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考试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即要求指出对策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2014年国家申论试题第三题的第2题:
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的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中长期内满足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粮食。近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成生物燃料,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如何填满他们的胃而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粮食合理分配的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根据某市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政策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向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
这“四点对策”,在内容上、表达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要求:1、明确指出存在哪些问题;2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可见,该题要求对存在问题的四点对策,分别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点对策存在的问题是:认为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就可以解决粮食问题,把“农业投资”当作解决粮食问题的唯一措施,并且“投资”的含义不明确;“保证出口”的提法与中央不一致。
应修改为:建议采用提高农民种田补贴、调控农业物资的价格、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等综合手段,保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
第二点对策存在的问题是: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粮食,缺乏现实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应该为:建议国际组织协调将粮食加工成生物燃料的国家与严重缺粮的国家的关系,促进它们之间的互补与合作。
第三点对策存在的问题:只谈浪费粮食的现象,没有涉及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
应该为: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宣传和推广节约粮食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营造节约粮食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点对策存在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国际组织没有能力和权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没有能力向受都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因为实施对策的只能组织机构不正确。此外,发展中国家不应把解决粮食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身上,而应依靠自身的力量。
篇2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产粮大省。近几年来我省粮食总产保持在480亿斤左右,占全国粮食产量4.3%左右。我省粮食生产主要以稻谷为主。今年中晚稻生产虽然遇到了历史少有的高温、干旱,但今年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在部分种植户扩大中晚籼稻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中晚稻总产仍保持较高的水平,预计在280亿斤以上。
4、今年新稻谷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7、8月份干旱影响,稻谷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粮食加工企业加工成本上升,入市收购比较谨慎。二是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库存充裕、粮食进口持续增加,市场供大于求,致使今年以来成品粮价格持续低迷,新稻收购价格受影响。三是进口低价大米对国内市场大米价格购成下压态势,新粮采购需求降低,对新稻米价格形成了制约。四是今年早籼稻价格走势不佳以及去年同期中晚籼稻价格(基数)相对偏高对今年新中晚籼稻价格构成压力。
我们认为后期非收储企业中籼稻收购价格可能在125135元/百斤波动,价格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二、中晚籼稻种植成本增加,收益下降
三、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田地不集中、不连片、基础设施较差,不利于土地流转;二是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依然较大,致使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三是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不规范,双方的约定主要体现在民间化、口头化、短期化上,没有法律合同的支持,这种不规范行为制约着土地健康流转。这样就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农业机械化更是难以实现。
2、对于粮食保险存在的问题。一是赔付的比例过低,二是投保后不能及时生效;三是干旱、涝灾等因素造成的减产不在投保范围内,而目前的粮食作物基本上还是靠望天收。
4、目前托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农户很少能享受到托市收购价带来的实惠,农户没有存储条件,粮食都是边收边卖,有的甚至在田间收割时就直接低价卖给了个体商贩,等到托市收购价启动时农民手里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另外托市收购价所收购的粮食品质要求高,农民也没有整晒条件,只好低价卖给粮贩。
四、建议
1.国家应根据国情加强对进口大米数量的宏观调控,严厉打击走私大米的行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国内农民及大米加工企业的利益。
2.粮食收获季节,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尽早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还应在乡镇多设收购点方便当地农民就近卖粮,杜绝商贩从中牟利,减少粮食流通环节,让国家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实惠。此外还应加强对粮食加工企业、个体粮商的监管力度,整顿和打击欺行霸市、压级压价的坑农害农行为。
3、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方面的建议。一是给予种粮大户政策、资金扶持,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晾晒场、仓储设施建设;二是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应向种粮大户倾斜。关于秋粮生产调查报告关于秋粮生产调查报告。对种粮大户粮食补贴最好是高于一般种粮户;三是科研和农业技术部门,应将种粮大户作为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主要对象,对其产前、产中和产后给予及时指导与服务;四是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尽快出台土地流转方面的法规制度,为农村的土地流转保驾护航,为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创造条件。
4、提高农民粮食保险赔付比例、扩大粮食保险赔付范围,化简赔付手续,让农民从粮食保险中真正得到实惠。
篇3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
河南省2004-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快速推进,粮食生产趋近产量极限,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强。此外,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灾害性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突显,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小嘘。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以占全国6%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8%的人口,连续15年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一,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科学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寻粮食安全对策对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一、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
(一)种植面积“稳中有扩”
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2009年实现粮食直接补贴,以及2010年以来的良种、农机具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等惠农政策不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河南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当扩张。2013年河南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4323.54千公顷和10081.81千公顷,比2006年分别增加了328.15千公顷和626.01千公顷。其中,夏粮面积由5242.71千公顷增至5393.33千公顷,增加150.62千公顷,增长2.87%;秋粮面积由4213.09千公顷增至4688.48千公顷,增加475.39千公顷,增长11.28%。
(二)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随着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河南省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都呈现出稳定增长。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2003年至今,夏粮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2014年夏粮总产量达3338.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4,比2013年增产103.6万吨,增幅3.1%,占全国总增产量的1/5强,总产量和增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夏粮超过3000万吨的唯一省份。2014年夏粮单产6144.9千克/公顷,比2013年提高146.5千克/公顷,增幅2.38%。特别是修武县的“周麦27号”高产示范田创造了12325.5千克/公顷的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三)高产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
