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保护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物保护意义

篇1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植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81-02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城市特点,结合园林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最终规划和建设出城市园林环境。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生长特点,控制好种类和植物密度,有效防止病虫侵害,在设计时要防止植物间相互影响,尽力减少病虫滋生带来的影响。我国的植物种类繁多,很多植物都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因此在设计城市园林时,应当考虑选择哪些植物,将植物密度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使植物实现自我保护的功效。

一、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意义

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不少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工业的大力发展也使得城市环境出现严重恶化,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的生态环境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遭到严重破坏。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性环节,城市园林建设至关重要,它的存在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品位,更能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给城市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我们可以⒊鞘性傲挚醋魇且桓錾态圈,有效改善园林生态环境,离不开合理的城市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

二、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在很多城市中,为了突出园林设计的新颖性,他们会引进外来树种,而不适用乡土树种。特别是在未经过深入论证的情况下,便引进新树种,有时新树种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甚至因树种入侵而致使病虫害加重。部分外来树种会因为生长过快,快速实现精冠造型。但是也有很多外来物种,会出现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情况,最终出现营养不良或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第二,植物配置不合理。园林树种的生长习性是园林设计者应当深入了解的内容,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不少园林设计者对树种的了解过于片面,在设计整个园林树种时会因为搭配不当,部分物种是相克的,或配置不合理,由此会产生各类问题。例如,松树、苹果树与核桃树不能种植在一起。还有部分树种会出现转寄生的现象,木槿便不适宜于栾树种植在一起,否则会引发蚜虫。而竹子不适宜与红叶小檗种植在一起,否则会诱发锈病。还有的植物喜阴,则不适宜种植在阳光直射的环境里,对于怕谁的植物则不能种植在低洼的积水区。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离不开专业的规划配置,如果园林设计从设计开始就存在缺陷,势必会影响园林生物的正常生长。如果没有合理的配置,加之环境的常年影响,会给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些情况又是很多城市在园林设计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三,园林设计模式单一。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设计的规划尽管整齐,但物种单一,整体群落结构也相对简单。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外很多园林设计中,一个公园的观赏性植物便多大上千种,但国内一个公园选用的植物只有近200种。我国的物种资源非常丰富,这一状况显然与我国资源不相符。在设计模式单一的前提下,物种缺乏,群落结构过于简单,很多植物间无法控制病虫害破坏的几率。生长环境又不符合植物栽种的密度要求,特别是有的栽种密度过大,必要的生长空间缺乏,很多物种处于缺乏光照、水分、肥料的环境下,严重影响了植物正常生长,这也给病虫害的入侵增加机会。

三、加强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对策

城市园林设计看似与园林植物保护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命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园林设计科学,才能给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益处,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园林植物,有助于城市园林设计沿着更加健康的道路发展。但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改进,具体改进对策如下:

第一,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类型。城市的园林设计最主要的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环境质量起到改善作用。然而,不同的城市气候条件不同,所处的地势环境也不同,水土质量也有很大差异。城市园林设计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结合地势环境、地貌特征进行设计,将水流、土壤等条件作为重点考察和研究的因素。在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类型中,尽可能结合当地的水土、地质特点。例如,相对干旱的地区,在选择植物时应当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植物;在水土充足的地区,则选择耐水性强的植物更加适合;荒漠地区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则要选择防风固沙类的植物。这样不仅有助于城市园林的美观,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的选择中,要权衡相互间的关系,合理利用好园林植物。不同种类的植物间存在相对复杂的关系,有的是相互依存,有的则是相互竞争,有的是寄生关系,也有的是共生的关系。作为设计者,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应当充分了解植物间的关系,避免因不当选择而导致植物间相克的情况发生,导致病虫害的加剧,尊重互利共生的原则。

第二,科学合理设置种植密度。植物密度的合理控制即植物与植物间的间距,这在园林设计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种植密度不合理,则会使植物处于不利的生长环境中,更易遭受病虫害侵蚀,也会给接下来的植物保护措施产生不良影响。设计师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类因素,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根据城市园林的总体面积,来规划不同物种间的距离,确定不同物种在园林中所处的位置及面积。之后再根据植物的不同特性,最终确定种植时应当保持的距离,将不同物种所需的数量确定。

设计师切不可为了节省空间,而随意减少种植间距,也不能因为经费紧张等问题,而减少必要的物种种植数量。一次园林设计所涉及的物种较多,每一个物种都有生长特性。因此,每一个物种的生长间距都不相同。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物种最适宜的种植间距,将种植密度规划在最合理的范围内,让植物接受适宜的光照、水分及土壤环境,充分吸收营养,增强生长所需的能量,达到抵御病虫害的功效。

第三,灵活搭配植物种类。设计城市园林时,不仅要考虑生态平衡的问题,更要追求园林设计的艺术美感。因此,植物的构造、不同植物间的搭配都是园林设计至关重要的环节。万物间的关系都有着相生相克的影响,植物的生长也不例外。在设计城市园林时,设计师不仅要遵循生态循环的原理,还要熟知不同职务的习性特征。例如,哪类植物与哪类植物是相生的关系,哪类植物与哪类植物是相克的关系,究竟是共生性植物,还是竞争性植物。

在了解这些内容后,再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在选择恰当的生长习性后,还应当寻找相容的植物,将他们的相生优势发挥出来,避免出现植物因相克现象而影响正常生长的情况发生。这样即使选择不同的物种,也能达到共同生长的良好效果。植物的美化环境需求也是设计师所追求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应当通过设计实现造型效果等方面的优化。

第四,利用本地植物,注重多有浴2煌种类的植物其生长环境是不同的,为避免环境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可以尽量培育本地植物作为园林设计的主要植物。这是因为本地植物更能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对土壤、水分等条件也相对吻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有助于植物的成活和快速生长,进而有效抵御病虫害的入侵。此外,地势环境不同,还应当选择相应的植物品种。例如,喜阴的植物可选择光照程度较弱的地势,而喜阳的植物则应当选择光照程度较强的环境。品种过于单一还可能带来病虫害的侵袭,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根据物种的特性选择多种类植物的种植方式,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给园林设计带来的危害。一个城市园林便是一个小型的生态圈,需要生态环境维持在协调、复杂,又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多样化的物种可以维持生态稳定,有助于植物生长。

乡土树种的合理搭配,可以实现尊重本土特色的效果。由于乡土树种是经过长期演变驯化形成的地域性较强的植物,在抗逆性中都能表现出较强的特点,无论是抗旱能力、抗寒能力,还是抗病虫害能力等。对于城市园林来说,选择乡土树种的最大优势便是后期的养护成本大大降低,不仅能营造丰富的园林景观,还为后期的园林植物保护带来很大的益处。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乡土树种应当是首选的园林树种。

第五,提高植物免疫力,防治病虫害入侵。在植物生长中,首要制约的因素便是病虫害的问题。在城市园林中,病虫害频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设计因素、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城市缺乏必要的监管部门,导致植物在遭受病虫害初期未得到及时解决,没能针对情况及时采取喷洒农药等措施,为园林植物带来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城市园林的养护过程中,应当将防止病虫害入侵作为首要重视的内容。日常管理要加强预防措施,不断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建立全面的病虫害应急预案,一旦确定发病原因,要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四、结语

种植植物是城市园林设计的首要任务。作为园林设计的主要对象,植物的种植与养护都是关键工作内容,因此要充分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减少病虫害的侵蚀,保证植物的茁壮生长。本文针对当前在原来设计时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希望今后我国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能够引以为戒,有效促进城市园林植物的保护功效。

参考文献:

[1] 周远航.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北京农业,2014,(30):89.

