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生产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生产现状

篇1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对策;四川富顺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23-02

富顺县是全省粮食生产大县,“中稻―再生稻”和“高粱―再生高粱”产业是该县优势特色产业。当前,富顺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提高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品质,确保全省粮食大县的重要地位。

1 富顺县粮食生产现状

1.1 基本情况

富顺县位于沱江下游,四川盆地的南部,全县面积13.33万hm2,总人口109.02万人,农业人口82.79万人,占总人口的75.94%;耕地面积5.07万hm2,其中水田3.28万hm2、旱地1.58万hm2,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富顺再生稻”获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2015年全县粮食作物播栽面积7.06万hm2,粮食总产量达50万t,创行政区划后历史新高。

富顺再生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到长足发展,常年再生稻蓄留面积3万hm2以上,2015年再生稻实现有收面积2.91万hm2,平均产量2 587.5 kg/hm2,总产量7.52万t。目前该县再生稻面积已占四川全省10%左右,产量占全省的12.5%,是全国年总量最早超过5万t的再生稻生产大县。

富顺县再生高粱从2002年开始进行引种试验示范,已摸索形成了较完善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到2009年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全县高粱+再生高粱推广面积已达3万hm2,两季高粱总产达5万t。目前,“中稻+再生稻”“高粱+再生高粱”已成为富顺农业的两大特色粮食产业,享誉省内外。

1.2 主要问题

1.2.1 基层政府和部门对发展粮食生产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镇乡主要领导、村社干部存在“重特色产业、轻粮食生产”的现象,在组织领导、宣传动员、思想发动、项目规划、政策落实等方面有观念偏差、力度不够、措施不强。

1.2.2 农业生产成本急剧升高,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近年来,尽管中央、地方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连续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托底,加大补贴力度,但粮食生产的费用多年高企,导致粮食价格的上升幅度远低于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幅,散户种粮效益极其低下,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资金投入力度。在投入的结构上,农民注重短期利益,对农药、化肥、种子、化肥等农资硬性投入增加,但对长期养地投入如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等往往投入欠缺,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降低,粮食生产环节粗放,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1.2.3 粮食主栽品种不突出、难以形成规模和特色效应。目前,粮食作物种子市场充分放开,种子经营者不断推出新品种,市场上种子品牌过多、过乱,富顺县农资市场上水稻品种170余个,玉米品种160余个,导致粮食作物主栽品种不显著、市场监管难度大。同时,基层农技部门对本区域内的品种缺乏规划和指导,导致在同一区域内多个品种同时种植,增加了田间管理难度,标准化欠缺,又影响订单收购。

1.2.4 粮食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严重滞后,集约化生产程度不高,龙头带动能力弱。稻、玉、麦、薯类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适当的利润。而富顺县地处川南丘陵区,人多地少、丘区面积大,在粮食生产方式上以传统单独分散种植为主。近年来,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大户建设,但传统耕作和分散种植的现状没有根本转变,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加工业发展。富顺县有15家粮食加工企业,由于产业链条不足,产品以初次产品为主,综合经济效益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未能充分发挥。

1.2.5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配套不足,生产条件、农耕设施亟待改造提升。富顺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春早气温回升快,但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降雨集中,多连晴高温,常有春、夏旱发生;秋季气温下降快、多雨。洪灾主要以秋季为多,暴雨、连日暴雨或连绵秋雨形成雨洪灾害。同时,富顺县全境均属沱江水系,沱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境内河流纵横,有大小溪河327条。全县小型水利工程分布在26个乡镇,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工程已运行几十年,年久失修,完好程度仅43%,渠道多为土渠,渗漏严重,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较严重,亟待整治维修和改扩建。且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分布不均、已有渠道风化严重、护坡普遍老损,渠段垮塌、淤积现象突出;山坪塘、蓄水池等塘堰设施淤积、垮塌、渗漏严重,基本不能发挥作用。蓄引提水设施配套不完善严重影响全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壮大。灌溉方式落后,目前基本采用大水漫灌形式,节水灌溉工程措施较少,水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坡耕地由于成块面积小,无灌溉设施,目前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不能实现旱涝保收。冬干、春旱连夏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各级干部群众急盼政府加大农业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1-2]。

1.2.6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应用不能适时到位。当前,富顺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许多技术人员兼职较多,加之基层政府行政人员严重缺编、事业人员被挤占现象突出,真正服务于粮食生产的技术人员大大减少;村两委没有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无法直接与种植户见面,基层农技人员年龄、知识结构老化,农技推广服务弱化。

2 保障和提高富顺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立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为重点,在稳定面积基础上努力增加粮食产量。5年内富顺县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75 kg/hm2,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50万t以上。

2.1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完善

下决心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增加投入,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主体多元、合理布局、综合配套、集中连片、保护生态、建管并重的建设思路,坚持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联动,工程、技术和政策措施结合,以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综合配套建设为重点,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3-4]。

2.2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和排涝标准,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以小型水利建设重点县、规模化设施灌溉、灌区改造等项目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高节水灌溉能力。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科学编制治理规划,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农发行、国开行等金融资金投入,实行全域覆盖、分步实施、区域治理、规模开发,建成一批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相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坚持用地养地结合,严格保护耕地,加强耕地占补管理,强化地力监测和培育,实施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探索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绿肥种植和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2.3 因地制宜推进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以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为契机,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深化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激活土地要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户转场、场建社、社升企、企成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农业经营主体梯度提升发展机制,构建多元并存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六有型”家庭农场,积极发展土地股份等新型股份合作社,做大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2.4 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选拔聘任村级“四员合一”(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农药协管员、农业信息员)队伍,落实补贴、奖励经费。全面推行“包村联户”工作机制,推广“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技术服务模式,构建基于“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通道,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同时要在村班子成员中明确一名兼职的村级农技员,并落实一定的工资报酬,真正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具体问题。

2.5 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坚持“绿色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导向,以提高粮食产能为重点,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着力点,按照粮食种类、结构、路径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大力提高种粮效益。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体,以部、省、市三级粮食绿色增产攻关示范片,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围绕“三推三节五化”,综合实施粮食生产新型主体培育、绿色增产关键技术创新、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农药减量高效利用、农作物耕作制度创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粮食专用品牌建设等推进措施,加快粮食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新型创业农民,积极组织开展高产攻关、高产创建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推广活动,在农民身边树典型、建样板,辐射带动全县大面积平衡增产增收。

2.6 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化经营

一是积极推动专用品牌粮食发展,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粮食绿色增产增效。鼓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提高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区域内“三品一标”认证覆盖率,示范带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品质提升。二是以开甑香、巧媳妇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载体,以扶持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为重点,充分发挥粮食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入品牌运营,大力发展订单生产。

2.7 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和完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健全符合富顺县实际的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调查统计体系,建立部门信息协作机制,探索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加强粮情监测预警和统计分析,努力实现预警先兆,并及时向社会权威粮食生产、消费、价格等信息。

2.8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预警和追溯体系,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信息化,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推行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备案许可制度,强化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制度的落实,坚持日常巡查制度,完善监管档案,做到监管有痕迹。全面落实高毒农药定点(专柜)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实施农业投入品监测抽查制度。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和直销配送,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提高优质放心农业投入品覆盖面。严查蔬菜、瓜果生产集中区禁限用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坚决打击违规违法销售和使用高毒、禁用农药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对违法案件要严格按相关要求,及时进行公开,强化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3 参考文献

[1] 许庆,尹荣,梁章辉.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3):59-71.

