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农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农业报告

篇1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年是我区建区的第十年,也是推进滨湖转型发展、提升发展、和谐发展跨入历史性新阶段的关键一年。局党委紧紧围绕争创“学习型、创新性、服务性、清廉型”领导班子,积极主动开展“四型”班子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领导班子理论武装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党委班子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是深入开展“四型”班子创建工作。局党委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全力主抓,班子成员相互配合,经过三年的争创工作,确保成为“四型”建设达标班子,力争成为“四型”建设先进班子;确保成为“学习型”和“服务型”单项优胜班子,力争四个单项全优。

二是全面加强党委班子理论武装。继续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至少1次,现已进行了11次集中学习、讨论和外出考察。为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成果,局党委要求每位班子成员都要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和心得体会,“班长”张宝良同志带头《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推动农林转型发展》党课课件,在全局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

三是全面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局党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局党委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为推动滨湖农林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局党委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先后以组织学习和交流发言等有效形式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着力推进滨湖农林跨越转型发展。

局党委班子围绕市、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农林部门的职责,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前三季度共完成农业总收入3.14亿元,农业总投入2.3亿元,新增适度规模农业面积2100亩,完成高效渔业面积83.47%,新增林木面积3913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91%,局属财政收入完成170万元。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局党委全力推进了七项重点工作:

一是围绕生态建设,着力实施“绿色滨湖”工程。全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913亩,其中成片造林2529亩,新增绿地16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94万平方米,分别为目标任务的130.43%、168.6%、154.28%和313.33%。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56个百分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5.91%。今年3月底完成了环太湖200米生态景观林带工程,还完成了长广溪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和环太湖(黄泥田港——壬子港)湿地恢复示范工程。同时完成建设区级游园2个,建设镇村级小游园3个,创建3个绿色家园示范村、1个园林式单位、1个园林式居住区和1个绿化达标单位。

二是围绕治太保源,着力实施面源污染防控工程。省级太湖水治理项目,胡埭镇富安村、胡埭村、宣沟村的分散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程项目已全面竣工通过了省级验收,马山七里堤、马山蔬菜公司建设的氮磷生态拦截示范工程已顺利完工,并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全面禁止碳胺的使用,推广商品有机肥3000吨,全区氮、磷施用量有了明显的下降,同时,今年又申报了雪浪山等三个氮磷生态拦截省级太湖水治理三期项目。

三是围绕现代农业,着力实施农业园区建设工程。今年来,局党委加大对新建生态园区的指导和推进力度,推进“太湖花都”生态园区的建设,结合太湖花都项目形成了《滨湖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胡埭镇优质粮茶产业区、精品花木产业区、生态果品产业区3个特色板块,并将配合胡埭镇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推进项目发展。今年还完成3000亩立体林草带和2公里生态沟渠建设。同时完成两个农机化项目的建设并通过验收,项目总投入198万元。

四是围绕生物农业,着力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工程。局党委加大对新建生态园区的指导和推进力度,推进“太湖花都”生态园区的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一批集休闲观光、高效农业、生态保护于一体的项目,加快构建我区生物农业体系。今年完成3000亩立体林草带和2公里生态沟渠建设。

五是围绕食品安全,着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全面实施“三防三放心”工程,今年来,我们发挥全区53名蔬菜检测人员作用,对上市蔬菜进行全面监控,检测23000批次,全区无 “毒菜”事故发生;对大型超市进行畜禽产品的复检,共复检畜禽产品863 吨,对全区牛奶场实行严格监管,从源头上确保牛奶安全、放心。同时加强“三品”基地建设,全区“三品”基地面积达70%以上,今年又申报了四只无公害绿色农产品。

六是围绕惠农富民,着力实施高效优质服务工程。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粮种补贴、渔民柴油补贴、农机补贴,有近3500户农民、渔民受惠,惠农资金达到183万元。今年开设了包括致富工程、茶树病虫害防治、葡萄栽培、杨梅栽培和果品种植等各类技术培训班24期,培训近4000人次,累计发放学习资料7000多份。

七是围绕依法行政,着力实施健康发展保障工程。随着依法行政工作的不断深入,局党委高度重视执法工作。今年,全局各项行政执法和安全检查300余次,出动人员900多人次。农林行政受理举报16起,件件有答复,立案查处4起,移交案件2起,发出

整改通知4份,调解纠纷3起,林政行政许可3件;查获各类渔业违法案件54起,收缴地龙网2099条、丝网5300米、流刺网300米、渔簖7幢、标志物806根,确保湖区依法、有序、安全开捕。重点突出农机和上道路拖拉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组织对全区中拖和联合收割机和驾驶员进行年检年审,共检审农用中拖11台,联合收割机8台,机具和机手购买政策性保险19笔,并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9份。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规范领导班子廉洁从政行为。

今年来,局党委对照《廉政准则》规定的52个“不准”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全面提升领导班子的廉洁意识,全力塑造农林局一流的班子形象。

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委班子逐条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廉洁从政。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深入挂钩联系单位做好党风廉政工作,切实把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到实处,坚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到年中有小结,年终有总结。

二是落实党风廉政教育制度。局党委班子高度重视党风廉政教育,坚持每月开展廉政教育,同时紧密联系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深入进行了理想信念、党风党纪、艰苦奋斗教育。通过廉政教育,班子成员牢固树立了“服务基层、解决问题、教育引导、确保稳定”的工作理念。

三是健全各项纪检监察制度。局党委班子通过调研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纪检监察制度,保证了纪检监察工作有章可循,按时开展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全局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工作,不断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进行重点监察,对各种执法行动、涉及资金额较大的绿化工程和农业投资项目等做到全程参与和监督。

四是加强重点工作的督查推进。局党委坚持对重点项目、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年初拟定全年督查工作计划,将“绿色滨湖”建设绿化工程项目、农业资源开发、太湖水治理重大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支农资金使用情况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坚持全程参与,全面监督,全力纠错;重点工程全程跟踪督查,局党委委派同志全程参与了环太湖200米生态景观林带、市级以上农业项目投资项目等重点工程的实施;积极开展市区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的集中督查,局党委于9月3日牵头开展了对20__年全区重点目标和工作的集中督查,通过“听一听、看一看、促一促”的方式全面掌握了全年重点目标和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对完成推进不理想的工程进行了专题研究,达到集全局之力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的效果。

今年以来,局党委班子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委班子学习力度还需加强,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还需更加紧密;二是发展、稳定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大部分场圃移交、拆迁、重点绿化工程等压力较大,需进一步做好稳定工作;三是整个班子创新力度不够,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班子的创新思路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面对存在的问题,局党委班子认真分析研究,将在以下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

一是要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局党委班子要在跨越转型的滨湖进一步坚定构建和谐滨湖新农林的信念,将思想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统一到上级领导的各项决策部署上,统一到农林局的各项工作大局上。

二是要提高素质,狠抓学习。局党委班子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以适应能够新时期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通过不断深入学习,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篇2

业内者称,欧洲成为世界最新的“Fashion Tech中心”毫不奇怪。

在数字时代与传统行业相融合的大潮中,我们见证了FinTech(金融科技)、AgriTech(农业科技)等不断迭代的新宠,如今谈到Fashion Tech(时尚与科技的结合),只要放眼欧洲便可见一斑其潮流涌动――

根据Tech.eu 提供的统计,仅在2015年,就有54家欧洲和以色列的时尚科技公司完成融资、共计4.34亿欧元,平均每笔交易的投资额达800万欧元。在这些投资中,英国和德国(尤以伦敦和柏林最为突出)占据了吸金大王的地位。业界明星企业包括总部设在柏林的Zalando、英国的Asos、出身英葡血统的Farfetch、以及创立于卢森堡、如今运营覆盖近30个国家的Global Fashion Group(GFG)等,其大多数为高街/设计师品牌和潮流服饰的电商运营者,年销售额在数十亿欧元量级以上。

而即使在第三季度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情境中,英意血统的在线时尚零售巨头Yoox Net-a-Porter于10月份高调宣布,将公司技术运营中心迁至伦敦西部原BBC总部的驻地,占地约7万平方英尺,并计划将技术团队拓展至1000人规模。业界认为这“对伦敦而言”不啻于一针强心剂。

Fashion Tech到底是什么?

