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形势范文

时间:2023-12-16 16:3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生产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生产形势

篇1

关键词:江苏省;粮食生产;对策

江苏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江苏省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江苏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2014年总产量达到349.05亿kg,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5位,成为东部发达地区唯一实现省域粮食自给的省份。粮食生产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关系农民增收,关系粮食相关产业发展。2015年12月26日,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批示强调,要注意分析粮食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继续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笔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回顾江苏省粮食生产历史、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1江苏省粮食生产历史回顾

历史上江苏省就有鱼米之乡美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粮食生产受到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粮食生产面积1978年江苏省粮食生产面积为6.31×106hm2。1978—1999年,全省粮食生产面积保持稳中有降的发展态势。1999—2003年,全省大力推进以压粮扩经为主基调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粮食生产面积大幅下降,有的县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产面积倒挂,有的县甚至提出无粮县、无粮镇的发展目标。至2003年,江苏省粮食生产面积降到最低点,为4.66×106hm2,比1978年下降26.2%。2004—2014年,国家实行重大政策调整,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出台“一免四补”等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面积持续小幅攀升,为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打下坚实基础

1.2粮食总产量

1978年,江苏省粮食总产量2.4×107t。改革开放初期,的实施,激发了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总产量经过了1个10年快速提升阶段。1978—1999年,大力推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苏中、苏北地区经过耕作制度,扩大夏粮、水稻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与此同时,粮食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品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加大,提高了粮食单产。在这一时期江苏省粮食总产量不仅没有随着面积减少而下降,反而经过了1978—1989年快速提升,1989—1999年波动增长2个阶段,至1999年增加到3.56×107t。其间粮食总产量最高的年份出现在1997年,为3.563×107t,比1978年增加48.5%。1999—2003年,由于生产面积大幅下降,全省粮食总产量随之经历了1个5年低谷,至200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跌至2.47×107t,比1999年下降30.5%。2004—2014年,政策好,天气好,人努力,迎来粮食生产“十一连增”。

1.3粮食单产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粮食单产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3803.96kg/hm2上升至2014年的6492.9kg/hm2,上升了70.7%。其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的快速增长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缓慢爬坡期。粮食单产稳步上升,可能主要得益于种植制度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普遍具备产量9750kg/hm2以上的生产潜力,但是大面积水稻生产产量仍徘徊在9000kg/hm2左右,依靠提升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还有很大空间。

1.4粮食生产结构

江苏省地跨南北两大气候带,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农作物在江苏省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历史上长江沿江和苏南地区就是典型的稻麦两熟轮作,淮北地区则以种植旱谷杂粮为主。20世纪60年代大面积旱改水,既改变了淮北地区的传统种植制度与轮作方式,粮食总产构成也随之相应变化。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生产结构中,水稻生产面积保持在40%左右,且保持稳定,上下浮动不超过5百分点。小麦生产占粮食生产比重略低于水稻,改革开放初期占比在22%,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在33%~40%,“十一五”以来,稳定在40%左右。薯类面积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最近5年,占粮食生产总面积由改革开放初的8%左右下降至1%左右。玉米、大豆生产面积占比总体上保持稳定,占比分别在8%、5%左右。在总产量构成中,水稻始终是江苏省粮食作物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作物,占比始终在50%以上,玉米、薯类占比均未超过8%。构成占比变化较大的是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小麦总产量占比在20世纪70年代为13.7%,到了20世纪80年代上升至25.7%,目前稳步上升至30%以上,2014年小麦产量占比达到33%。稻麦总产量已占粮食总产量的88%,优势地位十分明显。

2江苏省粮食生产面临的新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15年江苏省粮食总产量为3561.34万t,增长2.03%,实现粮食总产“十二连增”。作为粮食主产区和消费大省,“十二连增”后,粮食生产面临的新问题不容忽视。

2.1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江苏省在粮食总量上实现省域自给,但是粮食品种结构矛盾突出问题长期存在。小麦、稻谷2大主食自给有余,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缺口较大,2014年分别达到28.1亿、29.0亿kg,实际加工用粮缺口更大。优质小麦、优质稻米供应不足,玉米、大豆等粮食随着饲料、工业用粮的增长,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产需缺口呈不断扩大态势。

2.2粮食生产成本

不断攀升生产成本高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顽疾,加剧国内外粮价倒挂形势。在粮食生产投入增量中,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作业、排灌、土地租金、劳动力等成本,占总成本80%以上。笔者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调查发现,2015年,小麦生产直接成本在12750元/hm2左右,水稻生产直接成本在15000元/hm2左右;地流转租金在12000元/hm2以上;收种等主要用工季节,50~60岁劳力用工成本在每天80~120元/人。

2.3粮食价格

受国际市场影响有所下降2015年粮食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下降幅度较大。笔者在宿迁市场调查发现,江苏沭阳小麦收购价格1.9元/kg,同比减少0.40元/kg,下降17.4%;玉米收购价格1.56元/kg,同比下降33.8%;大豆价格3.6元/kg,同比下降21.7%;水稻价格2.3元/kg,同比下降17.9%。粮食价格下跌,而生产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必将影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

2.4耕地资源

非农化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耕地是农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在粮食单产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因素是生产面积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耕地非农化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农业发展。1996—2013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减少4.68×105hm2[4,8]。江苏省土地开发强度由2000年的14.9%上升至2014年的20.9%,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0573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耕地质量也呈下降趋势。耕地资源非农化、非粮化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

