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乡村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参与式林业探究 参与式发展的迷思 数字林业理论和数字林业发展的作用 基于学生视角的参与式教学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 基于劳动链理论的增强我国林业发展潜力探讨 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我国林业公平发展探讨 基于复杂系统群分析理论的林业企业发展潜力分析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理论的林业企业持续发展力研究 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发展及其意义 林业发展与全民参与的重要性 论林业发展与全民参与的重要性 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 基于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研究 参与式理论在“天保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生态发展理念谈林业发展的对策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手持式照明工具发展分析 基于库恩理论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老旧城区内涵式发展的探索 基于生态林业理论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2] 张国庆.标准学[EB/OL].(2011-07-08)[2013-08-30]..
[13] 张国庆.林业标准学[EB/OL].(2011-02-20)[2013-08-30]..
[14] 张国庆.生态论概述[EB/OL].(2012-04-13)[2013-08-30]..
[15] 张国庆.系统学概论[EB/OL].(2013-03-27)[2013-08-30]..
[16] 张国庆.现代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2008-01-25(4).
篇2
关键词:农田水利 制度研究
考察当前的乡村水利,有两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一是经过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留下的水利设施以及之后新建的水利设施所构成的水利系统;二是分户经营体制下的农村社会是如何使用、管理、维护这一水利系统以及如何解决农业灌溉问题的。前一因素是物的因素,后一因素是人的因素,乡村水利研究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当前乡村水利供给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恰恰源于将上述两者割裂开来。这就意味着,人们在设计农田水利制度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的效率,而必须将视野拓宽到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在细致考察农田水利基本前提的基础上来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田水利制度。
1、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我国地处北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濒临太平洋,是世界上季风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以及西高东低的地形决定了我国的气候具有夏秋湿润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南沿海地区多雨、西北地区干旱的基本特点。
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水资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按1997年人口计算),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第二、地区分布与人口、土地、经济的布局不适应。我国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大致呈现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而东南部、珠江、西南诸河流的耕地只分别占全国耕地的2.5%、6.7%、1.8%。北方黄河、淮河、海河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9.3%,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7.5%。
2、农田水利的系统性
为农业服务的水利工程主要有蓄水工程(包括水库、堰塘)、引水工程(包括有坝引水、无坝引水)、提水工程(即泵站工程)和机井。不同的水利工程通常是特定自然环境的产物,如南方多蓄水工程,北方多引水工程,山区多蓄水工程,平原多提水工程,南方多堰塘,北方多机井等等。
3、农田水利的准公共物品性
农田水利是准公共物品主要源于农田水利的系统性和特殊性。农田水利的系统性表明,农田水利难以做到有效排他;农田水利的特殊性表明,农田水利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无法通过市场来有效供给(或市场供给导致低效益)。农田水利的有效性在于它的系统性,而系统性表现在单个水利工程构成的系统性和灌区水利工程之间构成的系统性两方面。除非是小型机台、堰塘和机井,一般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均无法为单一主体所垄断。
以泵站为例,泵站可能为国家或集体所有,但泵站附属设施如渠道尤其是毛渠,泵站管理单位是没有能力去维护的。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户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农户的同意(或没有相关补偿措施)便不能侵占或损害农户的土地使用权,而若渠系得不到有效维护,泵站灌溉可能难以实行。时期水利工程能有效发挥作用,其奥秘就在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与相关的社队形成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与维护机制,目前的困境在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与相关的用水者缺乏共同维护机制,这种机制若要建立,水利工程单位就不可能是一个外在于用水者的企业。由此,为农业灌溉服务的水利工程单位,很难真正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主体而存在。因此,农业灌溉既具有公共性,又不能完全市场化,它只能是准公共物品。
4、中国农村发展的非均衡性
非均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如徐勇所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度里,政治社会状况异常丰富和复杂。在国内的不同地方、不同社会组织单位、不同人群里的政治状况既有许多相似和共同之处,更有着不少的具体差别,表现出非等同性、非一致性的非均衡特点。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非均衡性有中国这样突出。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上,中国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也十分突出,非均衡性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性事实。
具体来说,中国农村发展的非均衡性突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胡鞍钢曾用“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来形象描述这种地区发展差异。第二、社会、文化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三、不同区域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其生产方式、作物类型、市场化程度差异极大。第四、农民的组织化受自然条件、生产结构、区域文化、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而表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形。在较为封闭的区域,因为市场化程度较低,传统资源保存较好,乡村社区通过传统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在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市场成为连接人们的纽带;在传统已经消失,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又缺乏乡村工业的区域,农民处于原子化状态。
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用户参与水资源管理模式。中国农村发展的非均衡性要求人们在设计农田水利制度时应立足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切不可迷信某一种理论和某一种制度。
参考文献:
[1]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编.《水利概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2]徐勇著.《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
篇3
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西部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化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总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白城师范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81.2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7.3亿元。设有20个学院,2个教学部,4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340人,生源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与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现有专任教师641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2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94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支,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支。建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特色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基地1个。共承担和省(部)级教科研课题200余项。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学校始终不渝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弘扬“厚德、明辨、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学校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万人,2012年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的目标;2011年,学校成为吉林省高校中第一个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单位;2012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圆满完成“东迁西建”任务,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成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面开启了学校发展新的里程碑;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全面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2014年,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
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了央视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特别关注教师”奖获得者——杨富生式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6万余名,被誉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 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党政干部的“黄埔军校”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近几年来,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85%以上。
当前,面对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新时期,面对省委省政府实施“高教强省”战略的新背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学校党委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在全面研判当前面临的“攻坚爬坡、发展提速、稳定凝聚、转型崛起”总体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发展”、实施“工程”的办学思路。“发展”即坚持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工程”即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强校战略工程、科研兴校战略工程、“三全育人”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办学能力提升工程、社会服务工程。全面深化改革,稳中求进,有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为把学校建设成“国际有合作、国内有影响、省内创一流、办学有特色”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对在校读书期间为学校做出贡献或在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大学生活动取得较好成绩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特殊奖励;为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并结合我校实际,实行优秀奖学金制度。具体奖项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白城移动奖学金、白城邮政奖学金、金辉律师事务所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
