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6 16: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统计学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统计学分析

篇1

当前的统计理论学界对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者之间的关系看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看法是分的关系。该看法认为应该将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分别依照各自的理论基础、内容结构向前纵向发展,但也不是完全地分离,两者之间还是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共同进步。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两者之间是合的关系。该看法认为应该把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者合为一体,使其既可以用来对自然现象进行认识,也可以成为对社会现象进行认识的工具。所以,对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有利于统计工作人员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了解自然现象的规律和社会现象的规律。

1 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概念分析

1.1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概念

社会经济统计学可以被划分为社会科学类,经济、工业、商业以及农业统计学都是社会经济统计学所包含的分科,这一说法在我国统计学界是得到一致认同的。然而被用于概括与运用社会经济领域,并被划分在社会科学的各个专业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原则以及基本概念和方法,从逻辑上来说也从属于社会科学类。通常说来,一门科学其性质都具有分层次的特性,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社会性属性与阶级性属性就属于第一层次的特性,也是最根本和核心的特性。无论社会经济统计学是高层次的实质性科学还是低层次的方法论科学,社会经济统计学作为原理分科的科学,首先都应当对其社会属性进行承袭,如果社会经济统计学对其自身的社会性属性与阶级性属性进行否认,那么从其原理方面和逻辑方面都是说不通的。简单来说,社会经济统计学主要是对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相关规律与办法进行研究,是一种调查活动和研究活动。

1.2 数理统计学的概念

数理统计学就是运用模型和新技术对通过社会调查收集起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在一些比较前沿的科技问题以及国民经济问题中,都可以利用数理统计学对这些复杂的重大问题进行预先推断和判断,以此为决策与行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除此之外,对于社会与政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应用数理统计学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因而,数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性学科。对于数理统计学来说,其分支学科主要有:第一类,主要有抽样调查学与实验设计学,这一阶段主要学习数据收集的理论和方法;第二类,该类分支学科较多,其学习任务均以学习统计数据推断的原理与方法为主,其中统计数据的推断形式、统计数据观点以及理论模型或是样本结构的构建都是特定和固有的。而对参数的估计与检验假设是特有的统计数据的推断形式;贝叶斯统计观点和统计决策理论观点是特有的统计数据观点;非参数统计模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则是特有的理论模型。数理统计学在具体解决某一问题时,其步骤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建构数学模型;二是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三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推断;四是进行最后的统计预测与决策。

2 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2.1 二者渊源分析

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主要是对人口数量与土地的丈量进行统计,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封建社会就已经初具规模,在资本主义时期,其发展更是到了上升时期。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逐渐成熟。直到在统计学中引入了概率论以后,才使统计学诞生出一门新的学科,即数理统计学。

2.2 二者共通之处

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都是对事物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方法论方面具有共通性,两者都是利用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而不是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在许多教材中,在对数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进行阐述时都明确表示数理统计学是对随机现象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规律性进行研究与揭示。而关于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在统计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独立的社会科学类,主要是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现象中的数量表现进行研究和统计,并揭示其数量规律,认为其数量表现和规律就是社会经济统计学需要研究的对象。还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统计方法论科学类,重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下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与分析,认为其统计方法论就是需要研究的对象。而经过长期的实践来看,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者在研究对象上其实具有同一性,这两门学科都是在对事物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和揭示。首先,从“研究对象”的本身含义来看,把某一人或是某一事物当作自身行动和思考的目标,才叫研究对象,这就表示研究对象由两个不同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研究目标;另一部分是研究客体。所以,把事物的统计规律性作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对象”的本义。当然,要想达到最终的目的,方法的使用也很重要;对于统计学来说,其研究方法都是来源于哲学科学中的归纳推理法,核算方法则是从哲学和数学共同的方法论中衍生而来。因此,说对事物的统计规律性进行研究是统计学的研究目标,自然和社会现象是统计学的研究客体是非常正确的。归纳推理法是对具体的事实进行原理概括,命题具有个别性特点,结论则适用于普遍性和一般性,且结论的内容远远大于前提。利用归纳推理法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和推断,能够从局部预先对总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均采用归纳推理法进行相关工作。

2.3 两者差异之处

第一,研究范围不同。对于社会经济统计学来说,主要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而对于数理统计学来说,除了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以外,还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只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但是社会经济现象包含的领域非常多,内容也非常丰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社会经济现象除了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活动,还有物质、精神、自然环境的再生产活动,这些活动互相影响和制约,紧密结合又不可分离,所以社会经济统计学还需要对这四类再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研究层次和研究内容来看,社会统计经济学涉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研究。数理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均属于自然现象,也就是随机现象。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除了具有随机现象以外,还有确定性现象。

第二,理论基础不同。概率论是数理统计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抽样推断更是以概率论的大数法为基础和核心,在大多数的随机现象中,大数法具有稳定性,大量且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了研究总体,这些因素对研究总体的影响非常小,使其抽样平均数接近总体平均数。社会经济统计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把概率论当作理论基础,而在客体研究上则是把经济学理论当作理论基础,利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现代货币理论等哲学理论作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思维方式。

篇2

(一)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一直承认善意取得制度,直到2007年才由《物权法》第106条对善意取得制度做了明确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关于盗窃物等盗赃的处理,我国学者一般根据“举轻以明重”的原则,类推适用遗失物的规定。所以,可以对我国的善意取得制度,做出如下总结:第一,狭窄的适用范围———仅限合法占有。我国的善意取得之物仅限于因合法原因占有标的物,即保管物的占有人、借用物的占有人等,不包括遗失物、埋藏物、盗赃等物品的占有人,因为这类物品不可能善意取得。第二,严格的成立要件。第三人交易时出于善意,对无处分权人的有占有权的权利外观积极相信;第三人与无处分权人的交易价格合理有偿;第三人的权利经过了公示公信,取得了合法的权利外观。只有满足以上三个要件,才能使善意取得成为可能。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传统分析框架和进路以上的分析立足于实体法对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规定,从中总结了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但是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生成的,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原理支持,法学分析是怎样对其进行论证的,这才是我们分析的重点。所有权神圣原则是善意取得制度的背景和历史渊源。所有权神圣、意思自治、过错责任等原则,被视为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现代民法只是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有所修正而已。这里讨论的善意取得制度也是在对所有权神圣原则加以修正的基础上产生的。罗马法是民法产生的基础,但是罗马法中并没有善意取得制度,罗马法遵循“转让者所享有的权利不能大于所有者的权利”的原则,原始所有者权利优先的原则得到了一致贯彻。《法国民法典》也贯彻了所有权神圣原则,没有规定善意取得制度。直到近代,随着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的发展,在《德国民法典》中才出现了善意取得制度。[5](P64~65)但是,善意取得原则依旧只是对所有权神圣原则的修正,只是将保管物和借用物等物品纳入其中,并没有将盗赃、遗失物等物品囊括进来,对原始所有者的利益倾斜保护,还是物权法的重点。对善意取得制度基础的误读。首先,制度基础是公示公信原则,而非交易安全。所有权神圣原则一直是物权法的重点,那么,为什么会设立善意取得制度?其原因就在于公示公信原则所给予当事人的法律公信力,使当事人可以自由交易。作为交易一方的第三人,对于无处分权人的权利外观给予了适当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法律所赋予的公信力,所以即使权利的外观和权利的真实归属并不一致,也要保证公信力的实现。这里的公信力其实就是法治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体现,是法治基本原则的贯彻。法律所赋予的公信力使我们可以进行稳定的、可预测的活动。其次,善意取得制度是所有权神圣原则与公示公信原则的折中妥协。公示公信是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所有权神圣则是物权归属的基本原则,当公示权利外观上的所有者与真实的所有者相冲突时,静态的所有权神圣原则就和动态的公示公信原则产生了冲突,经过综合的考量,最后用善意取得制度做了相互的折中妥协,其实也就是公示公信原则背后的稳定性、可预测性这一价值与所有权神圣原则背后的公平正义这一价值的折中妥协,从而产生了我国物权法所规定的狭窄的适用范围和严格的成立要件。

