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篇1

[关键词] 改革开放;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34-2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公有制在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不断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伴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也逐渐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且将其纳入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来,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生态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然而他们在对自然观和实践观地阐述当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生态问题的论述:

第一,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与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大自然是无限存在着的,人作为大自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又是有限存在着,必然我们人类要对自然怀有谦卑和敬畏之心。马克思又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既然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那人类必须要爱护爱护自然,就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与自然共存共长。

第二,人类如果对自然的改造不符合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曾强调了自然的本源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因此人类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否则违背自然规律必然要遭受惩罚。恩格斯指出,人类在实践中“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人类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地过渡使用,随着人类过分使用科学技术,逐渐把自己作为自然的操纵者、复制者,因此导致人类过度地开发自然,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随之产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重大破坏。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可见,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强调人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

回顾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过程,我们发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经历了明显的从改革开放前的盲目自信、放任自流到改革开放以后从逐渐觉醒到认真负责的态度转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78―1992年

这个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中主要是环境保护进入立法,开始了法制化进程。到1992年基本上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而这一时期,全国上下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对不够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此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而邓小平同志很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非常重视林业建设工作。他对生态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有着前瞻性的认识。事实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促进经济的社会发展,而不良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破坏生态建设就是破坏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把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二)1992―2002年

这一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了全面地探索。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刚要》正式纳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年自然灾害对生产地严重破坏使党中央更加深切认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对生态的破坏必定产生严重的后果。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国土整治绿化工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2002年至今

2002年以后,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深化阶段。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概念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及,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6]生态文明思想地明确提出,说明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的认识得到了升华。2012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先以纲要的形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地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因此,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生态领域中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应作为同等重要目标,必须同时进行,这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应该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其中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人与自然和谐。因为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那么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会难以实现。生态文明,是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是改造生态环境积极成果的总和。目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四、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难点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十七大以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十分严峻和迫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物质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有些人为了谋取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大肆破坏生态环境。利益的诱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也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些企业为了减少花费、多取利益而肆意排放有毒废弃物污染自然环境,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的GDP和官员的政绩竟然保护企业的污染环境行为。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国家必须更为重视,要抓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来进行防治:

第一,要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地不去过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坏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人民明白,人类只有积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才能有利于人类的时代延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只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企业利益或者地区利益,则必会危害自己的长远利益和全社会的根本利益。

第二,要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治理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防止发生新的环境污染,就需要建立必治理设施,并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则为此就需要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每个企业应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每个城市治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也应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任何一个好的环境规划都不能实现,那么建设生态文明也必定会成为空话。

第三,必须加大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才能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国家应充分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等各种手段,对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建设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又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人的行政责任。

第四,必须构建和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对于人的行为约束机制来说,文明意识是一种自律的约束,法律是一种他律的约束。如果我们说个人文明意识是一种主观合理性,法律规范则是一种客观合理性,法律制度一旦产生就引导个人逐步地通过“他律”实现“自律”,“自律”在许多时候是“他律”的习惯成自然。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道德意识不可替代的“硬约束”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个人的文明道德往往难以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很难杜绝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9.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6.

[7]王孔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商业时代,2010,(12).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65.

[9]李崇富.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89-191.

篇2

关键词:生态道德;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

党的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30生态道德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由此而逐步引起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是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生态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对两者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研究和把握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分析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有机统

一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使生态道德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使人类对生态环境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树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伦理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核心是从道德视角出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维持生态平衡为标准,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得以再生,最终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两者有机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

1.1两者都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建设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绿色发展理念侧重于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价值取向相同。作为两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融入在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之中。生态道德建设在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而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人类遵循自然所固有的规律,便是对生态环境的洁净负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便是在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关乎全人类的命运。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现现代化。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绿色环保型的小康社会,缺少了生态文明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实现现代化,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是畸形的现代化。只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才能更好地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1.2两者都以引领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基本抓手

生态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等内容,生态道德建设,以引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抓手,使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将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使其发挥作用。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03-504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的认识,这一认识源自生态破坏的具体实际,也源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的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最主要的是让人们的思想也得到“绿化”,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绿化”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根基。因此,需要通过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使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中接受绿色发展理念,认可绿色发展理念。生态道德建设的任务使得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则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绿化”为主要任务,两者的着力点都是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

