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图书如何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7 15:0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图书如何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县级图书馆,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而如何激励图书馆员工的创新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图书馆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的阵地和窗口作用,为社会教育职能作出更大的贡献,思想政治工作是基本保证。因此,要保证图书馆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关键在于针对个人不同的思想状况进行差别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职工行为准则,也是实际工作中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这是摆在政工干部面前一个崭新的课题。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图书馆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当讲求实效,才能取得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最好成果,现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谈几点认识。
一、提高图书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在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通过对人的思想教育和提高人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来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而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图书馆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素质良好的政工干部。
从目前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看,政工干部自身素质不够高,工作效率亟待提高的各种问题还普遍存在,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工干部理论修养不够全面,缺乏系统的学识涵养,这就使得他们缺乏说服力;其次,是处事方式不当,以权压人,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不愿下深功夫去做调研工作,完全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行事。再次,某些政工干部在工作、生活当中的表率作用不够好,难以让同事信服;最后,有些政工干部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前不能积极适应,总是以旧的思想和方法来处理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需要进行优化和提升。这种综合素质,不仅包括知识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政工干部个人的思想修养和精神面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政工干部一定要注重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廉洁奉公,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处事要公平、公正,敢于碰硬,树正气、治歪风。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号召力和说服力。与此同时,一定要以理服人。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明辨是非曲直,达到说服教育人的目的,而不是以势压人、以权管人。在研究决定有关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使各种不同意见和见解通过说理的方式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科学合理集中,从而使决策让人信服并能顺利畅通地贯彻执行。2010年,我馆将成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就场地问题职工们有许多不同意见,我们经过多次职工大会,讨论、协商、沟通等多次职工思想工作,最后统一了职工思想,将四楼定为支中心。
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在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对职工的基本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研究职工新的思想变化及其规律。对于图书馆来说,职工的基本情况不同,素质也参差不齐,差别很大:有的思想活跃、爱思考问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认识事物往往不够全面;在具体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安分守已、守住阵地、不丢失图书资料就是好的服务质量;有的同志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清水衙门、无权无职的单位,因而工作态度消极怠慢,不求进取,等等。
因此,要做好员工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针对各类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通过谈心活动,充分肯定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各自存在的不足。要有的放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盲目、无目的地开展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减轻职工思想负担,协调职工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压担子,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使他们感到了我们开展的工作既连续又亲切自然,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单位有一位青年职工,头脑聪明,性格外向。由于他的工作岗位是一线服务阵地,直接面对读者,工作时间不能离岗,不能交谈,因此,情绪低落,整天显得无精打采,接待读者也露不出笑容,室内卫生懒于打扫、书刊也不及时整理,虽然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也只一味坐在桌椅面前借借还还。正是我们经常通过谈心交流,了解到该职工思想状况,及时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认识到图书馆的优美环境能使读者愉悦心情,读者通过阅读各类文献信息,不仅能提高思想觉悟,而且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些效益与我们图书馆人分不开,都是图书馆职能所起到的作用。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会吸引读者,文献的利用率就会提高。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不仅稳定了他的思想情绪,还调动了他的工作积极性,使他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提高图书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是关心帮助与教育管理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解放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只靠制度来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解决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必须靠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但是仅仅靠讲道理是不够的,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否则,即使道理讲得再好,也不能打动人心。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实实在在地用真心诚意去体贴、关心、爱护和帮助人,从而达到用真心暖人心,用真情获得真情的实际工作效果。多年来,笔者对图书馆职工出现的家庭困难,诚心实意地给予关心和帮助。如有位职工生病,我们帮助联系医院、联系医生,在医院我们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跑前跑后。又如,我馆一位职工的父母都是农民,在村里种了十多亩稻,双抢时季,这位职工很想回家帮父母,但考虑到单位人手少,不好意思请假,所以就整天愁眉苦脸,接待读者失去了笑容。当我得知后,主动找他,并替代他的岗位,让他回家帮助父母“双抢”。“双抢”回来后,他一脸阳光,工作更加积极,对读者也更加热情。用真情和爱心感动职工,温暖职工,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岗位。
恩威并重。在关心帮助的同时,也要注重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用管理规范人们的行为。人的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而性格一经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支配人的行为,如果不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严格管理,使其形成不良性格,势必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培养职工的良好行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不与严格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只有坚持二者并举,才能事半功倍。
篇2
陈嘉忆(以下简称陈):总署授予厦门市“新闻出版交流与合作基地”,是对厦门市整个新闻出版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两岸交流工作的整体成绩的肯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对 厦门外图集团所做工作的肯定。这些年来,厦门外图集团在前两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开展对台图书出版交流工作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实质性地推进了两岸图书交流与贸易。
比如说,外图从1989年9月成立的时候,就举办了“海峡两岸图书展”,之后又举办过两岸的少儿类、经济类图书展。外图从成立之初就把目标定位在对外交流,特别是对台图书交流上。当然,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交流,更重要是通过香港绕道进行,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尝试直接和台湾的书商打交道,同台湾的行业协会建立关系。2000年,外图在厦门举办了首届“台湾图书订货会”和两岸的“文献信息交流会”,首次与台湾的图书发行协进会合作。到了2002年10月,经过总署批准,我们承办了第13届“全国书市”的台湾展区工作,这是第一次在“全国书市”上单独设置台湾展区,从此,“台湾展区”就在“全国书市”上固定下来了。也就是在这届“全国书市”期间,我们在厦门设立了台湾书店,台湾原版图书首次在大陆公开零售。2003年总署正式批准成立外图厦门台湾书店有限公司,为推动两岸图书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5年开始,我们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此后交易会每年一届,轮流在厦门和台北举办,至2009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为两岸图书交流搭建起固定的交易平台,也就是从2005年起,两岸的图书交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年出口到台湾的大陆图书码洋就超过2000万人民币。同时,台湾版图书引进到大陆的量也逐步在增加,到2009年也达到2000万码洋。2008年9月,我们又创办了《书香两岸》杂志,当时是唯一一本在两岸公开发行的杂志,为两岸出版发行业的交流与交往提供了新的信息平台。
厦门外图与台湾出版发行界的交流是很务实的,完全是实物交易和在此基础上的业务交流,这很符合台湾业界的期待。通过这种交流加强两岸出版发行界的交往,实现互惠互利。
书香:基地在厦门挂牌后,对厦门外图的发展会有哪些意义?
陈:基地的挂牌,对外图的工作是一种促进也是一种鞭策。外图在做两岸图书交流工作上更加名正言顺,这是其一。其二, 2007年外图建立了厦门书城,除了推动厦门市的“全民阅读”活动外,还赋予这个书城与大陆其他地方书城不一样的任务――为台湾的同行提供一个现货采购的平台。书城目前日常图书品种陈列的保有量在20万以上,台湾同行可以通过“金厦小三通”航线很便捷地到厦门采购图书。20万的现货图书,在大陆图书进出口公司中是唯一的。其三,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两岸图书交流工作,提供一个更好的机遇。我们要继续增强竞争意识与服务意识,扬长避短,灵活经营,继续扩大图书贸易额,为两岸文化交流多做贡献。
书香:厦门书城作为台湾同业现货采购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功能是不是已经在发挥它的功效?
