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校园暴力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园暴力;调查分析;法律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1-0069-04
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有关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1}诸如此类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除此之外,老师殴打学生事件和学生殴打老师事件也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被曝光。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已经成为社会聚焦的敏感性话题。
为了充分了解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真实情况以及处理方式,结合本城市和各旗县的地理分区,笔者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赤峰地区的几所学校校园暴力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420份学生的问卷调查,经过剔除无效问卷和空白卷外,共获得有效卷385份,调查问卷的有效率为91.67%。
本文试从法学角度对校园暴力进行界定,针对保障校园安全问题,提出构建校园暴力的法律防治体系的建议。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
(一)校园暴力总体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
校园暴力总体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学校的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情况方面,选择“存在,但是少数”选项的学生最多,高中占有66.12%,而大学占有52.97%;其次,选择“不知道”选项的学生,高中和大学分别占有15.30%和26.24%;再次,在高中14.75%的学生认为本学校的校园里“不存在”校园暴力,而在大学13.86%的学生认为本学校的校园里“不存在”校园暴力的现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情况方面,选择“存在,很普遍”这个项目的学生人数最少,在高中和大学分别占有3.83%和6.93%。虽然选择这个选项的人数最少,但是这依然表明,这种暴力现象在整个校园里依然存在着。
(二)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情况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行为持着一种极为反对的态度,而这一行为的认知和看法也能够侧面体现出学生本身的心理状态特征。对校园暴力这一现象,如果学生认为是一种不足为奇的现象或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甚至是一种时尚的现象,这说明学生对这一行为表示及其认可的,而这将会导致校园暴力的行为的无限蔓延和扩张。本次调研关于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方面,如下:
从表格2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方面,占有40.26%的学生选择“其他”选项;占有34.29%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变态”行为;占有21.04%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事件是一种“正常”行为,甚至有4.42%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时尚”行为。被调查的全体学生的不足1/2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变态”行为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校园暴力事件已不足为奇了。
(三)校园暴力发生阶段情况
占有52.99%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高中”阶段;占有38.44%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初中阶段”。对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神经系统处于高度敏感期,当他们的感情或观念、想法方面一旦发生了改变,他们就变得及其亢奋、激动、做事盲目冲动,不加以理智认真地思考问题,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青春期阶段是及其敏感又必须要认真理智地对待和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阶段,因为又被称之为“危机期”。面对很多复杂多样的事情或矛盾时,他们通常处于紧张又困惑烦恼的情绪当中。在这种情绪的状态下,有会导致情绪失控,无法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状态,想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这就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一大诱因。占有5.45%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占有3.12%的学生认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大学”阶段。
(四)个人处理校园暴力的方式
当遭遇校园暴力事件时,学生采取的方式有很多。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全体学生的将近一半的学生,即49.87%的学生仍然会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其次就是选择“报警”选项的学生,占22.08%。当学生遇到校园暴力时先告诉老师、家长或是报警,那么对校园暴力发展成为恶性事件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起到控制或减缓作用。选择“以暴制暴,采取相同的方法或手段”的选项的学生也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即11.95%。当这类学生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如同火上浇油,原本是受害者却将自己变成加害者,将校园暴力事件更加成为恶性严重的事件,后果极其可怕,其社会影响也就越恶劣。还有少部分同学,即占9.09%的学生采取其它方式;3.90%的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尽量采取忍耐或妥协的方式;2.86%的学生选择“转学”的方式;这两类学生主要持着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想法,只要觉得校园暴力跟自己无关,那么就采取漠不关心或逃避的态度。而这种方式却往往使施暴者更加毫无阻力和约束的实施暴力行为,更加嚣张,对校园暴力的无限蔓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0.26%的学生选择了“加入他们的团伙”的方式;这也就成为校园暴力不断扩张的源动力。不过这些被调查的学生里没有一个学生选择“花钱买平安,他要钱就给”的方式。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一)法律上的缺失
1.现有法律法规不全面
我国目前校园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仍然处于逐步完善阶段。虽然现在已有防范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2}有一些如何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方面的规定。但它们对校园安全保障方面不具有全面性,只有解Q在校学生的校园安全保护的部分问题,具有片面性,而且仍存在许多空白与漏洞。因此,有必要制定详细又有综合性的《校园安全法》是很有必要的。
2.缺乏专门立法
由于校园安全保护本身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具有行政法、民法和刑法所不能完全包容的特征,为了有效防范各类校园暴力情况的发生,有必要制定防范校园暴力的专门的法律法规。
国外一些国家专门规定了有关校园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3}几乎涵盖了全部内容。比如校园暴力的预防方案和计划、校园暴力发生后的管理措施和具体的法律程序、步骤等等。{4}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这一做法。
虽然我国也有一些保障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定,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而且从校园安全方面的规定的内容上来看,过于模糊,缺乏可操作性。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详细的专门的关于防范校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对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满14周岁的学生违法后,如何进行有效惩处或采取替代性措施方面却没有规定。法律对未成年人没有任何影响,更没有任何足够的威慑力。
(二)其他因素
1.社会不良风气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是引起校园暴力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当今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恶性风气盛行的年代里,道德的沦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已习以为常了。而青少年也往往很容易受到这个环境所感染。如今,良好的道德风尚已被这个恶劣的风气严重影响并破坏了。尤其是见义勇为和舍己救人的人也越来越少了。{5}只要发生了施暴事件,无人相救,出面制止的人不多,甚至无人出手相助。
