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07-02
要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就要构建好一个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平安校园。由于受社会、家庭、影视、网络游戏等的影响,校园暴力直接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不能不引起学校、家庭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 对象与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我市中小学(含中专)学生352名;采用自编问卷,采取随机调查的方法,每次发表给学生认真如实填写后当场交表,为消除学生顾虑,一律不写姓名,最终收齐问卷后整理。同时调查某学校近期学生违纪情况。
2 结果
某校2006年毕业学生在校违纪情况统计(学生科2006年9月份提供)见表1。我市学生安全状况调查结果见表2。
表1 某校2006年毕业学生在校违纪情况统计 [人(%)]
学生总数 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 受留校察看处分
1 468 85(5.79) 55(3.75)
表2 我市学生安全状况调查
项目 现象
发生时间 全校大型集体活动、运动会、课外活动等
发生地点 校门口、宿舍、水房、上下学路上等
年龄(岁) 12~18
自身行为 小学 马路上玩耍、打闹拥挤、玩火、玩具枪等
中学 打架斗殴、(网络)交友不慎、刀具、校园暴力、敲诈勒索等
外界行为 家庭暴力、勒索抢劫,以及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等
在调查中,问到“你被同学欺负过吗?”时,有43.7%的学生回答受到过欺负或被劫过钱,其中,男生占36.9%,女生占6.8%,这一比例占到所调查对象的将近一半。而这种暴力行为主要来自本学校同学的占26.3%,校内和校外勾结的比例为55.9%。有些学生更是莫名其妙被打,而导致被打的原因大都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占71.2 %。学生受到欺负后,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如何解决呢?“在学校,你觉得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回答为被老师批评占19.3%,被爸妈打占13.9%,被同学欺负占66.8%。可见学生在学校最担心和害怕的仍是被同学欺负,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之间出现矛盾不是主要找老师解决,而是保持沉默,忍了,或者雇人出气,有些更是以牙还牙,采取报复措施,这一比例占到了31.4 %。
父母打骂孩子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但这份校园暴力调查让我们看到有更多的学生在默默忍受比父母打骂孩子更严重的侵害。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男生之间容易出现暴力,而事实上女生的暴力有时候比男生还要厉害。在被问到“你曾经为受别的学生欺负而苦恼过吗?”时,男生占74.9%,而女生竟高达88.6%。因此,必须改变我们过去的教育观念了。
那么,学生又是如何形成这些暴力思想的呢?调查中发现,受影视或网络游戏影响而产生暴力思想的比例高达93.7%。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学生教育和文化影响的关注。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这份调查不仅显示了我市中小学(含中专)里面校园暴力存在的严峻性,更让人清晰地看到这种暴力更多是来自于校园学生和被开除了的流浪在社会上的未成年人。
某学校2006年毕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违纪情况统计数据的绝对值虽然不是很大,但反映的学生违纪现象绝大部分是由于多次发生打架斗殴、偷盗、夜不归宿等。从表1分析,该年级学生在校期间,有5.79%的人受到警告、严重警告及记过处分,有3.75%的学生受到留校察看处分。虽然绝对数字不是很大,但超过9%的人受到各种处分,足以表明学校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若不能抓住重点,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组织过关于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情况调查。在对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的调查中所发现的情况和教育部的基本一致(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最易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时间集中在有大型活动的时候,地点往往就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年龄在12~18岁,主要的行为有打架斗殴、校园暴力、勒索抢劫等。
3.2 建议
3.2.1 建立平等沟通关系,无论是学校、家长,都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及时释放,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3.2.2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活跃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培养技能,提高素质。
3.2.3 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平等、友爱观念,懂得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
3.2.4 在前面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校园内充斥着暴力,学生中崇尚暴力、义气、敲诈勒索等行为。所以学校、家长、社会和大众传媒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2.5 平时不仅要关心那些后进生,还要多关注那些受到伤害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这种暴力侵害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学生们出于自尊心和其他原因的考虑,都不愿承认自己受过欺负,更不想让家长知道。学校加强管理,保护青少年的安全,是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
3.2.6 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创伤可以医治,但心灵的创伤也许一生难以愈合。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同时,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构建一个平安校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心理是我们教育的关键,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基础。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spaper enterprise and employees and makes in-depth discussion 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centive compensation on work performance of newspaper employees.
