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发展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乡村发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五项措施强保障
(一)精心组织,周密布署,及时成立领导机构。自9月12日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9月13日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以大政办发[*]44号文件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组长、以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乡党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为副组长,以中学、中心校、农科站、经管站、统计站、企业办、民政办、广电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统计站,由乡农科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了12名工作人员充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以大政办发[*]46号文件拟定了大桥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进行了分工。14个村委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数字乡村办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图片的采集和录入,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
(二)从各小组成员单位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业务骨干分成、图片采集、图片编辑、网页制作、文字处理、数字处理和后勤保障4个工作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从学校和各站所抽调了数码相机6台、电脑5台、打印机1台、车辆2张投入到此项工程建设中,保障了全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进展顺利。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三)及时动员,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对全乡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行了安排布署,要求各村分别按各自所辖自然村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并于9月25日前全部上交到数字、文字处理组进行统一审核,图片处理组于9月17日开始按要求到每村进行图片采集。动员会上,乡“数字乡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对与会人员分别进行了数据采集、图片采集、数字、文字审核等方面技术的培训,使与会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工作思路。同时,为了保障此项工作的开展,安排了专车用于到各村进行图片采集和技术指导,乡党委、政府在乡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挤出2万元经费,用于全乡“数字乡村”工程的培训及设备购置。
(四)、统筹安排,协调设备,全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于9月30日止,全乡已完成14个行政村、161个自然村的数据采集、审核及录入,完成14个行政村、161个自然村的图片采集及录入,共采集数据175份,录入数据175份,采集图片25000张,录入图片16000张。10月1日至7日,网页制作组工作人员对全乡25000张图片进行整理、处理,自10月8日开始进行离线数据录入,至10月16日止,已完成6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的离线数据录入,到10月28日前全部完成离线录入并在网上。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自大桥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启动以来,采取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数字乡村”工程进行广泛宣传,乡级召开专题会议5次,参会人员125人(次),张贴临时宣传标语6条,下发简报2期,出黑板报2期,各村共召开会议14次,参会人员203人(次),张贴临时宣传标语28条,在全乡营造了良好的舆工程准确无误。
二、四个明确定目标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地开展,9月15日,乡党委政府结合楚雄、玉溪试点单位取得的成绩,组织各村党总支书记、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数字乡村”工程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召开了动员大会,结合大桥实际。
(一)明确总体思路,通过“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展示大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反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网站建成服务大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新载体。
(二)确定了14个村委会、161个自然村和乡级机构共14个单位为网页制作基本单位。
(三)明确了工作步骤,把整个工程建设工作分为筹备、数据图片采集、审核、录入、校对、汇总上报六个阶段。
(四)明确了工作任务。根据抽调人员特长把工作人员分为4个工作小组,按六个工作阶段分别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三、三个统一提效率
(一)在筹备阶段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数据采集人员的业务培训,统一了指标、口径和采集方法,9月30日全面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二)在数据采集组采集数据的同时,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离线录入软件的操作,并利用投影仪对图片处理小组进行图片处理软件acdsee演示,统一了图片规格2048×1536和对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图片的处理方法。
(三)制定了数据图片录入、图片处理工作流程,统一了工作步调,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个把关,保质量
(一)为了确保数据、图片质量,一方面对采集的数据,由质量审核组审核后交由数据录入组录入,凡是因数据采集和质量审核小组把关不严,在进行录入时,每出现一个指标错误,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审核人员责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采集数据质量。
(二)对当天采集到的图片,晚上召开图片质量审核专题会议,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由数字乡村办公室主任及四个组长进行审核验收,总结当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通过图片把关,在不断提高图片采集组工作人员的拍摄水平的同时,全乡图片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没有出现返工现象。
(三)数据、图片全部录入完成后。由各村委会书记、主任、文书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的录入数据、文本和图片进行校对审核,及时进行修正补充,确保了网页使用的图片文本信息的真实性。
(四)是乡级网页所有使用的图片和文本信息,经过乡数字乡村领导小组会议逐一讨论通过后才进行数据上传。
五、取得的经验
(一)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涉及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县、乡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大桥乡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乡长亲自抓,最终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乡农科站电脑设备、数码相机、工作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及时从学校借用了6台电脑,从各站所筹集了6台数码相机,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工作人员,抽调车辆2辆,并从十分紧张的乡财力中提供了2万元工作经费,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县、乡政府及时调集资金购置了数码相机2台、摄像机1台、电脑2台、移动盘2个、打印机1台补足了器材。
(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和谐社会环境。图片采集工作组采集的图片共计25000余张,全部来自群众生产生活,有的图片采集需要进到农户家中,拍摄反映农民家庭基本生活设施的场景;有的需要爬到农户房顶,拍摄反映村庄全貌的写实图片;有的需要进入厂房内部,拍摄企业生产实际的图片;有的需要进入种养殖大户的种养殖场,拍摄反映农村经济的来源图片;还有的需要拍摄群众在田间劳作、休闲娱乐的大量图片资料,这些图片的采集都得到了群众们的热情配合,这也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无私奉献的工作队伍。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数据图片的采集、录入、修改和数据上报工作,和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是分不开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全程陪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质量把关,参与工作难点的化解。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了国庆假期,有的同志还带病坚持,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在分工不同的各个工作小组之间,需要形成一种默契,大家只有相互沟通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全盘工作的开展。虽然正值国庆长假期间,各小组成员都比平时上班时间早到半个小时,相互交流沟通,确保工作步调一致。
(四)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过硬的技术力量支持。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一项摸索开展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上离线软件的开发的时间较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全乡的数据采集录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工作人员中抽调了电脑操作比较熟练的业务人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在当天工作结束以后,针对录入软件进行全方位的测试,测试录入图文信息显示、导入导出数据是否规范、完整、准确,及时发现软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确保了全乡离线数据录入软件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为使工作人员真正掌握数据采集、图片采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录入等技术要求,确保工作人员技术到位,除了业务人员培训以外,实行“每天一会”、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数据录入、图片处理、图片采集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为了进一步使数字乡村工程发展、管理上一台阶。大桥乡党委政府,11月5日研究决定以大政办[*]52号文件下发成立会泽县大桥乡农业信息服务管理站,由乡农科站站长徐佑忠兼任站长,并抽调农科站2名精通业务人员组成,设办公室于农科站、电脑3台、数码像机2台、摄像机1台、移动硬盘2个、打印机2台,有牌子,明确了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管理规定。
六、存在的问题
篇2
[关键词]图书馆慈善援助公益援助
[分类号]c252
我国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一个新现象是: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支撑其建设和日常运行的状况已经突破,社会力量的慈善与公益捐助正在异军突起。无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偏远乡村,都概莫例外。两届“百县馆长论坛“会议”的召开,讨论了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引起了图书馆界对社会力量援助中国图书馆发展的思考与总结。进入21世纪,社会力量对我国图书馆的慈善与公益援助已成为一种潮流,图书馆及图书馆人应当怎样来看待这个潮流,需要在理论方面广泛讨论和在实践方面大量探索。
1 图书馆慈善与公益的主要援助模式分析
1.1 慈善家援助修建图书馆
慈善家的援助,即专门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人对图书馆的援助,其主要表现是:慈善家把自己的资金捐赠给基金会,然后通过基金会与政府合作项目或直接向受援对象捐款,指定用于修建图书馆馆舍或图书室建设。代表人物有香港的邵逸夫、田家炳等。他们秉持“取之于民众,用之于民众”的理念,在我国援建了30多所图书馆馆舍和1100多间乡村学校图书室,计耗资达5亿多港元。
慈善家援助修建图书馆的优点在于:①资金相对充足,社会关注度高,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可以尽快促进资金的落实到位;②慈善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可以提高社会公民投身图书馆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而缺点是:①援助的人数少,资金涉及面广,项目众多,真正用于图书馆事业建设的资金却只有小部分,加之缺乏图书馆专业人士的参与,解决不了图书馆实际所需;②慈善资金管理机制的不成熟,可能导致名人做慈善的负面效应,造成社会群众对慈善事业的误解.
