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6 16:2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心理学概念

篇1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体育;社会心理;路径;态势

论文摘要: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归纳和演绎为思维工具,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历程做一系统的分析。通过描述学科的发展脉络,提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起点,呈现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特点。分析了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认为在我国该学科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处于迟滞阶段并指明了原因;同时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学科概念,尝试性构建学科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体育社会心理学—做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视角。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它能够拓展体育科学的研究范畴和角度,深化和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体育中的科学规律,进一步推动体育科学中的理论研究,充实运动心理学学科体系。在实践中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体育中人的行为、社会问题等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对促进体育、人和社会三者的良性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更好的来利用体育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体育社会心理学在运动心理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边缘的位置,发展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在我国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在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最初的一个实验研究就是和体育紧密相连,lam年美国的特里普立特(Tripplet)进行了有无其他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个体竞赛成绩(即社会促进或说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影响的研究,这是一个典型的体育领域中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被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 W . Allport)认为是社会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他认为只有实验程序被引人有关人类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才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正式出现。这一研究也早已经被公认为运动心理学的发端,同样更有理由认为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源起。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动心理学在缓慢的发展着,对于体育中社会心理方向的研究更是很少。随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心理学开始发展繁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也日渐深人。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正式展开研究,当时主要是探讨运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1968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上,正式提出要研究“运动、观众、和选手行动的交互作用”,此时标志着体育中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从2D世纪70年代至今该领域的研究有了快速发展,并趋向独立。下面是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主要文献的基本情况:

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国际上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团体的研究,包括运动团体、观众团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团体、领导行为的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包括体育与个性发展、人格发展等;一些普遍性的社会行为:攻击、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等;社会认知:包括动机、归因等。

2、当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

2.1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我国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伴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由于运动心理学有直接为竞技体育运动实践服务的优势,使得其中社会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我国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起步阶段,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文献,见表2:

这些研究文献多数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在2002年由张力为、任未多主编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一书介绍了我国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献的产生是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2.2近年来有关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文献分析 虽然有了以上一些重要研究文献出现,然而有关的社会心理方面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却仍然不多,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一些学科发展基本问题的研究也非常匾乏。笔者查阅了1998一2003年期间7种体育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中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文献数量情况如表3: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1998一2003年的6年时间里7种刊物中有关社会心理的研究文献数量总计76篇。前4年中文献数量很少,但从2002年开始,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文献数量有明显大幅度的增加。

从发表文献的研究数量分布来看,总数76篇中有24篇是针对体育与不同群体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方向的研究;关于不同群体参与体育动机与兴趣方面的有20篇;有10篇是关于个体与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关运动人格与个性的9篇,其余的13篇分别是关于体育中攻击行为、主场效应、领导方式、归因方面的研究。颜军在“1990一2001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统计得出:10年间运动心理学论文中有82篇是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占运动心理学论文总数7.7%。由此看出目前我国的体育论文中涉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多标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体育与群体心理健康,体育与心理发展,体育动机与兴趣几方面。缺少对体育团队的研究,包括团队的结构模式与凝聚力、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团体的社会心理效应等;同时对于社会归因、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社会态度也少见;对于体育领域中球迷骚乱、偶像崇拜集群行为、赌博、兴奋剂、贿赂等失范行为的研究十分不足;体育与社会心理的交互作用过程,体育与社会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等方面研究几乎没有。

从论文的质量上看,种类上表现为调查描述性研究较多,实验性研究几乎没有,重复研究较多;基础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不足,总体表现为与当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结合的不紧密,对国外的前沿研究把握不足,研究整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然是处于迟滞状态。但是已有的研究和当前体育发展形势无形中为其发展打下了基础,推动着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人。

3、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内容结构体系

3.1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界定一门学科的概念涉及到学科是否有独立存在的权利和意义,同时还要界定它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领域,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边界关系,这些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根基,决定了学科发展的前景。

国内目前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有如下两种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运动团体中成员在交往、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关系。在这个概念中指出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团体中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没有指出学科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个概念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研究对象增加了一个方面:即团体与团体之间相互作用,并给出了学科所隶属的科学范畴。从两个已有概念中我们看出双方都忽略了体育中关于人与社会之间互动作用的研究,如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体育中的人与社会文化、社会观念、宗教信仰、体育中人的风俗习惯、时尚流行、偶像崇拜、这些内容同样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但是在以上两个概念的表述中没有包括进去,所以已有的学科概念的内涵不足以说明体育社会心理学全部的研究对象。

根据以上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分析我们进行了如下的界定:体育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与体育中的人与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心理现象和行为;它是把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依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概念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做了如下的构建。

体育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研究,例如体育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人际关系模式、竞争与合作的心理研究、个体的社会归因、人的社会性动机和需要等,这类研究是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起点。

体育中群体内部、群体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这是目前体育社会心理学最关注的一个研究内容,包括了和体育相关的各类群体的研究,运动群体、观众群体等。研究它们的群体构成模式、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道德规范、群体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如社会助长、从众、集群行为和失范行为等。

体育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作用过程研究:这个方面是研究中比较重要但是却被忽略的一个内容,它包括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研究,这里面包含了体育与人的自我概念、心理发展;体育与人的社会态度;体育与宗教信仰、体育与社会价值观、体育与民族心理、体育与人的社会认知等.

以上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结构体系的基本划分和概括,三方面的研究取向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一个方向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的研究态势,不同的研究内容之间有着复杂的内部关联。

3.3我国体育杜会心理学发展形成目前迟缓态势的原因 1)我国学术研究者没有关注这一新兴学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不足。这同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尚没有取得学术主流地位。2)高素质研究人员的匾乏,最具研究实力的专业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很少主动介人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而专门的体育工作者又缺乏必备的深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造成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不足。3)已有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基本论述较多,缺少深入的基本理论研究,影响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还没有经历学术争鸣和探讨从而达成学术共识,已有研究内容和范围狭窄。4)研究方法单一,缺少科学的实验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文献综述、经验概括较多,对比研究、严谨的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不足,致使研究上很少有新的突破。

3.4体育社会心理学形成独立学科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 体育社会心理学科的出现是有三个原因决定:社会中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关母系学科的发展,研究人员的关注视角。据此,得出该学科的所需要的独立条件,外部条件:社会发展对解释和解决体育领域中新现象、新问题的学术渴求增加,从而加大投人来推动;与体育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充分发展,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等;研究的队伍增强、研究内容的充分深人、研究方法、工具的专门化等;相关的社会制度来支持并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怀。内部条件:学科自身发展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问题增多致使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人,并有一定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形成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群体活动;研究方法的完善和专门化。

