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课题的由来
随着我县建设“中国礼仪之乡”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素质的高低、文明行为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创建的顺利开展。而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家长的呵护甚至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要探究出一套符合幼儿园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法,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增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云阳建设成中国礼仪之乡贡献力量。
(二)本课题现状述评
国内有关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课题数不胜数,研究的成果也各有不同,但是没有找到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系统性的课题研究,仅仅有几篇总结性的论文,其介绍的主要途径有榜样示范、家庭和幼儿园沟通、礼仪课堂等几种,与我园相关内容的现状处于同一个水平。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好、遵守规则和感恩等方面的礼节,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能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l展,使幼儿终身受益,成为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探索和研究出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强,具有生活化、情境化,突出园本化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促使幼儿了解基本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都能做到讲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2.研究探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我园幼儿现有的文明礼仪程度,明确幼儿不良文明礼仪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如何将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逐步展开,使幼儿在园内学习礼仪,生活中实践礼仪、展示礼仪以及到公共场所宣传礼仪,做礼仪小标兵。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访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典型个案法、小组研讨法、游戏体验法、情境练习法、榜样示范法等。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抓住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课程。从孩子的一只脚踏进幼儿园时,这一天的课程便开始了。比如:从孩子入园开始教起,让学生养成主动向别人打招呼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人讲礼仪获得好感的开始;在集体洗手时,教育幼儿应当先后有序,互相谦让,注意节约用水;用午餐时,要培养学生坐端正、不挑食,残渣放进渣盘里,吃饭喝汤不出声,用餐完毕后自己动手收拾碗筷;午睡时,不说话、不吵闹;起床后,指导幼儿快速按顺序穿好衣服,收拾整理床铺;离园时,教育幼儿主动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二)在运动活动中,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建立合理而必要的运动活动常规,提出适时而恰当的活动要求。
2.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积极因素的相互影响。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团结合作、自主自控的文明行为习惯。3~6岁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游戏一般都制订了游戏规则,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最初启蒙。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知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体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最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学习活动中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1.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化。每周一的晨间围绕一个文明礼仪主题进行谈话,形成讲文明、学礼仪的良好氛围,每周一次的文明礼仪课程,通过舞蹈、儿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舞蹈《不上你的当》,在欢快的音乐中,幼儿知道了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讲话,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儿歌《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孩子学会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不欺负他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开展主题化文明礼仪教育。每月开展一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如:“主动问候”,让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主动与人打招呼。“讲规则、守秩序”,让孩子掌握公共场所礼仪,在购物、乘车、公共场所玩耍时能够遵守规则和秩序。“感恩父母”“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等主题,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等。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校园暴力 生命教育 生命意识 缺失
近年来,中小学的校园暴力愈来愈严重。笔者认为,在校园暴力的背后,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使其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已迫在眉睫。
一、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含义
在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理解上,刘济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学者从人本位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认为“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台湾教育界人士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实施,他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反省思考,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上海也在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能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能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进一步将自己所学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即:立足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实现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以学生为施暴主体的校园暴力案件一直居高不下,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4年4月《海峡都市报》等部门曾就“校园暴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认为,“促使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因素”有:家庭背景(23%)、传媒渲染(22%)、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22%)、学生自身(17%)、校风(13%)、个别教师辅导不当(3%)。由此可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最主要的因素。
孩子世界中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孩子缺乏应有的生命意识,归根结底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意识,不仅包括生命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体验、生命态度(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生命的尊严感和价值感。虽然素质教育、新课改都提出要把人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生命体看待,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科学理性及科学实证主义盲目崇拜的惯性,当前的学校教育依然是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工具性,而恰恰忽视了教育的生命性。在一切以升学率、成绩为重的功利倾向驱使下,学校教育依然是“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目中无人”的教育,教育、管理工作缺失人性、人情和个性。为应付升学考试的压力,个别老师甚至会对“问题孩子”采取不理睬、疏远或讽刺体罚等伤害的行为。这种反人性、反生命的教育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自我放弃,重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或家庭暴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等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尊重、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格”。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现在家庭教育更多的问题则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这表面上看是对孩子生命的珍视,而实质上却是对孩子生命的一种不负责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从而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或者社会适应性差,抗挫折能力低,遇到困难和挫折易走极端。
社会风气和媒体文化对学生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不良风气侵蚀青少年尤其是大众传媒过度宣扬暴力、凶杀,助长了校园暴力的滋生。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录像和黄色书刊。在暴力文化熏陶下的孩子,往往冷酷残忍,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血腥暴力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漠视和掠杀。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差、人格缺陷、心理压力过重、应对方式不良等,也可能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舒解压力。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本身缺乏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珍视和关怀。因此,解决校园暴力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从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措施
