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经济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6 16:2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务经济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务经济学研究

篇1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体验式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余明德认为,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经济投资,“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知识和技术,经济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进步,所以经济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的积累”。[4] 许其潮认为,语言经济学是一个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信息学、人口学、统计学和规划学等门类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既像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实证科学,又像一般社会科学一样是一门规范科学[5]。

学者们普通认为,第一,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可以帮助其使用者获得诸如技术、知识等其它人力资本。因此,语言实质上一种工具性质的人力资本。第二,学习英语是对人力资本进行的投资。人们之所以学习外语,部分原因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正式开始学习一门外语之前,会对学习该语言的投资成本和预期回报进行衡量比较,从而做出理性选择。第三,语言的经济价值分为不同的级次。因在不同的场合、要完成不用的任务、人们所从事的不同行业等的差异,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而这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第四,语言的经济效用受市场对其需求程度、在市场上的运用频度、人际交往的频度等多方不同因素的影响。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体验式教学法最初由大卫·库伯(David Kolb)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明确提出。库伯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活动体验开始,继而得出初步结论,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占据了几乎全部的课堂时间,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几乎不用去主动思考,只靠理解记忆掌握知识。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对教学情境我设计不足,也不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新性思维,师生互动少,是典型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状态。而体验式教学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或情境中去习得相关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基于语言经济学的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性的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商务英语作为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用以解决实际相关问题的语言工具,其实用性更加突出和明显。传统的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注重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在不断的交际活动中习得语言的规则并自觉运用的能力。同时,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景中,主动地思考并自主习得语言是如何运用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加强语言实践能力,这也是现阶段提高教育投资收益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背景介绍

笔者所在的院校为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本科学生开设了2个学年、4个学期的商务英语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4册,开设学期为1-4学期。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内完成1-2册书的学习,第二学年内完成3-4册书的学习。在每个单元的学习周期内,要求安排2-4个学时的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可以较为集中地体现体验式教学及学习模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体验活动的实施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英语基础水平为重要前提,教师的活动前指导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笔者以《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3》第6单元Trade中的核心内容为例,来说明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二)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的实施环节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国际贸易活动是最为重要商务活动之一,几乎所有其它的商务活动都围绕国际贸易活动展开,而谈判活动又与国际贸易密不可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集中体现在理解并掌握信用证的内涵及使用;掌握一定的谈判方法与谈判用语。

1、相关专业知识介绍

本单元核心的学习内容为国际贸易谈判技能及用语的掌握。只有在了解了相关国际贸易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言技能。并且本单元的阅读(Reading)部分,也从一封主要关于信用证问题的商务信函入手,要求学生理解英文所承载的国际贸易知识的内涵,为专业的语言学习做好铺设。信用证付款问题是国际贸易流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二年级尚未开设商务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国际贸易背景知识的介绍对于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起到关键作用。

背景知识介绍的主要内容为常用国际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流程。将全班同学和教师分别设想为在一次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买卖双方。在教师引导下,创设一种体验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从各自公司(虚拟)角度出发,将学生引领进一种虚拟的国际贸易流程情景中,以灵活的方式理解一笔国际贸易交易的各个环节。

2、语法知识的复习和储备

本单元语言复习(Language review)部分的内容为条件句,技巧训练(Skills)部分重在培训学生的谈判技巧及谈判用语。条件句是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句式。在小组活动之前将这些关键知识向学生讲解清楚是体验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操作上,这部分首先是对一段关于贸易谈判的听力材料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发动学生自己去找出并梳理条件句的基本涵义、构成及其用法,自主地构建英语的语言知识,最后再由教师做关键性的归纳总结。随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谈判过程中大致有如下环节:Starting、Exploring positions、Making offers and concessions、Checking understanding、Refusing an offer、accepting an offer、Playing for time、Closing the deal;在简单阐述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向学生交待清楚在每个环节中经常运用到的语言。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处于认知层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理语言,这可以通过Role play活动来完成。明确告知学生角色扮演活动的目地就是体会运用上述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在Role play活动的过程上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

3. 体验式小组教学活动的实施

(1)明确任务,唤起体验兴趣

在本单元的小组案例分析(Case study)活动是关于电吉他销售商和购买客户之间进行贸易谈判活动。进行前一周,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以便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正式布置任务之前,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某影视作品中两个跨国公司进行谈判的视频。这段桥段环环相扣,真实精彩。学生看后普遍感觉意犹未尽。在此基础上,教师带动学生共同对这段视频进行了简短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回顾前面所交代过的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知识及谈判用语,使学生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点。随后,教师再对学生们将要体验的任务进行布置,对任务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要点提示,明确案例中的如下信息。

a)案例内容—trade negotiation;

b)谈判重点—Product quality、price、payment、guarantee、delivery、discount

exclusivity、transport;

c)任务要求—

·口头形式:trade negotiation between two teams;

·书面形式:a fax summarizing the points agreed during the negotiation, indicating any terms of the contract requiring discussion or clarification.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对活动形式提出下列具体要求及参考建议。

a)形式要求—

·全班分为6-7组,每4-6名同学一组,组内分成销售商代表和客户代表两个团队;

·谈判过程条理清楚,结果明确;

·谈判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书面形式的作业。

b)参考建议—

·谈判人员仪容仪表

·辅助材料及直观教具的使用

·每个小组对谈判过程尤其是重点环节要有所记录,以方便书面作业的形成。

这样一来,具体的任务明确了,对学生们要进行体验的情境有了基本的预设,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任务后,明显感觉学生们普遍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参与的欲望被唤起。

(2)创设情境,实施体验活动

在正式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之前,实际上几乎每组都已在课下进行了讨论和演练,也就是说,学生们基本上已自主地进行了初步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每小组轮流进行谈判过程的展示。形式上,很多小组着装正式规范,学生们穿上了白衬衫、深色西服,很多女同学还特意穿上了平时不怎么穿的高跟鞋;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了名片、合同;有的小组带来了真的吉他作为产品的样品,有的小组则自行用彩色硬纸板等原材料制作了样品;每个组都配合谈判内容制作了精美的PPT;内容上,学生们不仅将主要的谈判环节进行了完整的展示,有的小组甚者设计了电话沟通、接待及安排住宿等前续环节,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环节中的英文表达上,均大量地使用了在本单元之前所学习过的相关用语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发挥锻炼,学生们自觉地通过课下及课上多次重复体验活动,具体地实践了活动之前所介绍过的、抽象的国际贸易专业理论、谈判方法及谈判用语方面的英文语言知识;而且,学生们的团队合作互助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主动提问,掌控体验过程