[2] 熊伟,林而达,蒋金荷.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10(4):397-406.

篇2

一、方城县粮食生产现状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县域东西长72km2,南北宽61km2,总面积2542km2。全县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57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总耕地面积10.9万hm2。方城是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常年粮食产量占南阳市的1/10,占河南省的1%。2010—2013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201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方城县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模式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主要种植品种有衡观35、新麦21、西农979、豫农202、许科316、周麦23、郑麦9023等。玉米主要种植品种有郑单958、登海605、伟科702、吉祥1号、中科11、金赛211、先玉335、北青210等。方城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7.3万hm2,玉米种植面积6万hm2,加上其他杂粮,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13.3万hm2以上,且程逐年上升趋势。全年粮食产量8亿kg以上。2014年小麦良种补贴落实面积7.933万hm2,玉米良种补贴落实面积6.761万hm2。2014年夏粮单产442kg,秋季遭遇严重旱灾,秋粮减产,每667m2产量335kg,全年粮食产量8.65亿kg。2015年夏粮单产451kg,总产5.36亿kg。

二、粮食生产资金管理情况

(一)2012—2014年粮食生产支农资金投入情况

2012年,方城县共投入粮食生产支农资金11866万元,其中:农综开发项目资金3614万元,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600万元,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832万元,农业高产创建项目资金176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40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经费11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432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10万元,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475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2572万元。2013年,方城县共投入粮食生产支农资金12261万元,其中:农综开发项目资金3499万元,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875万元,早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708万元,农业高产创建项目资金176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40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经费11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666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19万元,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475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2688万元。2014年,方城县共投入粮食生产支农资金9561万元,其中:农综开发项目资金2820万元,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1025万元,抗旱救灾项目资金285万元,农业高产创建项目资金16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38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经费11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840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3万元,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482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64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2729万元。

(二)倍增计划项目

1.种植类项目。2012年,方城县倍增计划种植类项目资金1107万元。该项目经省财政厅批复项目区建设面积0.24万hm2,其中:建设3个万亩高产示范区,5个千亩高产示范方,10个百亩高产攻关田。通过“良种推广,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高产开发示范带动”等内容实施,在2015年全县旱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项目区花生单产由前3年平均单产310kg提高到361kg,增幅达16.5%。2013年,方城县倍增计划种植类项目资金1310万元。该项目经省财政厅批复项目区百、千、万花生示范田,面积共计0.24万hm2;十个百亩高产攻关田66.7万hm2;五个千亩示范方333.3hm2。2014年,方城县倍增计划种植类项目资金1374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中。2.加工类项目。方城县加工类项目2012年、2013年、2014年度分别为78万元、124万元、200万元。企业已作为利息补贴列入补贴收入,冲减了该公司的2013年度财务利息成本,为该企业轻装上阵助推方城县油料深加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全国新增千亿斤田间工程规划项目实施情况

自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工程以来,方城县作为主要规划县,围绕打造粮食增产样板示范工程的目标,5年累计建成高产稳产田1.12万hm2,总投资1.1亿元,惠及券桥、博望、赵河3个乡镇的48个行政村。

(四)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情况

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县核定补贴面积9.44万hm2,涉及全县25.4万农户。2012年、2013年补贴金额均为15356.61万元,2014年补贴金额为15538.88万元。2012年、2013年每667m2补贴标准为108.42元,其中粮食直补11.68元,综合补贴96.74元。2014年每667m2补贴标准为109.74元,其中粮食直补13元,综合补贴96.74元。通过据实核定补贴面积和张榜公示环节,由邮政储蓄银行“一折通”系统并按照省直补办要求全部兑现到户。自2012年以来,方城县每年承担小麦良种补贴面积7.6万hm2,补贴资金1140万元;玉米良种补贴面积6.06万hm2,补贴资金909万元;花生良种补贴面积2.98万hm2,补贴资金448万元,并按要求落实到位。2015年的补贴资金1.35亿元已补助到县,待上级的实施方案下达后,按要求及时补贴到农户。

(五)农业保险情况

为确保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在方城县政府重视引导下,县农业局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保障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2014年全县小麦保险面积719.7万hm2。现行保险金额及费率:玉米每667m2保额329元,费率6%,每667m2保费20元;小麦每667m2保额447元,费率6%,每667m2保费27元;烟叶每667m2保额900元,费率5%,每667m2保费45元。其中中央40%,省级25%,市级5%,县级10%。

三、补充耕地管理情况

篇3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未来发展;建议

临潭县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和半干旱区,地形自西向东倾斜,海拔2230~3960m,平均气温3.2℃,相对无霜期65d,全县辖16个乡镇,141个村民委员会,717个村民小组,总土地面积1565.8km2,耕地面积17533hm2,人口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3 万人,占总人口的90%。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粮食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确保稳定和国民经济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认识临潭的粮食生产现状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仍然是全县人民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从干旱少雨的县情出发,高度重视发展旱作农业,始终把发展旱作农业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位置来抓。

1 我县粮食生产的现状

1985~1991年改革开放阶段,农村实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上农民对粮食生产靠科技、靠投入的认识逐渐增强,使农村绝大多数群众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1992~1998年,由于大面积推广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膜测沟播、全膜覆土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粮食作物产量显著提高。1999年至今,抗旱、抗病、抗倒伏品种的大量引进和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大量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增加了科技含量和农牧民收入,使临潭农牧民从温饱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

2 粮食安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1 人粮矛盾突出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粮食的供需矛盾很突出。

2.2 自然条件与粮食增产的矛盾

由于我县经济比较落后,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现有耕地中山旱地占80%以上,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旱灾威胁,抗旱生产仍然处于被动局面。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抗灾能力不强;二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先进技术的普及难度大;三是水土流失,耕地整体质量下降,粮食生产缺乏安全保障。

2.3 耕地减少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小城镇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耕地势必减少,粮地矛盾也必然加剧。

3 确保我县粮食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为了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控制人口,保护耕地

必须进一步强化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宜农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山顶植树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被子,川地种植药材鼓钱袋子”的农业结构调整模式,坚持封山禁牧,要先治荒、治坡,再逐步扩大,不搞一刀切。

3.2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从我县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看,现有耕地中85%左右属中低产田,缺水少肥,管理粗放,粮食单产很低,今后必须大力推广以平衡施肥和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以机械深松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以膜测沟播、地膜覆盖、全膜覆土种植为主的抗旱播种技术、以精量半精量为主的高效播种技术和以农作物病虫害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促进粮食作物高产、高效,这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可以明显的提高抗旱科技水平。一般一项高产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增加单产10%左右,如果采用新的组装配套技术,对病、虫、草、鼠害的损失可控制在20%~30%,则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20000~180000t。

