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意见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化建设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化建设意见

篇1

一、工作目标

市级中心镇建设工作目标:到2015年,镇区建设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要把镇、、作为市级中心城镇来打造,突出特色,分别创建重点中心镇、旅游名镇和历史名镇。其它建制镇也要结合自身特色,努力建设成为功能定位明确、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

二、科学规划布局,严格规划管理

(一)编制完善中心镇规划。抓紧做好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中心镇的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中心镇和其它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年内完成,并按程序及时做好规划的评审、报批和备案工作。

(二)严格规划管理和实施。中心镇开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出让、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中心镇规划区内的重要地段、重要景观节点和重要基础设施在开发建设前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覆盖近期建设项目。

三、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业集聚

(一)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集中规划建设中心镇工业园区,新建项目原则上均进入工业园区。各中心镇根据自身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标准化加工、企业化管理格局。

(三)大力发展专业镇、特色镇。根据当地的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突出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型中心镇。积极引导中心镇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心镇建立大中型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经济强镇,提高综合竞争力。

四、完善城镇功能,优化人居环境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十二五”及中长期交通规划,完善中心镇域交通规划,构建以中心镇为节点、贯通县域、内外畅通的快速交通网络。加快中心镇与中心城区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的连接,构建高等级对外交通通道。

按照统一布局、适度超前、统筹兼顾、完善功能的原则,大力提倡区域联建、共建,加快中心镇供电、供排水、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建设,强化中心城镇综合承载力。

(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中心镇标准化中小学校、中心幼儿园、中心卫生院、敬老院、综合文化站、农村综合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机制。县相关部门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支持中心镇发展,加大对中心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引导有条件的公共服务单位到中心镇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心镇公共服务功能。

(三)改善镇村环境质量。加强中心镇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中心镇绿化工作、环保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年前全部中心镇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方案编制。在实施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计划时,率先推进中心镇绿化建设。结合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加大中心镇环境整治力度,改善镇、村环境质量。

五、实施政策倾斜,加大支持力度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在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具体收费标准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文件规定收取。已建房屋补办手续要补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具体标准参照执行。二是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中心镇建设。在中心镇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水资源费等,除按规定上缴中央、省、市部分外,县所得全额返还中心镇;探索建立乡镇土地收储出让机制,土地出让金净收益所得全额留给中心镇,用于镇域土地开发和城镇建设;中心镇在旧城改造中盘活存量土地的出让金净收益,全部留给中心镇,用于中心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耕地开发;环保部门从中心镇收取的排污费,除上缴国家和省部分外,根据项目安排,全额用于中心镇环境污染治理。三是市级中心镇以外其余乡镇的配套费、各专项资金由县政府根据各镇建设需要综合调配使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规费收取政策和使用渠道保持现状不变。

各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在实施收费前,必须按规定到县物价局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严格按照省批准的项目和标准执行。

(二)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国土部门在修编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心镇发展需要,专门预留中心镇重点发展区域。经过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允许中心镇的耕地保有量适当低于其它非中心镇,并将建设用地规划指标适当向中心镇集中。对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按年度单列下达,积极开展镇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通过挖潜、改造旧城,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做到集中用地和集约用地。中心镇所属村庄进行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原则上退宅复垦,复垦土地指标优先保证中心镇建设。中心镇进行旧城改造所腾出的土地,可安排建设项目用地,也可作为土地置换的周转用地。鼓励农民在城镇规划区内统一建设公寓式农民新村,获取和节约的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主要安排用于中心镇建设。

六、理顺镇各类建设项目报建程序,明确村镇规划许可和监管责任

(一)各镇规划区范围内,用地面积10亩以下的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即(“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各镇镇政府按相关业务程序核。鱼岳镇、、新街镇已被划入县城规划区的区域范围由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核发。

(二)各镇镇政府负责镇辖区内村庄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

(三)镇村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实行镇长负责制,即由各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初审、分管镇领导复核、镇长签署意见,由镇政府统一核发证件,并在30日内报县城市规划和管理执法局备案。

(四)镇规划区范围内用地面积10亩以上(含10亩)的建设项目,以及镇区规模较大的标志性建筑,由各镇规划管理站和镇政府初审、报县城市规划和管理执法局预审后,再报县领导审批。

(五)由各镇负责审核和初审的建筑项目的把关,各镇要建立书记镇长办公会议集体审议决策机制,严禁个人单独审批。

(六)县城市规划和管理执法局定期对各镇的规划许可、实施和管理工作在业务上进行指导和检查。

七、切实加强对中心镇建设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领导

各中心镇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中心镇建设,把加快中心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中心镇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配强队伍,强化责任。

篇2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化建设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镇化进程中实现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城镇建设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与规模效应,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干扰破坏。目前,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城市灰霾天气增多,水环境问题严重,公共绿地减少,环境自净能力下降,城市垃圾生成量巨大,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等。这些问题正在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威胁着人体健康,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城镇作为主要的人居环境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其数目和规模在迅速增加和扩大。最新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公开数据显示,至2011年末,中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共有30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1]。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地点,城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重要场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人们进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把生态思想贯穿到居民生产生活的始终。

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化建设的实践发展

自1971年联合国提出要开展城市生态的研究后,愈来愈多的国家开始投入到城市生态的研究和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

