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校园暴力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翟建国
[案例描述]那年我任初一二班班主任,班上有名学生叫小明,他个子矮矮的,眼睛小,脑袋大,走路畏手畏脚,一些学生经常嘲笑他。在他的脸上,看到的只是胆怯,没有一丁点儿的愤怒。一些男生总把他的东起来,让他四处寻找。然后几个人联合起来在老师面前告状,说他值日时不打扫卫生、抄别人的作业等。发展到最后就是下课几个人围住小明东拉西扯。面对这些,小明只是默默忍受,丝毫没有想到寻求老师的保护。而班上大部分孩子也是冷眼旁观。学生欺负他的根本原因是他身上的怯懦。因此,我觉得首先应该帮助他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尊。我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情况,原来,小明父母离异,父亲精神受打击。生活不能自理。小明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年岁大了,照顾不到他,他每天还要自己做饭。
[辅导过程]得知这些,我心里真是酸酸的。于是,我经常在班上讲尊重别人的故事。然后,我把平时老欺负小明的几位学生找来,先是问了问他们父母的情况,然后把话题转到小明身上,我告诉了他们小明背后的辛酸。这样委婉的批评,虽然让这些学生有所感悟,但没有收到多大效果。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步计划:就是让小明坚强、勇敢起来,通过各种方式让他知道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能完全帮助自己,懦弱只能助长某些人的威风。我的第三步是对那些老欺负小明的人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让他们领悟到欺负弱小是一种令人唾弃的行为。在进行各个步骤的同时,我还进行了全班的德育教育,让那些冷眼旁观的学生也同小明站在一起。慢慢的,小明的脸上也有笑容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小明开心地和曾欺负他的几个学生高兴的玩。我知道。小明走出了自卑的阴影。
[分析思考]校园暴力问题一直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受过欺负的学生大都出现成绩下降,身体受伤,不想上课或旷课等情况。而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有19%的学生有被欺负或欺负过别人的经历,其中被欺负者占14.9%,欺负者占2.5%,另外有1.6%的学生是欺负者也是被欺负者。怎么办?绝不能再让孩子成为沉默的受害者。老师不是要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认识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孩子本身的特点出发,使孩子学会化解情绪,树立自信。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对受欺负的感受也不一样。通常,容易受到欺负的孩子主要存在较严重学习障碍,有生理缺陷、家庭相对贫穷的孩子也容易被人欺负。这类孩子在学校容易受歧视,经常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因而比较自卑,会给自己较为消极的评价,当他长期受到别人欺负时,容易产生懦弱、抑郁或暴躁、仇恨两种极端的情绪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要肯定孩子的优点,让他们振作起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鼓励孩子在学会接纳自己缺陷的同时,积极挖掘和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和特长,从而树立起自信。
通常,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使其学会成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学会如何化解情绪的问题,即怎样正确对待问题尤为重要。作为老师,关键要引导孩子把内心的委屈和仇恨转移到思考如何改变自己,提高自身能力的问题上来,从积极的方面启发孩子学会认识问题,从而培养自立、自强、自信的性格。老师和家长在给予受欺负孩子安慰与保护的同时,要与孩子一同寻找原因,并让他们学会自我完善与自我保护。
1 孩子要认识到懦弱、自私、小气、爱吹牛等是可能造成他们受欺负的原因,要及时检查和改正自己的毛病,让他们更加完善自己。
2 启发孩子能够建立自己的社交圈,通过自己的力量寻找同盟军,一旦受到欺负。有好朋友的商量与支持,会感到自己充满力量。
我们教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让学生每天学习文化知识,还应该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对校园不合理的现象坚决地说“不”,不受欺负,快乐地成长。
酒的滋味
庞武基
“老师,我们对不起您!对不起。”“老师,求求你,不要给我们家长打电话,求求你!”喝的里倒歪斜的小姜、小郑、小王、小汤、小李等几位学生苦苦地哀求我。说实在的这些学生在我心目中还算是懂事的孩子,虽然平时有些调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难题我怎么办呢?此时的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今天小王过生日,他们利用下午放学后和晚自习上课前这段时间,聚在饭店畅饮以示祝福。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喝得痛快,可他们忘了酒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等着他们。
本打算狠狠地“修理”一下这些“胆大妄为”的学生,可是他们个个面红耳赤,酒气熏天,神智处于恍偬之中,我实在是找不对他们“狠”下去的办法。怎么办?让他们回班是万万不能,让他们自行回家,我又不放心。无奈之下,只有和家长联系这一招了。可转念一想,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火冒三丈,大打出手的。想到这,我又犯难了,再加上孩子的苦苦央求,更令我举棋不定了。沉思片刻,我的脑中出现一个坚定的信念:必须处理好这件事,给孩子一个机会。处于这种责任感,我拨通了家长们的电话,同时我也向学生承诺,帮他们“摆平”家长。通话时,我做到两点:1实事求是地向家长汇报这件事。2让家长也能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件事。家长同意后陆续来到学校,我把想法和家长简单沟通一下,他们就按我的路子把孩子领回了家。
篇2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即以“和谐人”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应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特征,是各种校园内部与周边要素的整体优化的系统。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具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人的个性充分展现和自由发展;二是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三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各方面潜能素质不断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全面实现。
3.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相互关联
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校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只有校园内部与周边合理和谐,才能培养出“学会锻炼、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建设和谐校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在确立人的知识价值、思想标准、文化坐标、人文理想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均拥有不可代替的重大重用。因此,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综合、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氛围宽松、学术交流活动等优势,大学就可以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夯实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物质基础方面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建设和谐校园,着力做好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法制与法治的和谐,校园内与外环境的和谐。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去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
