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医疗卫生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的医疗卫生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的医疗卫生现状

篇1

1.1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需求的转变,在相对紧缺的医疗资源与庞大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形势下,导致医疗卫生行业的矛盾冲突加剧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演变成为激烈的医患冲突,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极为不利。根据某地区医疗卫生行业对于该地区医患关系现状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显示,该地区自2010年起,每年发生的大小医疗纠纷事件就在1000起以上,并且在对于所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解决中,以正常途径得到解决的医疗纠纷事件比例仅有10%,大部分医疗纠纷因得不到解决,最终演变成为冲突事件,对于正常的医疗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成为该地区关心的重要问题。根据上述调查统计分析实例可以看出,医患关系紧张是该地区当前面临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呈现愈加激烈的演变与发展趋势,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和改善。结合我国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医疗关系紧张以及医疗冲突事件发生频率相当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上都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1.2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结合上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现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冲突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大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数量增长,造成医疗卫生需求与实际资源上的矛盾冲突加剧,从而导致实际中的医疗冲突事件不断发生、医患关系紧张等。此外,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制度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现状、医患双方责任落实情况等,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局面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卫生行业的程序化服务导致人文关怀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比较高、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过高等,是导致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开展过程中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其中,医患沟通存在问题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诚信缺失则是医患沟通不畅的主要因素,也是存在于医患关系中的一个较普遍现象。因此,进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的改善,除了需要从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以及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院管理加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注意外,通过诚信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与服务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是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现状的关键措施。

2医生诚信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措施分析

2.1医生诚信教育必要性分析

结合上述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具体原因,根据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导致一些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开展中诚信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医生职业道德缺失、诚信度不够,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的建立与稳定发展。中职院校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的储备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进行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有利于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以及成为医疗行业以及社会问题的环境形势下,进行医学生诚信教育开展,从学校教育环节加强医疗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必要性与作用意义更为突出。

2.2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措施

结合医疗行业诚信缺失现状,从学校教育环节入手,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以满足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需求,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医学生教育开展中,有意识并且有计划的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学中,以实现医学生诚信度的提升,缓解医疗卫生行业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中职院校的医疗卫生职业教育,是中职院校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最后教育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同时,实现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提升,以对于今后的职业活动进行影响和引导,对于实现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缓解,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渗透,应注意通过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诚信度进行教育提升,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其次,通过医学生诚信档案的构建,实现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医学生教育开展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认识,在分析医患关系现状原因基础上,通过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与道德教育的加强,帮助学生树立起较好的职业诚信度,更好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此外,在中职院校教学开展中,还可以通过对于教师队伍的诚信建设来引导与影响学生,实现学生的诚信教育,或者是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套合理有效诚信考核体系与监管机制的构建,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社区卫生;经济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11-02

医疗卫生的发展和管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做好改革的各项事宜关系重大,尤其是在当前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情况下,医院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同时不能够满足更大范围群众的需求,而另一方面,适合广大患者的社区卫生机构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城市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医疗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和管理,进而让社区医疗卫生的服务更加贴近广大患者,让病人有了更加便利的就医服务,从而有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对此,我们就要充分的认识到当前社区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加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例如当前社区医疗尚处于不尽完善的阶段,而且社区卫生经济的相关经费也相对不足、经济管理不够科学和完善,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加强探索和分析,最终实现社区卫生经济管理的优化,促进社区医疗卫生的改革和完善。

一、社区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当前情况下,社区卫生的服务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经济运营结构和系统。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政府的经费投入还是有所欠缺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社区的卫生机构只能从一些药品,或者是医疗上进行相关的创收并以此来进行弥补,而且还有一些社区的卫生机构必须依靠医药的昂贵收入来进行维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药养医”这样对于社区卫生经济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甚至只会进入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恶性循环。进而导致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根本就没有能够很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而是放在的谋取利益上。

(二)社区卫生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的卫生经济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的服务理念也表现的较为滞后,经营管理理念不到位,相关的服务态度和治疗技术也不尽如人意。虽然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和管理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些得到了政府的相关支持,但是在力度上仍然不够,其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客观,进而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这样一来,具体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会出现职责、相互关系的模糊。虽然医疗卫生属于公益性、福利性事业,但是在当前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就需要我们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来进行管理,也就是加强经济的管理和完善,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也许我们的卫生机构就很难进一步的维持和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卫生机构中,还会有一些个体的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还不够到位,对于经济管理的意识不够强烈,甚至变相的追求经济利益,这些都需要经济管理制度的约束,以便更好的协调这种情况,最终推动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关于加强社区卫生经济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分析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对于当前社区经济的发展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中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卫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寻求有效措施来予以解决。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要深化对社区卫生经济服务和管理的认识,加大投入的力度。社区经济的管理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那么其本身就没有更多的资源和经费来进行社区的完善和改革。对此,就要积极的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对社区的投入,进而来积极构建一套覆盖面广、运行成本低的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所服务。所以,我们加强社区卫生经济的管理就要重视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财政经费投入。在这方面,要根据实际界定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比例关系,进而有效的贯彻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调配。与此同时,我们那就要依靠政府来承担社区医疗的相关费用,使得其成为一个非营利性的服务机构,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并降低病人的就医费用。

