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校园暴力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媒体报道的各类校园暴力事件情节恶劣,令人震惊。一些施暴者为了炫耀或其他原因,还将视频传到网络上。违法者的嚣张令我们深思,校园暴力伤害为什么频繁发生?
首先,法制不健全,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成本低是首要原因。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存在部分条款滞后、在实施过程中操作性较差等缺陷。对校园暴力的制约过于落后,打击偏轻,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缺乏快速有效的举报和救助途径,缺少有效的预防、发现、报告和处置的一整套制度。缺少可操作的有关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条款,对于伤害未成年人的许多行为,没有明确定罪,导致绝大部分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根据法制网舆情中心的调查,1-5月媒体报道的事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涉事者负刑事责任。
其次,在社会发生飞速变化的背景下,崇尚权力、武力,崇拜金钱的一些观念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网络、影视、书籍中的暴力手段被包装和美化,很多学生欣赏暴力并沉溺于暴力游戏,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帮派行为,在校园内为非作歹。甚至有一些施暴者看到网络上的校园暴力视频后产生了炫耀和攀比心理,导致校园暴力升级。
第三,学校教育过度重视智育,在管理中对校园暴力缺乏足够重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忽视德育、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偏差。加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压力较大,一些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容易在压力下产生对校园和同学的对立情绪,在行为上更易出现攻击性。也有一些学校管理混乱,校风校纪涣散,学生容易染上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的恶习;一些学校将校园暴力看作学生之间的普通摩擦,重视不足,从而导致其愈演愈烈。
为此,我们建议: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和改进学校教育三管齐下,有效遏制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发生。
第一,增强法律中关于校园暴力伤害的条文的可操作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校园暴力猖獗,各州通过修法对参与校园暴力的青少年加强了刑事惩罚,特别是为打击群体犯罪,所有参与者都要“连坐”判罪。即使涉及校园暴力案件的青少年未满18周岁,如果后果严重并且有前科,也可以当作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按成人犯罪定案、量刑,从而有效遏制了校园暴力。建议参考这一做法,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相关法律,对校园安全的内容予以明确具体化,把遏制校园暴力纳入校园安全范畴;对校园侵害情节恶劣者依法判处严刑,对于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也要做出更细化的规定,便于各地司法机关在惩治该类行为时有统一标准;适当提前刑事责任年龄;同时加大校园法制宣传,加强中小学教师法律知识培训与考核,编织未成年人免遭校园暴力侵害的安全防护网。
第二,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对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和报道。全面实行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严禁在面向未成年人的作品和游戏中出现暴力情节。对暴力等不良社会现象的报道要实施严格审查制度,严禁过分曝光暴力细节。
篇2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中小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暴力定义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从医学的角度对校园暴力做出了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简而言之,和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界定为校园暴力。由于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叙述的是中小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欺凌行为。
2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2.1家庭原因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上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家长在各种矛盾与利益的选择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秉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而长期处于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国内有调查显示,当家庭中出现亲密伴侣暴力时,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攻击等适应方面的问题。而儿童一旦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就可能引发问题行为。国内学者李涛等发现,儿童社会适应的不良通常表现为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攻击、违纪、多动等违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行为;内化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发生在个体内部的消极情绪问题。
2.2暴力传媒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新的传媒方式正在不断滋长。生长于新世纪时期的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新兴媒介的影响,这些新兴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和网络游戏等。由于电视电影节目良莠不齐,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并没有发展完全,因此观看这些电视暴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这些节目的替代强化,将自己代入电视节目,容易幻想自己就是电视中的暴力人物,潜移默化地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攻击行为。而相较于电影电视中的角色,电子游戏中游戏者可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属于直接强化,即游戏者如果表现出攻击性就会得到奖赏,这种对暴力的直接参与强化了攻击行为,将使攻击行为增加。因此网络暴力游戏是诱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3学校原因
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轻德育重智育,一昧地教书却忽略了育人。缺乏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使学生只注重成绩,忽视自己道德建设。而学校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不作橐彩堑贾滦T氨┝ο窒舐沤不止的原因之一。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有些学校为了维护政绩形象,秉持“家丑不外传”的观念,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低调处理,将欺凌行为简单的定义为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因此不但不为受害学生讨回公道,还积极做受害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不追究到底。有很多受害学生和家长由于不想招惹更多麻烦,往往选择接受道歉或者隐忍转校,对施暴者的追究往往也不了了之,这无疑会纵容和强化施暴者“恃强凌弱”的思维和行为。
2.4政府原因
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及相关政策,没有形成有效而又明确的依据来认定“校园欺凌”事件,使得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经常会不了了之。而受《未成年保护法》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上都会从轻处理,或是由家长带回去教育。因此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没有明确保护暴力受害者的法律,以及由于对未成年犯罪的宽大处理,使得施暴者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惩罚。特别是对于处于十四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无责任能力,因此在违法犯罪后不会被判刑,只是让家长领回家教育。这使得很多受害者家长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情况下,会鼓励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校园暴力,而这种方式无疑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3校园暴力的防治
3.1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却也是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情绪特征及其控制机制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父母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负性养育方式越多,其子女有更高的愤怒情绪,并容易在特定情境中向外表达。因此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耐心引导而不是拳打脚踢。平时要注重于孩子进行交流,关心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对待孩子所遇到的困扰能及时知晓,与孩子保持沟通,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化家庭。而对待家庭内部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问题,可采取系统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对改善青少年家庭环境、减少青少年家庭内的暴力行为有协助作用。有利于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2媒介方面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感、培养社会支持体系和应对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电视媒体和电子游戏诱惑,试图使用虚拟世界作为替代来缓解现实中的社交问题。青少年学生很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抑郁不得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与同学关系紧张淡漠才沉迷网络。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交往中体验乐趣意义,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依赖。而对于一些沉迷网络游戏不能立即抵制诱惑的青少年,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亲社会视频游戏。通过亲社会这一游戏使其远离暴力游戏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亲社会行为纳入自己的意识,减少暴力行为。已有研究显示,亲社会视频游戏会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青少年的攻击。
3.3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定期督促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欺凌行为的界定与后果,并且可通过小品、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体验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内心感受。定期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热爱生命,敬重生命,同时能够懂法、守法、用法。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并将学校心理辅导机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找到地方去解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与学生多加接触,留心有异常情绪的学生,及时的给他们心理帮助和辅导。同时应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方面的意识,教给学生对遇到暴力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不至于孤立无援。由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时注重对孩子进行自信心及社交能力训练,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产生自信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4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校园安全立法工作,完善校园暴力立法行为。健全暴力行为惩治制度,让欺凌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被欺凌的孩子起来反抗。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工读学校,对那些有暴力行为,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但是不至于送入少管所的青少年,送入工读学校就读。在工读学校应该进行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处于学习黄金期的青少年不至于荒废学业,同时建立职业教育,让青少年在工x学校里学会一技之长,这样以后进入社会,能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至于无所事事。更要进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能够真正的懂法、守法、用法,明确法律的界限。
4小结
校园暴力的频发,我们不能集中于哪一方面的过错,也不能忽视每一个方面的原因。对校园暴力的杜绝与预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就能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还孩子一个清平世界。
参考文献
[1] 秦秀清,朱双燕.论校园暴力的类型及主体特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11,24(1):32-34.
[2] 李涛,徐振兴,等.亲密伴侣暴力中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48-1456.
