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导论范文

时间:2023-12-18 17:3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学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学导论

篇1

通过对少儿进行舞蹈教育,可以使少儿得到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少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通过艰苦的基本功训练,可以增强少儿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力度,同时也需要得到大脑的配合使身体更加协调,更具美感,能够跟随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有利于培养少儿的表演欲望,增强少儿的自信心和想像力。不仅能够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磨炼少儿的毅力,还有利于培养少儿的创新能力。

2、少儿民族舞蹈教学原则

在进行少儿民族舞蹈教学时要了解少儿的心理特征,能够做到顺应童趣,最终达到启发童心的目的。首先,少儿的上进心较强,可以通过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少儿虽然理解力弱、注意力差但记忆力很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动作的讲解要细,并一步步地示范,并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同时,少儿虽然模仿力极强而且好学但也很贪玩,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会吸引少儿的注意力,可以运用玩中带学,学中有玩的教学方法调动少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新的、难的动作一定要有耐心,只有符合童趣才能让少儿将动作技术、要领牢牢记住。

3、少儿民族舞蹈教学方法

篇2

关键词:民族舞蹈;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研究探讨

有一天,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名为《民族舞蹈技能训练之教学模式研究》的书,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副院长马云霞副教授,这么小小的一本书虽不起眼,但身为舞蹈教师的我,深知民族民间舞至今为止仍然没有自身的训练体系,所以,就此书的标题也足以引起我的兴趣,究竟培养民族民间舞人才应该使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是中国舞蹈研究者与舞者们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阅读过《民族舞蹈技能训练之教学模式研究》之后,我由衷的感受到此书带给我的震撼,它是从民族舞蹈人才技术能力训练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对民族舞蹈技术能力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践,进行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上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总结和分析,来研究本科教学中在技术能力训练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作者几十年来所经历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系统地梳理,重点对本科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进一步探究,为民族舞蹈的技术训练指明了发展的道路。

此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民族舞蹈技能训练应该采用的教学模式,为民族舞蹈技能训练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舞蹈的历史与现状,讲述了舞蹈学科的发展历程,舞蹈本科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对此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将单元课的教学模式定位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为民族民间舞人才提供不同方位的全面训练,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元化的技术能力训练问题。第二章介绍了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此章中作者在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对人才的培养做了清晰的定位:“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以培养创造型、研究型、复合型的民族舞蹈人才为办学宗旨,立足于继承民族舞蹈传统、着眼创新发展、力图将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并将民族舞蹈教育事业发扬光大。”也分别对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的三种人才进行定位,使技术能力单元课的设计思路逐渐清晰,发展日益完善,更为科学的展示出它独具特色的生命力。第三章表明了训练体系的选取,分别阐述了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各自的源流历史,风格特点,设置在单元课中的理由,清晰的让舞者们认识到各自舞种的优势与特点,以及为民族舞蹈技术能力训练带来的意义与价值。第四章阐述了单元课的设置,表明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以及技术技巧综合课各自在培养民族舞人才中以单元课形式出现的意义,例如,芭蕾的开、绷、立、直带来舞者形体的改变;现代舞对舞者表现欲和创造性的开发,获得了心灵身体的解放;中国古典舞对舞者身体的韵律感、肌肉的爆发力、特有技巧的训练起到的作用,技术技巧综合课对舞者能力的整体水平的提高等,都是此章希望舞者们引起重视的问题。第五章是对单元课的内涵设计分析,认为民族舞蹈技术能力课程的教学模式之特点和性能就是体现在民族舞蹈人才的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设计上,体现在教学模式的特色和属性上,体现在单元课的内涵设计上。内涵设计是以民族舞蹈人才技术能力训练的合理需求为核心,借助其他训练体系的内容,在训练原理、训练功能、训练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发挥各个体系中不同的、各具优势的训练特点,集各训练体系之精华,对民族舞蹈人才技能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第六章是对教学模式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分析了各个单元课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并得出了各单元课训练的优势与功能,这让我不仅感受到三种单元课的结合,最终会成为一个教学整体,将整个技术能力课程的初衷和期望目标全部的体现出来,为民族民间舞的培养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七章是阐述了教学模式的稳定与发展,单元化的教学模式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经历了11年的教学实践,一直是呈现出稳定并向上发展的态势,这一切都离不开扎实的教学基础,同时这种状态也可以证明单元化的教学模式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时代的考量,其稳定发展的毋庸置疑的。本章也对师资力量和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认为这些也是保证单元化教学模式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力支撑。第八章是对单元化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与客观评价。教学模式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学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客观实现的目标来进行检验的。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舞者对实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给予了肯定,教学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单元课的教学模式为民族舞专业的学生们带来了全面发展的技术能力优势,使他们在自身的舞蹈领域中发光发热,而这也显示出单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意义。

笔者认为本书的最大优势就是为培养民族舞人才的技术能力问题指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弥补了民族舞没有自身训练体系的弊端,使民族舞人才掌握的舞蹈领域更加宽广,符合了现今社会对舞蹈人才多元化的要求,为推进民族舞发展做出了贡献。此书更在宏观上为舞者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专和大专的教育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本科教育则是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的发展给予了更多关注。本科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与中专教学相比较,更有侧重点和方向性。而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则标志着民族民间舞走向了教学型与研究性并存的时代。此书主要是对舞蹈本科教育进行探讨,希望日后能在中专、大专、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再创新作,为舞蹈界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马云霞.民族舞蹈技能训练之教学模式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 河南省舞蹈家协会编.舞蹈艺术论集[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舞蹈;教学;高校;教材;组合;基础训练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舞蹈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训练课,在舞蹈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宗旨是利用教材内容和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可塑性,接受并且掌握民间舞蹈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加以运用,将各种风格、各种形式、各种节奏和各种个性的舞蹈熟练运用。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一套科学系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来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基础概念进行讲解,并配合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方法来进行肢体动作的讲解与纠正。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训练地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理知识和基本表演技能,最终使学生能够领悟各种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因此舞蹈教材的选择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套优秀的教材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1.合理的编排体系:科学合理的编排体系,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既可以避免教师教学的盲目性,也可让学生少走弯路。