为了确保体验活动能够按照预期顺利进行,教师要对活动过程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掌控。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这不等于完全依靠学生进行自由放任的所谓“体验”,学生是体验过程的主体,教师则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作为体验主体的学生们,虽对模拟谈判极其感兴趣,但整个体验活动的过程都不使用母语,由于学生语言水平所限,在语言表达上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较多;另外,由于学生商务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导致在某些问题的阐述上也不够深入。也还有的学生,由于自身英语水平和小组成员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只是在最终活动被表现出来的时候“参与”其中,究竟在活动准备阶段“参与”程度如何难以获知。如果教师能对体验的过程加以掌控,这种情况会大为改观。笔者在布置任务之初,就向学生讲明,每个小组的体验活动结束之后,由教师负责就其谈判内容,视情况向每个小组提出一至两个问题,由谁来回答问题则由教师随机挑选。这样一来,小组内的每个成员,由于意识到很有可能被提问,就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成为体验活动中有机的一分子。

(4)合理点评,反馈体验结果

体验活动本身的完结并不是体验式教学的终结。对于整个体验过程,学生参与完成之后,应当得以及时了解其效果如何。教师适时的点评是学生了解相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就学生在相关语言的运用,谈判方法及策略的使用,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体验过程中的创新性、团队合作精神等相关方面,进行适当的点评,并及时地反馈给学生。笔者在体验活动开始之前,准备了录音笔,对全过程进行了录音;并且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作为反馈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点评时要客观,对亮点之处加以肯定和赞扬;对各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明确指出,并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合理的点评,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商务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运用英语解决商务活动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将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在体验过程中,尽管在布置任务阶段教师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包括英文表达方面的以及商务知识方面的,但每组学生都大量运用了本单元所涉及的谈判方法及谈判用语,有些组还有意识地使用了前几单元中学到过的相关用语,也能够通过对整个过程的体验把握基本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目前的商务英语教育投入产出比效益不高的情况下,体验式教学符合语言经济学基本规律,也是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育投入产出比在教学方法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Marschak, J. Economics of Language [J]. Behavioral Science, 1965, (2)

[2] Vaillancourt, F. Demo linguistic Trends and Canadian Institutions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Montreal: Association of Canadian Studies, 1989.

[3] Grin, F. European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Recent Results and Relevance to Candia. Http://pch.gc.ca/progs/perspectives/english, 1996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谈判

商务谈判是有关利益方在一起相互通报或协商以便对某重大经济、商务等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或通过讨论对某事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或妥协的行为或过程。商务谈判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有关商务谈判的研究是建立在诸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的,被认为是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学和技术科学的交叉产物。

一、谈判的重要性及现实需要性

谈判是一门综合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谈判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制的健全,谈判是解决问题争端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做好高校大学生的谈判意识构建和谈判能力培养,关系到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学生素质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有买卖经历,掌握良好的谈判技能,能够更好的节省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这一角度出发,培养当代大学生商务谈判技能尤为重要。

二、高校谈判课程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不重视谈判课程的设置。谈判意识构建和谈判能力培养的课程学习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员工培训课程,培养的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的采购部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部门员工。目前,在高校课堂上,关于谈判意识构建和谈判技能培养的教学研究并不多,纵观中国知网,只有几篇论文提到在营销、管理等专业学生的课堂上有教师进行谈判技能培养的教学探索。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谈判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谈判课的设置中实践教学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相结合,使学生更轻松的掌握谈判的相关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目前,在谈判的课程设置上,大部分的高校都存在一些类似问题,如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很少;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前瞻性与创新性;以案例讲解教学为主,模拟谈判较缺乏。

3.课程设置不够贴近实际,缺乏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及中国加入WTO,商务谈判活动越来越多,而且势头不减。谈判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学和技术科学的交叉产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谈判学教育起步比较晚,教学经验也很匮乏,很多高校只是在专业选修课时才开设谈判课,更多高校是以公选课形式开设。另外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谈判能力时,应该结合自己学校的教育特色,课程设置需有针对性,如医科院校开设谈判课时,更侧重医患关系谈判教学;经济类学校更侧重商务谈判教学;编辑出版专业更侧重于出版商务谈判等。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谈判能力

1.构建良好的谈判意识。当代中国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是依托家庭,没有独立,在消费观念上还有很多偏差,构建良好的谈判意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传统谈判意识正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为此在当代大学生谈判意识构建过程中,提出了建立在系统观、博弈观、双赢观基础上的现代谈判意识。只有在正确谈判意识的指导下,才能使谈判兼顾双方的利益需求,融竞争与合作为一体。

2.谈判能力培养。(1)课堂教学的优化。①一般谈判课程的讲授分为四大部分——理论部分、视频教学、案例分析和模拟谈判。在实用性较强的谈判课程中,四部分的比重进行适当优化。减少概念性知识的讲授,增加商务谈判策略、技巧、礼仪和文化方面的比重,着重通过案例讲解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②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不能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师讲授模式。为了加强学生对谈判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应适当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进入课堂开展讲座,弥补教师大型谈判实战经验不足的缺陷。

③加强模拟谈判的实施。采用角色扮演和专家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更多同学参与到模拟谈判的实践中来,让每一位同学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现实谈判的激烈。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模拟谈判过程中,同时让每一位同学在观看别人模拟谈判的时候担任专家诊断,认真观摩台上小组的实际表现,提出问题,课后,各小组进行总结,将台上小组的不足以及自身原本方案的不足进行归纳并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2)依托第二课堂,提升谈判课程教学水平。①加强课外的模拟谈判活动:课堂讲授的知识毕竟有限,广泛动员学生向社会学习,建立网络学习模式,让学生把在生活中遇到的谈判经历通过视频或者文字形式上传网络,供大家共同学习借鉴,同时作为平时成绩,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②充分利用高校社团,营造谈判知识的学习氛围,如:辩论社、谈判协会等。通过社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谈判技巧的运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模拟谈判大赛扩大谈判的影响力,增强大学生对谈判知识的学习和谈判意识的培养。

③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市、校等谈判知识大赛: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开设的谈判课程,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得谈判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社会谈判的实际需求,谈判知识大赛是实践教学中行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它能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融为一体,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增强商务谈判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彤, 张建宝, 韩春丽.依托第二课堂, 提升高校课程教学水平——以《商务谈判》的实践教学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08(8):160-161.

