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17 15:0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理解

篇1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概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继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发展需要进行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等二百多处改动,“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较之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评价建议中的评价维度更综合、评价更具体等;特别是其内容标准成分呈不断增加趋势。”[1]日臻完善的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语文新课标》一经推行便聚集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一线的高度关注,研究内容涉及课程性质与理念、教学建议、增删条目等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比较研究、田野调查法等等。“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语文新课标》研究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2014年陡然下滑。如此短暂的三年,研究文献竟有552篇之多,涉及期刊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会议论文……研究者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学教师作者不到百分之十,同时,这小部分一线教师的写作内容多偏向于学习心得体会类。”[2] 从《语文新课标》的研究主体我们可以发现缺少正将此运用于实践活动的一线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高校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而后者较缺乏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经验,所以从研究现状上《语文新课标》体现出研究者和实施者之间的疏离隐患。

二、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难点

对于“农村”的含义向来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包括县和县以下地区,也有人坚持应该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和县以下地区。按照我国统计年鉴关于人口的分类规则,城镇人口包含县城人口,也就是说,县城人口属于城市人口而非农村人口。在国家财政拨款中农村教育部分也不能用于县城学校。因此,按此逻辑结合他人研究,我们可以将农村地区看作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行政级别属于县级以下的乡(镇)和村。与城市教育生态环境相比较,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而导致教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备,难以吸引人才,进城务工人员过多而留下许多和祖父辈居住的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因素交织形成农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通过在贵州农村地区田野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此严峻问题:超过一半教师认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对自己教学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同时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也没有起到指导作用,甚至有近六分之一教师根本没有听过“课程标准”……在农村经济文化如今都处于边缘化的今天,在相对欠发达的西南农村地区得到该结果似乎也在客观情理之中。但是如果我们安于现状、寻找解释理由而不采取行动,那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更加难以打破,更谈不上教育公平。农村地区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造成课标难以实施的直接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更加信赖自己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从而忽视课程标准。而关于课程标准的相关培训方面,较多针对集中在城镇完小的部分优秀教师,培训覆盖面还不够宽广,这也是导致有些教师没有听过课程标准为何物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基础较差,难以达到课程目标

上文提到在西南农村地区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某些村级教学点的留守儿童超过百分之九十。近些年因为“撤点并校”涌入乡镇中心校,除在镇上工作或做生意的家庭外,超过六成的乡镇完小学生也是留守儿童。在村小时家庭教育至少还有祖父辈承担,当转学进乡镇完小住校后,年幼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部分仅剩周末和祖父辈的共处时间。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奠定学生一生的成长基础,在父母缺席、祖父辈少部分时间代管的农村地区孩子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加上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欠缺,缺乏优良教育生态环境,各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基础较差。在语文学科上,学生根本无法在低学段完成应有的拼音学习,调查发现甚至到了初中课堂语文老师仍然在进行小学拼音教学。阅读、口语交际更是难以达到《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目标环环相扣,一步未达标直接影响下一环节教学,多年累积未完成的课程目标如何“消化”?@也是农村地区教育难以逾越的“大山”之一。

(三)过于注重应试能力

应试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仍不能全盘否定应试能力,而是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平衡点。当城市已经从素养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在为素质教育而拼搏努力。好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农村教育还处在较低需求层次。有人建议为了教育公平应该取消高考,立即有人反驳对于社会资源占有率低、文化资本匮乏的农村地区孩子来说,取消高考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这确实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客观存在。再次,学生和进城务工的父母交谈内容中难以避免“你这次考试多少分?”甚至有些父母将孩子考分作为衡量零花钱的重要标准。同时,班级平均分也是科任教师评职称、绩效考核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复杂的农村地区教育生态环境造就了应试偏向的教育结果。应试属于学习评价范畴,它的弊端在过于看重考试结果而使得评价方式单一。绝对统一的评价方式下只能测量出善于应试的学生,但人的智力又是多元的,一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失偏颇,还会造成培养“考试机器”的畸形教育模式。教师就真的成为“园丁”――将花园里的树苗全部修剪成失去本真状态、没有个性的统一形状。《语文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3]

