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17 15:0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94-02
1 文化营销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先行要素
开拓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营销要素基本上是一至的,无论是依据4P′S或6P′S,还是依据4C′S或4R′S原理来进行。但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单靠产品、价格等作为手段打开国际市场的策略越来越显得难行,深入地分析总结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在国际贸易中“文化”是最基本的营销要素,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文化先行。具体可以通过国外企业成功开拓我国市场和我国企业成功开拓国外市场得到证实。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欧美国家与日本都看中了中国的家电市场,但欧美国家由于缺乏对中国的认识,迟迟不敢进入,而日本家电企业则通过赞助《排球女将》、《血疑》等多部电视连续剧营造新的文化氛围,促使了我国消费者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时把National、Sonny、Yamaha等品牌形象带进了中国,并在产品逐步引入我国市场中注重较高的产品品质,使消费者形成了“日本制造,精良品质”的观念,从而轻易地打开了我国的市场大门。
韩国商品近两三年来在中国市场上可谓是随处可见,也是与韩国的文化大肆进入中国关系密切。“韩货”热销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先通过韩剧将韩国文化内涵传入中国,以《蓝色生死恋》和《大长今》为代表的多部优秀电视剧,形成了巨大的“韩流”,“韩流”威力带动了“韩货”的热销,包括现代轿车、三星电子产品、韩国美容产品、韩式生发产品等等,并通过电子产品扩散到饮食、美容、生发、医疗等多个产业行业。韩国近期相关统计表明,三星、LG、易生・印帝安(NANDAMO)生发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40%左右。07年韩国2月份出口增长17.4%,重新恢复到两位数增长,其中对我国的出口增长31.6%,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韩国美容业,尤其是韩式生发品牌产品。
再如,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全球第四大市场,并成为其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在过去五年里,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翻番,平均每年增长17%左右,这与可口可乐不遗余力的广告宣传和“美国制造”关系密切。还有就是P&G所生产的系列产品独占我国洗发美发护发用品市场的熬头,这与该公司80年代开始就将护发的文化观念引入给我国的消费者,“P&G 世界一流产品”深入人心,我国的消费者深为喜爱直接相关。
我国也有许多企业成功地开拓了国外市场。如海尔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大型企业。主要是通过本土化的战略和策略成功占领美国市场的一定份额。综合这些国家企业成功的经验,都是先从文化上渗透融入目标市场当地,然后再将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目标市场。
相反,文化的不相融使得国际贸易寸步难行。我国的玩具商品由于理念落后、品牌缺乏,国产玩具根本无法与国际品牌竞争。我国玩具产业研究小组于07年1月完成的一份报告中显示,虽然全球75%的玩具在我国生产,但与国内玩具消费急剧增加的市场背景相比,由于缺乏品牌支持,国内大多玩具厂商是以为跨国公司巨头们“打工”为“生”,很多玩具都以贴牌加工生产的方式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的前景令人堪忧。可口可乐公司开拓印度市场遇到的阻力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印度市场一直是可口可乐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中遇到的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30年的时间里却得不到认同,发生的事件是连连不断。如在1977年曾遭印度政府驱逐出境的“礼遇”,可口可乐公司不甘心退出印度市场,16年后,1993年10月才重新登陆印度;2003年印度的“科学与环境中心”首次公开调查宣称,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两大公司在印度生产销售的部分软饮料中杀虫剂含量超标;同年,印度卫生部门警告该国民众,可口可乐含有污染成份,切忌饮用;同年12月26日,印度当地法官判可口可乐败诉,原因是在当地滥加采用地下水,甚至还发生了当地农村妇女在企业大门口抗议;2004年2月17日当地妇女组织以保护国家利益之名向跨国公司诉讼,当地政府函令可口可乐厂关闭;2006年,印度再爆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有毒”事件,印度最高法院下令要求百事和可口可乐公司公布它们秘方。诸多的摩擦,究其原因,是因为印度人难以从精神文化上接受可口可乐。当年大英帝国以贸易为名,逐步吞食印度半岛各个国家的和领土,最终殖民统治了整个印度。东印度公司是印度人心中永远的痛。所以印度人对外国投资特别敏感和敌视。而印度国内的政策,对外资也是诸多阻拦和刁难。当然,这里也存在可口可乐公司方面的问题,就是没有放下架子,没学会充分尊重当地文化。
诸如此类的实例有很多。从理论上来分析,商品是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论是什么地方的消费者,商品都是用于满足生活消费。消费者对商品满足消费上的要求包含了实体效用上的满足和消费心理上的满足。而商品本身就应该是“商品实体”和“商品文化”的结合,才能够满足消费者两方面的需要。由此可以很容易地引出对“商品文化”的认识。商品文化是生产经营者在设计、生产、包装、装潢设计、经营商品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意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中所包含的精神方面的总和。可见,“商品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商品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既具有物质属性又具有文化的属性,并且在商品设计、生产、流通上的文化属性可以成为商品的延伸,本身就是“完整商品”的一部分,所创造的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商品文化”的形成包括在围绕商品活动的所有过程,是可以不断充实和发展的。上述“日本制造”、“韩国制造”、“美国制造”的观念的形成就是很好的说明。正是这些观念充实了“商品文化”的内涵和自身商品文化的丰富,使他们的产品能所向披靡。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精神需求上的商品的满足。结合上文提到的这些国外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也包括诸多未提及的国外产品,都是紧紧抓住国内消费环境的变化,把“商品文化”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先行营销要素,满足国内消费的心理需求从而取得成功。相反,“商品文化”没能首先满足消费的心理需求,商品无法被接受,也就难以在市场上行销。
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被世人共识。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吸引力。文化可以形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成为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与商品结合能创造商品更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商品文化”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要素,文化营销要素是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要素,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必须文化先行。
2 国际贸易中“文化营销策略”的运用
(1)提高对商品文化营销力的认识。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贸易中以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态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文化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正在被释放出来,文化创造财富的神话已经变为活生生的现实,文化生产力事实上已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除了直接作为商品、资产进入市场之外,还成为现代营销的资本。文化营销与营销文化进一步令人关注。文化营销,是指以消费者文化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以文化创造和文化渗透为手段的一种营销方式,也就是利用文化要素开拓市场、促进商品销售的方法和手段。营销文化,则是指营销活动中注重文化的要求。两者都是可以为提高商品文化营销力服务的,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都必须加以重视。另外,还要注意“商品文化”的形成包括了围绕商品活动的所有过程,应加以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2)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商品文化”的创造包含在设计、生产、包装、装潢设计、经营商品的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即文化创意力。创意力特别是在广告创意设计、艺术产品、网络游戏产品、工业产品设计和娱乐产品拥有强大的优势,是这些文化产业产品的财富源泉。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创意早已成为涉及众多领域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产业。由此,在国际贸易中要特别加以注意发挥文化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3)发挥文化在流通中创造价值的能力。
文化在流通领域也具有创造价值的作用力。包括商品储存运输、包装、渠道等等方面。特别是包装文化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非常重要。包装具有文化价值,能在提升商品价值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4)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中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每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信仰和消费习惯。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直接决定了消费的行为。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中必须充分认识和适应才能顺利地开拓市场。
(5)积极开展跨文化营销。
跨文化营销是在适应和吸收客户所在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将自己国家的文化融入到该国的文化中,促进自己国家文化被认识和接受,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自己的商品被接受的营销活动。
篇2
1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括总结了一国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的研究成果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超越。他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波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生产要素状况
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国家才能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
1.2需求状况
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需求状况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某类产品的需求广阔,则该行业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建立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则会对厂商产生一种压力才会使企业在品质、性能、服务方面尽量努力改进,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1.3相关与辅助行业
一国产业结构的上下游工业、辅助行业应该要了解彼此的活动与需要,协调配合。上游工业的产品有效率,下游工业才会有效率;上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工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1.4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
不同企业的定位目标不同,相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也会不同。各国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美国公司实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等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这是他们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的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要求迫切,结果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
此外,波特认为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例如某种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石油危机、战争、汇率的变动等都是机遇。一国政府采取的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将成为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2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即古典学派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学说。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得以进行。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别产生了各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理论受到了贸易现实的挑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强化了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步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竞争力却越来越弱。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较优势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不意味着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除了一些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比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明确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为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起至领导作用,并可促进环境预警、营销渠道、技术开发,顾客分析等系统的完善。
(3)有助于增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比较强的政策借鉴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却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迅速崛起,这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具有动态化综合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对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的划分上,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贸易学说静态分析的动态特色,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家、产业、企业的关系,这无疑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拓展。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3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遵循的,单纯以我国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对外贸易的结构,最终势必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井”中去。而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
