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篇1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过程。工业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城镇化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我县原是一个农业县市,通过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强化经营城市意识,人均gdp达到了1905美元,城镇化率超过了32%,从一般规律上说,已经具备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和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县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抓中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逐步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转型。

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1、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工业化可以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又反过来可以推动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的推进有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不能离开工业化,同样,工业化也离不开城镇化。只有把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与作为社会过程的城镇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2、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城镇化最初是由工业化引起和推动的。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对劳动力、资金、土地、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而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相对集聚和滚动扩张,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离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必定失去经济的支撑,进而导致城市自我发展能力的缺失和城镇化进程的迟滞。

3、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形态等方面的转换。因此,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促共进的,工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城镇化的支持与响应。城市日益提高的综合承载能力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要素资源,其支撑作用和集聚效应,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在城镇化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层次也高。

4、经济的现代化必须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基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工业化刚刚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而城镇化水平不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县市的竞争就是城市经济的竞争。对于我县这样一个深居内陆、自然条件艰苦的县份来说,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建设“和谐__”,实现____x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设和谐__,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之义就是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着眼“十一五”发展,__县__次党代会在全面分析县情基础上确定了“__”的宏伟目标,五年内,实现投资、消费、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四个翻番,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全省排位至少前移1位。到20__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6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__x”符合__县情,符合__x万人民的期盼,内涵丰富,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只有在提高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上取得新的突破才是根本出路。必须坚持以战略思维来谋划,举全县之力来投入,用市场化的方法来推进,探索一条符合__实际、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1、科学准确定位,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__县地处西部内陆地区,当前还处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现代经济转型的阶段,及早做好科学的建设规划、选准定位,可以避免走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所带来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进程。__县提出的“翻番升位”的宏伟目标是对__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符合瓜州实际,既体现目标、决心和气魄,又体现科学性、务实性。从目前__县的情况来看,一产农业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三产还处于起步破题的阶段,无论是从长远的战略考虑还是现实的选择,都只能而且必须靠发展工业、走工业强县之路。没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全面建设和谐瓜州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没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要实现城镇化、城市带动农村,就会力不从心。据测算,若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县财政收入将会达到2.5亿元。由此,足以证明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加大园区投入,构筑工业化发展载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选准切入点。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和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构筑载体上项目,依托项目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的发展思路,既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符合瓜州县情的切入点。__县目前已建起__、__两大工业园区,形成了以两大工业园区为两极,风电产业带为联接的“哑铃”状工业格局,累计入驻企业73户,形成了20万风力发电、300套风机塔筒加工、7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铁球团和20万吨生铁冶炼、10万吨铅冶炼的生产能力,但总体上来说,__x县两大工业园区还算是初具雏形,处在局部区域能基本满足项目入驻最基本的条件,处在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配套提升、健全机制、加强管理的建设期,对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支撑力还显得远远不够。当前和今后几年,瓜州县要实现“翻番升位”的奋斗目标,项目是核心,工业是重点。要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战略,园区是基础,环境是关键。要牢固树立“园区优则项目兴、项目兴则工业强、工业强则财力盛”的思想,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建园思路,规划完善风电产业园区,快速提升__、__两大工业园区,石材园、冶炼园、硅产业园三个园中园的软硬环境,紧紧围绕“园区规划科学严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特色初步显现、县域经济贡献率显著提升、各项服务快捷高效”的园区发展目标,努力把两大园区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园区,使之成为全县要素聚集的高地、项目生成的载体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3、培育壮大支柱,强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缺乏支柱企业,工业产品竞争力就会弱,发展后劲就会不足。作为地处内陆的__县,要立足资源优势,优化要素聚集,壮大“三大”工业发展体系。一是能源工业。根据今年通过审查的《__x风电基地规划

报告》,到2015年,__市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71万千瓦,其中:__县装机容量62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我县风电场总装机规模达到385万千瓦,其中新增装机规模365万千瓦。二是矿产品加工业。加快非金属矿产品开发力度,抓好5万吨电铅冶炼、20万吨精密铸造、3万吨粗铜冶炼、玉石板材、花岗石板材、工业硅加工项目。三是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和发展在棉花、蜜瓜、葡萄、番茄、酒花、甘草、枸杞、蔬菜、粮食、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方面具有一定商品优势和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抓好“改造提升、新建提升、淘汰提升、延长提升”等四大提升工程,促进县域工业经济迈上新型化、科学化发展轨道。4、加大招商引资,实现县域工业化的借力发展。__县近几年的项目建设中,招商引资项目逐年上升,作用凸现。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仅靠国家的支持和自身的积累是有限的,招商引资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快慢。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招商引资,借力发展。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实施“引强入瓜、引强做大”战略,切实引进一批能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企业,通过他们的资金和技术,实现借鸡生蛋、借力发展。要积极策划召开闽浙客商、鲁晋客商投资峰会,重点围绕五大引强目标,开展五大招商活动。一是围绕丰富的石材资源,招引石材加工、雕刻工艺先进的强势企业落户瓜州,推进玉石山、石盆沟等非金属矿山的整体深度开发,形成年加工20万平方米玉石、花岗石板材生产能力;二是立足现有的风电规模和今后的风电规划,加大向国家省市发改部门的争取力度,强化与华能、中广核、中电投、洁源、酒钢等知名企业的衔接,在稳步推进风电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招引企业筹建核电、火电、光电、水电等风电配套产业;三是围绕做深生铁冶炼和铸造产业,招引客商建设规模以上生铁冶炼和精密铸造等金属冶炼企业;四是坚持内培与外引并举,积极发展蜜瓜、葡萄、加工型番茄、甘草、酒花、枸杞、蔬菜、畜禽养殖等新兴高效产业,引进酿酒葡萄榨汁、甘草深加工、酒花浸膏生产、蜜瓜储运保鲜、瓜干、瓜汁、枸杞制品等具有一定商品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落户我县,带动产业发展;五是扩大招商的深度和广度,积极赶赴港澳台、韩国、新加坡等华人聚集地,开展慈善募捐活动。