2.明确的学习与训练目标:任何学习都要围绕教学目的,因此明确的学习目的是非常重要的;而训练目标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设计的训练计划,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具体规划。

3.鲜明的民族风格:舞蹈的民族性特征是在其与生俱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其民族风格,这样才能保证其艺术魅力和艺术生命力。

4.准确的音乐形象:舞蹈与音乐是融为一体的,音乐是舞蹈的思想,舞蹈是音乐的诠释,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一定让学生把握好音乐形象,这样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音乐,从而提升舞蹈表演的能力。

一、舞蹈教学组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高校舞蹈教材的理解领悟能力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开设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及各种相应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舞蹈动作,深刻理解音乐的风格和民族民间舞蹈的韵律。世界各国由于历史、地域、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各种风格的舞蹈艺术,每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离不开其民族性。因此开设民族民间舞,能使学生尽可能多接触到各民族舞蹈的魅力。

第二,学生还应该接受大量的动作连接专项训练,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样式的动作连接方法,最终熟练掌握足够多的动作连接技能,为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能力奠定基础;

第三,在学习舞蹈的过程当中,学生在熟悉了编排舞蹈动作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应该具备两种能力,即能够准确、自然、流畅地运用恰当的舞蹈动作来传情达意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整个动作结构的能力,诸如段落和层次划分、开头及结尾的恰当处理等,利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动作表演的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轻重缓急有节;

第四,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学生还应该接受多种多样的节奏韵律训练,以理清各种节奏的规律及特点,培养准确处理节奏变化的能力。

第五,学生还可以通过获得大量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做好舞蹈对音乐的表现。

当然,单一的动作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枯燥乏味的单一动作训练方法缺乏可朔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表现力,因此常常会出现课堂里学生的动作正规、标准,而舞台上却出现动作僵硬、表演呆板、缺乏激情与活力、缺可朔性等问题。

二、舞蹈教学组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可塑性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宗旨是利用教材内容和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可塑性,接受并且掌握民间舞蹈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加以运用,将各种风格、各种形式、各种节奏和各种个性的舞蹈熟练运用。我们所选择的教材中的教学方法都是遵循这个宗旨来讲授,假使只是单纯的强调规范而忽略了教学的效果,一味的坚持单一动作训练,就会出现盲动性和机械性等问题。

教学组合指的是在节奏的配合下,经过加工和构建,由多种动作组合起来的简捷的训练方式,单一的动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包含的教学内容不全面,而组合形式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学生在单一的动作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都能在组合训练中掌握。在编排组合时,应该充分地强调动作的连接艺术,有目的地将各种动作组合到一起,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获得足够的知识。

此外,还要注意人体在运动中的规律,调整动作组合的规则,使动作既条理又有起伏,保证动作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舞蹈教学组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由于教学组合有一定的结构,就像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组合一样,要使其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要强化以下几点:

(1)在组合的编制过程中,应认真地研究教学组合在结构上和层次处理这两方面的艺术性。根据编制组合内容需要,将各种形式的结构安排进去,对不同的层次进行处理。使材料在布局的合理性、结构的严谨性、段落的清晰度、层次的分明性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使教材不仅有好的内容,同时又有好的形式。

(2)在组合的编制过程中,要使舞蹈与相关的音乐在一定的高度上达到统一,以最适合的音乐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组合中,使每一个小节中的动作做到尽善尽美,真正做到舞蹈同音乐不论在风格和韵味上还是节奏和速度上的一致,最终达到性格和情调、起伏和强弱、结构和层次上的高度一致。充分发挥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舞蹈训练的同时,也能增强其音乐意识。

(3)在组合的编制过程中,还应注意把一些意境和艺术元素编入组合,使舞蹈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留给学生遐想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内心想学爱学、想练爱练。这一方面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对艺术的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建立在组合形式基础上的教材,一方面能大大地扩充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得教材训练有价值,是优秀人才培养的根基。

四、舞蹈教学组合可以使学生基本动作的风格和韵律得到强化

舞蹈教学组合是以基本的舞蹈动作为基础而进行编制的,因而不会使最基本的动作和风格淡化,而是合理、科学、系统地使它们在每个教学组合中得到体现,编制进动作的连接和教学中。将基本动作和基本韵律作为主题动作和贯穿韵律,即通过丰富地、有分寸地、合乎规律地变化,使基本动作和基本韵律得到充分地展开。这样做,不但不会冲淡基本动作和基本动作的风格韵律,反而强调和突出了它们,使有限的动作发挥无限的作用。

篇4

摘要:文章通过对土家族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的介绍和分析,了解其历史起源和动作要领并在健身中的作用,引导和激励人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促进《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与普及,同时倡导在学校课堂中广泛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继承民族文化精髓,全面促进民族体育舞蹈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民族 体育舞蹈 健身 作用 推广