[2] 于艺婧,马锦义,袁韵珏.中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综述[J].生态学报,2013,(9):266-267.

[3] 唐大伟,胡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5):128-129.

篇2

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依据主要是两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2年发起《世界记忆》计划,到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关注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献遗产的保护,到关注依托于人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味着人类完整的文化遗产观的形成。

我国是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重要发起国,2004年加入该公约,并两次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2011年我国提交的首份履约报告获得充分肯定。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在我国设立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截止2011年,我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9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成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在充分吸收国际公约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制定的,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该法首次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在文化观念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六章四十五条的法律条款,从调整对象、保护原则、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到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全面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决心和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酝酿、草拟、讨论、审议到通过,历经十多年,凝聚了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包括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的心血,是中国国家意志和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日臻自觉、不断提升的结晶。

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本文将对依法保护、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下梳理。

一、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本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这两个文件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揭示出其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是:

1、其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性、无形性

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为载体,是静止的实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注重的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也有物质的因素或载体,但其价值主要通过人们行为活动的动态过程所体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们的情感、智慧、思维方式、审美观和价值观等精神的因素。

2、活态流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活的见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只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变迁,有的进入了衰微状态,但它不是“死”文化,而是仍处于存活状态的文化遗产,仍然在与自然、历史、现实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化、传播、发展,具有活态流变性。

3、世代相传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延续至今的,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主要通过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行为活动所创造和表现出来。因此,它的存在必须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依靠社区群体、民众的实际参与,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才能保持、延续下去。一旦停止了传承,也就使之中断或消亡,即“人亡艺绝、人走歌息”。

4、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积淀下来的,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生产生活的实际,它扎根于民间,生长在民间,往往就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群体性、地域性较为突出。

还有其他特点:基质恒定性、共享性等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与原则

(一)指导方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特点而定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也有很大差异。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本质意义就是保存,即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将其物质形态保存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针对保护对象生命系统生态整体的保养与呵护,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态,意在推动其延续和发展。

两个公约使用的“保护”概念也不相同(中文均译为“保护”),《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使用的概念是protection,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用的概念是safeguarding,二者的含义有区别。Protection主要指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或行政权力进行保护;safeguarding则有“维护”之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仅有法律保护是不够的,还需配合其他许多支持措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Safeguarding),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Protection)、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是一种全方位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将公约的“保护”(Safeguarding)具体化为保护和保存两个概念,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

(二)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原则:

1、注重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

所谓“真实性”,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客观的调查、记录,反映其真实形态;在保护、传承中坚持其基质本真性,不能随意改变。这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首要原则。所谓“整体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具有的文化整体,如京剧不仅仅是各种角色的表演,还包括剧本、音乐、唱腔、演奏、脸谱、服饰、舞台等因素共同构成这一遗产,保护时要全面、整体地进行;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所依存的环境构成的生态整体,要求保护时必须将其所生存的特定环境一起加以完整保护。我国开展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就是整体性保护原则的具体实践。所谓“传承性”,其内涵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师从前人学习、继承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将这项遗产发扬光大,并传之后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保护工作也要注重“以人为本、活态传承”。

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在其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活态遗产,它与文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直接渗透、反映一定的思想性和价值观,这种思想性和价值观与时代精神有一致也会有不一致的地方,“三个有利于”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问题提供了指南。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制度与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

(一)调查制度

调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工作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针对各个调查主体(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境外组织和个人)的调查分别作出了规定,并明确要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二)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截至201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566项,地市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2万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万多项。

推荐申报代表性项目必须掌握认定标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两个基本条件。国家级代表性项目,还要看它是否具有突出的、重要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否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是否具有鲜明特色,有重大影响等等。

正确处理代表性项目申报与保护的关系,重申报,更要重保护,要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实施代表性项目保护的动态管理机制。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方式

(一)抢救性保护

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区、群体)及其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并收集相关的实物和资料,建立完整的档案和数据库。这一方式适用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承人年老体弱、状态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建立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建立“人间活珍宝”国家体系指南》中指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保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一步发扬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给下一代”。

1.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

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术或知识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决定性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必须是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持有者;必须具备相应条件、符合认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的条件是: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传承活动。至2011年,文化部已认定、命名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9564名。

代表性传承人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规定义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对丧失传承能力的,不取消资格,也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例如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等等。

2、 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授徒传艺方式,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方式,如民俗;教育传承方式,包括学历教育和培训班形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群体参与不够广泛等。因此,除了对代表性传承人采取认定、保护措施外,还应该对继承者、学艺者采取更多鼓励措施,如助学、奖学措施,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机会,通过考核定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给予社会认可等。

(三)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主要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起进行保护,是一种文化生态保护,强调文化的原地生存状态,强调不离本土及民众的文化延续,强调可持续传承的文化传统氛围,注重的是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维护与修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而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2007年6月至今,文化部相继设立了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开展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保护区建设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化生态的保护不是封闭的、真空的,而是顺应当地民众需求的、开放式的保护,是在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整体性。因此,“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察目标”。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的关系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处理不好,则会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丰富旅游内容,但要注重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的揭示。要防止把特定区域的整体保护变成经济开发区、旅游开发区。

3.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作用的关系

文化生态保护带有明显的导向性,要由政府主导,但主导不等于包办。最重要的是发挥保护区广大民众这一建设主体的作用。保护区的民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也是最直接的保护者。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参与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保护区建设的成效。

(四)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主要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药物炮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这些项目基本属于传统手工艺,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只有在生产实践中靠人的手工创造来实现。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可激发其自身活力,使之更紧密地融入当代生活;可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培养更多后继人才;可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但是,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简单地理解为发展生产,甚至将其概念兑换为产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方式是多样化的,采用的是传统的工艺流程,手工艺产品要求个性、独特,讲究差异,有的手工技艺凸显的是在民俗生活中的功能。而产业化采取的是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规模化生产,商业化运作,讲究的是低成本、高效率、高利润,追求利益最大化,两者截然不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一种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强调尊重其生产方式,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不能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保护传承。