(二)加强政策的扶持,有效推行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经济的发展和管理需要有政府的有效参与,并协同制定相关的长期发展规划,以便更好的依靠政策和制度来对社区卫生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服务。在这方面,相关的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政策的扶持,同时依托综合性医院来有效建立社区首诊制度及社区、医院之间有约束性的双向转诊制度。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更好的实行社区医院和区域大中型综合医院的配合。而大医院也就可以对社区转来的患者进行相关优惠(如减免一定比例的检查费、化验费)等,这样,在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互动,充分的利用了医疗上的相关资源,并且实现了更好的社区服务,达到医疗资源共享。但是,在进行社区首诊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积极的依靠相关的卫生行政部门来进行统一有效的监管,其中这些卫生行政部门不仅对医疗机构进行公益性的财政支持,进行相关的统筹补偿,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的对双方利益进行合理地分配,以便更好的对社区医院进行管理,促进社区医疗能健康地发展运行。

(三)国家医疗保障必须与社区医疗挂钩。我们知道,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深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该项制度的推行对于我们的社区医疗卫生经济管理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其中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社区医疗体系,按照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要求来进行管理,其中要做好和社区医疗的有效结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社区医疗费用由医保报销,如果社区卫生机构不能很好的按照政策规定执行的话,那么就会给社区居民的看病造成困扰和麻烦,造成社区医疗系统的发展可能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对当前社区卫生结构进行调整,完善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不断的降低药品价格,实现对医药的科学化管理。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知道,在当前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当中,很大一部分的医疗费用是呈现不但增长的趋势的,而在这其中,药品费用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当前社区卫生经济管理就要充分的重视该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管理和完善。首先的一点,我们要明确造成药品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中,如药品成本提高给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对此,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可以控制的环节,如价格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如果医院相关的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的话,就会出现医药的乱收费和高收费,甚至进行不科学合理的用药等。所以,在社区卫生经济管理的过程就要通过完善相关监控制度来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避免社区医药经济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中去,实现其健康的发展。

(五)对于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来说,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运用财政补偿资金,并通过较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实现有效管理。其中,我们要进一步的强化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力度,最好是推行全程成本核算。我们知道,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和管理也有相应的模式,其中需要考虑到利润和效用的问题,对此,也就需要考虑在实际工作中的投入、价格以及成本和产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综合的考虑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与投资者的运营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社区卫生机构有效的进行成本核算就要对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各项经济费用进行记录、汇集以及计算和分析,并且需要我们按照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关于不同项目和不同范围情况下医疗卫生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最终通过科学化的计算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所需要的成本,及总体的成本水平,通过这样的成本考核,我们也就能够更好的反应不同医疗服务项目所产生的消耗,从而更好的催相关医疗费用进行分配和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成本,提高医疗结构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情况下,尤其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予以充分重视,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和完善,以便更好的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我们予以解决,对此,就需要我们更好的进行管理,尤其是经济方面的管理和完善,以便社区卫生机构的良性运行,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来汇报患者和社会公众。

作者单位: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宇,肖十力,张拓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实现途径和管理办法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3.

[2]卢祖洵.中、美两国社区卫生服务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3,5:293-294.

[3]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2.

篇3

关键词:医疗改革;市场经济;竞争;政府

一、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医疗改革逐步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且因为涉及到民众的利益,所以可以说是备受关注。现阶段,我国的医疗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看病难、看病贵、医务工作者不能很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等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形式下,倡导医疗改革,提出应对医改困境的措施势在必行。而且,我们也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党和国家政府推出了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

二、医疗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医疗改革涉及到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涉及到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涉及到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改革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看病不方便的困难。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医疗制度体系,解决民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还能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医疗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但是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中的不足。当前的医疗改革依然还面临很多突出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和社区医疗水平较为落后;医保制度还有待健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医药流通领域发展不成熟、不规范,药品市场价格过高,民众买药难;对医院的运行和管理不够严格,制度不健全,弱化了公益性的医疗机构;有待健全卫生投入机制,改变单一的办医体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过渡;政府医疗卫生事业支出较少,与当前国情相符合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尚未建立,难以解决民众所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状。此外,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逐步加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等,这些都将成为影响医药卫生工作的重要因素。

在供给层面上基本形成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是现行的医疗卫生行业的显著特征。行业限制基本没有,也没有出入门槛,各种资本纷纷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市场需求决定着新进入资本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无论是公立的医疗机构还是公共卫生机构,都逐步采用了企业化的运作和管理模式,独立经营、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方式。同时各医疗服务机构之间也逐渐形成了全面竞争的态势,市场供求关系成为了决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关键因素。与供给层面的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不同,在需求层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逐步演变成为了私人的消费品。相比较于城镇地区约占半数的覆盖人口,医保制度的农村覆盖率只占到了农村全部人口的10%左右。

商业化和市场化是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一、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提升整个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意识,提升整个医疗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二、各种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全面提升了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更多更大的的医疗服务机构出现,改善提升了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此外,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行业的运转效率以及医疗服务机构和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不能忽视的是,商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走向其实是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背道而驰的,这直接导致了强调社会公平性的医疗服务和注重宏观效率的卫生公共投入等措施的功能被弱化。它具体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

四、对策:政府主导,充分引入竞争、放开医疗市场,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根据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市场的资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会达到优化配置。医疗卫生事业也可以逐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降低医疗市场的准入门槛,开放准入机制,从政策上对进入行业的资本予以相应的优惠支持等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广泛进入,并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医疗服务机构通过提升内部运转效率、服务能力以及从业人员素质来提高生存能力以及行业供给能力。但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发性、自动性、自主性的经济,谋求物质利益最大化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直接目的。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引领下,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社会看得见的手”,如法律制裁、行政约束、道德谴责等对经济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衡。因此,在未来的医疗改革中,各地区各级政府应该作为主导,领导医疗改革。在明确政府职责的前提下,重新构建政府、市场、医疗机构等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根据新的医疗改革方案中的内容:“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可以看出,政府必定会在未来的医疗改革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篇4