此外,社会上许多小混混和不良青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其大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生活习性,价值理念和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和交往的人群有密切相关。所以,在校学生一旦交友不慎,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青少年的影响,一些恶性就由此诞生了。同时,如今的不良影视和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和作用还是很大的。比如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等。而这些当中都存在暴力倾向的内容,它们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由于这些暴力性电影的主角很少受到惩罚,这些青少年看了这些电影之后误以为不受任何不利约束和后果,因而常常模仿并学习这些行为。
很多参与或实施校园暴力无不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身心发展情况有关。一般13―24周岁的在校受教育的学生具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但是他们的心灵发展方面并不成熟,而且很容易冲动,做事比较极端,往往就是错误地判断失误,从而在这一错误的思想的引导下,很容易惹出事端。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受到一定的不顺心的事或遭到挫折时,很容易产生暴躁的心理状态,在这个心理状态下,为了发泄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满情绪,校园暴力行为就由此而产生了。
2.家庭的教育环境
一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往往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人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情况。如今,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德育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但仍有些家长的本身的教导孩子的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些家庭中,这些家长往往采用粗暴的手段教育孩子,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灵状态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思想上的变化。
3.学校的教育理念
引发校园暴力方面,学校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身观形式的主要场所。而大多数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而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很多在校学生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因而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
三、校@暴力的法律防范对策
(一)完善防范校园暴力的相关立法
通过校园暴力事件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问题。只有建立校园暴力的防范体系,确立相应的责任制,建立较为完备的程序救济机制,才能够彻底解决并根除校园暴力这一现象。
为了提高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行法律进行适当的修改。首先,《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承担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导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不惧怕法律责任的承担,更不惧怕法律的威慑力。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制定一系列的惩罚改造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比如,政府有关部分将这些未成年人在一定的场所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监督、改造、教育或对他们的监护人进行罚款,从而挽救并教育这些未成年人,提高他们对法律的一种崇高敬畏感。其次,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本身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增加相关的法律条款。比如,明确校园安全保护的责任主体以及具体职权范围,违反法律后的惩罚性规定等法律条款。最后,我国可以先借鉴一下,美国的一些做法,先制定一些专门性法律法规。在制定的法律法规已成熟之后,即较为完备阶段后,我们再制定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明确各项主体(学校、家长、学生、政府)的责任划分,详细规范奖惩规定和法律制裁条款,从而最大范围内降低并减少在校学生人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普法防范
对学校的要求是,应大量开展法制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特征,编写不同类型的法律教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来说,尽量让他们读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律读物,甚至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采用些插图的解说形式或漫画书的形式说明基本法律常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向他们提供的法律教材内容中尽量有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活生生的案例,了解相关法律条文,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引领他们走向正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多种法律教育形式,比如在学校里建立模拟法庭。开设法律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带学生去参加法院旁听案件等等。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要读懂法律条文内容,而且多用法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正确运用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制意识。
(三)执法防范
对于校园暴力的彻底防范防范方面,政府的角色和积极的作为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部门应当采取积极行为,在学校周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为保障校园周围环境的安全,扫除社会中的毒瘤,应加强治安巡逻,从而防范校外闲杂人员的对在校学生的威胁。同时,还应当不定期检查校园周边环境的网吧、歌舞厅、游戏厅,严禁未成年人随意进入这些娱乐场所,一旦被发现,对这些场所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四)司法防范
为了加大校园暴力案件的惩罚力度,司法机关通过自己本身的震慑作用减少或避免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6}对于社会外来闲杂人员对本校学生实施的校园暴力事件,对外来的施暴者尽量从重从快处罚。这对于保护在校学生利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暴力犯罪案件,依据不同情况采取区别处理原则,尽量对这些第一次犯罪或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罪犯,尽量给他们提供一次改邪归正、悔过自新的机会。但对于整个犯罪团伙中头目型或骨干型的未成年罪犯或累犯、惯犯的分子,必须要严惩。
对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可以采取对其监护人予以罚款、责令未成年人从事社区改造或劳动、收容教养、工读教育等刑罚替代措施,{7}不能让未成年人以为年龄上的原因就不受任何影响或受到任何法律上的不利后果的错觉。
当然,有效防范校园暴力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齐心协作,全力配合,才能够彻底的解决这一顽固性的问题。我国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处于雏形阶段,尚未成熟。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有效做法,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校园暴力防范体系,这同时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
注 释:
{1}比如大众熟知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山西弑师案等等,都给学校、社会、家庭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让人们扼腕叹息。除此之外,网络上也多次出现中学生或大学生被同学施暴的视频,如抓头发、扇耳光、轮番踢打、……等等。
{2}比如《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多部法律法。
{3}比如美国预防校园暴力的教育法规众多,预防法、安全法、午餐法、经费法、校车法、授权法等等。
{4}范琪.校园暴力问题的探究与法律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5(12):221~222.
{5}罗小红.高校校园暴力的状况的分析及法律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13.
{6}李靖.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8(2):157.
{7}宋浩波.犯罪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5.
