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篇1

关键词:乡村环境;治理变化;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可见党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然而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局限和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村存在着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意排放、家禽家畜粪便任意堆放的现象,乡村地区在实际发展中,受经济社会及改革开放的影响,其自然环境、内部构造以及相关组织形态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还给乡村治理带了许多问题,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与传统的乡村社会相比,现今的乡村社会已经被彻底重塑,在弥补传统乡村社会中存在的不足时,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的变化中,第一,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对乡村人口的整体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家电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及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乡村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缩小城乡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拉近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联系。其次,除了乡村社会发生重塑外,针对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还体现在乡镇政权上。受乡村整体变化的影响,导致乡镇政权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尤其是乡镇政权自身建设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乡镇政权不完善,直接影响该地的发展。

二、乡村治理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一)乡村社会新增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作为当前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重塑在附着社会整体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跟上了社会发展步伐。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乡村重塑的大力开展,所引发的不和谐因素也逐渐浮现,首先,人口问题。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其次,养老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导致大量空巢现象出现,在影响社会和谐的同时,还极大阻碍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留守儿童问题。2006年,我国农民工子女有2300万是留守儿童,现在也没有减少。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使很多孩子在受教育期间多跟没有教育能力的爷爷奶奶在一起,造成了很多问题。最后,村民自治能力难以提高。现在的很多村委会,很难找到能很好胜任村组干部的人才,很多自治组织常常被家族或乡村混混控制着。

(二)乡镇政权治理能力衰退

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导致乡镇政权在实际实施中,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乡镇地区自主能力非常小。一般来讲,只要涉及到乡村工作,各级政府都要在乡镇落实,且每项工作在开展时,需要经过投票,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依据实际状况进行灵活应对,导致该项工作处于瘫痪状况。其次,在乡镇政府办公中,面对大量的债务,对乡镇政府的信用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在情况严重时,导致讨债冲突的发生。最后,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工作时,没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工作态度,导致许多该及时制止的事情发生,如:违法建房、葬坟等问题。

(三)国家统筹城乡工作的阻力增大

在当前开展的城乡统筹活动中,其核心目标在于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第一时间分享到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在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时,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党和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会遇到一定的阻碍。

三、对开展乡村环境治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乡村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乡镇政府结合着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合理与否,必然直接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也必然影响到农村环境。因此,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规划先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规划要超前考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粪便堆积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公共场所、道路、水沟、公厕、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做到有实用性、可行性、操作性。

(二)加大投入,鼓励环保投资。环保资金能否到位,到位的资金是否切实用于农村环境治理,关系到农村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和成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乡)财政应将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根据实际情况,集政府、集体、群众多方力量,通过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对村级卫生治理实行以奖代补、以物代补。二是整合打捆项目。环境治理项目资金应严格落到实处,实行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打捆”涉农项目资金,使农村环境连片治理项目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农村新能源开发相结合,与基本农田改造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集聚资金、成片进行、同步推进,使资金的效用最大化。三是运用市场机制。学习、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市场运作、循环利用的路子。

(三)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国土、城建、城管等职能部门要坚决执行规划,把拆违还耕、拆违还绿、拆违治脏、拆违添景有机结合起来。水利等部门加强河道治理与执法;环保部门重点监管企业生产垃圾和村民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的处置;林业、农业等部门重点指导和规范清洁种植、畜禽粪便治理和生态家园建设。

(四)大力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通过等媒体,通过宣传标语、展板、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使环卫知识家喻户晓,

(五)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将环境保护和治理与干部考核评比挂钩。发动广大村民,开展集体环卫活动,通过评比形式予以奖惩,营造人人争当环境卫士的良好氛围。对于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工程项目,要进行严格的环保评估,从源头上遏制破坏行为。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监督职能,全程监督企业运行,健全事后审查机制。多管齐下,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共同呵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在治理环境时,要想取得好的治理效果,其核心因素在于采取与之相符的治理措施,并在开展过程中调动村民的环保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乡村治理环境的效果,才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培轩.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3,12:273-274.