盛行于贵州省沿河县一带的土家族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是一项键与美有机结合,含带民族特色,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具有健身竞技性质和兼有民族文化娱乐内涵的运动。在新千年新世纪,向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和普及民族体育舞蹈,既可改变传统的大众体育运动模式,活跃全民文化生活,又可继承和弘扬民族特色,使群众健身在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中开展。

1、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的起源

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世间风雨洗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滚边开襟的花边服饰、依山傍水的干阑式住房、信奉土老司、祭祀土主、崇拜祖先及饮食、婚嫁、丧葬、节庆、土家银饰制作、红白青颜色搭配的桃花刺绣及竹藤编织等工艺,摆子舞、情歌对唱、乌江船工号子等文艺都具有鲜明的土家族特色和风俗习惯,舞蹈作为人体的文化艺术,以表达情感为出发点,以情感要求来支配身体动作,表现出愉悦的柔和美。古老的土家族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注:清朝光绪年间沿河称沿河府)盛行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及乌江中下游一带,《莲花十八响》取材于土家族人独特的民风民俗,是土家族先民生活方式的再现和现实生活的反映,展示了土家人粗犷而豪放的性格,在劳动中寻求快乐,在快乐中辛勤劳动。

2、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的动作分析

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作为一种健身活动与观赏舞蹈,将舞蹈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成为独特的艺术风格,表演时要求所以的表演者张开双掌,用力拍打自己身上的关节与穴位,在有力而清脆的击打声中,尽情抒发心中的激情,《莲花十八响》的基本动作有上九响,下九响之分,应而称为“莲花十八响”表演时,要求拍打有节奏,动作协调,不计人数,不受任何场地限制,茶余饭后,田间地头,都能自由地表演,是一项群众性极强的健身舞蹈。舞蹈动作不断地拍打和按摩自己的头、额、面、胸、肩、臂、腕、腿、脚等部位的肌肉、关节和穴位,拍打时有节奏感,有声响,通常采用四四拍和四三拍,同时配合走秧歌步,颠步,鸭子步,穿花步,摆肩、转腰,扭臂、挺腹、马步、蹲腿等动作,其基本套路有双打、三响、四响、七响、上九响、下九响,其动作规律一般为缓——急——缓,起势似准备活动,中段急促,刚健粗犷、多变,收势为放松归元。

3、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的健身作用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身体活动,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已经意识到某些身体活动能够起到保健祛病的作用,《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状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厚,名气郁閼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可见,舞蹈在强身健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具有完整的动作套路和健身原理和其他一切舞蹈所拥有的共性。

3.1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所拍打的部位大多都是人体的穴位、肌肉和关节,医学研究证明,适当的拍打穴位、肌肉和关节可以疏通经络,而经络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的通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保持相对平衡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运行气血,滋养全身。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气血,其作用是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完成正确的生理功能。

3.2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整套动作从开始到结束都不断地有甩背动作,甩背可以活动背部、肩部、肘部经络,防止肩、臂、肘、腕等关节的疾病,打背时右手掌经前身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同时左手臂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贤俞穴,重复交换,这样,可以防止高血压,肩周炎,调节气血,解除肩背酸痛。拍打大小腿时,双手交替进行,使“足三里”得到充分的击打与放松,可以使手指脚趾的微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使肢端暖和,从而改善手足冰凉,解除俩腿酸痛感,防止膝关节疾病,同时,拍打“足三里”还可以提高肌体免疫能力,增强肌体抗病能力,有助于防止胃痛、腹泻、腹痛、高血压、贫血、下肢瘫痪、关节炎等,抖动全身,使内脏器官运动,消除疲劳,增强胃肠功能蠕动,促进消化,增强血液循环。跳《莲花十八响》时,有一个动作是闯击臀部,臀部有一穴位叫环中,在环跳穴与腰俞穴的连线之间,医学研究证明,有力的拍打环中,可以防止坐骨神经痛、腰痛和腿痛。

4、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的推广与普及

土家族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是在民间土生土长的传统活动,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相协调的健身娱乐活动,要使民族舞蹈可持续发展,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非常关键的,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在贵州省沿河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逢年过节,人们都会用跳舞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部分条件好的学校将此舞蹈作为学校体育常规活动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学校体育课单调、无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学校体育教育可以从这方面考虑,在学校推广舞蹈《莲花十八响》。传统民族体育舞蹈文化薪火相传,教育史最基本的途径,这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民族文化的教育,可以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民族文化的价值,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质,以指导自己亲身参与其中,进行民主体育舞蹈的实践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体育运动,强身健体,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弘扬和继承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在基础教育中扎根,发芽。

5、结束语

民族体育舞蹈是在民间土生土长的艺术国宝,是全民健身的重要探索与研究,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要使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得到推广与普及,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还要利用地域特点和丰富的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使土家族舞蹈《莲花十八响》进入全民健身机制,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我相信,通过努力,民族体育舞蹈《莲花十八响》将伴随我国体育改革与《全民健身纲要》的普及与发展而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近十年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研究评析.P27.