如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内容上更多的是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略了生命教育;二是防范策略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分析。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多个层面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一)提高对校园暴力和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首先应该提高整个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理解。生命教育至少可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生命本质的教育,即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升华生命;二是教育过程的生命化,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人性化、人性化、个性化。为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改变“重智轻德”、反生命的社会现象,使教育能够真正以生命的发展为本真,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等都要关注生命,通过教育引导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多彩。
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整个社会对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认识,包括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各种媒介的宣传等,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教师在生命教育的实施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生命意识的强弱以及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教师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生命意识表现出来的示范效应和对生命意识相关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授和引导。教师自身对生命理解,对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因而,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配套激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国内一些省市已陆续开展生命教育,但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13、14岁到17、18岁是校园暴力的重点年龄层。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无论从对象还是内容、方法上都要有针对性。
1,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那些易冲动、易产生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少数“问题孩子”及受欺侮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拒斥现象,要积极寻找原因,而不应让受欺侮者忽略、忍耐或者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2,内容的针对性。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是生命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缺乏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人,容易造成与同龄群体的隔离而产生社会交往能力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情绪失控而引发暴力与攻击。因此,应该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驾驭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
3,具体方法的针对性。针对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方法有不少,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些方法行之有效:一是学校可以将一些符合生命关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成规章,要以规章的形式表明,教师在解决暴力问题时应该采取何种恰当的反应。二是针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掌握一些辅导策略,如: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境下最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何避免此种情境出现;尽可能强化他们的非攻击性行为,以培养积极的行为,抵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避免惩罚性行为,以爱的情感冲淡他们对他人的紧张、敌对情绪等等。三是通过建立同伴关系调节团体,帮助受害者。四是强化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学生识别暴力的危险信号。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校园暴力的成功案例,使学生明白在受到暴力侵害时,哪些反应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
(三)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
鉴于目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和生命教育的特点,笔者不赞成将生命教育列为专门的课程,而主张通过教学渗透和适时的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进行生命教育。这种渗透与融入不仅包括融入课程之中,也包括融入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不仅以内容的方式融入,也包括在方式方法上体现生命关怀。通过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的功能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有机渗透在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
篇3
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目前,枪击已造成33人死亡(包括开枪自尽的),20多人受,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5月份,又一起校园暴力事件曝光网络引发热议,云南省广南县一中学宿舍内,10多名女生围殴一名穿粉色衣服的女同学,扇耳光、撕扯头发、拳打脚踢。广南县教育局通报称,该起事件属实,施暴学生已道歉。校园暴力正逐步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健康,为此,我们把校园暴力作为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以及犯罪心理学等多种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进而从心理学及教育学的角度研究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
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及分析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暴力现状。2016年6月8号,我们对烟台市福山区检察院、法院进行了走访,梳理了对2013-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进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的一些突出特点。简述如下:
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寻衅滋事罪占10%,、侵财犯罪各占12%,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分别占2%、1%。
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高中生及职高身份的未成年被告人占比较高。
(1)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55人,占34.59%;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104人,占65.41%。其中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比例低,与我国刑法规定上述被告人只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有关,故不能全面反映此类人群的校园暴力实际发生率。
(2)涉案小学生占2.52%,初中生占33.96%,高中生占22.64%;职业技术学校及职业高中学生占26.42%,参与作案的无业人员占11.95%。
持凶器作案、造成人身伤亡后果以及作案后自首、达成谅解协议的比例较高。持刀具(包括弹簧刀、水果刀、猎刀等)作案的占49%;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占35%,重伤的占32%,意味着在校园暴力犯罪案件中,实际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严重后果的比例高达67%;轻伤占17%,轻微伤占16%。被告人作案后自首、与被害人达成赔偿谅解协议的比例高,分别占49%、54%。
校园暴力产生原因
个人因素,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法制观念的淡薄。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影响到他的生活态度、精神面貌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难免行为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行为出现偏颇。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学习,很少有时间或精力去关注其他知识的汲取,尤其是法律常识。当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有的人便会产生挫败感乃至自卑感,这种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疏导极易产生暴力事件,暴力行为成为青少年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途径。
家庭方面,离婚率的上升导致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另外家庭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父母虐待儿童与其自身在儿童时代所受到的待遇有关,在这种暴力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从小便性格孤僻、偏执和狂暴,经常成为校园暴力的主角。
学校方面。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学校本应该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己任,但在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压力之下,很多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或者是虽然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也是应付了事,学生没有在学校内得到很好的法制教育,很多学生根本不懂法,也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性质及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并不意外。
青少年学生处于特定成长时期,他们认识问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这阶段会存在诸多心理问题,逆反心理强,容易冲动,走极端。学校大多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
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的干预策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适宜的教育期望。尊重并欣赏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特性,多些关注、多些了解、欣赏与肯定、尊重与接纳,对其嗜好勿干涉过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对立,才可促使其建立自尊,增强学习动机,发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能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避免使用其他不良方式去处理个人困扰。对于有暴力行为的学生,必须寻求全校老师的共同理解,取得共识,针对问题行为形态,实施有效且持续性的辅导措施。