5、强化基础配套,不断提升城镇集聚服务功能。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对财富的集聚能力就越高,经济发展的成本也就越低。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轮子。__的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县域经济工业化为着力点,立足培育区域经济中心,按照东延、南伸、西扩的思路,不断完善县城、__新区绿化、供排水、电力、通讯、广电、道路、供暖等专业性建设规划。加大县城破旧道路和房屋的改造力度,着力实施县城靓丽工程、商业门点门楣广告改造、县城平房区路灯架设、公交车停靠点建设、垃圾箱配套、休闲座椅安装、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公园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__x等四大集镇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镇区的聚集、辐射和服务功能。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扩大招商引资、发展配套产业、美化生活环境,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区和中心集镇聚集,形成县域经济增长,力争到20__年,有5000左右的劳动力流向城区就业,带动全县gdp、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8%左右。

6、以工促农,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工业的发展能够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带动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向纵深推进,不断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__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的绝大多数,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要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鼓励、扶持新建龙头企业、可以依托的外地龙头企业、本县现有龙头企业、专业(综合)批发市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经营,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要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保障,通过项目支撑、招商引资、政策性贷款贴息等办法,支持已建成的禾麟棉仁蛋白、龙兴畜牧、神州棉纺、西域阳光、惠安牛羊屠宰加工厂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尽快达产达标,积极引进蜜瓜营销、酿酒葡萄榨汁、瓜干、瓜汁、枸杞制品、甘草深加工企业,提升改造现有的啤酒花加工企业。通过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尽快建立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每一项农业重点产业都有可以联结的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户积极投身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企业、农户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正确处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服从宏观调控与抢抓机遇发展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次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变化既充满挑战,又蕴藏机遇,在同样的宏观形势面前,有的地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争先进位了;有的地方消极等待,无所适从,就落伍掉队了。而且,近几年我们国家宏观调控,显著特点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其中“保”就突出了向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我们要紧紧抓住十七大国家再次进行宏观调控机遇,顺势而为,创新破难,努力克服资源环境约束下难以发展的思维定势,克服矛盾交织中难有作为的思维惰性,在转型、调整、提升中加快发展。具体到我县来说,一是要抓住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立足现有的风电规模和今后的风电规划,进一步加大风电项目,并极招引企业筹建核电、火电、光电、水电等风电配套产业,拉长风电产业链条;二是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推进番茄酱加工、棉秆造纸、棉纺、羊肠衣加工、蜜瓜保鲜贮运等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抓好“四改”:以提高产业效能为目标推进铁球团烧结炉炉改工程、围绕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矿山采选企业水改工程、立足实现节能减排强制目标推行冶炼行业的废改工程和着力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推行建筑建材领域的墙改工程。

二是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当前发展是长远发展的基础,长远发展是当前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从本县实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我们既要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又要不断夯实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牢固基础;既要积极应对十七大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切实抓好适应性调整,妥善处理好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又要着力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谋求长期稳固的发展。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思路,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强化中心城镇建设,扩大建制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休闲娱乐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努力打造酒嘉地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等城市。要以瓜州、柳园两个工业园区为依托,致力于不断改善县城和柳园镇区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建设具有经济和消费两方面辐射力的中心城镇,逐步培育县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搞好三道沟、南岔、锁阳城的镇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设功能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活跃、生活便捷的新集镇,努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和加工制造业平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民营企业向城镇聚集、农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过渡。三是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集约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传统陈旧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在我县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有人认为,凡是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地区,工业都相对发达,我们目前工业化程度还很低,换句话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企业还发展的不够。还有的人认为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立节能减排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要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发挥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必须走出上述认识的“两大误区”,正确处理推进新型工业化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使其逐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逐步规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促进节能减排。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从节能降耗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得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统筹推进,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是正确处理农村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关系。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城市化建设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农村发展离不开城镇的辐射和带动,推进城市化进程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搞好城乡产业衔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逐步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坚持“三化互动”,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积蓄后劲。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工业化作为全局发展的基础,把城镇化作为全局发展的关键,把产业集聚、城镇建设作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协调推进。