建设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源泉,所以大学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将为建设和谐高校提供持续有力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校园和谐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目标是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所承担的推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迫切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即需要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创造教育、科学、文化以及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就是现代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密切联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战略人才资源,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时代和现实都要求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建设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我们应积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科学、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
1.构建校园贫困学生情感服务保障体系
近年来,社会日趋势利、浮躁,把金钱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主要乃至唯一的标准,在一些地方,社会风气甚至“笑贫不笑”,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贫困生感到“极度自卑”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在加强对贫困生“奖、贷、扶、补、减”的资助工作的同时,开展全校范围的“贫困教育”、情感教育及感动教育,培养同学之间的关爱心,孕育同学们的社会责任心。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爱心,在和谐的爱的氛围下帮助贫困生自强自立成长成才。
2.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及保健体系
大学生在人格成长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在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遭遇压力,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近年来由于这些方面所引发的学生休学、出走、冲突甚至自杀与凶杀等事件屡屡发生。因此,高校须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他们完善自我健康人格,从而形成全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新格局,使学生摆脱只有有心理疾患的学生才接受心理教育的老思想,最终能自觉地接收心理健康教育,在生活中能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分注重学生人格的“预培育”工作,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组建以来,已通过及时、经常、高质量的辅导、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不少学生克服了心理困扰与人格障碍。我院还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培养工作融入了日常教学、网络校园与社团活动中,逐渐使校园第一、第二乃至第三课堂(网络课堂)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培养的阵地。
3.构建校园就业服务与职业指导体系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滞后的择业观导致了大学生考研族、校飘族人数不断增多,不仅打破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的稳定。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应该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积极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及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主体意识,通过建立职业咨询平台与整合社会资源作好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和职业,从而从容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就业服务及指导工作作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核心工作,以“全程、训练、发展”的新模式贯穿于学院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以始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工学结合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名企名家论坛等校园二课堂活动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与从业能力,以全天候的个人就业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惑。
4.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如今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消极、腐朽思想对校园文化侵蚀十分严重,大学生群体中不乏低俗文化趣味和文化倾向。因此以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营造整洁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承接大学校风校史,结合现代人文科技文化发展理念和价值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校园志愿服务体系,形成平等、互爱、互助的校园风尚,弘扬科学精神,广泛开展体育健身运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校区建设时就精心打造了别具特色的文化园:笃步庭、阙疑院、格致园、桃李苑、思源居、园方塑,布治学之道。近年来,学院一直积极创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开展了“双休日工程”“科技技能节”“文化艺术节”“感动机电”“名家方圆大讲堂”“体育文化月”等具有品牌效应和我院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了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以及运动拼搏精神,明显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5.构建校园综合治安保障体系
精品范文
10对校园活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