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的背景和意义

篇1

1. 课堂实例展新篇

活动首先由潘云慧老师为大家带了一堂五年级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以食物为主题的读写课。课堂开始,潘老师通过欢快的歌曲和贴近同学的问答,很快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接着通过一系列紧扣文本的问题,借助信息表格的帮助,潘老师巧妙地将课堂引向了深入的阅读环节,在浓浓的阅读思索的氛围中,同学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了有效的发展,通过对单元主题和课型的牢牢把握,对学生课堂的密切关注,整堂课最终呈现出了活学多思,清晰明快的学习趣味,同学们学得意犹未尽,在座的各位老师也不住地好评。

2. 课例研讨出真知

交流环节教研员姚彬老师各位老师针对潘老师的课各抒己见,大家不仅共同积极探讨了本课设计的优点,同时更群策群力一起探索本课优化的空间,在姚老师的引导下,在座的老师在研讨中慢慢地发现了教学设计为什么必须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注意学生的语言功底,新旧知识的区分,学生自我的经历等等,如何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如何使教学环节能够最大可能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各自的收获,使阅读能真正带给学生与自身关联的语篇体验。姚老师的点评紧扣着本堂课的设计,但在不经意间却又帮助老师们发现了优秀阅读课堂背后的规律,带给了老师们不一样的思考。

3. 作业创新促发展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作业分层,使每个同学都能从中获益,磻溪教育集团的张咪老师和韩瑞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作业设计为大家分享了她们的创新思路,即从作业的实践性、拓展性、创造性维度来发现作业的不同类别,在保证基础内容的基础上,从能力发展层面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在仔细研讨了老师们的作业设计后,姚老师做出了肯定,并为大家指出,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分类分层,菜单式的作业,甚至是能够自主选择的作业都是可以存着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业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研究作业的意义和目的,使作业的设计更加清晰明确,同时也更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姚老师最后建议教研组老师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对此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篇2

【关键词】碳金融;中介市场;机制创新

引言

当前,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产业与金融市场双向互动,产生了环境金融领域。环境金融已成为优化配置环保资源、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高环保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

所谓碳金融,是指可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资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商品属性不断加强,碳金融市场也不断成熟。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升华。2013年6月18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国内首个运行的强制碳市场。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愈发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开展碳金融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特征

碳金融的兴起源自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两个国际公约框架下开展。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市场巨大。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之一,自2010年起每年碳交易量超过2亿吨。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最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我国的碳金融更多是指依托CDM(清洁发展机制)的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将存在更多商机。

二是成本低廉。在发达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及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以上,而若在中国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大大降低。由于巨大碳减排成本差异的存在,促使发达国家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找合作项目。

三是前景广阔。据专家测算,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量将接近100亿吨,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33%。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高投入、高能耗、高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低投入、低能耗、高增长”的集约型发展模式亟待建立。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碳减排责任与义务,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依照这一目标,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这也为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同时,完善国内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碳金融发展有诸多优势,但仍存在较多的现实约束,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中介市场不完善。碳金融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我国的,国内众多企业还未完全认识到其重要性以及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我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战略意义、交易规则等尚未深入了解;金融实体如投行、PE、交易所等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参与度不够。同时,由于CDM机制项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因此,对于我国刚起步不久的中介机构而言,开发、消化能力不足,缺乏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进行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的技术咨询体系。

二是交易风险因素较多。碳金融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不仅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还包括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当前,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政策、法律风险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在原始减排单位的交易中,政策风险最为突出。这是由于核证减排单位的发放是由专门监管部门依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认证,即使项目获得成功,其能否通过认证而获得预期的核证减排单位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CDM项目需要经历更为复杂的审批程序,这导致了CDM项目开发周期比较长,并将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支持,带来了较多不可控的风险因素。

三是我国在碳交易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地位。客观来看,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我国国内企业缺乏相关经验。同时,由于碳信用协议及其谈判的过程十分复杂漫长,涉及到减排量价格、付款范围和条件、核实成本和收益成本、适用的法律等条款,国内企业大多不具有话语权,议价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在全球碳市场的大格局中,中国只是CER(灰色核证减排量)现货交易的单纯卖方,未进入到国际碳金融体系的核心。

三、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相关建议

一是培育中介市场,创新碳金融模式。在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的今天,碳排放量不仅是有限的环境资源,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碳交易机制,进一步探索排放配额制度,发展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在中介市场上,应鼓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的进入,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允许金融中介购买或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M项目。同时,除了已开展的CDM项目融资、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外,商业银行应探索更多的中介服务模式,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例如,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作为项目的咨询顾问,协调项目发起人、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与专业租赁公司合作,为CDM项目的建设阶段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通过专门的资金账户,有效管理CDM项目下的资金流动,担当项目资金管理人等等。通过中介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调整不同经济主体利益,在创新碳金融模式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推动政策研究。碳金融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以及广泛的参与度,需要政府及监管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并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导向等政策配套,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到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中。在税收上,可适当降低CDM项目的有关税率、适当延长免税期,也可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开展碳金融业务收入进行税收优惠,来提高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在银行监管上,可采取在CDM项目贷款额度内适当减免存款准备金要求,加大项目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降低CDM项目贷款资本金的要求,以促使商业银行业务向碳金融领域倾斜;同时,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项基金,为商业银行的CDM项目贷款提供必要的利息补贴。

三是提升碳交易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未来的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碳金融主导权是低碳博弈的最终目标。因此,应加快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以提升我国的碳交易地位。当前,欧元在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中仍处于优势地位,美元、日元、英镑、澳元等货币都具备提升空间。伴随着世界各国在碳交易市场中参与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利用碳交易中的计价货币以提升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加速走向世界主导国际货币的行列。当前,我国应利用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将人民币与碳排放权二者绑定,推进碳交易中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在帮助国内CDM项目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提高我国在碳交易及新能源领域的定价权。

参考文献:

[1]发达国家碳金融市场壮大 2006年交易额达300亿》[N/OL].网易财经.http:///09/1210.2009-12-10.

[2]袁艺,王双进.我国发展碳金融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2.

[3]翁清云,刘丽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金融论坛,2010(S1).

[4]张晓凤,蔡丽.基于项目的碳金融发展的模式研究——中国式碳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金融论坛,2010,S1.

[5]翁清云.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经验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02.

篇3

关键词:石家庄 居民出行 碳排放 低碳交通 措施

Resident Travel CO2 Emissions Trend and Low-carbon Measures in Shijiazhuang City

Li Jing Li Shuangjiang Zhao Qian Cui Erqi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rend of resident travel CO2 emission by urban traffic in Shijiazhuang city from 2005 to 2009, and forecasted CO2 emission in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2 emission per capita by urban traffic in Shijiazhuang city increased with time. CO2 emission from private cars increased fastest, from taxies slightly increased, and from buses dropped. CO2 emission from private cars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emission from taxies and buses. The per capita CO2 emission from resident travel in 2015 increased by 21% than 2009, and emission from taxies almost unchanged, from buses reduced by 45%, from private cars increased by 29%. The measures to implement low-carbon transport was controlling private cars,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making low-carbon policies and improving citizen’s awarenes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Key Words: Shijiazhuang resident travel CO2 emissions low-carbon transport measures

1. 研究背景

气候和环境国际研究中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10年里全球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却达25%。欧盟大部分工业领域都成功做到了减排,但交通工具碳排放却在过去10年增长了21%。至2050年,全球交通工具碳排放将比目前增长30%~50%[1]。

与国外相比,一方面,我国交通能源利用率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近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低10%。另一方面,至2009年底,中国汽车产销双超130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约达1.87亿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

随着能源危机、经济危机及气候危机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减少交通中的碳排放,实现交通的低碳化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低碳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同样的能源需求增长率,优化交通模式可获得较优的减排效果。因此,减少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成为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的有效减排手段[2]。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低碳交通”的概念应运而生。

2. 石家庄交通现状

目前,石家庄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京津冀都市圈的整体推进、省会龙头地位强化、中央启动内需与河北省“三年大变样”的效应叠加、高速铁路等交通优势的升级,诸多发展因素把石家庄推入一个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调整优化、都市区整合发展的新时期。到2020年市区人口将达到500万[3],这些势必带来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截至2010年初,全市公交车总数为3018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1698辆。到2010年2月底,全市机动车总量已经达到149万辆,其中市区38.8万辆,仅2009年12月份就新增机动车21751辆。伴随着市区小汽车加速增长,轿车快速进入百姓家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家庭轿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加剧城市交通碳排放。庄幸等研究表明[4],在石家庄市居民生活和出行的户均温室气体排放中,CO2是主要的排放物,其所占比例高达90.6%。

3. 石家庄市交通碳排放

3.1 计算方法

城市交通以客运为主,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是能耗主体,动力以汽油和柴油等一次性能源为主。以这三种交通工具为研究对象,计算个人出行的碳排放量。公式为:

式中,MC为个人出行的碳排放量,D为平均营运距离,Z为平均客运量,L为实际油耗,a为所使用燃油的燃油密度,w为燃油中碳的比重。

通过C和CO2的质量转换公式,得到碳排放情况:

式中, ――个人出行的CO2排放,kg。

利用2005~2009年石家庄市居民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参数年均增长率,利用下式推到2015年各排放参数,得到2015年CO2排放量。

2015年各参数=2009年各参数×(1+年均增长率)6

3.2 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主要调查自《石家庄统计年鉴(2006-2010)》,部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4-9]。原始数据见表1:

3.3 结果分析

石家庄市居民出行所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个人CO2排放量见表2。

由表2和表1可以得出,2005~2009年石家庄市居民出行人均CO2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私家车排放量增加最快,出租车略有增加,公交车下降,且私家车排放量远大于公交车和出租车之和。2005年私家车的个人出行CO2排放约是出租车的6.4倍,2009年增至7.6倍;私家车2005年的个人出行CO2排放是公交车的8倍,2009年增至14倍。

出租车的个人出行CO2排放,2005年~2008年为增长趋势,但2008年~2009年有所下降。原因是在后两年出租车数量没有改变,但客运量有所增加,而全部出租车的日平均营运距离增幅远小于客运量的增幅。

公交车的个人出行CO2排放呈下降趋势。原因是2005年~2009年石家庄市公交车数辆的增幅很小,但随着总人口的增加,公交车的日平均营运距离相对增加,而且公交车的客运量大大加大,因此分担到个人的CO2排放就相对减少,从而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

2015年石家庄市居民各种出行方式与2009年相比,个人总出行CO2排放将增加21%,其中出租车基本未变,公交车减少45%,而私家车增加29%。

4. 实施低碳交通的建议

低碳交通是在对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严重影响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的交通模式。这种模式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现代技术经济特征,采用系统调节和创新,应用绿色技术等手段,实现单种运输方式效率提升、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交通需求有效调控、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等目标,最终实现交通领域的全周期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10-13]。针对石家庄的现状,低碳交通对策如下:

(1)控制私家车。

由于私家车的个人出行碳排放要远远大于公交车和出租车,因此,实施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关键是降低私家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出行比重。如在市中心减少机动车道,增加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不应特意为机动车停车提供方便等。

(2)优化公交系统结构。

完善公共交通,缩短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车外时间差、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输速度、扩大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的成本差、改善公共交通的交通环境。石家庄已满足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条件,即200万以上人口[14]。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消耗相等的能源,运输能力前者是后者的5倍以上。因此应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新能源及使用混合动力公交车,通过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

(3)制定低碳政策。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使用绿色汽车,对研发新能源汽车者给予资助和奖励,对大排量重污染汽车征重税,减少政府公务用车等。

(4)提高居民节能意识。

采取有效的途径,加强节能宣传教育,使公路交通运输领域所有从业人员了解我国能源资源形势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同时也要在全市民中进行大力宣传节能减排,鼓励居民骑自行车、步行及乘坐公交工具出行。

参考文献:

[1]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Transportation and Air Qualit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the U. S. Transportation sector [R],1990-2003. USA: ICF Consulting, 2003.

[2] House of Commons Environmental Audit Committee.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R], Ninth Report of session, 2005-06,England: the House of Commons, 2006.

[3]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4] 庄幸.姜克隽.赵秀生.石家庄市居民生活和出行的碳足迹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6):443-448.

[5] 胡莹菲.王润.余运俊.厦门城市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0,29(3):98-101.

[6]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2排放及减排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9.6(22):747-752.

[7] 梅建屏.徐健.金晓斌.周寅康.基于不同出行方式的城市微观主体碳排放研究[J].资源与环境,2009.25(1):49-52.

[8] 贾晶,高鹏.徐幸玉.王升强.石家庄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2.2(52):116-118.

[9] 曲大义.于仲臣.苏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1.31(3) :118-119.

[10] 陈飞.楚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4):7-13.

[11]付慧.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19745-19747.19751.

[12]秦海燕.丁绍刚.金芸.都市生态主义――基于可持续的低碳城市营建理念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46-1750.