[2]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白城农业;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20-1

1建设现状

(1)沼气池建设。截至2013年末,已建成农村沼气池23782户,使用15872户,利用率在67%左右;已建成大中型沼气池4处,其中大型沼气池3个,小型沼气池1个,年产气量0.13万立方米,可供用气户数50户;全市的服务网点共批复115个,现已建成101个,配备检测仪器、维修工具、抽渣泵等设备,安置从业人员148人。

(2)秸秆利用。白城市作为粮食主产区,201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533.05万亩,秸秆资源总量为945万吨。农作物秸杆利用方式主要有几种:一是用作烧柴,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55%左右;二是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10%左右;三是用作肥料,主要指秸秆粉碎还田,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10%;四是用作沼气发酵、草编等原料,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5%;五是焚烧,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20%左右,而且焚烧量逐年递增。

2存在的问题

白城市耕地质量差、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民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有机肥,对土地进行惊夺式经营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特别是秸秆大量焚烧的陋习,不仅造成了有机肥料、饲料和能源资源的大量损失,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湿地资源的减少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更加剧了农业水资源有效利用的难度。

3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行“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模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园区。思路是:“以科技示范户为先导,先做给农民看,再带着农民干,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为了更直观地揭示推广沼气技术的效益,这里以一个3~5人的基本农户为例做一下具体分析和测算。一个居住在洮北区的3~5口之家,种2公顷耕地,建70平方米标准住房,20立方米全自动沼气池,养小尾寒羊基础母羊50只,种公羊1只,并配套建设畜舍、库房、菜窖、储气罐、围墙、地坪和温室大棚,约需投入40万元。

3.1经济效益分析

(1)种植效益分析。根据洮北区土质和气候条件,拟在两公顷耕地中选1.5公顷较为平整的地块,采用花生、食用红干椒和地膜粘玉米(下茬种秋白菜)三大作物轮作法,其余0.5公顷零星地块种植胡萝卜、紫粒苋等青绿饲料。支出概算:花生、红干椒和地膜粘玉米所需种子等生产资料折算金额合计8000元。收入概算:花生、红干椒、地膜粘玉米、大白菜合计收入为70312元。种植部分收支相抵,净收益为70312元-8000元=62312元。所产秸秆和青绿饲料全部加工成饲料用于养殖,这里不计收入。

(2)养殖效益分析。养50只基础母羊,1只种公羊,并且每年保持这个饲养规模,则每年可产羔羊数量为50只×300%×1.5胎×90%=202只。支出:合计73100元。收入:销售种羊和肉羊收入合计186750元。养殖部分收支相抵,净收益为186750元-73100元=113650元。

(3)沼气池与温室大棚效益分析。沼气池用的原料都是种植和养殖的废弃物,只在开始启动时需要2~3车化粪池抽出的污物,支出计入能源交通费,所以沼气池部分不计支出。温室部分种植蔬菜和水果,这里只就效益稍差,但是投入少、好管理的叶菜生产(如芹菜等)做一下效益分析。支出:温室总的支出概算为56500元。收入:出售沼渣肥和销售叶菜收入16000元。

(4)总的效益为:种植、养殖、沼气池与温室大棚的净收益减去劳务支出和能源交通费用,即62312元+113650元+16000元-56500元=135462元。投资回收期为总投资除以年净收益,即400000元÷135462元=2.96(年),因此,3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入。

(5)明显的社会效益。以沼气作为生活能源,农民可以彻底告别烟熏火燎的生活状态,告别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6)显著的生态与环境效益。全年每户相当于节约7吨混煤,可以减少10.22吨CO2、0.7吨SO2的排放。每年还能产出60吨优质沼渣肥,除了自家2公顷耕地留用40吨,还可以向社会提供20吨左右的商品肥。耕地在几年内就可以实现“草死、苗活、地发暄”。

3.2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发展潜力大。白城市有10%的农户推行“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模式,仅此一项每年净收益就有47.41亿,除可安排3.5万农户劳动人员就业以外,还可再安置3.5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向社会提供700万只种羊或商品肉羊。可使10.5万公顷耕地得到改良优化。

