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生态危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大力建设高校生态文明对于贯彻十八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个人与学校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现在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找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建设途径和方法,真正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目的,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并主动宣传和传播生态文明观念,从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作出高校最大的贡献。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不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是这样定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阶段。他认为,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人类即将迈入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

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认为,人类文明有四种,分别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和谐社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渲染良好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则是和谐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结合前人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与解读,本论文从狭义上解读生态文明的内涵,认为:生态文明须要突出生态的重要性,以尊重生态、爱护生态、改善生态为目的,要求人类树立生态观念,践行生态行为,要时刻警醒、十分自律,用友好和理智的态度对待大自然。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引领文明的殿堂,高校对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大力建设高校生态文明不仅仅是高校积极响应十的号召,更应该是每一所高校的必修课。

第一,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第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高校必须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新型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现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的发展观,使其能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提高其生态道德修养,成为生态文明的创造者、推动者。

第三,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充满竞争、优胜劣汰的时代。大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但是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绝不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去践行和传播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应该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关爱社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高校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首先,利用高校的各种宣传途径,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从而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灌输给广大师生。 大学应充分利用院报、宣传橱窗、网络等媒体,打造新闻舆论阵地,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关键是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使得大学生树立起生态文明下的“以人为本”的高校文化理念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他们把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养成生态文明的好习惯,进而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

其次,有效开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广大师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的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可以开展有关生态文明的名人讲座,具有渲染力度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等。而且,要通过高校文化的形成,辐射给社区、社会,逐渐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更多人在平时生活中注重绿色、注重环保、注重低碳,为我国生态文明早日跨出一大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高校制定自己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并长期施行与监督。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学校宣传和制定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形成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养成一种新的节约观,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以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来约束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自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并传播生态文明观念与行为。再加上施行规范以后的监督,把高校制定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坚持到底,一定会形成高校重视生态文明的风气,进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瑞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济,2007(07).

[2]余谋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J].绿叶,2006,11.

[3]陈智慧,华启和.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12.

[4]王志生.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J].中小学校长,2008,5(11).

篇3

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借鉴

孟子的平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论儒家仁爱思想中的伦理情怀

浅议耻感自我教育的目标指向

基于公共性的廉政伦理探究

论“敬畏生命”的生态启沃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的现代启示

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关怀意蕴

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何者为重

文化传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西方道德与幸福一致观念的伦理学分析

前期维特根斯坦伦理价值思想初探

道家思想对构建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与基督宗教对话之探析

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困境及制度对策

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

老子的伦理思想是自然主义伦理学吗

大学生电影节与三维结构的大学生中国梦

素食主义: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饮食伦理

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的实现

现代化视野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审视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道德重塑问题

生态伦理与政府生态治理变革

论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生态正义问题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现代生态村居建设

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批判与反思

论“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及当代应用

儒家自然道德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发展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生态伦理意蕴

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美德伦理的复兴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欲望形而上学的超越

康德自由伦理观与马克思自由伦理观比较

协商民主论要——鉴于政治合法性的逻辑思辩

社会正义的边界审视:来自女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传统诚信观念的现代重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先秦时期天人关系说中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哲学思考

开放与超越: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开放性意义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从“权利”到“责任”——生态伦理建构核心转换研究

哲学走向荒野——论自然价值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发展的生态愿景——超越发展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求解

现代政治的人性预设——以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为中心的探讨

转型期中国人的精神困惑初探——兼谈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空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和属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林业建设逐渐成为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现代林业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成熟,并积极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通常来说,现代林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生态的建设,提高对森林资源各种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导社会群众广泛加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建设中,并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林业”,以期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各类需求。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层面的重要属性,除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还能发挥自身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过程中,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现代林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从木材生产供应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林业的多种重要功能[1]。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为了不断克服历史发展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合理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任务,并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通过发挥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功能,极大促进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现代林业的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在缓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危机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的建设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不断创造出价值丰富的生态文明成果,推动着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2]。

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动力。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同样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现代先进的林业技术科技,林业发展中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将得到不断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区的林业生产力也将不断提高,为当地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3 加强绿色生态空间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建议

3.1 宣传生态安全知识,引导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从文化意识的层面引导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对生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及生态优先政绩观而体现,在社会各阶层中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这种方式能够在国家政策方面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从而良好引导群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并进一步重视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绿色生态空间。

3.2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实践和探索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战场,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对于改善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当统筹规划,突出建设的重点,并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建设的绿色发展,维护林业生存空间,加强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积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建设。

3.3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建设

在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激励机制的建设,并规范实施细则。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调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力量,加强对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经营方案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实施规范和细则。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有效资金支持和各省级政府的高效实施,以及对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良好协调,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取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种层面上推动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的报告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从“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它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课题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的基本精神,大面积地提高高职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讨论的话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

