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范文

时间:2023-12-17 15:0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评价

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机械创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要保证所培养的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在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至关重要。高职生毕业后一般都工作在生产一线,行业企业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已从行业企业发展的外在需要转化为高职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有“一技之长”,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迁移能力。由此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型应用人才,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包含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从创新意识到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实践能力作为桥梁来转化;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于,创新意识有助于避免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模拟性和重复性实践活动,有助于运用新方法高效能地完成具体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发现探索新知的过程;既是知识运用的过程,也是知识结构改造的过程。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应当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素质发展的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创新实践型人才。

2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

2.1部分高职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投资主体是政府,职业教育虽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但管理和评价考核主体仍然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制订了许多评价考核评审评优的硬框框和标准,各个学校为了获得“优秀”“示范”等称号,就必然要依照各种评审标准而建设发展,同时还要应付主管部门检查、考核,从而忽略了自身特色的发展,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虽然目前也要求引入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但如何正确评价还无完整的标准,但这相对于“优秀学校”“示范学校”的称号还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导致了学校教育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这项工作方面积极性不高。

2.2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

部分高职学校对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认识不够,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尊重不够,对教学规律性尊重不够。近年来职业教育高速发展,使专业教师人数和专业教学设备数量相对于学生人数增长严重失调,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学生往往只能观摩,动手机会很少;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师资匮乏,教师整天忙于教学疲惫不堪,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也影响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加之教师的主观积极性不高和客观工作量大等因素,而科技是不断发展的,专业技术不断更新,但教师未能及时将教学内容更新补充,所教知识与社会知识技能要求相差悬殊,因此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机制也未形成。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和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现实展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身素养的反思总结和提高。通过实践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基本的实践能力是学生从业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应用,就必须侧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阶段,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以及在技术应用性层面上有一定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3培养高职机械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措施

通过学习国内有关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按照上述要求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改变以往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国家在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和推行的“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模式和“双证式”制度,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培养模式。为此我校在机械类专业中推行了“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专业技能,“学中做、做中学”,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创新人才。

(1)制定科学课程体系,紧跟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所有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程都要求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安排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结合,理论与实际的学习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岗位导向型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

(2)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必要的条件。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育的关键或教学的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敢于突破定式进行思维,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把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放在教学的首位,营造创新的氛围。

(3)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建立创新教育机制,改革传统的以一张试卷来考核评价学生的方法。采用“过程+结果”的考核模式,考核除了对完成产品质量进行考核外,还对学生工作过程进行考核,如动作的规范性、做事的条理性、解决问题的技巧性、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沟通性、对问题的反映表达准确性等,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3.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教学,不光要研究课本完成教学任务,还应该是学生创新路上的引路人。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广博、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并且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行创新教学。

通过引进具有企业产品开发背景的技术人员进入教学一线,同时选拔机械类专业教师,参加校内外技术培训、进修、承担科研课题、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培养成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让教师了解该学科最新动态、最新进展、最新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状态,促进专业教师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及教学设计创新能力。

参开文献

[1] 吴兴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3).

篇2

初中政治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人教版初一政治教材第二册第一课的教学,笔者就先结合了一些典型事例、故事等材料向学生讲述了交往的重要性,又结合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结论说明了初中时期的交往具有的一些新特点,从而让同学们懂得重视交往、学会交往。为了让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在课堂中针对相关知识和内容集中进行讨论,学生的讨论内容超出了课本,不拘泥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去超越、去创新。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

针对体校学生好动、好强的特征,一般可以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收集资料)、演讲式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的设置和开展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设练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3