第一,出口规模难以扩大。2005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世界排名第三名,继续保持2004年的位次。这一庞大的基数意味着我国如果想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话,几乎等同于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容易达到的。
第二,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由于我国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同时由于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导致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致使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事实上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已经主要不是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因价格太低而失去市场,所以任何可能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贸易措施发挥作用的余地将越来越小。
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维持。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使得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突出,会制约低劳动成本依赖型产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自动化积蓄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减少,必然致使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夹击下可能陷入既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又没有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确立优势的境地。
但也不可忽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近年以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出口产品呈现高附加值化和多样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比重有所下降。
第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贸易商品中劳动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等的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今后较长时期也将继续保持;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以及知识密集产业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则显得相当薄弱,但近年来也有明显改善。
第三,我国的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庞大的需求,这些都将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这将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法律保障和环境。
第五,加入WTO将会为我国外贸提供机会和挑战。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从而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同时,在主观上,人们的竞争、创新意识增强;政府正在进行资产重组,调整经济结构;企业正进行各种兼并,收购,以扩大规模,实行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积极创新,加强科研和生产部门的结合,推动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等,这些都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条件。
4利用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根据资源禀赋,我国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贸易格局基本遵循进口技术密集的设备,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但这种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的国际贸易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同时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战略也会使我国的比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并且由于工资刚性,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的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难以为继,同时中国外贸还将面临诸如出口扩张难度增加、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等难题的挑战。再加上我国外贸起步晚、制度不完善,又受传统思想影响,长期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思想,忽视了企业行业竞争力的培养,致使很多行业竞争力低下,如果不培养竞争意识,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增强其竞争力,那么原有的比较优势也会降低甚至变为劣势,原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不一定会成为出口产业。因此,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使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指导思想,调整战略结构,以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外贸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4.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竞争优势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我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又在于我国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在于企业是否具有技术创新机制,在于我国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动力作用。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必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第一,发展高科技产业,扩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发达的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基石,为此,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势在必行。发展高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增加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另一方面,我国门类齐全且规模较大的传统工业可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我国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把生物、信息、自动化等高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交通、水利、电力、煤炭、机械等产业,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4.2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培育优势产业
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对我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发挥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并对外向性产业结构转换以及经济增长的推行具有积极效应。我国大国的经济特点,使我国不能过度依赖出口替代,而要同时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重视进口替代,不过进口替代也是为了培养出口替代的能力。所以,我国应实行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其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
具体而言,第一,实施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其保护的期限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能力。第二,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发展现代创造的产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第三,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实行战略性政策,对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
4.3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为了振兴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从全球产业发展的全局部署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要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限制低水平建设,解决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的障碍问题,把资源集中配置在对中国产业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要立足于自身条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出口的效应。
篇3
关键词金融发展贸易结构高级生产要素金融效率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出强劲趋势,既使国际贸易环境出现各种不利的事件,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及贸易上所获取的利益都出乎经济预言的料想之外,似乎中国对外贸易在现时代的“无约束”发展超脱了现存贸易理论的普遍解释范围,抑或是否中国所表现出来的贸易现象成为贸易理论界中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其实则不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改革的进程中,一直坚持自我为中心的贸易方针,即以自我所拥有的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主导,大力开展出口导向型贸易,以此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兴起。同时以这些新兴产业为依托,更深层次地改良优势产业,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其次,多年来的贸易成果积累了充盈的资本,为产业进行结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无论是从产品规模和质量上,都随着贸易成果扩大而增强,延续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而且也在产品的国际信誉市场上异军突起,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扩充提供了保证。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开放贸易在以劳动力成本为依托的贸易商品延续了几十年,固然已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从长远看整体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也出现了严重倾斜,没有形成一个立体层次的贸易结构,即在高、中、低贸易层次中没有形成一个均衡的结构。而高、中层次的贸易商品在信息和科技为当今经济发展动力的局面中,往往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稳妥而快速地推动我国贸易结构优化是关乎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国家金融体系一直在开放的贸易环境下遵循着计划经济时的经营体制,在对国有的金融界进行大幅度的整合之后,我国的金融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经营市场。本文就是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中,以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讨论如何借助于金融层面的经济发展力量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
1贸易结构优化概述
从贸易理论来分,大致可分为静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和动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
静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中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理论:一是以大卫·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其代表观点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导致价格差的原因则归结于劳动生产率或技术差异;而赫克歇尔-俄林则是从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来讨论国际贸易起因,进而指出生产要素的丰裕和稀缺程度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差,从而致使商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二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该理论的构建框架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三大分析要素上。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产品规模的经济效应和产品差异上的消费效应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动因。新贸易理论是在突破古典贸易理论假设前提下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补充。但这两种理论的出发点都只强调了现存的资源,是在资源总量恒定不变的前提下对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的理论探讨,是一个静态过程。
