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16 16:2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同步发展
1、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在规模上同步增长
1983年至2007年FDI和流出额和世界出口总额和增长率的比较
1983年至2007年的FDI流出额和世界出口总额
数据单位:Billions of US Dollars
数据来源:国际资本流动(FDI)总额:IMF: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s Yearbook
世界出口总额: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个世纪80年代至2007年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变化和走势,1983年国际资本流出额为390.64亿美元,1984年为480.61亿美元,到2004年为8070.20亿美元,07年约为15000亿美元。20 多年里,规模上基本上呈直线上涨的趋势;增长的速度,也大致在1984年的22.63%和2004年的30.57%之间浮动,除个别年份的偶尔变动外,基本呈上涨趋势。同期,世界的出口总额变化,1983年为17560.80亿美元,1984年为18640.20亿美元,到2004年为90860.90亿美元,2007年约为168700亿美元,规模上呈直线上涨趋势。增长速度方面,1984年为6.11%,到2004年为21.57%,增长速度稳定。从资料显示,国际资本流动和世界贸易在规模上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态势。
2、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在地理方向的趋同
表1:世界的主要出口国/进口国
数据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为了考察国际资本流向的国别构成与国际贸易的国别构成,特抽出一组2004年的截面数据,在这组数据中,选择G7、其他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和其他类型国家等积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2004年,国际资本输出总额为8070.20亿美元,国际资本输入额为6770.50亿美元,世界出口总额为90860.9亿美元,世界进口总额为93430.7亿美元。我们考察国别构成,只需将各个国家的相应数据与世界的总额相比,看各国所占的比重即可看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国别构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的国际资本流动地理方向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趋势趋同,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3、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构成的同步
从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到90年代初,初级产品的比重已经由1/2下降到2/5。在工业制成品中,机器和交通工具贸易量最大,化工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新产品如计算机等贸易日益重要,而传统工业品贸易下降。在此期间,国际资本投向制造业、商业、金融保险业,尤其是新兴工业部门,使投资国和东道国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为产品的可贸易性增加。服务业不断发展、中间产品增加、产品结构高级化。二者的同步变化中,体现出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结构变化对国际贸易商品构成的影响。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
1、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国际间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载体,其投资活动对母国和东道国的外贸均产生影响。一方面,对母国外贸的影响,主要是根据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来实现的。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已经控制了80%的国际贸易额,其中有1/3以上属于公司内部贸易。所以无论是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还是母公司驻扎的投资国,其对外贸易都会从中受到促进。对母国而言,由于国外子公司倾向于从母公司进口所需的资本品、中间品以及相关技术和服务,从而可以带动母国的出口,相应投资在外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子公司则能保证母国有关原材料进口。如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对东南亚国家家电制造业投资的增加日本国内对东南亚国家的电子机械出口也随之增加,日本国内对东南亚国家的电子机械出口也随之增大,而20世纪50-70年代间日本着重向印度、拉美和阿拉伯等地投资资源矿产,增大了从这些地区进口铁矿石、石油等原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外资促进本国外贸发展是东道国利用外资的目标之一,而东道国的子公司本身就有很好的出口倾向,如亚洲四小龙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正是通过吸引外资来促进本国的贸易快速发展的。
2、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动使得贸易方式多样化。跨国公司开展的贸易中,中间商、商的地位相对下降,企业之间的直接交易、协议交易或许可证交易普遍发展,而且占据了一般国际贸易方式的很大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方式及其加工贸易的盛行, 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加工基地、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基地、原材料提供基地,使国与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转换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产业的流通渠道、沃尔玛的全球商品传递体系,就极大地推动了传统贸易方式的改变。
3、国际直接投资加快了商品结构的升级
在封闭的条件下,东道国引进的外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领域,所以东道国以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国际市场的打开,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外国直接投资转向东道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东道国的出口产品就相应改变为以劳动资本密集型为主产品,加快出口产品换代升级。这是国际间扩大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能说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的东道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促进。进口方面,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资本品往往在东道国进口构成中占较大比重。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在东道国的进口构成汇总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4、国际直接投资对各国贸易地理方向的影响。由于存在投资对贸易直接的促进作用,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牵制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地区,使得发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化地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蓬勃发展起来,也使世界市场的新形式、新发展进一步向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集中。在这里,一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总是同其主要的投资伙伴国密切相关。
三、国际资本流动促进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提升
所谓的国际贸易竞争优势是指一国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反映的国际竞争力状态,是建立在国际竞争力基础上的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并获取利润的能力。它反映了国家在产业、产品、企业不同层次的国际竞争状态,涉及对外经济领域的各种因素,是国际竞争力的表现形式。综合国贸易竞争优势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指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
1、 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条件指数的影响(见表2)
表2:主要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
以上数据基期:1994以前的数据,1990=100 1994以后的数据:2000=100
数据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1995/2005
上表列出的是从1970年到2005年,部分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指数。根据雷布钦斯基定理,如果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中,其中一种的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的数量保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了前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都绝对产量将会增加,而密集使用了后一种要素的产品都绝对数量会减少。根据该定理, 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外国资本的流入将改善贸易条件,这个结论与表中的印度的情况基本相吻合。但是,这一结论的前提是:保持资本和劳动要素比率不变。如果资本流动使一国资本和劳动比率发生变化,那么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将会改善贸易条件的结论则不是绝对的。
上述论点已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中得到证明,外国资本流入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部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相反,在发展中国家还普遍存在贫困化增长的现象。这种现实与理论背离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比较优势产业的过度扩张,改变了国际市场供求状态,造成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所致。
2、国际直接投资对汇率的稳定度的影响
汇率的稳定度作为影响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指标之一,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和一国的财政政策。其中的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也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这样该国货币就会升值。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货币就会贬值。而国际直接投资作为资金流入流出的形式,对汇率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如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始因是在泰国的国外投资资金的抽离,造成货币贬值而引发的系列金融后果。如近两年多来人民币整体在稳步升值,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外的投资和投机资金对中国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倾向,加大了中国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具有升值的压力。
3、国际直接投资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外贸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绩效的角度可以考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贸竞争优势,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表3:美国与中国等国的服务贸易显性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年鉴》2005年版提供数据计算得出
(wiki.省略/wiki/%E6%98%BE%E6%80%A7%E6%AF%94%E8%BE%83%E4%BC%98%E5%8A%BF%E6%8C%87%E6%95%B0)
以美国为例,2003 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3830 亿美元,而同年出口商品及服务贸易额为10040 亿美元,不到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同年,全球商品、服务贸易出口额接近全球范围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50% 。自19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与传统的跨境商业交易相比,发达国家的海外子公司销售已成为一种更直接和有力的市场准入方式。然而按照当前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区分国内和国外的原则就是“居住地”原则和跨境原则。例如,以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销售来说,尽管一些国家的数量很大,却不包含在母公司所在国的贸易差额中,因为它们已经是FDI 东道国的法人而且这种商业行为并不跨国界,相反,在FDI 东道国的生产却记入海外子公司所在国家的GDP 中。海外子公司反向出口其母公司所在国则按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的出口录入,这就虚增了后者的出口值和数量。所以,对于那些具有很大净FDI 流入或流出的国家以及处于国际生产网络下游的国家来说,它们的双边贸易差额和总体贸易差额可能会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这种传统的贸易差额的统计体系对FDI 净出口国及具有技术优势的厂商是十分有利的。
由于当前核算体系的缺陷,发展中国家贸易差额很可能被高估,即对外贸易依存度会偏高,因为它们既不是重要的FDI 出口国,也不具有技术优势,而发达国家的出口却被低估。
4、国际直接投资对“显性”比较优势的影响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反映了一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其表达式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Eij/Ej/E i/W;Eij为j国i类商品的出口额;Ej为j国出口总额; E I为世界i类商品出口额;W为世界出口总额。显性比较优势实际就是出口专业化率。这个比率大于1,或者不断提高,则表示存在包括比较优势在内的竞争优势。
以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为例,如上表所示,美国RCA指数大多数年份都在1.25 以上,振幅不大,远远高于新型的工业化国家的马来西亚和转型国家的中国和俄罗斯,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与美国的投资中心的转移是分不开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投资重心已经由农业和工业向着服务业转移。客观上造就了其服务业的强大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张碧琼著,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版.