篇2

[关键词]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过程中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结合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们较为常见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伤害,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上健康顺利的发展,笔者通过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解决当今社会人们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决定个人的有效发展,心理需要理论中涉及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上的很多人们为了可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应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这几种属性的生活前进,但是人们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下,很多不利于满足心理需要的问题出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基础,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促使人们向前方前进并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相反,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促使人们走向较为负面和具有消极心理的方向发展,产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碍,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心理需要对人们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较高的人们幸福感指数、活力较高且抑郁程度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的人们生活中所携带的幸福感指数、活力较低且抑郁程度较高,充分说明了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需要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在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时,使用适当的理论分析并设置相应的策略可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说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可有效分析和解决人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篇3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5-0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授课的对象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欠缺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不同理论流派的阐述,容易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以往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为此,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所选用的教材(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还应参考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进行慎重的选择,舍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纯理论知识,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形成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社会角色”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角色意识的心理小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社会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相应内容,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态度的测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后,可给学生留下作业:根据一定主题编写制作态度量表,使用量表对相关事件态度进行测量。对此,学生的具体做法是:调查学生群体对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课程中实用性较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资料,安排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解,教师作指导点评。比如在讲“认知偏见”时,在学习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的基础上,要求學生课后对上述社会心理学效应进行相关案例的补充,同时收集其它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效应的知识,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尝试“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重要内容中使用“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环境服务体验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服务—学习”课程包括服务准备、服务—反思、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组织各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研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汇报;在实践阶段,可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寻找令自己触动的服务对象,用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服务对象,体验自己在服务中的感受,再把相关感受或收获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的服务活动,担当残障儿童的上课老师,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应用课程中“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的知识和方法与残障儿童进行了沟通、交流和交往,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开心和乐趣,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学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育人为目的,创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向荣,董欣梅. 服务—学习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篇4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一书由北京教育学院何立婴教授编著,共10章。全书22万字,体系完整,结构紧凑,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

 

第一章绪论,介绍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发展简史。

 

第二至六章是关于个体心理方面的。第二章讲个体社会化,阐述个体怎样在社会影响下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有效的社会成员,并不断成长和成熟。第三章自我概念,阐述一个人如何认识和对待自己,如何决定自己的所做所为,使他成为他自己。第四章社会动机,阐述人为什么会有行为,为什么这样行为而不那样行为,如何使人行动起来。第五章社会知觉,阐述人是怎样对他人形成印象的,为什么会形成偏见,怎样使自己对他人的认识更正确。第六章社会态度,阐述态度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态度是怎样形成的,人为什么会言行不一,怎样改变人的态度。

 

第七章人际关系,阐述人际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不喜欢什么样的人。在竞争和合作中人表现出哪些心理和行为上的特点。

 

第八章和第九章群体心理,阐述群体是怎样形成的,怎样保持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情境怎样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使其表现出与单独活动时不同的行为方式。有效的工作群体是怎样的,什么因素影响工作群体的有效性。

 

第十章大众心理现象,阐述舆论,流言,时尚和集群等发生在大群体中的心理现象。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人群中,时刻离不开与人的关系,因此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人类社会,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提高适应能力,更有意识地修养自己,提高处理方方面面关系的技能,提高办事效率,当然也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

 

教育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量的是社会心理方面的,如学生的厌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课堂纪律不良、班级管理困难等,因此,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将使教师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游刃有余。为此,我们向教师们推荐此书。

《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是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青年教师陈丽经多年研究撰写的一本专著。该书与同类著作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该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教育改革理论研究,包括教育改革的基本内涵、署教育改革的动因与历史趋势、教育改革与社会变革及人的发展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教育改革操作技术研究,包括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设施与评价等技术;第三部分,中小学具体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包括教育思想的改革、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小学德育改革;第四部分,主要是中外教育改革比较研究,通过对日、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比较,找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及中国教育改革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该书努力将基本理论研究、操作技术研究,现实实践研究、比较研究结合起来,使人既能掌握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又能掌握教育改革的操作技术,既能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有较清楚的了解,又能把握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

 

(2)有独到的见解,该书对教育改革的基本内涵、历史趋势、教育改革与经济改革、教育改革与人的发展等研究较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对“教育改革”概念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教育改革的相关概念,如教育变革、教育创新、教育革命、教育发展、教育科研、教育实验、教育试验等进行辨析,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3)针对性强。该书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际,对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技术进行研究,并对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及改革思路进行研究。

 

该书从教育改革理论着手。针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回答中小学教师与校长关心的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期提高他们的教育改革理论水平和参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能力,希望得到广大教师的喜欢。

篇5

关键词:交叉性;交叉分类效应;双重打击;社会优势理论

1、引言

社会心理学一直致力于对民族、性别和年龄等社会类别的研究。传统的社会心理学认为性别、民族或年龄等社会类别是独立的,通常将个体作为单一类别的成员来认知。例如,在偏见与刻板印象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都将黑人男性作为种族主义歧视的目标、将白人女性作为性别歧视的目标。然而,正如每个人都符合某一类别特征,他们同时也符合其他某些类别特征(Phillip Atiba Goff 2008),即人们可以同时归属于不同的社会类别,如性别、民族、年龄等,也就是说个体身上可同时体现出多重社会类别的特征。因此对交叉类别群体成员的认同(如少数民族女性)的研究也是必要的。

在偏见与刻板印象研究中,尽管对交叉类别群体成员偏见的实验研究很少,但是交叉类别群体成员是否由于他们的多重类别身份而存在优势或劣势问题是该类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交叉性类别研究中争论的中心是,多重类别群体成员(如少数民族女性)的遭遇是否更糟糕,即比单个群体类别成员(少数民族男性)遭受更多的歧视和偏见。即“哪个群体更处于劣势?”

一方面,双重负担模型认为,个体多类别身份的劣势是累积增加的。戴维斯认为黑人女性的遭遇比黑人男性的遭遇更坏,因为她们既承担种族群体的负担又承担显著地性别群体负担。另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单类别群体成员与多类别群体成员相比处于更不利的情况。关于多类别成员是否比单类别成员遭受更多或更少的歧视的争论,引出了对种族,性别和交叉的研究。实证研究对两个方面都是支持的,谁承受更多的歧视的问题最终无法回答。

Valerie(2008)提出交叉性研究的替代模型,试图脱离“哪个群体更处于劣势”的问题,具体说明交叉类别成员经历的独特的偏见形式。因为多重类别群体身份(如少数民族的女性)通常不符合各个类别群体身份的典型特征(如,少数民族,女性),他们将经历交叉分类效应。

2、“哪个群体遭受的更多”:多类别群体还是单类别群体双重负担和劣势的自然积累

“双重负担”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用来描述对于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 “双重负担”研究者通常强调多类别成员不利条件的积累。研究者将这些类别孤立来研究,如对种族主义,性别主义的研究,并明确指出关注个体的多个而不是一个受歧视的身份。根据双重负担的假设,少数民族的女性在社会上遭受到对性别和民族偏见的双重影响。研究双重负担假设的学者试图理解并解释劣势积累是如何使交叉类别群体的成员遭受到歧视和偏见的。

以往研究指出,双重负担研究概念化的两个通用模型:加法模型和交互模型。加法模型认为,有两个或多个交叉身份的个体遭受他所属的各个类别成分的综合的独特形式的歧视。一个个体拥有的受贬低身份越多,他的劣势积累也就会越多。而交互式模型则认为, 交叉类别个体的各个身份以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交互作用。将这些类别身份作为一个整体,因此个体面对的歧视是成倍增加的。尽管两个模型存在差异,但双重打击理论中无论是加法模型还是交互模型都认为多重类别群体比单个类别群体面临更多的偏见与歧视。

