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17 15:0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现状;提高途径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青年所处的人生发展关键期,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富于理性、敏感、激情,更富于创造性、挑战性。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来自学习、专业、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容易产生各种不定的心理反应。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向五只黑熊泼洒硫酸,致使黑熊严重烧伤。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系学生马加爵与同学玩牌时发生摩擦,因无法忍受同学的指责,将四名同学杀害后潜逃。2013年4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投毒案。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名同学因琐事发生口角,1人被刺伤,抢救无效死亡。另有还发生了多起在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的事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我们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2、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

3、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4、异往困惑。异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往。这些大学生主要因为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部分大学生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从而把友情幻成爱情。大学生的年龄本来就是一个情愫迸发的年龄,对异性的渴望本是正常的事。但由于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文化传统,认为男女之间除了爱情就没有其它什么了,使得他们还没有树立起正确“异性朋友观”。

5、悲观心理。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会产生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大学阶段面临着目标的选择,社会角色与个性意志,理想与现实,自我成熟感与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加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应对得不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产生悲观心理,甚至成为能力发挥和身心健康的障碍。

可见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压力带来的悲观心理。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人的全面性是人通过创造和控制全面的社会关系才达到的全面性。大学生作为人民的全面性是人通过创造和控制全面的社会关系才达到的全面性。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全面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兴衰和成败。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经验阅历将对今后人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从家庭进入社会,随着各种角色的变换,使大学生在扩大自己社交范围的同时,也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整体价值观及对事物认识的新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时期也是危机潜伏期,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在面临一系列问题时往往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而这些困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适应社会都十分不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

1、 心理健康能够推动大学生透彻进程坚硬的心理。

品德是大学生透彻进程的基本恳求,也是今后走向社会,在劳作岗位上显示智力造诣、自动从事社会姿态和不断向更高层次进程的庞大条件。丰盛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并合进程,是以坚硬的心理品德作为准绳的,一个人心理坚硬状态径直牵涉和制约着透彻进程的实现。

2、 心理健康能够使大学生克服信赖心理超额独立性。

大学生通行一心的奋斗和浓烈的竞争,告辞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去了一个全新的生存世界。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本人。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仿佛“天堂”如常,浪漫神奇,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封禁的纪律,生存的环境,使他们难于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着重心理坚硬,即刻克服信赖性,超额独立性,自动主动适应大学生存,欢庆添补而蓄意义的大学生存。

3、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赢得事业获胜的坚实心理准绳。

眼前我国大学结业生的分推劳作已诞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遵行供需见面、双向拔取、择优挑刺等窍门,择业的竞争必定会使大学生心理上引起迷惑和不稳固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临新形势大学生要关怀持续心理坚硬,教诲自立、自强、自律的出色心理素质,磨炼本人的社会往来压力、使本人在变幻烦难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拔取方便本人角色的无误抉择,敢于面临灾难、挫折与挑战,追逐更加够了的人格,为事业获胜奠定坚实的心理准绳。

4、心理健康有利大学生教诲坚硬的特性心理。

大学生的特性心理特别,是指他们留意理上和行为上经常、安分地发扬出来的各种特别,通常发扬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假设指想法反映的特别,性格除了气质所涵蓄的特别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别。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别整个发扬为概念熟练、擅长独立思忖、干预意识较强、虎虎斗气的有神状态等等,这些受有益大学生的坚硬成长。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的力度。学校应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系统性、持续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首先宣传要有针对性。学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学教育。其次创新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率。要发挥大学生的集体智慧,使用更快捷、更有吸引力、更有效的新型载体,除通过校刊校报,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络、等载体外,还可使用微信、人人网、微博等新型载体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大学生更积极参加教育。通过知识普及,增强大学生对心理问题了解、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并在知识的传授中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

(二)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各院系应为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由专门小组负责保管与整理。组织专业人员定期通过心理测量、谈话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不断健全心理档案。分阶段、分时期对学生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对策及时予以解决。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1、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有关专业知识。2、成立心理健康学生组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动学生,学生之间易沟通,易聚成团,既方便教育,又能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激励。3、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找到倾诉的对象,受到正确的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引导,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四) 拓宽心理救助渠道,提高心理救援效率。目前,很多高校给学生提供的心理帮助仅限于师对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一种途径。有的学校甚至连心理咨询工作也没有条件开展。其实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与人面对面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难以说清自己的问题与困惑。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心理救助的渠道,通过电话、信件、网络、手机留言等途径,通过团体咨询、专题咨询等形式展开心理救助工作,以提高心理救援效率和效果。

(五) 采取措施有效消除诱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诱发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对于突出、普遍的诱发因素,我们要科学性的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从源头上遏制问题发生。我们应致力于使学生明白一味地苦恼与困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付出现实的努力远比沉浸在痛苦中来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六)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组织观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电影、听讲座、出板报等,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活动平台。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使学生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长观念的转变、教育水平的提升、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建立、健全等都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当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是破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难题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项新求、高桥:《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3]霍发: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M]。2009,(1).