篇5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 少数民族学生论文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原本是高职教育中属于热门专业的商务英语,新疆地区高职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却遭遇了招生缩水的冷遇。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从原来90人的班级规模已逐渐缩减到40人。在保证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学院正逐步探索民汉合班的教学模式。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自然要与其他地域生源学生在同一班级接受同等专业英语水平教育。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在高中时期才开始接触,学习英语时间短、底子薄。加上民族母语的沟通障碍,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带来诸多的影响。从近年教学情况来看,最终的结果就是商务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时提交的毕业论文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水平有限导致英汉理解能力、英文写作能力差。我院的少数民族同学多数来自各地州,基础教育模式及成长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对母语依赖程度很高。在进入高职教育阶段,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汉语,英语常常使得他们在理解方面需要先把英语转换成汉语再转换成母语才能理解其含义,这对于专业学习来说本身就是负担;加上母语的语法规则有异与汉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因此写作成为他们专业英语学习的又一薄弱环节。

2、论文选题基本与专业无关,多以翻译儿童读物,编写小学英语教案为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商务实务操作、商务信函语言特征、商务交际技巧和礼仪、中西文化差异等五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挑战。为缓解部分学生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大部分学生在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结构形式等方面不做严格的要求。但就论文选题及内容来看,多以翻译儿童读物,编写小学英语教案为主。从论文质量来看,甚至直接抄袭剽窃网上论文,并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就业压力大,以找工作为理由,敷衍论文写作。就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情况来说,近七成的学生选择了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学生在毕业之际,少数民族学生既要面对学历上的竞争,又要克服汉语交际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为争取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对撰写论文的态度发生变化,不愿意再花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完成毕业论文(如他们很少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对专业知识不进行系统化的积累和实践等等)。最终往往导致论文是临到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匆忙敷衍, 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同样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象。

4、论文审核较为简单,指导老师放宽要求。指导老师出于对学生就业压力的理解及少数民族学生情况的了解,对其上交的论文,无论从格式规范、内容结构、理论逻辑等方面都适当放宽了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放纵了学生的惰性,学生从而投机地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根本指导,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构成和层次因素,对以上少数民族毕业论存在的问题个人提出解决途径如下。

1、从二年级起开设写作课,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通过写作课的强化锻炼和实践,使少数民族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时增强信心和能力,不再束手无策。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写作训练环节,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情景模拟训练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综述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恐惧”的现象。此外,在第五学期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系统阐述论文规范,要求毕业论文任务书在本学期完成,并对论文的选题、提纲、开题报告、研究方法等做出明确的要求,增加论文鉴赏环节,使毕业生论文撰写过程中不合规范的现象得以有效改善。

2、选派对民族生有经验的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论文。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一般老师和民族生在专业论文沟通上存在较大的障碍。指派专业民族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教学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专业毕业论文各个环节指导和质量监督,往往事半功倍。

3、加强实习单位的配合。学生出了校门进入实习单位,生活角色从单纯学生的角色突然转变成社会成员的角色,心理承受了从轻松的校园生活到忙碌、紧张的社会生活转变的压力。加上语言沟通问题,更是有了“工作忙,没时间”等借口。此时实习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就尤为重要。单位的领导同事此时完全可以充当了指导教师的角色,结合所学专业、选题范围对学生在案例、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指导,从而有效的帮助其完成论文撰写。

4、以其他方式代替毕业论文。在毕业学习能力考核评审机制中,设置少数民族学生更加适合的方式代替毕业论文。比如撰写指定或自选外文书目读书心得或学习笔记,并最终通过答辩形式予以考核。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运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务领域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诗颖,刘雪春.加强大学英语“实用教学”改革的途径[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杨萍.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4] 王银泉. 万玉书. 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

篇6

摘 要: 近年来,基于新媒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实施和推广,以云南省西南地区德宏一所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为例,对基于新媒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对新的教学形态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等进行调查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提供参考和佐证。

关键词: 新媒体 英语学习态度 少数民族 网络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少数民族学生复杂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特殊认知特点,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滞后。在此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通过多种政策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新媒体时代不仅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变革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基于新媒体的教学创新模式引入民族地区教育领域,既给少数民族教育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以云南省西南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所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为例,对基于新媒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对新的教学形态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等进行调查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提供参考和佐证。

一、基于新媒体的创新教学理论和背景

互联网络技术是催生21世纪新媒体及新新媒体的主要技术。国内外对新媒体的定义意见不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蒋宏,徐剑,2006)

新媒体的发展历史始于计算机的应用,“保罗・莱文森将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称为新媒介(New Media),如电子邮件、亚马逊网上书店、报刊的网络版、留言板、聊天室等;将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称为新新媒介,如博客网(Blog)、维基网(Wiki)等”(涂涛,李文,2015)。到了20世纪90年代富媒体时代,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促进了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媒体的应用改变了学习者,催生了“数字原生代”新型学习者(涂涛,李文,2015)。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基于新媒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体现在几个方面:1.远程传递课堂:为帮助偏远地区和落后学校的学生享受优质教师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远程传递课堂为薄弱学校因缺师少教而无法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网络空间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将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并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互补;3.异地同步教学:以网络直播为主,在教学条件相当而教学优势互补的两个班级之间开展同步教学活动,实现校际之间、班级之间“理念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进”;4.翻转教学:对课内课外时间如何运用进行重新安排,从而把学习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5.校园在线课程:学校通过开发或选用符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在线课程,将这些在线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体验;6.引导式移动探究学习:通过移动设备在课堂上展开内容探究,也支持学生在非正式学习情境中开展探究学习等。

二、民族地区基于新媒体教学的调查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及大专院校的教育领域,学校开展网络课程建设,从教学设备、教学形式、教学资源、教师角色、学生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重新定位和调整,对适应了传统课堂的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来说,需要从心态、教与学的方法上都重新接受和适应。以云南省西南地区德宏一所高职院校外语课堂为例,对基于新媒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少数民族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展开调查。

(一)研究问题

1.基于网络媒体的外语教学形式对少数民族学生是否产生积极影响?从哪些方面产生作用?