关键词: 薪酬激励;工作绩效;影响因素
Key words: incentive compensation;work performance;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35-02
1 薪酬激励
薪酬激励是“薪酬”与“激励”有效结合的产物,是指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促进效率的提高,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中运用此方法管理员工,能够实现企业盈利,同时员工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升,是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一种方式。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合理的运用薪酬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可见,薪酬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薪酬激励之所以如此有效,主要是其结合了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使薪酬激励既能够从企业期望的角度考虑,又从员工需求的角度分析,这大大地促进了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2 报业企业薪酬激励要素
2.1 报业与报业员工的特征分析
2.1.1 报业的特征 在我国社会中,报业企业与一般企业在属性、组织目标、价值体系、经营方式游一定的区别。这也正是报业企业特征的体现。报业企业特征具体表现为:①属性。通常情况下,社会中的一般企业都是经济属性。然而,报业企业在具有经济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这个属性是由于报业企业所进行的活动所决定的。②组织目标。报业企业既有产业目标,又有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组织目标。为了保证报业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是一种必然情况,这也就是报业企业具有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目标。报业企业所进行的活动是以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整合、传播等,为人们提供重要信息,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这一方面体现出报业企业的产业目标。③价值体系。由于报业企业的组织目标有两种,相应的价值体系也有两种,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指实现报业企业所进行的活动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是报业企业负责社会舆论,运用报纸体现社会效益的价值追求。④经营方式。由于报业企业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企业,在经营方式方面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行为进行,其必须以社会属性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正确的经营。
2.1.2 报业员工的特征分析 报业企业中员工需要处理的工作较多,并且涉及的方面较广,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等,处理各种问题;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能够对某方面专业信息有一定的认知,为更好的完成工作创造条件;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在面对任何不道德的情况,采取正规的方式进行处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能够准确的评价出各种新闻信息的价值,能够为报业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总体来说,报业企业员工具有的特征是挑战性强、不确定性强、综合素质强、分析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人际关系强、受尊重程度强。
2.2 报业企业薪酬激励的一般模式 在报业企业中实施的薪酬激励方式一般有两种,即货币性质和非货币性质。
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模式主要是通过基本工资、奖金以及福利这三方面体现出来的。此种方式的薪酬激励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都非常的适用,通过货币的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员工基本需要。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薪酬,会将薪酬作为工作动力,更加努力的进行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模式是通过工作环境、事业质量、个人成长这三方面体现出来的。尽管大多数员工是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获取薪酬,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工作环境、事业质量、个人成长方面感兴趣,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空间,或者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获得某些成绩,为自己的事业添上辉煌的一笔;亦或者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在报业企业中也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
3 报业企业员工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报业企业中员工薪酬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企业工作人员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文已经非常明确的说明报业企业中员工薪酬激励的要素为货币性质和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对于员工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在报业的货币性薪酬激励中,稿费、业绩提成、奖金中的绩效加薪激励对员工绩效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就以双因素理论来说,员工的基础工资基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是业务提成和奖金会随着员工工作绩效发生变化的,也就是工作绩效越好,所得的奖金和业务提成就越多,工作绩效与奖金、业务提成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报业企业中员工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②非货币性质的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工作环境中的办公条件激励、工作氛围激励,事业质量中的工作丰富化和趣味性激励,个人成长中的管理授权和参与激励这种非货币性薪酬激励是间接的体现工作人员的同事关系、工作成就感、社会地位,这与工作业绩也是成正比的,只有提高工作业绩,才能够感受到工作成就感和社会地位。所以,报业企业中员工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工作绩效也有很大影响。