从动态贸易结构优化理论分析:一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专业化学习、投资创新等后天因素人为地创造出来,强调的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技术创新。该理论的两大支撑是技术和资本,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加快产品中生产要素的转换比率,同时把技术作为比较优势的内生变量,强调“干中学”的经济效应。通过“干中学”以及技术创新巩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异,资本的作用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成长和成熟两个阶段,是产品生产在生产要素中的突出因素。因此,在这两个阶段由于技术外溢资本的作用尤为重要。二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可以人为地有意识地选择策略来配置稀缺资源,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波特的竞争理论中,有四个基本的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结构、相关与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和竞争程度。波特将生产要素细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指的是不需要花费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高级要素则需要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够创造出来的要素。他认为高级要素最为重要,它们是取得高级国际分工层次的关键,一国基本要素的不足可以通过高级要素获得补偿,但是在高级要素上处于劣势则无法用其他方式有效弥补。竞争优势注重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关注要素的质量和产品的需求情况,主动地创造比较优势,在改善贸易结构中,高级要素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贸易结构优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贸易动力主要由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来决定,在这个阶段贸易结构主要是表现为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贸易发展。第二阶段中推动贸易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比较优势的动态阶段,即以规模经济效应实现贸易结构优化,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带来贸易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比较优势建立在高级要素禀赋的基础上,从而上升到后天禀赋层次。第三阶段,竞争优势成为推动贸易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此阶段以吸收贸易发展带来的先进技术,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和技术优势为特征。而在这三个阶段的进化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是发展中国家在优化贸易结构上的两个关键。在当今经济发展的秉性中,这两个因素无不与高投入的资本量相关。我国的对外贸易要保持持续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当前金融发展的大前提,继续保持在自我特有贸易低层次上的优势,同时也要借助于金融促进的力量来构建我国中高层次的贸易体系。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的贸易结构优化
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时候,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几乎可以代表该国参与全球经济程度的高低。因此经济增长中贸易结构的取向和相关调整都对经济增长率和其发展的持续性至关重要。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多年中的贸易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同时在贸易成果展现的主要方面外汇规模的庞大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中国金融体系是长期滞后于快速增长的贸易发展势头。特别是加入WTO后金融将面临整体开放的形势和国内对金融促进贸易发展不利的双重压力下,中国金融的发展应更有效地对抗外来金融的竞争以及促进国家贸易在结构上的优化,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进程的良性延续提供恒久的动力推动环境。
首先,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联系来看贸易优化的问题,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大致可以表述如下:Patrick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成两类,主张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叫做供给主导,主张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被动反映称为需求遵从。无论是供给主导还是需求遵从的观点,都明确地指出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随着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研究成果的引入,打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唯一影响因素的观点,而把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同时也对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在对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中重新界定,并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即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Levine,1997),金融市场通过增加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Smith,1997)。以上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也较快。笔者在贸易结构优化概述中已经得出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是改善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关键,而这两者在现代经济中无不与资本量投入的多少相联系。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我们已经指出了是要需要大量长期的资金投入才可以获得的,而技术与资本的关系在贸易结构优化中的关系可以用希克斯的技术进步理论中与资本的联系获得。希克斯将技术进步分为中性、劳动节约型和资本节约型三种。中性技术进步指的是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效率同比例增加,其后果是生产原有产量只需要较少的劳动和资本;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指的是生产中的资本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劳动的生产效率的增加,结果是达到原有的产量可使用较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但资本/劳动比例上升;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指的是劳动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大于资本的生产效率的增加,导致生产原有产量现在只需要较少的劳动和资本,但此时劳动/资本比例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在以生产要素投入比例来衡量贸易结构时,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在贸易结构优化过程中,资本投入量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尤以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率对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以及贸易结构的高级进程是资本是否起作用的标准。因此,在金融发展中提高资本在贸易商品生产中的生产效率是替代贸易结构优化中有关金融各方面相关问题的一个核要议题。
我国的金融发展是立足于金融业在混业经营上的趋同,而金融业借助于混业经营的方式来发展,其本身就是追求在经济增长中金融效率的提升。金融效率从区分上可以从金融的生产性效率和目的性效率来看,生产性效率简单来看就是企业从金融发展中可以获得得益于金融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收益,目的性效率则是指金融业因为效率的提升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这些内在的关系为对外贸易在金融发展的推动下,如何借助于金融资本在企业生产中的运用来通过技术或者是生产要素高级化的实现来优化该国的贸易结构提供了方法。
我国金融的发展在促进贸易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将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首先,借助于整体金融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即可以在混业经营方式下多渠道地获得风险资金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为企业在生产转型过程中提供金融支持;其次,金融发展中体现出的金融产品功能,可以帮企业以多样化方式来应付对外贸易经营中的风险,规避全球经济负面作用下的贸易风险,改善企业对外经营中的贸易环境,营造企业以技术运用为主体的贸易气氛,为企业进行改良式的贸易运作奠定基础;第三,可以合理和充分地利用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合资生产,都会对中国这样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的相关产业产生激励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从另一方面来增加我国贸易商品的技术标准。而更为重要的是以此形成我国贸易发展的新格局,为长远的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利益获取建立起有生命力的贸易单元;第四,金融效率在金融发展中的提升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在生产中获得放大性的效应,而且也为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比例,促使企业在扩大再生产中为了追求贸易利率而加大对资本的投入量,优化国家贸易结构创造基础;最后,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良性促进作用反过来又会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尤其在开放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中,两者在发展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正如我国多年来贸易成果同样也为国家的汇率和金融安全提供了保障。
3结论
金融和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两个方面。对外贸易是积聚金融成果的方式,而金融是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保障层面。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要在金融发展的推动下不仅只能停留在低附加值产品和加工贸易上,还要在高速发展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上迎头赶上。以我国的金融发展为契机,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目的,以金融效率提升为方式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升级。同时也要注意到金融发展不利方面,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样与资本一样具有放大性和巨大的破坏性,要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关注金融风险的扩散以及给对外贸易行业带来的各种风险,积极地防御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为贸易结构优化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德权,梁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外研究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5(3)
2彭磊.贸易结构优化三阶段论及我国所处阶段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探索,2004(3)
篇4
关键词竞争优势理论中国外贸政策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迅猛,世界的贸易格局和各国的贸易政策都在不断调整,例如制成品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制成品贸易大幅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扩大,以及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虽然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并已跻身于贸易大国之列,但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飞速发展的贸易现状呼唤新的理论指导,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个前提下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1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括总结了一国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它的研究成果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的超越。他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内涵。波特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生产要素状况
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国家才能保持它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最为重要。
1.2需求状况
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需求状况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本国市场对有关行业的某类产品的需求广阔,则该行业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建立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则会对厂商产生一种压力才会使企业在品质、性能、服务方面尽量努力改进,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1.3相关与辅助行业
一国产业结构的上下游工业、辅助行业应该要了解彼此的活动与需要,协调配合。上游工业的产品有效率,下游工业才会有效率;上游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下游工业建立国际竞争地位。所以,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也要关注该国是否具有高效率的相关与辅助行业。
1.4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
不同企业的定位目标不同,相应的企业、生产与管理方式也会不同。各国采用的管理方式必须与本身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美国公司实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等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这是他们能获得国际竞争成功的原因之一。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国家,厂商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创新活动要求迫切,结果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