参考文献:
〔1〕杨梅.高校暴力犯罪归因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7(7).
〔2〕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8(2).
〔4〕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与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6).
篇2
自认为我算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我喜欢看有深度的反应社会的片子,尤其是贴近群众生活的,关于校园暴力的这种片子,我最初还看过当悲伤逆流成河,也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看完后人的内心十分压抑,有时候,影片中的旁观者、漠视者也许就是我们,正因为我们不够勇敢,没有反抗的勇气与决心,我们成了这些可怜孩子被害的帮凶。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就是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感觉,虽然到处都是阴霾,但是能让人看到希望是存在的,男女主角经历过那么多的坎坷与痛苦,结局却温暖的想哭。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最有意义之处在于里面想表达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引导他们的成长方向是值得引人深思的。
有几个特别感动我的场景,一是男主角骑着车载着女主角,少年少女的美好青春呈现的淋漓尽致。二是男主角每日跟在女主角身后保护她,为了避免大家对女主角有看法躲得远远的。最后是电影里高考的气氛与场景,非常贴近现实,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值得观看的电影,我也二刷了,很感动!
题外话:第一次看易烊千玺的作品,对他有了新的改观,他是一个很优秀的艺人,非常值得欣赏。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 课堂教学 ;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83-01
在小学教育中开品德与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基础,该门课程的设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们想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必然性
1.课程理念
我国在初等教育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也是时展的要求。因此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生活化教学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小学生有所帮助。
2.课程性质
和初等教育阶段其他文化课相比,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着很多特别之处,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生活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该门课程有着活动性,综合性和体验性的特质。这里的综合性指的是,该门课程是对我国社会一个综合性的介绍。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什么是社会。这里的体验性指的是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好,就必须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活动性则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增强习社会的了解[1]。
3.目标要求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让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来增强适应社会的相关能力。所以说,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完全能够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与品德的课程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很明显这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了。
二、基于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1.在生活中提炼教学精华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仅依靠课本对学生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不断发生变化的[2]。现如今品德与社会课本中的部分内容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只有通过生活化教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才。但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是现如今广大小学教师所困惑的问题。例如,教师在传授小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与安全标志和设施做朋友》这一课时,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讲述安全的重要性,学生们在理解起来难免有些吃力,但如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外参观各种安全标志,则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师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把课文内容做成生动形象的PPT课件,利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学生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 还能增加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对自己讨厌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抵抗的情绪。学生一旦对拼好的与社会课程出现了抵抗的情绪,是对该门课程的活动开展是极为不利的。这就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所以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场景,对学生进行实际教学。学生在情境中不但能够顺利掌握该堂课的知识,还能够将生活中的经验加以积累。比如说,教师在向学生们传授“保护环境”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将整个教学内容设计成剧本的形式对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教学。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同学扮演剧本中的角色,经过简单的排练,抽出一堂课的时间,专门演出用。当演出完毕的时候,教师要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3]。
3.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讨论活动
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每个人的看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更是如此。即使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小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正确,且没有人去主动纠正他们这些错误的想法,那么这种想法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说,教师有必要及时纠正学生们错误的观点,在课堂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活动,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们的讨论成果。例如,在校园中往往会出现暴力事件,教师就可以针对校园暴力事件为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性讨论。学生们经过系统性的讨论之后,往往会得出一些相关结论:一部分学生认为被欺负的一方非常可怜我们应该帮助他,也有学生鼓励及时报告老师,也有的学生赞成以暴制暴等,也有的同学认为打人者很厉害,他打了别人能在学校当“霸王”。这时候,教师要对有正确观点的同学加以赞许,当被人欺负的时候报告老师能够有效避免自己受伤,接着就要严肃批评有不正确观念的同学,让学生明白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社会与品德课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课堂知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来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进而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智胜,林海涛.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的“活”起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6).121-124.