篇4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温室气体排放;低碳;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 Q148: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4-0072-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14

中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2001-2006年间中国的碳排放增长了近两倍。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超过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1]。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开展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十分迫切。

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一种综合的仿真模型,适用于模拟能源部门间的供给与消费关系,并实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环境排放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因果影响,在对能源供应和需求技术详细表述的基础上,通过外生的情景假设驱动,有效协调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间的复杂动态反馈问题。因此,系统动力学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区域或城市以及行业等多尺度下能源消费、供需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温室气体排放与管理的综合研究中。

国家层面:李明玉[2]和宋世涛等[3]都对国家尺度能源供给与消费的供需关系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综述与分析,就影响国家能源供需关系的子系统结构和过程模拟进行阐述。朱勤等[4]建立分析人口-消费-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及碳排放进行动态仿真,定量考察未来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量化人口发展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合理碳排放空间。秦钟[5]等人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GDP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进行预测。Guan等人[6]在结合生产、生活、碳捕捉与封存和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模拟不同政策和技术条件下中国未来20年CO2排放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大力发展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是未来减排的最有效方式。

区域城市层面:Li和Huang等人[7-9]构建了能源规划利用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系统模型,以反映不确定条件下能源可持续利用与碳减排程度的综合实现效果,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加拿大Waterloo市的能源管理与决策分析中。周宾等[10]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甘南藏族自治州区域累积碳足迹模型并仿真,研究区域的累积碳足迹演替情况。由此可见,系统动力学为研究能源经济系统内CO2排放的动态模拟仿真,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分析工具。李玮和杨钢[11]以能源富集区中国山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能源消费系统的区域子系统协调发展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调控得出该省能源消费科学发展的最佳方案。吴建新[12]提出独立区域净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简洁综合的系统结构和数据需求综合估算碳排放量,并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与事实比较贴近的仿真结果。

部门行业层面:Stepp等人[13]评估美国交通部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成效,在考虑政策行动的直接反馈以外,也兼顾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间接影响。Anand等人[14]开发了印度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综合考虑了人口稳定增长、公寓节能和水泥生产工艺结构管理的政策选择对CO2减排影响。此外,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还在废弃物处置、畜牧林业、工业等多个部门的CO2排放核算中得到应用[15-21]。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是综合研究复杂能源供需系统关系,模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有效手段,能够为科学、合理的预测与保障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依据,对实现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在城市和行业双重层面的考虑下,目前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对城市的能源消费与排放只有通过多行业完整的解析过程才能达到完整与接近现实,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选择重庆作为案例城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地处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在重庆这类老工业基地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现模式对于广大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而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量核算,制定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的基础。本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城市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因素和温室气体排放间的响应关系进行梳理与动态模拟,并预测重庆市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趋势,从而对未来重庆市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建设进行情景分析和评价,最终提出相应减排依据和政策措施。

1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模型构建

1.1 模型边界与建模目的

本研究将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边界确定为重庆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包括重庆市行政区域内部的能源消费(不包括火力发电导致的氧化亚氮的排放)、工业部门非能源消费、农牧业过程、废弃物处置过程、碳汇等过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及其内部变量对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重庆历史统计数据和未来发展目标、规划确定模型参数,并采用STELLA软件进行如下仿真:①模拟重庆市2011-2020年间温室气体排放系统主要变量动态变化趋势;②调控模型决策变量并进行模拟,了解不同政策情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 模型系统结构分析

将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分为能源供给、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经济、人口、碳汇六个子系统。这六个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因果反馈关系。各子系统影响关系见图1所示。

图1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各子系统结构关系图

Fig.1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subsystem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Chongqing City

由图1可以看出能源供应子系统和能源需求子系统是模型的两大主体,CO2的排放量主要取决于能源数量和使用的能源类型。各经济部门中,普遍使用的一次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电作为二次能源来源于燃煤热电站、水电站、核电站等。不同类型的电站生产相同电能时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不同,因此模型把电能供应纳入研究范围。能源需求主要来自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家庭生活。该模型重点预测经济部门和人口规模的发展情况。

1.3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在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边界之内,着重分析对能源系统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如生活能源消费、一产能源消费、工业能源消费、建筑业能源消费和三产能源消费,并对各个子系统内部及相互影响要素和联系进行分析。将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各个子系统中的关键要素都包含在边界之内,相互之间发生作用,形成复杂关系网;利用反馈组成闭合回路,通过正负反馈关系来反映不同信息与动作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22]。另外,本研究还将经济计量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奥肯定律悖论和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融入到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中,以提高系统动力学模型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精确性和可信度。

模型中主要反馈关系环和因果关系总结如下(带有“+”号的箭头表示正反馈关系,带有“-”号的箭头表示负反馈关系):

反馈关系环:

1)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人均GDP一+生活水平一+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一+能源消费

2)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工业GDP一+工业能源消耗一+能源消费

3)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建筑业GDP一+建筑业能源消耗一+能源消费

4)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第三产业GDP一+第三产业能源消耗一+能源消费

5)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固定资产投资一+资本存量一+GDP总量一+能源消费

6)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就业率一+就业人口一+GDP总量能源消费

因果关系:

1)常住人口一+就业人数一+GDP一+能源消费一+温室气体排放

2)常住人口一+固体废弃物一+温室气体排放

3)常住人口一+废水一+温室气体排放

4)建筑行业GDP一+建筑面积一+水泥消费一+温室气体排放

5)工业GDP一+工业固体废弃物一+温室气体排放

6)工业GDP一+工业废水一+温室气体排放

1.4 模型参数及方程确定

本模型的模拟时间段为2011-2020,模拟时间步长为1年。参数确定过程中所需要的历史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1998-2009》、《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8-200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8-2009》等资料[23-26],部分模拟参数主要依据重庆市相关规划如《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成果汇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27-29]等。

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参数类型主要包括初始值、速率值、常数值、表函数、辅助变量值5种类型。不同类型参数及方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确定:

(1)经验公式法。对于GDP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得到一些经验公式值得借鉴。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道格拉斯经验生产函数,资本永续盘存,奥肯定律悖论三个经济学观点。

(2)回归分析法。对存在较大相关性的变量间的方程,借助SPSS软件,采用数学最小二乘法统计方法进行二元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历史数据之间的相互规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和显著性检验,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回归方程。如第一产业GDP比例与城市化率关系、水泥消费量与建筑业GDP关系、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GDP关系等。

(3)多年算术平均值。模型中不宜采用回归分析来拟合的参数,可以采用长时间数列的历史数据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参数的平均水平,规避使用数学方程牵强拟合而出现不合理的数据偏差;

(4)表函数法。模型中有些变量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能代数组合得到,而表函数作为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一个重要工具,具有方便操作、易于运用等优点[30],可以处理不能通过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确定参数的情况,实现对参数变化的精确描述。如减少林地面积、万元建筑业GDP能耗、万元工业GDP固废生产量等。

(5)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确定参数。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数据。

1.5 模型有效性检验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后,需要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以判断模型和实际系统的符合程度,以保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常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方法包括直观与运行检验、历史检验和灵敏度分析。

本研究在模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选择2006-2008年重庆的历史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历史检验。检验的变量包括常住人口、GDP、能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共四个重要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4个变量各年份的模拟值与历史值均基本吻合,相对误差

表1 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

Tab.1 Validity test results of model

源消费量、废弃物处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农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碳汇,温室气体排放量;16个参数分别为:自然增长率、机械变化率、城市化率、固定资产投资率、工业产值比例、建筑业产值比例、万元一产能耗、万元工业GDP能耗、万元建筑业能耗、万元三产能耗、煤炭比例、天然气比例、石油比例、电力比例和新造林面积。每个参数年取值变化10%,考察其对8个输出变量的影响。8个灵敏度值的均值可代表某一特定输出变量对某一特定参数的灵敏度;通过灵敏度分析计算出8个变量对某个特定参数的平均灵敏度(见图2)。

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率、工业产值比例、万元工业能耗的灵敏度较高,分别为15.5%、12.6和14.7%,大于10%,说明这三个参数为系统的关键因素。另外,煤炭比例、新造林面积的灵敏度大于5%,其他参数灵敏度较低,说明系统对大多数参数变化是不敏感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强壮型,能够用于对实际系统的模拟。

图2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灵敏性分析

Fig.2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dynamic model in Chongqing City

注:1:自然增长率;2:机械变化率;3:城市化率;4:固定资产投资率;5:工业产值比例;6:建筑业产值比例;7:万元一产能耗;8:万元工业GDP能耗;9:万元建筑业能耗;10:万元三产能耗;11:煤炭比例;12:天然气比例;13:石油比例;14:电力比例;15:新造林面积。

2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重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与经济发展、能源需求、能源结构、碳汇能力等有关。因此,本研究中对经济发展考虑了由于投资率不同带来的高、中、低三种发展情景,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分别考虑节能水平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碳汇能力增强对未来重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的影响。

2.1 节能情景设置

节能情景的设置主要考虑经济发展和单位GDP能耗水平降低两方面。

2.1.1 经济发展

为了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相应维持在较高水平。本研究考虑不同的投资率和城市化带来的高、中、低三种经济发展速度及其对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1.2 单位GDP能耗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发展产值达1.2万亿元的七大新兴产业,并将发展低碳经济列入规划,确保“十二五”末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6%。将重庆2008年各产业单位产值能耗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发现,重庆一产、工业、建筑业能耗水平均有较大节能潜力和空间(见表2)。三产能耗水平已处于国内较好水平[28]。因此本研究中,假设“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效率的提高,重庆每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3.2%,三产能耗水平保持现状不变。

表2 2008年各地区万元产值能耗(1997年不变价)

Tab.2 Energy consumption per 104 Yuan output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2008 (Constant Prices of 1997)

2.2 低碳情景设置

在节能情景的基础上,本研究考虑能源结构、清洁能源、碳汇能力三方面的影响,构造重庆低碳情景。

2.2.1 能源结构

(1)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重庆市在“十二五”期间年产煤维持在4 000万t左右,若重庆能源消费结构仍维持目前比例,则2011年其缺口为672万t,到2015年为1 999万t。因此重庆未来的发展,应该减少对煤炭的需求,保障煤炭能源供应安全。

(2)电力供应能力预测。

2010年全市装机容量将达到1 200万kW,2012年将达到1 600万kW,2015年将力争达到2 200万kW。另外,2012年电量缺口120亿kWh,2015年电量缺口180亿kWh。重庆市在“十二五”期间地方电源供电将可以满足全市约81%的电量需求,其余电量缺口可从外部购入。

(3)油料及天然气供需能力预测。

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重庆市不出产石油,所需成品油全部靠外部调入。重庆市是天然气主产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中国天然气配额是全国统一分配和调度,因此本研究中天然气消费比例缓慢上升,2015年结构比例达到15%。为保证天然气替代工程顺利推行和优化重庆能源结构,重庆市应向国家争取川气东送项目在重庆的留存份额。“十二五”期末重庆市能源消费品种结构变化见表3。

表3 “十二五”末重庆市能源消费品种结构变化百分比

Tab.3 Change percenta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 city by the end of “twelfth fiveyear”

2.2.2 低碳能源

本研究中的低碳能源主要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温室气体排放较少或者不排放的能源。重庆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对风力发电给予扶植政策和导向。水电方面:重庆市境内主要有长江、乌江、嘉陵江、涪江等河流及其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 298万kW,理论年发电量2 013亿kWh。单机装机容量500 kW及以上的技术可开

发电站共有420座,总装机容量982万kW,年发电量446亿kWh;太阳能发电方面:重庆市正加大太阳能使用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增强光伏发电产业在重庆的竞争力和产业规模,以实现2015年、2020年重庆市太阳能利用可分别替代当年总耗电量的2%、3%;风电方面:重庆属于风能资源较贫乏地区,但一些山口、河谷地区,特别是盆地边沿的东北部山区风能资源较丰富。根据重庆市气象台站10米高度测风资料统计,重庆市风能总储量2 250万kW,可技术开发的风能在10-50万kW左右。

2.2.3 碳汇

(1)森林碳汇。

根据重庆市森林工程规划[13],2012年新造林1 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2017年新增森林面积1 5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

(2)碳捕捉和封存。

CO2捕集与地质封存(CCS)技术比较适合于像火电、钢铁、水泥等大型工业CO2固定集中排放源,也可应用于大规模产生低碳或无碳的非电力和运输行业及分散的小规模企业。目前,重庆将CCS技术研发纳入“十二五”科技规划,对企业和科研单位CCS技术提供持续的支持,并协助争取国家、欧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2015年前,对合川双槐电厂关键设备和吸收剂性能进行改进,降低运行能耗和捕集成本,扩大烟气捕捉总量,做好碳捕捉技术推广的前期工作。2020年前,选择水泥厂、常规火电厂以及钢铁、合成氨、烧碱等高耗能工业作为试点行业,应用CO2捕获装置并给予经济和政策支持。因此,本研究中假设2015年重庆碳捕捉和封存能力为2万 t,2020年增加到10万 t。

3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结果分析

按照节能情景,本研究确定不同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能耗强度下重庆市常住人口、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能源需求总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3.1 常住人口

按照重庆“十二五”规划,重庆常住人口增长较快(见图3),主要是因为重庆外出打工人口回家就业或创业,导致常住人口比例的增加。

图3 重庆市常住人口情况

Fig.3 Predicted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in Chongqing City

3.2 地区生产总值GDP

图4表示了不同情景假设条件下GDP预测值。可以看出GDP(1997年不变价)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由模型可知,对GDP影响最大的变量是资本存量。由于重庆目前的资本积累比例非常高,与此对应,“十二五”GDP增

图4 重庆市节能情景经济发展情况(1997年不变价)

Fig.4 Predic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energy saving scenario in Chongqing City