音 乐 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新型的音乐师资,
并为其成为音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建立扎实
的音乐理论基础,掌握多项音乐技能,具有一定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能力,既能
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又能从事音乐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歌曲写作、钢琴及伴奏、声乐、舞蹈、电
脑音乐制作、中外音乐史及名作欣赏、器乐及合奏(民族、西洋)、影视音乐、
中国现当代音乐概述、合唱及指挥、音乐专业教学法、音乐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及文艺活动的组织、辅导和管理,
能从事电台、电视台、出版部门的音乐编辑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群众文艺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音 乐 表 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音乐
表演技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具备现代音乐观念和较强的音乐文化、演艺市
场开拓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方向 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西洋、民族)表演、舞蹈表演等。
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器乐、合唱、合奏、伴奏艺术、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乐理
与视唱练耳、曲式、和声、复调、音乐赏析、艺术概论、表演学概论、舞蹈与形
体训练、舞台表演等。
就业方向 可从事歌舞表演、演艺活动策划、文化及演艺市场经营、企(事)业单位文艺活
动组织、音乐制作与编辑及音乐教育等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具备现代音乐观念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实践能力的音乐制作与编辑、音乐管理及文艺团体演出的国际化人才。
合作学校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人文大学
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器乐、舞蹈、中外音乐史、和声学、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和声、合唱指挥、作曲技术理论、音乐美学、音乐赏析与实践、舞台表演、表演学概论等。
教 学 根据合作协议,教学计划由中俄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其中三分之一专业主干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突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全面适应社会和市场,为学生的就业创业、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 可从事歌舞表演、国际文化及演艺市场经营、政府部门、文化部门、群众团体或其他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编辑与制作及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青少年宫的音乐教育等工作。
学 制 本科 4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美 术 学
培养目标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艺术
表现和创作能力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基础、色彩基础、书法、实用美术、解剖学、透视学、中国
美术史、外国美
术史、艺术概论、学科教育论、外出写生、体验生活、毕业创作等专业课程及国
画、油画、水彩、雕塑、造型基础、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方向课程群。
就业方向 可从事中等学校的美术教学、美术活动的组织、辅导和管理工作,能从事文化、
宣传、科技、商业、出版等部门的美术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构建理
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关联的教育平台,培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的,具有广泛人文素养、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适合创新时代需求,在专
业设计领域能够胜任现代设计与研究,具备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外
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及园林设计规划等设计项目上的统筹设
计、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制图与表现、人体工程学、工程预
算与管理、家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模型制作、快
题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
就业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与实体、从事园林景观规划与设
计的公司与实体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设计及其项目经营与管理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构建理
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紧密关联的教育平台,培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
具有广泛人文素养、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适合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
计领域能够胜任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媒体传播和广告策划的视觉传达设计
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设计与表达、设计史、计算机
辅助、民间图案、字体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与
印刷、广告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商业摄影等。
就业方向 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广告公司、出版发行单位、数字媒体、网络宣传与营
销、品牌管理等。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位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能通过草图、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各种设计表现手段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合作学校 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
主要课程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制图、透视学与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材料工艺与预算、建筑史、版式设计、商业空间设计。
教 学 根据合作协议,教学计划由中俄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其中三分之一专业主干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教学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突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全面适应社会和市场,为学生的就业创业、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 本专业可从事数字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新闻出版行业、室内设计、会展设计行业、建筑效果图设计、绘图员、 平面设计师 、橱柜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表现、预算员、工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施工监理等行业。学 制 本科 4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
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具备电视节
目的采编播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电影、电视节目编导、
制作、撰稿、编剧、导演、艺术摄影、音响设计及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
视艺术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影像语言、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图像处理、摄影基础、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写作、
电视画面编辑、影视造型艺术、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艺术学概论、影视美
学、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新闻写作、网络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影视后
期特效、Flash动画、广播电视采访、现场报道、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电
视节目导播、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创作基础、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
音乐节目编导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电视台、电台、电视节目制作单位、电影制片及发行机构、
网络媒体公司、音像制作与出版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电视广告制作公司、
各级各类报社出版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从事广播
电视节目的策划、文字撰写、编剧、导演、制片、采访、主持、运营、摄像、
播音、后期制作等工作。
学 制 本科四年 学 位 艺术学学士
招生范围
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广西
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
音乐学:总计划125人,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音乐表演:总计划4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总计划50人,非师范本科,学费22000元/人;
美术学:总计划185人,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环境设计:总计划80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总计划50人,非师范本科,学费22000元/人;
视觉传达设计:总计划75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5400元/年;
广播电视编导:总计划125人,非师范类本科,学费6200元/年。
考试科目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考试内容分四项,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选其中一项。即:
一、钢琴(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二、声乐(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三、器乐(西洋管弦、民族管弦乐器不限,考生自选一首作品),满分100分;听音模唱,满分60分;旋律视唱,满分40分。
四、舞蹈(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不限,考生自选成品舞3—5分钟),满分100分;节奏模仿,满分4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60分。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1、素描(100分)
2、色彩(100分)
广播电视编导
面试(100分):1、自我介绍(40分) 2、才艺展示(40分)3、考官提问(20分)
笔试(100分):编写故事
报名手续
考生报名时须持当地招生办公室提供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课考试报名资格证》及本人身份证,同一底片的近期正面二寸免冠照片2张,填写报名登记表,领取准考证。
报名费用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200元/人
广播电视编导200元/人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150元/人
如考点有其它收费项目,以考点要求为准。
录取原则
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线并且专业课成绩达到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学校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57号
邮 编:137000
网 址:bcsfxy.com
篇4
关键词: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数字水准仪
中图分类号: P224 文献标识码: A
1.概论
城市高程控制网是为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由一系列相应等级的高程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其布设应与城市平面控制网相适应,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统一的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城市高程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一、二、三、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与四等水准测量相当。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不应低于三等水准,应布设成闭合环线,其等级的选择应根据城市面积的大小、城市的远景规划、水准路线的长短而定。各等级水准网中最弱点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进行水准测量成果整理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