1.3两者都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基本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认识并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形态。因此,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一种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意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度约束、道德建设等途径,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使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3]实现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即通过生态道德建设这一行动来实现,而思想观念转变的方向则由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绿色发展理念是在理念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炼与升华,人民群众对该理念的接受、认同与践行,都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生态道德的建设,在客观上推动着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与接受,同时也推动着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携手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前行。

2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

生态道德,作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起作用的力量。”[3]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培养人的生态自觉性,使得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生态道德在外部强调人在自然界中应遵守生态规律、生态规范,在内部强调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与感情,增强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自觉性”[4]36,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促进人遵守生态规律并正确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过程,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过程。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需要经历宣传、落实和完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生态道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生态道德的建设,才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可以循序渐进地得到落实。

2.1生态道德建设助力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

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党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考以及对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划。“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5]该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对这一发展理念宣传,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蓝图的描绘。生态道德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进行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是使人们在道德情感上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而人们在情感上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则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生态道德的建设,有助于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绿色发展理念在人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

2.2生态道德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又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个人“生态人格”的铸造,也需要社会整体普遍树立起“生态意识”,这是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也是绿色发展理念最终落实的过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好自身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最终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而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便是“将道德的权利主体扩展到了自然界,以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6]。生态道德建设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推动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2.3生态道德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完善

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7]10-13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而丰富。这一变化的过程便是该理念得以完善的过程,而该理念的完善过程,也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越来越好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将逐步树立起人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感,随着人们这种道德义务感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将会发生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便是人们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会随着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逐步得以完善,其内涵也将在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得以丰富。

3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也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做出贡献的决心的显现,该理念“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对于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更是起到指引作用。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4]48,绿色发展理念对这三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章可循。

3.1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生态知识传播的目标

生态知识的传播,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生态知识的传播,以普及生态知识为基本目标,以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为最终目标。对于生态知识的接纳与消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存在,才使得生态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作用发挥得并不是很明显。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着人们在接纳与消化生态知识时,将对生态知识的理解倾向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方向地接收生态知识,并逐步在接收生态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宣传、落实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吸收和更新生态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客观上推动着生态知识的普及,督促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树立。

3.2绿色发展理念指引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

生态意识的培养,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生态意识的培养对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只有增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义务。”[8]而生态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得以实现,“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已将生态道德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为其指明了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生态意识培养也离不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方向,也只有沿着这一方向,生态意识培养才能对生态道德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3.3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生态规范建设的路径

生态规范的建设,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保障。清洁的生产、绿色的消费、节俭的生活等都是生态道德规范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规范的建设,可以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客观的环境保障,“面对多元价值观存在与相互冲突的现实,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依托作为自己的思想保证。”[10]生态道德建设,不仅仅是对公民道德的建设,更是国家和阶级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生态规范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依托为路径,在正确的思想理念下进行规范建设。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5],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正确的价值依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对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指引着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进行生态规范建设,使得生态规范建设有章可循,也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进程而提出的指导性的理论,是人们的行动指南;而生态道德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行动。作为理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走向实践的生态道德建设,辩证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中。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对该理念的宣传、落实与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对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态规范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我们才能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而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李佳娟 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高春花.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4]徐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5]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N].人民日报,2015-12-22(07)..

[6]刘经纬,董前程.论生态道德的正当性[J].晋阳学刊,2015(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陈寿朋,杨立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J].道德与文明,2007(2).

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 生态文明 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66-0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十报告第三部分中指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行业之一,但旅游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状况也较为严重,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旅游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群体在经历实践后会成为时下旅游业的重要后备军。为加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得以增强。此次调研通过对校内本专业学生生态理念的调查,分析当前本专业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存在哪些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让本专业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

一、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此次调研主要形式为实地调查,获取反馈的主要形式是问卷调查。为保证调研对象的正确性,此次调研选取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通过问卷调查从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四个方面征询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研对象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旅游管理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选取了200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后有181份为有效调查问卷。

二、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一)生态文明认知分析

了解我校学生是否对生态文明有明确认知时,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你是否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这类问题,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非常清楚”的学生只占145%,大量学生“了解过但不清楚”,比例高达6541%,“完全不清楚”的学生占51%。

(二)生态文明意识分析

关于生态文明意识,问卷中“如果你看到公共场所有废纸,你是否会将它扔入垃圾桶”,9901%的学生选择找到垃圾桶后将废纸扔入垃圾桶。但当学生评价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时,学生中只有2455%认为自己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7203%的学生认为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一般。

