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

篇1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思考建议

一、概述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物资,供求关系有其特殊的规律。粮食供求既受商品价值规律的支配,又受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的影响,往往后者起着稳定价格的重要作用。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既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提条件,又是农民特别是粮食生产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粮食需求的刚性很强,但供给的价格弹性很大,既粮食生产多了就要出现“卖粮难”,谷贱伤农;生产少了也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价格又会过分上涨,令消费者难以承受。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人与粮的矛盾将日趋激烈,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近几年由于国家利好政策效应驱动、市场拉动和工作推动的综合利用,扭转了粮食生产播种面积、总产量持续下滑的趋势。龙游县现有人口40.31万,其中农村人口30.84万,总户数152457户,乡村从业人数15.65万,粮食播种面积45.4万亩,总产量17.7万吨,但由于地方财务有限,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设施老化功能退化等问题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因此,发展粮食生产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种粮比较效益低,是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虽然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种粮比较效益仍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民的种粮食积极性无法在根本上得到调动。除此之外,制约粮食生产还存在下列问题:

1.规模种粮土地流转问题

依靠种粮大户,发展规模种粮,是当前粮食生产的主要特征之一,特别是早稻生产。从调查的情况看,一方面部分种粮大户、粮食专业生产合作社想多种早稻而承包不到耕地,这种现象今年表现尤为突出。客观上由于龙游人多地少,一般农民惜土地思想较重,对土地流出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龙游地处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民对土地征收的期望值较高,担心因土地流转而导致土地征用补偿权益的丧失。调查表明,土地流转的关键可能是缺少服务联接机制所致,造成土地流转供给需求脱节。

2.农田设施损毁和被偷盗问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的损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目前农田水利设施“重用轻管”和“重用轻修”现象十分普遍。虽然政府每年也在抓些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的水利建设,使得部分点上的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大部分面上损毁的水利设施仍无修复。另外,近年来农村偷盗农用变压器、电动机、水泵、电线等现象较为普遍,许多种粮大户反映一年内多次被盗窃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器设备,严重影响正常粮食生产程序。

3.加工管理用地审批难问题

随着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各类专业农民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带来种植规模的扩大,继而带动效益增长。截止2012年底,我县有种粮合作社240家,100亩以上的的种粮大户100家。目前,这些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普遍反映:一是规模种粮后晒谷场地严重缺乏;二是大型设备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和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质无堆放场地;三是农产品收获季节,大批新鲜农产品初加工整理缺乏场地,往往将农产品和农药、化肥等混合堆放,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

4.基层组织对粮食生产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基层政府组织的乡镇(街道),是当前把上级政府扶农惠农政策直接宣传贯彻到村级组织和农民的关键环节。如果乡镇干部积极性不高,最好的粮食扶持政策也将大打折扣。由于目前所有的粮食扶持政策都是围绕着种粮农民开展,对如何调动和激励乡镇与村干部,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热情的政策研究的较少。

5.种粮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以一年生为主的种植业不再是农村劳动增收的主业,从事种粮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30岁以下的农民基本上不从事种植业,种粮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小学文化的占一半以上。种粮农民年龄普遍偏高,导致种田方式比较传统,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

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从根本上讲,解决粮食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构建起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1.出台扶持政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一方面种粮扶持政策要稳定,各种补贴科目简化,操作手续简便;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政策要出台早,最好在每年的10月份次年的政策,方便种植大户在农作物接茬季节上提前安排和土地流转。同时。加大粮食订单收购政策的贴补力度,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要实行职效挂钩,责任到人,增加乡镇粮食生产考核的分值,细化粮食考核内容,同时对粮食生产工作得力,成效明显的乡镇进行表彰。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还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种粮队伍,广大种粮大户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他们的稳定与发展,我国的粮食才有安全和保障可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志于投身粮食生产的大学生“职业农民”,通过现有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平台,以传、帮、带的形式,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之种粮队伍后继有人。

2.重视基础投入,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化大力气提升标准农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立足点是耕地的质量。根据去年对全县29万亩的标准农田调查与土样分析结果,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分等定级标准》要求,基本摸清了我县标准农田面积、分布、类型、等级以及各级标准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等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有一等标准农田16880万亩,占5.8%,二等标准农田 242195万亩,占83.2三等标准农田32020万亩,占11%。

3.探索种植模式,努力实现“千斤粮万元田”

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向农民提供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高效种植模式。积极推广菜—菜—稻、菜—稻—稻、菜—瓜(西瓜)—稻、草莓—稻、稻田养鱼、稻虾共育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模式,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种植效益。要向广大种粮农户提供良种良法,提高种植科技含量。

4.加强抛荒整治,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一是耕地整治检查的重点是全年性抛荒,特别是中心镇和城乡结合部,要列入检点,对征用不用、围而不建且多年摞荒的田块,列入重点复耕对象。二是减少农田季节性抛荒,杜绝常年性抛荒。三是建立耕地抛荒整治的长效机制,对长期抛荒的重点乡镇,所在县要认真研究,化解矛盾,引进种粮大户或粮食专业合作社集中承包复耕。

篇2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农业补贴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提高粮食产量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13年,中国粮食连续第十年增产,全国粮食产量为60 193.84万t,比2012年增加了1 235.87万t,增长率为2.10%。伴随着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粮食供需总体上始终维持一个紧平衡的情况。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首次提出粮食自给率要达到95%以上。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再次确认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然而,自2005年以来,中国粮食自给率逐年下滑,2010年已低于90%。在国家强有力政策的支持下,2011年粮食自给率略有提高,但是,2012年,粮食自给率再度下降,仅为88.38%。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一消息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热议。因此,科学认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分析不同投入要素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寻求增加粮食产量的有利因子和降低粮食产量的不利因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献回顾