社会优势理论和男性目标假说

“哪个群体更处于劣势”争论的另一面是,有些学者认为单个类别群体成员与多个类别群体成员相比处于更不利的情况,即具有单个被贬低类别身份的群体成员往往首当其冲的受到针对他们群体的歧视。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是社会优势理论。具体来说,社会优势理论的男性目标假设认为男性而非女性是社会类别群体中受歧视的焦点。因此,对于针对类别群体的歧视,群体中的男性比群体中的女性遭受更多的歧视和偏见。

3、交叉分类效应模型

其他相关研究证明对少数女性的刻板印象与对女性和少数民族男性的刻板印象不同,且对少数民族女性的认知较慢,除此之外,交叉群体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交叉的隐形性,即文中所说的交叉分类效应。

交叉分类效应的模型用男子主义和民族主义概念解释了为什么交叉类别群体会被认为不符合他们各个社会类别成分的典型特征。该模型是在社会心理学对意识形态和身份典型性的研究基础上发展的。解释了社会群体成员的非典型性如何导致交叉分类效应,与典型的社会群体成员相比,该体验与交叉类别群体的优势和劣势的独特结合有关。

我们认为,由于交叉类别群体成员从属于两个或两个类别不符合群体的典型特征,因此他们将经历交叉的隐形。交叉的隐形性概念是Fryberg(2008)提出的,定义为对受压抑群体或个体缺乏正确的表征,即不能正确表征认识受压迫群体。而Amanda K. Sesko(2010)则将其定义为交叉群体成员的“缺乏个性化”或“缺乏差异性”。相对于单一类别群体成员,交叉类别群体成员的面孔不容易被正确识别,声音容易被忽视及他们在团体中的贡献不容易被正视,即容易被错误归到其他单一类别成员身上。交叉分类效应也指为了符合他们的群体特征对交叉群体成员的特征的扭曲的认知。交叉类别群体成员的社会隐形由于他们的非典型性使他们与典型性群体相比经历了优势和劣势结合产生的影响。虽然交叉分类效应使交叉群体成员容易被忽视,但是反过来讲是不是由于这种被忽视性使交叉群体逃避了针对于典型性群体的歧视与偏见?

通过强调交叉的隐形与优势和劣势的混合有关,该模型与传统关注交叉群体是否比单个类别群体会更糟或更好不同,而是关注多重类别和单个类别群体面临的歧视形式的具体差异。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交叉分类效应的作用。

交叉隐形的优势:规避主动形式的歧视

我们认为与非典型性群体相比,典型性群体是偏见和歧视的更直接的目标,反黑人和种族偏见更可能与对黑人特征刻板印象有关的研究证明了该观点。我们假设典型群体成员将作为直接的歧视目标,结果证明与群体中的女性相比,群体中的男性遭受更多的歧视,这证明了男性假说,并可以重新解释群体女性作为非典型性群体的结果。例如,少数民族女性由于他们的非典型性可能逃避针对少数民族男性的歧视与偏见。因此,与典型性成员相比,非典型性群体成员较少的作为歧视目标。

交叉隐形的劣势:交叉经验的分类失真

努力被注意或识别是交叉类别群体成员最独特的歧视形式。他们必须持努力使他们的声音被听到被理解,使他们的贡献被别人承认。例如,社会认同研究发现,与典型性群体相比,非典型性群体成员不大可能在群体中实现领导地位,他们不太可能产生社会影响。

4、对社会心理学理论和交叉分类研究的影响

本文认为交叉类别成员往往被知觉为非典型性群体。因为有两个或更多社会类别身份不符合各个类别的典型特征,他们将体验到我们所说的“交叉的隐形”。该模型是建立在特征典型性的社会心理学文献和群体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并且强调决定何时出现优势和劣势的过程。交叉分类效应模型在社会心理学中有着重要贡献,提供了关于社会身份认同、偏见和歧视社会心理学文献。以往对群体社会认同的研究主要是实验室研究,交叉分类效应为研究真实群体内的典型性的意识形态基础和交叉类别群体的非典型性在生活中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框架。对交叉分类效应的研究为交叉类别群体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础。

此外, 交叉分类效应模型强调除了对明显的类别群体的歧视的研究,扩展对偏见和歧视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交叉分类效应包含在主流社会表征中更大范围对交叉类别群体的经历和感知进行研究。研究偏见和歧视的学者对“哪个群体被忽略”的回答可能是理解偏见和歧视的本质的关键并回答了“哪个群体是目标群体”。

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家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交叉的观点,因为它需要一个高度具象的研究议程来研究特定的狭隘的群体。例如,在过去,一个社会心理学家对交叉性感兴趣可能首先研究具体的交叉类别如黑人妇女,然后试图概括所有地交叉类别群体。不幸的是,这种特殊性研究策略通常阻碍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有利于理论发展的概括化。相比之下,交叉分类效应模型提供了一个关于交叉群体的可概括的假设和预测的出发点。通过强调可能的对交叉群体的概括来说服社会心理学家交叉性的主题值得认真和长久的关注。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理论存在两个缺陷。首先,交叉分类效应模型严重依赖大男子主义,民族优越感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典型性群体。然而,认识到典型性是一个随情境变化的社会类别是必要的。如大男子主义的影响可能使男性在多数公共生活领域被定义为典型性个体。然而,在某些女性领域,女性被定义为典型性群体。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医生和大学教授是典型的男性群体,认为小学老师是典型的女性群体,也许是因为照顾小孩通常是女性的工作或责任。因此,交叉分类效应应该仅发生在情境中,认为交叉群体是非典型群体。

另一个重要的局限是当前交叉分类效应模型狭窄的关注种族和性别的交叉。交叉分类效应的经验应该适用于许多其他交叉类别,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没有涉及。然而,在概括交叉类别时由于其他交叉类别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吸引力比较小因此要谨慎。通过上述研究,它应该可以适用于其他的交叉群体。

交叉性研究使我们考虑在交叉群体中交叉的状态意味着什么。交叉分类效应模型试图从典型性和非典型性特征解释交叉群体成员的处境或遭遇。正确认识交叉分类效应有利于人们在日常社会中对交叉类别群体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Valerie Purdie-Vaughns & Richard P. Eibach. .(2008) Intersectional Invisibility: The Distin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ultiple Subordinate-Group Identities . Sex Roles.