篇2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精神文明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的全面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那么何为心理健康呢?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一、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要求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处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心理层面有着即将成熟和片面幼稚的两面性:首先,中学生其心理上对于整个社会、他人、自己的定位和关系有着较为独立的看法和观点。可以这么说,在中学时期,学生既在学校努力地的学习知识,为中考、高考做足充分的准备;又要在学校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此组成较为独立的世界观。但是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心理素质又是幼稚的,他们的摇摆性和片面性使其很容易的受到外界的影响,致使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再者,中学生大都处在一个成长的叛逆期,也是逆反期,如果对其没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指导,他们很有可能会顺从着自己的天性,远离心理健康这条康庄大道。所以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其次,中学生性机能的迅速成熟,也会造成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不适应,如果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念,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并且缺乏成人的适当监护、照顾而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就会造成心理失常等种种后果。而健康教育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从而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走上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在当下综合国力愈来愈多的体现在精神文明与科技实力的软实力上。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与诚信观念,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主人,其道德水平,若没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价值观念是否正确都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弱化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矫正异常行为,使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三、社会和时展要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是社会和时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和时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当今社会,对于个人价值的衡量主要停留在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物质财富的积累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其主要还是在心理上,心理负重超载,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课业上,中考高考的压力,社会、父母的期望都重如泰山一般压在中学生稚嫩的肩膀上。中学生很容易不堪重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无论是对个人幸福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现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是能适应并促进社会急速发展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教育领域,是社会和时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四、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石,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科学研究表明,人终其一生只能够使用10%的脑细胞,若是大脑全部功能都被开发的话,大脑将会相当于一台计算能力与记忆能力强大的电脑。这就说明人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并有待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按照心理发展规律,捕捉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中学生的大脑。培养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学习动机、健康而稳定的精神情感、坚定的思想意志、健全的人格个性等都能促进智力发展,使之走上健康全面发展之路。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预测和治疗心理疾病,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研究表明,人在剧烈紧张情绪状态下,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消化停止,持续时间过久会导致人体某此器官和组织陷于不正常活动状态。而活泼开朗、乐观豁达等心理活动可使人的大脑皮层得到积极休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性 开展方法

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心理问题引起的出走、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等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心理辅导不仅仅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要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角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就业、择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有效的辅导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使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继而会产生困扰和冲突,最终形成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所以从根本上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因此,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行为养成、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层面展开,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高职院校负担着培养高素质、专门性人才的光荣使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优劣决定着高等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成败。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和成才的迫切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代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在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的大环境下,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需要人帮助他们疏导和调节。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订有针对性且定期的心理辅导计划。

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利用观察法、谈话法或者跟其他学生或教师了解等方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家庭、品德、性格等方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为心理辅导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对存在个别问题的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进行个别辅导、追踪辅导,并制订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计划,找出共性问题,制订小组辅导计划,进行团体辅导。

(二)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要了解学生在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不同,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强度及灵活性也有差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辅导员应做到因人而异,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三)增强自身人格魅力,提高对学生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一定意义上说,身教重于言行。因此,辅导员不仅要把道德讲清、讲深、讲透,以理服人,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欲正人,先正己”。

(四)正确把握工作类别,做到以学生为本。

首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真心实意地与学生交流和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才会对辅导员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讲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更好地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其次,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价值观、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尊重意味着理解、接纳和关怀,是温暖的代名词;尊重意味着平等,即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

三、结语

工作在第一线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认真做好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沟通疏导教育工作,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孙楠.浅谈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科教文汇,2009.