3.3 因地制宜,处理好优质与丰产的关系

由于我县春秋相连、长冬无夏,春季倒春寒现象严重,旱灾、雹灾及洪灾发生频繁,使得粮食生产基本处于低水平的产需平衡状态,粮食生产的方向应以增产为主、兼顾优质,应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大力发展马铃薯、青稞、小麦、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着力缓解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4 落实政策,增加科技投入

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依靠提价保护农民利益的余地不会很大,政府保护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应放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上,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要从国民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在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上作重大调整,从正面引导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增收。切实重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有效支撑全县粮食安全和稳定增长,确保全县国民经济整体有序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可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且可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土壤的生产能力,促进粮、经、饲作物产量的提高,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

3.5 通过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

在粮食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型农牧民当做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骨干农牧民,兼顾一般农牧民,造就一批新型实用人才。培训内容要以现代适用技术为主,要精确化、有可操作性,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内容设计要以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为主,同时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训方式以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为主,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并以村为单元,进村入户,实行就地培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由县、乡、村三级机构组成的管理体系,县一级主要负责制定区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具体落实,根据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加强培训工作监督检查,村一级主要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提出培训需求,组织农民参加培训。

3.6 大力培育发展粮食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粮食龙头企业是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引导生产、扶持基地和对国内外市场拓展的功能。要重点围绕青稞、马铃薯、小麦等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要按照"壮大一批、改造一批、发展一批、引进一批"的原则,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辐射面。同时,积极鼓励粮食企业不断更新设备和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从粗放式经营不断向精细加工方向转变,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争取更多龙头企业进入国家级和省、市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行列,形成加工能力强、开放力度大,服务功能齐全、能带动一片或整个产业的发展格局。

篇4

关键词:荆州市 粮食产业集群发展 现状与问题 对策建议

荆州市是湖北省以至全国的产粮大市,以种植稻谷为主,常年保持36.69万公顷的稻谷种植面积,总产量300万吨以上,具有发展粮食产业集群的良好资源优势,在省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资料表明,价值1元的粮食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在我国也有明显的增值效果;此外,由粮食产业所带动的运输、饲料、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通过发展粮食产业集群,拓展粮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对发展荆州市农业产业经济、粮食产业经济和相关产业经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多重意义。

在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武汉是龙头,宜昌是龙尾,荆州是龙腰。武汉和宜昌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荆州工业化还处在初期向中期转化的阶段。由于荆州工业化进程缓慢、滞后,致使粮食产业聚集度不够,科技支撑力不强,经济外向度偏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不牢。为此,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壮腰工程”的重大决策。“壮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是“壮工业”、即做大做强荆州工业经济;同时根据荆州市粮食产业在全省以至全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必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集群,走粮食大产业、大集团、大品牌、大项目、大市场之路,使粮食产业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据此,荆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国家粮仓,打造千亿粮食产业”的战略目标,并于2012年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粮食工业园区”的战略措施。

实践经验表明,粮食产业化经营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必须大力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发展粮食产业集群的优越性一是能够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接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引导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产品,有利于龙头企业加工优质的粮食食品,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能够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把具有品牌优势、加工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能够促进粮食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竞争实力。建设粮食工业园区是充分发挥投资规模效应、吸引外商集聚效应的有效途,是粮食产业化深度发展,实现质量、效益新跨越的重要载体。

一、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的现时情况

1 荆州市粮食产业链发展现状:建设粮食产业集群是从粮食产业化整体出发,向基地、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方向进行产业链条连接。

“十一五”期间荆州市按照这一方向,以该市的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湖北恒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松滋市云达米业有限公司、荆州市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重点,建设了6个营养强化米生产基地和4个稻谷深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了四大粮食转化产业集群。

四大粮食转化产业集群是:1,在荆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湖北汉科高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为圆心,链接带动湖北天荣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鑫禾米业有限公司、荆谷米业集团等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以果葡糖深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2,在荆州市的松滋市区,以湖北白云边酒厂工业园区为圆心,链接带动荆州市公安县等周边粮食加工企业,形成以白云边酒生产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3,在荆州市的监利县新沟镇,以福娃集团工业园区为圆心,形成以饼干、膨化食品、营养粥等深加工为核心的粮食转化产业集群;4,在荆州市的洪湖市工业开发区,以湖北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中兴(湖北)生物质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为圆心,带动周边的所有粮油加工企业,形成以生物柴油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粮油转化产业集群。

在粮食产业集群的推动下,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和粮食食品项目与品牌能力大幅度提高,到2013年底,荆州市将形成系列营养米年生产能力50万吨、稻谷深加工年生产能力30万吨、稻谷深加工产品产量20万吨,大米加工产量达到200万吨,其中精制大米170万吨,系列营养米30万吨;开发出发芽糙米、留胚米、免淘米、米乳、糙米茶等营养产品和方便米饭、方便米线等方便食品。

2 荆州市粮食产业与相关产业链接现状:粮食产业集群建设是以粮食生产产业为基础,链接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相关产业,优化资源整合、配置,进行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整体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实现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过程中与相关产业的链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与粮食加工产业的链接。突出的是在优质稻的产、购、销方面,订单购销发展较快。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在对粮农生产的优质稻订单购销中,收购价格比普通稻高出30%以上,粮农每亩可增收100多元,这种粮农与粮食加工企业的产、购、销链接方式受到粮农欢迎,推广普及比较快;第二,与食品加工产业的链接。主要是依托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洪湖市太禾米业公司、荆州市新力大风车食品有限公司、松滋市天怡食品有限公司、荆州大佳机械食品有限公司等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建设了4个粮食生产基地,粮农按照市场导向、适度规模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公司收购基地粮农生产的粮食后,开发生产优质俏销的新型营养方便食品,将一部分利润转移给粮农,实现产业共兴,利益共享;第三,与饲料加工产业的链接。主要依托荆州通威、湖北大明、荆州希望等饲料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加工水产专用料、畜禽料、动物宠物料等饲料生产。2013年荆州市加工生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年加工产值60亿元,除了增加企业收入、国家税收以外,还可以增加饲料粮钟植农户的收入,达到饲料粮钟植农户与饲料粮加工企业双赢的目标;第四,与酿酒产业的链接。主要是依托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公安(县)黄山头酒业有限公司、石首市劲牌酒业有限公司发展壮大酿酒业,并重点扶持监利县粮酒酒业有限公司,把“监利粮酒”品牌建设成为中国知名品牌,到2013年荆州市酿酒业总产值将达到120亿元。这样通过酿酒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和促进饲料粮钟植产业的发展,延长饲料粮钟植农户的收入链,增加其收入。

