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的研究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57)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双方合作层次较浅等问题。本文在对合作各方的利益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利益保障措施,旨在推动校企合作走向持续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利益;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03-02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吴健(1981-),女,湖北安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教学改革、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一、引言
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职业教育就提出了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2015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广西调研时指出,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质量提升,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主动对接经济、服务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能强国已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策。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经历了规模与数量的扩张后,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之间的合作多为提供实训岗位、捐助教学设备等浅层次的合作,并没有深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本文通过对各方主体利益点的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如何与企业建立起长效的合作。
二、合作主体的利益点分析
无论高职教育哪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都是基于双方的合作,而合作是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校企双方如果预期到合作会给自身带来好处,合作才有可能开展和运行。因此,要解决校企合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关键是回答“凭什么合作”的问题,即寻找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点”就成为了促进高职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关键。
1、企业
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其追求的根本目标各不相同。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标也离不开经济利益,包括人才资源供给和技术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在提高企业声誉、共享学校资源等方面的获得的收益。学校拥有的这些资源和优势,也是企业追求的利益所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高低也取决于合作是否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1)获得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许多行业出现技术人才“招工难”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现象,高职人才并不能准确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到企业实习,可以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缓解企业临时工作或辅助工作的人力需求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还能优先选择优秀的毕业生,获得适应其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人才。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期望中,人力资本需求占据着较重的比例:得到合格、可用的后备人力资源占 88%;改善员工结构占 52.6%;为技术更新做人员储备占 52.6%。正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黎明在2008年“双百”论坛中所说的,和高职的合作应该能非常有效地帮助华为及其合作伙伴,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提升企业的发展。
(2)获得学校各种可利用的资源
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希望可以共享院校所拥用的基础设施如图书馆、体育场和无形的知识信息资源,依托高职院校资源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等,通过学校“双师型”教师对员工最优化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校企合作不仅是资源合作,还是技术合作。企业可以借助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与技术服务,解决技术、管理、经验方面的难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企业形象的建立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途径,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使企业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是企业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因此,企业希望通过对教育的支持,间接起到宣传作用,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在与高职院校长期的合作发展中,也产生了针对学生群体的广告效应,无形中扩大了企业的宣传力度。我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期望的调查中,“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提升形象”也占到48.9%的较高比例。
2、学校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特殊性,校企合作中学校更注重长效性合作,并且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相对较高。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目的主要包括企业提供的实训基地、资金、信息、设备、提供兼职教师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有在校企合作双方利益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双方的合作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1)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均指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仅靠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企业资源,并利用资源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并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此外,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借助企业的信息优势,参考企业的人才质量标准,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完善专业建设。这种顺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培养既能顶岗操作又不乏后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2)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校企合作离开了教师的参与,就不可能做深做透。而“双师型”教师,在校企合作的发展过程中更是起到主导作用,“双师型”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的学生。可以说,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是要有“双师型”教师。但我国高职院校的现有情况是,“双师型”教师显得尤为短缺,而大多数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因此,学校希望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为专业教师提供去企业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从而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有助于学校硬实力的改善
基于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用于实操。而高职院校的资金有限,在实训基地建设、设施设备投入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制约实践教学的进展。因此,学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企业的资助,如捐赠、免费使用等形式,这将有助于改进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校经济效益。
3、学生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而实际中学校和企业却往往忽视或忽略学生的真实利益。对于学生来说,更为关注和关心的是未来的去向和发展。这一方面要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获得真才实学,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从职业转型到事业打下基础。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更多的锻炼和实践机会,学会课堂中很难学到的知识和各种技能,从而为今后的生涯发展以及追求事业进步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学生也期望在企业实践中能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获得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一定数额的酬劳。
三、利益保障措施研究
组织间合作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共同利益,没有利益的驱动,合作不可能深入长久,校企合作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说,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公益组织。通过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契合度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在各利益主体间建立良好的利益保障机制,即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地协调各主体的利益,是维持良好合作关系、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
1、转变观念,提高校企合作意识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建立合作关系时,双方都要端正合作目的,树立正确的利益价值观,不能只看眼前的好处,而应关注长远的利益。高职院校不能只是为了完成项目申报任务或是办学水平评估验收等工作而进行校企合作,同时,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不能只追求合作的形式、数量。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专业、学校的长远发展。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也不能只以盈利为目标,忽视校企合作的教育功能,应该看到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活力和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2、换位思考,为企业创造服务
校企合作中企业之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在深度的合作中,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获得收益并不明显。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合作企业寻找利益点,并深入挖掘自身潜能,主动为企业创造服务。比如,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等应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减少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时间和资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科研项目,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的教师队伍,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此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主题联欢会、比赛项目、募捐等各种活动,帮助合作企业和其他组织建立联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各方利益的实现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确保各方利益的实现,有必要成立由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学校等各方代表组成的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相关基础文件的制定,并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监控和评估,实现对学生、教师、合作企业的全程监督和适时考核,防止利益主体偏离积极合作,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在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实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参与管理,有效权衡各方主体的利益需求,并邀请企业共同商讨决策,逐步使企业由校企合作的接受者转变为促进者,真正实现校企的互动双赢。
4、构建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化解矛盾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组织文化、价值理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而差异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往往导致双方在合作时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矛盾。如果缺乏及时的沟通和制度化的表达渠道,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累积到一定的程度甚至容易导致合作的破裂。所以,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还应设置专门的利益诉求平台,使合作双方的利益诉求可以通过公开的渠道,传达至双方的决策机构。此外,学生虽然是校企合作的直接受益人,但校企合作双方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利益诉求。因此,还应加强学生利益诉求的反映和沟通渠道,从而正真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
四、小结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合作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这既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础,也有可能成为双方矛盾产生的根源。因此,我们在合作中要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地采取各种利益保障措施,确保各个主体利益的实现,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但这个长效机制的形成除了学校和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各级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保障和支持,这也是有待后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澧生,张华,成立平.基于利益机制的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7:157-158.