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学生行为专业咨询服务。协助教师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将为家长在亲子关系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学校教师可以从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长久的维持,学校可以将家长纳入教育团队,帮助家长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积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娱、体育等方面的各类活动,既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提高W生综合素质,同时又充实了学生的业余时间,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加强人身权利保护立法,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校园暴力是社会暴力的一部分,当前,刑法制裁校园暴力往往于法无据。实际上,不仅仅是校园暴力,还有其他大量严重侵犯人身安全只是程度未达到轻伤标准的暴力行为被排除在刑事立法之外,一定程度上助长暴力行为公开肆虐,成为影响社会长治久安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普遍性问题。从域外来看,特别重视对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不仅普遍将攻击殴打他人的行为认定为暴行罪,而且对言语恐吓、尾随骚扰、破坏他人生活安宁等行为均予以刑事制裁,对规范公民言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全力遏制和预防校园暴力,必须有强大的正面引导,学校要在传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人文、道德教育,教育学生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尊重爱护他人,呵护生命,和谐相处,避免伤害;宣传部门要通过公益广告、专题报道等形式,加大对反校园暴力的宣传。
关于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几点思考:
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既有个体的原因,又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预防校园暴力行为工作,齐抓共管,建立科学的防范机制,有效杜绝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学校教育在预防校园暴力中应尽到自己的责任,要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式,优化育人环境,尤其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是预防校园暴力的根本所在。
学校应根据各校的实际,制订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要不断改进教师训练的方式,提高训练效果。帮助教师学习处理危机事件的方法,以使学校发生危机事件时,有教师知道将危机降低的处理措施。
篇4
【关键词】暴力;对比研究;学生;精神卫生
【中图分类号】R395.6 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8-03
暴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15~44岁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校园暴力作为暴力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学生和教师)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伴随青春期发育、体能增强,行为能力提高,但情绪不稳定,易受益惑,加之同伴影响力增加,反权威、寻求独立等特征,青少年最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往往也是暴力的始作俑者。据WH0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的年发生率高达60%。为了解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3-4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柳州市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柳州市全日制中学15所(普通高中3所,重点高中3所,职业高中3所,普通初中4所,重点初中2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个班,共调查学生3285名,收回有效问卷3173份,有效应答率为96.59%。年龄12~22岁,平均(15.18±1.82)岁。汉族学生1664名,壮族学生1277名,其他民族学生232名;男生1339名,女生1834名;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重点初中、普通初中人数分别为597,699,577,471和829名。
1.2方法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易导致伤害的行为、不健康、网络成瘾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缺乏运动锻炼行为以及不良饮食行为共6个方面。本文只对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由9项指标组成,分别从躯体暴力、言语暴力、性暴力、情感忽视、不安全感等不同侧面来反映。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校医和班主任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限时统一回收,学生独立完成。
1.3暴力定义采用WHO关于暴力的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剥夺的行为。校园暴力倾向包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本研究将“凡遭遇过1次或1次以上暴力事件者”定义为1例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1.4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判定标准
由以往12个月中发生的不良心理一情绪问题组成:“孤独感”、“学习压力”(因学习负担或成绩而心情郁闷)、“失眠”(担心某事)、“伤心绝望”(持续2周以上且停止日常活动)、产生自杀意念5项指标中“经常”或“总是”答案的为阳性,同时有2项以上指标为阳性的为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
1.5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计算各项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频数和百分率,百分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不同性别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在过去1a中有2020人在校园或往返学校的路途中遭遇暴力,发生率为63.66%,其中男生为71.40%(956/1339),女生为58.02%(106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3,P
2.2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中,初中生、高中生、职业高中学生暴力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9.31%(901/1300),55.63%(721/1296),68.98%(39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8,P
2.3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根据长期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组成情况,将学生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与隔代家庭(长期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没有父母亲)5种类型。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人群,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暴力行为的报告率见表2。
2.4有暴力行为学生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情况有打架(躯体暴力)的学生同时伴有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31.12%,无打架行为的为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7,P
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54.40%,无被恶意取笑行为的为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99,P
3 讨论
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有文献报道,在我国中学校园内,以斗殴打架、勒索财物等为典型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另外,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63.66%,其中言语暴力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6.52%;躯体暴力、犯和抢掠占了43.59%。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暴力,都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心理造成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
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暴力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均是男生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的生理特点有关。一方面由于男女生暴力的表现形式不同,面对冲突时男性倾向于采用武力解决,而女性倾向于采用间接的语言形式解决,比如疏远、排斥、诽谤等;另一方面男性的社会角色鼓励其采取武力攻击。可见男生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也是重点预防的对象。
破碎家庭的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孩子遭受暴力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可能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缺乏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成为弱势人群,从而导致暴力概率增加。
暴力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可能一方面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被施暴的同学逐渐摆脱了身体上的弱势,从而减少了暴力行为发生的概率,提示应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篇5
[关键词] 校园暴力女生;群体;青春期危机论;嫉妒论;模仿论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校园暴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平静校园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以女生为主角的校园暴力事件最近更是频频见诸报端,冲击了人们总是将校园暴力与男生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印象及认知。何以柔弱的女生成了执掌暴力的恶徒?究竟是什么催生了校园女生的暴行?本文试图对此问题的答案作一探讨。
一、校园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概述、分布及类型
对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各种学术论文鲜有论及,一般只是通过列举校园暴力的行为表现予以说明此概念;然而又因为校园暴力涉及的对象和种类的广泛性,学术界对此概念并未有统一的界定。故笔者在此也不对“校园暴力”的定义作过多纠缠,而是针对其中一种类型――女生群体性暴力事件作一研究。
女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加害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女生(受害者,通常是一个)的虐待、折磨和,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手段更是花样繁多,从谩骂到殴打再到性,无所不有,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难以治愈的伤害和痛苦。一般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认为:“‘暴力’既包括生理上的暴力也包括心理上的暴力(如侮辱、勒索、使他人丢脸等),心理上的暴力(或者叫强制),实际上是暴力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被害人而言,心理上的暴力(强制)在一般情况下要比对身体的轻伤害更加难以承受,……在校园暴力研究方面,心理上的暴力,首先应当包括对他人的侮辱、谩骂、嘲弄、讥讽等使他人感到丢脸的行为。”[1]对于女生群体暴力行为而言,心理上的暴力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生理上的暴力也是为了侮辱受害者,损害受害者的名誉,达到使受害者丢脸的目的。
人们一般认为,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应是所谓的“差生”、“不良少女”,然而大量案例表明,优等生也加入了施暴者的行列,并且施暴手段之残忍不在前者之下。并且,施暴女生有低龄化的趋势,笔者统计到的最小的女生仅为9岁。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等住宿制学校是此类事件的多发地带。