1.2 企业单位对图书馆的针对性援助
企业慈善是指企业从慈爱、善意和善良的方面出发,以扶贫、帮困和助人为主要内容,对图书馆进行帮助的社会行为或社会行动。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用自己的利润与政府合作系列项目或直接向受援图书馆捐助建设资金或书籍、物资等,来援建图书馆。代表性的企业有飞利浦集团(外企)、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花旗银行集团(外企)等。它们秉持“弘扬慈善文化,宣传爱心奉献,展示社会文明”等理念,在我国援建了309所希望小学图书馆、1350所中小学“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室)”和2所少年儿童图书馆,累计耗资达4000万元人民币。
企业单位对图书馆针对性援助的优点在于:①在向社会爱心奉献的同时,也向社会宣传了企业的产品;②在树立企业形象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特别是国家对公益性捐赠支出的免税额度由原来的年度利润总额的3%提高到12%后,这种捐赠简直成了一种双赢。而缺点是:①偏重于关注宏观层面,如有多少图书馆建成、捐赠图书多少万册、资金到位多少等,而忽略图书馆的细节建设,如管理制度、资金流向、图书种类等;②以盈利为目的,慈善与公益活动或多或少地带有功利性,即商业性。
1.3社会个人行为对图书馆的援助
社会个人慈善,即社会公民热心图书馆慈善公益事业,自愿帮助弱势群体的无私行为。其主要表现是:热心于基层文化建设的自然人个人,以自己或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或自己可以办到的募集方式建设各种形式的图书馆,并开展相应的图书馆服务。代表人物有福建省福州市的吴熙、湖南省冷水江市的刘小玲、江西省萍乡市的刘柄继、陕西省西安市的陈武艺、宁夏海原县的李成林等。他们秉持“力所能及,扶助乡邻”等理念,在我国因地制宜地办起了众多的农民图书馆(室)、乡村图书馆室、社区图书馆(室),有的藏书达10万册以上,有的馆舍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
社会个人行为对图书馆援助的优点在于:①弘扬美德,展现爱心;②共享资源,扶帮近邻;③汇集资财,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而缺点是:①对图书馆专业的理解片面,办馆受兴趣和爱好的影响大;②捐赠带有随意性和一次性色彩,缺乏规模化与资源优化的安排;③资金基本靠自己和家人,服务人员也主要是自己和家人,难以使藏书及时更新和相关服务走上专业化。
1.4 民间组织对图书馆的援助
民间组织的慈善援助,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社会组织基于一定的公共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从事图书馆的慈善公益事业。其主要表现是: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的知名人士发起某个项目,然后由参加该项目的志愿者或义工通过网站、口口相传等方式募捐图书和资金,最后再由志愿者或义工把这些募捐图书和资金直接捐赠给当地文化站或者中小学图书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指导业务工作。代表性的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有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立人乡村图书馆、《中国妇女》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山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等。它们秉持“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丰富乡村教育资源,促进公民社会形成”、“援助受灾的图书馆人”等理念,在我国创办了众多有影响的草根援助项目,如天下溪乡村图书馆、立人乡村教育行动、乡村社区图书馆援助计划、图书馆家园计划、北川图书馆重建项目图书募捐活动、星星火阅览室、育才图书馆、西部阳光行动等。其中,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的天下溪乡村图书馆项目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乡村教育行动最有影响。前者采用捐、募结合的办法,立足于出版社积压书采购市场和乡村社区受援对象(主要是乡村文化站,间或也有学校),从2003年到2006年,为广西的5个贫困县近40个乡镇捐赠了图书;后者采用总分馆理事会管理模式和捐、募、建、服务一体化援助模式,从2007年到2011年,在湖北、河南、四川等省建立了10个分馆,办了3000多个借阅证。
民间组织对图书馆援助的优点在于:①完全出于自愿,易于调动参与人的积极性;②管理中间环节少、方式灵活,易于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和探索高效的建设之路。特别是天下溪乡村图书馆的定向援助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分馆理事会管理模式、公益记录宣传模式、财务与捐赠公开及捐、募、建、服务一体化援建等,很值得推广,因为这不仅可以做到物尽其用,而且还可以挖掘草根援助的长效机制。而缺点是:①经费紧张,人手紧缺,工作量大,专业技术缺乏;②藏书数量有限,规模效益差等。
1.5 慈善基金与国际组织对图书馆的援助
慈善基金与国际组织的援助,即海外华人通过募集资金,与国内乡镇政府、非营利组织如侨联等建立联
系,帮助中国乡村图书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海外华人的慈善基金组织或一些国际组织,通过与国内乡镇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如侨联等)建立联系,然后捐助资金,或同当地政府及村民合作,共建公共图书馆,或同当地学校合作,以充实或加强原图书馆的建设,建成后向社会开放服务。代表性的基金与国际组织有美国加州圣峪中华文化协会、美国青树教育基金、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兹根基金会、国际教科文组织等。它们秉持“中国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必首重德育,以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格”等理念,截至2011年3月,在我国边远穷地区因地制宜地办起了62所公共图书馆、46所中小学图书馆、12所农村图书馆、103个学校图书室。
慈善基金与国际组织对图书馆援助的优点在于:①具有海外关系,遇到的政策阻力小;②资金相对充足,管理方式灵活,资助范围广泛;③采用“与当地学校合作创建图书馆,或者对乡村学校已有的图书馆进行完善,建成后向当地村民开放服务”的援建模式。而缺点是:①捐助主体与受援对象间的距离遥远,无法对受援项目进行有效监管;②援建项目定位基层,图书馆的专业性与综合性不强;③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长效机制较差。
2 图书馆慈善与公益的主要困境分析
2.1 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或长效机制
日前,图书馆慈善与公益的各种援助模式都面临着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将资金、实物捐赠给当地的慈善机构,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出现信任危机;直接将资金、实物捐赠给受援助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经费紧张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督反馈体制迫在眉睫,资金的流向和实物运用途径清晰,才能提高捐赠者的信任度,主动给捐赠者以情感和荣誉的同报,才能激励捐赠者的捐助热情。慈善公益机构需主动作为,走向社会,积极募捐,才能促进图书馆慈善事业的发展。
2.2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
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包括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管理方式、完善监督反馈系统、制定图书馆慈善与公益相关政策与基本制度等。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相对盲目,缺乏专业指导,投资收益过低,而在美国大型私人基金会的投资已发展成熟,主要采用投资部、投资财务部、财务部、外部投资机构、基金会信托等5种投资管理模式实施投资管理。我国图书馆慈善与公益事业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必须保障慈善捐款的合法透明,依法接受税务监督、会计监督和社会的监督。可以通过网站公示各项善款的来源、金额及使用去向,方便人们及时查询、广解善款的使用情况。图书馆慈善与公益相关政策的制定可以为慈善援助的行为指明方向,统一行为准则,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必依。
2.3缺乏图书馆专业人士的参与合作
目前,我国图书馆慈善与公益援助的5种援助模式都缺乏图书馆专业人士的直接参与合作。对受援地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缺乏专业指导,观念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捐书赠书,图书馆的新技术新理念无法融入其中、图书馆界慈善人士应该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规划性地指导各项图书馆慈善公益项目,把图书馆最新的技术和一些新理念融入受援地图书馆,对当地的图书馆管理员进行业务和素质的培训,定期举行讲座,传达图书馆界的最新资讯和动态。充分发挥图书馆界的々业素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我国图书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
2.4主流援助的运行模式为“非公募”方式
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对图书馆慈善与公益援助的5种基本模式,除了依托于基金会的香港慈善家的援助和海外华侨的援助有“公募”行为外,在国内的企事业单位援助、社会个人援助和民间组织援助,则都是“非公募”性质。然而,从主体看,后者的援助义是我国的主流。如果主流援助者没有资金与书刊的“公募”来源,其是否可持续发展是可想而知的。图书馆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笔者强烈呼吁政府出台专门针对图书馆慈善与公益援助的政策,也强烈呼吁现有基金会降低捐助资金管理费和项目实施费的比率10%,以支持草根组织对图书馆慈善与公益援助的行动。
3 图书馆慈善与公益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3.1基金会募捐与投资的管理模式探索
基金会的投资管理对图书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投资管理可以实现基金会资金的保值增值,可以很好地解决图书馆慈善经费紧张,难以长期可持续地援助受援地的问题。鉴于目前草根组织援助图书馆建设的种种困难,笔者以为,从图书馆人的角度看,应发展“基金会募捐与投资的管理模式”――致力于图书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人,以设立基金会,并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让基金会作为图书馆慈善与公益援助整个行动的中心,承担其全部工作,特别是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后续工作,否则,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体运作模式,可以参考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基金会理事会组织机构,投资委员会(由数名拥有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理事会主席和秘长长构成)根据自身的管理理念、投资政策、投资目标、投资规模、风险偏好、人员配置、成本费用等多个因素来确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投资管理模式。随着基金会投资管理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我国图书馆慈善与公益事业要实现长远的公益慈善使命,必须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基金会投资管理模式。
3.2寻求国家及政府政策指导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机构,国家始终是图书馆建设的主体,政府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介入,指导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慈善援助。最重要的是尽快落实慈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一整套促进公共文化慈善行为的法律法规及其配套措施,为慈善资本在图书馆事业的持续投入提供较为完备的法律保障。同时,政府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有利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及增加人们福利的目的出发,确保有效供给,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3.3 探索新的援助模式――数字图书馆总分馆援助模式
