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煤炭产品 质量意识 产品结构 经济效益

孙煤煤矿主要产品有冶炼精煤、动力精煤、洗混煤和原煤等,本着“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的企业质量理念,靠质量去开拓市场。严格煤炭质量管理,依靠优良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开拓广阔的煤炭市场打好基础。

一、加强煤炭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企业人员质量意识

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产品质量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从而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想做大做强,在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因此,注重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是当今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煤炭企业的竞争加剧,多年来,我们一直把煤炭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虽然地质条件复杂,但通过强化煤质管理,商品煤的灰分较稳定,水分一直较高,加强煤质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从煤层配采,煤炭干燥方面控制灰分、水分,以实现最大效益。调整洗煤工艺指标,确定每个工序的质量要求,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的周密具体工作方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职工质量意识,充分保证每个工序质量指标达到要求。

二、调整煤层配比结构,提高精煤质量稳定率

根据各煤层现有的条件,尽可能,分装、分储、分运,努力降低上井毛煤硫分。洗选厂应及时联系调度室,了解和掌握井下各煤层的开采比例及质量情况,确保上井毛煤分仓储存。针对客户不同的合同要求,按比例配煤入洗,稳定产品质量。采取的措施:

1、提高产品质量的预测准确率,根据入洗原煤性质的变化,合理组织洗煤生产

与矿调度联系了解井下各个煤层的产量以及配比情况、原煤提升量情况,针对矿井的原煤产量结合各个煤层煤样对洗煤产品作预测,并确定旋流器的分选密度,以及精煤产品灰分指标。

2、确保悬浮液的密度稳定性

悬浮液密度的稳定与重介质的粒度、固体浓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购进重介质粉时,与供货厂家签订《重介质购货协议》,要求重介质的质量合格,磁性物含量大于95%,粒度要求小于325#的含量大于80%,介质粉进厂后经检验不合格,给与退货。另一方面,加强生产过程中悬浮液回收与净化工艺系统的管理,合理控制悬浮液的“分流量”,悬浮液中煤泥含量控制在30%~40%之间,确保悬浮液的稳定。

3、优化原煤储装运系统,确保入洗原煤质量稳定

对洗选厂的原煤生产准备及储装运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储煤能力为2000吨,实现不同煤层的原煤分别存储,同时可实现两套系统的单独运行。根据各个煤层的原煤储量,洗选厂通过产品预测,实现不同煤层的原煤配洗或单独入洗,另外,在井下已配比合理的原煤可储存在能力为1000吨原煤小仓,随时入洗。在洗煤停产时间,原煤卸落地可储存在露天场地,必要时可启动原煤回洗系统,确保入洗原煤的性质稳定,合理配料、粒度均匀、入洗量严格控制在280~300吨/时,确保给煤量的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4、建立设备包机制,实行设备点检制,确保设备工艺性能符合要求

建立设备包机制,将设备指定唯一责任人,该责任人负责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质量以及安全运行。实行设备点检制,由岗位工负责设备运行的班点检,班维修工负责设备日点检,分管副厂长负责考核设备日历化检修。制定设备“设备点检日历表”,由大班维护工负责实施。通过设备包机制和点检制的实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设备工艺性能达到要求,入介压力控制在0.28~0.25MPa,旋流器分选精度为Ep=0.035。

三、强化煤质管理,降低洗混煤水分

通过,商品煤的灰分较稳定,水分一直较高,由于集团公司内部实行“以质计价”收购制,即考核指标以商品煤灰分为主,水分、发热量等为辅,而计价则以发热量实际完成数为依据,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煤质管理,有利于在销售过程中执行同一个标准,特别是对我矿低灰、低硫、高发热量非常有利,但是影响低位发热量的主要是水分,而水分则是外来得多。加强煤质管理、降低洗混煤水分。采取的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规操作,洗混煤堆应由内向外,由低向高处推扒,每天疏通洗混煤场排水通道,推出的洗混煤应凉晒3~5天后销售,销售时,应提铲装煤离地面50公分。加大煤场管理力度。煤场是我矿对外的窗口之一,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大了对煤场的管理力度,提高了工作标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赢得更多的煤炭客户,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维护企业与客户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篇2

粮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是各级制定粮食产业政策的依据,对于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面向粮食主产区、主产县(市)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针对性、指向性越来越强,迫切需要准确的县级粮食产量数据作为宏观调控和指导工作的依据。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等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从年开始在县建立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制度,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获得粮食产量数据。经国家统计局核准后的粮食产量数据,为各级粮食产量的法定数据,并作为国家和省有关项目安排、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依据。按照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和省统计局的安排,本次调查采取由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牵头,会同县统计局组织有关的统计站和抽中村(居)开展调查的工作机制。主要任务是确定以县为总体的抽样框,按照规定的方法抽取调查小区,认真进行粮食作物的预产和实产调查,用于推算全县的粮食产量数据。为确保这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真实掌握我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为各级制定有利于粮食生产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翔实的依据,对促进我县粮食生产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粮食产品的需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开展抽样调查是一种科学的统计方法,是提高粮食产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必然选择。各级要充分认识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

二、严格执行统一的调查方案

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方法科学、操作规范。上级统计部门给我县抽选的调查点是以上一次农业普查资料作为抽样框,直接抽选行政村。通过对这些行政村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推算出全县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各抽中村(居)要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能随便调换调查村、小区或调查户。严禁弄虚作假和人为干扰调查数据的现象发生,以保证调查网点的代表性,从而真实反映我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

三、全力以赴做好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

我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涉及调查点、调查户较多,入户调查、实割实测、报表审核、录入等工作量较大,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国家统计局调查队作为调查工作的牵头部门,要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县统计局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从政策、市场、生产、科技、气象、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粮食生产形势,切实搞准粮食数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要认真做好对抽中村(居)调查员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检查以及主要数据的审核、录入和上报。为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对辅助调查员要给予一定的务工补贴;各有关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安排统计站人员经常到调查点进行指导并给予调查员适当补贴;抽中村(居)委会要负责解决调查员的交通费等实际困难,并且给调查员安排一定的时间入户调查、上报调查表;辅助调查员要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在规定时间内深入农户调查种植面积,实割实测阶段要按照《样本草图》到指定的地块、指定的地点收取粮食样本,按照要求单独保管、单打单晒,取得第一手资料,填写登记好台账,按时到调查队报送调查表。

篇3

关键词:渔业;粮食安全;作用;

农牧渔林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渔业乃是四大产业之一,在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问题最重要的是粮食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人口不断膨胀,我国又是个人口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反映到农业上为:耕地面积急剧的减少,耕地退化,沙漠化严重。最终导致粮食产量在低水平徘徊,严重影响民生。怎样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国际社会同样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看似没有太大关系的渔业和粮食安全问题就联系到了一起,因为渔业水产品的增产成为粮食安全性增加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就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

1 保障粮食安全中渔业的重要性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粮食的安全储备率正在不断下降,世界上也还有八亿左右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我国虽然已经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粮食安全仍处于紧张性的平衡中。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粮食安全问题显的更加的重要。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对耕地的开发,应放眼长远改变现代食物观念。

渔业不仅仅可以作为独立的产业存在,同样可以作为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的如今农业的后备资源,给予潜力的发掘与开发。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多都是水,可见渔业的发展前景是多么的广阔,解决粮食问题,应大力开发非耕地的资源,大力加产非粮食产物。

2 保障粮食安全中渔业的作用

2.1 渔业是重要的农业后备资源

渔业作为农业的后背资源,具有在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特点与优势。根据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水产品属于优质粮食,在粮食供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渔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的平衡