三、解决策略

关于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实施难点,前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学生和教育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原因,农村教育是庞大且复杂的系统,绝非三方面就能概括问题全部,但是只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问题就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语文新课标》的自身原因

本文讨论主题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农村地区的实施难点,之所以存在实施困难,首先应该反思课程标准自身导致的原因:为何有的教师宁愿选择多年教学经验,为何有的教师认为《语文新课标》对实际教学没有指导意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自课标自身。该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分析,列举一二:王荣生认为《语文新课标》的“主题是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目标包括内容目标、能力目标、活动目标。语文教学要关注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和学段之间目标的关联,采用分解、揭示、提炼、选择、开发等策略,将课程目标具体化。”[4]王荣生在此分析的是课程标准与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从多个策略环节可以感知其高度的复杂性,这对于一线教学老师实施相对较难。加之多年致力于课堂教学,相对缺乏理论分析能力,所以要把形而上的课程标准转化为直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方法绝非易事。在与其它各科课标对比方面,有学者指出“在教育理念上,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比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教育公平。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编制和实施的指导文件,它蕴含着特定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课程标准的设计应以一定的教育公平观为基础……但是,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全文仅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句话一笔带过,缺乏具体的阐述和必要的保障措施。……中美两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均设计了课程的总体目标。……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总体目标一共有10个,这些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相比较而言,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太多,不够凝练,缺乏一个统摄的目标。”[5]总之关于课程标准不足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教学缺乏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同时修订的一些内容显得随意且缺乏研究背景,例如识字写字教学中的数量变化,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降低到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与2001年课标相比平均降低200个汉字,这是通过何种研究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向外界公布。所以,我国在下一轮修订课标时不仅要注重实践性、可操作性,还要通过广泛的田野考察,多做相关科学研究,高度重视收集有关的研究结论和证据,使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之上。

(二)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处于轴心地位,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推动力之源。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课程标准自身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同时仅次的便是农村地区语文教师的原因。教师专业发展是目前国内外教师研究领域重要概念,教师教育实践水平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结果,其涉及行政方面的教师管理,也关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涵义:摒弃“教书匠”角色成为一种无可取代的专业;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改善。如果换个视角更全面地理解“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应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农村地区语文教师若是能主动改善自己的语文教育实践,不断在反思自我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开展教育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就能够逐渐实现王荣生所述――将抽象的课程标通过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行动了。

(三)家校合作

W校教育活动得以开展是建立在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因素整合之上,教育绝不是学校象牙塔的“专利”,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更需要家庭积极参与,甚至很多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5+2>7”,即5天的学校生活加2天家庭生活大于7天收获;假如该学生缺乏家庭教育,那么“5+2

总之,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难点远不止三个方面,解决策略也应该是由下至上、由上至下相结合、互动自觉的“共振”过程。按照至少十年一修订规律,离下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时间也只有几年时间了。但通过调研发现2011年的课程标准在农村地区都还没有让所有教师“听说”,由此可见下一轮修订难度之大。课程标准本应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导文献,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让研究者和实践者产生共鸣,要是课程标准变成十年一次、仅停留在研究层面的“独角戏”就完全失去应有之义。纵观整个课程标准的研究,文献研究、对比研究较多,而实地田野考证较少,在修订时参与的少数教师皆为城市优秀群体,缺乏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的教师参与,这些都是下一轮课程标准修订中应该给与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武玉鹏等著.语文课程教学问题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17.

