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暴力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暴力的含义

篇1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9〕豫法经字第14号请示报告收悉。关于中国河南省军区诉郑州市花园路城市信用合作社借贷、担保合同纠纷一案的法律适用问题和对信用社统一印制的无期限、无数额的担保协议书的效力认定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本案担保合同签于《借款合同条例》颁布之后、生效之前,可以适用该条例第八条对借款合同保证人的法定条件和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

二、担保人河南省军区营房处在贷款担保书上注明“只限透影机款,不担保每笔贷款”,透影机款应视为担保的限额,其担保责任不能超出透影机款的范围。

三、本案借款合同双方在1985年3月15日的借据上注明:“约定偿还日期:1985年7月13日”。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应以主合同的偿还日期作为担保还款的期限,不应视为无期限的担保。

篇2

关键词:日本 现代教育 问题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育改革,确立了现代教育制度。日本的现代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各个门类各个层次的人材,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经济腾飞之路,创造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奇迹。可以说,现代教育对日本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日本的现代教育也出现了种种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学历主义的负面影响

日本是奉行学历主义的社会,又称为“学历社会”。所谓“学历社会”指在这个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甚至人格评价等不由其出身门第和实际能力决定,而由其教育程度的基本标志――学历来决定。

近代在否定封建等级身分制时,学历主义显示了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但是,过分追求学历以学历定终身的作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大学精英教育阶段,人们围绕升入大学而竞争,在大学教育普及化后,又围绕升入一流名牌大学而竞争。一时间“考试战争”、“考试地狱”、“四当五落”(睡4小时可以考中,睡5小时落榜)以及“一浪”(一次落榜)、“二浪”(二次落榜)、“三浪”(三次落榜)等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在学历主义的影响下,日本的教育成为“应试”型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强调机械记忆,缺乏创造力。培养出“模仿型”而非“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在学历主义的影响下,60年代建立起“学力偏差值”(即标准分)进行高中升大学成绩的统计。后来“学力偏差值”推广到中学小学中,成为家长、学生、教师关注的焦点。为提高“学力偏差值”,学生被迫进入各种私塾和各种补习学校,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在学历主义的影响下,日本偏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导致青少年精神空虚,人们感叹“教育的荒废”、“心灵的荒废”。

二、划一主义、平均主义的弊端

战后日本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化和学制单一化,在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保持全国教育水平的一致,文部省对中小学、高中课程以统一基准进行设置,但是,由于具体执行中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各地区差别和地区特色,不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长,采取“平均主义”、统一模式的教育。校内缺乏合理竞争,甚至运动会中为鼓励全员参加而预先规定好比赛结果。日本的各级教育机关常常在平衡各种关系中大伤脑筋。“平均主义”、“划一主义”使得日本教育培养出了“千人一面”的人材,培养出善于执行命令,缺少主动开拓精神的人材。这种划一主义、平均主义与日本传统的集团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集团主义影响下,任何脱离集团的个人行为都受到排斥和抹杀。在一定范围内,这种集团主义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划一主义、平均主义”使得日本为适应全球化浪潮而进行结构性改革时步履艰难,这与21世纪国际社会对人材培养提出的要求不相符合,

三、经济发达、心灵空虚

伴随着经济发展,日本的社会环境、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学历主义”和“划一主义”等一系列教育痼疾尚未治愈之时,日本现代教育中又出现“拒绝上学”、“异己灭”、“校内暴力”“、”等一系列问题。

1.“拒绝上学”。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突飞猛进之时,学校中出现了拒绝上学的孩子,70、80年代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90年代后愈发突出,其中,每60个中学生中有一人长期不到校。日本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导致“拒绝上学”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心理压抑、交往障碍等所致。为帮助“拒绝上学”的孩子,各地各校采取了各种对策,开展精神疗法、住宿疗法、访问疗法、家庭疗法等种种尝试。一些地方还举办免费夜校为“拒绝上学”的孩子补习功课。京都开设“惑星学校”、冈山开设“地球学校”对不上学的孩子开展特色教育。一些地方举办了“拒绝上学”的海外研修班。然而,“拒绝上学”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进入21世纪,这一问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着。

2.“异己灭”。“异己灭”是指在校内外,学生间由一定的一方,向特定的一方施加的肉体或精神上的侵害和虐待。“异己灭” 既是日文“いじめ”的音译,又有“排除异己,结伙疏远、打击某一方”的含义,这一译法形象地体现了原文含义。“异己灭”的主要表现是心理层面上“冷漠”、“不予理睬”,物理层面上“藏东西”、“破坏物品”,暴力层面上“殴打”、“推搡”、“脚踢”等。日本“异己灭”由来已久,早在“寺子屋”时代就有“异己灭”现象,后来这一恶习广泛存在于学校、军队、企业中。80年代以来,校内“异己灭”的规模和内容愈演愈烈,作为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和人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不断报道学校因“异己灭”出现人身伤害事件,严重时导致当事人自杀或被残害致死。据统计,有过被欺辱经历的学生,占中小学学生的11%,高中的9%。在中学生中,这一数字一度达到了17.5%,几乎每一个5个中学生就有一个被“异己灭”的经历。伴随着“异己灭”出现的是关联词是“校园暴力”,尤其在美国屡次发生严重的校园枪击暴力事件之后,日本教育界再次呼吁关注这一问题。在日本,“异己灭”也是“拒绝上学”的一个原因。“异己灭”、“校园暴力”已成为教育和社会的一大弊病。这种病态现象反映了日本社会和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3.“”。所谓“”,是双向互动的:日本少女(特别是尚未走向社会的女中学生)接受日本成年男子的“援助”――货币、服装、饰品、食品等物质享受;成年男子接受日本少女的“援助”――所谓“女性的奉献”。据报道,“”在女子高中生中的比例高得令人吃惊,高二女学生中有32.3%有行为,高三女学生更高达44.7%。朝日电视台等颇有影响的媒体还将此制作成娱乐节目公开播放,并公开“女”的联系电话、价格、玉照等。事实上,“”并不仅仅存在于女中学生中,还广泛存在于女大学生、女护士、女教师、家庭主妇等等日本女性之中。“”已成为日本一个越来越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