篇2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加快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全省实现“拐弯超车”,在更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建设“富裕陕西”的现实选择。城镇化是当前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是今后五年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城镇化能有效促进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发挥城市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据测算,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的3.7倍,按照“十二五”规划,全省城镇化率到2015年将达到57%,平均每年增加2.3个百分点,每年有95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可增加消费约63亿元,拉动GDP增长约200亿元。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为全面建设“富裕陕西”注入持久动力。

(二)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陕西”的重要途径。通过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百姓富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省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用工需求,推动产业升级,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据推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加0.15个百分点,就业提高0.33个百分点。按照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原则,通过城乡产业融合,使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拓展,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陕西”奠定坚实基础。

(三)城镇化是建设和谐生态,实现“美丽陕西”的有力保障。我省的避灾移民搬迁、渭河、汉丹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工作,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恢复区域生态系统提供了前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减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过度消耗。通过在城镇社区化的集中安置,形成新的村镇,扩大原有城镇规模,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省按照“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以规划为引领,以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和避灾移民搬迁为抓手,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50.02%,以西咸一体化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3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837个建制镇组成的金字塔型城镇体系基本形成,辐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翻开了我省城镇化新的历史篇章。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省城镇化进程步入关键时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必须统筹谋划,通过加快发展积极应对。

第一,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加大以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以学校、医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拉大城市骨架,增强城镇功能。二是把保障性住房项目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与棚户区改造、新区建设、县城建设、重点镇建设、移民搬迁相结合,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协同发展。

第二,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要完善政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培育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或就近转移就业。二要科学规划。加强规划的管控,引导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抓好我省83个县市城乡一体建设规划的落实,增强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三要抓好试点。加快43个重点县城和31个重点镇建设,力争2015年重点示范镇达到建设标准,为全省城镇化作出示范。

第三,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要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管理上的各项管理职能,使户口登记能真实反映居民的个人身份、家庭关系、常住地址及变动情况。二是加大力度对过时政策进行清理。对实际居住在城镇,但暂不具备进城落户条件或暂不愿迁转户口的农民和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三是完善人口信息平台建设,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创造条件。推动各地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统筹考虑常住人口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需求,实现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第四,要科学节约集约用地。城镇化的健康推进有利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要严格保护耕地,并尽可能地利用城镇化所节约的土地发展设施农业。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

篇3

一、站在白城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拓展中心城区的承载功能,壮大城镇经济,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十分迫切和必要。

第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白城作为吉林西部一个重要的地级城市,与松原市共同被确定为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突出以新区为引领,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符合政策,切合实际,意义深远。

第二,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白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快白城发展,既离不开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外力支持,无论是西部生态区打造,还是城镇化建设,都为城市建设发展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借助外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此关键节点,规划建设生态新区,加强打造中心城区,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抢抓借力发展机遇、加快自身建设发展的现实选择。

第三,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提升白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载体。加快打造中心城区,在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打造特色发展支撑等方面,为中心城市发展提供了先行示范的龙头引领作用,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高标准规划、生态化发展、产城融合的鲜明范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建城”和“摊大煎饼”的不良发展倾向,必将有力推动白城城镇化发展步伐。

二、着眼洮北未来发展的现实角度,正确看待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与洮北发展的关系

洮北区地处老城区,是白城唯一的行政管辖区,是中心城区的重要有机部分。以生态新区为引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洮北区近水楼台,是最直接、最大化的受益者。

第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做大洮北城镇经济。中心城区占据整个城市区域的主导位置,是发挥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平台。从白城现状来看,加快中心城区建设,能够使新区和老城区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竞争力,引领带动洮北城镇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发挥要素集聚的洼地效应、消费需求的规模效应和城市面貌的窗口效应,有力提升中心城区的形象和品位,进一步增强投资吸引力,促进洮北区域经济特别是城镇经济加快发展。

第二,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推进洮北城镇化进程。以生态新区为引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是转变白城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举措和重要载体,必将增强这里的综合承载能力、人口吸纳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带动洮北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第三,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增进洮北人民福祉。建设城市的目的在于形成经济的集聚效应,打造区域强市,最终通过城市自身的发展壮大,不断满足人们的民生需求。突出以生态新区为引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有利于增进洮北人民群众民生福祉,促进人居环境优化、住房条件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增强居民群众归属感。

三、树立服从服务全局的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建设

突出以生态新区为引领的中心城区建设,需要一手抓新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一手抓老城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协调联动、互促共进。为此,作为地处老城区的洮北,务求科学定位、准确站位,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建设发展。