[2]龚露,吴永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语文,2015(1):14-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篇2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育”;语文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历来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精神”被语文新课标所吸纳并认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表述为“人文性”)。“新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些主张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契合,但细究起来二者存在着根本分歧,集中体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维护了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了一段时期内语文课程的实践沿着既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这是自“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我们至少可从三方面来认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概而言之的语言学科。学校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言语的心理特点来看,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从语文的基础作用来看,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在新课标中,不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地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一经掌握和运用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从理论上看,“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1]从实践上看,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富于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教育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上;从历史来看,“任何阶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学生从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在新课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未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义,但我们仍能从具体的条款中意会得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新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只是从整体上给人留下这样的感受:新课标所设想的语文课程像一口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同钟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停摆动,而非机械移动;若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本规律和要求,借助语言和言语产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只是标志着改革的一次转折,并未使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质疑、探寻尘埃落定,因此不意味着对语文学科本质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起来,却是毋庸置疑的进步。

二、“新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试图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3]。将语文学科属性确定为人文精神——这便是韩军所找到的理论基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中,韩军还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一论断。韩军在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4]。韩军的这一论断并没否定语言的工具性,只是说人文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工具性是从属的非本质属性。

(二)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纪伊始,韩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5]。这就明确了语言(言语)与精神二体一名的关系。其次,韩军认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误在于“文以载‘道’”的社会政治形态本位语言观和“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观。针对此症结,他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语文教育观。他认为,“母语教育,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经验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语言技能教育。内在本质总是制约着外在效能。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所谓‘文化的载体’,它应该是‘文化的本体’。”[6]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方面,韩军的上述提法虽有过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时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乐观之余我们也不能回避“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颇。在理论上,“新语文教育”对“精神”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引起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弱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韩军也未能彻底地实践“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创的“三环节强化教学法”就属于他所批驳的“科学主义泛滥”。另外,老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是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之处。若偏重“人文”,全然回归“大传统”的大量阅读,背诵、吟唱、抄书、不求甚解和“小传统”的读读诵诵、讨究讨究,怎能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增强语感和提高素养,更好地表达以防出现或减少说话和写作上的毛病呢?

我们应明白在考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时,应时刻不忘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衡量一种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可行、有效并与时俱进的标尺。在此衡量标准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语文教育”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不但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而且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瞻前顾后的历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顾后”之时,“新语文教育”忘了“当下”。我国正处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过渡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至今语文性质观确认与阐释的最高阶段,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语文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两条腿。只有使语文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

篇3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过度”现象的列举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参与课改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时候,出现了偏差,而产生了“过度”现象。

1.盲目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将语文教学定位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可问题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教学中出现了过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却不加归类、筛选,有的则出现“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和谁合作就跟谁合作”等现象,结果导致教学环节散乱、重难点不突出等等。本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找到知识的规律,可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致使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被白白浪费。

2.过多地拓展课外内容 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为师生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扩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离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度拓展课外内容,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最后造成彻底脱离文本、脱离教材的现象,将语文课变成音乐课、历史课等。

3.强制进行合作学习 新课标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小学语文老师们广泛接受,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还学会了参与、倾听、尊重他人。遗憾的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不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在课堂上动不动就分组讨论,导致讨论形式化。

当然不是说小学语文课上不可进行合作学习,有些难点的确少不了合作学习,但合作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在学生自主对文本进行精读、品味和思考,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获得各自认识后,再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深度和广度。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要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在知识上、技术上给予帮助,不只是在教室里转上几圈等时间而已。

二、解决小学语文课堂中“过度”现象的策略

1.抓教师的发展 学校管理者要改变固步自封的管理思想,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组织展开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对语文课堂产生期待。”因此,学校应邀请名师、教学研究的专家到校,让语文教师与名师对话交流,让教师们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进行新型集体教研的尝试;学校应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多层面的学习、培训,要求语文骨干教师独立承担专项课题研究、尝试承担语文讲座,以此扩大教研活动的辐射作用,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即时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uggestions on Immediate Evaluation of