此外,波特认为还有两个附加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例如某种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石油危机、战争、汇率的变动等都是机遇。一国政府采取的相应的宏观政策,例如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都将成为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2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即古典学派李嘉图在19世纪提出的比较成本理论,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提出的资源禀赋学说。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得以进行。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别产生了各区域间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格局,即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理论受到了贸易现实的挑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强化了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步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竞争力却越来越弱。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较优势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不意味着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简单地说,就是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除了一些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比比较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首次明确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为从事国际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对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启示,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起至领导作用,并可促进环境预警、营销渠道、技术开发,顾客分析等系统的完善。
(3)有助于增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比较强的政策借鉴意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自然资源缺乏的日本,却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迅速崛起,这对于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4)具有动态化综合性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对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的划分上,展示了不同于以往贸易学说静态分析的动态特色,并且综合考虑了国家、产业、企业的关系,这无疑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大拓展。
由此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3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结构是不能长期遵循的,单纯以我国资源和成本优势来确定对外贸易的结构,最终势必会陷入“比较优势的陷井”中去。而目前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忧,主要表现在:
第一,出口规模难以扩大。2005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世界排名第三名,继续保持2004年的位次。这一庞大的基数意味着我国如果想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话,几乎等同于每年新增一个中等贸易国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容易达到的。
第二,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由于我国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同时由于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而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导致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致使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事实上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已经主要不是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因价格太低而失去市场,所以任何可能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贸易措施发挥作用的余地将越来越小。
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维持。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使得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突出,会制约低劳动成本依赖型产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自动化积蓄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减少,必然致使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夹击下可能陷入既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又没有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确立优势的境地。但也不可忽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第一,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近年以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出口产品呈现高附加值化和多样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比重有所下降。
第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贸易商品中劳动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等的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今后较长时期也将继续保持;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以及知识密集产业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则显得相当薄弱,但近年来也有明显改善。
第三,我国的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庞大的需求,这些都将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这将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法律保障和环境。
第五,加入WTO将会为我国外贸提供机会和挑战。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增强,从而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同时,在主观上,人们的竞争、创新意识增强;政府正在进行资产重组,调整经济结构;企业正进行各种兼并,收购,以扩大规模,实行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积极创新,加强科研和生产部门的结合,推动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等,这些都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条件。
4利用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根据资源禀赋,我国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贸易格局基本遵循进口技术密集的设备,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但这种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的国际贸易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同时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战略也会使我国的比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并且由于工资刚性,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的存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难以为继,同时中国外贸还将面临诸如出口扩张难度增加、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等难题的挑战。再加上我国外贸起步晚、制度不完善,又受传统思想影响,长期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思想,忽视了企业行业竞争力的培养,致使很多行业竞争力低下,如果不培养竞争意识,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增强其竞争力,那么原有的比较优势也会降低甚至变为劣势,原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不一定会成为出口产业。因此,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使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指导思想,调整战略结构,以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外贸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4.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竞争优势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我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又在于我国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在于企业是否具有技术创新机制,在于我国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动力作用。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必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第一,发展高科技产业,扩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发达的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基石,为此,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势在必行。发展高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增加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另一方面,我国门类齐全且规模较大的传统工业可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我国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把生物、信息、自动化等高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交通、水利、电力、煤炭、机械等产业,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4.2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培育优势产业
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对我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发挥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并对外向性产业结构转换以及经济增长的推行具有积极效应。我国大国的经济特点,使我国不能过度依赖出口替代,而要同时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重视进口替代,不过进口替代也是为了培养出口替代的能力。所以,我国应实行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其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
具体而言,第一,实施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其保护的期限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能力。第二,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发展现代创造的产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第三,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实行战略性政策,对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
4.3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为了振兴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从全球产业发展的全局部署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要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限制低水平建设,解决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的障碍问题,把资源集中配置在对中国产业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要立足于自身条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出口的效应。
第三,要制定产业技术政策,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整体产业素质。
第四,要研究制定产业组织政策,促进企业组织优化,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形成必要的产业群效应,形成优势产业与相关产业、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的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霍建国.借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整我国外贸发展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3(10)
3王炳书,龙汉武.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外贸策略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3(3)
4肖兴正.中国“入世”的外经贸竞争战略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
篇5
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克鲁格曼确实在国际金融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区理论,但他获奖的直接原因是其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所创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理论贡献的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在克鲁格曼看来,这一系列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构建了分析产业组织与结构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所出现的新贸易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构建了收益递增情形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第四次浪潮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所出现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根据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对经济的空间结构做出新的解释。克鲁格曼本人既是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缔造者,又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领军人物。