目前,关于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很多。由于其关注的重点不同,选择的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大多数学者选取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作为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如:粮食产量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呈正相关,却与受灾面积呈负相关。在现有文献中少数几位学者也研究了农业“四项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例如:史清华等嘲指出粮食补贴政策只是引子,因占农户收入比重过小,因此对农户增加收入和提高粮食产量影响甚微。在现有补贴制度和水平下,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产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但是作用有限。姜松等却认为农业“四项补贴”能减轻农民的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因而,农业“四项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还需进一步求证。

2.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现有文献,可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为四类:自然因素(气候、生物、土壤等)、经济因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土地的投入等)、科技因素(品种、农药、施肥、灌溉、栽培技术等)、政策因素(价格支持制度、农业补贴政策等)。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故暂不考虑自然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经济因素指标选取。农业劳动力投入是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粮食生产投入劳动越多,粮食产出越大。除了农业劳动力投入外,粮食播种面积也是决定粮食产量的重要变量。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中国粮食生产安全,不仅需要外部资源及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防灾减灾。故本研究选取经济因素的指标分别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受灾面积。

篇3

通过对我国1990-2013年之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VAR模型,采用了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07

1引言

粮食生产是多种要素投入的一种生产行为,它包括劳动力、土地、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在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状况下,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而化肥的施用无疑是提高单产的重要因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在带来我国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着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研究化肥的施用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增产潜力还有多少,临界的状态在什么时间以及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动态影响是我国粮食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房丽萍等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和C-D生产函数分析了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1978-2010年之间,粮食产量的化肥施用量的产出弹性有所下降,但是化肥施用量仍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古玉丽等采用了C-D生产函数对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王祖力等对1978-2006年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化肥的施用是所有投入要素中贡献最大的一项。彭琳根据试验研究资料与调查结果,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化肥施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的施用量是20世纪中国粮食生产重大成就之一,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46.43%。

本文对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从而在实证的结论的基础上,以期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2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实证研究

2.1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用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所选择的时间区间为1990-2013年,我们收集了历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数据,分别用GR和FE来表示。使用Eviews7.2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消除异方差的数据取自然对数的每个变量分别与lnGR lnFE说。

2.2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

考虑到时间序列中很多数据的不平稳性,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首先需要这些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数据在表1原始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并不顺利,但他们的一阶差分平稳,1阶单整序列,足球协会测试条件。

2.3建立VAR模型

2.3.1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VAR模型所需的序列是平稳,所以需要测试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测试方法主要是残余。本文的滞后三阶残余V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逆根位于单位圆内,因此该模型是稳定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2.3.2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因为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个VAR模型对无约束向量协整模型后,在本质上仍然是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是具有约束条件的,因此应该在我们建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VAR模型的基础上减一,作为我们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即选择滞后2阶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0.31828表示参数估计量的样本标准差,上式表明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保持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将增加1845166个百分点。

2.4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LnGR 、LnFE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所以考虑,然后明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选择了滞后期为一年,两年,三年里每个变量的检验,相关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1阶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之间不存在着着相互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阶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滞后3阶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原因。

3结论与建议

通过我们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从脉冲响应的情况来看,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结合本文的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浪费。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着施肥不科学,化肥浪费严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民缺乏科学的技术培训,应该加强农村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关于如何科学施肥的培训,减少粮食生产中由于过量施肥导致的不利影响。第二,增加粮食生产中的有机肥的使用。第三,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来替代劳动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可以通过培育优良高产的品种,提高粮食的单产。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提高灌溉率,同样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丽萍,孟军.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析―基于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2]古玉丽,乔欢欢.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使用量之间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0):1213.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检验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少数地区温饱问题、协调全国粮食分配、拉动农村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环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的出口额增加意味着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这从内外两个角度加大了我国对粮食产量的进一步需求。粮食产品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依赖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量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量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正确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粮食产量的提高会引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即在长期均衡关系内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预测能力。相反,短期内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不明显。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是长期效应,短期内仅仅存在提高生产率作用,这种结果说明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长期结构调整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机械化服务规模效益。

在过去我国机械化的提高对粮食产量的提高长期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与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状况不同,其中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基本农田属于家庭小规模化,大规模化的农业机械效应很难形成,但短期内却可以提高作业生产率,这是我国固有的农业生产特点。同样分析结果也显示虽然农业机械化规模与作用结构不断扩大,但对粮食产量的生产并没有演变成有效刺激,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与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是有一定关系的,小规模的家庭承包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又由于生产性农田人均基数小,使得多方农业生产者就更难合作寻求粮食产量的突破;其次,由于我国生产性农田地势及种类多元化,既有肥沃平坦的,也有农林性质的,更有阶梯型山地性农田,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标准繁多。如适用湖北平地的小麦农用拖拉机就不能适用广西山地,所以农业机械化很难对粮食产量的长期提高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型设备费用较高,使得农民短期内很难接受,也使大多数生产者依旧停留在家用小型农业机械上,生产效率长期内不能提高,这就使得其长期内对粮食的生产促进作用不明显。

通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粮食产量关系的实证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刺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促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粮食产量增长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经济水平日趋提高,最终惠及农业生产者。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粮食产量的长期增长促进作用不明显,仅仅存在短期生产效率的加速作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农业生产制度、生产性农田的特点和生产性农业收入水平有关。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的科学发展,使得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按照同步发展规律的要求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最终我国农业发展才能走上更好的科学化道路。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篇5

关键词:粮食安全;补贴制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市场化得发展,我国粮食供求也发生着变换,为了确保粮食的安全,我们必须面临更严格的挑战。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粮食产量方面: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粮食安全也得到一定的保障。粮食生产近些年每年都能到到好的产量,年增幅在3.65%,尤其是在2009年达到了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也在增加,使我国粮食 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粮食供需方面:目前国际粮价有一定幅度的波动,我国在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品种方面进口量很小,所以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很小。小麦和大米是农产品当中消费量最稳定的产品,玉米和大豆的消费增长是农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不管农村还是城镇在对粮食的消费上总量是逐步减少的,但是在一些主要地区粮食的消费是不断的增加的,例如天津和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渐的增加,由2007年的550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720公斤。粮食政策方面:国家逐步推出关于农业产品的支持政策,取消了税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外还实行了农业补贴,财政综合和专项补贴相结合,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目前国家在政策上也逐步的进行完善,实施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农民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投入每年都在上升,到2010年时,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补贴达到了8183.4亿元。另外除了农业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之外,还加强了生态建设、更低质量建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农业基础性设施的建立。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方面: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样对粮食的调节能力加强了,我国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价收购,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防止了粮食波动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对玉米、大豆等采取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到收储,健全我国收储农产品的机制。我国能够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有6.7万家,粮食收购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高,使我国粮食安全严重受限