就如同提起FinTech人们多会想到众筹、电子支付、智能投顾等数字化运营平台,在线时尚零售平台也正是Fashion Tech的一个重要构件;但同时,Fashion Tech的要义有着更广的覆盖:除了时尚电子商务之外,Fashion Tech还可包括智能穿戴与装备,以及数字化的时尚品牌沟通等多领域应用。

在时尚电商领域,Fashion Tech带来的变革之一便是将高端品牌历来砸在昂贵的超模走秀上的投资用于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和效率优化。据Lesar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oman Kirsch介绍说,“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是构成我们强大成本优势的重要推动力:从高效的衣材使用、到(数据驱动的)精准需求预测、再到消减库存、节约实体店运营高企的开销等……这样的效率优势使得我们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比同品牌市价低20 ? 25%的售价、却又不牺牲任何产品品质。”

而在智能可穿戴与装备范畴, Fashion Tech趋势性的发展是在于从“戴”到“穿”的突围。 据Gartner公司发表的专业报告称,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可穿戴装备的认知还是以智能手环、苹果手表、Fitbit健康追踪器等作为标杆产品,但接下来会大爆发的领域实则是“智能织物”――也就是在人们的“穿”(而不只是“戴”)上作文章;预计2014~16期间会有从10万套向2600万套的飞跃。

难怪英国《连线世界》杂志最近也称,此前市场上的可穿戴产品因实用性不够而未能与消费者真正产生共鸣――这本身也是局限“时尚”与“科技”之间进一步融合的原因,如今业者已经意识到要跳出“配件”的思维模式,而是借助材料科学的突破日趋参与到人们日“穿什么”的选项中来,同时让智能织物也更加具备审美意义。

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到数字化的时尚品牌沟通(Fashion Tech的另一要义领域),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奢侈品不触网”的迷思也会得到解开。麦肯锡公司发表研究报告,不仅表明2009?2014年间全球奢侈品销售的增量主要由电商平台贡献,更指出奢侈时尚品牌与数字化结合的实质性表征在于“即使是在实体店发生消费、也是在网路上经受了洗脑”。

上述报告指出,将近四分之三的奢侈品购买行为受到了消费者网络行为的影响――据麦肯锡2016年实施的“奢侈品消费者途径21个接触点的决策心路历程”调查所得,从互联网搜索到社交媒体、再到实体店到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他们已经熟知的品牌,活跃的产品评价度也在影响买家喜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从巴宝莉到香奈儿、Michael Kors、路易威登、古驰、拉夫劳伦、赛琳时装,数字沟通已经成为品牌文化整体的重要构件,不少品牌的首席创意官视数字时代的消费者洞察为不可或缺的创作灵感,并在社交媒体上保持与消费者的紧密连结。

伦敦:一心要让米兰、巴黎和纽约沦为追赶者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伦敦在国际上作为一个艺术和商业中心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如今她籍创意与设计、商业与科技天才集聚的生态系统,意欲坐实“一个真正具有技术含金量的时尚中心”之称誉。

此番技术风潮的兴起也与英国时尚界一轮新的动力显现和信心提振正好同步――至少在创意第一线是如此。时尚界的新贵(和新宠)有包括:Gareth Pugh、Erdem Moralioglu(这两位均出自伦敦的创意设计孵化器)、Christopher Kane(他已开始获得国际关注), 以及Marios Schwab、Mary Katrantzou、Peter Pilotto等一批具有造诣的设计师。

伦敦东部也成为了新兴技术与时尚创意交织的典型社群集中地,这里有提供价格低廉的仓储空间、充满活力的夜生活,还有配套的孵化平台和支持型服务机构。

“我们没有斯坦福大学,但我们有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CSM),我们有皇家美术学院。”《连线》杂志英国版主编David Rowan表示。“在伦敦,文化始终是一个利器般的优势;若音乐行业还像以前那样存活着的话,那么或许现代版的朋克们会携一众创意颠覆者们再次掀起一波强势回归……所幸的是,如今文化在设计主导的商业版图中推进和传播亦更加有效。”

篇3

刚从中国股市中抽身而出的投资者们,无论是斩获颇丰还是痛失前期赢利,都应当在暂别这个充满动荡和不确定的资本市场时深感一身轻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股票市场受到印花税上调的政策冲击而进入回高和消除泡沫的阶段,大盘指数在短短几天里。以几乎10%的幅度持续下调震荡。

而和股市行情连续几天下挫不同的是,在外汇市场中,经过一段时期横盘整理后的人民币,在调整到位蓄势走升之后,兑美元连创新高。

虽然和股票市场相比,有人也许会感觉外汇市场要复杂的多,它不仅需要时刻关注很多国家的各种奇怪的经济统计数据。而目还要忙于在若干种不同货币之间进行数学换算,甚至要应付不同时差下不同外汇交易市场的开盘时间。但如果深入了解了外汇投资,也许就会觉得不过如此。

一些相同的经济因素。将会对股市和外汇市场产生共同的影响。譬如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政府也已经进行过多次加息,而且物价也在持续上涨。而6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充裕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鉴于欧元区的经济状况正在从复苏走向高涨,欧洲央行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以抑制通胀压力。

在外汇市场,这个信息往往代表了在未来一个短期内,欧元的汇率将保持在一定的强势水平。如果曾经留心过此前一段时间的外汇市场,就会知道欧元兑日元汇率目前正处在纪录高点,欧元兑美元虽然在近期有所下跌,但仍然维持了―个较高水平。

而IMF的提示无疑在告诉人们,这种状况将会再持续一段时间。那么,或许就应该选择持有欧元,因为它的价格至少不会在近期大幅贬值。

对于专业的外汇操盘手来说,来自遥远国家的宏观经济数字的变化,也许比身边的数字更加让人注意。比如美国的一个非农业就业报告的数据,可以让人们判断出疲款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出现反弹势头,从而降低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于今年降息的预期。

而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也会告诉投资者该如何判断美国经济的走向。根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最新的预测指数,美联储在明年降息的可能性已经从5月初的47%降至现在的27%。人们普遍认为。既然美联储对降息的预期下降了,也就说明美国经济在逐步热起来。所以,在过去的5月份里。美元兑日元和欧元分别涨了1.8%和1.5%。这是美元兑日元6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美元兑欧元自2006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那么谁会继续承受不断下跌的压力?可以耐心等待日本政府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比如2007年第一季度日本企业资本支出,如果数据依然疲软,那么毫无疑问日元将继续承压。在失去市场数据对日元的支撑之后,所做的就是继续看空日元,看着日元贬值。

游戏经常是在几个主要货币之间发生。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以及人民币等。虽然和中国的股市相比,多了一个做多和做空的套利交易(spread trading),但这种资金量往往高达几千亿美元的专业概念,对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则无需太多考虑。

篇4

【关键词】经济新闻 统计新闻 深度报道

统计界有名言:“统计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每项统计报告,记载了刚刚过去的社会经济的数据历史;及时讲述这段历史,告诉人们这些刚产生的数字,此刻代表着什么、说明着什么、揭示出什么,预示出什么?那么统计无论是“流动的历史”也好,“历史的流动”也罢,就成为了当下的新闻。

一、统计新闻的特点

统计新闻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新闻直接反映具体的、实在的、可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它往往是用经过抽象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反映某个经济活动或经济砚象的数量状态,让人们从这个数量形态上去认识这个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的意义。如果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可以说,统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间接性报道。

在统计新闻中,除了描述新闻事实的数字材料外,大量的引证和分析数字的材料往往是“背景材料”。从这个意义上看,有时统计新闻实际上是背景性新闻。

一般的经济新闻要求及时、新鲜,有严格的时间性限制,报道上要与事实发生的时间距离越近越好,但统计新闻所报道的不是“现在事实”而是“过去事实”,有时还会有对“未来事实”的预测报道,因而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性和超前性。它的主要价值不在时新性上,而重在针对性上,只要它针对有关决策提出了适时的分析和建议,起到了参谋作用,那么它就是有较强的新闻价值。

统计新闻虽然也是以经济为题材的,但不能把它与一般的经济新闻划等号。由于它是以统计数字为主要特征的,而统计数字是统计信息的表现形式,因而它是既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又具有统计信息特征的新闻。同时,由于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反映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因此,它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既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社会的,还可以是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类新闻。

二、在统计信息中寻找新闻点

目前出现在各类媒体上的统计信息,大致有这么三类:一是统计公报,分年度、季度、月度,以及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第二类是与部门工作相关的统计信息,多出现在专业报刊上;第三类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统计信息,比如GDP的增长速度、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变动幅度等。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充分挖掘第三类统计信息,从内容到形式对其进行完全新闻化的处理,辅以写作技巧上的创新,新闻的亮点就会从统计信息中凸显出来。