[2] 邱明娟.利益相关者参与下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3.
[3] 王翠华.高职院校与企业伙伴关系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4] 王斌,张英杰.企业参与职教校企合作利益诉求调查与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2,5:5-7.
篇2
【关键词】暴力;对比研究;学生;精神卫生
【中图分类号】R395.6 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8-03
暴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15~44岁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校园暴力作为暴力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学生和教师)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伴随青春期发育、体能增强,行为能力提高,但情绪不稳定,易受益惑,加之同伴影响力增加,反权威、寻求独立等特征,青少年最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往往也是暴力的始作俑者。据WH0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的年发生率高达60%。为了解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3-4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柳州市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柳州市全日制中学15所(普通高中3所,重点高中3所,职业高中3所,普通初中4所,重点初中2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个班,共调查学生3285名,收回有效问卷3173份,有效应答率为96.59%。年龄12~22岁,平均(15.18±1.82)岁。汉族学生1664名,壮族学生1277名,其他民族学生232名;男生1339名,女生1834名;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重点初中、普通初中人数分别为597,699,577,471和829名。
1.2方法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易导致伤害的行为、不健康、网络成瘾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缺乏运动锻炼行为以及不良饮食行为共6个方面。本文只对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由9项指标组成,分别从躯体暴力、言语暴力、性暴力、情感忽视、不安全感等不同侧面来反映。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校医和班主任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限时统一回收,学生独立完成。
1.3暴力定义采用WHO关于暴力的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剥夺的行为。校园暴力倾向包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本研究将“凡遭遇过1次或1次以上暴力事件者”定义为1例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1.4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判定标准
由以往12个月中发生的不良心理一情绪问题组成:“孤独感”、“学习压力”(因学习负担或成绩而心情郁闷)、“失眠”(担心某事)、“伤心绝望”(持续2周以上且停止日常活动)、产生自杀意念5项指标中“经常”或“总是”答案的为阳性,同时有2项以上指标为阳性的为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
1.5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计算各项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频数和百分率,百分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不同性别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在过去1a中有2020人在校园或往返学校的路途中遭遇暴力,发生率为63.66%,其中男生为71.40%(956/1339),女生为58.02%(106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3,P
2.2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中,初中生、高中生、职业高中学生暴力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9.31%(901/1300),55.63%(721/1296),68.98%(39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8,P
2.3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根据长期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组成情况,将学生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与隔代家庭(长期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没有父母亲)5种类型。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人群,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暴力行为的报告率见表2。
2.4有暴力行为学生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情况有打架(躯体暴力)的学生同时伴有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31.12%,无打架行为的为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7,P
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54.40%,无被恶意取笑行为的为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99,P
3 讨论
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有文献报道,在我国中学校园内,以斗殴打架、勒索财物等为典型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另外,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63.66%,其中言语暴力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6.52%;躯体暴力、犯和抢掠占了43.59%。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暴力,都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心理造成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
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暴力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均是男生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的生理特点有关。一方面由于男女生暴力的表现形式不同,面对冲突时男性倾向于采用武力解决,而女性倾向于采用间接的语言形式解决,比如疏远、排斥、诽谤等;另一方面男性的社会角色鼓励其采取武力攻击。可见男生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也是重点预防的对象。
破碎家庭的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孩子遭受暴力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可能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缺乏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成为弱势人群,从而导致暴力概率增加。
暴力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可能一方面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被施暴的同学逐渐摆脱了身体上的弱势,从而减少了暴力行为发生的概率,提示应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篇3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中小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暴力定义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从医学的角度对校园暴力做出了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简而言之,和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界定为校园暴力。由于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叙述的是中小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欺凌行为。
2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2.1家庭原因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上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家长在各种矛盾与利益的选择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秉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而长期处于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国内有调查显示,当家庭中出现亲密伴侣暴力时,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攻击等适应方面的问题。而儿童一旦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就可能引发问题行为。国内学者李涛等发现,儿童社会适应的不良通常表现为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攻击、违纪、多动等违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行为;内化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发生在个体内部的消极情绪问题。
2.2暴力传媒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新的传媒方式正在不断滋长。生长于新世纪时期的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新兴媒介的影响,这些新兴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和网络游戏等。由于电视电影节目良莠不齐,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并没有发展完全,因此观看这些电视暴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这些节目的替代强化,将自己代入电视节目,容易幻想自己就是电视中的暴力人物,潜移默化地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攻击行为。而相较于电影电视中的角色,电子游戏中游戏者可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属于直接强化,即游戏者如果表现出攻击性就会得到奖赏,这种对暴力的直接参与强化了攻击行为,将使攻击行为增加。因此网络暴力游戏是诱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3学校原因
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轻德育重智育,一昧地教书却忽略了育人。缺乏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使学生只注重成绩,忽视自己道德建设。而学校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不作橐彩堑贾滦T氨┝ο窒舐沤不止的原因之一。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有些学校为了维护政绩形象,秉持“家丑不外传”的观念,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低调处理,将欺凌行为简单的定义为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因此不但不为受害学生讨回公道,还积极做受害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不追究到底。有很多受害学生和家长由于不想招惹更多麻烦,往往选择接受道歉或者隐忍转校,对施暴者的追究往往也不了了之,这无疑会纵容和强化施暴者“恃强凌弱”的思维和行为。
2.4政府原因
