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城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辽阳县;城镇化;控详规

背景

按照辽宁省辽阳市文件要求,辽阳县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落实,成立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部门及乡镇参加的专题会议,结合辽阳县“十二五”规划,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明确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序进行。

1 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1 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推进城镇化实施方案

辽阳县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城镇化实施规划编制任务,并上报市里。规划涵盖首山镇和兴隆镇25个行政村42个居民点,规划面积78.1k㎡。估算动迁投资54亿元。规划2011年重点完成马伊屯和安庄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2012年重点完成向阳寺和土台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为城市近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指标。2015年将逐步完成首山镇其余村庄改造,并初步启动兴隆镇部分村庄的集中建设工作,为远期首山新城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指标。到2015年末实现建设用地18.0 k㎡,人均建设用地120㎡/人.

1.2 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编制重点区域的控详规

1.2.1 首山新城城镇化基本情况:

1、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辽阳县责成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以马伊屯整村改造为重点编制了控详规。马伊屯村作为新城建设的起步区,规划控制范围1.6 KM2,回迁安置为就地安置,动迁核量工作已结束。拟动迁人口0.53万人,拟动迁房屋总建筑面积1.41万M2。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年前与政府已签署了改造框架协议,相信不久将会签署正式协议。

2、改造向阳寺、土台村。两地均为就地回迁安置,其中将向阳寺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山水入城的公园式高档居住区;将土台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宜居小区。这两个项目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均有意改造,其中土台村浙江一开发公也有意开发,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3、辽鞍路两侧改造完成了控详规,以辽鞍路为突破口对辽鞍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对两侧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通过对道路两侧建筑和景观的美化处理,提升辽阳县城市整体形象,形成辽阳县的十里景观画廊。

1.2.2 刘二堡新市镇城镇化基本情况:

1、老城区改造工作紧锣密鼓。

2011年计划动迁刘柳街两侧的居民,藤空土地17万平方米,用于建设一座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贸城,其余土地建居民区,安置村屯居民。目前刘二堡城镇拆迁核量工作已完成,现正进入规划阶段。

2、前杜中心村建设全面展开

由省规划院负责的《中心村总体规划》现已完成编制工作。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住宅小区3月份起开始建设。

3、金桥街贯通及金廊花园小区开发

动迁河南村居民,腾空土地10万平方米;可建设回迁安置房15万平方米。现已进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4、刘柳大街东贯及安置房建设工程

拆迁东堡村、中心村居民,腾空土地200万平方米,可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现已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1.3 全面铺开新城新市镇建设工作

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已委托同济大学规划院完成论证,进入报批阶段。

1.3.1 首山新城村屯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基本结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首山新城投资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城市雨污分流;投资的燃气项目完成燃气站建设和主管道铺设工程,已经实现供气;投资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主体施工完成,铺设城区一级主管网9.5公里;投资的兴隆大街项目完成了地道桥穿越工程;投资自来水改造工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投资实施了首山公园、兵马河植物园、外环路和城区绿化工程;投资实施了老城区路面修复、小区改造工程。

1.3.2刘二堡新市镇推进工作进展顺利。金桥街贯通、刘柳大街东贯、金廊花园小区及安置房建设工程拆迁核量、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马上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工作;前杜村《中心村总体总体规划》已开始编制,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

2 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

2.1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抓紧完成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同时做好拆迁补偿等前期工作,确保3月初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三个试点安置区启动工作。首山新城启动马伊屯、安庄子1253户回迁楼建设。

作为首山新城的北侧入口,以风景区、清风寺广场的建设带动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紧临高速出入口和兵马河景观带千亩植物园,同时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初中、小学、酒店、医疗设施、市场等。

马伊屯地区北侧即靠近烈士陵园一侧,规划绿带40米,将风景区与居住区分隔开。兴隆大街红线宽50米,一侧各25米绿化带。沿兴隆大街两侧布置商业,打造该区的繁华景象。

2.2抓紧实施向阳寺、土台子、辽鞍路两侧的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加大开发力度,以重点区域改造带动整个首山新城建设。

2.3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方案,将以刘二堡前杜村为重点抓紧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完成前杜村剩余300户居民回迁,确保整村动迁改造到位,开发设施农业5000亩。刘二堡新市镇启动安置600户回迁楼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用地提供保证。

3 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建议

篇2

今年以来,坡头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造休闲、宜居、旅游、生态的中心城区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动力,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镇区面貌日益更新。 一、大河名苑项目

二、恋水花园项目

三、霞光半岛(花水湾)、泰山滨湖度假村、西霞湖水上旅游开发项目

根据全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坡头镇被列为济源城市附中心区(中心城市拓展区),坡头镇西霞湖—小浪底区域的规划开发建设将按照国际招标形式进行,因上述三个项目的开发建设应服从于“十二五”规划要求,目前三个项目还在进行前期相关筹备。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全市乃至全省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中心城区也是考验一个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现。下一步,坡头镇也将紧紧围绕全市重心工作,树立大局观,严密组织、强化责任、创新方法、攻坚克难,扎实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镇区形象。

篇3

目前,苏北的城镇已经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基层乡镇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有能力进入县城生活的致富农民,对于经济后发达地区收入一般的农民来说,能迁入镇驻地生产生活是比较现实的城镇化;而目前经济后发达地区的一般建制镇,虽然具有与农村联系的距离优势,但镇域面积小,镇区人口少,二三产业规模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低,发展潜力不大。应进一步调整一般建制镇布局,培育一批建成区人口10万人以上的中心镇,这将是一条加快推进城镇化较为现实的途径选择。因此,我们要着力优化中心镇空间布局。一是形成以中心镇为“节点”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每个县(市)选择2~4个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明显优势的一般建制镇规划建设中心镇。二是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以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度、集聚辐射能力强度、产业群体覆盖半径等为依据,调整建制镇行政区划,形成合理的中心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三是认真修编中心镇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条件的中心镇要做好城市设计。四是坚持分类指导,针对城郊结合型、专业市场型、开发新区型、古镇保护型等不同类型的建制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心镇。

我们应通过优化中心镇空间规划布局,采取“非均衡化”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产业、居住、人口“三集中”,深化相关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中心镇建设投入机制等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

一是集合政策优势支持中心镇建设。赋予中心镇更多的优惠政策,县(市)用地指标要向中心镇倾斜,省市县有关部门支持农村发展项目要向中心镇适当集中。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赋予中心镇更大的自,允许中心镇在上级政府统一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自主设置机构、选聘人员,不要求上下对口,左右看齐。