二、经济学的分析进路

(一)经济学分析视野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在经济学中,财产权的正当性来自于以下3个方面:对人们努力工作和提高财产价值的激励;基于财产权而产生的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专业化分工和相互交易;赋予具体的所有权,可以避免所有权不明情况下产生的纷争。由于财产权的正当性之一就在于相互交易,所以促进交易就是符合社会利益的。但是,在交易中有一个基本难题:如何使买方知悉卖方拥有无瑕疵的所有权,如何保证买方能够得到完整、无瑕疵的所有权?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交易就不能顺利进行,而盗窃就有可能愈演愈烈。[6](P45)在不动产交易领域,登记制度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由政府设立的登记机关,用政府的公信力保证了所有权的有效性,交易双方可以以此为凭证。但是,在动产交易领域,由于设立登记制度的成本过高,解决这一难题还有两种路径,一是原始所有权规则,允许原始所有权人有随时的追及性效力;二是善意取得规则,只要卖方的权利外观完好,买方是善意的,交易的顺利进行就得到了保证,无论该卖方是不是原始权利人,一旦交易完成,买方就不必担心交易安全,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法律真正地保护了交易的安全。而我们之前在分析中所使用的交易安全概念只是不完全的交易安全,因为买方一旦以善意买到了遗失物、盗赃等物品,仍旧要承担返还原物的风险,所以其交易并不是真正的安全。在经济学分析的视野之下,善意取得制度的合理性来自于对市场交易的鼓励和刺激,不合理之处在于对所有权有效性的侵犯。经济学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可以看作是一种解决动产转让过程中出现的侵犯所有权的有效性问题的方法。

(二)经济学方法的分析框架和思路以上是对善意取得制度背后的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这种解释本身带有经济学论证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统一的价值目标———效率。上文中对财产权正当性的论证全部从效率这一目标展开,经济学理论认为依靠法律来实现公平正义是不太可能的,用法律来实现公平正义会妨碍其他法律目标的实现,而用所得税机制则不会产生这种结果。第二,统一的理论预测———理性人。理性人假设是贯穿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上文中的善意取得制度之所以会对盗窃行为形成激励,就是因为盗窃者也是理性的,其盗窃行为的收益很高,而盗窃成本很低。第三,统一的分析框架———财产权。在经济学中,所有对权利的论证都是在有关财产权的正当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其他制度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解决其中的一些矛盾或者不一致性。

三、经济学的统一分析方法

(一)传统法学的不堪承受之重———价值判断善意取得制度产生的背景是所有权神圣原则,这种原则贯穿于物权法之中,指导其理论构建。但是,公示公信原则也是物权法中的基本原则,两大基本原则产生了冲突和矛盾,作为最终妥协的产物,善意取得制度才得以产生。而两大基本原则的冲突,从更深的层次来讲,可以视为法治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和个人权利的正当性、神圣性之间的矛盾,是法律内在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在法律之中,原则与原则之间的抵牾和冲突非常普遍,几乎所有制度的创设都要做相应的价值权衡和判断,法学前行的每一步都要做出价值判断。但是,在当前这样一个多元性价值不断发展的社会,如果要在普遍适用的法律中做出清晰明确的法律判断,则是不太可能的,这样会带来非常大的社会成本。更进一步说,在当前中国这样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如果想在相对稳定的法律中实现可以长久适用的价值判断也是不太可能的,比较好的解决之道就是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篇3

关键词:无权处分;买卖合同;法经济学方法;意义

一、关于无权处分合同

(一)无权处分制度

民法上的处分包括事实处分和法律处分,在本文的语境下当然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在此明确无权处分的概念是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处分”一词原本是物权法上的概念,它是所有人对其所有之物进行控制,并且能够体现物权权能的一项重要权利。要构成无权处分必须存在如下几个要件:

首先,无权处分是财产处分权的欠缺,处分人必须不具有财产处分的权能,即对他人财产进行了处分。其次,无处分权人必须是以自己名义实施了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必是以自己名义签订的,若以财产所有权人名义签订合同则构成了无权,这也是这两项制度的不同之处。再次,无权处分的行为具有违法性,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时必须没有取得处分权,否则不够成无权处分。

结合我国的具体立法,其中“无权处分”一词应当指向的是合同而非物权行为。我国秉承债权形式主义,不承认德国理论中的物权行为理论,因此在我国无权处分行为是指对标的物没有处分权的当事人订立的、以引起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合同,在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下,除当事人约定外,一般买卖行为本身不能产生处分权利的效果,而是由交付、登记等行为实现。因此无权处分合同是否有效应当与物权是否转移相区分。

(二)合同法以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买卖合同效力

在明确“处分”一词的指向以后我们来分析我国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依照我国《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显然在无权处分下合同效力是待定的,它是否有效取决于原权利人的追认与否,其侧重点在于保障原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规定还是过于保守,虽然对原权利人做出了充分的保护,但是实践中无权处分下签订的合同多发,全部效力待定有阻于经济的运行。

根据最新的合同法司法解释第3条之规定,可以得知买卖合同中无权处分合同是有效的,但是仅局限在买卖合同项下是有效,其他仍是效力待定。这对促进市场交易向前迈了一大步。这一规定与《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不存在冲突,原因在于合同法是在我国《物权法》之前颁布的,在《物权法》中我国采用债权形式主义主义模式,司法解释第三条在法律逻辑上是不存在问题的。

二、无权处分合同之法经济学分析

(一)关于法经济学原理

经济分析法学主张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论法律制度,朝着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目标改革法律制度。科斯是经济分析法学代表人物,科斯认为市场机制的运营以及制度的安排都是有成本的,交易费用越低市场运行效率越高,当然该定理中提到的交易成本为零的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当从交易成本为零的单纯理论假想转到实践中人与人交往不断产生交易费用时,法律的制度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制度经济学家波斯那认为明确的权利界定是制度合理安排所必须的要素,最珍视权力的人掌控权利就能够使权利得到最有效的实现。

(二)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之法经济学分析

合同法是调整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它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小觑。其旨意在于通过对合同这种在私法自治的基础上双方达成的合意进行法律规制,以督促双方当事人积极履行契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合同法》第51条将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规定为效力待定,旨在保护真实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赋予了真实权利人合同的追认权,这体现了私法自治的原则,但是在无形中限制了交易的顺畅进行。设想一例:无权处分人甲在与乙协商购买货物过程中,在没有取得货物的所有权情况下与交易相对人丙签订该批货物的买卖合同,假设乙是甲的长期供货商,双方保持了很多年的合作关系,合作已经相当成熟,甲将货物卖与丙不会产生不能对待给付,则甲与丙签订的合同就是无权处分合同,此例中若将该合同效力待定则不利于合同履行的稳定性,现实中这种未取得所有权即转手出卖的情况屡见不鲜,若一味的将其定义为效力待定,则丙的权利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设若甲不履行合同且乙不追认合同就有可能导致了合同无效的发生,之前并与甲的协商等一系列的交易成本就会白白浪费,这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与交易费用,市场交易风险增加,此时第三人丙往往会选择更为稳妥的方式交易,这样降低了交易效率。

前面已经说到最高院出台的司法解释符合我国的法律逻辑,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三第三条规定了,在无处分权人与对方签订合同后,对方以其在缔约时未取得所有权而主张合同无效的,法院不予支持。这就表明法院应该认定无权处分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在无处分权人因为没有取得所有权而不能履行合同时,买受人可以依据有效的买卖合同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将无权处分合同划归有效充分展现了鼓励交易的基本精神,使不太严重的交易瑕疵获得弥补,维护了交易相对人的利益,从而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避免成本浪费。

三、无权处分下买卖合同有效的经济学意义

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归于有效其经济学意义是巨大的,这种制度安排体现了我国当下经济发展迅速的特征,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将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判别有效其经济学意义在于:

首先,提高交易效率,促进财产流转。无权处分合同有效的情况下,第三人获得了有利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使第三人减少交易顾虑,能够进一步增进财产流转,进而使交易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保护交易安全,化解交易风险。使合同有效,买受人在没有得到履行时可以请求违约责任,而在无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就至多请求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保护在很多情况下远不及违约责任的保护。

第三,降低交易成本,达到利益平衡。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制度设计可以降低缔约时的成本,该条保证了买受人在交易中不必再花时间调查对方是否是有权处分人,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在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时也给与了相应的惩罚,因为合同有效在其不履行合同是违约责任就加重了其法律负担,可以说是一种利益上的平衡。

当然一项制度的研究与构想进而发展为法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意义所在也不仅仅在此一部分。但是,以上足以表明将无权处分的买卖合同效力归于有效对整个市场经济交易的运行是大有益处的,运用法经济学方法分析、验证法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是科学的。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制度与法律设计是关键,法经济学这门应用科学完全可以在寻求好的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限制的能量。(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

篇4

一、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

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可以简单地进行如下定义:研究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运动科学规律,称为劳动经济学,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依赖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以及配置。从概念上理解可以看出农业的经济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和生产力的科学,其农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围绕着优化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来开展农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农业经济的核心内容,明确其目的和使命,对农业经济概念进行详细的理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才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对农业经济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概念理解要通过对农业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理解