渔业的生产与发展不仅能改善粮食产量,而且可以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我国土地广阔,幅员辽阔,许多地方饱受干旱的折磨,导致粮食产量非常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而渔业的发展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希望。若有大面积的鱼塘,显然对环境的改善会有很大的帮助,水分的蒸发必定会增加空气的湿度和地方的降雨量,这样粮食产量不仅增加了,蓄水量也增加了,改善了灌溉改善了当地小气候,植被绿化又美化了环境,一举多得。

2.3 新型的生态渔业有利于改善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新型的渔业形式悄然而生,我们称其中一种为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中养鱼的形式。是一种节约粮食、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肥料、节约农药型的渔业。稻田中的鱼能够吃草和害虫,减少了杂草和害虫的存在,鱼类的粪便又能成为水稻的肥料节约化肥,经过有关细菌的分解,会培养出足够的浮游生物,为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样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最终实现粮鱼的双增产。有了足够的粮食,农民有了增收,生活也会更加稳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4 渔业养殖低耗高产更有利于粮食安全

渔业养殖消耗的粮食是最少的,但是能获取丰富的鱼蛋白,而鱼蛋白在维持人的身体健康中有重要作用。大部分的鱼类是不消耗粮的。有的鱼即使吃饲料,饲料的报酬率也很高,同等种的饲料所产的鱼蛋白能是所产牛肉的三到四倍,是所产猪肉的两倍。因此无论从经济效益方面还是改善饮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水平来看,渔业都是一种优化产业,应该得到优先选择,这也是大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3 渔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强化大农业观念,提高对渔业工作的领导

要认识到农业产业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交叉的生态系统。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积极发展渔业,实现各产业间综合利用,立体经营。

3.2 大力发展生态渔业

生态渔业是渔业产业的未来之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树立宏观的土地概念,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水域的开发和利用, 拓展人类的发展空间。

3.3 推进渔业产业化

首先要确立主导的产业, 实行区域化的布局。再者要集中力量建设渔工技贸一体化的渔业龙头企业。最后要增强渔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为产业提供发展的保证。

4 结语:

在认识到渔业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只要能够在思想观念上转变看法,在行动上积极落实,不断促进渔业产业的创新发展,相信粮食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

篇4

    本文将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获取3期不同类型湿地数据,进行面积变化的分析,进一步辅以景观梯度和转化关系分布研究湿地变化的时空分布情况,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湿地变化的影响因素.遥感图像处理及湿地数据获取根据《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参考国家林业局对湿地的分类,考虑东北地区湿地的实情,将湿地分为近海及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草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包括水稻田及库塘).选取1975年MSS数据(147景),2000年ETM数据(97景),2007年CBERS-2数据(226景)为遥感数据源,经过波段合成、几何校正、图像融合等预处理,结合湿地光谱特征,建立不同类型湿地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利用MAPGIS软件得到3期湿地数据.面积最小类别对应的最优分辨率是解译的最大分辨率[16].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即一个像元,不包含有意义的环境语义信息.结合3类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及湿地斑块特征,将10个像元确定为面积最小类别的最优分辨率,则MSS、ETM、CBERS数据所对应的最小面积分别为0.064、0.003和0.004km2.综上,湿地的解译精度可以达到0.1km2.景观梯度计算景观梯度是指某一景观类型在单位面积内的占有率,不同时期梯度值变化及空间特征,可以反映其受干扰过程和退化趋势.本文以50km×50km网格计算景观梯度,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插值生成的景观梯度分布图,可以很好地反映湿地变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公式参见文献[17-18].转化关系计算转化关系可以明确不同类型湿地此消彼长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变化的原因.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计算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特别是水稻田)分别与其它4类湿地间的转移关系及空间分布,体现湿地景观变化的类型和分布情况.计算公式参见文献[19-21].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利用SIMCA-P软件,选取自然因素(气温,降水)和人为因素(人口数量,居民地,GDP,粮食产量)作为影响湿地变化的因子,即自变量,5类湿地为因变量,以东北地区40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分析1975—2000年、2000—2007年两个时间段湿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气温及降水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逐年气象资料,人为因素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1)交叉有效性为了确定更好的回归方程,用交叉有效性来确定需要提取的成分个数.测量成分对预测模型精度的边际贡献的尺度如下:当交叉有效性Q2h≥(1-0.952)=0.0975时,成分的边际贡献是显着的[10].(2)VIPj指标和w*1r1/w*2r2平面图选用VIPj指标和w*1r1/w*2r2平面图分析5类湿地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VIPj指标表示每一个自变量在解释因变量集合时的重要性.w*1r1/w*2r2平面图是在坐标系内以二维坐标值来绘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位置,由此观察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位置越接近,说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具体公式参见文献[10].(3)模型精度评价通过观测值与预测值的比较图直观考察偏最小二乘回归的质量.如果观测值与预测值分布均匀,即判定偏最小二乘回归质量较高.

    东北地区湿地变化分析

    湿地面积变化32年来湿地总面积先减少后增加,但在整体上依然呈减少趋势.湖泊湿地与河流湿地趋于稳定,二者的变化面积与自身变化前面积相比要小很多.海岸湿地在1975—2000年变化剧烈,减少了68.0%,减少面积为888.2km2.沼泽湿地是1975年东北地区湿地系统的优势景观.1975—2000年减少了62.7%,2000—2007年的小幅增加(面积为2566.2km2)远比不上1975—2000年减少的面积,因此,沼泽湿地32年来仍显着减少.人工湿地在2007年成为优势景观,面积为30995.3km2.在1975—2000年、2000—2007年分别增加了142.6%,65.2%,增加幅度降低.人工湿地在32年来持续增加,但速度减缓(表1).在人工湿地的亚类中,水稻田的变化要比库塘剧烈.景观梯度选择面积变化显着的的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特别是水稻田)计算景观梯度的分布.为保证不同时期景观梯度的可比性,同类湿地每一级别景观梯度的划分保持一致(图1).32年来,沼泽湿地景观梯度值域呈收缩趋势,高值区分布减少.三江平原在1975年是高梯度值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鹤岗—佳木斯—双鸭山—鸡西一线的东北部,以双鸭山市西北部、佳木斯东北部较为显着,最高值可以达到92.自1975年后,景观梯度逐渐下降,分布变得稀疏.位于盘锦市的双台河口湿地高梯度值均处于50—60之间,高值区在1975—2000年扩张,2000—2007年收缩.黑河市与松辽平原北部区域(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白城市、松原市)沼泽湿地景观梯度分布变化情况相似:1975—2000年景观梯度分布范围明显减少,2000—2007年有小范围增加.黑河境内景观梯度值急剧下降,由1975年的DI≤40下降为2007年DI≤10;而松辽平原北部区域有小幅上升,由DI≤20上升为DI≤30.呼伦贝尔市西南部景观梯度分布范围逐渐缩小,但值域变化不大.哈尔滨市东北部的景观梯度值由DI≤30,下降为0,沼泽湿地减少形势严峻.水稻田景观梯度变化与沼泽湿地有较高的耦合性,分布在沼泽湿地景观梯度值下降、分布减少显着的三江平原、松辽平原北部、哈尔滨市东北部.以上区域中水稻田景观梯度分布扩展,最高值持续增加,2007年可达82.哈尔滨市东北部、佳木斯西南部、七台河市西北部水稻田景观梯度呈现了从0—2.5到20—30的飞跃,而三江平原东北部则由0—2.5上升为70—83,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盘锦市景观梯度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最高值由1975年的11上升为2000年的14,再下降为2007年的11.整体而言,32年来水稻田景观梯度最高值呈上升趋势,高值区面积增加,分布密集.转移分布32年来,沼泽湿地转化为水稻田的面积始终是最多的,虽然逆转化面积有所上升(由1975—2000年的459.9km2上升为2000—2007年的576.5km2),但净转化面积一直大于0.1975—2000年转化为水稻田的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鹤岗—佳木斯—双鸭山—鸡西一线的东北部、哈尔滨市东北部、松辽平原北部(齐齐哈尔市南部、大庆市西部、白城市北部);2000—2007年转化面积明显减少(由1975—2000年占初期面积的8.2%,下降为4.8%),主要分布在双鸭山市东北部与佳木斯市交界处、鸡西市兴凯湖北部、齐齐哈尔市中部、白城市东北部(图2).结合景观梯度分布,沼泽湿地与水稻田的转化关系很好地解释了两者景观梯度存在耦合性的原因.使水稻田增加的来源中,按所占比例排序依次为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海岸湿地、湖泊湿地,且比例逐年减少,说明将天然湿地开垦为水稻田的面积减少.其中,比例下降最为显着的沼泽湿地,由1975—2000年的18.8%,下降为2000—2007年的0.7%.