4发展建议

篇3

关键词: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述评

党的十召开以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2月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使全国范围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开始。“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部分二十个目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一.“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义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便是落实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首先将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今天,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无疑为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这一方面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也确有其必要意义。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形势,农村的经济如何得到良好发展,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而“美丽乡村”活动的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进而打造具有高效率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农业部进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农业部开展“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还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物质方面的有效保障,加之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改善当前的农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效果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过程中,秉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基于此,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生态优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等作为基本原则,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同时发挥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建设模式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建设目标包括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而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的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活的环境与基础条件方面、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以及乡风民俗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这些目标设置也比较符合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适宜农村地区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水平,对“美丽乡村”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向指导。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一些重点内容,这对整体的创建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组织乡村试点、创建发展典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内容,如此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评选出了一些建设典范,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故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多选择的工作内容重点对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结

总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当前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式。“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当前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为人们构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传承并发扬了生态文化,这一积极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 学习与实践. 2014(06)

篇4

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亿万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在此情况下,海南、河北邯郸、浙江绍兴等地从改善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 ,多方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以及中央文明委的肯定。

海南:1万多个文明生态村形成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

从2000年开始,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推动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海南将乡村道路、改水改厕、民房改造、沼气池建设、扶贫等各项涉农资金捆绑用于文明生态村建设,逐步发展出一条“因地制宜、生态先行、特色致富、文化育人”的文明发展之路。在创建文明生态村工程中,海南省还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为阵地,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法律进农村”、“美德在农家”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切实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截止到2010年2月,全省已建成18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同年11月,全省建了1279家农家书屋。

2006年至2010年,通过城乡共建、工农共建、军民共建、各党政机关“包点”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海南省共创建文明生态村6000多个。截至去年年底,该省文明生态村总数达到了1.1万多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49.7%。如今,独具海南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已成为海南乃至全国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北邯郸: “欢乐乡村”打造没有围墙的剧场

2010年以来,邯郸市探索出了“行政主导、市场运作、文企联姻、群众参与”的农村文化活动新路子,盘活和对接各类城乡社会资源,推出了“欢乐乡村”十百千万农村基层文化推进工程。一年来,“欢乐乡村”成为农民群众没有围墙的乡村大剧场、永不落幕的快乐大本营。

邯郸有5000多个建制村、县乡人口近800万,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乡土文艺人才却有艺无处展示。为此,邯郸市去年在全市组织实施了“欢乐乡村”十百千万农村基层文化推进工程,把资源向农村倾斜,把触角向基层延伸。“欢乐乡村”工程为农民度身打造喜闻乐见的10项活动,如“田野之歌”农民合唱赛、“布谷之声”农民歌手擂台赛等,然后由村到乡再到县、市,层层选拔出千支乡村文化队伍。此外,与此同时,邯郸市还建起文化人才库,目前有各类文艺爱好者、民间文化继承人、传统绝技者2万余人。与此同时,邯郸市给入农村文化人才库的农民发放“特色文化户”牌匾,并为他们提供专家指导、技能培训、活动平台等多项支持。目前,该市建起200个文化示范村、100个特色文化户,涌现出戏曲、歌咏、剪纸等文化队伍1900多个,参与“欢乐乡村”工程的群众超过100万。“欢乐乡村”不仅完善了送文化,更成为“种文化”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214个乡镇文化站、1730家农村书屋、1434个村民中心,使用率达到98%。

浙江绍兴:“和谐榜”促乡风文明

篇5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整治;土地规划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as optimizing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inefficient use of land, land restoration ecology strategic measures, the rationality, scientific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prepar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for the occasion, to explore the current land renovation planning ideas and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through to the various tasks of land reclam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cientific land planning, strengthening the regulation of land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role land us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 reclamation; lan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上升到政府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后,党的十报告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并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要求,而这些举措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中,如何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治理国土的作用,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是规划工作者亟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任务。