劳动力资源在农业经济中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它是传统的农业经济或是现代的农业经济,要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正确理解和了解劳动力资源优势,理解农业经济的概念并学会利用于劳动力资源。所以,我们需要从劳动力资源的理解方面着手,对农业经济的整体概念进行细化。

(三)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实现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配置优化

从农业经济的概念出发,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优化。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理解农业经济的概念,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劳动力在农业经济和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使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提高效率。

二、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关注程度是在日益加强的,农业经济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发展水平,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已逐步学习并使用经济学对农业经济实践进行指导,实现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切实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站在实践的角度出发,经济学原理对一些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原理指导发展农业经济。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的利用及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经济学原理指导了农业对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较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原理。指导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学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学原理的发展方式优化了农业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

经济学原理的意义是对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指导的作用,经济学原理可以及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变量结构,并且确保了发展结构的优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所以,这一点被视为经济学的原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大力地推动作用。

(三)经济学原理为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中国,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是不是平衡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地区的不同导致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农业经济中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制约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所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学会了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经济学原理对于农业经济的直接作用

使用经济学原理对发展农业经济进行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使用的经济原理指导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让农业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发展规模和发展成效。

(一)经济学原理直接促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健康、快速

经济学原理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此积极的作用。

(二)经济学原理直接促成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其高效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让农业经济产出和经济增长被快速实现。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应该依靠经济的使用原理,从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可以实现了农业经济朝着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篇5

内容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 路径 空间模式 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附加值较大的商贸、房地产业,同时可以改变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而农村工业也可以与城市迁出的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实现工业效益提高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双赢。

总部经济的视角。一个企业如何进行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从总部经济来讲,一个企业可采用“总部+基地”的模式,即将组装加工这种利润空间小的生产车间以基地的形式建立在农村乡镇地区,而把营销、研发、决策等利润空间大的机构以总部的形式建立在城市(高洪深,2006)。农村地区如果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结构升级的机遇,承接其制造基地转移,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加工配套能力,是区域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成熟的重要路径。总部经济这种企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企业、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二)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分析

从产业转移来讲,城市区域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制度创新以外,另外还要“吐故纳新”,即有的产业要淘汰,有的产业要转移到下一级区域包括农村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发展新的产业,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农村区域应依托县城规划区、中心城镇和原有产业基础,利用接受城市产业转移的机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既避免了农村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又促进了城市工商业向集聚区转移,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动,形成产业集群。

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朝阳产业,就业量和GDP增加的空间较大。由于受城市以非农产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同时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国外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大大加强。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等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现代农业赋予了农业的多种功能,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三)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的分析

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要重视城乡经济合作,城乡经济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自愿行为,比较单纯的城市支持农村而言,前者是一种长效机制,更具有可持续性。从合作形式来讲,可引导部分乡镇企业与城市大中型企业专业分工、劳务合作、零部件加工配套,推动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合作、联合和重组,组建新的跨城乡的企业。组织形式上可采用虚拟企业、外包制、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企业间网络形式,制度方面淡化城市企业与农村企业的界限和区别,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张平军,2004)。

鼓励城乡要素对流,实现要素在城乡的优化组合。城乡要素具有互补性,农村有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但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城市情况则相反。事实证明,城乡要素对流和重新组合,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城里人到农村投资搞现代农业,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户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准入等都要进行改革,以促进城乡要素对流。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模式的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载体的选择

1.中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就我国国情来讲,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也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过于拥挤、基础设施不足、失业问题严重、治安问题突出,而中小城镇数量少、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发达、缺乏促进就业和居住的吸引力,难以接受城市产业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小城镇建设应按照“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多方筹资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服务功能,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建设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枢纽型、风景旅游型等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增强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能力(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98)。

2.城乡边缘区(Desakota)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边缘区承担着消除城乡对立、缩小城乡差别的职能。这一区域不仅要承担城市一部分转移下来的功能,如居住、接受城市第二产业转移、教育等功能。还要依靠毗邻城市接受先进技术辐射的优势,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边缘区还常常会完成自身一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过程。边缘区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因素,合理控制资源承载力,使空间扩张与资源集约利用相统一。注意土地利用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协调好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之间的关系。建立提高边缘区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的长效机制。

3.农户集中居住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的空间载体。农村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土地开发空间很大,借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机会,搞好村庄的规划建设,土地节约效益尚为可观。实行集中居住,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集中居住区条件优越,配套完善,卫生、幼教、安保、超市等社区服务资源丰富,生活方便,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住房条件和社区服务。通过集中居住区建设,可以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基础设施对接和重要资源的共享。对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住房改革、村庄规模调整以及迁村并点、合村并点等工作,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

1.增长极模式。该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运用上,主要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在资金技术等实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可重点选择能够培育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城镇,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在把城市培育成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村腹地发展。

2.点轴(线)开发模式。在一些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这类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方面,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如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各种线状基础设施,其中以交通线为主。再在重点开发轴线上,有选择性地培育增长极,以扩大增长极对农村地区发展带动的广度和深度。点轴发展模式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模式,它不仅能带动城市周围的乡村腹地的发展,还能带动交通干线周围的农村腹地的发展(许鲜苗、宋福忠,2010)。

3.网络开发模式。点轴经过长期的渐进扩散,结果形成点轴纵横交错,形成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复合集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网络开发模式较适合于经济发达地区,此时通过增长极和轴线的影响,在较大的城乡区域内已经基本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选择该模式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密切联系、要素顺畅流动,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众多面积宽广的城乡融合区,通过城乡融合区的不断演进发展,带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市化,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发展模式。

区域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

在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和模式选择方面,由于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根据本区域的区情灵活选择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可能是上述模式中的一种,也可能是上述模式兼而有之。如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位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川西平原,区位优势明显,城乡经济较为发达。但具有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成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根据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设想和区域发展特点,通过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带动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定位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的模式。

重庆市和成都市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而且大多数农村都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偏远地区,这与大城市小农村的成都市有着诸多不同。在城乡统筹方面,重庆作为一个中央直辖市和西部中心城市,也是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在区域分工的需要,城市主要从事教育、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城乡边缘区和农村地区需要承担一部分重庆市区转移出来的功能,如发展机械、化工等加工工业和发展占地面积比较大的旅游、娱乐等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根据重庆农村山区较多的特点,发展重视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而四川自贡作为一个有待改造的老工业城市,存在着城市老区过于拥挤、环境恶化、传统工业效益欠佳的问题。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应注重城乡和工业协调发展,城市可采用经营城市思想,对传统的经济效益差、占地面积宽、污染大的产业转移或部分转移到城市郊区和乡镇,通过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和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新兴产业,城市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市形象得到大力提升。四川自贡作为一个丘陵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载体方面,除了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外,应主要采用农民集中区建设的模式,引导农民由“散居”变“集居”,该市在推动农民集中区建设中探索出的小城镇扩展型、产业支撑型、项目带动型、基础设施带动型、征地安置型等模式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白津夫.保增长要城乡产业发展[J].北方论丛,2009.3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平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知识服务 协同商务 契约

现今企业间的交易和协同早已突破单纯的实物买卖、信息交换的水平。越来越多的企业间交互上升到知识层面。而企业间的知识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协作方式。而协同商务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形态,则为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交互提供了十分便捷的平台。

本质上而言,参与知识服务的双方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这一点与实物交易非常相似,即知识服务需求方付出一定的代价来获取知识服务提供方为其进行的知识服务。但是,由于契约的主体是知识以及由知识所产生的服务结果,而知识拥有着与一般实物不一样的特殊属性。因此,知识服务契约有着与一般实物、服务契约不同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当前对于知识共享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知识共享手段等方面,而对于知识服务这种知识共享方式,还缺乏经济学角度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参与知识服务各方的关系,以及影响知识服务契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服务特征

知识服务

由于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被习得和掌握便可以无限次重复使用。因而一方面知识服务提供商(人)在进行知识服务时,知识本身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所消耗的费用主要体现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而另一方面,原本属于人独有的其核心资产的知识一旦本身被对方(委托人)掌握,旧有的委托―关系便不复存在,委托人可以利用新习得的知识自行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即知识根据其独占性的强弱具有相应的垄断价值,该垄断机制会随着知识的转移和共享或知识服务提供过程而产生流失。因此人在提供知识服务的同时,需要在服务质量与核心知识资产流失的可能性之间进行权衡。