2.5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有很大潜力

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历来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尤其是粮食生产科技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品种选育上,南粳9108等19个水稻品种(组合)通过农业部超级稻品种认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扬麦、宁麦等一大批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推动粮食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在栽培技术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机插秧丰产栽培、小麦量质协调技术等一大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到快速普及推广,有效挖掘了粮食作物增产潜力。在资源约束不断收紧的背景下,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主要依靠科技。目前,江苏省

2.6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种粮劳动力素质下降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超过70%,粮食生产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农户对获得粮食高产意识和依赖性不强,粮食生产呈现口粮化、兼业化势头,种粮劳力素质不断下降。加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弱化,现有高产栽培技术难以推广到位,大面积高产技术普及不够,粗放式的低产低效技术迅速扩大,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3提高江苏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江苏省作为粮食主产区,生产了占全国5.75%的粮食,江苏省粮食生产关乎全国粮食安全大局,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江苏省粮食产量已经接近历史高点,如果重视程度不够、引导方向偏差,粮食生产极易出现滑坡,一旦出现滑坡,恢复起来更加艰难。面对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粮食价格不稳,资源环境约束,成本地板、政策天花板的双重挤压,江苏省粮食生产必须转变思路,从抓量的上升,到抓质的提高、结构优化、能力和效益提升上来,达到去库存、调结构、补短板的目标。

3.1思想上重视,毫不动摇

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农业是基础性产业,粮食生产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解决了城乡居民吃饭问题,粮食供给由总量缺乏转变到结构性短缺态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几次粮食生产的起起落落,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指挥棒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行,释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期,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粮食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出现难卖现象。在这个背景下,江苏省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快速下滑。2003年以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同时出台系列补贴政策,粮食生产才迎来“十一连增”。因此,尽管目前粮食生产多年增产,但是各级政府不可盲目乐观,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前提,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下分级负责制,坚持政策托底,稳定粮食市场,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通过效益驱动激发生产积极性,实现粮食总体供求平衡,口粮自给,牢牢把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3.2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江苏省水稻、小麦、玉米和薯类单产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单产水平的稳步提高来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十分困难,因此,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对于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防止借土地流转为名搞非农建设,防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使基本农田非农化和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在2.26×106hm2左右,水稻是江苏省居民主粮,保证水稻生产面积在5.33×106hm2左右。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调整品种结构,以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为主体,突出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形成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的供给格局。实施粮食生产化学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减轻环境负荷。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藏粮于科技加强粮食作物种质

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加强育种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挖掘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单产潜力。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将优质作为首要标准,加快粮食作物新品种培育步伐,培育适合江苏居民口味、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合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加强优质、高效、安全、节约、防灾减灾等粮食生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示范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新品种增产潜力转化为大面积生产能力。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3.4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工作部署,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要求,探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为动力,激发粮食生产活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切实构建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特别是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补贴和奖励,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整合农林、农开、水利、交通及财政等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粮食产业化经营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化经营,在用地指标、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金融部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开发新产品,解决粮食生产融资贷款难题。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赔付率,简化赔付程序,增强粮食生产抗灾抗风险能力。加强粮食库存的消化,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敞开收购粮食,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参考文献:

[1]葛自强,孙政国.江苏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596-598.

[2]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298.

[3]仇方道,钱进,佟连军,等.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11-15.

[4]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293,302.

[5]杜华章.江苏区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学学报,2012(1):58-63.

[6]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等.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对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0(2):4-6.

[7]中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2015年达6.21亿t[EB/OL].[2015-12-20].

[8]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93.

[9]2015年江苏新增3个超级稻品种[EB/OL].[2015-12-30].

篇2

按照省粮食局的有关要求,贯彻落实《__省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__粮产字【2015】54号)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015年8月起至2015年12月底结束

1、县各国有和民营粮食企业要建立健全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内的消防工作机制,责任要落实到人;作业人员都要经过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培训;建立消防队伍,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制订消防应急预案,预案要经过演练并确保效果;要严格按照要求配齐消防设施及相关器材并可正常有效使用;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要符合要求,救援线路设计要合理。

2、对露天存粮等重点防火区域的防火措施要符合规定要求,特别是囤垛间距和消防通道落实规定的情况、使用pvc双面涂塑苫布等有阻燃效果的材料对露天囤垛进行围盖的落实情况,以及风雨天气人员值守和禁止作业要求的落实情况等。

3、对库区动火、用电作业及火源管理要有严格规定,并认真执行;电气设备及线路不能有老化、破损或搭设等不合理的情况,配电箱的配置与管理要规范;杜绝库区吸烟等严重违规现象,要有防止将任何火种带入储粮区的制度和切实措施;库区不能存在易燃物堆积的情况。

4、药剂库的管理要符合规定,防盗门双人双锁管理和药剂领退用登记制度要落实,并且要满足监控、通风、防火、防爆、防泄漏和防盗条件;

5、各类检化验室、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实验室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对于化学试剂、供电线路、试验用气瓶、水路、消防设施等重点环节的管理要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6、加强对粮食收购和出入库现场管理。各企业要事先分析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加强现场的人员、车辆、仓房、电源、烟火、通风、粉尘爆炸防范等管理,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完善工作方法,制订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7、各级国有、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特别是有收购任务的金穗粮油贸易中心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临一线,科学部署,严密防控,扎实做好各项防范工作,细化完善相关预案,做好抢险救灾物资、装备、队伍等准备工作,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安全度汛。

1、各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组织实施。大检查期间,县局领导将带队对各企业进行综合督查。