第一,全力配合新城区建设。在土地问题上,全力配合市里开展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新区建设提供用地支持。在人口问题上,紧密结合城区危房、廉租房、棚户区等住房改造工程,做好征收安置工作,促进城区人口流动,汇聚新区人气。在社会服务上,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在教育、卫生、民政、司法等社会事业建设管理方面,统筹协调,配合联动,努力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第二,不断加强老城区改造。新区见证着现代文明,老城区承载着洮北的历史,新老城区务必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着力抓好小区巷道改造、街路绿化、城市亮化和市政维护等工作,完善市政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在城市环境管理上,着力加强市容卫生整治,强化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市容环境管理机制,提升科学化、网格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在综合服务上,不断优化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努力促进老城区与新城建设发展水平同标、同频,做好补充服务,实现同步提升,双轮驱动。

篇4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体系;产业集聚;机制创新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将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如果中部城市能抓住机遇,选择适宜的战略对策,便能在此轮发展后脱颖而出,成为耀眼的明星城市。宜昌是中部地区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代表性城市,对其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于探索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宜昌市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宜昌市城镇化进展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1%提高到2010年的48%,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及推进速度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高,五年转移农村人口近30万人,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00万人,2010年市域人口变为净流入。

(二)“大宜昌”框架基本构筑,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宜昌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主城区为龙头,县(市)城和中心镇为支点,沿江城镇为纽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主城区加快做大做强,常住人口由74万增加到123万,步入特大城市行列;宜都、当阳、枝江3个小城市发展加快,外出人口呈现回流趋势;远安等5个县城和枝城等60个建制镇综合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快。

(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等主要城建技术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73位。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秭归、兴山新县城和宜都市相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安福寺镇等6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枝城等9个镇成为全省重点镇,夷陵区龙泉镇等10个镇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涌现出了龙泉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明星镇,问安关庙山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的中心村。

(四)一体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建设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要素加快向乡镇流动。五年完成通村硬化公路1万余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2912户,建设县城及集镇污水处理厂16座,实现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8.88平方米增加到32.23平方米。

二、宜昌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宜昌市城镇化建设在过去一个时期,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及先进地区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1、城镇化落后于该市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世界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会超过50%,达到55%左右;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城镇化率为50%;2010年,宜昌市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而城镇化率为48%,改市的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城镇化滞后于我市工业化发展水平

2010年,宜昌市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接近90%,而城镇化率不到50%,城镇化水平低于工业化中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60%),且城镇化提升速度(1.4%)远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6%)。

3、城镇化落后于先进地区发展水平

宜昌市城镇化现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去甚远,而且与部分基础相近城市的差距开始拉大。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十五”末城镇化率低于宜昌3个百分点,两年前启动了“三年决战200亿工程”,2010年两市的城镇化水平已经相当,且发展态势强于宜昌市。

(二)城镇结构规模不够协调

1、主城区规模远低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

现状主城区常住人口虽然达到123万人,但低于全国地市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规模(2008年,130万人),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差距巨大(2015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主城区规模较小,制约了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导致对资本、人口等要素的吸引有限,对宜荆荆及鄂西南地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与“宜荆荆”中心城市、鄂西南核心增长极的定位要求差距较大。

2、县级市和县城的支点作用体现的不充分

全市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没有一个县(市)城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等级,城镇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市)城仅2个(枝江、当阳),最少的县城仅为1.3万人(五峰)。各县的城镇化率均在40%以下,最低仅为24%(长阳),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吸纳农村人口转移能力较弱,多数县仍为人口净流出。

3、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

全市50%的镇域人口不到3万人,镇域人口达到6万人的建制镇仅有2个(百里洲、枝城);75%以上的镇区人口不到1万人,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的建制镇仅有1个(枝城)。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导致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建设投入、功能完善的良性循环机制无法建立。

(三)制约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各类因素客观存在

1、建设需求扩大与要素供给偏紧的矛盾客观存在

宜昌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对建设用地、资金等核心要素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核心要素的供给量总体偏紧、使用成本急剧增加,导致城镇化推进难度不断加大。

2、制约城镇化加快推进的体制机制问题客观存在

一是经营城镇理念不够,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二是政策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土地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加快转移。

三、加快推进宜昌市城镇化的对策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宜昌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宜昌市已经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我们据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如下对策思考。

(一)加快完善“大宜昌”城镇化战略格局

围绕2015年宜昌市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的发展目标,坚持“一主三副一带”的总体格局和“大小多少”、“三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科学城镇体系。加快把主城区做大做强,推进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积极推动“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切实加强主城区与各县级市、县城的城际交通联系。加快宜都、枝江、当阳三个市域副中心扩容提质,推动其城市规模在2015年达到20万人。完善县城、中心镇功能,推进沿江重点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逐步归并和减少村镇数量,提高建制镇集中度,建设宜居小城镇和村庄,缩小城乡人均住宅占地规模。