“不上学”、“异己灭”、“校内暴力”、“”等一系列问题与少子化、家庭教育能力低下、学历主义倾向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影响及其他社会因素有关。

纵观日本教育的成败得失,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亦有其与生惧来的阴暗面与难以克服的弊端。为此,日本正在千方百计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以寻求出路。

四、对中国的启示

作为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中国和日本两国国情不同,教育基础不同,存在问题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各自不同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正在重复或再现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种种历程,也正在或即将面临相似的教育问题。如:日本的“学历主义”在中国现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对于日本的“划一主义、平均主义”,中国是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的鸿沟,是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相对于日本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上学”现象,中国却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 “失学”现象;在校园暴力事件方面,从小、中学直至大学都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中国对此还没有提高到全社会研究和关注的层面上来;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冲击,日本的“”现象在中国大学生中也有所表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转变,还需要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开展教育实践,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配合。如何吸取前车之鉴,避免“学历主义”的弊端、消除教育的地区差异、处理普及教育与鼓励竞争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人生观和道德教育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日本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石井透:《日本战后教育的回顾与反思》,王符、于兵译,暨南大学,1991。

[3]本山幸彦:《近世国家の教育思想》,日・思文2001。

[4]大森直树:《日本教育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刘悦译,《外国教育研究》,2007.4。

[5]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6.1。

[6]史 朝:《中国的日本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5.2。

[7]田 恒:《日本战后体制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8]梁忠义:《日本教育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05-2

财富可以创造,世界可以改变,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生。为了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体现大学教育的本质,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目前学界有多种观点。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的含义包括:“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奠定基础。”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以上看法各有侧重,其共同点就是认为生命教育要在个体生命自然、生理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是教育者围绕大学生的生命问题、人生问题、生活问题而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知识传授以及大学生自身体验的双向过程,目的是要使大学生不但要了解自然生命,更要深入领悟社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

2.1 生命教育体现大学教育本质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应该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大学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引导大学生追求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所在。

各种教育改革的趋势表明:真正的教育应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在帮助人的生成中呼唤人的回归。生命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过程,也不单指一项教育内容,他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育的本真。教育如果不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体现人的生价值为其终极意义,那么它将失去自己的意义。只有学校重视了,生命教育才会由应然走向实然,生命教育回归之日,也是教育真正振兴之日。

2.2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亟需生命教育

2.2.1 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亟需生命教育。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 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宗大学生自杀事件,2009年大学生自杀趋势有增无减,仅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2009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生女研究生杨元元之死一时成新闻焦点,2010年大学生自杀事件也是60多起。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

怎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建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2.2.2 预防大学校园暴力事件亟需生命教育。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一案,2005年浙江某高校一大学生把自己的女友在校园里当场捅死的事件。2006年南京某名牌大学在读研究生因情感纠葛,在被人围殴时持刀捅伤6人等等。这些事件说明大学生生命意识淡漠,对自身生命的否定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伤害,缺乏对自身和他人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不知生命的意义、价值是什么,突遭一点挫折容易选择终结生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更说明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2.3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唤生命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身体、心智、精神的和谐发展。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的探索

3.1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3.1.1 生命认知教育。生命原本是一种对父母、亲友、社会、也是对自己的承诺,是一种责任。拥有生命就必须履行生命的职责。在任何挫折与不幸面前,个人都没有权力草率地处置自己的生命。进行生命认知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和思考生命所衍生、蕴含以及被赋予的博深的社会内涵,从自然的、生理的、社会的层面去认识和接纳自我,才能感受到自然客观上的“我”以及与人们建立了相互关系的社会的“我”的统一。

3.1.2 生命态度教育。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挫折、困顿,这些苦难和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无法选择的。学会挑战苦难,磨练生命的意志,生命才会有价值。应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道路的顺畅与坎坷,正视生命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认识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正确对待挫折失意和成功辉煌。

3.1.3 生命价值教育。“活着”和“有意义地活着”是两种不同水平的生命观,生命的意义首先就是努力地活着,努力活着的过程就是一种精神成长的过程。在这一努力的过程中,即使某些具体的目标没能达到,生命也已经具有了价值和意义。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要让他们懂得生命不仅仅是生存,而且生命历程应该有丰富的内涵。

3.2 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当前,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2.1 开展系统的生命教育研究。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将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深入开来,以科研促进教学。努力探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工作模式,探寻有效的生命教育原则、途径、措施、方法等。

3.2.2 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内容。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内的讲授可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其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的“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增设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其二,将生命教育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中。使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体验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意识到随意处置生命是轻视生命、毫无意义、没有任何尊严的行为,学会珍爱一切生命,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共同发展。

3.2.3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教育。生命之趣乃是人所感受到的生存价值、生命意味与生活乐趣。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坚持认知、体验、实践三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大学生渴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可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关心,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18.