根据相关类似案例,可以将女生群体暴力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报复型,二是针对型。在报复型的暴力行为中, 受害者是不特定的、随机的,即其并不是加害者一直关注并想与之争斗的对象,只是由于偶然的磨擦触发了其与加害者的矛盾,从而导致了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暴力或双方之间的相互暴力。而在针对型的暴力行为中,受害者是特定的,其是加害者一直关注并认定的“敌人”或“行为出格者”,一旦适当的时机出现,加害者便会寻找借口,以“教训”为名对受害者实施暴力。
二、校园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特点
此种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打架斗殴、勒索钱财或男生间的暴力冲突等校园暴力有所不同,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群体性
“群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认同感和团结意识,而且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望的人。 [2]
这是此类暴力行为最显著的特征,即其通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对某一个女生的暴力,加害者在数量上较受害者多得多,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由其轮流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可能虽然只有少数几人或一人攻击,但群体中的其它人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观姿态,放任或容忍对受害人的攻击。
但这种群体并不像犯罪团伙一样稳固,甚至可以自由组合,即昨天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今天群体中的一员,今天群体中的一员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受害者。一般而言,群体内通常有一至几个主导者,群体就是由她们集合起来的,而群体中的其它普通成员,则由于青春期特有的附和群体心理和从众心理的作用,顺应强硬者的权威而加入到群体中。因为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埃莎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价易受他人的影响。如果个人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方面与众人不一致的话,就会感到有心理压力,以致不由自主地否定自己,而保持与多数人的一致。[3]
(二)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
一般的校园暴力多发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途中,以广州这个多发校园暴力的地区为例,发生在上述时间的占52.3%;其次是课间休息时,占36.8%,[4] 因此,其数量在开放式或寄宿制学校间并无多大区别。但女生的群体暴力则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
究其原因,一是集体生活使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从而为对受害者的确定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性;二是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管理的模式为加害者(群体)实施暴力行为提供了便利。
(三)带有游戏性质
此类暴力行为虽然手段多样,方式残酷,但仍然摆脱不了游戏型攻击的影子,表现在它的表意性和戏谑性上。
表意性是指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攻击并无功利性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追求情感上的满足和发泄,即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攻击并不为了求财或谋害受害者,而仅仅是要表达对受害者的不满。
戏谑性是指加害者并不把对受害者的攻击看作是一件多么严重的行为或是违法行为,甚至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以看到受害者求情、告饶、挣扎的可怜相而感到开心和满足。
(四)暴力行为的内容常常与性有关
性常常是女生群体暴力行为里不可缺少的主题,它在多数案例中无不默契地若隐若现,仿佛缺少它整个暴力行为就失去了色彩和作用。
这种性包括迫使受害者,强迫受害者做猥亵的动作,更为严重的是伤害受害者的性器官,拍摄记录受害者遭受性过程并传播,强迫受害者与他人发生等等,往往给受害者造成深重的身心伤害和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三、校园女生群体暴力的原因分析
花季少女如何忍心将暴力魔掌施向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笔者试图用“青春期危机论”和“嫉妒心理论”来解释校园女生群体暴力频发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
(一)青春期危机论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其开始阶段与儿童期相重合,其结束阶段(又称青年后期)与成年期相叠加,因此,青春期阶段的人生课题之中必然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色。 [3](P8)德国心理学家汤姆利尔兹(O・Tumlirz)认为青春期青年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强拉过去,一下子落入暴力性的不安之中,这种不安以青年的反抗、横蛮、见异思迁、冷淡等形式表现出来。[3](P10)因此,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常出现攻击。青少年在青春期时的行为,常受“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语)所指引和控制,这种快乐原则的支配使得青少年们意欲挣脱道德规范的束缚,追求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境界,从而使青少年成为了“随时准备加入越轨行列的越轨者”。[3](P55)这是青春期无法摆脱儿童期特点的影响的体现,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女生群体性暴力行为中体现出游戏性色彩。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校园安全”课题组对北京地区三所普通类学校(崇文区的法华寺小学、石景山区的金顶街第二中学和古城高级中学)的问卷调查表明,在被试的417名女生中,占77.7%的324名被试女生回答,取笑、作弄其他同学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在被试的421名女生中,占55.1%的232名被试女生回答,同学间发生语言争执,如吵架、骂人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在被试的420名女生中,占63.1%的265名被试女生回答,用语言侮辱其他同学,如叫侮辱性的外号、说脏话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较男生的比率略高一些)。[5]而学者,即成人则将取笑、作弄其他同学,用言语侮辱其他同学,如叫侮辱性的外号,说脏话等行为划定在校园暴力中学生对学生的暴力行为的研究范围之内。[5](P7)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印证了青少年角色与成人角色的差异,因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超过半数的青春期女生认为取笑、作弄、谩骂、侮辱等心理强制行为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而属于正常的交往行为,不需要规范来调整,因为在她们的眼里,做这些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因为好玩或本性使然。而女生生理上的柔弱会也会使她们更排斥身体上的暴力而倾向用心理强制的方法表达对某个同学的不满或厌恶。但是这种充满暴力意味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如此之普遍且冲突性不如身体暴力强,以致于它的恶劣性质并不能被使用者所认识、认可。
同时,随着成年期的临近,青春期的青少年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成人感。由于成人感的作祟,青少年不仅强烈关注自我形象,而且极力树立并捍卫自尊,试图形成并表现出自己的权威,这便是他们争强好胜的竞争动机。
一个对八省市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中,对被试者追求的测试数据能更好地说明青春期青少年这种儿童角色与成人角色混合的情况。当被问及认为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时,有31.7%的被试者选择了“做想做的事”, 19.7%选择了“受人尊重”,14.6%和6.4%分别选择了“有钱”和“有权有势”。[6]其中,占31.7%比例的“做想做的事”的选项体现了“快乐原则”的作用,而合占40.7%比例的其余三项则明显体现了青少年成人感的崛起。二者的结合使青少年在青春期更具攻击性,更倾向于越轨,即便是女生也概莫能外,只不过其表现的方式与男生不同罢了,而群体暴力则正是女生之情有独钟的表现方式。
(二)嫉妒心理论
嫉妒心理并不是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人身上的心理本能。然而嫉妒心理并不一定是病态的,只有当其发展至嫉妒者感到与被嫉妒者不能共存时才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危险甚至人身危险的发生。而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正是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嫉妒心理无法疏导而爆发的结果。
赫尔穆特・舍克在其论著《嫉妒与社会》中谈到,“嫉妒涉及到的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核心问题,每当两个人能够相互进行对比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而且由于嫉妒的缘故,人可能会变为破坏者”,[7]并在书中列举了一系列由于嫉妒而产生的犯罪。
导致嫉妒的动机和诱发嫉妒情绪的刺激是无所不在的。而青少年相互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比较多,双方条件的相似或相近,恰恰是诱发嫉妒心理的重要原因。而嫉妒者因嫉妒所产生的对被嫉妒者的不满、怨恨之所以通过对人身的暴力表现出来,而没有针对被嫉妒者所属之物进行破坏,主要是因为这种嫉妒并非针对被嫉妒者的财产,而是针对嫉妒者的人体本身,即被嫉妒者与众不同的能力或外表。正如舍克进一步说明此问题所举之例:如果嫉妒的目标涉及到的是个人的素质、能力或者威望,嫉妒者可能一下子产生盼望别人失掉嗓子、美貌或者德行的愿望。 [7](P1)通过这个例子,便不难理解女生群体性暴力行为一般是表意性的,戏谑性的,并不产生掠夺的结果,尤其在针对型暴力行为中,加害者施加于受害者的暴力行为不过是为了平复加害者因嫉妒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而群体性的暴力手段则更能满足加害者的这种看到受害人被轮流折磨而倍感痛苦便获得“补偿性的”的心态。
另一方面,对于暴力行为加害者中的主导者而言,群体暴力还有这样一种意义,即根据前述案例所显示,受害者或是非常优秀,或是与男生关系要好,这些都打破了加害者对受害者的预期,冲击了加害者对自身影响力的期待,使其感到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受到了受害者的威胁的挑战,所以在加害者看来,以群体方式对受害者进行虐待无疑展示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较受害者更高更强,从而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感。从这一意义上说,群体暴力行为中的主导女生的嫉妒心理比其它参与女生都要强很多。
在女生群体暴力行为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昨天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常常会成为明天暴力行为的加害者。这令很多人费解,为什么曾经遭受的痛苦不能引起旧的受害者对新的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的抵制呢?这一点用嫉妒理论观察则可以得到顺理成章的解释,在嫉妒扩大化的作用之下,旧的受害者认为新的受害者(可以是她们认识的某个人,甚至是她们不认识的某个人)应该分享她们过去所遭受到的同样命运,而她们对新的受害者的伤害则可以视为对自己曾经受到同样伤害所作出的“补偿”,“或者比较容易地减轻自己由于遭到同样伤害而带来的痛苦”。 [7](P107)
此外,舍克还指出,“在一起相处的人总可能是一个嫉妒者,而且关系处得越近,就会嫉妒得越厉害,产生嫉妒的可能性就越多些。” [7](P3)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在寄宿制学校多发生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集体共同生活使得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因相处得亲近而产生嫉妒的可能性更多。
(三)模仿论
根据加布尔・塔尔德提出的模仿论:越轨技巧和心态是从行为的成功中,从榜样那里学来的,并且自己予以加强。每个人都可能犯罪,不存在天生的犯罪人。并且,他区别了三种模仿规律:一是互相保持亲切接触和亲密关系的个人间最容易模仿彼此的行为;二是在每个社会里都是上行下效的,模仿是从上层向下层蔓延的,如青少年模仿老年人,穷人模仿富人;三是新的行为与旧的行为相重叠,或新的行为或是强化或是取代旧的行为,旧的行为导致新的行为,又称“插入法则”。而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模仿来源一般有三种:一是行为容易受到家庭成员的强化;二是来自不良交友的影响;三是模仿大众传媒的影响。