[2]《国际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经济科学译丛,第四版,1998年,11月1第一版.
[3]《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发展与变迁》王晓曦,《商业研究》,2003年10月.
[4]Bhagwati,Jagdish N ., Richard A. Brecher, Elias Dinopoulos and T.N. Srinivasan,(1987) “Quid Pro Quo Foreign Investment and Welfare: A political Economy Theoretical Model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
篇2
关 键 字:廉价劳动力 国际贸易 优势 劣势 发展对策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人均实际工资的年递增率为7.1%,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6.75%,二者几乎相当。但是包括非工资费用在内的劳动力成本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已达10.4%,是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尽管如此,在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仍然低于国际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1999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美国、韩国和墨西哥的9.08%,21.98%和51.50%;同期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分别是这些国家的3.94%,11.27%和35.66%。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水平的40%-70%,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目前低廉的劳动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仍存诸多劣势。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其优劣势,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廉价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经济赖以成功的廉价劳动力绝大部分为低级劳动力,所谓低级劳动力系指未受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在我国,低级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下岗工人和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教育的青年。由于这类人口的巨大基数,使得我国的低级劳动力资源远远供过于求。在供求关系作用下,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的价格极其低廉,相比国外,在我国进行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制造成本中的工人工资可以压缩到很小的比例。廉价劳动力资源不仅为国内的制造企业所利用。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在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后,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加工制造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些企业中决大部分是引进资金和一条生产线便可以开工的低级制造企业,如玩具、纺织、制鞋业等。即使是高段如需要较大规模的机电制造业,倚靠的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因为技术工艺可以引进,最终需要的仍然是装配流水线的熟练工人。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制造企业在国际上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市场。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激烈争夺。
从国际背景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的问题,能否保证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最优置换关系,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效率。在过去的 20年经济增长中,我国制造业充分发挥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我们的出口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欧洲的四十分之一,日韩的三十五分之一。据称,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使这种低成本的优势有望保持10年到20年。
应当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存在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下简称 H—0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假定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无论是亚当 ·斯密或是大卫 ·李嘉图的“古典 ”,还是上述“新古典”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通常的情况是,发展我国家缺乏资本与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我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因而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
二、我国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分析
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低效率,因此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也就要小得多甚或不存在。其原因在于:
首先,虽然发展我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临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如配额,反倾销税和各种各样的技术标准都部分抵销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1996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指出,去年全球贸易有所恢复,但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部署,中外企业同时享受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获得一个全面的提升,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必然会出现结构性的短缺,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充斥大量没有就业机会的劳动力,但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岗位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必然会因为这种结构性矛盾而趋于紧张,劳动力的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上涨。到那时,丰富的劳动力供给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已经降低了2 /3。平均工资上升过快、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导致投资者将通过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获取利润的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上升较快,导致就业不充分。比如2002年城镇职工工资上升约14%,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我国劳动力的竞争优势。
学者胡鞍钢曾表示,工资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人均资本,特别是人均净资本向资本密集的方向延仲,它不是吸纳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而目_正规部门工资增长过快,不利于整个部门的就业。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累计下来,工资也不过增长了12个百分点,而我国2002年一年就增加了14%。的确如此,我国的正规部门特别是公共机构如政府工资增长过快,导致一些部门,如文教卫生等的工资跟着增长,它只利于正规部门的少数人就业,不利于非正规部门以外的人就业。这也是很多发展我国家劳动力众多,却无法成为资源优势的原因之一。而且如果没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就有可能在局部地区失衡,从而出现工资水平上升的情形,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篇3
2006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一方面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伴随着与贸易伙伴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了近半年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宣布结束,这意味着金融、汽车、农业、电信四大行业将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遭遇困境
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
然而,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
(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二、拓展比较优势空间,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这一状况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地积累资金和技术,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另外,虽然当前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摩擦加大,但服务贸易遭遇到的摩擦很小,而且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低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使我国大量的非技术性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转化,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转变,将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提高生产率转化相对成本(生产率/劳动成本)优势,从而为今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条件。
(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
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三)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各国在发挥比较优势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我国总体仍缺国际竞争优势,WTO保护期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外汇体制更加开放,因此当前我国在宏观上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仍极其必要。但是,在相关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应当运用战略性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产业链长的产业,尤其是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以及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另外,在政策手段也应有所选择,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幼稚产业甚至保护落后产业,而更应注重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就总体和长远而言,自由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政策导向还应始终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上。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中国劳动力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最大的比较优势。一般认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国内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那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逐渐开放,各种要素的流动性逐步增强的条件下,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会消失吗?这样的变化将会怎样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 中国劳动力现状
在全球产业链上,中国企业只是处于低端。由于中国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缺乏核心技术等深层次竞争资源,我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模式,产品附加值低,赚取的基本上是低廉的加工费。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业生产链中的组装车间。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一件价值120 美元的“BO SS”牌衬衫,渠道商获得利润60%,品牌商获得利润的30%,而中国的制造商只得到区区的10%,并且还为争夺订单争相杀价。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我国的服装、纺织、玩具、鞋类等产业上;而且还体现在其他产业,如电子产业、信息产业上。“中国制造”的商品虽然盛行世界,但是缺乏核心技术,也缺乏风行全球的品牌,效率低,附加值不高,更多的是价格的恶性竞争。因此,我国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处于低附加值的弱势地位。
中国劳动力存量庞大。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市场容量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前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所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而且体现在所有产业的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上。
