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6 16:2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

篇1

【关键词】实验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新进展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参考文献】

[1]方文.社会心理学百年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40-249.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沈杰.社会心理学中两种研究取向的历史作用及其综合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6,(3):25-30.

篇2

关键词:商务谈判;行为心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国际商务谈判心理学应用的相关研究

1.早期社会心理学关于谈判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谈判心理的研究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进行的。他们将大量的实证研究集中于2个领域:谈判者的个体差异和情景特点。后来社会心理学主要向认知心理学发展,谈判的主题丧失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谈判的行为决定

20世纪70年代后期,认知革命兴起,对谈判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80年代和90年代,对谈判的心理学转向行为决定研究(behavioral decision research,简称BDR)发展。描述性研究和规定性研究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影响,并促进了谈判的行为决定研究。

3.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复兴

行为决定观推动了对谈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然而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范式忽视了谈判中许多重要的因素。研究者们在最近的研究中增加了一些与BDR观相一致的社会心理变量,从而使社会因素再次成为关于谈判的研究主题,它包含:社会关系、自我中心、积极错觉和情绪。但是这种新的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接受了包括理性背景在内的一些BDR的观点。

4.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商务谈判心理学实际是心理学与更为广泛的社会学在上午谈判中的应用于结合,因此它的研究有赖于心理学与商务谈判的共同发展。近几年,随着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其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然而,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及阅读文献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发展也很不成熟。因此本文中笔者将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行为心理学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的作用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能反映出他的意识或潜意识。研究行为心理学,能让谈判者通过观察与感知更好的搜集信息,做出决策。

1.行为心理学的含义

行为心理学中的“行为”指“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行为心理学指明,人的一切行为就发生的方式而言都是一种反射,特定的环境定位会使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的是潜意识的,无法感知到的,但它确实存在和发生着。正是由于这些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的变化,引起了我们表层现象对这种变化发生反射,使其暴露。

2.商务谈判中行为心理学的作用

从行为心理学含义可以看出人的意识或潜意识都将通过其外在行为暴露出来,即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特定的行为。而在整个环境刺激到行为反应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因此,应用行为心理学可以帮助谈判者根据谈判对手某些下意识的行为来推测其心理,以便采取合适的对策,运用相应的环境刺激,使对手做出被希望的行为反应。

三、行为心理学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日本某知名企业谈判实例

2010年,日本某知名企业与客户的谈判进行到最后一天,双方争执不下,都不让步。及至中午用餐时间,谈判依旧在进行。日方注意到对方谈判人员表现出不停地摩擦椅子把手,并不自觉地习惯性地碰撞水杯。而此时尽管午餐已准备好,日方却不急不躁,采用消磨的谈判方法,一旦对方不同意自己的条件,便以“慢慢谈”回应,最终对手答应了本不愿答应的条件,日方取得完胜。手摩擦椅子或不自觉碰撞水杯这样的小动作在行为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想要赶快逃离,离开,难耐的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当谈判对手有这样的行为表现时,日本企业谈判者通过观察与推测即可知对方是急于结束谈判去用餐,进而采取拖延的做法,加剧对手的急躁感,使其迫于自身心理情绪而答应日方条件。

2.行为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谈判者在谈判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观察,明白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在谈判中,不仅要注意对手的言语,语气,更要注意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细小的肢体语言往往能比语言更多地暴露出真实信息,比如,一个人在愤怒或沮丧时会拉一拉衣领,让脖子透气。当谈判对手使用此动作,可能意味着他对谈判的不满。一个人说谎时,会不自觉遮掩嘴部,或摸鼻子,摸耳朵,揉眼睛或搔脖子。此外,嘴巴,眼睛,眉毛,鼻子等处都能暴露人的心理。谈判者要仔细观察,尤其当对方说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而肢体语言却显示相反时,要做进一步判断。(2)运用条件反射,通过环境刺激,控制对手行为。人的行为无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在观察对手行为,掌握其心理情绪后,便可采取相应的刺激方式,推动对手做出被希望的反应,从而将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3)运用行为心理学,自我保护或刻意引导。谈判者应多锻炼自己的谈判能力及行为心理学的应用能力,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掩盖自己的易暴露情绪的行为,从而避免自身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邱林,郑雪,严标宾.谈判心理研究发展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2003,11.

篇3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成为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J.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J.O.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W.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冯特是一位哲学家兼生理学家,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感知觉心理过程,所用的主要是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所以他称自己的这种研究为“生理心理学”,也称为“实验心理学”。从此,现代心理学经历了11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有过几次大的反复。最初,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科学,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简单的单元构成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些心理元素。例如,对一本书的知觉是由长方的形状、一定的大小、绿色的书皮等感觉成分相加而成的。这种看法无疑受到当时化学发展的影响。化学采取了分析的方法,化学元素才不断被发现。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把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称作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冯特晚年还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先导。冯特在莱比锡招收了欧美各国大批进修生,他们学成归国后,分别建立心理学系和心理学实验室,使这门新兴的科学得到迅速推广。

冯特所创立的心理学只兴盛了三、四十年就遇到困难。问题出现在“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这个定义上。因为要承认这个定义,首先就要求承认意识的存在。但是,这不是心理学界所有的人都能同意的。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首先向冯特的心理学提出挑战。华生指出,心理学如果要成为一门科学,能和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处于平等地位,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就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说意识是主观的东西,谁也看不见、摸不到,更不能放到试管里去化验,这样虚渺的东西决不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东西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它要探讨一个刺激使有机体发生了什么反应,在什么环境下产生了什么行为。至于头脑内部发生的过程,由于只能推测,不能肯定,所以不必给予理会。华生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行为主义运动。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在美国的中国早期留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例如,郭任远回国后便推行了行为主义,索性要把心理学改名为“行为学”。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新行为主义,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者B.F.斯金纳最大胆的尝试是把行为主义原理用于改造社会。他写过一本小说《沃尔登第二》,是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集体农庄,它有极完善的社会组织,用工分计劳动报酬,完全用行为主义原理来培养训练儿童。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竞争和剥削,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私和欺诈。这样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社会体制避免了现代资本主义各种弊病。斯金纳把这种社会设计称作“行为工程”,并把这样一个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社会危机四起,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社会制度,向往一个理想社会,于是这本书便不胫而走。

行为主义在美国影响很大,从20年代到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统治着美国心理学。现在看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太简单化和绝对化了,不能因为头脑中的活动看不见,就否认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存在。同样,在物理学中,原子、分子、电子也不能被肉眼见到,但仍可以用仪器或其他工具进行研究。人的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毕竟要研究人的心理的内部过程。再者,人的社会活动极为复杂,不是简单的行为工程所能阐明的。

在行为主义兴起的同时,在欧洲又出现了两大心理学派别,一个是格式塔学派,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它反对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其代表人物是M.韦特海默、K.科夫卡和W.克勒。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整体、完形。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的时候,所看到的东西并不完全决定于外界,而是在人的头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人看到的外界东西是什么样的。当时,物理学中正流行着“场”的理论,格式塔学派则认为人的大脑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物理规律可以同样适用于人脑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还对猿猴的智力进行了研究。克勒观察猿猴如何把几只木箱叠起来,爬到木箱顶上拿到悬挂在屋顶上的香蕉。猿猴还能把棍棒连起来取得被栏杆挡住的食物。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解决问题是靠突然发生的“顿悟”。格式塔学派反对冯特学派只强调分析的做法,而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这种强调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科学研究不应只从分析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中的相互关系是更重要的一面。

