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篇1

对于这个问题,代表们的解决方案的关键词是“法律”和“严惩”。乍一看似乎是情理之中,但我对此心存疑虑:遇到问题即高呼法律与惩罚,这是合理之策吗?

呼吁立法和严惩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希望用高压铁丝网来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铁丝网有用吗?有用的。当电压高到一定程度,人们是会惧怕的。

但引起惧怕并不是给出一项措施的根本原因与目的。

对于校园暴力问题,我们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表面目的是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但深层目的是希望改变这些青少年暴戾的心,使他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具有更健全的人格。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青少年未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暴力所代表的野蛮人皆有之,潜藏于弗洛伊德所言的“本我”的层面。一个成熟而健全的人,应当学会运用理性去控制自身的破坏欲和野蛮的情绪,而不能任由其摆布。这种成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严刑峻法带来的威慑能达到这个效果吗?不能。

林森浩的案件清晰地表明了不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严重后果。他的少言寡语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这一点他并不知道。理性与良知,和冲动情绪是什么关系,我想他可能也不知道。这种与外在世界交往时的茫然,严刑峻法能够弥补吗?不能。

通过以上对校园暴力事件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能看到,犯罪者的心理状况与我们希望他们拥有的更健全人格之间存在着落差。对于青少年,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社会安定为由,放一个法律在此作为解决方案,对于他们的人格完善治标不治本。我想,能弥补这些落差的,不是法律,而是教育。

法律是底线,而教育是希望和未来。法律是你不能做什么,教育是你做什么才能是更好的人。法当然是要立的,毕竟人人都在法律体系内―但教育无疑是比法律更重要的事。处理这种问题,法律应当作为一种制度保障存在,而不应当作为主体的解决方案。我忽然有些担心提出用法律来严惩的人是不是因为教育比立法更复杂,需要的时间更长远?但愿不是这样。我希望议政者们别怕难走的路,现在国人更缺的不是怕的法律,而是爱的教育。

教师点评

篇2

翟建国

[案例描述]那年我任初一二班班主任,班上有名学生叫小明,他个子矮矮的,眼睛小,脑袋大,走路畏手畏脚,一些学生经常嘲笑他。在他的脸上,看到的只是胆怯,没有一丁点儿的愤怒。一些男生总把他的东起来,让他四处寻找。然后几个人联合起来在老师面前告状,说他值日时不打扫卫生、抄别人的作业等。发展到最后就是下课几个人围住小明东拉西扯。面对这些,小明只是默默忍受,丝毫没有想到寻求老师的保护。而班上大部分孩子也是冷眼旁观。学生欺负他的根本原因是他身上的怯懦。因此,我觉得首先应该帮助他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尊。我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情况,原来,小明父母离异,父亲精神受打击。生活不能自理。小明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年岁大了,照顾不到他,他每天还要自己做饭。

[辅导过程]得知这些,我心里真是酸酸的。于是,我经常在班上讲尊重别人的故事。然后,我把平时老欺负小明的几位学生找来,先是问了问他们父母的情况,然后把话题转到小明身上,我告诉了他们小明背后的辛酸。这样委婉的批评,虽然让这些学生有所感悟,但没有收到多大效果。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步计划:就是让小明坚强、勇敢起来,通过各种方式让他知道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能完全帮助自己,懦弱只能助长某些人的威风。我的第三步是对那些老欺负小明的人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让他们领悟到欺负弱小是一种令人唾弃的行为。在进行各个步骤的同时,我还进行了全班的德育教育,让那些冷眼旁观的学生也同小明站在一起。慢慢的,小明的脸上也有笑容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小明开心地和曾欺负他的几个学生高兴的玩。我知道。小明走出了自卑的阴影。

[分析思考]校园暴力问题一直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受过欺负的学生大都出现成绩下降,身体受伤,不想上课或旷课等情况。而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有19%的学生有被欺负或欺负过别人的经历,其中被欺负者占14.9%,欺负者占2.5%,另外有1.6%的学生是欺负者也是被欺负者。怎么办?绝不能再让孩子成为沉默的受害者。老师不是要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认识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孩子本身的特点出发,使孩子学会化解情绪,树立自信。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对受欺负的感受也不一样。通常,容易受到欺负的孩子主要存在较严重学习障碍,有生理缺陷、家庭相对贫穷的孩子也容易被人欺负。这类孩子在学校容易受歧视,经常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因而比较自卑,会给自己较为消极的评价,当他长期受到别人欺负时,容易产生懦弱、抑郁或暴躁、仇恨两种极端的情绪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要肯定孩子的优点,让他们振作起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鼓励孩子在学会接纳自己缺陷的同时,积极挖掘和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和特长,从而树立起自信。

通常,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使其学会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学会如何化解情绪的问题,即怎样正确对待问题尤为重要。作为老师,关键要引导孩子把内心的委屈和仇恨转移到思考如何改变自己,提高自身能力的问题上来,从积极的方面启发孩子学会认识问题,从而培养自立、自强、自信的性格。老师和家长在给予受欺负孩子安慰与保护的同时,要与孩子一同寻找原因,并让他们学会自我完善与自我保护。