(三)生态文明行为分析

在生态文明行为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是否有勇气阻止他人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时,2899%的学生会勇敢劝阻,但存在6157%的学生明知他人行为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却并未采取措施制止。

(四)生态文明意识养成措施分析

这部分调查主要反映了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意见和建议。目前,为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一般采取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方式,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高达7139%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更应被当做一门选修课来上,1601%的学生认为将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内容加入公选课中即可。

三、调查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出来的信息,学生这一群体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了解,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人类的重要性。从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来看,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同意接受生态文明理念的熏陶。但学生仅能做到自己维护生态文明,没有勇气主动制止别人破坏生态文明。

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具体措施

(一)宣传生态文明观念

之所以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观念不够了解,一方面是他们不够关注国家和社会大事,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学校以及景点各方宣传工作不到位。首先,政府应当利用多种渠道将生态文明保护的精神下达,在电视台播放生态公益广告,完善城市环保设施。其次,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生态文明维护的艰难性。最后,景区应当提高对游客的要求,禁止游客带零食进入,对破坏景区生态文明的游客按例赔偿。

(二)生态文明课程的开设

无论是十的精神指示,还是新时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高校都应当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首先,将生态文明课程列入公修课程中,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另外,高校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观念的相关内容,例如加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中。

(三)组建或加入生态文明社团

无论组建还是加入生态文明社团,目的都是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将意识贯彻于行为,不仅仅是⑸态文明观念挂在嘴上。加入生态文明社团后,应积极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如植树、收旧报纸、打扫校内干道等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 徐州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0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ak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 S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raining of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 takes th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社会各层面纷纷意识到重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高校是先进思想和新理念的辐射源,承担着培养推动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任务,也逐渐意识到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要性,期望借助大学生自身特有的辐射能力,改善当代社会存在诸多环境问题。为此,高校通过学生社团等组织如火如荼开展了各类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但是,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不重内涵的盲目开展导致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大学生本身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显著提高,原先所期望的辐射效应也没有实现。如何行之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组织高校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了目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徐州工程学院为参考,对当前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找出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出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改变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意义

1.1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文明观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统一,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统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放眼当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普遍淡薄。因此,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自觉实践生态文明观念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关系到民族伟大复兴工程的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高校教育的内涵,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2 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高校在社会结构中具有特殊性,要求大学生在校园中保证个性发展的同时更要适应群体环境,极易造成大学生消极、从众心理,缺乏遵守生态文明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生态意识淡薄。为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理念,唤起大学生生态危机意识,增强生态意识,增强他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

1.3 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必须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生态文明。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者,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专业学习和保护生态相结合,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比例低

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在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仔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人格培养等,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所占比例很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单薄。这几门课虽然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仅仅作为了解型章节出现。学生无法从课程及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

2.2 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还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思政部无法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弥补课程建设的不足。在徐州工程学院,生态文明教育缺乏专业教师。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比较随机、零散,没有专门的任课老师从事相关方面的教育,仅仅是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分担部分课程。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与实践经验,讲座的内容多为纸上谈兵,学生兴趣寥寥,成效不大。

2.3 工科院校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理工科学校,人文专业涉及较少。专业设置问题导致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略显肤浅。在徐州工程学院,除了环境学院所开设专业与生态环境能挂钩之外,其他二级学院专业设置对生态问题关联不大。以信电学院为例,随机对各年级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大多数同学能举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但问及破坏环境所产生的危害却难以说明。针对学校周边河流与湖泊的污染问题,同学们几乎都会选择加强政府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的办法来解决,但是当问及自身,是否会主动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作斗争,同学们的态度并不十分肯定。同时,学生对于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令制度十分陌生,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也是没有节制,能源浪费相当严重。由此可见,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十分浅显单薄。

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改进对策

3.1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让大学生们多了解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在徐州工程学院,积极引导大学生掌握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者,把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而帮助他们提升生态文明认知水平,激发大学生生态安全、忧患和责任意识,使其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关注者、传播者和建设者。