1982年8月28日,第一次城市发展战略思想座谈会提出了“重视城市问题,发展城市科学”的重要主张,城市生态学正式列题,并把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入国家“六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6年,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个提出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其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开始试点工作,这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成为我国构建生态城市早期探索的标志性事件。从此,全国各省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或市的实践要求。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颁布,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向,在具体措施上促进了生态概念的推广,可以说是开启了我国各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大门。1994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制定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并于1995年,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由此拉开序幕。1996年批准了第一批试点,2004年已有9批,共528个试点,通过3次考核验收,已经命名的有166个[2]。为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7年创建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把生态省、市的建设作为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首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2003年,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是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同年,国家环保总局了生态省(市、县)建设的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已有天津、山西等14个省(市、区)开展了省域范围的建设,500多个市(县)开展了市县范围的建设[3]。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同年,国务院将推广循环经济典型,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生态文明村以及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列入其当年的工作要点。2007年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定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生态省(市、县)和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同年,建设部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越来越多的城镇开始关注、提倡生态城市的建设。

3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合理规划,规范管理

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城市规划,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调整经济生态结构、控制社会生态规模等一系列规划手段,来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类型多样,城市的生态化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自身的特色,按照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规划分析。同时在生态化城市的管理中,要有科学、民主、系统的管理体制,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要制定符合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的战略、原则、目标和实施步骤;制定科学合理的鼓励政策,加快生态化城市的建设步伐;创建服务于生态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技条件,实现生态化城市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3.2 实现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化城市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保证自然再生的前提下扩大经济规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切实加强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设;立足于可再生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3R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完美结合;形成以绿色或生态产业为特色的以“生态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合理布局、优化提升,通过圈区管理、规模效应和产业共生等方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压力。

3.3 建设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生态化城市的建设中,要求人居环境洁净、优美、舒适,要充分贯彻生态学理念,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城市的人居环境实际上涉及到了居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各个方面均需要在绿色生态的理念下发展完善。如在城市的交通体系发展绿色交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生态用地的规划,实施多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4]。

3.4 倡导生态化的生活方式

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理性的、节制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的,要求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将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纳入到生态系统整体中考察,从生态系统的承载量、容纳量及整体的良性发展出发,规约、限制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参与,而生活方式则是个体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观的表现。例如,在生活中,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自觉践行节能、节水行为,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自觉维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履行每一个人的生态责任。

3.5 重视城镇生态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城镇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城镇的主体是居民,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提供良好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因此城镇的生态化建设过程是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城镇生态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引导,让公众从思想上认识到城镇生态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为其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

[2]柳海鹰,成文连,高吉喜.生态城市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25(1)

篇3

【关键词】黔东南;城镇化;消防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X924【文献标识码】B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Fir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Chen Zhi-guo

(Southeast Guizhou State Police Fire BrigadeKailiGuizhou556000)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re connotation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troduced Qiandongnan overview, noting Southeast State Fir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carry case,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Southeast states on how to build a new urbanization Fire in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model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outheast;Urbanization;Fire services;Equalization

1. 黔东南州情概况

(1)黔东南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东临湖南,南接广西,西连贵州黔南州,北抵贵州遵义市、铜仁地区,全州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余万,辖15县1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3549个行政村,聚居苗族、侗族、布依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2%,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总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2)受地理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影响和制约,加之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民族生活习俗,大多数农村村寨座落在半山腰,房屋依山而建,地势落差大,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普遍聚族而居,82%房屋为木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防火间距不足,房屋耐火等级低,全州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有3922个,每个村寨就如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农村防火工作形势异常严峻,素有“全国农村火灾看贵州,贵州农村火灾看黔东南”的说法,在形容灾后凄惨景象时更是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烧到解放前”之说。

2. 消防公共服站等化的内涵

从消防工作层面来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需要在消防规划、消防站设置、消防队伍建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让农村与城镇享受同样的待遇,改变重城镇、轻农村的现状。通过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等享受消防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3. 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情况

3.1从源头抓起,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12年至2015年,全州县城、建制镇及开发区(园区)、100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50户以上连片木质结构房屋村寨逐步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并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消防规划同步实施。目前,全州县城、建制镇及开发区(园区)已完成规划编制,其它规划正在按计划进行。

3.2加强农村消防队伍建设。按照公安部等七部委《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将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事业编制。2013年,我州凯里市、镇远县、黎平县、雷山县等县市将建立6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全州3922个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都成立了志愿消防队。

3.3推进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2012年,全州所有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共划分大网格211个,中网格3385个,小网格14276个,明确各自职责和监管范围,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派出所点多、面广的优势,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全覆盖。

3.4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深入贯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深化消防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景区、进党校工作。全州大(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消防教育不少于4课时,开展全员应急疏散演练不少于1次。居(村)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每年组织居民开展1次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每年对乡镇、村居两委负责人开展1次消防安全培训,对志愿消防队伍开展2次培训。利用消防安全20条,结合“一分钟防火法”对农村大村寨及农户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3.5加大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2007年8月20日第144次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的《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2007年至2011年,全州共完成试点建设157个村寨34658户,其中80个为州级试点,77个为县级试点。共实施电改37969户,厨改33244户;修建消防水池814个59022立方米;铺设消防供水管网387.69千米;安装消火栓1442个,配置消防机动泵373台、水枪2203支、水带60960米。从2013年起,2年内完成全州连片木质结构村寨房屋“电改”工程,提升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4.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4.1政府在保障农村消防安全中职能作用不明显。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需求日益突显。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在保障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职能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农村缺乏消防规划、缺乏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消防队伍等。相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消防安全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的基本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总体来看,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扩张进程,市政消防设施、城市消防站建设欠帐较大,尤其是市政消火栓的建设欠账多;消防规划不到位,消防基础设施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落实不到位;农村消防队伍建设推进不力,全州所有乡镇目前都无专业消防力量;消防教育基础薄弱,消防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社会化消防宣传不够,公民消防常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农村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自防自救能力不高,城乡火灾抗御能力仍然薄弱。