关键词:医疗保障;二元结构; 财政支出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9-0061-05

一、我国城乡医疗卫生的现状

医疗卫生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产生和发展取决于它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改革开放以来,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中,由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以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陷于崩溃;而广大农村,由于集体经济衰落,使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也陷于衰亡。加之,随着后来的医疗制度实行市场化改革,医疗费用暴涨,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愈来愈凸显,广大人民群众怨声载道。这个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从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99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开始试点)。到2009年9月末,全国新农合参加总人数为8.33亿,参合率为94%;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两项合计为3.63亿人,比上一年新增4,478万人。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16,118.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约1,192.2元,卫生总费用约占GDP总额的4.96%。全国卫生总费用比2008年增长了10.9%;卫生费用总额占GDP的比重比2008年增长0.13%。①城乡公共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08年末,改水受益农村人口数累计为8.9亿人,占农村总人口比重为93.6%;饮用自来水的农村人口有6.2亿,普及率为65.5%;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为1.5亿户,普及率为59.7%。医疗服务服务网络得到巩固和加强,至2009年11月,通过中央医改资金安排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累计为200亿元,有力援助了986个县级医院(包括中医院)、3,54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1,1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此外还累计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补助资金为17.3亿元。

取得这些成绩固然令人惊喜,然而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尤其在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医疗保障等方面差距依然很大。

(一)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差距

1978年以来,虽然我国卫生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城乡差距却逐步加剧,城乡矛盾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卫生经费总额、卫生人员和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差距:

1.卫生经费差距

从1990年到2008年,我国卫生费用总额由747.37亿元上升到14,534.8亿元,上升了17.4倍。在卫生费用总额构成中,从1990年到2008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分别从25.1%和39.2%降为24.7%和34.9%,然而个人卫生支出从35.7%升至40.4%。②由此判断,我国卫生费用总额的增长,主要是个人卫生支出的拉动,这必然会加剧相对贫困的农村人口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将分城乡分开来看,我们从图1可以看出,城乡卫生费用由1990年的几乎接近,但是到2007年城市卫生费用高至8,754.53亿元,农村卫生费用却仅为2,534.95亿元,还不足城市的1/3。若剔除人口数量因素的影响,则城乡人均卫生费用差距更为显著。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0至2007年,城市人均卫生费用上升9.3倍,而农村为9.0倍,到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卫生费用是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4.3倍。 2.卫生人员差距

到2009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额为731万人,其中:城市卫生人员数641万人,而乡村医生与卫生员数仅为90万人。同2008年相比,卫生人员总数增加24万人,增长了3.9%;然而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竟然减少3万人!③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城市的卫生人员数在不断增长,而农村卫生人员数在逐步减少。如果按市县区分 ,我国2008年市级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5.58,县级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2.21(见表2)。若按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来区分,则其差距更为明显。2008年农业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仅为1.22,远远低于市级的每千人口卫生院人员数5.58。若再加上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平均农业每千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为1.06个,两者的数据之和也仅为2.28个,仍然不到城市的一半。以上仅从人员数量上加以比较,若再考虑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则城乡之间的卫生人员实际差距会更大。

3.卫生设施差距

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不仅表现在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差距上,城乡间的医疗卫生设施差距更大。仅从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的床位数(见表3)可以发现:城市占据的医疗资源远远优于农村地区。

篇5

【关键词】社区公共卫生 全科医生 命题考试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公民保健意识正得到提高与增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更多的居民需要保健、康复、治疗、预防为一体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国情,建立一套适合社区发展的全科公共卫生模式,组建能够有效进驻社区服务的全科医师队伍。

2012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按卫生部的规划到2015年要培训15万名全科医生,在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要配1名全科医生,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有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1.命题考试的必要性

就当前城市医疗卫生的发展情况来看,作为硬件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有条件就可以改善,但是全科医师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最主要的是人才的短缺,特别是基层人才的短缺。因此,要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训,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鼓励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吸引和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到基层服务。

2.培训考试基本要求

全科医生了在正式上岗之前,还要接受统一考核。全科医生培养实行规范的“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注册全科医生必须具有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全科医生培训将纳入省级卫生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范围,加强对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作为全科医生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为解决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近期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争在一定时期内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1]。

3.命题考试的探索

对于当前的全科医师考试而言,还是需要更为详细的考纲,考生确实需要知道他们的执业水准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进入全科医师这一领域,同时需要知道自己应具备多少医学素养才有资格担当全科医师。全科医师毕竟涉及到众多学科,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受过医学教育的专业人员的职场规划。

3.1命题考试的基本方式

在全科医师的培训过程中,往往是包括但不限于问诊技巧、医患关系处理、鉴别诊断、诊断、体检、病史采集、制定处理方案等能力,这也是培训大纲中必须要求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除了动手操作的部分外,很多测试项目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病例的角色和情景设计来达到考核评价的目的,进而综合测试全科医师的基本从业能力。就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由于考试至今仍是成为全科医师资格的最重要途径,而且我国已经决定以考试作为认可的手段,就应该尽最大努力完善考试制度,而考试命题的科学、准确和严谨无疑对选拔人才起到关键作用[2]。

3.2计算机数据库测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医学考试实践和科学的验证, 目前,运用CBT方法测试全科医师的实践技能,已被证明是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中最有效方式。CBT是Computer-Based Test(计算机数据库测试),也就是从一个巨大题库里随机抽题显示在电脑上让学员做这个考试。电脑根据学员做题的情况适时调整题目难度。CBT方法测试全科医师临床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CBT方法的标准化和客观化设计,将有利于提高实践技能考试的精度和有效性。