2.少数民族学生对新的教学形态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如何?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受试为云南省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一所高职院校“基础英语4”课程两个教学班的120名学生。

(三)研究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辅以访谈和随堂听课。学生调查问卷包括选择、填空和问答题,共15题。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17份。其中4名英语教师参与了访谈和被随堂听课;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四)调查结果和讨论

1.基于新媒体的教学形式转变

研究显示,该校新媒体教学一直以来主要是基于W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在课堂内使用PPT,网络链接资源、音频视频的播放进行英语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在课堂内进行,课外学生英语学习和作业完成主要以书本为主,教师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支持受限,基本没有互动交流。近年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学校开展网络课程建设,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

(1)70%以上的教师曾经使用或经常使用微信、QQ等应用型软件支持的社会网络交互平台辅助英语教学,主要作用为学生答疑、教学资源分享、布置和批改作业、教学讨论等。以QQ、微信平台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目前未能达到使用微信、微博和QQ等网络平台实现翻转课堂,或利用平台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型教学模式。

(2)学校使用学习通网络课程平台进行教学和管理,并在师生中推广。对于英语这门课程,80%以上的英语教师都参与了网络课程建设、精品课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学生可随时随地点播音频、视频课件、查阅电子教案等教学内容,完成在线作业等;系统支持虚拟教室、即播即录、聊天工具、BSS讨论等师生互动功能。

2.新媒体教学的学习效果

问卷数据显示,在“你认为网络媒体是否促进了英语学习?”问题上,80%以上的学生认为,网络媒体教学对英语学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86%的学生认为“接受”新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其中98%的学生赞同使用QQ平台辅助教学,82%的学生赞同建立微信公众号,把微信作为教学辅助的教学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微信和QQ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的高使用率和受欢迎程度,以及手机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广泛受众特征,99%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微信1次以上,平均时长20到50分钟,每周至少3次以上。几乎所有学生每天使用QQ,除了高使用率和手机持有率等原因外,还包括该程序符合年轻人个性化需求的轻娱乐化特征、人空间、海量文件上传和存储功能、视频时长、邮箱、在线使用人数等扩展社交功能与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QQ、微信,仅有46%的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在学校网络课程平台学习,主要原因有三个:(1)网络课程平台内容和资源枯燥,不感兴趣(58%),基本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照搬。(2)网络课程是被动学习,受制于学校课程要求,学习没有主动性(54%)。(3)校园网络卡,手机性能不好(47%)。

另外,在“你会使用课程网络平台的师生交互讨论工具和老师沟通交流吗?”和“你会使用课程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吗?”问题上,78%的学生回答“不会”和“很少会”,认为师生交互系统在线人数少;受制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学习管理和网速等因素,课程教学平台资源利用率低。

3.网络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方向

在“如果在网络课程平台开设英语课,你希望满足英语学习的哪些需要?”问题上,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课外教学资源(如图像、音视频、阅读材料、听说材料、题库等)的扩展;72%的学生认为英语以“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为主,应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线网络学习无法满足技能学习需要,尤其是说的技能;86%的学生认为“相对于学习通的网络英语课程学习,更喜欢到英语课堂上课”;90%“赞成”和“非常赞成”在线与老师沟通、答疑和教学指导。

三、结论和启示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媒体教学既有和内地汉族地区的共同之处,又有独特性。移动媒体在教学上应用相对于网络教学平台似乎更具优势。这既是主观上的原因,又是客观条件的限制。

主观上,移动媒体教学更符合当今年轻人,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对个性化和新技术前沿性体验的追求,移动媒体关注用户体验,不仅包括交互体验,还可根据用户获取信息的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泛在式的移动学习环境使学生不再适应大量文字的阅读,养成了微阅读、碎片化阅读的新阅读习惯;互联网汇聚的海量信息及其搜索的便捷性促使学习者在遇到问题时更愿意直接到互联网上搜索答案。

客观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地处边疆,因为师资水平、教师能力和校园网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网络课程平台未能合理充分利用,英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没有发挥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应有的教学优势。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手机客户端的移动媒体学习比基于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人性化。

2.在英语教学方面,语言由于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需要,无论是移动媒体的学习形式还是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地位。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应优先满足课外知识资源的扩展、即时交互、课外指导及作业批改布置等的需要,教师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课堂设计,提高对新媒体的教学应用能力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发挥新媒体的最大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Martin Lister, Jon Dovey, Seth Giddings,et al.New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Routledge,2009.

[2]涂涛,李文.新媒体与未来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9-132.

[3]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7-69.

篇7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作为自治区优质专业、自治区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学校精品专业,经过近60年的发展,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专业特色。《民族政治学概论》作为政治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与特色选修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民族政治学兴趣,奠定民族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优秀人才的教育功能,体现我校民族性的办学特色。在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打破了大学传统课堂教学屏障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慕课技术的不断推广,大学教学改革的中心已转向对“翻转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新的挑战。作为民族院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需要在立足原有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借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发展目标、专业定位以及课程设置也呈现新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都强调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结合程度以及课堂讲授知识的深度,但侧重点也呈现一定的差异。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以下困境:

一是学生专业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和大学生中不属于“热门”专业,加上当前就业竞争激烈,就业方向较窄,很多就业岗位有专业限制。如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但每年的国家和省级公务员招考的岗位,要求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岗位较少,比法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少得多。导致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浓和动力不足,成为该课程教学需突破的瓶颈。二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民族政治学属于政治学和民族学的交叉学科,它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民族问题,同时又从民族学角度研究政治问题。”[1]总之,不论是政治学中的民族学视角,还是民族学中的政治学思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政治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还要掌握民族学的知识和体系,这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掌握和接受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回应性较差,影响了教学进度,导致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三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欠缺,教学特色很难形成。由于《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作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且《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在广西民族大学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时间不长,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还有待提升与积累,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理念在高校《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基于广西民族大学的探索

笔者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和遵循一个相对较稳定的教学程序、策略与方法。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着力点不在于网络平台和教学视频的?_发和使用,而是在于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教学逻辑的重构,它具有三个显著的创新点;一是通过重构教学逻辑创新教学秩序,突破以往课堂教学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惯性;二是通过学生全程和全面参与教学,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三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创新实践教学的机制,构建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平台”[2][3]。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导向,坚持开放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达到实现角色平等、氛围民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的目标。

针对《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方法较单一,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掘和必要的锻炼等问题现状,借鉴国外“翻转课堂”的理念,对《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在教材方面,我们选用了高永久等编著的《民族政治学概论》教材,同时参考了周平著的《民族政治学导论》教材,融合慕课理论、在线学习理论、参与性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实践学习”的“三环节、全参与”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即依据教学专题,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学习小组,分别承担不同教学环节的任务,使自主性、个别化、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改变以往学生以应试思维和被动态度学习《民族政治学概论》课,以及学习民族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的困难、阅读民族政治学经典著作存在的困难、在自主运用民族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现实的民族政治问题存在困难的现象。在实施过程中,以小组讨论、直接发言、辩论、读书报告会、小讲座等形式实施。如小组形式,将所修该课程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若干人,每组学生围绕各组主题进行自由讨论,每组选定1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其他小组成员提问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评议;直接发言形式,由分组的同学依次进行主题发言,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提问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评议。如围绕教材第九章民族政治文化,根据所选修该课程同学们的民族构成,分成白族、藏族、壮族、苗族等10个小组,由每组精心准备,主讲各民族的政治文化,提升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辩论形式,则是分成若干小组,确定辩题,双方在立论环节、驳论环节、诘问环节、自由辩论环节、总结陈词环节,依次进行,最后教师点评。如我们确立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要不要加分”等辩题进行辩护,让学生参与进行辩论,加深了同学们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读书报告会,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需要完成读书报告会,每组代表完成汇报后,其他组学生进行提问交流,同组成员进行回答,最后教师总结评议;小讲座,分成若干组,确定一个主题,由每组课后搜集资料准备,每组派代表围绕主题主讲,其他组学生进行提问,同组学生回答交流,最后教师总结评议。

总之,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使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困难和疑惑所在,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使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学生相互合作和共同解疑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翻转课堂”理念在高校《民族政治学概论》课教学中的反思

“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借助信息技术的有效手段和形式,重新构造教学秩序和流程,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应试的被动学习方式,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将“翻转课堂”模式运用到《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的教学中,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师生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与深度交流和互动。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正确理解和把握“翻转课堂”的内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不是线下与线上、课外与课内的学习任务的互换,也不是简单教师角色的互换,而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其将所学知识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参与和展示的知识教学过程与方法,是一种“自主学习―教师讲解―实践学习”的“三环节、全参与”的教学机制,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安排中,包括课件的设计制作、学习问题的归纳总结、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以及与学生通过教学平台进行互动交流等教学环节,需要教师进行适时控制和设计,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起主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还融合了包括参与在内的如慕课、微课、研究性学习、讨论性方法、辩论式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民族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吸引力。

篇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国内一些办有人类学、民族学科系的院校,先后开设政治人类学课程。当时人类学学科在中国大陆尚处于恢复阶段,政治人类学是其分支学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也被介绍进来。作者从1989年9月起开始在中山大学讲授该课程,教材先以油印本的形式面世,后在多次讲课过程中屡有补充,特别是两次赴美国查找资料,提炼理论模型,花费了很大心血。这是一部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的著作。全书信息量大,创新性强,有理论深度,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政治人类学本土化教材。

1 突出本土与应用

在《通论》出版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有董建辉撰写的《政治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基本上是编译了特德·卢埃林的《政治人类学导论》(Political Anthropology: An Introduction)一书,少量的补充了一些中外文献资料。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朱伦翻译的《政治人类学导论》。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董著还是朱译,均删掉了卢著中“妇女与权力”一章。该章有1.6万字,观点颇多,甚为遗憾。对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中国来说,断绝了千百万劳动妇女了解与自己利益休戚与共的观点的一条途径,实在可惜!

《通论》将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有机结合,使三者共同为政治人类学提供材料。由于学习者是中国人,多开发和使用中国材料是有必要的。又由于材料是经验性的,必须贯注理论才能联结,因此在西方宏观的大理论指导之下提炼出一些微观的小理论(中国式的模块),做到学科之间、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完整统一是有必要的。人类学是诸多学科中的一门,但内部又可分为许多支系,各门支系的材料,需要有理论上的贯通,才便于理解,特别是对于本土的经验性的材料,必须贯通在一个体系下面,才能够看出材料本来应有的意义。《通论》没有采用卢埃林等政治人类学论著的形式,而是采用“厚今薄古,洋为中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用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材料——婚姻、地域组织、宗教、教育、英特网等来阐述西方理论,从中国的实际材料出发来诠释理论,又用理论框架透视和过滤中国材料,较好地突出了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应用精神,从而赋予教材现实的关怀,为本土化教材的产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中国先贤强调“正德,利用,厚生”。“正德”即认识与顺应规律,使物无不得其所;“利用”即理论与实际统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厚生”指这么做可达致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的效果。《通论》奉行“利用”与“厚生”之要旨,使读者能够开拓眼界,不仅看到国家、政党之类的政治,还从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中看到更大的政治。《通论》讲理论但不牵强,摆事实却不猎奇,区分良莠,使执事者有所借鉴。