篇6

关键词 多元一体 社会共识 社会表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大转型”(the great thransformation)。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碎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主要表现为利益主体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中国梦”的提出,承载着一种用心理力量——“同心”——来凝聚社会的设想。承认多元,但同时也坚持一体,或者说,透过包容和协商、合作和共享的机制,将“多元”有机地凝聚成“一体”,并建构一种能够提供强有力支撑的社会共识,也就成为当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的应有之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共识”为“同心”的两个不同面相。本文试图探讨其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心理机制。

社会凝聚的社会心理机制:关系化、类别化与镶嵌化

社会凝聚力在社会心理上表现为社会成员具有“我们感”。“我们感”从何而来?有多少种途径?“我们感”会带给人们什么样的体验?对个体的社会行为有何影响?“我们”与“我”,“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对群体或组织发展,以及社会共识建构的影响怎样?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学科群体过程研究领域中有关群体、群己关系、群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是一个个体与群体之间基于什么样的文化心理或社会动力,藉由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机制,建立怎样的心理联系,最后获得什么性质的“我们概念”及“我们感”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我”为何以及如何与“他”及“他们”融入到同一心理边界之内,进而成为“我们”的问题。总的来看,“我们”概念赖以建构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

关系化。“关系化”过程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个体通过以亲属关系制度为蓝本、以“尊尊亲亲”为相处原则的交往而形成“自己人”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或是在先赋性亲属关系体系中按照“差序格局”保持或中断关系,或是在非亲属关系中,透过交往而建立拟亲属关系,将他人包容进入自我的心理边界之内,从而使“我”与“我们”透过“自己人”概念相互沟通和包容。达到“小我”与“大我”在一些情景下的浑然一体。相反的过程是将他人排斥在自我的边界之外,而使“自己人”与“外人”区分开来。

关系化过程包含着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在传统社会中,它在资源分配、家庭及亲属关系维护和保持伦理秩序上有着重要的功能。但是,“关系化”的“我们”(即“自己人”)概念的几个特点,不能适应现代契约社会中“我们”概念的内涵。首先,包含在自我边界内的自己人,是被安置于上下尊卑的格局之中的,与个体自我的关系不是平等或同质的。因而,个体之间的关系必然远近亲疏各不相同。其次,“自己人”边界中包含哪些人,依赖个体自我的选择。少则只有自己一个,多则包括家人、邻居、朋友、同族、同乡、同事,再多包括国人甚至全人类。尽管个体有可能通过修身的引领,从齐家治国,到平天下,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①,但是,一旦社会文化情境发生变化或者个体道德修养欠缺,那么,个体的自己人范围就会很小,无法保证与他人合作共事。其三,包含在自己人边界内部的人,并不是以与个体形成共同感情、共识或共同利益为必要条件,而是被动地“被包含”。因此,“自己人”并不以共识为基础。这样的“我们”概念,主要是在责任、信任和亲密情感上与“外人”(即“他们”)相区别,其主要功能并不在形成共有的一体感上。

类别化。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关于群己关系和群际关系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个体将自我与一个类别建立心理联系之后,就会形成对该类别的认同(identification),并因此形成与该类别以外的人或其他类别形成积极的特异性(distinctiveness),并形成“我们”概念。个体所认同的类别被称为“内群体”(in-group),而其他类别被称为“外群体”(out-group)。这一个体与类别建立联系的心理过程被称为“自我归类过程”(self categorization)。这种通过自我归类而形成的身份认同过程一般会带来两种心理效应:其一,成员身份的原型化。当个体经过自我类别化,建立了与群体的心理联系之后,往往以为自己具备内群体成员的典型特征,认为其他内群体成员也与自己一样,具有典型的内群体成员特征。在很多场合,人们倾向认为自己是内群体的代表。这被称作“自我刻板印象化”(self stereotyping)。因此,原型化的心理效应,可以提高主人翁感。其二,内群体偏好(即“喜欢我们自己”效应)和群体自尊的提高。形成“我们感”以后,就会很盲目地喜欢内群体成员。其逻辑是“是我们的人,就是可爱的人”。群体成员往往看不到本群体成员身上的缺点、错误,即便看到了也尽可能为其辩解,进行外部归因,形成为本群体服务的归因偏误(group-serving attribution bias)。相反,对外群体也会形成归因偏误,在对立的情况下,经常会对外群体的缺点、失败进行内部归因。

从上述社会心理机制及其效应来看,这样的“我们”概念,主要是基于一些外显共享特征的有无而与“他们”形成区隔,其功能主要在于通过获得“一体感”,来满足与人共合、提升自尊等社会性需要,而共识作为一种“副产品”,则多与对“一体感”的有意或无意的追求相联系,“群体思维”(group thinking)、“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等现象的存在即能佐证这一点。同时也不难看出,在这一社会心理机制下形成的共识往往具有“我群中心主义”色彩,它在一定程度上为诸如歧视、偏见、污名等群际非对称性互动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关系化”是传统“差序格局”的核心表征,那么,“类别化”则可谓是现代“团体格局”的核心表征。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熟人社会”正在向“生人社会”转换,中国社会也因此而发展成为“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两相混杂的社会。这一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关系化”与“类别化”两种机制并非彼此孤立、互无关联,而是依随情景的变化而动态地发生着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②。“我们”概念的流变性,充分彰显出中国人自我的高度弹性、自主的应变力。由于受到种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特别是以“爱有差等”、“推己及人”为主旨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制约与影响,中国人在选择群己联结机制时,更为倚重于“关系化”。这一路径依赖在“我们”概念建构中具体表现为,“关系化”在与“类别化”的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诸如职场“站队”、为官者编织“关系网”(如以“同学”、“同事”、“校友”等名义拉关系)等现象即为注脚。

综上可见,“关系化”机制以“尊尊亲亲”(上下尊卑、远近亲疏)为框架,具有“自我主义”色彩,容易使人形成诸如“上尊下卑”、“亲疏有别”等有关权力关系格局的感受和思维定势;“类别化”机制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框架,具有“我群中心主义”色彩,容易使人在对“内群”与“外群”的社会认知中,形成上下、主从、尊卑、大小、贵贱、先后、官民、强弱等二元对立的刻板格局,进而导致群际不平等的生产与再生产,在社会结构转型中促生严重的极化现象。而“关系化”与“类别化”两种机制的互动缠绕,则可能发展出“圈子”、“老乡”、“战友”、“校友”这类关系被类别化、类别被关系化的群己关系形式,容易在社会转型中导致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高度集聚的圈层结构的产生,进而为利益集团的滋生提供土壤。

从以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为重要特征的社会结构转型来看,越来越多的社会参与者要求既能保持个人独特性,不在同质性群体中消弭个性,维护个人正当利益,不至于因参与公共事务而牺牲私利,又能与他人凝聚成为有力量、能合作的社会整体,这就催生出一种可称之为“多元一体”的理念。“多元一体”是先生于1988年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多元一体”即“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之意,源于中国传统中庸之道中“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以及对中华多民族长期交往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此所谓“多元”之“元”,即是指有着不同能力结构、价值取向与利益欲求的独立主体。作为一个单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还可以是一个组织;所谓“一体”,即是指这些独立个体或单元能够融入其中,并籍以获得相应成员资格的群体或整体。这样的关系模式,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积淀下来融合经验的现实图景,也是群己之间最符合平等原则的理想关系模式。它并不要求各社会主体放弃原有的主体性,相反却是在尊重其既有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的互补式的合作,是先生所称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状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多元一体的“我们”概念更具开放性、主体性和社会合作性,可称之为镶嵌化的“我们”概念。