4.2公共消防基础薄弱。黔东南受地理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全州17个县(市、区)有14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木质结构房屋比例大、密集程度高、水源缺乏、道路不畅、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进程,消防规划不到位,消防基础设施建O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落实不到位。

4.3农村消防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公安消防部门对城镇内的

单位、场所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能督促其整改,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但在农村,对像村寨、甚至农户存在火灾隐患或一些消防违法行为,一是无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督促其整改;二是整改资金欠缺,整改难度大;三是公安消防人员数量不足,其他人员又无执法资格,很难实施监管,监管不到位;四是农村点多、面广、线长,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存在盲区、死角。

5. 如何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

5.1强化政府在消防公共服务中的主体职能作用。

(1)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是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企业,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公共服务主体。强化政府农村消防安全职能,就是注重城乡消防工作协调发展,从过去的城市偏好转换到城市和农村并重,由主要实施“城市消防”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2)我国传统的消防在一定意义上讲,只能界定为“城市消防”,还不是“全民消防”和“社会消防”,消防力量建设主要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乡镇、农村基本没有消防力量,大量的物力、财力用于解决城市消防安全问题,而农村消防安全投入则明显不足。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促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消防安全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的短缺,而其关键就是资金短缺,这是政府对于农村消防服务职能缺失的突出体现。解决资金问题,就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队伍建设的责任。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消防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间消防安全发展差距,推进实现消防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

5.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协调、投入保障和分工问责机制。将消防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思考,确定优先投入领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源配置重点转向基本公共服务。由倚重行政力推动向管理形态的社会化和监管手段的综合性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也在转变,当代政府必须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大基本职能。消防机构作为向社会提供消防安全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导部门,应切实转变“全能型、政令型”的传统消防工作观念,促进行政职能与管理手段的战略性调整,推动消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现消防管理的服务本质。

5.3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农村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一是提前谋划,农村消防规划先行;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三是解决农村消防队伍待遇问题,发展壮大农村消防队伍;四是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消防安全网格管理模式,落实网格自我负责、自主管理、自行排查,建立“层级明晰、条块结合、机制健全、全面覆盖”的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五是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整体抗御火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铁男,中国消防手册第三卷[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彭青松.浅析我国火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4).

[3]陈家强.我国的火灾形势与发展趋势[C].第九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篇4

1 坚持绿地生态建设

城镇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工程,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后者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前者人的活动行为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正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城镇生态系统变得不完整、开放、复杂、脆弱,人对其所施加的行为,影响了其向不同方向发展演替的特性。在城镇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镇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镇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在有限的城镇人居空间里,尽量地多设置绿地,多建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宜居环境。一是要严格依靠城镇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镇达到一定的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同时按国家标准,应在500m的距离范围内设有一处以1000m2上休闲绿地。二是要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居民的绿化意识,使所有的单位、小区、居民、街道等都做到“见缝插绿”,争创花园达标单位、小区等。三是绿化建设中提倡乔、灌、藤、草、地被结合,做到黄土不露天,多种全冠苗。应尽量利用当地旧城改造、村庄搬迁、土地整理时等需要搬迁的大树,迅速增加绿量。四是园林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所有的绿化项目严格进行审批把关,确保足够绿量,保证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2 坚持绿地景观建设有地方特色

坚持绿地特色景观建设,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地方特色,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景观要充分体现本地文化、历史特征。要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景点表达,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目前,我国城镇建筑风格已由高楼大厦、摩天大楼、宽畅马路、城镇广场、住宅小区等组成,许多园林建设大量地模仿国外的造园手法,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不时出现,造成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丧失了中国园林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更加失去了地方文化特色。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造园艺术自古以来就讲究意境,中国园林真正的精髓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意境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我们应发扬中国园林的风格,建造自己的景观特色。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配置,造就各种各样的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沼泽景观、水体景观等,以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来丰富城镇环境。将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内涵融入城镇绿化建设中,着力保护历史古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城镇文化品牌,确保园林建筑、小品能体现城镇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与周围环境协调,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3 坚持绿地节约型建设

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镇园林绿化的意见》有了明确具体要求,节约型绿地建设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绿地建设。在园林绿地建设中,节约型绿地建设就是应充分考虑绿地的建成及管理。

3.1 合理种植植物密度

要增加绿量,提高生物含量,增加乔木、灌木植物密度无疑是增加绿量的一个好办法,没有一定的密度,植物群落生物作用就相对薄弱,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吸附灰尘的功能不强,但也应避免过度增加密度。密度大初植景观效果好,但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空间,增大养护成本,缩短植物寿命,造成较大浪费。因此,要尽量少用过度片植,特别是灌木大面积色块,除非十分必要,如道路隔离带。提高绿量可以用乔木、亚乔木代替,配置得好,可以做出很多好的植物配置小品,乔木长大了挖出来可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获取节约效益。

3.2 适当配置自衍草花

城镇绿地景观需要丰富的色彩,用盆栽草花来点缀城镇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大量使用盆栽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成本相当高。据不完全统计,盆栽草花全年的成本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显然不符合绿化事业的节约型要求,会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绿地上多用宿根花卉或本地可自衍的花卉,如大花金鸡菊、紫茉莉、二月兰、鸢尾、萱草、风信花、美丽月苋草、黑心菊等等。这些自衍草花合理搭配播种能够保证绿地草花自然循环,而且生长自然、亲切,达到色彩丰富的效果。