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说,“中国仍是相对贫穷的国家,中国工人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4%,与1975年的韩国类似。”甚至比非洲还低,位列全球最后一名。粗略比较,我国职工人均货币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人均名义GDP 的增长速度,说明我们劳动力相对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高端人才指数、教育与健康指数等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在G20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但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现在为很多学者认同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为中国经济高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低廉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正在递减,虽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会在短期内完全消失,但是过于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企业和产业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因此,我们应该认清中国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第一,我国劳动生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成比例。从世界来看,以第二产业为例,相对于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发达国家而言,仅占美国的1/18,英国的1/16,日本的1/15,即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也只占到巴西的1/12,马来西亚的1/3,仅次于印度、巴基斯坦。正因为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有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摆脱“廉价劳动力”的说法。
第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对我国造成冲击。亚非拉国家地区相继开放国门,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厂商,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给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巨大的冲击。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我国的越南也走上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南亚的印度也在朝这个方向转变。由此可见,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已经成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生产的最底层,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确面临着挑战。
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宋和平透露,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钢材、轮胎、玩具等产品,相继在欧美遭遇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税收和就业也造成了严重损害。
第四,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1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大国规模以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加。另外,中国进口能力也迅速扩大,由于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使得我国进口价格上涨,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二 改革方针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就会暴露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之下。我们要跳出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一些误区和陷阱,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首先,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制造性企业在技术方面创新能力不够,很多都是通过高价购买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生产线单纯模仿生产,这样一来使得产品的成本提高,而且还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外的优质企业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技术改进上,因为他们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比较高,为了能提高竞争力只能通过增加技术附加值,降低平均技术成本来实现。这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是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应当正视我国的现实环境,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结构目标,与资本、技术和知识产权相结合,形成劳动 资本密集型,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其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一国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一方面应该优化现有人力资员培训、充实理论知识,以及增加各种激励制度等;另一方面,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质量,包括增加教育、研发经费;迅速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完善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建立终身学习体制和学习型社会;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比较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三 结语
最后,政府对劳动经济的关注和研究必不可少。即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政府不能再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不应再直接参与招商引资。中央政府应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使地方政府的政绩和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挂钩。
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亚太地区市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已是势所必然。中国劳动力市场将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冲击。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从动态的角度去把握比较优势的变化方向,加大技术投入,创造竞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使我国制造业逐步从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升级。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必须重视改进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能片面固守劳动力成本的廉价性。为此,要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努力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此外,要实现我国制造业向高层次的跃迁,还要着力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提高不仅是在“量”上,而且还要在“质”上。
参考文献
[1]杨力行.21世纪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终结[J].理论新干线,2008(3)
[2]闻文.廉价劳动力:经济发展的双刃剑[J].时代潮,2004(2)
[3]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 [J].中国经贸导刊,2006(8)
[4]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2006(7)
[5]杨国鹏.廉价劳动力优势终结的反思[J].商业研究,2004(4)
篇5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机遇与挑战;发展对策
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比较传统,主要依靠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换来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不断优化海南省的化服务业发展结构,提升对外服务的开放水平,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投入,在政策上引导支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显得极为迫切。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海南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已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全球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海南省的旅游服务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有着极好的发展势头,和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趋势来看,海南省作为国内外著名俄旅游胜地,在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方面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促进海南省额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极为有利。
一、国际合作背景下海南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机遇与优势
由于海南省的特殊性,海南省在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旅游业来带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随着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以旅游业为主必将有着极大的优势,同时海南省本身就是国内外的知名旅游地区。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简要介绍海南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机遇与优势。
1.东盟自由贸易区组建,促进了国际客源和外汇收入的再一次飞跃
随着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不断深化合作,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旅游服务贸易的合作为海南省的国际贸易旅游服务创造了绝佳的发展环境。同时海南省地处我国南端偏东,交通发达,并且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且多样化。与此同时海南省与东盟各国加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后,使得海南省与东盟各国的之间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互补关系,极大的增强了海南省对国内外游客和投资商的吸引力,使得海南省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最具有旅游特色的旅游地区,海南省在与东盟各国加强旅游服务合作后,海南省接待的海外游客人次与合作以前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国际旅游服务所带来的产业链价值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增长,到海南进行投资的国外商人越来越多,使得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不仅会为海南省提供诸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会极大程度的拉动内需、拉动消费。特别是海南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使得海南省旅游产业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对加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经验交流和传播旅游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博鳌经济论坛也使得海南省被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商所重视,使得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国际化,是海南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优势之一。
3.金砖五国合作机制加大了海南服务贸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论坛俨然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公共外交及对外宣传渠道。更重要的是随着金砖五国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入,合作机制更加完善,金砖五国之间的国际服务贸易会更加自由化,同时在国际服务贸易过程中,更易于金砖五国成员之间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显然这对于促进海南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极为有利,同时也为海南省更好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优势。
4.国际旅游岛建设,免税政策、免签证政策,吸引更多境外游客
在海南省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不仅仅是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海南省对国内外游客和商人的吸引力,提高海南省的旅游产业的性价比,更好地促进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海南国际服务贸易所面临的挑战
虽然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占据着诸多优势,但是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解决,海南省虽然已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岛,而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其他著名的旅游岛屿相比,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与上述地区还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还比较小,国际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还比较滞后,国际服务贸易基础薄弱。更重要的是随着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发展,海南省在旅游资源上的开发力度过大,使得海南省的很多旅游资源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由于绝大多数海滨旅游地带为了利益,接待的游客数量远远超过海滨的实际容纳量,使得海滩聚满垃圾,海水遭到污染。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海南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更好地发展海南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海南省必须不断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和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配套设施,同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树立海南省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良好形象。利用海南省的独特优势扩大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加强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与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的专业人才,使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更重要的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扶持力度,从而多方面促进海南省国际服务贸易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海南省的国际服务贸易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我国其他省份所不能比拟的。在经济转型期,海南省必须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以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虹.黑龙江省发展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及竞争战略[I].黑龙江对外经贸.