2.水准测量流程
2.1 收集资料
到相关单位收集以下相关资料:(1)拟建首级高程控制网区域1:10000~1:10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交通图;(2)拟建首级高程控制网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地质、地震、气象、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等资料;(3) 拟建首级高程控制网区域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包括各等级水准网图、水准点点之记、成果表及技术总结等。
2.2 现场踏勘
根据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寻找已有水准点的点位,根据其等级、所在位置和保存状况等情况确定在建立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时能否加以利用;对拟建首级高程控制网区域的交通路线进行全面踏勘,熟悉地形地貌和交通状况,便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进行技术设计
根据已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情况、作业范围、应完成工作量、应达到的成果精度等级、拟投入的人员和车辆数量,对新设水准点布设位置、施测水准路线、选用仪器设备、具体作业方法、人员和车辆调度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城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首级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加密网可布设成附合路线、结点网和闭合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布设成水准支线。水准路线宜以起止地点的简称为路线名,起止地名的顺序为“起西止东”或“起北止南”,环线名称取环线内最大的地名加“环”字命名,水准点应自路线起点开始顺序编号,环线上点号顺序取顺时针方向,点号书写与线名之后。各等水准路线应选择沿坡度较小、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布设,并尽量避免通过大河、湖泊、沼泽及峡谷等地带。仪器设备应优先选用数字水准仪。
2.4 选点和埋石
水准点位应选设在坚实稳固与安全僻静处,点位应便于寻找、长期保存和引测。各等级水准点应埋设永久性标石,其标石类型主要有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首级水准路线宜埋设基本水准标石。各等水准点埋石结束后,应详细绘制点之记,并办好委托保管手续。
2.5 观测
各等级水准观测,需待埋设的水准标石稳定后方可进行。按照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规范对拟投入的水准仪、水准尺等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观测。每天观测前应按相关规范测定水准仪的i角,其未超过限差规定才可进行观测,一般采用中丝法进行观测。
(1)应采用符合相应等级规定的尺台作转点尺承,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观测,视线的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累计视距差、重复测量资料均应符合相应水准测量等级的规定。
(2)测量时往、返测每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二等水准测量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均为“后-前-前-后”。以三等水准测量为例,一测站操作程序如下:①将仪器整平(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圆气泡始终位于指标环中央;②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用垂直丝照准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③显示读数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④显示读数后,重新照准前视标尺,按测量键;⑤显示读数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显示测量结果。测站检核合格后迁站。
(3)观测间歇时,最好能在水准点上结束观测,否则,间歇前宜在最后两测站的转点处打入具半球形帽顶的特制钢钉。间歇后应对间歇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限差要求,否则应从前一水准点起测。
(4)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①每天开始观测前30min,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的预热,阳光强烈时,须用测伞遮蔽仪器;②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尽量接近一条直线;③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④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应互换位置,并重新整置仪器;⑤观测时,尽量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尽量避免视线被遮挡,局部地段因交通繁忙造成震动时须等待震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
(5)每个测段的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环线闭合差和检测高差之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水准测量的限差规定。
2.6 记录和计算
水准测量的外业成果,按记录载体分为电子记录和手簿记录两种,应优先采用电子记录;在每一测段的始未,工作间歇的前后及中间气候变化时,应记录观测日期、时间、天气、呈像情况、前后视标尺号;外业观测值和其它记录项目均应在现场直接记录,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字和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填写更正的数字与文字,并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计算项目一般包括:附合路线与环线闭合差,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数,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路(环)线闭合差改正数,编算高差和概略高程表,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这些数据符合相应等级的限差规定并复核无误后,运用相应软件进行水准网的平差,得出成果数据。
2.7 编写技术总结
按《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编写技术总结,主要内容如下:任务来源及目的、工作量、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自然地理概况、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技术文件、高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仪器检验校正情况、水准网布设方法、水准路线命名与水准点编号、选点、埋石、观测、记录计算情况、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执行情况、测绘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上交和归档的测绘成果资料清单、成果资料相关表格、图件及照片等附件。
2.8 检查验收
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相关规范规定,依次由测绘作业部门进行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最终检查,由项目管理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
3.水准测量在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建立中的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达州市自然景色绚丽多姿,气候宜人,天燃气、煤等矿产资源丰富,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川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讯、商贸、物流中心,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八个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为适应达州市城市发展,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按照市政府工作会议安排,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队承担了达州市中心城区相对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任务,其中包含首级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工作。拟建首级高程控制网区域包含通川区和达川区部分区域,面积约350km2,位于川东北平行岭谷北部与大巴山南麓与盆周山区交替带,由低、深丘、浅丘宽谷和河流阶地构成,平均海拔约500m,根据测区面积及其它相关情况,拟建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确定为三准水准网。承担该任务后,我队在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收集了本测区及周边共15个国家Ⅰ、Ⅱ等水准点的成果资料,经现场踏勘,选择了其中方便本水准网联测且保存良好的4个水准点作为本水准网的起算点,在达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收集了城市总规图,和我队档案室保存的1:10万地形图作为本次高程控制网设计及实地选埋勘测的基础依据,进行了详细技术设计。
3.2 工程实施情况
(1)主要执行的规范:①《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②《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④《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⑤《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1-2010。
(2)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记录采用北京标准时(BST)。
(3)投入了三套数字水准仪,其仪器和水准尺均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了测前、测中及测后检验,结果均为合格。
(4)在所选择的4个国家Ⅰ、Ⅱ等水准点的基础,与新埋设的5个水准点,连同达州市中心城区相对平面坐标系统所埋设的20个三等GNSS控制点布设为环线,构成三等水准网。水等路线命名为“Ⅲ达环”,点号由北至南、由西至东顺时针编写,所利用的三等GNSS控制点采用其原编号。
(5)新埋设的水准点均选在了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水准路线均沿利于施测的公路、大车路或坡度较小的乡村路布设,并尽量避免了跨越洲河。根据本地区的土质特点,所有水准点均采用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均为预制标石柱体,现场浇灌底盘,规格完全符合相关规范规定,采用了不锈钢半球顶标志,修建了标准的保护井,加盖了既利于保护标石、又美观大方的标准保护盘。标石埋设占用的土地均征得了土地使用者同意,在埋石过程中,拍摄了关键工序照片,向当地干部群众宣传了保护测量标志的法定义务和注意事项,埋石完成后签定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6)在埋设的水准标石稳定后,严格按相关规范和技术设计书进行了观测、记录。本项目采用仪器均为全自动数字水准仪和配套的铟钢水准标尺,所有观测数据均自动记录,每一测站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累计视距差超限时均由仪器自动提示进行重新设站观测,高差、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等均由仪器自动计算,确保了所有观测数据均符合规范中的限差要求。
(7)外业观测结束后,随即进行了资料汇总、整理和计算,经两人分别计算了附合路线与环线闭合差、水准标尺长度误差改正数、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路(环)线闭合差改正数、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编制了高差和概略高程表,经相互核对无误且符合三等水准限差规定。
(8)分别用3种不同的平差软件进行了水准网的整网平差,对它们的平差结果核对无误后,提交了水准点平差成果表。
(9) 按《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编写了内容完整,附件齐全,条理清晰,图件美观的技术总结。
3.3 成果质量
(1) 本项目全面执行了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经平差计算,本水准网成果质量良好,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为4.5mm(限差6.0mm),附合水准线路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最大值为2.0mm(限差3.0mm),最大高程中误差为11.5mm(限差20.0mm)。
(2)本项目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相关规范规定,成果资料依次由我队测绘工程院进行了过程检查,由我队总工办进行了最终检查,最后经四川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质量验收合格。
4.结束语
虽然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建设项目测区面积大,精度要求高,工作量大,数据量大,自然条件复杂,但利用全自动数字水准仪自动记录、超限自动提示、高差、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自动计算的优点,在水准测量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相关规范的规定,严控各项数据精度在限差范围内,认真进行观测资料的汇总、整理、计算和平差,则最终能获得精度优良的水准网平差成果,提交优良的城市首级高程控制网成果资料,适应城市发展,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波.达州市中心城区建立相对独立平面坐标系统水准测量技术总结[R] .2013.