篇4

(1.内蒙古财经大学学院民族理论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数字信息的进步,推动了微信的诞生和发展,它具有传播快捷的优点,也具有不可控链式、病毒式传播的缺点,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对用户,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内容、社交上形成了负面的影响。积极探索利用微信平台,通过心理疏通、教学方法创新、加强网络建设等,为加强高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微信;加强;民族观教育

作者简介:关爱(1980—),女,满族,讲师。

付建华(1982—),男,满族,工程师。

随着微信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信息传播的明星效应、长尾效应以及二次挖掘效应进一步显现,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正向与反向“微熏染”,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好微信,使民族文化和民族观教育在新时代实现传承与发展,对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1“微信”及民族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1.1“微信”的内涵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短小精炼,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同时,其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微信成为了民间舆论场主要平台;二是社交网络媒体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使得公众话语由权力(power)演变成为权利(right),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传播”的传播模式,形成了政府、媒体、公众三者间博弈的新格局。[1]

1.2民族观的内涵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对一个阶级和政党而言,民族观集中体现在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原则、政策上。当今世界,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无产阶级民族观,即民族观,是顺应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其核心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资产阶级民族观是剥削阶级的世界观和利己主义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我国,进行民族观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

1.3高校民族观教育

高校民族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民族观统领学生的民族意识,坚持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聚焦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把培养学生素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对这样的多民族聚集省份,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民族教育更具有重要意义。

2“微信”对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意义

2.1“微信”的群众性强、青少年用户多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团体与团体、团体与个人以及人与人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量的需求也逐渐变多。“微信”的产生,满足了人们的信息化需求,普及性、群众性成为微信发展的趋势。在《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中显示,微信用户已达6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种语言版本,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其中微信公众账号在最近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并保持每天8000个的增长速度以及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蓝皮书指出,2013年,微信用户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调查显示,使用率最高的人群为24岁以下,占比33.7%;收入结构中占比最高的是月收入3000至5000元的中产阶层,占比32.0%。[3]

2.2“微信”来临,客观上会让整个中国的教育环境变得更加公平

微信传播的新特性为大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有效发挥带来机遇,也使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地区的学生,突破时空局限与学习模式的约束,加强了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实现知识获取、共享、创造和应用的新方法,全面推动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4]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合理利用“微”平台,有利于提高高校民族观教育

民族观教育对高校学生,在加强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方面是非常必要的。内蒙古地处边疆地区,发生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可能性大。因此,利用“微”平台,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传播民族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的信息,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明确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树立民族观。

3“微信”使高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面临的问题

微信信息的高速、大量转发,必然存在着信息的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将对用户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用户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不能理智分析,将造成认知偏差。当信息在较高程度上实现聚合的时候,将产生如下弊端:

首先,心理影响。学生个人的好奇心、表现欲以及志愿成为提供信息和交换信息的动力,往往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圈子,进行交流,网聊、网购、网恋和网络游戏,极易造成信息来源单一,观点片面,无法多角度看待问题等后果,形成 “信息茧房”和回音室,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

其次,内容影响。人民日报在《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一文中指出新媒体的三大弱点:不专注、不深度、不负责。学校不限制学生用手机,难免上课时玩手机、刷微信,做作业通过微信找答案,不利于自主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涉世不深,没有社会经验,辨别信息内容真伪能力弱,会轻信一些影响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的谣言。

最后,社交的影响。微信是一个开放式的社交圈,可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无限延伸,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学生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不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未来如何引导学生保护个人隐私,保障人身安全不被侵害,将是高校和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4合理使用“微信”,加强高校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对策措施

4.1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微信

高校管理者要以积极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微信,将新媒体教育和传统教育有机结合。首先,学校领导与教育部门重视,加强大学的信息理论课程教育,注重提高大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高校教师也应该重视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微信”所充斥的大量信息给予正确引导。同时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功能,使信息有正确的来源,正确导向。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微信上的不良信息进行过滤。

4.2创新教学方法,多层次加强学生的民族观教育

积极面对“微信”高校民族观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敢于大胆突破,借助网络实现民族观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借助微信等新媒介、培养新媒体应用技能,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等。首先,强化教学课前准备工作。 通过教师的课前备课,对信息进行筛选,在让学生接受正能量信息的同时,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其次,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重视、信任、欣赏大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建立相互学习的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再次,推进教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坚持学习研究创造,提升专业水平,及时更新知识,使教案内容与时俱进;最后,突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民族观教育课的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导向性,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宗教观。

4.3培养信息媒介素质,建立“正能量”网络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互联网建设管理的“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十六字方针。加强网络监督立法工程,不断地规范与引导、完善传播途径,加强传播者的媒介修养,实现新媒介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新媒介服务教学及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高校教师要探究微信等新媒介的崛起和社会信息共享的透明化,正确引导我区高校网络舆情的变迁以及寻求学生与教育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张荣刚.政府被倒逼信息公开到官民良性互动——从深圳“5.26”事件看微时代传播新格局现实超越想象的传媒[C]//第十届亚洲传媒论坛论文集.