长率保持15%-12%的高速水平。自“十二五”末起,考虑重庆投资率降低的实际情况,GDP增长率也对应略有下降,不同情景减缓速度不一致。

3.3 重庆能源消费

如图5所示,2011-2020年重庆市能源消费呈现出上升趋势。在经济上较有可能实现的中情景

下,节能情景下,能源需求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13 419万吨标煤,是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2.7倍。

图5 重庆市能源消费预测

Fig.5 Predicte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ongqing City

3.4 温室气体排放

图6、7分别显示了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下,2011-2020年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经济上较有可能实现的中情景下,节能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36 482.92万 tCO2,是2008年的2.6倍;低碳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34 552.55万 tCO2,是2008年的2.5倍。

图6 重庆市节能情景温室气体排放预测

Fig. 6 Predicted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under

energy saving scenario in Chongqing City

在经济上较有可能实现的中情景下,对比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见图8),温室气体减排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0年,节能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2.053 tCO2/万元,比2005年下降43%;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944 tCO2/万元,是节能情景的947%,比2005年下降46%。因此,产业能耗水平降低,即节能情景,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

图7 重庆市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预测

Fig.7 Predicted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under lowcarbon scenario in Chongqing City

图8 重庆市中速经济下节能情景与低碳情景碳排强度对比

Fig.8 Comparison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tensity between energy saving scenario and

lowcarbon scenario with intermediate

speed economy

4 结论与对策

本研究综合考虑包括重庆市行政区域内部的能源消费(不包括火力发电导致的氧化亚氮的排放)、工业部门非能源消费、农牧业过程、废弃物处置过程、碳汇等过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及其内部变量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依据所建立的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重庆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2011-2020年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模拟预测。

模拟结果表明,中速经济下,2020年,节能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2.053 tCO2/万元,比2005年下降43%;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944 tCO2/万元,是节能情景的94.7%,比2005年下降46%。产业能耗水平降低,即节能情景,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重庆必须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为首要任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进森林工程建设,按照低碳情景发展,才能保证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评价和预测基础上,提出以下重庆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经济结构优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发展。限期淘汰达不到节能基本要求的火电、钢铁、水泥、化工、氧化铝、煤矿六大高耗能产业的落后产能和高能耗生产设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限制“高碳”行业发展制定行业碳排放强度准入的标准,逐步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政策,控制高能能耗、高污染项目审批和建设。(2)能源结构调整。一方面,结合重庆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有序发展水电,扶持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大力减少碳排放。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集约开发和帮扶区域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的发展。

(3)积极增加碳汇。在稳定现有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对有提升潜力的区域进一步通过造林和再造林稳步提升森林碳汇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健全重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林地的占有、开发、使用和消费,制定合理的生态和经济补偿措施和实施标准;大力发展CCS技术,支持引进先进CCS技术,加大推广执行力度,逐步由试点企业向重点行业推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戴亦欣.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2-17. [Dai Yixin. The Necessity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City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19 (3): 12-17.]

[2]李明玉. 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 沈阳:东北大学,2009. [Li Mingyu.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for Energy Suppl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 Shenya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009.]

[3]宋世涛,魏一鸣,范英.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42-48. [Song Shitao, Wei Yiming, Fan Ying. Study on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A review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4(2): 42-48.]

[4]朱勤,彭希哲,傅雪.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碳排放变动的模拟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11,17(2):2-15. [Zhu Qin, Peng Xizhe, Fu Xue. Simulated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 in Future China[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17(2): 2-15.]

[5]秦钟,章家恩,骆世明,等. 我国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的系统动力学预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1043-1047. [Qin Zhong, Zhang Jiaen, Luo Shiming, et al. Predi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by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8, 16(4): 1043-1047.]

[6]Guan D, Hubacek K, Weber C L, et al. The Drivers of Chinese CO2 Emissions from1980 to 2030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8, 18:626-634.

[7]Lin Q G, Huang G H. A Dynamic Inexact Energy Systems Planning Model for Supporting Greenhousegas Emission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Under UncertaintyA Case Study for the City of Waterloo, Canada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9, 13: 1836-1853.

[8]Li G C, Huang G H, Lin Q 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GHGmitigation Oriented Inexact Dynamic Model for Regional Energy System Management [J]. Energy,2011, In Press.

[9]Li Y P, Huang G H, Chen X. Planning Regional Energy System in Association with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under Uncertainty [J]. Applied Energy,2008, 88, 599-611.

[10]周宾,陈兴鹏,王元亮. 区域累积碳足迹测度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实验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3):37-41. [Zhou Bin, Chen Xingpeng, Wang Yuanliang. Regional Cumulative Carbon Footprint Measure System Dynamic Model and Simulating Experiment: The Case of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z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 (23): 37-41.]

[11]李玮,杨钢.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西省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2010, 32(10):1871-1877. [Li Wei, Yang Gang. A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J]. Resources Science, 2010, 32(10): 1871-1877.]

[12]吴建新. 区域净碳排放量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1,13(1):66-68. [Wu Jianxin. Study of the System Dynamic Model of Regional Net Carbon Emission [J].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 13(1):66-68.]

[13]Stepp M D, Winebrake J J, Hawker J S, et al.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Policie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The Role of Feedback Effects on Policy Effectiveness [J]. Energy Policy, 2009, 37 (7): 2774-2787.

[14]Anand S, Vrat P, Dahiya R P.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6, 79: 383-398.

[15]Lu H W, Huang G H, He L, et al. An Inexact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Association with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Control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90: 396-409.

[16]Gamett T. Livestockrelat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mpacts and Options for Policy Maker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2009, 12: 491-503.

[17]Moore J L, Howden S M, McKeon G M, et al. The Dynamics of Grazed Woodlands in Southwest Queensland, Australia and Their Effect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J].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2001, 27: 147-153.

[18]王向华,朱晓东,程炜,等. 不同政策调控下的水泥行业CO2排放模拟与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07,27(6):851-856. [Wang Xianghua, Zhu Xiaodong, Cheng Wei, et al. Simulation and Scenario Analysis for CO2 Discharge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Policy Control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 27(6):851-856.]

[19]张荣荣.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业行业碳足迹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2010. [Zhang Rongrong.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arbon Footprint Based on System Dynamic [D]. Wuxi: Jiangnan University. 2010.]

[20]佟贺丰,崔源声,屈慰双,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水泥行业CO2排放情景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0,(3):40-50. [Tong Hefeng, Cui Yuansheng, Qu Weishuang, et al. System Dynamic Scenarios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of Chinas Cement Industry [J]. China Soft Science,2010, (3): 40-50.]

[21]车卫红. 我国工业碳源和能源碳源排碳量估算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Che Weihong. Study on Estim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Industry Carbon Source and Energy Carbon Source of China [D].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0.]

[22]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Wang Qifan. System Dynamics [M].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ress, 2009.]

[2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摘要-2008[S].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Abstract-2008[S]. Beijing: China Statistical Press, 2008.]

[2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 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02[S].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National Bureau of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Chinese Area Inputoutput Table 2002[S]. Beijing: China Statistical Press, 2002.]

[2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S].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National Bureau of Rural Social Economic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Rural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S]. Beijing: China Statistical Press, 2010.]

[26]重庆统计局. 重庆统计年鉴, 1998-2009[S]. cqtj.省略/tjnj/index.htm. [Chongqing Statistical Bureau. Chongq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8-2009[S]. cqtj.省略/tjnj/index.htm.]

[27]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R].2008. [Chongqing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Forest Engineering Planning in Chongqing[R].2008.]

[28]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概况[R].2010. cq.省略/cqgk/ [Chongqing Municiple peoples government. Chongqing Profiles[R]. 2010. cq.省略/cqgk/]

[29]重庆市统计局. 重庆市能源消费特征、问题及节能措施研究[R].2008. stats.省略/tjfx/dfxx/t20080806_402497090.htm. [Chongqing Statistical Bureau. Energy Consumption Feature, Problem and Energy Saving Measures in Chongqing [R]. 2008. stats.省略/tjfx/dfxx/t20080806_402497090.htm.]

[30]贾仁安,胡玲,丁荣华,等. SD简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10):137-144. [Jia Renan, Hu Ling, Ding Ronghua, et al. SD Simplified Rate Variable Fundamental Intre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J].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2001, (10): 137-144.]

System Dynamic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Chongqing City

CHEN Bin JU Liping DAI Jing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School of Enviro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篇5

最近五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界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非凡是在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中,这个问题更具有非凡意义。在2005年之前,中国实务界和理论界多是从对外经贸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直到2006年,当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以及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国际收支失衡基本内容并且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必须认真对待的挑战性问题之后,实务界和理论界关于认真对待和多角度思考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汇率政策调整问题的声音才多了起来。

由于汇率决定模型复杂多样而且还因为汇率理论的假说及其政策引申意义,至今难以找到一个可被广泛应用且能够被当成“主流熟悉”的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一致说法。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在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也自然要从多角度出发不受限制地进行思考,才有可能从中发掘更深刻些的理论内涵和更有利于中国长远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目前形势下谈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应当考虑以下问题:怎样看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严重低估?低估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能否做出更好的策略性选择?本文就上述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为何如此强烈

在众多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经济体中,美国无疑是愿望最强烈的一个。据我观察,在美国大致有四类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表示了强烈关注:一是劳工组织,他们认为从中国大量进口工业制品影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就业;二是制造业资方代表,他们亲身感受了中国低价产品的竞争性威胁;三是一些代表前两类人的政治家,他们往往出于政治考虑以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身份发表施加压力迫人民币升值一类的意见;四是一些从一定的经济学理念和全球货币结构经济结构失衡角度思考问题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人民币币值的确存在严重低估倾向,假如人民币通过增加汇率弹性等手段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结果将有助于业已出现明显倾斜的全球货币结构和经济结构,当然也可以部分地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压力。

2006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为7636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的逆差为2325亿美元在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中占比大约为30%,这一高比例也说明了为什么美国最为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只不过许多呼吁人民币升值并指责中国汇率政策人士忽略了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在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3000多亿美元产品中,有2/3是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其中也包括很多的美国公司;二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增速较高,与美国沃尔玛等大公司的低价采购行为推动有很强的关联度。2000年时,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零售总额只有1913亿美元,到2006年,这个数字已飙升至3500亿美元左右,沃尔玛公司多年来就一直把中国当成其最重要的商品采购市场,而美国市场在沃尔玛公司销售总额中的贡献率达80%以上,这说明,美国消费者也是便宜中国商品的最大受惠群体。尽管如此,要求人民币汇率扩大波动控制区间并答应人民币提高升值速度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见。其中,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币值确实存在严重低估现象及中国政府通过汇率政策的调整也能对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积极影响等意见,也的确值得重视。

二、人民币币值低估及其形成原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它力图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非自由放任的汇率制度,就必然会面临一个如何确定汇率的问题。确定汇率实际上确定本国商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相对价格。假若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充分,“相对价格”较低即本币币值采取低定价策略能够刺激出口并改善经常项目收支的状况,“相对价格”较高即本币汇率高估则会出现相反情况。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家们总是用一价定律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来思考和解释长期的汇率决定问题。按照一价定律,同样的商品假如不考虑运费和贸易管制成本,它在不同的国家应该价格相等。由于一价定律考虑的不是单项商品,假如将两国商品的总体价格水平进行比较就生成了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从逻辑上之所以能够成立,它背后的前提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即在贸易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因素价格会逐渐趋同。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非凡情况,因此,本币币值的确定并不能简单地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主流汇率决定理论进行解释。通常,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经常取决于它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及由国内货币市场、宏观经济运行及国际收支调节策略等多项因素决定。在浩如烟海的经济学文献中,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均衡汇率模型,但对市场参与者和调节者有影响意义的永远是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形成机制或如何确定一定时期的名义汇率。

中国多年来的汇率制度名曰“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是以美元为钉住目标的固定汇率制。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将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关系确定在1:8.28左右。直到2005年7月21日,中国才公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改为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答应人民币汇率每日在3‰的区间中浮动的新汇率制度,20个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约7.76%。尽管如此,国际金融市场仍抱有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的外贸出口势头仍然有增无减,国际上一些热钱仍然在想方设法钻进中国市场,在难以抑制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下,资产市场价格也出现一路飙升的景象。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到目前为止,被低估的幅度到底有多大?