    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交叉有效性Q2h≥0.0975的原则,选取两个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从VIP指标可以看出,1975—2000年影响湿地变化的最剧烈的指标是年平均气温,其次为年平均降水量;2000—2007年影响湿地变化的最剧烈的指标仍然是年平均气温,但人口数量已经取代年平均降水量成为第二重要的影响指标(图3—4).可见32年间,湿地的变化从受自然因素影响转变为受人为因素干扰更大.在1975—2000年,与海岸湿地最为接近的是人口数量,其次是年平均降水量、居民地面积.表明在该研究时段内,海岸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居民地扩张对海岸湿地的占用,以及年平均降水量的减少.与沼泽湿地相关性最高的是年平均气温,在此时段内,粮食产量对其影响较小.而影响人工湿地变化最大的因子是年平均降水量,其次是粮食产量(图5).在2000—2007年,粮食产量、居民地面积、年平均降水量依然与海岸湿地距离较近,对海岸湿地影响较大的因子与前一时段相同.粮食产量成为与沼泽湿地相关性最大的因子,说明该时段内沼泽湿地的变化受粮食产量上升这一因素的影响最大,年平均气温与沼泽湿地距离变远,该因子对沼泽湿地的影响已经不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年平均降水量、居民地面积、GDP、粮食产量与人工湿地的距离均较近,对其影响程度相似(图6).纵观32年,年平均降水量及居民地面积持续影响海岸湿地的变化.沼泽湿地在1975—2000年受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而在2000—2007年受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人工湿地在整个研究时段内与年平均降水量和粮食产量均保持较高相关性.对1975—2000、2000—2007年5类湿地回归方程的模型精度考察结果显示,除2000—2007年的人工湿地外,精度均较高.可以看出,比较图中的趋势线两侧样本分布不均匀(图7).

篇5

关键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措施;吉林长春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96-03

长春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增收、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谐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供给,尤其是在目前国际性经济回落期,粮食安全供给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保持长春市粮食总量的持续稳定提升,实施增产150万吨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核心的任务在于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是把长春市由国家粮食主产区打造成为核心产区最为艰巨的任务,也是长春市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建设好的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

1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

通常所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的一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由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的投入能力所决定,由年度的粮食单产和总产量所表现。耕地、资本、劳力、科技、环境等要素每年能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的质和量,就决定了粮食产出的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衡量我市农业生产总体水平和农村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

1.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近5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推动下,长春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条件和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在不断积累、建设过程中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市粮食总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不足250万吨,到2008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884万吨,相当于改革前2倍多,30年间长春市的粮食产量已经跃上了3~4个台阶。在耕地播种面积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这标志着长春市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4万公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8%左右,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总施用量达80万吨,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全市粮食平均产量逾9 000kg/hm2,创历史最高水平,比全国平均产量高出30%。

1.2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潜力相当巨大

耕地资源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载体,没有耕地资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无从谈起。在这方面长春市是具有优势的。一是长春市后备耕地资源较为丰富,临时性耕地面积有10万公顷左右;另外,还有近5万公顷宜耕后备耕地资源,通过土地综合治理,可增加基本农田面积10万公顷,增产粮食50亿吨以上。二是中低产田改造潜力较大。全市现有中低产田60万公顷,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有增产的潜力。三是全市现有50万公顷的高产田,通过采取综合性增产技术措施,全部建成高标准粮田,粮食产量可以继续提升。

1.3粮食产量年际间大幅波动,表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稳定性

近10年来长春市粮食总产由1998年的827万吨,到2008年登上884万吨的台阶,净增57万吨,增幅为6.8%,年平均增产幅度为0.68%,榆树1998年粮食总产为235.6万吨,2008年为282万吨,净增46.4万吨,增幅为19.6%,年平均增产幅度也仅为1.96%,最低年份总产只有162万吨,与2008年相差120万吨。尽管天气自然灾害是引起粮食产量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因素,粮食产量的波动已由波幅扩散式古典型波动型向波幅收敛式增长型波动转变,但是无论从年际间增产幅度,还是高低年份存在的巨大总产量的差异,都说明长春市作为粮食主产区、粮食大市(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相当的不稳定,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反映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抗御自然灾害的水平仍然有限。

1.4长春市具有提高粮食单产的潜能

潜在粮食增产能力是指在现实粮食产量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的能力。在不增加播种面积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任务,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通过运用计算5年平均产量,可以看出长春市粮食产量每隔5年有一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随着粮食产量绝对水平的增加,产量提高的难度也在加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同时,可以发现长春市粮食产量上升趋势是明显的,只有在个别年份因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粮食产量的上升趋势受到影响,但总体上升趋势没有变。目前长春市有平均产量7 500kg/hm2左右的中低产田3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0%;6 900kg/hm2以下的低产田2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5%;而仍有平均产量在7 950 kg/hm2以上的较为高产田50万公顷,近年来还涌现出创每公顷单产十几吨粮的高产地块。这些表明在县际间、地块间单产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提高单产水平的空间和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潜力很大。把专家的产量转化为农民的产量,把小田块的高产转化为大面积的均衡增产,长春市粮食增产的潜能就会得到挖掘和释放。

2影响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问题

2.1土壤有机质减少,耕地肥力不断下降

近些年来,榆树市的土壤质量变化突出问题有2个方面:一是黑土层变薄,平均每年流失黑土层0.3~1.0cm,全市40%的面积腐殖质层厚度不足30cm;二是有机质下降较快,1958~1981年的22年里,有机质含量下降了0.06%,而家庭承包以来的近30年里,有机质含量下降了0.25%,目前还在以每年0.01%的速度下降。许多农技人员反映,土壤地力下降,通透性变差,水和肥存不住,小旱地冒烟,小涝水汪汪,作物病害增加,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影响。