4 结束语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企业中合理的、有效的应用薪酬激励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报业企业员工薪酬激励对工作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货币性薪酬激励和非货币性薪酬激励都能够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井安,景光仪.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8).
[2]冉棋文,王胜华,吴明星.全面薪酬战略――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3]王冬梅,尹凡.针对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特点分析激励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篇3
关键词:暴力 校园暴力 越南校园暴力现状
一、问题提出
这几个年代以来,校园暴力成为很多国家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明显。越南也不是另外。校园暴力不只给参加者留下伤口,甚至死亡,更严重的是损坏青年的思想, 心生理健康。校园暴力不仅只发生在学生与学生,还发生在学生与教师,或者在校内的职员,甚至是校内的教师和职员之间。
二、越南校园暴力现状的主要内容
越南教育部学生工作局局长冯克平先生说道:2003年至2009年,根据三十八地方局统计的数据,一共有八千多学生参加暴力事件,同时也受到惩罚。最近还有很多暴力事件发生:女生团体打架, 侮辱同学;在校内男生用刀杀伤朋友。在很多地方,因为青年在爱情面有矛盾,他们就用刀威胁同学,导致死亡 。
根据越南教育部的报告,2009 - 2010年全国已经发生了1.598个校园暴力事件。其中有881个学生要受惩罚,1.588个学生被批评,735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许上课。根据目前的学校和学生的数量,每5.260个学生就会发生一次打架,每9个学校又发生一个校园暴力。每1万个学生就有一个因为打架而要受惩罚,每5.555个学生就有一个因为打架被批评,每11.111个学生就有一个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许上课 。
根据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1986年有3.607个未成年人而你犯罪。1996年这个数据猛增,一共有11.726个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全国有4.746个未成年人犯罪。这几年学生使用现象也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2004年只有600个学生吸毒,到2007这个数据已经增加到1.234个 。
根据2010年越南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考察结果,学生上课迟到的比例是:小学20%, 初中21%, 高中58%;学生作弊的比例是:小学8%,初中55%,高中60%;向父母撒谎的比例是:小学20%、初中50%、高中64%;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比例是:小学4%,初中35%,高中70%。这些数据表明,学生月长大他们的道德意识越下降。在越南胡志明市一个调查500个初中生的结果显示:32.2% 学生对老师没有礼貌,有很多学生只在校内看见老师时在打招呼,下课后他们像不认识老师一样,38.8%经常说脏话,53.6%偶尔说脏话 。
在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学生为了很小的矛盾,引起打架现象。他们开始没有用武器打架,好在老师和家长来得及干涉才没有在成严重的后果。不过,还有很多事件后果比较严重。要说的是有很多时间女生团体打架、误入同学,然后把受害者被侮辱的画面上传到网上,同时实施者还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成就。此外,还有很多现象学生用武器进行暴力,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根据越南教育部的报告2009年-2010年发生了7个学生因为打架而导致死亡的现象 。
冯克平先生也认为:“造成减少道德教育效果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只重视教学生知识,而忽视教学生怎么做人,没有全面的关心到教育道德,也不知义到推动其他组织的帮助。有很多学校只注意到怎么惩罚学生,而忽略预防校园暴力的工作,导致党校园暴力才处于早期时不处理,后来就带来严重的后果。教师应该是学生在道德和生活方式方面的榜样,但是有一部分老师已经违犯这个规则”。
总而言之这几年越南校园暴力现状具体表现在这几点:
(1)越南参加校园暴力的对象包括:学生与学生;在校工作的职员,老师与学生;职员,教师与职员,教师
(2)性别:男女生;男职员;男教师;女职员;女教师
(3)级别:小学,中学
(4)地点,时间: 校内(校园, 卫生间, 教室, 楼梯下);校外(少人的地方,公园,胡同);在网上(电子邮箱, 雅虎, Skype, Facebook, Twitter);在手机上; 时间:下课后, 课间, 节假日等等
(5)进行方式:说坏话、骂人、蔑视、分帮会、发短信或者威胁、欺负、抢钱或者抢东西、用照片威胁、打、撕衣服、打个巴掌、打个拳头、拍下来进行校园暴力的画面,然后上传在网上、笔、剃须刀、小纸条、因特网、手机
(6)实使用工具:刀、剑、 鞋、书、书包等。
(7) 造成这几年越南校园暴力的原因:
来自学生本身(心生理特点、家庭背景、心理障碍等)
来自家庭、学校、朋友、社会、和多媒体等方面。
(8)校园暴力的后果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学生失去自己的生命,同时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前途,除此以外还影响到学生的家庭和社会。
(9) 青年有校园暴力行为或受校园暴力的表现
下课后青年的衣服、东西破坏或丢失;
身体上留下伤口;没有朋友或害怕上课;
不敢一个人上课或回家;不想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
不想做作业、学习成绩下降;
不开心、不爱说话、哭泣;头疼、肚子疼或者得没有原因的病;
收藏或使用武器;
失眠或常做恶梦;
吃不香、紧张没有信心。
(10) 解决越南这几年校园暴力的方法
越南教育部已经提出了很多项目以了解校园暴力的现状、原因,通过学校的严重处理方式来限制新的暴力行为。教育部已互动各学校参加“建立校园有好,学生积极”这一活动,要求每个高校过一段时间要向上级报告本校的校园暴力现状,提高师生对校园暴力的意识的培训活动。
三、结论
越南这几年的校园暴力越来越复杂,参加者的性别,年龄,都有所扩大;发生暴力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严重的是参加者现在还是用危险的武器,如刀、剑等。造成校园暴力的因素有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社会。校园暴力不仅严重影响参加者严重的心生理伤害,而且还他们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想解决好越南校园暴力需要各级一起努力,从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做起。
参考文献
[1]陈越刘,从教育角度看校园暴
(http://tuyengiao.vn/Home/diendan/2010/6/20725.aspx)
[2]阮海友,我国校园暴力现状,解决方法
(http://treem.molisa.gov.vn/SIte/vi-VN/13/367/17270/Default.aspx)
[3]黎秋河,小孩有特殊的情况以及2020年的预测,人口与发展杂志,2011(5)