首先,耕地面积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逐渐的减少,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保护制度,但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耕地还是每年都在减少。其次,水资源缺乏,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水是农业产品的根源,我我给的人均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缺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的制约因素,另外,水资源也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产品的质量,也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然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重,我国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发生,对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很的影响,粮食供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比前些年增多,病虫危害也贫乏发生,再加上旱涝形式逐渐加重影响,对粮食的生产发展也构成了威胁。最后,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全,我国的农田水利大部分建立的较早,长期以来,由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建设的标准较低,导致一些工程无法正常的施工,现有的水利设施也超出了使用年限,设施没有修理,使效率降低,效益明显的减弱。

(二)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不强

粮食的价格逐渐都在增加,但是农民对耕地的收入仍然不高,农民与其他行业相比,耕地所得到的收入明显较低。物价的费用和成本逐渐的在上升,小麦和玉米的成本有原来的每亩3 98元增加到587元,成本增加了,但是利润却下降了,这种现状使得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降低了,抑制了农产品的发展。

(三)我国未来粮食的需求总量呈上升的趋势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也逐渐的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我国粮食的总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对玉米和大豆的消费是在增加的,从供给角度来看,我国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要满足需求和供给平衡,必须确保粮食的安全。第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食物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动物的蛋白消费越来越大,工业化也带来了对加工的需求,利用粮食来转化为生物能源的速度加快,能源与食品的矛盾逐渐的增大,加剧粮食供求关系。第三,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物燃料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受经济和气候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世界粮食的生产也存在不确定性。近些年我国的产量是在增加,但是还是受很多银色的影响,供求关系仍然很紧张,尽管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个别农产品的不足,但是资源是有限的。

(四)农业技术跟不上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农业技术进步的较慢。农业技术与生产是紧密相连大的,基础性的建设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不到位,都是阻碍发展的原因。另外我国的化肥和农药等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我国对农业技术研究投资较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也存在着投入不足,种子的研发技术的投入也不足,监管手段和竞争手段也比较落后。

(五)粮食流通过程中,缺乏安全监管

流通中的粮食进入加工之后,各个企业的素质不一样,规模较小的企业,工艺落后,设备较旧,缺乏完善的管理,难以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另外一部分企业对于粮食食品的加工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意识,质量的管理方法不完善,没有建立安全控制体系,造成企业的运行状态差,缺乏竞争能力。其次监督管理的部分职能分工不清。对粮食食品安全形成多头的管理,对管理虽然有好处,但是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职能交叉也造成危害,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导致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混乱。

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我国关于粮食的补贴制度,提高粮食的价格,给农民带来收入

增加粮食的直接补贴和补贴的规模,扩大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完善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为农民的收入增加补贴的制度,形成稳定的粮食补贴增长机制。另外,根据工资水平的涨幅,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给农民的稳定性的预期,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二)主要的农产品实施保护,保障食物的安全和流通

我国对农产品已经实施了保护政策,尤其对于粮食的主要产区,实行耕地、粮食价格、基础设施以及财政、贷款等方面的保护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范围不大,所以,我们要扩大粮食的种植范围的同时,也要扩大对各个方面的粮食保护政策,运用各种手段,建立重要粮食产区的农产品利益补贴的制度,形成粮食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

首先,积极的推广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支持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其次,提高粮食生产设备和设施和方法的科学技术含量,引导农产品创新出新的品种,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以及新机制的使用。最后,大力推广品种好,产量高,适应性较强的农产品品种,以提高粮食的生产技术。

(四)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粮食食品安全的保障

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分,制定相关的粮食食品安全制度,使管理部门有职权,可以进行质量管理,确保企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监督的实施,把企业监督和服务结合起来,使粮食食品质量安全。另外可以建立粮食食品质量标准,积极的推行安全控制体系。建立粮食食品安全的质量追踪系统,鼓励农产品市场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还可以建立农民的健康教育制度,形成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机制。

四、结束语

人们生存中粮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我们必须使用的大米、大豆、小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与补贴政策已经有了结合,但是还存在着问题,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断要政府进行指导,还要政府通过法律进行有力的限制,保证农民的耕地安全。(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此论文为佳木斯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W2011-007;WZP2011-0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B009)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2008

[2]《试论新形势下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2011

[3]倪元颖.粮食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一)理论分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而粮食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我国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投入产出、自然环境因素最为显著,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可能的影响因素因素探讨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最终将这种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最后通过确定的函数模型对粮食生产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模型设定

1.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为了对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众多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中以粮食总产量为被解释变量Y;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为解释变量X.

2.样本数据的搜集与整理。通过查阅2011年统计年鉴,搜集整理了1997年到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以及6个可能影响因素的数据。见下表:

表1是设定模型所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粮食总产量为因变量Y;粮食总播种面积为X1、农业机械总动力为X2、有效灌溉面积为X3、化肥施用量为X4、受灾面积为X5、成灾面积为X6。

二、模型参数的估计

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 μ为随机扰动项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最小二乘法(OLS)对所摘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从参数估计,结果如下:(图中各变量名称均为首字母)

Y=-79529.88+0.478599X1-0.521481X2+0.775946X3+15.70729X4

-0.092737X5-0.011504X6

为初步所得模型。

可见模型整体上通过了检验,但是变量各个系数并不是完全显著。

三、模型的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在经济意义上分析β0、β1、β2、β3、β4应为正值,β5、β6应为负值。由初步回归的模型可以看到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在经济意义检验上X2、常数C符号不正确,符号应作进一步研究。