同时,人也面临着委托人泄露服务结果中所包含的核心知识所造成的核心资产的进一步流失;以及委托人利用新近习得的人的核心知识从事类似知识服务而给人带来的竞争成本和客户的流失。

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服务的特征

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认为:协同商务是一种允许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业务伙伴之间或者贸易社区(Trading Community)的参与者之间协同交互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新型商务模式。这里所指的贸易社区可以由一个行业、行业分支或者一个供应链组成。

现代商业环境中客户需求的多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广泛合作,从大规模生产模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真实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协同商务理念就是通过充分利用Web技术,增强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产品设计、制造资源、销售、市场、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全方位协作能力,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共同快速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Gartner Group和IDC都预测未来的大多数B2B电子商务都将会利用协同商务这种模式。

协同商务中企业的协作伙伴可能是长期的、稳定的,也可能是短期性、临时性的;协作者彼此可能是互相熟识的,也可能是从未谋面,甚至是通过第三方中介平台以至于彼此都不知道。在此环境下知识服务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而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具有相对稳定和重复发生的特性。

因而,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服务特征表现为:

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较之现实世界,网络环境下参与交易各方的信息更加具有隐蔽性和不可知性,人的特质对于委托人来说是不可见的。委托人只能通过人在知识共享中心的服务记录和知识共享中心对于知识服务提供商的评级来间接了解人的优劣。同时,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无法监控人在提供知识服务过程中的行动。

在协同商务环境下,由于企业联盟的存在。委托人同一知识服务需求往往只会委托一家人完成。而同一知识服务人却会同时为多家委托人提供相同的知识服务。因此委托人与人是多对一的关系。

协同商务环境下,由于参与联盟的企业为数众多,特定知识服务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近似认为只存在一次。因此,契约的设计可以在一次博弈的范畴内进行。

知识服务契约模型

假设用A表示人所有可选择的行动的组合,a∈A表示人的一个特定行动。在知识服务模型中,行动a可以抽象成为分别代表人投入的人力资源水平(即努力水平),以及商愿意使用或共享的核心知识的水平的二维变量(ah,ak)。理论上人投入的人力资源水平越高,其付出的人力资源成本Ch越高。由于本文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契约,从而激励人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和共享其核心知识。因此,在随后的讨论中,人力资源的成本Ch在所有可能情况中为确定值;人使用或共享的核心知识水平越高(用e表示,e越大代表人使用或共享的核心知识水平越高),核心知识的流失对人带来的损失(成本)包括以下两方面:

C(e):核心知识流失所带来的垄断价值的损失,即C′>0

G:委托人习得核心知识后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包括今后与委托人重复合作机会减少的损失L、委托人向第三方提供同质服务或泄漏核心知识所造成的风险损失P。G的确定基于人对于核心知识习得难易程度的估计α,以及委托人泄漏核心知识的可能性β。因此,此部分的风险成本可以写作G(e ,α,β)=L(e ,α)+ P(e ,α,β)。根据事实经验,G关于e ,β单调递增,关于α单调递减。

不受人和委托人控制的外生随机变量为θ, θ与问题的复杂程度正相关。为θ的取值范围,θ在上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G(θ)和g(θ)。对于外生随机变量θ,本文拟采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parameterized distribution formulation)进行处理。即给定θ的分布函数G(θ),对应每一个a,存在一个π的分布函数,我们用F(π,a)和f(π,a)分别代表所导出的分布函数和对应的密度函数。

委托人根据所观测到的服务结果(产出)π来确定付给人的报酬。因此,委托人契约设计的目标便是通过激励合同s(π)来诱使人选择委托人希望的行动(即最大限度的使用和共享自身的核心知识);同时,委托人需要选择满足人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激励合同s(π)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

根据ak的取值e可以得到π的分布函数Fe(π),相应的分布密度函数为fe(π)。假设分布函数满足一阶随机占优条件(the first-order stoChastic dominance condition),即对于所有的π,Fe1(π)≤Fe2(π)(e1≥e2),也就是说,人愿意使用或共享核心知识的水平高时高产出的概率大于使用或共享核心知识水平低时高产出的概率。

此处本文假设,委托人在契约选择时并不会将可能习得的人的核心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进一步的收益作为其成本-收益中考虑的因素。因为,委托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寻求对于自己知识服务需求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写出委托人的目标函数:

模型讨论

假定产出函数Fe(π)为线性函数,即π=e+θ(θ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契约类型为线性合同:s(π)=λ+μπ,其中λ为人的固定收入,μ是人分享的产出份额,即产出π每增加一个单位,人的报酬增加μ单位。

假设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则其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入:

Eν(π-s(π)) =-λ+(1-μ)e

假设人的效用函数为u=-e-δr,G(e ,α,β)中e的系数为b,b越大表示同样的核心资产使用或共享水平给人带来的损失越大。解第三部分的最优规划问题可得:

μ=α/α+βbδσ2

上述条件意味着:

b 越大,即同样的核心资产使用或共享水平给人带来的损失越大,为诱使人选择同样的核心资产共享水平要求的μ越大,即委托人需要将更多的知识服务的收益分给人。另一方面,在相同μ水平的刺激下,人将会降低核心资产的共享水平;α越大,即人估计的核心资产被对方习得难度越大,μ越小,即在相同μ水平的刺激下,人将会愿意提高核心资产的利用水平以期得到更多的收益;β越大,即委托人泄漏人核心知识的可能性越大,在同等μ水平的刺激下,人将会降低核心资产的共享水平以减少自身的风险损失;同时,为诱使人选择同样的核心资产共享水平要求的μ越大,即委托人需要将更多的知识服务的收益分给人。

本文对于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人对于核心资产的评估将会影响到最终契约的制定。具体而言,若人认为其自身的核心知识被他人习得难度越低,即核心知识越容易被他人获取,则委托人在契约设计时,要给予更高的刺激水平来诱使人保持同等的核心知识共享水平,以保证知识服务的质量。这对于委托人来说,便存在着一个风险成本和收益的折衷。另一方面,若人认为委托人泄漏核心知识的可能性越大,其对契约也会要求有更大的刺激来维持同等的核心知识共享水平。这里,人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一些信号(如声誉等)来判断和估计委托人泄漏知识的可能性。

本文是针对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知识服务集中于现有普遍适应性的一次交易、单一角色进行分析。但随着此种商务模式的进一步普及和其协同交互作用的深化,知识服务委托人和人角色发生演变的情况将随之逐步出现,例如在协同商务环境下,企业之间在知识层面往往会以一种知识联盟的形态出现,尽管此种联盟存续的时间很短。这样,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知识服务上很多情况下便是一种资源互补性的合作关系,即互为委托人/人,成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则需对本文的假设进行扩展。

但无论是在一次交易、单一角色还是双向互动的假设下,在越来越多企业将协同商务作为知识共享和传递平台的趋势下,要最大化发挥知识服务的作用并提高其效益,对人的激励控制均尤为重要。无论是通过薪酬激励还是心理影响等方式,对人核心知识共享水平的控制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知识共享和协作的有效性。这对于现今面临电子商务化的进一步深入,并正试图实行或深化知识管理的各大企业而言,这是其在实际应用和实施中必须重视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教育 城乡差距 经济原因

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世界银行测算,依靠普及教育、知识扩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中已达49%。目前我国显著的城乡教育差距束缚了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导致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原因,以期找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

我国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即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存在巨大差距,城市从1985年的40%提高到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却从22.3%下降到18.6%,二者的差距由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距扩大了19个百分点。而在许多省区内部,差距更大。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两省的差距达到3.6倍,湖北省达到3.9倍,山东和河南两省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

2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下面将从普通高中教育的两个方面———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探讨导致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差距的原因。为了简化分析,作如下假定:同龄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存在差别;相同学历层次和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本文所讨论的城乡差异只限于同一个行政区域里的城乡,比如一个省内。

2.1 需求分析

教育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学费标准下,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由于假定相同学历层次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一样,分析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忽略社会需求上的城乡差异,而集中讨论家庭个人在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上存在的差异。影响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费支出的高低和个人投资收益率等因素。

从总体上讲,家庭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与家庭的财富数量和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富裕家庭对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教育往往有着极其强烈的需求,而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渴望则往往因经济上的贫困难以形成现实的需求。另外,父母的职业和所受的教育也往往会影响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科技和专业服务的父母更相信知识的价值和力量,更希望并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较低,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支付能力较差。父母所受的教育水平也很低,所从事的工作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没有更高的期望。孩子完成义务阶段的学习之后,如果自己不坚持要读下去,父母很少有鼓励他们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

