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暴力的对策

篇1

最近两年,国内一些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从现有法律上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足够可以处理这项事件,严重的还有刑法。但是,目前更重要的是,形成社会道德压力的氛围,社会、学校等主体在整治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应成为治理欺凌行为的重要力量。对于校园欺凌治理,最主要还是学校要专门找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宣讲并组织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发言,让学生自己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判断。

一是建立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防范校园内发生欺凌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学校要制定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成立校园欺凌暴力防控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从而能及时处理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

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学生之间的矛盾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欺凌、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治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与此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老师,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使孩子在潜意识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减少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

三是完善校园安全体系。要加强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法分子非法侵入校园应及时报告或报警。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经常性地与派出所、联防队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人或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篇2

近些年来,中学校园暴力事件逐渐增多。我们千万不能轻看这些中学校园暴力,小型暴力会给青少年的内心和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大型暴力还会使中学生犯罪,最后进入监狱。这些不利于中学生安稳学习,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

一、中学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

通过研究以往发生过的中学暴力事件,发现中学校园暴力不单单是口角相争、欺负弱小、恐吓勒索别人的钱财等方面,在一些地方校园暴力还会升级成带有黑社会特性的暴力。一般事情发生的原因都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个因素,原因大致分析如下:

(一) 从中学生自己身上找问题

中学时期比较危险,是因为这个阶段是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渡期,这个时期是既矛盾又复杂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心理跟不上生理的发展速度。

青少年们在中学里学习知识,但他们的理论和社会知识比较缺失,这样就导致了一方面少数学生以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已经违法都不知;另一方面受害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只会乖乖就范。

(二) 从家庭方面寻找问题

1、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没有适当的度。

一方面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太宠惯。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过度的宠爱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以自我为主的个性。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子女管的太紧。有些家长学历不高,采用粗暴野蛮的教育手段。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2、家庭结构的缺陷以及父母不健康心理的影响

有的学生是因为家庭不完整,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或者是家庭关系紧张,学生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其人格和行为容易发生扭曲。

(三) 从学校方面寻找问题

许多中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升学,会给学生上各种专业知识课和文化课,至于德育课、思想政治课等则被看成是上不上都行的课。学校只重视了学生应该学的功课,却忽视了学生的德行一样很重要。

同时学校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学校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责任,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反常行为,或者处理事件不及时,以致造成了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四) 从社会方面寻找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于中学生来说竞争压力过大,而他们的心理接受能力较差,没办法调节自己情绪的时候就会把这股压力转移到他人以及社会,对他人或社会进行暴力攻击。

二、应对中学校园暴力的措施

由此可见,中学校园暴力的后果非常严重。我们要预防中学校园暴力,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进一步说,预防中学校园暴力,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如何应对中学校园暴力,有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一) 学校方面

1、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2 、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

3 、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

4、加强校园环境管理。

(二) 家庭方面

1、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多用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2、家长应教会孩子一些生存技能,传授社会经验。

篇3

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发放“下岗证”和“再就业优惠证”,建立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有效管理机制和信息网,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及时、快捷的再就业信息服务。同时要组织劳动保障、财政、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定期对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使再就业政策真正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另外,要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动员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贷款对象、贷款利率、贷款程序、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展期等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二、政府牵头,充实稳定担保基金

政府要抓紧筹集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做到及时到位,把担保基金的设立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在有条件时可将担保基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如果财力紧张,也可扩大担保基金来源,变担保基金由政府全额出资为政府与社会多方筹资的形式,扩大担保基金基数,促进贷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预算资金,支付给担保机构,建立起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存入经办银行,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奠定物质基础。

三、加强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发扬协作精神,建立一套有效的工作磋商和协作机制,社区、劳动保障部门、担保机构、经办商业银行要按照贷款的审批程序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提高对小额贷款的审批效率,缩短审批周期,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一站式服务”。

四、人民银行要积极引导

对贷款的操作规程规范化管理,要结合当地实际,依据下岗失业人员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有关的优惠政策。要把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作为信贷投放和贷款营销的一个重要渠道,克服惜贷、惧贷和怕麻烦心理,积极关心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再就业项目,要给予优惠和支持,确保党和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

篇4

>> 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之成因探析 中小学校园暴力预防对策 论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的危害及对策 浅谈我国中小学校园歧视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研究 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略谈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浅谈转型期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 我国中小学校生活制度有待调整 我国中小学校车资金来源问题探讨 试探我国中小学校训的发展历程 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化初探 管窥我国中小学校长成长规律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预防与救济法律机制研究 中小学校园犯罪预防教育研究 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 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价值、现状与对策:中小学校园足球研究 辽宁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2-15.

[2]王英斌.巴西校园暴力事件严重,学校和教师对此认识不足[EB/OL].http:///msg/info.php?InfoID=31291,2010-05-05/2012-12-15.

[3] 合国教科文组织.如何预防校园暴力: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EB/OL].http:///new/en/education/themes/leading-

the-international-agenda/human-rights-education/resources/projects/,2007-06-29/2012-12-15.

篇5

关键词:校园暴力;刑法机制;教育意义

校园暴力,即为在校园或中小学生之间所出现的暴力行为,主要是指肢体暴力,包括殴打、侮辱等行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与受害者。然而在针对校园暴力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教育管理行为后,校园暴力并没有因此停止,并且逐渐呈现了低龄化、利益驱动化等趋势。因此,站在法律角度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研究,对于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暴力现状

浙江省一名初一男生将一名一年级的男孩关在屋子里暴打,用烟头烫身,用绳子勒脖子;江西省九名女生围殴一个女生,对其进行殴打;四川省三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将女孩上衣并拍照,照片中有施暴的两名女生还摆出剪刀手;贵州省一男生被多名同学强行拉出学校,围殴致死。从种种的事迹可以看出,当前校园暴力手段之残忍已经不忍直视。我国法制网舆情中心对2015年1月-5月被媒体曝光的四十件校园暴力案件进行分析统计指出,有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据(42.5%),高出高中生(32.5%)十个百分点。而大学生、职校生与小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15%、7.5%以及2.5%[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有55%是由于“日常摩擦”引起,其余有17.5%与15%是由于“钱财纠纷”与“情感纠葛”导致,另外7.5%是由于存在“偏激心理”所产生[2]。