2 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党的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以后,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也是立足于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同时又与各项建设密切相关,融入各项建设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依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状况和水平。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再次,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状况密切相关,文明的转型往往同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当依靠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生态文明的潮流就顺势而出,呼唤和推进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成为鲜明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行动。

3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土地整治是一个由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构成的典型复合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1]。土地整理的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依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和科技进步的可能,对人地关系进行的统筹安排。党的十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署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条措施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1 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因素。

基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土地整治的工作内容,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而我国土地整治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质量和生态上来,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生态文明新要求的提出,将使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尤其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

3.2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最终目标。

我国十余年来的土地整治历程证明,土地整治单纯追求面积增加,缺乏对生态因素的重视和考虑,不注重生态保护,将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只为生产目的进行土地整治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土地整治作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路途上的工程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在生态环境容许限度内进行操作,将追求生态文明作为终极目标。在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的始终,从生产能力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工程设计合理性和运行管理机制的科学有效性等方面对土地整治进行全面评价。

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方法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规划编制,关键要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在规划上加以落实。要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实现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不仅要包括结构调整和空间形态布局的规划,更要重视形态层面以外的软性规划;还应当体现当地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有机融合的布局特点。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又要统筹兼顾,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三方面: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统筹区域土地整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和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的农用地整治,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和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改造[3]。围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

4.1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统筹全域土地整治。

把生态景观因素引入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因地制宜调整各类用地布局,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在城乡用地布局中,将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土地整治规划开展并整合土地利用布局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乡村休闲旅游等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坚持整体论、系统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从区域整体、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发挥土地整治整合资源、整合部门的优势,整体推进土地整治,将土地整治的范围向全域转变[4]。

4.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用地整治。

规划的大尺度注重生态板块和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中尺度强调景观多样性保护,小尺度加强土地整治的生态功能提升。做好主体功能区、林业和农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操作性。注重耕地、草地、天然林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工作,加快建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在土地整治过程融入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将景观生态、生态美学与土地整治原理与方法相渗透[5-8]。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将土地整治的重点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达到提高农地永久持续生产能力、优化农地生态结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的目标。探索农用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结合新机制,坚持保护耕地红线,进一步强化土地生态建设,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在保护资源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统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加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推进村庄土地整治,加强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建立适合本地种植、养殖等农副产品基地,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的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农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新农村。

4.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工矿用地整治。

以旧村庄、旧城镇、旧厂矿、城中村等低效利用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化整合利用为重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推进土地、水和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按照不同国土空间的特点,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以及人口的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利用河流、山体等自然形态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构建山水相容的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9]。充分挖掘现有工业用地潜力,促进产业更新升级,引导工业集聚发展,突出特色项目的生态产业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推进绿色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合理安排各行各业用地。

5 结语

土地整治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让土地整治行为进一步明晰方向、理清思路,落实土地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真正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成为建设美丽中国过程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韩霁昌.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终极目标[J]. 中国土地.2012,4:46-47.

[2] 姜广辉,张凤荣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60-65.

[3] 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 中国土地.2012,4:12-14.

[4] 李晓兵.转变利用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J]. 中国土地.2010,11:19-20.

[5] 李典友.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33.

[6] 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2008,5:261-269.

[7] 吴克宁,郑信伟,吕巧灵等.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12:300-302

[8] 安晨,刘世梁,李新举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6:68-74.

篇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保障,党的十描绘了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建设格局中的基础性地位,中华大地正涌动着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热潮。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青年一代更应挺立潮头、勇担重任。在此,我们向广大青年发出以下倡议:

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做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从我做起、身体力行,从珍惜一滴水、一粒米,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做起,将绿色环保行为转变成日常的生活习惯,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宣传环保、带动他人,做生态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一己之力渺小,众人之力成城。让我们引领环保风尚、影响带动他人,争做绿色理念的辐射源,通过各种形式向人们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绿色文化,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人人贡献绿色的社会氛围。