[4]梅氏雪,未成年人在学校的困难
(http://treem.molisa.gov.vn/SIte/vi-VN/13/367/17589/Default.aspx)
[5]阮文祥,校园暴力,阮克院儿童心里研究中心(2010)
篇4
【关键词】校园暴力;起因;对策研究
“校园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初始信号,更是一种社会病症的表象。”正如巴黎专题会议所述,部分案件的严重后果不仅反映出社会问题,也暴露法律的缺失与法制理念的落后。本文从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现状出发,探究校园暴力泛滥的多方成因,并着重分析法律规制的疑难之处,提出积极可行策略,旨在为呈现焦灼之态的校园暴力之解决献言献策。
一、校园暴力的概述
(一)定义
目前,国内学者基本认同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指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通过暴力手段实施的,造成校内人员精神、肉体伤害或学校、师生财产损失的行为。关于校园暴力的几个争议点:1、“校园暴力”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其认定不应以发生的地点为标准,而应注重行为人的“身份”,即“校园”一词强调的是参与者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而非空间状态,只要一类暴力行为的实施者或受害者为学生或教师,都可纳入校园暴力范围;2、校园暴力强调行为的“暴力”性,此处的“暴力”既指身体力量的使用,也指身体力量威胁下的精神、言语攻击。“暴力”的后果不一定必须达到法律介入的程度,只要在实际上形成了力量的对比、强弱的区分即为此处的“暴力”。同时,“暴力”行为在主观上有伤害的意图,偶尔、偶然、过失的伤害行为,我们也不将其列为校园暴力的范畴。
(二)校园暴力的国内外现状及特点分析
国家的地域与文化差异,导致了各个国家校园暴力的外在表现各有特点。
以美国为例,美国校园暴力犯罪一直趋向于力量压制,通过物理手段实施。其深层原因是“暴力文化”的蔓延。
在日本,日本是校园暴力后果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其严重的后果不来自身体攻击,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线索漫长而受害者深陷其中。
在中国,校园暴力十分“年轻”,2000年至今是其高发期,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与使用,中国的校园暴力呈现出身体攻击、侵犯隐私与网络暴力融合的状况,殴打和虐待最为常见,其基本模式是多对一。“云秀暴力事件”“江西南昌女生被狂扇耳光事件”为其典型代表。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
校园暴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行为,其形成是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施暴者道德认知低下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认知”理论,将人的道德认知分为三个阶段(划分标准为年龄与智力),仅在最后的自治阶段,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并自觉遵守,在前两个阶段中,个体遵守规则仅是出于自我满足和对权威的尊重。这个理论合理解释了施暴者的“低龄化”与“差生特征”,道德认知尚不成熟者,如果缺乏引导与约束,容易因为追求自我而满足伤害他人。
(二)学校、家庭教育失误
首先,学校、家庭对校园暴力性质认识错误。在中国,校方、家长普遍把暴力行为视为可以用钱打发的小事,从未将其与犯罪挂钩。如“云秀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徐婷婷的父亲竟觉得女儿被打是可以私下解决的小事。其次,学校、家庭教育理念畸形,过分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心理发展。最后,不良家庭氛围树立了错误示范。
(三)社会变迁导致“失范”、“社会紧张”
处于改革开放巨变中的中国社会便是这样的典型,脱贫的欲望、文化的断层、新思潮的涌入冲击了国人的价值观,精神世界的匮乏使得社会兴起追求财富的狂潮。同时财富不均等让社会关系日益“紧张”,下咏准兜娜宋薹ㄍü合法手段获取财富与地位,便谋求新的手段满足自身需要。校园暴力就是“紧张情绪”的一种体现。
三、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
1.细化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执行措施、明确责任主体
目前我国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等,与体系完善国家相比,法律法规十分匮乏。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没有针对性的规定,通常只是将校园暴力作为校园安全的子概念,强调校园器械的使用、警务人员的编排等,篇幅均很少。
2.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
此处的“重”强调的是态度、观念上的重视。首先,可以改良我国现有的轻、重伤评定标准,给每一个受害者还原伤害的机会。其次,可以适当降低责任年龄。目前严峻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对未成年人加以警示,以保证短期的治安;对犯罪未成年人过度宽恕,短期看挽救了一批未成年人的未来,但长远看,却纵容了更多的犯罪者,催生了更多的受害者。
3.严格执行法律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倾斜保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案件审判结果难以保证公平。审判是体现法律价值、法律威严最重要的一步,严格执行法律,不受外力干扰,尤为重要。
(二)调动学校、家长等多重力量
学校与家庭,是与校园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因素,是校园暴力发生最直接的触发点,做好学校与家庭的工作迫在眉睫。
1.营造良好的法制、道德氛围
联系上文所述的“道德认知理论”可知,看似空洞的道德、法律宣传在长期上将对学生的道德感、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若父母营造和美的家庭氛围,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将迎刃而解,校园暴力也能从根本上得到缓和。
2.学校与家长合作建立相关信息平台
借鉴美日做法,根据中国国情,在学校里建立举报中心、建立校园暴力曝光信息平台,提供相关渠道十分必要。
3.在学生手册等文件中编入详细的应对措施
将具体、细致的处理措施明文记入学生手册,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仅能严肃各方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也能提升校方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将校园应急措施规则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校园暴力行为起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15C0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芸(1996.5-),女,浙江东阳人,本科,江苏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校园暴力控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牧.《新犯罪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版.