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这是一个很难用三言两语就简单说清的问题。在一国实际汇率的分析中,现在理论界较普遍的看法是用实际有效汇率这一综合汇率指数方法判定一国的币值更有说服力。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都以消费物价指数为测算基础,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还采取以单位劳动力成本来替换消费物价指数指标,其所得测算结果,同样能反映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专家的计算,中国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即1980~1988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均呈现大幅同步贬值势头;1989~1993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稳定但实际有效汇率却大幅下降;1994年至今,人民币名义汇率仅经历了相对较短时间的变动但实际有效汇率却出现了明显的升值。我们都知道,一国的名义汇率假如未发生变化,但实际有效汇率出现明显升值,就说明该国的货币币值存在低估倾向。

汇率决定理论极为精巧复杂,由于中国国情的非凡性,直接用任何一种均衡汇率理论模型恐怕都难以获得对人民币币值现状及走向问题的圆满解释,但现有经济理论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简明的思考路径,这就是在不考虑决策当局偏好的情况下,从一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中分析现行汇率是否已出现失调,然后从失调的矫正措施中去选取政策调节方法。

一般地说,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币值的提升总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状况良好及由此产生的投资者预期改善等因素相联系。而一国经济的基本面又主要取决于在一定的开放度条件下该国的储蓄投资循环状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社会总需求和就业水准、贸易条件、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以及金融体系的健全和效率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假如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就会对经济成长产生合成推动作用,而中国在改革近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的记录也就是这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原来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大大放慢了增长速度,美国自2001年以来也结束了持续近十年的强劲增长势头,欧洲经济虽然未出现美国经济那种戏剧性的涨跌变化但始终未出现过高成长奇迹,日本则刚刚走出经济不景气泥沼呈现低速增长势头,印度和俄罗斯虽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上亦有不俗表现但眼下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在某些方面还无法同中国抗衡。在相互发生作用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不仅速度领先,而且在国民储蓄率、外汇储备增长额、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绝对额方面都名列前茅,并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至少在今后十年中也许还能继续保持增长领先地位。按照一般规律,一个政治安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能维持10年以上的经济高增长预期的经济体,其货币就必须坚挺并出现明显的相对升值,从上世纪70、80年代德国马克、日本日元到90年代的美元币值变动史中都可以看出这个规律。同样,中国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是这个规律在强制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速来源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这是人所共知的。那么,形成“双顺差”的关键原因在哪里呢?显然,对“双顺差”局面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增长背景下带有非凡国情味道的生产要素的非均等化倾向。在人力、土地和资本这三项基本生产要素中,中国生产的可贸易商品中的人力和土地成本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工业国家,而且还远低于新兴市场国家。在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趋势的环境中,中国可贸易商品中的劳动力成本不仅所占份额极低,而且在近30年时间里始终未发生非凡明显的增长性变化;在中国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地政府为了增加地方税收和就业岗位,在土地批租中纷纷展开优惠竞争,这使得地租成本在可贸易商品中同劳动力成本一样也只占很少的份额。这两项成本节约因素与外国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加之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必然使中国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世界工场。这使得中国在2

002年年底一跃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外商投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以国外市场为目标的出口创汇企业,只要这类企业总数在增长,中国的出口就会相应快速增长。同时,在中国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企业贸易收入的绝大部分会自动转化成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国加入WTO后,贸易条件的明显改善和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使得中国进出口总额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也带动了外汇储备的增长进一步提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价格机制和价格水平可以解释很多现象,笔者认为,中国的人民币币值和外汇储备问题,完全可以用低价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低价水准导致的币值严重低估来解释。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房

Application and Thought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arge Affordable Residential Community

Chen Qianqi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Pujiang large residential community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roject, and put forward the thoughts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can be further optimized or used in affordable housing desig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rge residential community, affordable housing

1. 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住宅建设和使用已成为资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低排放建筑体系,使住宅产业从资源消耗型的粗放模式向尽可能减少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低碳模式转变迫在眉睫。

保障房建设作为当前重要民生工程,建设规模大,内容综合。更因其政策性决定,建设费用的低成本控制,使得整个建设全过程中引入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品质、造价、区域环境影响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适宜建筑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本文将以上海浦江大型居住社区为例,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浦江大型居住社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79.58公顷,总建筑面积182.12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168.45万平方米,是区域内未来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保障性居住社区。

根据保障房的特点,若引入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造成建设成本大幅增加,也是不可取的。因此,选择以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为主,通过建筑自身设计而非外来能量的方式来减少建筑能耗,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在不增加或很少增加造价的前提下寻找适宜的技术体系,就变得非常重要。基于以上原则,浦江大型居住社区选用了无机保温砂浆与脱硫石膏内外组合保温体系,反射隔热涂料和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在少量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筑技术 绿色技术范畴 成本增减情况 适用效果

无机保温砂浆与脱硫石膏内外组合保温体系 资源综合利用、减排 无增加 良好,值得进一步推荐

反射隔热涂料 节能 少量增加 良好,值得进一步推荐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节水 少量增加 良好,完善系统后进一步推荐

2.1 无机保温砂浆与脱硫石膏内外组合保温体系

建筑外保温材料原先多采用聚苯板,但其透气性差,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潮湿气候并不适宜。由于近年来多起大型火灾事件与建筑外保温的防火性能有关,2011年3月,公安部消防局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规定中明确,外保温材料需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原本多被采用的聚苯板等材料立即不符合要求。

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目标要求的提高,火电厂加快了烟气脱硫的进程。脱硫石膏作为发电厂烟气脱硫时由SO2和CaCO3反应生成的一种工业副产石膏,面临着如何解决堆放所带来的大量灰场占地难题。将脱硫石膏运用在改善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中,既能提高室内舒适度,又具有非常好的防火性能,价格低廉,若大规模使用,可实现化废为宝的价值。

浦江大型居住社区将原先设计使用的挤塑聚苯板外保温体系改为了无机保温砂浆与脱硫石膏内外组合保温体系。上述两种材料燃烧性能均为A级材料。由于无机保温砂浆相较挤塑聚苯板而言,保温性能差很多。单用无机保温砂浆作为外墙保温体系,达到40厚极限也不能通过节能计算。若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与脱硫石膏相结合的内外组合方式,最终可采用35厚无机保温砂浆和25厚脱硫石膏通过节能计算,也减小了外保温砂浆过厚引起开裂的几率。

2.2 反射隔热涂料

反射隔热涂料是通过高效反射太阳光来达到隔热目的,以降低建筑物表面温度的―种方法。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除了能够降低夏季墙面的温度,减少热量向室内传入,减轻涂膜加速老化和外保温系统的渗裂等问题外.还能够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2012年后,部分浦江地块外墙开始使用反射隔热涂料。原本单采用40厚无机保温砂浆外墙保温体系无法通过节能计算的房型,当使用了反射隔热涂料后,节能计算即可通过。

因此,当反射隔热涂料与无机保温砂浆配套使用时,若无机保温砂浆保温层的设计厚度不超过40mm,可以减薄厚度;若无机保温砂浆保温层的设计厚度超过40mm,而需要组合内保温体系时,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引入,可以使保温层的设计厚度减薄到40mm以内而取消内保温系统。

2.3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除了可以节约水资源外,还能保护和改善区域的整体环境,使区域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并起到―定的示范作用。

浦江大型居住社区雨水回收与利用系统采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的形式,回收的雨水来自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屋面雨水。该雨水利用系统,把屋面雨水经收集管道汇集后进入雨水蓄水池,通过初期弃流,雨水经过提升泵进入景观花坛中的微生态滤床②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自流回地下清水池,最后提升并结合自来水补给的方式用于绿化浇灌和地面冲洗。

以05-02地块为例,用地面积20564m2,整套雨水处理设备总造价为28万元,根据上海地区居民水费3元/m3,雨水年可利用量2192.2m3计算得知,采用雨水系统每年可节约水费6576.6元。

3.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障房设计中的进一步思考

3.1 住宅建筑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全装修住宅一体化设计将成为未来保障房设计,乃至整个住宅设计的趋势。全装修住宅一体化设计可以节约设计成本,与建筑设计同步,整体性强,同时设备配套精细化,又能保证质量和节约时间,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 对居住空间的功能多做假设

目前大多数全装修住宅都是以标准家庭结构来设想居住空间所需的要求。但事实上,不同的家庭构成就会对居住空间提出不同的要求。若是原先设定的功能空间一旦不能满足居住者的要求,就会产生重新置业或重新装修的可能。而保障房群体由于其特殊性,重新置业的可能性较小,若重新装修,就会造成原先一体化设计的浪费。

以保障房中占多数的二居室套型为例,以一对新婚夫妻的家庭人口变化为蓝本,从一开始起居室(餐厅)+主卧室+书房/衣帽间,到有了孩子之后的起居室(餐厅)+主卧室+客房(照顾婴儿),甚至到孩子需要独立空间,家中又有老人来居住时的餐厅+主卧室+次卧+客房,同一个家庭在不同过程中生活模式的变化就会造成套型功能的改变,更别提不同的家庭。

对于全装修住宅一体化设计而言,虽不能面面俱到,但如果能提前多设想几种可能性,为今后入住的业主提供方便,避免造成二次装修的返工。根据实际居住经验,户型结构变动造成居住功能发生变化,直接产生家具布置的改变,家具布置变动,最大的影响就是插座。因此,在全装修住宅一体化设计时,对居住空间的功能多做假定,在可能会被使用到的位置多设置插座等,对避免二次装修返工有一定的作用。

(2) 提倡卫生间各功能分离

户型内家庭成员的增加,对套型布置另一较大的影响便是卫生间。保障房设计从一居室到三居室都只设一个卫生间,但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卫生间是涵盖功能最易交叉重叠的地方。尤其是上班时段,经常有家庭成员为了错峰而早起的事情。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已经有设计开始提倡干湿分离,双台盆等,这都是为了提高同时使用卫生间的效率。在日本,一些住宅设计已经做到了三分离甚至四分离,即如厕、沐浴、洗脸、洗衣各自独立,四个功能空间能同时使用。保障房使用面积较小,若能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卫生间的各功能分离,提高使用效率,对增加居室舒适度和方便性是很有效果的。

(3) 防止无用功建设

以上如果是以“多”为思路的话,那另一种思路就是以“少”为主导。全装修住宅一体化设计很重要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避免资源浪费,节约成本;二是不同住户不统一装修,对已入住用户带来干扰。保障房交付使用后,业主一般会集中入住,较少存在像商品房那样,前后入住的可能性。若只抓住第一个重点,我们大胆设想,为了满足不同住户对空间功能的不同需求,保障房在交付时,套型内除了必须的结构剪力墙外,其他的填充墙都不砌筑,开发商提供不同需求的套型布置图作为参考,从而避免业主对原有空间格局不满而造成的拆除。另一方面,保障房本身的使用面积紧凑。比如储藏空间,若是土建设计中用墙体砌筑,与二次装修中结合家具布置,采用板材制造完成比较,后者一定既美观又增大了实际使用面积。或是一些原本作为次卧的房间,业主根据自身情况,如果不需要的话,可与其他空间合并,直接就增大了另一使用功能的面积,避免了拆除墙体的工作量。防止无用功的建设也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2 PC技术

住宅从传统生产方式到工业化生产是实现住宅建设现代化的根本转变,是体现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而预制混凝土(PC)技术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核心。PC技术即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是以提升产品生产效能,提升产品品质,通过产品定型,实现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生产方式。

从建设成本的角度考量,由于现阶段PC很多技术及施工工艺尚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目前若采用PC技术,成本会有较大幅度地增加。但从长远角度而言,实现住宅工业化生产是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一旦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后,PC技术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尤其是保障房建设,时间紧、建设量大、质量要求高,从某种程度而言,PC住宅可能是将来应对保障房大批量建设很好的对策。此处简要介绍下浦江大型居住社区作为试点的五幢PC住宅,希望对今后其他保障房在住宅工业化建设方面有所启发。

浦江大型居住社区PC技术运用在面积20564m2的05-02地块,总建筑面积51459.82m2(地上部分面积44959.79m2)。其中25#~28#四幢楼采用了双单元拼接模式,层数为18层,预制率大于50%;29#楼采用了独立单元形式,层数为14层,预制率大于70%。

结构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体系。其中25#~28#楼为剪力墙、框架柱、楼梯间楼板现浇,梁、板(包括阳台板)叠合,外墙板、空调板预制;29#楼除了框架柱改为预制外,其余同另外四幢。

为了推进标准化设计,降低PC成本,每单元采用两梯四户布置,均采用二室一厅套型,套型建筑面积为65~70O左右,框架结构对小户型来讲,外凸的梁柱对室内空间影响较大。为了尽可能减少室内空间的影响,尽量将立柱布置在阳台上,房间室内有凸出立柱的则尽量通过装修来弱化。

结 语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在住宅建设、尤其是保障房建设中,对于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都是积极有利的。保障房作为改善低收入居民居住条件的民生问题,建设量大、投资有限,引入适宜的建筑技术对加快住宅生产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文中所提的一些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今后的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的设计有所启迪。

注释:

①本文的研究工作是“浦江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技术应用研究”科研内容的一部分。

②微生态滤床:微生态滤床系统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构成整个水系的生态性完整,属于典型的生态治理范畴,其中无投药工艺,对水体的保护形成长效效应。

参考文献:

[1] 周燕珉,等. 中小套型住宅设计[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1.

[2] 田慧峰,阮建清,张欢.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与实践[Z]. 上海, 2012.

[3] 修龙. 把握住宅产业化核心, 明确住宅发展方向[R]. 北京, 2010.