3.3 尽量选用适生树种

目前,很多城镇大量使用外来树种,片面强调四季常绿,突出表现为行道树的常绿现象。在长江以北,适宜常绿行道树品种非常有限,致使香樟遍地。但当地土壤偏碱性,不适宜香樟生长,造成香樟树不断严重黄化而导致枯萎死亡,形成了行道树的规格大小不一、树木偏冠不整齐、景观效果难看的局面。因此,要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合理使用常绿树与落叶树,让景色有季相变化。要大力提倡多用本地树种,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既可提高生态效应,又可节约绿地建养成本。

3.4 多用地被少用草坪

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镇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存在养护费用高、消耗水资源大、生态效益不高等弊端。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地被植物替换草坪,如麦冬、花叶蔓、六道木、萱草、吉祥草、鸢尾、常春藤等,生态效益及景观效果均很好,并且后期养护成本低,这些地被植物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还可以分株移栽到其它需建绿地,产生部分经济效益,形成了绿地自养,节省绿地建设费用。

3.5 保护城镇原有树木

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市政工程、高楼大厦立地而生,随之城镇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城镇绿肺——树木遭到无休止的砍伐。而长成一棵大树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在新种植区应保留原有的老树,并尽可能加强养护,保证树木的健康,以争取原有树木存活更长的时间。

篇5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

一、小城镇建设及规划存在的不足

1、小城镇规划滞后

小城镇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恶化加速。

2、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城镇规划技术理论难以适应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我国小城镇种类繁多,所处地理环境各异,现行《镇规划标准》很难适应全国众多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小城镇只得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规划管理模式,使得小城镇建设套用大中城市建设模式现象非常普遍。

3、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其次,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不少,必然加剧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等现象。再次,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部分小城镇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区域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4、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1)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造成新的破坏;(2)城镇发展环境管理跟不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3)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的改善;(4)一部分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很少考虑“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甚至把在大城市无法立足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小城镇,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5、城镇规划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薄弱,能按照现行的规范和程序组织编制出城镇总体规划已经很不容易,很少编制详细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单凭总体规划只能宏观调控城镇建设,不能具体指导城镇建设,从而使精心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大多成为墙上挂着的宏伟蓝图。再加上现在领导换届比较频繁,一届领导一套规划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规划更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科学制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

1、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

小城镇建设,不仅是一项部门性的业务工作,而且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经济、社会工程。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从本地出发,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着眼长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等条件,认真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确定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和重点,围绕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长期坚持。特别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科学布局的原则,对控制范围进行全面规划,准确把握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脉搏,给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2、优化土地布局,节约用地

小城镇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集中,合理紧凑。切不可盲目搬用大城市的一套结构模式。要珍惜土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各个规划区的安排要合理,发展要留有余地,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要有衔接性,做到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要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入手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

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不仅要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定位,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形态布局,还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3、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必要时可打破行政区划,在更大的区域内分析城镇的发展条件,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在区域内的职能定位。

4、注重强化协调的措施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四、小城镇规划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规划仅仅当成建设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熟悉、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将其文化底蕴渗透到规划中去。

2、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沿路展开,分布分散,城镇内部公共绿地达不到国家标准,城镇缺少园林建设,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规划应该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加速城镇化的进程。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篇6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误区长远发展

前言:

小城镇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逐步的走向繁荣,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到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同时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出现了很多误区,为了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步伐,在以后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规避这些误区就显得很有必要。

1.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和误区。当然,不同地方的误区和问题也不尽相同,这些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规划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不少小城城镇管理部门环保意识淡薄。环保设备设施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被 忽略。企业的三废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缺乏计划和补救措施。节约资源,集约经营,保护环境,造福后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关系, 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小城镇是人与大自然较亲近的人居环境。今天, 人们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和建筑美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 小城镇应当把环境生态建设列为重要内容。继承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亲近大自然的优势,建设生态小城镇。

1.2规划中的布局不合理,不科学

很多小城镇采用沿路设市、沿路建房的结构布局模式,导致“马路城镇”比比皆是。沿路设市处理不当,不但会妨碍交通,也给小城镇的布局带来困难,同时还会影响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另外小城镇工业区布局也一直是规划布置和调整的难题,城镇新的工业厂区规划往往难以贯彻实施这就使得一方面公用设施的建设既重复又水平低,使小城镇工业区没有形成规模、缺少活力,从而难以发挥小城镇的集散辐射功能。还有不少城镇没有制定近期与远期的发展目标,或者即使有也缺乏调查研究、不切实际、主观性过强。这样做的后果是经常导致规模比实际需要的大了太多,浪费了大量的龙田和其他资源。

1.3基础设施“小而全”,低水平重复

由于受行政体制的约束,区域内各城镇规划相对独立,各镇对区域内投资大、见效慢的重大基础设施,如交通、电讯、给排水等无法统一规划,而只从本镇的 需要出发进行建设,造成“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城镇间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导致资源浪费。

1.4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社会主义新兴文化建设缺乏主力军。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小城镇优秀传统文化,通常皆由当地中老年艺人所传承,民间的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他们也深谙其中奥秘,知道如何继承和创新。但随着岁月流逝,这些中老年艺人总会相继离世,如不抓紧培养一批新人,必将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失去了挑选其继承人的机会。