数字图书馆的总分馆援助模式,具体而言,是由公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牵头,主动与慈善人士合作,利用其丰富的数字资源和馆藏资源,充分提供无私服务,而私人慈善资本作为慈善援助的主要资金来源,则承担维持数字图书馆总分馆的日常运行开支。总、分馆实现资源共享,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用户凭一张借书证可以同时利用总馆和分馆的资源与服务。
数字图书馆的总馆通过搭建以数字化资源内容传播、整合统筹联盟信息资源为核心的数字图书馆联合平台来实现总分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的联合平台具有统一界面、统一检索、资源链接、资源导航、内容聚合、统一认证、流量报表等特征。各分馆成员通过书目联合系统可以实现在检索一种文献时能同时了解其他成员馆关于此文献的信息;通过电子资源联合系统可以实现异构资源的跨库检索;通过文献传递及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每篇检索到的文章都会有馆藏图书馆信息,以在线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取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通过联合参考咨询系统可以实现为广大用户平等地提供专业性咨询服务与知识服务。
数字图书馆的总分馆援助模式可以借鉴立人村落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采用总馆理事会与分馆理事会相互协调、共同管理的运行模式。总馆理事会由各公立图书馆项目负责人、各高校图书馆项目负责人、慈善人士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图书馆项目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整合各种资源。总馆理事会通过与慈善人上共同签订书面协议,形成有效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图书馆私人基金会,保障私人慈善资本的合理运作;而慈善人士通过深度参与图书馆管理而改善图书馆利用私人慈善资本的低透明度、低信任度的状况。总馆理事会需协调处理好慈善资金的运用、总分馆的管理、慈善人士与图书馆项目负责人在实际运行中的新角色和权责等一系列问题。分馆理事会由当地乡绅和教师组成,让他们充分参与图书馆的建设,激活本地资源用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分馆理事会需认真即时地完成总馆理事会下达的任务,并把当地援助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给总馆理事会,做到总分馆的有效沟通、即时沟通。
4结语
社会力量对我国图书馆慈善援助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实践中还处于摸索、探讨阶段:因此需要更多图书馆界人士的关注和参与,认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繁荣图书馆慈善公益事业。
参考文献:
[1]Shera J H.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 rnr libra―nnship[M].New―York:Becket a11d Haves.1972.
[2]杨玉麟,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8(1):8―11.
篇3
数据结果有些让人大感意外。在全国人均购物支出最高的十个省份中,排在第10位。在消费支出上,、海南和湖北都跻身中国前十位。在蚂蚁金服的“借呗”用户里,有40%来自三四线城市;在“蚂蚁聚宝”用户中,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用户超过60%;在3亿余额宝用户中,1亿来自农村。
账单还显示,移动支付占比前十位的城市中有那曲、玉树、日喀则、黄南、山南、果洛、甘南、海东,都是西部城市。在移动支付比例最高的省市区中,高达90.3%,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青海88.3%,甘肃、贵州88%,内蒙古87%。
这份年度账单,是移动互联大时代下普通人生活小日子的缩影。曾经横亘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乡村之间的那道“数字鸿沟”,正在被填平。移动互联生态圈揭示的更深层秘密是,城乡发展由此将会产生更多的新可能和新现象。比如2016年户外运动消费笔数增长率前十位城市,分别是平顶山、漯河、崇左、海东、来宾、驻马店、普洱、信阳、阜阳、毕节,沿海城市无一上榜。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在户外运动上的消费力,正在强力崛起。对于那些运动品牌商来说,这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新动态。
纵观2016支付宝账单会强烈感受到,踏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很多曾经影响城市发展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一座城市不需要特别大的规模,也不需要很显著的区位,同样能分享过去只有中心城市才能独有的高质量经济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中心主义可能正慢慢走入历史。
~入数字时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深度通达的高速交通网相互支撑,区位和规模都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对外连接顺畅上升为第一要素。一个很典型的细节是,理财在过去是东部发达城市的高门槛经济活动,但“借呗”的数据显示,在最准时还钱排行榜上,第一是河南,第二是安徽,超出所有沿海经济省份。有专家将此现象总结为“金融平权”。
篇4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安排部署,针对创建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狠抓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创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会议精神,在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临泽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5年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创建指标,明确了工作完成时限。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召开研究文化工作的会议3次,对创建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安排县财政拨付创建经费20万元,并将创建工作任务指标纳入各镇和相关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中进行考核,从而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创建工作格局。县文广新局配合省、市“乡村舞台”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公共文化权益保障等课题的调研,组织开展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3篇,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强化硬件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
一是“三馆”改造提升工程进展顺利。加快推进城区公共文化项目建设进度,至目前,县博物馆扩建工程已完工,工程决算已报县财政评审中心评审;陈列布展大纲已上报省文物局评审通过,陈展形象设计已通过市文物局初审,8月份即可进入布展。工程完工后,博物馆可新增场馆面积1043平方米。县文化馆、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原县交警大队业务楼的整体划拨和相关服务设施的搬迁,场地布置工作已全部完成,已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通过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县图书馆新增场馆面积1230平方米,总面积达2320平方米;县文化馆新增场馆面积2319.93 平方米,新开设了艺术研究室、群文创作室、书法美术、摄影展厅、非遗展览厅和舞蹈排练厅等场所,场馆总面积达到3823.23 平方米。
二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惠民项目资金,组织实施蓼泉、板桥镇两个综合文化站新建、改建工程和板桥镇板桥村、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至目前,蓼泉镇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已完工,文化广场已完成工程招标,现正在加紧建设;板桥镇综合文化站已完成原计生服务站业务用房的划转工作,近期正在购置相关设施、设备;鸭暖镇白寨村文化室已完成改建任务。新建的蓼泉镇唐湾村文化活动室主体工程已完工。板桥镇板桥村、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新华镇明泉村、蓼泉镇双泉村等四个村级文化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三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起步良好。结合“数字张掖”、“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建设文化馆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文化活动资源,促进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辅导等资源的共享。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7个镇和4个城区人员密集场所的11个“电子借阅机”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扎实组织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新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一个,上半年放映电影**场次。进一步创新数字电影院管理经营模式,积极提升服务水平,至目前,累计播放影片**部,接纳观众**人次。
四是“乡村舞台”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市、县为民办实事方案,今年我县计划重点建设29个行政村“乡村舞台”。为确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县上筹集建设资金210万元,并有效整合组织、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资源,为建设“乡村舞台”的村配套相应设施和建设资金。至目前,已有14个村已完成村级舞台建设任务,5个村的村级舞台正在修建中,下剩的10个村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等前期工作。加上去年已建成的28个,全县已累计建成“乡村舞台”42个。结合“乡村舞台”建设,完成了新华镇新柳村、明泉村、宣威村、倪家营黄家湾村、板桥镇东柳村、鸭暖镇小鸭村等6个村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的配套建设任务。我们还进一步加大对村级自娱自乐班子和民间文艺社团的扶持力度,去年下半年至今,先后筹资50多万元,为全县15个自娱自乐班子配发了移动音箱、话筒等设备,为7个镇文化站配置演出服装658套。
(三)打造文化品牌,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一是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启动了第六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16项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县农民社火汇演、“韵祥杯”中国男子篮球(CBA)临泽四强对抗赛、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民间民俗作品展、书画摄影展和第三届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结合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少儿文化艺术节,社河镇各社区分别牵头举办了社区文化艺术节,为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演出节目。今年前7个月,全县开展节庆文化活动50多场次。