3.2 加强师资力量和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研究

针对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研究薄弱的现状,徐州工程学院立足于“大文化观”的创新理念,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投入,改变以往课程设置模式,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将生态文明课程独立设置于思想政治课程之外。授课方式上,更加重视教师自身层面,对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进行先关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要潜移默化影响学生,避免空洞的说教。同时,培养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带头人,积极申报生态文明课题,着重宣传本校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加强与校外科研机构合作,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3.3 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实践出真知,在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的同时,还应当让其参与生态文明实践,以此加深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高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相对于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可以组织相关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徐州工程学院各二级学院,依托于各种校园载体,如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党团等,利用“戒烟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在校园里积极开展讲座、演讲、知识竞赛、摄影展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此外,学校还同校外机构合作,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去考察学习,开展志愿服务,生态环保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促进自身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进而去影响他人,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进步。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加深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解认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建设美丽校园、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既有利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生态型校园,也利于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该文章为徐州工程学院2014-2015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项目,编号:XDJZY201415YB005

参考文献

[1] 蔡玉慧.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途径的探索――基于大学生对塑料的回收和利用了解程度的生态文明调查报告[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

[2] 陈新亮,王英.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3] 谢从戎,林东.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4] .在省部级卞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深刻认识构建社会卞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6(2).

[5] 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

[6] 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绿色中国,2006(21).

篇6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观;生态观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明确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奠基

”美丽中国”代表着绿色的、生态的生活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重要生活保障。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更优美的环境”如同丰衣足食、人身自由、知书达理、公平公道、安居乐业、和平和谐一样,不需要什么高深莫测的说教,当山川秀美、山清水秀离人们渐行渐远,甚至连呼吸安全都成为一种奢求的时候,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难理解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不难理解无人能置身于美丽中国建设之外的道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的声音,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如此紧张的大背景之下,呼吁”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的重中之重。转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应首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民。

在伦理学领域,道德是改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际关系建立和改善的重要标杆。建设”美丽中国”将道德关系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认为当下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相对立的后果,应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道德关系,坚决反对以自然为手段的不合理开发和使用,改变不合理的唯利论观念,注重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平等共赢、和谐共生的道德关系,在和谐关系中逐渐改善生态危机的现状。因此,应做到关怀自然,理解自然,明晰自然的收获就是人类的收获。建设”美丽中国”即建立美丽生态,更是为人们建立美丽人生的舞台。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观现状

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心尽力的责任,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大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积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其言行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整体后备力量的文明程度,并且在现实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标榜作用。观念决定行动,在生态建设的进程中,不容忽视大学生的基本生态观念,掌握大学生对生态建设的基本看法,明晰大学生存在的不合理生态文明观念,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生态理念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取向所在。

(1)生态知识相对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的一部分,也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明白了进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是缺乏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生态理论主要指的是区别于专业生态学知识、更为普通非专业人群所接受的常识性生态学知识。尽管是常识性知识,很多大学生依然了解的不清楚,比如有关生态保护的节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等的日期和节日要求均不详,以及关于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也不清楚,还有类似废电池、白色垃圾的处理及消化也不甚解等,诸多现象表明,大学生虽然属于高等教育的接收者,却对基本生态保护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对生态系统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生态责任感薄弱。当代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言语上充分表明进行生态保护的决心,但同时,又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瑕疵不会影响生态全局,无形之中造成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现象,对他人违反环境保护的做法也无心去劝阻,或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矛盾选择无视和逃避。由此看出,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较强的责任感,以人为主的思想观念指导着其日常行为,面对环境污染,只想到自我所受伤害,忽略了自我作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这就导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进行日常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较弱,缺乏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

(3)知行转化能力较弱。绿色生态梦的实现需要人们脚踏实地去实践,将具有的生态保护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态实践行动,切实做好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很好的进行实践活动。为了省事,随手丢弃垃圾;看到校园内的废弃物,绕开代替了捡起;出于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等。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在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环节是断裂的状态,没有很好的运用生态理论知识约束自我,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只是转化为实践。这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的生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逐渐改善较弱的知行转化能力。