篇3

关键词:数据库;绩效评估;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250.76

1 数据库资源评估概述

1.1 商业数据库是数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管学科商业数据库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数字馆藏。其评估包括买前质量比较评价和用户进行买后服务绩效评估两部分,一方面是对数据库资源质量的评价,注重其自身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价值,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库资源服务绩效的评估,其重点在于数据库的利用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成本等使用效果。

1.2 数字馆藏绩效评估的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有关数字资源馆藏使用及评估的标准主要有ISO11620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ISO2789信息与文献-国际图书馆统计数据和NISO Z39.7图书馆统计标准。这三个指标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体系依据。

1.3 国内外数据库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建立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是数字资源评估工作的核心。目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库资源评估研究项目主要包括美国ARLE-Metrics、英国项目COUNTER、欧洲项目EQUINOX、美国项目CALILEO、英国项目MIEI 2以及北大图书馆肖珑的评估指标。比较而言,ARL E-Metrics、MIEI 2、肖珑侧重于资源质量的评估;EQUINOX注重数据库服务绩效指标的评估;而COUNTER项目的研究重点在于数据在线传递交流的使用和获取统计。对于数据库的学术性、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学科性和学科覆盖率等指标很少明确涉及。

1.4 评估方式和测度方法

国内图书馆界对数据库资源的评价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案式比较研究,另一种提出更具一般意义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具体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类型:(1)定性方法、定量方法,(2)第三方评估、用户评估,(3)用户满意度调查法。

2 建立经济管理学科商业数据库评估指标体系

2.1 必要性:(1)符合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学科性和发展政策的需要,有利于优化资源体系,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2)解决海量商业数据库规模与有限图书馆经费之间的矛盾,实现馆藏资源建设效益最大化。(3)网络化环境下用户研究、文献需求研究的新课题使图书馆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2.2 明确评估目标。高校图书馆学科数据库资源具有专业性较强、二次资源比例较高、学科细分程度高等特点。其建设以高校经济管理学专业设置和重点学科发展为主要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图书馆专业数据库资源体系。

2.3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1)学科针对性和代表性原则;(2)指标可获取性与通用可比性原则;(3)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原则;(4)指标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原则;(5)运用科学方法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性原则;(6)评价指标和体系的全面性与系统优化原则。

2.4 确定商业数据库评估方式。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同类数据库的比较分析研究作为我们的测度内容,在吸收和筛选国际常规估评标准和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符合本馆学科资源属性的新指标,采用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图书馆评估、第三方评估、数据库公司评估和用户评估相结合。用户满意度调查部分以读者试卷调查、智力竞赛和读者意见邮件电话反馈为主要方式。

2.5 经济管理学科数字资源综合评估指标及其体系:

图1

框架指标――图书馆评估指标:数据库质量评估

――用户评估指标:数据库服务绩效评估

具体评估指标:(1)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需求;(2)数据库资源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3)数据库信息量和经济数据的绝对数量值、内容涵盖的全面性;(4)数据提供和传递方式与系统平台的访问方式;(5)数据库信息和数据检索的多维性和计量工具的应用;(6)数据库信息和数据的不可替代性和内容的重复性;(7)售后和升级服务质量;(8)数据库定价的合理性和产品性价比;(9)开放的数据信息定制和自定义统计功能;(10)用户满意度。

3 案例:中山大学图书馆经济与管理学科分馆商业数据库评估

3.1 经济预测、分析报告数据库比较分析:中经专网、国研网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经济预测、分析报告数据库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量的全面性、数据来源和升级服务。

3.2 经济统计数据库比较分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统计数据库、锐思数据库。经济统计数据库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准确性、数据传递方式、数据量和全面性、售后升级服务。

3.3 金融分析专业数据库比较分析:WIND、CSMAR和CCER。金融分析专业数据库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检索的多维和计量工具、数据来源的准确权威性、数据传递和获取方式与访问平台、用户点满意度、数据量和全面性。尤其是数据库内容本身的可定制性和灵活获取方式,在泛在环境下尤其重要。

3.4 世界经济统计指标数据库(外文)比较分析:BVD系列数据库和IMF数据库。世界经济统计指标数据库(外文)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数据检索的多维和计量工具、数据来源的准确权威性、数据传递和获取方式与访问平台、用户点满意度、数据量和全面性、不可替代和内容重复率。

4 结束语

(1)“数据库的高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需求”、“数据库资源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数据库信息和数据的不可替代性和内容的重复性”等指标是重要的个性化评估指标。(2)由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所具有的数理和计量功能,“数据库信息和数据检索的多维性和计量工具的应用(回归分析、表图自动生成工具等)”、“数据库信息量和经济数据的绝对数量值”、“内容涵盖的全面性(包括大量的宏微观、行业和区域经济数据)”、“数据提供和传递方式与系统平台的访问方式(同步EXCEL表单文件获取)”等指标是不可或缺的学科专业性评估指标。(3)“售后和升级服务质量”、“数据库定价的合理性和产品性价比”、“开放的自定义统计功能”、“用户满意度”是经济管理学科数据库必须的基础质量和绩效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张咏.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02(10):41-47+61.

[2]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03):35-37.

[3]Smith,Alastair G.Testing the Surf:Criteria for Evaluating Internet Information Resources.2005-03-02.