(五)宣传、展示与传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对教育、宣传和能力培养作出了规定:“各缔约国应竭力采取种种必要的手段,以便:(1)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主要通过: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活动;非正规的知识传播手段。(2)不断向公众宣传对这种遗产造成的威胁以及根据本公约所开展的活动;(3)促进保护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自然场所和纪念地点的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了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播,第三十二至三十六条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文化机构等在宣传、展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职责。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例如将民歌民乐纳入音乐课,将年画剪纸纳入美术课,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将传统舞蹈、武术纳入体育课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不仅仅是物的展示和解读,更重要的是体现文脉的薪火相传,因此,要注重活态展示,即传承人的现场演示。陈列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谱系为脉络,以历代传承人为核心,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的特点;现场演示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进行现场表演或制作,展示其动态过程,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六)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保护是以数字化的影像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将景观再现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综合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保护、传承工作中。是最具有当代特色和独特优势的保护方式。

“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2011年的一期建设初步完成了两项工作,一是起草制定数字化标准规范草案;二是选择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高密扑灰年画和秦腔三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为试点,进行了数字化采集和资源数据库建设。

(七)弘扬、振兴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陶冶情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鼓励各地依托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特色文化服务,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有开发潜质、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药物炮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特点和核心技艺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生产性保护实践,有条件的可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乡面貌、彰显地域魅力结合起来,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要求:“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质本真性是灵魂,是基因,不能改变。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与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品区别开来。

篇3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但在我国有多于三分之二的普通中小学没有开设武术课,很多学生将跆拳道和拳击误认为武术,在初中生喜欢的武术项目中跆拳道名列第一。外来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使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了危机。在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被我国青少年追逐为时尚运动的同时,武术却日益受到国外人士的喜爱,新加坡还将武术列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被誉为国粹的武术在国内的濒危与在国外流行的反差,这不能不引发我们重新审视武术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武术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近年来,国家对民族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视,为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契机。武术文化被华夏纽带文化工程组委会视为中国文化三宝之一,提出了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计划;在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前,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和邢台梅花拳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体文化传承倍受关注。2007年5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武术遗产保护与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武术管理部门的领导、学术界的专家与拳种传人共商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保护武术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成为关乎民族发展的大事。

对武术文化遗产的大规模保护,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此次争论使武术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之下,赢得了在体育领域的一席之地。改革开放后的挖掘整理,声势浩大,规模空前,基本摸清了武术的家底,抢救、保护了一批武术文化遗产,对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文化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新的危机。保护武术文化遗产,留住武术文化之根,让武术文化薪火相传,是我们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一种身体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人不仅是武术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而且是武术文化的拥有者、享有者。因而,在保护武术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武术文化的核心载体――人,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武术文化遗产的“濒危性”集中表现在“传承危机”,而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武术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拳种的传承人密切相联的。传承人消失,原形态的武术文化遗产便不复存在。必须将对拳种传承人的保护作为保护工作的重点。

武术拳种繁多,各呈异彩,仅流传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便达一百多个。面对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全面了解各拳种的传承情况,建立传承人档案,从整体上对传承者进行保护,避免仅对部分或少数优秀的拳种进行“圈护”,而淡漠、忽视其他拳种的现象。

武术文化遗产的无形性,给保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保护武术文化遗产时,要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拳种传承者所传习的技法与技能,口头传授的内容,直观、真实地记录下来,对武术文化遗产实施静态的“物质化”保护,为传承和研究提供资料。

武术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但“保护”的根本目的是让有价值的武术文化遗产持久地延续下去,保持生命力。保护武术文化遗产,不仅在于挖掘和整理,使其通过静态保护得到持久保存;更重要的是对能够持续发展的拳种实施动态保护,使其得以传承。保护传承者,培养“传习者”,使武术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建立以管理者为主导,保护传承者、培养传习者、发展练习者,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发动参与者,吸引投资者,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动力机制。

武术文化遗产亟待保护,并非意味着以“原汁原味”的藩篱来禁锢武术文化的发展;相反,必须在文化创新的视野中,以发展为动力促进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武术文化现代化;当然,还要避免盲目发展对武术文化遗产的破坏。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082 — 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侵权的现象

在物质经济如此发达的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过去的静态传承保护转变为产业化利用开发,从文化生活范畴拓展到物质生活范畴。文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与利益分配相关的不平衡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剽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剽窃是指第三人故意或者非故意利用其他国家或者其他社群的居民长久以来所流传的传统手工技能、社会风俗、表演艺术等,进而占为己有,并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行为。剽窃行为的发生大多由于传统社群没有认识到其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或者没有科技手段去开发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而掌握更高科技手段的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以自身的优势对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模仿和复制,然后以个体或者群体的名义获得知识产权,打上了自己的标签,并通过商业开发利用,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剽窃行为不仅侵害了传统社群的经济利益,而且否认了他们的文化荣誉,伤害了其文化归属感,而我国的中医药行业便是受到文化掠夺最严重的领域。

2.侮辱性、减损性和精神上的冒犯性使用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第三人在接触和传播过程中,可能有意或者无意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穆斯林的无知》是一部诋毁和侮辱了伊斯兰教先知的美国电影,这部电影造成了伊斯兰教信徒的极度不满。数十名基督徒聚集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国家宫门口,抗议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对穆斯林教徒的侮辱。这种侮辱性的使用不仅影响到经济利益,更造成不同社群间的敌对和文化隔阂。

3.未经授权的复制、改编、散发、表演和其他类似行为

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共享性使得外界非常容易复制、改编、散发、表演或者以其他类似行为来利用谋取利益。首先,这种未经同意的商业利用无疑损害了传统社群和原住民的经济利益。当科技手段或经济手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后无疑是经济利益非常显著的产业,而利用者掠夺了他人的智慧成果价值。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传统社群和原住民的文化标志。利用者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往往有自己的主观性,可能会给传统社群带来精神上的伤害。在美国,迪斯尼版《花木兰》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港台两地的电视荧屏上,“花木兰”的故事一度非常流行。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杰,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她散发出独特的热力。但作为我们自己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没有一个“花木兰”能走向世界,而外国人已经能把《花木兰》拍成一部脍炙人口的影片,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赢得利润回报和文化声誉。这种未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同意的表演行为,已经侵害了我们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尊严。

二、外国目前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1.日本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采取由政府拨专款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工作的“文化财产登记制度”。虽然这种记录保存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可以作为授予专利时的参考,同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认可了这种防御性的保护。此外,日本还对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产采取指定制度,从文化本身是否具有独特的价值或者有无历史保护价值来确定保护的内容。对于指定保护的重要内容、认定代表性的人物,给予他们特别的财政支持和保护。日本这种行政措施的保护,虽然使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得到妥善的传承和发扬,却缺乏有效的防御机能,无法有效地制裁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保护传承人的权利。

2.巴拿马则是采取授权契约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即规定他人使用原住民社群注册等级的传统知识应签署授权合同。授权合同中规定双方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方式达成的合意,此外,巴拿马还规定了利益分享合同,即因使用相关传统知识发展而来的产品或者方法所取得的经济利益,要以公平的方式来进行分享。这种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保护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有的法律保护手段相结合,满足了实际保护的需要,但是这种保护注重其经济价值,而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价值。