[3] 邵阳,谢斌.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篇3
关键词:欺凌;普遍性;成因;危害;干预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
关于欺凌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欺凌是力量较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力量较弱者重复进行的攻击,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而人员高度集中的学校,必然成了欺凌滋生的土壤。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校园欺凌愈演愈烈,很多行为由欺凌变成了暴力,由此校园欺凌才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
(二)欺凌的类型
关于欺凌的分类,心理学上把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主要包括直接的身体欺凌(即欺凌者用身体上的动作直接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攻击)和直接的言语欺凌(即欺凌者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攻击);间接欺凌主要是指通过某种中介手段来达到伤害对方的目的,如运用人际关系或关系网络来孤立、冷落受欺凌者等形式给受欺凌者以精神上的打击。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将欺凌视频或受欺凌人的行为公布在网络上为特征的网络欺凌也成为一种主要方式。
二、校@欺凌的成因
学生的生长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所处的三大环境,耳濡目染,其思想和行为会或多或少会受到环境的一些影响。
(一)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也是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多数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使孩子形成了“唯我独尊”,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惯。困难面前他们或是躲避退让、忍气吞声,或是恼羞成怒,不计后果。单亲家庭中的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原有的温馨和关爱,可能会形成攻击性较强的性格或回避型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曾经被殴打,则他们长大后也会如法炮制,误认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在他们看来,这是对自己父母不满的一种发泄和释放。
(二)学校因素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久,但是迫于升学压力,几乎所有学校仍然将智育放在的第一位,而忽视德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从领导到班主任都普遍缺乏防微杜渐的意识,往往是欺凌事件发生了,才逐步调查出一些细枝末节,而这些看似渺小的“嫩芽”长大的过程,除了学生有所察觉,几乎没有成年人知道。太多的因素在暗中长时间发酵,才最终酝酿出幕幕悲剧。
(三)社会环境
当今的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时期,各种外界的不良信息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进入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这些媒介所渲染的暴力行为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着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当孩子的眼里有伤疤,看世界才会残缺;欺凌一次次在校园发生,这意味着成人世界的不美好投射给孩子太多的阴影。诸多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归根到底必须先从反思和检讨成人社会的缺失开始!
(四)立法缺失问题
立法的缺失问题是国内校园暴力不断发生,始终也无以得到遏制的真正原因。对欺凌者的各种欺凌仅仅停留在道德批判层次是远远不够的。支持制定有关反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对校园暴力的相关条文,司法机关及时介入校园暴力事件,提前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根据情况对施暴者定罪量刑,对监护人做出连带处罚,以法律手段有效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校园欺凌现象的危害
无论对于被欺凌者还是欺凌者,其危害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欺凌事件中,受欺凌者大多处于弱势,他们通常采取逃避、退缩、忍让等方式。根据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受欺凌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等症状,以至于不能专心于学业;一些应激能力较弱,敏感性较强的学生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妥善处理欺凌事件带来的影响,长期处在情绪不稳定、心情压抑的状态,久而久之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对于欺凌者,学生时期的欺凌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行为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严重,甚至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若不及时干预,任其发展,将来出现严重暴力行为乃至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也会极高。
四、干预: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方面
1.做文明家长,杜绝家庭暴力,努力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主要是通过强化与观察模仿两种机制来完成。家庭环境的不良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也必然会产生一些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后果。例如,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极端,长期的负面环境使他们更可能成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前者把暴力看做一种情绪发泄,遇到问题后,不去寻找其他的解决渠道而是想当然地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后者则是在形成了唯唯诺诺的心理,认为被暴力是正常的,不敢反对,不敢向老师或其他人求助。以致屡次被欺。因此,家长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
2.加强学校与家长联系,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家长首先要善于捕捉孩子欺凌他人或遭受欺凌的迹象。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家长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了解情况,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安抚。例如,告诉受欺凌者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反映,大胆说出自己的委屈,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或躲避;警告欺凌者这种行为是错误的,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导致犯罪,可选择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学校方面
1.引起重视,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普及
学校首先应当引起重视,把预防欺凌现象的发生作为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很多学校是每周一个主题,但周周都在换,实际上根本起不到什么教育作用。一节感恩班会也只是让学生给家长端了一盆洗脚水,仅此而已。若想从根本上根除某一问题,稳固一个观念或培养一种习惯,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欺凌者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冲动性,不让冲动的情感动作化,引导他们当出现紧张或愤怒的情绪时,可以用跑步、打球等活动代替,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以及换位思考,在其身上模拟侵犯动作,使其设身处地体验受欺凌者的痛苦,从而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针对受欺凌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受欺凌者表达出自己内心压抑的消极情绪,防止这种情绪走向极端化,认识到自己受欺凌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树立改变现状的信心。
3. 学校、社会、家庭合力,齐抓共管“后进生”
对学校和执法部门而言,学校要积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他们现有了点滴的进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题大做”,公开表扬, 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立足点。同时还要加强法制教育,针对学校出现的问题,请派出所给学生上专题法制课,与当地政府联合召开后进生及其家长的座谈会;和执法部门增强联系,严惩社会不良分子对在校学生的骚扰,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社会方面
建议广电部门严格审核机制,将非暴力的、适合中小学生收看的电视节目呈现给他们;同时呼吁执法部门着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室等场所的治理,最大限度地切断中小学生模仿不良行为的渠道。
综上,杜绝校园欺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尽力减小其危害。而且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不是哪一个教师或班主任能够单独完成的任务。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个班级的班主任应该负全责。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育、教学的组织和运作方式,都需要有根本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朱 瑾.校园受欺负学生的心理分析与干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
篇4
中小学教学建筑是少年儿童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在中国人传统的亲情观念中,儿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常在教学建筑中进行学习和其他活动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能否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是对这个教学建筑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一个重要考验。随着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加得深入人心,很多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建筑。
然而,国内外的许多建筑在设计上大多注重于结构承载力和结构安全方面的考虑,往往忽视了对建筑构造和建筑空间的设计,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生在教学楼内出现的安全事故不是由于建筑结构的不牢靠,而是由于建筑交通空间设计的不合理、施工中忽视了建筑构造、管理和使用上疏于安全交通和疏散的考虑、擅自改造建筑使得建筑丧失了原有的安全保障。
建筑的交通空间主要包括水平交通空间系统和垂直交通空间系统两大类,水平交通空间系统主要包括走廊、门厅、过厅等,主要用来联系同一楼层的各个房间;垂直交通空间系统包括楼梯、电梯等,主要用来联系不同楼层。
根据笔者的社会调研中搜集的很多资料总结得知,很多中小学生在教学楼内的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上学、放学、课间的时候,而发生的地点大多在教学楼内的交通空间,这些常见的安全事故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
1.在建筑空间通行时发生的伤害问题。中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行为心理特点,喜欢在课间追逐打闹,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建筑空间范围内的柱、门窗、栏杆扶手、楼梯踏步、窗台板等建筑构件以及垃圾桶、开水柜、暖气片(管)、消防管等建筑设备给刮伤、撞伤、绊倒摔伤。在人流集中拥挤的时间段,很多践踏、跌落事故也是由于建筑交通空间内细节设计的不合理而造成的。
2.交通空间内的视线死角成为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位置。楼梯间的底层、顶层及门扇背后,这些部位往往由于视线隐蔽、很少有人经过而成为预防校园暴力的盲区。
3.建筑交通空间内的设备被破坏、空间被占用而造成安全隐患。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道德不健全的学生,还有不懂建筑科学的学校管理人员。例如走廊里的消防灯箱被学生破坏、顽皮的学生在栏杆和管道绑上绊脚绳、管理人员在走廊和楼梯间内乱堆乱放物品占用空间、勤杂人员为了方便将防火门自闭系统破坏等。
