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发展先导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定位,坚持农民建房向城镇规划区、中心村和聚居点集中的原则,按照规划建设完成了团结村、凉华村等新型村庄的建设;二是紧抓马东公路改建机遇,将场镇对岸何家坝河滩争取为弃渣填埋场,待公路建设完工后,原本低洼的河滩将与现有建筑用地连片,经住建局同意,规划调整为城镇建设用地,新增储备用地100亩;三是严格土地审批程序,坚持先批后建的原则,打击违法乱建2户。
一是对房屋的建设严格按原则、按程序办理。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严把审批关,严格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农村私人建房审批实行村建、国土、执法等部门人员的例会审核制度,集体讨论、联合把关,积极协调处理建房过程的各种纠纷矛盾,在规范建房审批程序,公开、公正推进审批工作的同时,在不违反总规的前提,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建房需求,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审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了发现隐患有处理,有跟踪督查。三是以全县工程建设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契机,加大了全镇乡在建房屋的巡查、处罚力度,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打击和处罚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和整治已建成的违法违章建筑,严格把关公路两边退让管理。四是联合各部门组建场镇秩序管理综合执法队,负责对场镇规范性整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本保证了街道交通畅通。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未开工的项目,如无特殊原因,要迅速启动,已在建的交通、饮水、市政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场镇风貌改造,通过争取项目资金170万元,在桥楼子修建停车场一处,解决了该处常年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同时,__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近期将进场施工;二是注重项目建设管理。高度重视项目质量工作,实行项目建设业主负责制。对项目建设中已暴露出来的问题,由业主代表负责组织迅速予以整改,确保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人民放心工程。严格按进度进行拨款,不允许超拨资金;三是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组按规定按规范会同施工方进行竣工验收。过去已实施项目,要按县委、政府要求,及时报送审计结算资料;四是做好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完成马(鹿)东(河口)公路改建征地181.4亩,房屋拆迁户已有两户签订了拆迁协议。
2014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截流增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了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我镇的城镇化建设,与去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近3%。今年以来,我镇的集镇道路工程先后完成了新场镇、老场镇的改造提升,维修了人行道、完善了地下水网;配置了垃圾箱,切实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定时清运,改善了场镇的卫生环境,镇容得到了整洁,赢得了居民的称赞;加大集镇及新村点亮化、美化力度,全年新栽、补栽路旁绿化树500颗,新增绿化面积800平方米,增设路灯20只;通过大力实施人饮工程,解决了高山群众饮水难题;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集镇对周边辐射和集聚能力,提高了吸纳农民变居民的承载能力。
完成了跃进、团结美丽新村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人居环境。加快高山及外来户入住居民聚居点,繁荣了新村的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村人员向集镇人口的转移,不断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2013)09-0005-0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及社会背景下逐步实现的。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均提出中国城镇化建设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只有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才会有利于城镇的良性发展,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并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实际上,只有在社会实践劳动时,人自身的天赋和能力才能得到显现和发展,成为创造性活动,这也是一种不断改进的活动。而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和劳动过程中复杂性的增加,社会生产活动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从而造就出全面、自南而充分发展的个人。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普遍性,促进了相互之间文化和文明的交流,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人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各种配套政策的优化、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这些因素都会吸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并能够吸引原来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回到本地就业。回到本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在城镇生活、工作,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一部分人将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将有利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原来外出的劳动力回到本地就业,带回了先进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等并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当中,有利于带动本地的城镇化发展并且弥补原先城镇功能的不足,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功能的完善,人也可以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大力实施鼓励非农业的政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而且,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并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镇就业,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多满足这两种需要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人的需要是随着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的发展和人的创造活动也随之变化,并适应社会的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各项事业的最终目标。“新型城镇化是集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体制转变于一体的,综合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加强城镇经济建设,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越发展,物质财富越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保障和丰厚的物质基础。通过建立健全城镇发展的相关政策,可以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快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的根本利益,让农民与城市人口享有同样的权利。加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爱护环境,自觉地开展实践活动,应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客观存在性,根据客观规律合理地利用资源,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发展教育,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而人类社会发展与实践活动的历史证明,人的素质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状况。“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人才资源的开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相关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城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因为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民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甚至一部分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他们缺少除了农业生产活动之外的谋生技能,导致他们对非农业生产缺乏自信;而培养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人员有利于巩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技术改革。因此,要想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文化教育普及,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减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础。中国农业人口多、而且比较复杂的实际,要求在农村文化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应采取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方法,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城镇和群众力量办学,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队伍。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业,以此带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发展农业、旅游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二)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
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走出来进入城镇,寻求工作机会,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及生活方式,这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不断增多的问题。而从现实来看,不管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他们并不能享受应该获得的教育机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这个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好,这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人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且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降低城镇中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甚至逐步实现平等化,制定更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农村薄弱的办学条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以公办学校为主,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鼓励社会有能力、有财富的人通过慈善机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通过以上措施,尽可能地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更大范围的受教育对象的教育权利。
(三)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篇3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
科技进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础,科技创新加速了人类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科技进步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推动城镇化的决定性力量是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科技革命。目前全世界50%以上人口生活在城镇,70%的GDP和85%以上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来自城镇,90%以上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力量也集中在城镇。随着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的工业革命启动和深化,将带动各国城镇发展格局发生深刻、丰富而不对称的变化。