Primary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LI Weina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Primary Chinese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basic disciplin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teach this discipline, the doors of learning for students in other disciplines,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ers instant evaluation of appropriate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student learning. To facilitate students' overall progres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classroom teachers must be given high priority in the evaluation of real-time,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error evaluation, appropriate and reasonable for immediate evaluation.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mmediate evaluation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①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和重要学科,在学生知识掌握和拓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恰当、合理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即时评价,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指的是,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言行所做的直接的、及时的、情境性的评价。即时评价属于反馈的范畴,课堂中的即时评价具有及时性、直接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在课堂交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各种言行做出及时的反馈或评价,这种反馈或评价是否恰当,能否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能否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都是我们需要仔细掂量和思考的。

目前,在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中很多教师存在许多一致的错误评价行为。主要表现在: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很多教师的即时评价仅表现在口头的表扬或批评上;评价语言单调。主要表现为评价语言简单的呈现为对与错,好与不好等极端的评价语言;评价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优秀与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语言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发展;评价内容虚假。对学生的任何回答或表现都一味地夸奖和赞扬,不去正视学生的问题所在;评价时机不当。不能及时把握学生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恰当评价或引导。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明确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评价。”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关于语文课堂即时评价的建议。

1 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课堂中的即时评价不仅仅表现为口头语言的评价,还可以借助其他形式的评价方式辅助语言评价。举止形态学的研究发现,非语言行为的作用可以首先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集中于语言所指向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体态语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效的反馈或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肯定的点头或鼓励的微笑发挥的作用不亚于简单的口头表达为好或很好所起到的效果。

2 评价语言丰富化

教师在课堂中的即时评价语言不能简单地表现为好与坏,对与错。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应该评价在哪方面表现良好,学生的表现达到什么样的良好程度,有没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并注意适时引导,把握引导方向和力度,使优秀的学生在表现良好的基础上继续进步发展;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并注意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尽快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从错误的方向回归到正确的方向,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实现错误思维的逆转进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评价态度端正化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在学习上亦表现为良莠不齐的差别。教师在课堂交往中的即时评价,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于学习优良的学生,在给予表扬或赞赏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评价语言应该多是鼓励和引导性的,使学生在鼓励中进步,在进步中发展。

4 评价内容真实化

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很多教师仅仅机械地改变表面的行为表现,并没有在实质上真正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多数教师在课堂即时评价中,对于学生的任何言行,都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肯定”。评价语言一味地表现为“好,非常好”“你真棒!”“说得太好了!”“做得很出色!”这样假大空的评价语言没有针对性,更不能及时矫正学生不良行为表现。教师在即时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过大过空的虚假性语言,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学生不同的表现与问题进行恰当的、真实的评价,切勿用虚假性的评价蒙蔽问题的所在。

5 评价时机准确化

准确把握评价时机是教师在即时评价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依靠恰当的时机,时机把握不准会错失很多抓住问题的机会。教师在课堂即时评价中应该确定介入的时机。在学生思考时,耐心地等待和鼓励;表现良好时,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赞赏;不良问题初露端倪时,及时进行引导和矫正。准确把握评价时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正确引导。

唐晓杰在《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一文中指出:“我们的评价要相信学生个人发展的潜力,评价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应该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优秀学生而言,评价要增加学生的学习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支持学生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发展,巩固成绩;对于困难学生而言,评价要使学生得到帮助,提供咨询的机会,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和恢复学生的自尊心,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取得进步。”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在整个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课堂中所做的即时评价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使我们的即时评价真正做到及时、恰当、真实和有效,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

参考文献

[1] 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集体备课 新课程标准 本质 目标 新方式 实效性

新课改提倡语文教师的备课要从繁重的书写中解脱出来,不再流于形式。要想完成好这项任务,本人觉得最好的策略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活动。有效的集体备课能发挥教师的团队精神,让知识点得到全方位的落实,符合新课标改革的需要。在此,笔者对集体备课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语文集体备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备课、教学的要求,而能培养语文教师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最佳方式就是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倡导“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教师之间只有通过集中在一起思考一番,探究一番,有了探究的经验,课堂上就能更有办法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课堂气氛更活跃;在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就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在中心发言人提供的参考教案的基础上,另外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没有哪些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在集体备课时,提出来讨论解决,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时就心里有数了。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质量自然可提高。