普通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学费较高,目前的情况是:同一地区里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按规定是一样的,在笔者所调查的N市,农村普通高中学费甚至比城市的要高一些。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话,统一的学费标准并不会引起城乡家庭对教育投资需求上的差异,但城乡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如果这个学费标准对城市家庭是合理的话,对农村家庭来说就有点太高了。这样就降低了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人们放弃其他投资而在教育(主要是非义务教育)方面投资,归根结蒂,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或其他收益。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收益率较低,人们对教育的兴趣就会下降。而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大小取决于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与一生中由于受某级教育而增加的收入的现值的比较。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相同,即投资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相同。然而,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即机会成本,农村学生的这一成本高于城市学生。

以上这些原因都使得农村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低于城市,城乡在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上存在着严重的差距。

2.2 供给分析

教育供给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教育机构提供给青少年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教育的机会主要由政府、个人和社会团体提供,教育机会的提供量一般取决于经济承担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教师资源的配置等因素。

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上的差异我们从附表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机构不仅存在着硬件设施上的巨大差距,在软件配置上也存在着巨大差距(见附表),主要表现就是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和学历层次、能力等方面都要低于城市的这一水平。2000年全国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有75.69万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只有10.4万人。并且,在农村普通高中里任教的教师学历水平、业务素质普遍比较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新颖。

社会团体和私人对教育的供给主要是建立民办学校,这样的学校一般分布在城市,并且学费高昂,难以形成对农村学生的有效供给。

2.3 均衡分析

将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讨论,我们会发现:

说明:横轴Oq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数量;纵轴Ot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水平;Du、D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Du′、Dr′分别表示变动后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Su、S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给

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达到均衡时,城乡的普通高中教育学费(直接成本)相同,农村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数量Qr低于城市Qu。在学费相同的情况下,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一部分农村学生将向城市转移,这就使得城市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水平提高, Du曲线外移,比如到Du′的位置,同时,Dr左移到Dr′的位置,此时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出现了差异,城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u要高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r,事实上,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价格是实行价格管制的,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依然按统一标准征收学费,如果这个学费水平低于Tu太多,城市普通高中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就会恶化,城市的生均教育经费将急剧降低,教育质量趋于下降,这是与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相违背的。因此,新的管制价格将低于Tu,但接近于Tu,这样一来,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升高,就会使得相当一批家庭困难的学生选择不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这就使得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的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状况,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一落千丈,最终必然导致设在农村的普通高中教育机构纷纷关闭,或者迁往城市,最终使得普通高中教育机构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3 城乡教育差距的不良后果及对策建议

3.1 不良后果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直接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率存在严重的差距,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城乡在教育的质和量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非义务教育。劳动力是生产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极大地推动生产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劳动仅被视为土地的附属要素,能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同时,由于这种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在劳动力市场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必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样一来,农民收入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便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追加投资,使农业越来越陷入一种简单再生产的低水平陷阱里,最终必然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

3.2 对策建议

(1)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政府对农村中等教育的供给。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中等教育,要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农村一批基础较好的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村教师的流失,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步入大学的校门进行深造,从而增加农村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收益期望,刺激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2)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教学的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学生在难以取得更高学历的情况下,能够学到扎实的技术,同样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利益,增加农村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收益率,从而刺激农村对教育的需求。

城乡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城乡教育上的差距,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的投资将有助于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适应产业结构转变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防盗报警;可视对讲;室内分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the practical exercises is conducted by the example of home video intercom and burglar alarm system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ple, system des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me security video intercom and alarm system,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n the common error.

Key words:burglar alarm;video intercom;indoor extension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可视对讲及家庭防盗报警系统都是智能化住宅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应满足安全防范和安全管理功能的宏观动态监控、微观取证基本要求,并符全现场条件下运行可靠,同时又兼顾操作简便,维护方便[1]。可视对讲系统给小区住户的居民带来了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另外,为了保证小区内居民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在住户家还需要采用必要的防盗报警系统。考虑节约资金的同时,并考虑建设和技术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给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设备、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2]。

2可视对讲及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可视对讲及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由室外主机、室内可视报警分机、P4路保护器、讯号转换器、管理中心机、紧急按钮、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间断电源等组成。

每个单元门入口处都安装室外主机,可用于呼叫住户或管理中心。业主进入单元门内可利用密码开锁,同时对外来人员进行阻挡,避免访客随意进入单元门内。来访者可通过室外主机呼叫住户,住户拿起话筒与之通话,并通过视频判断来访者身份,决定是否遥控开启单元门门锁[3]。住户家中发生事件时,住户可利用室内分机呼叫设置在小区值班室的管理中心机,向值班人员寻求帮助。同时,在每户住家还安装有紧急按钮和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当住宅内发生紧急情况时,住户可通过触发紧急按钮求助。当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探测到有人入侵时,会探测到住宅内的可视报警分机立即发送信号至值班室的管理中心机,提示值班人员迅速确认警情,并及时赶赴现场,确保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4]。

3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可视对讲系统的功能

(1)可以实现室外主机呼叫室内分机、管理中心机。

(2)可以实现室内分机呼叫管理中心机,捕捉室外主机门前影像并传给室内分机。

(3)可以实现管理中心机呼叫室内分机,捕捉室外主机门前影像并传给管理中心机。

3.2可视对讲系统的产品介绍

本实训使用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来自深圳视得安有限公司。

(1)SD-980D6A系列数码式主机(室外主机)

可与室内分机或管理中心机双向对讲,捕捉并传送门前影像给室内分机或管理中心机。

(2)SD-980RY3可视报警分机

SD-980RY3是具有安全防范报警功能的黑白可视对讲分机,SD-980RY3可与SD-980系列室外主机联接成单元总线系统。通过SD-980M2管理中心又可将单元总线系统联网成小区总线系统,从而实现室内分机、室外主机以及管理中心机之间的通话、报警等功能。

(3)SD-980M2管理中心机

SD-980M2管理中心是可视对讲系统的核心。它采用总线制布线方式,通过SD-980BMA讯号转换器可将单元总线系统联网成小区总线系统,从而实现室内分机、室外主机以及管理中心机之间的通话、报警等功能。

(4)SD-980P4A保护器

SD-980P4A保护器在可视对讲系统中起着线路短路保护和接线的功能。当系统中有某个分支或某个分机的系统线发生短路时,保护器将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和保护,使整个系统免受影响或损坏。

(5)SD-980BMA讯号转换器

SD-980BMA是可视对讲系统中联网用的讯号转换器。通过SD-980BMA,可将各个980单元总线系统联网成小区总线系统,从而实现住户分机与管理中心机之间的通话、报警等功能。

3.3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

实训工场内共有房间十二间,层数为三层,另有值班室。因此,将实训学生共分为十二组,每层有四组。值班室内安装有管理中心机和讯号转换器等设备,在每个楼层梯道安装有P4路保护器。室外主机和电控锁安装在工场的大门上。每组学生在各自房间内需要安装的设备是室内可视报警分机。

3.4可视对讲系统的实现

(1)设备安装和接线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主要做的是从P4路保护器到室内分机的接线,还有就是房间内设备的安装,其他总线已做好,不需要学生重做。

室内可视报警分机距地安装高度为1.5m,采用六芯信号线和一根视频线的总线连接。每层设置一个P4路保护器(一进一出四分支),可以连接4台室内分机,并负责为室内分机提供电源。而且对总线传输信号还具有隔离放大作用,可避免住户终端设备故障导致系统失常。

(2)室内分机号码的设置

室内分机号码由四位数字组成,前二位数表示楼层号,后二位数表示每组组号。设置步骤具体如下:

①静态时,按住“监视”键约5秒钟,分机响一长声提示,进入设置状态。

②从千位开始设置。按一下“呼叫”键,千位数为1,接着每按一下“呼叫”键,数字加1,不按“呼叫”键或按“呼叫”键10次以上,数字大小为“0”。

③按“监视”键确认对千位数的设置,有2短声提示,表示本位数设置成功,同时进入下一位数的设置。依次类推,直到个位数设置完成后,按“监视”键,将有一长声提示,表示己设置成功。此时,管理中心机或室外主机通过输入不同的室内分机号码可呼叫不同的住户。