【关键词】 课改 物理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00-01

1 高中物理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心里上对物理课产生畏惧感是阻碍高中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从初中到高中物理课程在广度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依然是“力、热、光、电、磁”五大部分,但是在深度上有了很大的跨越,初中学习仅靠直观分析和形象思维就能够轻松解决,但高中较深的概念必须融合抽象思维,初中养成的习惯就造成了高中物理学起来“难”的结果,从心理上产生了畏惧,尤其是女同学,与同学座谈不少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看到大题不敢下手,对物理课的信心是困扰大多数学生的障碍。再有些学生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概念不理解,死学,老师讲能听明白,但是让自己做就出错。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教师应当采取“因材施教”,对于信心不足、心理上畏惧的学生要及时鼓励,使得学生建立信心。对于大题,不管对错都要分析,下笔写;养成动笔就有分的意识,敢于动笔后,教师可以给出相对简单的题目,让学生体会到能够做对的快乐,建立了信心,再深究解题方法。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同学,重点指导学生的解题方法,借助模型,让其从根本上建立物理概念,能够独立解题。

2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探析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在难度上有了很大的增加,在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加强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延伸,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形成科学的研究思维,激励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目的。

2.1 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讲授-示例-练习”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物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逐渐被“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模式被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尽可能的体验、感受,实现学习的内化,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所学的知识自觉外延出去,能够有意识的解决尚未认知的新事物,培养创新意识。

物理是与自然相结合的学科,在物理学习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习,这些规律大多都是抽象的,难以理解。在探究规律形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通过体验认识规律,例如“曲线运动”一节,先从日常生活举例,“平抛一个物体”,通过这些例子导入,再用小球做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总结曲线运动的规律,进行在认识。总结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合外力沿与速度垂直的方向上有分量,该分量时刻在改变着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结合例子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2 加强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验情景和实验过程,借助实验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在实验课中有意识的增加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演示性实验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把实验设计、实验制作、小科技制作和课题研究纳入物理实验范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验课中,根据教学对象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摩擦力一节时,可以设计一探索性实验,给出实验工具:一把刻度尺、一块长木板、一个小滑块,实验目的:粗略测量长木板和小滑块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根据所学的物理定律,发挥自己的想象,测量物理量,最终测出滑动摩擦系数。通过实验设计、操作和验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创新意识。

2.3 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以考试成绩衡量学习的结果,以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作为教学评价体系,单纯的应试教育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要求形成新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变评价形式多样化,在课堂中形成性评价,增加能力类、应用类、情景类、开放类等试题开发和应用。加强课堂效果的全面评价,除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评价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高中物理课程的特征,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学习效果,高中物理教学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转变传统的讲授模式和评价体系,增设实验操作,多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挥。

篇4

关键词:创新意识;转变观念;创设情境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96-01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显然,创新的主阵地、主渠道在课堂。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必要是与专家、学生等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水平回归。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利用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深刻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创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重视情景创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是创新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创新意识首先是怀疑的精神、求实的态度、综合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一道与学生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形成进行质疑的习惯。

案例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课的教学,首先请看下面的问题:

小明家开的文具店要进一批钢笔,一种进价15元,售价18元,另一种进价12元,售价15元。现进哪一种获利更大一些?

同学们经过一阵思考后,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生1:两种钢笔每次获利都是3元,进两种获利一样大。

生2:钢笔价钱贵、质量好,我喜欢买质量好的,进15元一支的好卖些,卖的多获利大。

生3:进12元一支的获利大,一样的本钱进12元的比15元的进的货多。

生4:对,比较获利的大小,得看投入与回报的比例。

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在排除市场的其他因素和两种钢笔销售情况相同的情况下,进哪种钢笔获利更大,就要看投入与回报的比例。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辨别是非、评价优劣的思维品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是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做一做,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并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把自己思想表达清楚,并理解同伴的描述,提高表达能力。

案例2:《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用火柴棒搭正方形游戏来创设情景。让同学们按要求以组为单位搭正方形,然后讨论搭出n个正方形时,需用火柴多少根?