作为全科医学教育的测评手段,其具有考试结果客观量化,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等优点。由于计算机模拟病例将全科医学基本方法、主要理论、基本原则医学概念与临床及社区卫生服务实际有机融合, 涵盖面广,贴切客观实际,可根据需要选择难度,适用于多角度综合测评。

此外,CBT方法可通过考核引导和训练全科医师正确、规范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由于计算机考试节省了人力物力,可减轻培训考核单位和考生所在医院的工作压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命题考试的新思路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主治医师水平的全科医师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骨干。按照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对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计划,全科医学综合水平测试安排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实践结束后进行,由于学员分布零散,各社区或实践基地医院的带教水平与诊治病种存在着一定差异,加上季节性病种不足,病人负担过重等问题都给全科医师临床技能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在基础考试中,充分应用计算机基本数据库内的题目进行测试,对临床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测评学员对临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侧重于对临床基础理论、疾病产生的机理、典型的和共性的疾病特点,诊断和处理的原则等方面的考核,这些知识主要从课堂上和书本上获取。

在计算机模拟题中较难涉及和评价的内容考核,如临床动手操作能力、体格检查、语言技巧能力,这样的题适合于进行主观测试。在主观题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一些常见的病例与医治情况进行了处理测试。因此,在模拟病例的设计中,应当选用当地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作为考试典型病例,考核内容侧重于学员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处理病人健康问题的实际能力;要求全科医师能够针对模拟的具体情况,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处理、判断、分析,并进行综合选择,适用于综合全面的评价考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结语

全科医师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对病人健康问题的评估和处理能力是全科医师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病情资料采集;对病人的症状、体征进行筛检和评价,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评估分析和判断;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开展临床预防和社区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这些能力仅靠课堂的知识传授和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在实践过程得到不断训练和培养,才能得到不断提高,这也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具体体现[3]。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卫生部将从三方面解决全科医师不足[J].中国社区医师,2009(5): 25.

[2]杨秉辉. 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

篇6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医疗保险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相关专业人士的关注与重视。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保障参与医疗保障人员的医疗服务需求,又能将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维护医疗保险基金的平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参保者的基本权益等。但是,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的费用则是当前我国医保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难题。下面,笔者将对医疗保险费用的有效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医疗保险费用及其支付方式概述

1.医疗保险费用的含义

对于医疗保险费用的含义,首先,从广义上说,医疗保险费用是指参与医疗保险者患病后所形成的各种医疗费用的总和,除了医疗保险补偿费用之外,还包括个人自付费用以及部分用人单位的补偿费用等。而从狭义上说,医疗保险费用是指参与医疗保险者在患病之后,根据我国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所能获得的医疗费用的总和。就目前来说,医疗保险费用的含义一般都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其次,支付角度。医疗保险费用是指参保者在患病时所获得的医疗补偿费用的综合,包括在门诊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药品费用、住院费用以及部分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等。

2.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

所谓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就是指参保者在患病后获得医疗服务之后,要向医院等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参保者可以利用医疗保险来承担部分医疗费用,从而抵御疾病风险。而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则是指参保者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方式及资金的流向。就目前来说,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有两种:供方支付方式和需方支付方式。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必须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在保证参保者获得医疗服务得到同时,保证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得到补偿,最大程度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因此,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意义

1.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概述

所谓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就是指对参保者的医疗保险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充分维护参保者、医疗机构以及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等的利益。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平衡性、公平性以及科学性的特点,要坚持长期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自觉控制与强制控制相结合、供方控制和需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2.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意义

自上个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愈来愈大。就美国来说,其2015年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20%左右,预计到2020年这个比例会突破25%。而医疗保险费用的过快增长给各个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做好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工作,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有利于促进各个医疗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成本,进一步缩小了各种医疗费用潜在的上升空间。同时,这也有利于处理好医疗机构、患者以及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维护各自的利益。再次,有利于将一部降低医疗服务费用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最后,有利于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参保者的自我健康责任意识。同时,这对于深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措施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保险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面的工作并不完善。为了将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和提升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思路

首先,在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过程中,必须坚持供方控制为主、需方控制为辅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健全监控体系。就当前来说,我国的医疗保险费用之所以出现不合理增长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医疗保险服务的提供方存在着违规行为。其次,要以宏观控制为主要手段,完善微观控制体系,促进医疗保险服务的协调发展。政府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各项政策,直接干预各种医疗保险服务行为,例如控制药品的报销范围等。再次,要以控制谋发展。通过对医疗保险费用的合理控制,进一步优化配置各种医疗卫生资源,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并最大程度上维护参保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等。

2.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

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会影响社会医疗保险的费用支出的具体规模,同时也会影响医疗费用的资金流向。如果参保者所选用的支付方式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控制医疗费用时,部分医疗机构便会加强成本管理工作,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了有效控制费用支出,医疗卫生服务可以采用混合型的支付方式,例如综合预付制为主和人头付费等方式为辅的支付方式等。

3.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篇7

关键词:老龄化;医疗卫生体系;医疗费用

中图分类号:C913.6;R197

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据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全球超过60岁的人口比重将从目前的10%升至21%,平均年龄也将从目前的26岁上升至37岁。老龄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中国将是世界上继日本之后的又一个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的国家。数据显示,到2027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从现在的不足1亿人增加到2亿人以上,年均增长400万人,老年人口比例约14%,增长相对平缓;2028―2036年,老年人口将相应地从2亿人增加到3亿人以上,年均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比例为20%左右。届时,全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中国。虽然2010年GDP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①,但我国的人均收入仍然较低,以这样的经济水平应对老龄化,无疑困难将很大。