3.美国则是采用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专利、商标和版权等直接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信息披露制度是防范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剽窃的一项重要制度,即规定专利的申请人要提供有关的专利信息情况,审查申请的专利是否具有创造性。该项措施虽然预防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剽窃,却无法保护对其的侮辱性使用和复制性使用。美国在2000年修订的《印第安艺术和工艺法》中修改了民事惩罚措施,提出了允许对直接或者间接销售或者准备销售错误暗示其为印第安生产的产品的人提讼。这项措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允许对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司法保护,意识到司法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大大地提高了救济的有效性。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诉讼的障碍

司法是社会公正和权利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权利,法律也应该给予充分和合理的救济。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制度在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侵权方面面临着许多的缺陷,而最主要的缺陷为以下两个方面:

1.保护权利无法确定。诉讼的前提必然是法律所保护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其中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为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很显然原告需要证明自己的私人利益受到了侵犯。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保护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有其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人是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社群和原住民,这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天然垄断性。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具有共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一般为语言或动作,容易被传播和使用,被不同的社群和族群吸收、借鉴,很显然具有公共利益属性。兼具公共性质和私人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权利与知识产权并不完全重合,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确定非常复杂。

2.原告资格过于狭窄。民事诉讼制度对原告的主体有着较为严格的资格限制,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一款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就意味着原告应当是明确的,只能是违法行为的被侵权者,这显然不能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各阶段各传承群体对文化记忆也在不断更新和叠加,形成广泛的凝聚力和文化的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侵权所涉及到的利益往往是一个地域内社群的公共利益,无法确定具体的被侵权人,但这种受损害的利益主体往往是广泛、不确定的。这种情况并不符合“法律权利标准”,正是这种缺陷导致社群的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时,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必须建构和完善一套新的诉讼制度来弥补传统诉讼的不足,更好地保护公共利益。以下是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制度设计的一点想法:

1.诉讼权利保护范围具体明确

为平衡各方的利益,使权利人的权利得到更好地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侵权公益诉讼中,必须单独、明确列举所要保护的不能被侵害的权利。权利保护的内容如下:①事先告知同意权,只有同时获得权利主体的事先告知并签署授权合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才能合法使用该社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②来源地标示权,在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或工业产品等有形的载体上,要求标明来源地;③尊重文化权,禁止对任何特殊的文化、文化的表达方式及精神价值进行歪曲、侮辱或其他不适当地修改、使用等行为;④获得补偿权,无论以何种方式获知、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获得利益的第三人必须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人进行相应的补偿;⑤禁止剽窃权,任何第三方未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同意,不得通过司法手段进行维权。

2.原告资格应适当拓宽

在公益诉讼中,适格的原告包括:①被侵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在侵权纠纷中有利益关系的公民,他们是毋庸置疑的适格的原告。②检察机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侵权情况下,代表国家具有公诉权的检察机关也是很合适的人。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代表。他们提起并参加非物质文化的公益诉讼,既是发挥了法律监督职能,又能有效地提供司法救济。③律师公益社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侵权的公益诉讼具有涉及面广、取证难、专业性强等特点,即使赋予被侵权的个人诉讼资格,也很难保护他们的权利。而律师团队作为法律专业人员,在诉讼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制度时,我们可以参照国外的“诉讼信托制度”,即通过法律明确赋律师公益社团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益诉权,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侵害或者将要被侵害时,组成该律师公益社团的成员可以以原告资格提讼。〔4〕④经政府相关部门登记过的公益性组织。公益性组织是以促进和保护公共利益为宗旨的非赢利性组织,如非物质为文化遗产的公益组织,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保护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利益,因此它们对这方面的公共利益更为关注。这些组织应该被赋予原告资格,他们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的积极推动者。

〔参 考 文 献〕

〔1〕李赞捧,武雪萍.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9,(02).

〔2〕杨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J〕.各界文论,2007,(02):19-21.

〔3〕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03):24-27.

篇5

关键词:摄影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纪实性;艺术性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濒临消失。随着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标志着正式开始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和记录,建立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实施内容之一。由于摄影的真实性、瞬间性、凭证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确定了摄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或缺的手段,能够更加有效的手段来发掘、抢救、保护、记录、收集、整理资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图文并重,在信息传达上直接而又有感染力增进人类交流和理解。

基于摄影技术的成熟,如何有目的地系统地实现在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全面获取和整理保存同时不失艺术,让摄影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在信息采集的同时创作出富有艺术性的作品的同时为其信息共享、保护修复、学术研究、参观鉴赏与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又成为新的研究话题。

纪实性是摄影的基本属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摄影艺术的长处在于它能把民族文化艺术及民间习俗的发展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形象是摄影赖以生存的根本,形象可以使人们重温过去的景象,它可使人们饱览不可见到场景。可贵的是摄影可以记录许多可能丢失的细节,这也是摄影艺术的其主要特性纪实性,也就是摄影的纪实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文献性。其特性是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根据,并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和史料价值。用摄影这种技术手段拍下现在残存的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和习俗,是为了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宝贵的文化资料,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其民族产生的社会缘由和规律,给社会提供某一民俗存在的依据。有时也是为了提出民族民间艺术及民俗线索,引起世人的关注。摄影在判断分析某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民俗现象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象的文献性,同文字相比,图片传达信息的速度质量都迅速和实在。以摄影手段反映民族民风文化艺术,是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最科学,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对民俗活动中的有形文化,使用摄影方法能将其完整地再现出来。

艺术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摄影又一属性,用艺术手段进行表现,是较为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活动为载体,来体现摄影艺术的魅力。这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目的不是直接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研究服务,而是全方位的挖掘摄影艺术表现的题材,更大的发挥摄影艺术的潜力。

第二个方面:对于民族民间或艺术性较强的民俗内容,用摄影艺术再现其艺术实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其中民俗的文献价值是主要的。摄影艺术在此运用应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变化中典型瞬间作为拍摄的重点,以突出不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活动的根本内容。

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表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的艺术性,可以牺牲摄影的艺术性为代价。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摄影艺术的纪实性和艺术性,彼此独立又相互共联、但又不是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艺术性可以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价值。同样,民俗的文献性亦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性有别于一般艺术摄影特征,特别是某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的文献性越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艺术价值就越高。

例如民俗摄影便是以拍摄民间文化生活的纪实摄影类别,具有艺术摄影和记录摄影功能,旨在提醒人们关注那些即将消亡的传统文化,保护废物文化遗产,在当前,摄影要发挥其优势面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进行记录,并遵循相应的保护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地进行记录性保护。其主旨是反对干预,真实记录就民俗摄影的纪实本性来说,现场抓拍是首要任务,当然当不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导演其中环节,增加画面情节性,达到增加其艺术性的特征。总之每一个优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摄影作品都是摄影艺术的技法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性的结晶。(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萌.纪实与观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2] 宋刚明.纪实摄影:概念的“硬伤”[EB/OL].中国摄影家协会网.2011-1-25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商标权