篇8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理念生态化。安吉县委、县政府多年以来,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批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安吉出台的政策、做出的决策都是以促进生态为出发点、落脚点,产业选择以不损害生态为底线,产业扶持以与生态互促共进为标准。先进的理念优势逐步转化为生态优势。目前,全县植被覆盖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71%,县域内空气、水、土壤等均处于优良的状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安吉发展的根基。

二是坚持生态资源化。安吉优良的生态,让山青、水绿、天蓝、林茂、田丰,不仅时时处处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也终不负众望,结出丰硕的果实。山上林茂果丰,目前安吉拥有山林198万亩,其中竹林108万亩,白茶园10万亩;水中鱼肥蟹壮,安吉现有山塘水库5000余座;田中稻黍飘香,安吉现有稻田面积20多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35万亩,另有大量特色农产品生产。安吉的毛竹、白茶等特色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优良的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优势的资源优化。这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资源产业化。产业是将资源增值转化为财富的重要载体。安吉围绕具有优势的生态资源,积极推进资源产业化。目前,安吉的毛竹产业年销售收入已达200多亿元,白茶的年销售收入也近20亿元。围绕优良的生态,安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13年收入已达102.3亿元,生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优良的生态资源促进新能源、新环保、新材料、新网络、新医药、新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在促进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养生养老地产的发展。2013年安吉地区生产总值达270亿元,是2003年的6倍。

四是坚持产业绿色化。安吉在注重生态产业化的同时,也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一是第一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安吉优良的生态,确保毛竹、茶叶及其他特色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在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注重化肥、农药等实现减量化,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二是第二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向园区、小城镇集中,实现企业集中、行业集聚、产业集群式发展,并注重实现园区集群产业的循环式发展,实现绿色清洁发展。三是第三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安吉在第三产业发展中,注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实现高效低碳化发展。这让安吉的产业越发展,生态越优良,产业与生态互促共进,螺旋式上升。产业绿色化也促进经济绿色化程度。

坚持理念生态化、生态资源化、资源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成为安吉深入践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的重要体现,正在让安吉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突出成效

安吉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统领下,全面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和谐共进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绿水青山也成为安吉的金山银山。

一、生态更加优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安吉城乡居民的自觉行为,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协调发展,安吉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为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了前提条件。安吉森林覆盖率71%,植被覆盖率75%,全流域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干流水质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常年保持清新,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7%,是土净、水净、气净的“三净”之地。在保护建设和经营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安吉人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安吉人的共识,依靠生态理念、生态环境优势,繁荣的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安吉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体系,安吉被授予首个国家生态县、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安吉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二、产业更加发达

安吉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实现了农业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1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农业及其涉农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0%。其中,2014年,安吉白茶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安吉以不到国内2%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竹业产值,毛竹带动农民增收9000元,贡献了一半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32%的全县GDP。安吉是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构建了 “一环四带六区”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四大旅游品牌,建成了一大批全国知名景区。2013年,接待游客1044万人次,休闲旅游总收入超过102.3亿元。绿色现代农业发展也促使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大幅提升。

三、文化更加繁荣

安吉通过实施融合发展的文化战略,不仅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也裂变出一系列新的文化要素,涌现一批创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安吉文化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安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影响力快速提升,实现县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全覆盖,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安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六大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示范园区和重点项目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依托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已先后引进天使乐园、天v山书院、中国音画乡村、安吉(龙山)生态影视基地等重要项目,包装打造安吉白茶休闲文创产业园、昌硕故里文化休闲旅游区等本土文化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已建或在建的文化创意项目30余个,这些项目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拉动1260亿元的产出。

四、乡村更加美丽

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自然生态、绿色产业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处处透着美丽,时时彰显着魅力,美丽乡村成为安吉耀眼的名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安吉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彰显着自然美;坚持产业为先,实现生活富裕,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实现着现代美;乡村建设突出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给人以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视觉冲击,体现着个性美;把全县建成大景区,把村落建成特色景点,实现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的相互支撑,构建着整体美。美丽乡村呈现出宜居、宜业、宜游,且安、且吉、且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浙江省提出的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安吉也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和成功经验也因此被浙江省委省政府采纳,成为省委推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计划(2010-2015年)》,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