篇6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治理;保护主义
中图分类号:D9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6-0009-08
收稿日期:2012-06-30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国际经济法治”(11JHQ015)
作者简介:何志鹏,男,黑龙江双城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触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动荡,而且导致了很多国家的社会问题甚至政治变乱。当然,最核心的影响领域还是在经济贸易方面。贸易、投资与金融虽然由不同的体系所规制,但是世界经济各领域之间的敏感度日益提高,贸易、投资和金融的相互影响就形成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因而,由金融风暴引发的贸易政策变化是相当显著的现象。准确判断、正确对待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体制,并认真思考国际贸易体制应当如何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且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初起后的保护主义浪潮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各国纷纷采取限制自由贸易的保护主义措施。根据GTA的统计,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全球新增692项贸易限制措施;2009年开始,更是每季度新增100余项,与金融危机影响加剧之前的每季度50项形成鲜明对比。2009年,世界商品总出口下降12%,商品总生产下降2.5%,全球GDP下降1.5%,其中美国进口就下降了16%。尽管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报告认为贸易缩减主要是因为需求减少而非贸易限制的影响,但包括欧盟在内的经济体还是认为保护主义起着主要作用。由此,21世纪之初的国际贸易图景上就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现象:曾经在20世纪末弥漫于世界的自由主义情绪退缩为保护主义盛行的状态;多边贸易体制目标宏伟的贸易谈判长期没有实质进展,单边保护措施日益增加;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更积极采取措施,促动人民币升值。当前,危机虽有所缓解,贸易保护措施却没有明显回落,保护主义仍然是当今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
这些国家的行为可以用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予以解释。现实主义认为,在一个总体上无政府的社会之中,每一个单一的、理性的国家都追求自己的相对收益最大化,以此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存续。因而,国家之间会为了权力而斗争。在经济局势出现危机之后,各国都感觉到其自身的存续与安全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此设法寻求自保。在寻求自保的过程中,其目标并非绝对收益,而是相对收益。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考虑在贸易中是否能够得到好处、能否遭到损失,而是考虑如何比其他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遭受更小的损失。为此,最值得选择的不仅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而且是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因而,这些国家开始采取保护主义的措施,力争在贸易关系的博弈中得到更好的利益,让其他国家去承受损失。通过这种方式,国家会获得安全感。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都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具体体现,其对于代表国家利益的实力、财富的重视促成了其政策的自我中心特征。现实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理论,它认为自利的国家之间不会有长期、稳定、可靠的合作,而只可能为了共同的利益、打击共同的敌人而形成短暂的联盟。它看不到国际格局进步的迹象,充满了悲观情绪。但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现实”。它是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决策者思考问题所遵循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国家在世界上的生存逻辑。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特别是国家单边的保护主义,生动地表现了此种自利追求的现实性。如果大国在经济关系中利用不对称的相互依赖结构中的优势地位,利用小国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则是在经济上的强权政治。
保护主义措施在短期、局部是可能有好处的,所以很多国家乐于采用。但是,从长远和整体的向度观察,就肯定是有害的。因为这种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会使国家之间呈现更多的对立和斗争,最后导致无人获利的结果。因而,各国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保护主义举措只应当被视为在经济局势发生突变之后的一个应激反应。金融风暴引致危机的状态是一种短暂的非常状态,有关经济体在其中的决策与行动类似于法律上的“紧急避险(necessity)”措施,是在危机情况下依本能而采取的手段,其本身未必是正当合理的,而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此种选择未必是最优选择,它具有长期的负效应,因此必须予以限制。
二、回归自由:国际贸易治理的近期目标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自由贸易被遏制、自由贸易的价值被忽视的时代,面临着很多现实和潜在问题。贸易保护措施不应当也不可能长期有效,在这种短期的危机状态渡过以后,国际经济体制还应当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由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深刻认识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评估未来,发展更可取的国际机制。当前,国际贸易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自由开放的世界秩序。
尽管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学的学术谱系中,有诸多反对自由贸易、进行保护主义的理由,例如一些学者认为自由贸易所依赖的“生产者剩余”由于国内市场失灵可能并不是成本与收益的正确衡量,但人们公认的理论仍是:自由贸易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而且会形成规模经济,促进企业的学习与革新,避免了限制自由贸易的代价以及保护政策的成本。也就是说,无论对于出口国还是进口国而言,促进贸易的总收益都是大于总损失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选择多样化、管理学习和竞争是保护主义所难以替代的。因而,自由贸易是总体效率最高的选择,在危机产生的慌乱平息以后,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了平复危机所带来的创伤,弥补危机造成的损失,必须恢复和推进自由贸易体制。
从实践的发展中,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印证:首先,近代以来,经济繁荣、民生幸福的区域都是对外贸易相对发达的区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顺畅的时候,经济的总体趋势也发展良好;而对外贸易的受阻则直接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各国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进出口贸易与GDP正相关。其次,近百年来,各个国家出于理性的选择,都纷纷加人贸易自由的行列,签订双边、区域、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来构建一个自由的世界市场。由此表明,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利益被各国所认同和追求。
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应着眼于构建和强化多边的自由贸易框架,而不能任由保护主义泛滥。世界各国必须倡导重视和尊重多边贸易体系所确立的规则,在规则之内行事,保障国家之间合作的成果。从现实的安排上,应当进一步讨论强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在规则层面对国家的行为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在规则的事实环节加强监督。
三、迈向发展:国际贸易治理的中长期目标
“贸易与发展”是国际贸易体制关注了很久的问题。这里的发展,主要是指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共享经济贸易的惠宜。一个自由贸易的体制可能是总体效率最优的体制,但不一定是道德至善的体制,这是因为总体效率最优的观念只注重物质的层面而没有注重国际贸易秩序的伦理层面。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国际贸易的伦理层面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考量:
第一,国际贸易应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中世纪以后,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反思,认为人具有核心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PetTarch)高举人本主义的旗帜,并被后世的哲学家康德所传承。人本主义将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目的放到了人自身。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就已经指出:人的尊严、自由、发展和解放是最高的目标。虽然现代环境伦理提出在人之外的动物和无生命体也应当作为关怀的对象甚至价值的主体,但这些观点都不意味着人的主体资格、人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的丧失。动物解放、荒野伦理归根结底都是人类对于自身的命运、审美的关怀而赋予人类之外的各种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认识的是:经济行为的目标并不在于效益自身,而在于为人所利用。密尔的观点仍然值得重申:社会功利是每个人自由的叠加,而绝非对立。包括贸易法律制度在内的国际经济体系,既不应当是“物文主义”的,也不应当是“国本主义”的,贸易必须是人本主义的,必须着眼于人的福利的增加。阿马蒂亚·森从伦理的角度所解释的经济行为的目标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以自由看待发展,也就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这与马克思将哲学的目标看成是人的发展和全面解放是一样的。自亚当·斯密的时代,经济行为就不是为了经济本身,而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也就是说,自由贸易的目标是国家的发展,而国家与社会的富强和发展,其终极目标仍然是人的自由、解放、发展。
第二,在绝大多数时候,自由贸易是正义的,但存在例外。自由贸易所追求的收益最大化,一般来说优于人为干预缩小收益的保护主义。但仍需审视:贸易所创造的收益在人群中是如何分配的?如果采取的是赢家通吃、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分配模式,则其正义性就是负值。只有在同等的情形下同等的分配,并且考虑给处于劣势的人或群体以更多的机会和收益,才是更符合现代主流正义观的分配模式,才符合我们前面阐述的人本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国际贸易的参与者有更加细致的观察和分类,并按照不同的状况,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区别对待。
第三,在一个存在强弱大小差异、存在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差异的国际体系里,赋予弱小经济体以更多的机会,不仅符合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而且也符合当代世界公认的、在人权领域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更优待遇的“积极保护”(positive protection)原则。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当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促进发展能力的提升。考虑到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弱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大国的殖民入侵或掠夺有关,且由此形成了依附关系以及一个不平等世界体系⑤,采用“不平等但公平”或者“不自由但公平”的贸易措施(如关税优惠、技术与资金援助)是正义的国际贸易体制的必然要求。
在这方面,实际上已经有大量的国际法规范提出了治理的未来构想,只不过这些规范尚处于软法阶段,但由于大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追求,不愿承认这些符合“善治”的规范的约束力。在金融危机出现后,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其既有的法律规范,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对本国产业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利用金融体系的特征,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进一步的剥夺。而且,对于原有的赋予发展中国家的、促进其发展能力的特殊差别待遇也通过修改法律逐渐缩小。这些行为虽然在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政策体制中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符合国际贸易关系的伦理指向。目前的WTO规则虽然有很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别例外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面。有的学者认为,WTO作为一个促进贸易自由的机构,不应当考虑太多的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应当有专门的发展机构予以处理,其中包括UNDP、UNCTAD等等。从职能分工的角度讲,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但是国际贸易法和国际发展法之间的关系值得重新考量。二者不仅相互独立、相互补充,还相互配合、彼此合作,存在着相互嵌人的可能。正如国际经济法专家克莱西所指出的:国际经济法具有福利的维度,而国际发展法就是这样一个维度。国际社会对于减少或消灭贫穷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都一样应当予以重视。由此,发展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目标,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怀。在国际贸易恢复通畅自由的市场之后,就需要将以往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规范更进一步强化,促进世界的公平、持续发展。
四、构建法治:体现国际贸易自由与发展的治理手段