4.学生做出危险行为。受影视、小说等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之危险意识淡薄、虚荣心驱使,学生会做出很多的危险举动,例如有的学生下楼时想象自己是跑酷运动高手在楼梯上越级跳跃、有的学生坐在楼梯扶手上打滑梯、有的学生在走廊里想象自己是灌篮高手跳跃起来拍打悬吊的灯具设备、还有的学生在挑廊栏杆外侧悬空部位行走,这些危险的行为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是恶性伤亡事故。
以上各类事故都是由于教学楼的建筑空间在设计时忽略了安全考虑而导致的,笔者认为建筑设计人员不应该完全寄希望于学校的严格管理,而是多考虑中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及其身体条件,在细节设计上采取措施,避免这些悲剧的出现。根据笔者对建筑交通空间细节设计的研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上述安全事故:
1.针对学生在建筑空间内发生的刮蹭事故,可通过设计让建筑空间畅通无阻。例如在设计中将柱不至于建筑交通空间意外,或者将柱设计成圆形或多棱柱形;在走廊的侧墙内预留比垃圾桶略大的洞口用来放置垃圾桶、开水柜、暖气片、消火栓等设备;将窗台板边角部位设置成圆角,挑出部分打磨光滑;尽量将窗台宽度设计得接近或大于窗扇宽度,以避免窗扇伸入走廊或楼梯间等建筑交通空间;房间门的开启要避免妨碍学生通行,使用人数较少的房间门可改成内开门。
2.不留视线死角。消防管道、采暖管道的立管设置在门后,并且用板材将立管围护上,使学生不能进入门后这种狭小的空间;将楼梯最下层楼梯平台下的空间设置成为仓库等辅助房间,用墙板将这部分空间与走廊隔离开来,或者将这个位置设计成为一个开放的出入口,如下图所示;楼梯间顶部空间如果必须设计成屋顶出入口,则宜用可自动开启的消防门将其隔离开来,在日常中阻拦学生进入这片管理盲区;走廊的尽段应设置教师办公室,不把卫生间设置在走廊尽段,因为走廊和卫生间都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易发区域,把卫生间设置在经常有人通行的走廊中间,可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之间的欺凌,而教师办公室设置在走廊尽段也对校园暴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避免破坏,加强管理。在走廊内设置相关的设备要避免被学生破坏,例如将建筑交通空间的各类开关设置在办公室或相关的电控室内;在发挥本身作用的前提下,走廊、楼梯间内的灯具、灯箱等设备要尽量设置在顶棚或墙面以内,既减少灰尘堆积,又避免被学生损坏;对采暖管道、消防管道用合适板材进行封闭处理;在教学建筑建造完工并交付使用时,对使用给予合理完善的建议说明,由校方加强对管理人员、勤杂人员的教育,使得建筑交通空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篇5
[关键词]极端校园暴力;教育反思;学生教师;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3 5
[文献标识码]A
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暴力行为和教育对策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暴力行为的分析必须考虑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要和特点、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一)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期处于身心发展变化最剧烈的阶段,心理发展表现出四个典型特点:(1)过渡性。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迅速但不够稳定,很多方面兼具童年期的幼稚和成年期的成熟;(2)动荡性。青少年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矛盾,容易产生品行问题和违法犯罪;(3)社会性。青少年在认识方面开始从关心自身到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判断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与问题;(4)闭锁性,内心世界从开放转向闭锁,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提示了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突发性,但是如果及时发现,可以防止暴力的发生。
青少年的暴力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差异,由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Tolan&Guerra(1994)关于暴力行为的分类有一定的代表性:(1)情景性暴力行为(Situational violence),与特定的情景因素相关,如多次社会性应激,情绪波动、使用武器或药物等; (2)关系性暴力行为(Relationship violence),发生于连续性的人际关系突然中断,特别是亲密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断;(3)故意破坏性暴力行为(Pedatory violence),与有意为达到一个目标或一种犯罪行为有关,如抢劫或团伙犯罪;(4)精神病理性暴力行为(Psychopathologicalviolence),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心理创伤相关的严重病理的并发症。那么针对教师的暴力行为可以划归哪些类型呢?笔者初步分析了2004年至2008年的6起学生弑师事件,发现主要是情景性暴力和关系性暴力。也就是说,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暴力行为与情绪波动、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冲突有关。青少年的情绪社会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情感丰富强烈,但情感的两极性明显,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还不稳定。青少年的情绪如果因为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产生波动,可能诱发攻击行为甚至是严重的暴力行为。发生关于儿童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研究也表明,在定义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各种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期的主要关系包括以亲子关系为核心家庭关系,以及以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为主的其他社会关系。一旦社会关系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冲突或中断的时候,很可能诱发攻击行为或暴力行为。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情绪、人际关系问题。但是在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就心理发展而言,教育者不能只关心青少年的情绪和人际关系,还应当关注青少年学生整体的心理发展。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成功地适应中学生活、学业成绩(学习更高级的教育或工作所需的技能)、参加课外活动(如体育,俱乐部)、与同性和异性建立友谊、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感。其中,同一性的发展涉及到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根据Erickson的观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所谓同一性指个体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克服这种危机能形成“忠诚品质”,即“不管在价值体系中存在着矛盾,仍然忠于自己内心的实验的能力。”而随着教育年限的延长,大学阶段称为人生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包括:学习仍然是重要的任务,为未来职业生涯作准备;爱与被爱的需要;适应生活转变;性心理适应;发展健全的人格。其中,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向亲密对孤独的转化期。根据Erickson的观点,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克服这种危机能形成“忠诚品质”同一性的人才敢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这要将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在一起,这包含了牺牲和让步。克服这种危机能形成“爱的品质”,即“爱是一种永远抑制由遗传而导致对立而永久的相互奉献精神。”
(二)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讨论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方面,强调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要考虑个体的发展特征,即因材施教。教育和学生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似乎过多地关注了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对于教育理念关注较少,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关注就更少了。为了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我们要反思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学科教育同道德教育的关系、因材施教等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反思教什么和怎么教,还要反思教育价值是什么和为什么教。
首先,教育要做到关注学生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统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对于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把社会核心价值传递给下一代,但是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有些模糊,导致教育目标出现偏差。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社会化的规律。因此,学校教育不能迷失其本来的目的和价值。关于学校教育目的和价值,笔者认为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过分强调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育目标的功利化,过分关注升学、就业等功利性目标,偏离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如果割裂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学校教育是无法达成其预期目标的。因此,一方面,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特点,制定适当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能真正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其次,教育要处理好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学科教育通常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也包括情感和道德目标。学科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德育不仅是班主任或德育老师的职责,更是学科教师的任务,要渗透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
第三,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不仅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重要方法。因材施教不是单纯考虑如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强调要充分评估学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设定适当的教育目标,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见,因材施教特别重视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还有一点特别要强调,在讨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预防时,关注更多的是“差生”或“问题青少年”,忽略了其他潜在的攻击行为学生,还要关注其他学生,或者说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到,弑师事件中的学生并非都是差生,部分学生不引人注目,甚至平时表现不错。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同学与教师的忽视、歧视或排斥的态度、个人情绪波动、师生关系冲突等在学生暴力行为发生中的影响。
二、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暴力行为和教育对策
教师作为学生极端暴力事件受害者,其专业角色和发展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其中很多问题需要放在师生关系的范畴中讨论。这里主要讨论教师专业化和威信两个问题。
(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伴随这一历程的是教师专业内涵的持续改变,包括:发展专业知识,即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和更新一般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任教学科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即教师必须掌握和熟练教学技能;健全专业情意,即教师必须梳理专业理想,养成专业情操,调适专业性向和建立专业自我。比较成熟的教师,能够坚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的责任;行为表现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同样重要,还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成熟的教师既要做一个学科专家,也要做一个教育专家;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为了预防学生针对教师的极端暴力行为,笔者对教师有三点建议。