如何让普通群众对统计新闻产生兴趣?关键还是要围绕社会热点,围绕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去挖掘数字背后有用、有益的信息。比如,当今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也最令他们关注的问题可以说集中体现在青少年的“校”和“学”,中青年的“岗”和“房”,中老年的“财”和“保”,老年人的“医”和“养”上,从统计信息中寻找和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自然会吸引眼球。

统计信息数据多,专业性强,必须对其进行新闻化处理。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四种写作技巧:第一是数字转换法。把大数字转换成小数字。正如英国的一本关于新闻写作的书中曾提到,当读者从报刊上读到他的国家财政赤字是1亿美元,或国民生产总值是50亿美元时,他并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当他读到国家债务摊到每个男人、妇女和小孩头上是2美元时,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是数字拟人化。把数字的变化落实到人的身上。比如去年一直居高不下的物价,笔者在采写相关稿件时,先通过一位普通市民每天的算账记账说菜价的变化,再通过一个农贸市场的市场部经理来分析具体市场的情况,由此带出全市的价格变化,最后分析其上涨的背景原因。以点带面,贴近民生,使文章通俗易懂。

第三是数字对比法。通过对数字的横向、纵向比较,从比较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

第四是数字延伸法。从眼前的数据寻找背后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原因,以此深化数据的含义。如2012年我市公布老龄人口数据,笔者在采写相关稿件时,没有把它处理成常规的排行榜解读,而是重点把社会发展指标、人口素质指标等拎出来,综合以前的采访素材,进行点评分析,从强调铜陵步入老龄化社会方面采写报道。

三、拓宽统计新闻的深度广度

随着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主体这一观点被社会所接受,统计资料日益被新闻媒介所重视,形成了以统计资料为主要报道素材的统计新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统计新闻都有别于一般的杜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有着自己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统计新闻有广泛性特点。统计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业、农业、财贸、物资、劳资、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统计资料全面地反映出社会的经济情况,并在这一基础上,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统计信息,包括经济分析报告、对宏观经济的监控、预告情况、社会经济问题的预测等等。这些统计成果都是社会急需的,而且成为统计新闻广泛的素材来源,使统计新闻的内容较之其它新闻类别更具有广泛性。

在形式上,统计新闻以数据运用为主体,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统计新闻是以数字运用的方式对社会经济生活加以反映、判断、分析,统计工作的基本成果——数据资料,是统计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础。建立在大量的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统计数据基础上,使人感到统计新闻主观色彩较少,无需花费更多的笔墨渲染气氛,阐述观点、展开议论,通过数字,使人一目了然。数字在统计新闻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通过数字的比较,直接说明主题,经济活动的成果,往往通过数字的比较,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例如,《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大幅增长》(《中国信息报》1994年3月4日),这条消息中,“35个大中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227.6元,比上年增长31%,人均生活费收入2998.3元,比上年增长31.5%”通过数字的相对数的揭示,使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这一主题清晰明了,不需加多余的说明。其次,系列的数字运用,可以通过相互的连带关系,揭示规律及趋势。《上海市的经济地位明显提高》(《中国信息报》1994年4月25日)这条消息中,就是用数字指标来揭示上海经济持续发展提高这一趋势的。

统计新闻具有简洁明了的特征,它侧重于事物“面”的报道,对事物的表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一般的社会新闻则不同,它更侧重于事物“点”的报道,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特征。统计新闻往往是对一段时期发生的事,或一个极典型而又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进行报道,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统计工作的事后性与阶段性所决定的。

统计新闻属于过去时范畴,如何让过去的这一范畴与现在和将来接轨,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将简单的数字报表写成读者关注的深度报道。如在处理统计部门的本市儿童、妇女发展纲要这类稿件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将数据与相关部门采取的发展举措、落实成效等结合起来,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入统计部门未来的数字预测,采写的相关稿件以数字为起始,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深度报道中体现,无形中加深了统计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可读性。

篇5

    生育意愿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长期以来,“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文化影响着我国农村人口的生育意愿,直接导致农村的多生行为,“多孩”成为家庭的普遍选择。然而在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多子多福”生育观念遭受巨大的挑战。以工业化、市场化为特征的现代经济侵蚀传统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强势的计划生育政策从制度上严格约束家庭的多孩生育选择的空间;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动对农村多孩生育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弱化,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已经由多生、早生,转变为自愿少生、晚生;从重视孩子数量逐渐转为重视孩子的质量。其中,人口的“理想孩子数量”的变化是这种转变的直接体现。2006-2007年,江苏省开展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11],在无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人口的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数为1.45,较人口更替水平(TFR≈2.1)相差甚远。以现行的1.5个子女作为是否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12]的判断标准①,江苏省理想生育率已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选择空间极为有限。相关学者估算,我国农村地区家庭人口政策生育水平整体上为1.6左右[13]。政策之外,家庭的生育选择空间即在高昂的生育成本与孩子数量之间进行的艰难抉择。从政策生育水平来看,农村政策生育水平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人口转变增长势能消退后,负增长的人口政策将累积人口负增长惯性。

    近年来,受城市发展的推动以及人口流动阻力的减小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西方学者在研究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就提出现代化要素是生育率转变的基本决定因素,而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方面[14]。而针对我国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城市生活方式、生育观点、生育文化对常年居住于城市的农村青壮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显着减缓了我国人口的增加[15],有过外出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的生育意愿低于没有外出经历的农村妇女[16]。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降低将推动农村生育模式转变。从概念上看,生育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人口生育愿望,其与实际生育水平存在差异。事实上,由于经济、政策、流动等条件的限制,人口的实际生育水平低于理想生育水平[16-18]。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生育的城乡二元结构,即城市生育水平要比农村地区低。不过近年来,农村生育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因而城乡生育水平正逐渐趋同。“六普”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44,远低于生育意愿水平值(TFR≈2),且已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城乡生育水平的趋同态势较为明显。这也表明,农村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不仅低于理想生育水平,也低于政策允许的生育水平。即在政策允许生育水平的前提下,由于无法克服因生育带来的巨大成本而放弃生育,进而造成实际生育水平低于政策生育水平,表现为人口意愿生育水平>人口政策生育水平>人口实际生育水平的梯级递减特征。江苏省开展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也显示,拥有二孩生育权的妇女中,没有生育二孩的比例超过90%,其中,表示肯定要生第二个孩子比例不足4%。放弃二胎现象表明,在农村地区,一胎化已有内化为个人自觉生育选择的趋势。这种自觉的超低的实际生育水平已经在人口内部累积起巨大的人口负增长惯性,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在这种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下,农村地区实际生育率大幅下降,并累积巨大的负增长惯性。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已由2000年的1.6降至2010年的1.44。生育率的下降使得农村地区0岁组人口规模由2000年的934万人减少至2010年的841万人,年均减少近10万人。如果按照这一变动趋势,2022年,农村地区0岁组人口将不足400万人;由于出生人口的减少,农村少儿人口(0-14岁)规模由2001年的2.06亿人减少至2010年的1.17亿人(图1),减少0.89亿人,其比重也由2001年的25.5%降至2009年的18.8%,已处于“少子化”状态,并处于“严重少子化”①的边缘。这种长期低于更替水平的人口实际生育水平已在人口内部累积了巨大的负增长的惯性,农村人口未来将遭遇负增长已成定局。同时,少儿人口比重的下滑加速推动整个农村人口结构的老化(图2、图3)。假设以2010年农村各年龄人口规模为基础,0岁组人口规模以2000-2010年间变化趋势为准,并假设年龄死亡率不变,2030年,农村人口年龄金字塔将如图5所示。金字塔图表明,2030年,中国农村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15.7%和26.3%,属严重的“少子老龄化”状态。

    二、农村人口劳动力亏损

    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缺乏明确且有效的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和途径。相反,国家政策长期倾斜于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不足20%,上升至2012年的5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攀升,而与之相对应的农村,种地不赚钱成为一种普遍状态(参见表1),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失衡的城乡发展,也带来了城市社会对农民身份的偏见与歧视,农民对自己的身份也容易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厌离农业,“跳出农门”、“迁移并定居城市”的愿望强烈。由于推拉合力产生了城乡之间巨大的劳动力迁移势能,农村劳动力转移顺势而出。