陈:厦门书城在建立时的定位,就有这个功能。这两年我们更加注重这个平台如何充分发挥这个功能,书城如何更好地为台湾业者服务,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比如增加书城的图书陈列品种,确保其日常品种能保持在20万种以上;实行架位管理,方便图书现采;优化内部流程,即时装箱发货。原则上,台湾同行在我们书城现场采购的图书,最快四天可以收到货。
书香:外图如何把握这个机遇,在原有基础上为两岸出版交流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国家把这个基地设在厦门,说明国家把对台图书交流的重点放在厦门。随着两岸图书交流规模越来越大,我们现有的物流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筹建一个现代化物流基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提高配送的速度,力争现货采购图书的品种可以达到30万种,并争取能够建立起大陆版图书信息库,在更高水平上为台湾业界提供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物流基地建立后,可以同时满足两岸业者的采购需求,能够提供最新的图书信息以及便捷的收发货服务。
篇3
关键词: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 非书资源 管理平台
1.引言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馆藏资源更加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尤为重要。随书光盘、电子图书、DVD及CD光盘、视频等多种非纸制文献大量出现,成为新的资源——非书资源,图书馆必须打破原有单一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收藏方式。
非书资源,顾名思义,是指各种记录有信息并专用于保存和传递信息的非纸张印刷型物质载体(包括随书(刊)光盘、音像资源、课件等)。对图书馆来说,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一款适合本馆的非书资源管理和服务系统,显得尤其重要。
2.手工管理随书光盘的现状及不足
附带光盘的图书越来越多,虽然有利于丰富高校馆藏,但是如何管理和有效利用这些随书光盘就成为图书馆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图书馆主要以手工形式对随书光盘进行管理,虽然其服务管理起来较为简单,但对光盘的使用存在明显缺点。
其一,光盘的使用受借阅期限和开馆使用时间的限制,只能在一定时间内供有限的读者使用;其二,随书光盘特有的质地属性决定了在携带或计算机上使用时易磨损、划伤、丢失,因此,无法像图书一样进行频繁借阅。所以,过去我馆并不提供对随书光盘的借阅,导致学生和教师对其利用率极低。因此,图书馆的非书资源迫切需要一个成熟、先进的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加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逐渐在图书馆中成熟应用,非书资源管理系统便有了用武之地。
3.我馆流媒体VOD音视频资源的使用情况
我馆的流媒体用的是美萍VOD点播系统,其软件存在很多问题。
其一,没有流媒体后台,因此无法进行快进和后退,受网络的影响很大;其二,不支持提供下载功能,只能在线浏览;其三,文件录入格式的分类和标注内容很少,无法自由进行修改;其四,视频只能支持.rm格式,前台视频浏览也只能用RealPlayer软件,局限性太大;其五,不支持镜像光盘ISO功能;其六,数据库是自建小型数据库模式,和市面通用数据库无法兼容,无法导出和删除数据内容,数据丢失后很难恢复,所以美萍VOD点播系统只能算是一个音视频的插件。
由于我馆是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学生对于音视频资源的需求很大,当今世界又是网络的世界,因此如果网络响应缓慢,大部分人就不会再使用它,利用率也明显下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用户从远程或本地登录Web应用页面就可以在线检索所需资源,在线浏览和下载光盘资料,可以实时免实体光盘运行各种格式数字资源、执行各类程序,进行流媒体资源的VOD/AOD即时影音点播系统。
4.现有非书资源管理系统的比较分析
国内主要有五家公司提供非书资源管理系统,分别是北京畅想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南京昂克科技有限公司的“非书资源管理系统”,杭州卓源科技有限公司的“CD Tower”,杭州麦达电子有限公司的“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和合肥博西数据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博西非书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对上述公司产品的调研,结合艺术类高校的特色,针对我馆的需要,管理平台要满足以下几方面。
4.1具有很好的开放性能,与图书馆其他系统(尤其是汇文OPAC系统)实现无缝连接,读者通过图书馆原有的汇文OPAC系统对自己所需的书目进行检索,当检索到含有随书光盘的书目时,在OPAC记录检索页面会自动出现该条记录的随书光盘链接,只需点击便可以实现在线浏览、部分下载或全盘下载操作;读者也可以在非书资源管理平台中直接查找自己所需的光盘,当检索到光盘记录时,可以通过点击题名直接进入汇文OPAC系统,获取相关链的纸制书目的信息。
4.2集中管理各类型的非书资源,站在读者的角度,根据读者的确实需求对图书馆中的各种电子音像资料,如CD、MP3、VCD、DVD、磁带、录像带、随书(刊)光盘、电子图书、教学课件等非纸质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并提供在线浏览及下载服务。
4.3具有很好的流媒体支持,所谓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媒体格式。读者通过Web点击图书馆音视频资源,可以在线流畅视听,也可以高速下载,并支持多种媒体格式类型,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五种非书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如下:
5.结语
昂克、CD Tower0、博文系统和博西系统主要是针对图书馆非书资源中随书(刊)光盘的管理和服务来开发的,对于音视频资料、课件等其他类型非书资源的管理不能很好地支持。而“畅想之星”在解决各类非书资源管理方面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集成性好,灵活性高,尤其在与OPAC及其他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整合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在流媒体的终端接受延迟、环境适应性、系统稳定性和交互性等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如何结合“畅想之星”现有的非书资源管理系统,研发出适合艺术类高校特有的平台,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南京昂克非纸质资源管理系统介绍[EB/O].2012.