第一,教师要采用正面的教育方法。正面教育的有效性远高于惩戒,这已经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到证实。应该说,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因为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中,教师相对处于强势。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部分教师可能对正面教育方法的重视不够。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正面教育尤其重要,惩戒式的负面教育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师生冲突。
第二,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沟通策略。沟通是为了建立和维护融洽关系。就与青少年的沟通策略而言,教师特别要注意:想用一条通用信息说服所有学生是不切实际的;不断总结和反省可以提高沟通策略;养成倾听的态度和习惯,听比说有时更重要。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技巧,审慎地发表过激的不恰当言论,避免给学生造成挫折从而导致攻击行为。
第三,教师要掌握必要的危机应对策略。教师既要预防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的危机事件,也要能及时评估和应对危机事件,努力做到转危为安。事后的危机干预中,应当及时澄清事实,避免无端猜测导致误解或恐慌。对于一件社会性事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论,但这种评论应当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认识。一旦失去事实依据,评论可能出现偏激或夸大严重性的倾向,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导致更多的极端行为。
(二)教师威信树立和维护
教师的威信是指由于教师的资历、声望、才能与品德等因素构成的优秀品质而使学生产生的尊重和信赖。教师的威信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树立和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师威信的树立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是教师建立威信的基础。第二,教师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用权威代替威信,靠强权建立不平等师生关系的教师,并不能在学生心目中真正建立威信。威信是在长期的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建立起来的。第三,教师应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风、端庄的仪表影响学生。教师要维护威信,就要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德才兼备的教师和以身作则的教师,积极发展自己的道德及心理品质、业务能力,应注意自身角色和身份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不失教师身份与言行,维护教师的威信。
三、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暴力行为和教育对策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生活中主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管理漏洞、教育方法失误、教育资源短缺、素质教育形式化和工读教育尴尬等方面的缺失与青少年犯罪有关。许多研究表明,学校教育中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及其社会化,在青少年中犯罪预防中有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针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涉及的是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冲突,是师生关系冲突的极端形式。
(一)师生关系中的冲突与暴力行为
师生关系的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师生冲突的表现形式有四种:(1)内隐性冲突。隐性冲突是一种内向性的退缩行动,如“敢怒不敢言”;(2)非现实性冲突,以表达敌对情绪,发泄不满本身为目的;(3)一般冲突,对立不严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威地位控制整个局面;(4)对抗冲突,是人在精神紧张时的一种宣泄,若不控制,双方僵持下去将会产生恶劣的后果,有时会出现过激言语或行为,对师生关系造成深重的破坏性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中学生,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价值选择的冲突,一项对当前海口市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研究发现,尽管中学师生关系总体呈现良性发展状态,近1/3的学生与老师发生过冲突。
那么,什么原因引起了师生的冲突以至严重的暴力事件呢?有研究者认为,师生地位的不对等与教师权利的滥用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冲突。法律中的教师权利和现实中的教师权利不一致,可能使本应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变成了教师处于支配地位的师生关系。《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其中,与处理师生关系有关的教师权利包括:第一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即教育教学权”;第三条“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测评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即管理学生权”。这两个条款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学生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通常情况下,学生认可法律赋予教师权利并接受教师所处的支配地位。青少年学生因为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容易发生师生冲突,但很少发生言语和躯体攻击行为。法律在赋予教师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义务。就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说,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但是,现实中的教师权利往往是单向的,学生处于一种被管理和别支配的地位,而传统的“尊师重教”观念给教师权利提供了一个现实的依据。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可能过度使用了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学生的权利。教师的过激言语或“惩戒”可能被学生认为是对自己权利的侵犯,从而引发冲突,甚至激烈的对抗。
还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转型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核心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价值观,增加了追求财富、成功和实现欲求的价值观。甚至有
人认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正从社会取向变成个人取向。事实上,社会转型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并存的过程中,但多种价值发生激烈的碰撞,容易产生冲突,包括师生关系的冲突。传统的师生关系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尊师重教”取向逐步向以学生中心的“促进发展”取向转变,应该说,教师和学生都没有适应。
从教师的权利滥用观点来看,需要接受法制教育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教师。教师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至少应包括:教师具备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保护。只有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清楚自己权利的限制以及应尽的义务,清除学生的权利以及如何保护学生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共同适应社会转型带来各种冲突。肖伟认为,青少年犯罪现象的预防重点集中于对不同价值追求的平等尊重和平等保障上,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家庭教育应当尊重青少年个性自由发展,而不是压抑个性的发展;对学校进行多元化改革,不再过分追求升学教育,转向对社会合理价值和信仰的追求,避免青少年采取过激手段实现与社会不相容的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必须重塑,在全社会形成对多元价值、多元职业追求的尊重和认同。
(二)应对师生冲突的策略
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合作关系,发生冲突是难免的,重要的是积极应对师生冲突。有一项研究得到的结果很有意思,教师和学生在应对冲突时采取的策略基本上是一致的:高中学生处理冲突的策略主要是“合作”、“回避”,其次采用“妥协”、“迁就”、最少采用的是“竞争”;教师处理冲突的策略主要也是“合作”、“回避”,其次采用“迁就”、“妥协”、最少采用的是“竞争”。这说明学生和教师在处理冲突的时候还是愿意“合作”或者“回避”,采用竞争导致的极端冲突行为很少见。可见,处理师生冲突关键还在于合作。
师生关系的互动既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对立的一面,但是,教师在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减少并化解师生冲突中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相对强势地位,有一定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主动化解冲突,而不是被动地等到矛盾激化、或者回避冲突、或者让学生解决冲突。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理性的师生关系是预防师生冲突的关键。师生关系理性程度越高,教师权利的使用越趋向于合理,越不易产生师生冲突,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要更具有理性,在“选择取向”、“价值标准”、“角色关系”、“行为动机”、和“学生评价”等五方面应有所改变。
篇6
关键词:瑞典;校园欺凌;立法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03-04
校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社会问题,因其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引起各国普遍关注,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1]。瑞典将校园欺凌界定为学校的学生经常对其他同学实施排挤、暴力、侮辱、歧视、谐戏、嫌弃、破坏持有物品、诽谤、监禁等致使其身体或精神受到损害的行为。瑞典1993年修改《学校法》时,规定了教师有预防校园欺凌的义务,以防止任何形态的欺凌行为对学生造成侵害。《学校法》规定,为确保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以及健康成长,必须保障学生拥有能够安全学习的环境。学校的教育活动应当秉承民主主义价值观、人的生命不可侵犯、尊重个人自由和尊严、所有人平等、相互协作等理念。2010年瑞典全面修改《学校法》,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和规制制度,规定了教师和校长对欺凌行为有报告义务及法律责任,明确了国家学校监督团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的作用。为落实《学校法》,瑞典教育部设立校园欺凌预防项目,学校可全部或部分实施这些项目,教育部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瑞典校园欺凌立法和实施项目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预防和规制校园欺凌方面,我国有必要借鉴瑞典的立法和实务经验,构筑我国校园欺凌预防和规制制度。
一、学校、教师和有关机关对校园欺凌的法定职责
《学校法》的预防校园欺凌制度适用于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所有学校。该法规定,学校经营者以及教职员工有义务防止学生遭受欺凌,学校经营者必须每年制订详细的《禁止校园欺凌计划》,规划第二年将着手实施的具体措施。在新的一年开始阶段,须对上一年度相关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实施效果进行说明。同样的要求是,教育部也必须定期对全国学校的校园欺凌预防和规制措施进行调查,评估实施效果,并分析各种措施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法》特别强化了教育机构的报告义务,规定教师以及其他员工发现欺凌现象时,有义务向校长报告,校长应当立即向学校经营者报告,收到报告的经营者必须及时进行事实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欺凌行为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学校经营者防止和规制校园欺凌行为属于法定责任,但他们往往因缺乏获知欺凌行为的相关信息而难以采取措施,因此,立法上赋予了教师、校长等的通报义务。《学校法》还规定教师和学校经营者对协助事实调查的学生,或者对教师和校长违反通报义务而进行告发或提出申诉的学生不得实施报复行为。