二、校园暴力的刑法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刑法规制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条例包括第十七条、第四十九条,条文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主要都是采取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感化、挽救等各项措施[3]。然而,过多的保护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人能不能实现预防的效果,过于宽松的法律程度,是不是可以起到刑法的震慑作用?法律界有关学者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放宽刑法入罪门槛,进而将未成年人也适当的包括在刑法的范围内。而适当的放宽未成年人入罪条件,降低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年纪可以更加有效的显示刑法的严肃性与强制性,对于潜在的未成年犯罪行为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校园暴力事件多次出现[4]。如果《刑法》只是对未成人犯罪行为人一味的“呵护”,则与溺爱无异。未成年人在知道自己的犯罪行为会触犯刑法,但是是否会被追求刑事责任,对于其是否依然会进行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当前《刑法》宽容的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校园暴力事件对《刑法》规制的需求,怎样把握合适的“度”,实现宽严并济,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刑法,会剥夺人的自由或生命,是一种十分严厉的刑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心智已经开始出现提早成熟,是非辨别能力与自身控制能力所有增强,如果刑法能够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够起到威慑作用,进而产生较为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刑法是否能根治校园暴力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安全、稳定的一种社会契约,其能够有效改善、解决、防止社会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但是在解决根植校园暴力问题中,《刑法》是否能将其彻底根治?法律是一项制度化的惩戒方式,只有在违法行为出现后才能够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制裁。然而在面对可能犯罪行为的时候,约束人行为的更多的是依靠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如果犯罪行为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都缺失,仅仅依靠强硬的法律手段只能够治标不治本。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日常行为中产生的一点一滴的问题所幸存的。因此,要根治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各种小事入手,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然而纵观当前青少年教育,只是过度的关注成绩上的竞争,升学上的竞争的竞争,忽视了学生内心良知与法律意识的培养[5]。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有一定的必然趋势。如在根治校园暴力这一问题中,仅仅只要求《刑法》介入,继续忽视教育的作用,只会导致更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出现。

三、结语

当前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无疑暴露了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因此,要彻底根治校园暴力问题需要完善法治建设与加快教育改革一同长时间的努力。根治校园暴力现象,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社会主体持之以恒,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付宏英.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增强校园防暴能力[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2):37.

[2]吕乾坤.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危机防控机制建构———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视野[J].卫生职业教育,2007(19):47-48.

[3]郝巧宁.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机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07):109-110+114.

[4]师索.个体型校园暴力行为生发机制与应对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06):22-25.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暴力;危机干预

近年来,校园暴力正侵蚀着我们纯洁的校园,影响着高校校园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构建完善的校园暴力危机干预体系,预防高校暴力的发生格外重要。

一、高校校园暴力的内涵

暴力(violence)一词来自拉丁词根viol,表示(猛烈的)力量和伤害。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第一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来,并明确指出了暴力的概念,认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的一类行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及周边师生生活区域以及延伸的网络空间中,高校师生、校外侵入人员在主观心理支配下攻击、侵害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秩序的行为”。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暴力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或校外人员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对象可以是人或是物。由于我们国家的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学生间的校园暴力。

二、高校校园暴力的原因

1.个人主观因素。现在的大学生,精力旺盛,热情积极,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向世界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但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还未发展完善,缺乏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一些激进的行为,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和约束,有误入歧途的可能。

2.学校教育管理问题。高校肩负了教书育人重任,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分重视科学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这种偏颇的教育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浮躁心理,导致他们走上了错误的成长道路。

3.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有研究认为,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不良的家庭教育及生活环境是导致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娇生惯养的溺爱、缺乏平等的沟通和精神关怀、高压式的管教方式以及忽视冷漠的对待,都容易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4.社会不良风气。由于当今高校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上的诸多不良风气正逐渐向校园蔓延,再加上网络上有关凶杀、暴力、的影视资料的影响,这些负面能量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因此而发生了严重倾斜。当他人触犯了这些学生的利益时,极端的自我中心意识便促使他们模仿一些影视及书刊中的犯罪行为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高校校园暴力的危机干预

1.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出现争执时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律常识主要来自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由于授课教师多偏向于思想政治道德的研究,关于法律领域的授课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在课程之外,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如邀请法律专家开展讲座、定期组织观看普法宣传视频、举办法律常识知识竞赛等。

2.完善危机干预体系。完善危机干预系统应该包括危机监管系统和危机支持系统。一方面,学校要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近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另一方面,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对分院上报的重点关注对象跟进观察,积极干预和辅导。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和朋辈心理辅导站等机构,为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往往对心理健康的问题关注甚少,因此大学教育中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设置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还可以开设各种专题的心理讲座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反复宣讲和熏陶,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提升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合理解决各种人际冲突的方法,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4.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文明、崇尚向善的校园氛围是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重要基础。学校可以通过雕塑、标语、橱窗、板报等物质载体来展现积极美好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可以举办各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挖掘学生的优秀潜能,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兴趣爱好,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的和谐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03):193-196.