篇4

关键词:EB―ERP模式 大学生 创新实践 培养

将电子商务与 ERP系统予以整合并引入企业,不仅能节省企业运营总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融入电子商务环境后的市场竞争力。为此,电子商务与ERP系统集成视阈下,如何更有效地培养高校经贸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个高校经贸类专业创新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机遇与挑战。

一、电子商务与ERP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及其价值分析

美国GarmerGroup公司率先提出的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经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II)逐步演变,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系统平台(关系见图1)。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搭建起一个相对完备的信息网络系统。旨在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涉及的有关工作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等加以集成与综合,从而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度与速度,有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

由于国内外商务大环境的显著变化以及ERP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促使电子商务和 ERP系统自然整合。

(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以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元素为特征的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左右着各类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ERP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了许多实用、可靠的功能与工具。然而,因现代商业环境可谓瞬息万变和日趋复杂,市场风险又变幻莫测,这样,企业亟需一套相对更全面、更先进的管理系统,为其提供高效管理平台,及时捕捉商机,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价值,为现实或潜在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优质服务,不断巩固现有市场,努力创造新的市场等等。显然,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ERP难以满足的,亟待与电子商务联姻,增设新的功能、工具,这就使得 ERP与电子商务进行整合成为必要。

(二)现有ERP系统自身的局限性日渐凸现

尽管ERP的核心理念体现在供应链管理,但是当前多数 ERP系统依然主要活跃于企业内部,集中体现在如何让企业自身运营更加有效。然而,企业获益其实不仅仅归于企业内部流程运转的高效,还与相关供应商、分销商及其客户沟通、交流的量与质有关。显然,当前企业之间的 ERP系统已经逐渐演变成集成度相对较高的供应链系统,能较好地与供应商、客户形成关系牢靠的战略联盟或虚拟组织,容易实现各组织之间的协调运作,高效运转。

然而,当前ERP系统尚达不到理想目标,其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ERP虽面向企业供应链管理,但其重心仍局限于企业内部;伴随电子商务的全面兴起,信息流越发彰显价值。同时,由于当前ERP软件系统尚不完善,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远未成熟;这样,电子商务环境下的 ERP系统势必要求具备支持企业和战略伙伴的信息交流并实现协同商务的功能。所以,亟待将电子商务同 ERP的整合系统引入企业,并以最先进的技术为其提供保障,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与 ERP的整合。

(三)企业ERP系统集成范围的扩大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系统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ERP的制造供销、财务管理等一般功能外,它更是一个面向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 (SCM )的信息化集成系统(集成范围大致如图)。集成后的ERP系统能较好地支持 Internet与电子商务。也就是说,该集成系统可以24小时接受互联网定单输入、可供量在线查询、定单追踪服务等,便于企业更为准确、更为及时地处理相关业务,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二、电子商务与ERP系统整合方案设计

整合电子商务与 ERP系统,原则上需要重组有关业务流程,同时,所涉及的应用软件相关模块的合理布局、有机集成,也是其必要条件之一 。归纳起来,当前可供考究的整合思路大致分为以下两种:即ERP―EB方案(加载了ERP核心内容的电子商务系统 )和EB―ERP方案(加裁了电子商务主要功能的ERP系统)。

由于ERP―EB方案更多适用于那些尚未真正实施ERP系统的中小型企业 ,显然它并非是相对科学合理的整合方案,为此,本文着重就EB―ERP解决方案给予具体分析。

EB―ERP解决方案,即加载了电子商务主要模块的 ERP系统整合方案,其设计理念基于ERP被视为一种先进、现代和相对成熟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电子商务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新兴、快捷、便利的企业运营新模式。这样,把电子商务整合到 ERP系统中,能较好地实现二者内在的有机结合。同时,在现有成熟的ERP软件上集成电子商务并向外推介整合后的这种“EB―ERP”方案,不仅在现实操作中方便、可行,而且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相较而言也要经济不少 。

下文试图依托浙江某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结合 EB―ERP模式,简略剖析电子商务与 ERP的集成实施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

如图所示(见图2),业界一直沿用的U8―ERP系统依然是企业的核心系统,不过,其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系统设计的‘对外环节’已引入了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倚靠该平台同外界广泛接触,进行有效信息传递。其中,“采购平台”主要功能在于与各经销商沟通、交流、联系。通过线上平台,企业可以及时向外近期用料需求信息,让供货商合理确定拟供货的时间节点,也为采购部门寻找、选择更合适的供应商,并为其及时提供更多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信息。对外销售平台,主要通过线上窗口向外、传递企业近期销售信息,及时受理各经销商的大小订单,同时将前一阶段的销售数据及时反馈至本单位规划部门,促使其为后续生产加紧做好准备。CRM(客户关系管理 )平台,可以较好地挖掘、分析销售及采购数据,并对客户给予分级管理,能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对外财务平台,主要用于定期和不定期向外企业重要财务信息。一来可以加大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二来可为广大客户、供货商查询了解企业历史财务信息提供便捷通道。

三、EB― ERP集成视阈下的经贸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经济贸易类(管理类)学生应具备的主要专业能力

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多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定位。其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大致可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

其中,“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与运用、语言表达(包括外语听说读写)及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公司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即企业核心业务管理能力;“综合能力”主要指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及协调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习及创新创业能力等。

(二)EB―ERP平台及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EB―ERP系统平台是当前高校经贸类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环境之一 。该平台主要组成部分涉及“一站、两网、两库”、ERP模拟沙盘实训、ERP创业经营、企业运营仿真与ERP应用软件。各子模块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均具有较独特的意义与作用。

1、“一站、两网、两库”

基于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信息与知识支持,不妨采用“一站、两网、两库”模式,即以“一站、两网、两库”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信息管理系统。其中,“一站”指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门户网站;“两网”指高校为本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而专门建立的内部局域网、同一地区(或片区)为本区域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搭建的系统网;“两库”是指大学生创新实践基本信息库、大学生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库,努力构建一个互动的信息共享平台。

2、ERP模拟沙盘

ERP模拟沙盘是中小企业运营业务相对全面、技术相对先进的系统平台。该平台运行原理是通过将若干学员分组,并分别担任企业某一要职,主要包括总经理、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营销主管(嵊销总监)、生产主管、采购主管等相关角色,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依靠团队分工协作模拟完成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在整个仿真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本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相关实践能力如下表所示:

当前,模拟沙盘技术正在向细化方向与深化方向发展,业已形成三大类型沙盘:第一类是单一专业综合型,比如战略营销管理模拟沙盘、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沙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等,分别适用于经贸类相关专业的综合实验实训教学;第二类是跨专业综合型,包括ERP生产制造模拟沙盘、“商道” 企业模拟经营、商业沙盘等;第三类是弹性沙盘,该类型沙盘能按照使用者不同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活沙盘”,旨在根据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实际情况,灵活开展业务实战演练。