    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尚不完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必要、有效的政策指引,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形成有序、合理的城乡劳动力流动。这种失灵的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与冲动性,并造成农村人口亏损。据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8%(参见图6)。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达到1.59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6.4%。相关学者研究也显示,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已经结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①已经出现[19]。据估计,2006-2010年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在0.3~1.8亿人之间(参见表2)。而2011年我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起,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亿人以上,其规模均超出学者们所推算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即农村劳动力净剩余规模由正转为负,出现城市、农村争夺劳动力现象。近年来东部发达省区出现的“民工荒”、农民工工资上升等现象则是对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直接佐证。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②调查显示,74%的农村已无可以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仅有25%的农村还有40岁以下的劳动力。2011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百村调研”发现,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情况,大致情况类似,本来是农业大省的中部广大农村地区,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将越来越普遍。

    政府的政策鼓励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一方面,农民工外出务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工外出务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流。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农民工为城镇发展带回的资金流高达数千亿元。农民工外出务工带回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发展资金不足的状态。这大大增加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政府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热情。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间障碍,甚至鼓励有能力的劳动力出国打工。这种单向的政策鼓励导致能进城的都进了城,农村真正全职的“种养”劳动力几乎没有,这也成了一种普遍状态。这种“只推不拉”的单向政策加快了中西部农村凋敝的步伐。

    能够保障村庄安全、发展、幸福所需要的年轻人口的缺乏,农村凋敝、衰退甚至村落消失的景象已经出现③。这样的景象绝非个别,甚至在乡土中国不断蔓延。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的村民委员会数目,从2005年至2009年逐年减少,分别为62.9万、62.4万、61.3万、60.4万、60万。平均计算,全国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正在消失。由于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农村土地撂荒日益严重。国土资源部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撂荒耕地达到3000万亩,10年则达到3亿亩,数量惊人。由于劳动力短缺、种粮效益较低等原因,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兴趣不大,有的村落耕地撂荒面积达40%以上,并且还存在“隐性撂荒”现象,本来可以种植双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种了单季稻③。种粮农民不足的问题已经出现,再过5~10年,这些老人无法劳作之时,种粮主产区的劳动力将后继无人①。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现在却出现了“供给缺口”。即便总和生育率(TotalFertilityRate,TFR)在2020年提升至更替水平(TFR≈2.1)并能保持稳定,我国也将长期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26]。“六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仅有海南、新疆、贵州、广西四省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位于1.5~1.8之间,其余省份均低于1.5水平,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六省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低于1,已进入不可接受的超低生育率水平。虽然我国生育率长期存在二元城乡结构差异,但生育率相对偏高的农村地区也已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这是发人深省的事实。同时,“六普”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0.882,农村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438,比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要低0.262②,反弹乏力,这也是造成劳动力后备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城镇失业报告》③称,未来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的年轻一代(16-25岁)劳动力,其在农村户籍劳动力中的比重已不足两成。造成农村人口无法维系“无限供给”的状态,并出现劳动力“供给缺口”。

    人口城镇化一方面通过转移农村过剩人口,推动现代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城镇化吸走的农村人口不一定是过剩劳动力,相反地,倒可能是必要劳动力和精英劳动力。因为迁移行为是具有选择性的,那些处于青壮年时期的人口以及拥有较高学历的人口更有可能选择迁移。这样过度而且具有选择性特征的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就不是“人口适度”和“人口红利”,而是农村“人口亏损”和“人口负债”。这也告诉我们,人口城乡、区域间的合理分布,是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农村无农民不稳,无农民不旺,农村劳动力转移既要有序,也要均衡;既要加快城市的发展,也要推进农村的进步,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发展密不可分。没有稳定的农村,城市将很难实现持续发展。没有兴旺的农村,城市将很难有持续的繁荣。没有新的农民人口补给进来,农业发展将缺乏人口保障,城市也将因为没有兴旺的农业、农村作为后盾而失去发展的基础,这也是当前“无农不稳”的新含义。

篇6

农业科普期刊滞后因素与面对的冲击

发展滞后的各种因素。农业科普期刊由于长期地受地域条件和原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农业期刊的出版者已经习惯了自上而下编辑出版计划的安排模式,加之大多数农业期刊出版技术落后、编辑出版者与经营发行者的理念高度分散、编辑的信息来源于管理部门的计划和任务;每一期出版的内容为谁服务,怎样遴选文章和设定栏目布局,都由出版宗旨所定或上级安排,编辑们更关心的是编校多少文字不出错,文字量愈多,个人利益也就愈丰厚;文章不求科技含量,发行不求数量、期刊不求影响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农业科普类期刊还没有彰显出新创举。

由于各个期刊社环境的原因,农业科普期刊出版者所具有的前沿科技素质普遍较低,驾驭市场的意识缺乏,对国际上期刊经济运行机制又不太熟悉。加之完全市场化后,没有固定、可靠的发展渠道取代原政府职能为农业期刊出版者提供的发展模式,使他们获取发展的支撑条件十分有限,配套的政策也很落后,发展程度与他类期刊相比显得格外滞后。此外,他们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预测,不断变化的策略,应该及时作出决策等,都很是困难。经常表现出的是市场主宰他们,而不是他们主宰或驾驭市场。以至于自2004年以来农业科普期刊出现增加出版周期不增效等现象,且日益严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面对的冲击。近几年,纸质的农业科普期刊面临的最大对手是数字化期刊、光盘、网络,以及与农民之间的信息化鸿沟。据河南省农调队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河南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已有90%基本实现了信息化,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6%的大型企业都已经上网。在农业方面,国家最大的农业信息中心网络系统显示,河南41.6%的国有农场、46.8%的畜牧场和52%的乡级农技中心都装备有计算机网络,可以进入或独立设在各种农业网络上。农村电脑普及率方面,河南已经达到平均每10万户29台。截至2007年12月,农民用于生产上网的用户人数约250万人。在全球网络风靡、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发行农业科普期刊,现有的编辑出版农业科普期刊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更不能从容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提高农业科普期刊信息化程度,加快信息发展进程,转变编辑生产、经营体系已变得格外必要。

发展变革的转变要素

职能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农业期刊出版者仅有出版好期刊的热情和积极性已远远不够,传统的勤快和懒惰,似乎已不是刊社富裕和贫穷的主要原因,他们或贫或富,更多的则取决于市场,市场的主体已成为农民读者和涉农企业。因此,要促进刊社经济的发展和编辑增收,刊社必须转变角色,从过去的“三拍(拍马屁、拍文章说大话、拍大发行量)”、“催编辑催订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主动主宰或驾驭市场,从政策上规范读者市场秩序。延伸和扩大农业科普期刊的服务领域,为农民读者、联办企业提供科技、信息、资本、组织中介、示范等微观的服务。

设立必要的研发体系。计划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普期刊没有研究开发体系,由理论到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都是文字表白,这样编辑出来的期刊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而农业科普期刊为其所做的贡献率是个未知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农业科普期刊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从未见报道过。难道农业科普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时代中将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吗?所以,笔者认为设立必要的研发体系可以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服务。

编辑思想有必要转变。据2006年河南统计资料显示,随着大批农村务工人员的流动,河南省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呈现新低,文盲或半文盲率又返回到15.88%,小学程度仍是35.42%,中学程度占37.27%,其中受高中教育的仅占11.61%。同时农村还存在一支数量可观的文盲梯队,每年大约有160万人不断地“充实”着本应呈自然递减的文盲大军,而且原已脱盲的人口有20%的复盲率。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每年实施“阳光工程”向外输送有文化知识、有技能的劳力160万人。虽说农村人口众多,其识文断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致富从业渠道也因自身素质低而受到限制,种种因素又使其难以在农业上、生产上提高收入。还有一种迹象是,目前农业职教体系的落后以及农业教育教材的陈旧,已经出现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来解决将来的问题,农业院校学生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些现象,必须成为我们农业科普期刊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比如,针对农村现状,期刊不以文字就以图释形式出版,是否更为畅销?