2 强调政治学的视角

《通论》运用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兼顾政治学的视角探讨政治文化,侧重于国家范畴之外的政治结构、权力象征及政治体系的分类、演化、结构与功能,以及政治过程、行动者等维度。重点是亲属式社会,以及国家权力辐射不到的那些政治现象,选题之深广,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政治的生物基础,通过比较类人猿和早期人类的异同,看到遗传本能是人类政治生活的生物根基,说明基因的特性使人的选择具有政治博弈的性质。又如,从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简单社会发展到以国家为单位的复杂社会的环节和原动力。再如,从婚姻的建立、终止和婚外的视角将婚姻纳入政治体系来分析,考察婚姻对异性、经济和权力资源的分配与重组。还如,将地域框架中的政治组织分为内卷式与横切式,由此探讨血缘组织及其分支;更有把宗教和民间信仰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来描述的,探讨它们的历史与现实作用。另外,此书还分析了教育、仪式、年节和网络的政治作用。

3 适宜于通识性教育

由于《通论》把“培养学生具有从人类学和政治学相交的维度来了解文化的初步能力”作为出版的目的,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不谋而合。目前国内教育界主张打通文理壁垒,文科学生习一点理科课程,理工农医类学生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一些院校还在学分上有硬性规定。《通论》的知识覆盖面适合于各类学生阅读,可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材,对于在学生中推广人类学与政治学的知识大有裨益。

篇9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对客家人的界定是:凡具有客家血统、口说客家方言和有客家的生活习惯,在这三项要求中达到其中两项的要求,都是客家人。

无可厚非要研究这个民系的个性,不但要把握这个民系的特色,而且还需要通过研究来发扬这个民系的优秀文化。从翻阅过去的期刊文章来看,在众多的研究课题当中,不难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方向都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尤其是旅游、教育、民居土楼、围屋、山歌等,一直都是学者热衷于探讨的课题。

刘劲峰先生则认为“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等。(1)

一、研究课题概述

客家文化的特性,在上世纪30年代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就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客家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进一步论述了特性的重要性,也让文化研究的后起之秀趋之若鹜。(2)

然而,客家文化往往被认为是反映客家人生活实践的文化。从物质文化方面,本人认为它包括饮食、服饰、建筑、经济来源等。从精神层面来看,它包括语言、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

在研究旅游文化的课题当中,各地客家资源和地方文献,如龙岩、东山、惠州、梅州等,占了重要的地位,涉及研究范围有各种特色旅游、生态或传统农业等,再配合目前最热门的课题;西部发展和生态保护,可说是与世界接轨,进一步实践与复兴客家文化。

接着就是有关土楼、围龙屋等这一类古民居的建筑探讨研究,涉及的地方有永定县、福建等这一带的古民居,其演变与发展一直都是学术界考察研究的方向。其他类似的课题还论及客家的聚落、社区传统建筑、闽粤赣三角地典型民居等。

有些学者更是针对性研究这些民居的建筑特色、演变与发展、古镇的遗产保护等,这类探讨客家族群独特的传统文化课题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经济价值,值得去推动和推广。

二、民间信仰和山歌及史料文献课题探讨

明清以后,尤其是近代开始,客家中的许多人被迫向海外谋生,迫使这些客家人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学习新知,改造自己,逐渐养成了不少新的品性。在研究客家民俗之中,对生活于老基地中的客家和海外客家人的差异,有必要认真地去区别与对待,这样才有利于全面认识客家历史,正确规划客家社会的未来。(3)

有关民俗文化的研究课题种类繁多,计有客家礼俗、风水、城庙会、龙舟庙会、妈祖、酬神、人日节、酒文化、传统服饰、传统体育文化等。在某些客家地区,老百姓除了信仰祖先崇拜外,佛教和基督教也逐渐成为主导地位,这使到信仰课题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之一。

客家山歌,上承中原文化传统,下贴人民生活,是中原民间歌曲的延伸和发展。(4)翻阅期刊时不难发现有关山歌的文章,内容论及民歌、童谣、歌谣等的传承,创作与发展,其中还谈到人文源由、文化价值、艺术特点的分析,近年来更是有与交响乐的合唱的文章探讨。

在客家民间文学方面,各类的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诗、散文、个人著作、歌仔册等,真实和具体地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结构与演化过程,这些课题都在主导着弘扬客家文化和审视客家文学的地位。

本人还发觉最近这几年,族群认同,海外华人的“寻根热”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这表明了客家文化研究不仅在众多学术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联络海内外中华儿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客家民性-当代文化产业经济研究

国外学者爱得尔在《客家人种志略》和《客家历史纲要》中说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族,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妇女在社群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塑造成节约、刻苦耐劳的形象,或有“娶妻当娶客家女”的俗谚。(5)

因此,有关研究客家妇女的课题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其次就是人文性格的研究,针对客家人的品德、廉洁清正人格塑造,草根本色对某个人物来进行分析,进一步让其他族群更能了解这个民系的特性。

