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

篇1

关键词:初中校园 暴力事件 原因 管理对策

一、初中校园暴力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的泛滥,很多带有暴力色彩的电影、游戏、文章等充斥在整个网络上。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理强与叛逆心比较强,对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还拥有寻求刺激的心理。因此,其往往更加崇尚暴力,而长时间的沉溺于这种暴力的环境或氛围中,也会养成学生的暴力性格或暴力倾向,对待事物比较冲动。同时,由于初中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经常结交社会不良青年,从而沾染上许多不良习惯。

(二)学校因素

对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因此学校的稳定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校园暴力事件的发展,学校因素也占有30%左右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校的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注重于学生的卷面分数,并据此作为衡量教师优异的标注,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第二,对学生的奖惩制度存在着问题;第三,学习对于学生暴力的预防制度与处置制度有待健全;第四,学校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第五,学校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认知。

(三)家庭因素

根据调查,学生发生暴力行为最大的原因是家庭因素。家庭一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不知不觉间,孩子会对家长的某些行为或语言进行模仿,因此可以说家长也是孩子的教师。但是如果学生长期生活在暴力,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中,势必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疏忽,致使其错误的言行举止得不到纠正和指导,从而使其产生暴力行为或暴力倾向。

(四)学生个人因素

现在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有着无限的纵容和宠溺,从而养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自私自利等性格。除此之外,部分的初中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一些比较不公平的待遇,例如缺少父母的关爱,遭受过虐待等,从而在心理留下阴影,造成比较极端的性格,具有非常强烈的包袱心理。此外,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心理、生理正处于不成熟期,当其处于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时大多数初中生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而且,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在面对挫折时不愿与家人或教师沟通交流,一旦当自己或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暴力便成为了其解决问题或发泄自我情绪的重要方式。

二、初中校园暴力的管理对策

(一)加强校园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净化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例如可以对校园的宣传栏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宣传栏向学生们宣传互助互爱、团结帮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借助学校的广播站,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感人事迹进行宣传,例如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等,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借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另外,学校还要多举办一些校园活动,例如“团结周”、“友爱月”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相互帮助的友好品质,为学生构建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而对于校外环境的净化,学校首先就需要肃清学校周边的不良青年,尽量让学生减少与不良青年的交往,避免学生因此而受到伤害,同时学校还应该增加校园的保安人数,防止社会不良青年对学生的伤害。

(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首先,学校应该正确认识到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家长在孩子成长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让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生特点。在沟通的时候,家长也应该主动参与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中来。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明确的是自己的观点与家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这种差异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其次,教师应该知道,想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首先就应该尊重家长,尊重彼此的观点,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迫家长的认同。唯有如此,才能使家长与学校长期的联系起来,对孩子进行共同的教育。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是解决校园暴力事件的根本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形式,例如班会主题等形式,和学生共同探讨校园暴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并共同制造出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板报上,宣传校园暴力的危害及呼吁广大学生团结起来共同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而各个科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善于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培养学生的维权和法律意识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向学生宣传一些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维权和法律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同时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将法治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加强学生对法治的认识,让学生对校园暴力所承担的后果进行认识。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法律课,处处培养学生的维权和法律意识。

结束语:

校园暴力的预防措施和解决需要广大的学校、教师、家长甚至整个社会进行合作,为了给学生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减少校园暴力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必须对暴力行为进行坚决的惩治和抵御,同时还需要宣传法律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陶跟定.初中校园暴力行为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3,(1):159.

[2]宋雁慧.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现状和处理方式调查[J].中国教师,2007,(11):7-10.

[3]陈秀敏.佛山市初中暴力现象及应对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13.

篇2

学校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家长较为担忧的问题。学校环境学员众多,人员复杂,加之学校事务繁杂,要想顾忌到每个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安全问题会时有发生,如果学生在校园中发生意外,受到安全问题的威胁,会使家庭和学校蒙受重大损失,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维护学校安全是校方的责任,学校应该结合教育部门的相关指示,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实处,然后再充分了解学校具体情况的前提下,调动各方的力量,共同为学校安全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学校正常秩序得以保证的基础。