(1)如图搭正方形: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3个正方形;(2)指出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根数之间的关系:此问提出后,同学们搭的搭、议的议,取到了合作学习的效果。①4+3(n一1);②l+3n;③4n一(n一1);4个正方形;(3)写出结论:交流的情绪高涨,纷纷展示各自研究成果。④2n+(n+1)。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的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教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创新意识得到明显的增强。

3.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勤思考善变的品质,拓宽创新思维的多向性。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中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质疑。案例3:适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请你就方程4(x-1)=3(X+1),联系实际,编出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这类作业,同学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创新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能力,不同能力的同学编出不同的题目,这样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能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独立完成作业,使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

5.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应积极倡导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会使数学知识更加鲜活起来,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将会有质的变化。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加强:

5.1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在所有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用的。这样使学生多接触社会问题,多了解生活常识,可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篇5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93―01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评价观对语文教学的误导,看重分数,忽视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答案追求整齐统一,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没有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察评价的机制。新课程把“创新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论对被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一、摆脱教学奴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 用名人名事激励,启发学生创新意识。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很好教材。那些杰出人物以自己独特的创造和扎实的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学中应结合这些内容,激发学生敢于破除迷信、不畏艰险、大胆创新的意识。

2. 构建问题课堂,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新课改倡导要打破教师自问自答的惯性模式,承认多元性、独特性与模糊性,构建质疑和探究的开放型、立体型教学新格局。教材中的作品,尤其是那些经典作品,是常教常新、常学常新的,对它们的揣摩与探究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如,笔者在讲到《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因时,许多学生提出了种种看法,有的认为祥林嫂是环境迫害而死,有的认为祥林嫂是被流言淹没而死,有的认为是个人性格中的奴性成分使之走向死亡……学生提出的种种说法,笔者都给予了鼓励,肯定了学生的创造性见解与勇气。

二、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1. 建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的和内容进行的心灵对话和智慧碰撞。让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灵自由”是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民主的课堂上,学生心情舒畅,心情盎然,才有可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回答,才有可能使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许多教师的课堂不同程度存在着“照本宣科”、“家长制”、“一言堂”的现象,这不利于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成内在的权威,注重塑造以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为核心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倡导学生对作品能够批判地继承、借鉴,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不迷信名家名作,要实事求是,不盲目崇拜;不迷信教师,认识到教师也难免有不准确、不精当之处。

三、注重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 让学生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笔者经常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怎样想就怎么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写出偏激的思想,也鼓励他们能说真话的精神。注意驱动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消除写作活动的心理障碍。多侧面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指导他们在观察、思考、联想、想象、表达中注重个人体验,使这种写作形成习惯,进而成为感情上的释放和精神上的享受。

2. 广泛开展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笔者经常组织师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课外练笔活动,写路上见闻录,读书笔记,影视评述等;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成立读书会、文学社、墙报编辑部等;作社会调查,开展民俗民情调查,家乡历史调查,旅游资源调查,风物特产调查等;跨学科的综合活动,如乐曲鉴赏评论,美术鉴赏评论,体育竞赛评论,公益性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建立u价机制,发挥导向作用

1. 评价内容和标准应该多元化。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发展状况。其中要特别注意,使评价结果反映出创造品质中不可或缺的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变通的能力,质疑探索的能力等。

篇6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创新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7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优化知识结构,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合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知识及其应用),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超越前人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人才。创新人才可分为四个层次,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鲜明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新的概念、新的判断、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发现、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等;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此,我们提出“课堂-实践-科研”三步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堂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兴趣是不断学习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知识传授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教师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提升,明确创新教育的重要地位,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选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实施,落实在有效的教学行为上,营造创新教室。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提供创新思维生长的土壤和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管理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探究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巩固、提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业设计要注重情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究,乐于完成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在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本作业的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业设计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少一些客观题,多一些主观题,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题目的理解,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作业设计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再局限于课本所学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作业设计要有利于迸发求异火花,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扩展思维视角,进行发散性思维。另外,作业评价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采用多维化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突出作业评价的激励性、引导性和交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多种类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金工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其中,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课程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性思维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金工实训扩大视野端正专业思想,生产实习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课程,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选择实践内容,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多做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从被动实验向主动实验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其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将相关学科竞赛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使学生对竞赛的形式和内容有较好的了解,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合理运用,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无论哪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训练,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有效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四、科研塑造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就是具有创新活动倾向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是创新的内在依据。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以创新人格的培育为基础;培养创新能力,就是以创新人格的养成为重要目标。具有创新性的学生常表现出如下人格特征: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目标专一,标新立异;独立性强;信念坚定,自信心强;对创造充满热情,有高度责任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想象力丰富;喜欢提问,不人云亦云。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创新,是塑造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通过合理的途径,建立正确的引导机制,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能激发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人格的塑造。本科生参加科研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专业知识学习的过渡,是消极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独立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形成独立型人格;科研亦并非个体行为,强调与他人合作和交流,需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既充满竞争又愉快合作,可培养容纳型人格;鼓励学生大胆的幻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并寻求答案,产生多种解决方案,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塑造灵活性人格;科研需要坚持自己的主见,主动开拓,提出质疑,不被权威吓到,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利于培养主动型人格;科研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所研究的问题中去,培养学生的痴迷型人格。另外,教师可将科研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既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来配合和保障,合理地组织和利用校内外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参考文献:

[1]高志华,康敬青.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社会科学论坛,2010,(24):179-182.

[2]叶清.大学生创新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73-74,77.

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育;数学实践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能否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职高专数学教育专业是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这样的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下,我们探索在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新课改环境下所需求的教学基本素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课题的研究,一是可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二是可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观察、分析、归纳的学习能力的强弱.三是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应用力、表现力、交流力、创作力等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25人.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被调查学生不记名,为了确保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对数学教育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随机抽样等多种方式,共发出125份,收回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问卷有效率达100%.调查资料采用SPSS11及SPSS19进行处理、分析.

三、调查内容

本次学生调查问卷,对数学教育实践课程整合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查.我们从影响学生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设计了数学教育专业学生调查问卷.学生问卷采取集体调查的方法.

四、调查问卷的处理与结果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问卷中所有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由于答案选项的设置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所以分值越高证明该原因越符合调查者的实际情况,在上表中t25题的总分最高平均值为4.2480,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课堂中增加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从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其次为t9题的总分最高平均值为4.1920,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学会方法比得高分重要;而t20题的总分最低仅为322,平均分仅有2.5760,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因素与教师教法不当无关.

五、思 考

在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1.11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方面有待提高,为了取得高分,目前很多高中数学的学习只是局限在应试教育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封闭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模仿、记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这样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开发,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大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0级学生经过数学教育培养之后,在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我们的专业数学教师经过课题相关资料的研讨,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都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意识,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会注重激发学生对信息的兴趣,并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的探求,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09级学生经过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在数学实践课程中受到老师的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且参加了教育见习实习,目前正在顶岗实习,学生亲身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应用、反馈、提高,能够深刻感受到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等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些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六、结束语

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有些学生与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重视都有了很大的转变.部分班级中的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开展,并逐渐向规范性发展,但也存在部分专业老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程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认识不到位,理念没掌握,评价不到位,机制不完善,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主要瓶颈.

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是小学数学教师,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时,一定要结合小学新课标要求,有目的有意义地培养适应型人才.数学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注重实践教学活动是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但是一提起数学实践活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课外活动,而我们认为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指课外实践活动,课内也可以进行.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实地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获得、理解数学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实践活动应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同时,数学实践活动也应该延伸到课外更宽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孝玲.教育统计学(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洪弟.教育与心理统计中SPSS的应用[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姜启源.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1999(5):18-19.

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多元评价;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应用数学,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应该如何体现这些新理念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学习的自主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坚持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提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决不示范。

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内容时,我让全班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卡纸,并且在其反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我在揭示课题后即出示自学提纲,请学生们仔细观察学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正面表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②反面表示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③你们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思考及小组讨论,全班同学很快就解决了上述问题。接着,我又出示了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白纸,同时提出下面两个问题:①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白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成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根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归纳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

二、拓展学生思维,鼓励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激荡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例如:在教学“整百整十数加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时,当揭示课题后,我随即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会算‘250+470’这道题吗?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的算法最多。”面对挑战,同学们个个都不甘示弱,马上进行讨论,研究解题策略。不一会儿,他们一共探索出了七种不同的算法。