三、“美丽中国”建设下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路径

美丽中国的创建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则需要依靠生态文明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生态建设方面,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倡导大学生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引导其积极投身于生态建设中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1)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基础课有机融合。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历史重任。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实现开设生态文明公共必修课,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短时间实现,但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加强其与专业课知识的联系,是较为可取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使学生了解在与自然环境的摩擦中的是非善恶,正确调整个人言行。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虑,进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学习。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回归自然”思想,都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思想,提倡崇尚自然,反对恶意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本性,应以一颗关怀的心对待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永续发展。第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应与当下生态现状紧密结合。教育不可脱离生活实际,否则就是凌驾与实践上的空洞理论。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生态问题,深入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劣现状,才能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中的严峻危机,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也才能自觉地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关心生态问题,切实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去。第三,加强大学生在法律层面的生态观知识。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发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旨在制止恶意破坏环境的违反分子。使大学生对生态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助于大学生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做合格公民。

篇7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生态文明理念的出现是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必将促进人类社会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将为城镇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为紧跟时展步伐,顺应形势潮流,我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学习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的方式,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在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决策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水平与效率。

(二)找准位置,明确责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具体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不单单是一个部门或行业的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建设部门更是责无旁贷,搞好城市规划、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市容市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体来说,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仍然不够配套,人居环境还需逐步改善,随着城镇建设不断深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和提供技术服务,推动城镇建设持续发展,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是建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结合实际,发挥职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宏观决策,落实到城镇建设行业的具体实践中,就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城镇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一是在城镇规划工作中把突出生态地位,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居住环境,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主要任务,努力创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与乡融合统一的“新田园城市”环境。二是将建设“新田园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积极开展住宅小区开发,切实提高县城环境质量,努力做到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确保居民住得宽敞、住得方便、住得舒适。积极实施绿色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以右甸河两岸“新田园城市”中心区田园景观带建设为重点,形成道路绿化、公园广场绿化为一体的绿化格局。实施了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珍稀竹园等在内的绿色项目,在县城内外形成以大片的农田、绿地、自然山体的永久绿色空间,形成田园山水环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田园中的城市,山水中的城市”的整体景观形象。使园林绿化,田园风光相互渗透,体现“新田园城市”特色,做到人与自然、城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以创建和谐、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建好一片,管好一片,带动一片”的原则,广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破坏公共设施等不和谐行为,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清理卫生死角、规范经营秩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教育人们爱护城镇、管理城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城镇设施之间和谐共存,做城镇的主人,广泛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爱”的公众意识。强化市政设施管理,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和谐进步。

二、取得成效

(一)城镇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工作持续开展,城镇居民保护环境、爱护市容市貌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参与维护城镇环境的责任意识得到加强,能积极投身到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发挥能动作用。蓄意破坏公共设施、乱扔果皮纸屑、随意倾倒垃圾等现象得到一定改变,县城环境逐步改善。

(二)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年底,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2.4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8.0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23.2%。特别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不求大但求精”的城市发展总体思路指导下,县城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建成区面积达6.1平方公里,人口达3.62万人,城镇绿化覆盖率达26.22%,公共绿地面积达44.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40平方米。县城主次干道达20条,道路总长达21.12公里,总面积达66.88万平方米,人均占有道路面积18.4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22平方米。先后建成了顺城广场、世纪广场、迎宾广场、体育场等一批公共活动广场。建成公厕15座。景观灯和路灯总数达3700盏。先后实施并启动了阳光、金叶、康乐、和平、兴达、紫檀水岸等10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和宝丰商贸城建设,总投资达4.33亿元,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县城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载体作用日渐显现。连续五年保持了省级“乙级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保持了城市魅力、激发了城市活力,树立了##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三、工作启示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具体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屑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具备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精神不断进行实践和不断克服困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工作才能持续开展和稳步推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人与人和谐相处转变为自身行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制定政策措施进行规范和引导,将生态文明建设推上法制化轨道。

四、工作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城镇建设工作实际出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的环境舒适度。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城市发展的规划工作。切实把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放到城镇化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

篇8

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到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最后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完备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问题。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承担着生态文明家培育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所谓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循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 、人与自我的关系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培养活动。它对于实现大学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完善学生个体发展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增强其实效性,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生态观,做到知行合一。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丰富,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一)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和引导青年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的主阵地。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环境问题每况愈下,在时代呼唤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应当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使生态环保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其成为合格的新型“生态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首先是一些高校领导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正确观念,生态文明教育更是停留在“纸上谈兵” “蜻蜓点水”的层面,并且受传统观念束缚,为提高学校知名度,高校领导更加倾向于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使用在热门专业和科研中,致使生态文明教学“边缘化”。其次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未对生态文明教育予以重视,未将生态文明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最后,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情,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同时,由于专业课程的压力,从而忽视了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上述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单薄且重复