二是积极引导产业、居住、人口“三集中”。加快推进产业向中心镇集中。鼓励农村工业向园区集聚,对进入园区落户的企业,在土地出让、规费收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加快推进居住向中心镇集中。鼓励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经济中的资产所有权置换成商品房、城镇社会保障和合作社股权,带房、带保、带股进入城镇。加快推进人口向中心镇集中。降低中心镇户籍准入门槛,凡在镇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本区域农民和外来人员,均可申请落户。

篇4

关键词:赤峰市;新型城镇化;建议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赤峰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收录日期:2015年3月12日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最深刻的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最持久的发展动力。也是扩大内需、推进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赤峰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不少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一是对新型城镇化意义认识不够、摆位不正,不能正确看待新型城镇化在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缺乏全面的理解,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片面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多修路、多盖楼,搞城市扩张。

(二)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赤峰市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强,对财税增长的贡献不大,促进就业的能力不足;二是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饮食、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提升步伐缓慢,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

(三)保障措施跟进不够。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赤峰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村牧区家庭无力搬迁建房;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目前,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土地置换等政策不完善,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低,相关保障跟进不到位,城镇周边村庄拆迁难,给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户籍制度改革进展不快,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民进城享受的社会保障与原有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农民不愿进城;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新进城人员就业保障政策仍不完善。

(四)城镇管理缺乏创新。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城镇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不够、制度规定不够到位,存在着职责不明、分工不细、运作不规范等现象;二是城镇监管不够到位。目前,赤峰市中心城区和县城车辆违章行驶及停放、交通护栏随意开口、经营商户乱搭乱建和店外经营、小商小贩占道摆摊和沿街叫卖、建筑和生活垃圾乱堆乱倒、乱贴乱发广告的现象随处可见,城市管理秩序比较混乱。

二、加快推进赤峰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一)立足“三个突出”,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

1、突出发展定位。紧密结合赤峰市实际,从历史、区位、人口、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出发,把赤峰市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草原文化旅游基地;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蒙东冀北辽西地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国北方集约高效节水示范区;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的目标。

2、突出规划引领。要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编制具有超前性、分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在覆盖上求“全”,在程度上求“深”,在水平上求“高”,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长期不落后。

3、突出空间布局。要统筹考虑人口容量、产业支撑、就业需求、土地供应、水资源供给、环境承载等要素,把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等其他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旗县城关镇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城镇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口合理分布的城镇体系,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协调发展机制。

(二)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精品城镇

1、加快实施扩容提质工程。为缓解老城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矛盾,按照中心城区“西移北扩、组团式发展”的思路,要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不断拉大城市框架。

2、加快实施安居保障工程。要以建设普通商品住房为重点,构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住房建设、供应、交易、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进一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

3、加快实施便民改造工程。继续坚持新区抓配套、老区抓完善的原则,要全面加大对水、电、气、路、通讯、管网等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承载能力重点乡镇推广“建好一处休闲绿地、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所标准化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站”的“五个一”工程,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和“统筹规划、适当集中、区域共享”方式,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加快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通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建立智能交通网络平台,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三)坚持“四措并举”,促进产城融合

1、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优先发展,依靠工业扩大经济总量、聚集财力、吸纳就业,支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实施“双千双百亿”工程,培育一批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更多人口向城镇集聚;另一方面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2、以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依托各重点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建成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设施畜牧业养殖。培育出一批叫得响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3、以商贸服务业提档推动城镇化。引进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商贸综合体,提升城镇的人气、商气和财气。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业,助推城镇建设提速升级。加快推进现代物流项目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小城镇。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1、注重生态文明和低碳环保。把绿色低碳环保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以避免出现环境和生态恶化,留下先发展后治理的隐患。着重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切实提高环境和生态质量,增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

篇5

关键词:威海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一、威海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999年的41.7%提高到去年年的58.7%,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全部位居全国百强县,全市有11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超出全省10.4个百分点。在2011年全省城镇化发展报告中,威海城镇化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2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人口就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大要素指标均居全省前3位。力争"十二五"期间,威海市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二)顺利完成城中村改造工程。自2007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成为威海和谐城乡建设行动中的一大亮点。经过三年集中攻坚,市区77个城中村完成拆迁31339户、342.2万平方米,到目前已有2.4万户、7.2万人回迁新居,过上真正意义的城市生活。标志着威海在全省率先解决了城中村问题。通过城中村改造,为城市的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城市功能有了新的提高和完善。

(三)组合型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构筑"一群三轴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群",是指以威海市区为中心,荣成、文登、乳山市区和石岛管理区为区域中心,形成组合型城镇集群,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三轴":一是形成威海城区-文登市-乳山市发展轴,逐步成为我市与青岛、烟台市对接的重要依托;二是形成威海城区-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发展轴,强化沿海地带之间的经济联系;三是形成文登市-荣成市发展轴,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由沿海向我市内陆地区聚集。"一带",是指以分布在千公里海岸线上的21个镇为依托,组成沿海千公里城镇群带,推动全市小城镇快速健康发展。

二、威海市的城镇化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城乡、区域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小城镇不同程度地存在水、电、路、气、暖、环保等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发展的问题。全市50个镇中,集中供气人口普及率为33.4%,集中供暖普及率仅为8%,仅有16处污水处理设施。

(二)城镇规划建设的水平还不够高。尽管城市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城市规划层次、建筑物设计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详规尚不完善,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的融合还不到位。执行规划的严肃性还不够,拉链工程、插缝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基础设施支撑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保障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制约,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扩容的压力越来越突出。

(四)城乡综合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还存在着一些与人居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不相称的薄弱环节,水源地、河道和入海口的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整治,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还有待进一步控制,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有待进一步治理。

三、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配置资源、拓展空间,解决好城镇发展布局问题。战略布局也是生产力,布局好了可以事半功倍,布局不好难免多走弯路。要根据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是以小城镇为重点,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满足市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从我市的情况看,一个中心城市、四个副中心城市的格局基本确定,中心城市已发展到大城市的规模,副中心城市也都进入快速膨胀期,当前的重点是研究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在全市49个建制镇中,不足3万人的有27个,占全市的55%,占全省的12%,这两个比例在全省都是最高的,说明我市的城镇布局分散,整体规模偏小,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以中心城市为龙头,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区域资源。

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镇,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协调发展。近年来,威海市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四个层面,进一步完善了规划体系。树立全市"一盘棋"的观念,发挥好衔接点、中间带的功能,一面对接中心城市,一面对接小城镇,实现区域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积极落实政策,健全机制,解决好农村人口转移问题。

城镇化的本质是让农村人口进城,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建市初期我市有211万农村人口,经过20多年的转移,还有104万人生活在农村。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再高,如果没有统筹解决好农民问题,那么也是有缺陷的城市化。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制订政策还是出台措施,都要把握一个总原则,就是一切都要立足于、着眼于本地农民的转移,而非简单地提高城市化率。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户籍问题: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消除城乡不同户籍的权利差异,弱化门槛限制,给进城农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最大限度地推进城乡居民平等化。