1农村小学校园的安全问题

1.1校园设施的陈旧:学校安全最常见的安全隐患就是体育设施陈旧,引发的人员伤亡。校园设施是学生日常活动中伸手可触的事物,由于校园设施的陈旧等问题,给学生安全问题埋下了较大隐患。但是,小学校园的普遍设施,例如单杠、双杠等器件,经常会发生因为陈旧或认为损坏导致的坍塌事故,给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增加了学校的非计划性支出。根据报道事故发现,现在的学校安全问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设施的陈旧而造成人员伤亡,校园设施的及时调整和修补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可预防范围内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自然灾害隐患:重大自然灾害也是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隐患之一。泥石流、洪水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学校师生安全。由于学校属于人口密度大的公众场合,如果突发自然灾害,那么如何让对师生进行有效的疏散和安置会使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规避此类风险,学校应该提前制定应急措施,便于疏散。一般说来,学生对于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缺乏了解,校方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可以组织逃生演练,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1.3校园认为突发事故隐患:近些年以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给校方与学生家长造成了巨大恐慌,社会舆论骤然增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人群生存压力加大,因为工作或生活等形成的负面情绪,扭曲了当事人心理,为了实现报复社会的目的,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将魔爪伸向校园。尤其是近些年以来,我国农村校园伤人事件层出不穷,破坏了小学生美好的学习环境,对社会治安形成了挑战。

2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原因

2.1家庭安全教育不足:农村的大部分家庭,家长的安全教育是极为少见的。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安全意识较差,所见所闻有限,无法给予学生充足的安全教育只是,学生受家庭影响,安全意识自然也就相对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与此同时,农村学生中有大批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日常生活指导,更多的为老人抚养,安全教育自然更加无从谈起。当遇到突发灾害时,学生往往缺乏自我保护,导致人身安全受到损害。

2.2社会关注程度低:校园安全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社会关注和媒体监督也是校园安全得到防范的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农村地处偏远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学校安全教育方面的宣传不足,相关部门更加注重经济收入的增加,从而忽略了安全教育的开展。社会危害人员通常会选取人员密集区域实施危害,学校无法正确防范,造成小学生心理创伤,影响其正常的身心发展。

3农村小学校园建设防范措施

3.1加强家庭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校园安全问题固然有学校的责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家庭安全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增加给孩子的安全意识讲解,为他们创造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在校情况,不仅要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还坏,还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等。笔者认为,学校可定期组织安全教育讲座,强化师生和家长之间的安全教育,对家长的安全教育同样实施必要的培训,由家长与学校共同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保障,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3.2加强社会关注及各方监督:孩子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着,保障学生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发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政府和社会部门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第一,政府提供校方足够的经费,为其购置活动设施提供经济基础。另外,政府部门可以派遣相关人员保护校园安全,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社会关注与媒体监督是确保学生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4结语

篇3

一、个性张扬

大部分90后的初中生极爱表现自己。表现在他们喜欢留个性的头型、穿个性的服装、说个性的语言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一旦这些行为被学校制止,他们就会利用其他途径。例如上课时,在教室里安安静静时,他们会选择做个小动作,或与别的同学旁若无人的交谈,以期让老师点自己的名字,来让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二、没有真正的崇拜偶像,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不象他们的长辈,是读着战争、奉献等英雄的故事成长起来的,他们崇拜英雄,崇拜成功企业家,90后的初中生崇尚非主流,像超级女生之类的凭借几首歌、个性打扮,就能让他们崇拜的如痴如狂,并去蓦仿他们的打扮和行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崇拜偶像,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没有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很困惑,很多学生就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上学。

三、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

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六个大人宠着、保护着,为他们的成长创设出一路顺境。直接造成他们的感情脆弱,容不下丁点儿委屈。这是近几年来校园暴力增长和孩子自残自杀的一大原因。

再一个近几年来离婚率增长,单身家庭的孩子大部分性格偏执,遭受了挫折,就会钻进牛角尖,因想不开而选择自暴自弃。

四、网瘾成为当代初中生的一大杀手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网络给人们带来快捷的信息,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90后的初中生们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例如,有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放弃学业,甚至学生走上偷盗、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还有的沉迷于网聊,走上网恋的道路。

针对90后初中生的以上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

只有学生具有了团体精神,才能使他们在维护好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个性,但绝不张扬;只有学生具有了团体精神,才能使他们以集体利益为最重,克服自私自利的心理,学会感恩。

要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就要在班级管理中建立班级统一的奋斗目标,形成良好的班风,让所有同学为此目标而努力;利用好学校举行的每一次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团体精神。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可以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因为现在的孩子对老一代革命家、科学家、现代的励志者的事迹所知甚少,所以要经常给他们播映关于这些榜样的小影片,让这些事迹持续地引导他们,让他们有所追求,能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从而产生崇高的理想。

其次让学生明白人生价值观的衡量标准是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大,则人生价值的意义就大。