具备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包含四门课程,每门课程中都包含着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八章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观两个方面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第六章、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以下同)课程(2015版)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但是,这些内容均分散在各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之中,“分量”大打折扣,而且有些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隐秘性,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这些都导致生态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许多重难点问题容易被授课教师一笔带过。另一方面,从教材和讲授的实际内容上看,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重复问题,主要体现在:“思修”课程第三章第三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纲要”课程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马原”第一章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时均讲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作用。因此,需要对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

(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视

处于全面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涌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困惑之中。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思政课教学仍采取“以讲为主”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不爱听、教师疏于?v”的困境。总而言之,教育应该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说教。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更多的仍是采用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形式既不生动活泼,也不适应当前时展。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主体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欠佳。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以学生直接体验的方式消化课堂理论知识,是一个内化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具有突出的渗透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为此,应重视社会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如图片展示、观看视频、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四)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

生态文明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以确保生态文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事实上,相当多的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条件保障机制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目前,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二是教师素质不高。由于思政课的老师大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本身的知识结构中缺少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导致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点被教师一带而过;另外,有些思政课教师自身缺乏生态意识,不能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内容融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三是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载体和平台,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更加需要通过实践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局限于高校所在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数量少,面较窄,形式较为单一,并且不能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效结合。而且有些同学表示,一些实践教育基地他们都去过,可以选择的实践基地较少。此外,虽然有些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学时会选择一些农村、社区、单位和企业等作为基地,但既没有正式挂牌,也没有建立长期的联系。这种实践教学基地往往是一次性的,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结束,基地也就随之放弃。这种短期行为造成思政课生态文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的弊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承担起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却存在很多弊端,且已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由于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他们难以承载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重任;四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较低;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生态实践基地缺乏创新,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淡化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责任意识作为一种思想价值观念,对于规范人的生态实践行为,提升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生态责任意识无疑是他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3]。由于高校对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教育总是停留在可有可无的层面之上,致使部分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当需要为保护环境牺牲个人利益时,部分大学生会舍弃环境利益选择个人利益。例如:现代生活中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随意丢弃电池、追求衣物的“快时尚”、向往奢靡的物质生活等。另外,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浪费水电、乱扔垃圾、损害花草树木等不文明行为,部分大学生也不会积极上前阻止,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不强。大学生作为高层次文明的主体,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对于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影响了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