河南省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粮食作物基本为一年两熟。夏粮主要种植小麦,秋粮品种相对较多,如谷物类的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豆类的大豆、绿豆等,油料类的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此外还有棉花、烟叶、中草药材、瓜果等。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较大。2013年,在河南省10081.81千公顷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中,大豆、稻谷、玉米和小麦等播种面积分别占4.41%、6.36%、31.77%和53.23%。对比近10年的相关数据,大豆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占比变化维持在1.5%以内,玉米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占比变化维持在5%以内。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拓展空间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978-1997年,逐步下降阶段,该阶段累计减少耕地面积384千公顷;1998-2002年,快速恢复阶段,该阶段总计增加耕地面积490千公顷;2003-2008年,波动起伏阶段,该阶段耕地面积有小幅的增加或减少,但波动幅度不大,围绕着7200千公顷上下小幅浮动;2009-2012年,快速增长后的平稳阶段,该阶段的耕地面积在2009年达到8192千公顷之后维持相对稳定,并逼近全省耕地面积红线8000千公顷。同时,由于河南省人口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河南省土地资源极其稀缺。因此,河南省进一步拓展耕地面积的空间非常有限。
(二)粮食产量增长空间有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在耕地面积维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粮食增产主要依赖现代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2003年以来,河南省粮食总产和单产逐年提高,与农机化生产、农药化肥大量施用、农膜技术的广泛推广等密切相关。在现代农业推动河南省粮食生产的背后却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明显,各种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指标,如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地膜回收率、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达不到国际公认的安全限。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粮食总产量、夏粮产量和秋粮产量同比增长率明显下降(图1),粮食增产乏力。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生产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特征,既要按照自然规律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又要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的改造改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河南省自然灾害频发,2012年全省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到1388.8千公顷和325.9千公顷(图2)。虽然多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但总体上还相对落后,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都有待提高。截至2013年,河南省40%以的农用机电井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所建,70%以上的小型水库为上世纪70年代所建,大中型灌区基础设施完好率不足40%,有5千余万亩中低产田和近2千万亩低洼易涝耕地急需治理。
(四)粮食生产产业化程度不高
河南省粮食产量和粮食产品加工量都居全国第一,但粮食生产及产品加工在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明显不足,粮食生产的粗放式和粮食产品加工的非规模化导致粮食产业缺乏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粮食生产和加工链条短、总体水平不高、附加值低等都严重制约了粮食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加工转化的农产品出口更与农业大省地位不相称。粮食生产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关键在于土地流转总量问题。现代农业以规模化为基础、以集约化为特征,但是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量还不能满足农业规模经营的需求,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以小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限制了粮食生产规模和产业化水平。这里既有干部群众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传统恋土观念等对土地流转还保持犹豫的心态,也有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民承包地征用政策的反向激励作用和对承包经营风险的不可预知等因素。此外,河南省粮食生产还存在种粮成本上升,“谷贱伤农”、“高产穷县”等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持续调动;河南省约1000多万农村有知识、技术的青壮年进城务工,“老、弱、病、残、妇”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他们耕作简单、经营粗放,致使单产降低、效益低下;农业生态环境的“白色污染”(化肥、农药、农膜)和“黑色污染”(水、环境)导致了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板结,地力下降;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拉大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三、河南省粮食生产对策建议
(一)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生产不同于普通商品生产,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解决粮食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政府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在粮食生产环节上,微观层面要持续加大对农民种粮补贴,适时动态调整农资综合补贴,进一步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经费统一纳入国家、省财政预算,减轻基层政府和农民的经济负担;宏观层面要完善粮食生产的利益补偿机制,虽然中央与地方的粮食风险基金分担比例已由4:6调整到6:4,但“产粮多-财政重”的现实矛盾依然未能有效解决,因此,应适度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继续减少地方配套部分或直接由中央预算全额拨付。在粮食流通环节,要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保证粮食价格处于合理水平,确保农民种粮收入稳定增长,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和粮食期货市场,通过加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期货市场的网络化建设,实现产销顺畅衔接,减小市场营销风险,保障农民利益。
(二)恪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到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较目前生产能力的增产量占全国的1/7以上。《规划》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要高度重视耕地问题。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前提,新增粮食产能归根结底也是耕地问题,因此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恪守耕地红线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切实做到“占补平衡”,保护基本农田不受侵占。河南省已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下,今后不但要守住耕地红线,还要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第二,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从制度层面上探索和推进农地依法承包和合理流转,有效调控耕地变化,防止土地撂荒,促进土地集约、高效、科学利用。第三,在依法治理的前提下,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标准和补偿标准,合理利用政府和市场等手段保护耕地,积极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与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确保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三)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由1978-2012年河南省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图5),可以预见未来河南省耕地面积将长期保持稳定。按照《规划》目标,202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比2010年增加100亿公斤。这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而单产的大幅提高依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2013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54%左右,与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75~85%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是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在《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总量和现实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改变以粗放式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支撑粮食生产,切实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第二,根据现代农业特点和农村变化的新情况,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农业植保、粮食购销、农村金融等方面为重点,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推广应用服务。第三,政府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积极搭建农业科研平台,促进学科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结构优化的农业科研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努力培育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在粮食高产创建技术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增产
农业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是保障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粮食增产的基本要素。首先,要建立以服务粮食生产为基本导向,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手段、生产者为主体的政府、市场和生产者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增强粮食生产融资灵活性,扩大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源。第二,针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突出对洪、涝、旱灾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应对,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农业水源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投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的建设,提高粮食生产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慧.影响河南粮食产量的因子分析与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2008(8)
[2]朱怀安等.“十二五”期间产粮大省供求如何——来自河南的一份粮食产需平衡分析预测[N].中国信息报,2012-3-10.