2、突出企业自查。各国有、民营企业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和义务,以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契机,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明确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粮食生产企业要层层明确本企业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人,企业法人代表要对本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负总责。各企业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周密组织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场所、岗位、设备等进行无一遗漏全面细致的排查。企业组织隐患排查要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全程留痕,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排查出的所有隐患签字确认。对大检查中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包括前一阶段大检查排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登记造册,建立隐患排查数据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完善风险排查、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按照隐患整改“五落实”的要求,一般隐患要立即整改,重大隐患要停产停业整顿,隐患整改完毕要逐一验收销号。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安全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工作,围绕“治理隐患、杜绝事故、保障安全”的主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自查和督察行动、重点领域安全整治“三项行动”,严格落实各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全面推进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决遏制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围绕“治理隐患、杜绝事故、保障安全”这个主题,扎实开展局系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稳步推进关于局系统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强化安全生产力度,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通过推进局系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不断强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杜绝安全事故,进一步促进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重点对象、范围和主要任务

(一)系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范围是:直属各粮库、各粮油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及宾馆、零售粮店、主食厨房和出租场所,主要包括:电器设备、用电线路、锅炉、电梯、消防设施、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车辆管理、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和安全警示牌设置等。

(二)加大安全生产自查和督察力度。杜绝下列行为出现,必要时配合安全执法部门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3、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的;

4、瞒报事故的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改的;

5、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6、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7、其它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

(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对下列行为进行严格治理:

1、安全生产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储存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以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

3、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和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6、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7、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

8、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

(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着力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法制意识;

2、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建设;

4、完善安全生产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6、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

四、方法步骤

各单位要统筹各项工作,把“三项行动”与局系统“安全生产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科学地组织本单位开展好贯彻落实。

(一)制定行动方案,开展自查自纠( 6月30日前 完成)

各单位要按照市局“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要求,结合20__年“隐患排查治理年”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定本单位“三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注意抓好思想发动,提高认识,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出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各单位“三项行动”实施方案必须于 6月25日前 报送市局人事保卫处。

(二)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 7月1日 至9月底)。

1、各单位要继续深入开展对安全隐患的治理工作,主要对象是各粮、油库、批发零售企业、加工企业及所属的宾馆、粮店、主食厨房、出租场所和车辆管理部门,严格落实整改目标,明确监管责任和排查治理责任。

2、落实汛期防洪、防透水、防坍塌、防泥石流、

防雷电等安全措施,严密防范因大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3、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切实发挥板报、专栏等宣传载体作用,广泛宣传这次“三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各项任务措施的宣传贯彻落实。

4、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岗前培训,推进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5、国庆节前,市局将组织对全系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第二阶段安全整治督察,为国庆6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三)深化“三项行动”,巩固扩大成果(10月至11月底)。

1、进一步完善措施,提高效能,坚决查处和打击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超员、超载、超速、超限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认真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天然气泄露、防自然灾害以及道路交通运输安全防范等各项措施,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2、各单位要对“三项行动”开展情况及时组织检查和总结,并于 11月10日 前以书面形式将总结报送市局人事保卫处。同时市局将结合安全生产年活动组织开展综合督察。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三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周密计划,确保“三项行动”的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把“三项行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时刻刻抓住不放,积极强化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尤其是对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要抓住不放,扎实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确保“三项行动”取得实效,促进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抓好协调筹划,保证整体推进。一是重点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同时对安全治理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和问题,要及时上报,尽快解决;二是要积极探索掌握安全生产规律,总结安全生产经验,推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三是“三项行动”与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相结合,严格安全生产许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监管,务求实效。

篇4

论文关键词西瓜;营养特性;施肥技术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瓜作为一种经济作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西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施肥是其产量和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1营养特性

西瓜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氮、磷、钾养分的钾吸收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幼苗较少,伸蔓期吸收量增多,果实膨大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成熟期趋于缓慢。

西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增加而提高。第2雌花开花以前57d内,干物质的积累占总量的7.6%,钾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钾量的8.9%;第2雌花开花到果实褪毛共6d时间,西瓜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都逐渐加快,干物质积累占总量的4.6%,氮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3.4%,磷素的吸收量占总吸磷量的0.7%,钾素的吸收量占总吸钾量的2.8%;从果实褪毛到果实膨大后期共20d时间,西瓜植株物质积累和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干物质积累占总量的67.8%,氮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68.1%,磷素的吸收量占总吸磷量的64.2%,钾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钾量的66.3%;从果实膨大结束到成熟,干物质的积累和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趋于缓慢,干物质的积累占总量的20.2%,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15.5%、27.6%和22.0%。西瓜生长发育全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累积表现为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的吸收特点。中产地块生产1t西瓜果实吸收氮(N)2.46kg、磷(P2O5)0.9kg、钾(K2O)3.02kg,N、P2O5、K2O的比例为1∶0.37∶1.23。在西瓜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植株吸收氮、磷、钾的比例:抽蔓期以前为1∶0.21∶0.83,吸氮多、钾少、磷最少;果实褪毛期为1∶0.8∶0.87,磷的比例提高幅度较大,钾的比例稍有提高;果实膨大期为1∶0.3∶1.13,磷的吸收比率又有所下降,钾的吸收比例有所提高;成熟期为1∶0.26∶1.22,整个生长发育前期需氮多、钾少、磷较少,中后期需钾多。因此,在西瓜生长前期增施氮肥配施磷、钾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坐瓜期追施氮、钾肥,对于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十分重要。