就国际贸易秩序而言,无论是恢复自由还是促进发展,最有效的治理手段都是法治。法治意味着行为体在规范之下,依循规范而行动。作为一个目标,法治是一个类似于物理学中“理想状态”的几乎无法达到的结果;而作为过程,它是一个不断迈向良法善治的进程。国际法治不仅要求设立一套良好的规范,更要求这些规范是以正当的程序确立起来的,能够被妥善地遵守,为国际组织所有效地实施、严格地监督;在行为体违背了规范、侵犯了其他行为体的权利之时,存在着有效的争端解决程序予以解决。在这方面,国际关系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该理论主张:在无政府的世界格局之中,国家并非一定注意相对收益,而是可以珍视绝对收益;国家之间并非总是此消彼长甚至你死我活的对立、对抗关系,而可能是共同促进、互利互补的关系。国家之间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就需要稳定的合作;为了促进此种合作,就应当建立制度,以保证合作的条件受到遵循。国际贸易恰恰是国际合作和建立制度的最好例证。诸国出于利己的初衷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不仅没有使自己更加得利,反而是彼此都卷入贸易战的漩涡之中,这正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安全困境”在贸易方面的具体反映,也为世界历史所反复证明。关税大战不仅造成各国经济受到更大的损失,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变乱甚至全球战争。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国家之间必须放弃自立的态度,投入合作。制度化的合作是避免世界因为危机而陷于混乱的最主要途径。20世纪中叶以后,国际经济领域没有出现大的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了一系列合作制度的结果,是人类智慧和理性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国际制度作为公共物品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较为稳定的预期,约束了国家自利行为的限度。
20世纪以来,世界治理模式的进步就是不断迈向法治理想与目标的制度发展与制度建设进步,推动或促进国际贸易治理法治化进程更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例如,作为多边贸易体制典范的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普遍最惠国待遇、关税许诺及限制和禁止非关税壁垒来保障一个较为顺畅的自由贸易制度,并通过提供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来监督各成员的行为,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恢复被扭曲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系列规则,特别是其较为有效的运作以及争端解决过程中所积累的一系列虽然在文本上并未被承认,但在实践中被关注和履行的“判例法”,为国际贸易法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国际贸易合作铺就了良好的轨道。可以说,人们把世界贸易组织看做是全球治理的一个典范,就是因为其初步实现了法治的标准。正是有了一套明晰的原则和规则,一次次的金融风暴、经济危机才没有导致关税或贸易大战,没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与此相对,全球治理体制对于金融的干预和规制十分欠缺。其结果就是市场自律,由此形成了国际金融市场极度不稳定的可能。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银行灾难,就是这种放任的结果。
法治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能够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未来的国际贸易秩序,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特别注重程序层面的改进和革新。当然,还必须注意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仅针对贸易问题建构法治是不会有很大效果的。因为贸易与金融、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问题又与环境问题、人权问题甚至军事安全问题在很多层面上复杂地相互交织。因而,只有多个领域协同进化,全方位地构建法治,才有可能逐渐减少大国实施保护主义、遏制自由、阻碍发展的现象,才有可能减少国家之间的贸易纷争,形成和谐共进的经济秩序,甚至通过金融监管的全球法治化来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
国际贸易法治的彼岸远景目标以大国经济强权的现实为起点。在现存的国际格局中,很多法律还是存在于政治的夹缝之中,通过政治力量寻求伦理的目标。所以,一蹴而就或者短时间完成的设想都是过于天真的。“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真正公平的游戏规则,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有规则比没有规则要进步,规则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可能自我发展、完善、强化,形成日益明晰的法治状态。在现实的情况下,首先可能做的是以大国制衡大国,使既有的规则真正发挥作用;进而使小国团结起来,平衡大国,形成一种结构,推进国际贸易的民主化发展,并建立新的有益的规范。由此逐渐将大国纳入到法治的格局之中,最终将遵循贸易法律演化成各国的信念,成为国际社会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贸易法治。
篇7
[关键词]技术扩散;贸易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1
一、宏观角度分析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贸易竞争优势影响
(一)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同种产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越低其比较优势就越大;反之,其比较优势就越小。决定产品价格的因素很多,而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其最基本的因素。企业的生产成本越低,其产品的价格才能相应制定得越低,产品的比较优势也越大。而技术扩散则是企业提高劳动效率,实现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根本途径。因此,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逐步增加对出口产品的技术投入,是改善贸易条件,促进一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促使国际贸易规模扩大和商品结构优化
在国际贸易中,产品按加工程度的高低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一般而言,加工程度与技术含量成正比,要提升产品结构就必须依靠国际技术扩散。通过国际技术扩散的积极效应可以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从而增加出口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技术含量多的制成品的需求相对扩大,而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相对缩小,因而国际技术扩散有助扩大贸易规模、改善贸易结构。通过有关国际贸易结构的数据可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均有所改善,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稳步增长。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程度的加深,原先被计划经济所扭曲的贸易产品结构逐渐得到纠正,并向符合充分发挥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以及资本尤其是技术要素的积累,我国贸易产品结构特别是出口产品结构也随之得到调整和改善。
(三)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经济效益
国际技术扩散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往往具有单位产品资源消耗低、技术附加值高等特点,因而在生产成本方面有比较优势。技术水平还影响着商品的价格和需求:技术水平越高,产品单价越高,需求弹性也越高。因此,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一般较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需求会随之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往往还具有规模效益特征,以规模生产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使成本不断下降。因此,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获取利润的空间大,经济效益高。
(四)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一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由它与贸易伙伴间的相对价格和产品优势等因素决定,前者是由该国的要素禀赋及其使用效率所导致的出口产品价格低于其贸易对手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后者则是指一国出口产品能够比其对手的相关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所形成的优势,而决定一国出口竞争力的相对价格和产品优势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技术扩散相联系。在国际贸易中,无论是产品因新颖独特、质量优良与技术含量高所引起的垂直差异,还是产品因品牌不同所引起的水平差异,都必须凭借技术扩散才能实现。
(五)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能够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一旦技术发生变革,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因此,技术扩散对产业结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奠定了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
技术扩散能够刺激需求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技术扩散带来的技术进步会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市场范围和市场容量,使得需求结构随之发生改变,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例如,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国际的扩散,特别是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快速地降低了电视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电子计算机等家用电子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使得这些原来被视为少数人才能消费得起的高档奢侈品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崛起。
同时,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扩散会不断提高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生产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劳动力向其他产业部门移动(如从农业—加工业—服务业)。另一方面,产业对其他部门具有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等“扩散效应”,并能通过这种“扩散效应”带动各产业的发展,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微观角度分析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贸易竞争优势影响
就产品角度而言,通过国际技术扩散带来的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改进和提高原有产品的性能、结构和质量,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创造出全新产品,而且能够有雄厚的实力创造名牌产品并确立和保持名牌产品地位,使产品更具成本优势与独特优势。由此可见,国际技术扩散会对一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一)提升贸易产品竞争力
国际技术扩散是改进和更新原产品、设计和生产新产品、提升贸易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技术扩散可以使企业接触先进的产品和最新的技术,从而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使产品更有竞争力。通过国际技术扩散的途径获得技术进步建立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使产品更具差异性。使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条件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具有可以区别的特点。通过技术扩散获得的先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融入产品之中,不仅可以加大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产品拥有差异型竞争优势。
(二)使贸易产品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
当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竞争时,它比竞争者更能有效率地设计、生产和营销产品,即若产品销售价格相差不多时,成本越低也就表示利润越高;而企业采取差异型竞争的目的则在于提供客户独特而优异的价值,经由产品的质量、专业功能或售后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方式才能获得。由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活动效率、实现规模生产、节约材料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所以生产厂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利用国际技术扩散越多,所采用的技术越先进,其产品就越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
(三)使贸易产品获得品牌竞争优势
国际技术扩散可以使贸易产品获得外贸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品牌竞争优势。在利用国际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学习先进的品牌理念。作为产品注册商标的品牌是一种产品的区分标志,可以将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同时也是产品质量识别的重要媒介。品牌的知名度越高,其产品的质量就越值得消费者信赖。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通过品牌了解和获取产品质量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品牌特别是著名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特殊偏好,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拥有品牌竞争优势的产品,就能够占有和保持更大的市场份额,并获得强大贸易优势。
(四)提升企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体现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主体是企业。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强弱最终要由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竞争力来体现。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不仅在于能否有效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是能否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
在当前世界经济与贸易新的格局中,一个现代企业已经不能单单通过使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和其他便宜的生产资料来重复生产商品以保证增长。只有不断地走在技术前沿,不断促进技术进步,注重开发新产品,才能创造并保持其长兴不衰的企业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从根本上来讲,培养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保持和培育其技术进步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紧密联系的经济决定了国际技术扩散的途径,很大程度上可以很好地促进技术进步,获取企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吕宏芬.国际技术扩散的理论与实证:一个文献综述[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1).
[2]仇怡.制度变迁、国际贸易与技术扩散效应[J] .社会科学家,2009(7).