如果教师能经常坚持激励学生用不同策略解题,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开展多元评价,体现评价方式的科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个性与独创性等方面的评价,应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反思探索过程,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及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改变了过去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在每节数学课上,我都坚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去,开展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组长评组员等评价活动。在教师评价这一环节,适当采用一些“你的回答很精彩”“你的解法真巧妙”“你的见解很有创意”等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此外,在开展小组学习时,我还经常通过给小组加分或奖励智慧星等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合作、互相竞争,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联系实际,让知识应用生活化

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是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实践。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和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学完“长方形的面积”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实践作业――请同学们都来做爸妈的好帮手:①量出自己家中客厅的长和宽;②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③量出每一块地砖的边长;④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⑤算出购买地砖需要多少钱。

篇9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3-0033-0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截至2011年4月,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总数为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5.49%。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的、到社会各行各业一线岗位从事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下的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改进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从结构到形态、从形式到内涵真正实现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型的同时,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都需要成为创新型人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学术界称之为应用型创新人才。这种人才是应用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型人才的复合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能够在应用中创新,在创新中应用。具体说,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是到社会各行各业、基层单位从事各种创新活动的中层次创新型人才,主要从事科技含量不是很高、创新难度不是很大的中小型项目与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研制;中小型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改造;中小型产品的更新、完善以及二次开发:中层与基层单位的管理与决策创新;中小型艺术设计与创作等。本文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包括四个方面。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教师以知识传授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由于人们以掌握知识的多少。特别是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作为人才的评价标准,不仅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与发展,而且经常受到用人单位发出的“高分低能”的质疑。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1998年10月,美国各大学率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进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即《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其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要求各个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定政策与院校管理等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自由度和选择性。这就要求倡导创新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鲜明个性和浓厚兴趣是学生今后创新活动的基础,高校需要开设面广量大的各种课程,供学生选择,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探索者、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探究未知、提出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批判欲和创新欲。

“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首要特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善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敢于破除迷信。怀疑权威,通过批判与反思,提出自己的主张与见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前提,问题意识是批判与反思的源泉与体现。问题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培养理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机制等要素,其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才培养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高校虽然培养了不少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较差:二是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调查显示,认为专业课设置合理的学生只有8%;认为基础课设置合理的有18%:认为在大学“能学到一点点”和“根本学不到”有用东西的学生占79%:认为“选修课”不合理的学生比例高达72%。三是教学方法上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被动学习有余,主动学习不足等,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实验教学中,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五是考核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高校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据统计,2000年,每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美国为41人,日本为50人,韩国为21人。而我国有5人,仅占美国的1/8,日本的1/10,韩国的1/4。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建立起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科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促进和推广个性化教育。深刻理解新时代条件下教与学的关系,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面向社会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指导,为不同志向、不同能力和不同潜质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培养环境和条件。

第二,坚持能力为重的原则。要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实践教学的依附性、狭窄性,改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拓展多层次的实践类型,如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引领型实践、提升大学生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学型实践、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的服务型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型实践、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自主型实践等。二是继续推进实践教学课程化、学分化。三是把专项行动和日常实践、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相结合。四是运用新媒体,探索开展虚拟实践。

第三,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特点、学科积累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提高,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提倡研究性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力的构建,具有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只有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主

要是灌输式教学法,即讲授法。这种方法是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语言为主要媒介,以“传送一接收”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控制和掌握着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这类教学法不适合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改革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情景教学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以问题为纲”,而不是“以结论为纲”。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将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和提问,从而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课堂讲授内容以重点、难点为主,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学习平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移,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不但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其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认同性”课程向“创造性”课程的转变:实现“专业化”课程向“综合化”课程的转变。与此同时,规范课程大纲、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答疑、考核、评价等课程教学要素。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造提供足够的空间。

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现行的考试制度更多的是从“功利”出发,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情况,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考核评价方法,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更难以引导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创新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所以,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评价“要着眼于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着重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而不只是结果的判定,要改变刻板的、一次性的一张试卷式的评价方式,要探索建立起过程性的学生能力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应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考试作为对人的知识与能力、行为品德的测量和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考试观是从学生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科学的考试观要体现知识是基础,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第二,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努力的方向,科学的考核体系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科学的考核体系是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必然要求,应使考试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对学生人格的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等。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关键是要进一步改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加强对形成性考核的控制和监督。第三,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体系。应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指标的科学化等方面建立多样化、动态化的考核方式体系,有的放矢地确定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做到平时考核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考试平台和符合课程大纲要求的网络试卷库。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和实时性。淡化标准答案意识,多方位全面评估学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营造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等。  高校要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根本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创