城镇化发展具有阶段性,随着城镇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城镇化的发展,从最早的物资的聚集,到生产要素的集聚,再到创新要素与网络的集聚,从生产型城市到消费型城市,再到生态型城市的过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城镇进一步向低碳生态型、可持续型发展,以及多级多层次开放城镇体系的形成,在产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宜居宜业、城镇治理与规划等方面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对城镇化的推动是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城镇化过程是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的自然集聚过程,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伴随着现代城镇化的发展,科技促进城镇化已从传统的、方式单一的工具性支撑逐渐向全方位和多元化发展,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融合带来大社会技术系统的发展。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都表明,城镇化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一份报告,未来全球增加的城镇人口近94%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趋势将会重塑世界的面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即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以城镇为中心形成内生性的财富增长循环机制,在保证正常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基础上侧重强调科技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意味着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城镇健康、快速、和谐发展,切实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科技工作成果卓著
一是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列为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对城镇化发展的科技工作统筹布局,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围绕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镇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绿色节能与绿色建筑、城镇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镇信息平台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二是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三化同步”和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三是依托高新区等园区建设,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产业化工作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技术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四是通过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民生科技的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发展质量提高、各个城镇发展特色的形成、城镇现代化快速推进具有决定性作用。五是在试点城镇启动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太阳能光伏发电(金太阳)、半导体照明(十城万盏)、下一代信息网络(3TNet)等一批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城镇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型城镇化需要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转变,而“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工作任重道远
城镇化包括人口结构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景观城镇化及人口整体素质的城镇化。过去30多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来源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做出的巨大贡献。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以创新为驱动力、能够集成应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符合城乡发展实际的道路。新型城镇化将为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科技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实现从重视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视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其核心是“科技创新”。
新型城镇化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工作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从200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7.66%提高到51.27%,平均每年提高1.24%,远高于1978-2000年年均提高0.86%的平均水平,更高于改革开放之前年均提高0.28%的平均水平。而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和引领,如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审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居环境、城镇住区、水系统循环、节约能源、大城市交通、土地合理利用、防灾减灾以及新的城镇规划体系等,是一批急需在原有水平上作出重大突破的科技问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三化”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知识、智力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大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及文化创意等技术支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镇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总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并重的产业供给,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实现城镇化的和谐发展。
加强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动态监测
加快城镇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基于感知网、智能化技术的网络体系,提高城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宜居城镇
加强能源高效转化、建筑节能与节能新材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等技术,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工程、国民健康科技工程等,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需要在“四化”同步发展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形成一整套战略引导体系和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与模式,科技工作砥砺前行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转变、资源配置整合、生产力布局优化、人口大量转移、利益关系调整、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其问题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广泛性决定工作的综合性,必须要通过系统性措施探索解决,科技工作需要在其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引导城镇化发展还远远不够,城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偏低,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如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对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缺乏规划;标准建设滞后,强制性规范少,科技发挥作用的渠道不通畅;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等推进力度不够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克服。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系统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实现方式是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通过多领域、多部门的公共政策综合作用,共同引导社会经济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动态性工作,其实现过程具有时间上的阶段特征和空间上的层次特征,不同时期、不同空间范围的工作重点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个关键是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的长效作用机制。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探索性工作
创新驱动城镇化工作需要立足全面科学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别分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制定适宜性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不同地域范围的任务和重点不尽相同,不同空间层次的工作重点会随着地域、时间差异发生变化和转移。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分析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
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在战略规划层面,加强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
理清资源结构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快摸清科技系统已有的工作基础和资源结构,梳理相关支撑工作,加强对相关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集成力度,做到心中有数,配置得当。另一方面,加强统筹,建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设立各部门联络员,形成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组织体系,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科技工作。
提前规划部署
在战略层面要有前瞻性的通盘考虑,提前规划部署,形成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在城镇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并举”的推进过程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着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城镇化的转型,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同时,建议将科技支撑引领城镇化发展列为下一个科技中长期规划的专项规划,并出台有关指导意见。
强化规划衔接
加强与各宏观管理部门的联动和协调,推动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和充分发挥科技规划在今后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共同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做出整体规划和安排。在城镇建设规划中明确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使科技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构建与新兴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体系
俄据现有科技研发部署和成果积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布局,加强市引导,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切实有效的解决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难点和新问题,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
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在计划项目上予以支持,开展技术攻关,进行关键技术突破和技术路线图编制
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产出效益好的产业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重点推进电动汽车、清洁可再生能源、三网融合、物联网、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标准等政策的制定和应用来引导科技创新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渠道并不通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准建设滞后,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激励性政策不足,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缺乏补贴和信贷优惠措施性措施。因此,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的建设标准,设立阶段性目标,加强执行力度。加大新技术应用的补贴力度,加强强制性规范性等措施。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全面延伸绿色和强制性节能标准。
进一步推动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示范和需求面政策引导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城镇建设中开展了一些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推动科技产业化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和辐射作用仍有一定的局限。建议深入开展科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试点和专项行动。一是选择不同主题,结合已经开展的各类园区建设,以创新型城市(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等为载体进行试点示范,包括现代农业体系示范、新能源应用示范、信息网络应用示范、新型智能交通体系示范、生态宜居科技示范、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等。二是通过重点项目和工程,如“绿色奥运”、“低碳世博”,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全面提高居民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培育科技理念与创新文明。三是针对中国区域不同城市格局的特点,如都市区、城市群、散状城市等特点来进行科技规划示范。