在目前追求文化精神的现代社会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增加了我国的软实力,维护了我国的民族尊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的体系构建,法学界及社会相关人士有着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应当顺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以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为基础,量身定制一套能够有效起到保护作用的法律体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一)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对传承人的权益保护主要在精神权益和物质权益两方面。首先,传承人的精神权益是指不受污蔑、精神上的不受冒犯等等,这些精神权益不仅仅代表着传承人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对传承人物质权益的实现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传承人的物质利益因为现代科技力量的强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带了大量的复制、收集、滥用。因为法律保护的欠缺,致使我们面对这样无偿的使用甚至牟利无法拿出有力的法律手段捍卫自身的权利,只能通过外交方式解决。

(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正所谓传内不传外,在过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仅限于家族内部间流传,一些古老的技艺渐渐成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经济来源。但是随着社会商业化的发展,若依旧以家族流传文化爱好作为主要传承方式,难免会偏离时展。所以为了避免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时刻需要新的动力以及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著作权保护。著作权即版权,是对文学、科学作品作者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权利保护,更倾向于作品表现方式的保护。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外在体现的多是精神层面的内容,而且文化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就这与著作权的要保护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使由著作权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困境。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剪纸技艺已经家喻户晓,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我们欣赏的剪纸作品,而是传承人的技术以及精神信仰,但是它无法作为法律客体成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所以从这一例子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还有待完善。

第二,商标权保护。商标对产品的保护时间可以通过续展而持续存在,并且主体既可以个人、团体,也可以是法人。所以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商标权可以用作传统文化识别的保护,其保护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标志、字符、文字等等可以作为商标进行注册保护,其二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生的产品可以进行商品商标注册,具有独特性的文化服务也可以注册服务商标。此外一些可以代表传统工艺技术的招牌也可以成为标志,进行商标申请,以便后续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二)藏医药的商标权保护现状

藏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大量的临床疗效,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为科技的不断前进,传统藏医药学文化面临着文献损毁、技术无法传承等严峻问题,其中关于藏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在未来的全球化发展中能否保有一定的地位,能否争取更有利的科学社会资源,还要依靠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力量。因此藏医药学如何在知识产权方面得到更有效地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藏医药中,那曲的冬虫夏草可谓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药材原料,已经成为各民族人民都十分认可的良药。那曲冬虫夏草名声大噪带来的是藏药产品的好信誉,成为藏药产品质量可靠的标签,并且为当地藏族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这一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商标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起到的良好推动作用。因为在商标权的保护中只要满足可识别性这一个条件即可,其不受文字、颜色、图形、声音、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但是在这一事例中,藏医药在形成了商品化状态后才发挥了商标权的作用,商标权使藏药产品得到了保护,藏医药知识却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仅仅依靠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不完整的,我们还需寻找其他保护之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为了弥补知识产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缺陷,完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笔者有如下建议。

第一,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及客体。对相关的主客体给予明确界定,不用再多加考虑其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及时抢救、保护、发展。第二,完善我国现有知识产权体系。为了全面、长久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如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律法内容中加强对传统识别标志的保护,避免遭到其他人恶性抢注。第三,笔者建议成立特别法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全方面的妥善维护,所以可以在某些方面,如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历史科技等,针对其特点及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制定特别法进行保护。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效协调各个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的空隙或部分交叉点。

综上所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如果仅仅依靠著作权法、商标法等个别法律的零散规定o法从根源上使其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因此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固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本文拟针对固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的对策。

一、概况

固原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属的五个地级市之一,位于宁夏南部。固原市辖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四县和原州区,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人口152.5万,其中回族人口占45.8%,是全国主要的回族聚居区之一。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固原是中国远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广泛分布着公元前2500―2200年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也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带。距今2.7万年-3.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1935年10月,同志率领中央翻越了途中最后一座高山一六盘山,写下气势磅礴的壮丽词篇《清平乐・六盘山》。

二、固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

近年来,按照《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固原市大力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记录、抢救和保护。

(一)开展普查工作。广大市、县(区)群众文化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现场询问,现场录音,现场登记等形式,对口头传唱作品,民间手工制作,民间文化遗存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搜集登记。共填写各类传承人表格16250份,撰写传承人传略217份,拍摄照片资料14000多张,拍摄录像资料120小时,录音资料158小时,普查乡镇B2个,村组1100多个。完成调查报告194份。

(二)重视传承人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措施,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如隆德县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张鲳,彩塑专家赵建磊,天津泥人张等非遗专家和传承人来县内考察,并就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为全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三)抢救性保护文化遗产。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濒危消亡的项目,采取了拍摄音像资料、收集实物、派人专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如泾源县文化馆组织专人编撰了《泾源厘族踏脚教材》一书,通过普查、挖掘,把踏脚由过去留下来的lO种动作,发展到现在的24种动作,大大丰富了踏脚的内容和踏脚的高难度动作。

(四)重视继承发展。充分发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效益。如隆德县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六盘山(隆德)文化城,吸引了县内及银川、兰州、平凉等周边市县擅长书法、绘画、剪纸、泥塑、刺绣、砖雕、篆刻等文化商家100多家入驻,成为辐射六盘山周边省市县的文化创业基地和创业平台。泾源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开发了“泾源十大神话传说”精品剪纸礼品系列、“泾源十大神话传说”纸织画系列、泾源民间民俗精品剪纸壁挂系列等文化用品,受到市场青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经过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固原市先后完成了《民间绘画》《民间篆刻艺术》《杨氏家族泥塑》《剪纸》《回族口弦》《民间戏曲》《回族山花儿》《六盘山抟土瓦塑》《固原古城硬花活》《回族踏脚》《刺绣》《回族方棋》《纸织画》《草编》《民间谚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5个类别140多个项目的调查。完成国家级项目名录4个,自治区级项目名录35个,市级项目名录65个,县级项目名录117个。建立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目前,已有隆德县杨氏泥塑,原州区张明星“山花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吉社火春官词》等20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县(区)级名录相继公布。编辑出版了《固原历史文化丛书》《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泾源县泾水系列丛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

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固原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大众认知等方面的原因,固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民问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地方认识不到民间文化在当前条件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速消亡的现实,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民间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能体现地方特色、具有代表性和内涵丰富文化记忆的民间文化实物流失严重,传世不多。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目前仅限于精神奖励。很多传承人经济条件较差,无力继续从事传承工作,致使一些传承项目濒临灭绝。

(四)保护工作经费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只有入选各级政府公布的名录,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但申报一个项目,要深入民间考察、调研,搜集文献资料,整理撰写申报书,还要制作视频资料片,辅助图片、录音、录像,邀请专家论证等,需要大量经费。因缺乏经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申报更高级别的保护项目。