篇4

关键词:正常秩序;班风;班主任

一、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良好和正常的秩序来维护,就不可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班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必须有一个人人都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这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做到努力加强对班集体制度的建设,制定符合小学生的规章制度,并且要让学生做到严格遵守,从而引导班集体的持续健康发展。班集体是一个相互欣赏并使每个人的精神得以滋养、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的民主主体,为更多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敞开更多、更系统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规章制度的理解还不全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处于形成阶段,所以正是培养他们的好时机。班主任应该做好对他们遵守规章制度能力的培养工作。班主任应该制定一个班级规章,每个学生都应该严格遵守,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例如,该打扫清洁的时候必须值日,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属于自己的劳动任务等等。这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并培养他们遵守规章制度的能力。另外,对于班风的建立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良好的班风是把一个班级建设好的重要前提,每个学生都有义务建设好属于自己的班级,当然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去管理好自己的班集体。班主任要正确引导舆论风气,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可以做到:在每周星期一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对正确的、健康的舆论进行阐述,并且让学生将积极的东西加以发扬。另外,学生在遇到困y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应该互帮互助,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和氛围。

二、班级偶然事件的处理

班级活动时学生需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实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需要班主任将每个学生都发动起来,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班集体的集体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参与感。“危机”一词的含义为:生死存亡的关头。危机是一件事情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是具有决定性的一刻,危机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在小学班级里,难免会发生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班级危机事件的危害不可低估。学校生活中,班级危机的处理与管理是最让班主任困扰的事情,其发生往往过于突然,让人无法做事前准备,因此,充分认识班级危机的表现,对于班级危机的预防及应对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小学一般容易发生的危机事件有自然灾害、校园暴力、社会性灾害等等。首先说自然灾害的危机,主要包括地震、洪水、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所以必须引起班主任的高度警觉。另外班级里面比较调皮的男生会欺负比较弱势的女生,这个时候班主任就需要正确引导。班主任要防止和控制危机,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这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起点。班主任具体需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以预防为主。班主任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危机预警的演练工作和制度的制定,从而实现管理得制度化和模式化。第二,培养学生的危机和安全意识。班主任危机意识的培养是预防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当学生也积极融入和配合老师的工作时,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作。最后,需要做到积极应对。虽然事实表明,班级的危机事件是可控和可防的,但是还是有难以避免的事件存在,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做到积极应对危机事件,当危机发生时,做到准确快速地判断,积极调整心态,首先保障学生的安全再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总之,如果想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于班主任的要求非常多。作为一个高明的教育管理者,班主任要做的有很多,如果仅仅让学生去做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要学会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创造一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室。当学生把遵守制度变成习惯的时候,一切的生活都那么井然有序。班主任要做的,只是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断地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它更全面、具体,更人性化,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生活化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能够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中职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文章从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学方式生活化、作业布置生活化等方面,研究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49-01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全球化,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的中职英语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教学活动难以开展,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因此,中职英语教师要改变英语教学策略,构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课堂,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那么,中职英语课堂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呢?

一、创新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中职英语的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该对中职英语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改编,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要将学生日常生活、就业岗位的要求等巧妙融合起来,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多数中职学生喜欢明星、喜欢追求时尚,教师可以将一些明星故事、时尚杂志等话题引入英语课堂中。比如,可以让学生谈谈“Who is your favorite film star? Why”,并让他们讨论“How do you think of fashion”话题,加深对“时尚”的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呈现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碰瓷”现象等,让中职学生发表对这些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密切相关,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开口说英语的主动性。这既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英语课堂的沉闷现象,又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中职学生主动交流,充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例如,教学“You had better come here in autumn”时,考虑到一年四季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春花烂漫的春天、荷花开放的夏季、黄叶飘飞的秋景以及白雪压青松的冬天等情境,然后和学生一起谈论“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What are they”,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一年四季风景图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埋下伏笔。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仅导入应生活化,教学过程也应注重生活化。例如,对于单词sunny,rainy,winter,cold等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呈现一轮红日,问“what is the weather”,引导学生说出sunny;呈现大雨滂沱、路上行人打着雨伞行走的情境,让学生对rainy这个单词产生深刻的印象;呈现雪花飞舞的情境,令学生联想到寒冷的冬季,从而在情境中给cold和winter赋予生动的含义。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在运用中提高能力。教学方式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内驱力。例如,对于Every day的教学,教师应注意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使用。教师可用多媒体呈现一日常规的生活情境图片,如get up,brush teeth,wash face,comb hair,eat breakfast,say goodbye,go to school,以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学生就这些生活化的画面进行问答、交流,自然会乐在其中,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关于“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How do you usually spend weekends”等的论也在情境中自然展开,由此进入课文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英语教师布置抄写单词、背诵对话和课文的作业没有太大的意义。中职教师要创新英语作业形式,布置新颖、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乐在其中。例如,教学Sports的时候,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外作业:模仿所学的对话,尝试与同组同学一起编写一个对话,谈论你们所喜爱的户外运动,并准备下节课在课堂上表演出来。教学“You had better come here in autumn”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家乡的气候特点以及一些名胜古迹写一段英语导游词,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合适的季节里来家乡观光旅游。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能让学生找到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和场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化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改理念,而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以让英语更加接近生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只要教师用心、有心,一定能让中职英语教学在生活的沃土中呈现出勃勃生机,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辉.中职英语课程改革的本质生活化回归[J].教育与职业,2011(23).