教师、校长、学校经营者违反报告以及事实调查义务,致使欺凌行为给学生造成损害的,学校经营者应当给予损害赔偿,损害赔偿额由法院根据损害程度进行认定;违反立法上的其他义务造成损害也应给予补偿,只有侵害是轻微的或者并未实施报复行为的才免于赔偿。在此类诉讼中,即使受害的学生败诉,只要当初时有合理的理由,也可无需承担胜诉者的诉讼费用,甚至法院还可以令学校经营者承担败诉者的诉讼费用。立法上减轻者的证明责任,者只需提出遭受了欺凌行为或者受到学校一方的报复这些大致事实即可,学校经营者则必须对不存在欺凌行为或报复行为负担举证责任。从《学校法》的规定来看,学校承担欺凌行为的损害赔偿责任遵循无过错原则,只要学校未能防止欺凌现象的发生就应承担责任,而不看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学校方面不能以尽到管理职责为由进行抗辩。
《学校法》对国家学校监督团在预防和规制校园欺凌方面的作用也进行了规定。国家学校监督团是独立于教育部的机构,其任务是对学校经营方面的效率以及教育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并进行评估,对小学至高中阶段的私立学校的建立作出许可[2]。该机构有权基于评估结果对学校经营者提出劝告和建议,令其修正有关问题。当学校经营者不按照要求修正错误时,该机构可以作出罚款的决定,甚至可以对私立学校给予取消办学资格的处罚。国家学校监督团设置幼儿及学生监督官(barn och elev ombudet),监督官主要职责是保护幼儿及学生的人权。监督官有权对学校发出防止校园欺凌的劝告,当发生欺凌事件时,可以提出应对欺凌行为的措施。监督官还与地方自治团体进行合作,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此外,监督官还有权受理关于校园欺凌的申告,并对此进行调查。在征得被欺凌者同意后,幼儿及学生监督官可以以学校经营者为被告代替学生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如果被欺凌者不满16岁,诉讼应征得其父母的同意。
二、对欺凌行为实施者的规诫措施
《学校法》规定,教师和校长在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为了规制相关行为可采取符合法律规定的各种规诫措施,但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均应制作书面记录。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给予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规诫措施是为了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从有效的对策角度来看,与其把对学生的处罚作为主要手段,倒不如强化学校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基于这一理念,瑞典对欺凌行为实施者的规诫措施更为人性化。
基础学校、萨米人学校、基础养护学校、特殊学校、高中学校、高等养护学校可以令在班级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退出教室,直至授课结束。上述学校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监督下,令其放学后留在学校最长一个小时,或者提前一小时到校。经调查后确认存在欺凌行为的学生,校长可以提出书面警告,警告书中必须写明如果不停止欺凌行为将采取的措施,该警告内容必须告知学生的监护人。
对于6岁生的学前班、萨米人学校、基础学校、基础养护学校、特殊学校、高中学校以及高等养护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采取有关措施未见效果、或者出于保护其他学生安全学习的需要,校长可以对其采取调换班级或者在该校其他场所授课之措施,并通知监护人。不过,这一措施实施的时间最长不超过4周。在前一措施无效或者无法实施前一措施时,校长可令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暂时转学,但必须与转入学校的校长进行商议并通知监护人,暂时转学措施最长不超过4周。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特殊学校以及萨米人学校,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校长可以作出暂时停学的决定:第一,出于保护其他学生安全学习的需要有必要给予停学处分;第二,学校在采取有关措施后仍然无法制止欺凌行为;第三,对停学的学生耽误的课程能够进行补课。停学处分的目的主要是在停学期间考虑要采取其他何种措施更为有效,因此,停学处分不得随意适用,并且一次不得超过1周,半年内不得实施2次以上。在作出停学决定前,必须为学生的监护人提供陈述意见的机会,若学生不满18岁,必须将决定通知社会福利委员会。停学期间学生的监护责任归于父母,不过,学校必须对停学学生的补课进行合理安排,不得耽误学生的学习。
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学校、高等养护学校以及以移民为教育对象的瑞典语教育学校,对于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校长也可令其停学(停学决定应当立即生效),停学措施原则上不得超过2周,只有在停学时间短无法达到规制欺凌行为的目的,或出于其他需要应当延长的,才可延长停学时间,不过半年内停学不得超过3次。同样,这种停学需将有关决定通知监护人和社会福利委员会。
三、学校实施的欺凌行为预防项目
对校园暴力进行事先预防,将其制止于萌芽状态,远比事态发生后采取临时救济措施更为重要,这已被国外学者所公认[3]。1993年的校园欺凌立法要求教育行政机构制订欺凌预防对策,以使校园欺凌法制得到有效落实。从1993年开始,瑞典逐渐在全国的学校实施教育部的“校园欺凌预防项目”。该项目的实践性目标是:第一,提高欺凌行为的问题意识,积累应对知识;第二,构建学生的父母与教师之间积极且真挚的协作关系;第三,创制明确的欺凌行为预防规则;第四,强化对被害人的保护。基于上述目标,教育部要求学校从学校层面、班级层面、个人层面实施综合的对策。
在学校层面,召开由校长、教师、心理学家、社会福祉学家、学生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全校会议,研讨校园欺凌问题,制订长期预防计划。学校完善课间和午休时的监督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度过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发现欺凌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设置校园欺凌热线电话,为遭受欺凌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进行心理治疗,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由家长、学生和教师共同研讨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教师之间结成预防和应对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
在班级层面,由学生制订班级规则,约定不实施欺凌行为,对遭受欺凌者提供帮助,关照容易被排挤的同学。班级每周召开一次班会,讨论如何维持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并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结成学习小组,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建立友好关系。定期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室内外活动,通过旅游、夏令营、舞会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召开由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参加的会议,讨论校园欺凌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在个人层面,教师一旦发现欺凌现象,立即与行为实施者和被欺凌者进行谈话,命令欺凌者不得实施欺凌行为,对被欺凌者进行保护。如果欺凌事态比较严重,应邀请双方家长共同商讨对策,制订解决方案。借助有影响力学生的力量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欺凌问题,选任个别学生作为监视员,及时向教师报告欺凌行为。邀请欺凌行为实施者和被欺凌者的家长参加咨询会议,倾听专家的意见。
瑞典教育部2011年1月28日公布了《校园欺凌方法的评价》报告书,这是在对全国部分学校实施的校园欺凌预防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后形成的报告。报告书认为,学校导入的预防对策绝大部分发挥着有效作用,但是也有个别措施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逆效果,比如,选任学生作为监视者、经常召开全校的欺凌问题会议、强化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教师与加害者和受害者个别谈话等一些对策效果并不明显。此次评估活动,还进一步明确了导入欺凌行为预防项目时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学校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对教师的培训以及明确的愿景和计划;学校选择项目以及评估实施效果时,缺乏从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项目的导入由校长和学校经营者单方面决定,缺乏听取教师的意见,因此,一些预防项目的内容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状况。
四、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瑞典通过立法强化校园欺凌的预防和规制,学校制订预防和规制计划,教育部定期检查各学校的实施计划,公开检查结果。对欺凌行为人尽管可以实施规诫措施,但目的并不是处罚学生,而是为了发挥教育作用,创造安全学习的环境。我国同样存在校园欺凌现象,且近几年来愈加严重,但目前尚未对预防和规制校园欺凌问题从国家层面构筑相关制度。我国有必要借鉴瑞典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预防机制。
1.提高学校对预防校园欺凌意义的认识
我国教育机构一直以来忽视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规制,只有当学生之间发生明显的暴力行为时,学校才有可能介入,对其他类型的欺凌行为几乎疏于管理。学校和教师非常缺乏校园欺凌预防方面的意识,认为学校只要做好学科知识传授即可。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应当发挥保护学生基本人权、通过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基于此,我国有必要通过完善教育立法,强化学校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理念,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学校的社会性作用。
2.将预防校园欺凌纳入经常性学校教育
瑞典各学校根据立法规定实施校园欺凌预防项目,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验。我国可借鉴瑞典的经验,将预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部分,编制通识性校园欺凌预防教材,并配合视频宣传资料,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向学生经常性地宣讲校园欺凌的危害及预防的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还可以根据教材编写一些情境表演剧本,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过程中体验遭受欺凌者的心灵痛苦以及加害者的自责感。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应当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学生自觉地不实施欺凌行为的意识。
3.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瑞典在实施校园欺凌预防项目时,注重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成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的学校过于注重学习成绩或特别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社会关系教育、合作与交流能力教育不足。我国中小学校应当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学会与他人相处,正确处理发生的问题,掌握融入社会的基本常识和手段。
4.提升教师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
瑞典各学校在实施校园欺凌预防项目过程中,注重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相关能力。我国亦有必要利用适当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提升发现和处理欺凌行为的能力。教师的素养不仅仅在于具有良好的知识传授技巧,还在于能够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为班级或学校创造和谐环境,促进学生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若教师缺乏此能力,可能会造成学生间的矛盾激化、学生与教师情绪对立、学生厌学等现象,因此,提升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5.建立社会合力预防校园欺凌机制
瑞典注重借助社会力量预防校园欺凌问题,甚至在制订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时邀请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学生家长参加,共同商讨对策方案。在我国,杜绝或减少校园欺凌问题仅依赖学校是无法实现的,同样需要借助社会的各种力量。我国有必要研究如何建构一套学校与政府、社会、家长顺畅合作的机制,优化预防校园欺凌的大环境。
6.研究校园欺凌的立法问题
从瑞典经验来看,如果缺乏校园欺凌的立法,很难减少或杜绝校园欺凌现象。我国应当尽快启动校园欺凌立法工作,对立法模式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制订符合我国社会传统、经济发展情况的法律,保护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避免青少年因遭受校园欺凌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确保学校的教育能够培养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国家公民。
参考文献:
[1]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53-157.
