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篇1

关 键 词:音乐环境 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2.音乐视觉环境

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

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也可能因听到一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 第67页.

②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 第122页.

③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网.

④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第41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第342-357页.

⑦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第48-49页.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音乐环境 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篇3

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浙江省某大学高校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媒体显示诸多功能优势、大力渲染新闻负面影响的当下,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大学青年面对这些社会现象和事件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理想与现实的挑战中容易产生不当认知、消极情绪和心态。这种社会认知能力的不完善令人担忧,也必须引起高度正视。

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社会认知是认识他人的高级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则是大学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能力,实质上是研究个体如何根据周围环境所传递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其他群体、社会角色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推断的复杂过程。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的支配,因此要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种内在的认知体系中去。由此可以推论,一旦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不够成熟、出现偏差,如对新闻媒体的报道不能做到客观解读与析因,那么只会让他们失去更多救人的热情,只剩下“工作”,他们的社会行为和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出现较大的偏离,终究酿成问题。

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的特点, 由于所身临的周遭环境社会化程度的加深, 也由于个性发展、群体交往、社会参与的需求, 大学生对他人、对自我、对人际关系、对社会角色的社会认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如不仅满足于对他人外表的认知, 还注重通过对他人情绪、性格、习性、行为动机及意向的观察、分析、归纳、判断, 获得对他人内在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和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知得到深化, 以满足融入社会的需求;随着自身不断增多的社会角色,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 知识、阅历的增长, 思辨能力日益增强,逐渐发展到理智型的认知水平。

(二)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阶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 包含了诸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遵循社会规范, 培养和造就社会角色等要求。从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现状来看,大学生们的社会化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他们整体上,注重专业学习,生活阅历比较有限,与社会接触不充分,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因此认知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不完整性。

二、新闻舆情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一)新闻舆情的现状和特点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简单来说,它的本质特征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新闻舆情是新闻媒体作为中间个体,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以及作为主观个体对此产生反应的综合分析及相应报道。新闻舆情是经过媒体验证和包装过的舆论,是带有客观性和准确性的舆论。它的目的不是煽动群众和危害国家利益,而是客观诚实的就一件事情进行的媒体分析和报道。

(二)新闻舆情作用大学生认知能力的途径和发挥

1. 新闻舆情的作用发挥由其特有的影响力、公信力所决定。众所周知,新闻传播者之所以能影响受众,它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特质是原因之一。权威性是指在受众心目中来自传播者的诸如地位、资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传者的权威性越高,其所传送信息的说服力就越强,受众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和权威性相比,可信性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一般来说“权威性”是受众对宣传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专精程度高低的一种预测根据,而“可信性”则牵涉到受众对传者人品的评价以及对其宣传动机的政党、公允程度的一种把握。

前面提到,大学生阶段对他人、对自我、对人际关系、对社会角色的社会认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他们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路上,不断深化或者调整认知。实践的经验可以来自与外界接触的感知和体会,理论的知识则是在学习或者模仿他人现成的认知评判中获得的。如果面对纷繁复杂难下判断的信息时,他们常常乐于以权威性高、可信度高的人的看法作为自己主要的参考意见。在调查中,有48.3%的人对媒体报道的政府、民生新闻采取相信的态度。当然“谁的权威和可信度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公正的言论,一旦他们认为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掺杂有“利己”“利于政党”的动机时,就很容易“忽视”其权威性,并对其宣传“投不信任票”,调查中就有68.9%的学生表示如果感觉报道的“套话”和“官话”较多时,就会对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再做其他渠道的多方面了解。

2. 新闻舆情的作用发挥由其与大学生的接触频率所决定。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70岁人均每日手机阅读时长为16.52分钟。2012年比2011年的13.53分钟增加了2.99分钟。在新兴阅读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在增加,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事实上,“微博控”加“微信控”的手机阅读,已成越来越多年轻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数据显示,新兴的微信平台已拥有3亿用户。通过微信朋友圈交流日常生活、共享心灵鸡汤、转发新闻信息的“微信控”已经初步形成阵容。