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突破性理论贡献之一是创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有别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处,在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之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因此,贸易应在资源禀赋差异最大的国家间发生,例如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而欠发达国家出口农产品。然而自二战以来,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却并不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而是在要素禀赋极为相似的先进工业化国家之间。同时,大量的贸易不是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而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导致一个国家可能既出口汽车也进口汽车。这些事实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严峻挑战。
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1980年)等论文中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是对李嘉图传统的背离。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虽然历史上也曾有经济学家认识到规模经济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他们没有将这种思想模型化并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克鲁格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迪克西特—斯蒂恪利茨所构建的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拓展应用于具有可分性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从而构建了一个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综合了传统观点的新贸易理论模型。
克鲁格曼认为,新贸易理论模型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因为,当交换基础是各种要素的禀赋差异时,开放贸易会有损于双方中某一方的利益;但如果交换是以规模收入递增为基础,贸易开放就会对双方均有利。
克鲁格曼的另一突破性理论贡献是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的复兴研究,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他最早对新经济地理学思想进行的系统阐述见于1991年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一论文中,并在随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鲁格曼认为,以前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分析“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工具,导致空间问题长期被排斥在外,现在,由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分析工具的发展,可望将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范畴。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他的基本观点是,规模经济与下降的运输成本相结合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以及为什么相似的经济活动集聚在相同区位。克鲁格曼曾运用“中心—”模型分析一国内部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在该模型中,处于中心的是制造业地区,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影响。假设工业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
克鲁格曼还通过重新诠释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性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在他看来,产业地方化现象产生于基本要素、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的使用等供应方面的外部经济性,具体而言分别是:1、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即来自同一地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的聚集能集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克服种种不确定性。2、中间投入品效应。一种产业长期集聚于一地可以吸引许多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使之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3、技术“外溢”效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信息在地区内部更易流动和获得,因而聚集在一个地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得正的外部性效应。
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同时以规模经济和正的外部性方式出现,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前者使产业在特定区域集中,后者使不同企业和相关产业集中,造成地区专业化,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就成为克鲁格曼运用报酬递增原理来分析产业集聚现象的两大依据。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 出口 进口
国际贸易也被称之为进出口贸易,是一个世界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世界上的国家为了更好的规范国际贸易行为,设置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等。这些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法律依据、资金扶助等措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而世界经济则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各国经济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壮大所必然出现的产物。世界经济的增长对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重大影响。国际贸易主要是进行商品与劳务的进出口,以优化各国间的资源配置,促进各国间的经济交流,以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一、国际贸易的概述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将自己本国的商品与劳务输送到其他国家中去,并引进其他国家的商品与劳务的活动。整个世界都是国际贸易的交换范围,因此国际贸易又被称为是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的形式只有两种,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达,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值有多大。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商品数量及金额都很大,而且还要长时间的进行交易,而国内贸易可以进行小额的近距离的交易,只交易一次也可以,所以国际贸易的风险比国内贸易的风险大;2.交易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上发生问题的话,国际贸易就会终止,引起巨大损失,而国内贸易只会受本国的政治经济影响,损失较小;3.货品要进出口,要经过很多部门的检查,盖章,耗时长,而国内贸易只要简单的程序就可以进行交易,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就经济效益而言,国际贸易扩大了交易市场,更大程度的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是随着国家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出现的,国家是进行国际贸易的主体,而生产力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只有生产力高的时候,才会有剩余产品用来进行贸易,两者缺一不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人类生活需求的增长,促使国际贸易也在不断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a、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多的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扩大了世界市场经济,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就成为加快国际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总体而言,尽管WTO阵容扩张,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却始终没有变动。c、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多边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d、国际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服装与技术的进出口比例仍在上升。e、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国际贸易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使贸易投资走向一体化。f、各国为保护本国的贸易进出口,设置了一大堆贸易堡垒。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各个国家调整本国的贸易进出口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
世界经济受世界科技、生产力、各国关系等因素影响,有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对东西方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使世界成为两个经济阵营,相互联系又相互敌对,但是世界经济关系却变得复杂。
3.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出现,科技的发展、国际之间出现的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春天,因此国际贸易进一步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三、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经济增长机制。现在社会上有两种的经济增长机制。一种是传统模式,只是增加原材料或劳动力的投入来提高产量;另一种是规定原材料及劳动力的投入分量,采用最新的科技,提高原材料及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优化其配置,以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得出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基本要素的数量;二是运用最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国际贸易也主要是通过这两种资源的进出口贸易,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出口贸易的结构受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升级,使世界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让各国可以将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稀缺的国家,取得较大的资金收益;再用这笔资金向其他国家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别经济层面。国别经济是构成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别经济的分析,得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别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主要体现在贸易的进出口上。
(1)进口
①国家进行进口贸易是因为本国对于所进口的商品比较稀缺,而国内又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国家为了以后能够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进口,就会研究这种商品,形成新的产业。
②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富余的资源,也会有自己稀缺的资源,这是就需要进口稀缺资源,增加本国的要素供给。还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和生产率。
③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进口要素竞争中,可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完善,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出口
国家将自己剩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国家,既可以为这些资源提供市场,还可以减轻因这些多余资源所带来的压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某商品有市场、有需求,国家就会增加商品的生产量,推动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3)概括
国家进行贸易进出口会对国家经济产生以下影响:
①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可以打入世界市场,扩大市场范围,使国家经济增长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
②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本国没有的商品,刺激本国消费,产生新的需求,促进新的产业的出现。
③通过国际贸易将剩余资源换取稀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国际贸易所引起的需求和资源效应,可以促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结构。以便国家淘汰效率低的企业,扶持效率高的企业。
⑤企业的增加引起竞争的加强,可以刺激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有利于加快国家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出口贸易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人们的就业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国际贸易是世界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壮大所必然出现的产物。世界经济的增长对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重大影响。了解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有利于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可以从经济增长机制以及国别经济层面两个方面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许小平.论国际贸易创新对世界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影响[J].贸易与投资.2011
[2]玉雁.浅谈国际贸易的实现机制[J].现代商业.2011
[3]均民.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一个扩张模型[J].广西大学学报.2012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71-03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外贸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近几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并不理想。许多企业表示,他们需要的是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外贸人才,而目前高校培养仍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毕业生缺乏对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具体程序和方法的了解。因此,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符合现代国际竞争需要、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外贸人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四个构成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本文将基于“四要素”构建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一、培养目标