(3)系统操作

①当本机响起“叮咚”声时,显示屏打开显示访客影像,主人拿起听筒即可以与访客通话;确认访客后,按“开锁”键可开启单元门或门前机电锁。

②主人在挂机状态时,按本机“监视”键可以监看单元门主机机前的影像;系统中其它设备占线时,不能监视单元门主机的机前影像。

篇9

关键词 可预见性 契约自由 效率违约 期望值 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美国一家银行遇到一件很棘手的官司,当时该银行的一位职员由于疏忽把客户的汇款耽搁了几天才汇出去,结果造成客户因为逾期付款要赔偿人家上百万元。客户将该银行告上法庭提出赔偿诉求。银行则认为虽然是因为我们的疏忽,但是我们为你转账仅收取几十元手续费,没想到延误会有那么大的损失。原审法院支持了客户的赔偿请求,认为根据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银行负有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这个判决让整个银行业工会不服,认为这样的赔法将使得银行业没法生存下去,没办法接受,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每个人在进行合同交易的时候,都会对如果违约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出一个风险评估,然后约定出违约责任的承担。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的违约责任的范围是能够在当事人之间预估的。而此案中,由于银行从事的是公共服务行业,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延误对每一位客户而言,他们可能受到的损失也不尽相同,故银行无法评估自己因为违约可能给客户带来的损失程度,所以让银行承担一个他们不能预见的损失,是无助于公共服务的发展的,最后银行胜诉。

这个判决引发了可预见性赔偿在法律上的适用。可预见性理论最早由法国学者Pothier在1761年发表的《论债法》一书中提出,并为1804年《法国民法典》所采纳,英国普通法于1854年的“哈德利诉巴克斯德尔”一案正式接受这一理论,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715条、《合同法重述》第2版第351条明确规定相关内容,因此可预见性规则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普遍适用的违约赔偿标准。我国旧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0条、《技术合同法》第17条也确立了可预见性规则,并被1999年颁布的统一合同法所承认。

1对违约损害赔偿中可预见性规则的经济学分析

人们经常做出一些承诺:售货员承诺让顾客满意;家长许诺小孩奖励,恋人们允诺结婚,老板答应加薪等等。当有人要求履行承诺时,就牵涉到了法律。将承诺划为“交易”与“非交易”,以此判断承诺是否是可强制执行。交易理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直到承诺人给予要约人某物以诱导其给出承诺,合同才算完整,合同也由此成为可强制履行的,正式对价使得承诺成为可强制履行的。换句话说,对价来担保的承诺是可强制履行的,而没有对价的承诺是不可强制履行的。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合同在订立之初,要约人和承诺人都希望它能够被强制履行,那么按照经济效率就要求合同能被强制履行。如果要约人和承诺人都能按约履行承诺,那么将不存在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各方有时会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短见,在有巨大利害关系的交易中,要约人可能不太关心违约带给承诺人的损失。如果要约人对违约的关注只限于他的义务,那么当履约的成本低于违约的成本时,他就会履约,而当履约的成本高于违约的成本时,他就会违约。若要约人只关注自身利益具体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要约人的履约成本>要约人的违约成本违约;

要约人的履约成本

上面讨论的是实际要约人履行承诺的情况,将实际转为理想的状态,就是达到最有效率的履约和违约,若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具体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要约人的履约成本>承诺人从履约中获得利益有效违约

要约人的履约成本

从上述的两个公式比较可以得出,当要约人的违约成本等于承诺人从履约中获得利益时,要约人都有的有效履约和有效违约的动机。换句话说,当责任人内在化了违约成本时,要约人有履约的有效动机。

违约损害赔偿的方式之一完全预期损失赔偿,这种赔偿方式的目的就是使承诺人恢复到这样一种状态――如果合同履行下去,他能享有的状态,即要约人的违约责任等于承诺人从履约中获得的利益。有上述第二个公式可得,要约人的违约成本内部化,从而能够刺激要约人产生有效的履约或违约动机。但是,这种赔偿方式却可能促使承诺人产生过度信赖的动机,从而导致低效率。为了使承诺人的信赖成本内部化,就不能对承诺人因要约人的违约而造成的损失进行任何补偿,因此,如果让要约人的补偿等于承诺人得到的补偿,则法律就无法实现效率原则所要求的使要约人和承诺人的成本内部化。这就是合同法中的补偿悖论。

法律在追求公正与平等的同时,也不应该舍弃法律同样应当追求的效率问题。如果一味地支持完全赔偿原则,那么就会产生过度依赖,不利于交易的效率性。结合法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把握可预见性规则。

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是对合同当事人的预防措施和信赖的有效激励。违约赔偿责任范围的规定影响合同当事人甲方和乙方的理性选择,进而控制交易风险损失的大小:违约赔偿责任过大,则甲方将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违约的“意外事件”的发生,尽管预防措施的实施也意味甲方的履约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预期更多的损害赔偿费用,乙方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风险转移给甲方,于是乙方对甲方会形成过度信赖,夸大了乙方的预期,一旦甲方发生违约,则交易风险损失被放大;相反,违约责任过小,则乙方对甲方产生有效信赖,并将根据甲方的履约情况做出对应决策,但是由于预防违约风险的利益在双方间分配,甲方采取必要预防措施的激励削弱,他总是采取最小的预防手段,违约风险发生机率增加,则交易风险仍被放大。避免上述有效预防和有效信赖不相容的方法,令违约赔偿额为一个合理的不变量,即等于违约人在订约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此平衡点,双方当事人的预防和信赖趋于合理,从而充分实现合同价值。

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交易费用范畴的产生是经济学的革命,借助该理论工具进行合同法研究,便可发现可预见性规则实际为一个设计精巧节约交易费用的机制。合同成本包括但不限于寻找和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定成本、履约和实施成本等。一方面违约事件发生后,相对方可以获得确定合理的财产赔偿的保证,减少其在选择更安全的交易对象、监督合同实施以及采用诸如保险等规避风险方式的交易费用支出;另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交易活动频繁,形成有机联系的网络,其中任意环节中断,可能影响一系列合同的履行。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从事具体交易的当事人,因为合同本身不具有“社会公开性”,使之不可能了解违约行为给第三人造成地各种损害,施之过重责任会限制当事人从事广泛的交易活动,相应地交易成本增加。可预见性规则的确立使合同风险在交易双方当事人间合理分配,有助于合同双方对交易费用的理性决策。

2违约损害赔偿中可预见性规则在我国《合同法》法律适用

我国《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此条款在违约责任的完全赔偿原则基础上确立可预见性赔偿限额标准,也规定了当事人赔偿范围是可预见的损失。即因违约方的违约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其目的在于使受害人处于合同能适当履行情况下的状态。事实上,完全赔偿原则的实践中的适应度不强,其常常受到各种限制。第113条第1款中的“但书”就是规定了对完全赔偿原则限制的可预见性规则。按照可预见性规则,只有在可能合理预见到的损害赔偿范围内,违约当事人才应负赔偿责任,在确定赔偿责任的范围时应将不可预见的损害从赔偿的范围中扣除,并以可预见的损害作为赔偿的限制。因此,完全赔偿原则是违约损害赔偿中的普遍原则,可预见性规则是对该原则的补充和限制,是一种为了使可得利益范围确定更为合理的法律技术手段。

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符合经济学视野中关于效率和资源配置最优的原理,笔者将从实际适用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合同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分析其适用条件、范围。若将《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的“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称之为“预期利益”。

获得预期利益赔偿条件:首先,必须具备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1)存在违约行为;(2)有损害结果;(3)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违约方无免责事由。其次,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即处于履行阶段的责任。不可滥用可得利益赔偿规则,即发生在其它阶段的责任不能适用预期利益赔偿规则。再次,损害结果不是由受损方的先违约行为所引发。先违约的情况下,不能期待合同完全履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

篇10

关键词:芬兰;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创新创业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创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当前大学创业组织模式创新的一股强流,并在欧美典型创新型国家得到了强力发展,如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法国“索菲亚科技园”(Sophia Antipolis)、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等都是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世界典范。芬兰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经验可为我国众创空间和大众创新创业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一、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两种典型模式

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大致存在两种模式。模式A是以“自下而上”、“社区导向”、“学生-校友-区域创业者催化”、“松散知识产权控制”为基本特征;模式B是以“自上而下”、“大学导向”、“通过大学已有结构运作”、“严格知识产权控制”为基本特征。[1]

模式A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通常情况下是为应对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挑战。其生成逻辑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为刺激区域和国家经济新增长而触发大众创新创业生态空间,因此通过创建充满活力的地区性大众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大学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科学研究机会以及广泛可持续财政支持。在此逻辑背景下,受大学草根群体、学生和校友等大众群体的利益驱动,通过区域创业共同体和大学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创建了动态大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这一模式中,投资主要指向区域发展而非组织能力,大学并不重视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和新创公司设施,通常将这些要素归于广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目标的次要地位。伴随着创业日程的实施,创新创业活动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面对大学自身之外的诸多活动,当大学努力将其创业身份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时候,该模式可能面临着诸多难题。但大学也能够努力实现对其创新创业能力的管理并评估其对大学影响的贡献。

