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市政府于20__年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十一五”水利任期目标责任书》,并向社会和群众进行了公示。请各区县认真对照目标,查找差距,增添措施,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同时,为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市委、市政府将森林工程、重点水利工程、饮水安全、病险库整治、城镇堤防建设等项目纳入了区县党政班子的年度考核。请各区县和有关部门认真分解落实目标任务,逗硬考核奖惩。同时,市政府拟对各区县20__年度工作继续开展单项考核评比,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区县进行以奖代补。
篇4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 资金投入 分配制度
农业作为我国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生活及经济发展中具有根本且基础的地位,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有效的预防水旱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农作物的损失,对农业的优良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设施,且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但是,由于我国的土地制度及以前经济水平比较低下,致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比较滞后,所以,我们要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我国的农业发展快速稳步提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田水利投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食品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导致农民的收益也在逐渐降低,在农业方面的资金投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所以,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施投入较低。同时,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发展。
2、土地政策的阻碍
我国目前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田分配制度,导致农田小面积、多快地的现状,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基础是大面积的农田建设,才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农田分配制度对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村民在农田的投资与相应的效益分摊上很难达成一致的协议,使农田水利建设的难度加大。
3、现有设施陈旧滞后
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于50-70年代,基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下,农田水利设施的技术含量较低,又经过多年的使用且不投入资金维护,致使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置标准低、质量差、设备陈旧等,不能满足现在新型农业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要求。
二、解决对策
黑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胥信平发言,目前黑龙江的水利基础建设滞后,问题严重,为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黑龙江省将加强大中型灌溉区,新建大中型泵站,建设旱田高效能节水灌溉工程并建设针对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工程,提高农作区的灌溉力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快速稳步发展。
1、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要对农民群众宣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动人民群众,让群众自愿并积极对农田水利设施自主投入,其次,政府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比例,建设公益性的水利设施,并提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人才,帮助农民兴建设施,为人民服务。
2、对现有的农田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现有的农田分配制度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起到了负面影响,农民在进行水利建设的同时被客观因素所阻碍,所以,在对土地进行分配时,要把属于农民的土地集中分配,减少水利建设的合作利益相关者,使水利建设顺利开展,提高农民农产品产量。
3、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力度
村集体作为农村中的主要组织形式,要通过不断的宣传,耐心的向农民讲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优点与长远利益,要积极组织农民自愿协商合作,起到引导、协调、指导的作用,使村民之间达成有效协议,共同建设水利设施,共同管理,共同获益,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农田水利建设理念和方式的创新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理念要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能一味的盲目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治水理念弃我国的水利建设基本需要而不顾,面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要对现有的中小水库进行淤泥清除、除险加固,对年老的机井,要对其进行修复改造,用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农田水利建设效益。只有科技、技术、人才的有机组合,才能形成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水利管理工程体系。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收入以及全国人民的粮食安全问题,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农田水利施工建设过程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使得水利设施不能够很好的发挥灌溉农田的作用,从而影响粮食的产量,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下文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过程为例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现阶段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问题
小型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不同于大型或者中型农田水利设施依托主干河流或者是大型水库,对农田灌溉的小型农田的水利设施主要是分布于田间地头的一些沟渠以及小型的水库。这些小型的水利设施是农村小型农田赖以生存的根本,不仅能够起到灌溉农田的作用,在雨季还能起到排涝蓄水的功能,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所以小型水利设施对于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通过实际生产生活的观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弊端逐步的暴露出来,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小型水利设施发挥其作用。
1.1沟渠和小型水坝年久失修
我国农村现阶段小型农田的水利设施主要是一些人工开凿的沟渠或者是小型的水坝,这些水利设施大多数是修建于上个世纪的产物,缺乏一定的科学和理论依托,灌溉排水的功能不是非常的优良,加之由于修建的时间过长所以其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田的灌溉工作。
1.2小型水利设施缺乏保障体系
农村的小型水利设施大多数是由农民自筹资金进行修建的,还有一部分是在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时期修建的,这些农业水利设施在建成之后缺少基本的维护工作。由于政府缺少专项资金的投入,农民又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维护的知识,所以这些水利设施很多时候都是使用时间不长就出现了管道堵塞、排水不畅通等问题,大大的降低了其使用的寿命,浪费了资源,浪费了人力[1]。
二、农村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些问题可以具体的归结为三个方面: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不合理、农村农户缺乏专业知识和投资欲望、基层干部工作不积极。
2.1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对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投资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对于主干河流以及大型水坝等大型或者中型的水利设施的建设之上,对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项资金的投入。因为缺少专项资金,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进程大大减缓或者是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小型农业的发展。
2.2农民缺少相应的管理知识
农村的水利设施大多数使用的寿命非常的短暂,并且不能够发挥出全部的作用。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小型的水利设施的建设主要是由农民自行设计并开凿的,这些水利设施很多都不符合科学的设计原则,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农民缺乏专业的维护知识,不知道如何对水利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型水利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2.3 基层干部工作不积极