篇4
当记者致电北京珍本书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说明采访意图时,他很惊讶地反问记者如何知道“珍本书店”的。的确,这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民营书店在国内书业界名不见经传,但它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上最有影响、最为世界各国东亚图书馆和汉学家钟情的中文书店之一,珍本书店的特色服务更是赢得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大型图书馆和汉学家的广泛赞誉。
军人家庭出身的刘军,自己也当过兵,复员后进入一家国营的外贸公司,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而就是这10年的外贸工作,为他以后进入图书外贸行业奠定了专业基础。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外贸工作中,刘军结识了一家国外著名的图书进出口商,并受其委托做该公司的中国区。之所以会被这家知名的图书进出口商信赖,是因为刘军他们对客户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能做到“不过夜”的处理,即答复迅速,办理尽心竭力,绝不敷衍拖沓。正是这种专业的服务精神得到了对方的欣赏和肯定,也就是对这种服务精神的坚持和完善,刘军才把“珍本”从小做大、从弱做强。如今,有着近20年图书出口历史和配送经验的“珍本”,每年经营的专业学术图书近万种,涵盖历史、考古、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学、美术、古典文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并了全国多家出版社的图书产品出口。他们主办的电子刊物《文渊阁周刊》定期大陆出版的最新学术图书信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
在刘军的叙述中,服务始终是话题的重点,而服务也正是公司的命脉。他说“服务是民营书业的最大优势”,认识到这一点,民营书业的春天就在眼前。
“珍本”的服务在于“一手托两家”:一边是把出版社的重点图书主动全面地向海外客户介绍推荐,一边是为国外客户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符合研究方向的汉学书籍。
在专注于海外顶级大学东亚图书馆和汉学家的高端定位上,刘军打造了一个高素质的外销业务团队。他们在出国访问及接待客户时了解用户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和兴趣点,同时搜集国内出版界最全面最专业的图书信息,并加以整合处理,制作出“珍本”超领先的图书目录。“珍本”的书目信息迅捷、前沿、专业,专题种类繁多、资料翔实,特别是一些需要很多年陆续出版的系列丛书、不定期学术期刊出版物搜集得很完整,给各国图书馆的查漏补缺带来极大方便,在世界各国的东亚图书馆和汉学家中间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很多国家的著名图书馆和汉学家一致评价,“珍本”的服务意识非常强,在别的供货商那里长期得不到回复的问题,在珍本书店都得到了快速、确切的答复。一些被国际汉学界称为“疑难杂症”的出版物,尤其是一些非正常出版物,比如协作包销书、老旧图书,“珍本”都给他们搜罗来了。
专业的服务、高品质的包装和快捷的发货方式,以及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珍本”是最早开通图书馆网上订购、书目及数据下载的中国书店,基于客户的青睐与信赖,“珍本”常常会收到“纲目购书”订单。
服务不能凭一时热情,坚持才是发展的根本。刘军说,为客户找书是一项既繁琐耗时,又没有收益的工作,而“珍本”始终坚持“客户无大小,图书也无大小”的原则,为每位客户提供着细致周到的服务。他们曾为一家图书馆连续5年提供图书信息,最终赢得了对方长期的合作协议。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刘军记忆犹新的是十几年前,与一家海外书商进行了几年的淘书找书业务后,当向对方提出希望扩大业务时,对方回答:还需要等待3年。这足以说明从事图书贸易的国外客户对供货商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往往要经过很多年的考察才能确定合作意项。刘军也将此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管理当中,在国内培养了自己稳定的供货商。在公司,以科学、合理、透明的管理培养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团队。
2006年,珍本书店首次参加了美国国际书展,开创了民营图书公司独立组团、独立参加海外书展的先河。在展位布置、参展书目、着装礼仪等方面,给海外客户耳目一新的感觉,展现了当代中国民营公司的时代风采。近几年来,他们陆续派出10多个业务小组到海外参展、访问,足迹遍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次到日本的访问中,珍本书店的员工一天拜访5个客户,她们提前一天通过坐地铁、的士等方式勘察客户地址,确保第二天拜见客户时提前3分钟到达,仅这一点就赢得客户的赞赏。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业务才取得迅速发展,与海外30多个国家的图书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的图书出口额达上百万美元。
2008年7月,珍本书店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新兴的民营图书公司又受邀参加了美国东亚图书馆2008年夏季研讨会。
纷至沓来的客户、日益增长的出口额、享誉海内外的好口碑,刘军说“珍本”的自信不仅仅来源于此,还有诚信。20多年来“珍本”始终诚信经营,对供货商从来没有拖欠款项,即使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他们以借贷方式也要如期结款,严格按照合同办理。目前国内100多家出版社及几百家供货商均与“珍本”按账期结算,无一笔故意拖欠,这在民营书业界可以说是个奇迹了。
篇5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不足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51-0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学府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重视起来,对图书馆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许多高等学府都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使图书馆的管理质量更加的严格,对于服务学生的质量更加的完善。服务读者、以读者至上等观点不断地实施到图书馆的管理上。在这场发展与改革的浪潮中,图书馆能否做出正确的变革至关重要。图书馆作为一种简单的服务业如何为读者制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如何满足读者的要求,成为了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重心。面对图书馆的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使图书馆的发展遇到的瓶颈,如何在新时代的条件下,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新一代读者的要求已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 图书馆服务特点
1.1 两种方式并存
印刷书本已经与网络相关联,有许多的书中都包含有一张与书本内容有关的光盘,有的书本后面还含有一些调查问卷形式的表格,方便读者及时反馈对于本书的不满足之处。图书馆针对读者对这些方式的喜爱,专门的推出了一些新的战略措施,例如:与北大方正等一些网络公司合作,将图书馆网络化,吸引更多的读者,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图书卡,方便读者在网上进行阅读。使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的发展共驾齐驱。
1.2 读者数量猛增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化管理的不断完善使得网络的应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近几年上网的人数几乎都是成倍增长。在网络化的管理下图书馆是对广大读者开放的,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图书馆寻找对自己有用的图书,广大读者可以应用网络使用图书馆中的任何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图书馆已经突破了范围的局限性,使读者的数量成倍的增长,突破了传统的发展方式,是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可以服务到图书馆中的读者,还可以服务到网络中的读者。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图书馆的时间限制性导致服务的不到位现象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网络化管理使图书馆针对读者24开放,读者可以在任何的地方任何的时间上网读书,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随着网络化越来越完美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量逐渐增大,渐渐可以完全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3 服务无限
如何才能使服务无限呢?只有使资源达到无限的地步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无限的信息量。在数字化发展的今天传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只有在网络的帮助下才能使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建立联系,才能在任何的地方任何的图书馆寻找的全国的图书馆信息量,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
1.4 速度服务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一切都需要速度,如果速度太慢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方便快捷的服务是广大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信息化的时代最重视的莫非就是速度,为广大读者借阅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快速的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更上一层楼的表现。
2 图书馆服务的不足
2.1 仅仅只是口头行为
对于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读者至上”仅仅是挂在口头上而已,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图书馆对于读者的要求与反馈的意见并没有做及时的处理,图书馆并没有将读者的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对于读者的要求也只是口头上的回答,并没有在以后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很少有图书馆将“读者至上”理念实施出来,有些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存在问题,这一系列的行为引起人们新一轮的思考。
2.2 文献不足
对于一些大学或是公共的图书馆,读者很难在些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一些研究型的文献。一些图书馆对于官员或是专家的采访与文章的编辑都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导致最终的文献根本就不符合广大读者的需要。图书馆的采访质量非常的低,如何提高图书馆文献的采集已经成为图书馆目前最大的不足之处。
2.3 资料范围窄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面向世界的国家来说,多元化的发展与多元化的信息应该是图书馆首先要采集的内容,图书馆管理的国际化、信息的多元化、服务的国际化都是图书馆需要增进的地方。只有图书馆的范围扩大了图书馆资料的内容才能更加的全面,中国正在不断的慢慢融入到国际化的背景中,因此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要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3 发展策略
3.1 确立“服务至上”的观念
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要着重的培养一批服务观念强烈的人,将图书馆中服务至上的观念彻底的实施到实践中。将最好的设备与服务人员调到一线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3.2 高效的网络管理
对于图书馆的管理由于已经抛弃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将网络化引进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因此就要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对于图书馆的网络配制最快的网络速度,使信息的传递速度达到最快。在网络化的管理方面也要做好课后服务。追踪服务,经常向一些顾客咨询一下图书馆的服务情况与网络传输状况,以便及时做好改正。
3.3 扩展服务平台
图书馆是文化的宝库积累着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是社会的文化源泉。图书馆服务的面积扩大后就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更多的读者进入到书的海洋中发展自我。为了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需要适当的创新,在不同的地区做一些关于图书馆的演讲,吸引更多的读者。
4 结语
总之图书的服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更加的接近现代与应用现代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空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论在什么时候与什么年代,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是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林梦笑,罗惠敏,潘燕桃.李华伟图书馆学术思想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4).