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社会实际需要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培养能在涉外部门、企业等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
知识方面: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经济、管理、营销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专业理论。了解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精通 WTO的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
能力方面:具有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必需的专业操作能力,如国内外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进出口业务交易磋商能力、信用证审核能力、外贸制单与结汇能力、合同签订能力、撰写各种外贸函电能力、跟单履行合同能力等。
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专业和身心素质。思想素质中应突出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中应突出博学多才、视野开拓;专业素质中应突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应突出灵活的反应力、良好的控制力、较强的适应力。
二、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
(一)课程体系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实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见表1)。
基础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公共基础模块主要是通识知识的传授,如英语、体育、思想道德等课程。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如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课程。专业选修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专业实践模块是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外贸模拟综合实验、单证员模拟操作等,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是针对学生缺乏对产品、目标市场的了解而设置的,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如可以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欧盟市场、北美市场、区域经济组织等课程,这一模块同样属于选修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满足个性化需求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公共选修模块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学、材料科学等课程。这三个模块的课程和专业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养。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指人才培养活动所借助的一定的载体,也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一般包括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
1.教学途径。高校的人才培养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在此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建立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和框架,培养全局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实践教学是典型的参与式教学,通过全面模拟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景和各个贸易环节,能够使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非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是相对于正常教学活动而言的,主要包括一切被称之为“隐性课程”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活动,比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余活动等。针对一个具体的专业而言,非教学途径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短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增进学生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大力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成立学生专业协会组织、建立专业论坛、开展创业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各种比赛,请业内人士作专题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计划和非教学途径的安排等。其中教学计划是培养方案的实体内容,一般由课程的设置、学时学分结构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三部分组成。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设置。第一,课程设置要体现“厚”――基础理论宽厚;“精”――精选少开;“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需要;“新”――紧紧追赶学科的发展四大特点。第二,各院校可以根据办学特色和所属地域背景,开设一二门专业特色课程,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如农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开设“农产品贸易”、攀枝花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开设“钢铁贸易”。第三,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应选择部分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如《国际商务谈判》,并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2.学时学分结构。第一,适当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提升综合能力。第二,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40%。
3.教学过程的组织。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延续性、渐进性,避免安排的混乱和无规律。
三、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是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
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目前高校教育提倡学分制,这样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早日毕业,缩短成才时间。
组合制度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如双学位、主辅修等制度。一个优秀的外贸人才,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还应该了解和掌握法律、营销、外语、管理、金融、信息等相关知识。组合制度正好满足了外贸人才的培养要求,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爱好特长,选择相关专业修读双学位或者辅修。目前中国重点高校普遍实施了双学位、主辅修制度,但很多地方院校还只有单一的主修制度。因此,作为地方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先实施主辅修制度,再争取双学位制度。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高校之间可以联合进行选课、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发挥高校的群体优势。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
四、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它是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对培养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前几种因素进行反馈、调节与优化。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1)改进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核,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2)改进考核内容。课程考核时减少对知识记忆性的考察,加强对应用性的考核,加大案例分析题、综合题、论述题等应用性题型的比例。(3)加强实践课程考核。将课程实训与学生相应课程的学习相结合,确定评估依据和标准,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评价。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地方和区域行业人才需求走访与问卷调查制度。
3.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建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专家、同行、学生、企业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制度等多个方面,评价方式包括随堂听课、问卷调查、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篇8
关键词: 高职商务 英语专业 《英语翻译实训》 项目教学设计
一、实训定位和岗位任务
根据以培养英语语言能力、专业(贸易、文秘)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计划,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通用的一种专业语言,广泛地运用于外贸的各项实际工作。商务英语专业面向社会,以商务为背景、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实践教学为补充,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外贸文员、外企行政助理、涉外文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因此需要着力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通晓外贸流程、熟悉外贸业务、能进行日常外事沟通、能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能力。在上述岗位上,从角色分工、业务定位、贸易洽谈到贸易关系确立、维持,英语翻译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翻译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要实训课程,在于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译”这一能力,同时伴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语言的组织能力等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翻译技能。
为期一周的英语翻译实训的主要任务是:1)读懂英文求职广告、英文外贸业务广告等,并译成通俗的汉语。2)读懂英文俚语、俗语、谚语,并找到对等的汉语表达法。3)读懂商务名片,并能翻译制作简单的商务名片。4)读懂身边的商店、超市等英文名称、产品英文名称、电视栏目等,并译成汉语,了解英语翻译在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5)读懂会议纪要、产品说明书、商务合同、企业介绍等英文资料,并能翻译成汉语。
该实训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实践环节之一,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是实训环节的入门课程,将为以后较为专业化的国际贸易实训、外贸单证口译实训、外贸函电实训、电子商务实训、英语口译实训提供入门的商务认识和基础的语言支撑。
二、知识、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包括: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外贸文员、外企行政助理、涉外文秘、外贸业务员等岗位,熟悉外贸操作流程、外贸(询盘,报盘,还盘)业务,能流利地进行基本日常外事沟通,能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能力,能在人事助理的岗位上准确翻译英文求职广告、英文商业广告;②能运用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准确翻译商务交流活动中基本的广告语及商务名片;③能在外贸文员的岗位上基本正确地进行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协议,能进行简单的会议记录,能熟练翻译产品说明书等;④能了解英语在商店名称、商品名称、电视节目等方面的广泛运用,增强商务英语专业的自我意识,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培养语言的敏感性和感受力。
知识目标包括:①能初步了解商务英语翻译基本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②能准确理解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业务的英语文字资料;③能掌握国际贸易业务必备的专业英语知识;④能掌握国际商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巧;⑤能了解英汉双语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⑥能掌握与国际商务相关、必备的背景知识;⑦能掌握商务英语信函、商务合同、协议、会议纪要和产品说明书等语篇文体知识。
三、实训内容及项目设计
围绕英语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安排英语翻译实训任务,注重商务英语翻译的特色,商务外贸活动的基本流程、商务信函的翻译,商务会议、合同、企业介绍等的翻译。该实训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法,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至始至终在“做事情”,而非单纯“学理论”。根据涉外文秘等相关岗位的需求,本实训的项目名称为“欲购买一批外贸服装,接待外方访谈”,以确立初步贸易关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主要过程设计主要包括:1)阅读、翻译英文贸易广告,筛选确立可能的贸易伙伴;2)按广告要求投寄相应的商业信函,表达合作意向;3)阅读并翻译对方的回函,作出贸易判断;4)翻译对方的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向对方再次去函,邀请对方来进行贸易访谈;5)翻译对方来函,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做好接待前的准备工作等。
实训可演示的结果为相关信函、广告等书面资料和翻译过程中的录音、录像资料。
能力训练项目1――能了解翻译在外贸访谈中的地位和作用。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分析概括岗位能力要求。相关支撑知识:英语翻译的工作性质与基本素质。训练方式与步骤:案例分析、提问、讨论、归纳。可演示结果:翻译出的英文求职广告、英文外贸广告。