[3]荆建军.河南省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6(9)
篇4
支持粮食生产要避免“有钱打点滴,没钱补营养”
去年一年,我国小麦主产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冬春旱灾,在中央财政的鼎力支持下,全国小麦喜获丰收,全国夏粮生产超过了2400亿斤,成为历史上六年连续增长的年份。与会代表在肯定这一成绩的同时,冷静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严重缺失的问题。结合调研实际,党校学员介绍说,在某粮食大省,今年投入抗旱的资金达到了16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该省将如此惊人的资金用在平时,积极主动地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政府和百姓将会长期受益。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研究员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指出,“有钱打点滴,没钱买营养品”,这种现象暴露了平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支农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他呼吁各地政府在正常年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力度,未旱绸缪,建立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避免新农合“小曲好唱口难开”
做一次阑尾炎手术需要花多少钱?党校学员结合基层的一个真实例子说道,在某省,一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位农民患了阑尾炎之后,家人曾向当地的两家医院咨询,一个医院是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收费标准是2000元;另一家医院是非定点医院,收费标准是600元。患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到定点医院做手术,虽然可以享受40%的报销比例,报销800元。但报销后仍需要自给支付1200元,比非定点医院贵了600元。于是,他们放弃到定点医院做手术的计划,改在非定点医院就医。
学员们分析指出,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这个事情的发生,问题不在于监管工作不到位,而是暴露了我们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着责任缺失。从而造成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用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投了票。大家说,能做阑尾炎手术的医生,起码具备一定的资质,也就是说,手术者的技术相当,彼此间的收费标准就不能太悬殊。大家建议,类似这样的医疗手术,国家应该有一个明确标准,手术标准可以适当考虑地区之间、医院之间的差异,但不能太离谱。
整合惠农补贴资金改变“一只虫子需要几个部门管”
一位学员结合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资金分散现象,用“一只虫子需要几个部门管”进行了解剖。他说,虫子在天上,农业部门要管;虫子在树上,林业部门要管;虫子在草地上,林业部门要管;虫子在公园里,城建部门要管。这种政出多门的现象,不仅管不好虫子,也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他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支农资金整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资金整合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为了解决“各个部门均抓一把米”的现象,建议国家自上而下进行支农资金整合,而不要自下而上进行整合。
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各地惠农补贴资金,少则9项,多则10多项。就财政部门而言,农业、经建、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等部门均有一定数量的惠农补贴资金。国家每发放一个补贴项目,有关方面就要进行信息统计、报表汇总、宣传发动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据统计,每发放一个补贴,其成本要占补贴总额的5%~10%,而且,对农民来说,有时为领几十元的补贴,翻山越岭,花去的成本也达到了几十元,这对政府和农民来说,既不方便,也无必要。学员们建议,国家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将各种补贴资金整合为一项补贴。比如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业综合补贴这3种补贴,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在每年年初一次性下达,这对农民来说非常有必要。
建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篇5
关键词:存粮观念;粮食储备形式;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现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90
1 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提到的粮食储备形式变换引起生产者的非常剧烈的经济危机原理揭示了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过程中,粮食储备形式变换的客观规律。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土地上的劳动力被解放了出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生活得更好,农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涌向城市。产粮大省河北有限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向城市的工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务农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人们的粮食储备形式由先前的自给自足的“家庭消费储备”形式向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商品储备”形式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随之出现的家庭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粮食储备量越来越少。
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大量的粮食储备形式由“家庭消费储备”形式转变为“社会商品储备”形式,其所受的支配规律也由自然经济规律转变为市场经济规律。即“物以稀为贵,粮食价格的高低完全由粮食需求者和供给者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粮食储备的“社会商品形式”越来越重要。除了城里人们的粮食需求,还有大批的进城务工人员的粮食需求量也在越来越大。根据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粮食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意味着价格的变动不会引起粮食需求量太大的变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粮食的需求分为人民生活的消费需求和工业化生产的生产需求。面对越来越大的商品形式的粮食需求和越来越少的专业粮食种植劳动力的情况,河北省应该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协调粮食储备形式之间的比例。
2 河北省粮食生产现状及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相应的粮食进口也随之大幅增加。河北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十几年内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的粮食作物的种植总面积由2001年的6628.93千公顷降低到2012年的6302.37千公顷,降低了2.32%。其中,夏收粮食和秋收粮食的种植面积分别由2001年的2629.6千公顷和3999.33千公顷下降到2012年的2444.69千公顷和3857.68千公顷,分别下降了7.03%和3.54%。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在减少,河北省的粮食储备量仍然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到2012年河北省的粮食供应仍处于总量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粮食安全存在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尚金锁通过对1200多农户的存粮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农民存粮观念和粮食消费群体发生明显变化。认为受自然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出现减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出现减产,就会威胁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调查的农户中,85%基本不储存小麦,10%人均储存小麦为300斤,5%人均储存小麦在300斤以上,95%的农户把玉米全部销售。原因在于农民食用余粮大幅下降,除了调节口味以外,基本不吃粮食。另外,散养家禽、家畜的农民越来越少,间接降低了粮食自用量。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加快,今后会有大量农村人口成为市民,过去的粮食生产者正在逐步转变为吃商品粮的消费者。
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放弃了储备粮食,选择储备货币。农村结束了自给自足的传统粮食储备方式,大部分粮食不再是为了消费的口粮形式,而是为了交换的商品形式。第二,耕地转化为工业用地上的农民不再储备粮食了,而是转向市场购买粮食,商品形式的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存储形式的粮食量越来越少。不利于规避粮食安全隐患。第三,各企业由于相关政策问题的影响,对于粮食的储备量相对于越来越大的商品形式的粮食需求量而言较小。容易造成粮食需求大于供给,消费者面对的粮食价格偏高;商家与农民之间粮食的供求关系正好相反,商家对于粮食的进价偏低。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四,国家粮仓的存储量偏小,不利于应对丰收年份的粮食存储。
3 政策建议
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的背景下,河北省的粮食生产过程及粮食储备形式转变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河北省在粮食生产和粮食存储形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主要做好:第一,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的投入开发,采取切实有效的优惠鼓励政策,吸引相应的人才来河北省搞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充分利用省内农业高等院校的人才,为河北省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第二,切实全面地严格执法,将各项有利于农民增收、增产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确保好的农业项目顺利进展,以达到鼓励农民多生产,降低由于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粮食危机发生的风险。第四、鼓励更多的公司企业加入到粮食储备大军中,避免形成粮食供应商“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保护粮食需求者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同时扩建省内国家粮仓的容量,增大粮食的储备量。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4.
[2]龙华.中国粮食安全值得关注.中国经济快讯,2003,(3):35.
[3]杨欢进.对马尔萨斯“土地收益递减”观点的批判不能否定.中国农村经济,1987,(31/5):5659.