篇7

一、城市中学教师遭受学生校园暴力的原因

1.社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媒体对于暴力文化的大力宣扬。不少学者认为大众传播媒体有意无意地渲染暴力与新闻报道中过度或过细地再现犯罪分子的作案经过和具体情节极有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当模仿的负面影响。在电影、文学作品、录像、报刊、网络游戏、小人书中暴力场面处处可见。尽管主题都是宣传正义的,但是青少年在有暴力场面的作品中并不见得能理解什么是正义,相反,他们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

2.学校原因。学校原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应试教育使得一些孩子走上了施暴的道路。应试教育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有着强烈的社会交往倾向。因此应试教育使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心理失衡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二是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报复老师。部分教师由于性格固执、传统的教学观念等原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教育方法过于严厉,或是简单粗暴,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严厉批评学生,甚至辱骂、讽刺挖苦学生,严重的还体罚学生,以致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愤懑情绪,而学生又不知如何合理宣泄这些不良情绪,最终导致对教师的暴力行为。

3.家庭原因。家庭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些家庭父母长期一方在外地工作,无暇管教孩子;或有些进城务工或个体经商家庭父母双方忙于生计,无视孩子的学习和品行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行,不服老师的管教,与老师之间产生矛盾和对抗。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或性格等方面的原因,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孩子犯了错误非打即骂,常用难听的语言和暴力的行为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也学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对老师稍有不满亦是如此。

4.个人原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心理上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方式生活,对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极易产生逆反心理,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一切事物持批判态度。对老师的教育也是如此,跟老师之间极易产生冲突。

二、预防城市教师遭受学生校园暴力的对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教师遭受校园暴力的原因错综复杂。因此,预防教师遭受校园暴力的措施也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分工有序,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形成校园暴力治理的合力。

1.尽量避免媒体的不良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建议文化管理部门对音像制品实行分级管理,避免青少年直接接触凶杀等暴力片。同时,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应对犯罪情节的报道加以节制,避免为赚取利润,以夸大的方式将案件膨胀处理。因此,可以运用媒体,播放一些青少年教育管理专题节目,如心理访谈等节目,针对校园暴力事件,由专家提供具体处理原则及可行措施,对学校、家长、学生进行分类指导,预防校园暴力的蔓延。

2.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点。现行的学校教育理念许多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人的教育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压力,从根本上将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扭转到以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上来。在学校建立心理宣泄室,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可以用正确的途径去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3.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素养。教师除了要熟知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当了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避免用不恰当的言行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冲突。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心理修养,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不要因为生活、工作中的事情迁怒于学生,把惩罚学生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手段,这样只会造成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激起学生的不满情绪。

篇8

[关键词] 校园暴力女生;群体;青春期危机论;嫉妒论;模仿论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校园暴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平静校园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以女生为主角的校园暴力事件最近更是频频见诸报端,冲击了人们总是将校园暴力与男生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印象及认知。何以柔弱的女生成了执掌暴力的恶徒?究竟是什么催生了校园女生的暴行?本文试图对此问题的答案作一探讨。

一、校园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概述、分布及类型

对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各种学术论文鲜有论及,一般只是通过列举校园暴力的行为表现予以说明此概念;然而又因为校园暴力涉及的对象和种类的广泛性,学术界对此概念并未有统一的界定。故笔者在此也不对“校园暴力”的定义作过多纠缠,而是针对其中一种类型――女生群体性暴力事件作一研究。

女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加害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女生(受害者,通常是一个)的虐待、折磨和,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手段更是花样繁多,从谩骂到殴打再到性,无所不有,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难以治愈的伤害和痛苦。一般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认为:“‘暴力’既包括生理上的暴力也包括心理上的暴力(如侮辱、勒索、使他人丢脸等),心理上的暴力(或者叫强制),实际上是暴力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被害人而言,心理上的暴力(强制)在一般情况下要比对身体的轻伤害更加难以承受,……在校园暴力研究方面,心理上的暴力,首先应当包括对他人的侮辱、谩骂、嘲弄、讥讽等使他人感到丢脸的行为。”[1]对于女生群体暴力行为而言,心理上的暴力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生理上的暴力也是为了侮辱受害者,损害受害者的名誉,达到使受害者丢脸的目的。

人们一般认为,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应是所谓的“差生”、“不良少女”,然而大量案例表明,优等生也加入了施暴者的行列,并且施暴手段之残忍不在前者之下。并且,施暴女生有低龄化的趋势,笔者统计到的最小的女生仅为9岁。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等住宿制学校是此类事件的多发地带。

根据相关类似案例,可以将女生群体暴力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报复型,二是针对型。在报复型的暴力行为中, 受害者是不特定的、随机的,即其并不是加害者一直关注并想与之争斗的对象,只是由于偶然的磨擦触发了其与加害者的矛盾,从而导致了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暴力或双方之间的相互暴力。而在针对型的暴力行为中,受害者是特定的,其是加害者一直关注并认定的“敌人”或“行为出格者”,一旦适当的时机出现,加害者便会寻找借口,以“教训”为名对受害者实施暴力。

二、校园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特点

此种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打架斗殴、勒索钱财或男生间的暴力冲突等校园暴力有所不同,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群体性

“群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认同感和团结意识,而且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望的人。 [2]

这是此类暴力行为最显著的特征,即其通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对某一个女生的暴力,加害者在数量上较受害者多得多,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由其轮流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可能虽然只有少数几人或一人攻击,但群体中的其它人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观姿态,放任或容忍对受害人的攻击。

但这种群体并不像犯罪团伙一样稳固,甚至可以自由组合,即昨天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今天群体中的一员,今天群体中的一员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受害者。一般而言,群体内通常有一至几个主导者,群体就是由她们集合起来的,而群体中的其它普通成员,则由于青春期特有的附和群体心理和从众心理的作用,顺应强硬者的权威而加入到群体中。因为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埃莎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价易受他人的影响。如果个人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方面与众人不一致的话,就会感到有心理压力,以致不由自主地否定自己,而保持与多数人的一致。[3]

(二)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

一般的校园暴力多发生在上学和放学的路途中,以广州这个多发校园暴力的地区为例,发生在上述时间的占52.3%;其次是课间休息时,占36.8%,[4] 因此,其数量在开放式或寄宿制学校间并无多大区别。但女生的群体暴力则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

究其原因,一是集体生活使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从而为对受害者的确定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性;二是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管理的模式为加害者(群体)实施暴力行为提供了便利。