1.5尚未形成爱护公共卫生的文化氛围

小城镇的公共卫生始终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脏、乱、差现象仍较严重,人们头脑中“重自家,轻大家”的观念较浓。生活垃圾和自建农舍的建筑垃圾等没有 固定的填埋或处理场所,乱倒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有的农户更是把猪、羊 、牛和鸡、鸭、鹅等放养在小城镇街面上,不仅对农作物和庭院经济作物造成破坏,无人处理的牲畜粪便也对小城镇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更是各种传染病的传播源。 此外,病死的牲畜不经任何处理,到处乱扔的现象也很严重,不仅招来蚊蝇、传播疾病,尤为严重的是对小城镇的河水、井水造成严重污染,更会对下游居民的生活和灌溉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针对这些问题和误区的应对措施

2.1注重规划和布局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小城镇规划自始至终都是在一定的政策框架下运作的,所以规划能否被大多数人, 尤其是决策者所接受, 是关系到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该坚持的原则不能松,非原则性问题要采用灵活处理的办法。使规划既科学、合理、又符合当地实际。另外,在编制小城镇规划过程中,规划编制人员要多走访了解情况的群众, 通过座谈, 及时掌握群众和决策者的心态 及其发展构想, 从而编制出被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规划方案, 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2.2抢救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新兴文化,活跃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氛围

小城镇优秀的传统文化虽已呈现衰落趋势,但只要我们尚没忘记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着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来拯救传统文化的。在节假日和农户家庭喜庆的日子里,搞些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都应得到允许和支持。不仅如此小城镇主管文化建设的各级领导还应主动协助中老年传统文化传承人在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的青年人中挑选一批有志于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青年,培养他们迅速成长为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开创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新兴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活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氛围。

2.3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机制

促使小城镇居民养成爱护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消灭脏、乱、差 现象,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县、镇各级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垃圾和牲畜粪便

分类回收和处理机构,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约束,使小城镇居民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创建自己的美好家园。

2.4规划建设要定位于有利城镇的长远发展

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 ,围绕经济发展做文章,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确定是为大城市服务,还是以发展自己的产业来带动发 展,找准自身的“位置”来经营城镇,这样有利于迅速形成小城镇发展格局。 另外要提高规划水平,强化规划建设管理,注重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的管理。

2.5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要使规划得到较好的落实,不仅要有健全的制度政策,还要有良好的专业人才。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不违背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灵活处理,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办的。所以,引进专业人才是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的基本条件。另外,要对专业管理人才和小城镇现任领导进 行培训,使他们充分掌握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点,促进小城镇规划管理健康有序地发展。

结语:

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尽量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本地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建设需要等要素科学严谨的开展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工作。同时还要多借鉴前面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成就和误区,并把这些经验用到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覃建芒,小城镇规划管理研究,小城镇建设,2004

2.刘红记,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焦作大学学报,2004

3.张士博,李贵宏.小城镇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城乡建设,2001,(8).

篇7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其关键因素在于挖掘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产业的潜力,这都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前提。城镇化是一项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战略性选择。有序推进城镇化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改善城乡经济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就业问题的有效举措。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以平均每年0.625%的速度递增,而1952至1977年年均只提高0.2个百分点。1998年,我国共有小城镇45462个,其中建制镇19060个。另据1997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共有建制镇16126个,镇区户数平均1221.1户,镇区人口平均4518.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71.5人,镇区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的建制镇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三类地区分别拥有建制镇7479个、4682个和3965个,分别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4文秘站网-6.4%、29%和24.6%;从人口规模看,目前建制镇大多属于小规模之列。镇区人口在4000人(全国平均数为4518.6人)以下的镇达到10544个,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65%;中等规模的镇(镇区人口4000至10000人)4235个,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26%;镇区人口10000人以上镇1347个,占全国建制镇总数的8.4%,这部分人口规模较大的建制镇虽然数量较少,但却拥有建制镇人口总数的36%和非农业人口总数的40,属于经济实力最强、发展势头最猛的镇。

尽管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1952-1978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只提高了5.4个百分点,但同期工业化率和非农化率却上升了26.7和22.4个百分点。改革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把中国城镇化带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并逐渐弥合了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的差距。1978至199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年均、9升0.625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幅度从26.4%下降到11.7%,下降了14.7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非农化的幅度从54%仅下降到51.2%,这说明滞后程度仍然十分严重。而如果把中国城镇化放在世界整体城镇化进程来考察,其落后程度更是极为明显的。1997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比低收入国家高1.9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数低16.1个百分点,更不用说与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了。

城镇化的滞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社会经济效应。首先,形成和固化了城乡产业、就业、收入与消费结构的长期失衡态势。其次,使我国在人均消费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过早地遭遇了工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经济过剩。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买方市场和产品过剩与城镇化水平过低有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是农民收入增速趋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再次,对农业部门的发展造成了诸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城镇化水平过低使农业市场难以有效启动,限制了农业市场扩大的可能空间;农业人口过多使农业竞争地位低下的状况难以真正扭转。最后,限制了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农业内部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

二、城镇化建设的对我国全面发展的意义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城镇化是改造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必要前提,是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消费需求、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扩大投资需求、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对于节约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镇化水平,能够有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本世纪头20年建设和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根据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估算到20__、2020、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可能分别达到40%、50%和60%,实际上是前10年和后10年稍慢一些,中间10年稍快一些。如果按照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每年可以多吸收100万剩余劳动力,则20__年前后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充分吸收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以后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不断减少,估计2030年以后才有可能实现劳动力增加和就业吸收的动态平衡。如果考虑到加入WTO后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是粮食)的生产将大量减少,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将大量增加,从而从长期看农业领域可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则各产业吸收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达到平衡时的“转向点”可能会提前一些。