篇5
关键词:校园暴力;道德价值观念;日本教育界;对应举措
校园暴力问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生使用暴力的问题已经是一个放在大家面前的大难题。近年来,日本的校园暴力频发,特别是校园暴力的低龄化,让日本的教育界大为担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是影响学生道德价值观念滑坡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校园暴力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日本校园暴力的现况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1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最近10年,校园暴力事件逐年上升,由1998年的28526件,到2010年竟然达到了60913件,这种增长速度,让社会各界都极为担忧。当中更令人担忧的是,暴力的低龄化趋势。该统计显示,小学生的校园暴力的增加趋势最为惊人,从1998年的1432起,递增到2010年的7115起,增加了5倍。2008年,2009年,2010年这3年的增长最快,这3年也正好是日本政权交替频繁,经济不景气等诸多社会问题显著的3年,由于经济的不景气,社会压力增大,中小学生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校园内的暴力问题出现了严重的升级现象。
日本校园暴力有4种类型:1、对教师的暴力。对教师直接实施暴力,2010年一年,对老师施暴的件数为8304件,其中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就有1827件。 2、学生之间的暴力。有同班同学之间的,也有不同班、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多人长期欺负同一个学生的现象尤为严重,造成被欺负的学生不愿意上学,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2010年这类事件共有34277 件,比上一年增加了1832 件,占总暴力事件数的56%。3、对他人的暴力。如与陌生人由争吵引发暴力冲突的;为了抢夺财物对过路人实施的暴力行为等等。2010年发生1728件。4、对学校设施、设备的损毁。主要指故意损坏学校的设施和设备等行为,如故意损坏桌椅、黑板、门等行为。2010年有16604 件。其中,学生之间的暴力在校园暴力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的56%,可见过半的校园暴力都发生在学生之间。缺乏对他人的关心、爱和信赖等,看到被欺侮者处于悲惨的境地,加害者不觉得其可怜,旁观者也不觉得应该干涉,反映了青少年内心道德情感的沙漠化。
最近,校园暴力又有一些新的元素,“软暴力”就是其中的一种,没有动手使用暴力,而是从语言上对人进行欺辱,在网络上进行中伤,诽谤等言语暴力。
二、日本校园暴力的原因
日本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但是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美称的日本,也受到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社会上的传统的价值观也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
首先,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青少年思想的脱轨。日本是学历社会,个人的社会地位由学历高低甚至毕业学校决定。为进入名牌大学,学生从初等教育阶段就开始了激烈的考试竞争。这种片面强调考试技能,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整天围着考试、成绩、辅导班转,造成青少年的精神压抑,容易引发暴力。从这点上看,中国也是类似的社会环境,也是令人担忧的。在管理主义教育盛行的日本学校里,许多强制性的制度、管理措施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留下潜在的危害,演变为学习焦虑症,不仅厌学,而且还会造成性格上的扭曲,容易导致暴力的发生。
其次是物质生活的影响。战后日本迅速恢复重建,经济飞速增长,一直奉行经济优先的价值取向,追求物质上的生活而忽视了精神生活,青少年的享乐主义的生活习惯使他们丧失奋斗目标,思想颓废,盲目自大,自制力差,易怒等等从而引发暴力。
还有就是家庭的关爱。时代的变化带来生活结构的变化,日本过去一直是大家族式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亲情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核家庭(小家庭)逐渐取代了大家庭。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交流少,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离婚率剧增、家庭暴力、家庭关系不融洽等家庭问题都给孩子带来影响,渴望得到关爱,却得不到,渐渐地就形成漠视亲情,漠视别人的思想。加之电子游戏的流行普及,其中的大部分都充斥着暴力,在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期造成极深的负面影响,引发暴力倾向。最近,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剧增,经济链条断裂,贫富差距加大,2007之后,暴力事件猛增也是经济动荡的写照。
三、日本的对应举措
怎样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日本的教育界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措施。全国中小学学校与教育委员会紧密联系,详细掌握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一起对应。在学生中开展互谅,互敬,认真对待生命和人权,友情的贵重及信赖关系的养成,活着的美好及喜悦等等心理及道德教育活动,同时还进行一些义务活动,体验大自然等活动,以这些活动来强化人际关系,增加生活体验。学校及教委会都设有学生专用心理咨询室,认真对待解决问题等等举措。虽然至今还未见到大的成效,但是这种积极地对应体现了整治校园暴力的决心。
结语
从日本的校园暴力的成因,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问题,中国的校园暴力问题也渐渐呈上升趋势,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还本应该是学习知识,锻炼体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校园一片宁静的天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团结起来,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平成21年度(2010年)「児童生徒の問題行動等生徒指導上の諸問題に関する調査について[R].日経印刷株式会社,2011.
[2]文部科学省.学校におけるいじめ問題に関する基本的認識と取組のポイント[R].日経印刷株式会社,2011.
篇6
扇耳光、香烟烫、绳索绑、拍视频、群殴侮辱、敲诈勒索、网络围攻、散布谣言……校园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甚至还在“与时俱进”。同玩弄小白鼠一般虐凌自己的同龄人,施暴的残忍程度令人咋舌,唏嘘不已。花季的少男少女,纯洁美好的校园环境,竟然常常出现一些残忍的施暴者、无助的受害者以及冷漠的围观者,这些不合时宜的面孔,让人们在触目惊心之后,不得不陷入深思。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视频――一名北京105中的女生被同学殴打,一女生一边动手一边叫嚣着谩骂,被打的女生先是被一名穿牛仔衣的女生连扇两个耳光,紧接着被另一名身穿黄色校服的女生又扇了两个耳光,还有多名学生在现场围观,而且还能清晰地听见那些善于打架的男生在一旁指导:“这边肿了,换另一边扇!”“告诉她什么叫作黑社会!”……让人不寒而栗,现在的学生们是怎么了?