(二)积极推进城镇产业集聚

优化城镇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推进以宜昌高新区为龙头的沿江开发区建设,做大园区规模,打造深圳工业园等四大千亿元级园区。按照(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50页)产品品牌化、生产集约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电力等支柱产业,突破性发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装备制造、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千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等百亿产业。

(三)统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着眼区域发展全局,统筹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制定“大宜昌”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村庄发展布局规划,注重编制的科学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功能设施布局和建设。主城区坚持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并重原则,以骨干道路类、配套设施类项目建设引领新区骨架拓展、功能完善,以民生改善类项目建设推进旧城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城际快速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辐射“宜荆荆”、鄂西南区域中心城市,高效连接市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的运输走廊。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着力建设宜居城乡。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全面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和运行效率。

(四)着力推进城乡建设政策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深入推进城镇经营,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统筹市县城建融资平台建设与管理,整合各类政府资产,着力推动重点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做实,强化投融资效益评估,提高融资平台经营水平;加强城镇土地经营,推进城镇设施经营,规范城建规费收缴。加大市县公共财政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城镇化推进同步机制,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融资体制。二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适应“大宜昌”城镇化战略格局的土地管理机制,建议实行城镇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精简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新体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郑祖武.“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3]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辜胜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科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从地域结构上看,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了河南省以及周边省份部分区域,中原经济区处于一种血脉相连的,文化经济发展共生的客观环境当中。中原经济区能够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于其具有区位优势,整个区域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当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文化积淀较深厚。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人口压力较大。农业发展程度与水平都较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中原经济区属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开创之举,这意味着我国发展经济建设的水平显著提高,本文针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性质结构上看,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的外延扩张主要是指城市的规模、数量以及地域扩张情况。内涵部分则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体现。

其一,狭义内涵。也即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二,广义内涵。也即是指于特定的环境当中,多个城镇主体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三,泛义内涵。也即是指多种城镇生活形态的发展与变化。这种是城镇以及乡村统筹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传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别分析

1.背景分析

我国的传统型城镇化建设发端于计划经济环境当中,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战略方式往往伴随具有多种缺陷。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集约化城镇化建设为内容,是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城镇化建设内容。

2.目标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一种粗放式的以外延扩张为主要方式和目的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型下,需要不断的扩大投入来增加发展的速度。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则将发展的关注点放在了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上来。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为方向。关注提升城镇建设的品质。

3.侧重点分析

传统城镇化的重点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有时为了城市甚至不惜牺牲乡镇利益;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三)新型城镇换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建设摸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科学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业、城镇化以及农业的方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提升。截止到2009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共有31个省市地区的655个市镇进行了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46.6%“,十一五”以来年均增加约 0.9 个百分点。与同期国际社会比较,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二、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一)推进方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城镇规模建设、区域差异性、城镇建设动力机制以及城镇特色发展等。

首先,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型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影响始终保持协调共进的步调。需要共同担负起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转移的责任。

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允许模式发展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特征,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优势。

再次,充分协调市场机制以及宏观调控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多种经济发展内容。

最后,根据撑怎发展实际特点、空间结构以及文化历史当中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的城镇化格局。中原经济区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渐进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或就地转化。科学把握城镇化的速度和节奏,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本土转化人口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超越承载能力的“过速、过度城镇化”。

(二)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1.在形成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确保基本农田建设,在规划用地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造成土地使用浪费情况,高校使用土地资源。将发展紧凑型城镇作为规划用地的根本性原则,切实有效保护和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2.充分建立和发展循环性,可持续性经济。这个过程中应当重点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薪技术产业,同时加快发展当代社会服务行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信息行业、服务也等多个行业与领域的共同发展。

3.实现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实现创新,激发创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创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4.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现还需要发挥多层次城镇化对象的聚合做账用,形成通过发展,这时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是在结合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下形成的区别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其次,充分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方向,规划设计了有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众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形成多层次建设平台,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最后,从发展策略上看,需要采用集约式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实现城乡之间的统筹管理,以此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2]罗煜.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索,2008(10):4041.

[3]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78.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传统城镇化建设评价的指标以经济增长GDP为导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应以此为核心,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改变之前以发展速度为导向改为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当前,我国城镇化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研究缓慢,河北省内多为县域经济中小城市,因此探究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第一次是由浙江省政府提出,其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文件中提出,并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是“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形态上存在着多种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县域中小城市为主,而正是以县域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化建设规模和建设层次存在发展不协调问题,十报告提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应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加快对以县域为代表的中小城镇培育”为代表。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议应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建设城市群为主体、以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为核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紧凑集约、低碳绿色、以人为本与四化建设同步的特色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含义及特征