西瓜各器官氮、磷、钾累积与分配,因生育期不同而不同。在抽蔓期以前西瓜叶片中的氮素含量占茎叶总含量的83%以上,可见叶是西瓜生长前期氮素的分配中心;从累积量上看,膨大期叶的含氮量达到高峰,比成熟期叶片含氮量还要高,充分证明后期叶片中的氮素被果实再利用;膨大期至成熟期氮素的分配中心是果实,而果实中瓜瓤又是氮素的分配中心。因此,后期氮素的供应水平将是西瓜品质的决定因素。西瓜各器官磷素的积累分配基本和氮素相同,但其累积数量比氮素少。抽蔓期以前磷素的积累分配中心是叶子,植株含磷量的80%集中在叶片中;果实膨大期植株含磷量达较高值,到成熟期减少,说明茎叶中的磷素到西瓜生长后期被再利用;果实在成熟期成为磷素的累积分配中心。西瓜植株各器官对钾素的吸收量、积累量比氮、磷高得多,但累积分配中心基本相同,即在西瓜生长发育前期钾素的累积分配中心是叶子;果实是钾素后期累积分配中心;茎叶中的钾素在后期也被果实再利用。

2施肥技术

西瓜的栽培方式分为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2种,其施肥方法大体相同,一般可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施用方法有撒施、沟施和穴施3种。撒施与沟施或穴施相结合效果较好。撒施一般施优质农家肥30t/hm2左右,并结合施入过磷酸钙300~450kg/hm2、硫酸钾45~60kg/hm2。沟施是按定植或播种的行距开沟,在播种或定植前2周施肥,一般施优质农家肥22.5t/hm2左右、饼肥2250kg/hm2。穴施是在播种或定植前1周左右,按行向每穴施优质农家肥1.5kg或饼肥0.2kg左右。转中国-根据西瓜生长发育的需求分次进行追肥,确保西瓜植株稳健生长,果实迅速膨大。西瓜追肥可分3次进行:第1次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在距苗15cm处每株追氮(N)8~10g;第2次在西瓜伸蔓后施催蔓肥,追氮(N)45~60kg/hm2、磷(P2O5)90~120kg/hm2、钾(K2O)75~120kg/hm2,或腐熟饼肥1500kg/hm2左右;第3次在果实膨大期追氮(N)45~60kg/hm2、磷(P2O5)90~120kg/hm2、钾(K2O)150~180kg/hm2。除土壤追肥外,还可以叶面喷施氮、磷、钾肥,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可喷施微肥,以补充西瓜从土壤中吸收量的不足。在西瓜抽蔓期和坐果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和0.2%硼砂溶液,可防止茎叶早衰,提高产量,改善西瓜品质。

参考文献

[1]孙慧丽.优质高产西瓜合理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9):49.

篇5

煤矿开采过程中对于每一项数据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如果存在数据误差,那么将可能给整个煤矿测量工作产生影响。在对煤矿地质进行测量时,尤其是测量井下的导线点与高程点时,要求更加严格。只有保证煤矿地质信息测量的准确性,确保井下导线点与井下高程点数据的精确性,能够给煤矿开采人员提供准确度高、可靠性强的数据信息,进而使其对矿井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条件进行准确的掌握。在进行开采时,能够避开矿井中的危险地段,并加强施工单位的施工控制和管理,防止由于测量结果的不准确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二、能够准确的判断煤矿区的地质结构

地质测量中运用的采掘作业规范章程,其是一种建立在地质和水文材料前提基础上的文件,其对水文地质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分析。尤其是对于煤矿的地质构造来说最为重要。通过运用钻探、物探以及巷探的方式对煤矿中的地质构造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另外,运用地质测量技术还能够对煤矿开采的工作面、结构变化、内岩层等进行准确的预测,旨在能够实现煤矿过程的安全开采。除此之外,其还能够对煤层的变质程度、变质带范围进行测定,并保证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地质部门进行地质测量工作,对井下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测量,例如对采空区的积水情况进行分析,最大程度的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三、提高煤矿地质测量水平的有效方法策略

1.加强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的培训由于煤矿的地质测量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因此,地质测量工作人员要具备很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地质测量的主体是最重要的部分,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水平的地质测量团队,就要加强对地质测量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定期的进行培训,对更新的知识内容进行传授,让地质测量人员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地质测量技能。例如对地质测量人员进行地质测量基础信息资料的查找、编制、管理等方面进行培养,提高地测人员对煤矿开采区域地质分布规律的了解程度。另外,提高预防煤矿地质灾害的精度、降低故障发生率。2.做好地质测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测量人员要查找大量的与地质测量相关的书籍,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计划和步骤;其次,对实地进行考察,绘制出专业水平高的地质构造图和平面图,给矿区的测量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最后,编制设计手册,对测量的每一个步骤、流程和方法进行完整性、系统性的记录和阐述,对采矿区域的地质条件、分布规律以及岩石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准确、详细的描述,最终保证地质测量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3.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地质测量技术也逐渐朝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具有动态性、变化性等特点,进而导致地质测量工作的不确定性在不断的变化。以往运用的人工分析、检索以及处理地质测量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顺应现代煤矿生产的发展,因此,需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水平。

四、结语

篇6

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向农民推介宣传主导品种,用权威的声音指导农民科学用种,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辐射带动山西省每年推广新品种200万hm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优质化、专用化、特色化品种推广提高到50%以上。