具备一定的生态认知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当前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较为分散、片面,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关于世界环境日、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 “白色垃圾” “垃圾分类”“地球一小时”等基本生态环境知识,可以脱口而出的大学生少之又少。据相关调查显示,有 69.3%的大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有 58.6% 的大学生不了解新的《环境保护法》,有 69.8% 的大学生不了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表述,只有 13.2% 的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基础知识相当缺乏[4]。甚至,部分大学生为满足好奇心,肆意虐杀小动物,严重漠视生态法律以及公民生态义务。以上现象表明,亟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促使其更加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三)单一的生态文明教学模式,弱化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受时间、经费、基地、师资等众多条件限制的现实,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仍然采取过于注重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及学生的情感,结果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模式,但往往只是“走过场”,有些班级的组织形式会有指导教师全程参加,而个别或组团参观的形式则很少或没有指导教师参加,这就或多或少地导致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得到教师的思想指导,没有与课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对接,未能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另外,实践基地很少对口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形式多是就近利用当地资源参观博物馆、历史展览、志愿服务等进行,实践形式创新性不大,对于教师指定的一些实践基地,有些同学已经去过了,因此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生态文明的育人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高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必须实现“口头上”和“行动上”的双重视。既把生态文明教学视为思政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又在教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其次,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学意识。在教学?^程中,自觉将公共课知识与生态文明知识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观念,提高生态责任感。以“毛概”课程为例,在第一章讲授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可以向同学阐释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第八章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阐述调整产业结构旨在限制高耗能、好污染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可以倡导学生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最后,加强大学生生态主体意识。通过集中学习、讲座、论坛交流等形式培育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使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自己也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以生态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质、养成生态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科学的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学体系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四门必修课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每门课程中增加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版块,添加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生态文明教学体系,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条件。一是增加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在“原理”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专题研究,通过唯物主义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毛概”中,加入生态社会主义的专题研究;在“思修”中加入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以及生态权利、义务的专题研究;在“纲要”中加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环境史的专题研究;最后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新常态下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以及治理思路研究。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在史料和理论的系统学习中,引发大学生对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明确划分四门课程的界限。“原理”,即讲授马克思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着重对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内容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大学生理顺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知识;“毛概”即着重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及生态运动中其他的新思潮、新学派,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培养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思修”即重点讲述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知识和公民生态道德感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纲要”即讲授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关注生态、保护生态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切合四门思政课和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置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专题,整合零散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增设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然而,事实上,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这种教学资源的空缺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2]。因此,高校必须增设与四门思政课相衔接的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凸显生态文明教学的主题。一是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生态学方面的教师、专家编写系列教材,教材内容力求通俗易懂,适合在校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平均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大体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治理基本思路及原理、公民生态意识养成及公民生态权利义务等,并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加入适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二是根据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原则,明晰生态教育相关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基本布局,确立一套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校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计划和考核标准。最终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趣味、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涉教学效果的保障和教学预期的实现,对教学对象能否持续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沿用传统灌输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思创新,教学方式单一,极易造成学生的倦怠甚至反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实践的教学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之外,由教师主导的、与课程本身相联系的一切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科学生态观的养成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学方式应由单一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转变为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效果。在学生进行完相关生态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社会实践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题研究、实地体验等生态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形成环保意识。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工矿企业,亲身感受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在“参与式”的学习中,树立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价值取向;带领学生参观环保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其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决心。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必要性 现状 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暴露在人们的面前,具体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农药残留物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对树木的乱砍滥伐;等等。这一系列不文明做法都使得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教育的观念,即站在生态系统观的角度去认识教育及其功能:一方面,要认识到教育是生态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支撑,正确认识教育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育自身就是由多个分组所构成的生态系统。要使其正常运行,需要教育生态系统形成最佳的结构形态,从而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功能。

在党的十中,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精神、社会以及政治文明建设并列,将其列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中。这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升,彰显了我国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生态观的时代映照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枢纽,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体现和运用。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实践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最直接的生活资料,同样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材料和对象。人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生活的外界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而且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创造同样离不开自然界。通过实践活动,人类认识自然的程度不断深化,进而科学地改造自然。与此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受到自然的约束。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又会进一步促使人们去探索自然,最终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一项主要的战略任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必然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这也是坚持和发展生态观的必然诉求。

生态文明的构建,是人们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懈努力的目标。所谓和谐,指的是不同主体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以人类自身利益作为价值的判别标准。其中,主体指的是人类,客体为自然界。自然界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优先存在,自然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最理想的状况是人类能够与自然界和谐发展。每个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与自然界都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价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部关系。因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指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构建出一种崭新的社会模式。当遇到物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或者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时,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不能以破坏生态作为代价去换取其他的物质所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前进的。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首先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认为两个文明都要抓好才是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人们的生活环境就会恶化。如果资源出现紧缺,经济和资源出现矛盾,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受到影响。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也就不存在生态安全,人类就会出现生态危机。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法制化、民主高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能源资源形势严峻

在我国很多地方,资源利用率很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方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组成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使得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在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且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金融处理能力欠缺。

(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也在逐年减少,从而使得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此外,城市中工业生产排污总量大与环境容量小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尾气排放,高楼大厦的建造,化肥农药的乱用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三)制度建设不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为加强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先后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条例》《国家节约能源条例》《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国家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生态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对环境污染、有害生态行为的处理还存在法律制度上的欠缺。针对生态破坏的法律有很多,而有关生态安全的预防措施的法律却很少。因此,在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上还需加强,相关政策制度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公众生态意识欠缺

我国传统的生产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对其转变还需很长时间。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节约冷漠症”,对公共场合下的节约无动于衷,明知是浪费却熟视无睹。从经济学角度看,人们的生活水平刚刚得到提升,因此消费欲望很强,从而导致物质消费泛滥。而个人消费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和缓慢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加大生态观念宣传,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同时还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措施去保证其执行力度。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的水平。研究证明,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其人口素质之间是正比关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以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为基础,树立新的伦理观和道德观,这就需要提高人口素质。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最有效的措施和根本途径。通过教育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因此,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二)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