调动地方尤其是基层科技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四化并举”,扎实做好各项推进工作
用科技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促进新农村建设,这其中基层科技部门将有着更为广阔的作为空间。例如:聚焦本地区新农村城镇化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新趋向,作为与外部创新资源对接的重要纽带,实现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与市场链有效链接;推动建设村镇科技试点,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态化集中,推进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梯度提升等。
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
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人”的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by the deepen understanding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odel, expounds the essence, significance and should take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rbanization"
自从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来,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已形成一个新浪潮、新形势和新局面。党的十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做出了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要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立足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进行继承、调整和优化,促进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
1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核心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达到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在此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更要按照党所提出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要求,认真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加深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认识,从而走均衡、持续发展的道路。
1.1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
城镇化与城市化不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必须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能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做到以人为本。城镇化应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聚集地,而且能以其强大的实力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就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2农民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城镇化是人类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居民不断积聚而形成市民居住点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就是让农村居民真正进入城市,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全面改变,他们的经济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创造社会的经济繁荣。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迅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据国家有关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的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单就消费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收1000多万农民进城,进而带动约15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不仅是简单的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而是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下,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资源调配方式的演进,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为此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施
总理曾经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是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什么是新型城镇化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三项战略部署:一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三是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山东省围绕城镇化战略主线展开“六个着力点”:即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实施城镇化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完善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城市住房制度;坚持提质增效,着力推动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着力促进美丽山东建设;坚持管理创新,着力加强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坚持强基固本,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和行业作风建设。
3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义及作用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进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当代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直接指标。城镇化和市民化要齐头并进,才能形成巨大的内部需求,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动力和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途径,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改革的重要红利,也将是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由此可见,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和内需源泉,是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点。
3.1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奠定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目前我国衡量城镇化质量所考虑的指标是:人口转化、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城乡协调和公共安全等。《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中提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指标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城乡生态共保、推进城乡民生共享、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广东省城镇化发展评估报告》从城镇集聚发展水平、城镇要素流动水平、城镇文明发展水平、城镇生活服务质量、城镇环境建设质量、城乡统筹发展能力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依据。由此可见,根据各地与实际情况的不同,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标准对提升城镇化的转型、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2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创造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方法和技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集约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特别是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为推进适度规模的城镇化,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公顷100人左右);智能在城镇化发展中,特别需要将传统技术方法和聪明才智融入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绿色是要把绿韵红脉结合,推进生产高效循环、居民生活幸福、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循环是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生态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有机替代以及资源循环再生等。这就是说,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调整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保护。
篇5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西部 差异 实证研究 因子分析
引言
全国两会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在国内外对城镇化质量的众多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中国整体城镇化质量或某一省区的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又或者是针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差异的研究,对局部区域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专门研究很少,即使有也只是针对西部整体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宏观分析,缺乏西部区域内各省份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对比。本文以西部区域内部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为切入点,分析比较西部各省份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提出西部地区在今后城镇化发展实践中应有的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城镇化率为主的衡量指标,而要更加全面地关注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一)西部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内涵,以及参照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本文将西部各省份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城镇发展质量指数、城镇化效率指数、城乡协调指数。此三方面衡量指数分别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的程度的角度作为一级指标,以下分别构建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详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一级指标可以看作是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层级,二级指标则是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层,三级指标可以概括为指标层,对于指标层级的比较和差异分析,是我们对新型城镇化目标层是否实现的评价标准,为方便模型计算,将指标层的变量分别记为X1,X2,……,X27。
这些指标的选取有助于通过既定性又定量的方法对涉及城镇化质量的相关变量如城镇化的程度、发展的速度、城乡协调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未来西部各省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准确的定位。
(二)西部地区各省份城镇化质量指标的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
本文选择了西部区域内的12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均来自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西部各省市统计年鉴以及《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涉及的人口数据则使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数学处理。
数据预处理。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的各种数据在收集到之后必须进行检查,若都为正向指标,即可直接进行综合评估;若指标体系中具有逆向指标,则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变逆向指标为正向指标。同时由于各项指标量纲千差万别,有必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的标准化处理。在本文中,我们运用了级差公式对指标进行转换,即:对于正向指标xxij :
(1)
对于逆向指标xxij :
(2)
其中,xxij为i省第j项指标转换后的无量纲化值,xij为i省第j项指标的原值;xjmax为各省第j项指标原值中的最大值,xjmin为各省第j项指标原值中的最小值。