精神分析学派来源于精神病学。它给予心理学以巨大的冲击,以致在讨论心理学对象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它。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利用催眠术和自由联想法让精神病患者回忆往事,以找出致病的原因。他发现患者的幼年经验,特别是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关系非常重要。他还发现做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矛盾,所以分析病人的梦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一方面人的内在生物性的是最基本的冲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习俗、礼教和道德又约束着这种原始冲动的发泄,将其压抑到无意识中去。意识的内容是理智的、自觉的;无意识的内容多是与理智、道德相违背的。当理智与无意识的矛盾激化,就造成神经症。为了治病就需要对病人的无意识进行心理分析。这就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的作用。其主要兴趣在于探讨人在生活中基本的心理动机。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都是无意识的冲动。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根本作用。至于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则只是显露在表面的一些孤立的片断。近年的新精神分析已不再那么强调生物冲动的作用,而更为重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发病率很高,许多病因都与道德堕落有关,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很容易被接受。

在心理学的发展上,苏联心理学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是有原则性区别的。沙皇时代的俄国心理学最初也是从西欧国家引进的。但是俄国的一些生理学研究为今天的苏联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И..谢切诺夫以大脑的反射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稍后的В..别赫捷列夫写了《反射学》一书。接着,И.П.巴甫洛夫专门研究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促进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兴起。巴甫洛夫学说对苏联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也直接影响了以后我国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的心理学。然而,在苏联对巴甫洛夫学说的学习曾一度出现过绝对化的倾向,排除了对其他先进科学思想的吸收。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不久,苏联心理学者就主张要把心理学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反映论的角度来说明心理现象。这种理论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反映功能是有主动性的,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劳动和社会交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始于清代末年改革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的时候。在当时的师范学校里首先开设了心理学课程,用的教材多是从日本和西方翻译过来的。1907年王国维从英文版重译丹麦H.霍夫丁所著《心理学概论》。1918年陈大齐著《心理学大纲》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张耀翔任会长。1929年中央研究院设立心理研究所,唐钺任所长。这时,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在30年代前后,郭任远的鸟类胚胎行为研究,黄翼的儿童绘画研究,孙国华的新生儿行为研究,艾伟、沈有乾等人的汉字研究,陆志韦、萧孝嵘等人的心理测验研究,卢于道、汪敬熙等人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陈立、周先庚等人的工业心理学研究等都做出了成绩。1937年爆发后,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多数大学迁到西南,心理学的教学虽然继续进行,但是研究工作几乎停顿。1945年胜利后,各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心理学研究才得以恢复。此时,全国约有10余所大学设有心理学系,其教学与研究主要受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便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曹日昌为第一任所长。在几所大学和各师范院校设立了心理学专业和教研室。当时中国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同时学习苏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开展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的心理学研究。中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源泉。此时,还展开了对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讨论,以及对西方心理派别的评述。潘菽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60年代初期,中国心理学的重点转向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中国的情况,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然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曾一度因所谓“生物学化”而受到错误的批判,在“”期间又被作为伪科学而取消,直到70年代初才恢复其科学地位,重新受到重视。

80年代前后,中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心理学系。许多师范大学也成立了心理学专业和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的会员增至2600余人。1982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陈元晖任会长。在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共创办了十几种刊物,出版了上百种书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断为心理学提出新的任务。可以预见,中国的心理学面临着极为美好的前景。

当代心理学

几十年来,心理科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从参加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和从业者的人数,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课题的数目日益增长便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心理学各派之间的争论已经不再激烈,而是趋向,各家的合理思想被保留下来,使它们之间的区别缩小了。这种在心理学对象、方法问题上争论的减弱表明心理学逐渐走上成熟的道路,心理学家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专门问题的研究,在具体问题上展开学术争鸣。心理学问题被划分得更为精细,以便于更深入地加以探讨。当代心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心理学和一些邻近学科的重叠,已使它们的某些部分难于区别。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边界模糊的科学。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一方面,它与生物科学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它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时至今日,心理学发展得更加宽广庞杂,这就要求从哲学的高度对它进行理论概括。理论心理学就是从宏观上探讨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阔,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手段,因而当代心理学是把人和动物的复杂心理活动分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水平上加以研究的。心理学问题概略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从生理学的水平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在早期,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提出人的心理活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现代的生理心理学用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来研究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绪等过程,目的是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由于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D.H.休伯尔和T.N.维厄瑟的感受野研究,K.W.斯佩里的割裂脑的研究最为著名。休伯尔和维厄瑟在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的细胞上插入微电极,当视网膜的某一部位接受光刺激时,便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产生微弱的电活动,经过放大而被记录在仪器上。他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细胞对视觉刺激有精细的分工,某些细胞感受明暗刺激,另一些细胞感受圆形、尖角、边界等刺激,还有些细胞感受有一定方向的线条刺激等。与这些皮层细胞相联系的不同视网膜部位称为感受野。斯佩里通过割裂两侧大脑半球方法治疗癫痫病人对大脑心理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和思维活动,右半球主要负责图形、音乐知觉和身体的运动。以上两项研究曾在80年代初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记忆方面,人们相信既然经验可以在头脑中长久地保存下来,那么大脑的生理结构必定发生了某种物质变化,或遗留下某种痕迹。人们还设想,在识记时大脑的某些神经通路会不断地传导神经冲动,因而在这条通路上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膜上,必然发生生理的和结构的变化,而降低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阻力。研究发现,在记忆时随着突触的电传导的次数增多,细胞内的核糖核酸也增多,由于突触膜受体的蛋白质合成与核糖核酸的变化有关,于是认为核糖核酸就是要寻找的记忆物质。研究还发现,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可以加速学习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则阻止长时记忆的发展。这些关于记忆的脑化学研究增进了对心理过程的了解。80年代以后,中国心理学家也研究了记忆的大脑机制,以及应激状态下的脑化学变化。