2、土地问题:关键是抓住两点,一是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二是建立健全流转制度。有了既灵活又规范的制度,农民才有条件参与土地流转,有了健全的利益保护机制,农民才有意愿参与土地流转。

3、住房问题:按照威海市"改造城中村、整合城郊村、强化中心村、兼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搬迁不宜居村"的工作原则,积极推广强村兼并、强企兼并、项目开发兼并等迁村并点模式,加快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

4、就业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对被兼并村居民除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或转让收益外,还应享有兼并方提供的长久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

5、保障问题:按照"城乡一体、分档缴费、自愿选择"的思路,做好进城农民的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逐步打破参保身份限制,实现参保人员全覆盖。

(三)强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解决好产业支撑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普遍存在着"三个滞后",即农业产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消费滞后于生产。结合我市实际,着眼于解决"三个滞后"问题,要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夯实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一是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释放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完善城镇集聚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积极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大力培育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支持企业以适用的经营模式、合理的分配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切实推动镇园互动发展。发展工业园区可以引进产业项目,并通过生产生活设施共用降低建设成本,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要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与镇区进行区划整合、功能整合、机构整合,让园区共享城镇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条件,让城镇通过园区提高对产业、人口的承载能力。要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建立跨市、镇异地落户项目利益共享机制,集合力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篇6

关键词:统筹城乡 新型城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49-02

新型城镇化指的是更好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生活更加和谐,促进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和乡镇和谐发展,建设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50多亿元,用于新建和改善城乡道路交通、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新建了文化大道、天子山大道、阿尔斯通大件通道等一批骨干道路,建成江夏市民休闲活动中心、世纪广场、谭鑫培公园等一批市政亮点工程,打造出政务一条街、江郡华府高端住宅小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群,在全市率先建成纸坊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了金口深水码头、长山口垃圾卫生填埋场、郑店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批配套工程。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13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8.7平方米,供排水管网总长度980公里,城镇绿化面积29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7. 43平方米。目前,纸坊主城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逐步提升。庙山、藏龙岛、大桥新区三座新城,产业发展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拉近了江夏与武汉中心城区的距离,金港新区全面铺开上海通用武汉基地建设蓝图,一个20万人口的现代化汽车新城即将崛起。五里界伊托邦小城镇、郑店欧式风格的泰晤士小城镇、安山森林小城镇等一批特色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的亮点。以107国道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成为全市农村新社区的样板。

二、推进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

1.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推进城镇建设。

坚持事先规划着眼大局理念,高度重视相关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精心编制完善的规划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重点发展街镇的重点区域,科学合理进行城镇化建设布局,合理规划,同时在这些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制造业、物流产业和小商贸产业。此外制定好山体、重点森林地区、重要水域以及梁子湖湿地等生态区域和农民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为建设生态友好型的宜居新城创造条件;其次,对城区重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城区各个区域的不同地理位置、功能和资源禀赋进行合理的定位改造,建设各具特色的9平方公里纸坊城市客厅、60平方公里的江夏新城核心区和458平方公里的江夏新城及其"一主两翼"区域;最后,注重中心社区的规划,根据当地农村的人口数量、产业类型、生产要素以及经济发展的潜力,重点规划一批中心村和社区。

2.以旧城改造为突破推进城镇建设。

通过对旧城进行改造,改变老城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人居环境差和规划滞后的状况,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改善群众居住的环境,依据老城区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尊重历史,建设文化厚重,宜居宜业的武汉南部新城。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和谐农村,以城区外沿为纽带,大力实施工业园改造、"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改造。工业园改造、老城区改造实行市场化运作,"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分类推进。做到成熟一片、拆迁一片、改造一片。

3.以产业为支撑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秉承"工业立区"的理念,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始终把"工业倍增、新城崛起、统筹城乡"作为富强江夏的三件大事。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五大主导产业。超常规打造工业发展平台,老园区实行腾笼换鸟、提档升级策略,新园区坚持"搭大台,唱大戏"的办法,形成工业倍增发展示范区。重点对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企业相对较多的城镇和园区进行改造,不断地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大企业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他们的介入,开发出主体鲜明、功能完善、品质高端和生态良好的全国小城镇建设样板镇和建设示范镇。

4.以新农村建设为纽带推进城镇建设。

突破传统城乡改造模式,把城镇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项目集中建设、资金集中回笼、村庄集中改造等方式,以当地的苗木种植产业为依托,以绿色产品为增收渠道,自然环保生态为主要特色,以简朴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为民居特色,计划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将沿国道两侧的城镇打造成全国一流、全省示范、全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5.以经营土地为依托推进城镇建设。

牢固树立土地经营理念,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对城市可经营性的土地在拍卖时按照严格的竞标标准进行招投标,以公共土地的收益来弥补城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的不足,加快江夏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街镇两级财政分成体制,各街镇和相关单位积极利用公共土地的收益,加大对城镇改造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水、电、路、气和通信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对于吸引企业落户、改善投资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6.以文明创建为契机推进城镇建设。

最近几年,江夏区把创建文明工作纳入到了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在各街镇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程度和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又为探寻科学管理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主要的措施有:首先,城市实施整洁美容工程,给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实施畅通工程,尽量疏通交通阻塞,营造一个良好的道路运行环境,加大对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力度,同时对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给予了更加严厉的处罚,明确交通顺畅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交通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最后,实施满意工程,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在城市和城乡广泛开展各种争创活动和评比活动,不断创建文明行业活动。通过这种方式窗口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群众对于工作人员开展的各种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环境和形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推进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形成部门合力是有序推进城镇建设的关键

全区上下各级领导应该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要定期举办各种听证会议,对不同时期的建设成果以及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集中的讨论研究,并在会议上对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同时,各级领导部门应该组成相应检查小组,对不同时期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城乡规划的是否合理、建设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相关执法流程是否有据可依,不断加强对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加大资金的筹措力度和保障力度。

2.规划先行,搞好项目策划是高质量建设城镇的前提

按照全域江夏的理念,谋划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一个新城为中心,十个左右的特色中心镇为依托,100个左右的中心村和社区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城乡空间格局。城镇化改造和建设应有完善的规划方案,首先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发达的产业和经济实力雄厚的街镇,并突出其主体地位。规划要求有一个高标准高水平,规划的设计和制定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才能最终确定,以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一个综合配套,有科学依据,经得起检验的总规划。