三、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有限城镇吸纳能力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20__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了0.3个百分点。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__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 37亿)。即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年均增加城镇人口1811万人,年均需要新增就业岗位830万个。即使到2020年,农村人口比20__年减少1.6亿,但仍有6.2亿,富余劳动力仍然大量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农民进城留不下来的问题突出。一是农民进城的成本过高,农民工的低工资、低收入,使他们无法实现在城镇买房定居的愿望,大多数进城农民长期处于流动状态。二是城镇的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提供以城镇户籍人口为依据,进城农民因身份所限,无法享受城镇人口的待遇和各项公共服务。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困难重重,目前,许多地方政府不愿意接纳进城务工的农民,一些政策排斥外来农民工,因为大量农民工涌入,一方面对城镇基础设施、社会治安、下岗职工安置等带来了压力。

2.城镇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全国城镇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每年以8%~10%速度增长;垃圾存量60亿吨,占地5亿平方米;垃圾处理率50%,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

全国70%城镇缺水;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重点城镇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污水处理率36%;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为GDP的1.5%~3.0%。

一些城镇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功能不强,带动能力薄弱,还很不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城市普遍交通拥堵、污染加剧、事故增多。城镇防灾能力薄弱,灾害损失日趋严重。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城镇化率若按年均一个百分点增长,则每年需新增住房3~4亿平方米,建设用地1800平方公里,生活用水14亿立方米,建筑耗能64亿千瓦时,以及土地开发资金2700~3600亿元,此外,年均新增产出生活垃圾1000万吨,排放污水11.4亿立方米。

同时,为提升现有5亿多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需要解决住房,文化教育、体育和商业设施,道路,交通,绿化,供水,排污,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城镇面临的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

3.城镇运营管理体制不顺。

突出表现在城镇土地、交通、防灾减灾、水资源和能源管理等方面。不少地方政府超越自身发展条件,盲目扩张,多圈地、早圈地,浪费土地资源;一些地方片面追求以地生财,超强度开发,损害人居环境。有的地方以促进市场化经济为幌子,将市政基础设施卖给私人经营管理,政府连最终经营者是谁都不知道,更谈不上管理,无法保证居民对市政公用设施的基本需求。

近几年来,违规乱办工业园区、开发区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地方并没有引来多少工业项目,却圈占了不少土地甚至是农民的耕地,有的地方的工业园区面积已经占到县域面积的10%甚至20%以上。其结果是,农民的土地被大量低价征用、高价出让,土地增值的收益绝大部分转化为经营城市、建设城市的资金,农民得不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并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这些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没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出现了一批种田无地、打工无岗、低保无着的“三无”人员。农民出现由隐性失业转为显性失业的情况,这样的城镇化不是健康的城镇化。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理顺。

四、加快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1.正确把握城镇化的内涵。

明确城镇化是农村户口变城镇户口或人口从农村迁城镇,并享受城镇居民待遇,改变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的过程,不是单纯加强城镇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共同发展,逐步形成城镇合理的功能分工和空间结构的过程。城镇化不仅仅是工业化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城镇都要建成制造业中心。城镇化体系的形成和城镇的壮大,要与区域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的布局、水资源的分布、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方向相适应。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消除阻碍城镇化过程中的体制障碍,做好规划,创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和生态环境。

2.搞好城镇建设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建设好城镇的前提,城镇建设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围绕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性质,将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地、高水平地编制规划。在制定城镇规划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设施要高标准,对其防洪、道路、供电、排水、通讯、园林绿化、消防、市场、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完善配套。二是城镇设计要体现地方特色,时代风貌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主要街道、景点、小区等要搞好形象设计,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和设计的审批制度。三是要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依,青山、碧水、绿地与城镇溶为一体是现代文明城镇的标志。规划要尽可能保护城镇中现有的山、水、地景光,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傍山而建。四是要尽最大努力节约用地,城镇开发建设,不能盲目铺摊子,而应走节约化发展之路,在旧城改造上下功夫,变平面开发为立体开发,变分散开发为集中开发,变废溪、废地为城镇景点,街道市场尽量少占耕地。五是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越显得重要。谁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谁就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城镇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求得城镇的一时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一定要坚持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

3.加大体制改革。

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研究解决进城多年,有稳定收入农民的户口,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把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特别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城镇保障体系。改革财税体制,建立人口增加必然带来税收增加的机制,将部分收入稳定、收入较高 的税源给城镇政府,完善城镇用地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城镇建设的用地政策,减少土地开发中的短期利益行为,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探索进城农民以承包地换取社会保障补偿的机制。

积极开展面向城镇迁入人口的各类社会服务。要高度重视为迁入人口提供创业、就业、生活等方面条件;中心城市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求职和用人等方面的就业服务;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对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普遍服务;加强实施城镇化战略意义的舆论宣传,在城市中形成接纳新市民的社会氛围,促进进城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__.6

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__

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

乐正.中国深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

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__

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__

[7]景普秋.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__.9

[8]汪水波、马力宏.浙江农村城镇化道路探索.浙江人民出版社.20__

篇8

关键词:城镇;城镇规划;管理

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给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1.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1.2科学整合

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小城镇整合。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1.3整体提升

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2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地种地”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2.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2.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3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3.2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3.3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的重点仍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主要是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建设的思路就是在“量”的提高上,重点是“质”的突破。城市水、路、热、气、讯、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加大建设力度。同时,要注意城镇基础设施的质量,城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热、供气、防洪、园林工程设施建设要纳入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序列,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认证,未经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同时还要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城镇住宅建设关键在于变革现有城镇住房分配体制,培育个人直接支付的住房消费市场,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目前全市的住房现状,合理确定“搬迁安置、经济适用、舒适豪华”三种类型住宅的比例,以此满足各阶层的需要。工作的重点是老百姓愿意买房,买得起房,买得到房。而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赖于城市建设资金投入问题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在现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要足额收缴,全部用于城市建设,此外,要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方式,从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改革的着眼点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价格关系和有偿使用二个环节上,寻求城市建设资金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