生理心理学主要用动物做实验,有时也结合医疗实践进行临床研究。它采用生物科学的通用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控制条件下实施手术或使用药物的实验法。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只有心理学家,还有神经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家等。生理心理学有时也被列为神经科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心理学这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起的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是从反对行为主义发端的,同时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前面已经谈过,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不能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这种观点长期阻碍了人们对人的心理过程的了解,使心理学几乎陷于停滞状态。认知心理学突破了这一限制,以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这一点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张。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以外的其他科学对心理学发生影响的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特别是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出现,使心理学家看到人类认识过程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借用通信工程师描述信息通道的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过程。人的认知过程被看成是信息通道的输入、编码、译码、存储、提取、输出等处理信息的过程。另外,行为主义关于语言是条件反射学习的看法,经受不住后来兴起的心理语言学的冲击,以致一败涂地。心理语言学的代表人物N.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某种先天的内在规律,是由遗传决定的。儿童所表现出学习语言的惊人的能力,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研究言语理解和智力操作,无疑扩大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认知心理学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除了应用反应时测量、记忆测验等一般实验心理方法外,还对口语记录进行分析,以了解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认知心理学根据研究结果,建立关于心理活动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只是关于内部过程的一种假设,并不一定代表脑中的真实生理机制。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U.奈瑟写出第一本以《认知心理学》为名的书籍,心理学界以此作为这一新方向的开始。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50~60年代,A.纽厄尔和H.A.西蒙把人类所具有的概念、观念、表征等脑的内部过程看作是物理符号过程。人脑是一个物理系统,脑内的活动是对这些符号的操作。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对磁场的模式或符号的操作。任何物理事件只要能用符号形式表示,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和符号操作可以比拟一个计算机物理系统对符号的加工处理。这就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这一假设在人脑的思维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心理学家开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汉字的学习记忆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李家治等在机器理解汉语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结果。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提出认知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可能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惊人的突破。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将是会振奋人心的。当然,这不是说对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没有争议了。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人的身体和心理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人的发展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是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高体重会增加,词汇量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越加广阔,这些都是可以计量的。人的发展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就更为复杂,也难于定量测量。人的思维、言语、情绪等心理过程都有发展的阶段性。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并试图找出学习能力的关键期。例如儿童的言语和技能都有最佳的学习时期,一旦超过一定的年龄阶段,再学习就会更加困难了。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人的心理发展,不论是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的变化,总是受内在生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是一个前进而不可逆转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可以把人的发展分为身体、智力和人格发展三个方面。这种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人的发展又有个别差异。总的来看,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性的。J.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智力行为特点。人格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化的过程。这方面的发展更为复杂,主要受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特别是录音和录像记录的使用,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现在认为,儿童在婴幼儿期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如1岁幼儿已有很高的知觉辨认能力,3岁儿童已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人们还发现婴幼儿会进行许多过去认为是不能完成的活动。在长久以来进行的遗传和环境相对重要性的争论上,这些发现无形中造成了对先天遗传因素的重视。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从20世纪上半期开始便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近期朱智贤、刘范等结合中国的特点,进行了儿童智力和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际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不仅支配着研究工作的方向,而且在更广阔范围上影响着人们对心理发展的看法。

自从19世纪人们把儿童发展作为一门科学探讨以来,虽然都知道发展是指从胚胎一直到死亡的历程,但是以往的人类发展研究却只局限于研究某一发展阶段,很少着眼于整个生命过程。今天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前一时期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一个称作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它从人的生命的全程发展着眼,研究从产前到死亡的全部心理和行为变化。由于许多国家的人口都趋向老年化,老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社会心理学它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两个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即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水平。就个体来说,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环境对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儿童也对环境作出反应。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儿童的交往,言语的发展,伙伴、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对人的影响,这些影响以什么规律起作用;在成人个体的交往中,又有什么社会心理规律起作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就是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人是如何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归因问题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人属于一定的团体、阶层、民族、国家。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中,人相互交往和影响,使其心理活动带有某一群体所特有的倾向性。人在群体生活中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部的交往结构、无形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侵犯行为等,都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集体就是成员比较多的一种大群体,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在这种群体中成员间不一定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而是通过某种共同的活动联合在一起的。在大群体中,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对行为发挥着特殊的调节作用。大群体又分为无组织的和稳定的两种。前者是偶然地自发产生的,存在的时间相当短。在一定场合集聚起来的大规模群众动乱,足球比赛场上观众的骚动,都是这一类大群体行为的典型例子。在相当长时期中存在的稳定的群体有职业、社会阶层、民族、种族的群体。它是由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决定的,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这两类大群体中的社会行为规律,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几十年以来心理学一直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它以物理学、生物科学以致技术科学为榜样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倾向。正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中流行的人道主义社会思潮渗入心理学,出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马斯洛和C.罗杰斯等人反对心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认为传统的走自然科学道路的心理学不足以解决更复杂的人类心理学问题,特别是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意识经验为出发点,探讨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已获得一些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包括友爱、自尊、创造性以及对价值的追求等。这些潜能表现为高级需要,它们在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力量。自我实现能使人的这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精神病态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使人脱离自我实现的一种异化表现。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在美德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动机的作用,它把人的特殊性和人的价值加以拔高,强调发挥人的本性,促成自我实现;然而事实上它所强调的仍然是人性的自然因素的一面,相对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人性决不是什么脱离社会环境影响的人的内在自发力量。这种心理学是否真正找到了所谓人类自我改善的途径,还是有疑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心理学引上了一条完全人文科学的道路,并不一定能最后解决心理学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所研究的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社会学从比较宏观、概括的水平上研究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则是从比较具体的、微观的水平上研究人际交往活动。由于人的社会生活的极端复杂性,虽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从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出发,必定能总结出人的社会心理学规律。

理论心理学它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包括讨论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意识的起源和发展,身与心的关系,以及评述心理学的思想体系等。广大的中国心理学家坚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特别重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试图从宏观上总结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心理学的现况,并引导心理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潘菽对于发展中国的理论心理学作出了贡献。高觉敷等人编写了中国和西方心理学史的著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不是物质世界以外的纯精神的活动,也不是某种物质实体。它的实质可以由四个方面去认识:①心理活动是脑的功能或作用,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的组织又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演进和发展的。物质的组织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就会出现新的功能。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脑的发展演化密切联系着。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心理功能是在脑的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脑是能够思维的物质。②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反映。心理是脑的功能是指产生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言的。心理活动同时又是由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人便以它特有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给予回答。没有客观世界中种种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便无从产生。另一方面,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和行为并不是被动的,人是一个积极活动的主体,他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总是受以往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个性特征所制约。③心理活动是一种主观活动,同时它和生理功能一样又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二重性。说它是主观的,首先因为它总是属于一定的主体,没有独立于任何人之外的心理活动。再则,客观事物与它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处在相对地位的。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它在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确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活动又确实具有客观性,因为心理活动终归是人的活动,人又终归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小孩的心理活动时,他的心理活动就成为我们认识的客观对象了。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在同客观事物相对比时是主观的,当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部分时就具有客观性了。④心理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心理活动是因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生活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影响着人。人一方面接受这种作用和影响,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客观事物,这就是认识它、变革它。这样,人们便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以及对它们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意图以及行动。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对生活实践起着调节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使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心理活动还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受到检验并得到发展。当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指引下从事实践活动时,如果取得成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那就证明这种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反之,行动没有取得成功,则证明很可能是认识有偏差,或者是由于什么别的原因。这时就需要修正自己的认识使之符合实际。在这样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得到了发展。正是因为人类有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才有自觉能动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并高出于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本质特征所在。

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它对人类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心理学家能参加解决教育、医疗、工业、商业、军事及各种社会问题。下面列举的就是心理学在一些应用领域中所形成的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致病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医学心理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较快,心理测验已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目前,全国的精神病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

工业心理学主要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又称人机系统,这是在工程设计中使设备适应人体的活动特点,从而使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厂的温度、照明和工作条件,航空工业中飞机座舱的仪表显示,车船驾驶系统的合理性都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它还研究工业劳动中,职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职工的选拔、训练、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工作动机、鼓励手段、意见沟通、组织结构、领导行为等心理学问题。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的工业心理学有比较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结合照明、显示器设计、交通信号,以及工业企业的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效益。

商业心理学研究商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关的行为问题。它包括市场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市场心理学研究市场供求关系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者心理学研究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以及服务行业中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包括购买动机的分析、购买行为的特点等。广告心理学研究商标、包装、广告的设计,其心理效果的评价等。商业心理学的研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里很受重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这方面的工作尚待开展。

法律心理学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法律心理学根据不同的方面,又可分为犯罪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审判心理学等。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的动机及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等问题。侦察心理学研究在侦破案件过程中所应依循的心理规律。审判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析犯人供词及证人证词的可靠程度。法律心理学的另一重要分支是司法鉴定心理学。这是运用临床精神病学专业知识,对被怀疑有精神障碍的被告或其他诉讼当事人进行心理鉴定,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的法律心理学工作者,结合本国实际对犯罪的心理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篇4