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巨大

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健康、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家庭和运输等诸多方面的政策。这给那些在人口状况条件截然不同的条件下制定的政策和条例带来了尤为严峻的挑战。老龄化对一个封闭经济体的影响通过三种途径作用并反映到社会宏观层面。第一是影响劳动参与率,即年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劳动力是否活跃于就业市场。这可以理解为老龄化影响了劳动力总量,进而对社会产生影响。第二是影响资本密度,即年龄结构改变了劳动和资本在市场的比重。国际经验表明,老龄化引起储蓄率的变化,从而影响资本回报率;反之亦然。第三是影响劳动生产率,即在人口老化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劳动回报率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其中,老龄化直接作用于个体人群,通过健康状况(Health Status)的改变和生命长度(Life Longevity)的损失来影响群体社会的其他便利,而健康状况与生命长度的改变与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休戚相关。快速上涨的医疗卫生费用和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端,在老龄化的压力下,对人的健康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医疗卫生改革也因此成为很多国家当前的经济和政治焦点。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发展造成的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不断上升导致的医疗支出对养老保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老龄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一般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年龄增长导致患病的几率增加,从而导致治疗疾病的费用增加,推高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在利用传统生命周期表(Life-table)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每一年的状态改变表,累计老龄人口的预期寿命以及每一年的健康状态和医疗费用(Lubitz、 Cai, 2003)。研究通过对美国1992―1998年老龄人口保障项目保障水平现状调查数据的计算发现:70岁的身体健康的老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14.3年,预期医疗累计总费用136000美元(以1998年的价格计算);而至少有一项身体机能丧失的老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11.6年,预期医疗累计总费用为145000美元。二者相差不是很大。这一现象表明,老龄化不是简单的独立变量,而是内嵌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影响因素。数据显示老龄人口的健康水平增加可以减少医疗的花费,而获得较高的健康水平又需要增加医疗投入,这种逻辑上的矛盾正体现了医疗卫生体系对两者的潜在影响。

也有众多学者将老龄化推动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解释为医疗费用的独立变量。此类研究提出,医疗费用的增加本身可导致更长的年龄增长,继而加剧老龄化现象,进一步刺激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医疗费用(Zweifel、Ferrari,1992)。这一现象被称为“西绪福斯综合症”(Sisyphus Syndrome)。然而,这一研究一直处于提出假说的状态,众多学者根据这一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但大部分并没有得出显著结论。Zweifel和Ferrari在2002年对OECD国家数据进行回归后发现,1970―1991年“西绪福斯综合症”确实存在,但1992―1999年却又消失了。因此,理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推动,还需要从医疗产品的特点出发,而非简单地通过数据实证进行推断。

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而形成的“J型曲线”在很多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显现。澳大利亚政府于2005年完成了一项欧洲十一国关于不同年龄组别花费的医疗费用所占本国GDP百分比的研究(图1)。该研究表明,尽管各个国家按年龄组别的医疗费用曲线各不相同,但大致都呈现出“J”的形状。因此,我们将按年龄组别得到的医疗费用曲线称为“J型曲线”:从出生到5岁的婴幼儿时期,由于疾病风险较大,因此医疗费用较高,并逐渐下降;而5岁以后到老龄之前都处于平稳期,医疗费用缓慢增长;进入老龄阶段,身体机能下降速度加快,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迅速上升,医疗费用也迅速上升。图1显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各国“J型曲线”的现象将越发明显。老龄人口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别,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Reinhardt(2003)的研究表明,老龄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是年轻人医疗费用的3~5倍。因此,老龄化必将导致一个国家医疗负担的增加。Dang、Antolin等学者(2001)则直接研究了老龄化与社会支出的关系,发现老龄化将导致与老龄人口相关的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0 年的19%上升到2050 年的26%,其中老龄人口的养老金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各起到50%的作用。Tchoe(2005)预测,到2030 年,韩国的老龄化将导致其人均实际卫生支出超过30%的增长,但年龄本身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医疗费用、保险覆盖率等其他因素对于医疗成本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Lubitz、Greenberg等学者(2001)对1965―1998年间美国老龄人口医疗保健支出的研究发现,美国65岁以上人口人均医疗费用开支是65岁以下人口人均医疗费用开支的2.8倍以上,且随着全社会医疗费用的上涨,老龄人口的费用开支呈现出更为快速的增长,如1966年为445美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8953美元(名义价格),增幅达20.12倍,而同时期65岁以下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开支增幅为12.55倍。

综上,老龄化与医疗费用的关系,其内在逻辑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年老失修”导致疾病负担过重,进而引发医疗费用增加,而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安排是否恰当紧密相关(图2)。不同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安排,对于医、患、保三方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最终影响老年人实际就诊的结果,因而影响“J型曲线”的分布。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指连接医疗卫生筹资和服务提供的制度安排,使人们获得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帮助。根据是否直接提供服务,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购买服务两种模式(李玲、江宇,2008)。在直接服务的保障制度下,由国家规划和统筹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出资设立公立医疗机构,免费或收取较低的费用向所有居民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能力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资源不是按照年龄和收入等标准进行配置,而是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效益在所有人群中进行配置,如英国的全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在这样的体制下,国家有动力将资源配置到公共卫生领域,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总的医疗费用。而在购买服务制度下,政府和保险公司通过向定点或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支付费用或者报销费用,减轻和分担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和分散疾病风险。但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存在契约失灵,即使监管很严格,道德风险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也是美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急剧上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老年医疗照顾计划实行之后,老年人成为所有医院共同追逐的高利润服务对象,各个医院都有积极性增加医疗设施,提高医疗设施的技术水平。研究发现,高新技术的采用伴随着老年医疗照顾计划的推行。美国1950―1990年医疗费用的上涨有40%是由老年医疗照顾计划的推行导致的。同时,在这样的制度下,医疗资源更多地被配置在医疗上,预防服务相对不足,这也是当前美国医疗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Obama,2009)。