土壤肥力下降,主要是肥料施用结构不合理,化肥施的多,有机肥投入很少。近些年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持续增加,许多地方化肥的资金投入已经占整个生产投入的60%以上,尤其是2008年。这虽对当前的粮食增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重种轻养、重化肥轻有机肥,土地越种越薄。九台市反映,目前大多数耕地已有25年没有施用过有机肥。德惠市农业局反映,由于农家肥施用数量减少,秸秆还田几乎没有,土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在逐渐下降,2000年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近0.1%。据了解,施用有机肥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普遍认为是十分明显的,农安县开安、合隆、烧锅等乡镇有不少农户,在运用常规种植技术的情况下,多年坚持施用以鸡粪为主的农家肥,正常年景玉米产量在15t/hm2以上,而2008年长春市推荐全国的几个粮食生产大户,玉米产量也仅在12t/hm2,这充分体现出施用有机肥的作用。农户调查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农户有机肥投入减少,一方面是农村外出务工的增多,积肥追肥缺人手,许多在家务农的也不愿再干这种又脏又累的“苦力活”;另一方面是村屯内无处积存农家肥,施用成本高,导致大田作物有机肥投入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种植结构单一、小机灭茬、浅耕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对土壤地力的影响也很大,土壤板结,容重增大,孔隙减少,蓄水、保肥能力减弱。据九台市农机部门测算,深耕22~25cm,可增加蓄水90t/hm2以上,而现在大多使用小型农机灭茬整地,耕层只有10~15cm,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

2.2种子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至关重要作用,但良种供应上存在着品种繁多、价格过高等问题

调查的5个县(市)区都认为,近几年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良种良法的推广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榆树市基本上每3年粮食品种更新换代1次。基层的农业、农机部门同时反映,虽然影响粮食增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而良种又是关键中的关键。走访农户、农机调查也普遍认为,下一步提高单产重点靠新品种。但各地也反映,由于近些年粮食价格低,卖粮难,农民种粮由注重选择产量高的品种转向选择质量好的品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产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培育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实现增产和增效的统一,是今后粮食品种培育攻关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种子供应上,农民普遍反映玉米品种就达上百种,让农民很难选择适合品种,农业部门主推的一些品种还买不到,同时好的品种价格特高。

2.3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支持作用日益突出,农业科技贡献率还较低,推广工作缺乏亮点

科技促增产,是影响粮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被认识、接受和重视。这几年在国家和省里农业科技项目实施的推动下,长春市依靠科技推动粮食增产的成效也是十分明显的,但仍有不少项目仍没有真正落实到户、到田间,有不少具有实用价值的增产技术推广普及率还不高。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榆树市为例,3年应用面积为6.7万公顷,仅为该市播种面积的1/4。这2年全市每年玉米螟发生面积都在53.33万公顷,而应用赤眼峰防治技术的面积普及率仅在25%左右,仅此损失粮食80万吨。机械作业特别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具有增产作用,但这几年由于技术指导宣传等环节上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地方用人工扎眼器取代了播种机,投种量增加,出苗并不十分理想,这也正是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引发的问题。与此同时,长春市农业科技推广缺少抓手和项目支撑,没有比较明确的结合本地实际的确定主推技术。作为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最为有效的载体,还没有引起重视而普遍开展起来。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仅为48%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农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目前,长春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7年,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仍在40%左右,农机手50%为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不足4%。

2.4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大型农业机械配置不足,制约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

大中型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几年长春市农机装备在国家购机补贴和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的拉动下,一些乡镇大中型农机拥有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从全市看,仍然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五多五少”的现象,即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少;动力机具多,配套机具少,全市机具配套比仅为1∶2.4,产中机具多,产前和收割机具少;质次价高的机具多,科技含量高的机具少;靠补贴购买的多,自主购买的少。近几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全市每年新增大型拖拉机300多台,但36.75KW以上的拖拉机仅为5 345台,占拖拉机保有量不足5%,其中还有近20%是老旧拖拉机,使用年限在在8年以上,能耗高,作业效能差,动力不足,难以进行深翻、深松等作业;还有一部分是从事运输的,真正投入农田的大型拖拉机不到4 000台。而长春市大型拖拉机拥有量应在1万台以上,因此大中型农机不能满足农田作业的需求。现有的机具如翻地犁、灭茬机等多为20世纪80年代产品,技术性能落后,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深翻的机具、精量播种、综合整地机具整体上看保有量少,如节能型综合整地机全市需求应在4 000台以上,而目前实际仅为2 000多台。由于国内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普遍难以适应长春市玉米秆高、粗、结穗大等特点,作业质量差,农民不接受,也影响了玉米收获机的发展。到2008年底全市拥有玉米收获机可达300台数,但仍不到山东省保有量最多的一个乡镇,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2.5生产规模小,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依然突出,对粮食综合能力构成经营体制和操作性约束

作为粮食主产区长春市人均耕地不足0.67hm2,每个农户经营种植规模平均为1~2hm2粮食作物,仍是长春市农业生产的主体格局。近几年国家粮食直补等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即使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仍不放手,转包了出去的只是少数。现行土地流转方式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抑制了土地向种田能手户集中,不利于提高粮食单位产和稳定产量。普遍采取自营农机自耕自种,或农机大户在耕、播等生产环节上为农户提供部分作业服务。因此,不同程度制约规模经营的发展。比如,深翻耕地,没有旋转翻地犁,2个农户之间就存在堑沟的问题。前几年村上机动耕地可以补偿,调剂解决,现在村上机动地都已发包出去,无法解决;再加上油料价格上涨等原因,造成深翻深松耕地面积下滑。以产粮大县榆树市为例,秋翻面积已由前几年的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降至不足20%,逐步被综合复式作业机或小机灭茬代替,2008年推广深松作业有所改善。再如,近2年来粮食产区机械播种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而人工使用推、扎播种器大量增加,以德惠市为例,人力播种器具已达数万台。前几年推行的耕地轮翻制、“统种分管”制等依靠乡村经济组织协调“大机器与地块”矛盾等有效的方法,由于村级功能的弱化,也无法实施,现在是靠农机户与农户之间通过市场的调剂解决来完成。

3提高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3.1增强规划统领能力,编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规划

保持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期稳定提高,就必须全面把握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变化的特点与规律,以及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同时,又要认识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多种要素构成,能力建设需有全面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实际产出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力建设需有超前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动态变化的,能力建设需有稳定性,粮食综合生产的提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能力建设需有持续性,必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为此,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应组织编制长春市保护和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长期规划,科学地做好长远规划布局,以此为纲,持之以恒,加强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长春市应有的贡献。

3.2增强系统投入能力,制定行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行动方案

根据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粮食单产能力进行排序,科技进步水平是第一位的硬约束。各级种子农业和农机科研、推广、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农业体系、部门都分别承担着提高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责任和重任,每个体系、每个单位都应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长春市农业系统各相关部门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主动参与,全力投入,积极实施。近5年,要以增产150万吨粮为目标,分析各体系、各单位所处的位置和担当的任务,制定出本体系、本部门详实细化、具体操作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方案。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工作原则、行动内容、重点工作、考核办法、保障措施等,坚定不移、苦干实干、扎扎实实地把这件事做好。

3.3增强集约运作能力,形成合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新机制

明确农业各体系、各部门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所应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性、关键性、根本性的问题,整合部门、项目资源,将同类项目资源、以增产为目标的项目,在分别上报下达的同时,在实施中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统筹推动实施,从而达到集约运作、资源优化、节约投资、增加效应的目的。要集中农业和农机科研、推广、植保专业人才资源,吸收各体系专家投入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各项技术、措施研究与推广指导,增强粮食增产的科技力量;集约重大项目资源,与良种推广补贴、深松深翻补贴、高产创建、沃土工程、全程机械化、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防治等惠农政策与科技项目紧密结合,加强合作,配套运作,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合力推进,达到1+1>2的效果。