一、从人的心理、意识、思想三者的相通性入手,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科学性

人的心理意识、思想是相通的。人的心理是思想意识的基础,思想意识是心理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发端,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中,心理、思想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密不可分的。人的思想品德一般按照心理—思想—行为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逐步发展的。

所以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就一定要涉及心理方面的知识,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当中,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从人的心理、意识、思想三者的相通性入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必要性讲授教学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教学逻辑。

二、从方法论角度,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建立的合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能够转变我们研究的角度,即从教育者向对象转变,从静态到动态转变,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设更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也必然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其建立的合理性。

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加以分析,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社会日益多元化,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得到增强的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需要加强对教育对象本身的研究,尤其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对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和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必要性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扩宽了研究视角,通过对对象知行意的研究及规律的分析入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从时代的发展变化出发,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学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研究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政治服务,更向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社会各项改革全面深化,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加上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冲击,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提升党的宣传舆论力度,占领思想意识形态的阵地,就必须关注人本身的需求,关注人的心理,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真正解决教育对象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教育对象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道德甄别能力,增强他们在各种价值观纷呈的社会环境中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必要性教学可以从人的心理、意识和思想三者的相互联系的视角着手,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方法论角度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时代的发展,很多科学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发展了新的理论。在心理学方面也有新的成果,如积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借鉴这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效率。

只有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在将来,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学科建设的需要、实践的需要,心理学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3]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曹杰,钟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吸纳心理学知识[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

[5]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1).

[6]文泰安.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研究的可能性[J].传承,2008(24).

[7]高超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

[8]郭毅然.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7(5).

篇5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类音乐活动、分析具体音乐功能、促进音乐发展的科学,在不断的深入发展及探究中,音乐学树立以人为主的理念,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一点。研究音乐心理学的作用对促进音乐成果在研究领域的扩大,起到一定帮助,掌握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学之间的纽带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挖掘出音乐心理学和音乐学等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音乐心理学与历史音乐学

在历史音乐学的研究中加入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模式,能促进音乐研究领域出现一个暂新的局面。国际上的音乐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开展史学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以心理学的视角观看音乐流派和风格的形成;根据音乐家的不同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分析其创作特点和表演形式;按照音乐家的心理学思想对音乐题材和音乐发展以及对文化和社会的变化密切关注。

著名研究学者王洪生曾强调过心理学对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站在心理学研究角度分析音乐史不同特点。在何乾三的代表作《从贝多芬到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心理过程》中谈到音乐是想象的根源,借助潜意识的理论阐述了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缘由,从史学家的角度剖析了这部作品的另一个视野。

二、音乐心理学与体系音乐学的关系研究

音乐心理学与体系音乐学中的音乐美学以及音乐社会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1.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关系。大百科全书音乐卷的撰写者于润洋特别提出,研究音乐美学赢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展开进行。在心理学层面分析音乐创作的风格和形式,人们将自身情感运用到音乐作品当中去欣赏和体会。心理学的发展是音乐学研究的奠基。张前被问及这个观点时将哲学中的传统形而上学与实验科学成果相结合,促进美学研究成为音乐实践的指导标准。《音乐学概论》中指出,音乐美学的论证,在音乐心理学的实验和经验中加以证明,能使得实践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以上几个观点论述了音乐心理学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

2.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的关系。音乐社会学主要关注音乐和社会的互动以及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进步,社会对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社会这个大背景是以人的心理结构来对音乐进行审美的。所以,研究音乐的社会心理,必须在人的音乐活动中才得以彰显,进而分析出社会心理与音乐家审美心理的问题解释,并对音乐社会学加以补充和丰富。因此,很容易发现,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之间的交融已经逐渐形成了音乐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形成直接影响了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性。

三、音乐心理学与音乐研究学

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有了实际意义,两者互相支撑,互相扶持,都在音乐学研究的运作困难中找到了合适的解决办法,为音乐教育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音乐心理学的成果大规模在音乐教育学中得到运用,并推动了音乐教育学在音乐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这一点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音乐心理学有关音乐才能、音乐教学和音乐心理的研究都和音乐教育学紧密联系。甚至,研究音乐教育心理涉及方面广,学科之间的互相交融,不但产生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了彼此的繁荣和昌盛。在《音乐才能心理学》中提出了“音乐才能的含义记评估”“决定音乐才能形成的因素”“音乐才能和人脑的联系”等观点,作者根据综合比较,提出能力和成就之间的关系,借助音乐才能测评问卷分析其中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并认真从事音乐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掌握相关文献资料之后,认识到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在音乐教育中的影响与利弊,也让音乐教育人员对心理学理论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怎样才能在教师精心涉及的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发展,让学生在音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进步,发挥学生独有的创新能力。

篇6

在心理学领域,尽管语言是人类表达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纬度,然而注重实证量化研究的经典主流心理学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重要元素,以进行这一具有突破性理论的尝试。传统心理学中的语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心理学早期开拓者们无法摆脱传统哲学的束缚。早期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虽然冯特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力图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确立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越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即试图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中追求意识与心理的本质与规律。心理学力主研究作为科学世界的心理与行为现象,而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言就被存而不论了。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行为主义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而精神分析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无法关注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在心理学中的缺席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传统心理学探究的两大主题是“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学科孕育和演化的历程中,心理学所观照的对象经历了从人的“灵魂”到“心灵”的转变。1879年以后,心理学演变成为研究“意识”之学。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又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60年代以后,心理学已经成为研究“行为和心理”的学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嬗变和演化,一方面反映和诠释了当时哲人及心理学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他们研究旨趣的变化,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汉所说,每一种解说都有哲学观点与文化视角,没有某种哲学观点,你几乎不可能做出一般解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假定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西方心理学史家波林、墨菲、黎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或是类似的观点,将时代精神视为心理学流派、观点、思想的决定要素和力量。

正是传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题决定了“语言”在传统心理学中的失落。语言的缺失在华生的行为主义构架中尤为明显,在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合法研究对象的情境下,语言在其中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心理学对语言毫无关注。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米德就首先将语言问题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因为实用主义坚持将经验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而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正是承认了语言的重要性。

米德希望经由语言沟通和符号互动这些外在现象去透视人们内在的心灵过程,尤其是人格自我的分化和成长,由此语言问题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米德的创见还不能视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但它无疑吹响了走向这一重要转折的号角。米德对语言学的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层面,事实上已经为心理学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即主体间共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人际间借助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交流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往需求,不同的心理动因、情感、认知会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语言问题。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溯源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破除了主体中心主义的迷思,使得语言从逻辑中解脱。结构主义致力于求证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其所缺乏的严格性,尤其是索绪尔(F.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被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发点。这一区分具有广泛的理论蕴含,语言研究从偶然性和语境的局限之中摆脱出来,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受到重视。

尽管后结构主义在诸多理论立场上与结构主义相悖,但对语言的关注成为两者共同的旨趣。构成后现代知识基础的后结构主义反对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将意义、实在法则视为不变之物,把它们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中心。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再现,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写作是思维的表达。在后结构主义看来,人们原以为有中心和本源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心和本源,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变成了充满差别的系统,在系统之外不存在所谓的超验所指。

可见,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都极其重视日常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观念对心理学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其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这些后现代心理学理论所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我们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无不渗透着语言的影响。