(二)统计意义检验。R方检验:由图1可以看到R-squared=0.985867说明方程拟合很好;F检验:图1中显示F值为93.00697,p值为0.000均表明通过了F检验,方程整体显著。T检验:图1给出了每个解释变量的T值分别为:-2.194987、4.767208、-1.616074、1.110846、2.404107、-1.335772、-0.131875可以看到X3、X4、X6、X7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回归方程中存在问题,有可能是这些不显著的变量对粮食总产量影响小也可能是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

从图1给出的估计参数结果可以看出F值=93.00697,方程整体上是和粮食总产量线性关系显著,但t检验值大部分不能通过检验。因此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其次,虽然方程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较好,但解释变量t统计量值基本都不显著并且β0、β2的符号也与经济意义相反,也表明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运用Frisch(逐步分析法)对多重共线性模型修正。

第一步:运用OLS(最小二乘法)对各个变量与解释变量做回归:考虑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最好的方程,各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拟合方程的R方分别为:0.388667、0.432807、0.503207、0.494893、0.349633、0.489638。可见变量X3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关系最强,拟合最好。

第二步:将其他解释变量逐一带入回归方程,找到模型中新增变量对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和显著性的贡献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著或影响其他解释变量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由图可以看到最后模型留下的解释变量有播种面积X1、化肥施用量X4、成灾面积X6三个变量。拟合优度R-squared =0.977601 拟合效果较好;DW值为2.120391较接近2,说明序列相关问题不严重;整体方程的F统计量值为160.0277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各个系数的p值分别为0.000、0.000、0.007,说明三个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排除了对Y影响不显著或影响其他变量的X。可以写出回归方程的模型为:

Y= -28655.24+0.591186X1+3.868546X4-0.139113X6

2.异方差检验

采用G-Q检验方法:三个解释变量中X4化肥施用量对y的影响最为显著,所以将X4按升序排序,去掉中间的3个留下两个子样本分别为:包含X4较低值的前六个(1997年-2002年)、包含X4较高值的后六个(2006年-2011年)。

对两个子样本分别求出回归方程为:

Y1=-14793.47+0.578192X1+1.651901X4-0.262729X6

R方=0.995844 RSS1=274.8451

t值分别为5.42、0.50、-4.488950

Y2=44174.07-0.158587X1+6.019034X4-0.298388X6

R方=0.977376 RSS2=655.4554

t值分别为-0.21、0.88、-1.845

计算G-Q检验F统计量为:F=RSS2/RSS1=655.4554/274.8451=2.3848

3.序列相关检验

由结果可以得到DW值为2.12,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n=15,k=3 ,查DW值表可以得到dl=0.82,du=1.75,1.75

5,可知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最终确定模型为Y= -28655.24+0.591186X1+3.868546X4-0.1

39113X6

四、模型的应用及对策建议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依赖性很强但是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因此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从产量入手。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投入产出、自然环境因素最为显著,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化肥施用量是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说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从模型可以看到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同样很重要,播种面积的增加必然使粮食产量的增加;受灾面积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粮食产量成负相关。

对量产量增加的几点建议:

1.增加播种面积是对粮食产量最直接简单的方法,但是目前农民对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很低。政府可以采取农业补助、粮食最低价格、农业保险等手段增加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保证价格两种途径,农业补助、农业保险等保证粮食产量,粮食最低价格保证粮食价格。两种手段结合使用,既对粮食产量有一个保证又对粮食价格有一个保证,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是农业用地却也逐渐减少。因此政府在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控制非农业用地保持农业用地数量的足够稳定性。除此之外,要在拥有足够的粮食用地的基础上提高利用效率。

2.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在一定程度后会受边际效益递减的影响,因此要在播种面积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由前边模型分析可得化肥施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产量有积极影响超过边界线会产生相反的消极影响。可得政府应该积极对农业化肥施用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间等进行宣讲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化肥施用效率。

3.采用事前预防事后保障两种途径降低农业风险减少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系数虽然较小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面试很广的,若受灾面积较大时同样会引起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减少。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增强对农业的研究提高自然灾害的事前预防能力,采用农业保险等方法保障农民收入水平起到事后保障的作用。通过这两种途径两种方法控制受灾面积减少农民损失。

除上述对策之外,也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量等方法。总而言之,扩大耕作面积,提高单产,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是保证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润清.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粮食金融化;粮食安全;城镇化;粮食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2-0048-04

近几年来,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7—2008年两年间谷物价格上涨了近50%。各国为了应对粮食危机,纷纷取消了粮食出口退税或降低甚至是取消进口关税,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粮食金融化。Archer Daniels、Midland、Bunge和Cargill四大粮商控制了全球90%的粮食贸易,他们对于全球粮食供需和粮食价格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操纵粮食价格。我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但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进口数量超过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其中,谷物净进口1316.9万吨,大豆总进口5838万吨,不断刷新纪录,猪肉也从2008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且进口量迅速增长,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不再只是粮食供需问题,而是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各个环节,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应对粮食金融化,高效利用粮食金融市场才是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选择。

一、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快速城镇化又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快速城镇化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未来20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仍将居高不下,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将大幅度增加,必定会使部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粮食种植面积将不断减少。虽然中央提出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据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61.17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1.05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25.30万公顷;2012年全年批准建设用地61.52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2.91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达25.94万公顷。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耕地保有面积为18.2476亩,较前一年净减少达49万亩,若中国城镇化率的目标定为80%,我国的耕地形势将面临严重考验,即使政府转变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18亿亩的土地红线也很难保证。城镇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耕地的减少在所难免,粮食种植面积也将会有所减少。

2.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减少主粮生产规模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快速推进,为土地流转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家庭农场的数量还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将会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家庭农场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但其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种植品种不再是依赖原有的种植习惯和政府的指导,而是取决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在上述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虽然我国粮食价格近几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但其中大部分的涨价是弥补前期工农剪刀差的缺口,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种植粮食的利润非常有限,农民仅依靠土地收益难以脱贫致富。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选择,农场会转向种植收益更高的其他非粮食农产品,或者转向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粮食种植面积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粮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3.新国际贸易规则将影响我国粮食进口