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评价方法
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就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或综合因子)的累计方差和(即贡献率)达到85%或95%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信息不重叠。因此,本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使用了因子分析法,来定量测度西部各省的城镇化质量,确定各省在城镇化质量上的得分,即城镇化质量指数F,该指数越大说明该省区的城镇化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数据评价结果
解释的总方差。本文通过SPS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得到了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系数矩阵7大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90.253%,它们可以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90.253 %。即只要选取前7个主因子,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所以,选择7个主因子的信息已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西部各个样本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综合水平。
碎石图。图1为SPSS软件因子分析所得碎石图。由图1可知,前面所提取的7个公共因子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公共因子之后的特征值变化趋于平稳。因此说明提取的7个公共因子对原有变量的信息描述具有显著作用,即认为提取的这七个公共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可分别定义为F1,F2,……,F7。
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表3是SPSS软件操作得到的因子得分矩阵,负值的因子得分表示该省的因子得分低于平均分。
由表3得到的各省份基于公共因子的得分情况来比较各省份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空间发展质量、生态发展、城乡协调等各项指标上的优劣。例如,对于第一因子得分较高的省份是内蒙古、新疆,而较低的是贵州、云南。在前述的分析中,第一因子是经济发展质量因子,而通过因子得分,我们可以得知,内蒙古、新疆等省份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处于西部区域前列,而贵州、云南等省份却在此方面发展较为滞后。
最后,以F1,F2,……,F7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可以计算出西部12省市的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即城镇化质量指数F,详见表4。
F=0.27182F1+0.18877F2+0.15541F3+
0.11237F4+0.074681F5+0.05638F6+0.04308F7
结论
从表4中可以看到,西部各省份城镇化质量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在经济较发达的四川、陕西、重庆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而在贵州、宁夏、、甘肃等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城镇化质量较低。并且,表中有些省份综合指数为负值,这说明其城镇化质量不仅在西部地区中较低,且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文中表4给出了单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及排名,即各省的城镇化率。由此我们可以将综合排名和城镇化率单指标排名进行比较,其中两项排名差异较大,如城镇化率指标较高的内蒙古、宁夏等省份在城镇化质量综合排名中较为落后,说明这些省份在城镇化进程中只注重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而忽略了城镇化内涵的提升和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协调。相应的对于新疆等省份,其城镇化率指标虽然不高,但城镇化质量却在西部各省份中领先,这也说明了城镇化的发展应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更应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转变为注重质量内涵提升。
对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此,通过西部各省份的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辐射带动力,提升各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从目前看,西部有些大城市虽然是中心城市(例如甘肃省兰州市),但还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西部地区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首先要促进西部省会城镇轴集聚发展,提升西部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而在城市内部,则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快交通、水利、环保、教育、卫生、文体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提升服务功能。
注重发展质量,综合高效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加强城市用地增量管理,鼓励城市转型升级和内涵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摆脱走“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应做到集约用地,新区和开发区要强调“紧凑建设”,注重发展质量,而非规模的盲目扩大。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因此城市既有的建成区要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综合高效的利用城市空间,从而促进城市空间从地上到地下、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型”。
推进小城镇差别化发展,强调带动作用,克服同一化。小城镇集聚功能差,是西部各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薄弱点,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过多地涌向了大城市,造成了大城市人口膨胀等诸多问题。为此,分布在城市带(轴)和都市圈地区的重点中心镇,应要加快发展成为建成区集聚10万人以上的现代新型小城市。并且,要加快中心镇、中心村的建设,形成人口集聚、资源要素集中的发展态势。
积极建设县域经济中心,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小城镇管理体制。要把城乡统筹切实落到实处,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一是要把西部各少数民族县城建成规模适度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加强政府财政倾斜,加快供排水、道路、通讯、供暖以及文教卫生公共设施的建设。二是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三是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建设,逐步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要引导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集中在小城镇,促进标准化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做好城乡协调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张战仁,吴玉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区域人类发展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5)
2.孔令强,王光玲.因子分析法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区域经济,2006
3.张琼.因子分析在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6)
4.唐功爽.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辨析[J].统计教育2007(2)
5.夏怡帆.SPSS统计分析精要及实例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王志燕.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09(11)
7.郝华勇.东部省域城镇化质量差异评价与提升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3)
8.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建筑,2012(8)
9.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郭叶波.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R].中国经济周刊,2013
10..甘肃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3
11.吴小渝.西部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探索,2003.10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中西部地区; 城镇规划;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经济发展转型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标。新型城镇化需要巨大的融资作为发展支撑,这些融资将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以及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支出,由此会带来内需的扩大,同时也存在潜在风险。那么,作为科学引领城镇化建设的城市规划,如何规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城市政府提供行之有效运营对策?如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如何为发展目标的实现设计路径?这些都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下城市规划编制的工作重心。
2.新型城镇化的认知
2.1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新技术革命被视作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参考文献:
[] 吴良镛,《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N],科学新闻,2003-9-19.]]。2011年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①,接近诺瑟姆S形曲线的第二阶段末端②,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型社会③为主体的新时代城市。然而,这只是一种初级的城市型社会,城乡之间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服务水平及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城镇化建设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况且,我国城镇化率的计算受到流动人口份额的影响,城镇化的发展态势并不稳定。
2.2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2.2.1巨大的需求潜力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来看,全国总人口13.4亿人,城镇常住人口6.66亿,农村常住人口6.74亿。再进一步将城镇常住人口细分至城镇户籍定居型人口、城镇户籍流动打工人口、农民外出城镇打工、农民工就近城镇打工等多种口径,对应不同人群未来城镇化的需求。可以得出结论,新型城镇化将要解决现有近4亿城镇定居型人口的城市生活需求、2.8亿城镇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需求,以及潜在1.2亿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后新增的基本需求,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潜力巨大。
图1-1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构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2.2强大的经济增长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数据显示,2008-2013年间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这种趋势预示着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拉动更大的资产投资份额,而投资份额的增大会带动投资市场,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增长。
表1-1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一览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cjsj/townassetsinvest.aspx?p=1)
2.2.3建设成本压力增大
据财政部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需求将增加5.9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时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将在30万亿左右。据此计算,未来城市政府将面临巨大的建设资金压力。同时,GDP导向的政绩考核、户籍改革导致的公共服务福利成本的增加、城镇公共资产的资本化运营等方面问题在短期内都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本压力。
3.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态势
3.1从城市向城乡的发展重心转移
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下,中小型城镇成为接纳乡村人口就业,提高城镇化率的“新生力量”,是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助推力,区域的发展重心将会逐渐从城市转变为城乡,中小城市迎来发展的良机。而从中西部城镇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区位劣势、制度藩篱、经济滞后等瓶颈的束缚,城镇化建设质量较低。
3.2从空间蓝图绘制到注重路径设计的规划方法转型
“规划的本质就是整体考虑、宏观上是相互调节和调控,它的基础是关心人,它的方法是寻找各种最优的路径[[[]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潘鑫,男,1986.10,硕士,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所规划师.