此外,解释学传统也是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理论渊源。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哲学主题就是对语言进行哲学关注。语言是经验世界的重要维度,在语言中自我和社会得以展现,语言与现实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由此,哲学解释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即:人创造了语言,但却从属于语言;人创造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角度看,就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伽达默尔所说的“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等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下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建构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三、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除了其深厚的哲学的渊源和理论背景之外,更有其全面展开的心理学研究的现实基础。

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考虑的是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能与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语言学转向”的革命意义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它与传统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它同样研究心理和行为,但是它改变了研究的策略,这就是把心理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知识的体系,更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确定或发现人性意义的活动。既然思想或信念其实就是语言,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研究才能把握思想,没有不通过语言表达而独立存在的思想,那么,对于传统诸多纠缠不清的涉及实体或建构的地方,采用“语义上行”的方法,即把所讨论对象的本体论地位悬置起来,而用统一的语言语词进行表达和重新解释并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无益的争论,这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必要的策略。

话语分析是当代语言学转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传统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认识世界、表达观念的符号或工具,能够提供对于世界或事实的准确描述。心理学的话语分析则关注由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不同所导致的歧义性及语用的复杂性。由于人总是借助于语言媒介来理解世界,语言因此成为“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用以建构世界的有效工具。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话语(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把话语生成过程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看做是人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活动阶段的完整连续体现。按照他的观点,话语的生成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机;第二阶段是思维(相当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话语意向”);第三阶段——在内心词汇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相当于现代心理语言学中的话语表达的内部程序);第四阶段——外部词汇意义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或者说是内部程序的实现;最后阶段——意义在词汇中的间接表达,或者说是话语的声学和发音实现。这是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他对话语研究的心理学观点不仅是这一方向研究成果独特的总结和综合,他还提出了意义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关于物体意义的概念,关于话语生成过程的启发性思想。因此,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理应被视作现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事实上,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的立场,在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渗透,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话语分析在心理学中集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于一身时,就为一种“新”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形成,这就是从“语言或话语”的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话语形态、话语伦理、话语结构以及话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心理学形态——“话语心理学”。

在心理学领域内,话语研究在理论上的连贯性并非很明朗。目前,这一取向的研究及理论概括基本上围绕着对当下心理学的理论概念、观点或分析实践的批判而展开。“话语心理学”一语的提出,目的在于将这一领域现有的知识发展成一种连贯的话语取向的另类观点,并以此强调:这是一个有关心理研究的可能的范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模型。

话语心理学总的说来关注人们的实践:沟通、互动、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话语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体现了语言学转向的“新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有其独特的原则(PP.66~69):第一,许多心理现象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公共话语是行动,私人话语则是思想(thought)。第二,对符号体系的个体的及私人的运用构成了思维(thinking)。而这一运用来自于人际话语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三,心理现象的产生(如情感、决定、态度、人格展露等等)在话语中都有赖于行动者(actor)的技能,有赖于他们在共同体中相关的道德立场以及所展开的故事线索。这些原则的内在意义表明,话语现象并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话语背后并不存在心之活动的影子世界。人们不过是在人际话语过程中,将私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亦即将思想转变成行动而已。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言语并不是为了回应人的早已存在的、组织良好的思想而说的。人不可能将某种“内在的”意向或思想准确地转换成“外在的”言语表达。因为,正如维果斯基所言,“思”的可能性是在语言中构成的,思维是一种“内部言语”形式。

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研究者便是用这些心理实体来解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这种解释被称为内在心理的解释。话语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所不断建构的。心理自然也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而语言则是建构的积极媒介。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的心理学将话语与行为、主体、心理过程区分开来。话语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话语的具体过程,而且这些话语实际有着种种的行动取向时,话语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主体”,而且是“行动者”,这样一来,对话语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也必然是对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而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冲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樊篱。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生了。

四、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评价与反思

语言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心理学对日常语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关注,日常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这就把心理学研究引向一个交往世界或者一个对话沟通的世界的,也就是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未主题化、未专业化,人们自在地呈现真实本性活动的世界。从“生活世界”来研究人的心理生活,此时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不是控制、规训,而是人性的解放、和谐与自由(PP.36~38)。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规范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只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并且也只有通过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的展开,才能真正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间的关系理解和实现人们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互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来看,它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思、批判。当代心理学已经面临着后现代的诘难和挑战,出现了一系列结合语言或从语言角度出发,对传统心理学进行的思索和解构。进而使心理学在主观或客观上,主动或被动的“重构”。因此将语言带人到心理学或从语言的关注的角度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解放和颠覆意义。对话、沟通、话语分析、话语伦理都为人们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这一影响甚大波及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话语分析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立场[9]。语言学转向最有价值的形式在于具体考察语言和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交叉地带,以及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为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的启迪。

篇7

Research progres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occlusion as well as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psychosocialbehavior

WANG Xu1 WU Chengfang1 LI Yunsheng1 WANG Rui2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28, China; 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s of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is growing. People do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n beauty and function of malocclusion,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effect resulted from malocclusion and psychosocical behaviour 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order to follow the model of “living beings- psychology-social medicine” and provide better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obtain satisfying therapeutic effect,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latest relative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occlusion as well as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psychosocial behaviour, and to discuss the domestic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Key words] Malocclus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Psychosocial behaviour

错颌畸形是先天因素(遗传及出生前的环境)或后天因素(局部及全身性)所引起的牙颌颅面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口颌功能及颜面外观,同时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1]。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正畸医生的重视。正畸医生不仅要矫治患者的牙颌颅面畸形,亦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社会心理行为,将身心健康作为正畸治疗的最高目标,达到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2]。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在口腔正畸领域里愈显重要,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就错颌畸形与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1 错颌畸形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概况

1.1 心理行为的概念

心理行为是指有机体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人格特点及阅历经验对各种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活动。由于个体间认知、个性及经历的不同,心理行为的体现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限定范围内存在的差异属于正常现象,若超出正常范畴,表现过分激烈或过分迟缓,则为异常现象。心理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客观环境、主观经验、文化水平、人格特征等。

1.2 社会心理行为的概念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社会因素在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衍生出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对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社会心理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下所做出的内隐及外显的反应,其在社会化进程中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

1.3 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1.3.1 人格特点差异

人格,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中国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将人格特点分为以下四类[4]: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①胆汁质(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但精力耗尽时,情绪容易一落千丈;②多血质(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精神愉快、机智灵活,但情绪易改变、注意力易转移,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③黏液质(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有耐久力,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因循守旧,注意力不易转移,对事业缺乏热情;④抑郁质(神经活动弱型):沉静深含,人缘好易相处,办事稳妥可靠,但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反应缓慢,不图进取。Al-Omiri等[5]的研究发现,50名成年人错颌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满意程度,与不同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Barker等[6]对矫治后远期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亦得出了同样的观察结果。

1.3.2 年龄差异

错颌畸形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目的是美观需求,在这种意识状态下,儿童、青少年患者和成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7]。Bos等[8]的研究发现,影响正畸治疗态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错颌畸形患者的年龄而非性别。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多数由于家长及环境影响而选择正畸治疗,通常为被动配合,存在畏惧、害怕、焦虑等心理[9];同时儿童及青少年的依从性及自控能力亦相对较差。但就不同发育期的心理状态而言,在矫治依从性方面,青春前期患儿较之青春期患儿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更容易接受并配合正畸治疗;由于青春期患儿正处于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存在比较显著的叛逆心理,面临着较多的心理问题,故较青春前期患儿更难于克服由正畸治疗带来的各种不适反应。