篇6
关键词:粮食直补;粮食安全;惠农政策;粮改
2004年以来,中央和省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将流通环节的补贴调为直接补贴,许多农民从中直接受益。粮食直补成为广大农村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惠农政策之一。
一、我国实施粮食直补政策的主要效果
1.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直接补贴改变了以前通过补贴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惠及农民。这种看得见的实惠,对农民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政策实施的初期,这种激励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以往通过粮食购销企业对农民进行价格补贴,由于存在压级压价等现象,农民实际上很难从中受益,而且效益损失严重。改革后,把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民受益明显。另外,直接补贴还向农民传递了中央更加重视和关心农业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为粮食购销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粮食购销都在向市场化方向不断推进,但是速度相对较慢,除了考虑到粮食的特殊性不宜快速实现全面市场化以外,主要的障碍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长期以来存在政企不分的体制性问题。政企不分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承担着间接补贴农民等一系列政府职能,造成企业不断增强对补贴的依赖性,缺乏走向市场的主动性。因此,要想实现购销全面市场化,并使国有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功能,就必须把国有企业塑造成具有市场化理念的市场主体。粮食直接补贴改变了长期以来沿用的间接补贴方式,取消了保护价政策,企业不再承担按照政府制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义务,政府也不再对国有企业进行超储补贴,国有企业与其他粮食购销主体以平等的地位进入粮食购销市场,按市场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公平竞争。因此,直接补贴的实施,促进了购销市场化和购销主体多元化的顺利推进,有助于培育和完善粮食购销市场。
3.粮食风险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2004年粮改前,国家通过粮食购销企业执行国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支持粮食储备制度的有效运作和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的落实,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两大政策目标。但是,由于收购和销售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以及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体制性原因,国有收购企业连年亏损,库存增加,粮食风险基金的投入增多,财政负担加重。2004年开始的直接补贴方式,通过将补贴流通环节转变为补贴生产环节,进一步调整粮食风险基金的用途,主要用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支持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等。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后,改变了补贴流通环节效率损失严重的局面,直接把风险基金的部分资金用于直接补贴农民,并没有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使粮食风险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4.实现了农业补贴与国际惯例接轨
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原来实行的保护价收购、顺价销售的粮食购销政策,属于“黄箱政策”,会对粮食贸易产生明显的扭曲作用,这与国际的通行做法不相适应。而对种粮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属于支持性农业补贴,不会直接影响农业的贸易和价格,被称为“绿箱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更有利于我国粮食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多种补贴类型不利于农村政策的有效运作
目前,从我国实施的直接补贴政策来看,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按照被补粮食品种,分为小麦、玉米、稻谷等多个品种的综合补贴;按照补贴对象范围,分为对所有农民的补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对达到一定规模种粮农民的补贴等;按照补贴到户依据,分为按计税面积补贴、按种植面积补贴、按实际售粮量补贴等。纷繁复杂的补贴类型表明,我国的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界定不清。由于不同的补贴类型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农民的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2.农民对补贴标准的差异悬殊反应强烈
各地区核定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时考虑的因素不同,导致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到用于直接补贴的基金数额确定时,没有合理的依据标准,基本上是根据财政支付能力来确定,而不是根据补贴需要来确定预算,是先有预算再确定标准。同时,我国各地需要补贴的粮食面积、数量、商品量差异很大。总体财力水平和需补贴粮食量之间的地区差异共同决定了补贴标准的地区差异性。在目前多样性的信息传递方式下,农民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当地和其他地方直接补贴标准的差距。差异明显的直接补贴标准容易使农民对政策的公平性产生不满,对政策的有效运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不仅如此,许多财力困难的粮食主产区,农民补贴标准相当低,这更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运作。
3.农民对直补政策的可持续性心存疑虑
直接补贴政策在实施的初期对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粮食生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运作过程中,各地由于没有统一的依据,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粮食直补作为一项惠农政策,其政策效果能否一直延续下去,关键在于政策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发展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也需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政策效果的持久发挥。熟悉社会调查的人都知道,在涉及农民的调查中,大部分农民常常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政策明年还会不会改变,由此可知,农民对政策持续性的预期是不乐观的,这也导致了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4.管理体制运行不畅导致补贴效率偏低
粮食直补的全面实施,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诸多部门,由于政出多门,协调困难,粮食直补运行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粮食直补资金流失严重、效率低下。另外,我国农民数量庞大,农户数量多,要将粮食直补资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过高的交易成本无形中也降低了补贴资金的运行效率。
三、增强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几点建议
1.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
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减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因此,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本项目的建设投入,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处理好产销区的利益平衡关系,实施一批重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龙头企业、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种粮大户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合作。
2.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
一是通过制定农业补贴条例等办法使粮食直补政策由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以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搞活粮食市场流通,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二是政府扶持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要加大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帮助主产区卸掉“包袱”;农业投资和建设项目向主产区集中,帮助主产区加快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把粮食生产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主产区经济的发展。三是稳定种粮的收益预期。最低收购价既是政府向农民发出的价格信号,给农民一个稳定的价格预期,又是政府引导市场粮价走向,调控粮食价格的重要手段,应在总结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使之长期化。
3.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为此,应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长效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主要途径有: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增强农户抗风险的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粮食生产的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投保、市场运作的新机制,努力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健全粮食期货市场,在完善现有粮食期货交易品种运行规则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粮食期货品种,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喜平.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3):80-84.
[2]温桂荣.完善粮食直补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J].财会研究,2006,(7):4-6.
[3]王彩明.粮食直补:政策落实与完善建议[J].农村经营管理,2005,(5):20-22.
[4]拜发奎.如何认识我国粮食直补政策[J].农业经济,2005,(3):26-27.
[5]王晓明.粮食直补政策推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8):71-72.