3 荆州市粮食产业收益现状: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荆州市选择5家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家中小企业重点培育;选择20家后备企业重点跟踪;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培植1-2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5-1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截至2010年底,荆州市已建成“五大粮油加工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5家,粮油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实现利税64131万元,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增加了粮农收入。在此基础上计划到2013年底全市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0家左右,其中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左右;全市市级以上企业粮食加工量达到3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左右、利税8亿元以上;其中典型企业监利县福娃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洪湖市洪湖浪米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从而使财政收入和粮农收入进一步提高。

二、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荆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同先进地区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差距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虽然部分企业已获得了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称号,但真正能称得上“龙头”的企业并不多,带动效益也不够突出。目前荆州市还没有一个利润过3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即便是福娃集团,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也未过100亿元,且全市过5亿元粮食企业仅9家。

差距之二是深加工项目少,产业链条短。荆州市真正称得上粮食深加工的项目只有福娃集团的系列食品和汉科公司的果糖,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是对原粮进行初加工和精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创利税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粮食的生产、购销、加工等环节大多还处于分割状态,产业链条延伸过程中小而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上、中、下游产业的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

差距之三是精品名牌产品缺乏。由于高档优质稻发展滞后,稻米品质不高,尽管在稻米品质结构的调整上现在同过去比有很大进步,但与市场对高档优质稻的需求相比,同湖南等省相比,在高档优质稻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上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档优质稻的发展整体上还没有形成规模。此外,荆州市还没有一家企业的大米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同“北大荒”、“金健”等全国知名企业相比,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都还远远跟不上。

差距之四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尽完善。目前荆州市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结仍然只限于简单的产品买卖关系和松散的合同关系,紧密型的利益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市场一旦变化,合同就难以执行,企业和农户都会受到损失。同时,荆州市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基地数量少、建设标准不高,区域间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此外,部门配合不够,农业、农机、农技、粮食、财政、银行等部门在产业化经营中的配合力度比较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荆州市要真正搞好湖北省提出的“壮腰工程”,确保湖北省和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必须在建设和发展粮食产业集群方面下很大的功夫,采取务实性的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拓创新的政策举措,促进荆州市粮食产业集群快速有效发展。

三、荆州粮食产业集群建设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 培育发展粮食工业园区,为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夯实载体。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制订有利于粮食产业集聚的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适当降低地价标准,支持产业园区建设。要明确粮食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突显区域粮食优势,通过自身培育、外引内联,引导一批能带动产业升级、起主导作用的绿色食品、绿色产业项目和企业集中落户粮食工业园区,使同类产业的企业在粮食工业园区内相对集聚,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和空间集聚效应。

2 突破性地培植大品牌。一是从生产源头抓起,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粮食品种,大力开展基地建设,实行订单购销,保证企业品牌打造有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二是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ISO14000认证,建立粮食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采用优良操作规程(GMP)、关键危害点控制(HACCP)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三是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品牌大米应以高、中档精制大米为主。四是实施品牌整合。

3 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对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鼓励通过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粮食产业链向深加工方面延伸,延长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重点构建粮食加工产业体系,认真研究粮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做到“中间开花、两头延伸”。“中间开花”就是迅速提升加工企业科技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两头延伸”:一头要向上游即粮食生产领域延伸,通过建基地,从源头上保障企业生产的原料及质量;一头要向下游即消费终端延伸,通过福娃、洪湖浪、宏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迅速推动荆州市粮食加工业再上新台阶。

篇5

本次论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纤维检验局为指导单位;由湖北省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湖北省质监局、武汉纺织大学为主办单位;《中国纤检》杂志社、湖北省纤检局、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楚天金报、国家棉花质量监督中心(湖北)等单位为承办单位。

纤检人也许没有李杜的神来之笔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局长周开心带着兴奋对记者说:“本次论坛是质监局领导出的‘作业题’,旨在通过本次论坛凝聚起本省w维纺织资源,并邀请最高端的业界专家启发我们的智慧,切实为湖北的纺织服装产业提升质量发挥积极作用,为供给侧改革打一针强心剂。”

“质监局王兴於局长要求我们必须做精心策划,全力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湖北省纤维检验局党委书记王泽辉说。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湖北省政府副省长许克振、中国纤检局党委书记徐水波,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黄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前副会长徐文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院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克瑞斯,清华美院教授肖文陵等十余位,以及全国纤检机构及湖北各地企业代表共260多人,共谋振兴湖北纤维及纺织产业质量提升之路。

论坛能达到如此高度和规模,与湖北纤检局打的提前量分不开。在论坛开始之前,湖北省纤检局就开始了很多准备活动。对于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多方关系,提早邀请,提前调整敲定行程,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而对于企业,深入进行帮扶,组织“品牌服装湖北行”“汉派服装和粤派服装对话”等一系列的活动,并媒体进行宣传,一系列的铺垫工作转变了企业的观望态度,从最开始的犹豫变成踊跃参加,最后整个会场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从今年年初确定召开论坛,到三个月前开始进入正式的筹备阶段,湖北省纤检局全员出动,动员了100多人,并从湖北省各分局抽调人员,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筹备小组。可以说为了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整个湖北纤检局都动了起来。

在主论坛的前两天,举办了湖北纺织服装质量报告新闻会、质量大讲堂等五个活动整合到一块。“这样也便于人们参会,也便于我们组织,最后证明效果很好。”湖北省纤维检验局办公室主任洪步才说。

纺织服装质量提升正在构成铿锵的格律

湖北省质监局在开展纺织服装质量提升行动中主要有哪些举措?据介绍,湖北省质监局在开展纺织服装质量提升行动中主要有以下三项举措:

坚持服务导向。一是摸清企业底数,做到精准服务。对全省规模以上的1563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建立企业档案,实行“一企一档”“一市一库”,开展免费公益质量诊断服务。二是开展品牌培植,强化服务实效。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树立企业品牌意识,近几年,通过一对一帮扶,已有58家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今年又有30家申报“湖北名牌”产品。三是开展“纺织服装质量湖北行”系列活动。主要是开展走进湖北纺织服装企业活动;举办以“沟通增进了解 ,对话树立目标”为主题的“汉派服装与粤派服装对话”活动,两省共20余家服装龙头企业参加了对话活动;开通实验室直通车。

强化质量监督。一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质量共治。与省教育、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学生服及集团采购絮用纤维制品的质量监控,以此推动质量共治。二是加强对重点产品的监督,把好质量安全底线。针对社会关注的儿童服装、学生服、军训服等重点产品质量问题,湖北省质监局加强了监督执法检查。把好质量安全底线,确保儿童和学生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建立质量诚信制度,树立企业质量主体意识。每年定期召开100家纺织服装企业质量分析座谈会,提高企业质量诚信和法律意识,树立企业质量主体意识。四是强化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两年来,我局加强了对儿童及婴幼儿等服装监督抽查,对电商平台户外服装产品的风险监测抽查以及对纺织服装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同时开展了以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情况为重点的纺织服装质量执法检查。

夯实技术保障基础。一是建好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重大项目,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二是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三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随着湖北省质监局纺织服装质量提升行动有声有色的开展,湖北省纺织服装质量正逐年提升,效果明显。这从近两年省质监局开展的纺织服装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升可以反映出来,2015年监督抽查合格率为75.4%,2016年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2.2%。2015年,执法检查459批次,合格率为64.1%;2016年,执法检查285批次,合格率为73.0%。