[3]姚水洪,陈仕萍. 国际技术扩散研究述评[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
篇8
引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发挥特长,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各高校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各高校在专业特色的建设过程中重宣传、轻建设,或者只是简单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专业特色,到目前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办学特色的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认为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涵盖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为专业特色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特有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有一定稳定性,并被社会认可。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5.实践基地:对接+滚动式。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基地更是夯实实践环节的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该专业与相关外向型企业实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断创建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保持其数量的滚动增长,我们称之为“对接+滚动式”实践基地。这样,学校与企业为学生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基地。通过多年的运作,该专业已与本地20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该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专业实习“有组织、有保障、有内容、有收获”。
篇9
关键词 贸易理论;运用缺陷;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10;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673-0461(2013)05-0046-08
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内涵以及其假设条件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及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利益。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来看,其存在着严格的理论假设条件,具体言之,其主要包括以下11个假设条件:一是这种理论建立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二是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生产的主要成本构成在于劳动,即劳动在两国商品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三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商品生产在长时间内生产成本保持不变,进而使两国商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保持不变;四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商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而不考虑两国进行商品贸易时所需要的运输费用因素;五是这种理论认为,劳动等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以此保证充分就业状态下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稳定;六是这种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以此保证两国商品生产成本是由市场所决定的;七是这种理论认为,收入分配没有变化,以此保证两国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保持不变;八是这种理论认为,贸易是按货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以此保证两国在商品贸易供求上的均衡;九是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以此保证两国生产商品成本的比较优势得以持续;十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十一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假设条件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的运用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种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其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假设条件相差较大,由此也形成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今的世界贸易已不局限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易,而是表现为多国贸易和多种商品之间的交易,由此使国与国之间在商品生产上所体现的相对成本优势,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征。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相对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其一方面使得我国对外贸易所获得的利润水平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更多地仅表现为国内丰富劳动力的货币化过程;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国外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反倾销制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这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依托的对外贸易优势是不可以持续的。
第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一般建立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差异的基础之上,而从全球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国与国之间在国际贸易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对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方面存在的相对差异,而且还表现在由于资源和技术禀赋不同所形成的相对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出口大量的初级自然资源形态产品或者附加廉价劳动力价值、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廉价工业品,而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鉴于部分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廉性,由此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以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出口,具有较大的不可持续性。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年来,我国除了基于丰富劳动力优势而发展的对外加工出口贸易之外, 随着重化工业的持续推进,我国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一方面破坏了我国良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口,也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资源瓶颈约束。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减少,这种“自然资源+低价劳动力”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依托的两国之间商品生产相对成本不变的假设条件来看,在经济货币化和自然资源货币化共同影响下,国与国之间商品生产相对成本呈现出较大的可变性。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正面临着较大上升压力,由此使我国以廉价劳动力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第四,现代运输工具的发展,使各国贸易在地域上拓展至全球,运输费用的高低成为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相对优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石油等燃料费用的大幅度提高,运输费用在一国商品出口成本中所占比重出现了大幅度提高。从我国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多数表现为廉价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大宗商品,而出口地域多数为距我国较远的欧美国家。在国际运输费用大幅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正面临着较大的运输成本压力。
第五,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要求的劳动等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在国内充分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的前提条件来看,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受交通、地域以及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等诸多因素限制,我国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内并没有实现充分流动,广大农村劳动力也不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发展,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却出现跨国流动现象,一些国外企业纷纷去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赚取当地以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超额利润。就其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而言,人口没有实现充分流动、大量人口处于未就业状态,使我国出口贸易在国内面临着较大的恶性竞争压力,由此决定了我国很难通过低端贸易的持续发展,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而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投资设厂,又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增的成份。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一国对外贸易主要是指在生产要素不可跨国流动下而发生的贸易,目前,在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中,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出口占据了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设定的假设范围,由此导致了这种格局下的贸易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特殊影响。从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来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外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为了解决国内资本短缺问题而吸引外资,这种资本短缺更多地表现为外汇资本短缺。在国内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购买国外先进的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从引进外资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的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情况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外汇储备大国,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信用货币不断贬值,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正面临着巨大的贬值风险,就此而言,目前,如何确保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是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二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根据资金、资源、技术、管理、劳动的组合规则,我国引进外资,主要为了解决我国存在的就业压力。从这一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情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外部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外部资金、技术、管理与我国国内劳动、资源的结合,一方面,使我国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使我国就业率大幅提高,在劳动货币化和资源货币化共同影响下,我国GDP总量也得到了快速增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组合的同时,由于资本市场没有对外开放,在强制结汇体制影响下,我国居民得到的只是本币形态的货币收入,商品出口所交换的并不是商品而是以外汇形态表现的巨额外汇储备,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以巨额外汇储备作为表现形式的国际间贸易,已经脱离了正常的贸易属性。更有甚者,在GDP考核机制以及创汇思想引导下,我国往往通过出口退税以及压低国内员工收入水平的方式,去维持这种不正常的国际贸易收支格局。三是引进外资,通过国内资源、劳动与国外资本、技术及管理的组合,生产国内企业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这一外贸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应该说,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商品短缺时代,这一组合很好地解决了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短缺问题。从目前我国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流向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外部资金、技术、管理和国内资源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合所生产的产品,多数用于出口,而较少地用于弥补国内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不足。
第六,从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市场的自由竞争程度来看,在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市场并不都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要素并不能自由地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二是一些国家还通征收关税或实行进口配额的手段,限制外部商品进口;三是一些国家还通过出口退税以及片面压低本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促进本国商品出口。这些现象的出现,使目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其自身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均衡。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收支上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第七,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假设条件,理论上而言,各生产要素收入分配比重相对稳定,可以使各国在贸易上的相对优势保持稳定,进而维持目前稳定的贸易格局。但是,从这种假设条件在实践中的满足程度来看,在经济货币化和信用货币条件下,生产要素分配的稳定性是不可能维持的。从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一般而言,一些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在当期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言之,在重化工业时代,资金、资源在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一方面导致了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使国民收入分配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要素不完全可替代规则影响下,以劳动等为表现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既有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以资金、资源等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高,而以劳动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少。其一方面进一步拉大了国内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生产过剩和居民消费不足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后续劳动力供给的不足,也使我国以廉价劳动力为依托的比较优势难以持续。
第八,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相关假设,各国之间的贸易是按货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以此保证两国在商品贸易供求上的均衡。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易货贸易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各国在商品上供求互补的平衡规则。理论上而言,各国通过开展贸易的方式实现供求互补,需要以下假设条件:一是各国货币对外结算需要以其可出口的商品做支撑,而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信用货币;二是各国出口商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口商品;三是各国进口商品所支付的货币最终需要本国生产的商品出口来偿还。根据这几个假设条件,如果剔除“贸易结算货币”这个中间因素,各国的贸易活动实质上仍然遵循了“以货易货”的贸易规则。而从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实践来看,在以信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国际货币体系下,一方面,美元不同于黄金,却承担了世界货币职能;另一方面,信用美元的不断超发,使国际货币供给总量不断增加。受此影响,各国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下的贸易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顺差国与美元外汇储备的均衡;二是贸易逆差国与美元外汇赤字的均衡;三是美国作为美元发行国,则会出现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赤字。因此,不断增发美元,成为美国维系现有贸易格局和实现收入平衡的唯一选择。在世界货币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球经济运行将继续呈现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格局。