篇7
关键词:粮食生产;对策;山东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0-0133-04
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山东省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粮食生产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山东省粮食生产概况
从统计口径看,我国的粮食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豆类和薯类)。国家确定山东省新增粮食产能的主要品种为小麦和玉米两大作物。
1.1山东省粮食生产现状
据农业部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 120.459万公顷,总产58 957.97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35.4 kg;山东粮食播种面积720.233万公顷,占全国的1/15,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位是黑龙江(1 151.954万公顷),第二位是河南(998.515万公顷);山东粮食总产4 511.42万吨,占全国的1/13,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位是黑龙江(5 761.49万吨),第二位是河南(5 638.60万吨);山东人均粮食465.8 kg,单产6 264 kg/hm2。
1.1.1小麦2012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2 426.828万公顷,总产12 102.32万吨;山东小麦播种面积362.587万公顷,总产2 179.50万吨,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位,第一位是河南(3 177.35万吨),第三位是河北(1 337.74万吨)。2012年山东小麦总产和单产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单产达到6 010.97 kg/hm2,居全国第二,第一是(6 512.06 kg/hm2),第三是河南(5 950.09kg/hm2)。山东小麦单产的最高纪录是2009年滕州市创造的11 848.5 kg/hm2(济麦22)。
1.1.2玉米201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3 502.982万公顷,总产20 561.41万吨;山东玉米播种面积301.806万公顷,总产1 994.51万吨,为历史最高年份,占全国的9.7%,居全国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黑龙江和吉林,总产分别为2 887.94万吨和2 578.78万吨。山东玉米平均单产6 608.58kg/hm2,在全国排第六位,第一是吉林(7 851.73 kg/hm2),第二是宁夏(7 775.52 kg/hm2),第三是青海(7 410.64 kg/hm2)。山东玉米单产的最高纪录为莱州市2009年创造的21 043.5 kg/hm2(登海661)。
1.1.3稻谷山东稻谷播种面积12.387万公顷,总产103.38万吨,单产8 345.85 kg/hm2。
1.1.4大豆山东大豆播种面积14.64万公顷,总产37.43万吨,单产2 557 kg/hm2。
1.2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阶段
1.2.1波动攀升阶段1978~1999年的22年间,粮食总产从2 288万吨增加到4 269万吨,年均增长3.9%。这期间,粮食生产虽然也有反复和徘徊,但总体波动不大。
1.2.2连续下滑阶段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后,受国家粮食政策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2000~2002年粮食产量连续下滑,至200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仅有3 292.69万吨,比1999年减少29.7%,倒退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引起人们警醒。
1.2.3持续增长阶段2003年以来,全省粮食生产呈持续增长趋势,总产量先后突破了3 500万吨(2004年)、4 000万吨(2006年)、4 500万吨(2012年),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 511.42万吨,比上年增产85万吨,是全国唯一实现“十连增”的省份。
2科技进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
我国推进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素中,科技发挥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1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5.3亿吨,主要贡献来自于粮食单产的大幅度提高,由每公顷1 029 kg增加到4 650 kg。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年均减少0.4%的情况下,依靠单产年均增长2.3%,实现了总产量年均增长1.9%。1984~2007年间,生产技术进步对单产增长的贡献份额,早稻和中籼稻分别为70.6%和71.8%,玉米和晚稻约为60.0%,小麦和粳稻分别为42.1%和44.0%。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樊胜根博士(2004年)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支出1元,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率分别为3.71、2.12、1.91、1.88元和0.54元,而科技的回报率高达9.59元。在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中,每支出1元,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率分别为5.56、2.02、1.84元和1.37元,科技的回报率则高达4.41元,仅次于灌溉。
山东省推进粮食生产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要确保粮食增长,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根本,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基础,而依靠科技支撑则是关键。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对粮食生产发挥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2012年山东省粮食每公顷6 264 kg,较之2003年的5 355 kg 提高了909 kg,相当于较2003年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约122万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超过4 500万吨,是在比高峰时期粮田面积减少130多万公顷的情况下取得的,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单产潜力是不二法门。
3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耕地资源减少,粮食播种面积维持现有水平难度很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因为种种原因,山东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建国初期全省耕地面积为872.733万公顷,2008年降至751.07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8 hm2,低于全国人均0.093 hm2的水平。今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量还将继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已日益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若考虑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还将更严峻。
3.2水资源日益趋紧,粮食与农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山东省是严重缺水的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34 m3,在全国位居第27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7%。2012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99.667万公顷,排在河南省之后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52.6万公顷。目前,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61.4%,随着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加,农业水资源匮乏,对未来山东省粮食生产影响很大。
3.3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面临新的挑战
全省化肥、农药年施用量较高,2011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73.6万吨,农药使用量16.5万吨,地膜覆盖面积250.51万公顷,而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40%,农药的利用率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对粮食生产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全省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2011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288.047万公顷、成灾面积174.613万公顷,因灾损失巨大。
3.4粮食生产收益率低,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土地租金和融资成本不断上涨,人工成本也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据农业部统计,2011年小麦、水稻、玉米三种粮食每公顷净利润分别仅为1 770、5 565元和3 945元。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传统农业经营户不断衰退,面临着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
4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将国家和省各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以此调动粮食产区和农户种粮积极性,是山东省粮食生产实现十年连续增产的一条重要经验。2012年山东省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18条政策措施,年初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拿出上亿元资金表彰奖励产粮大市、大县和种粮售粮合作社、大户。全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由2004年的每公顷195元增加到1 800元,并在全省开展了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极大提高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但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增长高于产值增长,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在各类农产品中,粮食的收益又大大低于油料、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的收益率由1998年的30.6%下降到2009年的24.3%,大豆由37.0%下降为22.1%。虽然采取了对粮食的补贴与最低收购价的政策,但其补贴收入仍低于当年总成本增加额与物质费用增加额。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使粮食生产保持连年增长的良好态势,使农民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4.1加强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加强耕地保护措施,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保证可耕地数量。2012年山东省746.667万公顷耕地中有水浇地480万公顷,高产稳产田、旱涝保收田382.67万公顷,还有165.1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其中宜农荒地92.27万公顷。通过推进高产创建,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适时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另外,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4.2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
从长远看,必须顺应价值规律,结合完善经营方式,建立种粮成本利润率继续提高和净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的机制,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最低收购价制度的范围。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收入补偿机制,稳定种粮农民的收入,增加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使之能够弥补市场价格波动给种粮农民带来的损失,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真正实现稳定种粮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
4.3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
保护与提高山东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出路要靠科技。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从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投入加快转移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速构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全省有关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力量,形成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应用。实施粮食安全科技保障工程,加强农作物种业创新,安排专项经费连续稳定支持,尽快取得一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科技成果。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4.4加快培育新型种粮主体
由于种粮所能获得的绝对纯收益水平很低,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如何在稳定的前提下,保护和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实现长久不变,又要优化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民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种粮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制定专项规划予以应有扶持,在实践中完善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确保资金用到真正需要扶持的种粮主体身上。
4.5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持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对于缓解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困难、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加强农业生产的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粮食生产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农田水利建设管护的任务较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粮价较低和税收贡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对当地政府来说,大量资金投入以后却难以带动GDP增长和税收增加,重粮抓粮的积极性受到制约。如果缺乏相应的区域补偿机制,粮食主产区很容易选择减少粮食生产而转到发展非粮产业的发展路径上。因此,应进一步增加对产粮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减轻产粮大县的财政压力,切实解决粮食主产区(县)种粮吃亏的问题。加大对国家确定的73个产能任务县和12个产能后备县粮食生产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增加补贴资金规模,加大补贴力度。加快探索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粮食主销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制度。构建新型的长期稳定的产销区合作机制,平衡产区和销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比较合理的利益结构。
参考文献:
[1]刘涛,李明辉,王祥峰,等. 山东科技兴粮问题的几点思考[J]. 山东农业科学,2012, 44(2):128-131.
[2]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山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11):20-24.