篇4
《怒放》中有句台词颇为经典,大意
>> 大学校园的韵味 2011梅赛德斯-奔驰“青春网球校园行”:大学校园的网球盛宴 西方节日在大学校园的兴盛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营造 大学校园文明的缺失与重建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的构建 浅谈大学校园的园林绿化 论大学校园的标识设计 拒绝大学校园里的香烟 大学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开发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大学校园里的“孤家寡人” 大学校园中的黑惑 大学校园暴力的危机干预研究 大学校园中的“无名氏” 重塑大学校园景观的独特气质 世界最美的大学校园 中美大学校园教育的比较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大学校园的摇滚青春 大学校园的摇滚青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倩")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怒放》教你怎么泡妞
《怒放》中有句台词颇为经典,大意是“那个女孩一看到玩乐队就往上扑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咯”。片中几个男孩为了赢得女孩的青睐决定组建一个乐队,结果女孩还真的动了心。在当下的社会中,像老狼歌中做“流浪歌手的情人”已经不是流行趋势,更多的女孩奔向了有房有车有奢侈品的大叔怀抱,不过章子怡姐姐和汪峰哥哥“在一起”的现状似乎又让摇滚圈出现了爱情的曙光,突破一切的真爱,最后玩的还是不羁的浪漫啊!在《怒放》里,不乏可以学习的泡妞手段。 吉他很必要
郑天亮在追求自己心爱的女生刘云时,扛着一把吉他到女生宿舍楼下弹唱,结果遭遇泼水。这招不是不管用,而是女生表达爱意的另类方式,不泼泼你,怎么收服你那不羁的摇滚之心?所以遭到这种情况,锲而不舍是上策。
当然了,弹吉他献歌时的表情节奏也相当重要,一直低头看琴弦是没错的,但是唱到关键歌词的时候抬头看女生一眼是必须的,紧接着继续低头看琴弦,唱到最后一个一音符结束,再抬起头看女生,眼神死死地盯住她,她就是你的了。
本刊鉴定:才华很重要有木有,还是有女生稀罕音符的。这是电影里面的为爱弹吉他的青年表现,没准汪峰哥哥就是这么搞定子怡姐姐的,才有了“ you are my music king!” 带她去看演唱会
相约去看演唱会,似乎是70年代人的共同情结,也算是件很奢侈的事。在《致青春》里也有昔日恋人相约去看演唱会的场景,结果一方还在路途中遭遇车祸,留下了理想主义的爱情。《怒放》里的一起看演唱会的段落表现,显得更真实,买不到票怎么办,以前的礼堂不都是有窗户的吗?趴在墙上让女孩站在自己肩膀上透过墙的镂空看进去。这个时代不愁没钱买不到票的情况,建议带她去看一个可以POGO的小场地演出,比如演出酒吧什么的,人挤人肉贴肉的那种,更容易得手。
本刊鉴定:演唱会能够让人热血沸腾,那些爱和理想的歌词啊,都是一种变相的荷尔蒙催化剂,带她去看演唱会,让她迅速地爱上你。 学会“粗口”文化
什么“操”啊,“丫”啊,“他妈的”,“傻逼”、“洋蛋”啊这些词语,在常规的规定情境中都是很见不得人的,被认为是没素质的粗口话。往往地,在摇滚圈中,这些脏话会被认为是反体制、不甘平庸的个性展现。有些女孩很吃这一套,你越粗口,她觉得你越带劲儿,越是纯爷儿们,这和一个男人勇于干架一样,这在一些女生眼中是酷的表现。
本刊鉴定:你看李敖当年天天骂人,他一样曾赢得了过胡茵梦的芳心,王朔的小说里到处是脏话,可是仍有一大票粉丝,最近还传出某演员给他生了一胎?张元拍过一部摇滚电影,片名就带有脏话,叫《北京杂种》。 表白必须强势
什么“我爱你”、“做我女朋友”、“和我吧”,这些表白都弱爆了,真正的表白无需言语只需行动。《怒放》中的马路虽然通过学吉他组乐队赢得了暗恋女生李艾的心动,可他始终说不出口的“我爱你”,也瞬间让他软了下来,丝毫没有摇滚的精神。再来看看李艾是怎么被抢走的,另一个花花肠子的乐队主唱什么也没说,干脆地将自己脖子上的挂坠摘下来挂在了李艾脖子上,立马搞定。
在郑天亮这里,他的各种耍赖皮式“你喜欢我会死啊?”都不奏效,结果在关键时候来了这么一句“和谁散了都行,就我和你不能散”。所以,表白要有艺术,首要就是展现出大男子的气魄。
本刊鉴定:通过给女孩系上一条项链的行为就从另一个男人那抢走了她,在摇滚圈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而且这个女孩,据说曾经让天后级的女人的老公劈了腿! 《怒放》教你怎样当摇滚青年 穿着
海魂衫这么标志性的衣着自然是摇滚青年中的经典了,当年何勇就是穿着海魂衫系着红领巾在香港红磡体育场蹦蹦跳跳,迎来无数香港歌迷的尖叫。《怒放》里的已经四十岁的马路让办公室的小姑娘网购了一件海魂衫,价值29元。偷偷告诉你,在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15元就能买到。除去永不过时的海魂衫,皮衣、套头帽衫,印有个性图案的文化衫、以及带有铆钉的皮带和靴子,都可以成为摇滚范儿。
锦囊:区别于小清新和娘炮即可。 发型
齐肩长发是最容易让人辨认此人是搞艺术的标准。搞乐队嘛,就是要把头发甩啊甩,《怒放》里的主唱就是这么教导其他乐队成员的。第六代导演管虎拍摄的第一部摇滚电影就叫《头发乱了》。两个极端,不是长发就是光头。
锦囊:不是板寸和三七分即可。 道具
随身佩戴一些小饰品,但又不会显娘炮的道具是很奏效的。比如一些具有摇滚元素的吊坠啊,像和平标志,还有一些藏银的配饰,一些骷颅头的戒指等,都是摇滚青年们的心头好,关键的时候从自己身上取下来给你相中的姑娘戴上,霸气十足,成效显著。
锦囊:如果要戴耳环别戴错了耳朵,耳环戴右耳表明你是gay。 歌词
别觉得写歌词有多难,比如“像梦一样自由”这样的比喻造句你造不出来吗?就像网友总结汪峰的歌词里出现过50次“生命”,34次“孤独”、54次“爱”。掌握一些容易获得认同和倾心的关键词很重要。
锦囊:如果实在不会写歌词,请参考情歌精选集。 南都娱乐周刊 卢庚戌
“那时候摇滚明星泡女大学生非常多”
南都娱乐周刊:《怒放》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在里面吗?