三、中国未来将面临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老龄化引起的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将给医疗卫生体系带来的负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增长的费用导致更多的需求被抑制,费用的增加提高了就医的门槛,应就诊而未能就诊的人群比例增加。据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现阶段我国门诊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大约在40%左右,而进一步的费用增长导致居民医疗负担加剧,严重影响居民的就医行为,从而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增加的医疗费用对医疗保障体系是严重的挑战。近几年来,基本医疗保障的筹资有明显的提高,但边际收益却逐渐下降,尤其是筹资水平提高的空间逐渐减小。而基金的运行需稳定连续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可能导致保障基金风险加剧甚至崩盘,继而引发相应的社会问题。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的一个突出难题,是我国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个显著薄弱环节。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动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但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很多改革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调整医疗卫生政策以应对新的挑战仍然是社会各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news.省略/fortune/2011-02/14/c_121073967.htm。

参考文献:

Dang,Antolin. Fiscal Implications of Aging: Projections of Age-related Spending[R]. OECD Working Paper 305,2001.

Fang, Gavazza. Dynamic Inefficiencies in Employment-Based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Theory and Evidence[R]. NBER Working Paper No. W13371,2007.

Lubitz,Cai. Health, Life Expectancy,and Health Care Spending among the Elderly[J]. N Engl J Med,2003,349:1048-1055.

Lubitz,Greenberg. Three Decades of Health Care Use By The Elderly 19651998 [J].Health Aff,2001,20(2): 19-32.

Obama. Health Care Speech to Congress[Z]. United States Congress, September,2009.

Reinhardt. Does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Really Drive the Demand for Health Care? [J]. Health Affairs, 2003, 22(6): 27-39.

Tchoe. Impact of Ageing on Health Care Cost: the Case of Korea[R]. Shanghai Conference on Aging,August,2005.

篇8

关键词: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探讨

当前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逐渐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各个行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患者作为服务的中心内容,使得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各个方面不断发展推进,医疗、社保等体系也呈现出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必须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现如今医院的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已经出具规模,很多医院出现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如门诊服务、就诊服务、缴费以及转院记录等,为患者就医、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提供便利。这些信息系统在中医医院中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并与整体医疗信息体系相对接,为中医医院的数据信息、社保数据以及其他医院数据等连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能够为科学管理以及服务等提供信息化的技术保障,医院也开始使用信息化管理软件为患者以及医疗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服务,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中医医院也开始使用信息管理软件,与其他医院和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衔接。中医医院中设置员工的内部沟通系统、患者数据库系统、员工出勤、绩效考核等。[2]由于员工的职称变化比较大,相应的福利也能够通过数据库进行智能化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力消耗。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在对患者服务中进行跟踪问责,利用数据对整个就诊以及治疗过程进行再现,将数据保留下来,通过智能化的方式进行展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医患纠纷出现,并且对于出现的医疗事故也能够很好的进行问题排查,并追究相关责任。此外信息化建设管理也能够使医院的信息储备得以提升,为医院的医疗研究以及员工培训等提供服务。

2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1树立信息化意识,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中医医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医院顺利实现管理目标,提高服务质量。医院信息化建设还能够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简化患者就医的流程,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就医提供便利。因此需要中医医院的管理者树立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3]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进行把握,并有专门的分管领导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主持。积极引导全体医院员工关注信息化建设,使其积极参与到其中,为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合力。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医院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情况,进行短期以及长期规划设计,加强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使用信息化手段,将业务需要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提高中医医院的整体竞争力,使得中医医院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2积极投入资金,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当前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医疗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要积极强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保证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4]为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之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获得效益,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很大的人财物,并且是不间断的,所以国家需要加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单纯依靠政府拨款是不行的,在国家投入的基础上,完善信息化项目的考核制度,组织专家考核国家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医院自身资金的利用情况,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与规划,使得相关投入能够真正的应用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激励机制,对于考核结果比较优秀的医院,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帮助其发展,并引导其发展成为中医医院信息化的示范性单位,更好地带动周边市县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市县信息化建设的区域均衡发展。

2.3完善标准制定,提高标准化水平

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卫生信息建设的标准,如《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等,国家的中医药管理局也有《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表(试行)》,[5]此外还有很多信息化标准在开发研究中。信息标准化建设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当前的标准宣传不到位,很多人不知道,而且缺少有效的落实机制,执行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就需要在医疗卫生改革背景下,实现医疗卫生的信息联通,保证资源信息有效共享,避免医疗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强化认可认证相关的软件产品,完善医疗部门的检查评审办法,使得相关标准有完善的实施应用机制作保障,保证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主管部门等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开展工作。同时积极宣传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开展示范应用工作,使得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更加标准。

2.4强化员工信息素养,奠定信息化建设基础

医院的员工是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主体,医院员工的信息素质水平以及能力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且会关系到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在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建设时,还需要强化医院员工的信息素养培养,进而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充足的动力作为基础。强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医院信息部门的人才不仅要了解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熟悉医院的相关工作流程。如果单纯懂技术,但是不了解管理方面的知识,会使得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如果不懂信息技术,就会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受到影响。因此医院需要加强人才的专业化培训,针对性的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加强行业间的交流,避免信息化建设中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能够将世界上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此外还需要积极建立医院图书馆,强化文献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为医院的科研以及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推进,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当前信息技术等不断融合发展,社保、医疗体系也逐渐完善,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由于中医医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技术的服务,凸显出中医医院的特点,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邓文萍,孙静.湖北省扶贫县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4(05):70-71.