[3]韩俊.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端在自己手中[J]. 求是,2013(8):21-22.
[4]李家洋. 我国粮食增产如何从潜力变为现实[J]. 求是,2013(8):24-25.
篇8
关键词 粮食直补 补贴力度 补贴方式
一、引言
2004年以前,我国实行粮食流通三项政策,即按照保护价格敞开收购余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而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我国实行的粮食流通三项政策,在WTO《农业协议》中属于“黄箱政策”,较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悖。而若实行“绿箱政策”――粮食直补,则不易影响农产品贸易与价格,既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WTO中的地位。因此,我国政府出台了粮食补贴政策,粮食直补政策是通过将过去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财政补贴效率的目标。
二、粮食直补政策成效分析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南部,跨长江淮河流域,是我国的粮食生产主产区之一,以安徽省为调研基地,对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位于宁汉长江黄金水道的安庆市杨桥镇和罗岭镇,每个镇各随机选取5个自然村,进行问卷调查。
(一)粮食直补标准的变化
2004年到2015年安庆市粮食直补主要的补贴作物为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也包括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补贴依据为农民种植粮食的实际面积。据安庆市统计局调查显示,2004年,小麦每亩10元,水稻每亩13元,人均粮食直补收入仅14元,占农民收入总额的0.48%,自2012年起略有提高,提高至每亩15元,提高幅度较小,对农民收入微不足道。
(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的变化
对安庆市杨桥镇和罗岭镇进行500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种植粮食类作物可获得大约每亩10元的补贴,而种植其他作物则可能不能获得补贴。在长期的探索中,农民基本已经确定了最优的作物种植结构,是否会因这每亩10元的补贴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呢?在500户中64.4%认为在获得粮食补贴后难以租到更多的地,无法调整种植面积;24.2%表示增加了种植面积,说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仅1.4%表示减少了种植面积,这部分农户表示种植其他作物或者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更赚钱。如表1所示。
(三)农民对粮食直补政策的满意度
粮食直补政策是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而出台的,与每个农户的利益息息相关。农户对该政策的满意度,直接体现了该政策的执行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对粮食直补政策表示“基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农户比率合计高达98.8%,仅有1.20%的农户表示不太满意。这表明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的评价比较高,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情况良好。谈到对粮食直补政策的期望,60%农户表示希望提高粮补标准。
三、粮食直补政策存在的问题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各国粮食政策中涉及面最广、最基本的一项政策。无疑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农民种植农田不再需要缴税,还能直接得到补贴,减轻了农户的种粮负担,感受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但是该政策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补贴实施不到位,缺乏客观公正性
目前农村地区绝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常住农村地区人口较少。由此引发的问题如粮田撂荒、双季改单季等依旧领取粮食补贴。另外,有些农户将土地承包给其他农户,而粮食补贴的资金由原土地承包人领取,实际种粮人却没有享受到政府补贴。
(二)补贴力度不大
日本每年的农业补贴总额超过40000亿日元,农民收入的63%来自政府补贴。2011年我国政府安排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四项补贴1406亿元,仅占农民收入的7.7%,与日本相比差距甚大。粮食补贴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粮食补贴的政策效应,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三)补贴方式不合理
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主要是按种粮面积向农民兑付补贴,而不考虑粮食的质量和产量问题。这种补贴方式不利于优质良种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影响种粮大户和种植投入量大的农民的积极性。并且常住农村人口大量减少,使得农村转出或转入土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引发粮食补贴不到位、不合理的现象。
四、针对粮食直补政策改进的建议
(一)建立粮食直补政策标准的动态调整和监督机制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平抑农资、农机价格,确保国家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不因农资、农机价格上涨而抵消,动态调整补贴标准,应建立监督与评价机构以保障补贴分配的公平与公正。在落实粮食直补政策过程中,核实与粮食直补资金密切相关的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情况的工作难度大。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吸收民间组织和农业科研机构,组成中立的监督机构,确保粮食直补资金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1]
(二)加大粮食直补的力度
粮食补贴政策能否有效实施以及能否达到国家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补贴政策的资金扶持力度。为了更加顺利地开展粮食补贴,必须加大对粮食补贴的支持力度,尽可能的弥补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确保粮食生产的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继续执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应继续实行价外补贴政策,必要时稳定生产资料价格,仍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的手段。[2]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98
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全县东西长78km,南北宽40km,总流域面积2038km2,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境内有达溪河、黑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属陇东半湿润易旱雨养农业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8.6℃;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452.5h,≥l0℃积温2635~3050℃;降水适中,年均降水650mm,主要集中在夏秋2季;土质肥沃,黄绵土和覆盖黑垆土占30%以上。
1 粮食生产现状
据2015年灵台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全县辖6镇7乡184个行政村1429个合作社,总农户5.12万户,总人口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8万人,耕地面积5.25万hm2,其中山地3.54万hm2,川地0.25万hm2,塬地1.46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1万hm2(含复种),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万hm2(含复种),经济作物面积1.93万hm2。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加大投入,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不断调整品种结构,扩大优质粮食比重,集成配套实用技术,充分挖掘增产潜力,使粮食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2010―2014年,粮食平均尾连续5a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7.5万t,平均233.1kg/667m2,人均产粮841.3kg,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粮8.65万t,人均贡献商品粮416 kg,农民人均纯收入3631元,农民人均种粮收入7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6%。
2 存在问题
2.1 粮食生产结构单一,优质粮食生产面积小
冬小麦、玉米是灵台县粮食生产的2大主要作物,冬小麦播种面积2.13万hm2左右,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4.4%,玉米、高粱、糜、谷等作物面积比较小。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玉米、高粱、马铃薯、小秋类(糜、谷、荞麦)作物相对较小,特别是适宜本县种植的豆类(白芸豆、红小豆、黄豆、黑豆)等名、特、优粮食作物面积小、产量低。在粮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冬小麦品种退化较严重,抗病虫耐贫瘠、面粉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少;玉米品种多而杂,转基因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大;良种良法不配套。
2.2 粮食比较效益低下,生产投入不足
粮食生产效益低下。条件较好的塬地种植粮食除去化肥、种子、机耕、机播、机收等费用投入,平均净收益在300元/667m2左右,条件差的山地尚不足200元/667m2;土壤养分不足。大部分农户不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施用量少,大多数依靠化学肥料,土壤养分逐年下降。据2007―2011年灵台县农技中心测定,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为12.7g/kg,全氮0.678g/kg,有效磷9.9mg/g,速效钾127mg/kg。全县耕地土壤养分与第2次土壤普查(第2次土壤普查有机质为13.1g/kg,全氮为0.82g/kg,有效磷为8.9mg/g,速效钾为150mg/kg。)相比有机质降低0.4g/kg,全氮降低0.142g/kg,有效磷降低1mg/g ,速效钾降低23mg/kg。耕地土壤普遍表现为氮少磷缺,有机质贫乏,氮磷比例失调;生产投入不足。大多数群众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舍不得投入,特别是良种应用、土壤深耕、肥料施入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粮食品质和效益都不高。