基层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领导者和带头人,所以应该调动起全部的老百姓一起参与到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之中。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基层的村干部由于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重视非常的不够,不能够积极的组织村民,统一村民的思想开展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样会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加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
3.1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
针对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中农业水利的基础工作,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对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工程进行帮扶。同时,政府还应该设立专项的帮扶资金,加大对农村沟渠、塘坝的改造力度,确保有一定的比例资金用于改建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列出重点项目、中型项目、小型项目,分清轻、重、缓、急,有
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突出问题,抓大不放小保证地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条件年年有新的改善、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投资分担比例机制,依据谁受益谁投资和财政与产权相对等原则,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
3.2加强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转让工作,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应该建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之上,要加强水利设施的产权转让工作,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放开放活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经营管理权、促进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3]。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对于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做好协调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利设施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为小型农田的发展保驾护航。
3.3加强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保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稳定运行
在以往的生产实际中,使用寿命短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政府要加强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改革,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对水利设施的养护工作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倡导百姓参与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中来,选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帮助其管理水利设施,从而达到增加水利设施使用寿命的目的。
结语:
农村小型农田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农村小型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之中依旧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粮食产量的提高,所以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应该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加强对于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寻找出有效的、科学的方法来改善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从促进农业的发展,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缓解我国的粮食压力。
参考文献:
[1]田百民.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向导,2011,(2).
篇6
水利是农业的发展命脉。我国地大物博,地形也相对复杂,而且南北气候和环境的差异十分明显。在各地区每年的降水量也不均匀甚至常有变化,比如常见的南涝北旱,但有时也会出现例外,南方也有可能出现旱灾,北方也会出现洪涝,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年发生的云南干旱,北京出现洪灾。这些不确定的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正常生产。面对这种情况,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完全有必要的,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工程的建设,在保障农村农业的发展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在田间地头建设一些小水库或者小的池塘等,耗费的资金比较少,花费时间也是相对较少。因此这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的转型打好了基础。
2小型农田水设施利建设与运营管理问题
2.1我国国情比较特殊,所以小型农业的水利工程要想很好的进行运营管理,除了政府的一定扶持之外,必须还要结合一定的私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发挥水利工程的实质作用,才能提高农田的质量和产量。就政府方面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宏观调控能力,将粗放型的农业经济管理转变成集约型、密集型的,模式,在工程施工中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资金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并且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跟承包单位或者私人承包者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如此一来便可将整个施工程序纳入规范化,同时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和养护队伍,实行管理与养护的分开管理,提高作业的工作效率。在最后的竣工验收中,政府要将各部门的汇总信息资料详细检查,发现有出入的问题要及早督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2.2制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具体运营与发展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而对于信息的收集正是管理者应该进行的重要的一环。设立专门的信息采集机构,主要针对农民对于水利设施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记录,最后形成符合农民要求与水利工程发展水平的有力措施并予以执行。但是我国的现状是,这个建设、管理与维修是断层的,一旦问题出现便找不到相关的确定负责机构,这是因为机构的设立与管理缺失加之民众的监督力度不够所造成的,所以设立民众“基层组织”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民众基层的力量相结合。
3小型农田水利运营管理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3.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般都是些比较小的水库、塘坝、蓄水池、池塘等,因此跟大型水利工程相比投资比较少,建设规模也不大,所以整体上耗费的成本投入也相对都比较小,而且实际功效也比较高。目前农田的小型水利工程都是有农民自己经营,所以免不了没有搞好水利工程的紧迫感意识,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后期维护不够,在出现洪涝或者旱灾的时候难免是的工程不能及时发挥应用的作用,耽误了农业的正常生产。从改革开放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农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尤其是在农业税方面,农业税的改革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结构的调整也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新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改善了农业区域的环境气候和产量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3.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制度创新的可能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带来了深刻变化,以集体为核心的高度统一为根本出发点的生产利益分配关系,转变为尊重农户和农民个体的意愿,生产、经营自主化,农户和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4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运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4.1增加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国家应该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特殊性和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和省财政除继续对大、中型水利设施除险加固的投入以外,应划拨出一定专项资金对农村的塘、坝、沟渠进行修建规划,确保有一定的比例资金用于改建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
4.2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鼓励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为了缓解地方政府对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3强化管护制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顺利进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管理制度改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或模式,积极倡导农户参与农田水利项目规划。由县乡(镇)政府组织受益乡村或村村自愿组合开展相互协作。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额内实行统筹安排,采用借工、换工或有偿用工等办法组织实施,实现“推磨转圈、轮流受益”。