五、对策

笔者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现阶段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密切结合当前文化发展的实际,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民族民间文化面向群众,走上舞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团体广泛参与区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固原文化走出宁夏,走向全国。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利用的目的。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培训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1-01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有关精神,全面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共发掘1000多个“非遗”保护项目,其中有94项列入我市“非遗”保护名录,有22项列入泰州市“非遗”保护名录,有8项列入江苏省“非遗”保护名录,有2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我市在修缮一新的省级文保单位成家大司马府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笔者经过调查,有些“非遗”项目能否有效的传承下去仍然存在不容乐观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非遗”项目无市场环境,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有谁来传承了,这是“非遗”项目保护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品,有的早就退了历史的舞台,有的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比如过去人们下雨天常用的蓑衣和钉鞋,几十年前还能到处可见,但随着新的防雨用品的问世和流行,这些物品就被时代淘汰了,其编织技艺和制作技艺也就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了,目前这两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虽然还在,但已经没有传承下去的可能了。还有弹棉花、兴化锣鼓书等,目前还有一些市场,也将面临继续生存下去可能的,所以传承很难。

2、有些“非遗”项目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不高,没有人愿意来传承。过去,能够掌握一定的“非遗”项目技艺的人,如果社会上又比较需要的,就能过上比一般的劳动者稍好一点的日子。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有些“非遗”项目已经今非夕比。比如兴化的徐氏提线木偶,当时,每到一地都是场场暴满,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苏北地区都影响颇大。现在传承人已有八十多岁高年且中风卧床,而制作技艺和表演技艺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想传承几乎不可能了。还有兴化的锡器制作工艺,是泰州市“非遗”项目,虽说我市有锡匠会,人数众多,每年都有聚会活动,但大都是老人,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陈连富算是最年轻的,四十多岁,年富力强,也是技艺最好的,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徒弟跟他,他曾无不担心地说,我可能是兴化最后一个锡匠了。

3、有些“非遗”项目被挖掘出来了,但传承人只是一个招牌,早已不从事这个行业。比如兴化“药膳八珍糕”是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是清代末年在兴化研制成功的特色地方食品,曾经销售到海内外,尤其在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南、四川和港、澳、台等倍受欢迎,过去在兴化食品小吃中很在名气,但传承人早不从事这个行业,谈不上传承和发扬光大了。

4、有些“非遗”项目已经失传,所谓传人只是其后人,并没有真正传承下来。比如兴化“通草剪贴中国画”是兴化籍画家魏郑卿创立的一新画种,在当时很有影响,其作品流传于海内外。可惜魏郑卿先生在1966年就去世,现在的传承人是其后人,远达不到其水平,更谈不上传承下去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传承下去,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不仅仅停留在名录上,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给予扶持,笔者认为当前主要要着手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对已设立的“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要设立资格审核制,确保传承人真正具有代表性和传承性。要加强对传承人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快完善非遗保护体系,让非遗保护有坚强政策保障,政府要尽快设立“非遗”传承人补贴制度和传承奖励制度。通过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承项目的保护和发展,是“非遗”的“活态保护”的有效办法。还要对生活困难的没有保障的传承人建立生活保障制度,比如为他们办理养老、医疗等保险,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社会保障,增强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这样“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才有可能。

3、党委、政府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对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濒临失传的项目要重点加强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传承人的培养工作。

4、建立民间非遗保护协会、组建民间非遗表演剧团等方式,形成保护、传承非遗的合力,积极探索“非遗”项目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非遗”项目传承下去,真正做到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篇9

关键词: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盂兰盆会 全民参与

一、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颁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此公约颁布以来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在此期间,日本将“盂兰盆会”抢注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盂兰盆会”是从我国流传到日本的,这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中国现阶段面临严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缺失,这既有时代的因素,又有全民参与方面的因素。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该如何保护好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在全民参与这一点上,日本的模式非常值得我国学习。

二、日本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全民参与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时至今日日本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并且使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日本国家财政每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200万日元的补助资金,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与个人给予资金支持。政府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文化厅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成专题片播放,让全体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并且日本政府把每年11月的第一周是定为文化遗产保护周,鼓励学生到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学习和参观。在日本,每个城市、村镇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同时有一些财团法人、志愿者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得十分精细和透明。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都要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一旦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和一些财团就会进行资助,每一项资助他们都会记录成册,详尽介绍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资助的方式和资金,并向民众公开。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等则会由专人编辑成书并且发行,以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

三、盂兰盆会的全民参与

盂兰盆会最初起源于印度,经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现已成为仅次于新年的日本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江户时代以前日本全国举行盂兰盆会的时间基本统一于旧历七月。但自明治政府废除旧历采用新历以来,大部分地区的“盂兰盆会”改为每年8月举行。日本的盂兰盆会,一般是8月13、14、15日三天举行祭祖仪式。其中13日为迎盆,意为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14日为中盆,即祖先的灵魂在家的时间,15日为送盆,即送别祖先灵魂的时间[1]。盂兰盆会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成为日本全体国民都非常重视的一项传统祭典。“盂兰盆会”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魅力使日本人可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参与;其全民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重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相关法律规定,文化遗产必须向全体国民和社会公众公开展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和价值,这是他们“活用”其文化遗产时最重要的方面。“而活用主要是指充分地利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发挥文化遗产的功能”[2]。盂兰盆会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每年一到8月份各地的新闻都报道盂兰盆会的相关信息。甚至有的电视台还对当地的大型盂兰盆会进行现场直播。在日本各地,盂兰盆文化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充分利用,在不破坏其原始形态的前提下使盂兰盆文化很自然地融入了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2.努力创造各种渠道让民众与其接触并参与其中

日本各地每年8月都要举行盂兰盆会,而这期间最吸引人的就是“盂兰盆舞”,节日晚上当地的民众会自发前往广场参与跳盂兰盆舞的活动,每到此时男女老幼纷纷穿上“浴衣”,和着歌谣围在一起跳盂兰盆舞。除此之外,相关商品的售卖、交通秩序的维持、盂兰盆文化的宣传活动等也是由民众们自发组织和完成的。

3.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

就“盂兰盆会”而言,盂兰盆会表达了日本民族对佛陀和先祖的尊敬,和中华文化中“慎终追远”的儒家观念相同,同时是向仍在世的父母、亲戚、长辈和曾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意[3]。因此,日本人通过像盂兰盆这样的祭祖仪式将逝去的祖先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将个体的生命与祖先留下的轨迹连接在一起,在感谢祖先的恩惠的同时,也进一步正视自我和重视生命。每年一到盂兰盆会家长们就带着自家的小孩参与其中,使得日本民众从小就对“盂兰盆会”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有深刻认识,并能够积极、自发地参与其中。此外,还有很多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四、结语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众才是遗产保护的主体,使民众自发地爱惜和保护自己的遗产。在这种全民参与保护的氛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被动地要求民众配合,而是全体国民的自觉参与、珍惜和保护。这是日本非物质文遗产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的关键因素,同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该放在全民背景下进行,由全民参与,民众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主人翁意识,将其视为自己的事情,主动自觉地将其作为自身社会文化属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中,将其传承下去,充分利用[4]。

参考文献:

[1]邢永凤.盂兰盆节与日本的氏神信仰[J].日本研究,2009(03):94-96.

[2]周星,周超.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J].文化遗产,2008(01):133-143.