镶嵌化。所谓“镶嵌化”,是指在同一组织结构中每个成员的功能是无可替代的,既不是因同质而形成的类别群体,也不是其中一个成员以自己为核心对其他成员的包容,通过“关系化”来凝聚的群体,而是由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各自为实现共同目标提供必要的、独特的贡献而结成的共同体。所有的成员对这个共同体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缺一不可的。因而,所有成员都必然相互依赖,有机结合。当所有成员无论贡献大小,都不可或缺时,成员的平等性才可能得到保证。这样的“我们”构成机制其结果就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状态。就像拼图中的每一块图板和整幅图画的关系:缺少任何一块,就不能完成整幅图画。同志有关“中国梦”的核心阐释——“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就充分肯定了每个个体对于社会整体的贡献和价值。

不难看出,这样的“我们”概念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或组织边界,承载了更多的“公共性”。相比于基于“类别化”、“关系化”机制建构的“我们”概念,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一种民主平等的方式,以一种较为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将多元主体有机地凝聚为一体。由此营造的多元一体关系,能够兼顾各方利益与欲求,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具有可持续性与可推广性。

关系化、类别化与镶嵌化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方面,不同的类别可以镶嵌在一起,不同的关系网络也可以镶嵌在一起。类别的镶嵌容易理解,例如工、农、商、学、兵构成一个社会整体。但是,关系的镶嵌就有些费解。事实上,关系化是一种特殊的镶嵌化,即根据亲属关系制度规定的差序格局来进行镶嵌。以自己为中心,尊者为上,亲者为近。这个有上下关系和远近关系构成的关系镶嵌,导致了关系整体格局的稳定性。关系的镶嵌,出现了特有的秩序感,替代了“社会”概念,也将个人、家庭、亲属、邻里、乡亲、朋友、国人都各居其位的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在关系化的过程中,“自己人”成为圈层边界的心理事实和表征,而亲属制度则成为社会事实和表征。它区分了圈层内外,将外群体置于整个格局之下,并且每一类的外群体都与自我有着一个相对的心理距离。这样层层相套的同心圆结构,在内外作用力的推拉缩进过程中,外群体始终是环绕着内群体的,而内群体始终是环绕着自我的。外群体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别于自身群体A的B,而是非A,它会被个体定位于非A中某一个距离上。因而这种对偶关系不是类属性的差别,而是在格局背景下定格的。类别化则建立于类属性之上,强调成员资格来源的一致性,例如,社员、党员、学生、教师、公民等。

从现实社会生活来看,“我们感”的来源,亦即“我们”概念建构机制或社会主体凝聚机制,应该是多重的:既有“类别化”、“关系化”,也有“镶嵌化”,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凸显出来。但是,在讨论社会共识建构的问题上,“镶嵌化”应该成为主要的社会心理凝聚机制,因为正如上文所述,唯有这一机制所建构的“我们”概念,才有助于在“碎片化”和两极化的社会背景下,协调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调动与发挥各社会主体的主体性,以共同的愿景将它们凝聚为一体。

去上下结构的社会建构:群际关系的扁平化设计

由上述分析可见,“镶嵌化”是社会凝聚力形成的重要社会心理机制,那么,人们为什么能够选择多元一体这一路径呢?这里涉及到“镶嵌化”所需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即对社会目标以及各社会主体彼此之间的互动关联形成共识。而在权力距离大、强调上尊下卑的“上下结构”的社会中,共识的建构就必然意味着要对群际关系的结构进行重构,也就是说,要重新考虑每一块“图板”要以与其它“图板”以怎样的关系来镶嵌成“画”。

就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而言,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无疑是最为简洁和本质性的概括③。所谓“差序格局”就是指社会结构的构成规则是“上尊下卑”、“远疏近亲”,从己身向外渐推,形成亲疏秩序;从己身向上渐推,形成遵从秩序,从己身向下渐推,形成要求下位遵从秩序。如此与伦理规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结构反映在社会认知上,就会形成很强的、富于儒家关系主义倾向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在这一具身认知中,“上”“下”就带有主从、尊卑、大小、贵贱、先后、官民、强弱的社会心理意涵④。这样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存在着的结构性认知,不仅会导致人们之间的隔膜甚至仇恨,而且会使人们以对应角色来期望对方。举例来说,所谓“上”会要求“下”一切服从,听命感恩即可;“下”则会依赖“上”的全面安排和照应,否则就心生不满和失望;位于权力中心的就会要求处于边缘的服从或者拥戴,多数人群体就会对少数群体形成支配和控制倾向等。由此可见,在传统社会结构下所形成的社会共识,无助于培育现代社会合作所需要的公共参与精神。

在充分认识传统的具身认知对现今社会共识建构影响的同时,还应看到这种认知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结构。中国现阶段的总体社会结构并非是人们通常以为的“金字塔形”或“洋葱头型”结构,而是层级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形似倒“丁”字型的上下结构。这样一种上下结构主要源生于社会分配不公,而非伦理规范的制约。当前普遍存在的“弱势心态”、“仇官心态”、“仇富心态”,与这种社会结构不无关系。

如果说传统社会的上下结构基于伦理规范,那么,现阶段中国社会所呈现的上下结构则可谓基于社会资源与机会分配的现实。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对以各社会主体独立、平等、协同为要旨的“镶嵌化”机制的形成构成了障碍。因此,如果要基于“镶嵌化”机制,以社会共识作为社会动员的力量,就必须建构去上下结构的群际关系,而不是上下对应的主从式的群际关系。这就要求逐步重塑社会结构,使之渐趋扁平化,以此减少阶层之间的差距,确保社会有向上流动的管道,促进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当然,社会结构扁平化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并不是仅凭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之力就能够做到的,它离不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

进一步说,“镶嵌化”在“关系化”的影响下,也可能出现核心和边缘、主角和配角、重点和非重点、多数与少数等问题,从而消解每一社会主体的主体性。因而,“镶嵌化”必须在确保各社会主体的独立性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这里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可自主进退,且在资格上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那么,多元而独立的社会主体何以愿意镶嵌在一起,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呢?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沟通、协商,以社会表征(social representations)为载体和切入点,建构社会共识是其必要条件。

形成社会共识:沟通与协商

通常来说,社会共识因社会凝聚而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凝聚。所谓“社会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从现实生活来看,社会共识实为经由归属于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集体性地协商建构出来的产物,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Sherif, M)的“游动光点”实验以及哈丁(Hardin, C. D)与希金斯(Higgins, E. T)的“言即信”(the saying-is-believing effect)效应实验,都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进一步说,社会共识是社会文化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具体体现,只有当彼此之间共享有一定的观念、意象与知识,即有特定客体(尤其是那些承载着身份认同的客体)的社会表征,一群人才能成其为社会群体,否则只能算是乌合之众。例如,高校教师或多或少地共享有关高等教育的职能与功能的社会表征;政府工作成员不同程度地共享有关国家、政府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社会表征;企业经营者多寡不一地共享有关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社会表征。这些具有核心意义的社会表征,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库存知识”,既是社会互动过程的对象,又是社会互动过程的结果。它们一方面为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社会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定向,另一方面为人际或群际沟通提供符号资源。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个体或群体作为社会主体,之所以愿意镶嵌在一起,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彼此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表征上呈现出显著的耦合性或相互依赖性,进而为其基于“镶嵌化”机制,构建起平等型、扁平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共识基础。例如,“政府搭台,校企合作”模式,即是一种典型实例。