当代大学生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习惯于通过新闻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变化。在这种动态平衡中,新闻舆情可以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挥着反映、导向和监控的作用,即通过鲜明的、带有倾向性的新闻舆论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直至改变他们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机构、门户网站除了保持报刊、杂志、网页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外,另都开设了相关的微信号和微博账户,通过跟进这种新兴的公众平台,来更新信息,拓展自身品牌渠道,吸引更多的受众、影响受众。调查显示,24.5%的大学生每天通过微信或者微博来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另一方面,在这个草根盛宴式的公共空间里,主流媒体的力量和权益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空前的锻炼和强化,它本身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和谨慎态度助其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不管最初的小道消息如何、谣言如何,受众最终还是期待在主流媒体这里得到印证。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新闻舆情作用的发挥,只要其把握住了时代的节奏,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就有可能不弱反强。

篇4

关键词:

药学 心理学 保健

药学心理学是指借助心理学所涉及到的道理和方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精神与身体上的治疗,利用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更好的适应所处的环境。不仅如此,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者是精神上的问题,因此,在通过药物治疗的时候也需要采用必要的心理学治疗手段。

一、 应用药学心理学的原因

人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人们不同心理状态的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治理的效果不但会被药物作用产生影响,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对疾病的康复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患者能够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另外,人的心理和情感因素会对诱导人们产生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发达,人们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产生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仅仅通过药物的治疗是不能改善这种现状的,还需要从心理学的层面出发,改变现状,加强治疗。

二、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

(一)药学保健服务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作为一名药师,能反映出整个医疗场所的形象,也会直接的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一个治疗药师来说,需要时刻考虑到需要治疗患者的自身情况,在治疗的前提下,明确自身的位置,感同身受的体会作为患者的感受与痛楚。主动的提高自身的药学保健服务水平,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在注重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药学心理学是指借助心理学所涉及到的道理和方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精神与身体上的治疗,利用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更好的适应所处的环境。因此,治疗药师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将患者的身心变化都能够考虑到治疗中,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存在问题的患者进行相观方面的治疗,改善其急躁压抑的心理情绪。及时的掌握药物保健的新的知识,为患者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二)药物治疗中药学心理学的价值

对于患有心理性疾病的患者,患者们生理上的病症与患者心理的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药学心理学就是充分利用了心理学上的理论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进行调整,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逐步的缓解,并实现治疗成功的效果。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能够保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药学心理学的应用,实现最大程度对患者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治疗,帮助患者改变心理问题,将不良的心理状态转变为积极向上的影响。

(三)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应用

如果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就会致使患者产生偏激的情绪变化,进而给患者的病情带来进一步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使用积极的手段清除患者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为就诊的患者设立心理问题咨询的服务功能。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医师时刻保持对患者持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态度,给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耐心的开解,从心理上鼓励患者,促进患者努力的进行治疗,清楚患者在心理方面产生的障碍,避免由于心理的问题给患者带来的不利于身体健康,不利于疾病康复的现象,不仅要开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帮助患者分析心理问题的发生源头以及疾病的病因,给患者建立自信。

二、 药学心理学能够为门诊药房窗口提供辅助

因为医院进行就以的过程比较复杂,门诊的就诊也非常的不便,随着现代社会就医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许多患者到门诊处求药的时候,都会就药物的使用方式、药效进行一些询问,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治疗的医师具有相当大的耐心来回答患者的问题,同时问题的回答要详细、简明,使患者对于药物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能够清楚的了解,并熟知。当然遇到不同的患者,作为治疗医师,对患者的问题的讲解方式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反复性的问题,作为治疗医师不能不耐烦,以避免由于治理医师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就诊的患者,给患者增添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影响了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作为药学心理学治疗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依照患者的个人特性和文化水平,为患者制定具有特定性的心理学的辅导,从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考虑,实现最优治疗效果。