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手段、方式如此之相似,其中就少不了学习、模仿的作用,根据模仿理论,不仅群体中的成员可以在暴力行为中相互学习、模仿彼此的折磨手段和技巧,大量的、易获的暴力电影电视作品则为这种学习、模仿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此类作品中的成人化的暴力对青少年极具诱惑力。
国内有学者的调查研究也显示,青少年容易模仿的对象主要有:(1)感到新奇的对象;(2)最初接触的对象;(3)经常接触、耳濡目染的对象;(4)钦佩、羡慕的对象,等等。[8]而作为日常消遣的电影电视之内容构成了青少年感到新奇的对象和经常接触、耳濡目染的对象,一旦这些内容与暴力相关,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将不容忽视。
一个发生在美国校园的少年枪击案就能很好地说明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之恶劣危害。2000年三月初,密歇根州的一位一年级年仅六岁的男孩小欧文斯在校内用半自动手枪将自己的一名同班女生凯雅打死。当凯雅倒在血泊中死去时,小欧文斯却没有觉得此事有什么了不起,在他看来,凯雅就这样倒下没什么了不起,电视节目里不是有那么多人都这样倒下去了吗? [9]
对于女生而言,这种群体性暴力行为也极具传染性,她们不仅可以从影视作品的成人暴力中受到启发,更可以从同类案件中受到启发,于是折磨、虐待手段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四)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的影响
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缺乏人文关怀,既不尊重也不关爱作为个体的人。物欲横流导致了自私自利原则的泛滥,功利主义的盛行,个人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实现而忽略集体的利益,他人的感受。
反映在教育中就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课程围绕着升学考试而设计,缺少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忽略道德和法制的教化;学校、老师和家长只重考试成绩,只以成绩的优劣判定学生的好坏,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漠视他们的情感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被同化或是说被训练成除了对学业满腔热情之外,对道德素养、情感的需求和付出冷漠不堪。
在女生群体性暴力行为中,则表现为加害者对受害者的优秀,对她们之间的磨擦,对受害者的行为缺乏宽容,只为追求自己的心理满足感就无所顾忌地对受害者施加暴行,令人发指和叹惜。
应试教育大量滋生此类暴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只为成绩优异者提供大量的资源和机会,剥夺了其他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或展示成就的机会,可以说,应试教育造就了大多数人的平庸,加剧刺激了嫉妒心理的产生。
此外,性教育的缺失也是教育环节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于尚在校园的青春期女生而言,性是一个神秘而充满魅惑力的话题,加之性教育的不当甚至缺失,导致青春期少女们的得不到正确指导,性力量得不到合理的疏通和宣泄,从而以一种非正确的、变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造成了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内容常常与性相关。
在女生人际交往状态的和平与暴力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还存在着一种中间状态,即群体孤立行为,有的学者亦称之为“冷暴力”,这种群体孤立行为是指一群女生集体性地同时对某个女生进行排斥、孤立。这种排斥和孤立并非与被孤立者完全断绝往来,而是指在这个群体内部,所有的成员都对被孤立者不闻不问,不让其知晓她们的计划,聊天内容,也不让其参与她们的集体活动,以此表示对被孤立者的不满从而将其排除在她们的生活圈子之外。
之所以将这种孤立行为称之为相似行为,是因为其与暴力行为的发生机制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出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当然不排除某些被孤立者是由于自身行为的孤僻和异常才导致被孤立,但从孤立者的心理角度而言,很大程度是出于嫉妒或报复的心理,尽管孤立者会为自己孤立他人的行为寻求各种合理的理由,诸如被孤立者不合群、孤立者的行为令人气愤或看不顺眼之类,但都无法掩饰孤立者不能容忍、善待被孤立者这一事实,所以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被孤立者的行为或能力与众不同,从而激起了其身边同伴嫉妒或者以冷落来报复其而获得心理补偿的心态和行为。
女生群体的孤立行为可以发展为群体暴力行为,也可能只停留于孤立的状态,作为嫉妒或报复心理的最终表现形式。孤立行为没有演变为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孤立者,因为其是孤立行为的主导力量,如果孤立者没有完全摆脱规范的束缚,在道德及行为准则上认定暴力行为是不可取的,就会排除暴力手段的应用,转而采取孤立这种较为折衷的方式来表达和发泄自己对于被孤立者的嫉妒和报复。
由于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教化,大多数青少年是排斥生理上的暴力行为的,但对心理暴力则没有足够的认识,更不用说对孤立行为性质及危害的认识了。而我们的社会也从来没有告诉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产生嫉妒和报复心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们应该怎样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怎样处理由这种差异导致的心理不平衡的感觉。因此青少年们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这种不良的心理欲求,更多地以她们认为的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所允许的方式去孤立他人,报复他人,补偿自己。这就是孤立行为在更广范围内存在的原因。而这一点,我们成人社会,我们的教育是有责任的。
四、结论
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女生实施的危害较严重的校园暴力,对某一个女生实施群体性的虐待是此类暴力行为的主要标志。
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即加害者有的是较为积极主动的,有的是被迫加入、随从大流的,但其本质都不是有虐待倾向的危险分子,而是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具有较强(转第 22页)(接第40页)攻击性的潜在越轨者,其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只是受到不良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在青春期出现的行为偏差。所以,我们应该宽容地看待这些孩子在善与恶的选择过程中滑向了恶的陷阱,因为这个恶的陷阱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社会。
因此在尽量减少校园暴力,尤其是女生群体暴力的有益尝试中,我们首先应该给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花季女生补上一堂人文主义的课,教会每一个社会人尊重、宽容、关怀和博爱,然后围绕着正确的、有益的社会价值观念对教育体制及内容进行改革,推动我们的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并对他们的不同成就给予平等的保护,增强对青少年青春期的行为指导,建立文化产品分级制度,最大限度地去除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诱惑和影响,净化校园乃至社会的不良风气,使青少年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安全地度过躁动的青春期。
[参考文献]
[1]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6.
[2]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31.
[3] 皮艺军.青春期危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70.
[4] 荆春霞等.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
[5]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6] 关于八省市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2,(6).
[7] [奥地利]赫尔穆特・舍克.嫉妒与社会[M].王祖望、张田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
篇6
校园本是教书育人之所,本应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但近年来的“校园霸凌”事件却给乐园蒙上了阴霾。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1古人见一叶落而知秋凉,我看校园欺凌乃因正义缺失。种种校园欺凌因为施害者受害者均为校园学生而备受关注,让人甚为不安、愤怒,令人十分担心、忧虑。其实,校园的问题、孩子的问题都是社会的问题,都是正义缺失的结果和发酵。
正义第一缺:人不可犯。
中国人是在同自然同他人斗争中生存发展的,但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爱人”,强调尊重人,不爱人不尊重人向来受到批判: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都被认为是不仁的;不爱人的君王、当政者大多没有逃掉口诛笔伐,如夏桀、商纣、周幽。一些人心中没有“人不可犯”的认识和自律,有意无意伤害而不反省约束,在侮辱和伤害中时起时伏。我们的公益广告、家庭教育、社会风气,都应当将“人不可犯”作为一个律条,让孩子面对他人时有敬畏,有约束,这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正义第二缺:权不可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社会在艰难中曲折进步。中国文化对于权力有准确丰富的解释和限制。近几年党强调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是继往,更是与世界接轨。权力是为正确做事而设的。但在一些人心里,权力成了限制他人,为自己谋利的私器。这种观念已经蔓延到了学生身上。执政者、教育者、裁判者心中有“权不可滥”的正义,风气中、行政中、司法中有滥用权力即被处罚的认识和行动,校园欺凌就会失去生长的臭水恶土。
正义第三缺:弱不可贱。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常:强调让弱者有尊严受保护,而不是弱肉强食;强调强者仁慈有德,而不是强者为王为霸。一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强一些,便缺少对弱者的“同仁”之心、同类之谊,有意无意贱视弱者,损害、践踏弱者,有一种强者通吃的错误观念和残忍行为。我们应在观念上、宣传上、行动上对强者的责任和约束多做思考规划,多做实事,形成强者是社会绿色发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风气和态势,让强者在自我实现自我突破奉献他人造福社会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意义,而不是深陷欺凌中不可自拔。
诚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一定完全是加害者的过错,但是《剑来》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都应该以弱者的自由为边界,当出剑向更强处。”欺凌弱者决不是实力的体现,而是懦夫的行为。
用技术经济的手段来发展我们的社会,以“人不可犯”“权不可滥”“弱不可贱”的正义来和谐温馨我们的社会,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强大的快乐;才会有一个正义普照的社会。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2不久前,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的确,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刚一个多月,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面认真消化落实。校园欺凌,决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目前可以说,事件的有效预防,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妥善处理,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都还十分缺乏。学校及 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亟待在深层认知上提高。
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显见的自然是受欺凌者,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伤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往往会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来与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学生。规则和秩序对于社会组织的构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与秩序,施暴者会变本加厉,本无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终滑向另一端。换言之,校园欺凌事件 中,其实没有旁观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秩序构建的一部分。