模式B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是以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驱动的创新创业日程为动力机制,以实现大学科研创收愿景为触发源而生成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通常基于已有的大学科研优势,提供完全制度化的创业生态模式。然而,由于该模式强调严格的大学知识产权,将学生和校友共同体边缘化,其与国际战略研发伙伴关系超越于与区域创业共同体的关系。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大学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独立于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创建了学生导向创业活动。这对于培育大学内外创新创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调区域就业机会、毕业生创新创业技能基础和就业能力、区域初创公司数量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大学短期绩效难以评估

强调大学科研成果转化获得的创收和获得企业资助效果,并注重大学发明披露、专利、初创公司以及技术许可数量

二、 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及运行路径

芬兰是一个典型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体,诸多创新指标均居世界前列。《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显示:芬兰全球创新能力为第五;教育体制质量为第二; 大学与企业协同研发能力为第一;科学家和工程师可利用性为第一。[2]欧洲《创新联盟记分牌2015》报告显示:芬兰单位人口新增博士毕业生数量为全球第四;公共部门研发强度占全球第三;风险资本投入居全球第六;企业研发强度居全球第一;单位经费产出专利量为全球第一;综合创新能力居全球第三。[3]这些卓越指标充分体现了芬兰高等教育有着长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传统。阿尔托大学所在地奥塔涅米(Otaniemi)地区是北欧最大高技术中心,属于典型的创新驱动发展区。近年来,阿尔托大学依托区域创新优势环境,构建了新型创业生态系统。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以学生创业运动为主导的模式A类型。

(一)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逻辑背景

芬兰拥有悠久的高科技传统,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师,孕育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成长性创业在芬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发展势头让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多年强势研发投入和区域致力于新创公司文化培育的逻辑结果,其直接动力机制是区域多元创新要素的整合协同。阿尔托大学属于以芬兰政府为直接主导成立的新型国家大学,其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创业能力的使命与学生主导的创新创业运动的兴起不谋而合。二者深度对接是阿尔托大学众创生态系统早期发展的核心动力。新世纪初,芬兰顶尖大学寻求高度自治的呼声日益增强,试图摆脱“大学财政仅是国家财政,大学校长仅是公务员”的治理模式。同时,芬兰企业家们也开始表达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毕业生难以适应全球竞争的担忧。对此,芬兰政府对大学体系进行了深刻变革,包括将20多所专业型大学兼并为14所综合大学。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三所大学兼并而成的阿尔托大学,旨在将阿尔托大学创建成为一所以工程、商业、设计为一体的具有明显技术商业化特征的开放式创新创业型大学。[4]在此战略思维下,政府激励产业支持新大学发展,确保产业部门对该大学充分赞助。在阿尔托大学创建过程中,学生成为实现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潜能体现,学生共同体采取了富有鲜明特色的草根创业模式,转变了传统的“迎合大公司”的思维模式。2009年4月新校长任职推动了大学深刻变革。在学生游说新任校长重视学生创业活动背景下,大学官方将其创新使命与区域高技术创新公司有效融合。新大学创建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成立了由学生发起的开放式创新创业项目――阿尔托创业协会(Aalto Entrepreneurship Society,AaltoES)。

・比较教育・芬兰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及经验启示

(二)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过程

1.初创阶段

2008年秋期,阿尔托大学经济学院学生自发组织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著名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回国后于同年12月成立了“阿尔托创业协会”(AaltoES)。AaltoES是阿尔托大学众创生态系统构建的行为主体和核心平台,由阿尔托“设计工厂”(Design Factory)创业机构予以资助成立的非营利草根组织,被誉为欧洲最大最具活力的学生运作创业协会,旨在通过试验找到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创业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5]AaltoES成立后,其创业共同体发现,他们缺乏满足其他创业者需求的众创空间,缺乏芬兰与国外特别是美国波士顿新创公司集群、硅谷等创业生态园区的合作界面平台。对此,AaltoES创业共同体开始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创业交流大会、开展跨国创业项目、出国考察等活动,增强其国内外影响力,到2009年末AaltoES创业共同体已拥有5000名成员,获得了由政府审批的“注册协会”的身份,并成立学生主导的管理董事会。[6]在这一阶段,学生创业共同体积极参与地方新创公司共同体和大学高层管理共同体,面对赫尔辛基地区创业文化缺失、新创公司国际愿景缺失等创业能力不足问题,AaltoES实施了高增长创业战略,主要目标是激励开展高技术、高增长创业项目,创建芬兰先导性新创公司生态系统,旨在通过开放式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大学创业文化,引导创新型人才开展创业项目,在阿尔托大学创建众创生态系统。[7]

2.“组织化”阶段

2010年4月,AaltoES在“设计工厂”的资助下,正式创建了Bootcamp创业加速器项目,阿尔托大学开放免费众创空间诞生,为芬兰所有志愿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指导。2010年,AaltoES举办了一系列大众创新创业活动,与美国“斯坦福技术风险公司项目”(STVP)签署了战略伙伴协议,使阿尔托大学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课程的首位欧洲官方合作伙伴。2010年5月,阿尔托大学成立了“阿尔托创业中心”(Aalto Centre for Entrepreneurship ,ACE),是阿尔托创业协会与阿尔托大学合作界面平台。阿尔托创业中心成立后,不断拓展其创新创业活动范围,仅2010年就成立了如“创业之夏”(Summer of Startups)等多个创业加速项目和新创公司实习项目,举办了50余次大型众创活动,如“国际失败日”旨在将失败看作是创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8]。在第二阶段这些行动促使AaltoES成为致力于大众创新创业的实体化组织机构,并努力成为国际性众创共同体。

3.众创文化培育阶段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培育芬兰大众创新创业文化,使大众群体乐于创新创业。为培育众创文化,AaltoES于2011年主办了“芬兰后福利时代”(Finland-post-welfare)全国大型创新创业研讨会,并在全国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当代的“创新大师”、“精益创业之父”的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专访,包括一系列创新创业宣传活动。2012年初,AaltoES 接管了“国家新创公司大会”事务,从北欧和俄罗斯等国家吸纳了大量创新创业参与者,并在阿尔托创业中心和斯坦福大学STVP战略伙伴推动下,阿尔托大学创业活动开始快速发展,大量教工积极参与新创公司创业活动。作为STVP战略伙伴组成部分,“阿尔托风险公司项目”于2012年正式成立,为阿尔托大学各校区学生提供了系列创业课程,并创立了“创业研究库”[9]。2012年末,阿尔托大学又成立了“创业桑纳基金会”(Startup Sauna Foundation),接管了AaltoES前期组织的大量创业活动。“创业桑纳基金会”包括“创业实习项目”(Startup Life)和“创业桑纳加速项目”(Startup Sauna)。“创业实习项目”旨在将学生置于赫尔辛基地区和硅谷高增长新创公司园区,为其提供3~12个月的新创公司创业实习活动,并向所有创新创业人员开放。[10]“创业桑纳加速项目”旨在为早期新创公司创办者提供必要支持,致力于区域高增长新创公司发展。[11]“创业桑纳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第三阶段构建的结束。这些开放式创业组织项目为培育芬兰众创文化提供了实体化平台。

4.规模化阶段

AaltoES在第四阶段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其运行规模和范围,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对此,AaltoES多次选派成员到硅谷、伦敦、德国以及其他世界著名创新创业生态区实地考察,为吸纳新的国际创业成员提供了机会;将前期创办的“创业之夏”、“创业桑纳加速项目”等推广和延伸到国内外其他地区和城市。2012年在“创业桑纳加速项目”框架下举办了世界著名的Slush创业大会,吸纳了来自30多个国家3500余名成员、600多家新创公司和250多家投资者。[12]第四阶段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一是发展和扩大阿尔托创业协会。AaltoES在众创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确保学生创业草根运动能够向所有人开放,激励芬兰和阿尔托大学卓越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开发新创公司可利用人才资源,增加新创公司数量和规模,将大众的创业思想和理念纳入创业生态系统,支持创新创业文化发展。二是发展和扩大“创业桑纳基金会”,进一步扩大创业桑纳加速项目、创业实习项目、Slush创业大会等服务范围,不断增加新创公司和创业实习机会。2013年阿尔托大学又与微软公司联合成立了名为“应用校园”(AppCampus)的移动应用研发项目,即一个面向世界开放的移动应用加速项目[13]。