纤检改革早已梦绕在这片多情的土地

在湖北省纤检局局长周开心的心里一直有个梦:建成全国一流纤检机构,完成“五大任务”,建好“三大工程”。

篇6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67-02

桃源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县。为此,根据桃源的实际情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努力把桃源打造成农业强县。

1 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

近3年来,桃源县粮食生产取得了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好成绩。2006年播种面积12.51万公顷,总产69.25万吨,其中水稻10.64万公顷,总产60.53万吨;2007年的播种面积达到12.68万公顷,总产71.61万吨,其中水稻10.80公顷,总产达到64.0万吨;200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0万公顷,总产77.92万吨,其中水稻11.15万公顷,总产70.16万吨,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水平最高、总产最多的一年。全县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77.5kg,出售商品粮达到33.65万吨,商品率达到47%。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推广水稻良种、实用技术、机械作业,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种粮效益不高。近几年随着物价总体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达30%,农村劳动力工资和机械作业投入增长了1倍,生产成本增加1 500元/hm2以上;但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普通籼稻价格1.40~1.57元/kg,优质稻价格5.73~6.80元/kg,农民种粮效益下降的幅度较大。据调查,一般纯收入下降750~1 500元/hm2。

1.2.2 技术力量不足。目前桃源县乡镇农科站有农技人员115人,每667hm2耕地不足1人,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基本待遇没有落实,有1/3的人在外打工,大部分人靠经营种子、农资谋生。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普及推广很难到达千家万户,技术推广力量不足,力度不够。

1.2.3 生产规模不大。全县有农户25.8万户,户均耕地仅0.33 hm2,粮食生产9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大户不多,生产规模不大。

1.2.4 防灾能力不强。近几年虽然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仅2008年桃源就投入1.3亿元,农田生产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高;但自然灾害对桃源粮食生产的影响仍然很大,防灾能力的薄弱将严重制约桃源粮食生产发展。

2 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措施

2.1 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2.1.1 建立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坚决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粮食生产问题,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工作开展。

2.1.2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009年全县计划种植早稻4.82万公顷,中稻1.67万公顷,晚稻5.47万公顷,玉米0.67万公顷。各乡镇将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4.00万公顷以上,产量达73万吨以上。

2.1.3 坚决遏制双改单。“双改单”给稳定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各级政府一定要引起警觉和重视,不能熟视无睹、放任自流。在双季稻适宜区搞“双改单”,既是对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粮食生产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各级政府必须坚决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状况,对那些双季稻区只种一季稻保口粮的农户,要进行说服教育,动员他们种双季稻或者调剂给种田能手和大户。

2.1.4 真正解决耕地抛荒问题。2008年国际粮价浪潮汹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任何时侯一个国家的吃饭问题都不能攥到别人手里,尤其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粮食安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线和1.2亿公顷耕地红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加大,这无疑将给粮食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风险。因此,禁止耕地抛荒就成为稳定粮食面积的基本途径。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个确保”考核目标,把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各乡镇制定考核办法,把“确保耕地不抛荒”工作与干部的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相结合。

2.1.5 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受大量农业人口的约束,粮食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加上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推广实用技术,转化科技成果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尽管这几年桃源粮食单产、总产虽有所增长,但农民种粮效益却增长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比重仍然不足50%。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从整体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9年是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第2年,桃源结合高产创建活动,拟建10个6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每个乡镇建1个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每个村建1个6.67 hm2水稻高产示范片,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2 落实储备、搞活流通,发展粮食产业经营

2.2.1 落实地方粮食储备,保留购销网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桃源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1.61万吨,粮食产量全市位居第1,全省列第5位。但是这样一个产粮大县,目前政府没有掌握1粒粮食储备,一旦发生战争、瘟疫、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粮食储备,后果将不堪设想。在2009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天气中,政府准备调用300t糙米,但是没有着落,结果工作很被动。2009年县政府准备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储备要求,落实5 000t的县级粮食储备并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代储一部分国储、省储粮。同时,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暂停对基层粮食购销点库的变卖和资产处置,保留骨干粮油购销网络设施,严格控制改变粮食仓库性质。在进一步明确县粮食局出资人职能的前提下,建立规范的产权占有、收益、处置制度。

篇7

1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1.1产量情况存在很大隐患:对于我国的粮食产量问题而言,仍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出现了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同时,有限耕地资源的逐年锐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规模。其次,粮食的产量与生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的生产不能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粮食产量安全。

1.2粮食质量形势下滑:对于粮食的质量问题而言,所涉及到的方面较为广泛,贯穿于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每一生产环节的影响因素都有可能对粮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土壤资源的污染、农药与肥料的非常规使用以及加工环节添加剂的滥用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的质量安全。同时,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与面粉中漂白剂的超量使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1.3粮食的生态因素面临严重考验:因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对农业资源的超负荷使用以及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土壤的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从而导致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大量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土壤肥力严重下降,直接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能力严重下降,粮食的生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2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植物病害的存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植物保护也成了人们关注粮食生产安全的重点。所以,以下是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2.1正面影响

2.1.1植物农业确保了粮食产量:对于现阶段病虫害的治理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喷洒农药。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较大,当出现虫害、病菌害等问题时,会造成大面积的植物损害。使用植物农药不仅可以进行大面积喷洒,而且取得的效果也是较为明显的。在短期时间内将病害解除能有效减少因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从而确保粮食生产。因此,农药喷洒的植物保护方式是确保粮食产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1.2研发转基因物质,提升粮食产量: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植物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已成为植物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粮食产量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如转基因技术能使土豆的个头变大,营养价值提升等,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粮食作物的病害,从而减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安全可靠性。对于粮食的生产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发展与进步。

2.1.3进行粮食保护的其它方法:除了以上植物保护方法以外,在农业的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治理等方面也有所体现。这些植物保护方法的运用对提升粮食安全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

2.2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2.1农药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上文已经提到,为了保证粮食产量,植物农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农药中所含有的大量有害化学物质被直接喷洒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之后会形成一定的化学药物残留,当这些残留物质被人体吸收之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应对药物技术的使用不合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安全的发展。

2.2.2转基因技术对粮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虽然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未发展成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对于该项技术的使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从而制约了粮食的安全发展。对于转基因技术而言,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转基因粮食中有可能含有不确定的毒素,从而使人或动物出现慢性中毒或突变等不确定情况。其次,转基因粮食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转基因粮食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粮食的安全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加强植物保护,促进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3.1改进与完善植物保护技术:对于现阶段植物保护技术而言,仍然局限于植物农药与转基因技术两个方面,还有很多生物技术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使植物保护方法与途径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粮食的安全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对新型的植物保护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可持续植物保护技术,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并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粮食生产环境。

3.2强化EPM策略的运用,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发展:对于粮食的安全发展而言,需要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对于植物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也需要一个生态、可持续的治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应多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综合调控,以实现物种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在确保生态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植物病害,EPM策略便是一种进行综合治理的策略,是现阶段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的关键途径,能确保植物保护管理模式得到良好发展,以顺利实现对于粮食生产的安全保护。

3.3强化对可持续质保的教育培训:虽然大部分植物保护思想已被大多数国家的植保工作者所接受,但该理论体系还未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因此,有必要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加强可持续植物保护观点与技术的宣传,以从根本上提升植保水平,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可持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结语:综上所述,粮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植物保护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慎重对待植物保护工作,并不断开发新型的植物保护技术与措施,以从根本上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王述民, 张宗文. 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3): 325-338.