1 孩子要认识到懦弱、自私、小气、爱吹牛等是可能造成他们受欺负的原因,要及时检查和改正自己的毛病,让他们更加完善自己。

2 启发孩子能够建立自己的社交圈,通过自己的力量寻找同盟军,一旦受到欺负。有好朋友的商量与支持,会感到自己充满力量。

我们教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让学生每天学习文化知识,还应该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对校园不合理的现象坚决地说“不”,不受欺负,快乐地成长。

酒的滋味

庞武基

“老师,我们对不起您!对不起。”“老师,求求你,不要给我们家长打电话,求求你!”喝的里倒歪斜的小姜、小郑、小王、小汤、小李等几位学生苦苦地哀求我。说实在的这些学生在我心目中还算是懂事的孩子,虽然平时有些调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难题我怎么办呢?此时的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今天小王过生日,他们利用下午放学后和晚自习上课前这段时间,聚在饭店畅饮以示祝福。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喝得痛快,可他们忘了酒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等着他们。

本打算狠狠地“修理”一下这些“胆大妄为”的学生,可是他们个个面红耳赤,酒气熏天,神智处于恍偬之中,我实在是找不对他们“狠”下去的办法。怎么办?让他们回班是万万不能,让他们自行回家,我又不放心。无奈之下,只有和家长联系这一招了。可转念一想,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火冒三丈,大打出手的。想到这,我又犯难了,再加上孩子的苦苦央求,更令我举棋不定了。沉思片刻,我的脑中出现一个坚定的信念:必须处理好这件事,给孩子一个机会。处于这种责任感,我拨通了家长们的电话,同时我也向学生承诺,帮他们“摆平”家长。通话时,我做到两点:1实事求是地向家长汇报这件事。2让家长也能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件事。家长同意后陆续来到学校,我把想法和家长简单沟通一下,他们就按我的路子把孩子领回了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边缘群体; 生命价值认知;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00-0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然而,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大学生接受了多年系统教育,应该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本应积极向上的群体,为何用自杀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或对其他生命如此残酷?他们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待生命的方式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综观有关这些以极端方式对待生命的天之骄子的介绍,可以发现“贫困”、“性格孤僻”、“内向”、“没有好朋友”、“参加集体活动较少”等描述,而这些正是当下高校“边缘群体”的典型写照。

一、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

1.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界定

边缘化是一个相对于中心而言的社会学概念,即远离中心地带。“边缘”相对于“中心”。大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积极、活跃、热情,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校园内各种社团活动,如听讲座、演讲、辩论、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让人不由感叹大学生活的美好。这是高校“主流群体”的大学生活。而我们称为“边缘群体”的大学生们与主流学生相比处于劣势而远离中心地带,往往容易被人遗忘。[1-2]他们除了去课堂听课,没有机会或者不愿意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没有担任学生干部,没有入党追求进步的机会,没有评优获奖,甚至可能连参加各类座谈会的机会都没有他们的份儿,没有表现的机会,没有话语权,孤独地躲在校园的一角,或是冷眼观望,或是静静等待,仿佛这校园的一切与他们都无关,他们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埋怨社会的不公,不能深刻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心理敏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因此这个群体更需要被积极的关注。

2.大学生“边缘群体”对生命价值认识的骤变

即使是高校扩招的今天,考上大学仍然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大部分是学校的佼佼者,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持肯定态度,对未来发展寄予了积极的期待,对人生充满憧憬,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常抱以积极、上进的认知。即使是在高中时期家境贫寒、遭受挫折、经历磨练的学生,也期望大学生涯能改变自身与家庭的不佳状况,得以彰显生命价值。然而,上大学之后,他们不再是佼佼者,甚至备受冷落,在学校几乎没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处于劣势,在班上和宿舍里他们人微言轻,既不积极参与,也无外显反抗行为。他们在大学里存在不存在似乎并不受人关注,因此,慢慢地远离了大学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成为高校的“边缘人”。

在高校“边缘群体”中,既有家境殷实的,也有家境一般的,但其主体是来自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正如马加爵一样,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是学习的佼佼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憧憬。入学后,他们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然而因为贫穷,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社会进行接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视野相对狭隘,与那些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学生相比,他们发现自己不只是衣着落后、饮食不佳、生活习惯与其他同学有一定差异,而且在社会实践、业余活动、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不如他人。强烈的反差对比,促发他们对生命价值认知的骤变。他们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内向孤独、不知如何评价自己,产生敏感、自卑、焦虑、攀比、嫉妒,甚至抑郁、内向和自我封闭的心理[3]。在正面、积极表现得不到关注时,个体内心受尊重等高级需要就可能转变为以负面、消极的形式来表达了。而诸多经济资助的背后,也衍生出贫困学生群体人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性问题。家庭和自身成长中的劣势、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社会舆论的标签和炒作、精神和文化关怀的缺失等,无形地把高校内普遍存在的这一群体逐渐孤立化、特殊化和边缘化[4]。边缘化使得这部分大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班级、社团所给予的归属感,降低了成就动机。他们逐渐对人生和生命产生疑问,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其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体系逐渐被解构,却代之以对人生持消极、悲观、无奈的价值认识,采取过激的应对方式。