新型城镇化质量区别于传统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地域运动过程中,部门和空间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等空间载体能够高效运转,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城市住房、居民教育、城镇医疗和户籍等各种政策制度,使得城市文明和城市居民素质能够逐渐提升,同时能使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能够更加和谐。针对河北省城镇化质量,提升其质量的基本动力是GDP的增长,同时完善的制度和政策建设是提升其质量的基本保障,改善河北省城市环境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质量具有地域性、抽象性、相对性、综合性等特点。地域性指我国的各个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同时每个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环境等特点。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其不同特点,发展其不同品质。城镇化质量的抽象性是指城镇化质量区别于一般的有形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城镇化质量不像产品服务质量一样可以用词语进行描述,不同区域城镇化质量既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又存在时间上的分离性。因此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居民的现实感受和亲身体会才能证实。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质量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是相对性的特点。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意义

在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其就业情况、住房条件、交通设备、医疗和教育设施的完善程度至关重要,如果解决不当,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的不和谐。因此应对河北省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可以更加综合全面的测度城镇化质量,判定其城镇化发展的真实水平。同时新型城镇化质量能综合地反映城市发展品质,通过对不同地区城市品质的测度可以判断其在省内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城市存在的差距。同时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城市功能、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要素的发展程度的全面集中体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对检查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模式是否适合本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可以方便其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使其可对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调控,以实现最终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目的。

三、河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体系。本文在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时,借鉴不同的参考文献认为在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时应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标准,遵循差异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河北省不同区位城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判定其新型城镇化质量高低时,应从省级层面、市域层面和县域层面不同的区域层面进行分析,数据统计也要选取不同的统计口径。所以在河北省城镇化质量指标选取和质量划分标准上要遵循差异性原则。只有遵循差异性原则才能准确揭示出不同层面的城镇化的真实水平。

(二)目的性原则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议应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建设城市群为主体、以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为核心,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走紧凑集约、低碳绿色、以人为本与四化建设同步的特色道路。因此在河北省未来城镇化道路上,必须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在测度新型城镇化质量时,要关注城市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同时要关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推进速度是否存在超前或滞后的问题。

(三)多样性原则

由于河北省不同区位城市的城市职能不同,在评价不同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时,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去测度,不能简单的制定一套城市化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在进行城镇化质量评价时,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银边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种子新型城镇化质量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空间、就业等要素进行综合测度和评价。

课题来源: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河北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与政策建议(课题编号:HB15YJ010。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兵团城镇化 金融支持 策略

一、兵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力、文化发展和商业发展的体现,是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城镇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聚集地,能够集聚人口、人才和产业,提高文化、教育、医疗水平,从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兵团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就是为了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进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青年人在兵团干事创业,使兵团事业更加辉煌。

第一,推进兵团城镇化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兵团、发挥兵团作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赋予兵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三大关系”、发挥兵团“三大作用”的内在要求。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以改变兵团传统的屯垦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屯垦戍边的新内涵,是兵团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是兵团发挥“三大作用”的重要支撑。

第二,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生活质量、提高职工素质和保持兵团的社会稳定。当前,兵团基层职工居住相对分散,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城镇功能不够完善,生活质量较低,缺乏吸引力,直接影响到职工素质提高和屯垦戍边队伍稳定,不利于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发挥兵团的“三大作用”。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居住环境,为兵团的职工创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拴心留人,引得进人才,兵团才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可以说,实现城镇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第三,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职工收入。兵团所处的资源环境局限性很大,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想大幅度提高团场农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必然要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数量。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兵团职工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职工增收的途径,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变职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兵团的凝聚力,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第四,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发展。城镇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城镇化的大推进,就没有工业化的大突破。工业滞后是兵团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兵团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攻点。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的优势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便利条件,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引导工业企业向城镇集中,才能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兵团工业化的进程。

二、兵团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及模式选择

目前,全国各地城镇化建设大致有四种主流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即县(市)、乡镇、村庄等基层政府主导带动的城镇化模式。二是集团工业化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三是农业产业化主导城镇化建设模式。四是农民自发组织城镇化建设模式。

兵团是一个具有“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兵团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化的进程滞后于城镇化的进程,工业化对于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因此兵团城镇化演进和发展具有特殊性,与内地的城镇化演进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同,不是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而是先由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加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动力,以兵团农业现代化的优势推动城镇化,再以城镇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兵团城镇化是在新疆城镇体系总体规划框架下,着力构建“兵团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城镇、兵地共建城区、中心连队居住区”分级布局的城镇体系,走的是一条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有屯垦特点、符合兵团实际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第一,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以此推动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对于兵团实现城镇化具有基础功能。兵团可依托大农业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引进培育一批大型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各种形式参与农业现代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现代化组织。参与农业现代化的各个实体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形成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这些链条均以城镇为载体,通过农业现代化不仅可以实现农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可以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8

1.1发展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

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因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就业,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就可以使农民真正转化为市民。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不但可以带动就业,还可以增加内需,拉动消费。这样一来,就将会对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形成巨大的冲击,打破城乡长期分割的二元结构,从根本上可以形成有利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使资本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

1.2加快发展城镇化将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可能达到城乡统一,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1.3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