[2]四川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川测质检2013第160号)[R].2013.
[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理规范GB/T 1289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测绘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汉语 词义 模糊性
一、引言
词义的模糊性通常指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不同词义概括范围的边缘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如“青年—中年—老年”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从哪一岁开始算中年,哪一岁之后算老年,再如“好”与“坏”、“高”与“矮”、“胖”与“瘦”等等也都是相对而言,其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所以说,词义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但词义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却是明确的,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虽只有一个大致范围,但其必须包含能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
二、语言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界自身的概念界线模糊
在人类的语言中,用文字表达的许多词语的概念的边缘其实是不精确的,这与自然界自身的概念模糊不清有很大关系。例如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霍克斯说:“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没有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按照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去划分时间和空间。”如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在日常用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就是模糊的,它们之间很难找到泾渭分明的界限。虽然在季节的分期上,我们规定了从几月到几月是季节的变换,但这个规定与实际是很不相符的,只有一个粗略的情况,是一个参考。
客观事物自身的模糊性是形成词义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人”这个概念为例,“人”既可指具体的个人,也可作为整个人类的概称。又如中学课本中讲“农田卫士——青蛙的发育过程”,即蝌蚪逐渐发育的过程。小蝌蚪从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缓慢发育,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个前腿。此时,它有4条腿,像青蛙,却又有蝌蚪脑袋和长长的尾巴,还要经过一定的发育过程,尾巴消失,才变成真正的青蛙,这中间的过渡就是一个模糊的阶段。再如,古老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人们把各种动物身体上某种独特的部分集中起来,组成一体,形成的一种模糊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动物。
(二)人的认知能力
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模糊性,使人们在认识某一现实现象时,并不能面面俱到,一般是对其总的形式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概括和总结。以“马”为例,只要提到“马”,不论其肤色、大小、公母,都是用“马”来称呼,但在古代,它们是有不同名称的。此外,还有如“河马”“海马”等非马类的动物。《现代汉语词典 》对“河马”解释是:哺乳动物,身体肥大,头大,长方形;嘴宽而大,尾巴短,皮厚无毛,黑褐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头部露出在水面以上,产于非洲。而“海马”是一种海洋动物,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能,即海马是雄性负责生育后代。尽管“河马”“海马”和“马”有一些相似之处,虽然我们用“马”来指称它们,但它们并非真正的“马”。只要一谈“马”,我们大脑里通常出现的是奔腾的骏马形象,很少有人会想到“河马”“海马”等非马的动物。
(三)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存在很多夸张、比喻的现象。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丰富而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给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它不仅有助于意义的表达,而且利于情感的宣泄。成功的比喻和夸张,可以创造出惊人的艺术效果和丰富而深刻的意境,使作品出彩。在文学创作上,诗人广泛而大量地使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尽管在形象的表达上是具体的,但在表意上还是很模糊的。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句中的“三千尺”,我们绝不能望文生义,它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用来形容瀑布很长很长,尽管如此,整句诗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从迷糊中得到精确的感受。
(四)描法的运用
描法在文学里的使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的生命,就没有文学形象的塑造。描法的运用导致模糊语言在诗歌、小说和散文中的普遍存在。如《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没有直接用最确切的词语来形容罗敷的美,而是通过其他人不经意的表现,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罗敷的美,但美成什么样,我们只能靠想象,作者只是通过词义的模糊性来表达艺术的效果。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可从佳丽间的比较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来感受到杨贵妃美的极致,但却又没有具体刻画,只能通过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来抽象。再如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亦是运用了此法。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词义的模糊性,可使语言简练的同时传递出足够多的信息,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
(五)经济、地理、社会、历史等因素
一般,乡村的“高楼”只是三四层,而大城市要在10-20层之间,才能称得上“高楼”,这是由经济原因造成的词义的模糊。再如“发达”一词,在中国,可能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才称得上是发达的城市,但跟诸如美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城市相比,“发达”的意义就变得模糊了,而这中间就是经济在起作用。
又如“高山”,平原地区较大的土丘就会让人觉得是“高山”,而在真正的山区,它就只能算一块平坦的土地,这个“高山”的词义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就是由地理原因造成的。
解放前,我国人民生活困苦,平均寿命相对较短,年过半百就给人老态龙钟之感,绝大多数“老年人”实际也不过四五十岁。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长,“中年人”的概念就定义在40—50岁之间了。到了现代,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现在对“青年”“中年”“老年”的界定和过去早已不同,如过去15—25岁是青年,而现在30多岁还可定义为青年。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使得词汇的含义的模糊性不断增加,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词汇意义模糊性的表现
(一)在日常言语交际中
很多情况下,对语言模糊的合理使用可使语言更加自然、大方,更好地表达感情,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有时,人们的沟通并不需要非常准确,关键要能相互理解,以实现沟通目的。因此,在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方面很是灵活。例如:
甲:“你最近过得好吗?”乙:“还好。”或“还行。”或“老样子。”
回答“还好”“还行”“老样子”等,它的词义都很模糊,但却是得体的,如果用数字准确来回答,如血压90-120,心跳70次,反而累赘、可笑。
又如,当A和B在告别时:
A:“有时间来我家坐坐。”
B:“好的,我会的。”