3.4增强地力产出能力,实施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工程

改善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犁底层变硬、蓄水保肥能力变差的现状,采取多方面措施,大力搞好地力建设。使地力等级提高1~2级、打破犁底层深度25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3%、土壤蓄水能力增加10%、化肥利用率达到10%~15%,使耕地资源提升到具备为单产增产5%~10%以上的能力。一是坚持组织实施好大型农机深松深翻作业补贴项目,改变土壤耕层现状,提高蓄水保墒能力。二是3年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80%,5年达到100%;推广机械深施肥技术,全面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三是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实行长期定位监测。四是实行秋送农家肥补贴,增施有机肥,3年达到100万公顷。五是结合长春市承担实施国家沼气建设项目,发展有机肥源。家家有标准厕所(水泥或缸)、猪有圈、禽有舍,家家有沼气池,户户有掏粪工具,对每个村屯进行规划,设立堆沤场所。每个村屯集中组建有机肥资源发酵池,使肥料充分腐熟,同时产生沼气等有效能源。六是针对有机肥料有养分全、培肥地力、肥效长等特点,但由于生产有机肥的成本相对较高,工艺复杂,地方财政资金短缺,无力对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提供相应补贴的现状,亟需长春市拿出立项报告,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支持;鼓励各大养殖场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工厂无害化处理,确保有机肥料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高商品有机肥的市场占有率。

3.5增强科技支持能力,提升农业科技的贡献率

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要采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积极行动,联动开展科技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科技的到位率、入户率、普及率,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平均提升1.2%~2.0%,5年内达到60%的水平。一是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完善运作机制。加大对县、乡两级农业、农机特别是县一级推广机构的扶持力度,保证能够正常的开展工作。实现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计划,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问题。探索建立村级技术服务站点,聘请农业技术指导员、农机作业指导员,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科技承包。把项目技术补助资金,直接分配到农户、地块,农技人员与农户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合同,由农户向农技人员用补助资金购买技术服务。二是改变农业大市没有农业科技园区的局面,集中资金、力量建设示范引领长春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流科技园区。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素质。采用技物结合的办法,加大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力度,使他们首先掌握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再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培训机制要市场化。政府主要是筹措培训资金,建立培训渠道和场所,加强培训监管。具体的培训工作采取投标方式,鼓励各类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机构通过竞争择优承担任务,培训后授予资格。农民培训要与市场接轨,培训形成有效的资格,并在政策上实行鼓励政策。比如可享有贷款优惠、政府农业补贴优惠、创业优惠等。要形成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使农民有需求时就有供给,能够及时获得培训。四是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创新,使其成为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重要渠道,农民与农业、农机、植保、种子专家面对面互动型交流的平台。

3.6增强农机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

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对增加粮食单产、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好处很多。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施肥、收获对粮食增产的综合贡献率可在8%~10%以上。作为一个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平原区域,长春市应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的机遇,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粮食机械化的发展,5年内全市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面积达到33万公顷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超过50%。一是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保有量,加快发展水稻收获、机播和玉米播种、深松等机具,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1万台,农机具达3万台(套)。二是积极引导发展规模经营,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特别要总结和发展以机械化为依托的规模化经营模式,走有本地特色的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三是搞好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服务。每年增加超过200个,5年内这2类组织发展到2 000个。加强技能培训、农机生产作业的指导,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使其成为农机生产作业的主导力量、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重要力量。四是针对粮食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示范推广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

4参考文献

篇6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就是说,在世间的万事万物中,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人们可以慢穿锦衣华服,可以慢住高楼大厦,可以慢坐高速汽车、火车,可以慢……但就是不能怠慢了肚子。改革开放30年来,靠政策,靠科技,今日的中国人肚子吃饱了,但千万不能饱肚忘饥,伤愈忘痛,因为饿肚子的日子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太沉重了!

也许有人会站出来说,现在生活好了,还说以前那些陈事做什么。我不同意。虽然上世纪60~70年代饿肚子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远去,虽然两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正视一个冷酷的现实:粮食这一严重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警示世界,警示中国。

从世界来看,目前粮食安全存在三大问题:总量不足是其一。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40年后将会新增30亿。如果此论成立,那全球粮食产量需要提高70%,这将是目前粮食生产和耕地状况难能达到的。南北“粮食鸿沟”拉大是其二。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后,发达国家粮食消费变化不大,影响不深,但发展中国家却深受其害,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的农作物产量比2008年前减少了25%。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不断加大是其三。近些年来,气候变暖、水资源减少等因素使粮食问题雪上加霜。据专家预测,如果温度升高2度以上,亚非拉低纬度地区的粮食产量跌幅将达到20%到40%。而且,粮食危机往往带来政治危机,而政治危机又会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正如有识之士指出的:粮食安全已成为一场人类共同面临的“输不起的战争”。

篇7

1 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了以机械代替人力,极大的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有效节约了农作的时间,增加了粮食产量,进一步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以河北省为例,2014年,河北省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达到73.2%,耕地产出率为3647元/667m2,全省农村劳动生产率为25743.2元/人,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为134.3%,与2013年相比有着显著的提高[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粮食产量得到有效增长。机械化农业生产采用深耕、深松或联合整地的方式进行作业,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良好的肥力,对促进粮食高产具有积极的影响。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2.1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

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信息服务体系得以建立,为农机推广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农业各部门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体系,培养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以此作为平台,向农民朋友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技术服务及新科技成果等有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信息,并为其提供相关服务,使农民朋友对农机化生产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指导,明确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农机推广部门要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平台的重要性,以此来作为与农民朋友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加速农机推广的进程。

目前,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有着明显的提高,农机设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研发,在农机化推广的过程中,要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寻求创新,加强农机推广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研发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进一步提升农机设备的科技化水平,在农民中间培养能够熟练使用农机设备和掌握农机技术的人才,这对于农机推广工作来说意义重大,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3]。

2.2选择性的技术推广

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选择的新型农机设备和新技术都应该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条件,需要事先进行考察,要看农机设备对当地农业生产是否适用,技术的可行性需要予以评估和判断。从全局出发,考虑农机推广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影响,选择见效显著的农机技术。技术推广前要进行试验,确保其可行性和可靠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耕地条件不同,相同的农机设备和农机技术不能完全得到普及,这是农机推广工作当中的难点。因此要做到农艺与农机推广技术相互结合,使农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其实用性,有利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另外经济性是农机推广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机械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农机推广的努力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覆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

篇8

2012年,黑龙江省在上年粮食总产量登上1100亿斤台阶、跃升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增长到1250亿斤,保持总产量、商品量居全国“双第一”的粮食大省。

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省耕地面积1151.6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10亩;水资源总量810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水量468立方米;天然草原面积约433.3万公顷。其中,主要耕作土壤为黑土——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典型的黑土面积约为7万平方公里,属难得的稀有资源;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全;农区地势平坦,并且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粮仓的优势条件。近年来,该省粮食产业日益呈现以下重要特点:

(一)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

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中呈现一个重要特点,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玉米、稻谷和大豆等三大作物,都占据重要地位。以2010年为例,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1139.1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0.425%。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在高基数之上再增加到1250亿斤,比上年增加140亿斤。其中,玉米增幅最大。从2008年以来的5年间,黑龙江省增产粮食总量高达457亿斤,占全国同期新增粮食产量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

(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5度,是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拥有发展绿色食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生状态,天蓝水碧、四季分明。漫长的寒冬阻止了病虫越冬,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和农药使用量。夏季昼热夜凉,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产出的农产品口味纯正色香、质量安全可靠、营养全面丰富。