三、充分利用好家长的帮助

父母是否能与学校互相配合,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对家庭教育的引导。要经常通过电访或家访,并利用好家长会,进一步了解家长及学生,与家长沟通如何对该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达成教育共识。

四、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班主任要利用班会及一切可利用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在平日和学生的交流中,多给他们介绍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站,多给他们敲警钟,提早杜绝网瘾,引导学生健康的上网。

篇4

关键词: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71-0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融为一体,指明了当代“德”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同时也为立德树人提供了路径方向。党和政府十分强调立德树人,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本质。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特别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他们有能力判断什么是正确的道德标准,从而端正自己日常的道德行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崇高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担当。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良现象与问题

(一)重溺爱轻责任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与家庭成员重大纠纷等很多家庭和社会悲剧频频重演,甚至有中、小学生残害自己父母或亲属和他人的报道,这当中不少是由于家庭教育失当所引起的。如家长们过分溺爱子女,任由他们凭借自己的意志做事,致使孩子们任性娇蛮,不愿承担责任,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就和他人发生冲突。还有个别家长甚至纵容其子女的不良行为,使得孩子们更加任性,助长了其暴力倾向,那些校园暴力血案则表现出极少数未成年人人格扭曲的烈度。

(二)重智育轻德育

众所周知,一般家长习惯提供给孩子智育方面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灌输这样的思想: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能有份好工作赚大钱。而不太注重其良好的德育和素质的教育,即所谓重智轻德式的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知识教育,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即教育孩子如何学会做人,这对处于人生初期的孩子来说存在着严重的道德教育空白。

(三) 重利益轻奉献

当代社会存在的重利轻义的现象也对部分家庭产生深刻影响。有些孩子的道德观念功利化、只顾自身利益,对待他人冷漠,对弱者无同情心,对需要帮助者不愿施以援手,不懂得如何去爱和感恩他人。这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家庭成员缺少平等交流和互相关爱,家长的不正确行为加重了未成年人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孩子失去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信心,使得自私自利、不讲信用、忘恩负义等行为在部分未成年身上表现明显。

(四)重“成龙”轻家教

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使得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作家庭的唯一重心。未成年人在家长的强烈期待下不堪重负,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贫困家庭亦是如此,甚至更加强烈。于是,从孩子受孕的时候起,向这个终点的冲刺就开始了。这种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让学生和学校都处于泰山压顶之下,变得畸形。我国几千年优良的家教传统,例如教育孩子节俭、勤劳、忍让等传统美德教育今日已经所剩无几。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

(一)我国古代“立德”之说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居“三不朽”之首,足见其地位重要。《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言之,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古人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准。

(二)将德行修养和孝悌立于重要位置

学会做人,以修养德行为求学目的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古人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良知、懂孝道、有责任心的人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提倡 “百德孝为首”,认为“孝”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感恩情结,“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主要体现,也是子女爱的繁衍与扩张的源点,孝亲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基本品德。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此,孝悌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也是国家发展、社会安定的基础。

(三)品学兼优和人格高尚缺一不可

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格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行为,它时时处处渗透在人的全部言行之中,覆盖于人的活动的多个层面。孔子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所言“生而同声,长而异俗”等,都道出了人格发展的差异性。《孟子・尽心上》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深刻表述了培养后代高尚的人品的重要性。因此,人格教育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认为学高不是真正的目的,学高是为了品高。

三、我国传统的家风

(一)家风的定义

家风又称门风,家风一词在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写作的《家风诗》中出现,可以说,家风是历经延传而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我国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家风就是血脉,是延续几辈人的文化教养和人品传承,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整体精神,它既是家庭传统的延续和家庭价值的体现,更是家庭文化的凝聚。家风凝结着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它是除物质之外而具有的永恒意义、非物质性的家庭文化凝聚力。家风通过家里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对每个家人来说,家风就是无字的宝典,更是无言的教育。

(二)家风的影响

家风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它一旦形成,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和浸濡意义;反过来,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而是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同时,家风讲求亲情、重视人伦、注重文化知识,它所蕴含的人伦观、自然观、生命观等就是塑造新时期“家风”的宝贵思想资源。所以,一个社会、国家是否具有良好的核心价值观,最终还是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素质和优良的家风。

(三)家风的教育功能

家风一般可分为三方面的内容,包括传承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及基本方法与规矩,如家德、家规、家训、家谱等。良好的家风是维系家庭或家族有效运行的精神纽带。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社会风气的好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着隐蔽和间接的特征家风与未成年人生活的时间、空间、活动往往是统一的,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品行及行为方式会被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和内化。