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及相关政策,没有形成有效而又明确的依据来认定“校园欺凌”事件,使得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经常会不了了之。而受《未成年保护法》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上都会从轻处理,或是由家长带回去教育。因此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没有明确保护暴力受害者的法律,以及由于对未成年犯罪的宽大处理,使得施暴者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惩罚。特别是对于处于十四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无责任能力,因此在违法犯罪后不会被判刑,只是让家长领回家教育。这使得很多受害者家长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情况下,会鼓励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校园暴力,而这种方式无疑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3校园暴力的防治
3.1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却也是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情绪特征及其控制机制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父母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负性养育方式越多,其子女有更高的愤怒情绪,并容易在特定情境中向外表达。因此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耐心引导而不是拳打脚踢。平时要注重于孩子进行交流,关心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对待孩子所遇到的困扰能及时知晓,与孩子保持沟通,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化家庭。而对待家庭内部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问题,可采取系统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对改善青少年家庭环境、减少青少年家庭内的暴力行为有协助作用。有利于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2媒介方面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感、培养社会支持体系和应对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电视媒体和电子游戏诱惑,试图使用虚拟世界作为替代来缓解现实中的社交问题。青少年学生很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抑郁不得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与同学关系紧张淡漠才沉迷网络。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交往中体验乐趣意义,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依赖。而对于一些沉迷网络游戏不能立即抵制诱惑的青少年,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亲社会视频游戏。通过亲社会这一游戏使其远离暴力游戏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亲社会行为纳入自己的意识,减少暴力行为。已有研究显示,亲社会视频游戏会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青少年的攻击。
3.3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定期督促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欺凌行为的界定与后果,并且可通过小品、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体验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内心感受。定期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热爱生命,敬重生命,同时能够懂法、守法、用法。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并将学校心理辅导机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找到地方去解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与学生多加接触,留心有异常情绪的学生,及时的给他们心理帮助和辅导。同时应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方面的意识,教给学生对遇到暴力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不至于孤立无援。由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时注重对孩子进行自信心及社交能力训练,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产生自信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4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校园安全立法工作,完善校园暴力立法行为。健全暴力行为惩治制度,让欺凌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被欺凌的孩子起来反抗。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工读学校,对那些有暴力行为,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但是不至于送入少管所的青少年,送入工读学校就读。在工读学校应该进行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处于学习黄金期的青少年不至于荒废学业,同时建立职业教育,让青少年在工x学校里学会一技之长,这样以后进入社会,能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至于无所事事。更要进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能够真正的懂法、守法、用法,明确法律的界限。
4小结
校园暴力的频发,我们不能集中于哪一方面的过错,也不能忽视每一个方面的原因。对校园暴力的杜绝与预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就能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还孩子一个清平世界。
参考文献
[1] 秦秀清,朱双燕.论校园暴力的类型及主体特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11,24(1):32-34.
[2] 李涛,徐振兴,等.亲密伴侣暴力中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48-1456.
[3] 邵阳,谢斌.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篇4
美国安全保卫管理体制的特点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地校园治安状况日益恶化,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甚至出现了多起校园骚乱。面对学校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状况,华盛顿州第一个制定了相关法令,在各个高校建立警察机构。紧接着,各个州相继制定了保卫高校安全的法律。在90年代,美国政府还制定了《校园安全法》,正式确认了美国高校的警察制度,以此来加强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使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有法可依。
如今,美国在学校安全保卫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如《校园禁枪法》和《校园、社会禁毒及安全法》等。《校园禁枪法》规定所有接受美国联邦教育基金的地区必须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法案》,严格禁止在校学生携带任何枪支进入校园,否则学校将有权对学生做出开除的处分。由于的泛滥也容易引起暴力,对整个校园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美国议会又通过了《校园、社会禁毒及安全法》,此法律为防止校园暴力发生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顺应时代要求,总结了新形势下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的新特点,丰富和深化了《校园安全法》的部分内容。
科学的安全保卫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人员对高校保卫工作的态度和认识。因此,先进的安全保卫理念对整个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美国校园的安全保卫部门认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和任务就是保护生命,有着极强的责任意识。美国的校园安全保卫队伍大都来自于高校的毕业生以及退役军人或者警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拥有较高的学历,比如硕士、博士毕业生大有人在。而且在应聘学校警察时还需要通过各方面严格的测试才能上岗。美国校园警察也较为重视为在校人员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例如,学生忘记带宿舍钥匙,只要一个电话,校园警察就会前来帮助;夜晚只要学生提出要求,校园警察就会义务护送学生。一般情况下,校园警察的巡逻车里都配备有急救包和药品,随时为伤者服务。
完善的校园警察制度 校园警察制度是美国校园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以前,美国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并没有现在这样严格,只有相关的保安人员负责看守停车场以及相关的校园教学设备等。为了应对日益猖獗的违法犯罪活动,保卫师生安全,美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完善的校园警察体制。
美国的校园警察部门并不隶属于当地的警察局,而是由各自相应的学校来管辖。其人员大体由三部分构成:正式警察、保安人员和临时负责安全工作的学生。正式警察有执法权,持有枪械,同时配有相应的警徽、警衔、制服等。保安人员则没有执法权,同时也不能够持枪,他们的任务是负责看守停车场和相应的教学设备等。临时负责保卫工作的学生则是学校雇用的,一般负责巡逻等工作。校园警察的任务就是保卫学校师生的安全不受侵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负责学校安全事务防范,及消防、交通和急救等各方面的工作。美国的校园警察部门不同于当地警察局,因为他们还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区别。
先进的技术设施设备 美国的高校并没有围墙,校园内的道路和校园外的公路都属于全社会的公共道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穿越,可以说校园是完全开放的。因此,一些传统的安全保卫设备早已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于是,美国各高校充分依靠新技术,纷纷启用了新的安全设备。例如,多功能的防火、防盗等监控严密的信息安全系统,使得校园安全保卫系统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格局。
一般来说,各高校都建有完备的电子监控系统控制中心,在各个交通要道、停车场乃至各个教室都会安装有摄像头,以对学校的每一个公共场所做到全天候的全面监控。整个监控中心不仅有监控,而且也集报警、调度、救助等多功能为一体。校园的各处都会有相应的报警电话亭,随时准备接受各种救助。报警电话亭的电话直接与监控中心连通,只要拿起电话,监控中心就能够确定报警人员的具置,并立即派人员去处理。另外,监控中心还配有相应的电话录音分析系统,通过这个分析系统与地方警察部门的信息库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及时确认当事者的身份。
美国安全保卫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高校安全保卫经验作为推动校园安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不分国界的,能够为不同的国家所借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的高校安全保卫管理体制对我国有着较多借鉴意义。
加强高校安全立法 纵观整个美国的校园安全立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立法是提高校园安全的前提条件。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条文,才能够为整个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校园执法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在校园安全立法方面仍然处于薄弱的环节,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学校师生的安全提供坚强的后盾。