篇6

1.春天来了,随之而来的不仅有鸟语花香,有时还有肆虐的沙尘暴。为了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更加清新怡人,我们应该做到( )

①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减少沙尘 ②我们现在年龄太小做不了什么,等长大了再说吧 ③从小事做起,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④多用手帕,少用纸巾,减少木材的砍伐 ⑤沙尘暴是气候现象,我们无能为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2.中学生要珍爱生命,掌握必备的求生知识。当发生火灾,逃离火场时,你觉得下列方式错误的是( )

A.穿过烟雾较大区域时,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B. 火灾现场是楼房时,要尽量往楼层上面跑

C. 可以用湿毛毯、湿棉被等将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D.身处室内时,可以通过恰当方式从阳台、窗户逃往室外

3.右图《跨栏》给我们的警示是( )

A.生命是顽强的 B.生命在于运动

C.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D.人生要有冒险精神

4.2010年12月12日下午,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18名学生在黄山风景区迷路,当地民警全力搜救。为保护学生的安全,在给学生让道的过程中,年仅24岁的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民警张宁海不幸坠入30多米深的悬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只有见义勇为,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②张宁海的行为是珍爱他人生命的表现③他们弘扬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值得赞扬④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创造生命的价值,需要我们乐于奉献,奉献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是我们可以作出奉献的有( )

①在家里为爸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②牺牲学习时间,陪朋友玩电子游戏 ③主动打扫公共场所的卫生 ④利用节假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某校初一同学举办了一次“写一句青春寄语”的主题班会,你认为该班会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①祝福青春,感受青春的幸福 ②放飞自己的梦想,努力去追寻 ③带着彼此的祝福,珍惜美好的青春 ④一定能够解除同学们的苦恼和烦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升入七年级,面对学习新特点,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我们应该( )

A.面对学习科目的增加,感到无所适从,任务繁重,有畏难情绪

B.尽管初中学习不同于小学学习,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摸索,逐渐适应

C.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时候到了自然就学会了

D.完全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不主动适应初中学习

8.要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们不应该( )

A.各尽其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

B.各自努力学习,不为班务事所扰

C.自觉遵守班规班纪、校规校纪,敢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

D.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9.请看右边的漫画,漫画中这位少女的心思告诉我们的是( )

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找不到第二个完全相同的人②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特点鲜明的,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③我们应经常照照镜子,多发现自己的缺陷和缺点,少关注自己的优点 ④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会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是( )

A.期末考试后,小明所在学校取消了张榜排名的做法

B.新学期,父亲让小明每天上午在家帮忙干农活,下午去上学

C.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小明从中得到锻炼

D.某企业为家庭贫困的小明等数名学生提供助学金

11.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如果你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那你就不要跟着别人一起背单词;如果你觉得多做一点习题对你有用,那你也可跳进题目的浅海去遨游一番。”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早晨背单词,学习效率不高 B.学习要敢于创新

C.要注意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 D.只有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的方法

12.“生活像一首歌,只有学习才会识谱哼唱;人生像一本书,只有学习才能写就辉煌。”这说明通过学习可以 ( )

①提高品德修养 ②增长才干 ③没有烦恼 ④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3.(10分)校园内灯火通明,同学们都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做作业。可张帅却偷偷地溜出了校园。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了半个多小时后,他钻进了一个网吧。网吧老板谨慎的问道:“不学习,又来玩,学校不会来找你吧?还是别玩了,快回去好好学习吧,要不长大了谁养你?”张帅哈哈大笑起来:“我不用学习,我爸爸有的是钱,不学习我长大了照样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学习有什么用,我爸爸就没文化,不照样挣大钱?”老板听了不由得摇了摇头……

张帅的做法对吗?他说的这些话与教材的哪些观点相悖?

14. (18分)金秋九月,我们来到了新学校,过起了新的生活——初中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天地。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为我们开启奇妙的知识之门,同时在新学校新班级,我们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共同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学的学习生活有许多新的特点,我们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学会做学习的主人?(6分)

(2)请写出你新认识的与你最要好的朋友的姓名,并指出他们的优点是什么? (5分)

(3)请你描述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怎样的?并谈谈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7分)

15. (18分)材料一:艰难的求学之路

材料二: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为更好保护中小学生这些特殊弱势群体的生命安全,今年3月29日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题确定为: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我市各学校也纷纷行动,采取切实措施防止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发生。

(1)请简要说明图片给你接受教育带来的启示。(5分)

(2)国家、学校高度关注校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6分)

(3)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应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7分)

16. (18分)以下是某班QQ群中小明和几个同学的聊天记录。

小明:真郁闷,英语考试又不理想,我真的比别人笨点。

小乐:不会呀,我觉得你挻聪明的,班级里电脑坏了,哪一次不是你来搞定的!

小明:雕虫小技。但我感觉在班级里仍然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小雪:其实你很受欢迎啊!每次大扫除,你都抢着提水、擦地,大家都争着要和你分在一组呢。

小明:哪又怎样?我成绩不好,还不照样被人看不起?