篇8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因素;提升措施;陕西扶风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262-01

粮食稳定生产直接关系国泰民安,确保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陕西省扶风县是传统的农业古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大县,更是有名的产粮大县。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年均种植面积为5万hm2,总产值2.5万亿元以上,占种植业总产值的63%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扶风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升,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实现了向经济效益型的转变,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也遇到了制约因素,限制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增进。本文通过对扶风县粮食生产能力现状和影响扶风县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的评价分析,明确当前粮食生产中面临的困境,结合扶风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提出综合生产能力增进的有效措施和对策,为挖掘扶风县耕地生产潜力和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提供依据[1-3]。

1 扶风县粮食生产能力评价

1.1 县域基本情况

扶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光照2 000 h以上,年平均气温12.4 ℃,无霜期209 d,土地质量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以黄绵土为主,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匹配性较好,但农业水资源相对短缺,对调入水依赖性比较大,是陕西关中平原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域,适于发展粮、棉、油等多种作物。近15年来,全县人口持续下降,人口总数保持在42万人左右;年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突破了100亿元大关,虽然农业产业收入总量较2000年农业收入大幅增加,增幅达到了518%,但在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逐年降低,从2000年30%的份额降低为19.6%;农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 396元增加到9 736元,提升近7倍,倍增效应特别显著,二、三产业反哺农业能力得到了广泛增强,为粮食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4-6]。

1.2 粮食作物生产水平

扶风县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以小麦、玉米为主,辅以豆类、油料和薯类作物。在井渠灌溉条件下,主要实行小麦复种夏玉米一年两熟单作种植制度。近15年来,扶风县常年耕地面积虽然有了大幅锐减,与2000年比较减少了逾1万hm2,但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却保持在4.8万hm2,粮食总产水平稳定在27万t。这主要得益于扶风县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着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狠抓单产水平提高,基本稳定了粮食作物面积,实现了总产稳中有增。但是与陕西省高产田块相比,扶风县的粮食生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5年来,为了确保扶风县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结合粮食生产实际,对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进行种植区域布局,形成了城关镇、法门镇、午井镇三大优质粮食生产区域,这3个乡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占到全县的70%以上,成为扶风县粮食作物主产区。而绛帐镇、天度镇由于地缘、地质、气候等因素,由过去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区发展成为了优质苗木和苹果生产区域。粮食作物种植区域的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

1.3 肥料支撑能力

除环境因素外,粮食生产能力高低受控于资本和技术因素的投入水平。其中肥料的支撑能力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最为主要的因子。扶风县粮食作物化肥总用量3.96万 t,其中:单质肥料用量2.357 1万t,占总量的59.5%。分别为尿素 1.30万t、碳铵5 460 t、普磷5 062 t,平均用量依次为261.0、109.5、100.5 kg/hm2;复混肥、配方肥用量1.610 5万t,占总量的40.7%,平均用量322.5 kg/hm2。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于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平均用量6~9 t/hm2。从近3年小麦和玉米施肥状况来看,发现尿素、碳铵、普磷、二铵等施用量逐年降低,而根据特定植物或农作物的习性、吸收规律、土壤供肥能力等制定的配方肥施用量逐年增加[9-12]。

2 扶风县粮食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结合扶风县近5年来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粮食作物生产能力与劳动力数量、播种面积、肥料施用量和柴油使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扶风县粮食总产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28.99万 t降低到2014年的26.62万 t,降幅8.2%。导致扶风县粮食总产下降的直接因素应该是耕地和播种面积减少,机械和劳动力投入水平降低也是重要的因素;肥料投入增加可能促进了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但肥料对粮食作物增产能力被上述减产因素遮掩,也有可能肥料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退化和耕地质量下降,进而限制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13]。

3 扶L县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措施

3.1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扶风县毗邻我国农业科技城――杨凌,是我国高度集中的农业科研教学基地,可以为扶风县的粮食生产提供优越的科技支撑。特别是在粮食作物新品种培育、绿色高产高效栽培、节水农业技术集成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因此,应积极依托杨凌农科城的科技平台和技术人才优势,加大粮食作物生产的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作物新品种,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主攻粮食单产提高,最终实现粮食作物生产能力提升。

3.2 改造中低产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在城镇化进程中,扶风县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很难扭转,加之粮食作物生产效益较大,稳定粮食种植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应做好耕地利用顶层设计,合理布局,统筹城镇化所需土地与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关系,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 防止工业化、城市化过度挤占耕地,尤其是优质耕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同时,加大中低产田建设工作,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其进行重点改造,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加强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不断提升。

3.3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化发展

全面以落实中央和陕西省关于发展粮食产业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动力,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扶持,探索设立粮食产业化风险基金,增强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积极推进粮食作物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扶持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对粮食加工企业准入和建立予以支持,激活粮食生产的产、加、销各环节,提升粮食作物生产效益,促进扶风县粮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HALVORSON A D,WIENHOLD B J,BLACK A L.Tillage,nitrogen,and cropping system effects o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2,66:906-912.

[2] KATO Y,YAMAGISHI J.Long-term effects of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on the productivity of winter wheat grown in a crop rotation with maize in Japan[J].Field Crops Research,2011,120:387-395.

[3] QIN F,DU F,XU H,et al.Light Penetration and Leaf Photosynthesis in Canopy of Tomato and Aralia cordata in Comparison with WheatIn:VI[J].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ght in Horticulture,2009,907:355-358.

[4] 陈竹君,刘春光.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30-35.

[5] 成琳.扶风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3):154.

[6] 段雨杉.扶风县农用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22):153-154.

[7] 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0(2):139-145.

[8] 黄力,杨宏义.扶风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2(11):30-32.

[9] 吕晓,黄贤金,陈志刚,等.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粮食生产绩效分析[J].资源科学,2010(12):2343-2348.

[10] 史培军,王静爱,谢云,等.最近15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3):2-8.

[11] 吴姝,张树源,沈允钢.昼夜温差对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8(3):333-337.