第九,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要维持两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就要求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根据这一论述,比较优势理论是以承认为即有社会分工和贸易格局为其前提条件的。应该说,在两国之间货物交换时代,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这个假设,两国之间基于各自比较优势而开展的贸易,有可能保持持续发展。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理论假设在现行的国际贸易发展中根本不存在,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益成为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由此决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主要建立在“逐利”的基础之上,在两国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既定差距的条件下,就动态而言,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高以及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其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以此进一步推动其本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本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技术水平低以及经济发展慢的国家,其在对外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较少,从而使其在进一步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较大的资本约束。这种资本约束更多地表现为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的货币化形态,一般而言,在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中,如果劳动力供给可以延续,鉴于劳动力的可再生性,这种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低端国际贸易可以维持下去;而在以资源作为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中,鉴于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贸易格局是不可持续的。由此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逐利”机制影响,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随着时间推移,两国之间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从而使两国之间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面临着较大的变数。具体言之,技术发达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在两国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可以通过技术限制和反倾销制裁等手段,获取巨额利益;而技术落后和经济发展较慢的国家,则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两国在技术和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既定差距,从而使比较贸易优势所需要的两国技术和经济发展差距不变的假设条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第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机制所导致的各国进出口贸易,主要以追求本国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最高目标,在经济实践中这种本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主要通过信用货币的价值形态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本国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总量表现出来,由此决定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一国资源和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的假设条件,在现代贸易发展中得不到很好地满足。此外,如果一国资源等生产要素是不可再生的,那么,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下,一国必然会非常珍惜其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不可能通过盲目消耗其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方式,来发展国际贸易。就此而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各国通过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国际贸易的假设条件,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瓶颈约束条件下,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第十一,从现代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来看,通过增加本国贸易顺差方式来增加本国经济发展总量以及促进本国就业,成为一些国家发展贸易的主要目的;而通过本国发行国际信用货币的方式,向国外进口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以本国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态向以国外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形态转换,是一些国际信用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其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主要表现为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就此而言,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各国贸易收支往往是不均衡的。由此导致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要求的各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均衡的假设条件,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从各国贸易活动的具体实践来看,国际贸易总是不均衡发展的。受各国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国贸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是呈现跳跃式的发展变化特征。就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而言,多年来,受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我国一直停留在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为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格局中,这种贸易格局,一方面使中国贸易出口在国际上面临较大的反倾销制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在对外贸易出口中所获取的收益较少。当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外资的进入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基地,体现较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出口总额大幅增加,但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生产,多数是由外资或合资企业来生产的,中国只能依此解决就业问题,而不能从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出口中获取较高的利润。由于中国在出口贸易中获利较少,使我国很难通过技术进步的方式,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当然,在前期强制外汇结算模式下,我国也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一方面,这些外汇储备不是本土企业对外贸易的利润结余,由此决定了其最终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中国;另一方面,在信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特殊货币体系下,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流入,这种停留在信用货币形态下的资本,并不能对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受我国人口红利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等双重影响,我国这种基于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的低端出口贸易也难以维持。从发达国家来看,其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比较优势,在与开展的我国贸易活动中获取了巨额收益;另一方面,其还通过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运用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取了巨额收益。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的对外贸易,不但不能够维持或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进一步拉大这种发展差距。
三、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相关对策
鉴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诸多假设条件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并不具备,因此,如果按照这一理论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践,则其一方面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减少,我国既有的贸易格局也不能得到基本维持。因此,当前要克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最终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赶超,就必须突破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设定的假设条件,发展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对外贸易,确保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使我国体现劳动力优势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得到可持续发展
就贸易的本质内含而言,笔者认为,出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平抑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巨额顺差,应该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方式,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最终实现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从我国前期平抑国际贸易顺差的手段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主要是通过实行本币升值的方式来调控贸易顺差的,就其实践效果而言,这种依靠传统理论而进行的调控措施,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其一方面没有实现我国贸易收支平衡的调控目的;另一方面在巨额外部投机资金已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人民币本币过度升值也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就本币升值和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作用机理而言,虽然二者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但是,其所起到的宏观调控效果却迥然不同。理论上而言,在本币升值背景下,为了应对本币升值压力,出口商可以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的方式,来消化本币升值压力。其一方面使本币升值达不到理想的平抑贸易顺差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降低,将使我国消费市场持续乏力,其在导致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的同时,也使我国劳动力自身再生产面临着较大困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从我国当前劳动力工资的实际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工资仅仅能够维持其自身和子女的衣、食需要,由于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劳动力对于其子女的基础教育支出主要是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来保障的。从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对于其家庭的生活保障现状来看,在目前我国特殊的劳动力构成阶段,我国出现了两代劳动力共同抚养独生子女的代际累加贡献效应现象。因此,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工资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程度而言,我国劳动力工资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程度相对较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国却出现了居民总储蓄不断增长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关;二是与劳动力过去培养成本补偿不足(主要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的父母不但不能享受养老,而且还要继续进行劳动付出)和未来收入不确定预期有关(其主要表现为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年老时,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理论上而言,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应着力于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支出需求:一是劳动力工资收入不仅包括劳动力自身的衣食住行收入,还应包含劳动力的医疗和养老收入;二是就劳动力子女抚养而言,一方面劳动力工资应包含其子女必要的衣食支出、医疗支出以及教育支出(除义务教育之外,还包含高中、大学教育支出);另一方面,从未来劳动力可再生产角度考虑,当前,应该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的工资对于子女的上述开支应满足于至少两个子女的上述开支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工资所包含的范围还可以依次扩大,进而使我国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一致,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协调发展,最终使经济发展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总体而言,当前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可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以下作用:
第一,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可以通过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后续劳动力的培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持,为经济发展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最终受惠于国民,使我国社会生产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
第三,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可以有效地遏制我国目前存在的巨额贸易顺差局面,有效地应对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国际反倾销制裁压力,最终实现我国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理论上而言,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将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由此削减我国由于廉价劳动力竞争所形成的贸易顺差。而劳动者工资收入提高之后,将有效地增加进口,由此可以达到缩小贸易顺差并最终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目的。
2. 将进、出口平衡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立足点,通过有进、有出的贸易活动,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理论上而言,在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对外贸易理论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一是根据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总量平衡公式,将出口看成是做大GDP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实,出口的最终目的在于进口,如果没有有效的进口,那么,对于出口国而言,就是单方面的以资源和劳动为依托的商品输出,其实质上是一种不等价交换的国际贸易,由此实现的GDP增量,也是一种没有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或劳务做支撑、单纯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态增量。此外,一些人鉴于GDP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认为通过出口增大GDP规模,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在只有出口没有进口的对外贸易条件下,劳动力参与出口产品的生产,其完成的只是劳动力的货币化过程。因为,劳动力在取得价值形态的收入之后,理论上而言,与这部分用于出口而产生的劳动力货币化形态相对应的商品或服务,应该通过进口的方式来解决。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其主要通过在国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价值形态向使用价值形态的转换。由此可见,在进出口不均衡的贸易条件下,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出口增长,其最终不能解决国内新增就业劳动力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以增量出口所实现的增量就业,对于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是我国多年来存在的出口大于进口的不均衡贸易格局之所以长期存在,其在很大程度上与将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货币视为黄金商品货币的错误观点有关。理论上而言,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根据休谟的黄金输出、入点规则,黄金的自由流入和流出,本身可以使一国贸易收支自动地实现均衡。然而,从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来看,一方面,美元是信用货币;另一方面,美元又承担了世界货币的职能。由于我们前期将美元等同于黄金商品货币,在进、出口不均衡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持有大量美元的方式,来实现另外一种形式上的贸易均衡。理论上而言,不管美元贬值与否,美元最终只是一种价值形态,而黄金既是一种价值形态又是一种使用价值形态,因此,我们前期将作为价值形态的美元用于弥补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做法,其本身也违背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初衷。其一方面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长期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本质内含来看,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国与国之间相对优势的贸易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实现本国居民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根据这一理论原则,当前,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将实现贸易收支平衡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基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调整贸易进出口结构,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出口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在目前阶段,其主要表现为体现可再生劳动力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体现我国地域特色的可再生农业产品。随着经济发展,要最终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优化升级,我国商品出口就必须逐渐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业产品,转向以技术和文化做支撑的高端产品,其主要表现为出口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出口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文化等精神产品等;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我国相对劣势产品的方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居民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就现阶段而言,当前,我国进口的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我国相对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专利技术以及先进制造装备等方面;对于消费品的进口,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商品或服务等方面,如我国不能生产的食品以及有利于我国居民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的其他国外产品等。可以预计,建立在进、出口均衡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一方面将使我国充分享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最大限度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通过必要的政策调整,力促我国进、出口的均衡。从对外贸易政策来看,我国前期曾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实行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国内产品出口;同时,对于国外产品征收高关税的方式,抑制进口,由此导致我国出现了大量贸易顺差。为了实现进、出口平衡,当前,有必要在贸易政策上做适当调整。就出口政策而言,可以通过取消或降低部分行业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方式,来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消耗大的商品出口,以此抑制出口总量;就进口而言,对于有利于提高居民衣、食、住、行等消费水平的商品进口以及有利于提高我国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技术、生产装备进口,应适当降低乃至取消进口关税。通过出口和进口的贸易政策调整,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均衡。