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模式是:刊社按照农业系统的推广体系思想进行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传输,用于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建立在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基础上的一种职能。基本上按“作者来稿――编辑出版――推广人员――农民”的途径进行“扩散效应”。这种推广模式有很多局限性,编辑出的推广内容,对基层推广人员来说,可能就面临着接受这些研究成果的问题,如何劝说那些农民去学习的问题;对农民来说,这些内容或许脱离了农民生产的现时环境,与实际所需相去甚远的问题。或许对农村现有的群体没有吸引力的问题。科普期刊单一的出版模式也难以适应多元化、复杂化,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实需要。必须吸引企业、农协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来共同参与期刊的出版工作,我们的期刊才更有活力。

期刊发行理念的转变。目前我国的报刊发行渠道存在“包袱中”(读者的信息全然不知)、“卖药不开方”(发行杂志管不了内容)、期刊社对发行市场反应欠灵敏。而且邮局渠道和自办的发行渠道发出的杂志很多都棚架在乡村基层领导手中,农户读者很少、学用的读者更少。并且,读者在订阅杂志时,从未考虑到是在买技术,使得知识贬值,杂志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期刊的时效性差、服务不到位现象大面积存在。农业科普期刊社必须改变过去的发行理念,在杂志发行成本上提高销售知识技术以及产权的理念。在过去的邮发、系统发行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和农协组织等专业从事者的共同参与发行,把长期读者用户列为我们的会员,加上我们对出版市场反应灵敏些、期刊针对性更强些,发行才有扩张的活力。

发行工作策略的转变。当前农业科普期刊发行很难,邮发与自办都是盯着村级组织的“八百元”在努力工作。因为僧多粥少,产生出地区之间封锁和部门之间封锁的状况,且比较严重。在农村,虽说是农业科普期刊,但很难获取大的发行量。现行的出版模式的期刊社很难独辟新渠道。由此,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刊社有必要培育扶持联结新型农户和优秀涉农企业,发展或探索贸工农一体化发行经营模式,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行杂志的模式。比如,杂志与农资产品捆绑配送、杂志出版的内容与市场动态、农资使用、良种种植、良种养殖技术等从细节上吻合,引导企业介入。与农协组织联合办刊、针对所需出版、把长期读者用户列为我们的会员,由农协发行,是值得我们尝试或探索的。

出版理念的转变。由于现有的农业科普期刊基本上是以国有单位为经营模式,原来的资金投入多数是国家资金。农业科普期刊由于完全市场化先天不足,对银行、信用社以及企业对期刊的投入在出版理念上也受各方环境的制约,农业科普期刊社的人员不敢用规模化或产业化的模式发展农业科普期刊社。这种观念必须转变,从实践中扭转。

信息来源与扩散的转变。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市场意识缺乏、获取信息滞后、营销办法落后,加上没有固定的、可靠的渠道为其提前、产后服务,他们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信息,技术变化,农资应用、相对价格等信息上,并作出决策时,感到很是困难、很不适应。因此,农业科普期刊社应建立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系统,逐步实现农业科普期刊信息化数据库,完全介入互联网。科普期刊信息、发展农业科普期刊社。

关于构建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新体系模式的构想

基于上述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普期刊如何更好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快车道,构建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新模式和新体系已十分必要。

建立基于期刊―企业―农户―产品―市场互联网络的信息化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模式的构想。

构建期刊信息采编中心:成立网络编辑体系,主要职能是采集、整合、分析、处理政府信息、媒体信息、行业协会信息、市场信息。主要工作是,建立市场动态、市场行情、农业技术等数据库,为客户、为期刊出版流程和经营提供垂直的个性化服务。

构建农产品销售指导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是,在杂志和互联网上搭建信息系统,让生产者与经营者能直接在杂志上和网上供求信息,并建立农产品业务平台,打通读者用户、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在他们之间建立无缝式链接。该中心的职能是整合资源、中介、提供平台及认证服务。

构建优秀农资推广销售中心:主要职能是,产品采购、检测、认证、宣传、包装。主要工作是,筛选中外农业生产资料厂商及其产品,并为读者或客户提供服务。

通过以上三个中心的建立,并进行产品与企业的强大品牌的再造、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的建立、雄厚的资本运作。内部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外部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系统,形成期刊总部管理、控制中心,并外延设立省级联合储运物流中心和县级工作站。

省级储运物流中心。刊社应联合社会现有的物流储运单位协作。刊社的主要职能是协调总部及县级工作站的工作,进行产品的调配。主要工作是建立并筛选县级工作站,为县级工作站进行统一的CIS服务、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培训支持,组织科普推广员队伍的建立与储备。

县级综合工作站。是利用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直接为读者用户进行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并成立以下服务中心:联合成立县级信息中心,在县级信息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在线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农产品销售指导中心。

新机制的建立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出版期刊具有前瞻性: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很好地整合起来。发挥集约化期刊的大优势,做大做强期刊。

运行机制具有适用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住矛盾,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方案,通过努力可变成现实的步骤,稳步实施,力争尽快见成效。

新出版体系要解决的有关问题。

运作前:对会员出版什么(编辑内容)?一般的编辑无法把握,难以分析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对市场前景的预测更难以把握,需要组织多项专业研讨会进行编务会议论证。积极解决农协组织与刊社联合发行运作的利益事项。

运作中:期刊和刊社拥有的互联网怎么配套服务?一方面既要考虑配套政策和配套的服务,又要考虑杂志以及企业产品的配送与销售等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种养技术的服务费用的解决问题,以及资金投入与运转经营费用保障问题。

运作后:会员产品卖给谁?需要解决渠道的问题,需要组织、中介、运销的信息;农产品加工信息,需要解决项目来源和市场销售问题,以及利益分配问题。

归纳以上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一个信息反应问题、一个技术落实问题、一个农资产品配送和会员产品的销售问题。农业科普期刊社运用互联网的建立实现信息化、参与电子商务,有着良好的前景,是期刊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刘静平:《探索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潮》,2007(6)。

2.伊佳:《为了农村信息化》,《通信产业报》,2006年9月10日。

3.李苹:《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科技服务“三农”新模式》,《科技成果纵横》,2007(1)。

4.李军:《河南阳光工程调研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06(7)。

5.余世春:《从科技110到农技110》,《中国新闻出版社》,2007年12月7日。

篇7

英国:创意产业从这里起步

当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这个大西洋上最大的岛国便在世界近展史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依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际上具有标杆作用,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理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了第一份文化政策报告,英国政府派团赴澳大利亚考查,在这个考察团中就有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布莱尔。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亲任主席。布莱尔提出要“通过英国引以为豪的高度革命性、创造性和创意性来证明英国的实力”,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1997年,布莱尔政府将原先的国家文化遗产部更名为文化、传媒和体育部(DCMS),使该部成为英国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政府管理部门。

英国曾于1998年和2001年两次创意产业纲领文件,在2005年和2008年又分别了“创意经济计划”和“创意英国”的战略举措。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后,2001年,英国政府又了《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英国政府的创意产业政策,是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然而英国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推进举措主要志在扶持、鼓励与推动,并不希望干预市场。政策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特点: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培养公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以制度奖励政策推动文化投资;推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形成产业链等。

2005年6月,英国政府提出要把英国建设成为全球“创意中心”。同年11月,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了《创意经济计划》。2008年2月,“创意英国”作为英国政府为英国的文化和创意产业规划的详细发展策略落地。2009年,在其的《数字英国》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数字时代,将英国打造成全球创意产业中心。“创意经济”与“数字英国”将是英国下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4年就了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力推创意产业概念,希望将澳大利亚构建为一个创意国度(Creative Nation),使之通过创业产业和文化机构来表现澳洲特色。澳大利亚将创意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实施,成立了布里斯班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作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振兴机构。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创意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3.5%~4.5%,有时可达到6%。其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园区的模式,成为国际上发展创意产业的典范。

澳大利亚政府从1990年代后期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的概念。2001年,澳大利亚“版权委员会”联合“版权研究中心”委托咨询公司发表报告《澳大利亚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报告指出,按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标准产业分类”(简称ANZSIC)体系,“版权产业”分为3类,即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版权分销产业,明确了版权产业的建立体系。澳大利亚文化部长委员会在2008年的《打造创意创新经济》报告中则确定了“创意产业”的范畴。

随着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澳大利亚于2011年8月出台了《澳大利亚创意产业21世纪发展战略》。为保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09~2010财政年度,澳大利亚政府就宣布通过“澳大利亚商业化”计划对包括创意产业在内的各行业创新提供资助,用于提高澳大利亚的创新能力、生产力、竞争力,扶助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澳大利亚政府还推出了“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尤其是以中小企业居多的创意产业,给予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同时,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创意人才,被澳大利亚政府称为21世纪澳大利亚发展生产力的“奠基石”。政府针对中学、高等教育、专业培训都推出了不同的扶持措施,并且鼓励本国原创产品的创作。