(三)带有游戏性质

此类暴力行为虽然手段多样,方式残酷,但仍然摆脱不了游戏型攻击的影子,表现在它的表意性和戏谑性上。

表意性是指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攻击并无功利性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追求情感上的满足和发泄,即加害者对受害者的攻击并不为了求财或谋害受害者,而仅仅是要表达对受害者的不满。

戏谑性是指加害者并不把对受害者的攻击看作是一件多么严重的行为或是违法行为,甚至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以看到受害者求情、告饶、挣扎的可怜相而感到开心和满足。

(四)暴力行为的内容常常与性有关

性常常是女生群体暴力行为里不可缺少的主题,它在多数案例中无不默契地若隐若现,仿佛缺少它整个暴力行为就失去了色彩和作用。

这种性包括迫使受害者,强迫受害者做猥亵的动作,更为严重的是伤害受害者的性器官,拍摄记录受害者遭受性过程并传播,强迫受害者与他人发生等等,往往给受害者造成深重的身心伤害和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三、校园女生群体暴力的原因分析

花季少女如何忍心将暴力魔掌施向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笔者试图用“青春期危机论”和“嫉妒心理论”来解释校园女生群体暴力频发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

(一)青春期危机论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其开始阶段与儿童期相重合,其结束阶段(又称青年后期)与成年期相叠加,因此,青春期阶段的人生课题之中必然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色。 [3](P8)德国心理学家汤姆利尔兹(O・Tumlirz)认为青春期青年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强拉过去,一下子落入暴力性的不安之中,这种不安以青年的反抗、横蛮、见异思迁、冷淡等形式表现出来。[3](P10)因此,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常出现攻击。青少年在青春期时的行为,常受“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语)所指引和控制,这种快乐原则的支配使得青少年们意欲挣脱道德规范的束缚,追求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境界,从而使青少年成为了“随时准备加入越轨行列的越轨者”。[3](P55)这是青春期无法摆脱儿童期特点的影响的体现,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女生群体性暴力行为中体现出游戏性色彩。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校园安全”课题组对北京地区三所普通类学校(崇文区的法华寺小学、石景山区的金顶街第二中学和古城高级中学)的问卷调查表明,在被试的417名女生中,占77.7%的324名被试女生回答,取笑、作弄其他同学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在被试的421名女生中,占55.1%的232名被试女生回答,同学间发生语言争执,如吵架、骂人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在被试的420名女生中,占63.1%的265名被试女生回答,用语言侮辱其他同学,如叫侮辱性的外号、说脏话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较男生的比率略高一些)。[5]而学者,即成人则将取笑、作弄其他同学,用言语侮辱其他同学,如叫侮辱性的外号,说脏话等行为划定在校园暴力中学生对学生的暴力行为的研究范围之内。[5](P7)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印证了青少年角色与成人角色的差异,因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超过半数的青春期女生认为取笑、作弄、谩骂、侮辱等心理强制行为不属于校园暴力行为,而属于正常的交往行为,不需要规范来调整,因为在她们的眼里,做这些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因为好玩或本性使然。而女生生理上的柔弱会也会使她们更排斥身体上的暴力而倾向用心理强制的方法表达对某个同学的不满或厌恶。但是这种充满暴力意味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如此之普遍且冲突性不如身体暴力强,以致于它的恶劣性质并不能被使用者所认识、认可。

同时,随着成年期的临近,青春期的青少年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成人感。由于成人感的作祟,青少年不仅强烈关注自我形象,而且极力树立并捍卫自尊,试图形成并表现出自己的权威,这便是他们争强好胜的竞争动机。

一个对八省市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中,对被试者追求的测试数据能更好地说明青春期青少年这种儿童角色与成人角色混合的情况。当被问及认为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时,有31.7%的被试者选择了“做想做的事”, 19.7%选择了“受人尊重”,14.6%和6.4%分别选择了“有钱”和“有权有势”。[6]其中,占31.7%比例的“做想做的事”的选项体现了“快乐原则”的作用,而合占40.7%比例的其余三项则明显体现了青少年成人感的崛起。二者的结合使青少年在青春期更具攻击性,更倾向于越轨,即便是女生也概莫能外,只不过其表现的方式与男生不同罢了,而群体暴力则正是女生之情有独钟的表现方式。

(二)嫉妒心理论

嫉妒心理并不是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而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人身上的心理本能。然而嫉妒心理并不一定是病态的,只有当其发展至嫉妒者感到与被嫉妒者不能共存时才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危险甚至人身危险的发生。而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正是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嫉妒心理无法疏导而爆发的结果。

赫尔穆特・舍克在其论著《嫉妒与社会》中谈到,“嫉妒涉及到的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核心问题,每当两个人能够相互进行对比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而且由于嫉妒的缘故,人可能会变为破坏者”,[7]并在书中列举了一系列由于嫉妒而产生的犯罪。

导致嫉妒的动机和诱发嫉妒情绪的刺激是无所不在的。而青少年相互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比较多,双方条件的相似或相近,恰恰是诱发嫉妒心理的重要原因。而嫉妒者因嫉妒所产生的对被嫉妒者的不满、怨恨之所以通过对人身的暴力表现出来,而没有针对被嫉妒者所属之物进行破坏,主要是因为这种嫉妒并非针对被嫉妒者的财产,而是针对嫉妒者的人体本身,即被嫉妒者与众不同的能力或外表。正如舍克进一步说明此问题所举之例:如果嫉妒的目标涉及到的是个人的素质、能力或者威望,嫉妒者可能一下子产生盼望别人失掉嗓子、美貌或者德行的愿望。 [7](P1)通过这个例子,便不难理解女生群体性暴力行为一般是表意性的,戏谑性的,并不产生掠夺的结果,尤其在针对型暴力行为中,加害者施加于受害者的暴力行为不过是为了平复加害者因嫉妒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而群体性的暴力手段则更能满足加害者的这种看到受害人被轮流折磨而倍感痛苦便获得“补偿性的”的心态。