二是广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我们充分利用文化体育广场这一场地优势,组织开展了周末广场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县青少年歌手大奖赛、戏曲大赛、临泽小调、百姓舞台大家唱和“乡村舞台”周末大家乐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县直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纷纷编排文艺节目开展义务展演,演出活动达20多场次,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依托广大文艺爱好者,组建社区和农村广场舞健身队80多支,利用周末和农闲时间开展排练演出。目前,广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是“快乐老乡”引领示范活动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开展的“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我们组织县文化馆文艺专业人员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经常深入各镇、各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利用各镇的赶集日时间,分乡镇举办集中示范活动7场次,为农民群众义务演出节目7场次,书写赠送对联1万多条幅,送书画作品800多幅,发放文化宣传材料4000多份。县文化馆业务工作人员走进乡村、社区和学校,开展各类辅导培训20多场次。
(四)加大人才培养,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队伍建设力度,采取“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交流的方式,组织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和文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县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200多人次。同时,大力鼓励支持各类文化人才的成长,相继成立了传习所4个,基层文艺辅导基地15个,组建了社区文艺团队5支。积极引导镇、村组建文艺队、社火队、健身队90支,发展民间自娱自乐班子30个,新招募文化志愿者150多人,累计达到858人。全县基本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具有一定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文化工作队伍。
(五)狠抓项目建设,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紧扣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3341”项目工程、文化产业“6551”体系谋划项目,编制文化招商引资项目11项,借助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省文博会等重要节会,抓好宣传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至目前,文化项目已完成招商和签约4项,协议引资20亿元。其中,河西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签约资金0.2亿元,华夏牡丹观光园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签约资金10亿元,丹霞大景区君庭文化商贸街建设项目签约资金4亿元,临泽县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签约金额3.5亿元。华夏牡丹文化旅游观光园丹霞花海项目规划初稿编制已完成,项目立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环评、能评、风险灾害评估报告已委托相关单位编制,定植防风林网3.4公里,栽植核桃、水晶杏等苗木3.5万株,定植薰衣草860亩;河西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完成土地审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7月上旬开工建设,主体一层工程已封顶。与北京江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临泽县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到位资金0.2亿元。县上还加大对文化社团和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皓首剧社、大鸭剧社等文艺社团开展演出,组织成立文化产业协会、赏石协会9个,开发了临泽奇石、剪纸、雕刻葫芦、印章、瓷盘等文化旅游产品。上半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700万元、增速48%。
(六)注重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效明显
结合全县已普查的66项335个子项情况,积极申报具有地方特色的“八仙马子”、“仙姑信仰”、“打席筐”和“放河灯”等20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传承项目,设计制作了《河西宝卷》、《手工挂面》等非遗项目光盘40多张,完成了甘肃省第一届文化资源普查基础信息资源的录入和登记工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保护名录和重点保护项目传承体系。对濒临灭绝的民间民俗项目进行了挖掘抢救,开展了传统社火调演、民间小调演唱、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和民俗文化征文等活动,积极挖掘民间文化遗产,编辑整理了《临泽饮食文化》《临泽民间小调》、《临泽宝卷》、《临泽传统农耕文化》、《临泽文史》等相关书籍资料。相继建成了甘肃秦腔、临泽民歌、刘青年剪纸和河西宝卷四个传习所。组织申报了第三批和第四批市级非遗传承项目,全县15名非遗传承人被确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逐步得到恢复,并且在传承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注重舆论宣传,不断提升文化工作的影响力
认真贯彻落实《临泽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和工作要求,细化了工作任务。自去年以来,累计投入宣传经费11万元,在各镇主干道制作固定宣传展版75块,宣传专栏143个,电子大屏15块,悬挂张贴宣传标语、标识794条,印发宣传单4万多份,媒体“文化创建”专栏2个,城乡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1300条(次)。加大对文化工作的总结交流,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工作,今年至目前,全县在县级以上媒体刊发有关创建工作的信息300多篇,有效普及了党的文化惠民政策,提高了城乡群众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知晓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今年以来,我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建资金短缺。主要是县博物馆扩建工程面临陈列展览经费短缺的问题,新扩建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需陈列展览经费500多万元,除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陈展补助经费200万元外,还有300多万元的缺口。蓼泉镇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文化广场建设资金仍有缺口。桥镇文化站也因资金等制约因素,建设进度滞后。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还不完善。这些年,虽然县上逐年加大了对村级文化阵地的建设投入力度,但由于部分村集体积累薄弱,村级文化场地建设相对滞后。至目前,全县仍有39个村未建成村级舞台,有29个村未建成标准化的文化广场。
三是创建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镇、单位对创建工作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镇、村两级对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工作进展缓慢,创建工作的最大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是镇、村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个别镇的综合文化站阵地设施被人为地挤占、挪用。一些村级农家书屋管理使用不够规范,对外开发不够正常,文化阵地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好。
四是乡村舞台建设难度较大。今年,全县“乡村舞台”建设任务数为29个,至年底要实现70%的行政村建起“乡村舞台”的目标。但部分行政村的经济条件有限,特别是一些偏远村建设难度大。
五是基层文化力量仍然薄弱。按照验收标准,各镇文化站须配备3名以上文化专干。但由于各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调换频繁,近年来招考到镇文化站的干部大多不在文化工作岗位工作。一些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由村、社干部兼任,开展文化服务的时间不能保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县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争取9月底完成布展并投入使用。加快实施县文化馆、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各厅、室的硬件设施,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充实免费开放服务内容,营造免费开放环境,使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更接近群众,便利群众,提高免费开放的知晓率和服务群众的满意度。加快实施好蓼泉镇综合文化站和板桥镇综合文化站的新建和改建工程,重点是加快蓼泉镇文化站的文化广场建设进度,及早做好两个文化站的设施、设备的购置和配套建设工作,使其尽快投入运行。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为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45家农家书屋各补充更新图书100册以上。
二是扎实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加大市、县为民办实事的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责任,列出任务清单,制定推进计划,抢时间、赶进度,有计划、分步骤抓好组织实施。重点是组织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4个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加快“乡村舞台”设施、设备招标和采购手续的协调办理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组织实施好舞台建设和电子屏架设;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和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乡村舞台”建设村的文化长廊、农家书屋、村级阅览室的配套建设,分批次配套一批文化活动器材、设施,力争10月底完成29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
三是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抢抓“一路一带”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以张掖丹霞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大景区之一的机遇,加大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扎实推进丹霞民俗文化村、西游文化园、流沙河丝路文化园、河西民俗博物馆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着力培育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重点文化企业,扶持发展雕刻葫芦、丹霞水晶石、麦秆画等特色文化产品,拓宽市场,提升效益。
四是精心组织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实施好先进文化引领工程,精心办好第六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千台大戏送农村”、“百姓舞台”、民间自乐班子展演、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扎实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下半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0场次以上。同时,切实发挥“乡村舞台”繁荣农村文化、引领乡风文明的作用,依托“乡村舞台”,广泛开展“优秀读书家庭”、“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群艺表演活动,真正使“乡村舞台”成为教育群众、凝聚和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五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加大协调力度,配齐配强镇文化专干和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加大指导和检查力度,促进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提升现有文化人才的素质。通过举办文化培训班、选派文艺专业人员到基层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和送文化下乡等方式,全力做好群众文化培训和辅导工作。