据法制网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20余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校园暴力事件出现?多少孩子曾遭受过校园暴力之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为何选择默默忍受?家庭、学校、司法、社会,究竟是谁的角色在缺失……据悉,在绝大部分校园暴力事件中,有半数都是在教育机构内部解决掉的,根本就没有报警。即便是报警后到了公安机关,也多以行政拘留、回校教育的方式进行处理。当然,公安机关也很无奈,因为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的故意伤害行为给受害者造成轻微伤的,只承担行政治安责任;只有行为人的故意伤害行为给受害人造成轻伤以上的,才承担刑责。同时,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本身多为未成年人,即便严重的暴力事件受到了法律制裁,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待校园暴力,“民不告,官不究”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在全国两会上,曾有代表提出了“校园暴力”这一话题,虽引起热议,但至今没有任何良策出台。
校园暴力概览
校园暴力又称为校园欺凌,据百度百科解释,校园暴力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多发生在中小学。无论是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还是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师、同学或校外人员,凡是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心理、生理、名誉、权利及财产等方面所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称之为校园欺凌,亦即校园暴力。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法规的教育,甚至忽视对于尊重生命及心理方面的教育。很多校园暴力都存在长久欺凌的现象。在这个漫长的欺凌过程中,受害者不仅仅会出现身体的创伤,更会对其造成心理上的严重影响。
提及校园暴力,可能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会是动手打架之类,其实不然,那只是最直接粗暴、一目了然的一种校园暴力方式,除此之外,嘲笑、谩骂、孤立等等都属于校园暴力的范畴。2015年,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电视节目中,一位杂志编辑曾讲述过发生在她身边的校园霸凌之事,她的一位女同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受到班级里其他同学的一致排挤。据说在一次音乐的测评课上,这位女同学可怜兮兮地问大家“有谁能陪我唱一首歌?”没有任何一个人给予回应,像这种集体针对她一个人的情况还有很多,这也是一种校园暴力,相对于典型的打骂事件,这种类型的暴力形式更为常见。
纵观目前的校园暴力,大体存在5种方式:为大众意识里打架一类的肉体伤害、马加爵事件类的校园凶杀、对弱小同学所实施的与金钱有关的校园抢劫、对女同学性侮辱类的校园犯、集体化倾向的团体校园暴力形式等。从小学到中学,从普通学校到重点学校,甚至是一些价格不菲的知名学校,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现象之普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国务院总理的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校园暴力为什么会发生
篇7
【关键词】校园暴力;预防;应急;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及其现状
从广义看,校园暴力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学生之间相互实施的暴力,二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生实施的暴力,三是师生之间实施的暴力。据统计,当前暴力犯罪事件已占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30%。从性质来看,高校暴力事件的凶残程度则远远超过中小学校园的暴力行为,社会影响更为恶劣。从类型看,大学生暴力犯罪行为更加多样化,不仅仅是勒索钱财、打骂侮辱、群体斗殴,还有抢劫、杀人、犯等。从发生人群看,大学生施暴者多集中在刚入学新生和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两个群体,呈两极化特点。此外,近年来女生暴力行为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笔者分别就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葛洲坝电力职业学院等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以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分析。其中,暴力行为是大学生中除旷课外最多的违纪行为,其中男生占85%,女生15%。问卷调查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选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心理或人格因素。访谈法运用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实施过暴力行为的大学生做一对一访谈。从学生事发前的心理状态入手,对其认知方式、情感体验、人际关系、应激事件以及事后的心理反应等做了详细的了解,并对访谈记录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挖掘其发生暴力行为的深层原因。在EPQ量表的内外倾(E)这一维度上,有暴力行为的大学生T分分值主要集中在39以下或61以上,呈两极化分布,其中又以61分以上者居多。39分以下为典型内向,这类学生个性极为安静,不善交际,少有知己,在遇到挫折时常会压抑内心感受,到一定程度则以暴力的方式来发泄;61分以上为典型外向,这类学生克制力差,脾气暴躁不冷静,常常会在冲动中做出暴力举动。在神经质(N)这一维度上,绝大多数暴力行为学生的T分分值在61分以上,为典型不稳定类型。他们常对微小的挫折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引起心境波动,焦虑不安,导致暴力行为。综合这两个维度,大部分暴力行为大学生体现为典型胆汁质(外向、不稳定)和典型抑郁质(内向、不稳定)气质类型。此外,在精神质(P)这一维度上,很多有过暴力行为的学生T分>61,即具有突出的精神质特质,如: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只顾一时情绪宣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缺乏信任感;报复心重,攻击性强,看问题偏激,争强好胜,不能体谅他人;自卑感和自尊心都较为强烈,虚荣心强,爱面子,对自己评价不高;无目标,感到大学生活空虚,无意义,对自己不满意。首先,个人自身的原因。校园暴力实际上是个体蓄意使用不正当手段对他人身体与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青少年的人格缺陷、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过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次,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养成的第一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使子女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个性和行为方式,而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环境紧张等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都会导致儿童攻击的增加。再次,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暴力文化的传播极容易影响青少年,使其产生不良情绪。据研究,媒体暴力内容与观众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心理学学会根据大量研究得出结论,经常观看媒体暴力内容会会增加青少年的暴力倾向,使青少年变得缺乏对受害者最起码的同情心,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漠视心理。暴力文化贬低人的本性并剥夺大众的心灵自由,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增加了引发其冲动行为和破坏干扰行为的诱因,成为种种青少年问题的催化剂。最后,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品格教育的缺失,使很多青少年成为了“迷失的一代”。同时许多学校并没有完善的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对暴力事件的预测能力不够,对突发事件的控制以及应急处理不能及时有效,导致暴力事件更加恶化。
三、校园暴力的预防及应急机制研究