另一方面,对于暴力行为加害者中的主导者而言,群体暴力还有这样一种意义,即根据前述案例所显示,受害者或是非常优秀,或是与男生关系要好,这些都打破了加害者对受害者的预期,冲击了加害者对自身影响力的期待,使其感到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受到了受害者的威胁的挑战,所以在加害者看来,以群体方式对受害者进行虐待无疑展示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较受害者更高更强,从而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感。从这一意义上说,群体暴力行为中的主导女生的嫉妒心理比其它参与女生都要强很多。

在女生群体暴力行为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昨天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常常会成为明天暴力行为的加害者。这令很多人费解,为什么曾经遭受的痛苦不能引起旧的受害者对新的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的抵制呢?这一点用嫉妒理论观察则可以得到顺理成章的解释,在嫉妒扩大化的作用之下,旧的受害者认为新的受害者(可以是她们认识的某个人,甚至是她们不认识的某个人)应该分享她们过去所遭受到的同样命运,而她们对新的受害者的伤害则可以视为对自己曾经受到同样伤害所作出的“补偿”,“或者比较容易地减轻自己由于遭到同样伤害而带来的痛苦”。 [7](P107)

此外,舍克还指出,“在一起相处的人总可能是一个嫉妒者,而且关系处得越近,就会嫉妒得越厉害,产生嫉妒的可能性就越多些。” [7](P3)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在寄宿制学校多发生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集体共同生活使得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因相处得亲近而产生嫉妒的可能性更多。

(三)模仿论

根据加布尔・塔尔德提出的模仿论:越轨技巧和心态是从行为的成功中,从榜样那里学来的,并且自己予以加强。每个人都可能犯罪,不存在天生的犯罪人。并且,他区别了三种模仿规律:一是互相保持亲切接触和亲密关系的个人间最容易模仿彼此的行为;二是在每个社会里都是上行下效的,模仿是从上层向下层蔓延的,如青少年模仿老年人,穷人模仿富人;三是新的行为与旧的行为相重叠,或新的行为或是强化或是取代旧的行为,旧的行为导致新的行为,又称“插入法则”。而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模仿来源一般有三种:一是行为容易受到家庭成员的强化;二是来自不良交友的影响;三是模仿大众传媒的影响。

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手段、方式如此之相似,其中就少不了学习、模仿的作用,根据模仿理论,不仅群体中的成员可以在暴力行为中相互学习、模仿彼此的折磨手段和技巧,大量的、易获的暴力电影电视作品则为这种学习、模仿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此类作品中的成人化的暴力对青少年极具诱惑力。

国内有学者的调查研究也显示,青少年容易模仿的对象主要有:(1)感到新奇的对象;(2)最初接触的对象;(3)经常接触、耳濡目染的对象;(4)钦佩、羡慕的对象,等等。[8]而作为日常消遣的电影电视之内容构成了青少年感到新奇的对象和经常接触、耳濡目染的对象,一旦这些内容与暴力相关,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将不容忽视。

一个发生在美国校园的少年枪击案就能很好地说明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之恶劣危害。2000年三月初,密歇根州的一位一年级年仅六岁的男孩小欧文斯在校内用半自动手枪将自己的一名同班女生凯雅打死。当凯雅倒在血泊中死去时,小欧文斯却没有觉得此事有什么了不起,在他看来,凯雅就这样倒下没什么了不起,电视节目里不是有那么多人都这样倒下去了吗? [9]

对于女生而言,这种群体性暴力行为也极具传染性,她们不仅可以从影视作品的成人暴力中受到启发,更可以从同类案件中受到启发,于是折磨、虐待手段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四)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的影响

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缺乏人文关怀,既不尊重也不关爱作为个体的人。物欲横流导致了自私自利原则的泛滥,功利主义的盛行,个人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实现而忽略集体的利益,他人的感受。

反映在教育中就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课程围绕着升学考试而设计,缺少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忽略道德和法制的教化;学校、老师和家长只重考试成绩,只以成绩的优劣判定学生的好坏,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漠视他们的情感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被同化或是说被训练成除了对学业满腔热情之外,对道德素养、情感的需求和付出冷漠不堪。

在女生群体性暴力行为中,则表现为加害者对受害者的优秀,对她们之间的磨擦,对受害者的行为缺乏宽容,只为追求自己的心理满足感就无所顾忌地对受害者施加暴行,令人发指和叹惜。

应试教育大量滋生此类暴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只为成绩优异者提供大量的资源和机会,剥夺了其他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或展示成就的机会,可以说,应试教育造就了大多数人的平庸,加剧刺激了嫉妒心理的产生。

此外,性教育的缺失也是教育环节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于尚在校园的青春期女生而言,性是一个神秘而充满魅惑力的话题,加之性教育的不当甚至缺失,导致青春期少女们的得不到正确指导,性力量得不到合理的疏通和宣泄,从而以一种非正确的、变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造成了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内容常常与性相关。

在女生人际交往状态的和平与暴力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还存在着一种中间状态,即群体孤立行为,有的学者亦称之为“冷暴力”,这种群体孤立行为是指一群女生集体性地同时对某个女生进行排斥、孤立。这种排斥和孤立并非与被孤立者完全断绝往来,而是指在这个群体内部,所有的成员都对被孤立者不闻不问,不让其知晓她们的计划,聊天内容,也不让其参与她们的集体活动,以此表示对被孤立者的不满从而将其排除在她们的生活圈子之外。

之所以将这种孤立行为称之为相似行为,是因为其与暴力行为的发生机制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出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当然不排除某些被孤立者是由于自身行为的孤僻和异常才导致被孤立,但从孤立者的心理角度而言,很大程度是出于嫉妒或报复的心理,尽管孤立者会为自己孤立他人的行为寻求各种合理的理由,诸如被孤立者不合群、孤立者的行为令人气愤或看不顺眼之类,但都无法掩饰孤立者不能容忍、善待被孤立者这一事实,所以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被孤立者的行为或能力与众不同,从而激起了其身边同伴嫉妒或者以冷落来报复其而获得心理补偿的心态和行为。