3、ERP创业经营

从设计原理上讲,ERP沙盘模拟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守业”。相对而言,创业计划设计理念则是“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创业”。这样,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更有效的实践教学,已经正在主导今后经贸类专业实训实验教学模式和发展趋势。而ERP创业实践正是这样一个综合型、开放性实验平台,它主要包括两个板块内容:一是利用创业实训实验室和“一站、两网、两库”训练创业者如何制定符合实际的创业计划;二是利用ERP沙盘模拟平台,对拟定的创业计划开展实战演练 。

因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制约,目前很多高校尚不具备为学生开辟设备设施相对完善、管理机制相对健全的创业实践园区的条件。即便一些高校已经开办,但入园对象也仅局限于部分精英学生,而更多的学生可能还难以享受到创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

正因为如此,ERP创业经营模拟平台不仅能用来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计划实施的可行性予以检验,还可以较好地训练、提升大学生的企业运营管理与创新实践能力。

4、企业行为仿真

该平台主要是利用ERP综合实验(实训)平台模拟与本企业外部相关主管部门(如工商局、税务局、海关等)、服务组织 (如物流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之间的业务往来与处理。

从创办公司到企业运行以至破产清算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模拟完成公司注册、融资担保、报关报检、报税退税、托运投保以及破产清算等各个环节的业务处理。

在模拟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两方或两派:一方扮演竞争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角色;另一方则扮演相关组织部门。整个模拟环境交由学生独立创设.促使学生在“接地气”的仿真环境下锻炼、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导向的经贸类专业EB― ERP教学体系设计

构建科学合理的EB―ERP实训教学体系,应该以企业 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依托高校计算机软硬件等基本条件,结合实际制订 EB―ERP (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搭建仿真环境,建设“一站、两网、两库”,从而构建相对完备的ERP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基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目标,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将其依次划分为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流程设计训练、经营培养等五个层级。

为此,笔者就EB-ERP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从具体教学目标、 开课时间、 主要教学内容、相关课时分配、主要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具体方案见表1 。

总之,基于电子商务与ERP集成视阈(EB―ERP模式),将以ERP沙盘实践为核心的课程群纳入高校经贸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体系,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业经营的仿真环境与模拟平台,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伯莹,周玉清,刘伯钧.MRPⅡ/ERP原理与实施 (第2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刘钟理.从重叠性与互补性看电子商务与 ERP的系统集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

[3]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42

[4]劳本信.ERP实验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4):309―3l1

[5]严晓兰,徐冬蓉. 基于ERP视角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篇5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1980)^很早就在其经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誉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但是大数据成为高频词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随着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的兴起,数据规模越来越大,2011年5月,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andCompany)了《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2报告,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了《大数据、大影响》3的报告,从金融服务、健康、教育、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阐述了大数据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会。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4,投资2.5亿美元,正式启动大数据发展计划,计划在科学研究、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寻求突破。据Gartner公司2012年8月的技术发展生命周期5趋势图(图1),大数据不到两年时间内成为新技术发展的热点。一时间大数据蜂拥袭来,那么什么是

 

大数据?大数据对传统经济学会带来哪些冲击?传统经济学应该如何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对于什么是大数据,目前业界并没有公认的说法。Dumbill(2012)6采用IBM公司的观点,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实时性(Velocity)。以IDC为代表的业界认为大数据具备“4V”特点,即在3V的基础上增加价值性(Value)。NetApp公司7认为大数据应包括A、B、C三大要素,即分析(Analytic)、带宽(Bandwidth)和内容(Content)。所谓大分析(BigAnalytics),指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后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帮助用户获得洞见,从而更好地进行客户服务;高带宽(BigBandwidth)指快速有效地消化和处理大数据;大内容(BigContent)—方面指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与非机构化数据,另一方面则是指对数据的存储扩展要求极高,能轻松实现数据的恢复、备份、复制与安全管理。Gartner认为,大数据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满足海量、高增长和多样化信息资产的需要。

 

大数据是工业传感器、互联网、移动数码等固定和移动设备产生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总和,大数据重在实时的处理与应用,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实现商业价值以及为公共管理服务。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应用工具在大数据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大数据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大数据给经济学带来的影响

 

Victor(2012)8在其最新著作《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要发生3个变革:第_,要分析与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数据样本;要总体,不要样本。第二,要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第三,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应该更加注重相关关系。杨华磊(2013)9分析了高频数据对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冲击,出现了‘‘非主流经济学就是致力研究异常现象的经济学”,当然高频数据与大数据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存在交集。那么,大数据给经济学带来了哪些影响昵?

 

(一)大数据研究对象变成了总体

 

传统经济学研究中,由于搜集数据的条件所限,人们往往对数据进行抽样,用少量样本来进行研究,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做法,但是抽样的质量对研究结果影响很大,比如公众对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和基尼系数引发的怀疑。在大数据时代,很多场合下已经无需进行针对样本的研究,直接将总体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数据来源方式,对数据的处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大数据不需要基于假设检验的研究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往往根据研究内容提出数个假设,然后再采用数学模型基于统计检验来验证假设。但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有足够的变量、足够的数据,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来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得到的结论是成百上千的,和传统经济学研究需要验证假设的数量永远不是一个数量级。在大数据时代,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假设检验方法进行研究,永远是不充分的、不完备的、无法满足需要的。大数据时代重在对数据处理的多样化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是基于经济学的,也可以是基于应用的,从而辅助人们决策。

 

此外,由于变量的完备性要求使得传统的基于假设验证的研究有时变得十分尴尬。比如,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研发投入,还要考虑企业资本结构、竞争水平、人员素质、行业特点、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研发投入的弹性系数,但却得到了其它所有数十个变量的弹性系数,从而使研究重心不容易掌握。

 

(三)大数据使得因果关系变得不太重要

 

传统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科学,重在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了解他们的因果关系,但在大数据时代,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大数据甚至可以发现事物发展潜在的规律,以供经济学家解释,具有_定的“智能性”,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经济学研究的因果关系。

 