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美国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大都具有较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应当借鉴这种科学的安全保卫理念,强化高校安保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也应当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扎实地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
建立高校警务站,实现安全管理社会化 美国为保障校园安全建立了一整套校园警察制度。在警察执法权方面,我国和美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当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让当地公安机关在各个高校设立警务站,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社会化,以提升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篇5
德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初中教师应在各科课程内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德育教学当中还应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健康安全的成长,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注重德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德育教学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学并未受到重视
虽然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德育教学依旧没有引起部分学校的重视,部分学校依旧以学生的课业为主,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并未进行实质性的德育教学,往往将课时用于教授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性学科,而德育教学并未拥有过多的课时。不仅如此,教师在教授课程过程中,也更偏向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校不注重学生的德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滋生心理问题,教师与学校不加以引导,学生便会逐渐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
(二)安全教育未收到重视
部分学校虽然实行了德育教学,然而并未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部分课程如体育、化学实验等,学生在活动或实验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害。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却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或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不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即使教师对部分行为明令禁止,而学生依旧不愿以遵守,往往因此受到伤害。
(三)教师心理辅导不及时
如今,校园暴力频繁出现,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师德育教学中安全教育存在问题。教师对学生心理活动关注度不高,大部分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便不再关心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毫无了解。学生在初中便需承受中考以及学习的双重压力,心理难免出现问题,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口角,进而演变成打架甚至是聚众斗殴。学生出现斗殴现象后,学校以及教师的处理方式也极为简单,往往不问缘由直接进行处罚,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德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教学
现今,德育教学已逐渐引起各学校的重视,学校开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部分学校还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教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应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德育教学当中,教师鼓励学生见义勇为,如碰到抢劫、偷窃等行为应及时制止。但是,如果教师在教授学生见义勇为的过程中,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不确定性以及初中生能力有限的问题,便会使学生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教授“见义巧为”,如记住歹徒的相貌或特征、大声呼喊、报警等方式制止犯罪,注重自身安全的保护。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邀请专业的讲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安全教育。讲师可向学生详细讲解保护学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向学生介绍部分法律法规的遵守是为了维护学生自身安全,令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从而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降低意外事故产生的概率。
(二)课外活动
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得到解脱,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品质也有所帮助。学校所组织的活动应对学生德育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将安全教育渗透入活动当中,从而令学生在实际活动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形成安全意识。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技巧,在生活当中不仅可以自救,同时也可以救助他人。学校组织活动,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学校可组织学生对附近住户中的孤寡老人进行帮助,活动过程中,学校应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与保护,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在学生过马路时,应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从而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当学生到达老人住处并开始活动时,教师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事情,如烧水、擦高处玻璃等工作,教师应先确认工作的危险性,并为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在帮助老人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而通过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学生也会逐渐掌握安全用电、用火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保护自我的能力。
(三)教师做好学生工作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也证明学生逐渐步入了青春期。该时期大部分学生具有冲动、易怒的特性。同学之间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教师应在平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以及情感波动,避免学生之间发生肢体冲突,若学生之间发生口角,教师也不应对某一学生进行批评,应仔细调查事情的经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断。教师还可依次找学生谈心,与学生交流课程或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外,也应要求学生抵制暴力,教授学生理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保护了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教师可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产生冲突的时候,积极找教师进行调节,从而令学生能够理智的面对冲突、解决问题。教师还可在班会当中播放部分校园斗殴的视屏,让学生知晓校园暴力的后果,从而对校园暴力进行抵制。教师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够令学生对集体更为热爱,也对安全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应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同时,也不忘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从而令学生的生活得到保障,发展更为顺利,为学生之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篇6
关键词:语言暴力;教师;中小学;述评
新修订的《未成年保护法》于2007年6月1号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随着新版《未成年保护法》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教师体罚学生的这种行为暴力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但与之相随的是一些诸如侮辱谩骂、讽刺嘲笑等方式逐渐呈上升的趋势。这种方式被称为语言暴力。它虽不是体罚,但却比体罚更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教师这种语言暴力现象和其导致的后果也常有披露,希望借此让人们对语言暴力这一现象有足够的重视。但即便是这样,教师语言暴力在目前的中小学校园中也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中国知网为资料来源,对所搜集的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以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为应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概况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对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并辅以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张雪梅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运用了调查法这个研究方法外,其余的13位研究者都是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来研究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
研究视角是社会立法、执教环境这个社会视角、教师自身素质积累与提升这个学校视角和家长监督反馈这个家庭视角相结合。社会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学校视角的文章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家庭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其对策》、《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和《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由于研究者们在进行问
题研究时所采用的是多视角相结合,所以文章的视角分类也是有交叉的。
从所搜集的15篇文章来看,除了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研究者们的研究路径基本一致。开篇先对语言暴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它的成因和对策。张雪梅的调研报告则是以调研情况和对应的统计图表开篇,然后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研究
对于语言暴力概念的内涵界定,研究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从表现形式、表达途径及形成后果这三方面来进行综合界定的。但桑青松的界定更为科学、全面。他认为,语言暴力是指诉诸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 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1]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研究