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联系尤为密切,我们的学生正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近几年学校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加上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并逐步将生态文明教育渗入到人才培养中去。学校不仅注重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更注重于培养有生态文明观念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来提升当代高职生的生态文明观,使我们的学生能牢牢树立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早些年就给予了重视。生态教育(亦称作教育生态化、生态化教育、教育生态学化、绿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苏联学者提出来,它的内涵是要引导人们将生态教育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中来,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中,促使人们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部门,他们对生态文明教育也十分重视,很早就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同时在中小学、中专等技术学校也开设了有关生态学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普及课程。而美国它在普及高校公共基础课生态教育的同时,还重视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课程和专业;俄罗斯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它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它还将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现在,在俄罗斯的大学中它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育引导学生。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生态教育,他们都已成为规范化系统化,使得生态文明教育能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甚至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

中国的生态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开办过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但是,由于我们对生态学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态教育也仅仅被认为是生态学、生物学等工作者的任务,它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学科。因此,生态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没有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普遍开展教育。

目前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与十精神、与时展不相跟进之处。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非生态、生物专业常规性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仅占到很小的比例,同时还缺乏统一的生态文明教材,我们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最终目标、师资力量、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环节等都还十分薄弱。与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方面还比较滞后,要形成全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2 调研概况

在我国,对于当前的高职生来说,普遍存在着欠缺生态文明观的现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紧迫性。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利用了一系列的教育手段(理论教育、公众参与、环境熏陶、实践养成等),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等生态文明观教育中,融入了相应的生态主题活动,进一步帮助在校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12月,所调研对象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通过网上问卷方式,共回收857份,剔除作答明显不认真和答案不完整的问卷后,保留了8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6.51%,城镇的占18.3%,市辖区的占4.25%,省会城市的占0.94%。其中女生占77.45%,男生占22.55%。

从结果比较可知,影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多方面。性别方面,根据样本显示,在生态文明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女性表现比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户籍方面,在生态文明的知情意行等方面,样本群体中来自农村、市辖区、城镇、省会的学生表现并不统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获取生态文明信息的渠道上,在校高职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了解“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方面,高职生可以利用的途径及所占比例分别为:电视电脑占90.44%,报纸杂志占73.08%,学校宣传占77.45%,其他占41.09%。

①您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了解得怎么样?选择对其内涵比较熟悉的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16.88%。

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取选项“十七大”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77.1%。

③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责任?取选项“共同的责任”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87.37%。

④您觉得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吗?取选项“重要”作为分析与评价指标为:88.78%。

⑤看到别人踩草坪,能从行动上反对的有50.53%;问及在校吃饭的习惯时,选择每次都能吃完的占44.98%;当问及需要丢垃圾,而周围无垃圾桶时你会怎样做?回答为先自己拿着再丢到垃圾桶中的占94.1%。

我们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学生在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文明的价值,对待生态文明的行为,具有非常端正的态度。但是,自觉对待生态文明行为的程度,对于我们的高职学生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认识不够、贪图方便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最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下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素质方面的表现:知不易行更难,心已动而行却缓。

3 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成长环境和教师这三方面是影响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最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知情意行的统一,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各种组织的共同努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其一,高职院校生态文明课堂教育研究。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在全校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不断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到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确立、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中,平时不断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起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观念,形成生态文明的道德理念和标准。为了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制度,不断输送新生力量,研究出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的重点与难点,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其二,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当前,高职院校举办者、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普遍比较淡薄,服务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感也不够强烈,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围。这将严重制约服务的水平与效果。因此要大力加强舆论宣导,调查研究出高职生受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其原因,以人为本,重视开展以提升全体师生以低碳素养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教育。来增强高职院校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①利用节日氛围来组织举办主题日活动。比如借助“环保日”、“地球日”、“植树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来举办一系列关于绿色环保,关于爱的活动,来不断加

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让同学们丰富和感受生态文化知识。

②开展 “美化教室”和“美丽寝室”评比等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利用好教室、学生宿舍七个社区的资源,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运用文字、图片、模型等形式多视角来展示生态文化。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介绍草原、森林、湿地等等生态功能以及作用。以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为切入点,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云和的木制文化、庆元的竹林文化、景宁的油茶文化等三大生态文化。

③由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浙江林校,学校办有生态环保专业,有着实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团队,校内绿树成荫、草木葱茂,并有着自己的大型盆景园。校园有银杏、红豆杉、水杉等多种珍稀树种,整个校园已成为一个树木园,环境优美。这也为学生在认识树种、学习生态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天然的学习条件。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环保专业的学生带动更多的同学来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熏陶,向更多的在校生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学生过低碳生活。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来提升同学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郝苗苗.主流媒体在环境保护新闻宣传中的引导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

[2]王玲.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与路径探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李心.高职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4]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66.