篇5
关键词: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应用进展
传统立体电影的制作过程十分不易,画面转换与技术操作很是繁琐,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资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立体化电影放映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当代数字立体化电影放映技术日趋成熟,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在本文中,笔者对数字立体电影进行简单综述,通过分析对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新进展进行总结。
一、数字立体电影发展历程
数字立体电影(3D)于2008年正式入驻中国电影市场,获得广泛关注。近年来,数字立体电影凭借颇具特色的放映技术,一度成为电影市场的宠儿。3D影片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广受消费者青睐的数字立体电影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了解,“3D”的英文全称为“3-Dimension”,蕴藏“立体”的含义。立体电影的真身就是3D电影,与传统的平面电影不一样,3D电影能够为观众展现出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
据笔者调查获悉,数字立体电影其实是借助数字影院放映设备的支持,结合数字立体电影辅助设备,透过金属银幕为患者营造出立体效果。数字立体电影的辅助设备主要有:
(一)Real-D
该系统的技术应用的是圆偏振原理,是立体放映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系统中,Z屏装置是最为关键的一环。Z屏一般被支架固定在镜头前方,影片放映过程中,荧幕投射的光线通过Z平映射在金属银幕上,观众佩戴好3D眼睛便可感受到立体效果。
(二)XPAND系统
XPAND系统为我国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由同步转换器、信号发射器以及液晶开关眼镜组合而成。该系统的优势在于,配套的立体眼镜能够更换电池,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观众整体感观会更加舒适。
(三)杜比立体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滤光轮装置、同步控制器以及滤光眼镜。在使用过程中,需将滤光部件放置于放映机中,系统通过杜比服务器,能够调节数字荧幕的亮度,避免将更多资源浪费在眼镜制造的工作上。
(四)Masterimage
和Real-D系统一样,均采用的是圆偏振技术,由圆偏振转盘控制装置以及圆偏振眼镜组合而成。不过因为系统体积比较大,操作起来存在诸多不便,而且会产生噪音,干扰影片放映质量。
二、胶片立体电影与IMAX立体电影的简单介绍
(一)胶片立体电影
据了解,胶片立体电影多以红绿色技术与线偏振光分光技术为主。由于红绿分色技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应用范围广,而且只需佩戴普通的红绿眼镜便能观看立体电影。不过。胶片立体电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画质不清晰,立体成像效果并不理想,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相对来说,线偏振光技术的成像效果会好一点,不过画质同样差强人意,并不适合长时间观看。
(二)IMAX立体电影
IMAX立体电影技术利用的是线偏振分光原理。就目前情况来看,IMAX放映系统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IMAX数字立体放映机便是这一演变过程中的产物。IMAX巨幕立体电影画质清晰,视野充分,能够给观众良好的感官效果。不过十分可喜的是,IMAX巨幕立体电影成本高,而且系统庞大,在运用过程中要确保场地足够宽阔,所以并不适用于一般的商业影院。
三、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进展
(一)立体效果佳
数字立体放映技术能够呈现出优质的立体效果,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严肃的影响,画质清晰,稳定性强。从技术原理的角度上来看,该系统运用了液晶开关技术、光谱分光技术等,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数字立体放映系统的亮度不高,光效率未达到理想状态。不过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立体放映技术通过较大功率放映机以及双机放映,均妥善弥补了这一缺陷。放映银幕面积较从前获得了拓展,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
(二)安装、操作十分便捷
相较于传统立体电影反映技术,当代立体电影放映系统安装便捷,操作方便。传统立体电影画面转换与技术操作很是繁琐,传统的放映系统会需要人工完成装卸拷贝工作,由于此项工作十分繁琐,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精度不高。当代数字放映机透过数字操控系统,不但操作简单而且精度高。在放映前,仅需在放映机内放置滤光器件即可放映电影,拆装容易,有效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三)制作工艺更加简化
前文中提到,传统的立体电影制作流程十分复杂,而数字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立体影片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出错的几率。传统立体电影的制作过程十分不易,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倘若需要制作动画立体影片,只需借助数字技术模拟摄影机,最终就能形成两只眼对应的影片。在数字立体放映技术的支持下,观众能够获得极佳的视觉享受,不会因画质影响,出现疲劳、晕眩的感觉。
(四)放映内容更加充实
由于胶片立体电影的制作技术十分有限,无法在影片中增加特效,同时胶片立体电影的制作本身就比较难。数字技术的应用则有效降低了制作立体影片的难度,使制作人员尽情地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添加特效以及其他素材,丰富电影内容,使影片题材更加充实,让观众充分享受由立体电影带来视听盛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立体电影放映技术,当爱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的应用获得了新的进展。当代立体化电影放映技术不但简化的操作流程,还丰富了影片内容,充分满足了受众的文化娱乐需求。随着数字立体电影的持续发展,其放映技术获得了广泛关注。数字立体电影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立体电影还会通过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为广大受众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刘芳.数字3D立体电影的奇观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数字中国;一村一镇一地图;农村地理信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231
1 引言
2000年5月,国家测绘局提出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随后,各省先后进行了省、市、县三级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作为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自2013年以来,广东省就将“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列为省政府的工作重点。在进行“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时,广东省采取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建设方法。随着“一村一镇一地图”的深入进行,其建设过程已趋于成熟,目前,广东省正全力加快推进“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
2 “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
“一村一镇一地图”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地理信息,建立县(区)村镇地图数据库。然后,叠加正射影像图,对地理信息进行标注,为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乡镇编制一张影像地图。项目建设流程详见图1。
总结起来,“一村一镇一地图”的建设过程主要包括调查工作底图制作、地理信息外业调查、村镇地图数据库建设以及村镇影像地图制作。
2.1 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在正射影像图上叠加现有的地名地址数据,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为了便于外业开展工作,底图要求影像清晰可辨,一般采用0.5米分辨率的正射影像图;底图上可标注一些路名、地名等其他信息,但注记不可过密,影响读图的效果;底图的成图比例尺不宜过小,一般不小于1:5000;当行政村的居民地集中,兴趣点密集时,可放大中心区域。
2.2 地理信息外业调查
在调查工作底图的基础上,全面采集农村的地名地址数据。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外业调查人员现场询问和图上指认,直接将地名等信息标注在调查底图上的相应位置,形成地名地址外业调查成果图。此次外业调点突出,主要收集的信息有①村镇行政信息:包括镇政府、村(居)委会、自然村、村小组;②农村的地形地貌;③一般兴趣点,尤其是农村的特色地理信息等。调查底图标注时,应注意字迹清晰。进行外业调查前,要进行培训,使调查人员对项目背景、地名地址外业调查的内容和要求有充分的理解。
2.3 村镇地图数据库建设
村镇地图数据库包括正射影像数据、数字线划数据、行政界线数据和村镇地名地址数据库。村镇地图数据库的重点在于建设村镇地名地址数据库。
根据地名地址外业调查成果图,按《广东省地名地址数据库(一期)更新与完善》的要素分类与属性结构进行地名地址数据录入,并作数据整理,完善属性项数据,最终形成村镇地名地址数据库。录入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准确,即外业调查回来的信息要全部录入无误。为了快速有效地进行作业,一般以村镇为单元分区作业。待录入完成后,进行地名地址数据库整合。地名地址数据库整合不是简单机械的数据合并,而是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冗余信息剔除,属性信息完善等操作,并与原地名地址数据进行比对,标示修改情况(增加、删除、保留),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地名地址数据库。
同时,利用影像更新道路、水系等数字线化数据,然后对正射影像数据、村镇地名地址数据、行政界线数据等进行数据入库,整合,建立村镇地图数据库。
2.4 村镇影像地图制作
在村镇地图数据库的基础上,以现代地图制图理论为指导,采用图库一体化生产技术,从数据库中提取影像地图数据进行符号化,制作村镇影像地图。影像地图的制图关键在于表达内容的选取与符号的设计。影像地图因含有丰富的影像细节,对地理要素实体化要求不高,所以,在制图时,仅选取行政界线、道路、地名要素进行符号化表达。在进行地图符号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影像图的优势,既要考虑影像底图所表现的特征,又要突出地图符号所要表达的地理现象[1]。
3 “一村一一地图”建设意义
“一村一镇一地图”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环节。它是在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上,对村镇地形地貌、水域、乡村道路、居民聚落、人文意义的建筑物地理名称等方面的扩展和延伸[2],弥补了农村地区数字地理信息数据的空白。项目建立的村镇地图数据库,在当前开展的农村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等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当前,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开展“一村一镇一地图”建立,拓展农村地理信息服务,将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为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等提供重要的地理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广社,於建峰,郭永惠,夏爽,刘芳.影像地图集中色彩与符号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26(03):220-223.