(四)家风是家庭教育文化精髓

家庭教育可以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我成长,并使每个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我。由于立德树人是家庭全体成员的事情,而且,只有家长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更好。家风离不开家庭文化的引领,只有将家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统一起来,才符合家庭文化的本质规定。每一个健康的家庭都应该重视其家庭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如家庭的谱表、相片、故事、口头传诵及特有的家庭传统档案。

四、生活教育理论对家风形成的印证

(一) 生活教育理论基本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表述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他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

(二)家风反映实际生活

家风的形成正是以生活为前提的,它是与实际生活紧紧相结合的。家风的影响也是通过家庭生活才发生巨大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家风的形成,集中反映了在家庭教育中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反映了家风的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需要,反映在立德树人上的重要作用和需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三)家风来源与家庭生活。

家风最重要的是与家庭生活联系,在实际生活若隐若现,它是在不知不觉中指导孩子,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天赋的才能,培养健全的品格;把他们培养成为身心平衡、手脑并用、智德兼修、文武合一的社会有用人才。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

五、家风对未成年人的“无意识”作用

(一)无意识心理

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在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无意识,在那里它们受到检验,以确定它们是否能被意识所接受。只有通过审查,无意识的欲望才有可能变为意识,如果它通不过,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通过审查的欲望不会直接导致意识,只是“有可能成为意识”。上述无意识的变化就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某种影响而不知不觉地变化。

(二)无意识是一种悄然无声的力量

无意识能够使未成年人自然地吸收家长的教育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展开自我教育,最终使自己的行为活动形成习惯。正可谓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未成年人早年养成的习惯会如天性般稳固,由于他们思想未定,良好的家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其道德的养成。良好家风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三)家风的“无意识”传承

我国传统家风文化既是传统社会发展的积淀和折射,也是构建现代家风的重要底色。每个家庭历来重视家风对子女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家风来源于日常点滴的家庭生活和代代传承和良好的家庭氛围与风气,并与父母等长辈的示范作用密不可分;如果父母等长辈有意无意地以身作则,注重自身形象,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榜样,有利于家风的浸润。

六、立德树人的永恒性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古人云:“道德之于人群犹元气之于万物也。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人禽判于道德。故天虽生才,才者未必成君子,则以教育成之。”立:树立;德:德业。“立德”即树立德业。树,栽培。“树人”即培养人。从家庭德育与成才关系来看,“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前提条件。现代意义的立德树人就是要从“立德”做起,培养接班人。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人格,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立德”是首位,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目的,是指培养未成年人成人成才。

(二)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我国的传统道德中众多内容内涵丰富,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义礼智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传递出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极深的人格修养、行为规范和家国情怀,也是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源头活水。家庭中由于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家长常常是在举手投足之间就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在情感上以熏陶、引导,并通过日常生活和言传身教传播社会道德、培养个体品质,使孩子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立德树人是当代价值观的根本体现

众所周知,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一方面表现为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价值准则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模糊、偏向和是非颠倒。由于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立德树人的目标不在于让未成年人掌握一些关于道德的知识和观念,而是在于在他们的心中种下的以促发道德行动的种子,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道德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34.

[2]赵忠心.中国家庭教育五千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彭德华.现代家庭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51.

[4]弓松涛.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7.

[5]王长今.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86.

[6]徐惟诚.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247.

篇5

关键词:心理服务;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C-0049-04

德国素来重视学校心理服务工作,因其不仅是教育系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还可以有效促进不同教育形态的良性发展。事实证明,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的确与该国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息息相关。因此,探索并解析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色,必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助力。2016年3月,笔者随江苏省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赴德学习,对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色有所感触。

一、专业化的学校心理服务团队

德国不仅是实验心理学生长的沃土,也是较早重视学校心理学的国家之一。1896年,莱特纳・威特默创建儿童心理诊所,标志着学校心理学的诞生。1911年,威廉姆首次在德累斯顿将学校教育和心理学联系到一起。1922年,德国第一家学校心理服务中心(Schulpsychologisches Beratungszentrum)成立,此后,此类机构陆续出现,学校心理学逐渐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在德国发展起来。但直至2002年古滕贝格高中枪击案的发生,学校心理服务工作才真正进入教育主管部门视野。此后七年间,频发的校园枪击案用血淋淋的现实迫使德国教育界正视青少年(在德国年龄未满25周岁均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学校心理服务工作。