[2]肖勇,沈绍武,田双桂,等.我国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3(12):50-53.

[3]杨伟吉.浙江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4):451-454.

[4]胡铁骊,陈伟.推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解读《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与《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2(01):20-22.

篇9

【关键字】 “互联网+” 医疗卫生 信息化建设

一、“互联网+医疗”的概念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的结合并促进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随即成为舆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与传统医疗行业交叉渗透、融合创新而产生的一种全新医疗模式。

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当下的热点,无论是区域医疗、远程会诊,还是预约挂号、健康咨询等,无不顺势而为,笼统冠以“互联网+医疗”这个新名词。掌上医院、网络医院、云医院、虚拟医院等接踵而至,应接不暇。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重构医疗资源,颠覆传统医疗模式,让看病就医更加人性化。

虽然“互联网+医疗”应用风生水起,发展势头迅猛,可以说“互联网+医疗”是时代潮流的体现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但“互联网+医疗”模式面临多重现实瓶颈,互联网的精神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但当前的法律不利于开展网召医生服务,法律法规要求,除非急救、义诊等情况,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若属急救、义诊,医生上门服务尚不存在争议,一旦存在收费行为,或者属于日常诊疗,就可能触及相关法律的红线。

其次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生只能在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医疗服务。多点执业在部分城市试点,并未完全开放,离自由执业更是遥远。目前的上门医生,既不能开处方,也不能开具检查单,不能实施具体治疗,更多只能提供健康及医务咨询。而当医生上门服务后,缺乏严格的流程管理以及医疗手段留痕机制,产生纠纷后更将难以化解,这将极大提升医生执业风险。

最后医疗卫生资源依然很不平衡,高端医疗资源依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三级甲等医院中,名医是很难加入到“互联网+医疗”中来的。无论从体制机制还是个体身份,名医都不可能被互联网平台随约随到。否则,就是非法行医。

因此“互联网+医疗”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但其在优化看病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方面将大有作为。

三、“互联网+医疗”在改善就医体验方面的探索

3.1预约挂号

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施涵盖全院门诊所有科室、所有专家,集微信预约、电话预约、网络预约、支付宝预约、现场预约为一体的全预约模式的预约挂号系统,避免患者扎堆就诊,患者节省等待时间,医院节省空间,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3.2一卡通

下一步医院即将上线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区域就诊卡将实现线上健康信息平台和线下指挥医院的协同共享,实现区域就诊一卡通行、额度共用、健康档案及信息共享,让患者感受到诊疗间的“零距离”。

3.3在线支付

可开通支付宝支付与微信支付功能,患者可在手机上完成充值与缴费,不必前往收费窗口或自助充值机排队缴费、充值。患者甚至可以在去化验室、取药的路中利用几秒钟时间完成费用缴付,减去了患者取现金或者带银行卡的麻烦,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轻松完成支付。减少了往返的时间和路程,省去的是麻烦,留下的轻松,提升就医体验。

3.4在线报告查询

可充分利用微信服务号,患者只需关注医院的微信服务号。医院即可第一时间向患者手机推送检验报告,或患者通过服务号自行查询检验结果,免去患者排队等待之苦,医院也将变得秩序井然。

3.5在线咨询问诊

很多医院现在都推出了咨询问诊服务,然而大多都无法实现医生即时的在线服务。现在医院可通过微信平台,鼓励专家在线问诊。患者只需要把自己的问题拿到平台上,问题会直接推送至医生手机,医生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解答患者的疑问。患者不需要早起、排队、等待,即可获得对自己病情或保健的初步指导。

四、结束语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运用科学的理念和工具,让医患友好这个理念变得切实、可操作、有价值、有特色, 通过“互联网+医疗”患者就可以获取从门诊到住院、从院前到院后、从信息流到资金流、从医疗到健康的全流程服务。医疗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驱动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快捷、明白的就医途径。让千万患者享受方便快捷、温馨的服务,感受到医者的温度。

参 考 文 献

篇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7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也在不断深入。面对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和医疗急救保障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如何运作能够更好的实现医疗急救体系的完善,更好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弱势低收入群体的急症救治,是当前重要的社会课题。本文从医疗体制改革为入手,重点分析当前医疗急救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以此为我国的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医疗急救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突发性的急病和事故也进一步的频发。医疗急救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平稳运行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对急症患者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生存机会,降低伤残、死亡的危险,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和控制病情的目的。

伴随着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我国的医疗条件,尤其是医疗急救的条件在不断地改善,主要城镇医疗急救的体系基本实现覆盖。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当他们面临突发急症时,无法很好的接受医疗急救,从而引发了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社会保障来推动全社会的医疗急救普及和覆盖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社会保障在医疗,尤其是医疗急救上的覆盖,可以极大地缓解社会低收入困难群体看病难、急救难的现状。尤其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公民需要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济等社会保障来实现他们的医疗问题。在医疗急救中,急救的高成本消耗限制了低收入者获取相关的服务,而低收入者的欠款又制约了医疗急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两方面建立桥梁,既保障社会大众享有医疗急救的权利,又保障急救机构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社会保障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医疗急救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加大社会保障的实现力度,更广泛和细致的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普及,重点照顾弱势群体的医疗权利,充分实现医疗急救社会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而医疗急救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必然要依托于全社会参与的保障体系来加以完善。