篇7

关键词雾霾排放权核算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3;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037-08

当前,雾霾现象频发、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心肺之患”,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科学研究表明,雾霾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然现象,而是燃煤、燃油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形成的气溶胶粒子,构成了“雾霾”的主要成分,①减少空气中气溶胶的排放,就能减少雾霾发生的频次。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合理界定并分配雾霾排放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放权的交易,是实现治污减霾目标的关键。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原理,提出雾霾排放权(核心是气溶胶排放权)的核算思路,构建相对公平的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分配机制,既保障落后地区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权利,又充分挖掘“减霾”潜力,避免空气质量的持续恶化,对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联防联控工作可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文献综述

当前,有关雾霾治理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雾霾形成的原因。《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认为我国雾霾天气增多是由于石化能源消费增多造成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所引起的,②茹少锋和雷振宇认为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③何爱平和石莹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缺失导致我国城市雾霾天气频发。④二是有关雾霾治理的机制。任保平和宋文月、郭俊华和刘奕玮认为,我国治理大面积雾霾应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综合治理等经济机制等方面入手。⑤吴振磊和朱楠认为我国雾霾治理应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集约型城市化建设、构建多途径的城市化道路和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吴振磊、朱楠:《我国雾霾天气治理的城市化方式的转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周景坤和黄洁则从财政政策角度,建议我国加大雾霾防治的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加雾霾防治产品的政府采购,建立雾霾防治相关基金。周景坤、黄洁:《国外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及启示》,《经济纵横》2015年第6期。此外,王波和郜峰从法经济学视角指出创新雾霾环境责任立法是应对雾霾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波、郜峰:《雾霾环境责任立法创新研究――基于现代环境责任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3期。三是雾霾与经济、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苗壮、周鹏等借鉴“零和博弈”的分配思想,讨论了基于节能潜力与“减霾”潜力的效率分配机制,并结合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地区分类,对节能减霾效率分配机制与国家行政分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苗壮、周鹏等:《节能、“减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6期。马丽梅和张晓运用空间计量法,探讨了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马丽梅、张晓:《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4期。王书斌和徐盈之构建了一个雾霾与工业发展的脱钩分析理论框架。王书斌、徐盈之:《环境规制与雾霾脱钩效应――基于企业投资偏好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4期。

有关排放权核算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温室气体的减排。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核算标准:吕洁华、张洪瑞、李冬梅:《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态势》,《统计与咨询》2015年第2期。一种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另一种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学者主要利用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研究。如Timilsina等对道路交通CO2排放量进行了研究,Timilsina G.R. and Shrestha A., “Transport Sector CO2 Emission Growth in Asia: Underlying Factors and Policy Options,” Energy Policy, vol.37, no.11, 2009, pp.4523~4539.Poulsen等参考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通过能耗折算分别测算了丹麦奥尔堡在1970年与2005年的废污水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Poulsen T.G. and Hansen J.A.,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Treatment Technology on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Balances for Organic Waste and Waste Water Treatment Using Historical Data,” 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 vol.27, no. 9, 2009, pp.861~870.Brnnlund等和Fre等则将排污权交易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Brnnlund R., Y. Chung, R. Fre and S. Grosskopf, “Emission Trading and Profitability: The Swedish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se Economics, vol.12, no.3, 1998, pp.345~356; R. Fre, S. Grosskopf and C.A. Pasurka, “Tradable Permits and Unrealized Gains from Trade,” Energy Economics, vol.40, 2013, pp.416~424; R. Fre, S. Grosskopf and C.A. Pasurka, “Potential Gains from Trading Bad Outputs: The Case of U.S. Electronic Power Plants,” Resource and Energy Enonomics, vol. 36, 2014, pp.99~112.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情况下,通过允许各生产者自由交易污染物排放权,有效配置排污权,从而实现潜在总产出最大化。理论上说,采取排污权交易机制能解决排污权配置无效率问题,为节能减排释放巨大潜能,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排污权交易机制对市场依赖性很强,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的现阶段,直接引入国际上基于发达国家全面实行排污权交易机制事实构建的模型来研究中国问题,难以见效。涂正革、谌仁俊:《排污权交易机制为何未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http:///cn/NewsInfo.aspx?m=20100914093049340648&n=20151013144658077979,2015年10月13日。所以,近年来国内学者根据中国特殊情景对排污权交易机制进行了扩展研究,如吴力波、钱浩祺和汤维祺构建了中国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省市对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与碳税政策的选择,研究结论显示碳排放权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更适合现阶段中国实际,随着碳减排力度的加强,要进一步考虑将碳税政策引入低碳政策体系之中。吴力波、钱浩祺、汤维祺:《基于动态边际减排成本模拟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选择机制》,《经济研究》2014年第9期。李小胜和宋马林从国家整体效率最大化的视角,采用集中分配DEA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初始额度分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公平、效率等单指标分配碳排放权时,公平原则效果不好。李小胜、宋马林:《“十二五”时期中国碳排放额度分配评估――基于效率视角的比较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9期。涂正革和谌仁俊在控制地区环境规制等重要解释变量下,试图回答SO2排污权交易试点在中国是否激发波特效应,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SO2排污权配置的严重无效率问题,但未能产生波特效应,原因是低效运转的市场还不足以支撑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完美”运行,整体较弱的环境规制也不能与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完美”运行相匹配,建议大力推进市场建设与创新,依法加强环境规制,形成与之配套的市场和政府内外“双引擎”,在“中国新改革”的浪潮中完成环境生产技术的全面升级。涂正革、谌仁俊 :《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

纵观已有文献,大部分侧重于探讨雾霾形成的经济学原因,而忽视了在雾霾治理中排污权的核算;有关排污权的核算则主要利用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权核算,在核算方法上难以体现历史排放的公平性。在导致雾霾的气溶胶排放权分配方案方面,既要保护一国内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权利,又要核计发达地区排放的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护欠发达地区发展空间,同时激励发达地区参与治污减霾。本文剩余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剖析了雾霾的经济学属性;第三部分给出了雾霾排放权核算的思路框架;第四部分为雾霾治理的政策创新;第五部分为结语。

二、雾霾的经济学属性

雾霾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副产品,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体现为时间的负外部性和空间的负外部性。时间的负外部性是指当前的排放会对随后的经济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空间的负外部性是指一个地区产生雾霾,所有人都会受到损害,而且任何一个人受到的雾霾损害既不会随着该地区人口增加而减少,也不会随着该地区人口的减少而增加。但雾霾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危害的同时,又对经济发展带来某些“好处”,它是目前以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以汽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以增加人们福利的必要条件。如果雾霾累积到一定程度,当不利于雾霾消散的气象条件形成之后,其产生的危害会超过其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好处。

雾霾具有流动性,单个区域的减排成本由本区域独自承担,但产生的好处却由一国内部所有区域共同享有。作为理性经济组织,每个区域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成本最小化就更愿意选择“不减排”或搭便车,那么,一国内部以减霾为目标的跨区域减排行为就难以自发达成。与之相反,如果减排省区能够排他性的占有减排的全部好处,那么,一国内部各个省区的最优策略就会从“不减排”变为“减排”。然而,“集体行动困境”告诉我们,现实中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雾霾治理中,单一的行政控制手段不足以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补救环境管理中的“政府失灵”,Dales J.H., Pollution, Property & Prices: An Essay in Policy-making and Economies, Camberle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2, p.128.按照排污权交易理论,建立污染排放权交易市场越来越成为环境政策发展的趋势。Daly H.E., “The Return of Lauderdale’s Paradox,”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25, no.1, 1998, pp.21~23.根据科斯(Coase)的解决框架,Coase R.,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3, 1960, pp.1~44.雾霾爆发的外部性可以通过明确界定各区域初始排放权得到解决,即一国内部的排放权交易体系会让减排机会成本最低的区域去实现减排,从而实现一国减排成本最小化,并最终形成一国内部最优的实际排放权结构。科斯认为不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产权是明晰的,在交易成本很小的情况下,清晰界定的产权会使社会成本最小。Grossman和Hart、Hart和Moore进一步强调,在交易费用不为零时,效率的高低是由产权结构决定的,在多种产权安排下,只有一种产权结构是最富有效率的。Grossman S. and Hart O.,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4, no.4, 1986, pp.691~719; Hart O. and Moore B.,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6, 1990, pp.1119~1158.综上所述,雾霾排放权是典型的公共资源,合理界定和明确其产权归属是治污减霾的关键。

三、雾霾排放权核算的基本思路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雾霾排放权包括所有人的免受污染权和环境容量使用权,前者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雾霾排放量在生态环境能够自净范围内或者通过人为干预的可控范围内,不能对人产生污染伤害,这是对雾霾排放权总规模的限制。后者则指雾霾排放权本质是对环境容量的使用,同一区域内所有人或企业都应该公平地使用空气环境容量,属于未来发展权的范畴,排放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发展空间的大小。由此可见,科学界定雾霾排放权必须从限制总规模和保障发展空间两个角度出发,按照“历史公平但有区别、当期公平优先、未来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分配核算。在此理念下,达到雾霾治理目标必须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核算各省历史雾霾排放历史总账。确定其T0(1949年)至T1(1978年)期间各区域对现有雾霾的贡献。如果其累计实际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排放,则该区域年T1时点(1978年)排放权余额为赤字,反之为盈余。排放赤字的区域需根据其超额排放向盈余区域购买历史排放权,通过雾霾排放权的买卖,实现各个区域历史排放权账户清零,从而体现核算框架下历史公平但有区别的原则。第二步,按照化石燃料最终消费的角度确定各区域T1(1978年)至T2(2014年)时期的累计消费排放量,并科学预计从T1(1978年)至T2(2014年)时期的全国新增污染总排放额度,并将这一额度分配给各个区域。第三步,各区域在其排放额度下提出自己的雾霾治理方案,国家在T2时点(2014年)对各区域的雾霾治理情况进行再次核算。如果此时某一区域的雾霾超标排放,则仍必须对其超额排放额度进行惩罚,反之,则继续进行补偿。如此循环,直至完成雾霾的治理与控制。

1.各区域历史雾霾排放核算

在此框架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分配及补偿T0至T1期间各区域的雾霾排放权。注:此部分内容以省区为界限来界定排放权,各省区内部如何进一步界定与分配排放权的问题该文不进行讨论。由于雾霾具有流动性、难分解性与危害的非竞争性,所以,为便于分析,事先假定如下假设成立:

假设1:所有人遭受雾霾污染的危害相同;

假设2:每个区域的雾霾在给区域内部居民造成危害的同时,也给一国内部所有区域的居民造成危害;

假设3:每个区域的危害相互抵消后,仍然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净外部危害。

如果某一区域超额排放对其他区域带来了负外部性,则应该对受雾霾危害的区域进行适当补偿。如果各区域都在大气环境阈值内理性排放,不对其他区域产生净外部危害,同理也不会受到其他区域对其产生的外部危害,在此情况下,各区域的雾霾形成了一个基准线,这一基准线可以定义为各区域应分配的雾霾初始排放权。可证明如下命题:当且仅当各区域气雾霾排放量相等时,各区域的雾霾才不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净外部危害。这一均等排放量,即为全国人均初始排放量,据此可核算出各区域的初始雾霾排放权。如果某区域实际雾霾排放超出其初始排放权,那么,该区域必须对其他区域造成的危害进行补偿,反之则获得补偿。

在T1时点,假定某一区域内每人实际排放为该区域人均实际排放diT1,人口为PiT1,全国人口为PT1=PiT1,其中,i=1,2,…n(n=34) ,表示不同区域(即省区)。

T0至T1时期内:在T1时点上,全国人均累计留存排放为dT1=diT1PiT1PT1。由于每个人所受到的雾霾污染的危害由全国所有人共同分担,因此每个人的污染排放对全国其他所有人均产生diT1(PT1-1)程度的负外部性。那么,每个人遭受的雾霾危害为:

ni=1diT1PiT1=dT1PT1(n=34)(1)

其中,每个人排放雾霾对自己产生的危害为diT1,每个人被外部排放的雾霾造成的危害为ni=1diT1PiT1-diT1。由于假定区域之内人均排放量相等,因此所有人排放雾霾产生的相互危害彼此抵消,每个人产生的净负外部性均为对其他区域居民的净危害。因此,在没有补偿机制的条件下,当且仅当

diT1(PT1-1)=ni=1diT1PiT1-diT1(n=34)(2)

成立时,每个人的排放对其他区域居民不会产生净外部危害;同理,当且仅当

[diT1(PT1-1)]PiT1=(ni=1diT1PiT1-diT1)PiT1(n=34)(3)

成立时,每个区域的雾霾排放对其他区域不产生净负外部性。整理(1)、(2)和(3)式,得diT1=dT1,即当且仅当各区域均不对其他区域产生净外部危害时的排放量――各区域应分配人均气溶胶初始排放权为:

deiT1=dT1(4)

(4)式表明,如果某一区域人均雾霾实际排放量大于其人均初始排放权,即diT1>deiT1,其排放对其他区域居民产生了净负外部性,就需要对其超额排放量进行惩罚。如果某一区域人均实际排放量小于其人均初始排放权,即diT1

根据上述推导,我们可以计算每个区域的排放权,根据其实际排放与初始排放的差异,计算其补偿额,并通过补偿,实现T0至T1时段内,各区域污染排放账户的平衡。每个区域的总排放权为:

DeiT1=deiT1PiT1=dT1PiT1=DT1PT1PiT1(5)

其中,DT1=diT1PiT1为全国各区域的总排放量。如果某区域实际总排放DiT1高于其总排放权DeiT1,则该省需要支付的补偿额为MT1=DiT1-DeiT1=diT1PiT1-deiT1PiT1。如果某区域实际总排放DiT1低于其总排放权DeiT1,则该省可以获得的补偿额为MT1=DeiT1-DiT1=deiT1PiT1-diT1PiT1。在T1时点,经过上述补偿机制,实现了各省人均历史累计排放权的平衡,即雾霾排放账户的清算。