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和美国正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谈判正在进行。2013年6月,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的谈判。这些新的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已超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有框架,尤其是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内容更是各国近期博弈的结果,可以预见的以粮食净出口主导的TPP农业贸易谈判必定会使粮食净进口国处于不利地位。虽然TPP协议声称将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接收到谈判邀请,若我国被排除在TPP谈判之外,将来粮食进口将受制于新的贸易规则,我国必将支付更高的贸易成本。

4.粮食消费结构变化提高粮食消费数量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粮食>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逐步向“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粮食”的饮食结构演化,而养殖业的饲料主要是原粮,将消费更多的粮食,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贸易和粮食安全都将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我国粮食十连增的同时进口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需求不断增长,必然会提高对原料的消费数量,国内粮食增产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对作为饲料的原粮的需求,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过度粮食金融化会导致粮食价格偏离价值,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提高,种植粮食的风险加大,但粮食金融化不足同样会导致粮食价格无法通过金融市场分散和规避,加大种植粮食的风险,因此,只有适度的粮食金融化才能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交易和加工风险,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1.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共同决定粮食产量,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促进粮食生产企业发展,提高科技投入,规避价格风险,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增加,粮食种植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而粮食的价格并没有与成本同步提高,使粮食生产利润越来越低。不仅如此,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种植粮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随着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全国推开,土地集约化经营将产生规模效应,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粮食金融市场更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大量农产品还没有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其他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更加缺乏,从而导致农户无法通过粮食金融市场分散或规避粮食价格风险,无法保证稳定的收益。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期期货、保险等金融产品为家庭农场化解粮食和价格风险,锁定收益,从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2.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卖粮难一直是困扰粮农的一大难题,粮食流通领域的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是主要原因。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还会导致粮食流通领域无法分散和规避价格风险,直接影响到粮食收购供应。粮食金融市场为粮食流通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平台,粮食流通企业可以借助期货、远期等金融工具对冲粮食价格风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保证粮食收购;另一方面,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培植粮食流通企业,扩展粮食储藏容量,也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3.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促进粮食贸易

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培植出更多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民营粮食进口企业,节约进口成本,提高粮食供应效率。2012年我国三大主粮进口猛增,据海关总署统计,玉米、小麦和稻米进口数量分别为521万吨、369万吨和23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197%、195%和305%。而2013年玉米和大米三大主粮的进口关税配额总量提高至2215.6万吨,关税配额数量的具体分配情况为小麦963.6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90%,玉米720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60%,大米532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50%。从以上数字看,国有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粮食进口配额,显然违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一准则,也不利于培育有竞争力的粮食贸易企业。通过成立粮食产业基金,培植有潜力的粮食贸易企业从事粮食贸易,不仅可以节约粮食进口的成本,也可以提高粮食供应的效率。

三、基于粮食金融化提高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1.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是粮食产品对冲、规避价格风险的基础。我国应扩大粮食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开发新的粮食交易产品,完善粮食期货交易机制,加强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保证粮食期货市场稳定运行,使其成为粮食生产、流通和加工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和对冲的主要场所。除了期货外,粮食金融市场从业者应加快金融创新,开发新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满足不同类型市场交易者的需求,分散粮食生产、流通及加工环节的风险,保证粮食安全。粮食主管部门应积极进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粮食金融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除了利用中央粮食储备库从总量上调控不同区域市场和不同季节的临时性粮食供需缺口外,其主要职责和作用应是完善粮食金融市场体系,保障粮食交易公平竞争,加强对粮食金融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

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非常有限,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相对落后。若不能对其进行利益补偿,必然会影响粮食生产与供应,威胁粮食安全。国家应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对粮食主产区的县或镇进行奖励,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的生产能力及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测算安排转移支付额度,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差距,保证粮食主产区稳定粮食产量。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农场逐步取代农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政府应与时俱进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安排财政资金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如对农机、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等进行担保、提供低息贷款或直接财政补贴,提高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3.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

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基本完成,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制度基本扫除,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生产单位承担粮食生产工作。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单位产生较单个农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也有利于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了单个农户抗风险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需要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除了传统意义的粮食金融市场,还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信贷、担保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丰富粮食金融市场相关知识,为其提供从粮食金融市场获得融资的机会,并引导其利用粮食金融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

4.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

建立一个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迫在眉睫,建立粮食收购基金,培植大型粮食收购企业,规范粮食流通领域的购销行为,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必由之路。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基础上,在粮食主产区设立现货交易所,信息共享,交易互动,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交易平台,政府统一为家庭农场进行培训,鼓励其进入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交易,使两个市场形成的期货和现货价格能够反映各个粮食品种的供需。成立专项基金,扶持壮大多元市场主体,拓宽农户及家庭农场粮食销售渠道,解决卖粮难问题,并出台政策法规,打击囤积居奇恶意哄抬粮食价格的投机行为,打破地方保护,消除区域流通壁垒,促进粮食在全国自由流通。粮食物流方面,结合各地粮食储备库的建设情况和路网情况,利用当前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打造全国统一的粮食物流系统,大力提倡粮食“四散化”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

5.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

随着粮食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积极应对,与粮食生产国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利用新的贸易规则稳定粮食进口数量和质量,降低粮食进口成本和风险。近几年来,WTO多边贸易谈判进程进展不够顺利,一些国家开始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成立区域性贸易组织,新一轮区域贸易自由化浪潮逐步兴起。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TISA、TPP、TTIP等贸易组织,虽然谈判还没有最终完成,但进展速度较快,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同贸易体系下的谈判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贸易与投资并重、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相关联,而且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在框架、内容、要义等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与规定。在原有WTO框架下,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就已利用贸易规划进行不公平的补贴和出口倾销,其跨国粮食企业垄断了粮食贸易和种子,操纵粮食价格。我国应总结WTO粮食贸易规则谈判中的经验和教训,尽快了解新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熟悉贸易新规则,力争尽早成为新贸易组织中的一员,在新的框架内进行谈判,尤其关注农业和粮食贸易方面的贸易规则,与粮食出口国之间达成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稳定粮食进口价格和数量。为了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政府还应提高粮食进口关税,保护本国农业,降低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针对国际粮食产品对我国粮食行业的冲击,我国应尽快出台应对国际垄断组织操纵粮食行业的法律法规,遏制其不正当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粮食产量;粮食价格;波动;格兰杰固果关系;滞后效应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3027)。