篇9

关键词:粮食;生产潜力;增产途径

利川偏属湖北省西南隅,位于北纬30°39′-29°44′,东径108°21′-109°18′,亚热带。境内海拔315-2041米,总面积4607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89.30万亩,总人口86.88万人,是湖北省山区产粮大市(县),粮食播种面积约140万亩,总产约37万吨。由于温光资源不足,气候灾害频繁,粮食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制约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技术创新及气候适应型稳产高产技术的迅速推广,粮食产量屡创新高,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粮食低而不稳问题,全市粮食自给有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未来粮食问题的隐忧已引起举世关注。

一、利川粮食生产发展及现状

(一)粮食生产历程的回顾

1949-1977年,利川粮食生产经历了4次重要的历史变革。

第一次是1950-1953年,建立农民个体所有制。粮食年均总产达到104008吨,比1949年增加粮食24902.45吨,增幅31.48%。在粮食增产的三大要素[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复种指数)、提高单产]中,增加土地的贡献为21.87%,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贡献为28.86%,提高单产的贡献为49.27%。

第二次是1954-1958年,土地由农民个体所有制演变成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初级形式:初级社和高级社。粮食年均总产123638.9吨,较1951-1953年均总产增59041.68吨,增幅为91.40%。在对总产增产贡献中,土地增加占4.9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87.30%,提高单产占7.78%。

第三次是1959-1966年,建立制度。粮食年均总产129936.01吨,较1956-1958年均总产增产49995.61吨,增幅为62.54%,其中耕地贡献为18.7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120.36%,提高单产贡献为-39.10%。

第四次为1967-1977年。粮食年均总产151903.2吨,较1963-1965年均总产增产66198.12吨,增幅为77.24%,其中耕地贡献为-12.88%,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占112.73%,提高单产贡献为0.15%。

对1950-1977年进行总体分析,年均粮食较1949年增产54456.30吨,相对增幅为68.84%,其中增加耕地面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21.87%,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产出效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28.86%,提高单产对产量的贡献为49.27%。从历史进程看,单产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主要集中表现在1950-1958年、1959-1977年,单产提高对产量的贡献为-14.99%。

1978-2007年,利川粮食生产经历了6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1980年农业生产全面恢复阶段。粮食年均总产202565.57吨,较1975-1977年均总产增100208.37吨,增幅为97.90%。其中耕地贡献为0.4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68.31%,提高单产的贡献为32.13%。

第二阶段为1981-1984年,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年均总产211812.95吨,较1979-1980年均总产增90273.61吨,增幅为74.28%。其中耕地贡献为-1.97%,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为63.35%,单产提高贡献为38.62%。

第三阶段1985-1993年杂交良种普及阶段。粮食年均总产215782.18吨,较1982-1984年均总产增93838.18吨,增幅为76.95%。其中耕地贡献为5.50%,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90.62%,提高单产的贡献为14.87%。

第四阶段1994-2000年,综合增产技术全面普及阶段。粮食年均总产339436.71吨,较1991-1993年均总产增产217128.11吨,增幅为177.52%。其中耕地贡献为0.47%,提高土地利用率贡献为41.93%,提高单产贡献为58.53%。

第五阶段为2001-2004年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农技推广队伍瘫痪阶段。粮食年均总产352903吨,较1998-2000年均总产增产123314吨,增幅为53.71%。其中耕地贡献为11.3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贡献为118.1%,提高单产贡献为-6.77%。

第六阶段为2005年至今,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改革,农技推广放任自流阶段。2005-2007年均粮食总产365681.33吨,较2002-2004年均总产增159756.53吨,增幅为77.58%。其中耕地贡献为4.04%,提高土地利用率贡献为87.76%,提高单产贡献为8.20%。

对1978-2007年进行总体分析,年均粮食总产增加额为173699.5吨,增幅为169.70%,其中耕地贡献为-4.69%,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贡献为33.10%,提高单产的贡献为71.59%。分段考察单产对产量贡献的有效期限,单产提高对产量贡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2000年以前,2001-2007年单产提高对产量的贡献值为-5.22%。

(二)粮食生产现状

2007年年末耕地面积为89.1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025亩,较全国人均占有耕地少0.45亩,人均占有耕地明显不足。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水稻土壤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比例为19∶76.8∶4.3,据最新土壤监测结果一级∶二级∶三级为9∶46∶45,通过近几年的低产田改造,耕地质量有所上升,但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2007年,利川粮食播种面积141.62万亩,平均亩产255.9公斤,总产362410吨,其中水稻13372.1吨,玉米13415.9吨,马铃薯4288吨。

据2007年农业统计年报:利川农机总动力为153394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104580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1472千瓦,电动机动力47342千瓦。耕整机583台,机械插秧机17台,农用排灌动力2233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37部,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762部。

利川有效灌溉面积28.8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5.04万亩,电排灌面积0.8万亩。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32座,总库容9830万立方米,塘堰3045口,蓄水1000万立方米,灌溉1万亩以上的渠道两条,灌溉1000-5000亩的渠道17条,灌溉500-1000亩的渠道22条,500亩以下的渠道及小渠小堰1802条,总计1843条。这说明山区市(县)农业机械化才初起步,灌排设施基础建设不十分薄弱,极不适应生产的需要。

二、未来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一)粮食增产要素的增产潜力分析

1、耕地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利川耕地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之中,尽管近几年耕地下降速度趋缓,但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小,未来耕地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负值。

2、提高耕地利用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按2007年年末统计数据,现有耕地面积为89.115万亩,其中水田33.495万亩,旱地53.895万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23.545万亩,复种指数已达251%,耕地利用效率基本接近极限。目前可供挖掘的资源只有提高水田的复种指数,但由于受温光条件的限制,海拔1000米以上的水稻田,发展两季粮食作物的可能性极小,最大可利用的资源是可开发4万亩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以马铃薯近5年平均亩产166公斤计,增产潜力约为6645吨。仅为2007年总产的1.8%,增产潜力极为有限。

3、提高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利川的粮食生产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单产水平仍较低,特别是2000年以后单产提升幅度较小,给未来粮食增长留下来更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利川历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结果,水稻单产有亩产达到650公斤以上的潜力,玉米有达到800公斤以上的潜力,马铃薯有达到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潜力。单产提高相对于增加耕地面积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更大的增产潜力,提高单产将是未来利川粮食增产的主要动力。

(二)技术潜力

粮食增产潜力能否发挥,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根据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利川20世纪90年代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与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单项技术对粮食的增产的贡献十分有限,必须基于系统原理,针对主要矛盾充分整合各种技术资源,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在马铃薯生产方面,技术上必须针对品种退化与晚疫病防治问题为核心进行技术整合:加快品种更新换代进程,普及三代以内的脱毒种薯;以预防马铃薯晚疫病为突破点,减少产量年际间的波动;并根据马铃薯喜钾特点稳氮降磷增钾;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规范玉米与马铃薯套作规范,形成标准规范化生产。如果马铃薯生产技术能按这套方案进行整合,并在生产上普及应用,足以使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挖掘了近一半的马铃薯增产潜力。

在玉米生产方面,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应是:在合理安排季节,提高施肥水平、平衡施肥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特性,不同的种植模式,进行最优化群体配置,形成规范化生产方案。此方案的推广应用足以支持玉米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

水稻技术发展方面,在严格执行品种区域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早播、早插规范,以规避中后期气候风险;应用水稻群体优化控制技术,培育高光效群体,预防控制以稻瘟病为主体的病虫害。这套技术体系足以支持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