小乐:怎么会呢?我老妈还一直夸你呢!上次你答应来我家修电脑,虽然下大雨,你仍然准时到达。我们都很感谢你呢。

小明:哎!我爸说了,将来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如果考不上,那人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认识自我方面存在着什么问题?(6分)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小明具有哪些优良的品质?(6分)

(3)请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小明爸爸的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6分)

期中考试答案

篇7

在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为的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另一种则是由于外在物质设施的不当而引起的身体或精神的伤害。本文中的隐性伤害主要是前者,即校园情境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隐性人身伤害。

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隐性伤害:孩子心底最深的痛

案例之一

1998年,北京某学生因成绩较差无法升学,父母应学校的要求去医院为孩子开具了一张“中度智力低下”证明。不料学校很快将此公布开来,老师在课堂多次当众侮辱学生是“弱智、”,其他学生也常以此来嘲笑、殴打该生,后来该学生被诊断患了精神分裂症。学生父母向学校提起了赔偿诉讼,要求学校为擅自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其精神障碍一事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案例之二

某地一初中女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一女同学无意中发现其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其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出来,并斥责说考试在即却不好好学习、作为女生不思检点等。当该生失声痛哭时,老师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说学生“要哭出去哭,知道要面子就别写那样的日记”。消息传开,学校中到处有人对该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该生觉得再也无脸见人、前途无望,回家后服毒自杀。(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这种较为极端的隐性伤害事件在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而造成的少年儿童自杀、精神失常等现象并不鲜见。但是,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少年儿童所受到的隐性伤害并不都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大多数只是在他们的心里投下了一丝阴影,其伤害何时会显现,程度如何,却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

案例之三

一位小学生因为写错了17个生字而被老师惩罚倒立30分钟,此后几天一直觉得头疼、恶心,经常呕吐,然而却什么也不对家长说,怕的是老师加倍惩罚他。其母亲这样描述儿子的变化,“原来淘气出了名,现在蔫的像变了个人,一个暑假都很少找伙伴玩,总爱躺着。”(《中国青年报》2000年9月7日)

案例之四

一位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年在离开学校两年后,仍然不想说学校的事,认为老有人欺负他,而当初在学校时,每次考试后倒着排名次的公布方式使他总是第一或第二。他的旧日同桌,另一位因成绩较差而备受歧视的少年则坦言,老师曾找他及其父母做过工作,劝其转学或弃学,以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他承认,在学校里觉得很压抑,并以“再去,我就要疯了”的言语说服了父母,整整一年没有去上学,老师也没有再去找他。(《南方周末》2001年9月13日)

正是由于这些伤害的“隐性”,使我们很难准确地估量它们会给这些成长中的稚嫩心灵带来多大的危害。而当这些伤害引起人们的重视时,往往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难以逆转的极端后果,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恶劣的消极影响。也正是这种伤害效果发生的潜在性及凸显的迟滞性,隐性伤害始终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校园生活本应充满欢歌笑语,但对许多受到隐性伤害的孩子来说,却可能成为可怕的梦魇。

隐性伤害:当今校园中状况究竟如何?

200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等10省市近6000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校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为我们认识校园隐性伤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和依据。

这项研究认为,在学校制度中,许多强制性的制度、管理措施以及来自教师、同伴的行为和语言伤害,都给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潜伏的危害。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构成隐性伤害。伤害的主要方式是不当教育惩戒及教师的心理惩罚、学生间的肆意侮辱等,包括老师或学生群体之间私下起外号,嘲讽、取笑学生的有关私人问题(如家庭背景、父母职业、个人缺陷或日常行为习惯等);向他人脸上吐唾沫、泼粪便、剥衣服等,强令他人从跨下爬过;在公共场合的惩罚或带有示众性质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对隐私的侵害,如侵入他人私人领域(书包、日记、通信、身体等)并予以公开宣扬,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不安全的校园情境,对学生人身安全的危险及威胁所造成的学生身心伤害……

哪些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

相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上课表现较乖的学生而言,那些成绩较差、上课时小动作较多、爱说话或者爱与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更容易受到隐性伤害。因为老师责罚他们的频率更多,力度更大。在一个以学业成绩为首要衡量标准、以秩序为首要保证的校园情境中,这一类少年儿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而性格内向、较为内敛、孤僻的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是同样的伤害情境,这些孩子受到伤害也会比别人更深更重。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少年儿童(19.9%)在受到委屈或伤害时采取了“谁也不告诉或无人诉说”的应对策略。其中,中小城市的孩子多于大城市的孩子,男生多于女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多于成绩较好的。因为不想说或无处可说,而把委屈或伤害默默地埋藏在心底,久而久之,小小的心灵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留下了一道道伤痕。他们将独自啜饮痛苦,体验心灵的孤寂和无人言说的痛楚。本不起眼的伤害,可能会在长期的积郁中逐渐壮大,对其心灵造成更大的伤害。

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

调查数据显示,30.8%和29.5%的少年儿童最怕“老师批评或体罚”和“被人瞧不起”,其次是“考试”(19.4%),“被同学欺负”(11.3%)。

“老师批评或体罚”是近年来反映较多的一种校园伤害事件,有如此多(三分之一)的学生惧怕老师的批评或体罚,已经使人感到那一棵棵稚嫩心灵上的重重伤痕。而调查还显示,在学校中,经常有“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经历的学生,累加起来占学生总数的17.1%(平均为2.85%),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学生平均为24.1%。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学生,在中小城市、西部大城市和东部大城市分别为34.1%、32.7%和27.6%。