3.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是有效推进城镇建设的保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市场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原则,从项目的融资、项目的投资和项目管理以及效益等方面重点构建城镇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在旧城改造中,相关的融资和投资应该在有从业资质的投资公司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经济建设较为发达的街镇分别引入一些大型企业和国有集团进行投资和建设。政府方面,不仅土地出让实行零收益,而且在财政上还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优先保证改造过程中的土地的开发、审批和使用,实现与开发商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宏. 走绿色、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16)

[2] 中国城镇化建设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J]. 中国建设教育. 2010(11)

[3] 宁国用,韦威. 自治区政府召开城镇化跨越发展新闻会[J]. 广西城镇建设. 2011(02)

[4] 李肇娥.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符合旬阳实际的城镇化道路[J]. 陕西建筑. 2010(09)

篇7

关键词:城镇化;山东省;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36-2

从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部署,清晰地表明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体系间的逻辑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总体战略思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而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则是战略的具体化[1]。

1 山东省农村的现状

城镇化是农村和城镇的互动过程,不仅是人口的互动,也是土地等要素的互动过程。新农村建设过程伴随着城镇化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构成全国性城乡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同一过程[1]。最近几年的一些反面事件警示各地政府,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作好区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山东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分类实施村庄的类型,将村庄分为六种类型:

1.1 撤村建居型

主要为城中村和城边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整体拆迁整合改造变村庄为城市社区。

1.2 小城镇集聚型

主要是乡镇驻地村庄逐步集中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吸纳周边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入住。

1.3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型

主要是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庄,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吸引拟撤并村庄的农户进来。

1.4 村庄整治改造型

对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农房建设,空心村实施旧村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土地。

1.5 逐步撤并型

对规划确定要搬迁合并的弱小村、偏远村,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引导农户到小城镇、中心村购房、建房;或按规划整村搬迁原村址复垦。

1.6 整村迁建型

对不宜居住的村庄实施整村搬迁,鼓励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通过以上分类和具体实施,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根据省建设厅和省统计局联合的《2007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显示,2007年全省城镇人口为4379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46.75%,提高0.65个百分点。2005-2007年,我省人口城镇化率同比分别提高1.5、1.1和0.65个百分点,增速持续趋缓。同时,根据2007年城镇化监测结果,全省城镇化质量指数达到58.34%,比2006年统计监测值提高4.10个百分点,增幅较大。而2008年山东省城镇化率达到47.6%,高于2000年9.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4480万人、7170km2,分别比2000年增长30.5%、71.2%。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山东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2]。城镇化率由起步发展阶段之初的6.6%,达到2008年的47.6%。

2 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山东省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在获得资源环境巨大支撑和保障的同时,对资源环境本身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化可以集约化利用土地、水力等各种资源,降低环境管理成本。而消极影响集中表现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造成资源短缺和利用效率低下,引起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2002年,我省城镇化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后发现,近几年来,我省的城镇化率与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全年用电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其中,最高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相关系数,为0.9975。而2008年,全省城镇污水仍有近一半未实现集中处理,城镇生活垃圾也有近一半未经过无害化处理,个别县污水处理厂和附属工程运转负荷率低,部分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已建成的部分污水处理厂设计标准落后。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2.2 城镇化用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目前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农村房屋建设规划,伴随着山东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农村土地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在山东很多地方农村的房屋建设规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进行规划,再者,各地政府人员和村干部的不正之风借农村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之势而有所加重,钻法律的空子或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占用和出卖耕地,从中收取利益,从而使土地的所卖之钱并没有完全落入村民手中,这就严重侵犯了农民的权益;同时,大量以往的宅基地废置却有在大量的农田上不断的高盖新屋,面积和规模也越来越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虽然国家对农院的最大面积是有限制的,但是政策并不能够严格的执行下去。

2.3 城镇化与人口之间的矛盾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人口数量众多,人口基数大是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还有53%的农村人口,推动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更何况山东省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人口素质不高,又进一步增加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困难。2007年山东省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5年,虽较往年有所增长,但仍仅相当于初中水平,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之后的就业机会大为减少,增加了在城市生活的难度。加之近几年来人口老龄化也日益明显,到2007年已达到13.60%,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龄趋势还将继续加重,由此产生的人口红利逐步消退,老年人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问题都将给城镇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2008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为基准,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有近百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每年新增如此多的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承载能力来说,其负担是相当沉重的。而且人口基数大,如果增长速度过快,就会加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矛盾,阻碍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新农村建设的难度。

2.4 城乡发展不均衡与城镇化的矛盾

当前,城乡统筹发展正引起广泛重视,但长期形成并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3]。因此,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农村发展仍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山东省统计局最新调查统计,2008年山东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7:1,尽管与全国的3.31:1相比尚有距离,但收入差距仍属过大。如果把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城乡生活差距更是显而易见。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不高,进城后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明显滞后,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大障碍。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全省85%以上的新增设施集中在县以上城市,全省小城镇1/4的道路还没有硬化,3/4的道路没有排水管道,近80%的小城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近80%的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除此之外,还存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山东省城乡发展不协调,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功能不够完善,仍是城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这对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内容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少牧,熊建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的对策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08,(02).

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金融;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7-0052-06

一、引言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及其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产业间和城乡地域间重新配置组合的过程。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早在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把我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21世纪对我国的第一大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进程表明,产业集群对于增加城市的聚集功能、促进小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增强城市的辐射与扩散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动力。本文拟循着山东省金乡县大蒜产业集群在金融助推作用下带动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论证通过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集群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

二、关于当前国内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概述

目前,以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为标准,我国区域城镇化进程基本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内生产业集群发展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内生型产业集群是市场驱动、自发形成的,该类型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企业的集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空间由内向外圈式扩张。浙江集群经济发展带动的城镇化进程是此类模式的典型。这种模式由于具有内生性特有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特点,处于自发演进状态,具有城市指向不明确、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的缺陷,缺乏总体向心力和推动力。二是外生产业集群发展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外生型产业集群主要由外来投资驱动,并利用相关外来优势主导形成,这种集群下城镇化的扩张模式是以区域内的外来投资为核心, 呈现单极式扩张态势,广东诸多城镇的形成和扩大是此类模式的典型。这种模式对外来资源依赖较大,一旦出现更具成本优势的区位, 外来资源便会转移,其脆弱性相对较大。三是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模式。这是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 使得某一产业集聚于某一区域,在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同时,吸引周边资源聚集,逐渐形成以某一区域为依托的区块式城镇化扩张模式。浙江和山东等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做法较为典型。但对于大多数园区建设发展绩效不理想的欠发达省区,通过政府人为设计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使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受损,从而对区域城镇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因而这一模式也不具备广泛的借鉴性。