作者简介:何蒲明(1973-),男,湖北赤壁人,博士,长江大学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粮食安全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1-0115-04 收稿日期:2009-06-08

一、文献回顾

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价格波动问题,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张治华(1997)通过对粮食生产和价格之间的周期性变化分析,认为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起着明显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同时粮食产量也引起价格的变动。由于粮食供给价格弹性比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大,因而粮食价格对供给调节相对容易,对需求调节则比较困难。因此,冷崇总(1997)认为,价格对供给调节的滞后效应和对需求调节的即时效应结合而形成的时滞效应,往往使粮食市场偏离均衡价格,造成粮食价格发散波动。蒋乃华(1998)认为,粮食生产的波动是引起价格波动的最基本因素,而价格杠杆对调节农户的粮食生产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娅范等(1999)应用Grna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存在因果关系,粮食收购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对粮食市场零售价格的影响。既然粮食价格波动与粮食生产波动存在密切的关系,粮食生产在短期内供给弹性非常小,产量的细微变动就会引起价格大的波动。胡岳岷(2001)认为我国粮食的周期性波动与价格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王跃梅(2004)认为我国应提高粮食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使粮食价格能够发挥粮食供求的导向作用。雷钦礼(2005)从农民种粮收益和农民种粮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粮食生产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要保持粮食逐年稳定增长,应对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进行适当调控。王青华等(2006)从粮食生产的周期性波动角度分析了其对粮食的影响。他们认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增长,但增长和波幅在变小;粮食生产的波动影响供求平衡,引起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粮食安全。冷崇总(2008)认为,粮食价格波动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影响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和市场价格总水平;要确保粮食价格基本稳定,避免其大幅度波动,应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价格服务体系,建立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强化粮食市场价格监管。

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以及二者的波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虽然也有实证研究,但只是从粮食产量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进行分析,缺乏对二者互动关系的研究。因此,从维持粮食生产和价格的相对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二者的互动关系作进一步深入分析。

二、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现实中,影响粮食产量和供给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农户的种粮收益、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等,但粮食价格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它基本上可以涵盖以上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选择粮食价格因素来研究它与粮食产量的相互影响问题。

由于粮食产量是一个比较大的绝对数,而粮食价格指数是一个相对数,为了便于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均取其相对数来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于粮食生产,用粮食产量增长率(X)数据;对于粮食价格,也用粮食价格名义增长率(Y)数据(见表1)。

三、实证研究

粮食价格与产量的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研究粮食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是农业经济学中基本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实证研究中该问题的解决却颇费思量,争论的焦点在于生产和价格的波动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迄今为止理论界对此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为了本文的立论,首先对这个问题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分析。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首先应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若数据不满足平稳性要求,就不能断定检验出的因果关系是真实的,还是由于变量的非平稳性引起的“伪回归”。

1.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ADF检验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首先对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名义增长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水平时间序列是稳定的,服从一阶单整。

2.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Johansen协整检验

本文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的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实际检验中采用CE中无截矩项或无趋势项的方法,滞后期为1(结果见表3)。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实证结果拒绝了并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而接受了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这意味着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两个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着一个协整方程,同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粮食产量增长率和粮食价格增长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再对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见表4)。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粮食产量增长率与粮食价格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原因,即粮食产量的变化会引起粮食价格的变化,而粮食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粮食产量的变化。

4.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是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的反应,也即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解读VAR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应变量如何响应误差项的冲击,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图1是模拟的脉冲响应路径曲线。实线是相应函数值,虚线是响应函数一倍标准差的置信带。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横轴表示实验设定的响应期数。

从图1-1看,当在本期给价格增长率一个标准差冲击后,产量增长率的变化会产生一个时滞,到第2期才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响应;到第3期,这种响应有所减弱;其后响应程度进一步减弱,并趋于稳定。其经济含义在于,农民的经营决策一般是根据上期价格作出的,本期粮食价格的变化不会对当期的经营产生影响,而是对下期经营产生影响,所以本期粮食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在本期不会有变化。从而在图形上表现出一个时滞,但在第2期农民会扩大生产,从而粮食产量会增加;同时,由于农民获取市场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在第3期农民会以为粮食价格会继续维持,所以继续大规模种植粮食,但此时市场化情况发生了变化,结果出现了“谷贱伤农”的局面。这种情况也正好与蛛网理论基本一致。从图1-2看,在第1期,价格增长率对产量增长率的一

个标准差新息有一个较小的负向响应;到第2期,这种负向响应变得较为强烈;到第3期才开始有一个较小程度的正向响应;其后响应程度开始减弱,并趋于稳定。这说明粮食产量的变化在其后的两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反向影响。

5.方差分解

预测方差分解描述的是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冲击对系统变量动态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了解各变量冲击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比较这种相对重要信息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还可估计出各变量效应的相对大小(结果见表5)。

在表5中,粮食产量增长率的波动主要受自身影响在第1期和第2期表现明显,从第3期开始基本上稳定在73.5%左右,而价格增长率对产量增长率的影响在第1期为0,但以后逐步增强,从第3期开始基本上稳定在26.5%左右。价格增长率在一开始就有自身波动的影响,受产量增长率的影响逐步稳定上升,稳定在11.5%左右。这与脉冲响应函数动态响应路径的解释是基本一致的。