冯涛,男,1979.11,博士,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
]]”。传统的规划强调空间蓝图,笔者认为目标与问题导向下的城市规划应更注重路径设计。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潜力大,同时城市政府的建设成本压力大。如何解决面临问题并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路径设计尤其是科学高效的发展路径设计显得重要,与空间蓝图绘制相比,研究路径设计的规划方法与规划对策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3.3从主导到引导的政府角色转变
传统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模式,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可利用自身的行政地位来吸取土地、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要素,进而导致出现“灯下黑”、城镇体系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性失衡等现象,演化成为“城乡割裂、城乡二元”的格局,这并不利于新型城镇建设。
因此,需打破政府主导的一元化城镇化发展模式,从原有的“金字塔型的一元化社会结构”逐步过渡到“网络型的多元化社会结构”,在此过程中,城市政府的职能也逐步由主导型转变引导型,这将更有利于发挥政府职能与市场力量相结合调控机制,科学高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4.实证研究
4.1选取洛南作为案例的缘由
洛南地处陕西省“东南门户”,近年来,随其逐步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 “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商丹循环经济圈”、 “大华山旅游圈”等发展圈层,城镇化建设迎来发展良机。但其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产业结构滞后,如何设计自身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是洛南县发展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陕西省洛南县城市总体规划》为实践案例,研究、设计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4.2目标设定与空间发展谋划
洛南文化底蕴深厚,《河图》、《洛书》、仓颉造字、花石浪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山、水、城”镶嵌的空间特征突出,生态环境优美。规划目标设定重点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文化塑造三方面展开,详见下表。
表1-2城市发展预期目标一览表
发展维度 预期目标 具体措施
城镇建设 “生态化、绿色化、持续化” 塑造“华山夏都、汉字故里”的城市特色与旅游形象,构筑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的宜居城市
产业升级 “低碳、生态、数字、智慧” 打造关天经济区现代材料基地、绿色特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
文化塑造 “重点建设、积极推广” 弘扬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和民俗文化,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名片
以目标为导向,绘制城市空间发展蓝图。按照“上塬入川,建设新区;疏解老城,保护山水”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构建未来城市空间架构。提出“沿河集聚、跨塬成组、中优协调、绿楔嵌入”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以生态背景为基底,以城市外环绿带、滨河景观绿廊、组团间楔形绿地为廊道,以城市功能区为斑块,构建“基底—廊道—斑块”相结合生态格局。
图1-2城市空间发展示意图(左)与城市生态格局示意图(右)
4.3发展路径设计
4.3.1规划理念与技术体系
以经营城市为理念,借助市场机制对洛南自身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及相关延利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与最优化。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招商引资项目库、项目运作相结合的三维一体的技术体系,从理念引领、项目库储备、项目融资建议、预期收益分析等多种措施,设计洛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4.3.2招商引资项目库储备
传统城镇化发展建设主要依赖财富积累,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自城市经营模式的创新。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推动经济产业发展,落实产业升级与发展计划,为政府提供运营城市思路;另一方面根据洛南自身城镇化特殊规律,结合市场经济普遍规律,储备招商引资项目库,以项目带动城市发展。
4.3.3融资模式与运作模式建议
市场化投融资最大的优点是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针对洛南城市建设扩容的诉求,提出包括BOT、BOOT、BOO、PPP等项目融资模式,并建议形成由城市政府机构与城市建设公司共同管理的项目运作模式,促进项目融资与建设,形成收益。
4.3.4预期收益分析
项目的经济收益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营“成本”,缓解城市政府的压力,同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提升城镇的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项目收益既是建设的“本钱”,又是公众的“产品”。通过分析预期收益,可形成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是一次性的,但收益却是长期性的。建设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塑造优质的空间特质,吸引更多投资项目,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以谋取城市的长期性收益。
2)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以旅游类、公共服务设施、公益性设施类的项目建设为依托,为城乡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促使土地升值。再以住宅,酒店、商业中心等建设项目的土地出让,获取收益。
3)工业企业入园、促进就业:促使工业企业入园,以税收和促进就业获取经常性的收益。同时,工业生产带来的就业人口,促进第三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又可直接出让配套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土地,获取一次性收入。
5.结论与讨论
文章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国家背景下,中西部城镇迎来了发展良机,同时也面临建设资金,GDP导向的政绩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提高规划的操作性尤为关键。以《洛南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探讨了通过空间发展谋划、发展路径设计、招商规划等措施来实现发展目标的技术方法。
从城市的复杂性来看,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特征等不同,要寻求统一的城市规划模式是困难的。因此文章无意对新型城镇化目标导向下的规划模式的进行全面性评述和研究,也不想提出一个普适的规划模式,相反,我们更希望对“如何设定发展路径实现规划目标”这一局部性问题的反思,引起讨论和思索,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规划模式。同时,我们也想以此为逻辑起点,寻求城市规划与城市科学发展之间的契合模式,以期将规划蓝图落地生根。
注释
①中国科学院的《2012年中国新兴城市化报告》宣布:“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首次超过50%,达到51.3%”./gn/2012/10-31/4290659.shtml.
篇7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提到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也于2013年颁布,与此同时,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结合旅游地产的发展,旨在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旅游地产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我国旅游地产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90年代。目前,国内外有关旅游地产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
由于旅游地产是旅游和地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房地产产品,因此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首先,旅游地产需要依托于旅游资源,一般都选择在风景名胜区而建。其次,旅游地产的设计要求较高,需要有主题概念,侧重于配套设施的建设,如道路、医疗保健等。第三,旅游地产具有更加突出的“投资+消费”双重功能。第四,旅游地产开发与城市建设及城乡一体化战略密切相关。另外,根据CRIC的统计,我国旅游地产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2014年仅海南、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的旅游地产项目数量就占到全国总数的50%以上。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已有5324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涉足旅游地产开发,旅游地产项目总量达到7965个。由此可见,我国旅游地产呈快速发展之势,而且在众多比较成功的项目中,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的旅游地产项目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2012年11月,党的十明确肯定了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2014年3月,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随后,2014年12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最终确定了64个试点地区,有河南洛阳市、山西介休市等。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和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城乡一体、产城一体、生态宜居等方面。
三、旅游地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1.新型城镇化增加了游客产生对旅游地产的需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会使生活在城镇的居民面临越来越多的生活压力,从而产生休闲度假的欲望。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需要提供更多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而旅游地产能满足人们食、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度假休闲的需求。
2.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旅游地产”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是“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这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除此之外,新型城镇化加强了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对环境的综合整治,将改善旅游地产周边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旅游地产的吸引力。因此,新型城镇化对旅游地产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适合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
新型城镇化确定的64个试点地区,大多都是有特色、基础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础公共设施相对较完善,交通便利,同时,试点地区几乎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大连、青岛、威海等海滨城市,河南洛阳、云南大理、四川阆中等历史文化名城。这无疑为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地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二)发展旅游地产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实现
1.发展旅游地产有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而利用旅游地产的产业聚集效应能够消除或者减少这些障碍。泛旅游地产引导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能聚集多种产业、吸引人气、促进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房地产建设则能迅速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
2.发展旅游地产有助于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支撑为依托的,通过产业发展,为新市民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人的城镇化”。而由旅游地产引导的城镇化以“游客搬运”为前提,游客聚集形成了休闲消费聚集,从而促使旅游区农民实现向服务人员、加工业人员等多重产业身份的转型。
3.发展旅游地产有助于形成无污染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强调生态宜居,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而旅游业不仅是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其发展还必然改善和美化环境,旅游地产的目的本身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环保、舒适的氛围。因此,旅游地产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符合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要求。
4.发展旅游地产有助于打造城市品牌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路径模式 大城市 主导
就新疆来说,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自治区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新疆这样一个以绿洲经济为主导,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相对较低的区域,到底选择何种路径模式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却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理清思路,充分考虑新疆的实际,不生搬硬套,走出一条有新疆特色,符合新疆发展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一、新疆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的争议与选择
(一)新型城镇化重点:发展中小城镇还是大城市
关于新疆城镇的规模和布局,历来就有很大的争议,相当多的观点认为新疆是典型的绿洲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应该更多的发展中小城镇,但同时也有很多声音认为新疆的城市体系不合理,缺少大城市,无法有效发挥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应该重点培育发展若干大城市。对此,笔者认为正是绿洲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新疆必须走大城市集约发展道路,原因在于:
第一,绿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高效集约,而城市是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最有效的方式,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城市规模越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越高。
第二,绿洲经济单元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少经济联系,城镇化建设不具备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而且也难以像内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域的城镇一样发挥正常的集聚、辐射作用。因此,只有整合相邻绿洲的资源,培育发展一定规模的城市,才能更加有效的集聚资源、人口等生产要素,为城市的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新疆地域广阔,人口分散于不同绿洲之内,完善所有区域的交通、通信以及社会保障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此外,小绿洲的人口相对较少且向外转移,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很低,后期维护困难,投入产出严重失调,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引导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相对集聚,形成城市规模效应。