当前社会保障中医疗急救的不足

首先,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相对有限。我国虽然在大力拓展当前的医疗保障范围,但由于受传统保障思想和制度制约,其保障的对象仍然集中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职工,保障的资源也相对倾斜于这部分人群。对于最急需救助的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力度过小,难以满足其求医看病的基本需求,当面临急症需要医疗急救时,更是几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的缺乏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已经成为农村看病难的主要根源之一。2003~2005年我国农村人口的医疗费用的总支出从6%上升到10%[2],如此重的经济负担亟需通过社会医疗保障来进行救济。

其次,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滞后,综合发展不对称,使得社会保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医疗体制的改革深入面临各方面的阻力,医疗保障、医疗保险的改革难以深入。传统医保模式没有全部破除,既有大量的困难人群缺乏相应的医疗救助资源,也存在部分高福利人群医疗资源过剩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合理的配置,无法真正将急需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急救资源用到最合适的地方,是当前医疗保障改革中重要问题所在。

其次,对于医疗急救的相关保障仍然存在极大的空白。目前在我国,医疗保障的重点依然是传统的看病吃药环节,对于农村人口和城镇低收入者的保障更多的集中在大病治疗和相关药品上,缺乏专项的对于医疗急救的保障项目和保障设计。同时,社会大众对于医疗急救收费存在诸多误解,包括在“120”急救需要收费等问题上,都缺乏相关的认识乃至存在抵触情绪。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2009年发生欠款18.3万,占全部业务收入的9.95%;2010年发生欠款22.6万,占全部业务收入的10.83%;2011年发生欠款27.5万,占全年业务收入的13.25%。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病患和急救部门的互动,让患者,尤其是低收入患者对于医疗急救不必心存经济上的畏难,而让医疗急救中心有充裕的资金运作,都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保障的进一步覆盖。

加强社会保障中的医疗急救的措施

面对当前医疗保障,尤其是医疗急救保障的缺失,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来实现医疗急救的发展。

第一,要进一步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的深化要把握三个重心: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医疗费用的合理化和弱势群体的保障化。面对当前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进一步的加大医疗资源的公开化和系统化,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进行详细统计,对于各地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整合整体的资源,形成相应的立体网络,更好的实现医患双方面的互动,从而实现医疗机构资源更加均衡的为全社会服务。面对医疗费用相对的高昂,一方面要通过更为公开公示的方式让病患了解具体的收费项目,提供高低搭配的治疗选择;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更多的实现保障范围的覆盖,由社会保障为大众减轻医疗消费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合理的医疗费用是医疗机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合理的调节要兼顾病患和医疗机构两方面的利益,保障在其中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要加大保障的力度,甚至应当在新增保障的部分,进一步向弱势群体倾斜。无论是待业失业人群、低收入人群、农村人口等,都要一视同仁的普及社会医疗保险,在保障他们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医疗急救方面的救助,使得大病可医,急病可医,有病敢医。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急救机构的建设,优化急救机构的布局。面对我国当前医疗急救资源的不足和急救机构的缺乏,要通过新增和升级两个部分共同努力,实现医疗急救资源供给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保障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急救中心缺乏乃至空白的地区,要进一步新增、新建急救机构或在原有的医疗机构新增或扩大急救部门,保证急症病患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在我们目前的不少中小城市,救护车配置数量少、车载设备标准低、医务人员流失比例大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扭转,这需要医疗资金的投入,更需要社会保障力量的协助,通过建立专门的保障型急救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公民,从而实现社会保障对于医疗急救的保驾护航的作用[4]。对于农村等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借助医疗保障等条件,实现当地医疗机构、急救机构的升级换代,使其医疗和急救的功能进一步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改善农村的医疗环境,将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升级为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提高其诊治和急救功能的同时,降低就医的门槛,通过医疗救助、合作医疗等多种的医疗保障模式实现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整体布局的均衡。

第三,大力的拓展医疗急救保障的财政和资金来源,保证医疗急救发展的持久动力。对于当前巨大的医疗保障资金的缺口,需要扩宽相应的融资渠道。从根本上来说,是需要在政府财政和社会募集两个方面加大融资力度。首先,从政府的财政投入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在逐年增加,2007~2010年,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由1989.9亿元上升到4745.0亿元,增长了2.4倍。这种增长的背后,是政府对于医疗改革的支持和增强医疗保障的决心。但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部分投入仍然远远不足,且投入的对象主要为公立医疗机构。因此,在十二五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和优化政府的投入依然是医疗急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5]。其次,要进一步的加大社会的资金来源,扶持和发展私有医疗机构进入急救领域参与救治。无论是成立急救医疗基金会,组织社会常态捐助,还是向低收入人群发放急救救助卡等模式,都是积极有效的社会扶持机制,能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有力支撑部分。这需要主管部门放宽对于这类资金筹集限制的同时,各个医疗机构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救助渠道的构建中去,以便更好的促进医疗急救的整体发展。

面对我国当前医疗急救的发展现状,医疗机构、政府、社会需要共同协力,不断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社会保障的进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实现医疗急救的蓬勃发展,更好的为救死扶伤,保障全社会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敬.借鉴、创新、发展:境外医疗卫生现状与思考.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

3 王坤华,冉红莉.急救医疗与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44.

4 李剑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5 孙文中,赵文龙.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福建论坛,2007,4.

6 刘家敏.城乡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实践和管理创新.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