美国:版权是文化创意的核心

美国的文化产业一直遵循着“利润最大化”信条,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产品开发、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宣传促销和捆绑销售等多种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称为“版权产业”。 作为全球版权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当今美国最大、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

由于美国历史短暂,文化历史资源有限,于是美国经常将其他国家的文化经典行美国化的包装和制作,在知识产权零成本的情况下获利。比如电影《卧虎藏龙》完全是中国的故事,但却是好莱坞制作,《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是取自于中国题材。虽然文化素材和资源是中国的,但是表达方式是全球共享的,制作方是美国的公司,版权归属美国公司,主要获利方也是美国公司。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版权产品首次超过汽车、农业与航天业等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其中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额已达601.8亿美元,在出口、增值和就业等方面的持续增长,巩固了版权产业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

美国政府在文化政策制订方面显得与众不同,未设立文化部,但却对文化产业给予强大的法律和有效扶持。美国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杠杆方式”,以“资金匹配”要求和鼓励各州、各地方以及企业拿出更多资金来赞助和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因此,各州、各地方都必须拨出相应的地方财政来与联邦政府的资金配套。这种支持并非是来自政府自上而下实现的,而是自下而上来完成的,政府只是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护。据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对艺术的年投入约11亿美元,而州、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赞助高达50亿美元以上。美国政府鼓励外来投资:在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下,美国文化产业采取的是多方投资和多种经营的方式,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本的投入,这凸显在美国文化产业的跨国经营形态上。

德国:创意提升国家形象

在整个欧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已经逐渐被认识到是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2007年2月,德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之初,德国联邦政府就将文化和创意产业设置为在柏林举行的欧洲文化部长非正式会谈的一项议题。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在德国的起步稍晚,但是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与强大的工业基础,德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大有赶超之势。

事实上,早在1992年,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就发表了德国第一份《文化产业报告》,而直到2005年,文化创意产业才被列入德国联邦政府的议事日程。近年来,德国联邦政府不断提高文化事业预算,并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比如修订《专利法》《外观设计法》等。在2007年秋季,德国发起了“文化与创意经济行动”,旨在通过举办研讨会和相关行业听证会等活动搭建文化创意经济从业人员与政界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国家创新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创新和结构调整,曾经欧洲的重工业基地鲁尔工业区的转型成为了最成功的例子。2010年,德国埃森市与鲁尔区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53个鲁尔区城市和乡镇联手将这个工业区打造成文化和旅游的统一体。

德国希望在新世纪通过发展文化创意经济改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2006年,以举办世界杯为契机,联邦政府与企业界合作共同推出提升德国形象的“德国——创意之国”工程,开通了“德国——创意之国”网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介德国新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活动是在全德国开展“创意之国的365个地点”竞赛,评选出365个文化创意之地。2010年,德国国家旅游局将德国作为“青春与创意之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其中以建筑、艺术、设计和时尚四大领域为重点。一个蓬勃向上,并且充满创新精神和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德国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日本:以动漫带动文化输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促使日本政府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1995年,日本确立了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1000万人。为了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政府还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包括《著作权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在日本,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不仅大型文化活动要靠企业的参与和赞助,更重要的是,日本拥有一支成熟的知名文化企业队伍。凡是可以市场化的文化,都应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来发展,这是日本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除此之外,日本还实施了在高校内大量创设与创意事业有关的科系,奖励公营机关使用文化创意事业的成品或是以资金赞助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开发,协助地方产业商品营销海外,以奖励方式带动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等相关一系列措施。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已占GDP的18.3%。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其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国内与动漫有关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日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20%,其所拥有的400多家动画制作公司生产的产品成为日本文化出口的主要产品,占到了日本GDP的十几个百分点。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和美国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如今,日本正从一个传统的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2010年6月,日本政府出台了《新增长战略》,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关创意产业业务的政策。预计到2020年,日本在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收益将实现1万亿日元的目标。

韩国:设计兴国 韩流袭来

韩国提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口号。1994年,韩国政府在文化观光部内设立文化产业局,自此拉开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幕。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开始改革,提出“设计韩国”战略。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设立了韩国文化观光部(MCST),下设12个附属机构,其中“文化产业振兴院”就是为了协助将创意文化内容衍生成文化产品的一个辅助机制。

1998年,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从此设计产业成为了韩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中之重。1999年,韩国政府制定《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另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在此之后,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逐步向设计、电子游戏、音乐及电子网络等新产业倾斜。韩国把通过新的资讯技术与文化创作相结合、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称为“文化与内容技术”,这是韩国极力推动的六大创新技术领域之一。

篇8

和去年一样,今年中国最佳创业园区评选主要关注园区过去两年内的入驻企业数量及增长率、园区内落地企业融资总额、租金税收减免优惠幅度、对创业者的政策支持。除此之外,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服务配套设施、人才、教育等服务体系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根据以上评选维度,最终创业邦研究中心从创业者提名以及参选报名的园区当中遴选出了十个非常有特色,并在产业服务配套、投融资和人才服务上非常有吸引力的园区。

它们是哪些园区呢?我们将一一为您揭晓。

1、中关村软件园

亮点:

园区主要产业:软件、IT服务外包、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园区明星企业:百度、腾讯、联想

中关村软件园是集研发、孵化、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软件产业园区。背靠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全国数所顶尖院校、科研院所,园区获得了无以比拟的先发优势,进驻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人才。

园区提供从产业研究到创业孵化、品牌拓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科技金融超市、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信用建设等一系列产业促进服务,以及从基础通信服务到云平台服务和数字化、智慧型服务的多层次技术支撑服务。

2、常州科教城

亮点:苏南未来的创新之核

园区主要产业:智能设备、信息技术、工业设计、新材料、生物医药、科技服务

园区明星企业:齐晖医药、普罗赛生物

常州科教城是含创业园区、孵化器、大学园区、高新区在内的综合型园区。园区聚焦于智能、设计和信息三大先导产业,通过政策扶植、金融创新、营销辅导等方式培育创新企业。

为鼓励早期和成长期项目,帮助创业者寻找投资者,协助投资人对接更多优质项目,常州科教城建立了常创基金、天使下午茶投融资对接平台等融资渠道。从2012年7月开始,每月园区内都会围绕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行业举办专业的投融资对接活动。

针对2010年1月1日以后注册的企业,常州科教城制定了提供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对获得100万元人民币以内银行贷款的企业给予贷款利息全额补贴,对获得500万元以内银行贷款的企业给予不超过贷款利息额50%的补贴。

3、中新天津生态城

亮点:环保宜居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

园区内主要产业:科技研发、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现代服务

园区内明星企业: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联手推出的战略性合作项目。园区环境优美,住宅、学校、商业中心、社区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已吸引2000余家企业入驻,涉及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科技研发、绿色建筑四大产业集群。

此外,园区内产业配套齐备,规划建设有5个国际化产业园区,包括文化部挂牌的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广电总局挂牌的3D影视园。

为吸引更多企业进驻,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税收、外汇结项、对外投资等方面都有慷慨的优惠政策。每年,园区还会设置预算资金,除了扶持产业,还大量投入民生领域,如免费教育、免费公交等。同时,为提高园区服务,生态城还配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IDC数据中心等。

4、武汉光谷生物城

亮点:主打生物牌的产业新城

园区内主要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生物制造、健康服务、生物能源

园区内明星企业:三鹰生物、华大基因

武汉光谷生物城是一个主打生物产业牌的的创业园区。园区深度开拓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建成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生物农业园、生物制造园、医疗器械园、医学健康园六大园区,并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行政、居住为一体的生物产业新城。现已建成技术支撑、公共服务、企业孵化、信息资源共享、投融资、人才引进六大平台。

在投融资上,光谷生物城设立了金融超市,聚集了31家金融机构及9只生物产业专项基金相继运行,形成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全力服务企业。目前有28家投资公司和3个自然人对光谷生物城55家生物企业进行投资。

5、天府软件园

亮点:西南地区高端软件核心聚集地

园区内主要产业:软件服务外包、软件产品研发、通信技术、数字娱乐、移动互联、共享服务

园区内明星企业:西门子、思科、亚马逊

天府软件园是成都发展高端软件及新兴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10个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园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在中国战略布局的首选地。

为扶持企业发展,园区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服务,还提供了包括人力资源、专业咨询、行业报告、公司注册、政府关系、品牌宣传等一站式服务。