文/刘 琴 图/张彦良 武竹青

“结构调整种什么?种什么收益高?选什么品种最可靠?”为进一步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月23—24日,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朔州市山阴县、大同市灵丘县组织召开了全省青贮玉米及杂粮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会议由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站长阎会平主持,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郭建文出席会议并提出建议,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登记处处长陈应志到会指导,来自全省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代表及当地的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朔州市、大同市、灵丘县分别介绍了新品种展示的做法和经验,北农青贮356、金岭青贮10、京科青贮516、大京九26、峰单189等20个青贮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及向日葵、马铃薯、大豆、黍子、谷子、高粱、荞麦、绿豆、莜麦、胡麻等10种特色杂粮作物100余个新品种在观摩会现场集中展示亮相,受到一致好评。

科技兴农,种业先行。优良品种作为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内因,最能体现农业的“含金量”。而新品种的展示示范作为联结品种选育生产和品种推广应用的桥梁和纽带,直接服务于品种选育者、种子经营者和农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山西是农业小省,同时又是特色农业大省。阎会平认为,小杂粮产业和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是山西现代特色农业独有的两大王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需要充分发挥种子的基础性、源头性作用;“看禾选种”避免了盲目引进和任意推广新品种而造成的损失,为快速推广适宜区域种植的新品种、助力农业增效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观摩会上,朔州、大同两市的种植大户、养殖园区和种植合作社等新兴经营主体的负责人在分享这道新品种盛宴的同时,心里对来年的选种也有了谱。据介绍,秋收时还将通过实打实收对示范的新品种进行测产,并将展示结果一一发放到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手里,作为他们自主选择品种的依据。

阎会平介绍,近年来,山西各级农业部门把新品种展示示范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全省建设了以17个新品种综合试验站为省级窗口、以市县级120多个展示园区为重点的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并引导种子企业建立展示点56个,初步搭建起了农业部门看禾推介品种、农民看禾选用品种、种业企业看禾营销品种的良种推广平台,新品种示范展示基本覆盖全省农业生产不同区域,已经成为新品种推广的主渠道。阎会平表示,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将通过大力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将新品种展示示范与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民培训相结合,把新优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展示到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向农民推介宣传主导品种,用权威的声音指导农民科学用种,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辐射带动全省每年推广新品种200万hm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优质化、专用化、特色化品种推广提高到50%以上。

篇7

1.蓖麻品种类型:哲蓖2号(绿茎有刺)、哲蓖4号(粉茎有刺)

2.供试土壤养分状况

本试验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试验田进行。前茬为小豆茬。试验地0-20cm土层养分状况见表2-1。

3.试验方案

3.1处理因子与水平

(1)品种:哲蓖4号、哲蓖2号

(2)密度:18000株/hm2、22000株hm2

(3)留果穗数:8个、12个、6个

(4)磷肥用量:150kg/hm2(F1)、50 kg/hm2(F2)、0 kg/hm2(F3)

3.2试验方案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次重复,6行区,10m行长,小区面积39m2。

4.施肥方法与管理办法

施肥方法:N肥用量:150kg/hm2;K肥用量:50kg/hm2。P、K全部作种肥穴施,N肥的二分之一作种肥;二分之一作追肥。

管理方法:4月25日播种,5月15日出苗,5月17日定苗,6月15日结合第三次中耕铲趟进行追肥。其它田间管理方法均为常规方法。

5.调查项目与测试方法

5.1调查项目

(1)生育期与生育时期(2)生育性状(3)产量性状

5.2测定方法

(1)土壤N、P、K测试、产量性状等测定均采用常规方法。

二、结果分析

1.不同磷肥对蓖麻的影响

现蕾期-成熟期是果穗形成时期,不同磷肥水平比较,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的果穗数,随着磷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说明增施磷肥对蓖麻果穗数的增加有重要作用。

出苗期――现蕾期,株高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现蕾期以后,开花期――成熟期,株高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蓖麻苗期――现蕾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株高的增长除了土壤中的单一氮素水平相关外,在一定范围内与N/P比值相关;在生育时期,植株生长量小,土壤中的原有磷素能满足生长要求,不施磷肥的处理N/P比值高,氮肥对株高增长的效应大,所以前期不施或少施磷肥处理的株高增长快于高磷肥处理。但是,蓖麻是油料作物,而且现蕾期――成熟期是蓖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对磷素要求迫切,株高的增长除了与土壤中的单一氮素水平相关外,且要求较低N/P比值;土壤中的原有磷素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要求,不施磷肥或低磷肥用量的处理N/P比值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磷素竞争强烈,造成N/P比值不能适应这一生育阶段的要求,所以不施或少施磷肥处理的中后期株高增长慢于高磷肥处理。增施磷肥对蓖麻叶片发生速度影响不大。茎粗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和生育进程而增大。提高磷肥施用水平,可以提高蓖麻生育后期的分枝能力。在生育中后期的开花期和结果期,增施磷肥对叶面积增长显示出较大效应。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的果穗数,随着磷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3.栽培密度对蓖麻生育性状的影响

蓖麻生育中后期,低密度的株高增长快于高密度。蓖麻生育中后期,低密度的叶片数增长也快于高密度。蓖麻生育后期,低密度的茎粗增长要快于高密度处理。蓖麻生殖生长后期,低密度的分枝增长要快于高密度处理。低密度与高密度的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相近,原因可能与蓖麻群体自我调节功能较强有关。

4.栽培措施对蓖麻产量性状的影响

株粒数在170-300之间,株粒重在60-110g之间,百粒重在29-36g之间。两个品种比较,各个产量性状平均水平差异不大,哲蓖4号的产量性状略高于哲蓖2号,两个综合产量性状最高的处理组合均是哲蓖4号。密度2.2万株/公顷的平均产量性状水平高于1.8万株/公顷。随着磷肥用量增加,产量性状也随之改善。适宜留果数应根据相应栽培技术灵活而定。