调查还发现,处于12至15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明显要面对更多的此类问题的困扰。说明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也更容易体验到此类伤害的存在。此外,女生中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显著高于男生。

有29.5%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被人瞧不起”。而这种隐忧显然不仅仅来自于自身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老师的态度等等。调查显示,选项结果与居住地和父母学历水平有明显相关,城市少年儿童害怕“别人瞧不起”的远高于县镇和乡村,因而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而随着父母学历水平的增高,少年儿童也更多地在意他人的目光。

有19.4%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考试”。调查数据表明,无论大中小城市,还是县镇乡村,无论男生、女生,在“考试”上均存在着较大的焦虑。这种焦虑情绪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加剧,也与学习成绩形成了极其显著的相关,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越大。这种对考试的恐惧和焦虑有不少来自父母对子女高期望的压力,尤其以父母学历水平不高的子女更显著。

校园欺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较严重的世界性校园问题,往往直接导致少年儿童的身心伤害,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校园暴力有所联系。从11.3%的少年儿童最怕“被同学欺负”可以看出,欺侮现象在我国校园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目前学校中比较常见的几种隐性伤害:

——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类

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多以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或作业、放学后留校、打骂等为代表形式,在传统教育中一直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被广泛地使用。直到今天,尽管有关教育法规早已明确禁止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但这种不良现象仍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程度的存在。

调查显示,“经常”被老师罚站或罚跑的少年儿童占2.6%,“偶尔”有此类经历的则高达37.7%,表明此类事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比较普遍;“经常”和“偶然”放学后被罚留校的分别为2.8%和26.2%;“经常”和“偶然”被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的分别高达4.4%和33.4%。此外,“被老师打”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体罚,调查数据证明,媒体时有报道的恶性体罚事件决非空穴来风,尽管与其他惩罚现象相比,“被老师打”的发生率要低得多(“经常”和“偶然”分别为1.5%和13.9%),但仍然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教师的心理惩罚类

这是一种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使他们不敢违背老师的任何规定。学校中的心理惩罚一般包括讽刺、挖苦、嘲笑、责骂,冷落、孤立、排斥,拒绝学生进教室听课或学习,公开学生的个人隐私或秘密并加以宣传、渲染,任意公布、肆意评说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与体罚相比,心理惩罚给少年儿童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更大,其影响也更深远。

调查显示,有3.3%的少年儿童“经常”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偶尔”有此类经历的为23.4%;“经常”和“偶然”受到老师“不让进教室听课”惩罚的少年儿童分别为1.5%和10.6%。这与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学习成绩明显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采取这些惩罚的频数也日趋增高,有此类经历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于成绩好的;而受到老师讽刺、挖苦、责骂的城市学生要多于县镇和乡村学生。

研究认为,来自教师惩罚时的不当处理,如讽刺、挖苦学生,刻意贬低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给学生起一些侮辱性的、有损其自尊的绰号,使学生处于一种被轻视的无助状态,往往会造成学生自我评价偏低或不正确,因而自暴自弃,有时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

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在校园生活中,不少教师常出于好意,对学生的书包、日记及信件等进行监控,试图掌握学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便及时把不良苗头扼杀在摇篮中。尽管如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在许多时候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而当教师将掌握的信息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来,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日记、信件以及个人秘密(如身心疾患、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地位及其婚姻状况等)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为其保密。否则,就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伤害,有时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中,自己的信件“经常”或“偶尔”“被老师私自翻看”的,分别占1.8%和6.6%。

张榜公布成绩“减负”以后,考试排名次逐渐被人们所扬弃,但调查发现,张榜公布成绩这一现象仍在许多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着,甚至有成为排名次的替代品的危险。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只有59.7%“从没”经历过张榜公布成绩,而“经常”和“偶尔”经历的分别高达15.3%和25%。其中,中小城市要高于大城市。调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好坏就越敏感,对学校张榜公布成绩的做法就越不满。

——校园风气类

校园欺负在学校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现象并不少见。调查显示,“经常”和“偶尔”有“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经历的学生分别为6.1%和32.5%。这种情况在城市、县镇和乡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中小城市比较突出。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欺负;而父母学历水平较低的少年儿童,受同伴欺负的可能性更高。

起绰号调查显示,分别有10.6%和31.4%的少年儿童“经常”和“偶尔”有“老师和同学给其他同学起难听的外号”的经历,说明这种现象在校园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城市显著地高于县镇和乡村。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都有较多的此类经历。

——由学习活动带来的隐性伤害

这类伤害往往是因为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老师和父母对少年儿童施加了过高的期望而造成的,如果少年儿童自己对自身也有较高的成就期待,就更容易产生隐性伤害。一些少年儿童因此而产生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厌学情绪以及学校恐惧症。

专家评说

隐性伤害形成原因

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的北京工业大学高教所王辉博士对隐性伤害的形成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

教育生活中的严重压力在我们的教育中,学校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身心无忧的地方。事实上,学校一直是一个令少年儿童又爱又恨的地方,那里有无穷的知识,有同龄的伙伴,有新鲜的事物,同时也有繁重的课业、无尽的烦恼。一旦进入学校,学习的压力、纪律的束缚使孩子们原本童真的心灵充满了压力和烦恼,他们过早地开始感受到“苦”的含义。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更严格地说是考试分数)和班级或学校名次,就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他们学习是否努力,智力如何,个人可否造就的最终标准,一切都围绕着以分数为中心的学习生活而无奈地旋转。少年儿童也就无形中成了这种天翻地覆的学习生活中一只小小的陀螺,被外界众多的压力鞭打得无法停止转动。同时,我们的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更强调约束与服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而非学生的自主性,强调秩序而非活力。往往就是在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学校生活中,孩子的天真、活力、想像力、创造力却被慢慢地消磨殆尽。