此外,为帮助创业企业寻找投资,园区还与国内外知名投行、天使投资人、成功创业者共建了天府天使投资俱乐部,定期举办项目推介会和企业沙龙。此举吸引了国内外数十家VC和PE、天使不定期与企业进行对口座谈,促成项目投资数亿元。

6、杭州东部软件园

亮点:杭州科技、智力、人才、信息聚集地

园区内主要产业:无线传感网产业、电子通讯产业、IC设计产业、位置信息产业、电子商务产业

园区内明星企业:阿里巴巴、神州数码、中兴通讯

杭州东部软件园是浙江省首家企业化运行的科技园区,形成了以“科技产业、科技孵化、科技投资”为价值内涵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并以此拉动投资,推动园区内企业的成长。

目前,东部软件园已经与新加坡的IDA、IE、SITF、SMA以及亚太A的SOCIO等建立了多渠道、多层面的信息交流和互访机制,并与微软、Intel、IBM、LG、西门子、ECS等长期保持密切的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杭州市天堂硅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港的形象和窗口,东部软件园周围汇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批实力雄厚的高科技企业,是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最密集的区域。

7、南京市徐庄软件园

亮点:软件名城的创新之窗

园区主要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

园区明星企业:苏宁云商、途牛旅游网

南京市徐庄软件园是集创业园区、孵化器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也是南京市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重要窗口。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是徐庄软件园的一大特色。园区内已建设集成电路设计EDA服务平台、物联网区域云计算服务平台、物联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埃森环境湿度传感实验室等数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目前,在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徐庄软件园正在加强专用芯片设计和相关软件研发能力,着眼于通过提供智慧城市等系统解决方案来带动提升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徐庄软件园也在深度挖掘以苏宁云商、途牛旅游网为龙头的电子商务产业。

8、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

亮点:生物医药人才的创新社区

园区内主要产业:新药研发、医疗器械、服务外包、生物技术、诊断试剂、纳米技术

园区内明星企业: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是苏州工业园一个别具特色的园区,聚焦于生物产业发展,已形成国内最完善的生物制药产业链,国内最集聚的诊断与转化医学产业链,国内最具活力的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圈。

产业链建设的不断完善同时带动了园内的产业集聚。目前,园区内400余家高科技研发企业结成了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产业集群,为近8000名高层次研发人才的集聚、交流、合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有意进驻生物纳米科技园的企业可以享受到启动资金、房租减免、人才与科技政策、生物医药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

9、香港数码港

亮点:亚太地区未来的资讯及通讯科技枢纽

园区内主要产业:资讯及通讯科技、信息服务、多媒体内容创作

园区内明星企业:微软、IBM、思科

香港数码港集聚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颇具规模的资讯及通讯科技公司进驻,资讯、通讯科技设施及物业配备齐全。其中,数码港协作中心为资讯及通讯科技起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覆盖全面的网络。同时,在投融资渠道上,数码港协作中心会举办不同活动,如创投和商贸配对,为通讯科技起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机会与本地及海外投资者交流。

有意在香港开设业务的企业可以通过名为Smart-Space@Cyberport的短期租用计划获得租金和租期上的优惠。

目前,数码港已经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方便上海的中小企业使用数码港的协作平台,从而得以进入香港和全球的ICT市场。

10、厦门软件园

亮点:连接宝岛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纽带

园区内主要产业:软件产业、移动互联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园区内明星企业:易联众科技、三五互联、星网锐捷

立足于区位优势,厦门软件园积极发展与台湾软件业的对接业务,吸引台湾IC设计企业、动漫游戏软件企业来厦落户。同时,为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好的软件园区”,厦门软件园在扶持中小型软件企业上也不遗余力。目前,园区已经搭建了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帮助解决软件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紧缺的问题,并免费为园区中小企业开展各项服务。

篇9

1 信息经济下的传统产业变革与升级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更加广泛、深刻,传统产业也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纵深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生产方式、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渗透。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对产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产业之间也将以新的形式进行融合发展。例如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利用新的技术、资源和融合方式把农业由一次产业升级为六次产业,不仅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和社会收益,并且,使得这些功能和收益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对生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渗透和扩散,催生出各种基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新业态,生产业将从技术应用、服务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提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这影响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转型和升级方面,也会影响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盈利模式及市场绩效等方面,对产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及产业政策也将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忽视这些新的变化,将无法对当下的产业经济现象进行更合理而深刻的解释,也难以对产业领域的现实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将难以体现。

2 信息经济下的市场和产业分布变化

信息经济经济使得传统理论下的很多规律发生改变。长尾理论(Long Tail)和众包(crowdsourcing)思维已经深入到传统产业的很多领域,市场细分越来越细,“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概念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处于需求曲线尾部的市场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影响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集中度、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也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也随之变化,处于需求曲线头部的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率也正在经历由盛转衰。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后,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营销活动受时空限制越来越少,营销费用越来越低,营销结果越来越精准,广告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易付费的广告付费方式使得广告费用大幅度缩减。这些信息经济下市场、竞争策略、商业模式的变化应该被充分关注,融入产业经济学的日常教学之中。

电子商务发展促成产业空间分布新格局。电子商务纵向延展,促进城镇资源快速流转,横向跨境布局,促进全球消费市场的形成。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企业如软件公司、代运营工地、在线支付、物流公司等围绕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聚集,也推动着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向“在线产业带”转型。信息经济下的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显著,与传统经济下的指向性集聚相比,经济联系性的聚集在加强,创新效益的分析也应该被进一步强化。

信息经济下,传统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转变,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在催生,市场结构,消费需求和空间布局都在不断变化,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理论,这对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是个挑战,具有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3 信息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理念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基本理论,对目前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独立的运用基本理论和概念分析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当中的现状、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然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市场环境,这些新的现象应该被引入课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摒弃单纯讲授传统理论的教学观念和对单一教材的依赖,结合网络资源和典型案例拓展学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学科视野,强化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 教学方法

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教学方法是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上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是基础,但是,让学生在置身市场和具体产业之中,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行为策略以及政府规制等。在创新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教、学、用协同的产业经济学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把“浸入式”的教学理念引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对某个产业的基本情况做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就业的意愿对具体产业进行追踪研究,并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开展产业问题讨论,让学生能够把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深化对理论和现实的理解,并能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3 教学评价

要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必须相应的做以调整。单一闭卷考试形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考核方式需要与教学方式相配合,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能力,以及发现、关注产业经济现象与事实。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经济下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传统产业在网联网经济下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产业结构的重构、转型与升级,产业规制面临的新问题等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尝试撰写具体的产业经济案例和产业分析报告等。把考试与考查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3.4 教学材料

信息经济下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毋庸置疑,选择一本经典但又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的好教材非常必要,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它的优缺点,为了扬长避短,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应该引入教学,包括经典案例,统计年鉴、行业报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公开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且可以作为课后辅助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产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让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形成综合知识结构体系,为其后续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

篇10

【关键词】环境统计制度;环境统计

1 什么是环境统计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 同样的也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有关于环境统计的概念,就是指以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工作、统计资料或统计科学。虽然在人口、自然资源、医疗卫生、农田水利、工业、城市、国防建设等领域的统计中早已涉及到, 但独立出来形成一门环境统计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环境统计与其他专业统计相比较, 还是处在成长的幼年时期。

环境统计与工业、商业、农业、物资、基建等专业统计相比,有着以下几个特点。(1)环境统计是一门新学科。把环境作为统计研究对象,不论在国内或国际都是个新事物。从国际上来看, 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以后, 各国政府才逐渐开始认识综合的全面的统计数字对评价一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统计系统。(2)环境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界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 技术性强。(3)环境统计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环境统计的重要作用, 就是发挥统计在环境保护中的认识作用和监督作用。

2 我国环境统计历史及现状

1979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环保办)进行了对全国3500多个大中型企业的环境基本状况的调查。1980年,国务院环保办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建立了环境保护统计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排放治理,涉及生态保护内容比较少。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制度中也陆续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内容,并逐渐纳入国家统计的范围。从1981年起,根据《统计法》和环境保护统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展开环境统计工作,要求每年编制环境统计年报资料和环境统计分析报告。1985年,国家环保局颁布了《关于加强环境统计工作的规定》。从1989年开始,国家环保局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编制并了《全国环境状况公报》。“八五”期间内,国家环保局着手改革全国环境统计调查体系,在9个省市开展调查、重点调查及抽样调查试点,1997年,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国家环保局制定并实施了“九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2001 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执行“十五”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和专业报表制度。与“九五”相比,“十五”环境统计报表在充实调查项目、扩大调查范围、数据分析利用水平和提高数据质量要求等方面有了进步。为了统一企业污物排放的数据调查,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将环境统计、排污收费制度、排污申报登记污染源调查这三者合并,简称为“三表合一”,要求“统一采集和核定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排污数据”,力求改变原先同一个污染源的数出多门甚至数据各异的局面,以实现对排污者信息填报的统一布置与数据共享。