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日本学者恩田彰认为:第一,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第二,有强烈的求知欲;第三。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第四,创造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第五,具有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第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性。而且要有很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双师型”教师。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多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功底较扎实,而实践能力较欠缺。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采取措施提升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其一,建立教师培训机制。一方面,出台政策,培养现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带薪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首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二,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的发展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教师创造性地从事教学。

篇10

关键词: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戴宪滨(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2DB34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13-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迫切需要。因此,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高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的、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将相应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人才。而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及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著名化学家施开良结合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提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应表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维构成”、“培养过程”四个方面。[1]应用型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应全面体现创新性和应用性。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应用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也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度要求。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自身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专业面宽,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培养的学生应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基础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文工、理工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宽广的知识面及一定的知识深度。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转换等技术创新能力。也应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合作意识、健康人格等方面的素质。总之,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宽与厚”的知识结构、“应用与创新”的实践能力及“独立与合作”的良好素质。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现代创造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2]创新教育包括发明创造的技巧与经验、创新能力训练及创造性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四年各个阶段,其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充分体现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2.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基础课按学科大类设置,专业课按年级设置,专业方向课预留学分新型的结构模式。专业方向课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灵活设置,逐步实现学术课程、技术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相结合。因此,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如下构成:

(1)公共基础课平台。它由文化类课程、工具类课程、能力培养类课程构成。本课程平台注重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注重和加强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所必需的知识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2)专业基础课平台。它由强电类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弱电类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类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信息类课程(信号处理技术)构成。主要养成学生的基本学术素养和行为能力。

(3)专业课程平台。它由专业方向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拓展课构成。专业方向课为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有理论、有实验、有课程设计;专业必修课针对本专业方向所需技术开设的必备的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拓展课不再按专业方向设课,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选修。

3.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教学、创造性研究和服务性工作”等领域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引入并参与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组建教学团队,加强跨学科、跨专业教师间的协作,优势互补。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各专业及学科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和调研,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另外,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积累工程经验。

4.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3]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实验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多层次、模块化的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由如下部分构成:基础实验模块(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子技术、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基础课程实验和基本技能实训)、应用实验模块(继电保护、高压、自动装置、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等专业课程和工程应用能力实训)、综合实验模块(电力系统、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设计实验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实验模块(学科、科技、技能竞赛、学生研究计划等各项创新活动)及社会实践模块(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文化艺术实践等)六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实验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验模块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设计实验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个性与专长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科学探索的精神;创新实验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模块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及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借助课程实验平台、集中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使课内、课外、社会三大课堂有机结合,并始终贯穿于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5.走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企业、高校、政府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做中有学、学中有做”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能源电力行业和输配电装备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建立校企联盟,将产学研合作打造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使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从大学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6.构建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1)教育观念评价。包括院系创新教育的定位与规划;培养目标是否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课内外创新教育途径、方式设计与培养模式构建等。

(2)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评价。课程结构、内容评价包括创新课程数、各类创新型实践环节开展情况、实验项目的综合性、设计性比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学科跨度等。

(3)学生科研能力评价。承担科研课题、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术论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4)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教育学术成果、开展创新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

(5)对教师的评价。框架由能力、积极性与工作态度、业绩三项构成。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教科书、日常生活、人生道路等方面的指导能力;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热爱程度、教师的责任感等等。

7.其他方面

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开设高水平的专业基础课,给学生以学术智慧的启迪。举办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为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做准备。资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的科学实践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通过资助学生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结论

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的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美、日、欧发达国家重视人才培养的创造性,强调人的自由发展是人才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国家、社会和大学三个层面制定了完善的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的科学体系。这些对于我国当前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劲松,朱蓉蓉,洪林.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原则·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