(1)健全校园安全的法规政策,积极开展法制教育。鉴于校园暴力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制定专门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的法律,完善校园暴力法律防治体系已成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从法律上构建校园暴力防治体系,明确规定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法律程序与法律救济,才能切实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2)加强社会文化的控制性预防工作,根除暴力滋生的土壤。相比较法律防控和其他的防控手段而言,文化防控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亲和力,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国家需要通过对主流文化的倡导,对非主流文化的疏导和管理,来积极宣扬正确的社会评价标准和社会准则。(3)加强学生品格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我们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曾有的道德规范不断地被解构,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更为混乱。在这种前提下,让青少年对自己做一种价值定位是很困难的。而多数学校在教育观念上仍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重智轻德现象未得到改善。校园暴力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缺失,其缘由还在于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简单、陈旧或流于形式。因此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体验式品格教育模式,学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实践场所,让学生在情景中、实践中理解、体验和践行所要求的核心价值和美德,逐渐形成良好品格和真实的行为习惯。(4)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教师往往低估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同时又高估自己的干预能力。因此,在校园暴力预防上,学校需要通过培训、会议、规章制度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校园暴力行为及危害的认识以及应急处理技巧。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建档工作,对心理有疾患有障碍的学生要及时发现,采取一跟一的方法,进行长期的跟踪了解并进行有效的疏导与矫治。(5)完善程序化的校园暴力应急预防制度。学校管理需要做好早期预警制度、综合治理制度、程序化处理制度,以专门防治校园暴力。做好早期预警制度,首先要布建校园暴力通报管理系统。如经常巡查校园及其周边,尤其是校园暴力较严重区域;装置反暴力咨询专线电话,提供学生在紧急状况或被暴力威胁时的求助途径,使校方及早有效处理暴力,也使学生增强对学校安全管理的信心。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时,暴力处理系统立即操作。校园安全委员会各小组按规定的分工和程序快速采取救援行动,妥善地处理暴力事件。学校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应对暴力事件,相关管理人员积极掌控、处理、请求支持,以消除危机状况。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后,立即进行各种善后处理,侧重于校园秩序的恢复、学生和老师的心理安抚、经验教训的吸取等。最后,学校应该将暴力处理程序通过教育与训练,让全校师生知道,以加速学校安全管理的成效。(6)学校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应对校园暴力问题。学校应制定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力量的全方位计划来预防校园暴力问题。教育者应和家庭多联系,与家长建立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合作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生活背景要采取主动了解的态度,避免由误解而导致的冲突。教育者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行动中来,共同对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诱因进行探讨,得出相应的可供参考的解决策略。
参 考 文 献
[1]张美英.象牙塔里的阴影――透视国内校园暴力[J].科学中国人.2003(2):23~25
篇8
日前,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将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可谓频发。校园内的暴力和欺凌问题经常见诸网络、报端等媒体,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成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成以上。
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从公开报道的对暴力事件的处置结果来看,因恶性犯罪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占比不到3成。而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往往因为其未成年人特殊身份的保护,加之一些执法部门错误理解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律规定,和稀泥般地理解为“等于不处罚”,造成了许多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往往以受到简单教育了事,最后不了了之,而其O护人也顶多担负一些民事赔偿责任。这样的处置结果,造成社会上形成了一种错误短视的认识:未成年人犯罪成本低,法律也奈何不了他们。
此次9部门联合综合整治校园暴力问题,区别不同情形,依法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尤其对于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提出予以收容教养等行政、刑事处罚;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坚决依法惩处。上述措施从法律上进一步强化了惩戒力度,建立起责任制,改变了过往对于校园暴力犯罪案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未成年人“宽大无边”的不当处理方式,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使未成年人对法律心存敬畏,彰显了整治校园暴力的力度与决心。
现代社会是文明社会,更是法治社会。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严重破坏学校教学秩序,影响学校的教学进度及学习氛围,而且会使青少年产生错误的法律认识,沾染上不良社会风气,最终走向犯罪,危害社会。只有依法严惩校园暴力肇事者,才能让施暴者及其家长对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有足够畏惧,从而有效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只有法律惩戒不落空,才能让未成年人逐渐树立起“犯法必被惩罚”的规则意识,产生对法律的敬畏,从而促成未成年人从小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彻底杜绝校园暴力。
篇9
【小学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走近校园欺凌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9年5月22日媒体曝光,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2019年6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019年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她们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其中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小学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二】活动目的及意义:不管是言语上还是身体上的攻击,都是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行为。在校园暴力欺凌发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抵制呢?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同时间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欺凌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班会效果: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19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班会总结: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
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篇10
制止
三(5)班黄琼慧:要是我遇到校园暴力,我会主动制止!我就不信邪能压正!