成年患者对正畸治疗的认知程度一般较青少年高,主动意识强、依从性较高、配合良好,但成年患者同样具有恐惧和焦虑心理[10]。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矫治心理更加迫切,对矫治结果的期望值也相对更高,其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特点会显著影响治疗效果[11]。一些伴有颌面部畸形的成人患者,需要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通常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会更加多疑、焦虑、敏感,在正畸治疗中可能需要正畸医生更多的心理关注及干预[12]。在认识这些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正畸医生在矫治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宜的心理干预,可以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13-15]。

2 错颌畸形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

牙齿、颌骨及颅面存在的畸形及异常关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差于牙列整齐的人群,表现出很多负面情绪,如焦虑、忧郁、敏感等,而且愈严重的错颌畸形,其负面情绪也愈发明显。正畸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及心理特点,在治疗中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错颌畸形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

2.1 矫治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错颌畸形患者的矫治动机包括改善外观、改善口腔功能、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年龄差异会对患者的矫治动机产生影响:大多数年轻患者的矫治动机以改善牙齿外观和面部形态为主;而中老年患者由于多伴有其他口腔疾患,主要的矫治动机是改善口腔功能,通过正畸治疗来重建咬合、提高咀嚼效率,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是指改善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表现,改善患者的总体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品质等。

2.2 依从性

正畸治疗的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正畸治疗的效果,成为正畸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年龄角度来讲,成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反过来,正畸医生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又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对患者的依从性产生影响。刘学[16]对比分析了经过半年以上正畸治疗及非正畸治疗成年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疾患,结果正畸治疗组在焦虑、偏执、抑郁、人际关系等方面与非正畸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证实了正畸治疗同样会对患者产生影响的结论。

2.3 耐受性

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中对疼痛及各种不适的耐受性要明显高于成年患者[5]。就正畸治疗时间长短而言,成年患者对此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青少年患者,成年患者更希望通过尽可能短的时间来结束正畸治疗。此外,成年患者对矫治过程中的细节及微小变化亦过度关心,对疗程、正畸治疗效果及矫治存在的风险十分关注,经常反复询问。

2.4 治疗期望值

期望值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实现某目标的概率的估计[17],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及文化素质等。有研究表明,女性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高于男性;成年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高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父母的期望值会对未成年患者的期望值产生影响;已婚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高于未婚者;文化程度差异会产生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的差异,硕士、博士的总体期望值明显高于其他组,高中(中专)、大专及本科三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某些情况下,正畸医生和错颌畸形患者之间的期望值也会存在差异。林珊等[18]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正畸医生和成年错颌畸形患者在牙齿美观方面的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1)。

2.5 疗效满意度

正畸治疗满意度与错颌畸形患者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正畸治疗前有必要掌握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帮助评估疗效满意度。不同个性特点的患者,满意度存在很大差异:理智型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牙颌颅面畸形的客观存在,矫治中能够与正畸医生良好合作,可获得较高的疗效满意度;精确型患者对颜面美观及口腔功能的恢复存在过高的要求,疗效满意度一般或较差;抑郁型患者多存在牙科焦虑症,敏感脆弱、情绪较不稳定,疗效满意度不佳;冷漠型患者对正畸治疗和矫治效果漠不关心,疗效满意度最差。

3 错颌畸形矫治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

3.1 心理干预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

正畸治疗中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呈现动态变化过程,不同的心理问题会对矫治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动物实验证明心理应激会影响牙齿的移动,甚至会影响动物的身体状况[19],由此提示有必要对接受正畸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3.1.1 一般性原则

①正畸医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规范,穿戴整洁、态度和蔼亲切、技术规范娴熟;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③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就医环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就诊氛围。

3.1.2 个性化原则

主要是指通过良好地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特征、文化程度及心理状况等),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特点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这种方式可以将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整到最好状态,有利于提高正畸治疗效果并尽可能缩短正畸主动矫治的时间。

3.1.3 心理干预方法及影响

矫治前,需要充分了解错颌畸形患者的就医目的,对于要求过高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沟通困难的患者最好不要急于开展正畸治疗。Desforges等[20]研究表明,正畸治疗前向患者交待正畸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正畸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对将来的正畸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矫治中,正畸医生需要时常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常用的正畸心理干预方法有以下4种[21]:

3.1.3.1 教育性心理干预是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正畸认知教育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22]。教育性心理干预可以使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减少焦虑和恐惧,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23]。对于成年患者,可以借此调整其心理状态,充分认识正畸治疗,降低过高的期望值并消除疑虑,使正畸治疗过程变得轻松愉悦。

3.1.3.2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的认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近年来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愈来愈多。对于伴有体像障碍的口腔正畸患者,通过干预,可以改善其认知偏差和心理健康水平,对正畸治疗起到积极作用[24]。同时,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于成人正畸患者的牙科焦虑和社交焦虑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5],还可以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受[26]。

3.1.3.3 分散注意力心理干预是指通过一些行为方法使注意力从一种刺激或体验移开并转向另一种刺激。对固定矫治的儿童采取一系列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正畸治疗过程的疼痛感[27]。对重症监护患者的研究发现,采取音乐疗法分散其注意力,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及焦虑心理[28]。

3.1.3.4 集体式心理干预是指将患者集合在一起,对其进行一系列的集体训练、集体教育和心理疏导。正畸治疗中常用的是模范教育及家庭式干预。通过对青少年患者进行家庭式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其配合能力,龋齿及牙龈炎的发生率亦明显下降[29-30]。与其研究结果相一致,对青少年患者进行集体式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正畸治疗效果[31-33]。

矫治后,进入保持阶段。一般情况下,主动矫治结束后,患者的心理到行为均已进入放松状态。此时,特别重要的是正畸医生需要对矫治结束的患者强调保持的重要意义,特别对要求过高的患者需要反复说明佩戴保持器的重要性,确保维持良好的矫治结果。

3.2 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

正畸治疗对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是否存在影响,正畸治疗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自我认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目前尚存在争议。

3.2.1 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一项长期研究表明,即使正畸治疗后错颌畸形患者对其牙颌颅面的美观及功能的恢复均十分满意,然而与正畸治疗前相比,正畸治疗对患者的自信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及提高没有明显变化[34]。Kenealy等[35]长达20年的纵向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经历过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均更加满意其矫治后的牙齿排列及颜面美观,但青少年时期是否接受过正畸治疗对其成年后的自信心、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均没有明显影响。

3.2.2 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具有正面性

Klages等[36]在研究中采用常规口腔健康检查并展开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存在牙颌颅面畸形以及对自身牙齿整齐度及颜面美观不自信的患者,与牙齿排列整齐、容貌外观较好的群体相比,口腔卫生环境的维护相对较差,此类患者会出现逃避牙科检查的情况,对可能反映其较差的牙齿美观性的行为都会尽量避免。此研究结果提示此类错颌畸形患者不仅对自身存在牙齿缺陷的事实不愿正确面对,同时对自身牙列及颜面美观的认可与否会明显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另有临床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时期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的患者与接受过正畸治疗的同龄人相比,社会活动中更容易受到身体、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37]。