篇9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四态合一”;规划体系;总体规划;城前镇

引言

我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小城镇存在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分布不均衡、发展水平大多较低、功能不够完善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资金不足、人才奇缺、土地浪费、环境污染、体制不合理和管理不完善等都严重地阻碍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小城镇建设要改变以往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的聚落方式,重构和优化城乡空间聚落形态,承载人口生存和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难题,更广泛地吸纳农民就地就业、居住,加强生态建设和特色发展建设成为为农村特色产业服务的特色镇,提升小城镇发展品质,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发展。

1.小城镇建设困境

1.1 缺乏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及规划思路,致使小城镇形态“千城一面”

多数小城镇建设盲目地照搬大城市建设经验,造成小城镇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缺乏自身特色。另外,一些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后,没有根据实际建设水平进行必要的修编,削弱了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效力。

1.2 过渡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的考虑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一些小城镇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采用粗放式的建设方式,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忽视环境保护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小城镇都是由自身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而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引进与当地生态承载力不匹配的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使得地方特色生态、传统产业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冲击,甚至毁灭,小城镇难言可持续发展。

1.3 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丧失文化个性,城市空间单调乏味

我国的小城镇形态各异,各有珍贵的文化底蕴、生态宝藏和传承产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宝贵财富,然而在现实建设中,小城镇的文化通常被摒弃或者忽视。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即广场求大、街道求宽、建筑求高和风格求洋,传统空间肌理被破坏得“体无完肤”,文化底蕴失,丧失了个性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丧失了形成城镇独特个性优势的机会,使小城镇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缺乏竞争力。

2. “四态合一”的小城镇建设思路

2.1 文化塑魂

文化是小城镇最具特色的资源,是城镇的灵魂,只有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特色文化,将文化贯穿于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使小城镇独具发展特色和动力。在产业发展中,应提炼城镇特色文化要素,发展文化产业,如传统手工业及文化旅游产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整合镇村体系,推动城镇产业转型,获取长久发展动力;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文化“形”和“意”的塑造,重塑文化建筑和营造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填补小城镇的精神内容。

2.2 产业兴镇

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从其传统产业入手,寻求升级转型之道。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经验看,围绕小城镇文化和传统手工业开展的新型旅游业开发是小城镇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深入挖掘小城镇特色文化和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应进行旅游专项规划和产业规划,解决“业态”问题,并围绕旅游产业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带动城市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2.3 生态维育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建设中要注重保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好山水、田园,通过植树造林、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及节约发展的道路,让优美环境成为小城镇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基质。具体而言,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通过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线,对土地进行空间管制,实现生态优先;在城区,通过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把河流、田园等自然景观要素引入城镇,合理布局各类绿地,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并与城镇建设统一考虑,促进城镇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和发展。

2.4 形态升华

形态是小城镇所有物质实体的组合,是体现文态和业态的载体。在小城镇的形态塑造中,通过明确小城镇文化、生态资源和业态发展特色,准确定位小城镇风格,按照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基本风格统一又丰富多变的思路,编制详细的城市设计,保护城镇的传统空间肌理,优化用地功能布局和路网布局,通过对景观、建筑风貌和地标节点等进行规划建设,升华小城镇特色。

3.基于“四态合一”的城前镇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城前镇位于邹城东部门户,地处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五区(县)(邹城、平邑、泗水、山亭、滕州)八镇(临涧镇、白彦镇、丰阳镇、泗张镇、田黄镇、张庄镇、店子镇、圣水峪乡)交界处。城前镇与济宁、泰安、临沂、枣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临的平邑、山亭、滕州、邹城、曲阜、泗水6个县市等距40公里。境内有枣徐(枣园―徐州)公路、平滕(平邑―滕州)公路、岚济(岚山头―济宁)公路三条省道纵横贯穿全境,并于镇区交汇,有“六路通衢”之称。省道S244向北连接日东高速,邹城北外环线在城前镇域北部穿过,加强了与邹城的联系。

3.2 规划思路

根据“四态合一”的理念,提炼城前镇蓝陵文化及万亩桃园、生态林场等生态要素,通过整合和创新,融入规划的各个层次。通过总体定位与功能研究,解决位于三市交界处的城镇业态问题,其次,重视生态本底和对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合理布局产业、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城镇体系;再次,在总体规划的法定指导下,解决文化传承和城镇形态的问题,即文态和形态;规划将城前镇建设成三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镇)、蓝陵故城、商贸重镇、生态慢城。

3.3 规划内容

(1)业态:空间多元、完善旅游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板块、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一心”为城前镇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和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两轴”为沿枣徐公路发展轴、沿岚济公路发展轴;“四板块”为镇区综合产业发展板块、红色文化与林果种植板块、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板块、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板块;“多基地”为以十八趟林场风景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以大樱桃、西红柿、板栗、大枣、油桃、金银花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基地。

同时,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建设红色文化风景区、梨坑林场风景区、十八趟林场风景区、雨山风景区、蓝陵桃园风景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洼陡风景区,将城前镇打造成为邹东旅游中心城镇。结合各风景区开发生态文化、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等旅游产品。