大数据并没有改变因果关系,但是使传统经济学的因果关系变得不太重要。比如经济学家在预测房价时,无非是根据住房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比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土地价格、宏观房产政策、地点等因素。但谷歌预测房价时,根据住房搜索查询量变化进行预测,结果比不动产经济学家的预测更为准确及时。IBM日本公司,通过检索关键词“新订单”“雇员“生产”等来预测采购经理人指数,仅用6小时就得出结果,并且和专业的采购人指数分析师们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大数据并没有改变因果关系,但使因果关系变得意义不大,很多时候因果关系成为‘‘正确的废话”。

 

(四)传统的因果关系有时无法验证

 

弄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但有时因果关系是没有办法验证的。比如新产品上市,人们往往倾向于购买新产品,这样对旧产品的需求会下降,那么旧产品价格应该立即回落,这是其一。从另外—个角度,如果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贪便宜购买旧产品,短期内会造成旧产品供不应求,反而导致旧产品涨价。究竟是涨是跌,要看这两种因素谁弱谁强,采用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是难以验证这两种效应的,只能验证两种效应作用的综合结果。

 

实际情况是,在大数据时代,西雅图Decide.comg公司分析了近400万商品的超过250亿条价格信息,发现新产品上市时,短期内旧产品价格是上涨的,过一段时间才逐步回落。采用大数据,既可以知道多少人购买旧产品,也能知道多少人购买新产品,以及旧产品价格变化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所有的因果关系,却难以检验,并且没有意义,知道结果更重要。

 

(五)传统经济学研究具有滞后性

 

传统经济学对于新生事物是不敏感的,必须等事情发生并且成长到_定规模以后才能搜集到足够数据进行相关研究。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对经济行为进行分析,一旦有新情况、新动态立即予以关注,从而实现对新生事物的早期干预和分析,因此具有前瞻性。大数据本身就具有智能,可以辅助经济学发现知识。

 

(六)大数据对基于统计检验的计量经济学冲击很大

 

建立在回归和统计检验基础上的计量经济学以其严谨的逻辑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近半数是计量经济学家,但大数据动摇了这_根基,比如采用普通回归研究自变量X于因变量Y的关系,对于X回归系数采用t检验,_般认为相伴概率小于0.05(特殊情况可以放大到0.1)就说明两变量相关。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犯两变量不相关错误的可能性是5%,以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M为例,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5.64亿人,假设我们研究网民平均受教育年限(X)与上网时长(Y)的关系,5%就是2820万人,此时我们还能漠视这5%的错误吗?同样,如果t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95,那么很明显说明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上网时长不相关,但同样会犯错误,即有5%的可能性平均受教育年限(X)与上网时长(Y)是相关的,会涉及2820万网民,这同样是不能忽视的。

 

(七)大数据对经济学建模提出挑战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往往采用1个或少数几个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但任何模型都各有长处,也各有其局限,没有包治百病万能的数学模型。比如动态面板容易使投入变量的弹性系数估计变小,空间面板容易出现空间矩阵设置方法不当导致结果偏误,面板变系数模型难以和空间面板结合使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方程形式的要求极高,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难以和空间面板融合等等。在研究同一问题时,可用模型其实较多,有没有最佳模型昵?这恐怕是个无解的问题。实际情况是,迄今为止传统经济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至多只能说明采用甲模型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适性,换个乙模型结论可能立即就变了,其实研究结论是脆弱的。

 

此外,在研究同一个问题时,即使采用同一模型,由于模型的变量选择、估计的方法、参数设置、滞后期选择等不同,也会导致估计结果相差很大。

 

在大数据时代,借助云计算和分布式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往往可以采用成百上千的模型来进行研究。Google公司在预测2009年美国甲型H1N1流感爆发时间时,把5000万条美国人常用的检索词条和美国疾控中心2003-2008年期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数据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搜索记录判断这些人是否得了流感,先后共采用了4.5亿个不同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和官方数据的一致率高达97%,但比官方节省了两周时间,从而为政府采取相关措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错综复杂,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因素众多,变量的完备性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只能选取少数变量来进行研究,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获取越来越多的变量,从而使遗失变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样在研究中由原来的数个变量可能会变成数十个甚至成百上千的变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原有的建模技术就带来了巨大挑战,对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八)大数据给经济学研究工具和手段发生变化

 

传统经济学研究,_个团队、数台电脑、几个软件就能进行像样的研究,很少有运算需要动用大中型服务器的,但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员组成上,不光要有经济学家和领域专家,还要有大数据维护专家、大数据建模专家;在计算工具上,需要广泛借助云计算,几台电脑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从合作关系上,需要广泛与政府、大数据拥有者、云计算服务商等合作,不然难以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必须依靠跨学科团队,传统的少数几个学者就能进行研究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九)大数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

 

大数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比如对于经济指数、物价指数的计算,完全可以采用全新的模式,彻底摒弃传统方式。对于统计学中的异常点,以往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丢弃,或者是平滑,但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样本众多,异常点成为宝贵的资源和研究对象广受重视。传统的统计数据是经过加工后的结构化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原始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因为如果统计数据已经经过加工,那就变成了二手数据,如果_手数据加工过程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后续处理出现误差。此外,大数据还使间隔时间较短的高频数据研究成为可能。

 

三、大数据经济学

 

(一)大数据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考虑到大数据给传统经济学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迫切需要对此进行研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的高级副总裁的共同创立者发明了—个新词,指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特别指应用于大数据的经济分析的意义相近,翻译成中文后更容易混淆,加上其和(生态)相近,因此并不是一个好的名词。本文提出大数据经济学,给出如下定义:

 

大数据经济学是在经济学研究和应用中采用大数据并且采用大数据思想对传统经济学进行深化的新兴交叉学科。大数据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如何建模、管理和应用大数据,而且要深入研究传统经济学如何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并进行改良,大数据经济学需要经济学家、领域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等密切合作,对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整个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将带来革命性变革。大数据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大数据计量经济学。这是和传统计量经济学对应的一个学科,也是大数据经济学下面的子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经济学建模与分析方法与传统计量经济学完全不同,迫切需要采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对信息技术专家们而言,大数据经济学仅仅是算法和建模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学理论指导,没有经济学家的思维,必然会导致研究方向的迷失。一些大数据领域的学者认为‘‘要相关,不要因果”,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传统经济学理论至今仍然到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见解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大数据背景下的经济学分析不能主要靠信息技术的建模专家来进行,必须继续依靠大数据计量经济学家。

篇6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篇7

全球通VIP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经济领域学术名人担任论坛主讲嘉宾,与全球通VIP客户面对面、共同交流探讨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是移动举办VIP大讲堂的活动导向。与国内外知名的顶级大师、专家面对面,探讨社会热点、增加管理经验、吸取商务知识精华,对所有人,尤其是经济稳健发展的株洲人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大师们的知识,为全市商务精英的事业创造价值!