[5]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

[6]林锦莲,陈益华.论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途径[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专项课题“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证研究――以浙西南高职院校为例”(课题编号:Y201328015)。

篇6

邱有永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整合数学学科教学与学校特色教育,巧妙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开发 课程资源 学校特色 生态文明教育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等等。《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数学活动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名族的永续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携手保持水土、共建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教育,在数学课程的各大领域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

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 )平方米;

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 )公顷。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支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

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自然规律;创新模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理论,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统称为生态农业。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既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是克服传统农业的弊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思路,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

生态农业所蕴涵的理论和科技内涵,不仅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解决农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可以确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将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对生态系统要素进行高效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组、优化,施行无公害的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和环境优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一)建设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是生态农业的根本所在,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丰衣足食,更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活宽裕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增加,更要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所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动力。

(二)建设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代价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建设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当前盘锦市不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与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因此,它也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

三、搞好生态农业建设

因地制宜在推广立体结构型、共生互惠型、资源多层利用型和种-养-加结合型等多种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全力打造发展模式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建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重点推广试验了新技术:一是推广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技术;三是推广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四是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及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养猪、棚菜、厕所);五是推广增施农肥技术;六是推广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七是推广林粮、林菌、林药栽培技术;八是推广庭院工厂化育苗技术。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生态农业建设虽然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资源短缺、能源浪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及化肥和农药的长期或过量使用,加剧了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一)理清思路: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农业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树品牌,上质量,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资金扶持使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政府要高度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宣传国家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宣传“榜样”抓好建设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在广大农村,形成领导重视、农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加速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财政部门应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等其他团体的资金,并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自身投入。通过拓宽投资渠道不仅能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上的难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开展相关的规划、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进而提高农民施行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三)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生态农业的实践中,既要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又要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在提高技术效益外,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技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发挥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搞试点推广普及生态农业。

篇8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服务;绿色校园;绿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7703

1绿色大学内涵

绿色大学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即大学在实现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功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有生态素养人才为核心,在学校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的整体水平。绿色大学建设是全球生态环境和和社会问题复杂变化对于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大学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必须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

国外绿色大学探索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西方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大学在提高人们的环境素养的重要功能日渐被重视,绿色大学的概念应运而生,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在绿色大学建设方面,国外形成了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华盛顿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一批典型案例。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最早起源于1998年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活动。在之后的10多年时间里,又涌现出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一大批近200个绿色大学建设典型。

绿色大学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通过绿色大学创建,开展绿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环境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素养,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绿色大学创建的必要性

2.1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人类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大自然的破坏和扰动急剧加强,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生态灾难等,这些生B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甚至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最为典型的是从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一系列的商讨谈判,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最终在气候变化上达成一致,然而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必将仍然任重而道远,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所有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宣言和文件,都强调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教育体系里最富有创造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2.2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需要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我国早在1994年就制定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环境保护两大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战略任务。“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迫切需要相关专业人才与科技支撑,需要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发展。

2.3绿色低碳校园建设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校舍面积快速增长,大学生数量增长更快。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仍在稳步增长之中。2015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0.4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8076万m2,高校建筑面积约占城镇建筑面积的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多、城镇人口的4%。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密集区,也是耗能耗水的大户,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对45所高校能耗和水消费数据统计测算,高校人均用水量是145.2 t,是全国人均生活用水量的1.95倍;人均年能耗0.775t标准煤,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32倍,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在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节约型绿色大学的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

2.4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大学是文明传承的中心,后工业社会是生态文明的时代,很多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素养就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文化水平,而且还包含潜在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生态观念等。看一个大学生是否文明,不仅要看他对人、对社会的态度,还要看他对待自然界也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的态度。一个生态素养低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是不健全的。只有通过绿色教育的熏陶,才能使大学生成为既懂得科学技术又具备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爱自然的健全人格人才,从而影响和提高社会其他群体的素质。

3绿色大学建设的关键领域

关于绿色大学建设,国内很多高校都做了很好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服务、绿色校园、绿色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3.1绿色教育

所谓“绿色教育”,就是以“绿色教育”观念来构筑课程体系,全方位对大学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清华大学在绿色大学创建中,开设了面向全校的限定性选修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此课程教材由钱易、唐孝炎院士亲自编写,并被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在全国产生了极好的示范效应。又如山东大学在绿色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开展的环境类公共选修课有22门之多,覆盖面广、类型丰富,满足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要。

另外、让学生走出n堂、走向社会,进行环境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素材可谓丰富多彩,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节日进行有关宣传活动,也可以针对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社会调研,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还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深入社区、中小学、企业等开展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