能力训练项目2――理解并翻译商务名片、商标广告。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①能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因素,用英语或汉语翻译产品商标和广告,译文措辞得体,文体规范;②能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英、汉产品说明书。相关支撑知识:①跨文化交际知识;②广告的语言特征;③商标、广告的翻译技巧;④产品说明书的格式与语言特征。训练方式与步骤:①教师提供一个因忽略英汉文化差异失败的翻译案例,学生分组讨论该失败案例的原因;②教师点评与讲解知识要点;③学生练习翻译商标、广告和产品说明书;④学生比较分析自己译文和参考译文,找出差距。可演示结果:①对给定的商标和广告翻译案例的分析评点;②模拟商务情景,在实践过程中对商务名片和广告的解读。
能力训练项目3――理解并翻译往来商务信函。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①能准确理解商务英语信函的内容;②能运用翻译技巧准确翻译各类商务信函;③能根据商务英语翻译的7C原则得体表达商务信函的内容。相关支撑知识:①外贸函电知识;②国际贸易知识;③翻译理论知识。训练方式与步骤:①教师提供中、英文信函,让学生动手翻译;②学生分析比较自己的译文与参考译文的差异;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商务信函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技巧;④学生根据教师提供不同的商务信函练习翻译基本技巧。可演示结果:①建立业务关系商务信函翻译作业;②询盘、报盘、还盘信函翻译作业;③交易、支付、装运信函翻译作业;④包装、保险、索赔信函翻译作业;⑤通过网络真实地收发邮件实践商务信函的翻译。
篇9
关键词:服务贸易;钻石模型;竞争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007-03
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1.1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4年4月,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上签字。GATS于1995年1月1日与《建立WTO的协定》同时生效。GATS是服务贸易领域中形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多边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国际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各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标志着WTO体制较以往的国际贸易体制更完善。
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期间增长了5.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 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结构进一步调整
长期以来,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随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业上,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金融等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2)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上升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地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而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其它亚洲地区。
(3)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服务贸易壁垒形式更为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国在经济势力强的部门和经济状况良好的时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在幼稚产业或衰弱产业部门和经济窘迫的状况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鉴于服务产品的非储存性,产销不可分离性,不容易监管等特殊性,各国都在保护着本国的安全,如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外商股权参与的比例,限制服务交易数量等。
1.2 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以欧美为主的格局,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另外,在WTO公布的2006服务贸易出口排名数据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达到914亿美元,排名第8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6,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100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8%。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前十位伙伴国家(地区)占有3/4的份额。其中,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为前三大服务贸易伙伴。
2 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开尔.波特在《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指出,一国特定产业能否取得成功或者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这四项因素正像一颗钻石的四个基本面,通过紧密结合形成核心优势,构出了竞争环境所需的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为和机遇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四个要素,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着影响。
2.1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初级劳动力等。而高级要素有人力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经营管理等。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产品的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各服务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高级资源要素。
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这就对服务贸易的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反而对知识、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级要素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竞争。中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就不容乐观,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紧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当今世界服务贸易量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
2.2 需求条件
一国服务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波特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本国的需求会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改进,服务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市场国际化随之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
在我国,以保险为例,由于保险种类有限,公民的保险意识较差,随着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保险理念和众多的保险产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刺激了他们对多功能保险产品和高层次保险服务的需求。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2.3 相关和辅助产业
相关和辅助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服务业就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无疑会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和咨询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为运输和旅游项目,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服务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对某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形成巨大冲击。在国内地区结构观看,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经济体系,服务贸易规模较大,在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有较明显的优势。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现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服务贸易所占的份额极小。
2.4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
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服务创新的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纵观我国国内各服务企业,意识较为封闭与落后,甚至一些大型企业眼光仍然停留在国内,尚未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另外,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垄断经营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如邮电部长期以来对我国基础电信业的垄断;即使有外资银行的加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业的垄断等。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以及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另外,政府拟定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而往往许多自然垄断的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其管制表现在对某行业的人为进入壁垒,过多的行业准入限制,遏制了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因此,大部分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的中国服务领域,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降低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尽管一些服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要真正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
2.5 政府行为和机遇
当今社会,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管理制度等优点,为我国服务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加入WTO是发展中国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中国应积极支持国内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不断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不完善,缺乏一些基本的行业性法规或法律,这样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健康发展。再有,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外贸易管理上责任不明确,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问题。此外,服务业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现状。
3 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我国应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同国际服务贸易惯例接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3.1 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国作为GATS的成员国,应当以GATS为原则制度,国内有关服务方面的条文应该与国际法规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服务贸易法律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的冲突。以规范和约束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政府应及时对外公开立法法规、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或建立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综合的管理机构,确立其管理的范畴,平衡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明确服务贸易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职责,按照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的法规条文进行管理,统计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
3.2 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加,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综合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服务部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应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于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服务业要扶持其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劣势明显,而且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产业,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3.3 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
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垄断。通过竞争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及管理、资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服务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但就服务业部门之间而言,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的开放,要采取适度的隐性保护措施,循序渐进。服务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实现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的管制,在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应保持适度的原则,保护本国企业和国民的利益,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我国服务市场。
3.4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素质
目前,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熟练掌握国际规范的人才较缺乏,这无疑是影响经济长足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品格素质,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5 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