篇8

关键词:产品质量经济性;竞争;过程分析;质量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在企业中,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同许多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良好的产品质量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石。讲求质量的匹配性、经济性,在满足顾客对产品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追求质量成本最低、经济性最优,是企业质量管理和生产经营的目标和精髓。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一、产品质量经济性内涵

质量经济性是指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有,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质量,以获得尽可能多收益的特征。质量经济性分析,是通过产品的质量、成本、利润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在不同经营条件下经济的质量,常常被简化称之为“质量经济分析”。

ISO/TR10014:1998(GB/Z19024——2000)《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指出:“组织的管理者应规定其基本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形成文件,然后才能策划增值和降低成本的活动,从而达到最佳经济效果。”质量经济性管理方法是“从识别和(或)评审组织的过程开始,它使组织能够确定、监控和报告其活动及相关费用,也使组织能够确定、监测和报告顾客的满意程度。然后可将这两种报告用于管理评审,从而确定改进过程和提供顾客满意度的机会”。“管理者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及所建议的改进措施是否恰当,同时还要考虑短期和长期效益。”

二、质量收益的计量

黄培等人(2002)对质量净收益和质量收入、质量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三者之间存在某种优化策略。

图1 质量收益-成本关系图

图1显示了质量成本、质量收益和质量净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横坐标代表质量水平,纵坐标代表质量成本和质量收益;点Q1代表基准质量水平,低于基准质量水平时,产品将无法获得任何质量收益;点Q3代表基于质量成本的最适宜质量水平,即总质量成本最低点;点Q4代表基于质量净收益的最适宜质量水平,即质量净收益最大的质量水平;点Q2、Q5代表质量净收益为零的点。

质量收益曲线呈现随质量水平提高而逐步上升的趋势。当质量水平低于基准质量水平时,企业无法获得质量收益,只能因为过低的质量水平影响销量和售价,产生负的质量收益。当质量水平高于基准质量水平后,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带来销量增加、售价提升、成本降低等质量收益。但当质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的作用,即质量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质量收益的增加逐步趋缓。

基于质量净收益的质量经济性分析应以质量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即寻求达到质量净收益最大的质量水平。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质量成本和质量收益账目,有效地预测其数值,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基于质量净收益的最适宜质量水平,达到质量改进与企业利润增加一致的目的。在对质量收益进行管理时,企业需要编制质量收益预算和质量收益预算执行情况评价表,以便进行数据积累和未来更加深入的分析。

三、产品质量经济性的主要方法研究

(一)采用正确的抽样方法。抽样是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的基本工序之一,对产品质量的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产品检测的过程中,如果抽取的产品样品不能够代表全部的产品成分,这样就不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检测数据会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在产品抽样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产品进行正确的抽样。

首先,要选择高水平的抽样人员。抽样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产品质量检测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抽样人员必须熟练产品检测的抽样标准、抽样方法以及抽样的数量。同时,抽样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抽样工作要认真负责。其次,认真填写抽样表单。抽样表单是质量检测机构在对产品进行检测之后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也是对检验结果进行监督的重要材料。抽样表单的填写必须整洁完整,内容真实,同时抽样表单要按照统一的格式填写。再次,产品抽样的数量必须合理。产品抽样数量不能够随意的增加,抽样的数量更不能少于规定的要求,否则就不会满足产品检验的要求,或者是产品检验的结果不能够代表检验的质量水平,阻碍产品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过程分析方法。过程分析方法是产品技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从质量的变化和其所发生成本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研究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取得产品质量与其费用支出之间的正确组合,以确保投入能够获得期望的产出。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就是要做到设计出的产品即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又考虑到技术、生产、设备、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它包括新产品研发的质量经济分析,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分析,质量改进的分析,质量工序能力的经济分析和可靠性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力求以最小的生产费用生产出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高于或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都是不经济的。具体包括不合格品率的经济分析,返修的经济分析,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工序诊断调节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四、质量检验管理程序

(一)质管科根据《检验标准》明确检测点、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二)进货验证

1.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确认原材料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检验员检验。必要时,由化验室采样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验。

2.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品管员负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检验合格,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购进物资上加“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三)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

1.过程检验。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在做好自检自分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互检。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四)成品的测量和监控

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厂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检验员出具的《包装生产流程卡》办理入库手续。产品的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由专职检验员负责,成品检验员必须对产品过程检验和控制全面了解,确定无误再进行成品检验。

(五)产品的检验记录

1.品管部应认真建立并保存好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报告,这些记录应表明是否通过测量和控制,达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记录应有授权检验人员的签字确认。

2.品管部是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的专职机构,对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确实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3.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

4.专门的品管员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跟班检验,生产工人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职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

五、总结

产品质量经济性分析以用户和社会需求的质量为出发点,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质量问题,围绕产品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寻求质、本、利的最佳组合,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高低。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经济性分析,进一步优化产品检验的方法,提高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切实将加强质量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保证提供的产品达到顾客满意,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篇9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仅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企业活力的增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彼此之间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等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拥有一批大型的、先进的、在国内具有支柱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稳定份额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而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微观主体——企业的参与,而且需要政府作用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协调和服务者,致力于解决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和市场机制所不能合理解决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各产业的合理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就是一项重要的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主体的行为上,通过企业行为传导其政策措施,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我们应将以上两项经济任务结合起来,推动大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良性互动,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篇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2.048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Population Float and Grain Yield In Anhui Based on VAR Model