女生群体的孤立行为可以发展为群体暴力行为,也可能只停留于孤立的状态,作为嫉妒或报复心理的最终表现形式。孤立行为没有演变为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孤立者,因为其是孤立行为的主导力量,如果孤立者没有完全摆脱规范的束缚,在道德及行为准则上认定暴力行为是不可取的,就会排除暴力手段的应用,转而采取孤立这种较为折衷的方式来表达和发泄自己对于被孤立者的嫉妒和报复。

由于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教化,大多数青少年是排斥生理上的暴力行为的,但对心理暴力则没有足够的认识,更不用说对孤立行为性质及危害的认识了。而我们的社会也从来没有告诉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产生嫉妒和报复心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们应该怎样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怎样处理由这种差异导致的心理不平衡的感觉。因此青少年们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这种不良的心理欲求,更多地以她们认为的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所允许的方式去孤立他人,报复他人,补偿自己。这就是孤立行为在更广范围内存在的原因。而这一点,我们成人社会,我们的教育是有责任的。

四、结论

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女生实施的危害较严重的校园暴力,对某一个女生实施群体性的虐待是此类暴力行为的主要标志。

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即加害者有的是较为积极主动的,有的是被迫加入、随从大流的,但其本质都不是有虐待倾向的危险分子,而是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具有较强(转第 22页)(接第40页)攻击性的潜在越轨者,其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只是受到不良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在青春期出现的行为偏差。所以,我们应该宽容地看待这些孩子在善与恶的选择过程中滑向了恶的陷阱,因为这个恶的陷阱的制造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社会。

因此在尽量减少校园暴力,尤其是女生群体暴力的有益尝试中,我们首先应该给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花季女生补上一堂人文主义的课,教会每一个社会人尊重、宽容、关怀和博爱,然后围绕着正确的、有益的社会价值观念对教育体制及内容进行改革,推动我们的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并对他们的不同成就给予平等的保护,增强对青少年青春期的行为指导,建立文化产品分级制度,最大限度地去除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诱惑和影响,净化校园乃至社会的不良风气,使青少年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安全地度过躁动的青春期。

[参考文献]

[1]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6.

[2]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31.

[3] 皮艺军.青春期危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70.

[4] 荆春霞等.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

[5] 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6] 关于八省市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2,(6).

[7] [奥地利]赫尔穆特・舍克.嫉妒与社会[M].王祖望、张田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冷暴力;新媒体

【Abstract】Emotional abuse is a growing problem in the university campus,and the dormitory is the most intensive place for emotional abuse. Methods of resol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emotional abuse we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note Speech and case sharing, etc.,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cognition about emotional abuse. Diversified forms of the new media platforms were taken full advantage of helping these students suffered emotional abus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was construct and there were no place for emotional abuse in dormitory.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ust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and the road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ust be opened to realiz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Key words】Undergraduate; Dormitory; Emotional abuse; New media

0 前言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生校园暴力频频发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高校的普遍重视。无论社会、高校、还是家长对于这样的校园暴力有了足够的认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减少或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但是,对于校园暴力频发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这一问题的背后,往往能发现“冷暴力”的影子。“冷暴力”就属于一种不健全心理的行为表现。“冷暴力”是指:“双方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较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1-2],主要包括孤立、冷漠相向、关系攻击、置之不理等不作为手段。冷暴力的实质是一种精神虐待。

另外,S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qq,微信,微博,各类直播平台,游戏交流平台等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影响下,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表现为淡化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过分依赖新媒体平台。例如:有问题先找网友倾诉而不是找同学沟通解决;在寝室不是聚到一起交流谈话,而是拉一个帘子把自己隔绝出来玩直播;喜欢在网上发表心灵感言,诉说孤独,而不愿意跟舍友聊天……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助长了“冷暴力”的发生,因为被“冷暴力”的人只能是越来越依赖新媒体平台,同学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沟通和解决,结果导致一件小事被无限放大,最后矛盾聚集爆发。其实新媒体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我们合理的利用,在解决大学生寝室“冷暴力”的问题上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甚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大学生校园冷暴力产生的原因[3-7]

1.1 学生的成长环境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对孩子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际有直接的影响。例如:研究表明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之间感情冷淡,长期以冷漠方式相处或解决矛盾的,其子女在进入大学后,也倾向于选择同样消极冷漠的方式来解决人际冲突,因此,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冷暴力的受害者或者施暴者。

1.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自身发展不够成熟,面对问题的时候,思想、行为上都存在偏差,容易导致极端、不健康情绪的产生。虽然现在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受限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能够提供的帮助有限。这些同学往往比较内向,朋友少或者不愿意向熟人倾诉,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释放手段,所以不良情绪累积,一旦爆发,后果严重。

1.3 大学生本身的特点

受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长辈宠爱,往往有求必应,受到的挫折较少,所以个性比较突出,自我意识比较强,这些特点也导致了在集体生活中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冷暴力”的认识,很多同学不认为“冷暴力”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反而觉得比“打架”要文明:它既能给当事人造成心理伤害,达到惩罚他人的目的,又不用负法律责任和产生太过于明显的人际冲突。殊不知,这种所谓的“文明方式”,其反作用是巨大的。使用冷暴力解决人际冲突,既符合大学生这个群体成熟和幼稚并存的特点,又与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有关。

2 解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的对策研究

当代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性格往往比较自我。大学生活的开始,通常也是第一次离家的开始。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不同于自己的小天地,在这种情况下,适往往应过程不顺利,容易产生矛盾。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宿舍“冷暴力”随之而来。没有耐心有效的沟通,替代的是言语的嘲讽、威胁、冷漠、无视……受害者在心理、精神、情感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特别是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让原本比较敏感的神经持续紧张,当遭遇到宿舍“冷暴力”的时候,这个危害就更加的明显。