总结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好坏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就在无形之中加重了人们对医疗单位的重视程度,对于医疗部门的相关研究也更为慎重。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要求,作为医疗机构,也正在致力于各项病症的研究,药学方面的保健也成为了医学界学者研究的重点。许多医疗病症将逐渐被攻克.在注重病症治疗研究的同时,医学研究者也开始对药学进行研究。药学心理学在要学保健中的应用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对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应用的介绍,对在药学中应用心理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药学心理学有了很大的了解,为医学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相关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春颜;;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探讨[J];北方药学;2012年01期

[2] 毕再鸿;;医疗保健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01期

篇5

首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从概念上讲,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积极心理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与一直以来的消极心理学相对立,消极心理学一直以来占据心理学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消极心理学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消极的层面,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我们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始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现代社会,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但没有因此而增加,反而降低了,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而积极心理学正是可以对此进行一个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从概念上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感呢?它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感受。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与感受,从它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是高还是低。要想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必须先找出导致大学生不幸福的因素,再用正确并对应的科学对策,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提高幸福感,这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充分了解常州各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情况,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为了给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我们对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高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3份,回收率为95.5%。调查从15个方面展开,14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

我们这次的调查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究法,即收集、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形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认识。

(2)理论指导法,即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一个理论指导。

(3)问卷调查法,即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有意识地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主观真实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4)数理统计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所用分析软件为Excel和spss。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感受

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今天在大学里的努力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而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大学生在大学里是否幸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更好地生活与学习,所以大学生幸福感至关重要。经过调查,发现:

1.就总体感觉来说,46.15%的人选择了对大学生活感到幸福,25.64%的人选择了经常感到幸福,23.18%的人选择了偶尔会感到幸福,5.03%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大学学习课程的学习心态来说,38.46%的人选择了积极乐观,48.28%的人选择了充实自我,10.82%的人选择了无所谓,2.44%的人选择了比较厌倦。

3.就人生价值是否得到实现来说,20.51%的人选择了得以实现,51.28%的人选择了偶尔实现,29.48 %的人选择了没有实现。在大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的有以下几个因素:自身外貌状况、家庭情况、人际交往、恋爱经历、生活消费、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等。

1.就外貌方面,11.54%的人选择了相当自信,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48.72%的人选择了自我感觉还行,32.01%的人选择了无所谓,5.13%的人选择了很难过,不自信。

2.就恋爱与幸福感的关系来说,32.05%的人选择了恋爱会增加幸福感,51.28%的人选择了有时会有时不会,16.67%的人选择了恋爱与幸福感没有关系。

3.就在大学中的生活消费情况(金钱)来说,69.23%的人选择了生活消费少不会不幸福,29.49%的人选择了偶尔不幸福,5.13 %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4.总的来说,就最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45.67%的人选择了就业压力,20.62%的人选择了情感问题,21.07%的人选择了金钱权利问题,12.01%的人选择了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讲,最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就业压力,而恋爱、外貌等方面的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只能说是对其有影响。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就业:近几年,随着各大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显而易见,就业比率呈下降趋势。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挤进大学,却还要面临竞争愈加激烈、就业矛盾愈加突出的社会现状,所以大学生们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当大,有的甚至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反而更加影响就业,从而恶性循环。大学生不幸福感的产生是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所以大学生应该摒弃错误的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就业理念,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

(2)恋爱:为爱跳楼、跳江做出傻事的例子屡见不鲜,值得大学生好好反思。大学时期的爱情最纯真、最干净,也最让人渴望,但是同时,它也是温室里的花朵,最脆弱,最容易夭折。大学生虽然是一个在生理上已经成熟的群体,但他们在心理上还是未成熟的,在感情上遇到问题容易产生自卑、伤心、迷茫、失落甚至想不开的情况,对学习、生活等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影响生理与心理健康。所以,情感也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原因。

(3)金钱:金钱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人没有钱,整天为了生活而不停奔波,享受幸福的机会就会小得多。大学是个小社会,当然离不开金钱与消费。有资料显示,大学生的消费高于社会的平均消费。如今的大学里,盲目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无处不在,许多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幸福,不惜做出各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令人叹息。可以看出,金钱也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因素。