2009年11月21日晚,株洲移动分公司邀请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株洲市委礼堂举行了一场名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讲座有近500位VIP会员及重要客户参与,取得了圆满成功。

改革30年十大经济学家之一;中国当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中国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大学注册访问学者,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所有这些,都是茅于轼这位在微观经济学方面有重要影响的教授的头衔。

茅老经典语录

“中国人不是钱少,是钱太多了,每年全国人民生产的财富大约28万亿,这个数字是很大的。几十亿就可以办很多事情了。”从全球金融危机到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房地产业到农业生产再到人民币升值,茅于轼教授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深入浅出的讲述着自己的观点。

“房价是被买房者自己抬高的。”在与观众的交流环节,大家提得最多的就是房价问题。茅于轼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得快,个别城市都已经涨疯了。那是谁在买房?高收入者才买房。相对而言,株洲的情况还算好。国内大部门城市的房价脱离成本太远,而房地产市场竞争不够,暗箱操作太多,以致房价泡沫太多。但这个泡沫迟早会破掉,房价最后还是会掉下来的。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这位知名经济学家在回答观众关于“中国的经济是否会崩溃”的提问时,满怀信心的说:“中国的经济不会崩溃,也不可能崩溃,这个大家绝对可以放心!”

篇8

摘要:本文对计量经济学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文进行了综述、补充和总结,系统地从经济理论、统计学和科学性角度分析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及其设定方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内容模型方法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是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数量规律,计量经济模型描述的是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就决定了计量经济研究必须以经济理论和经济运行机制作为建立模型的理论依据。此外,由于计量经济研究过程是将经济理论与客观事实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计量经济研究的结论反过来可以验证有关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即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因此,计量经济的研究成果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经济理论。

数理经济学是一门以数学形式描述经济变量之间逻辑关系、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数理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区别只是表述形式不同,所以,有人称之为“理论上的空盒子”。但是,数理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却有着重大影响,因为它毕竟将经济关系数学化、公式化了,为计量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计量经济学家在此基础做了两点改进,一是在模型中加入随机误差项,使模型成为随机方程。二是利用统计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估计出模型的具体形式。所以,计量经济学时计量经济研究的基础,计量经济学时数理经济学的具体应用和发展,计量经济的研究结果在数理经济学的“空盒子”中填上了实际内容。

一、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科学性的研究

讨论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科学性,必须回答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计量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广义的或者说完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并不是一般认为的“只能检验,不能发现”,而是一个能够作出科学发现的研究全过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不是有人认为的“是归纳的”,模型设定阶段的演绎与模型检验阶段的归纳相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辨证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认识论。

2.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体系的内在一致性问题。现代计量经济学包括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内在一致性,是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从计量经济学模型发展的角度,论述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科学性。

二、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统计学基础研究

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统计学基础相关的专题有3个,即模型类型设定对数据的依赖性、模型随机扰动项的源生性和假设检验的不对称性。“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全面地论述了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数据的关系。从计量经济学模型类型选择、总体回归模型设定、模型估计和模型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数据的作用,强调了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具体包括,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的类型依赖于表征研究对象状态的数据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必须选择不同类型的模型。

从检验对象的角度,计量经济学中的假设检验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关于模型设定的检验。二是关于分布的检验。三是关于样本数据的检验。四是关于模型结果的检验。从检验方法的角度,计量经济学中的假设检验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嵌套检验。在非嵌套检验中,既设定了原假设,又同时设定了备择假设,检验一次完成。绝大多数假设检验都采用非嵌套检验。一类是嵌套检验。在嵌套检验中,只设定了原假设,没有明确的备择假设,检验非一次完成。当原假设被拒绝,需要设计进一步的检验。

假设检验中充满着不对称性。假设检验的不对称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的不对称性,属于经济学范畴;二是证伪和证实的不对称性,属于逻辑学范畴;三是犯第一类错误和犯第二类错误的不对称性,属于统计学范畴。正确理解假设检验的不对称性,对于正确认识和正确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理论的研究

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研究中,直接依据经济学理论设定总体模型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通常被认为是先验理论导向的。以先验的经济学理论作为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导向,至少存在两个主要障碍。第一,正统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选择为其理论体系的基石,任何一种理论都建立在决策主体是理性的和决策行为是最优的基础之上。而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目的,是建立能够描述人们实际观察到的经济活动之中蕴藏着的一般规律的总体模型,毫无疑问,实际经济活动既不是“理陛”的,也不是“最优”的。第二,正统经济学理论强调“简单”,认为只有简单的理论才能够揭示本质。而计量经济学模型恰恰相反,它强调“一般”,必须将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因素包含其中。所以,即使经济学理论是正确的,也不能据此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因为它舍弃了太多显著的因素。所谓“统计检验必要性”原则,是对数据关系导向的批评。

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应该遵循“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以经济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分析为基础和前提,基于该动力学过程生成的数据,以数据统计分析为必要条件,验证并确定经济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正是计量经济学总体模型所要界定的因果关系。以这样的原则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实现先验理论导向和数据关系导向的综合。

参考文献:

[1]李芝倩.应用导向下的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之思考.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2]吴国新,余宇新.基于主体可计算模型的服务外包生态系统研究综述.国际商务研究.2010(06).