卢庚戌:是有一些经历,在大学里也是为了追女生,学弹琴,我上大学那会儿这招还是挺管用,那时候摇滚明星泡女大学生非常多,那会都喜欢长发飘飘的。
南都娱乐周刊:是什么刺激到你要拍这么一部讲乐队和初恋的电影?
卢庚戌:是青春远去了,挺伤感的,这部电影是2009拍的,2008年底我39岁,马上40了。就想做这样一件事情 ,属于70后的事情,最开始纯粹是要做关于青春的一个电影。
南都娱乐周刊:你觉得70后的音乐人青春应该是怎样的?
卢庚戌:其实那一代人大家喜欢的就是稍微有点文艺青年范儿的,喜欢摇滚乐,喜欢民谣,那时候就是流浪歌手居多,清华北大都出了很多流浪歌手。我感觉当时我的身边全是这些故事。
南都娱乐周刊:就是说你的出发点还是以乐手心态去讲述一个和乐队有关的爱情故事,这类个人情怀电影在拉投资上顺利吗?
卢庚戌:确实以前没有这样的电影,我就想拍一个。2010年我做了一年的剧本,准备2011年要拍,后来有一些投资人,突然撤了不投了,演员不演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滕华涛导演挺身而出,做了这个电影的监制,他觉得要从一个更深的角度去释放青春,在腾导的指导下我们开始进一步做了。
南都娱乐周刊:片子里有讲到乐队主唱单飞签约唱片公司的事,是暗指汪峰当年单飞放弃鲍家街43号?
卢庚戌:最初郑天亮这个主唱人物我是按照郑钧写,其中也加入了汪峰的故事。那些台词都是汪峰的原话,许晓峰把合同放在他面前,汪峰问能不能一块签,许晓峰说不能,我只能签个人。结果是汪峰想了一个礼拜,还是签了,单飞。汪峰后来在采访里说我就是一个孙子。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还有那句台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是郑钧后来的那首歌。我把他俩的故事都融进这个人物了。写起他们,我还是得心应手的。 《怒放》监制滕华涛说
一个热血沸腾的音乐人当导演需要一个理性的好监制
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这部电影能真的做成,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情怀的抒发,没准一会儿就过了不想拍了,没想到卢庚戌和投资方一直都很执着,我就说好吧,做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认真,既然大家都这么执着,那我也就认真对待。卢庚戌原来给我看的那个故事只有少年版,是没有现在呈现在影片中二十年后他们的部分的。我的看法是要拍这样的一个电影,说70后这辈在学校的那些事,一定要确立一个电影主题在里面,《怒放》到底讲的是什么?不是讲一个谈情泡妞的故事,讲的应该是一个人年轻时想的是什么,而二十年后他又在想什么?这些变化是让人感兴趣的,当年的你是这样,二十年后的你又应该怎么样?这是让人思考的东西。 延伸:摇滚电影的前世今生
《怒放》作为一部校园青春片,主打是校园的爱情,年轻的理想,乐队的存在只是作为青春成长中的一种重要元素,严格来说,《怒放》并不是一部表现摇滚青年的电影,只是囊括了爱好音乐的大学生尝试做乐队的故事,主打还是青春时期的理想和爱情萌动。而那些的真正表现摇滚题材的电影是怎样的?他们没有《怒放》这么纯美,大多数都充满了焦躁和彷徨以及边缘化的表现形式。
《北京杂种》
《北京杂种》是张元的早期的作品,由摇滚教父崔健主演,其他演员包括都是音乐圈中的臧天朔、武拉拉,崔健、窦唯、何勇为该片做电影音乐。该片无疑是非主流,大量晃动不安的镜头,混乱的性关系、堕胎、贫穷,有深刻的思想性但给人非常不适的观感。
《有种》
《有种》是张元口中的最后一部文艺片,该片有涉及乐队的元素,乐队的发展同样也是动荡不安的,奋斗和反抗并存的摇滚精神无处不在。
《北京乐与路》
香港女导演眼中的摇滚青年仍然是表面上傲慢、倔强且有些漫不经心,但其实内心却是脆弱、急躁、缺乏安全感,其实在所有的表现摇滚青年的电影中,突出的都是同样特质。由于该片突出爱情元素,可看性还行。
《头发乱了》
管虎导演的《头发乱了》讲述了80年代末北京城的知青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摇滚、乐队基本上都被当成理想和释放的出口,摇滚乐队刻意的反叛形象,恣肆张扬吸引了北京的一个大学生……每个人心中都有摇滚精神,《头发乱了》探讨的正是对生活的选择。
《昨天》
篇5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
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增加,其上升趋势令人担忧。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伤人、虐待动物等事件经常见诸于媒体。如马加爵残忍杀害四位同窗、名牌大学优秀博士生跳楼自杀、北大学子虐猫等,说明了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行为失范。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空难、水灾、地震、海啸、恐怖事件的频繁出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取向亦日益增多,如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颓废、消极等,因此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而作为培养高学历人才摇篮的高校更应担负起“生命关怀”的重任。为此,我们大量查阅资料并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江西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所体验到的生命观及其现状,掌握其生命价值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调查结果为江西地方高等院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起源于法国生物学家Elie Metchnikoff于1903年提倡的“Thanatology”(死亡学)的概念。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思想。1979年,澳大利亚Ted Noffs Foundation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这是全世界最早的生命教育机构,该中心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机构,成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EO)中的一员,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目前学界有多种观点。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就是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刘济良等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就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程红艳提出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学者赵环认为生命教育是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高锦泉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王北生等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何源等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郭成等认为生命教育是寻求以人的生命为本体基础,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和谐性为目的的教育。辜阳波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认识生命、认识死亡和尊重生命。张国民等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方向性、过程性和目的性。
综合以上专家和学者理论研究的成果,我们可知,目前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其一,从生命实践的角度,强调生命教育的生活化。其二,从理性化的立场出发,强调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其三,从生命存在出发,强调生命教育的本体价值。因此,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一是珍惜生命;二是理解生命;三是理性对待死亡;四是生命多维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的理论分析
(一)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于人、对于生命与死亡的诠释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总结大家的观点,我们认为生命哲学、人生哲学和死亡哲学构成了生命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但是,从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来看,将生命现象的研究仅仅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对生命进行具体而现实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才能理解生命的存在状况与表现形态。所以,只有将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建立在更为宽广的社会学、文化学与哲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推进生命教育的理论建设。
(二)生命教育的基本原理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就是使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是一种对人生最高意义的关怀。人本主义教育主张人性化。终极关怀教育要求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主体性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树立具有生态意义的“生命”教育观,努力抑制学生个性消极因素的滋长,引导学生成为能创造性地适应不断创新和变化的世界的活生生的个人。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生命教育就是以生活教育的基本原理、人本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原理、终极关怀教育的基本原理以及个性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
(三)生命教育的分析框架
从生命教育的分析框架来看,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维度。但这种框架对推进生命教育的实践还相差甚远。从人的生命特征而言,生物性是其基本特征,社会性是其根本特征,文化性是其本质特征。研究和理解人的生命,需要以这些特征为前提,这一点在分析教育与生命的关系中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分析框架必须扩展,必须向学生生命存在的整个空间开放,而不能仅仅着眼于学校。
(四)生命教育的研究诉求
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诉求目前主要趋向于人文关怀与诉求。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但过高估计生命教育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容易走向教育万能论的歧途。因此,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对生命教育的价值定位,只有恰当地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在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分析当前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存在的价值问题,结合学生个体的生活成长史,才能获得可能比较恰当的生命教育的价值定位与诉求。
(五)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关于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目前学者们大致有横向和纵向两种看法。横向的原则包括: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相统一的原则、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平衡的原则和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而纵向的原则包括全民受众的原则、螺旋式推进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另外燕国材从方法论方面把生命教育的原则分为主体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存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自由性原则以及成功性原则。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采取什么原则,我们的目的都是达到生命教育的和谐统一和终极关怀。