篇8

【关键词】微格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历史演变;当代诉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39―04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教师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但在教师专业发展思潮产生之初,受科技主义影响,在培养专业化教师过程中,人们注重的是教师的知识与技能,遵循着“通过训练使教师能够胜任教学”的基本思路,具有“技术理性”倾向。如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1]。“技术理性”倾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学“技术”,但却忽视了其承载的土壤――教师的精神文化,造成了教师人文情怀的丧失。随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以及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心理学研究的推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的人性观、知识观、学习观、实践观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发了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即由关注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技术理性”转向关注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与教育智慧生成的“价值理性”。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健全人格和实践性智慧的生成过程,它突出的是教师“人格化”、“个性化”的专业特征。[2] 人文性、综合化与实践性是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诉求与实践依据。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对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微格教学作为培养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理应结合时代要求,在反思与批判中进行重构,以彰显其时代价值。正因为如此,梳理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指明微格教学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微格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微格教学的历史演变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teaching翻译而来。“Micro”含有“微小”的意思,“Teaching”指教师的教学,合之则有“小的教学”之意,译成汉语通常有“微格教学”、“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意。纵观微格教学发展的历史,根据其所关注的内容的不同,可以粗略地将其划分为技能训练取向阶段、认知发展取向阶段与综合化发展取向阶段。

1 技能训练取向阶段

微格教学首先由斯坦福大学艾伦(D.Allen)博士提出,认为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可控制、分技能、训练”成为了微格教学最初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斯坦福大学模式”。

微格教学产生后,引起了美国众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以伯格(Borg)为代表的美国伯克利大学。伯格指出: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学技能的发展,有三点要求:首先,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十分清晰的教学技能定义模式;第二,学习者必须有实践这些技能的机会,这种实践应该在相对简单和对学习者要求较少的条件下进行,而不是在复杂的完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第三,学习者必须获得关于他的实践活动的特殊反馈,这些反馈将帮助学习者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接近技能模式或定义的行为要求。[3] 并在这三点要求基础上形成了以“分技能描述、训练、反馈评价”为特征的“伯克利大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微格教学被引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悉尼(Sydeny)大学的特尼(Turnry)等人在坚持“细分”与“可观察的行为改进”基础上将部分与整体结合起来,认为微格教学需要在教育目的的引导下进行细分,需要与课堂有效教学相结合。

“斯坦福大学模式”、“伯克利大学模式”以及“悉尼大学模式”都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坚持一系列的教学分技能能够完全组合成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秉承“1+1=2”的逻辑;在教学分技能训练中,强调行为的有效描述与集中训练,认为在可控的环境中减少了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将训练的注意力和重心集中到教师特定行为的改变上;为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强调反馈评价与反复练习对教学分技能掌握的重要作用。

2 认知发展取向阶段

伴随着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反思、批判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取向的基础上,主张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基础,微格教学转向认知发展取向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国乌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模式”和斯灵特大学的“认知结构模式”。

英国乌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模式”。60年代末,微格教学被引入英国,受到斯通斯(Stones)和莫里斯(Morris)的批判。他们认为,微格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需要进一步澄清,应该将方向转移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上来。为了增加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一致性,莫里斯将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微格教学,对教学技能进行社会心理学描述,并以社会心理学的方式进行整合训练。其后,布朗(Brown)和哈奇(Hargie)将微格教学引入乌斯特大学,认为微格教学需要集合三个方面的因素:计划、角色扮演与认知。计划指通过课堂教学或小组研讨将教学主题分解为若干个有序的内容,在各个内容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指针对各个教学分技能进行训练,然后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认知指通过反馈评价使学生对教学分技能的训练和使用产生理性认识。“社会心理学模式”认为,微格教学不仅需要改变教学行为,更需要改变认知结构,要在二者的结合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英国斯灵特大学的“认知结构模式”。70年代中期,英国斯灵特大学的麦克因泰尔(Mcintyre)等在批判“斯坦福大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微格教学的“认知结构模式”。“认知结构模式”认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知结构在他们的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技能的训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行为改变上,而应该重视通过微格训练改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模式”强调内部心理机制对外部教学行为的影响与调节作用,将微格教学的重心从外部的行为转向了内部的认知结构,通过改进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3 综合化发展取向阶段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认为,微格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技能的训练、认知的发展,还要关注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以达成行为、认知与情感的综合化发展。

1973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开始采用微格的方法来培养师范生,随后逐渐进入我国师范生培养体系中。8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反思和批判国外微格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对微格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教育学院对微格教学的总结、反思与建构。他们将微格教学看成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提出了“教学行为、认知结构、情感因素”按技能方式同步发展的训练模式;对“教学技能”的概念进行了心理学意义的探讨;为保证技能的教学功能,研究了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提出了建立教学技能模式的任务分析法。[4] 希望通过在微格教学中形成学生行为、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全面认识。

纵观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微格教学不断进行着价值转换。在当代,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综合化与实践性转向,微格教学将在继承中实现新的发展,以体现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二 微格教学的当代诉求

课程是历史的课程,在当代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的理念的诉求下,微格教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将发生相应的转变,体现时代的基本诉求。这种诉求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综合化、教学过程合理化、教学形式多样化与教学评价实践化四个方面。

1 微格教学目标的综合化

微格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微格教学课程建设与发展首先需要明晰的问题。艾伦等认为,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在微格教学中形成的教学分技能可以迁移到任何其他教学情境中,从而将教学分技能的训练作为微格教学的主要目标。这种“分技能模式”简单、易于操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却忽视了教学技能生存的土壤――真实的课堂文化,以至于人们不禁要追问: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能够完全地被分解?抛开相关因素后形成的教学技能是否符合教学实践的真正需要?等等。

当代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强烈的综合化特征,即寻求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的合理统一。这其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受到极大重视。人们在追求专业化教师的过程中,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素养中亟待加强的。[5]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6] 众多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智慧并非通过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可以生成,而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运用、反思和创造。“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扎根于生动的教育实践体验,产生于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自我研究与反思,来源于教师的自我发展愿景与努力,萌发于自我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7]”可见,教师的教育智慧具有个性化与综合化特征,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综合性表现,是一种实践性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性取向要求微格教学的目标走向综合化,即不仅仅要关注教师专业技能的获得与熟练,更需要关注相关技能的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的发展,及其对于真实教学情境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达成行为、认知与情感的合理统一。同时,微格教学目标综合化要求人们转换目标设计的基本思路,即不再通过教学分技能的训练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而是在教师综合性专业素养的关照下展开教学分技能的生成。

2 微格教学过程的合理化

微格教学目标在走向综合化的同时,人们也在进一步探求其实现何以可能,即寻求达成综合化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活动。然而,在当前微格教学中,当人们致力于教学分技能训练时,通常会简化教学活动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可控的、虚拟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人们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起“训练――行为改变”的线性关系,从教师的“教”入手,抛弃学生、教学内容等现实因素。这种虚拟课堂虽然对教师特定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脱离真实课堂情境,忽视了教师对真实教学情境的亲身体验,消解了教师对复杂教学情境的处理的智慧――教学机智的生成,所产生的行为改变也就失去了其合理性的基础。当行为改变失去其合理性时,微格教学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呆板的行为训练,由其所形成的教学技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岌岌可危了。