4.4政府应该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自己工作目标,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在当前情况下,国家不可能把大量的财力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由受益单位负责”的原则,农民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受益者,投资主体也应该是农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民应该占相当大的比重。要把分散经营的农民思想统一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有关部门协调组织起来,有效搞好小型农田水利。
5结束语
篇7
关键词:民间资本投入模式小型水利设施农村水利
一、引言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系农耕文化的基础,具有明显的经营性和公益性双重特征,同时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资本投入是形成农村水利设施的前提和基础,而适当的投入模式和渠道则对水利设施建设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水利设施建设的成效。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尤其是农村的经营主体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对民间资本投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间资本投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主要模式
(一)我国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模式变迁
1980年以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主体主要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方式是依靠农民投劳投建形成,来自中财政补助资金在其中所占比例较小。2001年以后逐渐发生变化。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的资金开始增加,其方式主要是以补助的形式对农村小型水利公益设施建设进行投入。2005年以后,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不断加大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得来自中央财政的投入出现大幅度增长。二是在中央政府投入逐渐增长的同时,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数量也不断增长,一些地区得到的地方政府财政补助资金达到项目建设资金的九成。三是来自农村集体和农户个人的资金规模逐渐缩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养护和为农户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近年来民间资本投入农村小水利建设的主要模式
1主动投入型。民间资本主动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上,主要原因是这部分资本看中新发展灌溉面积上的新增收入,投入主体是一些专业大户和农场等,这部分民间资本投入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能够整体的提高农村的设施建设能力。例如:新疆阿克苏市农民李国平1996年与政府签订塔克拉玛沙漠的戈壁开荒,到2014年,这个地方已经拥有了万亩农田,为农民的播种、灌溉等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也让李国平从中得到丰厚的回报。
2被引导投入型。这种投资类型主要发生在一些农田水利各类项目区,这些地区采取的方式主要就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激励性措施,通过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调动农民的投入积极性。例如安徽地区采用的激励措施就是国家补助一半,然后用来鼓励农民挖建塘坝、进行沟塘库泵站的建设联通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农田的灌溉能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同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生产经营性投入。这种类型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农民在水利设施的维护、节水灌溉设备的更新等诸多方面。全国有很多地区开展增粮项目的实施,还包括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等,有很多地区都是将维护费交给管理局进行对水利设施的维护。陕西富平县农民用水者协会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有5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参与这一活动,农田的灌溉面积也是达到26667hO。
4捐助投入。这种类型的投入主要就是由村里的经商人员、富足家庭、有影响的人物
等进行带头捐助,投入的资源包括资金、物品等,目的是带动家乡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此类投入的主体同时也包括政府组织或者政府工作人员。例如,湖北南宁乡县的书记李喜文动员家族企业捐资达到12万,投入到本地区的农村水利建设中。
三、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增加民间资本的投入,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政府要加大项目的带动,而且还需要完善一些政策机制,包括价格、税收、金融等政策。要建立科学可行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且在法律方面也要形成有效的机制。要合理的建立农业节约用水的有偿转让或政府回购机制,大力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中来。并且要合理的借鉴国外的经验,将适合于中国的地方借鉴过来,完善我国的政策机制,完善补贴政策,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设施。
(二)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县级人民政府起到重要的作用,政府组织要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例如有奖待补、先建后补等有效的实现途径,同时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工作,并且要把条件优秀的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项目申报的主体,进行自主建设、自主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调动管理者或者农民的积极性。
(三)不断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要引导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受益主体自建自管。在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不断地加强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对于进入的门槛要有一定的限制。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引进和采用新型技术,避免因自建主体缺乏技术而影响工程质量或与规划不衔接。要合理的确定水利设施维护费用,科学的确定农业水价,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水利设施以后的完善和维护也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副总理在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 cn/2014-10/24/content_2770039htm.2014―10―24
[2]陈雷新时期治水兴水的科学指南[J].中国水利,2014(16)
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主体问题;水利建设;紧迫性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
近年来,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从西南地区特大旱灾情况看,最严重的灾情主要集中在山区农村,这反映了山区农村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十分薄弱的现状。一方面,在水利建设布局上,国家更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各级政府把各种水利建设资源重点投放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保障上,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属于“公共品”,需要集体投入,但现实情况是原有的“两工”(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体系被取消后没有相应的替代机制,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投入缺失,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堰等因无人管护而荒废。
1.2 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
税费改革后,农村原有的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破损、效益衰减严重等突出问题;全国现有部分灌溉设施质量差,配套不全;在新建的许多小型农田水利中,存在工程设计标准低、技术落后、服务功能严重退化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折射出农田水利建设主体缺位的现状。