篇10

[关键词]梅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档案是指国家机构、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非遗过程中和“申遗”工作中产生的,运用不同载体对非遗本身及其传承进行系统、全面、真实的记录,形成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1]以及非遗活动中的各种实物、道具等。

1梅山非遗概述

2015年4月2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土》栏目———寻找新化梅山文化,对梅山武术、傩戏、饮食这三项梅山非遗传承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和报道,反映了梅山地区的风土人情。

1.1梅山体育

梅山体育主要有武术、嬉戏娱乐、竞技能力、配合节庆习俗为主的四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群。以梅山武术为主要代表,分为板凳拳、烟袋拳、梅山耙、梅山铁尺等,梅山武术功法独特、套路多、无虚架、无花招、短小精悍、技击性强;手法刚猛、攻守自如、灵活多变,有它独特的器械,如:铁耙、铁尺、及日常生活用具条雨伞、长凳、方桌、长烟筒等。2009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2梅山音乐

梅山音乐以梅山山歌和傩戏为主,梅山山歌是梅山音乐的一大奇葩,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乡土气息浓郁,形成了一种质朴自然、粗犷豪放的音乐个性。梅山傩戏是大梅山地区汉族民间举行驱邪、求子、祈福等傩事活动时搬演的娱神和自娱戏剧。在梅山地区已流传数千年,主要由本土土著巫傩师以师传、家传两种方式传承至今。梅山山歌和梅山傩戏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3梅山美术

梅山美术以梅山剪纸和雕刻为主。“梅山剪纸”最早出现在当地人的祭祀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延,在生活娱乐、婚丧嫁娶、生育、装饰等场合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梅山雕刻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祭祀民俗题材,如梅山手诀等;第二类为神话传说题材;第三类是现实生活题材。梅山剪纸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1.4梅山习俗

梅山习俗以梅山婚嫁和丧葬最有特色,梅山瑶人男女约会,对歌传情,婚嫁礼仪仍沿习古制,如抬花轿、盖红盖头、拜堂,婚礼中最有趣的插曲有闹媒人、闹洞房和“打爬灰老子”等。

1.5梅山饮食

娄底民间流传一首顺口溜,“吃在新化,玩在冷江,路过涟源,住在娄底”。千百年来新化的饮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自成体系。大凡到过新化的人都会被新化美食所吸引,新化县县城有一条向东街,在这长达2000多米的街道有杯子糕、蒿子粑等等,传承了上百年的小吃。新化的鸭子粑(也叫雷打鸭)、娃娃鱼等也是很传统的特色美食。县城咸生馆的面条,城门下的杯子糕,毕家巷的糯米粑俗称新化食品“三绝”。

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梅山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发展与概况

研究中心前身为1999年原娄底师专成立校级“湘中文化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梅山文化研究所”挂靠中文系;2011年4月,成立“梅山文化研究中心”挂靠科研处;2014年7月更名为“湘中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是学院的二级机构,主要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各相关院系以及娄底市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跨学科、开放型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咨询服务中心,下设“梅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座落于梅山文化核心区域,是全国高等院校唯一一个梅山文化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以记录梅山文化、抢救梅山文化、研究梅山文化、传播梅山文化为目的,其目标是创建中国梅山学,构建学科基本框架,并通过努力确定本中心在梅山研究领域的领军地位。同时,加大对梅山文化的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梅山文化,喜爱梅山文化;以梅山文化为载体,强化学校与地方的联系,加强学校在地方的影响。

3研究中心梅山非遗档案的特征与现状

研究中心下设有资料室、数据库管理中心,资料室也就是研究中心的档案库房,研究中心档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鲜明的地方特色、载体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丰富,但管理较零乱分散、档案破损较严重、安全隐患多。3.1研究中心梅山非遗档案特征3.1.1鲜明的地方特色。梅山是指现今湖南省中部以新化、安化两县为中心的一块广袤的多山林地区,古为梅山地。自汉代就有梅山之名,即今天所说上梅山(新化),下梅山(安化)和上梅(新化)、中梅(安化)、下梅(益阳近安化一带)的“三梅”。梅山文化是梅山地区一种古老的渔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记载了梅山地区的风土人情、独特历史、、民间文化。有特色文化便有特色档案,研究中心保存着大量的梅山非遗档案,通过这些档案可以寻找到梅山文化的根,同时,也成了梅山文化独特性的有力证明,成了后人研究、传承和延续梅山文化的有力证据,也是撰写地方志、文化志重要材料来源。3.1.2载体多样性。非遗是一种活性、动态文化,它相对于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就更具复杂性和载体的多样性。随传统的纸质档案外,声像档案和多媒体档案占有了主要部分,研究中心梅山非遗档案的主要载体有纸质材料、录音带、多媒体、DVD、实物、照片等。特别是数字化多媒体档案和实物能使人们对非遗文化面貌和神韵的理解更直观、更生动。3.1.3内容生动、丰富。非遗是地方文化在不断创新、传承、发展过程不断积淀的成果,包括口技、曲艺、民俗、传统手艺等民间精华文化,涵养的地域广、年代久远,其内容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非遗档案就体现了民间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面貌,如果具体到某一项非遗档案,则是最全面、最细致多方位的描述和记录。包括非遗的历史渊源、分布地域、内容、表达方式、传承人、保护状态以及后人的研究成果等一系列材料,所以有人称非遗档案是“人类无形文化记忆的宝库”。[2]研究中心实物档案内容更丰富、生动,如:乐器(锁呐、牛角等)、雕刻(佛像、摆件、还保存有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师,青年雕雕家龙选君的作品“梅山十二手诀”等)、剪纸、服饰、道具等。

3.2研究中心梅山非遗档案保护现状

3.2.1保管零乱、分散。研究中心虽然保存大量梅山非遗档案,且内容非常丰富、生动,但因学校没有把非遗档案列入档案收集范围,档案馆也没有参与非遗档案的管理,所以梅山非遗档案的保管十分零乱、分散,大量一手档案材料仍流落在研究中心的老师手中,因长期保管不力使得部分珍贵的档案材料都下落不明。加之部分老师的档案意识淡薄,使得档案损失、分散更严重,造成了一种谁获得谁保管,谁研究谁掌握的局面。3.2.2档案破损严重、安全隐患多。研究中心梅山非遗档案因没有按档案要求去整理,加之研究人员利用频繁,零乱的档案材料不仅给研究者带来了许多不便,而且档案材料破损严重,许多档案材料都出现缺页、破损的现象。录音磁带和DVD也没按档案要求备份放入防磁柜异地保管,使得部分磁带出现声音模糊甚至失声的现象。另外,资料室出进的人员比较多,窗门长期敞开,而且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如:去湿机、除虫药等,出进人员缺少安全意识,这使得档案的防潮、防尘、防火、防虫等最基本的安全都难保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4梅山非遗档案保护策略

非遗档案保护是利用档案管理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将收集的非遗材料以各种载体通过特定的管理方式保存,以供开发利用、宣传、研究。[3]研究中心梅山非遗在传承、保护和研究过程中,其档案能否得到合理、妥善的保管,是关系到非遗工作的成效和研究中心目标的实现。对梅山非遗档案的保护其根本目的是对梅山非遗生命力的延续,因此,研究中心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担起这个责任,不仅要承担起非遗档案保护的责任,而且还实现梅山非遗档案从“固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换的责任,维持梅山非遗档案的生命力。