篇6
关键词:印装质量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宏观管理 微观管理
如何充分理解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刻含义,将政策资源落到实处,借助有力资源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出版人需认真研究和谨慎对待的问题。本文以图书印装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图书印装质量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我国图书印装质量存在的问题
1.印装细节粗糙,影响图书美观。为吸引更多读者,获取更大利益,大多出版社对于图书,尤其是畅销类图书的印装质量要求严格。但与此同时,在每年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也总有一部分图书或多或少存在着印装质量问题,如一些针对群体较窄、用途较为单一的图书。这些图书,拥有书号,公开发行,但往往只刊印几百册,并不为大众读者所知,因而出版社对于这类图书的印装质量往往把关不严,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类图书的印装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胶面积或大或小,影响正常阅读。在进行图书胶订流程中,有的书籍上胶面积过大,导致翻页困难,甚至内文多页粘连;而有的则上胶面积过小,很容易使封面和书芯脱离。第二,考虑到成本及读者的消费上限,我国图书大多为平装书,封面封底一般为烫印。在这类书籍中,许多书的封面、封底水平放置时并不平整,在翻阅过程中,封面封底会出现波浪纹或覆膜气泡现象。第三,有些无线胶订的图书胶粘不牢,会有掉页、脱页情况发生。另外,一些使用骑马钉的读物,会出现钉位不正、漏订、坏钉、叠钉等现象。第四,书芯页码位置误差较大,会有重页、漏页等情况。第五、裁切尺寸把握不准,裁切刀花严重,没有留足裁切空间,裁去书芯边纹的情况也有发生。
2.印刷质量低劣,书籍易损易坏。有些图书为节省成本,所使用的纸张密度低、纸质脆、易损坏,常常翻阅几次就自行出现裂痕。出版社应避免使用这类纸张,尤其是文学类图书和辞书类图书,其翻阅频率和使用周期要高于其他类别的图书,因此不能只求美观和成本低廉,而忽视图书的使用寿命。
3.印装流程混乱,缺乏有效把关。印装流程所涉及的环节繁杂,人员众多,稍不留心就会造成损失和不可弥补的负面社会影响。以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公司为例:
贝塔斯曼曾是知名杂志《故事会》的销售承包商,上海印刷公司承接了《故事会》的印刷任务。经协商,双方确定杂志装订标准为:32开、平装合订本、串线胶订装订。但在实际操作中,所用纸张厚度超出预估标准,致使成书厚度达45毫米,按原印装计划装订后,书背呈现出弧形状,并在几次翻页后就出现了一条竖形裂痕,影响到了书籍的美观。
发现此装订问题后,贝塔斯曼当即拒收货品。经多次协商,上海印刷公司将所有问题图书收回,去掉原有封面,将内文改为精装书芯,重新印封,再行上壳,改成平脚精装本,解决了原有问题。
纵观这一事件,上海印刷公司在最初制订印装计划时,并没有将纸张厚度、页码、装订方式的优劣及适合条件等因素考虑在内,导致了各项成本资源的浪费和不良影响。事实上,在印刷过程中,这些问题就已呈现出来,但因沟通不够、责任不明、流程混乱,致使问题一直隐藏到装订完成,交予销售商时,才暴露出来。
二、基于优化图书印装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从宏观上把关,规范行业标准,汲取政策支持
现行关于图书质量评价的权威依据是新闻出版总署修订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关于图书的印制质量,《规定》指出应执行国家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以下简称《导则》)(CY/T2-1999),该《导则》在印刷产品质量等级的划分原则中提出,印刷产品质量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关于优等品的标准,《导则》只提到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物质量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达到近五年内的先进水平。至于“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是什么标准,《导则》并没有给予详细阐述。因此,印刷行业以此为行业标准,过于笼统,且有失精准。
2002年12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书报刊印刷优等品、一等品检测数据认定表》(以下简称《认定表》)。《认定表》对于如何鉴别书报刊印刷品装帧质量的优劣标准做了细化,从图书的整体设计,到封面、插图,都列出具体标准,便于从业人员及相关单位进行参照和评比。但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出版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对于图书外形装帧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都提醒着出版人,应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出版现状和要求的关于图书印装质量的行业标准。
作为出版单位,应从自身做起,以本单位为落脚点,结合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制定出符合行业规范、体现企业特点的图书装订质量管理标准,将图书的印装质量作为图书总体质量的一部分,纳入图书质量管理体系。
(二)从微观上改变,实现图书印装质量的优化革新
1.更新印装设备,严格印装流程
目前,大部分出版社、印刷单位都已采用机械化操作,从书芯到封面,再到裁切、装订,完全的自动化流程,企业也在不断更新装订设备以完善图书印装质量。例如,新型平装联动生产线,其独有的断胶装置,避免了侧胶拉丝现象的发生。新的设备、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人为因素越来越小,误差越来越低,但考虑到成本核算及印制装订设备折旧年限等因素,不可能年年更新设备。与此同时,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在印制过程中,各环节都需人的监督和把关,一旦出现问题,人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之,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在优化图书印制质量方面,更新设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严格印装流程,把“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如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关键词 采编部 质量考核 电子资源国家标准
高校图书馆采编部是图书馆一个重要性且基础性较强的部门,其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建设,本文试从采编部培训与考核体系改革、工作模式的改革及资源建设与共享改革三个层面,来讲述图书馆采编部要进行的管理体制改革。
1 培训与考核体系改革
在图书馆采编部,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与工作状态下,各种新的技术与新的规范层出不穷,采编部人员的知识就必须时时处于一种可更新状态,因此采编部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学习就必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学习新技术、学习新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能仅仅作为口号,而应作为切实的作为,因为员工业务知识的更新与业务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基础性工作,即采购、编目加工、典藏的科学性、规范性。我们既要注重中外文图书编目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连续出版物、电子资源的编目学习;既要注重编目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既要注重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文化知识与学历层次的提升。要认识到引进与培养人才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对采编部人员的考核,虽然各馆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细则,但无非是从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数量上加以量化考核,对其工作质量的考核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要知道工作时间和工作数量的达标不等于工作的达标。因此图书馆界必须尽早探索出一条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对工作时间、工作数量的考核,也要加强质量考核;不仅仅是对业务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也要加强其文化知识与科学研究水平的考核;不仅仅是对其业务内容的考核,也要加强其思想认识与工作责任的考核。要打破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2 工作模式的改革
众多高校在对图书馆的性质定位往往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境地,图书馆既可以划分为机关单位又可以划分为教学单位。在行政管理上对图书馆采用机关一套,要求图书馆所有人员定时定点上班,对其工作的考核既有定性的部分也有定量的部分。在对其业务管理上,采用对教学单位的管理模式,要工作数量、要工作质量、要教学与科研成果。众所周知,图书馆内部由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存在千差万别,因此采用整体划一的管理和考核体系,显然是有违科学的做法。采编部的工作更是不同于图书馆其他服务窗,对其工作的考核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其工作时间的考核上,那就会出现上班混时间,工作仅满足于完成额定数量不讲求质量的局面。因为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的工作,不可能是安排得上班一点空余时间都没有,更不可能从上班一直忙到下班,如果是这样也不符合人作为一个生物体的固有规律。如果对其工作的考核是在质量上,那么就会出现片面注重质量,而数量却始终上不去。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对采编部科学的合理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员工作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就显得非常迫切。采编部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图书加工工作,而是对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如何建立合理的采购策略,如何建立起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藏书建设沟通交流平台;如何在保证繁重的编目加工的任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编目质量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如何建立起科学的典藏策略,使馆藏布局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问题。图书馆购进的每一本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等,都要经过采编部工作人员之手,且不止搬运一二次,从这种意义上为讲,采编部的工作是搬运工,其工作是体力性的。而对于图书、报刊、电子资源的采购、编目、典藏,是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且是必须符合编目典藏规范的智力行为。在体力与脑力双重考验下,应如何科学考核与评价采编部的工作,这是搞好采编部工作的关键。