6.粮食产量与价格的敏感分析

经济学在分析农产品供求问题时,往往加入时间因素,连续动态地考察不同时间的供求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粮食这类生产周期长的农产品,在分析其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是假定本期的产量由上期价格决定,而本期的产量影响本期的价格。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变化的这种相互敏感程度可以用敏感系数来反映。本文就借助敏感系数来研究中国粮食价格与产量之间的这种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敏感系数时,有时会出现分母为0的情况,这时该期就不算在内。本文根据研究目的,计算了两个敏感系数,分别如下。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化百分比/参量值变化百分比=本期产量变化百分比/上期价格变化百分比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化百分比/参量值变化百分比=本期价格变化百分比/本期产量变化百分比

从图2可以发现,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粮食的生产资源在粮食价格的引导下,变化相对较慢,特别是在粮食价格下跌时表现尤为明显。因为粮食生产资源具有较强的专用性,生产规模一旦扩大,要想缩减就比较困难;而且农民为了稳定收入,在粮食价格下跌的时候,生产规模并不会缩减,或者缩减很少。而粮食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本期粮食丰收了,但人们的需求变化不大,从而可能会导致粮食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而一旦当年粮食减产了,就容易造成人们的恐慌心理,从而很快地把粮食价格抬高,也就是说,产量较小的变化,在市场中就被价格放大了。所以要稳定粮食价格,必须先要保证粮食生产和供给的稳定性。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往往在特殊时期对粮食价格进行临时干预的原因。

四、粮食产量相对于价格波动的滞后效应分析

从长期的发展趋势看,粮食生产是逐步增长的,这一增长趋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头几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政策效应曾使中国粮食的趋势性增长有所加快。近几年,这种趋势性增长有所减缓。从短期看,在粮食趋势性增长的基础上,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生产波动与市场的价格波动密切相关。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本文撇开导致粮食生产波动的不可控因素(如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等),分析粮食产量与粮食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图3)。

图3表明,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效应。1988年粮食价格较高时,则引起1989年粮食产量增长;1989年粮食价格更高时,则引起1990年粮食产量明显增长,但又引起同期市场价格急剧回落;由于价格下跌,又使1991年粮食产量减少;1992年价格上涨,引起1993年粮食产量达到较高水平;而1994年粮食生产的滑坡又促使粮价逐渐回升,价格上升趋势又刺激1995、1996两年粮食生产持续上升,同时价格涨幅叉明显回落。图3同时也反映出粮食产量与价格变动之间典型的滞后效应。粮食生产受价格的影响,当价格上涨时,刺激产量的增长,但产量的增长又往往滞后于价格的上升,即当价格上升到最高点时,产量的增长并非同时达到最高点,而是滞后一段时间才达到;当价格下降到最低点时,产量也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降至最低点,这正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与产量波动的典型特征。

五、结论与建议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而且产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变化存在着滞后效应。国内粮食的生产是我国粮食供给的主体,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是十分健全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的波动会引起价格更大的波动,而价格的波动反过来又会引起产量的波动,从而呈现出“发散型蛛网”的状态,越来越远离均衡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过程中,政府调控比较多,市场调节成分比较少,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第一,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价格的形成应该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使价格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适度地调控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共同维护粮食生产和价格的稳定。

篇9

作者:高春庭 单位:江西省永丰县农业局粮油站

农资价格猛涨,农田地力下降、农民管理粗放、企业工业污染、种粮较其他产业效益低等都影响着粮食生产和发展。明确责任,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一方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各乡镇与县政府应签订责任状,严格控制弃耕抛荒的现象发生;有效制止非农用地侵占,同时防止工业污染事件发生。另一方面,要有效理顺粮食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矛盾,广泛宣传国家对粮食生产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要因势利导,对那些因各种原因剩余的土地,尽量集中成块成片;对闲置抛荒2年以上没有耕种的土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收回,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出租、转包、转让等形式,重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如种粮大户和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社等;鼓励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积极投入到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中来,以提高经营者的生产效益和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农田建设永丰农田基本建设还比较落后,还存在不少“田不平、路不连、水不通”情况。要积极争取国家各种农业项目的支持,努力把近年实施的种粮大户粮田建设、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农村土地整治、土地治理、“小农水”等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规划好,建设好,力求逐步把全县所有粮田建设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的高标准粮田。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推广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的关键。一是适应性要好。能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下,以及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栽培都能生长良好,获得高产,一般通过2~3年试种示范才能确定,要向农民宣传购种时不能轻信经销商的说词和广告。二是抗性要强。对主要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黑条矮缩病等有较强的抗性,在这些病的大发生年,仍能获得好收成。三是丰产性要好。具有较同类品种增产且增产的连续性。四是品质要好。出米率高、适口性好、商品性好,并符合种子质量标准,发芽好、纯度优良。