2.3 粮食生产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
中低产田面积大。灵台县自然件差异较大,山、川、塬兼有,其中山地面积3.54万hm2,占粮田总面积的50%以上;中低产田面积达3.7万hm2,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5%;自然灾害频繁。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夏季成熟期冰雹、洪涝等灾害较多;以小麦条锈病、玉米二代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为主的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范围广、危害重,给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群众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意识不强;高产稳产田面积小。全县5.25万hm2耕地旱涝保收田只有1.77万hm2,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4%。
2.4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种粮农民大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能力较差,科技种粮的意识不强;南部及西部山区人口与耕地比例失调,大部分群众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大,生产条件差,劳力有限,习惯于“朝天一把籽,地里一年去两回”的传统广种薄收,农民粗放种植已属不易,粮食产量低。因此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2.5 资源配置欠合理,土地收益率较低
灵台县耕地面积较大,人均粮田面积0.25hm2,人均资源优势明显,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资源利用率较低。冬小麦收割后正值夏季,降雨量相对比较集中,有利于玉米、高粱、豆类、糜、谷、荞麦等作物生长,但绝大多数农民基本上遵循1a1茬播种习惯,轮作倒茬嫌麻烦,夏收后复种指数大多在50%以下, 60%左右的麦田赤地过夏,土地收益率较低,资源浪费比较明显。
3 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思路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原则,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为目标,以进一步调整结构,建设特色化功能区,发展标准化生产,实行产业化经营,集成推广新技术,实现机械化耕作,全面提升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1 发展规划
到2018年,全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指标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万hm2以上,单产达到300kg/667m2以上,粮食产量年递增5%以上,实现总产22万t以上。其中:小麦面积稳定在2万hm2,实现平均单产达到280 kg/667m2以上,总产8.5万t;玉米1.33万m2,平均单产达到620kg/667m2,实现总产12万t;高粱0.0667万hm2,平均单产达到500 kg/667m2,实现总产0.5万t;糜谷0.533万hm2,平均单产达到125 kg/667m2,实现总产1万t;豆类0.667万hm2,平均单产达到100 kg/667m2,实现总产1万t;马铃薯0.2万hm2,实现总产0.75万t;其他0.2万hm2,实现总产0.25万t。到2018年末,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成优质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0.2万hm2,玉米、高粱“两杂”制种基地0.0667万hm2,全面实现订单化生产,年产小麦良种0.5万t,玉米、高粱良种0.4万t;建成优质冬小麦生产基地0.6万hm2,订单面积达到0.27万hm2,专用玉米生产基地0.47万hm2,订单面积达到0.33万hm2;小麦、玉米生产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粮食作物每667m2均增产15%,促进农民667 m2均增收100元;全县培植1200个粮食生产大户,农民人均产粮达到760kg,粮食商品量达到9万t,人均贡献商品粮430kg,人均农业收入达到1200元。
3.2 发展布局
立足本县自然条件,兼顾气候、土壤、降水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本着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能力的相对一致性,农业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的相对一致性,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特征优势,将全县划分为6个粮食生产功能区。
3.2.1 什字塬区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
在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独店、星火6乡镇塬面以发展优质冬小麦、优质玉米为主。
3.2.2 南部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生产功能区
以百里、星火、蒲窝、新开、龙门5乡镇为主,在山地梯田重点l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马铃薯。
3.2.3 什字塬区山台地优质小杂粮生产功能区
在朝那、上良、什字、西屯、独店、星火6乡镇山台地,以种植糜子、谷子、荞麦、豆类、小黑麦等作物为主,在缓坡地、阴山地、低山地建成优质小杂粮生产区,带动全县特色粮食生产及加工业的发展。
3.2.4 邵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功能区。
在邵寨塬塬面以及四周山台地推广种植面包型优质小麦,建成专业的面包专用型小麦生产基地。
3.2.5 全县重点适宜制种繁育生产功能区
达溪河、黑河川区玉米、高梁制种繁育生产功能区。在“两河”川区的梁原、百里、、星火等有条件的区域,建立玉米、高粱制种基地,带动粮食产业发展;独店、朝那塬区高粱、玉米制种基地。建成高粱制种基地300 hm2,建成以富农一号为主推品种的高产晚熟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基地3000 hm2;建成以朝那、上良为主的硬粒型玉米制种基地;以朝那塬区为主,建成高强筋小麦良种繁育生产区。以什字塬5乡镇塬面为主,建立优质小麦常规制种繁育区。
4 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上下联动促落实
建议由县政府直接领导,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功能区建设的统一协调。县农牧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实施的主体,加强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各乡镇要把粮食功能区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承担组织实施职能,积极会同农技部门,加强科技培训和教育引导,促使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加快推进区域化种植、品质化生产进程,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4.2 加大资金投入,多方扶持促落实
积极整合干旱山塬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基本口粮田、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旱作农业项目、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项目的实施,整合各类农业生产扶持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扶持奖励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4.3 强化技术培训,示范引导促落实
整合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因地制宜制订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使用,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的要求。全面启动培训计划,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根据农时季节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种粮技术水平。县农技部门和乡镇农技站在每个功能区至少确定3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服务,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技术指导,随时为农民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秸秆粉碎覆盖集雨沟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等适用技术,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4 培育新型主体,创新机制促落实
根据粮食生产实际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租赁、土地互换制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土地流转,推动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适度集中,实现粮食连片规模经营。加大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力度,鼓励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扩大经营规模,创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4.5 发挥典型引领,强化服务促落实
依托本县农广校、职业中专,对农村留守人员和种粮农民进行职业培训,鼓励农村应届大学毕业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投身农业等途径,着力打造一批有学识、懂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种粮大户、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真正发挥产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和旱作农业项目,大力开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活动,扩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提升功能区粮食产量。积极引导种粮大户、青年农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带头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或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将广大种粮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联系起来,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提高农民种粮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在农作物良种供应、肥料使用、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收割播种等方面提供统一服务,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程度。
参考文献
[1]李怀忠.灵台玉米品种布局意见[J].甘肃农业科技,2011(6):
60-61.