二、语文集体备课的新方式

明确备课的方向是前提,而备课方式的好坏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逐步完善集体备课,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

传统的备课观和教学观以“教”为中心,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违背了新课标提倡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求。因此,必须改变。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的研究“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转变为集体研究“学生怎样学”,钻研教材等问题。语文教师要把从生活中发现的与语文有关的实际现象集合起来,在集体备课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会获得最佳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新课改下首先也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

(二)学生参与集体备课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倡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语文能力。学生参与集体备课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往往拥有着和教师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源,而他们往往也有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视角。集体备课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变化,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备课。扩大语文课堂的空间,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三)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备课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要求我们把课内外、校内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语文。新课改下,生活化的备课方式是一个重大的改革。集体备课除了备书面上的教案之外,我们还应尽量搜集生活中的对教学有帮助的片段材料等作为备课和教学的素材。语文教师应在社会大语文环境中形成备课生活化的观念,随时搜索生活中的“大语文”。这就能为制作课件、课堂教学提供素材,充实课件、课堂的内容。

生活化的备课方式有效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更能体现新课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学校利用校园网和多媒体技术对集体备课进行相关的管理,则可以使集体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具体实施办法是:

1.备课组集体研究,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步骤等教学内容。

2.每位教师按备课组要求制好课件,写好教案,并交由备课组长审批,上传到备课组的公共邮箱,由备课组成员共享资源。

3.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用相关教学课件和教案,并对使用情况进行反思,给予评价并提出建议或意见。

4.备课组在使用后要对课件和教案进行修改并保存。

5.备课组将本册书所需用的教学课件和教案打包上交学校教务处进行审批后上传到学校课件库和教案库。

6.学校定期对课件库进行更新。按此办法,一个学年下来,学校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课件库和教案库,下一学年的教师只需对课件和教案进行熟悉或稍加修改就可使用。这样,既减少教师的劳动量又提高了学校资源库的质量。

三、规范管理,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目前,由于一些语文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集体备课还缺乏重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的现状不乐观,笔者认为为了确保备课的实效性,学校必须从以下方面规范管理。

1.培训集体备课带头人。要对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集体备课的意义、基本程序、要领和基本操作环节,让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指导集体备课规范有序进行,确保集体备课不走样,不变形。

2.集体备课与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有机地结合。学校将集体备课纳入教学常规检查和评估中,实行备课组长目标责任制,在学期或年度考核时,对备课组长所组织的集体备课效果进行考核评估,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将集体备课与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同时取消不利于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的有关规定。

3.成立领导小组,实行监督和指导。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成立领导小组,由语文科组长配合教导处主任定期或在事先不告知备课组教师的情况下直接参加集体备课,随时实行监督和指导。完善备课过程,提高备课效率。

总之,语文的集体备课是要通过实践和反思来完善的。希望同行们一起来探讨集体备课,实现教案改革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 2003(7).

[3] 张正明,陈明发.怎样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管理,1997(9).

[4] 李翠兰.单元集体备课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

篇6

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说过:“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爱迪生也说:“创造发明需要付出九十九分的血汗。”这“血汗”,就是非智力因素。达尔文也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决于种种复杂的思想品质和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热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方面,有无限的耐力;在观察和收集事实资料方面,勤劳努力;还有相当好的创造发明本领和合理的想法。”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提到成功要不断思索,寻找灵感,付出诸多努力。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这就是意志。灵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时,才有的质的飞跃。