(六)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
对于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学者们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概括来说,大家认为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有:强调生命本体存在价值、强调对生命神圣性、注重生命家园建构和注重生命审美境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阐述生命教育基本理念的角度主要有两个:一是现实的角度,强调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二是理性的思辨,阐述了生命教育的意义。毋庸置疑,从现实和理性思辨的角度来阐述生命教育,不仅能够使全社会意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又进一步论证了实施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七)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对于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学者们的看法大致相同,终结起来主要有:生命价值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生活挫折教育、生存意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人生观教育、生命关怀教育、苦难死亡教育、生命历程教育、生命审美教育和生命信仰教育等。这些内容决定了生命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广博性和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
(八)生命教育的目标
关于生命教育目标,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有的学者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所的角度,提出生命教育目标。还有的学者从预防学生自杀、揭示教育真谛角度出发,提出生命教育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一种有效手段,认为教育的真谛就是“一提四发”,一提就是提升人的地位,四发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而大部分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个的身心和谐发展,启发生命潜能,深化价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从以上分析可知,关于生命教育目标的论述主要有认知、情意和实践三个层面,但张旭东认为这些层面表述虽然全面、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针对性。因此,他认为在确定生命教育目标时,首先,应该针对生命教育出现的背景去思考生命教育的目标;其次,要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心理机能和行为特点确定生命教育的目标;第三,应该针对每一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实际,考虑要确定的生命教育目标实施后的效果。我们也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只有从这三点出发,所确定的生命教育目标才会起到导向、监督、调节的作用。
三、地方高等院校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的实证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本次生命教育实施调查主要以上饶某地方高校选修课的2个班共160名学生为实施对象,其中包括该校13个系的2-4年级本专科学生。一共发放了160份问卷,回收142份,有效率达到88.7%,其中男生62份,占42.9%,女生98份,占57.1%;文科专业103份,占64.4%,理工科专业57份,占35.6%。调查对象具有不同的性别结构和专业结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其中一个班(80名学生)不进行生命教育,作为对照组;另一个班(80名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组,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采用为期3个月的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和环境教育等生命专题化教育形式,每周一次。3个月后对两个班的学生采用了相同问卷的调查。调查问卷所包含的问题基本上是大学生常见的与生命有关的问题,如对自杀的态度,对人生的规划,能不能做到热爱、珍惜生命等,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现状。
(二)统计方法
运用SPSS13.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
(三)结果
1.生命教育对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生命存在意识的影响
从图1可知,对照组学生虽然也关心国家发展、祖国强大、高校改革和国际关系等问题,但更强调自我的发展,而且进入大学后,由于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对前途感到很迷茫,对目前生活状态十分不满意。而教育组经过生命教育之后,过分强调自我发展的学生人数减少,更表现出对社会和国家的热切关注,并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满意,对前途充满信心。
2.生命教育对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和挫折意识的影响
从图2可知,对照组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金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并没有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太大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希望生活过得舒服,想轰轰烈烈干出一番事业,可又害怕失败,遇到挫折时大多数学生感到害怕,认为自己无用,甚至还有些同学想结束生命。而教育组经过生命教育之后,大多数学生依然希望生活过得舒服,想轰轰烈烈干出一番事业,但认为人生的价值主要还是取决于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多少,并且遇到挫折时,大多数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积极面对,认为死亡不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
3.生命教育对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和心理困惑的影响
从表1可知,对照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待加强。同时,他们又不得不同时面对生活的各种困扰,经常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或担忧。而教育组经过生命教育之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改善,对自己的前途的困惑感下降。
四、讨论
(一)地方高等院校应把生命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本质内容与目标是一致的。但二者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其教育的内容与特点,是不可相互替代的。生命教育更注重情感教育与实际体验,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光辉。因此,在地方高等院校德育工作中,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教育意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健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同时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最后要使生命教育渗透到地方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中,构建充满生命关怀精神的学生管理新机制,营造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消除网络消极信息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的弱化,创建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生命精神家园。由于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地方高等院校在注重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把生命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中,注重生活体验和重视全体参与。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二)地方高等院校应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生命教育模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知道,生命教育对于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的重构显得十分必要。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我们认为,构建地方高等院校生命教育模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各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因材施教,校本化地落实生命教育;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强生命实践体验;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四要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五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六学校、家庭与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
(三)地方高等院校应建立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库
实施生命教育,还必须建立地方高等院校生命教育资源库。笔者认为,生命教育资源库存在于课程与学科教学中、实践活动中以及社会环境中。只有这三大生命教育资源库有机和谐地利用起来,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四)地方高等院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体系和干预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建立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体系和干预机制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地方高等院校危机预警网络:班级配备心理委员院系组成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队伍地方高等院校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二建立地方高等院校危机干预体系。经常或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危机干预方面的专题知识讲座。通过建立完备的校园危机干预体系,有效地防止和杜绝校园自杀和伤害危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11.