1.3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资源投入力度不够,远远滞后于现实需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民等,地方政府是组织资源的投入者,金融机构是资金资源的投入者,农民是劳动力资源的投入者,在这三个投入主体中,地方政府如前所述,不愿提供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机构或民间资金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比较利益低等原因,缺乏投资激励,而农民作为“理性小农”对具有外部性的共用设施,更多的选择是“只用不管”。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首先,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大旱灾的教训,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其次,要紧紧抓住机遇,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强监管,注重提高农田水利的建设效率和使用效益;再次,要研究人民群众参与治水的政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骨干水源工程,推进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2.2 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按功能可以分成公益性工程、经营性工程和生产性工程。首先,公益性工程的建设主体是政府,其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和农业,应当由社会公众共同承担,政府是该类工程建设的主体,发挥着行政组织、资金引导、矛盾协调等作用。其次,经营性工程的建设主体是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供水已被界定为经营,农田水利中属于经营性的工程,应当由经营者负责建设和管理。再次,生产性工程的建设主体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性工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建设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工程建设投入相当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2.3 构建多渠道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首先是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经常性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财政、发改、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整合资金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地方政府要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其次是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农田水利建设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分散的农户无力担负的,必须依靠集体力量,充分调动村集体和农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再次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氛围,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使农田水利建设、经营、管理更具活力,发挥持久的、最大的效益。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西南地区发生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面前,薄弱的防灾减灾体系、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充分暴露出我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现状。
3.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
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自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从特大旱灾实际情况来看,农田水利设施较好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地方,抗灾能力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增强农村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
3.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展较快,但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滞后。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50%,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农田水利要现代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3.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
篇9
1.1促进农业生产
保障农业生产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条件,还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预防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可以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还可以解决农民和动物的饮水问题,主要包括一些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等,这些基础设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
1.2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农田产业,因此,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田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农业更加快速的发展,并且能够对农村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的经济情况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由此可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当地农村的经济直接相关。一个地区优质的水利工程会更好地促进当地农村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
1.3改善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农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浇灌方式,这种古老而又传统的浇灌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此同时,加重了部分地区的旱灾。多年来,我国对农村河道的建设不够重视,使河道无法抵御洪水,而加强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设,可以减少自然条件对农田产业的发展的影响。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具体问题
2.1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是在20世纪建成的,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情况,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建设质量有待提高,而且大部分工程已经运行多年,加之后期维护不到位,许多工程设备由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等问题,出现了坍塌、荒废和遗弃等现象,已经无法顺利运行,甚至没有任何作用。这些都限制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当地经济和农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2.2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维护、运行的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由国家出资修建,而地方政府和受益者仅负责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事实上,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维修制度,导致水利工程在前期建设中受到了极度的重视,而后期的维护管理被忽视,导致工程设备维护更换不及时,也有一部分设备是人为破坏,一些设备丢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2]。
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的经费严重不足
一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运行都需要一些经费,这些费用一般由国家和当地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差别,资金补贴情况也不一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保证资金到位,为维护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本身的资金补贴不多,并且这些资金还会被用于其他工程项目,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设备的更换不够及时,出现了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被荒废的情况。
2.4基层群众缺乏保护意识
在农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足,政府对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基层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认识太少,对其重要性了解少之又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缺乏保护意识,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策略
3.1及时维护更换工程设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关乎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运行并且发挥作用。及时维护并且更换工程设施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问题扩大化,还可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提高其工作效率。另外,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及时维护与更换可以有效避免更多设施被损坏。
3.2提高对水利工程的保护责任意识
地方政府机构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媒体设备或者通过报纸、宣传册等方式向基层群众表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根据“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运行。真正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用户身上,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及时上报,确保可以及时进行维护,才能保证用户可以享受到水利工程带来的积极作用。