3 资源建设与共享改革
目前图书馆界正致力于构建各种各样 参考文献的资源建设与共享平台,有区域性的图书 馆平台、高校图书馆平台、省际平台、全国 性的平台。从实际共建与共享的效果来看, .确实起到了节约经费、调节地区馆藏布局、资源共建共享的作用。因为采编部是共建 、共享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业务部门,因此从采编部的业务角度来看,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3.1纸质与电子资源的共享认识
从各种类型的共建共享过程来看,纸质图书馆的共建共享虽在节省经费上效果明显,但在实际共享过程中,却存在空间性限制与共享成本高的问题。因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可行、便捷和节约的共享还是电子资源的共建共享,我相信,随着便携式电子资源阅读器的研制和普及,带来阅读行为与习惯的转变后,电子资源的共享将占主要份额。
3.2制定电子资源建设的国家性标准
从目前电子资源的建设来看,绝大部分还不是各高校图书馆的自身行为,而是几个大型公司的行为,其资源的建设从其资源选择、制作格式、使用方式上都是自成体系,互不通用。这也是电子资源建设混乱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国家必须制定电子资源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在电子资源的格式上加以统一。因为这样一个法规的制定,很可能就是一个传统型图书馆到真正数字型图书馆转型的催化剂。因为只有格式统一,才能研制出兼容性好的便携式电子资源阅读器,才能使得人们的阅读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才能切实改变纸质图书须加大复本才能满足更多读者的同时需求的现状。人手一个阅读器将取代人手一个书包或书柜,这带来的将是一场革命。
篇8
图书馆面临的数据问题
正如数字图书馆、Library2.0、云计算等技术出现之初,图书情报界出现很多质疑声音一样,图书情报领域研究大数据的尝试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质疑。为了推动图书情报领域里的大数据技术与提升知识服务能力、降低知识服务成本,有必要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及机遇进行探究。
在思想观念上,相较于图书馆所拥有的不断增长的数据量而言,能够分析的数据比例在不断降低。如何充分把握大数据所带来的技术优势与数据分析方法,有效提高图书馆能够分析的数据比例,加强知识服务的智能辅助决策能力则十分重要。
从图书情报领域数据分析和应用现状来看,现在的图书馆人员在面对一些“可能是机会的数据”时,并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将数据转换成知识的思想意识及非结构化数据持久化处理及深度分析的技术及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最终的问题应该回到图书馆相关人员如何认识、管理和分析其所拥有的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如何建立软硬件一体化集成的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数据及知识获取、存储、组织、分析以及决策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等则愈发关键。
图书馆大数据应用优势
图书馆对于大数据而言,通常存在三种角色:大数据的使用者或受益者、大数据的提供者或开发者及大数据的运营者或维护者。可以了解到,当前几乎所有大数据技术及产生的相关服务都可以在图书情报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能够带来一些难能可贵的新型知识服务帮助。例如,可以帮助图书馆建立各类知识服务及业务建设的风险模型。即图书馆的各类风险评估模型: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信息资源采购及应用评估风险模型、图书出版的收益与风险模型、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模型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及智能辅助决策技术建立具有自身机构特色的、科学的及实用的风险模型。
另外,图书馆用户流失分析及价值分析也涉及到大数据的应用。OCLC 的《Research Libraries,Risks,and Systemic Change》研究报告指出,价值质疑、技术障碍、人员队伍无法适应未来挑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图书馆、高校教职工,并逐步弱化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造成用户流失异常严重。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数据了解用户、行为、意愿、业务需求、知识应用能力及知识服务需求等需要,更可以利用数据对用户的科研创新合作过程及合作交互型知识服务过程将要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应对图书馆未来所面对的生存危机有所预警。
大数据可以帮助图书馆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技术引擎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技术核心,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图书馆的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将会是未来几年内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包括资源及学术搜索引擎、资源及服务推荐引擎、知识服务社区实体( 包括用户及资源) 行为智能分析引擎、用户知识需求预测引擎及多维度信息资源获取、组织、分析及决策引擎等。
例如美国 Hiptype公司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分析电子书读者阅读习惯和喜好,这也是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首例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知识服务社区实体( 包括用户及资源) 行为智能分析引擎。可以通过分析资源( 包括软硬件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及知识资源等) 的状况来预测可能的故障,或对于资源突然的波动可以帮助图书馆制定应对策略。例如网络攻击、风暴、垃圾资源过滤、软硬件资源故障、信息服务需求障碍及知识资源波动等。大数据可以帮助建立更加灵活的、智能的网络化信息资源智能组合方式。图书馆可以灵活、方便地从已有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资源中抓取有用的知识、关系、模式、症状用于新的知识服务方式。众所周知,传感器数据也是未来大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图书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技术环境数据多维度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及智能辅助决策,进而实现机构管理、发展及服务的预测、优化和监管。
图书馆未来服务方向
大数据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成熟而迅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相较于过去几十年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未来几年将会给云图书馆带来革命性、持续性和创造性的变化,会对我们所熟知的知识服务能力和知识服务机制产生重大的颠覆和创新,也对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可能会超出我们正常期待的范围。
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在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过程中,对应的体系架构、计算模型、数据模型、智能辅助决策模型、性能优化模型及知识服务模型等基础理论方面,将会出现更多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大数据技术是图书情报领域无法逃避的未来技术发展形态,也为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变、知识管理模式的突破、合作交互型知识、创新模式的完善、知识服务流程的动态监测等业务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目前,尽管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争议,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围绕大数据的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可以说,大数据技术是云图书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亟待完善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领域的相关问题也会成为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应用更需要业界的共同努力。
相关链接
目前大数据还存在几大核心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第一,关系数据库和MapReduce技术有机融合的研究。如何依据不同的大数据处理业务需求,设计同时具备两种技术优势的技术架构,在对关系数据库更深层次了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MapReduce编程模型内在的局限性和并行计算模型。
第二,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更加复杂的或更大规模的分析。大规模社会计算、大规模社交网络、时间序列分析、大规模图分析及更细粒度的仿真等技术仍不够成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去探讨。
第三,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操作的可视化接口。如何较好地实现大数据处理的各个阶段的可视化、智能化、及个性化的展示和操作,尤其是多维数据操作及决策结果评估的可视化的智能展示。
篇9
磨铁图书
打造持续经营获利的平台
传统图书出版公司的困境是什么?