[2]丁龙召,李晶,主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M].2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8:98.

[3]《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微信用户多中产 微博用户多草根[OL].北京晚报,2014-6-27. cul.022net.com/2014/194/26/0627112911709876.html.

篇5

(一)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核心,对现代教育心理学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人性的可变性作为教育基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尽管在人性的解释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都强调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融合,并一致认为后天教育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知情意行。孔子、孟子对德育与智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在教授智慧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智育发展,其教育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强调的知情易行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作为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精神与灵魂同时具备植物性、动物性、理性三种特性,而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增强人的理性,进而表现为智慧,最终节制植物性与动物性。其次,注重人格的教育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他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自然原则、习惯原则以及启智原则,并将0~21岁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年龄层次不同,其教育策略也有所侧重。柏拉图则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理性、意志与情感三个部分,而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灵魂能够被感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柏拉图还将体育训练与智慧养成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在发展学生智育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体能素养的培养。

(三)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性包括原始性、社会性、道德性三个方面,通过教育,人的原始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克制,而道德性则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扬。他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以爱为中心,使学生在爱与关怀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并强调知、行、意的均衡发展。他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园丁与花木,教师要给予学生精心的培养,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行为能够符合道德规范。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心理兼具知情意三种功能,在实施教育活动时,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德育,力求达到自由、善意、完美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注重程序发展,严格按照明显、联合、系统以及方法流程实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认为,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能够促进子女健全人格的发展。要尊重自由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创造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得到智慧。同时注重团体游戏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感觉、知觉发展,这是学生认识环境、培养美感的重要途径。

(四)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实现了崛起,其不仅摒弃了传统的哲学教育观点,而且将心理学建构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该科学在发展初期,主要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后,基于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哲学教育学逐渐走向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科学,其主要受以下两种学习理论的影响。1援行为学习论。行为主义最早兴起于20世纪初,其强调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遵循实验取向,加强客观观察与测量。在这一理论支持下,心理学家构建了动物学习实验模型,如桑代克建立的猫开门取食的实验以及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这两个试验均可成为条件作用。之后行为主义将这两种动物学理念总结成为完整的理念核心,并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学校教学中。191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更是成为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2援认知学习论。20世纪60年代,以桑代克动物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对自身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反思,认为在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教学有所欠缺,并认为这是导致美国科学落后的重要因素,自此认知心理学兴起,并逐渐替代了行为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处于刺激条件与反应之间,是一个不能够直接观察的认知过程。之后,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以人为受试代替动物行为研究,与行为学习论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教育心理学的桥梁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科学化发展中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教育科学化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现代化、教育西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谓教育科学化,主要是指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理论方法,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改革,继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心理学思想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更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注重对社会的考察,关注教育的内在需求,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学制,对于西方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建立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促进教育科学化发展。

(二)心理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限制

与教室情境有所不同,心理实验室情境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是受限制的,学生所需要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参与实验的对象,其学习是经过简化的,而事实上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是多元化的,不同学科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不同,然而其学习态度与观点则是一致的。另外,学习历程与教学历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心理学家的研究力图通过对个体学习特征的分析构建学习理论,而教师教学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有既定的教材、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安排合理化的教学流程。

(三)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尽管心理学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直接应用较为困难,然而其对于教学科学化仍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科的教学设计往往会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予以教学,这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理论更加倾向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的衔接,其理论价值更多的是教育心理学层面。因此,要想将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就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探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完成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内容系统化

纵观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相对分散,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完善,最终将会走上融合发展。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我国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吸收了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学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这对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由注重学到注重教的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发展特点与性格特点,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增强教学效果。

(二)研究取向多元化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演变与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取向,首先为建构主义取向,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化设计,丰富教学模式,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强调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实施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再次为社会认知取向,指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班级及学校效能,增强社会认知。另外还包括认知主义取向,强调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形成,这些取向逐渐成为研究的潮流趋势。