DU Hui-yan,WANG Xu,ZHANG Yan,ZHANG Zho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total grain yield, floating population rate and urbanization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1993-2014, a VAR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ural population float on grain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short term,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rate had a good effect on grain yield, mainly due to the less pressure of the population-land contradiction and increased marginal benefit of land from the massive floating population. However, the urbanization level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grain yield. In addition, the grain sown area, rural electricity power consumption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had promotion effect on grain yield in the short term. Based on this, suggestions to protect arable land, to improve the permanent protection area of basic good farmland an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float;grain yield;VAR model;Anhui province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发展稳定以及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来说是始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1]。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率不断提升,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成为必然[2]。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区间所做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根据人口流动的空间,可将其划分为县内的、省内的、省际的以及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等类型。在当前城镇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拥闹髁?军。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两种重要形式:一是农村人口加速迁移,表现在农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二是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包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另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内省际劳动力流动不断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占省际人口迁移的80%以上[3]。以农村人口流动为代表的城乡间和省际间的人口流动对粮食生产构成威胁。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浪潮使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不少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出现弱质化、兼业化现象[4]。鉴于中国强大的人口基数,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民生的大问题[5]。当前,安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安徽也是重要的劳务输出大省,而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保证粮食安全,须对农村人口流动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2 安徽农村人口流动和粮食生产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步伐显著加快[1]。由于安徽农村人口流动相关数据缺失,本研究从安徽流动人口整体状况和城镇化率来探究安徽农村人口流动变化趋势。安徽省际间流动人口从1993年121万上升到2014年1 053万,净增加93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0.85%;流动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从2.06%增加到15.00%。另一方面,安徽城镇化率发展较快, 从1993年18.48%上升到2014年49.15%,年均增长4.77%;在城镇生活工作的人口总量从1 089.76万人上升到2 989.79万人,净增加约1 900万人。

1993-2014年安徽人口流动、城镇化率和粮食总产量情况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安徽省际间流动人口虽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比较平缓,且略有反复;而城镇化率自1998年开始,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势头,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

安徽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省粮食总产量自1993年来整体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趋势。从1993年2 305.2万t增加到2014年3 415.8万t,净增加1 110.6万t,年均增加43.57万t。虽然安徽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不断增产的情况,但从图1可以看出,粮食产量并不稳定,在1997-2006年10年间,安徽粮食总产量极不稳定,表现出不断起伏的特点,甚至在2003年达到2 214.8万t的历史最低值。

3 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选取1993-2014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GY,万t)、流动人口比例(FPR,%)、城镇化率(UR,%)、粮食播种面积(SA,千hm2)、农村用电量(REPC,万kwh)、农用化肥施用量(CF,t)等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粮食总产量为因变量,其余变量为自变量。所有数据均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7.0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为减少数据的大幅波动及消除可能潜在的异方差对数据模型估计的影响,首先对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农村用电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取自然对数,得到新的序列LnGY、LnSA、LnREPC、LnCF。

3.2 变量说明

流动人口比例(FPR):用地区内流向省外半年以上总人数与地区户籍人口总数的比值来表达。该指标能够说明当地人口向省外流动的程度和广度。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流动人口占比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业兼业化、弱质化、老龄化、高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城镇化率(UR):用地区城镇人口总数与地区常住人口总数的比值来表达。该指标能够说明当地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程度和广度以及城镇人口的数量规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流向城镇的农村人口日益增加,成为农村人口流动的主体。

粮食播种面积(SA):指实际播种粮食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粮食的面积,不管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粮食生产最终来源于土地,因此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根本性因素。

农村用电量(REPC):电力是一种现代化的能源。农村用电量的多少,标志着农村的生产率和农民的生活率。在农业生产上,用电力替代人、畜力乃至煤炭、柴油、汽油等,可以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提高。

农用化肥施用量(CF):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按照折纯量计算。化肥是粮食生产的必需品,对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3.3.1 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是进行VAR模型分析的前提,在非平稳的情形下应用VAR模型可能会产生伪回归,使得估计结果与实际情形严重偏离。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前,运用ADF检验方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由表1可知,在所有被检验的变量中,对数化处理后的LnCF(农用化肥施用量)和LnSA(?Z食播种面积)仅在10%的显著水平下可以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另外FPR(流动人口比例)、UR(城镇化率)、LnREPC(对数化后的农村用电量)、LnGY(对数化后的粮食产量)4个变量无论在何种显著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其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时间序列数据FPR、UR、LnREPC、LnGY在1%、5%和10%显著水平下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LnCF和LnSA在1%和5%显著水平下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而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经ADF检验,在各个显著水平下均是平稳的,即序列FPR、UR、LnREPC、LnCF、LnSA、LnGY均是单整序列。

3.3.2 VAR模型的构建 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模型,即变量间的关系并不依靠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它采用多方程联立形式,将内生变量对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期进行回归。VAR模型一般形式为:

Yt=A1Yt-1+A2Yt-2+???+APYt-p+B0Xt+???+BrXt-r+?着t

t=1,2,??,n (1)

式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向量,Yt-i(i=1,2,…,p)是滞后内生变量向量,Xt-i(i=0,1,…,r)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或滞后外生变量向量,P、r分别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滞后阶数。At是k×k维系数矩阵,Bi是k×d维系数矩阵,?着t是由k维随机误差项构成的向量。