近年来,全省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其重点是抓好绿色食品总量扩张、优化质量、全程监管、品牌整合和市场开拓,促进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据统计,到2012年末,黑龙江省绿色粮食等各种作物种植面积高达6700万亩,实物产量3510万吨,全省“三品”认证数量达到10807个,其中绿色食品达1054个,居全国首位。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高的省份。

(三)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仓

随着黑龙江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从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间,全省粮食总产量从627亿斤增长到1114.1亿斤,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全省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跨越,跃升为全国第一位。与此相应,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提高:2011年达到2907.98斤,2012年再升为3383.45斤,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黑龙江粮食商品率不断提高,由新世纪初的70%上下,提高到目前的82%以上,向全国贡献的商品粮数量大幅增加:仅2006~2010年的5年间,黑龙江省贡献的商品粮累计达到3229.5亿斤,粮食优质率依然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目前,在我国现有的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能够调出较大数量商品粮的省份已为数不多了,而黑龙江省始终是佼佼者。黑龙江省用占全国1/10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可养活全国1/6的人口;粮食产量、粮食增量、粮食商品量和输出量,均摘下中国“第一粮食大省”的桂冠。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的“五大”特点

今日之黑龙江,无愧于“中华第一大粮仓”的美誉。那么,黑龙江省近年来是如何跃升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的?走访广袤的黑龙江大地,就会得到明确的答案。这就是一连串“大”字:大水利、大农机、大流通、大科技、大合作。这“五大”,有力地挖掘出黑龙江粮食增产的潜力,不断探索现代化大农业的道路。

(一)大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黑龙江省以大步伐发展“大水利”,建设灌溉大系统,绘制出建设“大水利”的宏伟蓝图。全省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1500亿元,实施农田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滨水城市等“十大工程”,构建起“五大体系”: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现代水利管理体系。迄今,黑龙江省完成国家“节水增粮”行动规划任务,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5000万亩;水库兴利库容达到120亿立方米,地表水调控能力由13%增加到18%;水田地表水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73立方米,为“十二五”全省粮食总产冲击1500亿斤目标夯实了水利基础。

(二)大农机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黑龙江省近年来积极夯实“大农机”的装备基础,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黑龙江省在建立“大农机”格局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现代农机合作社。黑龙江省从2008年开始率先建设投资规模达到1000万元的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过5年的发展,至今已建成797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建设标准高、机具配备全、经营活力强的特点。目前,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总动力达到301万千瓦,入社社员的数量发展到11.2万户,入社土地面积达到593万亩,辐射土地扩大到40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5以上。

(三)大流通

市场流通体系是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手段。黑龙江省粮食部门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服务宏观大局和服务“三农”为主旨,围绕省政府规划的“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积极开展服务,采取了一系列攻坚措施,开拓粮食“大流通”的市场网络,实现了“十二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良好开局。迄今,黑龙江省已与全国15个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谱写了产区与销区合作共赢的“大流通”新篇章。

(四)大科技

科技是粮食持续增长的动力。黑龙江省着力以科技创新开掘出粮食增产的内在潜力,把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施肥科学化贯穿于粮食生产全过程,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9.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粮食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从2011年以来,黑龙江省创造了全国粮食总产和粮食商品量“双第一”的业绩,“大科技”的强力支撑功不可没:

(五)大合作

黑龙江省勇于探索和突破,创新“大合作”的经营方式。近年来,黑龙江勇于探索专业合作社、“场县共建”等多种方式,实现多部门的大合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规模经营水平。2011年以来,黑龙江各垦区共出动拖拉机10477台,为地方代耕、代种、代收总面积达4052万亩。

抓紧战略机遇期,促进我国粮食大省“由大转强”

在赢得“九连增”之后,我国粮食仍然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但也进入难度更大的攻坚期。抓紧机遇,奋力攻坚,促进我国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对保障国家粮食可持续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促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31个省、市、区中,有13个粮食主产省(区);11个粮食产销基本平衡省(区);7个粮食主销市(区)。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两大地区。2011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播种总面积为7910.41万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比例高达71.54%;总产量达到4342.17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列高达76.02%。同年,全国粮食商品量达到34461万吨,商品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为60%。在13个粮食主产省中,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等7个省粮食商品粮增量都在100万吨以上。其中,黑龙江省商品粮增量超过500万吨。目前全国1/4的商品粮由黑龙江省和河南省提供。事实表明,粮食大省在全国粮食产销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粮食安全的“中流砥柱”。

然而,必须清醒看到,近年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商品粮供应能力发生了较大变化:商品粮输出量较大的省(区)仅有7个;商品粮输出量变小的有2个;粮食输出和输入基本平衡的省有3个;完全变为粮食输入的省有1个,粮食主产省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矛盾和“瓶颈”。

一是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即国家需要多增产粮食,而农民需要增加收入;二是粮食现代化与土地“碎片化”经营权承包的矛盾,即适度规模经营与小农生产不适应;三是粮食基础设施落后与持续发展的矛盾,即农业农村生产与农民生活设施薄弱,不适应粮食现代化持续发展的需要;四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与风险分担机制的矛盾,即“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长期未取得根本改变;五是粮食部门的社会职能与管理手段“空心化”的矛盾,即粮食部门缺乏宏观调控手段与其承担的职能不相适应。

上述深层次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需要从“顶层设计”的宏观高度,采取重大战略对策,逐步加以解决,以有效促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具有十分重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可持续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需要;二是保障民生基本需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三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需要,为其创造物质基础;四是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促进地区优势充分发挥,使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五是加强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抵御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的需要,以牢固掌控本国粮食主动权。总之,要把建设粮食大省置于“三农”、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有力促进其“做大、做强、做富”。

(二)衡量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基本标准

衡量一个粮食大省“由大转强”、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强后盾,决不是一个称号,而是具有重大的分量和达到必要的标准。从粮食产业不可少的要素考虑,一个粮食大省“由大转强”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客观标准:

一是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高。通过“四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就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优质高产为方针,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以高度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为主要标志,以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为条件,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作为最重要要素的耕地,要保有足够的数量和质量。高标准基本农田、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质量和优质率、人均粮食占有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现代粮食流通和物流体系功能高。粮食大省“由大转强”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就是具备现代粮食流通和物流系统。包括粮食流通职能机构健全,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充分,粮食多成份、多渠道、多形式流通繁荣灵活,粮食超市、连锁、配送等“现代业态”形式广泛普及。与此同时,与粮食总产量、流通量不断增大相适应,粮食储备规模也不断扩大。鉴于此,在粮食主产区必须建立完整的粮食物流系统,即把各种粮食仓储、运输、装卸等各种设施有机结合为完整的系统。其中,特别要采用绿色储粮和“四散”储运方式,做到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以充分发挥调控作用。

三是粮食科技贡献率高。粮食主产区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在保障足够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粮食优质率即提高粮食单产和提高粮食品质质量。包括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广良种良法、节水灌溉、科学施肥与田间科学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粮食科技贡献率。目前,全国粮食科技贡献率为52%,与经济发达国家80%的粮食科技贡献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粮食主产省(区)实现“由大转强”,粮食科技贡献率至少要达到或超过80%的水平。

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高。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农业将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即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大省在“由大转强”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即在坚持以农民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前提下,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合理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大对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提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提高其组织化程度,以适度扩大规模化,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率和规模效益。