本文论证的基于金融助推大蒜产业集群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金乡模式,自身具备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内生性。产业集群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依靠区域内生的市场力量发展壮大,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二是主体广泛性。它的发展虽然兼具了政府的宣传引导,但这种作用始终是一种助推力,它主要依靠本地农业传统和在此基础上成长发展起来的交易者、加工者自觉共同促进,各方经济主体自主参与互动的能力较强。三是植根本地性。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区域性特色产业经济中,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天然“嵌入性”,更有利于体现城镇经济特色和形成城镇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与上述三种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相比较,这种模式具有内生主导模式的自主性,又将外生主导模式的优势资源本地化,同时得到了生产、交易、加工等市场经济主体的广泛参与支撑,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更具有借鉴推广意义。

三、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演变历程

金乡县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总面积886平方公里,总人口60余万,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该县是全国最大的有机大蒜种植基地和首家航天育种生态培育基地,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大蒜出口基地和流通加工中心。金乡大蒜先后荣膺“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中国驰名商标”。金乡大蒜产业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大蒜深加工产业集群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而金乡县也被授予“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山东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大蒜市场:从散兵小户到全国流通中心

金乡大蒜市场的发展在悠久的种植传统中不断被强化和拓展。20世纪70、80年代,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就触到了市场的春意,在大蒜收获季节,走家串户进行收购,再贩运到外地进行销售,补贴家用。从起初的三五成群到几十人、上百人的合伙介入,逐渐形成了小范围的大蒜买卖市场。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和信息收集、运输的方便,市场就位于县城西南部城乡结合处,最初仅是当地蒜农的自发集聚场所,未形成有影响的带动发展,政府这时还仅是默许和旁观。

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销售出去的金乡大蒜个大、皮白、质量较好,受到外地消费市场的广泛欢迎,外地客商群也迅速增加。每到大蒜集中收获季节,大批外地客商云集于此,大量收购当地大蒜,或直接贩运销售,或储存于冷库适时卖出。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少数农民发现了潜在的市场机会,先是从事业务经纪人,后又抢先盖起冷库、办起工厂,开始贩运、经纪、储存、加工等“一托四” 的家庭作坊。他们在取得“第一桶金”后, 又扩大了作坊规模。在先行者的带动下,当地不少农民相继模仿,大蒜交易市场越来越活跃。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经销大蒜,由于一窝蜂式的发展,“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的情况不时出现,个别年头大蒜甚至几分钱一斤也没人要。究竟如何发展大蒜产业,开始引起当地政府的深思。在理性分析和揣摩之后,政府开始积极引导宣传、规范治理,大蒜市场逐步走上正轨,到1996年,金乡县就被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目前大蒜出口美国、俄罗斯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居全国县(市)区之首,在国际上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盛誉。

(二)产业集群:从农业种植中心到工业、服务业“一条龙”发展

金乡种植大蒜历史悠久,自东汉开始,这里的农民就有种蒜的习俗。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再加上蒜乡农民广泛采用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先进的种植技术,所产的大蒜食用、药用价值均高于国内其他大蒜产区。近几年,全县种植大蒜面积每年都在70万亩左右,居全国县(市、区)之首,总产达80万吨以上。目前,该县已建成50余万亩无公害绿色大蒜生产基地和3万余亩的全国第一家有机大蒜生产基地;拥有大小恒温库2300余座,储藏能力达150万余吨。近些年,金乡大蒜陆续创下多个全国之最: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总产最高,单个蒜头最大,出口合格率最高,出口量最大,药用价值最高,营养价值最高,大蒜产业批发市场最多、最大。

在打造大蒜种植和价格形成中心的同时,金乡人又进一步开展大蒜副产品深加工业一条龙式发展,先后建起蒜薹、蒜米、蒜粉、蒜片、蒜油等大蒜加工企业600多家,年消化能力45万吨;大蒜加工出口企业1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家;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大蒜产业龙头企业51家,其中26家企业通过ISO9000等国际国内专项认证及有机认证。比如华光食品进出口公司、宏昌果菜、宏泰集团、东运冷藏、成功果蔬制品公司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大蒜产业的分工不断细化,不同的加工生产环节和配套服务都有专门的企业来完成,已形成种植、交易、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各种商业信息和大量现金流转。对当地银行业机构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通过柜面、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流入的外地资金达160万元左右。

大蒜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2012年大蒜产业增加值占该县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一半以上,利税2.3亿元,带动周边的鱼台、微山、嘉祥、成武、丰县、单县等县市先后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大蒜市场,辐射面积达2100多平方公里,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年就业人数6万余人,拉动仓储、物流、商务、餐饮等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三)城镇化建设:从适时引导到以产业集群为重心积极运作

依靠种植、经营大蒜让当地农民生活境况得到极大改善。这给了当地政府很大启示,坚定了以大蒜产业集群为主导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路。2001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大中城市和美国、韩国、日本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蒜信息点;2005年,推动成立了大蒜协会和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围绕大蒜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综合信息与协调服务,引导参与主体规避市场风险;2006年,成立中国大蒜研究院,建立200亩航天育种基地;2010年,建设大蒜产业高端产品研发中心、食品工业开发区和农产品现代物流园。2010年3月,政府组织了兴唐源城建司对该县公用事业实行市场化经营,由该公司投资3.3亿元建设的时代花园、高尚社区、莎岭小区等小区或公共设施已初具规模。已搬入新家园的大蒜种植户表示,如今在企业工作,把地租出去,既有租金,又有工资,净收入提高了两倍多,而且企业还为职工办理了医疗和退休养老保险,生活已经城市化。2011年,金乡进行大蒜产业“”,大力实施“中国有机大蒜第一县”建设; 2012年,组织华光集团等16家龙头企业参股组建了金乡大蒜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大蒜产业集发展转型进行优惠支持。同时,给予企业家较高的社会地位,先后有11名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被选举或推荐参与地方经济事务管理。2012年,政府又投资1.4亿元,创建山东省大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蒜产业科技园,实施科技推广“十百千万”工程,在全县13个乡镇建立了大蒜信息网站,为600余个行政村和4.6万余个种植户配备了计算机,搭建起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国际大蒜商贸城项目被列入山东省“十二五”农产品批发市场省级重点项目,为大蒜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在产业不断升级发展的驱动带领下,2005—2012年,以企业资金为主、政府出资为辅,先后投资2亿元,铺设“村村通”公路142.2公里、供水管道168.77公里、新修下水道86公里,新建绿地30万平方米、商贸建筑50万平方米、产业开发科技园区100万平方米、市场大棚20万平方米,县医院、汽车客运站等也正在重建。目前,该县“两带 ”、“四区 ”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金融助力:从引导对接到“抢滩”登陆