2.1 采用问卷调查法,摸底“冷暴力”

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本校大学生对于冷暴力的了解情况以及目前学生遭遇的冷暴力情况。问卷调查的设置问题主要围绕大家对冷暴力的认知情况,对常见的冷暴力行为的了解情况等;自己是否遭遇过冷暴力;自己是否也使用过冷暴力;遭遇被冷暴力以后,自己心理的变化;以及遭遇冷暴力之后,会采取的办法等。

2.2 重视前期宣传教育,普及“冷暴力”知识

基于“冷暴力”自身所具有的隐蔽性的特点,难以被发现,许多“冷暴力”的施暴者和被施暴者往往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跟“冷暴力”握手了。其实,更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大学生对于“冷暴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够准确识别“冷暴力”,也不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冷暴力”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主题宣讲会、漫画展、“冷暴力”事件模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冷暴力”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3 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育人作用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具有很多优点[8-9]:首先能够加深互动,拉进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其次能够实现多种沟通渠道的交流,打破时空限制;传播交流行为更人性化,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从学生自身而言,也更倾向于选择这种隐秘安全的交流方式表达自己。

开设专门的宣传栏目,讲述身边的“冷暴力”。比如“我和我所认识冷暴力”等专门介绍大学生“冷暴力”,特别是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冷暴力”事件,让大学生能够有直观的理解――原来这就是“冷暴力”。另一方面,开设专门的网上心理咨询平台,提供服务和指导。当代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自尊心强,不愿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给身边的人,包括家长、朋友、老师。网上心理咨询客服了上述缺点,便于大学生接受。

2.4 采用谈心谈话法,帮助已确定的冷暴力对象。

通过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时时了解学生中可能存在冷暴力的学生案例,采用逐个谈话法进行了解。谈话过程中,注意分别真假冷暴力,并分别记录。这一过程的侧重点在于帮助。一旦确定学生被“冷暴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对于施暴双方都要进行心理约谈,要把问题及早解决。

2.5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明与寝室文化建设

在宿舍生活中,积极倡导“宿舍是我家”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融入“新家庭”,建立团结互助、有爱和谐的室友关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例如寝室幽默小品大赛等,团结寝室同学,增强集体荣誉感,获得更高的集体认同。建立良好有序的宿舍协调机制,寝室内部成员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的沟通解决,而不是相互不理睬的消极做法。

2.6 疏通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教育部已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实是各高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数量有限。因此,应该加强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增加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才能够更有效的帮助更多的有心理困惑的同学,避免因为心理问题引发产生更大的悲剧。

3 结语

通过解决寝室“冷暴力”,既能帮助大学生和谐相处,快乐成长,也能避免很多因为同学间“冷暴力”导致的恶性事件的发生。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广大学生对寝室“冷暴力”的认识,拒绝做施暴者,也避免做受害者,是有利于校园和谐,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功课。

【参考文献】

[1]马方圆,王晓英.大学生“冷暴力”的成因及组织管理措施[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6)453-454

[2]孟凡启.“90后”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现象分析[J].南方论刊,2015,(4):86-87

[3]赵红霞,郭倩楠.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现状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4),84-88

[4]王德恩.谈高职大学生宿舍冷暴力[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14(6),27-30

[5]曾凡富.高校校园冷暴力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24-128.

[6]杨永芳.家庭、校园和职场冷暴力本性探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2):52-54.

[7]李鹤,高蕾.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冷暴力现象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04:11-13.

篇10

社会工作 校园霸凌 成因 辅导

一、何谓“校园霸凌”

霸凌(bullying)一词,最早是由霸凌行为研究领域先驱、挪威学者Dan Olwen于1978年提出,即“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台湾学者张信务则提出“霸凌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校园霸凌(school bully)则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有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成为受欺凌的学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吴清山、林天佑,2005)。暴力霸凌通常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团体中会有一个领导者及其跟随者一起进行暴力行为。

二、校园霸凌的影响及成因简析

校园霸凌行为由三方面主体组成,即霸凌实施者(bully)、承受者(targeted children)和旁观者(bystanders)。而校园霸凌对三个主体的影响如下:

1.对霸凌实施者来说,校园霸凌会滋生他们的暴力倾向和犯罪行为,通常来说他们的倾向比较高,而且相应的社交人际能力不佳。

2.对承受者来讲,遭受到欺负和嘲讽会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下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容易有忧虑症倾向和自杀倾向。

3.而作为霸凌旁观者,他们内心会产生很强的焦虑,他们会忧心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他们或许会认可暴力行为,尝试用暴力攻击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校园霸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因素考虑:

1.个人因素。霸凌者的个性特质一般表现为激动易怒,没有耐心,对待他人缺乏同理心,施暴男生一般在生理发展上较其他男生要壮硕。

2.家庭因素。多数霸凌者的家庭都存在着各式的问题,如缺乏关注、过度溺爱、权威式管教、家庭暴力等。孩子在这种情境下耳濡目染,崇尚暴力,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推崇“成王败寇”的理念。

3.学校因素。霸凌现象突出的学校都存在着校风不正的问题。学校未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思想道德教育未能得到落实。此外,教师负面的示范引导以及学校对霸凌事件的姑息态度都产生了一定的恶化作用。

4.社会因素。当今,我国文化市场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管理,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暴戾之气的文化产品,错误的认知及人生观。

三、不同主体的辅导策略

校园霸凌事件对校园安全及学生身心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霸凌事件的相互关系人其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若不能给予有效辅导,无论是霸凌者与被霸凌者都将在身心上留下「霸痕,甚至将问题从校园延伸至社区或是日后的家庭,形成暴力的恶性循环。所以,除了在事发时立即介入处理之外,成人更应于事后针对不同的霸凌角色进行适当的辅导措施,以减轻霸凌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针对霸凌实施者的辅导策略