评论人士会有3个标准答案:1. 各种各样的图书盈利情况不同,很难预测;图书收益的不稳定性给规模扩张带来变数;2. 行业回款周期慢;3. 民营资本出版资格受限。也许有些人会得出第四个答案,将互联网时代对于大众阅读习惯、传统媒体发行的影响考虑在其中。
然而磨铁图书的执行总裁张凯锋认为无论是实体图书还是电子版本,都只是图书产品的最终销售形式,产品的内容创意和模式才是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关键。传统图书市场每年的码洋(图书定价总额)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大众类图书的份额约为50%。2010年磨铁图书的码洋为6亿元左右,只占到大众类图书市场的3%,且业绩仍在不断攀升。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整体经营策略的改变,磨铁图书似乎轻而易举地绕过了这些传统出版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谈及磨铁文化这些年出版的畅销书的共通之处,创始人兼总裁沈浩波认为“图书的生产需要满足消费需求。生产什么样的图书由读者来决定”。这些畅销书代表了读者对于书籍共通的需求处。人们渴望历史知识、消费文化,但图书作品需要轻松易懂,便于阅读和理解,并具有趣味性。
尽管策划出版了《北京娃娃》、《今生今世》、《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系列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超过1000万册),并获利颇丰,奠定了良好的营收基础,但磨铁图书在发展上并不刻意全盘追求畅销题材的图书产品。沈浩波说:“磨铁每年策划出版的图书在500到700种之间,其中印数超过10万册的图书在50种左右。而占总量30%的产品会拉低企业的总体盈利。”计算预推书籍的销量和毛利是磨铁每一名策划编辑在图书策划之初的基本工作,公司规定,单本低于6万毛利的图书产品需要避免操作。
磨铁图书通过夹页的形式在图书市场中缓慢地建立着品牌效应,如“心灵书房”系列为磨铁图书旗下专门出版心灵读物的子品牌,签约的作者有张德芬等等。磨铁图书现在有70多个签约的畅销作者和若干的子品牌生产线,由不同的出版人负责,占据各细分市场。
品牌和充裕的资金流带来的直接效益是吸纳了更多优秀的出版人。出版团队被视为“非标准化”的创意部分。在平台运营部分,包括采购、印制、销售、物流等,这些职能部门则构成了一个出版平台和标准化流程,这个平台讲究绩效管理、成本考核、数据分析等。曾担任海尔流程再造总监的磨铁图书执行总裁张凯锋,通过建立包括会聚封面设计、策划、定价、成本核算、销售监控等在内的产品管理机制,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募集管理,帮助磨铁建立全行业最好的运营品牌和系统以及有冲击力和质量保证的管理团队。一头是创意的编辑团队,一头是足够的支撑平台,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畅销书,或者说才能使畅销书规模化地生产出来。
针对创意人才,张凯锋采用了分类管理、灵活管理的方法。根据以往的绩效表现对编辑进行分类,一类编辑是大起大落型的,会出很多高毛利的书,但亏损的书也不少。对于这种类型的编辑,就需要教他们学会规避风险,但同时又鼓励他们保持攻击性。另一类是毛利永远稳定,没有特别大卖也没有大亏的书,对于这些员工,可引导让他们更加系统和全局地思考,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因为在单品上“往上跳”可能未必是他们所擅长的。
由于图书出版行业多采用赊销制,传统意义上的分销商和网络分销商的账期从两个月到半年不等。图书出版公司也无法及时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2001年,刚开始创业的沈浩波出版的第一本书叫做《蜡笔小新宝典》。由于分销商刻意阻挠、拖延,这笔投资一直收回。
而今天的磨铁,每天每个单品的销售数据可以日清。在磨铁图书的管理平台上,每天每本书的销售数据和报表曲线都能看得到。这些数据就成为了前端的销售团队和编辑团队研发的指挥棒。比如,销售人员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片区、哪些书卖得好,是否需要补货,而卖得不好的,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于编辑团队来说,某一本书如果卖得好,就可以立刻策划出版类似题材的图书。
通过少儿出版领域的磨铁童盟和数字化出版领域的磨铁数盟的建立和布局,磨铁图书预期将占据新的市场份额,建立线上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平台,在原有业务的保证下,进一步扩大营收。
投资者评价
基石创投合伙人林凌
磨铁图书在社科文艺领域做出了许多非常畅销的作品,符合大众阅读的需求和趋势。在大畅销书的运作模式中,他们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团队,能够把畅销书的经验带到其他品类中,从而获得规模化的扩展,并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图书生产能力,因此能够持续不断地大批量地生产出好书来,这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果壳传媒
理工男的留守天堂
姬十三谈创业“中国学理工科的人很多,但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却很少有人关心,比如他们希望组团去看星星,一起去某地采集矿石,做手工机器人等,但缺乏一个平台让他们共同交流。”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可能性在于你可以借由社交网络,找到一个相当小的行为习惯偏好群体并将其特征放大。如果说豆瓣网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那么果壳可简单理解为科学粉丝的豆瓣网。互联网普及拥有的巨大传递力量让科普人士也可以拥有小春天。以科学为主题的NGO组织可以获得的百万美金计的风险投资,完全受益于TED大会、“技术宅”、《Big Bang Theory》里面描述的科学家怪咖角色等等新鲜涌出的事物给科学带来的“潮流”和“时尚”的小标签。
如何在投资潮退去之前,让企业自主拥有造血能力。这是果壳传媒与早先同样获得挚信资本投资的豆瓣网同样需要面对的难题。挚信资本高级合伙人郑庆生说:“果壳传媒致力于将科技智趣引入大众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而如何充分调动大众网民的参与度,并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是对其最大的考验。”
如果说以科普微博和普及型科学公益讲座起家的科学松鼠会存在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在于科学人士群体所拥有的智慧。一堆没有企业经营经验、做慈善培训活动的科学爱好者,如何能将潜在的人员价值体现为可产生盈利的产品?根据其两方面的业务情况进行推算,果壳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负收益状态。由于其细分领域的不普及性和非分享式的用户体验形式,导致其前期的用户量增长过程极为缓慢,需花费超过一般社交网站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外界普遍认可的平台价值。在科学界的人力资源配置上,果壳目前也不具有向上攀升,成为业界瞩目焦点的可能性。
也许改版的网站平台和拥有一定盈利规模的主营业务,会让果壳在未来充满生机。无论如何,它正处于相当危险的边缘。
灵禅
创造被投资的价值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上海灵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因为它一直都在小心谨慎地做着从战略发展上来看是正确的事情。即使获得风投融资,灵禅并未在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扩大战略布局,而是强调在业务上持续盈利的产品和相应的部门保持稳定。