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研究者们的分析虽然或宽泛或细微,但其观点都基本一致,综合起来有教师自身素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方面:
1.教师师德修养缺失。
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快速发展,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多元化。这样的大环境,使得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匮乏和缺失,师德素养出现了“知行背离”。[1][4][5][6][11] 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占据了主导,甚至会把自己的个人负面情绪宣泄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施以语言暴力。除此之外,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当,[2]认为教师就应掌控一切话语权,在师生关系处于绝对的主导者、权威者。
2.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由于生活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节奏较快,以及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教师普遍心理压力过大。[2][4][13] 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缓解途径,教师便把对学生使用暴力性语言作为一个宣泄压力的出口,以对学生实行语言暴力这种方式来排解自身压力,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这也是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关注的一个因素。
3.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存在一些与实际的教学不相吻合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5] 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否,以及在校表现的良好与否都与教师的晋升和职称等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失去耐性,进而采用语言暴力就不足为奇了。[6]同时,我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激烈的教育竞争,使得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容易恶言相向,使他们更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6]
4.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一切言行必须无条件服从,稍有冲撞和冒犯都是大逆不道,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家长也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教,认为教师的责骂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在这种大的社会期望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也就持续并生长着。
这一点在桑青松的《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和陈燕红的《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都有所提及。
(三)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归纳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种种对策,可综合为教师自身方面研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两个大方面:#p#分页标题#e#
1.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在教师的再教育过程中要以德育为重,德育的加强是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2][4]培养教师个性品质的健康。同时,教师应树立对话意识,培养对话精神,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5] 此外,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还应研究批评的艺术,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共创师生和谐。
2.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健全的心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障之一。要使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应该在学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每个老师要上好心理辅导课,并聘请心理老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6]对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呵护方面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5]
3.营造良好的执教环境
良好的执教环境是减少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社会要通过政策调控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执教环境,引导社会更新教育理念,[4]改善教师聘用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变应试教育为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完善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
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中,能够看到对教师行为包括语言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相关条款亦缺失。在立法遏制教师语言暴力方面,地方法规已先行了一步。《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 23 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不得有侮辱、诽谤、歧视、恐吓、贬损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9]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应更完善外,教师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家长则要依法实行监督机制,[1]对于学生,更应该加强他们权利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依法执教。[4]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已有的研究对将来针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和对策问题的深化和细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相对来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弥补和克服这些不足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一)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研究者们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普遍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只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缺乏将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的研究与相应独立学科的理论间的合理联结。教育科学研究在理论层面首先应该指向教育理论本身,如果没有适当的概念框架,科学研究要么是盲目的,要么是无效的。因此,在今后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寻求适合的理论来支撑所进行的研究过程及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二)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多采用定性描述分析,只有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采用了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但她们所做的定量研究的调查范围小、样本少,其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而且这些定量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上,假设检验式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这不利于研究的深入、细化。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将定性讨论与简单的描述分析提升到更为严格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不够
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与深入。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单从某个学科介入研究虽有重要的学科意义但也难免存在本学科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融,在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同时,也应考虑采用经济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四)缺乏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
纵观有关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所有文献,每个研究者在进行问题研究时的着眼点都是学生,都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谋求学生的利益最大化的。所分析的原因大都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也大都是如何从教师自身做起。对教师自身的身心、教师的执教环境和当前的教育制度虽然都有所涉及,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还是有所缺失,今后的研究中,可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行性对策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五)深入的个性化研究不足
现有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进行研究的,缺乏分层分类的视角。群体的研究注重了共性,但同时也忽视了群体不同成员的个性。这使得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例如在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可以对于教师的性别、年龄段、教龄、学历和职称做一个分层研究。显然,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语言暴力程度是不同的,暴力的成因和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也是不同的。研究者们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对此问题做出区别性的分析探讨。今后,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可采取分层研究,可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体现了研究者们严谨的态度和开阔的思维。但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会在将来的一段时期继续存在着。研究者们所分析的原因是否透彻,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这些仍有待检验和反思。也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仍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2] 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
[3] 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J].中国教师,2006,2.