2010年,德国职业心理学家协会(Berufsverband

Deutscher Psychologinnen und Psychologen,简称BDP)引导社会直面学校心理学家严重短缺的现实,决定从增设学校心理服务职位入手改善这一局面,并采取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以切实改变德国当时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困境。这为德国学校心理服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学校心理学家的数量逐年增加,工作范畴不断扩容,岗位职责也进一步细化。

当前,各类学校至少设置了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和社会工作者两种校内心理服务职位。其中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由校内正式聘任的授课教师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后兼任。而社会工作者则由社会相关机构选任推举并支付薪酬,但长期在学校内部承担相关心理服务工作。这两类人员在学校内部精诚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各类心理服务和发展指导。

而职业学校因学生的类型相对复杂,对于心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划分较为细致,一般包含:心理咨询教师、社会工作者、专业指导教师和劳动局咨询人员。在个别兼容度更高的职业准备学校,还会依照学生状态配置特殊教育专家。如奥古斯特桑德尔职业准备学校(August-Sander-Schule)在校生中有一定比例的聋哑残障和行为问题学生,故该校有各类问题的特殊教育专家15人,他们将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

此外,为了保证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德国心理学会(DGP)和职业心理学家协会(BDP)联合制定《伦理准则》,从各方面对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对于学校心理学家的标准进一步界定:“经过心理学系统培训、能够从专业角度实践和体验,思考和学习的专业人士”,进一步明确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处理学生群体的异质性,通过预防措施手段促进课堂社交互动和学校的氛围,干预欺凌,危机咨询和危机干预的措施,保护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支持学校良性发展”。

具体要求是: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必须是全日制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通过一定学时的培训和考核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备5年及以上的一线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而学校心理学家则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且本身已具备某一学科科任教师资格,另外在专业机构接受100小时的专业学习(含基础理论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和为期两年的督导考核。此外,为了保障学校心理学家在从业过程中知识储备与时代同步,他们每年仍需接受更高级别的心理学家和管理机构的定时督导,并进行4次以上的继续教育,确保自身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更新。如2009年以来,校园暴力、危机应对、校园枪击案处理等内容已经进入培训范围。近年,入境德国的难民人数急剧攀升,难民及其子女的系列问题也已纳入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范畴。

二、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

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能够深入高效地展开,其背后完善强大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不容小觑。德国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不囿于校园,而是和专业社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者为学校心理服务工作提供支持、指导、培训、监督和善后。

这一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领导部门是由BDP和学校心理学委员会统筹的、16个联邦州分别设立的学校心理学州联合会,州联合会按照地域划分大区分设管理机构,各州学校管理局下设学校心理处,各管理机构距离所辖学校最远路程控制在90分钟以内。联邦州、州学校管理局和学校搭构了德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的主体框架。具体的实施系统则由学校心理服务部门、专业社会心理服务机构(Schulpsychologisches und InklusionspdagogischesBeratungsundUnterstützungs

zentrum,下面简称为SIBUZ)、专科医院和青少年事务局共同构成。整个德国的学校心理服务工作就是由学校、SIBUZ、青少年局、医院、保险公司等不同社会职能部门共同支撑构建的一套层级分明却又相对完善的服务网络。

柏林地区共有29所面向中小学提供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机构。其中,新科隆地区各类在校生约3万人,共设有8所SIBUZ。此类机构为联系学校心理服务工作和社会心理治疗工作的枢纽。它们为无法在学校内部进行的心理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和问题甄别,并将未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交付给青少年局或专业心理医生。例如,涉及吸毒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由学校心理咨询师联系SIBUZ完成初步甄别后,将交由青少年局从社会帮助的角度提供引导。

向SIBUZ寻求帮助的途径有两条。其一,学生和家长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直接联系SIBUZ预约咨询;其二,学校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认为学生可能存在某一方面问题需要SIBUZ提供帮助,则教师会通过家长或直接与该机构取得联系,预约咨询。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或家长、教师一旦感觉某方面需要心理专家协助,可主动联系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学校心理学家或SIBUZ预约咨询。如简单问题可在1―2次解决,则由双方直接交流解决。但如果求助者为未成年人,且问题较为复杂,则从第3次预约开始,需家长或教师共同参与咨询。当求助者的咨询次数超过6次,咨询教师必须评估求助者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转介。德国的《心理治疗师和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法》将心理治疗纳入医学范畴。因此,在学校和SIBUZ的心理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业心理治疗师参与,或未经监护人(家长)同意,不可以使用诊断性的心理测验或进行治疗,必须转介至专业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SIBUZ提供的心理咨询免费,专业机构的心理治疗则需收取一定费用。而德国法律规定,经过认证的专门机构提供心理治疗的相关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支付。德国专门有联邦层面的委员会对日新月异的心理咨询治疗的方法模式展开调研讨论,不断修正调整保险公司支付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范围,然后以立法的形式进一步强调规范,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为正规、合理的治疗。