美国游戏机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美元。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和欧洲的大量游戏发行商将产品制作外包给亚洲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以求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开发成本和加快开发速度。灵禅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应运而生。据公司副总陈皓回忆,“2005年灵禅公司创立时,只有20余人。最开始我们是做MMORPG产品的,由于生产周期长,缺乏资金而失败。我们只得转向游戏外包,国外美术委托制作订单带来了丰厚的资金收入,因此第一年就开始获取盈利。后来我们逐步调整方向,定位为游戏外包制作服务提供商,成为了中国首批获得微软正式授权的 Xbox LIVE Arcade 游戏开发商。”
公司创始人、CEO兰海文创立灵禅前曾为世界知名的游戏公司育碧Ubisoft中国区的副总裁,在90年代时便以上海公司主管助理身份服务于育碧,对游戏的制作、发行、代销以及大型网络游戏的运营皆有着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灵禅的盈利模式,在外界看来,很简单也很纯粹,主要分为三块:外包、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其中外包提供现金流,网页游戏是快速增长业务,手机游戏是种子业务,分别贡献总收入的70%、20%、10%。灵禅最少同时运作的游戏项目有10个,以项目管理与分成的方式控制集体风险,激发员工积极性。
从游戏公司到乙方服务公司,再到向甲方游戏公司转型,兰海文解释说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要求每一名员工必须始终非常深入地了解当下的核心利益,从规则和需求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安排进程和管道、如何控制质量并节省资金等问题,关注管理模式和流程。
兰海文称,“我们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在资金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扩张企业盈利能力。”以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灵禅将集中优先发展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业务。兰海文表示,争取在一两年内,将游戏外包制作业务的收入占比降到50%左右。目前国内网页游戏的月营收从100万到数千万不等。据预测,灵禅《封神无敌》上线迄今,2年内的营收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同时,通过与虚拟世界及MMO(大型多人在线)高端游戏开发商Trilogy Studios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灵禅正逐步实现从外包公司向成熟型游戏运营商的转变。无论网页游戏还是手机游戏这两个业务领域,灵禅都拥有着业内杰出产品的制作经验。随着第三轮融资资金到位,灵禅需要将重点放在扩大这两个领域的研发优势上。
灵禅能否通过融资资金方面的优势,顺利在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两个领域取得行业的独占领先地位,不断开发出一流的游戏产品,是接下来能否成为一流企业的关键。
奥飞动漫
给产品加上“文化”的附加值
美国孩之宝(Hasbro)是生产动漫影视衍生品的世界著名的玩具公司,曾成功运作变形金刚、星球大战、蝙蝠侠、蜘蛛侠等经典银幕形象及其相关玩具产品,产品毛利率稳定在60%左右。仅星球大战中某一系列的玩具产品,在2005年的销售额就为4.9亿美金。
据2010年半年报披露,2010年上半年奥飞动漫的营业收入约为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为38%,约占中国玩具产业市场份额的2.7%。在全球激烈的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打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走向世界。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类产品,如iphone、宜家家居、芭比娃娃、nike球鞋等各类产品,从原材料到最后成品,甚至包括大部分产品技术的研发环节,都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制造。
如何从制造业攀升,自主创造品牌的价值直至今日都是中国企业家在思考和进行中的课题。在国内的学院派专家还在谈论动漫衍生品、产学研结合的时候,蔡冬青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动漫品牌,通过收购拥有了自己的电视频道,建立了从创意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播出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42岁时,蔡冬青个人持股价值远远超过40亿元人民币,占公司股本的51%,为当年启动资金的500万倍。通过他的个人经历,我们或许可以获取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些许经验。
1986年,蔡冬青从亲戚处借来800元,买来机器做塑料喇叭。一开始因为产品供需关系摸得不清楚,很快资金短缺,血本无归。在摸清市场需求后,他调整产品为客户需要的大喇叭,扩大产能,很快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然而蔡冬青的心底一直希望能够自己创造产品,为自己打工。
1992年,蔡冬青在香港第一次看见了日本的四驱车玩具。他预感到这一产品在儿童玩具市场的潜力,于是开始进行仿制。两年以后,蔡冬青创立了奥迪玩具实业公司,将四驱车产品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并与电视台合办四驱车大赛,试着利用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1996年,奥迪玩具举行了全国性的四驱车比赛,只是这次的合作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这一次他花费了110万美元引进了日本动漫《四驱小子》的版权,在国内的电视台为产品“奥迪双钻”四驱车进行播映造势。当年奥迪玩具实业公司的收入超过亿元。
自己品牌的产品可以自己定价,产品供不应求,蔡冬青和他的企业开始尝到了“文化”的甜头。2007年蔡冬青成立了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熟悉“产品――市场”经营模式,拥有充裕资金的奥迪动漫开始逐步整合上下游资源。在上游,奥迪动漫收购海外动漫产品版权,自主创造内容产品,并拓展衍生品范围。2007年9月,奥飞成立迪文文化,进入动漫图书制作与发行市场,发行了《少年漫画王》、《活力少年王》和《悠悠球秘籍》等图书;在下游,通过若干年产品销售累积,奥迪拥有超过130多个经销商,产品遍及2500多个商场超市和2万多个小零售店。通过对嘉佳卡通卫视的收购,进行全产业链的产业布局。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动漫项目运营风险,以及低质量动漫剧集带来的市场认可不足。现在奥飞动漫的动画片一般成本在100万元到200万元左右,成本低廉。企业对于动漫影视作品的投入,占企业营业额的4%。远远低于一线国际品牌的创作、研发投入。目前其占公司营收主要部分的利润来源为悠悠球和陀螺,属于潮流周期型玩具产品。中国和日本、美国在动漫、影视剧产品方面的投入、研发的认识和能力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奥飞动漫的下一挑战在于能否创造出知名且持续经典的动漫作品。因为如果有一天失掉了“文化”这张牌,企业所销售的,不过仅仅是加工的产品。
比比就知道
有没有“文化”
差别有多大?