在创业之初,大多大蒜加工业属家庭作坊,他们与银行的关系是“盆不沾面、面不沾盆”。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借助银行资金发展已是现实需求。可是企业面临的抵押、担保难题无形中限制了银行业机构的介入步伐。20世纪末,“中国大蒜之乡”的美名给大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商机,仅靠自我积累、民间借贷及农村信用社提供有限的资金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扩大升级的需要。当地人民银行充分行使引导服务功能,推动形成“央行参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积极培育A级信用企业,先后协助成立了东运、四联、银正等20余家担保公司,联合经信、中小企业局先后多次组织金融支持大蒜产业集群银企对接洽谈等活动。经过积极的培育引导对接,部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延伸信贷触角,介入大蒜产业。1998年,农业银行初次尝试向宏昌、山阳 、宏泰等5家小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80万元。自此,各银行业机构开始陆续向大蒜产业伸出“橄榄枝”,金融渗透逐步向大面积大规模方向发展。大蒜产业集群也被各银行业机构上级行列为重点支持行业。同时,当地人民银行还积极完善政策,搭建产业快速发展支撑平台,向地方政府报送了《关于支持大蒜深加工产业跨越发展的金融工作意见》、《关于推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要求银行业机构优先满足涉蒜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的信贷需求;将压回贷款规模按照“增减挂钩”方式向国家、省市大蒜产业龙头企业倾斜,利率上浮幅度不超过30%;加大对食品工业园区大蒜深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促使形成辐射带动功能较强的大蒜深加工产业集群。自2009年以来,该县属地银行业机构累计向大蒜产业投放资金48.6亿元;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8家辖外股份制银行也纷纷“抢滩登陆”,累计投放资金4.9亿元;支持华光、宏昌、宏泰、山阳等公司研制开发出蒜油、蒜素、大蒜多糖、大蒜胶囊等深加工产品7种,年深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推动政府投融资向大蒜深加工产业转移,吸引国开行、进出口银行项目贷款3.2亿元,建成山东省唯一的省级大蒜工程研究中心。针对集群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该县银行业机构相继推出了“蒜企联保”、“土地‘租改征’”、“金蒜贷”、“速贷通”等创新型金融产品。辖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还创新开展“银协企互助贷款”、“专业市场商户联保贷款”等信贷方式,向产业集群内企业注入信贷资金2.7亿元,有效盘活了企业发展能力。同时,各银行业机构还不断扩大抵押范围,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仓单抵押、钢结构抵押、蒜农蒜商蒜企信用联盟、蒜监贷等模式的贷款不断涌现。2009年以来,大蒜产业集群创新贷款新增38.6亿元,在大蒜产业集群上、中、下游之间建立起全覆盖的融资链条,加速了产业集群与金融资本的对接。

四、金乡大蒜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建设模式的效应分析

(一)大蒜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对金乡城镇化建设起到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金乡大蒜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分工高度细化,形成了产业价值链上分布的不同环节,在集群中的不同企业发展获得聚集效应的同时,也分享了越来越大的扩散、配套等集群效应,这就促进了像华光、宏昌、宏泰等部分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让产业集群的影响力迅速扩大,拉动当地经济实现“台阶式”提升,为金乡县赢得了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的盛誉,从而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产业集群本身的吸力强、辐射远的功能,在吸引资本、劳动力、商品集聚于该地形成地方经济核心的同时,也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影响到周边地区的发展,对于周围区域由农业区向小城镇转变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是城镇化建设的内源发动机。而产业集群对城镇化效应的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加速城镇化建设三大要素的改变方面,即加速实现人口集中、产业结构变化和城镇设施的兴建。大量大蒜经营加工的业主、企业在城镇的聚集和金融、交通、信息等配套服务业的兴起,自然带动了专业人员和为之配套服务人员的聚集,而且形成了互补共生的产业结构,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产业集群通过企业共同出资提供公共品和促进政府对公共品投资两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城镇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在尚未形成集群之前,金乡县人口不到60万人, 而现在已拥有64万人, 仅从事物流、餐饮、信息等行业的就达6万余人之多。目前,该县已形成了良好的道路、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建设体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极大改善。2012年,该县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第一,保持了“进入山东省第一方阵”的同步增幅。

(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反哺产业集群升级发展

在金乡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动,又为大蒜产业集群壮大、集聚、辐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助推大蒜产业集群升级壮大。自2005年以来,该县通过城镇化建设每年投入到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平均费用达4700万元;通过建设中国大蒜研究院、大蒜产业科技园、大蒜现货和电子交易平台、现代物流园区、国际大蒜商贸城等项目,有效提高了集群知名度,为集群扩张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政府通过城镇化建设所提供的环境是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壮大中不可或缺的条件,有效弥补了市场失灵,增强正外部性,促使整个产业集群稳健发展。在金乡城镇化建设的反哺下,金乡大蒜产业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在其方圆2100多平方公里的5个建制县中,已形成明显的大蒜专业县2个,这些县同样进行着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可以说,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互相促进效应。

(三)金融手段催化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正向互促效应

从集群的成长看,产业化过程与金融支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银行业机构从远离到参与再到后期的竞相进入,与产业集群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相一致。初创阶段风险高,银行业参与较少;高速发展过程中风险相对较低,银行业机构参与不断增多。而且在多次的信贷对接中,市场主体为实现后期的发展壮大,均保持着良好的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银企双方建立了更加稳定、牢固、重复博弈的信贷关系。银行业机构为了吸引更优质的客户,从集群经济中实现自身效益的提升,在开拓市场融资、创新信贷产品方面不遗余力,各种突破抵押担保瓶颈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人民银行更是站在支持经济发展的高度,积极出台政策、搭建平台,为提升城镇经济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扩大金融对集群经济的整体支持打下了基础。在经济金融的互促共进作用下,大量资金的投入使银行业机构获得可观的收益,也激发了他们持续跟进的信心和动力,信贷增长实现螺旋式上升。同时,集群内的剩余资金能够迅速聚集起来膨胀产业规模,更加突出金乡的产业特色,巩固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多年来发展的实践表明,金融是产业集群形成壮大的直接推动力量,它的支持有效弥补了产业快速发展的资金缺口,大大加快了由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进程。可以说,金融支持是产业集群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形成正向互促效应的加速器和催化剂。