篇7
一、黄梅戏艺术数字化的发展现状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黄梅戏之所以能够在解放后获得快速的发展与繁荣,除了其自身特有的动人魅力外,更离不开现代科技的联姻与支持。上个世纪60年代《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黄梅戏电影的摄制,80年代拍摄的《郑小娇》、《严凤英》等电视连续剧的推出,使得黄梅戏的艺术传播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发展至今,黄梅戏已经累积了大量的音频与音像资料,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总结归类,进行现代技术处理与抢救性保护。另外,我们还可以对现有的黄梅戏艺术与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资源搜集与整理分类,通过戏曲采风、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对濒临失传或近乎绝迹的黄梅戏艺术与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地分类收集与系统整理,将搜集得来的与黄梅戏相关的文本、音频、音像、图片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处理,打造黄梅戏艺术与文化资源数据库与信息共享互动平台。在这方面,安徽黄梅戏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5月4号正式上线的安徽黄梅戏网,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黄梅戏影音、图文信息互动平台,据网站介绍,截止目前,该网站已经“收录了400多个唱段,3000多个视频,35张专辑,55位名家,2000多条资讯,40多个伴奏,单曲试听下载超过40万人次,戏迷累积积分超过100万。网站访问量达到近1000万人次,同时段在线IP超200,PR值5,hao123收录,各大搜索引擎排名前三。”安徽黄梅戏网还开设有微信、微博平台与QQ群,网友还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或参与讨论,在黄梅戏艺术与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现代科技与数字化技术的手段,将黄梅戏艺术与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与互动,相关的网站还有:黄梅戏在线,安庆网络广播电视开设的黄梅戏第一视频网站,新华网黄梅艺苑、中安在线黄梅频道、安庆新闻网黄梅戏频道等,各地黄梅戏剧院如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湖北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均设有自己的黄梅戏官方网站,介绍各自剧团或剧院的历史动态与演出讯息,提供在线剧院或音视频下载,并组建有自己的网上艺术档案馆,向社会大众宣传介绍黄梅戏相关知识。另外,网络上还活跃着许多区域性或全国性的黄梅戏戏迷票友QQ群。可以说,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传媒的兴起,大大拓展了黄梅戏艺术与文化的传递速度与传播空间。
开发黄梅戏数字产品,引领中国戏曲数字音乐平台,让社会大众通过手机移动互联等数字终端就能便利地接受与欣赏黄梅戏艺术。黄梅戏艺术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唱腔的优美动听,由此,它也被称为“中国的乡村音乐”。对黄梅戏音乐的数字化开发与利用,从黄梅戏艺术的特性来说,是完全可行的,与其它剧种相比,黄梅戏是占优势的。如2012年由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联合中国移动、安徽出版集团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再芬黄梅彩铃”,其中不仅有《闹花灯》、《满工对唱》等经典唱段,也有融汇现代元素的经典黄梅戏歌,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二、黄梅戏艺术数字化的拓展空间
首先,与其它剧种相比较,黄梅戏的唱片化、磁带化、广播化、影视化等各种形式的音视频化的起步早,种类多,“据统计,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播放戏曲节目六十三次,其中黄梅戏不少于三次,平均一个月就要播放一次《天仙配》的选段、选场或全剧。另据统计称中央台和福建前线对台广播的戏曲节目中,黄梅戏占四分之一。”[1]另外,1983年4月26日上海《新民晚报》根据唱片发行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列出了当时戏曲唱片的发行业绩,其中黄梅戏唱片的发行量排列第二,可见黄梅戏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及唱片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在国家图书馆上搜索与黄梅戏相关的多媒体文件,涉及计算机文件、视频、图像、音频的资料有80种,当然,实际上的数量应该不止这些,因为好多珍贵的黄梅戏音像资料散落在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或剧团、剧院组建的艺术档案馆里。当前,这些音视频资料有些已是绝版,弥足珍贵,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数字化保护与抢救,以留住这历史的好声音,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将是黄梅戏也是中国戏曲资源的巨大损失。
其次,黄梅戏老唱片的数字化保护问题也应该提上日程,亟待开展。作为音频资料的最早遗留,我国第一张唱片即是1904年录制的京剧名宿孙菊仙先生的唱腔。中国唱片总公司在2011年启动了“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料库”工程,该工程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之一,预计在2015年建成,通过老唱片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既实现了老唱片的保护与收藏,也为老唱片在当下新媒体时代找到了一条新的生存方式。对于黄梅戏来说,我们可以将一些官方收藏或散落民间的珍贵的与黄梅戏相关的老唱片、老磁带进行集中系统地收集整理,进行数字化处理,因为我们现在如果不加以转换处理或保护,这些珍贵的音频文献可能因为老化、遗失或许再过几年也就没有了,即使留存,则因读取设备的停产或淘汰,查看已经极为不便,只能躺在图书馆或博物馆、档案馆中,变成一堆没有用处的垃圾。如果我们对之进行保护与开发,既可让这些历史的“好声音”重新获得旺盛的生命力,也可以为开发利用找到新的商机与盈利点。另外,黄梅戏还可以借鉴《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的模式,对这些音频资料中的黄梅戏名家唱段配上身段,优化受众的视听体验。
再次,我们可以对黄梅戏传统经典剧目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将传统的手抄本、油印本等纸质剧本与曲谱录入计算机,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之处理成文字、图像、伴奏、音乐、唱腔于一体的数字化资源系统,然后再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校园传播或社会共享,方便广大黄梅戏爱好者接触或自学黄梅戏艺术。在这方面,黄梅戏可以借鉴越剧的作法。国家“九五”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越剧大考》,整套光盘由1张CD-ROM和60张CD组成,另有唱词一册。内容分《历史篇》、《名人篇》、《名剧篇》、《名曲篇》几大版块,共计170余万字,配有3000余幅图片、收录有700余首经典唱段,一经问世,就被称为“中国越剧的百科全书”,为越剧的资源保护、学术研究与艺术传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平台。另外,我们还可以将与黄梅戏相关的文献、文物搜集起来,构建一个黄梅戏文献与文物数据库或博物馆,利用数字网络的传播优势,大力弘扬黄梅戏艺术与文化。
篇8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档案事业发展,在规划政策、领导力量、馆室建设、资金调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有力保障。3月,以区“两办”名义印发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顺利出台,文件立足我区档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强力推进“五档共建”的工作要求,为切实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档案专项经费30万元落实到位,为档案工作有序运转提供了资金支持。4—6月,我局(馆)积极做好首次省“115”档案人才推荐申报工作,并组织全区30多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了省新闻摄影技术与照片档案开发利用培训班,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暨登记备份培训班,省、市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档案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等,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
坚持以达标创建为抓手,以督查考绩为推力,不断提高全区机关、企事业档案室科学管理水平,指导__街道、__街道等单位开展省级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统筹完成我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综合评估,并向省、市局上报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统计表。为消灭汛期档案安全隐患,面向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属各单位发文《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管理的通知》(__档〔2015〕7号),确保做好汛期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健全档案利用体系,通过搭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馆室一体化系统、登记备份系统“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创新档案查阅方式,开设目录检索、全文检索、组合检索等功能,实现精确查档、快速调档、有效用档,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查阅服务,今年上半年累计提供档案利用977人(次)1151卷(件),接待电话咨询523余人次。
具有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馆藏资源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我局(馆)持续加强优质档案资源建设,一方面积极对接“__记忆”工程,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特色档案,5月,获赠__街道__村__氏宗祠热心代表__先生等精心策划编撰的《__氏史志》一套;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民生档案开发利用新模式,6月,率全市之先启动《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电子化工作实现信息化规范管理,并接收了区妇幼保健所、第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__曙光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首批7000余件《出生医学证明》纸质及电子档案进馆统一管理,既丰富了馆藏民生档案资源,又为群众查阅利用《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提供了便利。为确保馆藏档案资源完整安全,自4月份开始,我局(馆)对馆藏案卷质量、档案保管情况、馆内安全设施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清点盘库工作,对部分档案重新装盒、套壳、排序、上架,并对应电子条目和电子文件逐一核对整改,切实做好馆藏档案数据系统的挂接与利用。