五、农民更加幸福

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时时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农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安吉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着力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预期,保持农村应有的环境和风貌,保证农民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涵盖点、线、面、团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了极大便利,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形成全面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使农民生活得放心;形成两公里便民服务圈,公共服务不断健全使农民生活得舒心;实现点对点、面对面、全方位的网格化服务,使农民生活得安心。安吉全面完成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强县;90%以上的农民参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99%的村庄实现了充分就业。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形成的丰硕成果,充分追求并实现着自我发展,安吉农民的幸福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

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安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着乡村美丽,农民幸福。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启示

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农业与二三产业互促共进的发展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给予我们许多深刻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安吉以往走工业化发展的路子遭遇到区位的局限和环境的制约,迫使安吉重新思考发展思路,重新定位发展方式,从实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安吉最大的优势、最丰富的资源是生态环境,最稳定、最有特色的产业是绿色产业,通过践行的重要指示,绿水青山在安吉已经变成金山银山。安吉实践启示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让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为我们勾画出的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受到全国民众的高度赞誉。而早在2008年,安吉正式提出了美丽乡村的设想,在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指示精神,加快了全县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吉实践也启示我们,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乃至美丽中国,必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加以推进,为发展美丽中国提供生态环境与绿色产业支撑。

三、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

安吉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与浙江省其他县相比较并不算高。但是,安吉农民的收入在浙江排名中等以上,在这样的收入基础上,同时享受着美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和充分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精神生活、基本的社会保障等因素在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因此,在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民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和谐稳定,农民才能幸福安康。

四、绿色发展是实现兴县富民的有效途径。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新建区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获批列入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标志着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1]新建区作为江西省第一批进入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区域,应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一、新建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基础

新建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江西省中部偏北。新建既是南昌市的城乡结合带,又是南昌市城区的主要拓展区,所在地长僬蛴牒旃忍残虑联为一体,全区有70余平方公里面积在南昌市城市规划区内。近几年来,新建区一直致力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建设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较好的基础。现状基础具体如下:

(一)生态文明培训制度体系

新建区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精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生态立区”的意识。举办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培训,有70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比例达到85%。

(二)生态知识教育方面

新建区广播电视台从新闻报道(播出了生态旅游、城乡清洁、爱绿护绿、环保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公告广告播出(创建通告和标语、环境保护类的公益广、文明旅游标语和公益广告)和新闻舆论监督(设立曝光台对城乡环境卫生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监督)三个方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并开展了环保教育、环保小制作、文明课堂、健康教育、文明学生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

(三)生态文明创建

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创建。新建区大力开展了生态创建工作,获命名的国家级生态乡镇1家,比例为5.6%;创建成功了5个省级生态乡镇(象山镇、联圩镇、溪霞镇、乐化镇、樵舍镇),创建比例为28%。积极帮助松湖镇、石埠镇完成了省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工作,协助石岗镇、西山镇、金桥乡、大塘坪乡、南矶乡等五个乡镇完成生态乡镇的规划。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87个,创建率为32%。

生态文明家庭创建。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活动100多场次,活动通过自荐、乡镇和区直单位推荐、资格审核、社会公示、综合评定等程序,在300多户海选家庭中最后评选出23户“最美家庭”,其中最美家庭标兵3户,最美家庭10户、最美家庭提名奖10户。

(四)生态文化培育

新建区是个有着灿烂历史文明的千年古区,人文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旅游重点区之一。全区现有文化古迹16处,其中列入《中国名胜词典》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非遗项目“西山万寿宫庙会”以及“新建得胜鼓”、“石岗梅烛灯”、“吹箫引凤的传说”、“古建南昌汪山土库的建造技艺”4个省级非遗项目。

充分挖掘各乡镇的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小镇新亮点,打造了西山道教文化镇、南矶鄱阳湖生态旅游乡、溪霞都市农业休闲镇、乐化物流商贸城镇、樵舍现代工业城镇、大塘坪府第文化乡、流湖温泉养生旅游乡。建设了四个中心村(樵舍镇朱坊新村、溪霞镇店前村朱石岗自然村、望城镇幸福花园、长俟ひ翟扒璜溪村),在中心村建设了村名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配套建设和商业街的建设。