目前市场上水稻杂交品种很多,据笔者调查,在永丰县经销的杂交水稻品种有100余个,年销量40万kg以上。适宜种植的早稻杂交品种:株两优02、株两优505、株两优211、株两优819、株两优30、淦鑫203、金优463、荣优1506等;中稻品种:扬两优6号、II优航1号、两优培九等。晚稻品种:岳优9113、天优华占、荣优225、天丰优101、五丰优T025、五优308、淦鑫688等。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从2008年开始,县土肥站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对全县不同经纬度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和酸碱度(pH)进行了取样、测定,并通过大量的肥料“3414”和简比试验,进行认真仔细分析、判断与求证,制订了全县不同区域的早、中、晚稻的科学施肥模式,印制了几万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发放到农民手中。据调查,这些科学、便捷、权威、准确的土壤肥力数据和施肥方法,农民真正在应用的很少。如何利用现有的实用、科学施肥成果来平衡地力,提高粮食产量,要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要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积极施用有机肥,尽量推广玉露牌和施大壮复合肥,坚决杜绝假冒劣质的复合肥,防止水稻肥害的发生。二要专项培训全县所有的农技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推广责任心。三要抓好示范村、组,特别是抓好粮食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成员,让他们做示范、做“教材”,然后整村、整乡推进,使全县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推广绿色植保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绿色植保技术是注重生态效益,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强调各种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防治的一种生态、环保、高效的病虫防治技术,其主要措施是利用植物检疫、农业技术科学栽培、机械和生物防治技术等非化学物质手段来减少病虫为害。生产实践中,要选用优良抗病虫害品种,大力推广水稻科学栽培技术,提高其本身的抗病虫能力;提倡耕沤冬闲田和收割后的早稻田,推行稻田养鸭、养鱼治虫等实用技术,科学利用“天敌”和微生物来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种粮大户粮田及现代农业标准粮田建设等粮食高产项目建设的开展,安装杀虫灯、应用性引诱剂等高效、安全措施来诱杀害虫;积极推广白僵菌类的两头歼、天擒、天定和苏云金杆菌(Bt)等高效生物农药,通过绿色植保综合技术来压低和防治水稻病虫害,减少其基数和控制其高发概率。持续、高效抓好粮食高产示范户的建设与管理粮食高产科技示范户是一批农业生产技术的“突击队”、农业科学技推广的“二传手”、农业科技信息的“哨兵”、农村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也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高效抓好其建设与管理,引导他们加速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对提高全县粮食生产水平和产量,将发挥极其重要作用。虽然目前已在全县建立了180个粮食科技示范户,但大多数与标准还有一定距离,要加强这一工作,保证经费,调动所有农技人员和粮食科技示范户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稳定和提高全县粮食生产作贡献。

继续抓好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农民群众生产技能,是提升全县粮食生产水平,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举措。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企业,提高粮食产后附加值永丰是农业大县,粮食生产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稳定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企业,提高粮食产后附加值,也就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据调查,目前全县有粮食加工企业约70家,但年加工粮食3600t以上规模的不到10家,没有一家能在省、市有影响的,说明粮食加工企业多但不强和不精。因此,要强化认识,积极谋划,通过招商引进有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或加大对现有粮食加工企业进行有效引导,以股份制或合作制等形式,整合资金、技术、信息等有效资源,县政府再通过信贷和资金等政策支持,改造升级其生产加工设备,帮助他们进行无公害大米、绿色大米和有机大米认证,逐步建成一批有影响、有品牌、有高附加值的粮食加工企业。

篇10

关键词:粮食直补 问题 对策

1.引言

粮食直接补贴,简称粮食直补,它是指国家财政将过去通过流通环节间接补给农民的粮食资金改为直接补给生产粮食的农民。民以食为天,粮食不光是农业的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因此,为了保证粮食供应,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于2004年在全国推行粮食直补政策。它通过国家财政对种粮者直接进行补贴,对种粮者来说这是分配制度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了粮食的供应。

2.山东省粮食产量和粮食直补情况。

山东省是产粮大省,全省各地普遍种植粮食,粮食种植季节主要是夏季和秋季。夏季种植品种单一,主要是冬小麦,秋粮种植品种多,有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我省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山东省粮食总产量逐年增长,从2002的658.6亿斤增长到2011年的885.3亿斤,实现了粮食产粮的九连增。由于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粮食产量的增加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2011年山东粮食直补标准为每亩98.45元,粮食补贴资金达6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42元。

3.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

虽然粮食直补政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山东省的粮食产量,但是粮食直补政策在实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难以准确界定补贴范围和对象

虽然山东省对粮食直补的范围和方式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部分粮食直补范围无法准确界定,因而补贴对象也出现了模糊,这就出现了因为界定补贴范围不明确而导致补贴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3.2 粮食补贴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山东省的粮食直补要经过初核、张榜公布、复核、再公布这四个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补贴更加透明、准确,但这样做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再加上山东粮食种植户数量多,有1600多万户,在发放前要认真的核对每位种植户的信息,然后逐一发放到“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费时费力。

3.3 运行成本高,补贴效率低下

粮食直补发放过程没有专门机构,需要土地部门、农业部门、粮食部门、财政部门、农发行、信用社等多个部门的配合,由于政出多门协调困难,运行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导致直补资金流失,降低直补的效率。另外,山东省种植户数量多,要将粮食直补资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交易成本高昂的低效率运作无形中降低了补贴资金的运行效率。

3.4 直补政策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从2004年全面施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执行成本由地方政府自行负担,虽然中央有补贴资金,但是与实际发放补贴资金仍然较大的缺口,这就给山东省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4.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建议

4.1建立完善的粮食生产补贴体系。

农民种植的粮食最终要拿到市场上销售,因此要想保证农民的收益,除了施行粮食直补政策,还应该完善价格支持和市场稳定政策,以保证在粮食价格下跌时农民仍然能够获得合理收益,以此确保粮农种植的积极性。

4.2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协调与粮食直补相关的政府部门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者管理技术,进一步降低补贴资金发放的成本。

4.3加大粮食生产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想提高粮食的亩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必须要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山东省降雨量少,很多地区因为不能及时的灌溉农田导致减产、甚至是绝产。因此应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本项目的投入,以保证在遇到旱情时粮食产量的稳定。

4.4完善粮食生产抗风险机制

粮食的生产不仅与种植户的积极性相关,还受到自然条件、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制约。山东省自然灾害发生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因此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较低。为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抗风险机制。可采用以下途径:(1)在有条件的地区施行粮食产业化经营,使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粮食种植、销售的全过程,建立企业和种植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增强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2)加快推进大宗粮食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新机制,努力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3)健全粮食期货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

4.5加大对粮食种植业的财政投入

积极制定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农业扶持政策,探索省、市、区(县)三级财政支持体系,减轻对上级拨款的依赖度,这样既有利于减轻省财政的压力,又可以保证地方的财政投入。同时,应积极帮助粮食主产区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拓展产业链,促进粮食种植业的转化增殖。

5. 总结

总体来说,粮食直补所产生的效应利大于弊,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同时应该认真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这项利农政策长期稳定的施行下去。

参考文献:

[1]朱金鹤,傅晨. 新疆农垦经济[J].农产品市场,2006,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