篇7
校方说法不可思议:我们没任何责任,打人男生可是尖子生
课间惨剧敲响警钟:12岁孩子如此出言行事谁之过
教育专家 校园小霸王现象当深思
昨日,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政法系的副教授公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有感触地说,对于十几岁的小孩,顽皮本是很正常的事,孩子之间的一些打闹本无可非议,但小丽经历的事就不正常了,12岁的孩子竟然欺负同学,并让自己的同学说和谁谁上床的话,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教育界的反思,这绝不应该是12岁学生说的话,也许正是这样的话对小丽构成了侮辱,对那4个被说的男生构成了侮辱,4个男生在敢怒不敢言的情况下,只好拿小丽出气,而在场的其他男生也都旁观嘲笑,发生这样的事太令人痛心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这样,即使他学习再好又有什么用?而且发生在这几个孩子身上的事绝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霸道自私的个性,校园暴力不会是一天形成的,此事教育界当思,社会各界都当思!
8名男生在课间欺负一个女孩,造成女孩左眼失明。女孩已将8名学生及其家长和出事学校告上法庭,校方称女孩被打学校没有任何责任。昨日记者在康平县胜利乡顺山屯村村民孙秀媛的家中,见到了已经休学一年的12岁女孩小丽(化名)。小丽哭着对记者说:“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样欺负我,他们让我说难听的话,不说就打我,说了还打我,叔叔,我的眼睛啥时能好起来……”
女孩哭诉 “快说和xxx睡一宿,不说就打你”
小丽的家住3间小土房,屋里很狭窄,瘦小的小丽就坐在屋内的炕上,她的左眼瞳仁很混浊,记者伸出手指在她左眼前晃动,小丽没有丝毫感觉:“叔叔,你不用试了,我的左眼一点都看不见了,是同学打的。”
小丽哭着对记者说:“因为我老实,班里几个男生总欺负我,去年6月24日刚下第一节课,我正在学校操场上玩,同班的一个男生把我叫到教室,我到教室一看,班里经常欺负人的4个男生都在那里,他们指着同在教室的一个男生对我说:‘快说陪宋哥上床睡一宿,不说就打你’。我没说,他们吓唬我‘不说就打死你’。没办法我说了,这时教室里的男生都哄笑,宋某过来踢了我一脚,并说‘让你说我’,之后他们还不放过我,又指着另外3个男生,让我说同样的话,我说后,那3个男生又对我拳打脚踢。我当时害怕极了,当我回到书桌上时,一男生冲过来一拳打在我的左眼睛上,我疼昏过去了。上课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进来了,把我从桌子上扶起,我迷迷糊糊地听张老师说:‘看你把人打的,眼睛都成豆腐脑了。’”
带头人是班长
小丽还告诉记者:当时除了打我的8个男生外,教室里还有几个男生,但他们都没管也没人去找老师。那4个男生在班里排成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同学们都怕他们。而且带头让我说难听话的那个男生是班长,还有一个学习委员。班里共有27名学生,只有9个女生,他们不单欺负过我一个人,还有几个女生也被他们欺负过。
细说原委 为了给小丽治眼睛,家里已经花了近4万元钱
小丽的母亲孙秀媛告诉记者,小丽在被打的半年前不小心用剪刀将自己的左眼角膜刮伤,刮了一个5毫米的口子,被打时还没拆线,当时只是视力下降,近的东西都能看到,被同学这一打,小丽的左眼失明了。事后他们来到学校,赶紧把小丽送到县医院,县医院在当天的诊断中写着“左眼钝力伤”,几天后县医院建议转院,到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左角膜溃疡,外伤性白内障,并于去年12月在四院做了晶体移植手术。为了治小丽的眼睛,家里东借西借已经花了近4万元钱,没有钱住院,他们就把小丽带回家用药,为此事,他们多次找到学校,但学校一直称自己没什么责任,不应该承担赔偿,而且学校还称当初学校为其垫付的钱都是借给他们的。孙告诉记者,学校一共给他们拿了2630元钱,后来校长找到她,称其中2000元是校长个人的,孙应该还给他。今年3月份小丽家将学校和8名男生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要求8名男生的父母和学校赔偿小丽的医药费和伤残补助费共4.8万元,今年5月份法院进行了审理,但当庭没有宣判。
篇8
【2017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书范文一】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毫无疑问它承担育人的任务,育人同时又必须在一个和谐、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而安全常识又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危险几率远远大于高年级的学生,因此安全教育任务更加繁重。这学期以来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学校、班级安全措施的落实教育下,我班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在根据我校、我班的实际情况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我班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把我班安全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同时按照学校领导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即一是把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放到突出位置;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三是加强心理辅导,有效防止校园暴力、伤害事故的发生;四是认真做好预防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落实措施。
一、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对安全常识、措施较难理解,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跟踪他们的行为,并及时矫正,主要的措施有:
1、做到每天都和内宿老师、科任老师进行沟通、联系,及时及时发现他们的不当行为、有安全隐患的行为,以便及时教育、矫正。
2、碰到有安全隐患的行为的同学,及时和其家长联系,让家长共同教育,使学生能更快地改正过来。
3、坚持做到每个晚自习都能到班级跟班,观察他们的行为规范,处理学生之间的一些小摩擦,并进行教育。
4、课间10分钟坚持做到监视他们的行为规范,不让学生过分的玩耍。
5、杜绝学生带小刀、刀片、危险玩具等有安全隐患的东西到学校。
6、杜绝学生在没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到校外,不让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在没有老师、家长的情况下一同外出。
7、对个别比较调皮的学生进行重点的监视和教育,及时从老师、班干部那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
二、认真组织实施:
1、对教室内的电、门、窗、窗罩及其它建筑设施,防护罩进行排查,加强维护。
2、把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放到突出位置,对集会上下楼梯、地震、火灾如何逃生,如何疏散都进行讲解、示范。
3、根据聋生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辅导,特别是当学生受到挫折时该怎么办,同时怎样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伤害事故发生。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本班安全教育活动有:
(1)注意食物卫生、个人卫生、防寒保暖,预防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冬春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知识教育;
A、及时了解学生有没有生病状况
B、了解他们的被子、衣服有没有备全,必要时与家长联系
C、向他们讲解一些卫生常识
(2)开展用电安全知识教育;
让他们懂得电的危险性,不私自碰插座、玩电线以及一些不懂得使用的电器。
(3)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
A强调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下不要私自外出,尤其是过马路。
B外出时应遵守交通规则。
(4)开展地震、火灾,校园拥挤踩踏知识教育;
A教育他们一些消防常识;并让他们懂得放火的重要性
B一旦出现火灾应怎么保护自己,做到安全逃生。
(5)开展安全日校纪校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杜绝一些危险系数过高的游戏、课间玩耍因注意什么问题。
(6)开展中小学生不准玩恐怖游戏、玩具的教育;
A不玩恐怖游戏
B不玩危险玩具
C不带一些有安全隐患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
(7)开展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教育。通过这些广泛深入、形式多样,进一步加强我班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目前,整个社会的安全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做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者我们安全教育任务还十分的繁重、艰巨,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认真的去探索和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把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远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7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书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学校“安全伴我行”活动,制定本学期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也不太系统。 专门开设安全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生命独特,倍加珍爱、安全出行规则、用电常识、火警119、实验课安全大检查、谨慎水污染、谨防煤气中毒、节假日出行安全等。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加强安全认识,学会一些常用的安全知识,自我进行保护。
2.培养学生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和知识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运用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的健康。
3.安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坚持专门课程与其他学科渗透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能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2.留心身边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深入理解“六个安全教育主题”的意义和内容。
六、教学措施:
1、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教学中要面向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健康、安全成长等有关的问题,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机动。怎样保护自己教育
第二周:生命独特,倍加珍爱、
第三周:机动
第四周:安全出行规则、
第五周:机动
第六周:用电隐患细细查
第七周:机动
第八周:火警119
第九周:机动
第十周:实验课安全大检查
十一周:机动
十二周:谨慎水污染
十三周:机动
十四周:谨防煤气中毒
十五周:机动
十六周:节假日出行安全
十七周:机动
十八至二十周:复习、暑假安全教育
【2017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书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中心校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认真贯彻学习《校园安全管理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防疫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力争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目标,争取教育局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合格,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的提高。
三、安全领导工作小组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四、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计划于2月下旬进行一次遵纪守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主题的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二)大力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
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签订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
2、落实定期检查制度。要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点、重点查、查反复、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3、结合上级精神,加强群防群治,共建平安校园。
4、健全资料档案制度。
5、强化安全预案制度。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重大伤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
(三)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详和的校园环境。
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学生途经公路时要小心来往车辆。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