[4]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5.#p#分页标题#e#
[5] 付志娟.教师课堂暴力浅析[J].教师教育探索,2008,12.
[6] 陈华安.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7]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8] 文清.教师语言暴力源于心理压力[N].北京科技报(健康•心理),2004-02-25(B26).
[9] 朱磊.立法应向教师暴力说不[N].法制日报(立法•人大),2006-02-28.(003).
[10] 韩宏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11).
[11] 陈燕红.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J].教育理论研究,2008,1.
篇7
关键词:日本 现代教育 问题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改革,确立了现代教育制度。日本的现代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各个门类各个层次的人材,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经济腾飞之路,创造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奇迹。可以说,现代教育对日本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日本的现代教育也出现了种种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学历主义的负面影响
日本是奉行学历主义的社会,又称为“学历社会”。所谓“学历社会”指在这个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甚至人格评价等不由其出身门第和实际能力决定,而由其教育程度的基本标志――学历来决定。
近代在否定封建等级身分制时,学历主义显示了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但是,过分追求学历以学历定终身的作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大学精英教育阶段,人们围绕升入大学而竞争,在大学教育普及化后,又围绕升入一流名牌大学而竞争。一时间“考试战争”、“考试地狱”、“四当五落”(睡4小时可以考中,睡5小时落榜)以及“一浪”(一次落榜)、“二浪”(二次落榜)、“三浪”(三次落榜)等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在学历主义的影响下,日本的教育成为“应试”型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强调机械记忆,缺乏创造力。培养出“模仿型”而非“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在学历主义的影响下,60年代建立起“学力偏差值”(即标准分)进行高中升大学成绩的统计。后来“学力偏差值”推广到中学小学中,成为家长、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为提高“学力偏差值”,学生被迫进入各种私塾和各种补习学校,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在学历主义的影响下,日本偏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导致青少年精神空虚,人们感叹“教育的荒废”、“心灵的荒废”。
二、划一主义、平均主义的弊端
战后日本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化和学制单一化,在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保持全国教育水平的一致,文部省对中小学、高中课程以统一基准进行设置,但是,由于具体执行中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各地区差别和地区特色,不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长,采取“平均主义”、统一模式的教育。校内缺乏合理竞争,甚至运动会中为鼓励全员参加而预先规定好比赛结果。日本的各级教育机关常常在平衡各种关系中大伤脑筋。“平均主义”、“划一主义”使得日本教育培养出了“千人一面”的人材,培养出善于执行命令,缺少主动开拓精神的人材。这种划一主义、平均主义与日本传统的集团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集团主义影响下,任何脱离集团的个人行为都受到排斥和抹杀。在一定范围内,这种集团主义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划一主义、平均主义”使得日本为适应全球化浪潮而进行结构性改革时步履艰难,这与21世纪国际社会对人材培养提出的要求不相符合,
三、经济发达、心灵空虚
伴随着经济发展,日本的社会环境、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学历主义”和“划一主义”等一系列教育痼疾尚未治愈之时,日本现代教育中又出现“拒绝上学”、“异己灭”、“校内暴力”“、”等一系列问题。
1.“拒绝上学”。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突飞猛进之时,学校中出现了拒绝上学的孩子,70、80年代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90年代后愈发突出,其中,每60个中学生中有一人长期不到校。日本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导致“拒绝上学”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心理压抑、交往障碍等所致。为帮助“拒绝上学”的孩子,各地各校采取了各种对策,开展精神疗法、住宿疗法、访问疗法、家庭疗法等种种尝试。一些地方还举办免费夜校为“拒绝上学”的孩子补习功课。京都开设“惑星学校”、冈山开设“地球学校”对不上学的孩子开展特色教育。一些地方举办了“拒绝上学”的海外研修班。然而,“拒绝上学”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进入21世纪,这一问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着。
2.“异己灭”。“异己灭”是指在校内外,学生间由一定的一方,向特定的一方施加的肉体或精神上的侵害和虐待。“异己灭” 既是日文“いじめ”的音译,又有“排除异己,结伙疏远、打击某一方”的含义,这一译法形象地体现了原文含义。“异己灭”的主要表现是心理层面上“冷漠”、“不予理睬”,物理层面上“藏东西”、“破坏物品”,暴力层面上“殴打”、“推搡”、“脚踢”等。日本“异己灭”由来已久,早在“寺子屋”时代就有“异己灭”现象,后来这一恶习广泛存在于学校、军队、企业中。80年代以来,校内“异己灭”的规模和内容愈演愈烈,作为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和人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不断报道学校因“异己灭”出现人身伤害事件,严重时导致当事人自杀或被残害致死。据统计,有过被欺辱经历的学生,占中小学学生的11%,高中的9%。在中学生中,这一数字一度达到了17.5%,几乎每一个5个中学生就有一个被“异己灭”的经历。伴随着“异己灭”出现的是关联词是“校园暴力”,尤其在美国屡次发生严重的校园枪击暴力事件之后,日本教育界再次呼吁关注这一问题。在日本,“异己灭”也是“拒绝上学”的一个原因。“异己灭”、“校园暴力”已成为教育和社会的一大弊病。这种病态现象反映了日本社会和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3.“”。所谓“”,是双向互动的:日本少女(特别是尚未走向社会的女中学生)接受日本成年男子的“援助”――货币、服装、饰品、食品等物质享受;成年男子接受日本少女的“援助”――所谓“女性的奉献”。据报道,“”在女子高中生中的比例高得令人吃惊,高二女学生中有32.3%有行为,高三女学生更高达44.7%。朝日电视台等颇有影响的媒体还将此制作成娱乐节目公开播放,并公开“女”的联系电话、价格、玉照等。事实上,“”并不仅仅存在于女中学生中,还广泛存在于女大学生、女护士、女教师、家庭主妇等等日本女性之中。“”已成为日本一个越来越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不上学”、“异己灭”、“校内暴力”、“”等一系列问题与少子化、家庭教育能力低下、学历主义倾向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影响及其他社会因素有关。
纵观日本教育的成败得失,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亦有其与生惧来的阴暗面与难以克服的弊端。为此,日本正在千方百计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以寻求出路。
四、对中国的启示
作为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中国和日本两国国情不同,教育基础不同,存在问题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各自不同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正在重复或再现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种种历程,也正在或即将面临相似的教育问题。如:日本的“学历主义”在中国现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对于日本的“划一主义、平均主义”,中国是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鸿沟,是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相对于日本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上学”现象,中国却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 “失学”现象;在校园暴力事件方面,从小、中学直至大学都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中国对此还没有提高到全社会研究和关注的层面上来;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冲击,日本的“”现象在中国大学生中也有所表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转变,还需要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开展教育实践,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配合。如何吸取前车之鉴,避免“学历主义”的弊端、消除教育的地区差异、处理普及教育与鼓励竞争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人生观和道德教育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日本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石井透:《日本战后教育的回顾与反思》,王符、于兵译,暨南大学,1991。