棉花糖:嗯,对!但如果寡不敌众,就要及时去找老师。
告诉老师或长辈
三(5)班黄国询:有一次,我正走在校园里,突然有一个人上来就给我一个勾拳,把我打倒在地,我刚做好的牙箍断了,嘴唇也出血了。我疼得“哇哇”大哭,捂着伤口跑去告诉老师。老师惊讶地问我:“你不是学过武功吗?怎么还被别人打成这样?”我无奈地说:“那个人就是跟我一起学武功的,他比我壮!”老师连忙把那个人找来调查。原来是一起学武的一个女孩记恨我练功时摸她肚子,就让这个人来“教训”我。唉,一件小事就能让同门反目!看来以后真得小心谨慎些呀!
三(5)班连琨洋:有一次在回家路上,在一处树丛前,我看见一个大同学正在打一个小同学,我悄悄地绕过树丛,跑去告诉一位路过的叔叔,后来叔叔去把那个大同学喝斥了一顿,那个大同学就跑了。
四(1)班吴雨璇:我觉得我们学校的保卫工作做得挺好的,我没遇到过校园暴力。但是我想如果我遇上了,我会告诉老师,让老师把施暴者教训一顿,让他以后再也不敢施暴。
五(4)班李炎霖:有一天,我正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一条小巷里,突然有几个黑影把我死死地摁在水泥墙上。我当时非常紧张,想反抗,但是根本没办法动弹。有一个小矮子问我:“有钱吗?”“没有。”我说。“搜身!”旁边的两个胖子夺下我的书包,把书包翻了个底朝天,接着又翻了我的衣袋、裤袋,在确定我身上没有钱后,他们才快速地离开。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告诉我以后不要单独回家,不要走偏僻的小路,遇到危险要动脑筋想办法化险为夷。
理智对待
三(5)班李香乐:我没有遇到过校园暴力,因为我妈妈是老师,大家都不敢欺负我。我觉得,同学们平时在学校里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和别人有言语或肢体上的冲突,就算和同学有冲突,也应该找老师及时解决。
三(5)班黄沼英:如果我被劫持了,我会顺从对方的话去和他交谈,从他的言语中找出话题,缓和气氛,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四(1)班扶倚名:如果是同学之间的暴力,我会去报告老师;如果是外面的人进入学校行凶,我会马上报警,等警察来后再把看到、听到的告诉警察;在事情发生时,自我保护也非常重要,能藏则藏,能逃则逃。
四(1)班吴雨:校园暴力?我觉得如果你遇上了,肯定是你跟别人有摩擦,或者是你在穿着、学习用品上太炫耀自己了,才会惹祸上身。所以,我们平时对人要有礼貌,跟别人交流要和气,在穿着、学习用品等方面要尽量朴素,这样就不会被坏人盯上啦!
五(1)班黄思以:校园暴力发生时,我们要镇静,因为镇静了才能见机行事;记住施暴人的外貌特征,以便事后向警察汇报;及时告诉保卫科或报警,争取外界力量的保护。
棉花糖:同学们说得很正确,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对策。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要学会自救本领,并尽量远离暴力侵害。而如果我们受到了侵害,应该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和社会的庇护,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指导老师:吴 平 卜晖霞)
校园暴力并不罕见,除了上述的索要钱物、殴打搜身等行为暴力以外,还有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语言暴力主要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行为。心理暴力主要包括恐吓、侮辱、排斥、歧视、孤立他人等行为。棉花糖让同学们列举这两类校园暴力的表现,同学们一下子就列出了好几种:
联合多数同学孤立某一个同学或某几个同学;
捕风捉影,编排同学的绯闻并散布谣言;
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并肆意取笑;
在班级博客、QQ群或贴吧里发威胁、诅咒类的信息,逼迫大家散布。
对了,除此之外,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也是一种校园暴力,同学们不要以为对方是老师就觉得没有错,此时应该及时向家长及学校反映。
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充满是非的“江湖”,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坚决避免和制止校园暴力!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要有最起码的善良、同情心和怜悯感。当有同学“邀请”我们参与校园暴力时,我们应该断然拒绝,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④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最好结伴而行。
⑤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如果被攻击者殴打该怎么办?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如果退路被攻击者截断,或无人前来救助,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⑥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对付语言暴力最好的办法一是保持沉默;二是自我反省,积极地分析自身责任,是否是自己的行为或做事的方法本身存在问题;三是无畏回应,如果对方是有意并且是较为恶劣的人身攻击或伤害,我们就有必要郑重地声明自己的立场,或给对方一个严厉而意味深长的眼神;四是积极肯定自己的价值;五是调整心态,学会爱惜自己,不要让他人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健康;六是法律维权,如果语言施暴者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诽谤,并对我们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我们可以诉诸法律,用法律来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
⑦遭受心理暴力时的自救。如果在学校遇到了排斥、歧视、孤立等心理暴力行为,我们要从自我心理调整入手,积极、主动地去与别人沟通,弄清楚原因。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可以向老师求助。
⑧及时报告,以法维权。我们一定要树立报告意识,一旦有情况发生,及时告诉家长、老师和警察,他们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
美国:外来者要进入学校,必须先按门铃并登记,在学校活动时必须佩戴标明身份的标志,如“家长”“志愿者”等等。
日本:校园门口配备有校方的警卫员,还有一些地方组建“妈妈特工队”,协助学校警卫队来保护孩子的安全。
- 上一篇: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下一篇:数字乡村发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