因此,如果遇到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复杂,则参与其中发挥效能的成员可能包括:学生(求助者)、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学校领导、SIBUZ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局官员、心理医生、保险专员等各色人等,他们会因此临时组成小组,协调合作共同解决这一个学生的问题。而这种完善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为了所有师生的心理健康。

三、完整的发展过程管理

德国历来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因此德国孩子自幼儿期起,就要每年进行一次心理体检,相关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每年儿童心理体检的成果数据由德国联邦卫生部和青少年事务局建档储存,这些数据将被用于再研究和分析。这种贯穿“婴幼儿期―青少年期”的心理体检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例如,德国向来对于知识类的“早教”嗤之以鼻,并且在《宪法》中明文禁止各种“早教”。但他们同样注意到了孩子的基本能力和个体差异对其入学的影响。因此,在适龄儿童入学前一年(5岁),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前往检测中心进行入学前的各项测试,以游戏、对话、娱乐的方式确认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健康状况能否入学。

政府还为此编制了宣传彩页(如图1)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入学时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并对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进行指导。图中有儿童教育专家写给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其中主体部分重点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给予关注。这一细节充分反映了德国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视远大于对其掌握知识技能的要求。

在学生求学过程中,心理学专家也始终参与学生的评估,并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进行指导。如学生进入中学学习无需进行统一考试,综合小学阶段成绩、科任教师和学校心理学家的鉴定、家长的意见等因素,决定学生升入职业预科(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文理高中(Gymnasium)或综合学校(Gesamtschule)其中的一种继续学习。其中文理中学相当于国内的普通中学(初中+高中),是进入高等教育必经之路。实科中学仿效普鲁士的中学而建立,因其应较高等的职业教育需求而生,故一度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典范。学生从实科中学毕业既可以选择较高等的职业发展,也可以继续升学,例如进入职业导向的文理中学,从而往高等教育体制迈进。

这种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长期过程性管理,可以记录其成长过程中的系列资料,动态监控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健康状态,从而依据社会需要对青少年的发展进行适时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德国细致的学校类型划分虽然被反对者批评,但其的确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其可以进入相对适合的教育体系,并且依据自身发展不断调整路径和方向,反而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职业教育“羊肠小道”的尴尬局面。我国近年职业学校“3+3”、“3+4”的学制改革、单招考试与注册入学并举的上升途径、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联手办升学班的种种变化,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试图为不同需求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有益尝试。

四、标准化的危机应对操作手册

规范的操作手册可以帮助学校心理工作者在遇到常见、典型的心理问题时快速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高效、便捷地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和突发状况。如柏林学校心理服务中心编辑的《柏林学校应急手册》自2002年(2002年4月27日,德国图灵根州埃尔富特发生本国历史上首次校园连环枪杀案)起在各学校心理机构广泛使用,用以指导学校心理服务老师遇到各类问题时正确处置。

该手册不仅包含了德国校园诸多常见问题,还将各类问题按照危害程度分别用红色、黄色和蓝色区分紧急程度,由左至右,分别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三栏。最左侧一栏用红色标识,是最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校园枪击、火灾、传染病/集体中毒、绑架人质、自杀/意外死亡、携带管制武器。中间一栏为黄色标识,此类问题的严重程度次于红色问题,其中包括:恐吓、媒体暴力、家庭暴力、贸易、强迫/勒索/抢劫、严重身体暴力、犯、自杀未遂、对学校工作人员的攻击、破坏、宪法敌对言论、拥有武器。最右侧一栏为蓝色标识,此栏问题较为简单,包括:侮辱/威胁/攻击、欺凌、服药、自杀意图、同学死亡。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耳曼民族严谨的工作生活作风,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遗憾的是,该手册仅有德文版本,希望日后可以有机会将之译为中文,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编,这必会成为学校心理工作者日常工作的有效辅助。

总之,德国职业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色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当前,我国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养,集合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搭构完善的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注重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管理,加快建设切实可行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实施体系,方可全面提升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German Psychological Service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s

LIANG Yan

(Xuz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Xuzhou 221000,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