2.各区域当期排放的消费核算

雾霾属于存量污染物(stock pollutant),气溶胶的背景存量决定了雾霾污染的爆发频次。在我国境内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景。第一种情景:A区域提供物质资本,B区域提供劳动力,C区域提供能源,D区域生产。在此情景下,D区域是直接排放区域,但最终产品却在全国境内消费。第二种情景:A区域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机械、电子设备,B区域购进这些投资品或中间品,投入劳动力和能源将其加工成最终消费品,并提供给一国境内所有区域消费。在以上两种情景中,直接将雾霾排放责任简单归结为高排放的生产区域D或第二种情况中的区域B都是不尽合理的。

因此,本小节在前文核算清楚历史排放的基础上,将从最终消费的角度核算各区域消费导致的雾霾排放。在此步骤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以消费排放为基础的,体现公平兼顾效率的核算框架。从长期动态视角看,以投资形成的物资资本也是一种中间品,这种“中间产品”将作为另外一种生产要素并形成最终消费。设区域i第t年的最终产出为:

Yit=Cit+Iit+NXit(6)

其中,i=1,2,…,n(n=34) 。将所有区域加总,可得全国的最终产出为:

ni=1Yit=ni=1Cit+ni=1Iit+ni=1NXit(n=34)(7)

由于在核算清楚历史排放的水平上,本文仅考虑一国内部各区域最终消费引起的雾霾排放,不考虑对全球其他国家产生的外部性,因此可得: ni=1NXit=0(n=34)。那么,全国最终产出可化简为:

ni=1Yit=ni=1Cit+ni=1Iit(8)

设全国的总产出、总消费与总投资分别为Yt=ni=1Yit,Ct=ni=1Cit,It=ni=1Iit。设生产函数为Yt=f(Kt,Et),将化石能源Et与物质资本Kt共同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到生产函数中。据此,可讨论雾霾与消费量的关系,进而能够动态核算消费排放。

设物质资本的折旧率为ρ,那么资本积累方程为:

Kt+1=(1-ρ)Kt+It(9)

核算以最终消费为基础的雾霾排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计算物质资本积累所导致的雾霾的排放量。虽然雾霾实际上已经被排放出来,但是计算过程中假定雾霾暂时“沉淀”在物质资本中,随着物质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折旧,“沉淀”在里面的“雾霾”也会被释放出来,计为因消耗物质资本导致的当期生产产生的污染排放,产出一部分为消费品,一部分为投资品。设第t年“沉淀”于物质资本中的雾霾排放量为DKt,由于投资和消费分别导致的污染排放为DIt和DCt,则:

DKt+1=(1-ρ)DKt+DIt(10)

第二,确定第t年投资和消费排放出的雾霾。根据生产函数,雾霾排放为物质资本折旧排放和能源消费排放之和,即第t年的生产所导致的雾霾的排放为物质资本折旧“释放”的排放ρDKt加上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DEt。因此,第t年消费排放的雾霾为生产消费品消耗的物质资本排放加上能源消费的污染排放;第t年投资排放的雾霾为生产投资品消耗的物质资本排放与能源产生的污染排放,即DCt=DCKt+DCEt,DIt=DIKt+DIEt 。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在竞争性市场下,产出与要素成比例变化,那么,消费量与生产消费品投入的物质资本和能源成比例变化,同时,投资量也与生产投资品所投入的物质资本和能源成比例变化。设第t年生产消费品所消耗的物资资本与能源消费导致的雾霾排放分别为DCKt=dCKCt和DCE=dCECt,生产投资品所消耗的物资资本和能源导致的雾霾排放分别为DIKt=dIKIt和DIEt=dIEIt。为了解决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函数的差异性,设α1=dIKdCK,α2=dIEdCE,α1和α2代表了投资品和消费品的生产要素需求结构差异,它们也可看作是单位投资与消费的雾霾污染物排放量的差异。根据上述关系,第t年投资导致的雾霾污染排放为:

DIt=α1ItCt+α1ItρDKt+α2ItCt+α2ItDEt(11)

第t年消费导致的雾霾污染排放为:

DCt=CtCt+α1ItρDKt+CtCt+α2ItDEt(12)

第三,T1至T2期间消费排放的核算。T1至T2期间消费排放与能源消耗产生的雾霾排放平衡式为:DKT1+T2t=T1DEt=DKT2+T2t=T1DCt,该式说明,第T1年物质资本“沉淀”的污染排放与T1至T2期间的能源消耗产生的污染排放之和等于第T2年物质资本“沉淀”的污染排放与T1至T2期间的消费产生的污染排放之和。当时间足够长时,可以证明初年及末年物质资本“沉淀”的污染排放相比于该时间段内的累积消费排放可忽略不计,那么累积消费排放等于累积能源消耗产生的污染排放,即T2t=T1DEt=T2t=T1iDCit,则经济中所产生的污染排放可全部核算为最终消费导致的雾霾污染排放,即消费排放。

第四,根据情景预测各区域的消费排放。

情景1:如果各区域在消费结构相同的条件下消费相同产品,那么,各区域单位消费的雾霾排放强度相同,消费量的差异造成了各区域消费排放的差异。各区域消费结构相同意味着假定各区域代表性消费者的偏好无差异。在此情景下,第t年区域i的消费排放为:

DCit=CitCtDCt=CitCt+α1ItρDKt+CitCt+α2ItDEt(13)

情景2:不同区域排放强度差异下的单位消费雾霾排放量差异。此情景中,由于能源禀赋、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不同,导致区域之间的雾霾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简单起见,仅用各区域排放强度βit衡量各区域单位消费排放的差异,并设dCKi=βitdCK,dCEi=βitdCE 。由于此处仅是对各区域消费排放的相对大小进行调整,全国总的消费排放以及全国总投资导致的雾霾污染物排放均不变,因此不必对各区域投资再做调整。相应地,在此情景下,第t年区域i的消费排放为:

DCit=βitCitni=1βitCitDCt=βitCitni=1βitCit[CtCt+α1ItρDKt+CtCt+α2ItDEt](14)

由(14)式可知,情景2的假设完全忽视了国内分工的影响,将各区域排放强度的差异完全归因于该区域的消费结构。

3.各区域未来排放额度核算

通过比较T1至T2期间每个区域的实际消费排放量与其污染排放额度,就能核算出未来各个区域未来拥有的排放空间,排放额度消耗完毕的区域就必须向其他地区进行购买,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补偿。如果某区域实际消费总排放T2t=T1DCit高于其总排放权Dei,则该区域需要支付的补偿额为M=T2t=T1DCit-Dei。如果某区域实际总排放T2t=T1DCit低于其总排放权Dei,则该区域可以获得的补偿额为M=Dei-T2t=T1DCit。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雾霾污染的最终消费排放的核算与控制。

四、雾霾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前文模型分析表明,只有按人均相等的原则来界定一国内部各区域的历史累计排放权,才能保证各区域的历史排放不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净外部危害;只有按照最终消费排放核定当期排放权,才能保证各区域公平的分配当期和未来的雾霾排放权。本文结论对我国治污减霾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作用。

第一,雾霾治理的核心是科学核算排放权。气溶胶的过度排放导致雾霾频发,出现了“公地的悲剧”。由于气溶胶的排放具有负的外部性,低气溶胶排放区域就会受到高排放区域的净外部损害。从福利经济学逻辑上来看,高额排放区域应向低排放区域进行超额排放补偿,但补偿是建立在明确界定各个区域的雾霾排放权并科学计算其超额排放量的基础之上的。在明确界定各个省区的雾霾排放权的前提下,一旦明确界定并严格保护了各区域的雾霾排污权,每个区域的气溶胶的排放量就会受到严格约束,那么,全国气溶胶总排放额度才可能被控制,雾霾爆发的频次才能降低。根据一国人口和自然经济社会历史发展条件调整国家雾霾人均排放额,一旦人均历史雾霾排放额确定,区域之间的排放权就可以进行交易,高于历史人均雾霾排放额的区域可以通过雾霾排放贸易来获取超出部分的需求,满足其生产消费需求;低排放区域通过出让盈余的雾霾预算获取必要的发展资金和技术。

第二,雾霾治理的关键是构建运作有效的环境保护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运转有效的环境保护经济机制。在市场机制下,如果需求大于供给,那么,雾霾排放权价格上升,这不仅会刺激高排放区域强化省内减排效率,增加供给,同时,高排放国家也会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行政区外的减排合作。政府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拍卖、配给等方式将雾霾排放权分配给不同的企业,形成雾霾减排交易市场,提供市场服务信息,组建专业的排污权中介机构,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系统,为交易各方提供中介信息,提高交易透明度,降低交易费用,调节不合理的价格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外部性内部化,在创造市场交易机制和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雾霾治理的基础是完善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对雾霾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对污染源实施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控制,尤其加强对火电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优先试点雾霾监测体系的“垂直管理”,理顺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机制,完善雾霾治理的经费保障,构建完善的监测数据质量保证制度。提高雾霾监测的技术水平,改善装备条件,提高监测频率和质量,定期对全国三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并公开披露评估结果。

第四,雾霾治理的保障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建立并完善雾霾排放权交易立法。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导向的环境经济政策,必须在相应的法律保障下,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美国排污权交易的成功与其完善的法律基础是分不开的。王伟光、郑国光:《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88页。参考国外和我国试点城市的经验,必须根据中国特有和不断变化的立法和司法要求,从法律上确认排放权,保障排放权的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和管理机构的合法性,为排放权交易奠定法律基础。二是完善污染者责任制。一方面,强化污染者的法律责任,提高超标排放的违法成本。改变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罚款模式,将数值封顶为主的罚款模式改为倍率封顶式的罚款模式,即通过提高财产罚没的数额,发挥财产罚没在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方面的功效。另一方面,增加非财产罚没的类型。将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非财产罚没的方式,如警告、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暂扣、吊销许可证或者其他具有许可性质的证件,扩展为丧失政府投标资格和采购合同资格的行政处罚,通过运用丧失政府订单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

五、结语

篇8

1.1 双师要求与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很大一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都面临师资匮乏和教师专业技能亟待提高的问题。这一普遍性的问题制约了办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对高职高专院校而言,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因为实践能力弱的教师是很难胜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实际需求之知识与技能为内容的实训式教学的,而实训教学又恰恰是这些学校最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委大力强调“双师型”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安排。

那么,什么是“双师”呢?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规定,虽然不尽相同,但最起码都体现了一点,那就是要具备很好的实践能力。笔者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对“双师”标准大致归纳了一下。首先,教师应有相应教师职称,一般规定至少是讲师:其次,教师应有相应技术职称,一般规定至少是本专业中级职称;如无技术职称,教师满足相应条件亦可申请“双师”,比较常见规定的有:

(1)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超过一定年限,例如累计两年;

(2)主持的应用技术研究其成果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3)作为学校实习实训带队教师,带满规定的次数,且合作企业反映良好;

(4)参加指定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下面,我们来看看教育管理部门是如何要求高校“双师”教师的。在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合格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优秀高职院校的这个比例要达到70%以上。而据有关调查资料报告,我国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为27%,距离教育部的要求相差甚远。具体到工T相关专业而言,由于IT知识更新快、应用性与实用性强、企业需求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对IT双师的要求更高,对IT双师的比例要求也更大,有的专业甚至要求达到100%的双师比例。

要将高校现有的教师迅速提升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和引进大量师资作为高校兼职教师,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2 IT“双师”现状与瓶颈

IT专业方向的课程有个明显的特点,不亲自动手、不直接实践实训,往往很难真正掌握。常言道“动一百次口不如动一次手”,在IT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动手实训,而且是面向企业化、项目式的实训,这个环节通常会占到整个教学过程40%以上的时间。这无疑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我们当前的IT“双师”情况是怎样的呢?根据相关调研,笔者总结如下:

(1)从数量上看,仍然有相当大的缺口:高校IT“双师”比例仍然很低。

(2)从质量上看,也需要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有的IT“双师”,很多还不能真正满足不断变化的实训教学需求。

(3)从培养方式上看,系统性不够。比如常见的是通过寒暑假参加各种培训班,但目前这种短期的培训由于缺乏后续的跟进与提升平台,效果不是很好。

(4)从互动上看,同行“双师”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同行间真正的交流是IT人(包括IT教师在内)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环节。

(5)从持续性来看,高校面临如何留住优秀“双师”和不断培养新人的问题。由于“双师”人才需求有增无减,各类院校都会加入到这场“双师”的人才竞争中来,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问题。另外,从整体上讲,还面临如何全面、系统、批量地培养锻炼出一大批IT“双师”的问题。

目前来看,在“双师”建设道路上,各方资源的衔接和融合度还不够,政府、社会、企业等在这方面的作用还有不少潜力可挖。

1.3 IT“双师”建设途径

当前,各高校均在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双师”数量、提高“双师”质量。其中,比较普遍的有内培、引进和外聘。这些方式各有特点,通常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

内培:在统筹兼顾教学工作和“双师”培养的前提下,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在职教师进行“双师”素质训练。从长远来看,这将是高校提高“双师”数量与质量主要途径。

引进:从校外引进一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并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人员到学校任教,是对“双师型”师资的有效补充。由于各种限制,显然这种人才不可能引进太多。

外聘:从校外聘请优秀兼职教师可以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院校开设IT课程及教学提供更大灵活性。这种方式具有很大优越性,既没有“引进”的人数限制,也没有“内培”的人员和时间限制。但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实施起来却有一定难度。一是符合条件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备教师素质的优秀教师本身较少,二是满足条件的教师其薪酬一般较高,大多数高校的现有工资制度很难突破。据笔者了解,由于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可以执行一些特殊政策,这类学校外聘教师工作一般都比较好。