(三)研究目的教育化

篇6

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创建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存在争议。1987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关心的是发展、评价和运用有关人类的学与教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来的和能增进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教育内容、计划、策略和技术”[1]。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得知: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2]。根据这些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在研究范式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想成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纯科学”,所以受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深刻影响,教育心理学也放弃了原有的哲学研究取向,转而走上科学的研究取向。研究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转变,心理学中一些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3]。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的处理与解释上必须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强调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创设实验条件;主要采取假设验证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如问卷法、实验法)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资料分析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4]。定量研究的范式引入心理学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但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过于狭窄,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1)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客观性,重视观察、实验、测量,完全剔除了形而上学。2)定量研究只研究客观的、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机械化、生理化、动物化,重视外显行为的描述,排斥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忽视人的主体感受。3)定量研究有一种元素主义的倾向,把完整的、系统的心理肢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4)定量研究范式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方法中心的倾向,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使心理学成为精密严谨的科学[5]。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定性研究的方法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5]。定性研究可以更多地反映自然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且客观,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既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也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下汗马功劳。心理学各学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例如,以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提出各自的学习理论,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派别——联结学派;德国的苛勒等通过对黑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这一早认知学习理论[6]。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为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完全抛弃哲学思辨未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类复杂、高级的学习过程等同于动物盲目、简单的学习[7];把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探索看做是机械、被动的信息输入和加工过程;将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程序运算等同[8]。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心理学需要学习教育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实验室条件下人类学习的经验和规律不能一成不变地推广到现实的学习中,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过程远比在实验中呈现出的要复杂和多变,现实中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也更加纷繁复杂,不容易控制。

三、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Kyriacou(1986)指出,教育心理学需要宣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应当是拓宽教师教学和学习的技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归纳起来,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教师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的效能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

然而,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教育心理学对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那样系统和深入,对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其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快速整合的各种行动。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情况时,很难完全照搬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教学和管理理论。而且,人是最复杂多变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班级,因此,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小结和展望

总体来说,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贡献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理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实际教学情况。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定量研究可使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定性研究能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因此,应尽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10]。继续保留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为现代化,提高研究效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例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更丰富,操作更为经济和便捷。

2.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入和整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身心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行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单个成分对个体学习的作用,未能在开放的、多维的框架中探讨各种成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应呈现出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趋势,综合考虑认知、动机、情绪、态度、信念、情境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起新的模型或理论[11]。

3.理论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主张在重视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讨。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应构建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10]。理论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应用实践是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有关问题,二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4]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6).

[5]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韬,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新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9]王沛.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篇7

首先,教育心理学与学生的德育教学的融合,突出学校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德育教育是一个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未来的发展快慢和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学校必须要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有机的结合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目的,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其次,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管理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水平的高低在某方面是对所在院校综合实力考量的一种依据。因此,需关注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在教学管理中应当将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教学和素质教学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心理成熟期,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加强心理辅导作用,让学生从小就明白基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心理学与教师队伍的管理,是借助于教育的教学本质和心理学的相关特点,教师不断将其进行再创新,形成自己的理论,这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水平,这也是对所在的高职院校的一种肯定。最后,将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各个层次有机结合。教育心理学对推进高职院校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培训和科学研究上。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还是侧重于对专业化知识的教学上。教师教学成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心理学一种实践的体现。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很多院校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这门课程讲好,这就需要将心理教育学融入到教学中来,要对听、说、读、写、练进行创新,可以通过做游戏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练习英语,真正将英语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愿性的行为,真正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同时,在英语教学中真正解决学生不敢说的恐惧心理,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疏导和沟通。通过心理学理论,能够把英语中很多内在的语法特点及其相互之间普遍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揭示出来,这也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平时的训练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非智力方面的训练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学中,就能轻松地教学,实现预期教学成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栋梁。

2提升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水平的措施

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育心理学既注重理论知识也注重实践运用,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无形地将教育心理学贯穿其中。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心理学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升其水平至关重要。第一,要着眼于理论指导实践,提升高职教学水平。教育心理学是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源于教学实践的。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当今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而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实训课,它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学生,真正才能提高高职教学的水平。第二,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现在很多的院校都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因为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心理学在大家心理的认知程度。课堂仍旧是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当代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自我认知的积极性有关,因此,越积极自我认知的人,其专业水平就越高,而教师仅仅只是给予指导作用。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通过此种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来。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一举一动都与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变得更加有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真正提升教学队伍水平。