[3]本山幸彦:《近世国家の教育思想》,日・思文2001。
[4]大森直树:《日本教育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刘悦译,《外国教育研究》,2007.4。
[5]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6.1。
[6]史 朝:《中国的日本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5.2。
[7]田 恒:《日本战后体制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8]梁忠义:《日本教育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型人格障碍对患者以及社会可造成有形或无形的伤害;而且无论是使用行为还是药物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但研究人员发现可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时对此种障碍进行预防。预防是指,在障碍发生前介入干预治疗。针对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介入预防措施会比较有效。
型行为开始于儿童期,并在后青春期达到高峰;具有型行为的儿童中,有10%-30%会在成年后发展出型人格障碍。成年后,患者的人格固化,使得型人格障碍难以治疗。
风险因子
型行为的发生风险贯穿整个胎儿期至青春期。其中的非可变风险因子(例如遗传因素),对预防来说意义不大。但像学业表现差、校园暴力及环境因素这样的可调控风险因子,对于开展及时的预防策略来说,意义非凡。
较差的学业表现:一项针对14岁以下儿童的研究发现,较差的学校表现与未来的型行为有重要联系。但我们还不清楚学业表现差完全是由于IQ低,还是受学校环境或教师个人素质这样的因素影响。
欺凌:欺凌可以有不同表现形式,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身体的。身体欺凌是型发育的主要预测指标。
环境因子:许多环境因子可促使型人格障碍的发生,例如: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母亲较年轻,单亲都可使儿童对这种人格障碍易感。同伴和社会影响也是风险因子。还有,暴露于家庭暴力、身体虐待、物质滥用都可促使型人格障碍的发生。
筛查
早期发现症状有助于预防。因此,医生们很有必要熟悉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Table1中列出了DSM-5中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被归为B群人格障碍)。
因儿童不愿报告自己或同伴的违法行为,所以一项详细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在筛查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由医疗专业人员收集的数据,由教师及父母提供的信息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
其他的筛查工具还包括筛查量表(The Antisocial ProcessScreening Device)。此表是一个可由教师或父母来完成的调查问卷,并且有助于及早发现型人格障碍。简明版青年心理变态特征列表是一种准确的行为自我评估工具。
干预
Bor等人提出了一套基于患者发育年龄的逻辑策略干预型人格障碍的发展。
胎儿至两岁间 当发现有母亲存在致使胎儿出现型人格障碍的风险可能性时,尽可能立即介入干预措施。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对高风险的母亲提供以教育为主的抚养家访至儿童满两岁,结果使儿童终身的违法行为减少50%。研究同时发现分娩并发症与儿童型人格障碍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可为高危孕妇提前保健和个性化儿童发育教育。
3至10岁间 针对3至10岁间高危儿童的预防策略,相关研究发现教育对于父母及儿童来说都很重要。行为问题预防研究组(The Conduct Problems Prevention Research Group)发现,除了父母的亲职教育外,为一年级的高危儿童提供提高情绪理解能力的相关课程,同样可以显著减少高危行为。
11至18岁间 对青年及少年(11―18岁之间)最有效的两种治疗方式是功能性家庭治疗和多系统治疗。在城市环境下,实验性社会发展课程也可有效防止青少年的高危行为。
功能性家庭治疗是一种基于家庭的短期治疗,并且同时面向父母和儿童进行治疗。此疗法鼓励个体认识消极情绪,并通过关注长期行为改变来调整这些消极情绪。
多系统治疗,注重那些青少年周围可负面强化违法行为的外界因素,力求打破这些联系。两种方法同样有效,可依据青少年的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结论
篇9
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首次提出,早在1968年,他即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他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生命教育一经提出之后,很快就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高中的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分层目标: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二、目前高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应该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遗憾的是,高中学校中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取向,过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没能被放置于一个合理的地位。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结果,一些高中生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生命情感发育不足,在精神上无所寄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同时,高中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有时也会陷入与同学和老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困境,导致他们处于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中。因此,高中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受中国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一谈及死亡的话题,便认为是不吉利的,退避三舍。在对高中生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没有死亡的概念,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是少之又少,死亡教育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也使高中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亡。所以导致很多高中生出现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着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这些都折射出高中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
三、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 B8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120-02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
(一)对珍惜自身生命的意识不够强烈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发生。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大学生自杀事件自2001年至2010年就发生了将近600起。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主要的自杀群体之一,他们在遇到来自学习、情感、家庭、人际交往、就业压力等问题时,脆弱的心灵和承受能力无法应对,部分学生就产生轻生念头,甚至走向极端,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课题组对贵州省某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显示:11.7%的大学生表示当遭遇到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27.5%的大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的念头,5.6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生命的珍惜和保护意识整体上还不够强烈。
(二)对尊重他人和其他生命体的认识不够充分
在当今高校里,暴力事件也经常出现,特别是他杀事件作为最严重的暴力行为,已经成为影响校园和谐发展的一大因素。杀害同学、杀害老师、杀害学校工作人员的事件不再是高校里的新鲜事。例如,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事件”,这样的事例都是危害极其严重的事件。校园暴力事件的隐患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根据课题组的调查,49.2%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三)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观念树立不够正确