(四)金乡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路径实现成本节约

从金乡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看,明显表现出可行、务实、节约的特点。首先,从聚集人口、带动农民就业角度看,它是吸纳扩大农村就业机会的现实途径。目前,该县20%的农户参与开办了大蒜储存、加工经营企业;30%的农户从事运输、租赁、餐饮、建筑等行业,吸纳了农村20余万人的剩余劳动力,让农民的身份实现了转变。同时,由于当地吸纳就业的成本远低于大中城市,这种产业集群推进的城镇化,远比被动输出劳动力的做法更为可行。其次,从城镇化的建设成本看,它符合围绕老城改建升级实现整体提升的基本国情。我国目前仍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人口居多,各地区经济文化风俗差异较大,很难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如新建城市来实施城镇化建设,也根本没有足够空间接纳。而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就像一个横亘于当地城乡之间的转换器,把农民大量地吸收进来,大大降低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比新建城市安置更为实用。再次,从环境改善、经济提升的影响作用看,它实现了各方资源的有效利用。先产业、后城镇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建设资金由市场主体和政府共同投资,同时,雄厚的产业基础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每年能为地方贡献大量税收,能够实现产业集群优势和全要素资源配置的最大效应。

五、结论与启示

金乡大蒜产业集群在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的同时,带动了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改善和提升,这正符合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而城镇化建设推进又反哺产业集群升级发展,可以说,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互相促进效应。这种城镇化建设模式可以扩展借鉴,其对城镇建设发挥的加速提升作用,可以为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通过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建设效应的分析,我们也能够得到相关启示:一是内生力量推动的产业集群在金融等外力的适当作用下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可以加速城镇化进程,巩固城镇快速发展的基础。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产生的扩散效应可以带动更大区域的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全面的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王雷.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优化路径[J].经济学,2006,(5).

[2]陆明祥,张炳申.产业集群、城镇化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中心的构建[J].现代乡镇,2006,(11、12).

[3]鲁德银,王习春.乡镇产业集群的城镇化政策思路[J].城镇建设,2007,(12).

[4]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26(10).

[5]雷宇,张秀生,余吉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2, (5).

[6]王伟.集群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与路径设计:基于滨州纺织产业集群的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0,(3).

[7]贾泰峰.产业集群与小额贷款公司配套发展路径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2,(6).

[8]吴超,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J].财经科学,2013,(2).

篇9

关键词:中心村 新型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 城乡统筹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按照中央和山西省省委、省政府的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部署、长治市委、市政府以“三化同步”为引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作为推进市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全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大县城为节点、大集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点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顶层设计,强化中心村建设,采取政策引领,典型示范,园区推动,社区化服务等措施,着力培育中心村,推进新型城镇化,涌现出了郊区南村、长治县振兴、潞城常庄、壶关常平等一大批中心村建设典型,在此结合中心村发展理论,浅析长治市中心村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中心村的理论分析及现实问题

(一)中心村的概念和规划目标

1、中心村的概念

综合经济学、城乡规划方面的学者的观点,中心村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和散居村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的生存环境,并对周围一定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型农村社区。其内涵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的规划单元,是村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中心村是一个规划概念。

2、建设中心村的必要性

一是中心村是农村向城镇化转型的衔接点;二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框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建设中心村目的以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着眼于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三是中心村具有与小城镇同等的资源配置优势。中心村建设有利于优化农村空间结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和转变农民意识,促进农村生产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降低乡村环境的整治成本,从而达到“一心多用”的功能。

(二)长治市中心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村庄人口数量达到3000人以上才具备经济、社会资源上的在效利用,但从总体上看,长治市中心村的规模和实力还很弱,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是很强,扶持政策也不够有力,中心村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1、布点规划与发展建设脱节。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长治市大部分县区虽编制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明确了中心村的数量和布点,但不少地方只停留在规划上,缺乏因村制宜地控制规模、集聚发展的有力政策和措施。

2、功能与定位不明确。在中心村建设中,单一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土地和村庄整理尤其是村民住宅楼、安置楼的情况比较多,系统地厘清中心村在人口数量、辐射半径、建设类型、发展方向等功能定位的比较少,特别是对中心村、一般村在吸纳与集聚农村人口关系上还不是十分清晰。

3、发展的资源要素配置严重不足。一方面,中心村承担着集聚农村人口、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的重要功能,但另一方面其做大做强的要素配置严重不足,在土地指标、规划空间、资金扶持等与其它行政村同等对待,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4、扶持政策滞后。目前,关于中心村的发展,没有一个专门的明确的扶持政策,规划如何调整、审批、人口如何集聚、宅基地如何置换、项目如何整合、村庄如何管理等等缺乏指导性的意见,不少中心村发展往往处于自发状态。

5、建设中心村就需行政村合并,这是基本前提。这个问题关乎农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城乡格局、行政区域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随之产生的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拆迁户的安置、补偿和宅基地处置等一系列矛盾最为突出的是宅基地无法在中心村范围内集中,宅基地无法集中,也无法经济、合理地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三、培育中心村的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强规划控制,明确方向、探索新模式。

建议在现有县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利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之际,进一步修编完善市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厘清中心村在功能与空间关系,明确中心村的发展数量与区域定点。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的要求,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科学编制中心村的建设规划,明确中心地发展的方向、发展模式和服务半径,探索以企带村型、塌陷区治理型、易地搬迁型、商贸带动型、资源交换型、旅游带动型等模式。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心村、控制一般村、萎缩空心村”的村庄建设空间管制措施,用“规范”来引导和鼓励农村人口到中心村集聚,严格控制一般村的规模扩大,绝对禁止萎缩村的农民建房审批。

(二)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中心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扶持资金总量,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在继续加强面上一般村庄整治建设投入的同时,增设“中心村培育工程”专项资金。相关部门按照“中心村的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就配套到哪里”要求,对中心村建设的政策要进行完善,特别是安排和实施涉农项目时要向中心村倾斜,整合各种资源,把中心村建设与村庄整治、下山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民饮用水、清水河道、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联网公路、乡村文化体育、绿化示范村、农村电气化、农民健康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强用地保障,满足建设需求。

1、要把中心村建设优先纳入土地整治项目。按照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和实现建设用地增减平衡的前提下,允许进行农用地、建设用地调整互换使用,保障中心村建设的用地和空间。政府应重视土地使用的计划的安排,国土部门要挖掘土地潜力,搞好土地占补平衡,开展土地整理,围绕“改造空收村、溶并零散村、建设新农村”思路,将空闲宅基地复垦成耕地,产生的复垦指标由县国土局统一收储,对农民进行补助奖励资金。

2、建立建新宅交出老宅基地等相关倾斜政策,引导鼓励基层及农民群众在农村宅基地置换中,农民向集镇或在中心村购房后,应限期拆除旧房,退宅还耕,减少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农村宅基置换按照“一户一宅”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置换。农民在获取新的宅基地后,根据“一户一宅’,规定要无偿退回宅基地交给集体以体现农村“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工作,从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旧村改造整理,退宅还耕,发展农作物,体现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又可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