3.2绿色科研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使命,大学是新思想、新知识的发源地,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绿色大学的创建,除了搞好绿色教育,还要鼓励广大师生努力探索绿色、低碳、环保的科研新领域。要在科研工作中大力弘扬绿色文化、提倡绿色科研、推动绿色创新,促进绿色科研成果的产出。

对于不同性质的大学,在绿色科研的方向上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在科研中可以多一些“硬科学”方面的科研,如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研究,全球、全国或区域重点的环境问题的治理研究,比如雾霾的治理、水土污染的治理等,当然也包括一些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软科学问题的研究,如环境法规的研究等。而对于以文科见长的大学,则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合进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3.3绿色服务

不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文化传承,大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大学以服务社会求得社会支持,从而为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找到最好的支撑和理由。如果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个轮子,那么社会服务功能就是驱动轮,因为大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大学也早已走出象牙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时刻与社会各界保持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大学正是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努力把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3.4绿色校园

建设绿色校园,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使绿色校园起到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绿色校园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绿化美化等生态建设、节能型校园建设等相对显性的建设工程,也是绿色大学建设比较浅层次的建设,同时也是最容易被认可的部分。绿色校园建设应当综合运用和展示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示范区,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绿色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社区,一个推广环境新技术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在绿色校园中可以随处感受到学校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氛围,使全校师生员工及社区群众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在学生离开学校后,就像绿色的种子,撒向全国各地,在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

3.5绿色文化

和绿色校园以硬件建设为主相对应,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大学的绿色校园文化,主要是无形的非物质的范畴,主要包括一个大学的办学目标、价值观、校风、校训、学风、教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等。绿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嵌入到大学建设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努力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绿色文化氛围,使人置身其中,潜移默化、不由自主地受到教育,赋予校园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大学生,是绿色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启鹏.山东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D].济南:山东大学,2015.

篇9

[关键词]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必要性 艰巨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003-01

一、当前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新一代的农民,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基本的要求。现在,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也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从而使得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人的文化,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在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其次,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农民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是受益者,同样也是参与者,在这种形式下,农民之间在自娱自乐中会不知不觉的熏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有趣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能提高新一代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让乡风更文明、更和谐。在我们国家当前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这些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首先,农民的文化态度的转变。随着中国工业支持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和不断扩展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农民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市场多元化,社会教育也变的更加广泛。逐渐富裕的农民也开始转变观念,不断的追求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华西村是一个经典的模型。

第二,在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正在扩大。近年来,基层党委和政府主要通过各级党校、农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大量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优质文化的传播,得到了多数的农民的赞同。我们国家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利用这些文化活动的位置,传播知识的“大学校”,信息汇总的“交换台”,技术推广的“农技站”,民情收集的“前哨所”,它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文化载体。

第三,农村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和教育功能突出。文化是民族的特色,在中国文化的原生态倡议下,在传统的农村项目中注入时代气息,自我指导,不断突出文化特色。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文化知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农业广播学校,通过“阳光工程”的科学和技术教育,如培训等多种形式,改变农民的心态,提高综合素质,成功培养新一代的农民的专业技术,从而使得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

二、当前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

首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经过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许多农民固守“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落后思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使得农民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合作意识比较淡薄、单干思想严重,这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问题是复杂和多样化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传播和其他负面的影响在社会上比较严重,在一些农村地区也无法避免。在这些消极的想法的影响下,一部分农民道德观念丢失,对错善恶不能很好的区分,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在农村也有重现的可能性。由于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涉及房屋拆迁、土地调整、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薄弱的法治意识使得农民经常使用围攻基层组织、聚众哄闹等暴力手段来解决冲突。这也成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新的挑战。

最后,随着退耕还林,控制放牧,使广大农民多数外出务工,分散居住,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和落后的村庄人口稀少,年龄老化。存在广泛的“低教育、贫困、年长、新人缺乏”现象。

三、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开展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培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指导农民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到中央的精神,这是他们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促进民主法治,指导农民更新观念,增强自立、竞争、效率、风险和创新意识。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内容,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基本任务。并且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育。

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推出致富典范和道德模范,倡导社会主义义利观。重视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相结合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农民增收致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农民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常识,帮助农民摆脱迷信和愚昧,自觉抵制“”等歪理邪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有针对性的、务实有效的、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帮助农民切实获得发展致富的本领,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对农民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等活动,结合地域和民族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新农村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培养农村文艺骨干,鼓励他们传承民间艺术,传播先进文化。

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移风易俗活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解决乱倒垃圾、乱堆粪便、乱建房屋、乱设摊点等问题,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道路、通讯、电力、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开展植树造林,制止乱砍滥伐。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校 生态德育 实施途径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 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 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4]方世南.生态价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