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尤其是学校努力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环节,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养成。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 育。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
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应该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 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 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3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一、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二、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四、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有:山东省兰陵县的8名中学女生对一位初一女生进行群殴,她们效仿网络中的打人视频,将打人过程拍摄下来并上传网络。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后被拉至厕所并被强迫吸食大便。还用手机拍下殴打和侮辱他的过程并发送给其他学生。这些同学的举动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的心灵已被扭曲,良知已被埋没,完全跨过了道德的底线,人人闻之而唾骂。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校园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对“欺凌者”自身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如不及时反省及改正,难免会误入歧途。对“受害者”的伤害更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同学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所以,受“欺凌”的同学应该坚强勇敢,当受到欺凌时报告学校,让学校来处理。告诉家长,让家长来处理。使“欺凌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而改掉自己的过错。
我们学校,有关心和关爱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有乐于奉献爱心的同学,为有困难的同学送来温暖。不过“欺凌事件”也时有发生,多数已被学校的老师及时阻止和教育,事件的性质才没有被恶化。上周举行了“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的师生签名仪式,希望这个仪式能换来我们学校的平安祥和;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团结一致;每个人都享受公平公正,实现人人平等,让我们在校园里快乐地成长。
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自己这朵开得灿烂,也要让周围的花朵开得鲜艳,相互衬托,才能构成最美的风景。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4在和谐的学校中,同学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探讨问题。操场边,远远地便听见琅琅书声,在刹那间构成一曲美妙和谐的乐曲,一切似乎是那么美好,温柔的阳光“似乎”洒落在每个人身上,快乐“似乎”无处不在。
然而,在这美妙的乐曲中仍有一些烦人的噪音扰乱众人,影响众人的身心健康,使之畏惧,使之恐慌,在社会日益迅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欺凌却不再是偶尔划过天空的流星,它像一团可怕的火焰迅速燃烧着,悄悄地、可怕地蔓延着,愈来愈旺盛,难以制止。
那么,本该宁静和谐的校园,为何屡次发生这些悲剧,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少女,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联系在一起?校园暴力话题异常沉重,面对校园暴力,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教育者束手无策。
诚然,校园暴力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对其遏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归根结底,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在浓浓的关爱中成长。极端宠爱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正是这种过于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造就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使得孩子遇事只注重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他人不能满足自身利益,就立刻采取一些过分的行为进行报复,给予他人所谓的“惩罚”。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再者,学校教育惩戒功能逐渐丧失,在当前不尽合理的义务教育法规的限制之下,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处分一个学生。惩戒功能的丧失,助长了极端心理的自由萌发,暴力者变得无知,无所畏惧。其次,学校的弱势也导致老师处理纷争的权威地位下降,对一些性情暴戾的孩子纯粹讲道理感化是无用的,但老师们所能做的往往只能如此。他们很为难。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老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以及小团体的力量才能解除心头恨。
值的注意的是,当下愈来愈多的网络游戏出现在应用市场,这其中难免会有涉及暴力、道德等层面的问题。在虚拟世界特定形象当中,玩家感受到虚拟的暴力加以施用于现实,殊不知自身早已被影响甚至被左右,盲目跟从,最后酿成不可避免的惨剧。
因此,青春年少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秩序观,培养博大的胸襟,切勿因小事引发大祸端。学会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学会换位思考,改变极端思想,以礼待人,以情相知。
校园需要阳光,让阳光为“苍白”的心灵注入生机、希望,谱写一首属于青春的和谐曲,让我们丢弃欺凌,在阳光下快乐前行。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5在世界各地的国家,不时有校园欺凌上演。残忍的手段,心灵的扭曲,内心的阴暗,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甚至是协助施暴者的人,冷眼旁观的人,都给这个世界抹上一笔浓重的黑色,令人触目惊心。不同的人面对这样的事,有不一样的看法与思考,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而我认为:应对校园欺凌零容忍,莫让校园欺凌成为青春的一道疤。
校园欺凌面前,是深不可测的黑暗,使伤痛灵魂的悲怆。
校外胡同,卫生间,甚至是学校内,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角落,却在上演着一幕幕可怖的画面。辱骂鸥打,强迫脱衣,拍照侮辱……那些在老师面前装好学的人,背后才露出狰狞的面容。他们为了满足自己,去践踏别人尊严。在日本校园欺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人说,电影里主角受摧残成为杀人狂是特例,现实中太夸张,但是那个电影《白昼之雨>却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曾经是个明媚少年的森田,却遇到霸凌,受尽欺侮,作为他昔日好友的冈田,却因为想求得自保而加入作恶的行列,好友的背叛比暴力更残酷,摇曳的火光快要熄灭,弱者逐渐被黑暗吞暴者,令校园欺凌延续,光芒还未到来,跪在地上的人还在苦苦衷嚎,旁观的人在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的内疚和担心成为欺凌者另一个对象而感到惶恐的两难地办苦苦挣扎,尼采曾言:善恶的彼岸并不遥远,与恶兽搏斗的人亦可成为恶兽,“你还觉得这是件小事吗?校园欺凌,践踏的是肉体,摧残的是心灵,扭曲的更是他今生的人生道路。
米脂县砍人案并不陌生,但想起来依旧会毛骨悚然,7人死亡,19人受伤,创造这个让人不寒而的数字的赵泽伟。13年漫长的时光,不仅还没有抚平一个少年被欺负的创伤,还使他酝酿出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然而在他扭曲的心灵背后,校园欺凌的背后到底隐藏什么?
校园欺凌的背后,是父母的漠不关心,是给学校敲响的警钟。
欺凌不只有硬暴力,还有“软暴力”和“冷暴力”。从小到大,我们见过的欺凌并不少,难道这些和父母,学校就没有关联吗?从你对孩子不屑一顾,甚至恶语相向开始,从你对孩子拳脚相向,甚至扇耳光开始,当你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时,你没有在他上面看到你丑恶的缩影吗?从你对孩子的反常视而不见,不坦诚交心的时时候,你有后悔吗?每每传出暴力视频,在网络发责难后,学校才被迫跟进和重视,这难道不该反思吗?学校在忙着封锁消息,怕损学校名誉时,有想过受害者家庭的痛楚吗?一所学校几百人,却没人注意某个角落吗,没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却感受到人间炼狱的痛苦,这不正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吗?校园欺凌,折磨着家庭,反思的学校,却至今仍在亟待解决。
面对校园欺凌,依然有可解之策。
古人云:冲动是魔鬼莫要让孩子复仇的情绪成为犯罪的导火索。诚然,当今社会针对校园暴力有确切法律规定和教育,但我认为,应让他们从心底里存有温暧,对生命的遵重,对阳光的热爱,那么面对矛盾和冲突情绪失控时,便能以爱心去理解,去释怀,让冲动的魔鬼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篇7
祝传鹏
(陕西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1)
大众传媒越来越具有取代学校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当电影电视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一切的模仿开始转向以这个声画为载体的机器。我开始相信,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学习暴力及其对待暴力的态度固然受到现实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传媒时代,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尤其是影视暴力的内容是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的一大诱因。在一个传媒无孔不入、为追求利益什么都播的时代,传媒对于社会阅历尚浅的青少年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影像解读能力,有效降低影视暴力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以预防校园暴力是当务之急。
一、媒体中宣扬的影视暴力
影视暴力作为媒介暴力的一种形式,始于电视媒体的出现,随着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电影电视、掌上电脑和VCD/DVD等都成为影视暴力展示的重要媒介。在本文的研究中,影视暴力主要指以电影、电视、手机、VCD/DVD及网络等媒体为载体,以影视剧、广告、卡通动漫和MV为表现形式暴力内容,重点强调的是这里的影视暴力包括了作为画面的暴力和作为声音的暴力两种形式,而画面的暴力包含了以现代摄影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复制的画面暴力和以计算机或手工为手段制作的动画的暴力。
二、影视暴力泛滥的原因分析
1.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是影视暴力泛滥的时代背景和物质条件。我们进入到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读图成为一种重要交流信息的方式。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普及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影像的制作和创作中来,这一切都为视觉文化的来临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相应地,视觉文化时代也是影视产生空前发达的时代,暴力内容的表达手段也相应的视觉化,以便满足人们对于视觉欲望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视暴力泛滥的一个原因。
2.暴力是人类内心本能和集体无意识的体现。人类对暴力的崇拜和喜爱源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人类能够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自然法则中繁衍下来并成为生物界最强大的生物,首先得益于人类暴力手段的强大使得人类自身能够在猛虎野狼的强悍威胁下生存下来。在工具还不够发达的远古时代,人类依靠集体确保对外暴力的强大,因此,在那个注重以力量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越是强大的暴力越是被人们所推崇。久而久之,暴力成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虽然人类已经远离生物界进入到文明时代几千年,但人类血液中的暴力基因并没有得到改变。正如西方现代行为学创始人康纳德·洛伦茨所言人类的暴力行为具有先天性的基因,在《论侵犯性》一书中他写到“人类的好斗性是一种真正的无意识的本能。这种好斗性,也即侵犯性,有其自身的释放机制,同及其他人类本能一样,会引起特殊的、极其强烈的”。