篇9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 商务英语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46-02

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引自《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商务交往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大量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因此英语专业教育必须从培养单纯的语言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强对急需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李盛等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过需求理论研究。莫再树提出运用语言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商务英语教育。本文以语言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完善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商务英语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一 语言经济学理论简介

语言经济学是基于西方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它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于1965年提出的。他在语言经济学领域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语言经济学一直沿用的概念并界定了其研究主题,即经济学与探求语言方面的优化的密切关系及语言的四个经济学性质,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成本(cost)和收益(benefit)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揭开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某一特定语言的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语言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具有资本性质,可以增加个人收入。人们决定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到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作为一种经济投资,其成本表现为学成这门外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实物支出;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这门外语之后,使用该语言时间的长短和应用该语言的广泛程度,以及由此而获得相应的效益和效用。

当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的价值、效用、成本和收益情况如何?怎样提高其经济价值?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 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的价值效益,我们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妨碍了商务英语经济价值的实现。

1.教学内容

首先,商务英语教材中的部分材料内容还是20年前的老模式,没有及时地更新,跟现代商务交流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其次,独立学院商务英语的课程群仍然不够丰富。由于独立学院没有像职业技术学院那样分设独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只有商务英语听说、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等几门核心课程的支撑,尤其是缺少一些商务实践课程,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无法融入商务英语的交流环境,无法形成全面的商务英语教育模式。

2.教学模式

当前商务英语教学仍然缺少实践,课堂上仍然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传授,将大部分交流实践放在课后进行,教育出来的学生还是只会考试,难以进行实际有效的商务交流,无法达到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

――――――――――――――――――――――――

* 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科规划英语教学专项课题(编号:XJK014YYB020)

要求,无法实现人才的市场价值或者人才的市场价值较低。

3.教学条件

学校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投入不够,一方面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单薄,无法形成系统的商务英语教育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缺乏商务英语实践的多媒体教室、仿真的专业实训教室、校内外的商务英语实践实训基地,无法给学生一个完善的商务英语实践平台,无法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价值不高。

4.教师

商务英语的专任教师虽然都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都是英语或者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完备,但是他们中很多都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际的外贸工作经历,他们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指导缺乏切身体会的实践经验指导,都是转述别人的经验,实践指导不够生动。

三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其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增加投入,提升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

1.调整独立学院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以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英语全面知识技能和商务专业知识,能在对外商务公司、机构等从事商务英语接待、贸易洽谈、翻译等工作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专门人才。独立学院应设立独立的商务英语专业,除商务英语的核心课程外,还应增加商务礼仪、外贸单证实务等实践课程群,使学生充分了解并融入商务英语的交流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根据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适时灵活地调整商务英语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注重理论和学术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扎实的知识基础与专业方向特色相统一,注重个性发展,为学生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毕业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2.开展商务英语全方位的实践教学

为使学生毕业后达到“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实践,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使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百分之五十。校内实践包括课堂内外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还包括外贸单证制作、外贸业务流程仿真模拟训练等商务实践以及商务模拟谈判等各种项目化、情景化设计的综合实训训练。教师应该加强已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有趣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协作完成各项课堂、课外的商务英语项目实践任务。

同时逐步创造机会让学生到校外公司机构见习、实习并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活动,每一部分的实践都要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学校应积极投入,开放多个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室供教学使用,同时也应与校外企业积极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充足的锻炼平台和实训机会,保证校内外实践的顺利完成。

此外,将实践、实习活动纳入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建立更全面的学生评价机制。考试只是考核学生的方法之一,更多的还是要从学生完成商务英语实践任务和项目的情况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3.注重师资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优秀师资,也可以邀请外贸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到学校担任客座讲师、教授或者导师,弥补实践型师资的不足。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提高教师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也应积极地参与校内外的培训和学习,部分教师应争取拿到外贸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再次,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教师也应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作为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应将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更多地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四 结束语

透过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发现当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单薄、实践教学薄弱、教学设施不全、师资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建设有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从专业学科定位、实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改革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4)

篇10

从竞争趋势上看,未来做电子商务的公司一定会向后延伸,继续提供管理软件,比如阿里巴巴和阿里软件;做管理软件的公司也一定会向前延伸,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子商务模式,比如金算盘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用友从ERP管理软件向移动商务延伸。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和资源上的竞争,而将是管理手段差异上的竞争。

管理软件与电子商务软件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是,管理软件是以计划为前提的企业资源优化系统,有效率和成本概念,通过运算模型使企业资源得以最优化的利用。电子商务则基于Internet技术,使企业的时间和空间资源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没有资源计划的运算。两者的结合,将是企业管理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

笔者一直在研究中国的中小企业ERP。在研究中发现,企业在实施管理软件遇到的协调问题,和供应链之间的采购协调问题如出一辙。供应链管理基于供应链中的法人组织协同,协同的唯一动力是每个法人的利益最大化。当供应链的利润一定时,供应链中的企业一次博弈结果的纳氏均衡可能会是“囚徒困境”。企业内部的管理博弈方是部门,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是企业利益的最小化,企业在实施ERP遇到问题时,老板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在牺牲部门利益的同时保证企业的利益。而供应链中的整体利益是市场机制运行后的结果,这里协调成本会增大,采购协调模型中的不可控变量就会增加。仔细想一想,如果把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企业,每个链中的企业又何尝不像我们企业中的部门,供应链中的电子商务又岂不是像我们企业内使用的ERP系统?现在企业内部的ERP系统会颠覆企业的管理逻辑,电子商务将会颠覆我们供应链中每个企业的商业逻辑。现在有很多电子商务企业,也有一些所谓的传统企业,在未来的某一天,几乎就不会存在没有电子商务的企业,就像未来不会存在不使用ERP的企业一样。

全程电子商务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原因是未来没有企业不用电子商务,也不会有企业不使用ERP管理企业,中小企业竞争会更加激烈。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判断企业的选择是这样的:

经济学解释某个经济现象有两个假设:1. 人是理性经济人,人是自私的;2. 资源是有限的,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利用人的理性自私将资源最有效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大多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法人大都是自然人法人,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为同一人。在民营老板的管理下,企业的选择行为基本满足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民营企业的资金和人才也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个企业来说一定要用信息化管理自己的企业。企业会选择买还是租,取决于其要买的东西是涨价的还是跌价的。大家都知道,软件和硬件是跌价的产品,折旧很快,如果选择购买不仅会影响当期现金流,也会影响整体利润。况且,全程电子商务既有电子商务又有ERP,这种软件的硬件要求也会高,并且软件的成本和服务费用会高,因此极佳决策不是购买而是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