第四,交通拥挤、污染加剧、犯罪增加等所谓“大城市病”不仅仅出现在大城市,在中小城市也日益明显。最新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研究表明,大城市往往能够集聚更多的资源,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城镇化质量提升能做出更大贡献,因此规模特征明显,城市规模越大,城镇化质量越高。
第五,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吸引、集聚作用就越强,例如,乌鲁木齐一个城市就集聚了新疆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因此,不能因为害怕大城市病,就人为限制城市的发展,而更应该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上下功夫。同时也无需担心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因为到一定的程度,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企业成本以及个人生活成本都会增大,城市也会在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达到平衡时自然地停止扩张。
(二)主导力量的选择: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到底是该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也成为争议的又一焦点。毋庸置疑,市场主导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更加重要。就新疆来说,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相对滞后,市场发育也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新疆的城镇化建设应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更加注重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的规划引导作用。原因在于:
第一,城市化是工业化或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市化本身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由政府科学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可加速人口的集聚、消费的集聚,有效扩大城市经济规模,促进城市间的分工和交流,创造出新的需求,从而推动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形成新的集聚和需求。
第二,新疆的城乡二元分割现象更加突出,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同,城乡土地的产权保障程度也不同,因此,城镇化需要更多的政府作为,只有通过政府破除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各种障碍,才能确保新型城镇化真正推进。
第三,对新疆来说,除市场配置外,更需要政府的力量,因为新疆目前的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发展基础差,单纯依靠市场还无法充分吸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谈不上优化配置,所以新疆的城镇化应当有别于内地发达区域。在内地更强调市场资源配置的发展背景下,新疆更需要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指导和调控,加速推进新疆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筑巢引凤,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促进四化协调发展。
第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也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由于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限制,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致富增收压力较大,单纯依靠市场作用难以解决就业增收问题,必须依靠政府从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环境改善等方面着手,转移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转变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牧业现展。
第五,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是新疆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政府在这些资源的配置和开发上起着主导作用,新疆依托周边市场的非资源型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而且也受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二、新疆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对新疆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新疆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走符合新疆实际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模式,即: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上的引导作用,加快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创新,营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有序转移、有利于外来人口平等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良好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城市经济地持续发展,最终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资源高度集约利用的、有稳定产业支撑的区域中心城市或大城市,从而通过城镇化建设来引领新型工业化、促进农牧业现代化和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发展模式
首先,要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新疆水土资源有限,选择走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发展道路,有助于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发挥其更大的经济价值和效益。其次,必须针对新疆的发展实际和基础,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性作用,特别是政府的引导作用,集中力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重点发展有一定规模效应和辐射集聚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或大城市。第三,充分结合新疆游牧民定居和富民安居工程,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创新工作模式,引导农牧民有序向城镇转移,通过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等加快富余劳动力的转产分流,使农牧民在城市安身立命,融入城市的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最后,要借助对口援疆的机遇和力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将资金和人才向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集中和倾斜,为受援地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理念
新疆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都相对滞后,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树立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理念。要通过人口、土地的城镇化形成城市规模效应,通过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环境改善来推动城市格局的调整、城市产业的重塑、城市面貌的改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借助城镇发展环境优化、综合功能完善的优势来发展带动促进新型业态扩张,吸引更多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为新疆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发挥新疆户籍政策相对宽松的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乌鲁木齐、库尔勒、喀什、伊宁、克拉玛依、石河子、阿克苏等主要城市的落户条件,弱化户籍附带的各种利益和福利,为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提供便捷平台,增强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对人力资源的吸引。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利用新疆民族自治区的优势,在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业用地承包等方面率先突破,尝试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制合作社或农机合作社,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最终形成并制定出既有利于城镇化建设,又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新疆城乡之间养老、医疗等社会基本保险便捷的转移接续工作,取消流动人口或进城农民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限制或不公。
(四)城市建设
一是要突出集约、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在城市的前期规划和后期经营管理以及城市服务上下功夫。在城市规划上,要借助内地对口援助省市的先进理念和规划经验,科学合理的为新疆城市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和长远规划,从整体上提升新疆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在城市经营上,要把城市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把城市各种资源看作是有价值的资源,积极将竞争机制引入城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城市资源,使城市资源的开发效率达到最大最优;在城市管理上,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城市的经营和管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职能转变上,打破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城市经营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机制保障。二是突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力争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全面覆盖,以便捷的交通来最大限度地抵消或削弱新疆城市距离遥远的发展劣势。三是要努力尝试嫁接移植援助省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如优秀的学校、医院等,鼓励其在新疆各城市设立分校、分院,迅速提升新疆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城市对人的吸引能力和集聚能力。
(五)产业选择
新疆产业基础薄弱,很多地方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不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完全依靠工业化来带动支撑城镇化发展就目前来说还很不现实。因此,选择适合区域特点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保证新疆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对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区域或城市,在区域内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可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支撑城市,但对工业基础薄弱的南疆等地区,则需因地制宜,一是根据其生态环境纯天然无污染,民族特色鲜明的特点,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在当前老龄化社会挑战加剧的背景下,借助长寿之乡的优势,建立生态养生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等朝阳服务产业,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保障能力不足问题;二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原生态旅游体验等;三是瞄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机遇,在南疆主要城市建立新能源服务基地,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特别是还可通过兴建特色大学的方式,一方面为新能源开发利用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利用大学集聚人气,招引人才,带动延伸产业链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六)政策支撑保障
一是认真把握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机遇,争取国家对新疆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可建议设立中央新疆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新疆城市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国家资金投入,进一步放宽新疆设市的标准,优先考虑新疆撤地建市和撤县建市工作。二是针对新疆兵地共存的特殊体制环境和兵地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建议尽快建立一套促进双方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机制,利用兵地双方的优势,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作用。三是在产业布局上,建议参照国际上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考虑将重大基础项目或战略性项目(如飞机制造、军工等)有选择地向新疆倾斜,以此来吸引各类生产要素的汇集流动,从而在提升新疆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带动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9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出台,它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1]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该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于是,各省基本紧随其后出台了本省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尤其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2015年初正式启动,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将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开展年度评估考核,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科学的规划评价是引导、调控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很多地方还没有认识到规划评价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建设规划的科学评价,以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处于盲然或失控的状态。所以,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指标体系的方法,拟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程度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将试着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就单列的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进行初步诊断。
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应该要有规划,而且要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工作。进一步讲,规划不是编制好就完事,规划重在实施。[2]基于系统观和过程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包括了对规划编制阶段的规划文本、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对规划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还包括了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三者总称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