3.影视暴力作为暴力的承载形式,具有美学的价值。影视暴力是暴力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如果追溯人类对于暴力之美的表现和欣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对力量和强健身体的崇尚和审美需求。这在人类原始记忆中是赢得食物和与异性机会的主要因素,在今天,它仍然是健美的标准。原始人佩戴用兽骨做成的装饰品,画在石洞壁上的狩猎图,都是在炫耀自己的力量,炫耀自己的力量所带来的胜利。暴力之所以美,正在于人们对于力量的崇拜,在于它是生命力的表现,一种生存权利的扩张。古希腊人崇尚力与美的统一,对暴力美的欣赏事实上是对自身走过的历程的回顾,进而对自身力量产生美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自豪与审美意识交织产生。对于暴力的欣赏和追求历史悠久。进入到视觉文化时代的今天,借助于电子和数字影像制作技术,暴力的艺术呈现也相应的由雕塑、绘画进入到了影像表现的时代。
4.电影电视特殊的技术艺术手段造就了暴力美学的诞生。影视暴力的泛滥,很大原因在于影像的“暴力美学”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和审美愉悦,这种视听和审美愉悦一改由传统媒体的静态形式,而由逼真的动态和声画结合的方式出现,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由于摄影摄像手段以及三维动画技术和剪辑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大量应用,由此在电影理论中提出了暴力美学和奇观电影的概念
三、加强影视教育提高影像解读能力的紧迫性
1.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影视暴力充斥媒体。传播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到了读图时代,视觉文化作为读图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方式从以语言为中心转移到了以影像为中心。一方面,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以其直观、鲜明、生动的特性提高了人们信息接受的效率,成为一种人们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但另一方面,据调查,青少年在媒介的使用上,电视、电影和电脑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媒介,接触率都高于70%,喜爱的影视作品主要是喜剧、武侠、科幻、恐怖、警匪和言情片。这些影片中含有大量的影视暴力,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影像对暴力内容的超真实表达深深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和思想观念,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增加了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我国的传媒具有中国特色的双重性质:事业性单位和企业化运营。因此,我国的传媒既具有文化的属性,又具有市场的属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全社会都在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衡量取得业绩的大小。传媒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电视在加工整理相关信息、营造这个模拟的世界时,是以追求利益为根本目的。激烈竞争的压力导致影视节目出现庸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研究影视暴力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其提高影像解读能力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2.影视暴力的频繁接触与较低的影像解读能力之间存在矛盾。电影电视和网络媒体成为影响初中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早在6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林格斯把电视、原子能和宇宙空间技术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电视是撼动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电影电视自身的优势以及借助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使其成为初中生接触最多最喜欢的媒体,成为影响初中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的“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电视媒体承担着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通过其承载的内容对个体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然而,调查表明现在初中生的影像解读能力不是很高,影像暴力的频繁接触降低了其对暴力的感觉阈限,提升了暴力发生的可能性。
3.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无法取代媒介素养教育。虽然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信息素养不同于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着重的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反思,而媒介素养着重的不仅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反思,还关注信息的来源、传播的途径和效果,以及对媒介自身的属性的研究。即,媒介素养是在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媒介使用者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篇8
一、强化养成教育,着力实现“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常抓不懈,不留盲区。
1.着实抓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①以《新中学生守则》《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八礼四仪》《枣庄二十八中学生十项管理规定》等为指导,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开学初对七级部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开学两个月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加强了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安排学生背诵《守则》《规范》《弟子规》《八礼四仪》等规范,并进行测试,效果较好,下一步我们将采取隐性测试等形式,让学生牢记并运用各种规范和制度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到知书达理、知行合一。
②本学期重点检查落实《中学生十不准》,针对学校生源复杂、学生难管理的情况,政教处结合以往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管理措施。我们设立“校园暴力网络举报箱”有效的预防和监控暴力事件的发生。中学生抽烟现象屡禁不止,针对此种现象,政教处工作人员在一些关键时刻采取突击稽查的方式,如在课间到厕所、校园盲区突击检查,在体育课和信息课加强巡视并到校园盲区检查,严厉查处中学生抽烟现象,经过近长期治理,学生抽烟现象大幅度减少。
2. 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各班要制定自己班级学生管理制度,综合评价学生机制。在这方面,结合我校实行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汲取班主任工作室推广的小组管理的做法,在班级管理上推行“小组自治管理”。小组自治管理,解放了班主任,让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去创新班级管理;调动了班干部和小组长的管理热情,管理更加精细化。
3、创新管理机制。继续开展“影视教育进课堂”,丰富教育形式,落实好四德教育、励志教育、信念教育、国情教育等;并要求各班至少每月观看一部作品,并建议班级根据作品做好思想教育,有的班级每一部都写观后感,让教育效果深人心。组建“枣庄二十八中学生会”,动员学生力量参与学生管理;在惩处违纪行为和违纪学生方面,广泛征求家长意见,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惩处机制,根据学生和家长意愿实行“家长陪读制”和进行《弟子规》《孝经》等传统文化测试。
二 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1.继续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每两周一次班主任例会,每次例会培训一个专题,加强针对性、实效性,改变过去以工作总结、工作布置为主的传统作法,将学习和交流相结合,总结阶段性管理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思想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讨措施和策略,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个人素质和管理班级的艺术水平。
2、发挥优秀班主任的辐射带动作用。唐保国、褚莉、张元东、王涛、杨淑媛、王化胜、王伟萍、陈静、李强、梁松、张贵芳、胡慧芳、肖元辉、李广芳、王衍文、耿立侠、白茂林、郑伟、孟祥军、任伟、郭方亚、刘坤、杨坤刘丽华等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汲取工作室的优秀做法,尝试影视教育进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强法制教育:着实增强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1.结合关工委“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举办法制知识讲座、观看相关视频、组织学习相关的法纪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提高学生守法的自觉性;设立学生举报箱,打击校园黑恶势力,消除校园暴力现象。
2.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法律法规,抓反复教育,提高和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四、完善家委会建设,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
1.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规范、协调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家校沟通、联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开好家长会,办好家长大讲堂。每学期召开一至二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定期开展“家长大讲堂”,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3.充分利用“校讯通”、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家校沟通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家校联系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组织教师学习,加强师德修养。
例会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先进教师事迹等,加强师德修养。学年末在全校范围内评选选“师德标兵”,本学期末开展第一届“枣庄二十八中最美教师”、“魅力班主任”的评选活动。
六、积极开展贫困生救助,让校园充满爱。
本年度政府救助贫困生,提出申请52人,因名额有限,实际救助24人。其他28人也是困难种种,令人同情。政教处积极协调,一方面为社会爱心人士搭建捐助平台:11月13日,市立三院的狄艳梅大夫给八(3)的一位贫困生送来500元现金,并打算长期支助该生;11月23日,底阁镇的晁秀峰女士送来14套新爱心棉衣;11月28日枣庄银行峄城区支行的刘丽凯女士给寒门学子送来了200元现金和羽绒服一件。二是发动本校教职工踊跃献爱心,一对一帮扶:跟学生谈心,激励学生;双休日义务为学生辅导;给学生买棉衣;买学习用品;贴补学生生活费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救助、帮扶,二十八中校园奏响了爱的旋律,爱满校园。
七、弘扬正气,人人向善
篇9
关键词: 校园危机事件 中专学校 德育 心育
当前,德育工作很少从心理角度进行深化,很多同学都认为德育是说教,达不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因此,如何将心育渗透到德育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科学地分析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的违纪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德育与心育的关系