[2]郑晓江.论现代人之自杀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2001, (4)25- 27.
[3]何源,徐济达.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施途径[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1037-1038.
[4]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18.
[5]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
[6]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8)5.
[7]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17.
[8]赵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1.
[9]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04,(2)16- 19.
篇6
[关键词]德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3-04
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现实教育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交织在一起。从心理结构层面上说,德育主要就是围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展开的,而这知、情、意、行又是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因素。然而,如何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同时适时协调、促进“两育”融合、发展,最终落实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转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
一、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效整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需要它们在彼此的课程中进行适当的渗透。
(一)在教学目标上的设计
毋庸置疑,人类的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性活动,自然也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德育课程既要有总的教学目标,也要有每章、每节的目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就会促进最终总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德育”的教学目标和“心育”的教学目标有不少是相通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部分构成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既需要道德知识的习得,又需要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磨炼,还需要道德行为的改进。[1]
德育课程学生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另外,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2]德育课程各层级教学目标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德育课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相应的设计各层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做到具体化、明细化,以便落到实处。
(二)在学科内容上的设计
学科课程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载体。在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既离不开我们一线教师,也离不开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各方。但不管怎样,要在德育学科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一定的附着载体,否则就没有着力点。在借助的载体中,学科课程内容是基础。为此,第一步要努力在德育课程内容上设计与德育相匹配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应该是人的各种心理素质。[3]在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学习、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几个方面。在德育课程设计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梯度地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恰当地编排在德育课程中。智力因素方面,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非智力因素方面,要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调适学生的学习状态。在适应能力方面,重点编排一些内容引导,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健康良好的习惯。对未成年学生来说,自我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和根本目的,符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服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并呈现出一定的梯级性。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养成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不仅是以自然人存在的,更是以社会人而立世。社会交往是人生必修之课。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又相对缺乏。因此,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教育面临的课题。为此,在德育课程里要适当安排些人际关系互动的内容,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内容。教育学生在掌握人际交往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不断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在结构编排上的设计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无论是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还是在德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都需遵循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德育课程结构在编排上要科学合理。在德育课程的总体部属下,可以适时渗透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内容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既可在德育中渗透进行,也可在德育内容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心理层面的分析讨论,具体编排可视德育内容而定。德育中可借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考察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学生的个体意识,这样有助于德育课程深入到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微观层面。另外,在编排上可适当地安排一些活动。活动既可以包括学生个人独立操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素材、孝老敬亲等,也可以包括一些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户外拓展训练、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生活化教育中得到一定的情境体验,进入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去学习、去感受、去领悟。总之,要使“德育”和“心育”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融于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
(四)在教学评价上的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效果需要由学生的成长情况来检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成长变化上。因此,在对德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多渠道、全方位,既要考查学生道德方面的成长情况,也要观察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情况;既要从授课教师和其他教师处了解情况,也要从学生及其家长处了解情况;既要征询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也要汲取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应是发展性的评价,不应是固守的评价模式。而且对德育课程以及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为在较长期的时间反馈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真实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情况。唯有如此,教学评价才更具现实性。
二、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为此,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尤为重要,事关教育的成效。
(一)搭建情感平台,为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土壤
人是情感动物。师生之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才易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会更有利于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成效也会因此变得更好。正所谓,尊师,重其道;亲师,乐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激励贯穿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科学的思想道德,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重要的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德育教师都要心系学生的成长,既要做好学生的教育者,也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关爱学生,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力争让学生的“德育”和“心育”并进,以达到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保持良好教学情绪和人格魅力,给学生心理以积极正向的影响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是个大学问,不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还要以己育人,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持良好教学情绪,以饱满的热情、阳光的心态投身其中。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即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将糟糕的情绪或不好的心情带到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和活动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情绪,给学生以正向影响。学生在教师良好的教学情绪下,自己的心理也容易积极、豁达和阳光。