近这几年有学者也跟随着大时代的洪流,在客家文化产业研究方面提出品牌的重要性,特别是品牌经营方式、创业、赣州的营销策略等。无可厚非,在未来发展中,政府和民间都意识到了文化产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四、结语

整体来说,尽管客家文化的研究的视角,百变不离其中,从探索客家的起源、文化,到考察他们的习俗系谱,本人认为研究课题不止是限于此,而更是要探寻各个地方的客家风俗,考察客家社会的多样性和其背后的“小故事”。

客家在四处“蛮夷”的环境下,他们以中原文明之士自居,固守古老而优秀的汉族传统,同时为了与当地人相处融洽,他们又在不断地变化和适应,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总得来说,学术界公认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并非族群概念。客家文化的研究能否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百花齐放,或是更能深化研究,这与其重视的程度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安国楼、刘劲峰、刘晓春:《话说客家人-客家学研究者三人谈》,《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第56-70页。

[2]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兴宁文史》第27辑,第298-306页。

[3]冯秀珍:《温革的教育理念对当今高等人文教育的启迪》,《客家研究文集》,台海出版社,2009年。

[4]许怀林:《赣南文化的传统与客家的土著性质》,《客家文化特色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注释:

(1)刘劲峰等:《话说客家人-客家学研究者三人谈》,《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

(2)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兴宁文史》第27辑,2003年,第298-306页。

(3)许怀林:《赣南文化的传统与客家的土著性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4)胡希张等:《客家风华》,广东人民出版,1997年,第424-425页。

篇10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志;田野工作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84-01

音乐民族志的描写,是指音乐民族志研究报告中有关田野考察对象、音乐活动过程及音乐、文化分析结论等方面内容的具体表述方式。[1]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学的不断发展,音乐民族志的描法也在不断地系统完善。从过去的注重纪实性的描述,到现在通过自己亲身田野考察经历来进行客观的音乐文本阐释。

一、早期的音乐民族志的文本构建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年轻的音乐理论学科,它是由“民族学”和“音乐学”两个词汇复合而成,它包含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特色,既是对不同地区音乐风格的探索发现,也是对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早期的民族音乐学者注重“历史”地建构音乐民族志,着重强调事物的历史性,忽视共时性和延展性,仅仅是对某一事物对象本身进行主观描述,并且大多数学者是把前人的理论成果拿来分析研究,不进行田野考察工作,仅仅凭借自身对研究对象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分析论述,忽视从事物本身的概念出发,进行理性地阐释,不重视田野工作的实践性以及它的必要性。所以民族音乐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一种纪实性的描述过程。

二、扎实田野工作是构建音乐民族志的理论支撑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注重深入实际音乐生活,并要求从中吸收和积累丰富现场资料和现场经验的音乐理论科学。[2]音乐民族志的书写则是如实记录对人群音乐的认识,它不需要任何理论的演绎,只需要对音乐对象的表演过程和文化语境进行客观描述。以英国的民族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3]为例,本书是布莱金经过两年的时间,在南非德兰士瓦北部的文达人中进行田野工作的成果。作为一名局外人,布莱金融入到当地文达人的生活中,与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参加当地的各种社会活动,了解到文达当地的音乐特色,文达音乐很多是偶然发生的,口传心授是他们的传承方式,正是由于布莱金自身田野工作的实践积累,才成就了今天享誉世界的民族音乐学著作《人的音乐性》的出版。本书的出版彻底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对其他民族音乐的偏见,是文达人历史文明的积淀,同样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三、扎实的田野工作对于构建音乐民族志的必要性

音乐民族志的书写工作是建立在大量的理论依据基础上完成的,前期的工作则是以长期的田野作业为基础,这样所建构的音乐民族志才具有说服力和完整性。在进行田野工作前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研究对象的形态特征、构成要素等要进行细致入微地理论搜索,对于前人的描述要进行归纳和梳理,在微观个案的基础上达到“以大析小,以小见大”,以宏观的视角对音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在进行田野工作的过程中,考察者必须要对所要考察的对象进行反复调查,明确调查的内容是否具有理论研究r值,通过资料搜集和筛选来明确田野工作的重心。我们要有目的、分步骤地进行田野工作。首先,对于每天的录音、摄像等技术性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做好田野调查笔记,田野调查笔记记录了田野工作的实施进度、所调查对象的内容和特点,做好田野调查笔记是构建音乐民族志的关键,同时也是音乐民族志的理论支撑。

在构建音乐民族志时,我们要对田野调查对象保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在整个考察研究过程中应该兼顾“主位――客位”的学术立场,同时还必须具备自如地融入“局内”、跳出“局外”的双重文化能力。[4]

音乐民族志是民族音乐学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文本形式,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主体核心是“人”,人是社会主体的客观存在,人在音乐事象构成中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和艺术创造力,只有深入把握了音乐对象主体的基本形式内容,才能深入触及音乐对象主体的行为和音乐意识,更好地揭示音乐事象的本质和规律。

音乐民族志包括音乐志与民族文化志两部分。它不仅对当地音乐进行分析,同时还通过文字描述把当地的音乐与其特色文化进行结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形式,我们在构建音乐民族志时,要把田野工作作为基础,尊重地方特色文化,不要对某一种音乐形式带有歧视性。

音乐民族志的书写要从客观的角度对所调查的音乐对象进行理论阐述。处理好“从主位到客位”“从局内到局外”的角色转化,尽可能保持中立的学术态度和理念,对所要研究的音乐对象进行客观论述。

通过音乐民族志的建构,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更加深入挖掘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4]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