篇10
[关键词]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B
北大荒粮食集团是大型国有粮食购销龙头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国家、地方储备粮食收储和原粮贸易业务。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将发展战略由贸易储备型企业向实业转型,以杂粮经营作为集团从贸易向实业迈进的基础。杂粮营养成分丰富,开发杂粮产品,树立杂粮品牌,研究杂粮产品的市场推广,一方面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平衡膳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以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完善其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粮食生产现状、粮食流通现状、粮食加工现状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其中粮食生产现状又称粮食产品生产,粮食流通和加工现状又称为粮食产品转换,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由称为市场营销。
(一)北大荒粮食生产现状
据北大荒内部资源统计,2014年北大荒粮食总产量达到442.46亿斤,粮食商品量达到4117亿斤,商品率达到95.01%,两者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5.01%和41.08%。
(二)北大荒粮食流通现状
1.粮食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现状。在“十二五”期间,北大荒粮食集团新增578万m2水泥地坪,可流转粮食512万吨;新增199万吨粮食仓储能力,同比增长49%;新建52座粮食烘干设施,增加311万吨粮食年烘干能力,增强了行业的产业竞争能力。
2.粮食加工业现状。北大荒粮食集团共有719家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共有资产总额高达189.9亿元,加工能力2278万吨,“十二五”五年间,粮油加工能力年增长11%;平均增加值38.89%,随着粮食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已形成水稻产业加工带、大豆产业加工带和麦类产业加工带及其加工集聚区,分布于齐齐哈尔、红兴隆、绥化、宝泉岭、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等管理局。
(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北大荒集团的粮食进入市场主要是以原粮和成品粮两种方式。一是原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主要与陕西、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粮食主销区的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每年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在200亿斤以上。二是成品粮市场的体系建设现状。北大荒集团在两广、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已建成三级分销网络,设立零售网点23000多处。
二、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业产量与效益矛盾突出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有效解决粮食产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这样导致在粮食生产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粮食产量与其效益和品质的矛盾恶化。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没有站在国家的大角度,没有从宏观上保持并适当增长一定规模的产量,没有维护好国家的粮食安全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北大荒粮食集团没有从客观上保证粮食的品质不断优化提升,而是不断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违背了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战略基地”所应当具备的功能和效益。
(二)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从计划经济成立并成长的北大荒粮食集团又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逐步完成了单一的粮食生产组织向市场经济组织的转变,经过这样的转变,使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烘干能力严重缺乏。目前北大荒的粮食烘干能力远远供不上粮食的生产量,另外粮食烘干设备陈旧,生产能力较弱;二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仓储能力严重缺乏。粮食仓库不但较小,而且仓库陈旧,空调设施不全,安全措施没有可靠保障;三是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运输渠道严重短缺。北大荒的粮食运输主要靠铁路,但是目前粮食的铁路运输极其缺乏,即使有少量铁路运输,但其运力不足,并且运价也较高。
(三)粮食产业管理机制缺失
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管理机制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其体制和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在北大荒粮食集团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粮食产业的产业层次还是低端水平,其组织管理水平和战略管理水平还很低;二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人才管理和建设还很低端,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其人才队伍建设、调用和配套的激励政策还没有完善;三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管理机制严重缺失。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的手段、策略和人才还非常短缺,严重影响北大荒粮食集团的粮食生产。
三、促进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作为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首要政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坚持走“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方向,在“北大荒之路”上应当确保“三大安全”政策。一是粮食安全政策。北大荒集团应当不断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商品粮,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基地,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政策。不断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粮食集团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不断为出口粮食产品服务,逐步建立我国最大的绿色安全食品产业基地。三是生态安全政策。不断拓宽粮食绿色生态空间,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湿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等,维护绿色生态平衡。要坚持北大荒粮食产业的“三大安全”政策,就必须全面服从于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使粮食、食品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二)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政策
粮食产业作为北大荒粮食集团的主导产业,应当不断完善粮食产业的产业政策,不断推进粮食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环境协调政策。在发展粮食产业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要有效处理好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不断创造良好环境,为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通过采用适当的财政、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不断扶植粮食产业发展,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上游基础产业政策。粮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需要上游基础产业提供前置性安排,防止受基础产业制约;四是进一步完善技术引导政策。根据北大荒粮食集团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引导政策扶植。
(三)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政策
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的加工产业对整个粮食产业链的发展作用重大,北大荒集团应当立足市场资源,借鉴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全面提升北大荒粮食产业的加工政策。一是全面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北大荒粮食产业法人治理结构,集中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不断加强粮食产业市场营销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北大荒粮食集团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管理能力和手段,努力构筑高端加工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不断创新,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深化和延伸北大荒粮食产业加工的产业链条。不断以高端产业为目标,构筑粮食加工产业链条。
(四)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
粮食产业发展需要靠优秀人才支撑,但是目前北大荒粮食集团熟知市场经济规律,具备现代管理经验的人才急缺,没有形成支撑北大荒粮食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针对北大荒粮食集团粮食产业人才发展的现实状况,应当建设北大荒粮食产业人才政策。一是大力培养战略性层次的人才。战略性层次人才作用非常巨大,不仅可以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而且能够有效实现粮食产业的持续增长。战略层次人才可以有效执行组织的战略,这也要求战略层次人才应当尊重知识,北大荒粮食集团应当尊重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培养战略层次人才的有效机制,不断激励人才斗志。二是大力培养策略性层次的人才。策略性人才针对的是中层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战略的执行力。三是大力培养基层层次的人才。重点做好从业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参 考 文 献]
[1]孟强.北大荒集团粮食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0)
[2]王岩.北大荒集团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营销现状[J].农场经济管理,2014(10)
[3]金建.向大农业和高端产业转变――北大荒集团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J].农场经济管理,2014(8)
[4]战双城.北大荒集团:规范管理创粮企航母[J].黑龙江粮食,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