中国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优质低廉的劳动力尤其是日益普及的通信设施以及入世之后在服务领域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使其成为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重要目标国之一。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为299.93亿美元,比05年增长了37.8%。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要素重组中,我国可以通过承包软件开发等远程服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派劳务等途径,获得外包服务,进一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优势,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国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庆林. 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赵放,冯晓玲.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兼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3]曹亮,马瑞婧. 国际商务与服务贸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10
1994年4月,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上签字。GATS于1995年1月1日与《建立WTO的协定》同时生效。GATS是服务贸易领域中形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多边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国际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各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标志着WTO体制较以往的国际贸易体制更完善。
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期间增长了5.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结构进一步调整
长期以来,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随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业上,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金融等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2)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上升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地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而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其它亚洲地区。
(3)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服务贸易壁垒形式更为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国在经济势力强的部门和经济状况良好的时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在幼稚产业或衰弱产业部门和经济窘迫的状况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鉴于服务产品的非储存性,产销不可分离性,不容易监管等特殊性,各国都在保护着本国的安全,如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外商股权参与的比例,限制服务交易数量等。
1.2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以欧美为主的格局,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另外,在WTO公布的2006服务贸易出口排名数据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达到914亿美元,排名第8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6,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100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8%。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前十位伙伴国家(地区)占有3/4的份额。其中,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为前三大服务贸易伙伴。
2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开尔.波特在《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指出,一国特定产业能否取得成功或者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这四项因素正像一颗钻石的四个基本面,通过紧密结合形成核心优势,构出了竞争环境所需的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为和机遇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四个要素,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着影响。
2.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初级劳动力等。而高级要素有人力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经营管理等。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产品的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各服务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高级资源要素。
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这就对服务贸易的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反而对知识、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级要素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竞争。中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就不容乐观,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紧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当今世界服务贸易量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
2.2需求条件
一国服务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波特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本国的需求会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改进,服务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市场国际化随之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
在我国,以保险为例,由于保险种类有限,公民的保险意识较差,随着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保险理念和众多的保险产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刺激了他们对多功能保险产品和高层次保险服务的需求。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2.3相关和辅助产业
相关和辅助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服务业就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无疑会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和咨询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为运输和旅游项目,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服务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对某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形成巨大冲击。在国内地区结构观看,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经济体系,服务贸易规模较大,在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有较明显的优势。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现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服务贸易所占的份额极小。
2.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
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服务创新的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纵观我国国内各服务企业,意识较为封闭与落后,甚至一些大型企业眼光仍然停留在国内,尚未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另外,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垄断经营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如邮电部长期以来对我国基础电信业的垄断;即使有外资银行的加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业的垄断等。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以及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另外,政府拟定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而往往许多自然垄断的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其管制表现在对某行业的人为进入壁垒,过多的行业准入限制,遏制了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因此,大部分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的中国服务领域,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降低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尽管一些服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要真正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
2.5政府行为和机遇
当今社会,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管理制度等优点,为我国服务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加入WTO是发展中国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中国应积极支持国内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不断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不完善,缺乏一些基本的行业性法规或法律,这样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健康发展。再有,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外贸易管理上责任不明确,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问题。此外,服务业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现状。
3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我国应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同国际服务贸易惯例接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3.1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国作为GATS的成员国,应当以GATS为原则制度,国内有关服务方面的条文应该与国际法规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服务贸易法律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的冲突。以规范和约束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政府应及时对外公开立法法规、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或建立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综合的管理机构,确立其管理的范畴,平衡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明确服务贸易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职责,按照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的法规条文进行管理,统计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
3.2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加,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综合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服务部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应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于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服务业要扶持其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劣势明显,而且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产业,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3.3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
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垄断。通过竞争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及管理、资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服务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但就服务业部门之间而言,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的开放,要采取适度的隐性保护措施,循序渐进。服务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实现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的管制,在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应保持适度的原则,保护本国企业和国民的利益,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我国服务市场。
3.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素质
目前,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熟练掌握国际规范的人才较缺乏,这无疑是影响经济长足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品格素质,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 上一篇:尾气污染治理
- 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