从2008年到2013年短短5年间,AaltoES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创建过程,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创业生态体系。

(三)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路径

1.发挥大学领导的创业战略支持作用

大学领导集团是阿尔托大学学生创业运动的重要支持者。虽然在众创生态系统构建初期阿尔托大学并没有明确的创业政策,但大学领导集团具有强烈的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理念,从而潜在地为培育众创生态系统提供了理念保障,即通过支持大众创新创业活动“在大学周边而非大学内部创建众创生态系统”。由于众创生态系统是以创业能力建设为首要任务,因此大学领导集团特别注重支持区域新创公司建设而非严格的知识产权和高利创收。阿尔托大学与STVP创建的协同创业战略伙伴为众创生态系统运行提供了新路径,即通过形成大学组织外协同创业网络培育大学创业文化。大学管理集团的这种催化工作方式有效地推动了“阿尔托创业中心”战略实施,即准确鉴别和大力支持具有创业潜能的大学衍生公司成长为阿尔托区域新创公司。在知识产权归属上,阿尔托大学领导集团实行松散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超越了传统的阿尔托大学官方拥有教师创造的知识产权。在阿尔托大学创业中心,知识产权归发明者所有;由产业资助的研究成果所有权移交给赞助公司。

2.激发大学内部创新创业活力

自2010年阿尔托大学成立以来,在阿尔托创业中心管理和支持下,该大学创新创业活动异常繁荣。阿尔托创业中心支持和协调阿尔托大学内部所有师生创新创业活动。其主要功能有:激励大学技术转移活动,根据“严格筛选”机制,将其优势资源用于阿尔托大学师生共同体生成的高潜能新创公司;支持新创公司建设,即通过提供充分初期种子资金,开展新创公司;加强战略性产业伙伴关系,即与著名公司协同增强对阿尔托大学创新成果的创业价值评估;支持其他创新创业活动。[14]

阿尔托大学大多数创新创业活动主要在正规院系组织之外开展,一方面通过“应用校园” 等项目推动区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工厂”、“阿尔托风险公司项目”为该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发展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和态度。目前已开设20余门“阿尔托风险公司项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通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模式与斯坦福大学教师共同授课,主要开设有“创业变革者”、“创业领导”、“新风险公司创建”等科目。“设计工厂”主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创新创业导向的实践课程,如跨学科“产品开发项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雏形创意”到“技术原型”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15]

3.协同外部创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特别强调与外部区域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具有高度区域化、国际化和开放性。阿尔托大学除了与主要跨国公司保持长期协同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外,还与外部创客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方面是与国内创业实践者、著名创业者、政府资助部门以及其他创业投资者构成众创生态共同体,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创业活动,并为区域创新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与国际战略伙伴协同推动创业活动,比较典型的是STVP的协同创业战略伙伴。这类战略伙伴主要是为阿尔托大学乃至芬兰所有创业者提供国际创业交流和合作机会,为大众创业活动增长提供必要支持。

三、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成功经验

(一)良好的国家创业环境

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首先得益于芬兰良好的国家创业环境。新世纪以来,为激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芬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战略,将创业文化培育看作是未来芬兰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芬兰创新创业战略为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提供了持续性财政和政策支持。另外,阿尔托大学成立于芬兰经济震荡期。作为芬兰经济支柱的诺基亚财富的巨变,为芬兰人提供了以非传统方式看待新创公司创业的机会。近年来,随着诺基亚主导的经济衰落,国家媒体对创业观念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国家媒体开始对创业持积极态度,传统负面的创业媒体话语被积极正面的创业媒体话语所取代。创业成为超越诺基亚的新经济基础。在2011年前,芬兰媒体很少关注新创公司创业活动,公众往往把新创公司看作是“即将破裂的泡沫”。而2011年后,芬兰媒体以新的话语方式散播新创公司信息,认为是学生能量施展和进取精神的展现,并首次开始讨论AaltoES现象。从芬兰阿尔托大学众创生态系统构建的国家创业环境看,大学众创生态系统是典型的面向各界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利益相关部门和政府都是创业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和协同者,需要外部资源和区域政策支持,加强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战略协同关系是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积极的公众媒体宣传为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提供了社会舆论。

(二)学生进取和集体协同的众创文化

AaltoES作为欧洲最成功的学生主导型创业运动之所以生发于芬兰,主要得益于芬兰拥有上百年的学生进取主义历史,形成了浓厚的学生进取精神和创业文化,芬兰学生联盟在创新创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如芬兰首家商业电视台就是由芬兰大学生创建的。实际上,阿尔托大学成立后,兼并的原来三所学校学生联盟通过整合为阿尔托大学学生联盟带来了约2亿欧元的资产,为AaltoES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持。除了具有浓厚的学生进取主义文化,芬兰还具有良好的社区志愿集体服务传统。集体合作是芬兰人生存和生活之道,集体合作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生存和生活。阿尔托创业生态系统的创业运动,可以看作是芬兰集体共生文化的典型体现,在创业领域体现在大学生、连续创业者(serial entrepreneurs)、大学以及广泛的区域共同体之间形成了协同创业文化环境。相互信任、容忍失败,是阿尔托大学众创生态系统构建的文化价值基础。因此,构建大学众创空间需要培育良好的学生进取性创新创业文化,容忍创业失败,激发学生创业活力,并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团体之间的协同效应,这是成功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

(三)卓越的组织管理

尽管地方创业共同体和阿尔托大学官方都在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背后主要是由学生创业运动推动的。对于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组织管理,人们都将学生创业运动创始人看作是“独特天才”。这位学生领导将前期创业经验和关系网络融入到地方创业共同体,为AaltoES培育创业生态网络提供了坚实基础。随后的组织管理者也都有引人、用人的独特才能[16]。AaltoES在开展创业活动中,并不拘于他处成功模式,而是运用适合于赫尔辛基区域环境的独特创业模式开展创业活动。2008年前,赫尔辛基地区新创公司图景具有明显的“散片性”,创业共同体仅是个别人的联合。当时只是芬兰为数不多的早期创业者的非正式联合,并没有形成正式组织。直到2009年,阿尔托大学学生创业运动的发起,为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正式组织体系,地方创业者和投资商开始参与学生主导的管理董事会。在学生创业运动推动下,创业咨询团体等正式创业组织逐渐形成,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协同的创业共同体成为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柱,将专家指导和激发要素引入学生运动,创业共同体和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之间得到了深度融合。

另外,阿尔托大学高层管理采取“支持而非指令”大学内外创业活动的管理战略,也是确保其创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一战略管理模式为学生主导创业运动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创业运动与地方创业共同体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阿尔托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组织化发展。大学高层管理为学生创业愿景提供了充分的公共支持,有效地培育了区域高增长技术驱动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并为解决学生主导的快速发展、高试验性的创业运动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阿尔托大学的治理结构和充分赠予顺应了学生主导创业运动的组织内增长。因此,在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空间中,大学领导在制定创新创业战略和培育创业生态空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创建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力,他们是创业生态文化建设和创业战略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同时大学组织战略应对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做出直接反应,从内部组织结构上为众创空间提供支撑。大学领导不但要为学生创业运动提供必要的种子基金和风险投资,更要赋予学生共同体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引领有卓越创业潜质的学生组织开展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15]Ruth Graham.Creating University-based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Evidence from Emerging World Leaders[R].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16,21.

[2]World Economic Forum.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R].Geneva Switzerland:World Economic Forum,2015:458.

[3]European Union.Innovation Union Scoreboard 2015[R].European Union,2015.

[4]Aalto University.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Aalto University[R].Aalto University,2012:21.

[5]AaltoES.About Us[EB/OL].[2015-07-28].http:///about-us.

[6][7]AaltoES .What’s going on with AaltoES?[EB/OL].[2015-07-26].http:///2011/04/whats-going-on-with-aaltoes/.

[8]AaltoES.Pitching Competition for Summer of Startup[EB/OL].[2015-07-28].http:///2010/06/pitching-competition-for-summer-ofstartup/.

[9]Aalto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Services[EB/OL].[2015-07-28].http://ace.aalto.fi/en/.

[10]AaltoES .Welcome to Startup Life[EB/OL].[2015-07-28].http:///2012/01/welcome-to-startup-life-22012/.

[11]Aalto University .Startup Sauna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leading young university incubator[EB/OL].[2015-07-28].http://aalto.fi/fi/current/news/view/2013-07-01-003/.

[12][13]Eeppi Nieminen.How does a startup innovation community function? Case:AaltoES and all that followed[D].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