五是粮食供应商品率高。粮食商品率是衡量提供商品粮数量的指标,其高低取决于粮食商品量的大小,也是反映粮食生产发展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提供商品粮的主产省呈现趋向减少的趋势,或提供商品粮的数量减少。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理应也必须提高粮食商品率和粮食优质化率。即可提供较大数量的商品粮及其制品,除了满足本省的粮食需求之外,还可向全国提供更大数量的商品粮食。

六是现代粮食加工业体系发达。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决不可停留在只提供原粮的生产基地的地位,必须成为重要的粮食加工基地,建立现代粮食加工业体系,特别是要积极发展主食产业化经营。其基本途径在于,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涵盖粮食收储、粮食加工、粮食物流、成品销售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此过程中,全面转变发展方式,采取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三高三低”,即:高产出,低投入;高效益,低消耗;高效率,低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我国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对策建议

一个“粮食大省”真正转变为“既大又强”的粮食基地,既关系粮食产业组织经营体制和机制,又涉及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提升。这要求粮食主产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发展规模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新四化”的宏伟目标。

(一)以“大资源观”为理念,突破日益加剧的资源约束

所谓“大资源观”,就是不仅要扩大资源的外延,而且要充实资源的内涵一一提高要素资源禀赋。我国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守住“天下粮仓”,实质上是严把18亿亩耕地“红线”的关口,开发和保护好“水、土”两大关键要素。然而,从发展趋势看,包括粮食大省在内的粮食资源约束性越来越大,必须实行以“水、土”为中心的“大资源观”,即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和水源的同时,还要开阔视野,积极开发、改良和利用水域、丘陵、荒地,乃至沙漠,使其变成宝贵资源。

首先是强化“双严格”制度,提高要素资源的利用率。这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粮食大省“由大转强”不可替代的战略措施。粮食大省更要带头坚持18亿亩基本农田“红线”的方针,强化严格保护耕地、严格节约耕地、保持足够粮田面积的原则。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丘陵山地、宜农荒地、江河湖海的开发,保护和改良环境,防止和消除污染。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积极改造草原、保护天然林的重点生态工程;继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完善节水灌溉系统,加强抵御旱灾的能力,切实巩固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有效提高我国“水、土”资源利用率。

其次是强化“双积极性”,提高稀缺耕地的产出率。迄今,我国还有2/3的农田是中低产田。加大其改造力度和速度,提高土地产出率,既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关键途径。为此,强化“双积极性”,即加强主产区和主产区农民的“两个积极性”。

(二)以“大合作”经营为突破,拓宽粮食产业化道路

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途径在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探索“大合作”经营,即以新型农村“合作制”拓宽粮食产业化道路。迄今,我国粮食主产省已经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现代粮食产业的新生力军。然而,目前我国必须采取创新性举措,解决其新产生的体制、机制问题。

首先是创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体制机制。从客观经济规律和实际需要出发,探索和创新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就是一种粮食产业化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目前,人们正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形式。笔者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优于其他形式的最佳形式。

从我国农村和粮食主产区的实际需要出发,现在需要培育和建立两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种是真正的农民专业信贷合作社;另一种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坚持现行农村经济制度基石的条件下,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作为股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按股份取得红利;农民既可以参加合作社劳动,以劳动量取得工资报酬;农民也可以不参加合作社劳动,到外地打工,但仍然可以取得土地股份红利。这样,农民便可放心地把土地经营权交给合作社,自己从事其他非农活动,以增加收入。这种新型农民合作社组织在村社的范围内由农民自愿组成,实行“六统一”: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收获、统一管理、统一出售,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既可克服粮食规模化经营与土地“碎片化”承包之间的矛盾,又可促进以农民合作社企业为主体的粮食企业化与产业化经营。

其次是创新粮食产业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实质而言,发展粮食产业化组织经营,既是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也是探索新型生产发展方式。实现这种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为带动,把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经营组织方式。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龙头企业11万家,粮食主产省发展粮食产业化需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二是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四是坚持机制创新。同时致力于实现“五个一批”的目标:即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企业集群,建设一批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构建一批优势产业体系。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灵魂,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利益联结机制问题,要探索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是总结各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

粮食大省以各种具有带动力的企业为龙头,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纽带,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组织经营,社会化综合服务,企业化管理运行,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把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联结成一体的生产经营组织。粮食大省普遍采取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就必然会把粮食产业化组织经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再次是创新主食产业化组织经营之路。所谓主食,一般是指国民日常生活消费的、数量巨大、满足人体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主粮及其制品。在振兴主食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上,必须实现主食工业化生产方式。这是指运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和食物的科学配方,以规模化、批量化、集约化方式利用面粉、大米、肉蛋奶、调味料等原料,加工出优质主食品。其产品具有标准化、规格化、方便化、营养化等特点。粮食大省振兴主食工业化生产,要把主食工业化生产与主食产业化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做到相辅相成,优势互补。随着主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提升,在粮食主产区必将涌现一批体制新、机制新、实力强的加工企业,不仅会开拓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路,而且必然带动主食产业化经营。同时,把具有新体制、新机制的主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配置和形成主食品产业集聚园区。

(三)以“大流通”为关键,提升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五大体系”: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现代粮食调控体系;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现代粮食产业化体系;现代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

首先是注重提升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当前,粮食大省必须采取“五个进一步提升”的重大措施,以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其一,进一步提升粮食市场化水平。即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粮食市场体系和网络,重点在于整合市场资源,提升粮食市场功能;其二,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储备科学化水平。适应国情、粮情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以及抵御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应急需求,我国应在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储备结构、储备科技等方面提高科学化水平;其三,进一步提升现代粮食物流系统水平。通过加快现代粮食物流设施的整合与建设,构建起网络化、信息化和“四散化”(即粮食散装、散卸、散运、散存)的现代粮食物流系统;其四,进一步加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即在坚持发展多渠道、多成分、多形式、少环节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和新格局的前提下,把主渠道与多渠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五,进一步提升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当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良种推广服务,安全储藏服务,精深加工服务,资源开发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冷藏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

其次是注重健全完善粮食价格体系。在提升我国粮食市场化水平中,尤其要注重健全和完善粮食价格体系。近几年,我国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国内外市场价格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同时,粮食价格改革“两难”矛盾的问题继续存在:即不提高粮价难以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大幅度提高粮价又会加重城市低收入群体负担。这些新问题能否尽快妥善解决,直接关系粮食大省粮食产业的兴衰,更关系其“由大转强”。现行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到了需要调整和健全的关口。

解决上述新问题的钥匙是,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恰当地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粮食价格体系,既促使价格杠杆能充分发挥其威力、但又不“脱缰”或受到压抑。其一,继续探索以市场供求变化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逐步做到价格体现价值;其二,科学制定粮食目标价格。当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出现差价时,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差价补贴——与粮食挂钩直接补贴给农户;其三,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为克服粮食市场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探索“定量收储”的新办法——即国家收储足以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粮源;其四,要采取“包容”式粮价思路。即“中度粮价、高度补贴”的策略思路——“提高粮价保持适度,增加补贴加大幅度”。采取这些基本策略,既可兼顾粮食生产者和城市低收入者的利益,又可加大补贴幅度,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四)以“大科技”为支撑,增强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力

如今,我国包括粮食大省在内的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粮食发展的空间趋向减小。鉴于此,依靠科技进步已成为粮食主产区粮食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粮食大省必须以现代“大科技”为支撑,主攻单产和改善品质,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抗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力争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化大农业,打造国家优质、安全、可靠的“大粮仓”。