以组织开展6.9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档案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其中档案文化走进状元和谐之家服务站(状元亭)与__朱宅村生态文化公园,档案体验课堂走进永中第一小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活动现场共计发放档案资料及宣传品2000多份,营造了全区公众走进档案、关注档案、保护档案的良好氛围。紧扣区情,深挖资源,以档案视角、记史笔法设计编辑了《记忆__·2014》等档案编研作品。主动融入全区文化礼堂建设,指导状元桥等3家文化礼堂开展档案挖掘整理工作,丰富地方特色及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下半年完成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创建任务做好前期准备。加强与《__档案》杂志、《__档案网》、《__档案》简报、《__新闻网》等省、市、区主要媒体的交流合作,努力宣传我区档案工作新进展、新成效,上半年累计报送信息6则。
深入贯彻《__省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以实现“馆际一体化”、“馆室一体化”为方向,加快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进程,目前数字档案馆一期机房及硬件平台系统已成功验收,一期开发软件系统进入待验收阶段,全区档案信息综合平台、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一平台三数据库”系统全面建成。持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创建工作,指导区
局、区公用事业指挥部、区机关事务局等20家单位申报市级规范化数字档案室。优化完善新版____档案网,升级原有专栏平台,拓展宣传展示功能,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目前新版网站累计访问量达11724人。按照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确保安全的原则,继续分批次、有规律地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3月,完成了重点建设项目黄石山·中国姿态雕塑公园一期工程618页工程图纸档案的接收与登记备份。2015年上半年,我局(馆)各项档案工作按照年初总体思路和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省、市档案局要求相比,与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相比,仍存在些许不足,如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法治档案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区档案干部整体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认真贯彻档案法律法规,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水平,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以区档案局为主导,各部门有效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督办查处迅速有力的档案行政执法机制,对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加强中介机构培育、引导和管理,监督落实档案中介机构市场培育和信用评价政策措施。精心组织策划9月份档案法制宣传月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两大平台作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活动形式宣传依法治档工作,不断提升法治档案建设辐射面与影响力。
加快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步伐,7月,组织相关领导和业内专家召开数字档案馆建设一期应用系统验收会,科学严谨地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一期应用系统的验收工作。下半年,着力实施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项目,完善强化硬件平台的安全保密性与系统可用性,持续改进升级软件平台,提高系统的流畅性和界面的友好度。切实加大数字档案室建设力度,指导全区6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创成市级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并着力构建区档案馆与区各单位综合档案室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网络结构,逐步实现全区“馆室一体化”。按照市局要求继续推进民生档案目录馆际共享工作,做好我馆环境评估、工伤鉴定、婚姻、二轮土地承包、再生育、水利普查、出生医学证明等民生档案目录数据的上传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民生档案共享数据库建设。
加强对政府机构改革中撤扩并单位重点档案的服务监管,明确归属流向,保证齐全完整。7—8月,着力做好原永强粮食管理所遗留的城镇居民粮食关系档案、农村解粮定销及渔民户档案与60年代初期精减下放人员档案等民生档案的接收与数字化工作。紧扣档案服务利用新热点,进一步加大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下半年继续按批次完成区妇幼保健所、第一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1996—2013年所有《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的接收移交工作。利用网络平台深化“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推广试点经验,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档案资源共享利用。
篇9
目前,已开展的增值业务包括数据广播、EPG运营、付费频道、数据专网、宽带上网及互动电视,本期刊发的这篇文章,结合遵义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实际运行四年采的数据,进行了客观务实的分析,折射出国扰很多地方有线运营同仁的共性问题。当“三网融合”已经成为紧迫的现实,整个业界迫切需要战略和战术两把抓――前者决定方向,后者确立执行力!希望本文能给读者带来战术层面的务实思考。
数据广播:发力要在关模后
目前,遵义数据广播平台已开发的应用为《遵义视窗》,是以适合电视屏幕为表现形式的电视网站,用户可通过摇控器操作机顶盒来浏览内容。
《遵义视窗》规划为4个频点,其中3个使用,一个备用。栏目共计15个,栏目设置见图1。
1,内容形式
图文信息:图文信息为在电视页面(720×576)上以“文字+图片”的方式,通过数据广播平台播发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资讯,可取代街头散发的小广告并与平面媒体争夺一定的分类广告市场份额。
视频广告:《遵义视窗》上设有视频窗口,可跨频点链接视频节目,实现大小窗口变幻的视频显示。在频道资源足够多的情况下,可做到一个广告主拥有一个电视频道,也可在同一个频道上进行时段的分割,让不同广告主自行确定时长及轮播次数。
2,存在的问题
《遵义视窗》开播4年来,仍未进入真正的商业运作,主要原因如下:
图文信息不够丰富:目前《遵义视窗》只有4个频点,在保证播出速度的情况下,信息容量只能达到24兆字节。要保证播出速度及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必须进行频点扩容。但由于遵义自整转至今还保留模拟电视的播出,频点资源有限,无法为数据广播提供更多的频点资源。
不能在数据广播里播放视频节目:要在数据广播中增加视频节目,必须增加频点并购置视频播出服务器等相关设备,而遵义进行整转后,又于2008年整合到省网实行统一管理,致使该项目资金一直无法到位。
无法实现互动:目前遵义的双向网改造正在进行中,因此《遵义视窗》只能采取广播方式播出。
制作存在的问题:目前遵义数据广播的页面制作采取两种办法制作,一是使用DTV前端CMS生成系统,二是使用页面制作软件如Dreamweaver等。电视页面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页面,电视页面需在有限的电视屏幕窗口显示一张张页面,在保证内容尽可能丰富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页面的简捷、美观,因此,数据广播页面的制作不能象传统网站那样仅靠使用CMS服务器生成页面,页面制作的工作量非常大。
总结:除了互联网之外,《遵义视窗》作为一种视频图文结合型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宣传优势及吸引力,因此尽管《遵义视窗》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模拟电视的关闭,将空出大量的频道资源,且技术问题也很容易伴随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因此,笔者认为,数据广播作为一种重要的增值业务必将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EPG运营:技术要简单、形式要丰富
EPG作为整个数字电视平台的门户,可通过友好的界面,为用户提供快速搜索内容的服务,从目前各地的情况看,用户对数字电视的整体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PG,同时,EPG也为同时运营商提供了全新的广告运营平台。
目前,遵义EPG业务已开发的应用为:开机画面、主菜单界面、音频广播背景及信息条广告的定制播出。
1,开机画面广告
开机画面以静态图片为载体,可按客户要求定制为图文信息广告,播出时间为5秒钟。开机画面广告为强制性广告,用户只要开机,就必须收看开机画面广告,其覆盖率达100%。
2,主菜单界面广告
主菜单是数字电视的门户,数字电视、数字广播、NVOD点播、《遵义视窗》、节日指南及系统设置等功能的进入均需通过主菜单界面进行切换,为此,遵义在主菜单页面下方,预留了一个可定制的以静态图片为载体的图义信息广告窗口,播出时间为5秒。
3,音频广播背景广告
立体声广播是遵义数字电视开播之初就已提供的一项业务。音频广播背景画面为一种按客户需求定制的,以静态图片为载体的图文信息广告,用户收听数字电视广播时就必须收看音频广播背景,且如果用户不退出广播节目,背景画面会一直停留在屏幕上。
4,信息条广告
遵义信息条广告为基于频道信息栏开发的一种新广告业务,用户在换台时,在电视屏幕下方的信息栏中,将显示当前节目及下一个节日的指南信息。遵义在该信息提示的有边,预留了一个以产品或商家形象识别、标志为主的静态网义信息广告位,播出时间为5秒。虽然频道信息栏显示的时间较短,但用户在收看数字电视时,必定会进行换台操作,每换一次台,广告图片就会出现一次,其覆盖率也高达100%。
目前遵义基于机顶盒终端开发的EPG广告增值业务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问题1:升级操作复杂导致风险加大。
首先,机顶盒进行软件升级时,必须对机顶盒的版本号进行升级,机顶盒频繁进行识别、接收、更新等操作,将导致开机时间延跃,为用户使用带来了一些麻烦;其次,网络老化及用户布线不合理等因素会导致机顶盒识别、接收、更新的失败;第三,电视节目及数据广播的分级传输模式也加大了信号传输失败的风险性。为此,笔者建议,不能进行频繁的EPG更换操作。
问题2:表现形式尚有待改进。
目前,EPG广告尚不能提供选择广告图片后,按遥控器确定键进行广告链接的切换操作,因此用户只能看到简单的广告宣传。难以了解广告详情。另外,信息条一次只能一条广告,不能根据不同频道个性,降低了率。
总结:EPC为广电运营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新媒体广告平台,但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付费频道:扩大个人用户比例
与基础频道相比,付费频道具备以下几大优点:专业性突出。专业节目的播放比例不低于90%;全程播放不包含商业广告;可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等。遵义从20007开始进行付费频道的推广,至2009年底,废项业务的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从收入结构看,付费频道的用户主要为集团用户,这部分用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这种状况对于用户的稳定及业务的进一步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原因在于:
数字电视整转平移并没有带来付费电视的爆发性增长,因此对于有线运营商来说,期望数字电视市场能够从一个长期习惯于低价收视费支撑的免费型市场迅速转向付费市场是不现实的。
由于内容的专业性,因此付费电视的收视群体相对较狭窄。
现阶段国内付费频道的节目内 容自制量较少,重播较多,节目质量尚待提高。
因付费频道需额外付费,因此用户的接受难度较大。
总结:如何快速扩大个人用户群的比例是遵义付费电视业务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数据专网:抓紧战备
遵义的数据专网增值业务开展于2006年,但时至今日,该业务尚未取得突破性进程。
1,存在的问题
数据专网增值业务仍停留在链路租赁方面。由于遵义广电数据专网的增值业务仅停留在链路租赁上,因此价格廉价,增值空间很小。
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出现问题找不到人;技术问题不能及时判断处理;进行网络改造或光缆割接时,不事先通知便进行处理等。
营销人员缺乏基本的数据业务专业知识。由于营销人员不具备通信、网络等方面基本的专业知识背景,致使企业在进行数据业务的拓展时,难以说服客户选用广电网络。
网络建设自身的局限。目前,租赁遵义广电网数据专网的客户大多需要拉光缆、占纤芯,而这些客户租赁数据专网只为简单传输数据,对链路带宽的要求不高,因此价格是影响其选择网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遵义广电网络光纤加同轴电缆组建的优质网络,成本高于ADSL组网模式。另外,采用现有方式,网络租赁客户对骨干光缆资源占用极大,不利于业务的后续发展。
硬件设备投入不足。各县市分公司相关仪器、检测设备或发电机配置不足,在不能保证一个分公司至少一台设备和一台发电机的情况下,一旦光纤出现问题,或机房所在片区停电时,分公司无法保证对各类紧急问题进行迅速处理,而这种状况,势必对业务拓展造成影响。
技术维护的力量不够。部分县市分公司的数据业务技术力量储备不足,当网络出现问题时,需要派人到各地排除故障,既影响了业务,又加大了成本。
2、改进思路
完善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遵义广电从2007年开始进行双向网改造,目前,除终端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尚在准备中外,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为数据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全新的硬件基础。
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技能。为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广电竞争优势。遵义定期对数据业务营销人员进行服务理念和技术知识的培训,以使其了解网络发展新技术,掌握简单的网络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技能;同时做好网络运行中的服务及技术问题的归纳、汇总和再学习。
技术骨干的培训和贮备。在拟制定培训计划,逐年加强技术骨干和维护人员相关培训的基础上,遵义广电已在考虑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解决人才问题。
总结:目前,遵义广电网络不论是经营、服务还是硬件、软件,均与电信运营商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凭借网络新、高带宽的优势,笔者相信,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及广电网络的进一步整合,未来数据专网增值业务将取得很好的发展。
宽带上网:潜力在乡村
宽带业务是遵义广电增值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从目前的推广情况看,大规模发展的时机尚不成熟。主要问题
网络改造尚在进行中。网络改造是宽带业务发展的基础条件,早在整转之前,遵义广电就与移动合作,开始提供“E视通”宽带上网业务,但由于出口带宽小,加之“E视通”技术不完善,导致该业务的发展停滞。为了改进“E视通”技术上的缺陷,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目前遵义采用EPON/EOC/IPeom/万兆环网(包含VOD的功能实现)提供宽带上网服务。
资金的投入较大。与全国很多地区相比,贵州的经济情况相对落后。而整合及整转又占用了省网公司很大一部分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遵义很难对宽带业务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出口带宽受限。广电没有自己的宽带出口,只能采取下面两种情况予以解决:一种是向电信、网通、移动等运营商购买出口;一种是与对方开展合作,收入分成。但随着2009年电信通过整合成为三大运营商,广电运营商无论是向其购买出口或与之合作都存在着较大难度。
技术力量较薄弱。网络稳定运行和带宽是决定宽带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遵义广电在加快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已将加强技术人员、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上了议事日程。
总结:虽然目前遵义广电发展宽带业务面临诸多问题,但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这个结论基于以下二点因素:首先,遵义广电网络是一个以传输广播级流媒体为主的1000兆以上带宽的优质网络。其次,遵义广电的数字电视已覆盖遵义14个县(市)城区的50万用户,还有大量的乡镇及村级用户正在建设覆盖中,这些用户无疑都是遵义广电宽带业务的潜在客户。
互动电视:多模式发展
遵义互动电视业务自2006年9月开始与杭州华数合作,至今已运营了4年,市场拓展却一直停留在2007年4月的发展水平:仅拥有用户411户,其中收费客户351户(含集团用户200户),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篇10
2017年3月9日,河北省档案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档案局馆党组副书记、副局馆长耿树伟,副局长刘学圃,副巡视员李会生出席会议。此次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视察河北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第九次党代会、九届二次全会和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部署。各市档案部门负责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部分省直单位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及省局处室、中心主要负责同志等12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对获得全省档案系统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与授奖。随后,对2016年全省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总结并给予肯定。
耿树伟副局长代表省局领导班子作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全面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全面强化档案新馆建设、坚决守住档案安全底线”三条主线,明确2017年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坚持服务导向,筑牢档案工作之魂。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深化档案文化建设年活动,省局拟举办1个展览、拍摄2个专题片、编纂3本档案丛书;围绕服务发展,深入推动京津冀档案事业协同发展,启动美丽乡村、脱贫攻坚建档工作,扎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档案的处置及流向问题;围绕服务民生,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档案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路;大力推进档案供给侧改革,试点建立民生档案查阅中心。二是扭住馆库建设“龙头”,完善档案工作平台。省局要全力以赴推进省档案方志馆项目,争取早日动工;已经启用的市、县新馆,要在提升公共档案馆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正在建设的市、县档案馆,要对新馆启用后各项工作的摆布问题进行超前谋划,确保一投入使用就满负荷运转;已立项的要加快落地步伐,未立项的要抓紧谋划,争取早日立项;要下大力气攻坚县级馆新馆建设,着力建立项目数据库并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切实改善基层档案馆库保管条件。三是坚持防治并举,守住档案工作底线。围绕筑牢思想、制度、检查、技术支撑四条防线,加强对档案安全管理人员的警示教育,加快健全各项档案安全制度并严格落实,推动安全检查常态化、长效化,以检查促整改、促规范、促提高,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现代化设备推动档案库房升级改造及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综合性保护。四是做强信息化“引擎”,助力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坚持以档案信息化引领档案事业发展智慧未来,多措并举推动网络信息化与档案工作深入融合。强化顶层设计,把档案信息化建设融入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大格局。扎实推进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室建设,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服务网络化”的原则,加快传统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快河北省档案云管理中心电子档案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功能,深入推进档案业务管理系统联网建设。五是种好基础业务“责任田”,夯实档案工作主阵地。着力在“抓基础、促规范、强管理”上功夫,适时组织开展市、县档案馆业务考核试点,促进档案馆业务管理规范化;以《机关档案工作规定》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把特色档案征集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入推进国家及省级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着力实现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提升,由简单汇总向专题研究提升,由粗放型运作向项目化管理提升;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档案解密、鉴定、开放工作,重点做好文件目录采集工作;坚持创新发展,全面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抓好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专题会议及《进一步加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不断提升河北档案工作影响力和知名度;要充分利用各级档案学会平台,不断活跃全省档案系统学术氛围。六是高扬法治“利剑”,提升档案工作治理能力。不断完善与档案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体系,努力构建科学完备的档案标准体系;加强依法行政监督和指导,积极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执法)合法性审查机制,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推动档案执法常态化、长效化;将纪念《档案法》颁布30周年列为全年法治工作的重头戏,谋划系列主题活动,力争在全国档案系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