3.3加大资金投入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仅依靠国家政府的补贴无法使其发挥作用,应在国家政府经济补贴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严格规划资金的投入比例,在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中,加大资金投入比例[3],可以设立专门的维护基金,确保后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可以及时展开,政府可以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解决管理维护工作中的经费短缺问题。
3.4构建完善的管理、运行、维护体系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应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情况和经济情况,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以及维护体系。在管理、运行、维护方面资金的使用要进行严格审查,进一步对水利工程的产权、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并完善。尽快完善激励制度的不足。改善基层组织和当地政府机构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工作不充分的情况,形成地区特色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和维护机制体系。
4结语
篇10
[关键词] 农村水利工程 水利设施 水利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V5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
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然而,在贯彻实施新型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措施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建设管理问题。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必须要先行。
1.农村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特点
作为一项基础公共工程,农村水利与农村供电和农村道路工程一样,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水利工程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用水,同时对抗御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如何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的建设积极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农村水利工程种类繁多,既有蓄水设施又有输水设施和提水设施还有保护村镇农田的河道堤防等防洪设施和乡村自来水厂水窖等生活供水设施在一个农村地区往往集合了多种水利设施建设,这些公共基础水利工程设施有着以下特点:
首先,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需予以高度重视。与此他农村建设相比,农村水利工程具有投资大,见效慢,经济效益不直接等特点,往往容易被农民所忽视。事实上,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状况直接决定着和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此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和服务力度其次,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多个领域,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在基层政府的组织领导之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既要尊重自然规律还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使水利与政治经济农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再次,农田水利工程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除基本的灌溉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外,还对防洪除涝有着重要作用,满足花卉蔬菜果园养殖等高附加值产业的需求,同时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溉的重要任务,为我国国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基本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农村水利工程多数为公益性工程,投资大收益低,为此需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的投入力度。最后,因公共工程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河流湖泊属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所有居民对水资源享有平的使用权,公用水源的公有性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应由私人垄断,农村水利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在政府的规划与计划指导下有序进行。
正是由于水利工程的这些特点,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2.资金投入方面问题
2.1 当前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首先,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原来主要用于村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村提留已不复存在,加剧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矛盾,这也是各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其次,实行,农民普遍存在公家的水、自家的地 的心理,加上农业效益比较低和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等因素,在水利设施方面的劳动力投入削减。由于政府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水利方面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技术水平相对比较弱,这也是资金和资源投入不合理所导致的。
2.2 工程管理、养护经费不落实。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一般属镇、村或村民小组所有,由于全市农田水利工程多在山区县,经济不发达,镇村级经济困难,且工程水费征收困难,镇、 村需投入的管理、养护经费基本不落实,致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无管理经费,无专职管理人员,轻管、甚至完全失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在其后的维修期间,所需要的经费会大幅度增大,进而导致水利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的恶性循环。
2.3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难度大。水利建设吸收社会资本能力差,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现行水价低于供水成本,水费征收困难,绝大部分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微弱; 第二,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业,不仅效益比较差,而且风险高,投资回报少;第三,很多灌溉排水工程受益范围大、受益主体多、投资规模大,建设用地协调难。社会资本投入的对象、 投入的份额呈现畸形事态,即投资规模较小的村组内的水源工程反而投入多、能进行经营并得到一定收益的工程投入多、政策优惠的工程投入多,跨村组或跨流域的纯公益性工程投入少、 投资规模较大的工程投入少。
2.4解决资金供需矛盾难度大。由于水利投入的结构性缺陷,造成解决水利建设的资金矛盾突出。第一,引导农民投入异常艰难。过去主要靠基层政府用行政手段组织动员,现在由于农村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村民对水利设施工程的建设认识不到位,导致动员农民投资投劳非常困难。第二,地方财力拮据。长期以来,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主要依靠农民出钱出力出人兴办。税费改革后,镇村两级财政收入锐减,只能勉强应付工资及沉重的负债支出,已无力搞好水利设施建设,加上县级财力有限,对镇村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因此,地方也无力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第三,农业灌溉水费标准低且收缴困难。农民对水费承受能力低等因素,造成水管单位要保证工程日常维护、 正常运行有较大困难。因此,在现行管理体制和地方财力状况下,完全靠地方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投入问题难度较大。
3.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对策及建议
3.1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政府应该是建设的主体,受益群众是积极参与者。政府应承担起重任,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农业的基础条件。
3.2建立激励机制
实行奖补结合办法。改变过去省级资金按工程总额的比例补助形式,将省级资金主要补助在工程所需的材料费用上,而工程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等,则由工程所属的区、 镇、 村负责组织发动; 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激励和竞争性机制,把农田水利建设干得好坏作为下一年度省级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以奖励先进、 鞭策后进,促进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熊剑芳, 刘尔思.云南省农村水利投入和运行机制探讨[J].水利经济,2011.29(5):17-19.
[2]赵君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水利工程: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