2、加强卫生防疫及校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流行疾病发生和蔓延;严禁学生在校购买、食用小食品及各类饮品,杜绝食源性疾患发生;注意搞好饮水卫生建议学生自带凉开水饮用,以保证饮水卫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要明确职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3、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严格落实教职工值班制度,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4、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5、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器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6、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
7、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四)大力加强与镇及公安、村委安全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把侦破盗窃、敲诈、抢劫、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学生往返学校途中出现打架、被社会闲杂人员敲诈、抢劫、侮辱等事件发生。
篇9
关键词:同理心赤字;道德;和谐校园
一、概念界定
同理心(Empathy),又被称为共情、移情,最早由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同理心主要可以被划分为两种,即情感同理心(Affective empathy)和认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情感同理心又被称为“情绪匹配”(Emotional Matching),是一种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通过对方的言语、表情和行为动作,察觉其快乐或悲伤,并对这些情绪做出模仿,即自我也感受到快乐或悲伤。与情感同理心可以跨越种族界限不同,认知同理心通常会受到群体身份这一变量的影响。因此,其发展较多地与个体后天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具有相似教育背景、相似价值观和世界观、相似人生经历的群体,更容易对群体成员产生认知同理心,更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对对方的选择和意图加以认同或接纳。一般而言,个体的感受和思维是同步的,所以,心理学家将同理心视为情感同理心和认知同理心的综合体现。具备较高同理心的人往往更能够减少偏见和攻击行为,不会因对方的独特和个性而采用标签法去看待他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也更愿意伸出援手,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
二、同理心与同情心的区别
同理心(Empathy)与同情心(Sympathy)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更多强调的是一种连结(Connection),即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在感觉和观点上的连结。后者则更多地强调回应(Response),即对对方的行为和言语做出反应。同情心只涉及到对对方感情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同理心则要求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与同情心相比,同理心更具有主动性,更注重对现实情境的把握和适应能力。与他人发生连结的个体,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对受害者正在经历的伤害能够感同身受,因而能够取得受害者的认同,并帮助他们扭转局面,使事情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回应则与之相反,做出反应的一方一般在心理层面会处于一种较高的地位,这对受害者而言是一种伤害,因而反应极有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在高等教育中,正确区分同理心和同情心这两个概念,强化对大学生同理心的培养极为重要。
三、大学生同理心培养的重要性
(一)生理原因
一项刊登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为期六年的研究显示,同理心的发展会随着个体成长时间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青春期,个体由于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体内荷尔蒙分泌旺盛,第二性征明显显现等),其社交能力会发生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和避免冲突的换位思考能力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女性的情感同理心和认知同理心在整个青春期阶段都会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男性的情感同理心在13~16岁期间会有所减弱,认知同理心在15岁开始发展。因此可以说,尚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群体,其不同个体的同理心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就整体而言,仍未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识别他人感受、体恤他人情感以及站在他人立场思考的能力仍有待加强。
(二)社会原因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招生数量逐年稳定增长和跨省份报考现象的愈加普遍,大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进一步加强。同一专业、同一寝室的同学往往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因而他们的认知结构、道德水平、社会化发展、生活习惯和个人经历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如果缺乏同理心,不能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无法与他人真诚友善交往、难以理解并接纳对方的观点和感受,那么矛盾和冲突就很容易产生。体现在男同学方面则为外显的攻击行为增多,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频率升高;体现在女同学方面则为排斥对方、破坏其友谊及其同伴地位的内隐敌意行为增多。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那么矛盾和冲突很容易就会升级,从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四、高校大学生同理心的培养方式
(一)加强人文知识学习
人文知识与理工知识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文知识的关注对象较多地为个体的情感、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连结;理工知识的关注对象较多地为物、器械、公式。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而产生。学习者在对这类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时,需要在剖析作品结构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涵和主旨进行认识和思考。若是想掌握作品精髓、深刻体悟作者通过文字所想要传达的情感时,就需要一方面接纳作者的观点和想法,一方面又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而这一过程就是共情的过程即同理心培养的过程。因此,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关注其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并于潜移默化中习得如何体谅他人。
(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他们积极乐观的情绪、教会他们尊重独特性、培养他们形成多元价值观,从而健全其心智、完善其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同理心四个特质的培养,即接受观点、不加评论、体察他人的情绪、尝试与对方沟通。要教会大学生如何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友好沟通和交流,做到积极接受双方认知的差异性,并接受他人在长期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大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并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让他们意识到如果自己处在与对方相同的成长环境下,那么则极有可能会有与其相同的偏好和倾向,会做出和他相同的选择。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多元认知能力,减弱其长期以来所接受的单一、片面的对错认识,引导他们在发表言论、给出建议之前,要先考虑到事情的后果、体察他人在自我反驳之后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对学生合理管理情绪、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提出建议和方法,鼓励并支持他们积极与他人建立联系,学会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成长。
(三)开展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往往能够起到团结班级同学、增加相互之间的交往频率、强化彼此关系纽带、深化成员间情感程度的作用。通过集体性的活动参与,在分享、合作和帮助的基础上,学生之间可以加深对对方的认识和了解,学会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感受,遇到冲突时会寻求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帮助他们内化同理心准则,从而建立亲密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团体活动有利于营造健康、正面的整体氛围,这将会鼓励学生直面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摒弃抑制或逃避的消极处理方式。通过这种连结,正向的情绪被唤起,彼此之间的关怀而非攻击行为会增多。
(四)组织参与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勇于奉献精神和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将走出局限自身的小圈子,积极与他人进行互动。在这一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大学生将学会如何尊重差异和独特,如何运用同理心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志愿者一方面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言语上的关怀、行动上的呵护,另一方面也需要听取对方诉求、满足对方需要,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倾听他人并与他人进行连结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的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到同一事件的多种可能性,训练其认知思维,减弱刻板印象。学校定期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强化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打破高校学生“同理心赤字”的现象,从而减少校园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发生的概率。
五、结语
同理心,作为一种社会性情感,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体察对方的情绪、接纳对方的观点、积极与对方进行连结,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得以开展的最有效方式。富有同理心的人,不仅表现出更少的嫉妒心和攻击性,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关系满意度也更高,当他人遇到危险时,也更有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可以说,同理心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同理心的建立,不仅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做出努力,更需要校方做出全面预防性的干预措施,通过加强人文知识学习、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团体活动、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等,使大学生将同理心内化,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将同理心作为行为准则和规范。由此一来,教育就能够真正达到思维和情感统一的终极意义,和谐的校园氛围也能够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社交媒体;校园欺凌;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7-0016-04
近年来,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欺凌问题多次成为社会热点。对于校园欺凌,人们一般想到和关注的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欺凌行为。但是广义的校园欺凌应该包括所有侵害到学生的在校利益,或者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此,校园欺凌不只发生在校园内,也可能发生在校园外,甚至发生在互联网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直播、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social media)顺势而起,为人们搭建了方便快捷的提供、、分享以及获取意见和信息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交媒体,使得校园欺凌也蔓延到了社交媒体。欺凌者在社交媒体上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伤害,称为网络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欺凌事件通过社交媒体使传播更迅速、范围更广。因此,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必须关注社交媒体兴起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和应对。