“十一五”期间,2006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编制《2006 年全国环保工作要点》,文件要求各省、区、市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环境统计工作的意见》。与“十五”相比,“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继续在充实调查项目、扩大调查范围、提高数据质量要求和数据分析利用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其调查内容增加了医院污染物和火电行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增加了环境统计指标,增加了季报。

“十二五”期间环境统计报表新增了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细化了机动车污染调查统计,新增了生活垃圾处理厂(场)调查内容,删除了医院污染排放情况调查表。立足管理需求,新增了相关指标:增加了废气中重金属产排情况相关指标,增加了污染物产生量指标;细化了危险废物统计指标;删除了不易统计的指标并精简了环境管理指标。

环境统计工作总的思路是:加强环境统计支撑和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推进环境管理改革为重点,以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科学性、真实性为核心,努力实现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工作相衔接,努力加强环境统计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统计基本体系。

3 我国环境统计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统计体系不完善,法律位阶不够

目前,我国环境统计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一套统一的、综合的、可操作性的包括环境、生态、资源在内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缺乏对环境统计的统一规范和要求,在各部门工作基础上建立的环境统计内容制度不成体系,相互间的协调衔接不足够;涉及到的环境统计内容分散在各个部门统计业务中,业务内容之间有重复、冗余、交叉现象,指标的名称、概念、范围不统一,可比性差,规范化程度低。所涉及的环境统计内容的各个专业缺乏协调合作,使相关统计内容不能形成完整的环境统计信息体系。其实对环境统计工作起到规范的是《环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但其制订主体为环保总局,在法律性质上属于部门规章,在适用范围上只能对环保系统有约束力,而环境统计跨多个行业,牵涉到经济、统计、资源、环保、水利等各个部门。这些既无法知道环境统计实际工作又无法反映出环境统计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它在环境政策法律出台中的重要性。

3.2 环境统计人员缺乏,对环境统计工作不重视

我国环境统计人员大多不具备环境统计的专业知识,统计业务素质较低,多为兼职或借调人员,统计人员调换频繁,统计队伍流动性大。难以严格执行各项统计制度。就政府统计系统而言,没有专门的环境统计执行机构,统计人员身兼数项统计业务工作,综合管理、协调指导环境统计工作的力度不够,环境统计工作的开展相对比较滞后。

3.3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不合理,统计内容相对陈旧

各个部门从自身工作管理需求,设立其统计指标,综合年报指标体系不全面、缺乏统一性。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新的环境问题,目前仅对工业企业污染源及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未对环境质量,环保产业和环境经济及气候变化等重大环境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指标体系庞大,重点却不突出,有些指标的界定范围不清楚不明确。

3.4 环境统计数据时效性、综合性、共享性不高,不能真实反映环境污染状况

环境统计资料分散,数出多门。由于管理、设备、技术等方面原因,所搜集到的相关数据质量不高,准确度差,统计调查方法单一,环境统计指标不够完整、不够配套,且企业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数据差异较大,可信度低。各种考核制度干扰了环境统计的真实性。 此外,未形成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网络,环境统计资料部门所有,部门间的资料交换渠道不够畅通,不能及时满足全社会的需要。

3.5 缺乏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

综合年报数据基本上靠企业自报,错报、 瞒报甚至不报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行的环境统计制度只有数据逻辑性校验程序, 缺乏对数据准确性的有效监督手段和审核方法。

3.6 环境统计的国际可比性差

目前,我国的环境统计与国际环境统计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环境统计数据缺乏可比性。在环境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定量分析、开发利用、 环境统计管理、设备技术、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方法、部门协调、资料的编辑出版、 公布以及环境核算等方面都落后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上比较关心的由大气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温室效应)问题,发达国家已经运用相关环境统计数据进行了广泛研究测算,我国相对比较滞后。

4 探究环境统计制度不完善的根源

随着市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加。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上面也做得主要陈述,探究其不完善的根源,才是改革的重要首步。

环境统计受地方行政干预,下情难以上达。常常见到的现象是,以行政区统计的环境指标中各地的达标排放率不断提高,但是事实上该地区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由于地方政府的任期目标与政绩追求,政府利益与企业利益在趋利性方面存在一致性。如果没有内外条件的严格约束,地方政府很难有很强烈的动机约束污染企业。

5 新形势下完善环境统计工作的措施

进入21世纪,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使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对环境保护、环保投资、环保产业产生影响。环境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对环境统计资料的质和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统计不仅要反映城市的工业污染,还要反映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的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环境统计的对象要相应扩大。

5.1 尽快确立我国环境统计研究框架体系

从国外环境统计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一般都是从开发环境统计框架开始,利用环境统计框架来组织环境资料,设计和建立环境指标,再运用综合评价或有关核算方法得出综合的环境统计产品。因为只有在一个科学理论框架指导下,人们才能了解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应该如何组织原始资料,如何设计指标、制订指标;有了科学的指标,才可能谋求环境统计的综合产品。因此,我国环境统计研究应该遵循这样的发展道路。

5.2 拓宽我国环境统计研究的领域范围

我国现有的环境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生态破坏、区域环境质量、自然资源、区域污染及防治、环境管理、环保产业及全球环境管理这七类。虽然包含了数百个指标,但只限于专业统计指标,相对量指标少,绝对量指标多。指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难以综合分析。指标量化比较困难,几类指标同属一个层次,没有与经济社会挂钩,又局限在环境系统内,没有价值量指标,难以准确的反映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因此,我国应尽快研究制定一套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内的、既有综合性又简明扼要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指标体系。应在参考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拓宽我国环境统计研究的领域,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开展环境统计研究。

5.3 开展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的研究

在我国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比较少。联合国尽管推荐使用的SEEA还不成熟,主要是某些发达国家开展这方面实践活动,但SEEA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环境统计的重要研究方向,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到这一行列中。

5.4 考虑制定我国的综合环境指数

指数是用相对数的形式来表明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的有效工具。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目前还不成熟是考虑制定综合环境指数的主要原因。虽然很多人支持把环境引入国民经济核算,然而却对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能手段和途径却有不同的看法。在经济方法和环境方法之间的差别存在争议:国民帐户记录市场交易的内容,而环境包含了大量的非市场因素;国民帐户仅考虑价值流量,而环境则以实物流量和存量为特征;国民帐户的基础是可观测数据,而环境核算却存在很多有争议的估计和评价;国民帐户处理现在发生的事情,而环境则需考虑长期结果以及后代的问题。

5.5 加强基本环境统计工作

理论问题解决之后,全部统计工作的实践基础通过检测记录和统计调查收集统计数据的基本环境统计工作,它是以取得环境指标、指数和环境核算任何进步为前提。从国外的研究情况看来,在确立环境指标体系之后,进行指标的数据制定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能够得到的数据的限制。我国目前能够提供的环境统计资料距离满足环境统计研究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缺少时间序列数据,缺乏基本的环境统计资料。各个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致使有些研究因缺乏覆盖全国的全面系统的资料,而不得不选择资料相对丰富的某省或某市为研究对象。今后,我国的环境统计研究要想赶超发达国家,在抓紧环境统计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要开发更为复杂的综合分析和描述信息的方法。一定要切实做好基本的环境统计,尤其是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环境统计的研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温宗国,彭立颖.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

[2]李锁强.对我国现行环境统计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3(8).

[3]宋国君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若干重要环境政策及环境科技发展战研究》专题六“中国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05.

[4]王霞.我国环境统计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消费导刊,2009(8).

[5]李锁强.国际环境统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统计,2006(3).

[6]陈玉成,吴晓芳,梁蔷.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重庆环境科学,2009(5).

[7]邱琼.我国环境统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统计,2003(2).

[8]曾祥云.关于加强环境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1(1).

[9]陈军生.加强环境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J].云南环境科学,2004(23).

[10]俞宗尧,杨鸽.政府统计在环境统计中作用的探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