首先是粮食大省必须着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从我国整体农业生态状况出发,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即“三高三低”等资源节约型粮食技术势在必行。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土、肥、种、光、温等要素的利用率,特别是要提高水、土、肥的增产效用。目前,我国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一般是非灌溉耕地的2~4倍。截至2011年11月份,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9.6%,而灌区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鉴于此,粮食主产区发展水利灌溉对于保障稳定增产作用重大。然而,我国水资源十分有限,研发高效节水灌溉等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粮食技术,对于粮食大省节约资源、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是必不可少的战略途径。

其次是粮食大省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粮食大省生产的实践表明,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巨大。据统计,1949年至2011年,我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增长了4倍,主要是因为粮食单产从68.6千克/亩、提高到344千克/亩,增长了5倍多。这表明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品种选育推广水平稳步提升,良种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这表明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粮食大省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通过政策资金扶植,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粮食生产的优良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

再次是粮食大省必须加快农业新成果转化应用。针对目前我国农技推广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让农业创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转化成农业生产力;应加快构建以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协同互补的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让农业创新技术尽快推广,提高农业技术转化率。这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背景下,尤其在播种等农作物重要时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存在创新队伍不稳定、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投入不足。因此,应在做好科技兴农战略的宣传工作,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探讨并建立鼓励企业出资等多元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从政策上给予农业科技人才适度倾斜和鼓励,努力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五)以“大补偿”为保障,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现在已形成共识,在粮食大省存在着如下矛盾: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矛盾;粮食主产区“贡献大”与“财政穷”之间存在矛盾。解开这对矛盾的钥匙在于,把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包容”理念对粮食大省实行“大补偿”机制,即多管齐下加大财政扶持和“奖补”。

首先是对粮食大省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势在必行。加强宏观调控和增加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是推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不可或缺的措施。从理论方面考察,粮食是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产业,但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必须从宏观上进行保护。从国际经验考察,东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粮食产业都提供了大规模的财政补贴一一体现在农业结构政策和社会政策。从实际情况考察,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粮食生产条件和流通环境处于劣势状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长期背离价值,造成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种粮吃亏,出现“农业大县、财政弱县、民生穷县”。不改变这种状况,就很难激发主产区和农民生产积极性,也很难保障粮食的可持续安全。国家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大省的扶持乃至补偿力度。这是粮食主产区、特别是粮食大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由大转强”的必要步骤。

其次是对粮食大省多管齐下加大公共财政支撑力度。据统计,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长到12287亿元,同比增长17.9%。然而,与我国“三农”和粮食产业的薄弱基础和实际需求相比,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必须多管齐下加强支持:

一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完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主产区不仅要继续坚持实施这一方针,而且国家公共财政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方式、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尤其是要向粮食大省倾斜,以加快其“由大转强”。

二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办法。要针对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健全完善国家粮食“奖补”办法。即取消按面积补贴的办法,国家提供的奖励和补贴要与粮食产量和调往外省的数量直接挂钩,以真正实现其鼓励农民种植粮食的目的,逐步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最佳目标。

篇9

关键词:化肥;微生物肥料;粮食;土壤改良

中图分类号:S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16-1

21世纪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使得粮食生产成为各国研究与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占世界人均水平偏低,且每年还在递减中,届时人均耕地更少,而且耕地品质不断下降,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耕地后备资源短缺,因此迫切需要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坚持提高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才能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而吉林省耕地面积400万公顷,素有“黄金玉米带”之称,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但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有机质还田不足、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作物需要的营养缺乏,化肥利用率下降。如何寻找新的方法去解决1传统作业中的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就是关键。生物肥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生物肥料的重要性,就在于保证粮食安全的长期性。而利用我省丰富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制作生物肥料可有效解决粮食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通常我们所说的生物肥料主要是指微生物肥料,其生产原料为:有机基质+微生物菌种。按制品中微生物种类可以把肥料分为单纯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单纯微生物肥料一般含有一种有效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从而改善植物营养状况而导致增加产量。复合微生物肥料有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现代微生物肥料已经趋向于复合微生物肥料。按营养物质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微生物有机物质复合;第二类为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及无机元素复合。

生物肥料是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加工而成的,含有一定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机肥料,生物肥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增肥土壤,既具有无机肥速效性,又具有有机肥的长效性、蓄水性和保肥性。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是“黑土地之乡”,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发展质量、效益农业,大力减少施用化肥的负面效应,使农业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今后必须在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大力发展为生物肥料。我省农田每年的作物秸秆可达1000万吨以上。除部分秸秆直接还田,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外,还造成碳氮比失调;大部分被当作烧柴处理,浪费了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当前我市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畜禽粪便是良好的肥料原料,但如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空气和水源的污染,在当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也存在如何解决农村环境(粪堆、柴草堆、垃圾堆)的问题。城市的发展“垃圾围城”已非“奇观”,填埋处理要占用地,污染环境和地下水。上述3种有机废弃物皆是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原料,完全可以变废为宝,也是新型生物有机肥的产业化建设的有利条件。使用微生物肥料将促进吉林省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加快吉林省农业的发展。

长春市农委组织长春市农机研究院和推广站等单位两次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及环太湖地区的生物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考察了工厂的建设、菌种和设备的使用情况,获取了不少相关信息和有益经验,通过调研,对在我省发展生物肥提出几点建议:

(1)调查和筛选适合我省地域条件的系列菌种。因我省处于北方地区,土壤和气候特征与南方不同,土壤微生物具有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各地的菌种不一定适应,应积极筛选适应我省地域的优良菌种,是发展生物肥料的前提条件。

(2)建立完善的微生物肥料应用模式。为便于广大农户更好地推广应用微生物肥料,在施肥前,要对土壤的性状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酸碱性、土壤熟化程度进行测定,以确定合适的肥料品种,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法。制定鼓励生产和应用微生物肥料的政策,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对基层农民来说还是比较新的技术领域,为此要广泛升入选材微生物肥料的技术措施及质量标准,政府加大投入,建立示范点,使农民亲眼看到其施用效果,促进引导农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购买施用。

(3)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乡村组建生物肥加工厂,这是快速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总之,微生物肥料以其明显的促进作物生长、增产、增收、防病、改善品质和改良土壤、保护环境的巨大优势,以及投入产出比高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将担负极其重要的角色,发展生物肥料的目标就是要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全国化肥的总消费量,使得磷钾资源能够更长远地使用下去,继而长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对我省农业、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增加粮食产量、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去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过程中,一些粮库擅自将储备粮投放到市场中牟利,以等待粮价回落再低价收购,结果,粮价持续上涨,使得粮库不得不面临艰难抉择,要么承受巨额亏损重新购粮完成储备任务,要么就使粮库空着。调查显示,一些粮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选择了后者。

有报道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由于国家对粮库有补贴,所以虚报后可以冒领这部分补贴,另外,空的粮库还可以转作他用,用以谋利。虽然我们国家也有相关的查验制度,但下面的粮库往往有机可乘。袁隆平为此呼吁:“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谁又查得清?连总理都敢糊弄的国家级粮库,他的底细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我国是世界第一粮食消费大国,但还不是粮食强国,由于地域广泛,以及政策因素,自然灾害、小农趋同性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的粮食产量、价格波动都比较大。粮食的储备对稳定粮食市场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媒体披露的粮食储备造假问题却令人触目惊心。

4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马鞍山市一个存储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总容量约8万吨的粮库“去年秋天就已清仓了,没有一粒粮食”。其他几个粮库,同样“根本没粮可卖”,有的粮库“已经有至少三年没有粮食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