二、进一步加快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在新建区原有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上,为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应积极构建健康文明的生态体系,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一)建立生态文明宣传体系

1、生态文化宣传。开展社区、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在公共宣传橱窗刊登生态文化知识、信息,发挥文化服务中心的窗口作用,把生态文化建设同“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活动相结合,引导与培养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2、生态文化培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各层次管理人员、公众、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尤其,重视面向决策层、企业管理层的宣传与培训工作。通过简报、宣传小册、网站建设、网络办公系统等,定期向他们通报本地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状与变化趋势,宣传生态文明行为或非生态文明行为典型。

3、生态文化教育。将环保、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全区各级教育体系中去,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努力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和金达莱环保有限公司开展了“向污染宣战”大型宣传活动。

(二)促进传统与生态文化融合

推进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文化企业,引领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创建“红、古、金、特、绿”五色旅游的特色品牌。依托改革开放思想发源地小平小道、世界著名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气势恢宏的“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汪山土库、有“江南第一大漠”之称的厚田沙漠、有“南昌第一城市养生温泉”之称的金燕国际温泉城、鄱湖明珠”南矶湿地,创建“红、古、金、特、绿”五色旅游的特色品牌。构建“鹭鸟王国”象山森林公园、山清水秀的溪霞怪石岭风景区、梦山风景区、中盛山庄、梅仙山、绿源农庄和乡村旅游等生态旅游,推进南昌洪福人文纪念公园建设。发挥鄱阳湖湿地、西山古镇、梦山、象山森林公园、厚田沙漠、小平小道等品牌优势,积极创建湿地生态旅游区、山水宗教旅游区、山水人文旅游区以及沿江特色主题旅游区。

(三)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模式

1、强化绿色办公。政府部门与行政管理人员要走在绿色消费前列,开展绿色办公,提高办公品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政府绿色采购比例。严格执行《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对优先类别产品积极鼓励优先采购。在地方政府发挥出引领与示范绿色办公的生态文明作用。

2、推行绿色消费。要求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社区等把倡导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作为宣传重点,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转变传统生活方式,促建低碳、环保、绿色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奢华虚荣、铺张浪费。大力推广绿色农房建设和农房节能技术,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国家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提倡理性节俭的低碳生活方式,使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等尽快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鼓励和引导市民选择使用环保建材、绿色家具和其他绿色日常用品,引领低碳消费方式。

3、加强生态乡镇、低碳社区的创建。实施生态家园创建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生态市、生态区和生态乡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工程,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和秀美示范乡村。大力开展绿色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和绿色家庭,打造一批以绿色示范单位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作者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Z].发改环资[2013]2420号,2013.

[2] 2016年新建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2013.

[3] 陶表红,焦庚英.江西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分析[J].求实,2010(1).

篇10

关键词:巴彦淖尔 新农村新牧区 生态环境

巴彦淖尔市是的农业大市,也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油基地,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营造祖国北方生态防线,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过程中,滞后的农村生态文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首批启动的50个示范点,在2012年基本建成46个的基础上,2013年又有2个示范点开工建设。当前,正在抓好房屋装修、基础设施、环境绿化等工作。第二批启动的67个示范点,已有43个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各地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的建设类型,其中集镇发展型试点4个,中心村聚集型试点14个,旧村改造型试点24个,移民搬迁型试点1个。

各旗县在总结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进一步完善措施,全力推进建设。

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不搞统一模式,不搞整齐划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设计多种建设方案,供农民选择,该集中新建的就集中新建,该整治修善的就整治修善,尽可能遵循河套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特点和民俗文化,重点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五原县选择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居住相对集中的响导、红赛村,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危房改造项目,重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农民的生活环境。用村民的话说,现在是“村庄不见柴草堆,汽车进村不起尘,住房院墙不见泥,下雪下雨不积水。”环境好了,心情愉快了,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杭锦后旗选择居住分散、房屋质量差、复垦潜力大的蛮会一社,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建设集中居住的中心村,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磴口县永胜村示范点,在保留河套农民喜欢的“一砖到顶”红砖房的基础上,集中整治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的现象,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乌前旗公田村在园区内开辟集农耕文化和河套民俗的风情区域,提升了示范点的品味。乌拉特后旗在新居建设上重点突出蒙古游牧民族“蓝天白云”的传统特色。