台湾儿童福利联盟(2007)的调查报告中提及,国外研究证实,曾是校园霸凌者的学童,到24岁为止,有60%的人至少有一次犯罪记录,有40%的人有高达3次或至3次以上的犯罪记录;而没有霸凌行为的学童,他们只有10%有犯罪记录。由此可见,对霸凌者的及时、有效辅导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纠正、引导作用。针对霸凌者的性格、行为特征,辅导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了解成因

霸凌事件的产生原因在前文中已有所提及,针对四个不同的要素,成人应首先确定在霸凌事件中霸凌实施者在哪个或哪几个因素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成因开展以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等方式各异的辅导手段。

(2)教授正向积极的人际交往技巧

向霸凌实施者教导并示范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如接纳、不批判、平等,相关关怀与尊重,学习适宜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并且对霸凌者进行紧密实时观察,当霸凌者出现积极良好的行为举止时,要予以正面的肯定与鼓励。

(3)建立规范行为,树立正确价值观

让霸凌者意识到霸凌行为的危害和可能触犯到的法律法规以及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于霸凌者制定合理明确的行为规范,鼓励、要求其遵守。并且帮助霸凌者树立“恃强凌弱是错误且可耻的”价值观。

(4)整合资源,建立多级辅导体系

对于霸凌者的辅导,其核心便是建立一个由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详细介绍见文章第四部分)。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强化对霸凌者的辅导,四者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密切合作与联系,进行资源共享与整合,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辅导专家的协助。

2.针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策略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专家E.Eron进行的35年纵贯性研究发现:被霸凌者被欺负之后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产生,而且随着时间而愈加严重。而且相关调查研究也表明,受霸凌的孩子只有三成会主动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这就使得对霸凌承受者的辅导变得更加困难和迫切。笔者认为,针对这一主体的辅导策略可以分为如下三方面:

(1)积极观察、主动关心少年的日常表现

由于很少会有受霸凌的少年主动与师长联系,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平时要多加留意少年的行为举止,如果其出现了异常行为或态度,如厌学、自残等时,要立刻进行介入处理,确认少年是否遇到霸凌者的欺负。

(2)给予即刻的帮助和辅导

一旦确定少年成为霸凌承受者,应予以高度支持和帮助,使少年感到温暖和安心,鼓励其勇敢面对,能够主动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并且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力度,使少年重新感受到安全感,并协助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理性分析,完善自我

理性分析霸凌承受者自身是否存在被害诱因,如个性退缩、交友不良、生活习性不佳等,并引导其改善以预防再度被欺凌。

3.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策略

霸凌旁观者作为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群体,针对他们的辅导亦是十分重要。目睹霸凌事件的少年内心会产生害怕、焦虑和担忧的不稳定情绪,而他们对霸凌事件的默不作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霸凌者的气焰。针对霸凌旁观者的辅导可以参考如下:

(1)适时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对于霸凌旁观者,老师和家长也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注意观察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主动进行开导和帮助,避免其成为霸凌者的帮凶和保护者。

(2)要通报,不要围观

通过教育宣传让少年了解霸凌行为的危害,让他们了解围观和视而不见会助长霸凌行为的进行,惟有主动通报家长和老师,需求协助处理,才可以预防事件的再次发生。与此同时,要注意对旁观者同理心以及正义感的培养。

四、多级辅导体系

上述的辅导策略是从霸凌事件中不同的三个主体角度出发设计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还会从诱发霸凌事件的不同因素入手,寻求相应的辅导策略。笔者认为,上文所提到的多级辅导体系便是从不同诱因层面进行考量的结果,基于这个由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四方面组成的多级辅导体系,形成长期、稳定的追踪辅导模式,因多级辅导体系中的很多辅导策略与上文中的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仅以概括性的文字简述各层面相应的辅导策略:

1.学生层面

(1)有效的自我情绪管理,以正面的方式发泄情绪和精力。

(2)认清霸凌行为的本质,积极、勇敢面对霸凌事件,学会寻求师长的帮助。

(3)学习积极正向的人际交往手段和模式,建立良好的交际圈,改善人家关系。

(4)面对霸凌事件,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绝不姑息。

2.家长层面

(1)改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互动,留意观察少年的日常行为举止。

(2)杜绝权威式管教,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3)加强对少年的保护,履行好父母的职责。

3.学校层面

(1)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制定校园“反霸凌”制度规范。

(2)提供完善的心理辅导咨询服务,必要时可以寻求专家的协助。

(3)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正义感。

4.社会层面

(1)加大立法规范,整治文化市场上的不良文化产品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传媒。

(2)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校园反霸凌行为的宣传力度,帮助社会大众了解校园霸凌行为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3)建立相对应的反霸凌辅导中心,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校园霸凌行为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但是因其形式多样、隐蔽性较强以及受害者、旁观者的不配合,使得防治校园霸凌行为变得困难重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这种行为我们会无计可施,正如台湾学者吴若女所说:“霸凌行为是可以被改变的,但需要家长细心、敏锐觉察出孩子的变化,而学校及老师在霸凌事件中应担任平衡仲裁的角色。所以,唯有师长主动觉察、积极处理霸凌行为,才能真正阻碍霸凌行为的发生,营造快乐学习的友善校园。”惟有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校园重新成为一片知识的净土。

参考文献:

[1]陆士帧,王.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冯艳琴.校园暴力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初探[J].商情,2010,(23):115-115.

[4]董广明.浅探中小学校园暴力侵害案件的成因及对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32(6):62-64.

[5]吕,马林,王坚.校园暴力冲突事件成因的理论分析[J].高教论坛,2010,(5):91-93.

[6]吴若女.你不可忽视的校园霸凌[J].台湾康健,2005,(84):164-178.

[7]雷新俊.校园霸凌事件防治与辅导[J].台湾国教之友,2010,60(4):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