这是送别的客套话,A的“邀请”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时间,但这要比精确的时间“明天19点30分05秒来我家坐坐”,要得体得多。采取合理的表达方式,可以照顾到听众做出选择时可能有的困难,也使得听话人做出拒绝的选择时,不使说话人处于窘境。
人有时出于“委婉”或“礼貌”的需要,不得不利用词义的模糊性。如:
甲有困难找乙帮忙,可乙帮不了甲,就说:“这次我恐怕帮不了你的忙了。”
乙用“恐怕”这一模糊词语缓和地、间接地表态,既清楚地表达了“拒绝”,又充分照顾到了甲的面子,不至使拒绝伤害到甲的感情,话语得体而礼貌。
(二)在文学作品中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也很愿意使用语言的模糊性,或者故设模糊以创造一种意境,来表达某种感情,从而使文学语言具有美感。法国著名诗人马拉美说过:“过分精确的意义会使你把模糊的文学变得面目全非。”齐白石说他的作品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歌德也说过美在“真与不真之间”。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的“绿肥红瘦”这个成语的字面意义,可以说是模糊的,可恰恰是用“肥”“瘦”这样的模糊词修饰“绿”和“红”,才达到了一种奇妙的效果,荡漾出独特的美感。秦观《鹊桥仙》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绝妙之处就在于拿“柔情”“佳期”这样的模糊性词语用来比喻限定,“似水”“如梦”都是不可捉摸的,但却写尽了“柔情”“佳期”,可谓言简意丰,寓意深邃。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只有“荷塘”和“叶子”是清晰的,其余的遣词则是模模糊糊的。但“曲曲折折”“弥望”和“田田的”却散发出了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模糊美。
(三)在广告语言中
通常,语言表达力求较高的语言效能,像广告语言,往往就借助不确定意义的模糊词语和在特定语境下表达模糊语义的精确词语来实现其最终目的。如:
(1)“牛奶香浓,丝滑感觉。”这是德芙巧克力广告。“丝滑感觉”是什么感觉,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它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体验,令人着迷。用丝绸来形容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意境高远,富有想象力。
(2)“轻如微风,柔如浮云。”这是某服装品牌的广告,什么样的风才算微风,浮云到底有多么柔软,这是无法精确描述的,然而那种柔软、舒服、轻盈飘然的感觉不言自明,令人心驰神往,达到了宣传产品的目的。
(3)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广告词简单而又意味深远,朗朗上口。因为发自内心的感受可以脱口而出,正是其经典之所在。但这则广告语同样利用了词汇意义的模糊性,“好极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无从而知,那么就有待消费者来购买和品尝鉴定了。
词汇意义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柔性和张力,为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灵活性和用武之地。通过上述事例,我们看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以及语言呈现出的缤纷色彩。
四、词汇意义模糊性的妙用
(一)词义的模糊性在故事中的妙用
读《阿凡提的故事》,真令人忍俊不禁。且看其中一则:
大阿訇(我国伊斯兰教称主持清真寺教务和讲授经典的人为阿訇)理发总不给钱。
一次,阿凡提给他刮脸时问:“你要眉毛吗?”“要,当然要!这还用问!”
“嗖嗖”几刀,阿凡提把眉毛刮下来递到大阿訇手中,阿訇哭笑不得──谁叫他说“要”呢。
“你要胡子吗?”阿凡提又发问了。有了上一次的教训,阿訇赶紧说:“不要,不要!”
又是“嗖嗖”几刀,阿凡提将胡子刮下来扔到地上。
阿訇火了,阿凡提却说:“我不都是照您的吩咐做的吗?”
故事中的几个“要”和“不要”,可以作不同的解释,换句话说,它的语义具有模糊性。“你要眉毛吗?”这里的“要”,阿訇理解为“要保留”,而阿凡提却执意“要剃掉”。胡子呢?阿訇说的“不要”,指的是“不要刮掉”,而阿凡提却依“不要保留”的语义来处置。聪明的阿凡提,正是利用语言中词义的模糊性达到了捉弄阿訇的目的。
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它。
(二)词义的模糊性在名著中的妙用
古人的经典诗词有大量模糊词汇的运用,那些广为流传的优美诗句同样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语。
例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限”一词就颇有争议,也颇具模糊性,什么是“无限”,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有谁能穷尽夕阳的好,道尽夕阳的美,又有谁能用确切的词语把夕阳的美景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一个“无限”就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至高效果。“黄昏”二字同样也使用了词义的模糊性,黄昏概括了夕阳落下、余辉播撒的那个时间段,如果作者用了确切明了的时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六点”,当然也可以,且六点比黄昏更加具体精确,可使读者明白地知道此诗所作的确切时间,明白六点时的景色最美,但这精确的词语却显得直白、单调,缺少意境和想象的空间,没有丝毫引人入胜的感觉,但“黄昏”二字就在不经意间为本诗营造了无限美好的意境。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情趣的人,读此诗时就可以在脑海里想象迥异的情景。当然,这得益于作者的独具匠心,对词语的选择和推敲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使词语意义的模糊性发挥了它的独有优势。
五、词汇意义模糊性在运用时的缺点
自然,人们对模糊语言有时也难免产生误解。请看一则小幽默:
丈夫(行窃归来):“看,收获不小吧?”妻子:“你干这种事时,为什么不替我和孩子想想?”丈夫:“我想到了。不过这家商店没有女人和孩子的衣服。”
妻子所说的“替我和孩子想想”,是一种模糊说法,指的是“犯罪后果”。作为盗窃犯的丈夫,显然产生了误解,才引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其实,语言表达有时候需要模糊,但有时候则需要精确。在科学领域内,人们往往需要用精确的词语把客观事物描述得非常准确、精细。如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给萨达姆的最后通牒就是极其精确的:“必须于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午夜12点以前。”而且,这个时间是必须精确的。还有,我们外出乘车,无论是坐汽车、火车,还是飞机,时刻表上的时间都非常精确的,否则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乘车不便,也不利于交通的管理。
词义的模糊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在该精确时精确,该模糊时模糊,交际才能正常进行。同时,如果懂得慎重而巧妙地使用,词义的模糊性就能为我们的语言交际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张静.汉语语法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吕叔湘,熙著.语法修辞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7]邢福义主编.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吕剧;概述;市场规律;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172-01
一、吕剧概述
吕剧是全国戏剧种类之一,它起源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广饶县一带,迄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
吕剧产生并长期流传于乡间农村,大都是在穷苦农民艺人中传唱,其早期剧目多为历代艺人口头创作,其题材大多是从社会生活中某侧面,以典型的故事情节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地去表现人民群众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传统美德,赞扬劳苦大众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反映他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望、理想和要求,塑造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以描写各类妇女形象的戏为最多,对深受压迫和奴役的中国妇女表现出深切的同情,极力倾吐她们的心声,为她们伸张正义,受到广大妇女的厚爱。吕剧故有“贴心袄”、“拴老婆橛子”之称。因此,吕剧的基本剧目,具有取材于民间现实生活,能准确贴切地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感情;重于家庭伦理、夫妻关系、男女爱情、讽刺时弊、惩恶扬善方而的描述;语言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朴实、幽默风趣、土声土色、真切感人等艺术特色。
二、吕剧发展之策
尽管吕剧的创作和演出仍在进行,且时有令人惊喜的佳作出现,但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就总体而言却是不争的事实。