当然,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Moscovici, S)所指出的那样,“它们(社会表征)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彼此之间相互沟通、合并、吸引与排斥,当旧表征消逝时,新表征也随之被创生出来,由人们所共享并由传统来强化,它构成了惟一的社会实体。当其起源越是为人们所遗忘,其约定俗成的本质越是被忽略,它就变得越来越稳固。表征总是逐渐地被实体化”,⑤相关社会主体在特定社会表征上未必相互耦合,赖以构建多元一体格局的共识基础自然不会自动呈现出来。这意味着在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沟通与协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沟通是一个双方都要负责的具有社会性的过程,其中存在着反复进行的相互觉察、相互印证、相互调整等复杂信息交流活动,而不是一方负责发送,另一方负责接收的单向活动。⑥就社会共识建构而言,这其中不仅涉及到政府与群体之间、群际之间的双向沟通,还涉及到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双方沟通。

在推动构建多元一体格局的具体沟通实践中,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基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研究相关社会主体对特定客体的社会表征,从中发掘可资为社会共识建构提供支持的社会心理资源;同时通过牵头组织相关社会主体进行沟通、协商,引导其重构所持对社会共识建构成阻碍的社会表征,并建立健全多元参与、合作共赢机制。除此之外,还应积极顺应“个体的崛起”这一不容忽视的客观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从而为达成富有建设性的社会共识,优化社会环境,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毕竟社会表征作为社会共识的载体,其形成与发展是根植于特定社会脉络之中的。

“个体的崛起”本身也带动了公民社会的崛起,各社会主体均是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共识建构的。为有效地应对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客观趋势,应积极提倡和贯彻“多元一体”理念,即以推动社会结构扁平化转型为要务,以“镶嵌化”机制为引导,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去上下结构却不失“同心”的社会共识。

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真正建设有社会性、民间性的社会;增加社会身份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使各类社会组织的成员学习、实践公共参与和协商合作;依法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与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反之,假如一味进行“刚性维稳”,只能会不断加剧不同类别化“我们”之间的冲突对立,使得“官”强“民”弱的上下结构刚性化,进而导致民众对“官”、“公”、“上”的污名化。“越维稳越不稳”怪圈现象以及“暴力城管”现象的存在,即是典型实例。多元一体的社会共识建构最终也将因此而沦为空谈。

当然,也不能忽视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责任履行状况的监管。从“潍坊地下排污”、“黄浦江浮猪”、“山西苯胺泄露”等事件来看,政府与社会对公民责任履行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基于这一点,民众作为最终的受害对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政府建构起任何一种“我们”概念,其所持的更多是一种“官/民”二元分立的认知框架,很难形成一种上下“同心”的格局。

注释

Yang, Y., Chen, M., Chen,W., Ying, X., Wang, B., Wang, J.& Kolstad A, "The effects of boundary-permeated self and patriotism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 13: 109-117.

杨宜音、光:“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 2012年第6期,第158~181页。

:《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赵志裕、杨宜音、陈侠:“西方社会认知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启示”,《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六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17页。

S. Moscovici,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in R. M. Farr & S. Moscovici (ed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3.

篇7

【关键词】身份建构研究 哲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 语言学界

身份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身份研究已成为人文社科的热门话题,来自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身份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颠覆了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的思想,同时也为身份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产生于有关认识论问题的探讨。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任务是认识事物本身,认识独立于人们思想存在的本体世界。如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绝对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都崇尚“真理主义”,希望通过理性思维找到能够回答世间一切问题的道理。而建构主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本体世界不可能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人们也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古希腊时期建构主义已有萌芽,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维科,但真正使建构主义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对“人是认识主体”的强调、黑格尔的“历史性建构主义观”、马克思“生产实践与建构主义的结合”以及近现代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建构的文化历史观”、库恩“社会协商的知识观”以及福柯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极大地推M了建构主义的发展[1]。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不存在事物唯一的本质,所有的东西都是建构的,而进行社会建构即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互动实现的,其中语言起到了媒介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即主客体互动才会产生社会意义,因此主客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与实证主义的主客二分、相互对立的观点也是完全相反的。

建构主义发展过程中引进了身份这个社会性因素。亚历山大・温特第一次系统地对身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但也有学者批判他忽视了互动过程中语言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建构论主张社会建构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媒介和工具,更是与思维相关的独立存在的范畴,而身份则是通过彼此叙述而产生的主体间认同,是社会语言建构的结果,同时身份也需要通过语言来维持和发展[2]。

二、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身份建构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身份建构进行的研究[3],主要包括三种路径。

(一)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

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基于“微群体实验范式”的实验,Tajfel提出社会身份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歧视。他认为社会个体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由三个过程组成: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之后Tuner和Hogg等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三种形式存在:人类是自我的最高水平、内群体―外群体的中间水平和处于低级的个人自我分类。

(二)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

20世纪60年代末,Stryker在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和James的自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身份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层面的自我之间存在联系。多层面的自我中最容易被激活,从而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称为身份凸显。不同情境中某种身份的凸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决定的。

(三)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Simon(2004年)的身份自我方位模式[4]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的结合。他认为自我包含个人属性和自我特征,包括个人品性、能力、外表特征、行为特征、社会角色等一些可操作的具体层面。这几个主要属性体现了身份本质上具有认知性和社会性。

(四)其后发展

之后学者主要关注多重身份及身份确认。学者们(McCall etc.)通过研究发现多重身份有益自我健康,但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受到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身份确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身份不能被确认时,个体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情绪的种类由身份种类决定,强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身份确认失败的后果可能会改变身份。

三、语言学界对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在成员分类分析研究中,Sacks(1992)通过经典的例子“The baby cried. The mommy picked it up.”说明了类别的重要性。他将身份看作是展示隶属于某个社会类别成员的特征,指出个体的多重身份是存在的,但重点是从多重身份别挑选出来的某个身份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社会类别的特点以及实际言语互动中达到的目的。

(二)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5]领域中,变异研究始于1960年末Labov等人对语言使用异质性的考察,认为语言变异与社会阶层、性别等社会变量是本质对应的关系;言语社区理论中Bloomfield等指出言语社区内部具有同一性,不同言语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由Lave和Wenger提出的实践社区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身份的构建;戈夫曼和拉波夫认为人们通过叙事来进行身份的建构,叙事语篇的风格、方式等都会体现叙事者身份建构的某些层面;其他角度的研究还包括语言选择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语言身份分析的原则等。

(三)经典语用学理论

相关语用学理论并没有直接涉及身份和身份建构研究,却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交际主体身份的思想。例如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理性的社会人才可以实施某一具体行为;Brown和Levinson认为礼貌就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面子保全理论首先假定参加交际活动的都是典型人。这里的典型人就是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即社会集团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其他的语用学理论,如Horn的语用分工原则和Levinson会话含义原则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身份的存在与作用,假定交际主体是理性的社会人。