语文课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多重功能的语文新课标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及性格等非智力素质,这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限于篇幅,这里我来谈谈朗读对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吧。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但是这样,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地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的学生呢?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有没有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就不用解决字词,也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更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了,也就更省去了一个大大的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的有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更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的是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篇7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内涵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而这离不开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人的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周勇、董奇(1994)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因而,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积极意义。就语文教学而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统一简称为“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自信心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感。构建21世纪的语文教育,尤其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即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根据班杜拉等人的理论,我们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期(主观判断)。具体地说,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一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有准确与错误、高与低之分。所以,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主观推测与判断,又要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一、能对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进行自主选择,并对该活动有坚持性

语文新课改以来,“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领地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拓展到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小学生生活,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语文新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也明确提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并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小学生只有在广阔的生活海洋里学语文,才能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才能有利于最终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学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董奇、周勇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个人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管理过程。国外日莫多和玛日廷.帕里斯的研究也证实: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等自我监控能力有显著正相关。自我监控的实质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实际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在学习中会自觉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并将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和社会生活之中。这些具有较高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小学生倾向于自觉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且在困难面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各种方法去战胜困难,不轻言放弃,坚持性高。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低者则相反,他们的自我监督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他们缺乏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自觉意识,面对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素材无动于衷,目光只局限在课堂和老师身上,一遇到困难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往往不加努力就放弃了。

二、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有正确态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拼音识记困难、汉字书写障碍、口语交际和书面语写作恐惧等。尤其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更突显

出一些新的学习困难,比如动手能力差,思维单一呆板,缺乏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不会合作等等。而如前所述,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这样的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极大限度的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敢于面对困难,富有自信心,相信通过自身有效的调控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效能水平低的小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显然,面对困难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小学生的学业,尤其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差别。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通过自身的调节,更容易获得学业的提高和整体发展。

三、能习得新行为

21世纪的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要教小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理论认为,“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并善于确定学习目标”等三方面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这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及对学习目标的设定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具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我效能感是“会学习”者的必备素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小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教小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会使小学生掌握母语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小学生在进行新的学习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要求和困难的解决上,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小学生由于担心自己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的不足之处,总是仔细思考个人缺点,把学习任务看得比实际上的更难以克服,使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地进行新的学习,更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宋凤宁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阅读时间和阅读成绩的相关极为显著,表明当小学生相信他们在阅读上是有竞争力且非常能干,也即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那么他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阅读成绩;而自我效能感水平低者则相反。

四、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情绪状态积极正常

新课标再次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为一门人文性课程,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格因素、课文作者斑斓多姿的人格修养及个性风采和广大语文教育者丰厚的人文素质,为小学生健全、完善人格和培养个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为他们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提供了凭借,树立了楷模。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必然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丰富的情感情绪活动。目前很多研究表明:焦虑过高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活动任务;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会使人的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因此自我效能感水平高者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身心处于正常、愉悦的活动状态中,能增强学习效率,并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水平低者活动时充满恐惧和焦虑,常常陷于苦恼之中,这不仅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逐步下降,而且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内部因素:比如小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成败经验、小学生的归因方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性别差异等;另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如外部评价等手段的强化、外力援助、语文学习任务的难度、替代性经验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参照以上本文的论述,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内涵的基础上,就可以展开广泛的合作交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开展成功教育、进行科学归因、对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等。从母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这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大有影响。

参考文献:

[1]Barry J.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周国韬,戚立夫.人类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1988,(4).

篇8

关键词: 角色困扰;反思阶段;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一、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困扰

新课改给中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教育观念的革新,同时也带来了角色定位的困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内涵与外延把握上的困扰

新课标指出:“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与协调,不断拓宽知识获取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实践机会。”而在语文教育本质的探索过程中,涉及语文内涵和外延的论断很多,如“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语文”“大语文”等。对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挥之不去的愁思是:到底怎么才能坚持语文的生活性,又不让语文陷入到“泛语文化”的泥淖中去呢?