能够刺激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和新的投资。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现实选择,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组合的客观要求。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够让广大的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拉动经济的增长。

1.4加快发展城镇化有利于建立城乡统_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如果能够建立全社会统一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入城的农民也能够充分享受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充分享受城镇的公共资源,将毫无疑问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

2.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

近年来,虽然城镇化水平呈现提升趋势,但仍存在较大差距。

2.2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资金、土地等要素的严重制约

城镇尤其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政府投资为主,而目前的财税政策严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由于城镇建设所需资金量大,虽然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又采取了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但从总体上看,筹资渠道还不宽、办法还不活,资金不足问题己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供应不足。

2.3城镇市政配套功能不完善

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仍然存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管网老化等“城市病”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统计数据显示,吉林市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面积、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全省均处于中游位置。

3.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发展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实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保证城市新增人口尽可能就业等方面调整有关政策。通过积极的城镇化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因此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对待城镇化的发展,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推进城镇化发展,以城镇化繁荣带动农村发展。

3.1发展城镇化要积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

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城镇化主要解决的不是城市建设水平和质量提高的问题,而首先是农业就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减缓片面城镇化进程、更强调要协调发展。因此发展城镇化必须处理好城市的发展和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的关系,使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从而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化文明这个城镇化宇旨。

3.2发展城镇化要加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

结合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国家层面发展战略的难得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城镇化,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我们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发展自己。

3.3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带动作用

乡镇城是市域城镇体系中连接城乡的关键环节。要强化县城的区域中心职能,要本着兴县强镇的基本原则,要促进城镇适度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互动发展。城镇化要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和关键。

篇9

一、全省城镇化发展特点

2012年,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27美元,城镇化率达51.26%,从发展规律把握,全省已进入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期。

(一)全省城镇化率位次前移,社会人口结构进入新的阶段

2012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51.08万人,城镇人口比上年增长65.77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759.75万人,比上年减少48.22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91.33万人。全省城镇化率超过50%,在全国的位次由去年的17位上升到16位,实现了由乡村型社会为主体向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转变,社会人口结构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区域城镇化过50%的覆盖面扩大,差距缩小

2012年,朔州市进入城镇人口过半的第一梯队,全省城镇人口超过50%的市由上年的4个增加为5个(太原、阳泉、大同、晋城、朔州)。城市人口比重居前三位的是太原市(83.76%)、阳泉市(63.04%)、大同市(57.95%),后三位的为运城市(41.41%)、忻州市(41.43%)、吕梁市(41.61%)。从分市发展情况看,城镇化率比上年增长幅度最大的3个市为朔州市、运城市和长治市,分别比去年增长了2.15、1.90和1.88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排第1位和第11位的差距由2011年的43.84个百分点缩小为42.35个百分点,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城镇化整体水平稳步提高。

(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种城镇发展模式

从发展模式来看,山西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5种城镇发展模式:以上党城镇群、临汾汾河百里新型经济带、沁河小城镇群为典型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以孝义、侯马、怀仁、平鲁等县(市、区)为典型的“大县城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以太原长风文化区、太原南客站片区亦即晋中高校新区为典型的 “新区带动城市发展模式”;以平遥、介休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为典型的“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模式”;以昔阳大寨村、榆次后沟村等为典型的“旅游乡村发展模式”。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山西省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良好态势。但若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滞后。从山西省城镇化历程来看,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山西为51.26%,山西城镇水平不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1个百分点,还低于2011年全国51.27%水平0.01个百分点。与2012年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5个省份(除直辖市)广东(67.40%)、辽宁(65.65%),浙江(63.2%)、江苏(63.00%)福建(59.60%)相比,分别低了16.14、14.39、11.94、11.74、8.35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需更加匹配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2012年,山西省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提升空间巨大。城镇化与工业化(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之比为0.99,比上年上升了0.06,仍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区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三)城市核心带动力有待充分发挥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为了利用城镇对人口、资本、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集中所带来的聚集效益和城镇经济辐射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然而,按公安部的户籍人口数统计,目前山西省只有太原市和大同市这2个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0万,长治、晋城、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7个城市人口规模在50-100万之间,其余13个城市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下。由于大中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以及小城镇粗放发展,导致城镇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一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从区域、行业、企业3个层面积极推进两化融合,选择煤炭、电力、焦化、钢铁、煤化工、装备、建材等7个重点行业,按照产业特点,分别开展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产品研发、工艺优化、现代化管理等工作。二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对工业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工业企业的相对集中,推进工业项目进园区,让更多劳动力在一个地区聚集,产生物流、商贸、住宿、餐饮、娱乐、教育、文化等生产业和生活业,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以及投资者利益得到切实保护的良好人文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镇,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三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城乡发展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二)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城镇群

加快推进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发展;加快推进阳泉、忻定原、离柳中3个城镇组群发展;做强太原都市圈,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重点开发区域,成为中部崛起新的增长极,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重点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建设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建设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等。