2 “双师型”IT教师培养新模式探索

解决IT“双师”的建设问题,首要的是如何培养问题。IT“双师”的培养有多种模式,其优缺点不一而足。本文将提出一种全新的IT“双师”培养模式,供大家探讨。该培养模式力图通过行业、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努力,实现高校IT“双师”的批量培养。

2.1 背景

在介绍新模式之前,我们先对IT“双师”培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作为IT“双师”,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素质,例如前文提到需要讲师以上职称,这个能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不成问题;第二个能力就是IT相关技术的能力,这正是高校教师亟需提高的。而获得相应技术能力一般需要经过两个过程:首先通过短时间的自学或接受培训获得相应技术轮廓,其次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消化所学知识直至掌握该技术。前一个过程很容易解决,高校每年都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难的是后者,经过短期培训后的教师很难有后续的实际锻炼机会。第二个过程应该更加重要,因为IT新技术大多实践性很强,需要更多的操练。这好比我们去学钢琴,如果只是上课的时候摸摸琴,课后没有大量的钢琴练习,显然是不可能学好弹琴的。

如何才能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给高校教师呢?一些有实力的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把教师派到企业实践或者承接一些实际项目来培养教师实践能力,而大多数高校都很难为教师提供这种锻炼环境,只有很少数的教师能通过自己的人脉或自学提高。

综合上述因素,笔者认为,要将大批高校教师培养为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单单依靠高校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整合了行业、企业、高校乃至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的力量,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而构建一个为社会培训师、企业工程师、高校教 师和企业、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的互动平台,并通过该平台系统地、有计划地具体组织实施高校师资培养活动,正是本文所述IT“双师”培养新模式。这个平台就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IT教师俱乐部(ITTeachers Club,简称17C)。

2.2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IT教师俱乐部

为进一步提升IT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师资能力,每年系统地培养一批优秀IT实训教师,使软件人才培养机构能够更多更好的培养出大批软件人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于2006年初成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IT教师俱乐部。

ITC作为非赢利性机构,紧紧围绕IT实训师资源的整合与培养,并通过培养机制及实训师分级授权机制,提供和储备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级别层次的实训师。具体来说,ITC主要有三方面的使命定位:(1)有效整合社会上分散的IT培训师;(2)将具有教师潜力的IT工程师转换为IT实训师;(3)向高校提供“双师型”IT教师培养和提升的平台。应当说,前两项是双师建设的基础,后一项是双师建设的具体体现;同时,通过ITC平台培养出来的优秀双师反过来也为前两项提供支持,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这几项定位互为补充,并形成良性循环。

针对高校“双师”的培养和提升这一环节,ITC专门拟定了一项系统而长期的计划――IT“双师”培养“雨露计划”。

2.3 IT双师培养“雨露计划”

面对高校“双师型”IT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以ITC实训师资源为基础,2006年底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牵头,通过全球最大的认证考试服务提供商普尔文(Prometric)公司,联合Microsoft、Cisco、Sun、Oracle等多家著名IT厂家提出了“IT双师培养雨露计划”(简称“雨露计划”)。该计划核心是为高校教师指定专门的企业导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有效推进高校IT双师的培养。通过ITC搭建教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师的融合,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为高校IT各个方向、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培养、实习与提高的平台。

2.3.1 IT双师培养的五环节

参加“雨露计划”训练的教师一般经过五个环节实现从“教师”到“双师”乃至“实训导师”的转变:

该计划的核心指导思想是通过为教师不断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配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权实训师证书,使得高校教师培养更有计划和针对性。为便于实际操作和培养面更广,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在专门的实训导师指导下,教师可以灵活地进行自我学习(类似于现在的钢琴家教,讲为辅练为主。教师上一小时的课,学生要练习一周);二是充分发挥教师这个岗位最大的特色,通过讲课来提升能力。俗话说得好“讲十遍不如练一遍”“跟别人学十遍不如自己讲一遍”。

可以说,“雨露计划”的核心就是四个字“多练多讲”。根据笔者多年培养教师的实践经验,多练多讲应该是最适合高校教师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的手段。

2.3.2 集中训练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集中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实训课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并确保实训时间在40%以上。同时,安排教师进行模拟授课训练,展开授课交流,以掌握授课技能。

实训期间,以企业应用为背景,按分组、分任务的模式,组与组之间需要分工协作完成项目整体任务,既要求每个受训教师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应用技能,也要求小组内部成员间、小组与小组间发挥协作团队精神。总体上注重教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2.3.3 训练效果评审机制、企业导师机制

集中训练结束时,由ITC召集本次训练的实训师和相应方向的专家,综合受训教师在知识理解、技术实践和授课实践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情况,就训练效果进行评审。对有效完成训练课程的教师,颁发相应方向的训练证书,对优秀教师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同时,由ITC为学员委派实训导师。实训导师的职责是通过各种方式对高校教师进行指导,并协助其完成规定时间的企业实践和授课实习,最终将其培养为合格的授权实训师。

2.3.4 训练指导思想与目标

在训练内容上,结合知名IT厂家的技术优势,引进主流的IT实训方案或将著名IT企业的资格认证直接融入训练。

“雨露计划”的首要目标是规范地、批量地、可持续地为高校培养、锻炼出合格的“双师型”IT教师,并透过ITC搭建全方位的互动平台:最终目标是通过培养出合格的“双师”教师,为在高校全面开展符合产业需求的实训创造条件,最终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水平,从而打破“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怪圈。

2.3.5 “雨露计划”的分阶段实施步骤

“雨露计划”是一个全新的、长期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的过程。该计划将分阶段实施。

第一,在全国挑选部分城市试点设立“雨露计划双师训练中心”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师俱乐部的分部。通过试点培养出第一批高校授权实训师。这个过程将使得学校和教师敢于开设符合产业需求的实践课,其授课教师将主要以实训导师为主,高校教师作为实训助教逐步完成角色转变。

第二,在具备一定数量的高校授权实训师基础上。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针对学生的实训中心,以高校授权实训师为主要的授课教师,面向高校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课程。这个过程将使得更多的院校和教师敢开课,并达到能开课和开好课的水平。

第三,将试验成功的模式推广到其他高校。

2.4 “雨露计划”的新尝试

作为IT“双师”培养的新模式,在天津职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天津分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以及天津新技术产来园区华苑软件园管理中心于2007年6月2日至6月6日在天津职业大学联合举办了“IT双师培养‘雨露计划’天津地区研讨会暨首期网络双师训练营”活动。研讨会上,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作了主题演讲,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当前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比较弱,许多老师实践经验不足。他对“雨露计划”这样的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支持,并在随后的训练营活动中亲临现场听取训练情况。计算机教育专家刘瑞挺教授也在研讨会上即兴谈到了“双师”培养的问题,对“雨露计划”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期望。

这次训练营活动有50多位来自河北和天津地区的高校教师参加,通过本次训练挑选出了6名优秀教师作为今后IT实训的重点发展对象,受训教师均感觉受益匪浅。这次活动不仅对天津职业大学有效实施示范校建设计划起到推动作用,也将对天津地区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2.5 “雨露计划”实施的可持续性保障机制

“雨露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这需要相应的配套机制来保障。

(1)如何客观评审训练效果及授权实训师

我们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量化的客观评审标准,既考虑到了实践时效,也考虑到了综合能力,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2)如何吸纳更多的资深实训师和实训导师

我们确立了灵活的激励机制,确保实训师和实训导师的权益。同时,为把更多的具有潜力的企业工程师转换为实训师,我们还将探索建立专门的“实训师特训中心”。

(3)如何克服现存的瓶颈问题

通过与知名IT厂商的互动,及时解决教师的知识更新训练问题;通过实训导师制,解决“双师”培养的系统性和持续性问题:通过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权培训师资格,解决优秀教师的发挥舞台问题进而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通过建立地区“双师训练中心”及ITC分部,既解决双师就近:培养问题,也解决教师同行交流的平台问题。

(4)如何开展ITC有实质意义的活动

依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师俱乐部的大量优秀教师,以地区“双师训练中心”及ITC分部为基础,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新技术研讨和授课活动。通过相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和公益授课,锻炼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实训课程的授课能力。

(5)如何强化产学研结合程度

通过各地软件园,尝试设立“雨露计划”共建单位和实施“重点企业访问学者”计划。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接收高校教师乃至优秀高校学生参加实习。

篇9

LNG动力船舶

北欧最积极

当今世界上正在使用LNG动力船舶的国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环境保护意识较高的北欧国家,如挪威是最早改变石油能源路径依赖,也是最多采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船用燃料的先行者。DNV(挪威船级社)对LNG动力船的相关研究已进行了半个多世纪,早在20世纪60年布《LNG运输船规范》,70年布《驳船安装LNG动力装置的规范》,2011年《气体燃料船发动机安装规范》等。近年来,DNV检验入级20艘LNG动力燃料船舶已交付使用,其中14艘客滚船、4艘平台服务船、3艘军事巡逻船。在石化能源价格攀高和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在近些年开始加快LNG动力船舶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丹麦、德国、瑞典、荷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都在积极开展LNG船舶建设工作。

我国关注LNG动力船舶是从2010年开始,但受到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对LNG如何运用在船舶上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和实验,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拖轮、散货船、游船和渔政船四种船型的LNG改装(包括单纯LNG动力以及LNG/柴油混合动力)试验。我国第一艘LNG水上加注船舶—— 500m?LNG加注趸船目前也已在湖北宜昌开工建造;江苏相关企业也承担了我国首个LNG水上加气站试点的建设和试运工作,并预计在2~3艘船上进行LNG动力改造试验。试验成功后,江苏将在长江附近建设10座加气站并对1000吨~5000吨级黄沙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进行动力系统改造。

不过,我国由于LNG技术发展得较晚,LNG用于船用动力的标准也尚未制定,现有港口的LNG基础设施不足,导致了我国LNG用作船舶燃料的进展比较缓慢。因此在LNG动力的技术和相关政策上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虽然前景看似美好,但作为新兴绿色能源,LNG船用燃料的应用和推广依然受到业界人士的担忧。

双驱动力技术不完善

目前涉及LNG动力在船舶上的技术应用分为纯LNG动力和混合LNG/柴油(或其他燃料、能源供给方式)动力。在技术可操作性上,目前混合动力在对现有船舶直接进行改装,实现LNG动力的运用相对比较实际。其技术关键点就是LNG混合动力就是在船舶现有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LNG供气系统和柴油LNG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通过电子转换开关,可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下和LNG/柴油两种燃料状态下两种运行模式,将船舶单一的柴油动力改造为柴油LNG双燃料动力,通过采用LNG部分或完全替代柴油燃料,达到节省燃油和降低排放污染物的双重目的。而采用单纯的LNG燃料,则要考虑船舶动力装置问题,如蒸汽轮机动力装置与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如果采用蒸汽轮机动力装置,其系统是在主锅炉中采用LNG作为燃料,利用主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蒸汽透平进而推动螺旋桨和发电机组。蒸汽轮机的大输出功率可以充分满足船舶推进的要求,在柴油机问世之前蒸汽锅炉及透平一直是船舶动力装置的主流,技术成熟可靠性高而且日常维护的频率和成本都很低。不过最大的缺点是整体热效率较低,通常蒸汽轮机的热效率仅为20%~30%,不到低速柴油机的一半;另一种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则刚好相反,因系统只有一次能量转化,且燃烧气体推动透平做功后可以方便地进行再循环利用,所以热效率要高于蒸汽轮机,热效率依然要低很多,船舶续航力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而LNG和柴油两种模式混合的系统是在不改动原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为柴油机组加装电控的供油、供气系统,将柴油机改造成既能完全使用柴油,又能使用柴油/LNG混合燃料的两用发动机。这种系统需要对原有的柴油发动机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尽管在LNG动力装置上已经可行并实施,而还有许多关键问题难以解决,总结起来有LNG与其他燃料在动力系统操作切换的稳定性,LNG作为完全单纯动力驱动的续航能力问题,而后面是始终制约LNG取代其他燃料的根本性因素。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显示,使用LNG燃料的船舶续航能力最多也只有22天(约10000海里),目前尚无法满足远洋航行要求,而采用燃油的船舶续航力普遍在42天以上(约18000海里)。而导致使用LNG燃料船舶续航力较差的最主要原因是LNG储罐及配套设施布置困难。

中国首个出台

LNG文件

正当许多质疑和不确定在LNG动力船舶的发展前景上,政府和市场上一些实际举动给出了回应。从新制订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来看,从宏观角度的政策保障上,将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由4%提高到7.5%,不过距国际应用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在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将“内河、湖泊和沿海航运的以天然气(尤其是LPG)为燃料的运输船舶(含双燃料和单一天然气燃料运输船舶)”列为优先类用户,鼓励应用;另一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迫于船舶节能减排的压力,IMO(国际海事组织)2011年7月通过MARPOL(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修正案,提高了船舶的NOX(氮氧化物)和SOX(硫氧化物)的排放标准,要求到2020年船舶燃油含硫量必须低于0.5%,其中进入ECA(排放控制区)的船舶到2015年燃油含硫量必须低于0.1%;到2016年进入ECA的船舶全部实施NOX第3阶段标准,相比第1阶段排放标准提高约80%,而使用LNG可减少NOX排放20%以上,没有SOX和颗粒物排放,是目前所有途径中应对排放控制标准提高的首选。