(4)学习: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在学校里的评奖评优。虽然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不是唯一,但学习目标的确立与成绩的优劣还是影响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幸福感。

(三)启示与建议

1. 调查启示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自我定向,适应,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积极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沟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的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2. 调查建议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分析,并针对常州市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方面和大学生本身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讲,需要加强教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大学生对幸福感的认识教育,并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有许多同学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对幸福感这个词语很茫然,何谈感到幸福,加强对幸福感的认识是培养幸福感的基础与前提。

(2)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知识与素养的教育,在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有利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乐观向上的积极姿态面对生活当中的各种不如意。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正确定位工作,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金钱、恋爱、就业等方面有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让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目标与期望,从而能够获得幸福感。

篇6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篇7

【 关键词 】心理学;经济学 ; 互涉关系

随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发展,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主题,“分工”和“专业化”同时也顺势而生。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学术研究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好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术研究更加细致化、深入化,从而更容易研究出事物的本质。但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着各方面的联系,综合性、跨专业、跨行业等都有可能,绝对不是靠着某种单门别类的知识就可以解决。因此,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科学在继续深度分门别类的同时,又在向着综合性、整体性社会性方面发展,“跨学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热议话题之一。伴随着经济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现象,经济学也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门议题,而自古以来就与之有联系的心理学更被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其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一 、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1.1、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和经济学都有着共同的起源,二者产生于十七到十九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在经过休漠等人德尔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被视为“正宗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是受到英国经验主义影响后从而产生的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是受到实证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和心理学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科学心理学建立后,经验主义所感兴趣的问题形成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同时,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和心理学并未向后世的那样泾渭分明,相当一大部分的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都对二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1.2、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近况

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越界”行为,随着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也在逐渐扩张,从而在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相同之处,并且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也使得心理学家门逐渐关注经济学领域的课题。心理学中大量的实验方法给经济学带来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学时的博弈实验对心理学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学家对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改造也值得引起心理学家的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随着日益频繁交流的变得越来越紧密,各种新奇的理论也越来越多。

二、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互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2.1、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局限

尽管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的研究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巨大的影,给各行各业起到了参照作用,但是,在进行研究中一些现象的分析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有复杂的身体结构、大脑构成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是复杂的聚合体,不同人的成长经历会对自身产生不同的影响,或许情感、性格、为人处世的准则等。在研究过程中,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结果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最终理论的产生。并且,世界万物不可能一成不变,即使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但也是在总体方面,一些细枝末节方面总会有所偏差,以前得出来的一些理论可能对自己现阶段面对的问题起到相反的作用。

2.2、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不足

在经济学与心理学相互关系的研究之中,很多问题明显超出了自然学科科学的界限,不是科学和哲学所能呈现出来的。这就造成了研究方法的不足,这就不是很小的个人力量所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在进行大量的消耗之后很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不可预见性比较大。因此,研究时需要有很好的心态和耐心。

2.3、经济学与心理学互涉研究的展望

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越界”行为,由于经济学的自身不断发展和有关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他与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相同之处,心理学的深入和发展,使得许多心理学家的目标转移到了经济学领域方面来。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给经济学带来了重大的理论革命。更为重要的是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逐渐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经经济学的出现,并且,经济学中常用的博弈实验范式对于心理学研究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学的进步也为经济学带来了相当重要的变革。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研究在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总结

由于受到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当一大部分人对于的生存安全感的体会越来越淡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家对社会稳定和增加人们信念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所以,“信心经济与心理学家的社会责任”在近日成为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主题。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个往大说关系国家稳定、社会繁荣,往小说关系人民家庭幸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因为这事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宗旨就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定,关系到民生的就是大事。并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心理学越来越被国民所看重,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投资、税收、保险、储蓄等经济活动中涉及到的心理活动规律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响经济活动的心理机制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大安. 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J]. 经济研究. 2005(08).

[2] 何大安.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12).

[3] 赵周华. 行为经济学述评[J]. 前沿. 2004(07).