一、社交媒体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欺凌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也很多,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校园欺凌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隐蔽性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匿名性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社交媒体中真假信息难以辨别,许多虚假信息的发出者都使用匿名的方式,很难追溯来源。匿名带来的自由,让不少社交网站成为粗野言语、低级趣味的“垃圾场”,一个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网络暴民”。在以往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是谁很清楚。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匿名欺凌者躲藏在网络之后,处于“隐身”状态,利用虚假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网名来掩人耳目。这就使得校园欺凌更加隐蔽、不易发觉。社交媒体所在的网络世界向来被称为“虚拟空间”,但是其实网络也是真实的社交空间,从数字格式上可说“虚拟”,带来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却十分真实。
(二)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随意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一个智能手机,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App发出言论,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由于势单力薄或者寡不敌众等原因,人们会自我遏制欺凌言行,表现得比较谨慎小心或比较善意。与在现实中的欺凌相比较,由于处于“隐身”状态,社交媒体上的欺凌更容易更随意,使得欺凌者较少甚至没有责任感和负疚感。青少年十分渴望被人认同、获得关注,“曝光别人的隐私”“人身攻击和谩骂”有时可能不是出于恶意,而仅仅是为了获得高转发率、高“点赞”率,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对于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有的欺凌者并不认为网上欺凌会造成伤害或是一种过错,只觉得这是开玩笑和嬉戏。
(三)社交媒体的快捷性使校园欺凌被更迅速广泛地传播
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交媒体信息量更大,反应更加灵敏。信息更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率更广。这意味着如果有人把校园欺凌事件以文字、图片或录像的方式放入社交媒体,其他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浏览转发使更多人看到,欺凌事件就会被迅速广泛传播,难以被阻断和控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而且一旦信息被广泛传播,则可能永久记载在媒体上,难以删除。正如前不久发生的中关村二小学生伤害事件,在短短几天中刷爆了朋友圈,原帖被众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连续转发,网上的争论迅速达到白热化,不到一周时间,仅原网帖的评论就超过3.6万次。中关村二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一夜成名”,成为承受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的载体,成为众矢之的。
(四)社交媒体传播的广泛性使得校园欺凌产生的伤害更严重
当欺凌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被迅速广泛地传播时,一方面一些网友会做出不恰当的回复,或恶语谩骂或嘲S贬损或散布谣言等等,甚至对被欺凌者进行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可能有粗俗言语、不雅照片、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流向相关人群,这无疑又会使当事人在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与此同时,可能还有一些人会因为接触这个信息而触动自己的内心创伤,引发消极情绪,陷入心理危机。
再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家长选择网络曝光,推动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和思考,其勇气可嘉。《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不》一文很能触动善良者的愤怒,引起网民热烈讨论,但留言大多愤怒、报复、火上浇油,一边倒地指责学校,鲜有客观理性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将学校、家长以及孩子们一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给明明带来的伤害远比那两个淘气男孩的伤害大得多,整个事件中相关各方满盘皆输,没有一个人从中获益。
二、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校园欺凌迫切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遏制需要政府、社交媒体平台、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
(一)政府应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提供法律保障
面对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首先应加强惩罚力度,提高损害赔偿标准以警示欺凌者;其次要保护欺凌信息不被散播,防止进一步对被欺凌者造成伤害,保护被欺凌者合法权益;最后法律中要明确社交媒体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已就网络欺凌行为进行了立法。比如英国法律中规定:通过公共电子通信网络(包含网络社交媒体)恶意冒犯、猥亵、伤风败俗或者恐吓威胁等性质的讯息将构成犯罪(在社交网络上的发言是否犯法最终应当由法庭来定)。日本法律中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和家庭对防范学生受到有害信息侵害负有责任与义务。还规定,一旦发现诽谤中伤留言或接到受害者投诉,通信服务提供商要及时采取删除有害信息等措施。
在我国,2015年6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颁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几个文件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防治,但是原则性规定较多,具体运用时不得不借助于司法解释。未来我国的反校园欺凌立法应立足于实用目的,不论是校园欺凌的定义,还是校园欺凌的处理程序或者相关人员的责任,法律条文尽量具体、详实,凸显其可操作性,避免立法后仍旧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
(二)社交媒体服务商应承担社会责任,确保青少年获得安全的网络体验
目前社交媒体缺乏传统媒体的自我审查机制。一些社交媒体,尤其是营销公众号,为博眼球,增加点击率,就随意根据网友留言、论坛帖子撰稿,然后取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推送,最后传统媒体也不甘寂寞介入其中。由此导致谣言、假新闻满天飞,导致校园欺凌势态扩大化。
当今世界,关注网络媒体不良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由的背后是责任,社交媒体作为“准公共机构”,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真正发达的社交媒体,应该有自我审查的意识和能力,应该对其中传播的内容进行约束,做到自净。手机公司、网站等通信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过滤软件,免费进行过滤服务。
例如,2016年11月16日,据路透社称,美国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宣布,将升级部分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屏蔽关键词来阻止暴力和仇恨言论,以更好地打击网络欺凌。该公司还表示,将提供“一条更直接的途径”,让用户举报不当内容,并且已改进了内部管控,以有效处理用户举报的滥用行为。
另外,利用软件对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进行监控,以提早发现网络欺凌、自杀威胁或犯罪活动,进而重点防范,这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区已经成功尝试。但这种做法涉嫌侵犯隐私权,引发了很大争议,将来可否继续实施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反欺凌专题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
学校作为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地,应当承担反欺凌的主要责任。学校应当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程序,配备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人员。校园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引起家长、孩子的不快和焦虑。在处理问题时,学校和教师应有更清醒的认识,能够站在教育者的位置上,去面对需要呵护的孩子,给家长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解决问题要充满人性关怀,不能冷冰冰地简单对待。当家长对学校处理出现异议时,更应审慎妥善地处理好,切记不可激化家校矛盾,甚至闹到两败俱伤。
除了常规的校园安全培训外,学校还应该开展针对校园欺凌的专项培训。学校应将反欺凌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和年度重要工作中,每学年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反欺凌培训。首先是欺凌行为识别技能培训。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会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异常,表现为迟到或旷课,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涣散、行为退缩、抑郁寡欢、焦虑不安、性格变化等症状。当发现身边的学生有类似情况时,教师要有所警觉并及时干预。其次是普及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技巧,教给师生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可以将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编成漫画读本,发放到师生手中;可以开设系列相应课程,进行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传授应对校园欺凌的安全自护方法;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将校园欺凌的各方当事人邀请到一个团体中,聆听彼此感受,提升移情和应对欺凌的能力,促使当事人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
中关村二小事件中,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被精神科大夫诊断为疑似急性应激反应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业人员,笔者认为明明妈妈更可能是急性应激反应障碍,而且属于偏执人格。家长遇事不够冷静,得理不饶人,使得原本孩子之间的小冲突演变成为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原本是想保护孩子,结果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消极影响和伤害。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明明家长这样成为校园欺凌事件推手的家长时有涌现。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社会(社区)和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发挥榜样作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网络活动,及时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及时管教,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也要避免溺爱袒护、教而不当。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通过关爱陪伴,化解欺凌事件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帮助孩子重拾自尊自信,走向自爱自强。
总而言之,工业4.0时代已经来临,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生长于“E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做好社交媒体这一新环境下的校园欺凌的防范与管理,已成为学校和社会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应该正确把握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正视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制定基于社交媒体背景下有效的校园欺凌防范与管理策略,体现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让教育有温度有尊严,保障和还原校园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杨岭,毕宪顺.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7-12.
[2]纪瑞.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J].科教导刊,2016,29(10):165-166.
[3]方海涛. 美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借鉴[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2):32-38.
[4]魏叶美,范国睿. 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16(2):20-23.
[5]孙晓冰,柳海民. 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与实践,2015(11):26-29.
[6]李惠君. 校园欺凌的防范与心理干预[J].新教育,2016(15):7-8.
[7]厉恒. 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