许多轻生的“边缘人”情绪不稳定或容易失调,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经常感到抑郁、悲观和自卑;对挫折存在认知偏差且承受力脆弱;性格孤僻内向,人际关系一般比较紧张;人生目标模糊,对生命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偏差[5]。我们发现,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杀、忽视生命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感受到生命积极存在的意义,未能形成正确且积极全面的生命价值认知体系。

二、大学生“边缘群体”生命价值理念的提升途径

有的放矢地开展生命教育,营造宽容、接纳、富有支持力的校园生活环境,充分发挥每一位大学生聪明才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大学生特别是“边缘群体”的人生价值理念,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规避漠视和游戏生命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6]。生命教育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第一,生命意识教育。它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引导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终极意义,探索生命的皈依。第二,生命历程教育。就是教育人在面对挫折和磨难时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第三,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即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生命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个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最终能够自我实现。[7]

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受到自身、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身在校园,学校教育可以更直接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8]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和引导“边缘群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掌握生存的技能,体认、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人文关怀的情操,陶冶健全的人格,激活并生成对自身、对他人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拓展与提升受教育者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创造多维的“去边缘化”展示平台

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9]。每个人也都有被尊重、被肯定、被表扬的需要。因此,高校也必须创造更多可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所有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组织活动中,如在校、院、系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中,不论个体项目还是团体项目,可以考虑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进来;设置或扩大单项评优、评奖项目,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获得肯定和表扬;对各学生社团投入更多的经费,鼓励每一个学生至少参与一个以上社团活动。此外,丰富的社团活动扩大了大学生的支持力来源,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支持。当压力事件突如其来时,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被理解和支持的满足感能降低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10]。借助这些活动,使“边缘群体”正面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积极思考生命价值和意义,从“边缘化”逐渐“去边缘化”,从而降低大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3.营造富有支持力的校园人际环境

社会支持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11]。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体验到的支持越强烈,就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为边缘群体大学生提供充足社会支持的有效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来文化和亚文化纷纷涌入校园。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却也对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理念产生了挑战,加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又悄悄侵蚀学生的心灵,消磨学生的意志,使本来心理素质较差、可塑性较强、承受能力较低、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主动加强对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整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净化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类活动。要多为弱势群体学生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帮助他们克服孤僻离群的性格和自卑感,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磨练,情感得到升华,不致于因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内部心理矛盾的冲突而在迷茫中彷徨、挫折中沉沦。

生命情感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素质,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和肯定,这是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因此,生命教育理应营造理性的富有支持力的生命情感氛围,激发人振奋、达观、向上,从而促进温馨、融洽、相互支持的校园人际氛围的形成。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和构建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置合理的心理辅导机构,建立专业化的心理辅导队伍,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热线电话或网络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途径,以及通过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橱窗等媒介,排除心理隔阂、偏狭、猜疑、孤独等障碍,减轻内心矛盾冲突,排解心中忧郁,向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在心理辅导上,教师应该遵循情感、心理的发展规律,注意对他们顺情入理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克服消极情感,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尚的情感理念。管理心理学认为,人有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实现某一目标或理想,也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内心空虚、情绪低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从这一突破口出发,利用有效途径,点拨和激发“弱势群体”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欲望,消除他们不思进取的态度,唤醒消沉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让他们产生适当的危机感,使他们从“无所事事”的状态下解脱出来,让他们获得强烈的求知“饥饿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地让“弱势群体”学生在高校大环境里得到和谐发展。

完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体系,应构建好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网络体系[12],即学校首先应在现有的心理咨询机构上加以完善并成立相关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小组,从而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调查;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专门负责本学院的心理危机与干预工作;班级选配心理委员,形成班级健康教育工作中心;宿舍设立以寝室长为主的,同宿舍学生干部在内的学生心理情况信息员。通过从学校到宿舍,从上到下,层层负责,分工明确,这有利于尽早发现心理危机并及时疏通,从而将危机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的扩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短期内无法与之适应,且生源质量因扩招而受到影响,处于边缘群体的学生也有可能呈上升趋势。不论如何,要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才,维护高校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就需要给予高校“边缘群体”特殊关心和关怀,在帮助他们摆脱物质贫乏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精神帮扶”,了解他们的“双重困境”,帮助他们确立积极的生命认知体系,提升生命价值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以健全的人格从“边缘”走向“中心”,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根本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盛红勇.论高校边缘群体的和谐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24-26.

[2] 金武州.高校学生弱势群体边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98-101.

[3][4] 辛其兴,曾雅丽,彭金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立化、特殊化、边缘化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08-210.

[5] 王 燕,刘 奎.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及预防与干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5-128.

[6] 张红明,牛凤霞.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J].中国建设教育,2008(4):22-25.

[7] 姜微微.高校非正常死亡现象引发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92-93.

[8] 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29-133.

[9] 董泽芳.以生为本是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