2.1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是对新型城镇化未来状态的描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规划成果内不仅包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还应包括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对规划本身的评价首先应对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做出评价。
2.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规划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上,研究的方法倾向于通过实证来分析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所以这里强调对规划是否达到目标进行跟踪评价。2.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以往的规划评价侧重于对规划编制成果和实施效果的研究,但问题是往往很难判别哪些结果与规划本身有关、关联度有多大。换句话说,如果忽略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就很难客观评价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科学分析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动因。对新型城镇化而言,笔者认为应综合考量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对规划实施的进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提升对这一规划实施重要保障机制的认知。
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为了简化工作和便于实用,从以下两方面来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在编制和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3.1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规划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等。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强调的是对规划文本即规划本身的评价。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工作的开展,以及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评价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各种规划文本的评价中。表面上看,这是对规划文本质量的评价,实质上是在回答“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规划”的问题,表现为内在有效性评价和外在有效性评价两方面。[3]内在有效性指的是规划文本自身的完整性和承接性,一般来说是由基础事实、远景描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要素组成;外在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垂直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接应程度的评价,二是“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的评价。具体地说,内在有效性包括了规划的核心要素,如规划目标、远景描述、基础事实、内容和格式、政策(为实现规划中的各个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性;外在有效性涉及范围和覆盖面问题,反映的是上下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各左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鉴于当前我国规划评价的基础和水平,基于简明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试着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对其规划文本质量予以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规划目标的合理性评价;(2)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3)规划成果表达和内在逻辑性评价;(4)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价。前三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内在有效性;第四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需补充说明的是,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是不忽视的。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例来说明,一方面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则是要考虑下面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承接性,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多规协调”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操作者为监测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府部门、规划师或者是第三方机构,而表1只是针对规划评价请的专家而言,即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是依据这个明细单来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遗漏了一些规划要素,从而判断规划质量的高低。表1中应用的计分方法作为初期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素赋值的技术指引,直观呈现评估的定量结果。具体地说,由熟悉掌握评分原则的专家对文本条目逐条进行评判赋分。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可以评判规划文本的质量亦即规划的优劣水平。规划是为未来建设提供远景发展目标,为远景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操作框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总的要求是,判断规划是否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中深入考虑规划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及逻辑性,并加强规划间的协调。尽管这里只是一个初步建议,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将会日渐提升。
3.2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划实施的评价研究,国内外有着明显的差别。国外较为完善的公开化的规划评价信息系统或支持系统以及管理机制为规划实施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相比之下,我国“重编制、轻实施”现象依然严重,不仅忽视了对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其评价工作也未充分落实。前面介绍了规划实施其实分为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两部分,这里不打算详细划分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主要考虑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加之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所导致的规划实施不确定性,所以笔者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即把对规划进度的评价和对规划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不断跟踪和定期反馈,进而提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关于该指标体系的几点说明:(1)一个指标体系应该符合以下要求:指标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和多方位的指标组合;指标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可以分享的;指标是清晰的,而不是含糊的;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重点内容分为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两大部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对规划的执行情况的进度进行跟踪和对规划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则主要是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评价。(2)考虑到弹性与刚性控制的结合,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设立了引导性和控制性两类衡量指标;考虑到指标不仅应该与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指标应该反映公众参与,结果让公众可以接受,所以,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基于规划目标的指标和公众满意度这个附加指标。在这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为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城乡统筹目标(最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征的目标),这四个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可以参照相关的成熟研究成果。[4]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体现公众参与规划这一新鲜事物。[5](3)关于如何给指标赋分。规划的执行情况,粗略按实施、未实施、违反建设三类划分。实施得1(100%)分,未实施得0分,违反建设得-1(-100%)分。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按达到目标的百分数计算。(4)关于如何汇总得出结果。首先,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分别得出规划实施程度和实施效果的得分;其次,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按照规划实施占30%,实施效果占70%的比重,求得最终的评价结果。(5)关于最终结果的解释。得分在80%以上,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好,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60%—8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一般,规划具有一定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30%—6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差,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弱;得分在30%以下,表明规划实施程度很差,规划基本没有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综上所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施程度的评价,可以选取一些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来跟踪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预定目标发展。这些指标可用来监测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城乡一体化的程度。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实际情况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弄清民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看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4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初步评价与诊断
4.1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初步评价对照规划文本的评审条目,下面对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做定性评价。2014年5月,《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江苏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发展形态与发展路径,提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该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统一。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把发展目标分为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城乡空间布局形态更加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标设置比较科学合理;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在对发展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该规划有清晰的指导思想。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规划有策略和行动安排,便于指引实施;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在考虑平行级规划的协调方面明显考虑不足。规划最后指出,由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方面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但如何监测?如何评价?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2015年2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试图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该总体方案的最大特点是明确了责任主体,让各政府部门清楚自己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作任务。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方案把发展目标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但这些目标如何衡量是个问题;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方案并没有展现出来;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有明确的试点任务,也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行动安排;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方案也没有展开,当然作为总体方案这部分可以忽略。该规划方案最后指出,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改革试点总体进展、政策落实和实施效果开展督查指导、考核通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反映出它们是把规划作为一项政策来对待,十分重视政策落实和政策措施完善。
4.2关于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诊断与建议2014年底,《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为指导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该规划的目标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实践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该规划的任务是稳步推进人口市民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城乡要素配置、推进城镇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对照前面关于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议,在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中,一是要区分哪些是引导性内容,哪些是强制性内容,以便了解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方面均列出了指标,并明确了标准,但是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让公众满意,所以建议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关于考核评价,该规划强调要形成以本规划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人口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为主确定重点考核内容,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报告;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规划中期规划评估与专项监测,推动本规划顺利实施。本文建议,只有把年度考评、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使规划见效、实施有果。总的来看,目前出台的各级新型城镇化规划,只是在末尾提出要进行考评,至于如何考评,没有给出具体的考评方法。以上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考评,也只是从定性上指出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依据本文前面提出的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定量评价。