戏曲理论家郭汉城认为“文艺的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不相适应。戏剧跟不上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它在多种文艺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没有很好改变自己,迅速胜出,因而生存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吕剧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有待有效的保护和扶持,我们应为其创造出适合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使吕剧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一)吕剧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创新是吕剧艺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的有力保障,创新是吕剧艺术焕发生机与活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吕剧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创作上不断创新。首先,吕剧所表演的内容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充满了人民的情感。在表演的方法上有头有尾,交代的清楚;细节琐事,描写仔细,使人看了觉的非常亲切。例如吕剧的《借年》二姐的未婚夫来借过年吃的东西,她背着嫂嫂和父亲给他米面和鸡、鸭、鱼、肉,连花椒茴香都给他包上了。这些琐事没什么了不起,但观众听到这些话,很自然的对这位女性真挚的爱情起了深切的同情。所以,吕剧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地人民生活,就地取材,与传统文化互补共滋,谱写新时代生活旋律。其次,戏曲艺术将其主要表现手段称为“四功”,也即“唱、念、做、打”,吕剧中“念” 是方言的音韵,“唱”是便于方言音韵表情达意的声腔体系,“唱、念”较之于“做、打”显得更为重要,今后是否可在“做、打”上作些探索。三是题材上的突破,是否可以改改过去吕剧以小戏见长,一个故事、一条线索、一个冲突,家常里短、日常小事的风格。正如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刘桂成所说:“一部《补天》不能拯救整个吕剧,但是《补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振奋了吕剧界的精神,相信百年吕剧肯定能突出重围”。
(二)要资源整合和移植借鉴
在山东的地方戏中就有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剧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评戏等30多个剧种,这些地方戏大多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程式未稳,形式灵活,载歌载舞,有乐有趣,而且剧目大多取材于现实,贴近于乡村。吕剧虽保持着比较鲜活的特色,也有其不足。主要在于贫乏的曲牌无法应对繁复的剧情,使之欲同守纯粹而手段苍白,欲丰富手段却又担心失去自我,应借用地域优势,把山东地方戏的资源加以整合,把枝叶伸展到山东民歌中,再以京剧的范型来完善自己,最终把吕剧打造成真正代表山东戏剧水平的“鲁剧”。
(三)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1、树立品牌意识
吕剧作为大众文化产业的一种,要想发展,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吕剧需要在策划、制作、推广方面做足文章。从基础的剧本创作,到演员遴选、舞台设计,后期宣传,都有有计划,扎实做好。只有这样,吕剧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树立吕剧的新的品牌形象,让观众重新认识和接受。
2、走职业院团发展道路
过去,吕剧一直以业余庄户剧团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如今,这种形式已无法承担起吕剧继续发展的重任。当今吕剧要发展,必须走职业院团的道路。一是做好艺术呈现工作,吸引社会力量的注入与文化名人的参与;二是要使剧院作为生产车间,成为整个市场运作机制中的一部分;三是充分挖掘吕剧艺术的吸引力,实行适应吕剧传承发展的全新机制,探索促进吕剧发展的艺术生产方式和艺术资源配置方式,以剧组制的模式来推动艺术生产。
3、利用“三网融合”,打造吕剧文化产业链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进入“十一五”后,文化产业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现代广电、通讯和网络逐步实现“三网融合”,着实令人欢欣鼓舞。吕剧艺术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利用电台的广播、有线电视的连播,数字电视的专播,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的点播,新一代互联网的点阅和点播,适时打造吕剧文化产业的链条。
(四)吕剧衍生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一种文化产品一旦占领市场,将会衍生、发散它的产业链条,衍生产生链的发展,又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吕剧产业化的发展,同样需要衍生产业链的支撑与发展。
1、吕剧动漫产业。动漫产业是高科技背景下的高附加值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暴利蛋糕”和“黄金产业”。动漫艺术深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发展吕剧动漫产业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争取年轻一代的观众,从而为吕剧事业的发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2、吕剧时尚与吕剧卡通。以介绍吕剧新人新作、名人轶事、休闲娱乐等内容的吕剧时尚杂志和价廉物美的吕剧艺术卡通读物等,可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人群对吕剧艺术的消费需求,从而充分扩大吕剧艺术的衍生产业链条。
3、吕剧工艺品开发与吕剧文化旅游。挖据吕剧艺术的瑰宝,不断进行吕剧工艺品的开发,加强吕剧文化事业公共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文化旅游机制与体制,促进吕剧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五)吕剧文化市场的培植
文化市场的培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要发挥政府和文化事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作用,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建立网络式的“吕剧票友协会、吕剧之家、吕剧村”等,形成吕剧事业发展移固的“根据地”。
观众即市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戏曲拥有大量的观众成为可能,也就拥有了潜在的市场。从受众的角度讲,戏曲的观众按城乡分野,可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种。现在吕剧在城市的影响力确实不比以前,但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多忠实的观众群。农村观众很多,但却看不到演出。如果能够把活动范围扩大到广大农村,争取更多观众,则即可演出再创作,又可盈利。
(六)吕剧人才的传承与培养
吕剧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必须坚强对年轻演员的传承与培养。要注重新老演员的传承与传统剧目的传承。应发挥老演员对年轻演员的传帮带作用,鼓励年轻演员多参与表演,将人才培养与打造名剧联系起来,探索以戏带动培养吕剧艺术人才的途径,完成吕剧表演人才上的新老传承。吕剧表演人才的传承,需要有长远眼光,从基础抓起。可以成立专门的培养吕剧人才的学校或在高校里设置吕剧表演专业,使吕剧艺术由民间走向学校通过系统的教授与训练,培养专门的吕剧表演人才。
三、结束语
市场化是中国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契机。作为剧种之一的吕剧亦如此。在多元化的时代里,危机不等于消亡,我们期待在吕剧市场化的涅磐中,期待它的重生。
篇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制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6-0017-0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s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in China
Zhang Juan Ni Xiaojian (The Capetal Library, Beijing, 100021)