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教育方式在教育生活中,学生要面对无数次教师的教育,教师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造成伤害。由于传统上对师道尊严的推崇与敬畏,形成了许多教师潜意识中的惟我独尊、容不下学生丝毫冒犯与违背的“一言堂”作风。不少教师喜欢那些顺从听话、唯唯诺诺的乖孩子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不太顺从、固执己见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感兴趣。不当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使用体罚或滥用各种惩罚粗暴地处理各种学生的不良行为,对成绩好坏不同的学生予以分类分别对待,使学生看不到教师惩罚的依据和标准,丧失对教师和学校的信任感。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仍有较大的市场。

教师素质偏低,是造成当前体罚及变相体罚屡禁不止的不正常现象的一个方面,但同时,教师职业所带来的“过劳”现象与此也密切相关。在有些时候,教师并不是存心去伤害学生,体罚事件只是在其身心极其疲惫的情况下,一种激情状态的情绪宣泄与释放。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职业像教师这样充满了辛劳和挑战,他们要随时面对几十个性情各异、活蹦乱跳的孩子,在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随时准备处理学生在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而在长期处于神经紧张、极度疲惫的身心状态下,许多教师很难做到完全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策略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而做准备。但在教育过程中,校长、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从学校秩序的稳定或便于管理等角度出发,采取一些不良的教育策略,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后果。这种现象就是少年儿童“过度社会化”,它使少年儿童缺乏自信与自尊,充满无力感、挫败感和负罪感,使他们为自己有悖于社会期待的言行或想法而敏感和不安,让这些稚嫩的心灵早早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主要表现为:

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苛求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犯的一些小过失,使学生总是无法得到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总是处于自我苛求之中。

过于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使学生“规矩有余,活力不足”,过早地社会化,成为“小大人”、“小老头”。

过于宣扬“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和忍让,只教会了学生有一颗善良、容忍的心灵,却忘记了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策略和能力,使他们丧失了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丝毫不敢反抗外来的任何伤害。

教师素质的低下与其自身的心理问题在我们的学校中,大多数教师是怀着一颗爱心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即使有时可能出现失误,也是其无心之过。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一些教师素质比较低,仅凭个人好恶对待学生,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肆意处罚学生,使学生对其充满了厌恶和恐惧。此外,由于职业压力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因此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与精神状态许多研究者的调查均表明,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与自身的某些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瑞典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儿童中欺侮行为和受欺侮者的发生率较为稳定,小学男生一般约有10%涉及到欺侮行为,其中欺侮他人和受人欺侮者各占5%。受欺侮的儿童往往自尊心较差,在同伴中不太受欢迎、主观适应性差、与同伴关系表现不良,其身体健康也比适应良好的儿童要差一些。在同样的学校情境下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偏低的学生更容易被外界因素所伤害,而在同样的伤害经历中,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受到的隐性伤害更大。

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与熏染传统教育所主张的“学而优”的观念今天仍在教育生活中流行着,人们看重学富五车式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现代教育中应有的对“人”本身的关注。我们的教育仍把学生这一学习中的主体看做是被教育者、被矫正的对象,将教师这一学习中的辅助者视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少年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不可侵犯的“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在校园中大多被削减或抹煞。

如何面对少年儿童隐性伤害

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是当前无法回避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少年儿童面临隐性伤害的危险,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学校教育应该人性化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少年儿童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体现对“人”自身的关注,强调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功能;确立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教育中的“人”,是平等的教育活动参与者的观念。学校制度安排和日常管理常规,都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应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策略手段的变革,用更加具有“人情味儿”的管理手段来对待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把他们当作独立的、有自身尊严与权利的同等的“人”来教育和管理。教师在进行惩戒和批评教育时应该突出其教育性,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

防患于未然要针对隐性伤害的来源和成因,对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予以必要的改革,切实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目前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包括: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开展适当的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伤害和挫折;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软环境。学校和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在学校中倡导教学相长,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慎用各种强迫命令、简单生硬、粗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篇8

一、现状描述:教师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

对于“健康”的认识,联合国卫生组织于1989年作出了新的界定,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肌体疾病与体弱的消失,同时也包括心理的健全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于此,心理健康首次被提上重要的地位得到关注。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异常行为,这是从消极的角度对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作出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心理健康还指需要发展人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是从积极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应然状态提出要求。

在这种对心理健康做出认识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出调查,其结果令人担忧。如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中小学教师有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该报告是对辽宁14个城市167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调查后做出的。检测发现51.123%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15%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另一项研究从教师心理问题的构成方面,指出了中小学教师排在前五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症状、敌对情绪、抑郁心理、偏执人格和人际关系障碍等。