学界从语用的角度来考察身份,大部分关注的都是语用身份。例如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语言选择,语言使用者根据语境需要动态选择语言结构以达到交际目的。这里的“选择”包括语言的三个重要概念: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借用顺应理论考察语用身份的代表学者是袁周敏,他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包括医药咨询顾问、自称语、医疗咨询会话以及语用身份建构的动态顺应性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这方面的研究有研究生双语写作项目中职业身份建构、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建构、个人简介程式化语言中作者身份、情态与法官身份、英语学术语篇的情态与语用身份建构等。

(四)近年发展

一是2007年《语用学杂志》第39卷第4期做了题为“Identity Perspective on Face and (Im)Politeness”的特别专题,探讨身份、面子与(不)礼貌之间的内在关系,涉及多种身份。二是国际语用学大会越来越重视身份研究。2007年第十届、2009年第十一届和2011年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会逐渐使得身份的语用学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6]。

(五)目前内外语言与身份建构研究代表人物及成果[7]

目前国内外语言与身份建构研究包括日常话语研究、机构话语研究、学术话语研究、CMC环境下的身份研究,其中机构话语研究包括法庭话语、新闻语篇、商业话语研究等。这些研究涉及法官身份、庭审中总统演讲身份、新闻叙事身份建构、新闻报道文化身份、教师身份建构、专家身份、学生身份、学术论文作者身份、网上个人身份、微博身份等。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身份研究具体包括国家身份、种族身份、地域身份、政治身份、组织身份、性别身份、女性身份、工作场合身份、大学生身份、文学作品中的身份、权利与主体身份、研讨会身份等。

四、小结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身份以及身份建构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关于身份的某些层面达成共识。例如身份的定义,持本质主义身份观的学者认为身份是根本性的、持久性的自我,身份是预先存在的,是一种个体或社会属性,可以作为标准去衡量其他东西;持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则主张多重身份的存在,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而是通过话语在线建构的,因此其过程更为重要。

二是目前身份的理论研究众多。例如社会身份理论、自我分类理论、身份理论、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成员分类分析、身份的交际理论、言语社区理论、实践社区理论、顺应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推进了身份的相关研究。

三是身份的实证研究成果突出。身份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身份实证研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到国家身份、政治身份、种族身份、地域身份、组织身份,小到法官身份、教师身份、个人身份、女性身份、论文作者身份等都可能是学者们进行身份研究的对象。

但是从以上各个学科对身份的理解,各种理论对身份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的身份研究整体比较松散和片面,尤其理论与实证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没有实证支撑的理论研究终究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证研究终究空洞盲目。目前的研究未能平衡好理论和实证的关系,因此我们亟待建立一套系统的、稳定的、整合的模式来进行身份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奎明,苏娜.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的渊源探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1):46-49.

[2]季玲.重新思考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6):75-92.

[3]袁周敏.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外语学刊,2011(04):77-81.

[4]Spencer-Oatey, H. Theories of identity and the analysis of fac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39): 639-656.

[5]谷小娟,李艺.语言与身份建构:相关文献回顾[J].外语学刊,2007(06):101-108.

篇8

关键词:广告历史;心理效应;广告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219-02

1 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广告心理学,萌芽于本世纪初,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便发展迅速。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盖尔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1901年1月,美国西北大学校长、社会心理学家斯科特最早提出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广告与销售技术;1903年,他出版《广告论》,试图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广告宣传。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对广告学的理论背景起到了支持的作用。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敏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研究了工业心理学的诸多问题。其中,明确提出了广告效果、橱窗陈列等因素与消费心理紧密相关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动机研究的兴起又为广告学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广告心理的研究,把广告心理学视为一种“说服大众购买商品和劳务,为促使其采取购买行为而研究其心理与行动的学问”,或当作一种“为促使大众购买而将所研究的心理与行为的结论付诸实施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广告的实际运用中大量使用了心理学原理和模型,为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了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

2 心理学策略

2.1 注意理论

根据引起注意时目的明确性与努力的程度。可将注意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两类。

不随意注意是指既无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商场中大大小小的招贴海报,由于鲜艳的色彩,巨大的版面等原因从而引起了顾客的注意,导致了顾客的购买行为。另外,在电视节目中突然插播某条广告,也可以引发消费者的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当一个消费者决定购买某种商品后,他就会有意关注相关的广告,进行学习,对于出售此类商品的卖场、商店也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关注。

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广告心理策略中的重要问题,是广告产生效应的首要环节。广告以声音、文字、色彩、图画等刺激引人注意,可以从增加刺激物的强度,充分利用对比关系,增加刺激物的新颖性等方面来唤起消费者注意。总之,只有充分运用好注意的心理功效,才能让消费者对商品有所了解。并产生积极的认同。

2.2 记忆理论

记忆,就是指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是对于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对于广告信息的记忆,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在人们接触广告与日后产生的购买行为之间可能有相当长的时间间隔,这就要求强化广告在消费者心中的记忆。

与记忆相反,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回忆或者提取时有困难。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次要原因包括衰退、压抑以及提取失败等等。在广告学习中,干扰是指消费者在广告学习和回忆的这段时间内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影响。

因此,如何避免遗忘,排除干扰,迅速并长期记住广告,就成了广告创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具体做法有:广告制作要简洁明了,减少广告材料的识记数量-广告信息要适当重复,便于消费者巩固并加强记忆;设置鲜明特征,完善广告内容等等。

2.3 思维联想理论

在想象的心理范畴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联想。它反映了人脑对于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例如。某个钟表厂商将自己标榜为“时间”的生产者,而并非是“钟表”的生产者,就是运用了钟表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让消费者产生浪漫、高雅的产品联想。

因此,在广告宣传中,必须有意识地运用联想这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充分利用事物间的联系,形成各种联想,方能起到增加广告创意,引起消费者注意,提高广告记忆效果的作用。

3 消费者的心理效应

3.1 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喜欢那些经常出现的事物。如果刺激频频呈现并因此越发受人喜爱,被人接受,曝光效应就产生了。如果某一个商品在广告中经常出现,那么消费者常常会对该商品做出不假思索的、自动化的偏爱反应。即使人们对某一种商品没有特别强烈的感情,但仅仅通过简单的重复,也可以使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产生积极的正性情绪,从而增加商品的销量。

3.2 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把对于特定对象的某种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通常表现为“人情效应”、“物情效应”和“事物效应”。这些效应在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利用歌星、影星、体坛名将等社会名人代言其公司的产品,就是利用“名人效应”,设法把公众对名人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产品上来或者迁移到自己组织的知名度上来,这是公共关系活动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典型的移情效应。

3.3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人们看问题时,就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很多广告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都强调是自己是“中国名牌”、“质量免检”,为的就是标榜自己的产品质量上乘。从而提升品牌形象。

3.4 紫格尼克效应

紫格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已完成的工作比较健忘,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即“心理张力”。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例如,旁氏七日净白的广告就采用了类似于剧集的方式先后播出。分七集讲述了一个故事,并将产品融入其中。当消费者观看到第一集广告片之后,尚未结束的故事就驱使着消费者以后更加关注这个广告,因此带动了该产品的销售。