4.1及时为梅山非遗建档并不断补充完善

梅山非遗内容丰富,但其产生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稳定的流程,来源广泛,归档极其复杂,但梅山非遗时刻都在消失,如果不及时建档,将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及时建档是对梅山非遗档案保护的基础,而建档的前提是收集,建档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对梅山非遗档案的收集可采用“散网”式收集与“抢救”式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建档按不同载体分有纸质档案、实物档案、特殊载体档案、口述档案等四种建档方式。按内容分有两种,第一种是梅山非遗项目的建档,第二种是对传承人建档,这两个方面同样重要。梅山非遗项目的建档这里就不做重点介绍,在此重点讨论梅山非遗传承人建档的内容。传承档案主要记载梅山非遗项目的传承信息、现状等,是梅山非遗专项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梅山剪纸传承为例,研究中心保存的资料中活态传承人以安化仙溪人向亮晶为代表,她既是梅山剪纸非遗最重要的活性载体,杰出传承人,又是湖南省剪纸艺术家,平面设计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湖南省剪纸研究会理事,现为“深南雁”品牌学生电子用品浙江省商务总。她的“梅山剪纸”是以梅山文化为底蕴的,在益阳安化地区流行的民间剪纸艺术的总称,作品从不同程度反映了梅山文化所影响的、艺术符号及生活方式,充满浓郁梅山地域特色与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为她及时建档对研究中心来说尤为重要。其建档案内容主要有:传承人向亮晶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学历、职务等;作品信息:包括作品名称、内容提要、与作品相关的人文知识、自然背景等;社会影响:包括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剪纸艺术展的效果(2012年130多件作品在长沙展出)等;传承计划:包括在未来十年甚至更远时间,以何种方式能保证“梅山剪纸”能有效活态传承等。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遗传承的,像向亮晶一样的传承人她不仅是直接传承者,还是梅山非遗的研究者与弘扬者,她以后对梅山非遗传承、弘扬的研究成果、发展动向研究中心仍要继续跟踪记录与补充。

4.2加强梅山非遗档案保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要加强对梅山非遗档案保障制度建设,健全非遗档案规章制度,规范研究中心岗位责任,规范梅山非遗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分级范围、查借阅流程等,提升梅山非遗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使梅山非遗档案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具体来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要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法》,同时,要结合研究中心梅山非遗档案的实际情况,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不能让档案部门在梅山非遗档案保护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必须明确档案部门对梅山非遗档案保护的主体责任,规范保护流程,细化保护措施。学校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梅山非遗档案的立法保障,在档案馆内部要设立专门的梅山非遗档案保护机构,负责梅山非遗档案保护相关工作,学校档案部门还要将梅山非遗档案保护工作纳入到档案馆的工作规划中,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4.3对梅山非遗档案科学分类、合理分级、备份保护

非遗档案分类是对非遗档案保护的基础,分级、备份是保障非遗档案安全的必然选择。因此,科学分类和合理的分级、备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4.3.1科学分类。研究中心非遗档案载体多样、内容丰富,根据所存档案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实物档案和口述档案;第二类是文本影像档案;第三类是代表性的传承人档案;第四类是“申遗”档案。对非遗档案进行分类是对非遗档案保护的基础,对非遗档案进行分类是为了使档案归档和保护有序化、科学化,使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不同的保护和管理,例如:梅山傩戏以音像为载体记录其传承过程;梅山民俗主要以纸质为载体来记录。总之,分类就是为了梅山非遗档案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4.3.2合理的分级、备份。分级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保护梅山非遗档案。普通档案保管期限有10年、30年、永久之分,而非遗档案保管期限大都是永久保存的。一般档案按档案价值及其延伸价值把永久保存的档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同样非遗档案也可根据非遗档案本身的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参照我国文物法中的“多级保护”制度,科学划分梅山非遗档案级别,对研究中心梅山非遗档案大致也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另外,对一些特殊民间传统工艺涉及到一些技术保密性内容的档案,可密级保护,如梅山独特的美食、工艺配方等,对这些档案的保管要处理好密级的关系,以维护好知识产权。同时,在对梅山非遗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过程中,一些特别珍贵、濒临消失、一旦失去便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损失的非遗档案。如:研究中心保存的梅山武术传承人档案以及梅山傩戏、道具等,除进行一级保护外,不管是纸质档案还是实物、声像档案都要进行备份异地保存,甚至要对原件进行封闭式管理,提供利用时只能用复制件。这样才能确保梅山非遗档案不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对梅山非遗档案毁灭性的打击,以达到“此失彼存”的效果,对保存梅山非遗档案的完整性极其有利。

4.4建立梅山非遗档案数据库和专门网站

4.4.1建立梅山非遗档案数据库。建立梅山非遗数据库是把数据存储上的强大优势也应运用到非遗档案的保护中来,研究中心虽下设数据库管理中心,但仅把研究者现成的数据收集而已,没有专业的梅山非遗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没有把梅山非遗档案数字化,为了让梅山非遗档案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建立一个系统的梅山非遗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将梅山非遗档案数字化是梅山非遗强大生命力的内在体现,也可通过各种数字技术对梅山非遗档案进行修复、保护、分类、整合、加工,同时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建立梅山非遗档案数据库不仅对原始档案实体进行了有力保护,同时还发挥了非遗档案在传播、研究、教育、传承等方面的作用,体现了非遗档案的价值。[4]4.4.2建立梅山非遗档案专门网站。新时代档案网站是每个档案部门必备的条件,档案增值服务、档案宣传、档案资源展示是档案网站的重要功能。研究中心档案工作人员要利用这个机会,建立专门的梅山非遗档案网站,借助网络力量向全社会铺开一张收集整理梅山非遗档案的网,研究者注册后通过接口向网站上传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网站内容,梅山非遗档案工作人员只须认真甄别、核实,把握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梅山非遗档案工作人员利用网站把研究中心成果展示给社会,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梅山非遗的影响力。

4.5借助新媒体让全民参与梅山非遗档案的保护

在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承人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微博、微视频、QQ等对非遗档案进行宣传,使每个公民都成为非遗档案的保护者和研究者。北京故宫博物院早已开发了手机APP《韩熙载夜宴图》,将非遗南音融入其中,使每个手机APP用户都成了非遗南音的保护者,并且可以通过南音真人演绎,体会非遗魅力。[5]研究中心也可通过新媒体技术利用校园数字平台向全校师生、甚至整个社会分享、、传播梅山非遗信息,让更多的参与保护和研究梅山非遗文化,让新媒体形成新的传播梅山非遗空间和保护梅山非遗档案的新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惠萍、档案学视角下的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研究[J]、云南档案,2012(9):34。

[2]王云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其保护原则[J]、档案学通讯,2008(1):72

[3]李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中的分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6.5:17

[4]锅艳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价值与开发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