3. 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使我国贸易在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基础之上实现优化升级
理论上而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所要求的假说条件,目前我国很难通过比较优势贸易的开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赶超。实际上,从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基于国际比较优势而采取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措施,并没有使我国获取更多的技术,其主要表现为我国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产品和资源出口所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能通过从国外进口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的方式,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这就要求今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要突破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束缚,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在进、出口基本平衡基础之上的优化升级,最终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为达此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外汇储备,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方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质量。理论上而言,当前我国所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是我国本土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所积累的利润结余,而是既包括本国生产要素货币化成份,也包括对来自于外国的投资和投机主体的负债成份。因此,在人民币已经大幅升值、外部投机资金获利丰厚的背景下,目前不宜通过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方式,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而应该通过充分利用这些外汇储备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式,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当前对于外汇储备的使用,应重点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进口我国稀缺的资源,通过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引进,最终丰富我国生产要素的数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质量,进而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准备。
第二,通过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准备。从现代国际竞争来看,其最终表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技术含量,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当前,应通过加强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夯实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基础,最终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我国教育和科研投入来看,当前我国教育和科研资金投入总量依然较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高,其主要表现为:由于教育、科研工作者工资收入水平较低,使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无法专心投入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和科研质量;而对高中及大学实行的自费教育也使很多优秀人才留在校门之外,步入外乡打工的廉价劳动力行列,其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低投入,也使大量优秀学子流出海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优秀理工科人才的大量流失。上述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使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停留在低端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科技进步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应该通过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投入的方式,提高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使他们专心工作;通过适度控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方式,提高对于高中、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补助水平,使他们安心学习,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准备。只有这样,我国对外贸易才能依靠科技的进步,实现优化升级。
第三,在引进外资上,抛弃对于外部资本盲目崇拜的误区。一方面,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将外部资金和资本区分开来。理论上而言,引进的外资必须要有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等使用价值形态的外部生产要素流入做支撑。从当前外资企业的生产性质来看,其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及管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相应的产品,满足外资流出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了外资流出国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产地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及管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生产供我国居民生产和消费的产品,并在其中赚取了大量利润。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角度分析,外资企业用于前者的生产,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并没有什么意义;而用于后者的生产,虽然满足了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外资也在其中赚取了大量利润,外资的进入并没有起到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反而使国有品牌毁于一旦。更有甚者,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一些外部投机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通过圈地或存入银行的方式,赚取了大量不动产增值收益和汇兑收益。由此可见,我们并不能认为,不管是什么形态的外资,只要进入中国市场都是对国家有利的。当前,在外资流入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判断上,要着力把握以下几个判断基点:
一是只有那些有技术、资源、管理做支撑的外资流入,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对我国生产要素起到增加的作用;
二是只有那些能够给国内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起到提升我国技术水平的作用;
三是只有那些生产产品服务于本国居民消费层次提高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起到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
四是由于外资流入而使本国资源、劳动等生产要素实现以外币作为表现形式的货币化收入,只有能够在国外购买相应的生产要素或消费产品,才能真正地实现货币形态收入和实物形态供给之间的均衡。否则,单纯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加,必然会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要在对外贸易理论上正本清源,客观地认识到在国际特殊的信用货币体系下对外贸易发展的本质特征,在于实现各国商品的互通有无,而不是实现本国生产要素以外币作为表现形态的持续货币化;其次,在“逐利”的市场机制作用下,一国对外贸易顺差应更多地体现为本国出口贸易的利润结余,而不是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理论上而言,只有在市场化条件下以追求“利润”为趋动力的国际贸易发展,才能通过出口利润的提高,在发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再次,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更多地表现为本土生产要素外币化的结果,在我国科学发展仍然缺乏领跑国际前沿技术的条件下,我国由贸易顺差所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能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理论上而言,在国际信用货币条件下,一国本币的国际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全球国家对于其出口产品的刚性需求,当然,还有该国军事实力对于其本币国际化的保护程度。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解决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关键着力点,不在于通过金融手段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而在于通过从国外引进大量理、工科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方式,提升我国生产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虽然一国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体现出来,但是,这种价值总量最终必须取得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和服务做支撑,而从商品和服务供给的源头来看,其主要取决于一国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的可持续供给数量和质量。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在克服对于信用货币形态的外资资本盲目崇拜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提高国内劳动者工资水收入平,加强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可持续供给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注 释]
①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海关总署网站公开的各年度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1、2、3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理(1、2、3、4、5、6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篇10
200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好文件,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工学结合在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成立于1994年,当时在校生50人,教师3名,发展到今天,拥有专兼职教师16人,在校学生近200人的专业,现拥有3个专业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办公室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等配套实习场所和设施。国际贸易专业在教师们的努力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尝试和改革教学方法,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尝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有效的成绩。
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中
首先,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深入石家庄外贸行业对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数量、相关行业数量、规模的分布特点的调研,系统了解了外贸企业和行业外贸岗位情况及对应的主要职业技能;分析了各岗位技能及相应的能力要求。通过调研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更加准确。
在对外贸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外贸相关服务和管理部门:海关、商检、外管局、银行、国税局等也进行了走访,搜集到相应的行业背景知识和资料。同时,走访了近三届优秀毕业生,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听取毕业生对于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的措施建议。教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岗位的设置和需求,了解学生毕业后真实的想法和对学校的建议,通过多方面调研分析,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最新、最直接的依据。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企业出发,从需求出发,真正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尤其制定出了完全符合“工学结合”模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以外贸行业职业生涯的成长规律为主线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
通过调研,外贸行业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这样三个主要阶段:新人、一般业务员和业务经理,对应三个不同阶段我们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针对新人开设:公共英语、商务英语、经济法、国际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外贸业务入门模块。一般业务员在新人的基础上开设:商务英语、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实训模块、外贸业务综合实训模块.业务经理在一般业务员的基础上增加:现代会展基础与服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企业管理、外贸业务经营与管理模块。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特点,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及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实施三阶段培养;将“单证员 ”和“跟单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训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50%以上,加大真实业务的实训比例,使真实业务实训比例逐步达到整个实践环节的30%。
2、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必须靠各个课程的具体实施来实现。针对每门课程,教师们集思广益,对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保证教学的实施有效。首先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的整体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并重;将岗位工作任务引入课程学习中;具体来讲就是“以项目(行动)驱动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实施,即以项目为中心分解教学内容,项目完成,课程教学也完成。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教学模式,运用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目的。项目化教学,强调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项目的分解、实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做项目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工作能力,最终完成一个完成的业务工作或任务。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该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安排中,根据实际工作要求把课程划分为标的条款设计、运输条款设计、支付条款设计、价格条款设计、条款综合设计共五大项目,大项目又设立分项目、子项目,如标的条款设计又分为纺织品、玩具、食品标的条款的设计。通过师生的共同实施,学生学会了如何设计标的条款,掌握了设计标的条款的各项能力。学完各岗位的课程,也就掌握了各岗位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最终完成“岗位、知识 、能力”三位一体化的效果,真正实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3、依托典型企业,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环节分为两大块: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是指在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实训基础上,进一步参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两家企业的真实业务操作。具体包括河北宝泰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外贸业务和河北百威特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国际货运业务两部分;具体做法就是首先把学生分小组,不同小组从事不同业务的开发,比如有的小组负责劳保服具体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维护,有的小组负责滴灌设备产品的跟单处理,还有的小组负责所有外贸业务的单据处理,并有另外小组负责相关的租船订舱业务和报关报验,一定时期后,所有小组轮换业务,这样可以基本保证每个小组都能较充分接触更多的业务实践,学到真正的业务操作处理经验。“校外”实训是指到合作企业即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实习,比如我们先后带学生到秦皇岛港、清河羊绒基地、正定小商品博览会以及河北安平丝网集散地等参观、学习、实训,在港口一线的专业人员给学生具体讲解外贸商品的进出口流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学生们真实体验进出口商品的来往情况;在生产工厂,一线的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如何根据网上询盘得到的业务,进行生产商品,发送商品;在国际博览会,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了解到商品的国际需求。学生们开拓了视野、增加了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校内外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从2004年开始,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动手技能,每年都举办外贸技能大赛,大赛的内容主要包括单证制作、信用证审核、外贸函电的处理、业务谈判、以及外贸风险的防范等。2009年国际贸易专业举办了关于信用证操作能力技能大赛,比赛内容以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实际信用证为基础,整合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信用证审核技能考核;第二部分是根据所提供的信用证及相关资料,缮制结汇单据,进行制单技能考核。本次竞赛在命题和考试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一是试卷均为来自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原始信用证,二是学生以虚拟公司和虚拟银行的身份参与比赛。比赛中可以查资料,可以互相切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业务以及岗位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2010年在全国单证员技能大赛中,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 上一篇: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无线电的基础知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