篇9

学生离不开群体,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群体的影响。那么,学生是如何与群体互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群体又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读完金盛华教授的《社会心理学》(第2版)一书后,不禁有茅塞顿开之感,现采撷其中最主要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是贯穿本书的一条重要理论,它从自我价值的视角分析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了“个人自我价值体系对行为的定向作用”,并证明了“环境是通过影响个人自我价值定向而影响行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行为机制”。本书主要是对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原理,即四个命题进行了阐释。

1.人需要解释自我及所在的世界

“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经过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理性思维能够寻求事物的理由。人不为做什么和付出什么而痛苦,但会为做了和付出了却不能解释而痛苦。为此,人需要建构一个理由体系,以解释包括自己和他人在内的内外世界,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和自我的意义。人一生都在不断建构和完善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和清晰的自我意义的解释体系,当个体的解释体系出现混乱,自我就出现迷茫,行为就出现混乱。”例如,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其主动、自觉地学习,是每位教师和家长所期盼的。但很多时候孩子却并未如师长所愿,原因就在于学生并未像成人那样明晰学习的意义,也还未建立起关于学习意义的解释体系,因而也就缺乏主动学习的行为。可见,自我解释体系的建立对学生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的引导无疑在学生自我解释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逐步自我认知的过程,从“我是谁”“我的任务是什么”等有关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提出,一直到自我解释体系得以建立,孩子能够清晰、明确地认识自己,做出恰当的行为,都需要教师积极地回应和恰当地引导。

2.人寻求自我价值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诞生自我意识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内外生命理论,但在全部的生命理由之中,自我价值,即‘自我的存在有价值’,才是根本的理由。人的一生都在试图营建自我生命的理由体系――自我价值体系。自我存在有价值,生活与生命才有理由,世间的一切对于主体才具有价值。因此,人的很多努力,都是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士为知己者死”,“知己”就是肯定其存在价值的人。如果教师能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学生自然会因此而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也会更幸福,更快乐,但有多少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呢?

3.自我价值是行为的终极理由体系

“人的行为的具体动机是十分复杂的,但一切动机都与自我价值相关联。自我价值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不但具有基本的解释作用,还决定着一个行为及其有关对象对于个体的终极意义。”金盛华教授的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孩子行为的动力其实来源于对事件与其对自身意义的评估,对自身意义越重大,价值越高的事件,他付出的努力越多,行为动力越强。因此,明确任务对孩子的意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学生所关注的兴趣点不同,对将来生活与事业的追求目标也就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善于把当前的任务与其目标联系起来,发挥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4.自我价值定向决定人与自身及环境(包括其他个体)的关系

“自我价值定向是指个体用以衡量自身价值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的选择。自我价值定向决定着个体指向特定对象(包括自身)和在特定情境中的自我体验和社会行为,也决定着个体与周围世界、他人及其与作为客体的自我的关系,还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而决定其自我的发展方向。周围世界的客体、他人及环境对于个体的意义,也受个体的自我价值定向的制约。”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我的价值。正如前文所述,自我有意义、有价值,人生也才有意义、有价值。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该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衡量自身的价值。现实中很多人选择用外在物化的方式来确立和评价自己的价值,那么升官发财、名利便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目标,其所有的行为和努力也会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甚至有的人会为此不择手段。周围的人和物也只有能帮助他们达成该目标时才变得有意义,其情感体验更会被名利的得失所左右。

青少年期是自我价值体系逐步建立和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会在该时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思索人生的意义。可是我们发现,现如今“讲名牌”“拼爹”的现象在校园中时有出现,外在物化的东西正在引导着青少年的自我价值定向,如果我们不引导孩子在更深层面建立价值信念,未来孩子就无法建立一个稳定的内部心理框架,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有可能在情境化的社会比较当中丧失自我价值感,丧失人生的意义。因此,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对其未来人生的发展,甚至一生的幸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个体的自我价值定向不同,相同的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也会随之不同。为此,个体的行为及其同他人、环境与自我的关系,是决定于个体自我价值定向的重要构成。

二、自我发展与人际关系

金盛华教授认为,人若寻求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就必须要进行社会比较,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影响。它会强烈地影响到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在该书中,金盛华教授就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原则等方面,在自我价值定向视角下,对人际关系微妙变化的机制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人与人是如何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金盛华教授提出人际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家鲁宾(Rubin)揭示的自我分层相对应,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表露自我(从兴趣、爱好到高度私密性领域),人际关系会向前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涉及交往对象选择的“定向阶段”;有初步情感卷入的“情感探索阶段”,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感情交流阶段”及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领域的“稳定交往阶段”。

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发展也莫不如此。在交往初期,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初步沟通,获得初步的了解,在探索了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之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才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也会逐渐增加,并会有自我情感的卷入。当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进入感情交流阶段时,学生会暴露个人对自身及人际关系状况的真实评价,而稳定交往阶段因涉及高度私密性领域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信任、真诚及情感的卷入都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而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助于师生和生生的相互沟通。

2.人际关系的原则

金盛华教授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出了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的概念来解释双赢和双输人际关系现象,对人际关系类型分析做了重要推进。金教授认为,价值取向的不同,引导着人际交往中不同的社会交换机制。对于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个人情感的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这一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增值交换――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总感到欠别人的情分,因此在他们做出回报时,往往也超出别人的期望。这种过程的循环往复,就导致了卷入增值交换过程的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同样,人际交往当中也有与增值交换相对应的减值交换机制存在。卷入减值交换过程的双方最终往往都感到失大于得,同对方交往不值得。看到这一人际交往现象的解释后便能够明白,增值交换能导致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双赢的结果,而减值交换虽然表面上看占了便宜,其实是得不偿失。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金盛华教授基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重要发现之一。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因此,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应遵守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和关系维持中,只有支持学生的自我价值,才可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讨好学生,因为虚伪的讨好同样会引起学生的警惕。任何空洞且不符合实际的赞美都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并可能对教师产生反感,从而影响师生关系,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应是真诚的,任何支持和赞扬都应以事实为基础并且发自教师的真心。金盛华教授提出的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原则还包括真诚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和情境控制原则。

三、结语

中小学生有两大发展任务:一是掌握学校课程,二是在学校文化的影响下,在与教师、同伴等人的交往中实现社会化。作为中小学教师,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客观且清晰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使其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篇10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研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等作用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因为研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与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就成人教师而言,他们的社会角色从神坛上走向了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成人学习者的独特规定性制约了成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性,同时也不能遮蔽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当前,成人教师多是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混合体。叶忠海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比重结构不合理,这导致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不利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师的心理素养向来是研究工作者或机构关注的焦点,因为成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优秀的成人教师有比较敏锐的教育机智,能够认可成人学习者的体验、特性,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人格、热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能够使“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内在爆发’,学习气氛‘和谐高涨’,学习过程‘有效控制’,学习意义‘不断发现’”。⑤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3-31.

②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③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