除此之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实中有无数个例子证明,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会更好,学生从心理较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还可能会以教师为榜样,向教师的言行看齐。为此,德育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教育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保持健康心理,以良好的状态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德育活动生活化,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得到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实践证明,没有立足于青少年真实世界出发而设计的德育方式,没有基于心理教育平台基础的德育,导致的结果就是5+2=0(五天学校教育效果被两天真实世界生活所抵消)。[4]
在具体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适当将一些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如校园暴力案件、社会道德模范评选、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有兴致学、有参与热情的素材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这样进行理论教育会更有说服力,心理疏导也会更有针对性,效果自然更明显。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要尽力挖掘学生生活素材,从问题入手,从现象入手,从现实入手,教育理论与生活实相联系,与学生一起讨论产生问题或出现现象的根源,分析支配人行为的心理和认识规律,通过比较来判断行为和品质的善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让一切不适宜的思想观念根除,让一切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不良心理得以纠正。
另外,在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利用模拟社会环境、职业环境或开展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现实社会素材、社会公益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独立、勇敢、坚毅、协作、竞争和抗挫折等心理品质。当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德育教学活动的梯级推进;而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德育”和“心育”的双重效果,不断成长成才。
(四)运用新媒体资源,为德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更新快,传播速度快。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恰当运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适时辅导和疏通,为学生解决道德和心理困惑。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方式开展网上讨论和心灵的沟通。通常,对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现象,学生会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只要我们德育教师引导得当。德育教师可以先从班级QQ群里抛出某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同时,为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护学生一定的隐私权,学生可在QQ群里用自己的昵称来参与。言由心生,学生的言语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其心理状态的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表的内容一方面了解其对问题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适时与其互动,给予引导、疏通和纠偏,教育便在这有形无形中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必要时可以就网上讨论的情况举行一次专题课,进一步梳理、分析,师生达成一致认识,或者就此话题讨论情况让学生写感想和心得作为作业,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道德进步和心灵成长。
三、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说主要由德育课程教师来具体实施,但离不开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工作人员)、学生和其他相关教育人员与环境。只有各方协调好,相互协助,密切协同,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将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两育”教师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这显然不利于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此,有必要将“两育”教师协同起来。
首先,“两育”教师在学科教学备课中要相互交流、沟通,更好地了解彼此教学实施情况,便于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两育”教师通过交流沟通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教学目标。这样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有了针对性,教育教学效果便在自觉不自觉中呈现。
其次,德育学科教师应科学合理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说,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先天的优势,但如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采用传统德育教学方式,教育效果会很有限。“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育”重疏导和调适。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尽可能运用“活动”这个载体来实施,如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小组讨论、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交流对话、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教师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和从他处了解到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疏导、谈心谈话、结对帮扶、角色扮演等,必要时还可采取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等辅助手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努力提升教育效果。
(二)在德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科目
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唯有如此,才好保持“师道尊严”。德育教师若要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期望取得实效,自己不仅要拥有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要有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做到这点?职前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的学习课程中去,职后的培训和考评体系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训体系和考评标准里,时刻让“心理健康教育”陪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这样教师在德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才会更有底气,更能到位。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
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成效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可以说,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因素。
为让“德育”和“心育”成效得以巩固和深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如公告栏、标语以及校园广播等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活动、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作为育人机构,学校要充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挖掘资源,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四)向他方取经,与学生家长沟通,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德育学科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关涉多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教师有必要适时地向他方取经,既可向同行包括本校和外校的教师取经,也可向相应的专家学者取经,还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之力。另外,学生家长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德育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情况;与学生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掌握,及时解决,达到教育预期效果。
可以预见,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其显现其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育各方共同努力,齐头并进,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会得到顺利推进,而且会逐渐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针对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我们要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合理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得以较好地体现、渗透和融入,又使“两育”在学生成长进步提高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不要孤立地进行,要将“两育”协调好,自然地将两者融合一起,在充分发挥“两育”各自功效的同时,整合力量,共同育人。
[ 参 考 文 献 ]
[1] 程伟,于冬冬.关于学科德育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3):100-102.
[2] 方双虎.学科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