(四)加强金融支持,为中心村建设筹集资金。

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抵押贷款,为中心村建设提供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展农民建房融资渠道。加强对农房抵押登记工作的协调落实,逐步拓展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地区范围。开办农村居民住宅楼按揭贷款,对符合条件、土地证和房产证齐全、申请按揭贷款的,适当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积极探索社会力量支持中心村建设的有关用地指标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等多种方式参与中心村建设。

(五)加强改革创新,切实破解制度屏障。

要完善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集聚的体制机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村庄撤扩并的有效办法,达到区域调整、资产融合、和谐稳定的效果。在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过程中,对愿意放弃并退出本村老宅基地、选择跨村建房的农户,涉及的相关村集体可以合理调整、互换和有偿使用住宅用地。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一户多宅,异地就业或户主已农转非而导致不再使用宅基地的农户,通过经济补偿由村集体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需要流转的农村宅基地,应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确保集体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积极探索深化农村住房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办法,在中心村范围内,允许其有条件、有范围地有偿流转。

(六)发挥农民的主动性。

中心村建设涉及行政村归并,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提高参与度,实施人的城镇化。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支持不搞强制迁并。在统一规划下,就如何建设,建设什么由农民发言,克服关门搞规划,应从农村地域出发,符合经济条件、农民意愿前提下集中连片搞建设。规划要与本地经济发展相呼应,既要实用,又要充分体现和展示新时期农村风貌。规划中要综合当地人口、交通、经济结构、自然条件等因素,设计出优秀住宅户型,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设出低、中、高档次的房屋满足不同经济的农民需求,体现出农村特色。

参考文献:

1、张伟;丘陵低山区中心村空间布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金融服务;模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引擎,也是商业银行发挥城乡联动优势,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切入点。但由于城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特征,普遍存在社会性,商业效益短期内不明显,其具有的投资规模大、沉淀成本高、建设及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对于资金投入的金融机构更是存在极大的收益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地方政府的换届以及短期行为带来的政策不连续性也会加大金融机构投资风险,由此造成金融机构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投入规模十分有限,这种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瓶颈主要表现在:

首先,各金融机构均未出台全行性、分层次、系统性的城镇化业务发展政策,而各基层分行由于缺乏制度引导,在实际操作中更趋向于“避险机制”,未充分考虑当地城镇化水平及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一律将城镇化贷款按照普通商业化贷款来实施,未实行差异化的准入政策和特色化的信贷审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县域、乡镇经济活力较强,城镇化建设需求旺盛,但各行业务支持政策相对欠缺,部分二级分行的客户难以达到主体准入要求,部分项目(主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类项目)存在准入难度。

其次,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其主要承办者为地方政府部门,而这些部门基本不具备直接的贷款主体资格,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在当前商业化运作模式尚不成熟、还款来源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情况下,业务发展受外部因素制约较为明显,政策的持续性不强。近年来,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过大,投融资运作不规范,以至于银监会出台了相应政策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及商业银行地方项目贷款进行了严格限制和规范。

再次,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持续调控,城镇化房地产金融风险凸显。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与集聚必然带来商品房和保障房项目的巨大需求,但一些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在实力和规模上都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资格,同时县域及以下房屋建造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强行拆迁村民住房等等加大了金融机构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房地产市场资金投放的回收风险,在对接此类贷款主体时金融机构往往要求其提高担保额度或直接实施投放限制。

此外,从城镇化建设融资结构来看,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而间接融资却居于主导地位,但金融支持城镇化仍依重传统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城镇化进程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各地政府为扩大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已开始尝试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化建设运作模式多样化,委托代建、BT(BOT、PPP)、联合开发等模式被广泛应用,面对城镇化蕴含的多种差异化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尚不能快速适应城镇化过程中需求结构的改变,对融资主体多元化现状研究不足,因而缺乏足够的产品支持以及产业链式的金融服务。

如何破解上述瓶颈,各金融机构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地评价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为前提,改革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制定全行性城镇化业务指导政策和完善的风险应对策略,做到既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局,又能将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投放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

一是科学评价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探索金融助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在目前城镇率统计口径下,选取与城镇化建设有关的五个主要指标,即: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增长水平、城乡收入协调指数、可支配收入的GDP弹性、建设用地消耗系数,分析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其他指标的协调性,从而科学判断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政府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与主要金融需求,重点在资金需求主体、业务建设领域、产品整合创新和风险防范关键上下功夫,努力探索金融助推城镇化具体模式,并据此开发专项贷款产品和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纽带,连接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类企业和个人,为城镇化建设提业链式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出台全行性城镇化业务配套政策、实施差异化平台准入政策。支持城镇化建设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市场潜力巨大。建议尽快出台全行性的城镇化业务行业信贷政策,对城镇化业务发展的政策适用范围、业务内涵、信贷原则、发展目标、信贷政策和管理要求等进行明确规范和要求。针对目前城镇化建设基本由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建设平台层级将下伸至县级甚至镇级,建议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及沿海地区适当调整平台准入政策,实行差异化管理,为符合条件的经营性城镇化建设项目提供支持。

三是把握风险防范关键点、以商业化经营视角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在城镇化建设金融投放中突出现金流全覆盖要求,对于由地方政府出资成立的承贷主体,现金流测算须严格执行银监会口径要求;在明确将财政拨付资金、土地复垦整理指标交易收入、土地征迁补偿款等作为城镇化建设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的前提下,鼓励运用符合规定的各类收费权、经营权等提供补充性质押担保;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物权提供抵(质)押担保;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通过联合贷款和反担保业务提升担保公司的信用担保能力,开展担保信用保险等中间业务,间接引导各类商业金融增加对城镇化建设企业的融资力度。

四是建立城镇化建设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对接新型的BOT(建设-运营-移交)开发性金融模式。BOT开发性金融模式是以投资经营公司为融资主体、由地方政府给予投资者一定的特许权作为融资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建设城镇化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政府号召、引导和规划,降低运营成本,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运作该设施并取得收益归还银行贷款。这种“BOT项目融资、金融孵化、市场出口”模式克服了当前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融资主体所面临的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债权虚置化等问题,同时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市场增信和制度支持的联合功能,政府由过去主导项目建设的“家长”转变为联合商业资本的项目合作者和监督者,因而在投资者和地方政府间实现了合理的风险分担,使得公有部门和民营资本专注于发挥各自优势,在降低项目整体风险的同时,实现更高的收益目标。

五是通过逐步推行项目资产证券化措施,使商业银行从城镇化建设的信贷资金提供机构转变为信贷服务机构。目前在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形势下,商业银行仍是一个信贷资金提供机构,由于项目资金占用时间长、流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商业银行逐步推行项目资产证券化,可为现金流充足、承贷主体信用良好的城镇化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在提高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引入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而银行本身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服务机构,既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又降低了对城镇化建设的直接投资比例从而有效化解和分散项目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