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质量是评价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增强人类生态文明意识,首先,需要积极扩大其教育的途径。应把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作为一种知识渗入到学校教学中去。同时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体,如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手段对其传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组织开展相关节约型活动,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其次,不仅要把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向群众做宣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促使他们自觉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建立了一些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但是还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强。要通过完善各种法律制度,使生态文明建设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更为详细合理的保护制度。其次,国家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环境是公有产品,所以公共财政的分配应向环保方面加大投资。通过国家财政的支持,带动投资者对环保行业的投资。此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要公开、公正,主动接受媒体和人们的监督,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章可循。

(四)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节约使用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加强对环境的研究、开发节约、循环利用等技术的创新,全面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创新性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以及运用资源高效率的开发技术,实现能源的最大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分类指导利用、开发试点示范以及教育培训等方式,建立起新型的能源服务体系,促进环保技术的推广,依靠科技创新力量全面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四、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所存在的不足,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增强民众的生态保护观念,同时结合具体的法律法规,依靠科技创新力量,实现自然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美丽中国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26-02

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仅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而且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新概念。大学生是未来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目标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形式,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有助于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1.“美丽中国”有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接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角度考察我国的发展,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虽然也提到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内容,但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单独列出。而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国家早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环境教育)。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体现和要求,有助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接轨。各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为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和养成环保习惯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教育。

2.“美丽中国”有利于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实践也需要教育,尤其是对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更需要培养和固化生态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过多关注社会关系领域的规范价值,很少涉及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大问题。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为基础,通过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调节学生与生态的关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生态文明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良好的生态发展世界观和道德观,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从而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3.“美丽中国”有利于大学生躬身实践科学发展观

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美丽中国”既是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一理念是建立在深刻反思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之上的,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理念。而且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并不矛盾,科学发展观并没有排斥生态文明,反而是以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不能盲目进行,也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

大学生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群体,又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主力军。然而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决定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群体,他们目前的重点是掌握环境知识和培养生态文明意识,进而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然而在为人处世方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较为缺乏关爱自然和保护环境意识。“美丽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将我国的部分群体的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相对立,也没有为了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而置子孙后代利益与不顾,“美丽中国”做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和灌输给大学生的内容。只有关爱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二、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较弱,家庭、学校和社会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往往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其具体施教活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实用性和指导性普遍不足,针对性较弱。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着脱离社会环境和学生心理需求等不足之处。而且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一味地把生态文明教育局限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机会,更缺乏保护环境的实践技能训练。因此,学校层面的“美丽中国”实践往往停留在征文、朗诵、展览等层次。

2.大学生已经产生生态忧患意识和求知欲,但生态知识匮乏,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养成,生态行为能力较弱

当代大学生对人类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关注度很高,对全球生态危机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正确的反应,忧患意识逐渐显现。而且由于他们的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生态文明意识发展很不平衡,生态行为能力不强等问题。有的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能力不强。虽然拥有一定的生态文明认知和情感,但付诸实践的却比较少。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举止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因此,必须不断开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实践的新载体、新途径,力求实效性,这样才能使生态文明理念不仅“内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自觉能力。

三、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望和目标,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更需要积极探索一条操作性较强的实施路径。

1.加强生态校园建设,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

校园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积极构建生态校园,为大学生养成生态文明习惯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撑,可以使大学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潜心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构筑生态校园工程,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积极创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优美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态素养。

在生态校园建设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学体系,积极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此外,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关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情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2.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材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同时,学校应该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的作用,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落实相关的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教材,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3.积极进行生态情感教育,努力筑牢学生的生态意识

由于情感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外界刺激的印象,从而强化他们先前的有关认识,因此情感体验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必经阶段。生态文明教育也需要通过生态情感体验,进一步强化对生态认知的认识和感受。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情感体验和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外界刺激的印象。情感体验主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到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雄威与壮观。如组织登山、徒步旅行,既能开阔视野,又能获得心灵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强化原有的生态文明知识,深刻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除了社会实践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设计生态情景,设定情境主题,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诱发出学生内心世界对自然的真切感受。例如,引导学生欣赏名人名画如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等等,可以感悟作者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这些都可以加深学生的生态文明情感体验,从而筑牢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实现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1]曾雅丽,周艳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2]王包泉,陈云,何有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14(08)

[3]李乐,郭庆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几点思考[J].青年文学家. 201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