危机时刻的考验:
2008年,据广州海关统计,有实际出口玩具记录的企业缩减了近70%。玩具制造企业纷纷倒闭。
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02700.HK)旗下两家工厂亦宣布倒闭。
叶朗:文化产业需要一个概念
如今,文化产业已被公认为“金矿”和投资重点。他仍不忘提醒我们,先有“文化”而后有“产业”。
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和《钱经》分享他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观点。
提出一个概念
“能不能提出一个概念,对我们国家当代文化的面貌进行描述和概括?德国科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一个文明的概念,我们今天如果能提出一个概念来概括21世纪前30年或者前50年中国文化的面貌,说明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文化有深度的把握,这将成为整个文化战略的灵魂。”
内容为王
“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运用。面对当代,面对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和美国、日本这些文化产业强国竞争。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应当确立一个内容战略。文化产品要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人性的功能。”
人才培养
“钱学森先生去世后,很多文章纪念他,并讨论这样一个“钱学森之问”――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出一流人才?钱先生、季先生提出的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结合,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指导原则,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指导原则……”
篇10
化出版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出版社的市场化、企业化已成定局。在出版形态正处历史变革、国际竞争白炽化的当下,中小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及其发展可谓有苦难言,困难重重。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究竟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中小出版社迫切需要抉择的现实问题。对于各家中小专业出版社来说,认清现状是基础,如何定位是关键,而实现经营战略管理,则是存废之本。
一、中小出版社的发展“困难重重”
“中小出版社”指年销售码洋在1亿元以下的出版社,且主要是一些专业性质较强的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前,它主要包括一些直属中央部委管理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以及地方出版社。对于大多数中小出版社来说,转企改制就像一座独木桥,非过不可,别无选择,其中的难度有多大、困难有多少,只有出版人心知肚明,以至于业内人士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转企改制过程中的艰辛。当前,中小出版社的发展现状,一怕被重组吞并而丧失其自身独立地位,二怕被淘汰出局而无处藏身,三怕人才流失、管理不善而难以为继,四怕成为新一轮文化产业进入者的合作对象。种种担忧不无道理,而种种迹象也表明,我国中小出版社的发展并没有像国外中小出版社那样能够在狭缝中求得生存。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版社改制至今,一大批有资产优势、行业优势的大社逐渐成为书业大鳄,在坚持主业的同时,扩大了出版范围,向社科、教育等领域拓展。与此同时,随着书号市场的逐步开放,出版社丧失了垄断地位,书商在经营、价格上的优势令刚刚脱去国字号的众多中小出版社望尘莫及。加之出版行业逐渐向民营资本开放,拥有雄厚资本支持的民营资本组建出版集团,高举数字化出版的旗帜大力进军出版市场,挤压了中小出版社的市场空间。反观转企改制后的中小出版社生存状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苦不堪言,困难重重”:一是中小出版社生产的多为专业图书,图书专业太强而导致阅读受众面太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没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如离休人员因为未被纳入社会保险,产生的巨额医药费怎样报销?转企改制后的管理制度、薪酬制度如何设计?对不合格的员工怎样辞退等等;三是人才、资金缺乏,既不能开展耗资巨大的数字化出版业务,也无法产出令读者满意的图书资料等等,单靠仅有的一点行政资源无法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四是对新技术的掌握有限,管理基础薄弱;五是缺乏特色精品,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更忘了自己的出版方向和特色”。
二、中小出版社的经营“有道可循”
新形势下的中小出版社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须找寻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模式。综观国内,大型出版集团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优秀的人才及丰富的渠道资源,可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发展多元化的出版产业链条。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全球化出版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在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和品牌推广,以适应新的竞争格局。在国外,中小出版社联合起来对抗大出版公司的事例值得借鉴。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发挥中小出版社群体信息灵通、广泛的优势,降低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其采用的是“战略联盟”法。此外,国外一些中小出版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可化“危”为“机”。如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美国,像蓝登书屋、西蒙舒斯特等一批小出版社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出版经济萧条的形势下渡过难关,最终成为世界出版企业领头雁。与大型出版集团相比,中小出版社正是由于其“小”而“轻”,能够“迅速调整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降低成本支出,创新盈利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出版社不是越大越好,“小而精悍”也可经营得有声有色。
此外,中小出版社正是由于其“专业”,才更加“专注”;而由于“专注”,才更加“出色”。这里的“出色”,意指中小出版社完全可以凭借其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出版定位以及高质量、特色图书产品而享誉业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如以出版学术专着形成品牌优势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就是因为没有像其他出版社那样,什么赚钱就跟风做什么,而是一直坚守在高质量、高品位的学术专着领域而“出色”。相关学者的分析表明,中小出版社还是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的,可凭借其行业垄 断、专业人才优势以及系统的销售渠道而“为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用户提供某产业中独特的产品与服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中小出版社并非总是身陷绝境而无力自拔,众多的成功案例正说明中小出版社的经营是“有道可循”的,其生存之道就在于要实施战略管理。只不过这条道路的实现,有时会让人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但
只要能够认清形势,明确定位,抓住机遇,前途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完全可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实现长久经营。
三、中小出版社的管理以“战略取胜”
既然中小出版社也有成功的道路,那么如何去实现之?国内外大型出版社往往采取多元化策略,在产品、市场、投资区域和资本等方面实施多元化战略。如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的业务涵盖书报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动漫、框架媒体等多个领域,集编辑、印刷、发行各环节于一体,形成了图书、传播媒体、互播媒体及印制、发行、投资六大产业格局。国外的如贝塔斯曼集团,不但出版图书、音像、光盘、杂志,还涉足电影、广告,并在世界各地经营书店、读者俱乐部。固然,中小出版社的战略管理不能像大型出版集团那样采取多元化、宽领域的策略,但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从“内在修炼”“外在拓展”入手,向精、尖、特、强方向发展。
其一,业内学者曾提出中小出版社应采取“对标管理战略”的概念,即中小出版社经营管理者应“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及运行方法”,并将之进行创新应用。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另外两个分别为流程再造、战略联盟),对标管理已获得普遍采用,并帮助众多企业获得新生乃至巨大成就。我国中小出版社经营管理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无论是管理理念、管理手段,还是管理方法、管理机制,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出版企业差距较大,即便是与国外中小出版社相比,也是步人后尘。对标也称“标杆追寻”,指通过对行业内领先企业进行规范而连续的比较分析,跟踪、学习竞争对手的长处,从而帮助本企业超越竞争目标。中小出版社应确立标杆管理的战略与理念,“研究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模块,寻找并缩小差距,进行标杆突破,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注意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战略,有战略的全局观念,在图书产品的初创、快速成长、成熟三大阶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其二,中小出版社须形成品牌战略理念。出版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实体,而品牌是彰显实力与潜能的核心战略问题。中小出版社要想在强手如林的行业中立足,绝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去“鸡蛋碰石头”,而应善于使用自己的“利刃”去攻击对方的“死穴”。这把“利刃”,即品牌特色。鲜明的特色图书、独特的个性产品,对中小出版社来说尤为重要。有了个性和特色,中小出版社才拥有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着名出版人泰勒有言:“个性是出版的主要标志。”由于中小出版社多是专业性社,所出版的图书专业技术性较强,如果出版的图书质量不高,其专业领域的消费者都会流失。事实上,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读者的需求也在日趋个性化。长尾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小众市场都具有可开拓的空间。“创新的特色选题是品牌经营的根本”,”中小出版社若能找准定位,做出特色,能将自身领域做深、做细、做精,也能形成相对垄断的市场。台湾着名出版人郝明义喜欢拿出版与餐厅作比,他说做小出版公司就像张罗一家小饭馆一样,“哪天听见某人放下筷子,叹了一句‘这一家的红烧肉做得就是不一样’,那就是最大的快乐和收获了”。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