3结束语

篇8

1.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拓宽。从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来看,它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综合发展以及结合,从而走出的一条创新路。教育心理学是在当今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整合经验与实践,帮助教学管理,深化教学过程。从未来发展状况来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将不再局限于学生、老师以及教学空间与环境,还包括教授教育的人员与教学之间的心理状态。通过对教学内容、对象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推动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具体的开展。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开展教育心理学的特殊领域,让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每个高职院校教育者以及上级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未来高职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为了让教育心理学成为一个更加系统、健全的结构,必须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且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特点、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让教育心理学和高职院校教学相互影响、贯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着手,在拓宽教育心理学结构体系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结构与制度。

2.实践与理论整合,深化教育过程。

2.1实训课程得到深化。在高职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与培养,让学生成为专业性强的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必须根据教学活动以及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教育心理学不断进行改善。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心理学能够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同时它还能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另外,高职院校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必须突出学生的方向性与专业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践课程,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按照正确的比例安排,这样就能让理论巩固专业基础,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或者完善相关知识,并且鼓励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课程实训中,必须将教学重点以及学习中心始终放在推动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上,它转变了传统教学中将老师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这也是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程的过程。

2.2理论指导实践。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训在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对培养富有特色的人才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将课程作为实践的基础与保障,从而推动教学过程顺利发展。在课程实训中,通过将心理教育加入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领略课程实践以及知识应用的意义。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更有兴趣,更好的接受知识。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将教学过程看成是主动思索与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更好的将专业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2.3理论与德育相互渗透。从现代教学来看,德育是每个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中也有重要地位。因此,将德育渗透到教育心理学中具有极大的意义,它不仅能保障学生素养,还能迎合时展要求。将德育教育和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协调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它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渗透德育以及心理教育,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更好的发展。

二、结语

篇9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一)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二)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辩,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三、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前,翻译了一些教育学主捉著作。

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技术。

篇10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

教育心理学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现已成为各类高等院校中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目的是在于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技巧和基本知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课程中,学习教材每在5-6年才会更新一次,进而导致学生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成效,极其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竞争力的提升。由此可见,针对高校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全面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和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使用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课程讲授都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的,一是着重强调实际教育服务,过去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大多都是以实际教育为起点,都一致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心理上出现的种种现象都是教育心理学的探讨的对象,所以现目前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从基础知识、审美特征、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来进行组织开展的。因此这样就失去了对教育心理学其本身教育价值和学科价值。二是偏向对基础的研究讨论,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课程核心内容主要以对知识的表象与获取为主要核心,结果导致认知心理学和探究主题的反复交叉,进而忽视了对教学的实际需求。这两种问题的出现不仅限制了教育心理学自身的发展,也导致教育心理学难以对教学本身实践运用起到有效的教学作用。

(二)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教师长期采取演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重结果轻,注重理论知识且轻于实践运用。但往往在实际课程中,授课教师在不断的讲课,学生在拼命的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于心理学来说,这种书面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讲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反而不能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心理学教学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也起不到有效地作用,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此外,我国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一直是采用的笔试考试的形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生在考试前拼命学习,考完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反而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改进课程结构

在对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途径中,首先是需要对课程的结构进行改进的。改进课程结构就是对教学重点进行调整。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心理学这方面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对人才的能力关注。因此,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途径中,高校教师也应将把重点放在“心理学的教育”上面,主要因素在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心理学教育,如何培育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学习心理、心理学的教育这两个内容展开教育,实现对课程结构的改进,才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课程中,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习教材在5-6年才会更新一次,很多社会上比较先进的教学知识无法从教材中体现出来,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应把教材内容及时的做进行更新,应与社会中较为先进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相结合,并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整理和合理的筛选,这样才能保证知识对学生有一定的作用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注重实践操作

教育心理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升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是解决问题、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动机激发、品德态度等部分内容。比如:在“动机激发”中,如何把现有的成功案例对动机进行有效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成败因素中如何进行原因总结,通过自身的效能进行自我形象的提高。在“知识学习”中,需要通过直接、概括将简单的知识有效的理解。在“品德态度”中主要涉及的是品德学习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并且要对个人品德规范和相关论述中进行说明。

(四)教学中体现教学情境

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师应采取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后在提问中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和理解程度,教学情境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方式。因此,老师应把自己从传授者变成引领者,在上课过程中给教学创造情境,准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开展学生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是高等院校最主要的课程之一,探究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只是为了其他课程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方法和经验。心理学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进行综合调理整治,师生之间实现积极配合协调,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大顺.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09,04:105-107.

[2]汪玲.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探究教学构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4-6.

[3]沈承春.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