5结语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问题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梳理
伴随着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包括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的辨析,对新型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关系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等等。
从理论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全国“一刀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分工,增强城市就业容量;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内涵的发展性运用,二是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传统城镇化理论与当前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从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内涵上包括六个层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农业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的学者在对比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而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发展,两者在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它具体是指“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过程。”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还有学者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来看待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从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未来战略的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上,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发现。有的学者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迁村并居的问题、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模式以及政策调整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镇化不等于放弃乡村,城镇化不等于建造城镇,城镇化不等于舍弃传统,城镇化不等于没有差异,城镇化不等于同一路径。正是对以上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了近年我国“粗放式城镇化”建设问题。有的学者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转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人居环境问题凸显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缺失。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粗放、主体利益分配格局难以调和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有的学者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七大失衡问题,分别是城乡发展失衡、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还有学者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包括如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经验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发展路径、方向以及战略的思考。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其发展路径至少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二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和互动,确保有序增长;三是要坚持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有学者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以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走城乡关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乡结构协调的道路,走城乡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样性和谐的道路,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学者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应该处理好关系,分别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同“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全球化、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做到东中西有序差别的推进,具体包括西部实行集中连片模式,中部实行壮市强镇模式,东部实行强市进化模式。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走倾斜平坦的道路、走产城互动的道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长的道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走政府引导的道路、走本土开放的道路。还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传统城镇化主要是空间城镇化,并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设置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地分割问题、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过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城镇化模式向人口城镇化和多元城镇化模式转型。
(四)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
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从中国规划研究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应该能够为将要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住房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够使现有城镇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支撑城镇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他提出我国城镇化急需“科技支撑”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刘江提出,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刘江,2014)。
朱杰堂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支撑体系及其测度指标都会有所区别(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时提出,要科学定位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化是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财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不可能加快。”
吴家喜直接提出“建设科技,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这一提法,“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大城镇化科技创新力度,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叶裕民相对全面的构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统。他提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转型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实现城镇化模式的整体过渡。为此,他提炼出总体模式、实现路径、制度保障3个层面的12个转型维度展开梳理与分析,力求从城镇化的视角串联、勾勒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线与转型路径。
姚士谋给予城镇化的定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李晓莉从地理学的视角提到:城镇化支撑体系由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和五个支撑子体系构成。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分别是乡村承载平台、单体城镇承载平台、城镇体系承载平台和城镇――区域系统承载平台。它们从空间地域构成方面支撑城镇化进程。五个支撑子体系则是经济产业支撑子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子体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撑子体系、资源环境生态支撑子体系和管理规划制度支撑子体系。它们从城镇化要素构成角度支撑城镇化进程。
李雨提到,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机制分为两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认为应对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制度进行设计并系统改革,如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财税制度、居住证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时辅以相应政策措施。
郭凯峰在提到,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为三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王艳红认为,应完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教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钱鞠提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必须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李泉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城乡网络协调互动的利益枢纽――构建稳定的农业反哺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产业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创新团队――重视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必要支撑――构筑乡村工业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节点枢纽――重视区域城镇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关键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创新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生态保障――城乡生态协调机制。
总的来说,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构很薄弱,没有在解释模式、理论模型以及学说贡献上形成相对成熟的成果。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分析
从实践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形成区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成都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全面实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战略,充分利用小城镇对大城市和小乡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协调发展理念,进行了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成都经验尤以“三圣花乡”模式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二是景观化打造、生态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是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激发(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7页)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创新农村融资模式。
(二)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三)苏南模式:政府引导推动型的模式
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在这个阶段,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也造就了发达的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推动力。主要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三、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科技支撑、产业配合、创新驱动、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资源环境的容纳力等各方面与之匹配。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业援助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不是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农村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地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转变。
二是加强市场动力机制建设。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机制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产权的明晰,市场平台的构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要素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场平台。要进一步提高流转交易的透明度,通过立法等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加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市场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村级集体资产的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内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私营业主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要激发民间参与活力。创造环境,构建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导向型机制,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加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激发农民参与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隋平.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3(8)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彦东,刘小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 上一篇:校园暴力的含义
- 下一篇: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