人的生命和动植物的生命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人的生命存在并不是指单个的躯体的存活,而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存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但要进行死亡教育,更重要的还要进行对生命认识、态度、价值、意义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从根本上理解生命的本质。随着社会各领域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的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大学生不能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据中国人口宣教中心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显示,“高达29%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和困惑,觉得无聊、没意思”。 生命教育应该突破狭隘的教育理念,从哲学的高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二、影响大学生正确生命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和家庭教育的不健全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人出生和成长的最基本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国前女子乒乓球单打世界冠军邱钟惠在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时说:“在认识人类的过程中,对我影响较大的,在家中。”因此,家庭对人的影响也是最原始和最根本的。随着家庭物质条件的不断优越化,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年出生和成长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从小心理上就很脆弱。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家庭矛盾和家庭的不完整,也对孩子的生命观形成有重大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走向偏颇。
(二) 学校负面校风的影响和生命教育模式构建的不完善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所在,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和目的性。高校日益形成的浓厚的功利化的校园风气,在观念层面上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正如鲁洁教授所言: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纵下的功利主义教育。大学生在学校里遇到的人际交往困顿、情感纠结、目标模糊等现象,都与学校校风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高校在生命教育模式和预防自杀机制构建方面的措施还不完善。部分高校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预防机制,特别是没有形成生命教育模式从理论研究到制度构建、从课堂教学到生活领域、从集体到个人的有序、有机、系统的整体模式。
(三) 社会文化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大学生“本我”和“自我”的失衡
社会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的共同体,社会对家庭、学校、个人的影响都是紧密而又潜移默化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领域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也在迅速发展,这些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在产生一些不良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警惕和辨别。如部分大学生模仿网络上面的“安乐死”,相信“死亡是结束痛苦的”谬论。受不良文化的影响,他们消极怠惰,失去人生目标等。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的有限和心灵的脆弱,在面对社会大环境时,容易在“自我”和“本我”之间失去平衡。一方面,他们对社会不能有足够的心理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各种负面文化和不良现象缺乏明确的辨析能力和坚强的抵抗能力。
三、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和生命教育模式构建
(一)强化生命教育认识和深化生命教育理论创新
生命教育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但又包含着许多细致的内容,包括提高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调试心理、疏通感情、化解矛盾、促进身体健康、强化人生责任等内容。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内陆的部分高校开始尝试生命观的教育。由于生命观教育在我国内陆地区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到目前,我国内陆高校在生命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但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早就有丰富的生命教育的理论,古人已经为我们奠定了重视生命教育的基石,特别是在儒、道、佛文化中,提倡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例如,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孟子曰:“知命者,不立乎危垣之下” ,佛家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都是讲求对生命的爱惜和尊重。在进行生命教育理论创新的同时,更好地挖掘中华文化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精华,创造性地运用到今天的高校生命教育当中。
(二)加快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和完善生命教育机制构建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内容和形式,应当具有独立性和完备性。当前,我国高校在生命教育专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取得有效性的进展,很多高校都把生命教育融合在心理咨询、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把生命教育当做附加教学内容。只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才能提高生命教育的系统性。在生命教育课堂上,给学生讲述生命的起源、发展、伟大、价值等内容,才能全面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论认识。课堂生命教育只是生命教育的理论环节,还需要加强相关的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建设,严格规定各学科、各部门以及个人等承担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
(三)拓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和创造生命教育良好文化氛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生命教育在进行理论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进步和完善。引导学生到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革命英雄事迹等。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生命的高贵和无价,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的重要性。好的文化对人的成长起着熏陶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对生命教育至关重要。特别是高校要加强生命保护和珍惜人生的宣传,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先进作用,扩大生命教育的影响。建立生命教育网络平台是新形势下有效的教育举措。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抵制和杜绝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蚀,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网络监督和网站建设,净化网络环境。采取由点到面,面面俱到的措施,创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文化环境。
[ 参 考 文 献 ]
[1] 徐海元,张艳红,付海玲.大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2] 刘继荣.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培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3] 周满江.孟子选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168.
- 上一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下一篇:管道运输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