篇8

抛开心理咨询师职业需求的巨大缺口不说,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不甚严格,正式从业前实际操作经验和接收高级咨询专家的督导极为欠缺,这直接导致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证的咨询师(不乏一些没有多少心理学基础的江湖术士和江湖骗子)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达不到咨询要求。他们所实施的咨询可能非但不能起到帮助来访者的效果,其错误的引导和解释反而会对来访者造成不利影响。其二是心理测验的不当使用。在浏览网页的时我们经常会发现网页的一角出现“测测你的桃花运”、“测测你多少谁能够结婚”、“测测你的前途”、“星座测试”、“姓名测试”等各种趣味心理测试。诚然它们十分有趣,但是试题的编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信效度也完全的不到保证。一旦被试把不太好的测试结果与自己能力、性格、等心理因素挂上钩并深信不疑,势必会对自身产生相当不利的后果。科学编制的心理量表也在施测和解释同样存在着问题。非专业人士不遵守施测程序往往会影响结果的科学性,结果的解释不合理也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心理学学科介绍角度的建议

1、媒体“去神秘化”的努力现代社会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空前强大,全商业化运营的模式下,广大媒体普遍为追求收视率、点击率进行过分“艺术化”(或说过分夸大地加工)。然而“三人成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当舆论引导极易导致人们对学科的错误认识。记得一次心理课上,老师让我们观看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一个关于恐怖症的案例。为了抓住广大电视观众眼球,节目通过令人毛骨悚然的配音和画外音极力渲染夜晚老鼠活动时恐怖气氛,极力表现心理现象的神秘莫测。(当然不排除节目的定位决定了这样的节目编排)浓重的修饰给真实的现象戴上了一个个厚重的面具,反而不能使人认清其本质。对特定事物如某种动物、声响、情景的恐怖心理其实并非多么光怪陆离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是多么罕见,能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科学地解释。神秘话、夸大式的引导会在人们心里造成心理学遥不可及、玄之又玄的错误印象,无形之中产生一种隔阂感,对人们认识心理现象、进一步了解心理学是很不利的。当然,电视节目中并非没有去神秘化、生活化的典范。CCTV12的特色栏目——《心理访谈》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心理访谈》致力于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案例的真实的呈现将有助于人们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去主动寻求心理干预。节目里,咨客所遇到的问题的呈现详细而准确;咨询专家通过一系列咨询技巧的使用,对案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终找到其心理问题的根结所在,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咨询方案。节目的科学性和生态性(或普适性)大大提高,显然这样的节目才是心理学学者们喜闻乐见的。

2、学科“毛遂自荐”的思考每当别人问到心理学是什么学什么的时候,我都会有些手足无措,常常不能全面且准确的将自己所学介绍给他们,往往假借生硬的专业术语忽悠过关。之后自己就开始对学科介绍进行反思。其实就像一个人要想他人认识自己,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必须懂得如何呈现自己;学科的介绍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介绍心理学需尽量避免生硬的专业术语;其次,作为一门有关心灵的学科,必须要有贴近生活,靠近心灵的举例说明,举例时可以适当联系电视上的心理健康节目或生活中常被提及的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再次,要针对生活中经常被用到的理论和用学科的交叉,着重介绍,突出学科特色,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在心理学而且在管理学上有大量运用,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理论为人熟知;然后,学科介绍要抓住重点,针对非专业受众的理解误区进行介绍,改正诸如:学心理学的都能一眼看出别人的心中所想、搞心理方面的工作的人最终自己都会心理变态、心理学的将来就业方向只有心理咨询……最后,考虑到学科普及的需要,适当介绍当前我国心理学发展现状和前景也是相当必要的。

三、展望

篇9

关键词 心理发展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群 环境因素群 个体因素群

中图分类号:D844.2 文献标识码:A

自从科学心理学创建以来,有关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过程中,很大时间以来存在着“遗传”和“环境”之争,这场争论从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最近,尽管现代心理学家们不再持有非此即彼的立场,但回顾历史,考察现在,本文将从心理学派的争论中找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

尽管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问题上,曾经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但是,目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群可归为三大类:自然因素群、环境因素群和个体因素群。