(三)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一是加强城镇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大容量运输主通道、综合路网和交通枢纽建设,构建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城市群之间层次分明、网络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无缝衔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改造建设城镇供水设施和管网,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排水管网,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生活垃级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城镇燃气管网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通过城市容貌和人居环境专项治理,促进城市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

(四)创新城镇建设及其管理机制

篇10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城镇化进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长期看,城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我国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将会给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历史机遇呢?这是图书馆人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实课题。

1城镇化进程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城镇化进程中,给社会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会给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机遇。

1.1 城镇化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10年全国常住城镇人口已达到66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34亿人的4968%,农村人口占5032%,说明我国城乡人口各占一半。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以全国14亿人口计算,将有84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现实看,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考察城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建设中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它必将有力地促进对文献的新需求,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使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杭州的一次讲演上说:“图书馆是贯穿于人类的城市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明,与城市一同发展起来的。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城镇化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需求和内在动力。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有助于在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2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被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引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十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即将出台。随着该规划的实施,预计在未来十年将拉动40万亿元投资。公共文化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各地均加强了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也必将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1.3 城镇化有利于普及社区图书馆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面积不断扩大,作为城镇化基础的社区也随之扩大,与之相应的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包括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问题突出地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现有的市、区公共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社区图书馆是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新的理念追求。简而言之,老百姓的休闲娱乐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而社区图书馆的存在,能从娱乐休闲的功能上满足社区居民的部分文化需要。社区图书馆是城镇住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域性、全民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服务方式相对来说更灵活、更简便、更快捷,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普及,有利于消除城镇区域之间对图书馆资源使用的不均衡、不公平,也有利于弱势群体公平利用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剂。

2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2.1 城镇化进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

城镇化的建设,将实现上亿农村居民多年的愿望,缩小城乡差别,建造一个更加平等、富裕的社会。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指出:“我们过去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新设城镇需要设立哪些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哪些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关机构人员如何配备、如何推动文化建设、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标准。”[2]

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国各地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差异明显。就一个省而言,省内区域发展的问题同样比较突出,呈现出省区域内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同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不够均衡,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各地应该认真吸取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重视文化建设,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各地城镇政府应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好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起点一定要高,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同时,城镇政府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好街道、社区、乡镇图书馆,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普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城镇科学发展的理念。

2.2 发挥公益性图书馆的作用,打造城乡一体联动的文化服务平台

不可否认,让城镇市民和农民工走进公共图书馆仍是各级公共图书馆需要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也是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的集中体现。这一举措为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带来福音。公共图书馆要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只有努力打造城乡一体联动的文化服务平台,才能更多地惠及城镇民众。

大力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文化保障力。

2.3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整合城乡公共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公平阅读与文化权益的措施,是公共图书馆为更广大的读者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共享工程为广大农村和基层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进程要求各地加快推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充分发挥城镇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提高城镇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促进城镇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城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文献资源统筹共享机制的进程中,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放在中西部地区,这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并完善均等均衡、公平公正的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确保城乡人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打造城乡共享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日益加快。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向基层扩展,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全国“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3]“数字文化社区”是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应用。它利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整合利用公共图书馆、艺术院团、文化共享工程等多渠道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起融资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数字新平台。以“数字文化社区”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符合时展的特点,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江浙一带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建设目前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新疆、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许多城市社区图书馆建立了数字文化社区,将现有的有线电视线路引入社区文化站,为社区内农民工和居民提供免费数字服务。

2.5 鼓励公共图书馆向城乡提供联网服务、流动服务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农村网民规模为156亿。该报告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网民城乡结构变化幅度不大,这与我国急剧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有关。2012年,548%的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是因为“不懂电脑和网络”,IT技能的缺失依然是阻碍互联网深入普及的最大障碍。[4]因此,提高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民工的电脑和上网操作技能显得十分迫切。公共图书馆应对他们提供数字化基本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真正受益者。

在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资源来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随着文化共享工程的快速推进,各地大力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其中包括市级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中心、区县级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和社区、乡镇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乡、村建立基层服务点,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各级图书馆应通过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大力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的服务,使广大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6 完善城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好社区、乡镇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是政府对广大群众实现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主要有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两大块。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覆盖市、区、街道、社区、乡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让全体城镇居民都能够方便均等地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城镇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延伸社区图书室、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建设,使公众通过图书馆服务网络就可免费获取文化科学知识信息。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出现了多元化模式,例如:广东的“流动图书馆”模式,深圳“图书馆之城”模式,上海的总分馆制,天津的“社区分馆、行业分馆”模式,江苏多元化的模式等,使广大农村群众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和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图书馆建设[J].新华文摘,2010(22):133—135.

[2] 蔡武.城镇化不能只有物质经济的现代化[EB/OL].[2013-03-11].http://

[3]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直面城乡现实跨越数字鸿沟[N].中国文化报,2013-02-27.

[4]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3-01-15]http://www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