在2013年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各乡镇认真贯彻巴彦淖尔市委提出的“1359”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切实解决“脏、乱、差”的问题。针对巴彦淖尔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五乱”(垃圾乱堆、污水乱泼、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畜禽乱跑)现象,集中开展了以“村庄绿化、巷道硬化、庭院净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活动。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旱厕、棚圈、禽舍等进行了彻底拆除;将柴草在远离农舍、公路的地方集中堆放,消除安全隐患;整修硬化村庄道路,并保持通畅;配备垃圾收集池(桶),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旗区)处理”的处置机制;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大量植绿补绿,责成专人负责管护。通过集中整治,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受传统观念影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之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排放污水现象非常普遍,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的要求相差很远。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车辆少,各种工业废料少,而面积又广大,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特别是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引进项目,较少考虑污染问题。

各级政府对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产品质量,营造和谐环境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科技文化知识欠缺,对工业污染转移和农村自身污染问题普遍认识不足。

(二)农村环境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很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引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意义不大;对规模普遍减小、分布较为分散的乡镇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

(三)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不协调

许多地方只注重经济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有限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监管能力滞后的矛盾。

(四)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一些高污染企业正在向农村转移,农村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必须从城市工业污染、沿海工业污染中吸取教训,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环境保护下进行。大部分乡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应对污染的能力不强。随着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不仅造成环境的破坏,而且严重影响农民的身心健康,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农村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治理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巨大投入。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

(一)深入开展乡村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乡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将其变成新的可利用资源。比如乡村的秸秆,直接焚烧就是污染源,而综合利用后就能成为新的资源。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发出设备,将秸秆压实成型,以实现对秸秆的再利用。这一措施既减少了乡村环境污染,又开辟了乡村获取新能源的渠道,建议政府部门制定扶植政策,鼓励农户科学处理作物秸秆,以实现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可避免堆放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另外,对于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其他废弃有机物,也要鼓励农民综合利用。比如,废弃的菜叶可以当做畜禽饲料或用于积肥,对于废弃的农用薄膜也可通过适当的补贴政策尽可能地集中回收,以避免薄膜带来的污染,并使土地肥力不受影响。

(二)宣传科学养殖技术,减少养殖业的污染

要向农民宣传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逐渐实现乡村养殖集中化,规划建立乡村养殖小区。当农户养殖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就必须实行畜禽养殖环境与人居住环境严格分开的措施,这样才能避免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养殖小区有利于集中处理畜禽粪污,集中堆肥,也能使人居环境不受养殖区域不良气味的影响,还能避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污染。

通过发展科学养殖,鼓励建设集中养殖小区,集中将畜禽粪污通过堆肥转化成有机肥料,可以有效地净化乡村人居住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乡村有机农业,培肥土地,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美好。

已有的种植经验表明,施用有机肥来种植作物,作物的抗病力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的喷洒量,这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因素。

(三)加大乡村公共设施投入,有效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

要加大对乡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有关乡村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设施的投入,以及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必须把城乡看做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的治理,使之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必须切实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推动农民投工投劳,有效地减少乡村的生活污染,推进美好的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美好的乡村,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也关系到城市居民。乡村是城市居民的食品来源地,只有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了,食品安全的状况才会有根本的保证,城市人的食品消费才会有真正的安全保障,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事。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保障,因此必须要完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本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乡村工业发展的基本评价体系之中。如果企业经营危害到乡村生态环境,那么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就要限制其发展,甚至要令其停产关门。

各地区都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要建立乡村土地开发保护制度,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要加强乡村环境监管,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乡村居民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爱护乡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