1自然因素群

该因素群包括遗传生理因素和先天因素。遗传因素是指前代遗传以及在此基础上个体生长、发育乃至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生理因素,特别是脑、神经生理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了这个基础,一切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对心理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先天因素是指出生前影响个体生长发育的诸因素,除遗传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些是由先天环境影响造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有母体环境。母体环境就是出生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一般称为理化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在母体环境中,营养、温度、药物、辐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平常所说的“胎教”实质上就是指应为胎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母体环境。

2环境因素群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是指来自于自然界的对个体心理发生影响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营养、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等动植物资源。这些因素的好坏,以及满足与否,都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也许是来自于对环境决定论的否定,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把环境因素仅仅理解为社会环境。其实,自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不总是间接的,而往往是直接的。平时常常说到某些人具有某种浓厚的地域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最复杂的,也是决定性的,它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以后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其中家庭规模大小、经济结构、父母教养态度、亲子关系等都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社会信仰、价值观念等社会化目标首先都是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了的有选择的形式传递给儿童的。家庭是儿童所面临的第一大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是对儿童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影响,对儿童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他们心理的全面发展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中同伴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与学校环境相比较,社会因素主要是指自发地、潜移默化地对儿童心理发生影响的一切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经济状态、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时代精神等。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着个体的发展。

3个体因素群

儿童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其中个体本身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首先,个体生理成熟的快慢或迟早,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成熟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生理成熟有利于心理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促进生理成熟。其次,各种内外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离不开儿童的主体活动,主体活动对心理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而易见,是个体心理学发展的动力性因素。而且儿童心理发展并非是一挥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发展和完善了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其它心理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或是促进,或是抑制。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这是由影响心理发展因素的复杂性、变化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家庭、学校、社会应可能地为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最适宜的条件或环境,这也许才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

篇10

性是什么?好像那点事人人都知道,但较起真来不见得人人都明白。

人们对性抱着复杂的心态:好奇、美妙、愉悦、崇拜、羞涩、回避、厌恶、担心、害怕甚至有点恐惧。

对动物来说,性就是性,靠本能完成性活动,个体得到满足,种族得到延续,很简单。

对人类来说,除了动物那点事外,还要顾及家族、财产、民族、习惯;还要顾及道德、法律、国家、文化;还要顾及颜面、自尊心、对方(异性)的态度;更要顾及要不要孩子、能不能遗传、会不会生病等等,多了去了。性很复杂。

我们这里只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需不需要害怕“性”?

立这样一个题是因为许多年轻人对性抱着既好奇又羞涩的心理,有点怕;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既高兴,又怕他(她)们过早涉性,影响学习,也怕;一些管理者担心谈性太多有伤风化,民众的思想混乱,不好管理,还是怕。

怕不见得就是一个负性词,有时还真的应该怕。初生牛犊不怕虎,老虎可不客气,不怕的后果很严重。但面对性问题,简单的一个怕字就解决得了吗?

我们这本杂志叫“中国性科学”,在科学的领域里是没有的。我们在科学的领域,从科学的立场和角度谈性,是不应该害怕的。“害怕”是一种情绪状态,是心理学关注的范畴,因此,需不需要害怕“性”也是性心理学要讨论的话题。

一些人谈性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认为很脏、很丑,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心理动力学有一个理论叫“心理防御机制”,说的是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些本能的东西,而我们接受的教育认为本能的事很低级,很“肮脏”。因此人们的意识就要把这些“不好的事”,压抑起来,掩盖下去。但本能是有能量、有动力的,越压有时反作用力就越强。一些人唯恐压不住自己的内心冲动,很担心性的想法冒出来,被认作为“低级”,就过分地以厌恶、妖魔化的态度去对待性,这在心理防御机制里称之为“反向形成”,也是害怕的表现。

这样看来其实性问题没什么了不起,与其说性很可怕,不如说我们的内心在害怕。如果我们对性问题抱着科学、民主、健康、文明的态度,“性”就一点不可怕,相反,它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和谐社会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