因此,政府部门在近期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措施,包括《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作为燃料在水运行业应用出台的文件,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制定类似文件的国家,远期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内河船舶能源消耗中应用LNG的比例达到10%以上。

LNG动力应用需要

解决的问题

LNG的动力应用发展有市场的驱动,但短期内成形、成熟、成规模还需要逐一解决以下问题:

在国有LNG动力系统研究需要继续投入和支持。国际上LNG燃料船动力系统主要有瓦锡兰、MAN、罗尔斯·罗伊斯和三菱重工四家公司供应,其中瓦锡兰和MAN以双燃料发动机为主,而罗尔斯·罗伊斯和三菱重工以气体发动机为主。LNG船体制造方面,日本、韩国为主要产地。三菱重工是多艘LNG燃料船舶主机的供应商。国内大多发动机动力生产厂商都具备LNG单燃、混合燃料发动机生产能力。目前欧洲国家LNG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走在了前列,掌握了核心技术。日韩两国企业目前主要采用技术引进和许可证生产的方式。国内在LNG发动机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双燃料发动机可达到70%的柴油替代率。但是国内研发相关的LNG发动机或双燃料发动机输出功率都较小,离大规模应用还有距离。因此LNG燃料动力船以改造为主,主要是中石油、新奥能源等燃料供应公司在推动,目前尚无新造内河LNG燃料动力船。

国内大部分港口LNG补给设备不配套。一方面,很多企业都在自主设计适用于我国的LNG/柴油双燃料加注趸船,但目前我国海事管理部门明确规定加注船都必须是单一形式,不能加油加气混合在一条趸船上,虽然已经有在建的加气趸船,但还是无法满足后续的补给和供应的需求量,仍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由于船舶在锚泊时受潮水、风流的影响,位置不停变化,而LNG输送管道均为低温管道,不易延展和伸缩,进行船对船加气时,依然面临许多有待攻克的技术难题。因此,需要有LNG能源公司统一规划接收站和加气补给站,并结合港口向LNG船舶用户进行配送服务,形成完整的LNG燃料供应链和规模效应,降低LNG终端售价。与此同时,相关企业可布局水上加气站,这些加气站与国家新建的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相互配合,将推动LNG双燃料动力船全面发展。

篇10

关键词:产能过剩;对外投资;产能转移;行政手段;市场调节;退出机制;全球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1-0097-04

一、河北省目前产能过剩的形势

2015年河北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产能过剩治理工作文件的精神,对省内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过剩产能的企业进行了集中治理,强制压缩了省内部分的过剩产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全省生产总值的40.2%,比2014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工业能耗也保持了下降的势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2.03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1.88%①。河北省在2015年还出台了《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攻坚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确保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河北省代表团集中讨论了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和在压减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下岗职工安置等问题。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河北省已投入240亿元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只有通过立法引导企业转型,治理污染才能换取长远效益。

尽管在压减过剩产能的工作中有了不错的开端,但是河北省作为产能压减任务最重的省份,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河北省虽为工业大省,但却不是工业强省。河北省的钢铁产能虽然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但是符合国家《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却没有一家是河北省内的。而河北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2013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2.1%,2014年上半年该比值上升至53.5%。在全省下大力度整顿拥有过剩产能的企业之后,2015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有所回落,但仍然占到了全省生产总值的48.3%。而在全国PM2.5最高的城市中,河北省内的城市经常入榜前十位。根据河北省与国家签署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以2012年为基数,到2017年底,河北省需化解钢铁过剩产能6 000万吨,压缩水泥6 100万吨,消减煤炭消费4 000万吨,淘汰玻璃产能3 600万重量箱(简称“6643”工程)。要求河北省到2017年实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左右,并提出11项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②。可见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任重而道远。

河北省目前解决产能过剩的措施仍然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为主,市场的调节作用还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河北省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有准确的定位,也要找到合适的路径。今年河北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增加的“转型发展”的理念引人注目,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要持续深化,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拥有自己的产品竞争力,通过企业经营模式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来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化解过剩产能的措施

(一)通过产能的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

1. “低端”企业和产业借鉴日本经验。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对外投资理论,即“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能输出国的企业如果在本国市场失去了“比较优势”,而在输入国内却还能保持“比较优势”,那么产能输出国内具有“比较劣势”的企业便可以利用产能的国际转移来化解企业在国内市场难以为继的经营窘境。

目前,河北省内有许多高能耗、低附加值的游走在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它们的产品价格低廉,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大的竞争力。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相比显然是失去了在国内市场的“比较优势”。所以对于河北省的“低端”企业来说,“走出去”实现产能在国际市场上的消化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部署与实施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往来愈发密切,都为河北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绝佳的机遇。河北省政府也可以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成员国的地方政府的友好往来与经济合作,为省内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创造更好的契机。但是河北省企业在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别的国家时,也要注意维护当地居民的正当权益,树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企业形象,并且还要注意当地人对外来资本的民族主义情节。日本在产能的国际转移过程中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合资来避免产能输入国的民族主义对企业在当地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所以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在产能输入国选择合适的途径与合作伙伴,以便更快、更顺畅地打开当地市场。

2. “高端”企业和产业借鉴美国经验。美国的产业转移是基于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产品在诞生、发展、成熟之后,在进入标准化生产的阶段时开始出口。美国产业的国际转移大多由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牵头进行。而美国在对外投资时为“垄断技术”,保持技术领先,防止技术泄漏,大多采取独资的方式对产能输入国进行投资。对于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企业来说,他们虽然拥有一定的产品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但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创新的实力上还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模式上与欧美大型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美国的就是应加大对产品创新与研发的投资力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河北省的“高端”企业可以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进行投资。通过对当地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更快地获得技术,开辟市场。

(二)市场在调节过剩产能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时,有两股力量可以为过剩产能的消化过程提供动力。一种是市场依靠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金、设备从产能过剩的产业流出,推动社会资源配置的重新洗牌;另一种则是政府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来关停企业内部能耗高、附加值低的生产部门,淘汰生产过剩产能的企业,推动过剩产能行业内部的重组与整合,以此来压减过剩产能。此外,政府还会利用产业政策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国家压减过剩产能的任务重、时间紧,河北省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初步阶段更多运用的是政府的强制措施来加快过剩产能退出市场的步伐。这种政府直接干预的手段见效快,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被强制退出市场的企业员工的安置问题,政府对这些下岗职工的补助金额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对于依靠能源企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河北省来说,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而“一刀切”的方式给经济泼了一盆冷水,恢复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政府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后续的保障措施要跟上步伐。另外,还要注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对于环境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要结合企业盈利模式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罚。

解决产能过剩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政府的适当干预可以加快产业内部的重新整合和过剩产能的消化速度。但是纵观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他们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时,更多地是依靠低成本的市场调节,并有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所以,河北省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进程中要让行政干预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未来要让市场在化解过剩产能的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良性流动。

(三)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6年河北省将压减炼钢产能800万吨、炼铁产能1 0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成为河北省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

河北省应采取供给侧管理为主、需求侧管理为辅的策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而实现产能出清。

1. 实施企业内外兼并重组。一是实施河北钢铁集团与域内钢企兼并重组整合,即借助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平台,兼并重组“两高一资”中小型钢企,形成钢铁大企的高端板带材与中小企业的传统、低端的长材、建筑用材的整合与优化。比如,积极推动邯郸的“退城进园”项目的进行,逐步把钢铁产业调优、调强。二是推进京冀钢企强强联合的双向重组整合战略。

平板玻璃产能过剩最主要的是结构性过剩,优质浮法玻璃及特殊品种等对外依存度仍高居不下。目前耀华玻璃正与凯盛集团实行战略重组合作。重组后将先对耀华集团现有生产线进行提升改造,使其生产结构由生产普通建材玻璃为主转型为以生产厚利、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为主,同时投资45亿元建设“新玻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基地,围绕电子玻璃、太阳能产业、高硼玻璃及相关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对于此类企业重组,政府应当给予税收优惠、融资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2. 加快产能置换,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产能置换措施是我国工业产能治理新措施。河北省可以采取将企业新上项目与淘汰既有生产线相挂钩的产能置换措施来实现产能控制。政府合理分配给大幅压缩产能的企业先进的新项目,同时在生产场地、优惠政策等方面为新产能的开发和建设给予支持。但同时,对于新产能要严格把关,保证新产能的先进性和优质性,同时控制新增产能的规模及增长速度,避免新一轮产能过剩的出现。

3. 优势产能西移,优化国内产能结构。河北省应加强与西部城市合作,将优势产能向西部转移。河北省经过多年发展,劳务成本和资本成本均有所上升,有一些制造业虽然有技术和设备优势,但是由于成本过高,利润微薄;而中西部地区仍然有土地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产业转移既可以缓解河北省产能过剩和成本过高问题,也有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同时产能转移,不仅是产业和设备的转移,更是技术和人才,转移,因此产能西移也能帮助河北省解决由于减排减产带来的大量员工下岗问题。

三、化解过剩产能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抱团”实现共赢,杜绝恶性竞争

在我国,无论是能源进口企业还是出口企业,都多多少少存在着恶性竞争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作为能源进口企业,我们掌握不了消费者市场的定价权,而作为能源出口企业也同样没有产品定价的话语权。国内企业在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时候,缺乏大局观,常常着眼于眼前利益,将国内同行的其他企业当成对手,通过打价格战赢取订单。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和恶性竞争不但损害了赢取订单的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河北省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在帮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直接在海外建厂的企业还是出口产品的企业,都应杜绝恶性竞争,只有良性竞争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也只有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实现共赢。为此,河北省相同产业内部的企业可以抱团,比如说成立行业协会,对关乎行业发展的敏感问题统一口径,作为一个集体共同“走出去”,提高河北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把握“全球化”,全面“走出去”

河北省企业在“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的空间化解过剩产能时,要注意把握“全球化”的大局观。企业想要为过剩的产能找到出路,但“走出去”不是在国外设立厂房、成立办事处这样简单。想要解决我们的过剩产能也不是只有把我们的过剩产能出口到国外那样容易。企业想要满足自身需求,就要重视“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也就是说“走出去”不光是设备、物资等物质方面的走出去,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与营销模式的“走出去”,能够与当地市场的容纳力接轨,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这样河北省的企业在将产能进行国际转移的过程中才能更流畅、更成功。此外,政府也可以在普及产能输入国的风俗习惯、经济法规和市场特点等知识上更多地服务于企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保证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明确河北省的战略地位

美国在经历了全球五次产业转移的浪潮后,完成了“去工业化”。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使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创,美国人也开始意识到了资本市场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便存在太多不可控的风险,于是美国开始回归制造业,想要实行“再工业化”。美国的经历对于我国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借鉴意义。虽然我国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和突出,工业中的过剩产能转移与淘汰也势在必行,但是我国还是要保证在工业体系上的完整性,要保持目前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优势,不能全盘转移到国外。作为全国压减过剩产能任务最为坚决的省份,河北省要明确本省工业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把握好取舍的分寸和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

(四)完善企业退出机制,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日本曾经在遭遇产能过剩问题困扰的时刻十分注重保障企业退出市场与破产的程序便捷化。这样生产过剩产能或落后产能的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退出相应的产业,减少过剩产能的继续增加,并且在较为完备的破产法的保护下,企业主在无力支撑企业继续运营下去的时候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进入破产申报程序,这样企业主的自身利益能够得到起码的保障,而目前河北省乃至全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并不顺利而且困难重重,所以我们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完善企业的退出机制,通过更规范、更完备的法律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注意行政放权,转而退居幕后只进行大方向的宏观把控,让市场在企业选择去留的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河北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将对54.7万名职工的就业造成影响,如唐山钢铁公司到2017年将减产4 000万吨粗钢和2 800万吨铁,预计将直接影响10万人就业③。有的职工通过转岗、转产留用等渠道得到了安置。然而,随着压减产能的进程过渡到攻坚阶段,企业通过内部转岗转产来安置员工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一些还未淘汰的落后产能也到了必须退出市场的时候,这时需要安置的员工大多是就业难度大、竞争力弱的职工。所以,河北省可以通过在社区基层更多地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来服务下岗职工,让他们能够掌握新的谋生技能,同时也要通过政府的津贴与补助来保障这些下岗职工基本的生活条件。

注释:

①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局网站信息(网址:http:///)。

②注:2013年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③数据来源:凤凰网河北(网址:http:///)。

参考文献:

[1]王怀宇,马淑薇.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退出政策体系的国际经验研究[J].发展研究,2014,(1):22-25.

[2]刘航,张雨薇.河北省制造业产能过剩评价与外部市场成因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2):42-47.

[3]董小君.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全球五次浪潮、两种模式及中国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4,(55):3-18.

[4]李钢.中国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与破解路径[J].国际金融,2014,(1):42-44.

[5]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经济学动态,2011,(10):58-64.

[6]魏琪嘉.国外治理产能过剩经验研究[J].现代商业,2014,(20):53-54.

[7]刘建江,罗双成.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5,(6):111-114.

[8]张明哲.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分析[J].时代金融,2013,(10):329-330.

[9]吕铁.日本治理产能过剩的做法及启示[J].求是,2011,(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