序列FPR、UR、LnREPC、LnCF、LnSA、LnGY通过了平稳性检验,但是在构建VAR模型之前仍需要确定滞后阶数,因为选择最佳滞后期是确定VAR模型结构的重要前提。运用Eviews7.0,依据AIC和SC最小原则,对序列FPR、UR、LnREPC、LnCF、LnSA、LnGY的滞后阶数进行判断,确定最佳滞后期为2,因此建立VAR(2)模型。

运用Eviews7.0,构建VAR模型自回归向量方程如下:

LnGY=-1.016 1LnGY(-1)-0.154 5LnGY(-2)+1.909 3LnSA(-1)-0.798 5LnSA(-2)-0.040 8LnCF(-1)- 0.544 4LnCF(-2)+0.518 6LnREPC(-1)+0.086 8Ln

REPC(-2)+0.367 0FPR(-1)-0.437 4FPR(-2)-0.002 0UR(-1)+0.008 3UR(-2)+8.109 7 (2)

由式(2)可知,前1期的粮食产量对当期粮食产量的影响为负,前2期的粮食产量对当期粮食产量的影响仍为负,表明粮食产量的基础率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并且影响逐渐明显。粮食播种面积在滞后1期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正,在滞后2期为负,且系数之和为正值,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减弱。农用化肥施用量在滞后1期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负,在滞后2期为负,且影响逐渐减弱。农村用电量在滞后1期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正,在滞后2期为正,说明农村用电量和粮食产量呈现正相关关系。流动人口比例在滞后1期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正,在滞后2期为负,系数和为负,表明流动人口比例和粮食产量之间在短期内可能有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率在滞后1期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负,滞后2期为正,系数和为正,表明城镇化率和粮食产量在短期内可能是负相关,但长期看二者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3.3.3 脉冲响应分析 VAR模型的不足在于模型难以解释计量结果的经济含义,这要依赖于脉冲响应函数对有关模型的解释。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在误差项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带来的影响。与VAR模型的系数相比,脉冲响应函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序列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已建立的VAR模型,进一步分析人口流动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动态响应。

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前提是VAR模型具有稳定性。因此运用Eviews7.0对建立的VAR(2)模型进行检验,见图2。由图2可知,该模型的所有特征根均小于1,位于单位圆之内,表明模型稳定,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3是脉冲响应曲线图,模型冲击作用的滞后期设定为20期。

1)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响应情况。从图3a可以看出,粮食产量对粮食播种面积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在第1期产生较大强度的正响应,且达到最大值,2~4期正响应开始下降趋近于0,5~15期出现负响应,16~20期出现正响应且在缓慢上升。这一现象说明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加播种面积虽然可以实现粮食短期内增产;从中期来看,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并不明显;长期来看,粮食播种面积必须有一定的保证,才能确保粮食总产量增加。

2)农用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响应情况。从图3b可以看出,农用化肥施用量给粮食产量新息一定的冲击,粮食产量在第2期做出最高的正响应,到第3期迅速下降为负响应,随后在3~13期间不断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间波动,在14~20期呈现负响应。短期来看,农用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促进作用,但从长期看,化肥施用量的增长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确定。

3)农村用电量对粮食产量的响应情况。从图3c可以看出,粮食产量对农村用电量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在第1期产生较大强度的正响应,在第3期达到最大程度的正响应,在4~9期粮食产量对农村用电量在正响应和负响应间波动,在10~20期表现出负响应。这一现象说明农村用电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从短期看以促进作用为主,从长期看则对粮食产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4)流动人口比例对粮食产量的响应情况。从图3d可以看出,流动人口比例给粮食产量新息一定的冲击后,粮食产量在第1期立即做出最大的正响应,随后在2~3期,正响应缓慢下降,在4~9期呈现负响应和正响应交替出现的情形,第10期往后趋于稳定。总体看,人口流动对粮食产量有促进作用,减少了人地矛盾,有利于土地集中经营,提升土地的边际效益。

5)城镇化率对粮食产量的响应情况。从图3e可以看出,城镇化率在给粮食产量新息一定的冲击后,粮食产量在第1期做出负响应,随后在第2期立即做出较强正响应,第3期仍为正响应,在4~9期正负响应交替出现,第10期往后趋于平稳。

3.3.4 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分析函数刻画的是一个变量的冲击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情况,而方差分解则将VAR模型的一个变量的方差分解到其他变量上,进而计算出其对各变量变化的贡献度。检验LnGY作为因变量的方差分解见表1。

从方差分解表看出,LnGY在第1期只有自身对预测方差有贡献,在第2期迅速下降到53.29%,随后整体保持下降趋势,大约在第11期左右,LnGY分解结果基本稳定。LnSA对LnGY有一定贡献度,在2~5期保持在23%以上,大?s在第11期左右分解结果基本稳定。LnCF对LnGY有一定贡献度,大约在第14期左右分解结果基本稳定。LnREPC对LnGY的贡献度从第2期的15.81%上升到第9期的22.60%,随后基本保持稳定。FPR对LnGY的贡献度从第3期的4.71%迅速上升到第4期的18.02%,随后大约在第7期左右分解结构保持基本稳定。UR对LnGY的贡献度很低,始终未达到0.50%。

4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综合上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短期来看,流动人口比例增加对粮食产量产生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流动的增加有利于减缓人地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土地的边际效益;另外可能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业兼业化的现状,对农业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都有促进作用。但是城镇化率对粮食产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说明在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的推进是以占用耕地为代价的,这对提升粮食产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对农业有更多资本、技术的投入,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可能被耕地面积减少抵消,导致城镇化对提升粮食产量的作用不明显。另外,粮食播种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用化肥施用量在短期内对粮食产量具有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