(2)生态:生态优先、宜业宜居

规划将镇域生态系统划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形成“斑块镶嵌、廊道相连、基质铺垫”的生态安全格局。

① 重点保护两类生态斑块

五处山体林地生态斑块:分别为梨坑林场生态斑块、十八趟林场生态斑块、雨山生态斑块、凤凰山――笔架山生态斑块、石门山――越峰山生态斑块。

三处水源地保护斑块:分别为圈里水库保护斑块、康王水库保护斑块、洼陡水库保护斑块。

② 重点打造两类生态廊道

沿河道生态廊道:规划沿戈河、柳峪河、刘庄河、沂河及其支流打造河道生态廊道。注重保持河流水体的自然特性,保护湿地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镇域区段尽量避免建设开发,镇驻地区段强化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的有机协调。

沿道路生态廊道:规划沿枣徐公路(S244)、平滕公路(S241)、岚济公路(S342)、南环路和北环路打造沿道路生态廊道。注重防护生态林及景观生态林的建设。

③ 重点建设两类生态功能分区

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规划镇域内梨坑林场、十八趟林场、雨山、凤凰山、笔架山、石门山、越峰山等山体林地为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以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建设为第一要务,结合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避免滥采滥伐,积极培育镇域山林生态基质。

规划将镇域生态绿道划分为:区域综合绿道、山林休闲绿道、文化休闲绿道和滨水休闲绿道。

(3)形态:功能提升、特色强化

规划在城市形态的塑造上,注重功能的提升,延续特色田园风貌,通过优化镇村体系和镇区空间结构,整治城市风貌,强化特色、优美的镇区空间营造。规划镇区形成“两轴三带、一心四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以生态、水体、文化为主线,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城镇特色要素,利用自然的水体景观、生态绿带,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滨水景观、绿化景观,构筑和谐共生的用地布局。此外,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要素,与滨水景观、绿化景观相结合,塑造特色鲜明的城镇形象。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共同创造以“绿、水、文、城”为特色的“水城相依、绿水环绕、底蕴深厚”的城郊型生态慢城,重点做好“显水、透绿”的文章。形成“两轴三廊、三心五区多点” 的景观系统结构。打造由古至新、文化、现代、生态共融的沿越峰山路景观轴线、沿城泰路的公共建筑展示轴线、沿河道景观绿廊;形成工业景观风貌区、商贸市场景观风貌区、城镇综合服务景观风貌区、新城旅游服务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

(4)文态:文化传承、城镇塑魂

城镇在产业选择上充分挖掘城前镇本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进行优势产业组合,并配套富有地方文化底蕴的居住建筑和仿古商业街区。融入农耕文化,沿枣徐公路形成蓝陵桃园、梨坑林场、林果种植等自然观光带,在镇域北部结合抗战纪念碑及遗址规划红色文化风景区,形成多元的文化集群。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不光是大城市、城市群的建设需注重生态、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和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小城镇建设更应该如此。小城镇的建设应摒弃求大求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切实际和照搬其他城市经验的风气,从完善规划体系入手,充分挖掘和研究本地文化、生态特色,编制相应的规划,以规划指导城市产业的建设、形态的打造,实现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的融合,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邹城市城前镇总体规划(2014―2030)[Z].2014

[2] 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J].规划师,2014(5):48-53.

[3] 张毅.“四态合一”理念指导下的成眉新兴产业战略功能区( 新津部分)城市设计[J].规划师,2013(7)

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

《意见》指出,构建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规划指导建设原则。围绕当前建设重点,编制一批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规划,指导城乡建设有序开展;坚持适应形势发展原则。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对已有规划抓紧修订、补充和完善,对未编规划抓紧启动编制;坚持即期长远结合原则。编制一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和前瞻性的规划,增强规划的引导性;坚持规划联动衔接原则。城镇规划编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意见》明确了构建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城市、县、镇总体规划方面,按照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完善城市、县和建制镇总体规划,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合理的框架结构、更充裕的发展空间和更科学的规划指引。

**年完成市和四县总体规划(含近期建设规划)、南部城镇群发展战略规划以及2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修订,**年底前全面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修订工作。

城乡重点发展建设区域规划方面,围绕“十大工程”建设,服务即期建设需要,在**年底前完成一批重要区域、重点项目的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为开发建设提供翔实的规划依据。近期工作重点是编制《环**周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编制《高铁**站站前区综合规划》、编制《**江综合开发工程规划》、完善《太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修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完善重点建设区域详细规划、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城乡发展重要支撑专项规划方面,保障发展需要,在**年底前,加快完成一批重要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近期工作重点是编制**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编制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修订和完善经济园区总体规划。

城乡环境风貌整治规划方面,针对需要重点整治环境风貌的节点、路段和区域,按照“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要求,在**年底前,编制完成环境风貌整治和整体改造详细规划,塑造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新面貌。近期工作重点是编制城市重要节点改造规划、编制特色风貌规划。

为加快构建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意见》提出以下保障措施:加强领导,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市委、市政府成立构建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抓紧做好规划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工作,制定具体的规划编制方案和工作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加大投入,做好资金保障供给。城市、县、镇总体规划等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将规划编制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各项目业主要将规划编制经费纳入项目开发建设的总投资,保障资金供给,确保各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完成。

开放市场,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拓展视野,开门规划,加强与国际接轨,开放搞活规划编制设计市场。广泛借助“外脑”、引进“外智”,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的编制水平。加强前期论证和调研,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真正做到高质量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标准实施。

狠抓落实,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要上下联动、各司其责,共同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建立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其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目标管理和督查督办,对工作进展快、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缓慢、任务完成差的,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