(二)语文教学内容取舍上的困扰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表述较为笼统,并未指明每阶段具体的教学内容,也未明确规定某一阶段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语文素养。由于缺乏固定而又明晰的教学内容规定,一线语文教师不得不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教学内容,这就势必会出现同课文、同年龄阶段、同知识能力水平,而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却千差万别的情况。于是一些语文教师开始困惑了:教学内容的“弱水三千”怎么“只取一瓢”?“同课异构”的“同” 在哪里,“异“在何处?

(三)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应试教育的接轨困扰

语文新课标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关注,并反复重申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这确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而表现出的结果是显性和隐织在一起的,尤其是语文素养隐性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全国教育的不均衡性使得学生及家长要想获得优质教育唯“竞争”无他。因此,本应承载着更多基础教育性质的中学语文教学就不能置“选拔”于度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社会和家长评价好学校的唯一标准仍是成绩,它并未随新课标的推出而改变。许多语文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就在新课标理念和重成绩、重升学率的现实中茫然。

(四)内化当前各种教育理论的困扰

新课改推行以恚各种语文教学方法、策略模式潮水般袭向语文教育界,撞击着传统语文教育,为其理论与实践输入新的血液。这本该使语文教育走出当年“语文教育大批判”的阴霾,步入百家争鸣的春天,可现实是,在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盲目而机械地推行某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甚至迷失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于是教师产生疑问:新课改后,我们怎么就突然不会教语文了?为什么语文评课活动中,听到评课者使用“专业术语”越多感觉他越牛?

(五)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参与度”上把握的困扰

怎样才算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回答一定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能动地参与课堂。“学生不像一面镜子似的接受客体的反映,也不像录音机似的听取和储存教师的语言信息;他们对自身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是在主动同客体交往过程中取得正确认识,促进自身成长”。然而,要想真正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统一起来绝非易事。“主导”和“主体”不是同一个哲学层面,教师不可能置身教学情境之外去作“主导”。于是教师不免困惑:教师的主体性要不要体现,怎么体现?教师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度”怎样平衡?怎样巧妙地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二、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师地位的表述与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修订稿中都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既然是“平等”,那还要不要分主次呢?一段时间以来,许多秉信“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主张消解教师作用,他们甚至认为,如今的教育“敲响了教授时代的丧钟”,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教师观的片面理解。事实上,即使是最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对话理论,也并未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就连“后现代主义”鼻祖威廉姆・多尔仍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认为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因此,笔者认为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作为“首席”的教师,其引导、组织、调控的作用无可替代。只是在确认谁是主体的时候,不要忽略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即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语文教学的践行者。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言:“我备课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自己怎样教,而是学生怎样学。”教师要能树立“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理念和意识,在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偏向和心理特征规律,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意义的建构。

三、新课改反思阶段中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鉴于以上对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探索阶段角色困扰的总结和分析,结合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在新课改反思阶段,中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想学”和“会学”两方面的引导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一)学生爱语文、用语文以及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培养者和激发者

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学生爱上语文的内驱力,故此,中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担。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很多人会问:学习不是很累吗,怎么会快乐呢?笔者想反问,长时间的坐在电脑旁打游戏,感觉累吗?回答是:不累。为什么?因为游戏情节设计得很刺激,娱乐性比较强,并且能够使玩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即使过关失败,也会受到鼓励再来一次。因此,语文教学要创设情境增加娱乐性,缩减枯燥的讲析,精选习题,减少学生的劳累感。其次,注意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要先认真解读文本,继而让学生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再次,关注学生差异,利用对话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你”与“我”的灵魂碰撞。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充分体现自主意识的创造性学习。

(二)学生语文知识体系和语文素养形成的引领者和促建者

一位好的语文教师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理论体系。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综合内容。很多语文课程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都曾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过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何更生的语文学习四类型理论等。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它是一个 “集合式”的短语。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熟知语文学科的完整知识体系和语文素养的完整内涵,还要有意识地协助学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完整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学生构建语文学科体系方法示范者和监督者

中学语文教师在协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后,不能替代学生往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中填补知识,而是应该教会学生自主地往这个学科知识体系中填补语文知识,并让学生明白应将学到的新的语文知识填补在哪里。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要时常监督学生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填补到学科知识体系中去,使其形成一个常态化的语文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师要倾其毕生精力去研究学生“想学”和“会学”的问题。只有学生想学了,会学了,他们的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地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舒生.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1984,(5).