Abstract: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is generally adopted by the public library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abroa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this mode develops rapidly in our country and forms many model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compared with the foreign mod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ls of central-branch public library system domestic and abroad, and points the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Then purposes the strategies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implement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human and financial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a perfect funding mechanism.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CLC number: G258.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6-0017-04
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要求每个人都能方便快捷的获得图书馆信息资源,而总分馆体系被认为是实现普遍均等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最佳模式。总分馆制以其服务场馆布局合理、资源统一分配、服务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等优点成为欧美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普遍采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组织机制。近几年来,在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我国各地政府和图书馆界也开展了一系列总分馆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总分馆模式,但是与国际上真正的总分馆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总分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总分馆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建议。
1 国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模式
总分馆制是欧美等国家普遍采取的公共图书馆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这主要取决于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体制。在建设主体方面,英美日等各国法律都规定了“地方政府”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建设主体,主要负责保障图书馆建设所需的经费。“地方政府”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西方政府体系一般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一般包括郡、县等中级政府,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低于”中级政府的城市和其它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通过辖区内居民的税收承担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为了保证辖区内的居民能够获得均等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各地方政府通常根据公共图书馆建设/服务标准的要求,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在辖区内的市、镇、村设置规模不等的固定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形成统一管理的图书馆系统,即一个总分馆体系。
在管理体制上,地方政府一般不直接管理公共图书馆,而是交由图书馆委员会或图书馆管理局负责整个辖区内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宏观管理和规划,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和行政具体事务由馆长负责。运作机制上,总分馆实行资源的统一配置和共享,由总馆进行各类资源的统一采购、分编、加工和物流配送,建立统一的业务建设标准,采用统一的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美、英、日三国总分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见表1)。
2 我国总分馆模式分析
几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和公共图书馆也进行了总分馆体系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总分馆体系模式。按照人财物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将我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分为三种模式:联盟性质的总分馆、准总分馆模式和纯粹的总分馆模式。
2.1 联盟性质的总分馆模式
联盟性质的总分馆模式也称区域网络,即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及人事、财政关系的情况下,通过行业合作,在不同建设主体保障的资源之间建立起共享机制。总馆或者中心馆只在业务上对分馆进行指导和协调,包括文献资源的统一分编、统一服务平台建设和数字资源共享,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分馆或成员馆作为独立建制的图书馆,保持财产和人员的独立性。这种模式并未涉及人财物的管理,只实现了业务上的部分合作和协调,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不算总分馆形式,我国很多地区进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采用这种形式,典型的如上海中心图书馆体系、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杭州图书馆一证通等。
区域网络实现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服务平台的统一建设,但是由于这种模式是由图书馆发起而不是政府主导,并未涉及行政和财政隶属关系,人财物的管理仍归各馆,中心馆对分馆只有业务管理权而没有行政管理权,因此并不是真正的总分馆(表2)。
2.2 准总分馆模式
准总分馆模式是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及人事、财政关系的情况下,总馆负责全区域内文献资源的采购、分编、加工,同时指导和协调读者服务工作;分馆专事各种读者服务工作;总分馆之间实行通借通还。在建设主体方面,一般由政府主导,由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共同出资,共同作为建设主体推行总分馆制建设,代表性的如东莞集群图书馆、嘉兴城区总分馆体系、苏州总分馆模式。
准总分馆模式实现了建设主体的部分上移,上级政府参与到分馆的建设中,了相关文件并提供部分建设经费,总馆掌握了部分人事和业务管理权,但是由于缺乏图书馆法的保障,政府投入随意性较大,往往一次性投入而缺乏长效建设和保障机制。同时现有图书馆分级管理体制下,分馆在行政上仍然隶属于各级政府,因此,总分馆之间并未形成真正的经费统一管理、资源统一、人事统一的紧密的总分馆体系(表3)。
2.3 纯粹的总分馆模式
总分馆同属于一个建设主体,分馆是总馆的一个派出机构,人财物由总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管理,文献资源由总馆统一采购、分编、加工和调配。分馆从事读者服务工作,工作人员由总馆统一派出,总分馆之间实行一卡通用、通借通还、文献检索和数字资源共享服务。2005年,禅城区政府根据“佛山市禅城区建设文化名城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禅城区联合图书馆”,建设目标是:至2010年建成主馆1个、分馆8~9个的图书馆群,使每十万禅城区居民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2006年“禅城区联合图书馆”正式挂牌,至2007年已形成1个总馆、4个分馆,总馆直接管理分馆,服务标准统一,完全通借通还的总分馆体系。禅城区联合图书馆的建设机制是由区政府作为建设主体,街道办事处和当地企业共同参与,除分馆场地由街道办事处和当地企业免费提供外,其他办馆条件和经费均由区政府提供,分馆的运行成本完全纳入总馆。在资源配置和服务方面,其文献资源所有权全部归属总馆,人财物均由总馆统一管理调配、服务质量由总馆统一把握,形成全区图书馆统一采购、书目数据统一编制、书刊通借通还、资源完全共享的联合服务体系。[3]
3 我国总分馆制建设中的问题
通过对国外以及我国总分馆模式的分析,我们看出我国的总分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总分馆模式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首先,在建设主体方面,总分馆一般是由一个建设主体设置的一个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它们通常被称为一个图书馆。而我国总分馆体系中总馆和分馆分别由不同的建设主体独立建设或者多级政府共同作为建设主体,建立的分馆在财产权和行政隶属上属于本级政府,因此保持相对独立,它们通常不被认为是一个图书馆,而是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合作。