通过以上的研究活动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对中小学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关注日常的教育新闻报道,也可以从诸多的事件中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一个感性的认识。如各种校园暴力事件的始作俑者往往正是肩负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各类教师,因此也就有了诸如“禽兽教师”、“变态教师”之说。如此的“禽兽教师”“变态教师”虽然只是少数,然而其暴露出来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二、问题思考: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教师作为人类精神的培育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其自身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后果不言而喻。一方面,从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的底限来看,个别的“禽兽教师”和“变态教师”为了实现其个人的非正当目的,把学生当成是其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此时的学生在其眼中已经不再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只是一个个任其玩弄的木偶,此时的教育活动也只是摧残和伤害的代名词而已。教师这个职业在这里已经成了被亵渎的对象,这些所谓的教师已经成为了“戴着眼镜的白眼狼”。另一方面,从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的追求来看,教学既是一项科学性的活动,又是艺术性的活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化应该是一个优秀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教学的完美和艺术化对教师的心理品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特定的心理品质,才能真正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摆脱教书匠的命运,才能真正地在自己的岗位中体验到教学生命所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快乐。试想,一个缺乏同情心和公正心的教师如何能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关注班级的弱势学生群体?一个缺乏爱心的教师如何能够在其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呢?

因此,为了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免受伤害,为了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名师所带给自己成长的帮助,解决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迫在眉睫。笔者通过简单的检索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相关论文相当丰富,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如何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如有的研究者认为需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列出了十种具体的措施: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供教师不良情绪的宣泄场所、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开展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加强心理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学会自我调试、给教师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等。有的研究者从社会调适、自我调适和学校管理部门调适三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需要自己学会自我调节,注重从热爱生活、悦纳现实,乐于交往、悦纳他人,自爱自信、悦纳自我三个角度做出阐述。药方开了很多,服用此药也确实在实践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药方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大部分都是针对教师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之后进而提出改进的策略,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都只是在亡羊补牢。

虽然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是在教育活动这个特殊的活动领域内,这句话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或者说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亡羊补牢,其实已晚。因为一旦教师出现了心理问题并进而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这种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任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造成的伤害,将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磨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实现其目的,而更需要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这里,可以从教师准入制度开始,通过严把教师准入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关,争取在教师资格证书发放和教师人事录用这两个环节里利用严格的检测手段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程度,使那些真正符合教师心理品质资格的人进入教育行业中,同时也不让一个心理品质不合格者流进教师的群体,这样才能从源头保证教师人群的心理健康。

三、对策建议:严把教师准入中的心理健康关

利用教师准入制度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严把教师准入中的心理品质关,也就是意味着将教师的心理品质作为一项考核内容纳入到教师准入过程的考核范围中来。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与确认的过程中做好教师的心理品质考核,确定只对那些心理品质符合教师要求的人员发放证书。其次在今日教师全员实行聘任制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在拟录用人员的时候也需要考察应聘教师的心理品质,确保录用到心理品质健全的人进入教育领域。只有通过这样对于教师心理品质的双重考核,才能保障每一个进入教育领域的教师都具有优秀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

1 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严把心理品质关

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自1993年的《教师法》第十条第一次明确提出,后来经过试点和经验积累,于2001年正式在全国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改变了以往有了知识就可以做老师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随着教育的变革以及对教师素质的日益提高,原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对教师的要求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已经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主要是建立在“教学的科学性”的假设基础之上,认为教学是一项科学性的活动,

因此,教师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就能够很好地胜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进行教师资格认证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也只是申请者外在的硬性条件,如相应的学历、知识和技能等,而缺少对合格教师所应具有的内在心理品质的关注。如现有的《教师法》对教师任职资格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确认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并以此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教师标准的主要依据。

这种知识本位的教师资格考核方式在今天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目标之下已经难以适应。因为对于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仅有相应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活动说到底还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实践性的智慧才是决定一个教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有学者指出在衡量教师职业标准中应该采用实践思维的取向,认为“必须在评价的指标中引入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一思想与我们今天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关注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一致的。而考察一个教师的实践能力,显然需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因为没有合适的心理品质的参与,教学生命至多也就是一堆堆枯燥的技能技巧的衔接和展示而已。教学的生命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殷切关注,对教学工作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唯此,教师才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放光彩。

在这个意义上,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在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造成的负面伤害,同时更为重要的,通过考察教师的心理品质,真正的实现让那些适合从事教育工作,并且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进入教育领域,这既是提升教师教学生命质量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2 教师招聘任用过程中严把心理健康关

教师聘任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自2005年推行以来,改变了教师铁饭碗和包分配的传统观念,极大地活跃了教师在行业中的合理流动,促进了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伴随着这一制度的实行,对于教师的考核也就由传统的一重考核(只注重教师的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的考核)变成了双重考核(既关注教师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的考核,也关注教师招聘任用过程中的考核)。这就是从教师准入过程中对于准教师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教师资格证书发放过程中更多的考察和关注的是教师静态层面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结构,那么在教师招聘和任用环节中则可以说是更为关注教师动态层面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智慧,后者可以成为前者在考核教师方面的有效补充。招聘环节虽然也关注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但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智慧的掌握。同时也由于招聘环节相比起资格证书发放过程来说更易于实施和控制,并且采用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因此也能够更全面地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基于此,通过招聘环节关注教师的心理品质就理所应当是考核应聘者的一个主要内容。

通过招聘环节考查教师的心理品质,教育部也曾有明确的要求,指出:“在公开招聘新任教师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考核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凡是有不良行为记录的或者经严格测评存在心理问题的,一律不得录用。”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上海黄浦区教育局曾尝试采用上海市人事局资格评价中心所开发的16PF心理测试系统对新任教师进行测验,并将其结果作为录取新任教师的判断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