篇9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观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08-01

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总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为学生的写作表达打下基础。

农村是块有别于城市的特殊的土壤,特殊的土壤上衍生的是特殊的芽苗,结出的是特殊的果实。农村阅读教学,经教师精心的培植,也会长成亮丽的奇葩。下面就浅谈一下我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阅读教学观点。

一、现状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物少,因而阅读量很少;学生对言情影视作品兴趣浓烈而对阅读文本缺乏兴趣;对老师的课堂阅读教学毫无兴趣;缺乏课外阅读物,达不到新课标的阅读背诵要求;沉迷于网络世界猎奇;缺乏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由于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演练教学、语文知识灌输教学。

二、发展前景

义务教育的免费就读,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的自主学习,都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发挥。教育资金的大量投入,使不少学校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变化。不少学校设置了读报栏、阅览室、图书室,并建立了相关阅读阅览保障制度和图书借还管理制度。很多学校设有多媒体教学室和电脑教学室,为学生的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家长的意识变了,也舍得为学生花钱了。为孩子多买课外阅读物,甘愿花钱请家教为孩子阅读补习。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还征订了大量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读物和生命安全方面的读物,还定期不定期请心理医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问卷检测,请专家举办安全讲座。请专家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和生命安全方面的阅读。

三、我的阅读教学观

七至九年级学生是从小学阶段发展而来,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特感受和体验。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新阅读能力。教师成了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了。

初中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注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阅读中,重在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议论,教师要肯定学生有创造性的新异的观点。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配合引导启发,共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见解、疑问、观点写下来,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探讨,这样阅读和写作就适时地结合起来了。

2、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让学生多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作品的背景。让学生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努力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触动灵魂的弦,产生精神上的震撼。这样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才能联系文化背景有自己的独立评价。

3、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区分常见的文学样式。多读文章,读得越多,就越能区分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表达的内容上不同,在语言的生动形象、简明准确、质朴精炼等方面,也大不相同。多读文章,多动脑筋去比较,不同的文章,在外在样式上,也就是文学样式上的不同,自然就区分开了。还有,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关键还是要进行常用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这一学段,要加强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训练,尤其是议论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写一般的“摆观点,再用论据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的议论文,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4、议论文的阅读教学,在这一学段已涉及,引导学生学习时,要让学生找出文中观点与材料(论据),明确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

5、科技作品及科幻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通过阅读,认真体味,作品的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就会慢慢明晰。

篇10

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机械化,主要体现在:

①阅读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可是随着中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课外知识面显得极其重要。中考阅读理解考试的文章均来自课外,可以说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课形同虚设,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也缺乏严格要求;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往往也是点到为止,语文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步骤、有选择的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十分的狭窄,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②阅读教学方式的呆板性,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问题的设定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一问一答呆板的“牵牛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2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2.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明晰化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预设了教学效果的生成。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学段(7-9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12项具体的阅读目标要求,其中第四条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第七条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火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的今天,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更加有利于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更能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2.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人性化

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人文性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成果。近20年来的阅读模式总体上发生了三次大的发展变化:“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训练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示范—训练模式”“以语感为中心的感悟—积累模式”这些语文阅读方式的变化逐步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步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这些教学方式的演变越来越体现人性化。尤其是在当今现代科技急速发展的社会,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学技艺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带来了新气象、新理念。在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下,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自我的各种感官,主动积极的加入阅读学习过程。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