其次,总分馆模式是在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服务网点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一般由一定层级的地方政府作为建设主体,在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总体部署,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的一定标准进行合理布点,区域覆盖不到的范围通过流动图书馆进行补充服务。我国的总分馆一般还是按照行政区划的级别进行分馆建设,一般按照市级、区县级、乡镇街道、乃至行政村和社区的层级进行分馆建设。在总分馆建设中并未考虑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只是将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图书馆联系起来,实现某些资源的共享。
第三,在总分馆间的资源管理方面,总馆应该享有分馆的所有资源,包括设施设备、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我国的总分馆体系中,总馆只享有部分或全部文献资源的产权,其场地设备产权和工作人员的行政隶属一般隶属于各级政府,因此,总馆不能完全或真正意义上的对人财物进行管理和调配,也就不能在实际上保证统一的服务标准。
第四,总分馆建设的经费保障方面,一般来说各国都规定了总分馆的建设主体是地方政府,该政府具有较高的层级,如美国的地方政府是县和市,公共图书馆建设体制与财政体制基本一致,图书馆建设经费主要来自辖区内居民的税收,同时接受上级政府的资金补助,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如美国图书馆经费由地方、州和联邦三级政府承担,澳大利亚图书馆经费由州和地方两级政府承担。而我国总分馆建设中,分馆经费主要由各基层政府承担,在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财政普遍困难,很难保证分馆所需的各种经费。
4 我国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建议
体制障碍是我国总分馆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公共图书馆的分级建设和管理体制,对于隶属于不同政府、不同层级政府管辖的图书馆之间建立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服务为要求的总分馆制形成了坚固的体制壁垒。[4]因此,要改革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体制,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总分馆体系。
4.1 改革总分馆的建设和管理体制
建立总分馆制首先要解决建设主体的问题。我国目前按照行政区划分级设置和管理图书馆的体制造就了图书馆的多元建设主体和多层级管理单元,成为建设主体统一、管理单元统一的总分馆制的障碍。因此,改革我国现有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体制,实现建设主体的上移,由一定层级的政府承担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责任。根据于良芝等人提出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的调整方案:将大城市的区政府界定为全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将中等城市的市政府界定为整个城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将县级政府界定为全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5]
建设主体依据相关标准对行政区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进行合理规划,按照行政区范围内的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为依据进行分馆和服务点的布局。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市政府和县政府作为主要建设主体,分别建立城市总分馆系统和乡村总分馆系统。以市图书馆或县图书馆作为总馆,负责整个区域图书馆的运行,其它馆为分馆,负责读者服务;较远的地区配以流动服务车。
在总分馆的布局上,打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图书馆的布局模式,指定区域内一个较大的图书馆为总馆,按照服务人口和半径设置大小规模不等的中小型分馆。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原则:服务人口150万以上的地区设置大型馆1-2处,每50万人设置一座中型馆,每20万人设置一座小型馆。服务人口在20万~150万的地区,设置中型馆1处,每20万人设置一座小型馆;服务人口在20万以下的地区设置小型馆一处。[6]大型馆以读者乘公交或骑车60分钟(含等候与换乘时间)可以到达为宜,其服务半径为9公里;中型馆以30分钟为宜,其服务半径为6.5公里;小型馆以20分钟可以到达为宜,其服务半径为2.5公里。[7]
在总分馆管理中,政府设定图书馆委员会负责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图书馆宏观规划和管理,包括资金的预算申请,馆长的任命和馆员聘任以及服务的监督和评价。总分馆体系内部的行政管理权和业务管理权交由总馆馆长负责。
4.2 制定科学的总分馆运行机制
总分馆系统实行经费统一管理,资源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服务标准统一的模式。在总馆和分馆的功能划分上,总馆居于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和枢纽地位,在服务规范、采访编目、网上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承担主导和引导的作用,各分馆作为服务终端,直接面向大众,承担主要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馆具有业务管理权,制定统一的业务建设和服务标准,负责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在区域网络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掌握文献购置经费的使用权,由总馆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根据整个地区文献资源情况,合理采购和配置图书。文献编目加工方面,总馆建立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编目中心和加工中心,所有图书在总馆进行统一编目、加工,然后分别拨交到各分馆,各分馆只负责接收图书。除文献资源外,展览和各种活动也可由总馆进行共享。
读者服务方面,总馆制定统一的读者服务标识和读者服务规范,采用统一的读者服务系统,读者使用一张读者卡可以分享整个总分馆系统的所有文献资源,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一样,分馆没有的文献可通过物流进行调配。
在人员管理方面,总馆具有人事行政权。所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由总馆进行统一招聘、分配,人员可根据需要在总分馆之间自由调配。总分馆的所有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总馆根据岗位职责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工作人员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各项工作。
4.3 完善总分馆的经费保障机制
总分馆体系内的经费主要来自承担建设主体的地方政府,政府在辖区范围内通过征收税收来保证经费的来源,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同时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也要投入一定的比例。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情况,在以大城市市政府作为总分馆建设主体时,经费由市政府承担;由大城市的区政府作为全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时,经费主要由区政府承担,市政府财政作补充;在以中等城市作为整个城区公共书馆的建设主体时,经费主要由市政府承担,省级政府财政作补充;由县级政府做为建设主体时,由县级政府的税收为主要来源,市级和省级政府进行财政补助。在经济较为贫困的省区,如西部不发达地区可由中央政府以专项资金进行转移支付,以基本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均等公共图书馆服务。同时,以法律形式对各级政府的公共图书馆经费支出比例予以规定。此外还要积极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募集民间资金和个人捐款。
参考文献:
[1][3][4][5]邱冠华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9-33,152-153,198,203.
[2]沈丽云.日本图书馆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43.
[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