德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道德和法纪等方面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而心育则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标,使之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诸方面,实现最佳适应的过程。诚然,德育学与心理学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不能混为一谈,但二者是相互融合、互相渗透的,它们都与人的心灵世界息息相关,德育工作中必须将心理学原理作为支撑;心育则以德育为载体和依托,通过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等显性或隐性的德育网络,使心育更加深入人心。科学育人,注重分析违纪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注重对违纪心理的疏导,将会使德育真正起到“治本”的功效。运用心理学原理剖析学生行为,加以引导,可以激发人的自觉性,使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
二、几种典型的中专学生违纪行为的心理动因
(一) 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动因。
在中专学校学生的违纪行为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打群架的暴力事件,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一般他们参加的人数较多,造成的结果也较为恶劣,常常令学校德育工作者较为头疼,为了严肃校风,往往给予肇事的学生严厉处分。但如果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仅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出发,而不去分析中专生这一处于青春期的人群其特殊的心理特质及导致事件发生的其他心理因素,继而在事发后没有加以正确引导,也就难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 中专学生逃学行为的心理动因。
中专学校,学生的逃学行为也是一个普遍令人头疼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这近一年的学生工作中,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对中专生厌学心理做的一些简要分析。
1.基础差。近些年,中专学校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又因中专的课程比初中而言难度加大,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难度,继而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渐渐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至厌学。因此,在中专学校,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在情感上接纳“差生”,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也应该注意分层教学与挖掘学生的优势资源,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2.对专业没有兴趣。有些中专学生初中时是很拔尖的,只是因家庭条件不允许,才上了中专学校,所以往往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因此对学习不感兴趣,对专业的选择也存在模糊与误解,因而也会经常逃学。对这类学生我们应充分肯定他们的才能,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对学校、对班级的热爱,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自卑。如今,中专文凭在人才市场中备受冷落,能选择的工种少且辛苦,这使得大部分在校中专生对自己前途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表示怀疑,从而对学习产生不争取的态度,自暴自弃,继而导致厌学。针对这样的情形,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找准定位,鼓励他们用一技之长获得社会的一席之地,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三、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中专德育工作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快慢的。例如:有些学生还热心于追逐打闹,看动画片的时候,另一些学生却已开始关注异性了。同时,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人的行为是有影响的。因此,不能简单武断地把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违纪行为归结为学生的思想问题,草率地给他们贴上“好”或“差”的标签,其结果将扭曲和损害学生的正常健康成长。心育与德育既独立又分不开,重视并积极开展心育,为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砝码。
(一)开展心理健康及励志讲座。
心理知识的传播是心育的“先头部队”,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多次与高校合作,开展形式各样的心理讲座,以此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校风。
(二)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面对面咨询。
心理咨询室是一个平台,通过它能及时发现并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对打架斗殴等能进行团体辅导, 从而将校园危机事件变为教育的契机。笔者学校的心语驿站就接收过若干个危机学生个案,通过事件分析、沟通交流、疏导思绪,继而将校园暴力事件扼杀在摇篮中,可见这一渠道的作用举足轻重。
(三)针对中专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篇10
【关键词】校园安全;警务平台;微信应用
一、校园微信警务平台应用现状
微信平台是近几年很多政务中心都发展的一个平台,能够有效公布当前的时事政务。让很多的公民做到实时监督,为此这样的一个微信平台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目前,这种微信平台已经推广到了校园当中,在很多学校都建立警务平台,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应用现状:
1.1沟通性欠缺
很多的学校都开展了校园微信警务平台,但是一些学生有这样的观念他们认为自己的微信能够关注到老师的校园警务平台,就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大量的泄露,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们根本不愿意将自己的微信好友校园警务平台相连接,所以很多的校园警务平台是空有其表,没有其实际作用,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没有达成良好的协议,没有及时做沟通,致使学生认识出现了误区。
1.2校园警务平台的内容没有做到实时更新
很多地方和校园做了校园警务平台,只是将它作为一个平台放在哪里,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他们对于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时事政治,校园暴力安全事件,以及大学生频频失踪案件,在校园微信警务平台当中并没有很好地做内容更新,而学生也没有办法从校园警务平台当中了解这些危险的事件,因此对于外界的危险信息的捕捉是比较少的,有一些学生处于青春年少季,对于这些问题的辨别能力并不是很强,因此,校园警务平台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1.3没有建立校园微信警务平台
还有一些学校,由于对于安全教育缺乏认识,因此并没有建立校园警务微信平台,所以就谈不上校园警务平台在校园当中的应用。只是这样的主要原因,一则是社会的关注度不高,另外一则是这样的校园警务微信平台一般在高中初中是没有办法设立的,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当前的任务只是学习,不必要去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因此他们禁止学生在上课期间佩戴手机,禁止学生以各样的方式去浏览网页,同时也禁止学生使用微信QQ进行沟通,其实这样的机制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使用手机进行一些网站的浏览,因此这样的戒指是毫无疑义的。
二、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特征
2.1具有时效性
校园微信警务平台,可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声音,文字或者图片的方式,将一些信息对学校内的人员进行公布,而且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公布率,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以很少的流量去浏览这样的信息,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2.2保密性和隐蔽性
校园微信警务平台具有一定的保密协议,它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其实能够保守秘密是比较好的,而且微信信息的传播方式只能够限制在自己的平台当中,可以将个人的信息做一定的处理,因此只能够将自己学校的问题在内部解决消化,而不至于造成社会影响。
2.3方便性
校园微信警掌教ㄊ欠浅7奖愕模因为微信可以自由的去移动,人只需要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以查看微信内容,同时微信的功能也十分强大,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在平台当中的交流正确认识这些信息,是他们对信息有一定的处理,最为重要的是平台的搭建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扫描 这样的微信二维码,就可以立即去关注了。
三、校园警务微信平台的发展意义
3.1及时传达危险讯息
通过微信平台的建立,警务人员可以及时传达危险信息,让学生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校园当中的一些危险信息,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去注意这些危险信息,让学生很快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能够防止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3.及时掌握校园学生思想动态
校园微信平台还可以及时听取学生意见,学生对于学校当中的一间不满事件无处喧嚣,只能够通过一些不成熟的行为去发泄,而这些不成熟的行为也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校园危险,因此这样的平台接力可以及时的是学生反馈信息,学生也能够将自己内心的一些不满及时发现,不至于造成心理障碍,也不会发生一些极端的行为。
3.3搭建和谐的校园关系
通过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建立,还可以搭建和谐的校园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局限在的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是校园当中工作人员与老师,工作人员与学生,因此能够贴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3.4提高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于校园保卫人员人手本来就比较稀缺,通过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建立,能够最大程度地去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一旦校园出现问题,保卫人员可以立刻赶到现场对问题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弥补了校园保卫人员稀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其工作效率。
3.5提高学生辨别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对于当前的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很有可能在互联网上得到很多的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他们又没有办法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很容易发生一些极端的行为,通过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建立,学生能够很好的去处理这些信息,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培养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做到迎刃而解,这样也就省去了老师在课堂当中对学生的信息引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总结:校园安全是当前社会当中一种新的问题,面对这种新的问题,校园必须要跟紧时代的脚步,结合当前的时代产物,应用好微信平台,搭建微信平台,让微信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实现校园微信警务平台的工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