三、粮食增产的途径

由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及粮食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利川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消除不利的影响因素,解除提高单产的各种限制就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具体的增产途径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行政领导

要领会其“无粮则乱,有粮不慌”的内涵,粮食生产直接关系民生问题。市、乡(镇)、村各级行政领导,涉农部门人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只有扎实工作,才能确保利川粮食生产未来发展规划的实现。

(二)加大对农业粮食生产的投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

认真解决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待遇问题,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应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费投入,建立对粮食生产有突出贡献人员实行奖励机制。

(三)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加大对低产田改良的力度

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增产的可持性;积极采用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四)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良种,加大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高产高效示范样板的带头辐射作用,逐步实现种植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操作机械化、产品优质化。

(五)抓好病虫害有效预防与控制工作

特别是灾害天气条件下的病虫预防是减少粮食产量年际间波动的有效措施。重点抓好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严格执行药防标准,绝对保证食品安全。

(六)加快推广农业适用机械步伐

大力推广农机运用范围是减轻广大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绪林等.湖北利川县农业区划报告集[R].1985.

2、袁毓德.利川县土壤志[Z].1987.

3、项云瑶.奋斗中的利川[Z].1989.

篇10

1.1种粮大户定义及特征

种粮大户是粮食主产区涌现出来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种粮大户定义的标准是指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3.33hm2以上、北方地区经营耕地面积6.67hm2以上的农户。种粮大户具有以下特征:户主多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劳动力结构处于合理状态,并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经营规模大,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水平较高。随着种粮大户数量的明显增加,他们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土地合理流转减少抛荒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共同致富。

1.2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及优势

粮食生产合作社是专业化生产的产物。目前对于粮食生产合作社尚未有权威的定义,作者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对本研究中使用的粮食生产合作社定义如下:粮食生产合作社是指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农户为主体,坚持社员拥有自主生产经营权的同时,社内实行统一种粮、统一供应农用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等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其优势是能充分运用政府的扶持政策,解决好发展粮食生产遇到的人才、资金、土地流转等问题;通过土地流转,能搞好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实施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粮食生产发展水平。粮食生产合作社是适应当前粮食生产发展形势、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新创举,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1.3现状分析

2013年农业部种植业司对全国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种粮大户68.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28%;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入社社员513万人。种粮大户经营耕地面积893.33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3%;粮食产量达746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7%。粮食生产合作社经营耕地481.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4.0%;粮食产量485.5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2%。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种粮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社粮食平均产量分别为7290kg/hm2和8175kg/hm2,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95kg/hm2和2880kg/hm2。可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种植了全国1/10的耕地,产出了1/5的粮食,已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

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存在的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0.083亿hm2,目前,我国仍有1/2以上的耕地靠自然降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达到2/3。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占用保持较高的需求,虽然通过土地整理达到占补平衡,但土地质量和肥力不足。同时,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造成农村部分土地撂荒。农药的大量使用是土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我国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404.4万t,2012年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838.85万t,增长率约为8%。使用的农药有80%~90%进入土壤,农药大量、低效率的使用导致了对耕地土壤的污染,致使土壤酸化加重、有机质含量下降,重金属含量增加。再加上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和象征性经营,也使得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2.2经营主体素质低,积极性下降

我国粮食生产主体依然以农户家庭为主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比例占83.2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农村人口和劳动人员高龄化趋势上升,粮食生产队伍体力素质和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并将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我国粮食生产单位经营规模较小,粮食生产的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致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2011年小麦、玉米、早籼稻、粳稻的成本利润分别为21%、41%、29%、53%,利润分别为2115、4545、3405和8205元/hm2,粮食净利润平均为2715元/hm2,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削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目前,粮食增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国现有部分灌溉设施质量差,配套不全,尤其是末级渠系不配套。大型灌区骨干建筑工程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配套率不足70%。相当一部分灌区工程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许多沟渠蓄水量少、渠道通水长度缩短、过流能力减少,灌溉面积明显萎缩。自2005年起,我国开始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但资金量太少,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农田水利设施脆弱也导致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2.4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率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为57%。我国每年经中央和省级部门鉴定的农业科研成果达1万项左右,但可以推广的仅占30%,与部分发达国家推广率为90%以上形成了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对于种粮农民来说,细碎化的耕地不利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土地的自然肥力发挥到极致以及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形成了对粮食增长的刚性约束后,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只有依靠科技。但由于小规模农户本身也缺乏吸纳现代农业的科技动力,只能对新技术望而却步,因而阻碍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

3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分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种粮技能高低和种粮意愿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此过程中,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在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种粮大户及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弥补了农业科技推广剩余空间,在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推进粮食生产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3.1实施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单产

粮食产量的持续提高来自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种植大户与粮食合作社将小块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土地撂荒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对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据统计,2008年北方地区6.67hm2以上种粮大户户均拥有农机1.68台套,每万公顷有农机1241.55台套,高于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规模效益,经营规模越大,成本越低。2011年我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1831.5kg/hm2,950个小麦万亩示范区比所在县的平均产量增长了2137.5kg/hm2。浙江省的石粮食合作社,成立1a期间,添置了1台催芽机、1台碎土机、2台烘干机、3台插秧机、9台犁田拖拉机及1条流水线,加上农机仓库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00万元,其种植的水稻产量为8250kg/hm2,大大高于农户散种时的产量。近年来,我国对购买农业机械予以补贴,对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来说利于降低购买农业机械的成本,有利于添置高效率节能环保和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农机具,实现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割等,优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使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向资本密集型技术转变,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3.2高素质经营主体,提升种粮积极性

据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对333户种粮大户的调查显示,户主为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63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48.95%;高中文化程度的为80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24.02%;小学文化程度的为59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7.7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26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7.81%;文盲5人,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1.50%。样本户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粮户所占比例为31.83%,2009年我国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仅为16.71%。种粮大户相对零星农户而言,具有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上的优势,为其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样,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其素质也相对较高。而且,现有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培训。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种粮合作社都是由一些种粮带头人担任主要负责人,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将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获等进行工种划分,农民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专业技能,促使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进而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素质低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劳动分工也使得农民主动自愿地参加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加快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速度。

3.3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粮食生产用水

生产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生产性工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建设主体应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但组织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也因农产品比较收益低、农田水利工程涉及范围大、农户收益程度不同等而很难有效开展。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较大,绝对收支水平较高,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投资倾向比一般农户要高。2009年我国相关部门对335个样本户的调查表明,20户改造了泵站,32户进行了灌溉水源建设,31户进行了渠道建设,20户修建了排涝设施。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种粮大户户均投入渠道建设的资金为11万元,改造泵站的资金为7万元,投入灌溉水源建设的资金为4万元。种粮大户与•97•种粮合作社通过加大对修路、修建桥涵闸、新打机井、健全排灌渠系等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耕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电能达、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种粮效益,这又促进了种粮大户与种粮合作社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和投入,有效推进了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3.4科学示范,促进种粮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