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取向的转换必然会对目标达成的合理性进行重新定位。在“价值理性”关照下,单纯的“技能训练”或“认知发展”已经不能达成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才是生成教师教育智慧的基本途径。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体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的,其获得离不开个体的介入。大自然的事物井没有贴着“证据”的标签,它们之所以成为证据,只不过是为我们这些观察者所接受罢了,甚至在最精密的科学里情况也是这样。[8] 知识性质的转变必然要求人们对学习活动进行重新审视,构建符合当代知识特征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素。[9] 学习的过程由“知识传递”走向“意义建构”,学习成为了一种对话性实践,是个体通过与客观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对话来达成意义重建[10]。对微格教学而言,当代知识观与学习观的改变必然要求微格教学抛弃呆板的行为训练,转而走向“对话”,因为通过“对话”,不仅仅使学生获得了理论知识,改变了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改变过程中获得了教学技能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可能与价值,彰显了微格教学的合理性。正因为如此,微格教学既要在实践中关注教学技能与真实教学情境的“适应”,又要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完成教学技能的内化过程,还要在反思与批判中生成自己的教育信念。

3 微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形式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外在体现。微格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合理化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得以实现。

微格教学自产生之日起,便过着“单一的生活”。人们在进行微格教学时,往往在虚拟的课堂中,通过技能分解、小组划分、教学设计、展示、反馈与修正得以实现教学技能的训练与熟练。这种虚拟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使学生开展对话性实践,难以获得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更难以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特别是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的班级人数,缺乏的师资与设备,使得微格教学犹如“走马观花”,每个同学在微格课中只能进行1―2次完整训练,以至于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对微格教学只是“有所感受而已”。

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综合化与实践性意味着多元的统一。因此,打破虚拟的、封闭的和单一的教学形式,转而走向真实的、开放的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教学情境中体验,在学习共同体中协作与对话,在自我反思中升华,是目前微格教学实践的重要取向。微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课程整合,即打破微格教学课程的绝对独立性,借助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资源共享。如微格教学可以与(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课程进行整合,在各门学科中渗入微格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不同层次下认识、体验和实践教学技能。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拓展微格教学的时空。如在上课之前通过各种网络形式(QQ群、博客、精品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等)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形成自主、合作、共享的教学氛围。三是鼓励多主体参与,增强师资力量。如在微格教学中实行导师制,选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优秀学生承担小组“导师”;鼓励中小学合作单位教师参与微格教学指导,等等。

4 微格教学评价的实践化

教育智慧具有实践取向,是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感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的内化、融合与生成的结果。在培养智慧型教师的过程中,微格教学的评价应立足于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基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评价理念与方式。

传统的微格教学评价多是一种“虚拟评价”,即在虚拟的教学情境中的“假设性”评价。在传统的微格教学活动中,微格教学课程资源多处于一种“虚拟”状态。所谓课程资源,指的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11] 课程资源本处于实然状态,是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存在和利用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是一种“实资源”。但在“技能训练”取向下,微格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均处于虚拟状态,是一种假设性的存在。这样,微格教学评价也只能针对虚拟教学情境进行假设性评价,教学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因此,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培养智慧型教师,必须在实践取向下重构微格教学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这需要,第一,重塑评价理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微格教学中加强 “实资源”的渗入,构建实践性评价的平台。如在进行微格教学活动之前,让学生多参加见习活动,充分体验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多观看该教学技能在真实课堂中的设计与实施;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讲解与演示,等等。第三,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如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真实课堂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Hoyle,E. Professionalizal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 Eric Hoyle & Jacquetta Megarry(Eda.).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198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ondon: Kogan Page. 1980:42.

[2] 钟启泉.“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4-5):119-123.

[3][4] 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9-13.

[5] 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7.

[6]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1):41-46.

[7] 郭元祥.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三个基础[J].教育科学研究,

2008,(1):14-17.

[8] [英]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45.

[9]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 [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10]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8-40.

[1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71.

Microteaching : The History Evolving And Contemporary Appeal

YUE Ding-quan

(Depart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1,China)

Abstract: It is the basic value appea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teacher education. Now, the basic paradigm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shift from technical ration that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value ration that pursuing the teacher’s value realization as an individual and educational wisdom. In this background, microteaching exerts itself to develope toward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bjectives, reasonable teaching process, various teaching for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ge concep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fter its development of skills training, cognitio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 microteach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istory evolving; contemporary appeal

篇9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跨文化;主位研究;客位研究

一、问题提出

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里,一直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重视实验法,把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发展因素等排除在实验室外,往往会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例如,在做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很多相同的情境假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实验,很有可能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是文化的多样性、可变性的函数,而不是生物学的不变因素的反映。此外,传统的心理学还带有种族中心主义色彩,尤其是西方心理学会想当然地把理论和研究结果是适用于整个人类的普遍有效的结论,很有可能会产生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扭曲和误读,因此跨文化研究增强了心理学的理论性和方法的严谨性,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缺陷。

二、跨文化研究的研究取向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拥有一定的文化模式可决定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生活习俗的价值取向,个体同一定的文化模式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格特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成心理学的一门专门研究领域。虽然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个体生活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其心理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

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是与跨文化研究紧密相关的研究方式。主位研究指使用某一特定文化的概念和行为解释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主位研究中的研究者由某种文化内部熟知该文化的人承担,他只从该文化内部研究个体行为,而不对其他文化进行概括;在主位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概念、理论架构及判定行为的标准只是针对于一种文化,因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而客位研究指的是对各种文化的行为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存在的东西。从事客位研究的研究者往往都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对多种文化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下的各种行为。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是客位研究,即通过对几种文化的概括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的存在,但必须要以主位研究为前提。

三、跨文化研究的目的

跨文化研究方法是实证性地在对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寻找普遍性,说明人类哪些方面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哪些行为是根据何种文化因素变化而形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经常用来检验文化因素,尤其是在某一社会中具有同质性的文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虽然跨文化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水平行为,但它一直把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口水平现象联系起来。从人口水平来看,背景变量主要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这些背景变量通过干涉发展过程的变量来影响人的心理特征。

四、对跨文化研究的总结

任何研究方法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对变量的控制水平。变量的控制可以降低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由于文化这个背景变量的关系,对变量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不可否认在设计一个跨文化研究时,过分强调项目的无偏向性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在语言学中,一个文化中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不可能完全遵照原文化中的意义,还必须得根据本文化中的实际状况进行翻译。另外,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时候,还应该建立其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常模。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将翻译过来的研究材料所获得的数据或者问卷解释直接用来使用,而忽视了当地文化的特征,往往结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以本土心理学发展作为基础。跨文化研究的有效运用,可以在融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将中外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更具有普遍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Rohner R.P.Toward a Conception of Culture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4,15(2):111-138.

篇10

一、社会认知与具身观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时蓉华)。在社会认知的发展进程中,主要存在两种研究范式:生理学和内隐研究范式。随着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具身理论已从原始的哲学思辨成为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等领域解释各种现象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具身理论是继计算隐喻、联结主义之后解答人类是如何获取外部世界知识,建构内部概念系统的一种诠释的视角,其核心是关注模拟、情境性的行动和身体状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1]。具身观的基本主张:认知加工受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影响,也就是说身体的形态结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表征身体的神经系统均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加工[2]。

具身认知是运用具身观来分析人类的认知过程。其中心含义是指认知或心智主要是被身体的动作和形式所决定的,各种类型的认知活动都受到身体和身体感觉运动图式的制约和塑造[3]。具身社会认知是具身认知与社会认知对话的产物,它运用具身认知的视角诠释社会认知现象,主要研究具身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作用[4]。近年来,社会认知领域已经累积了大量的基于具身理论的研究成果。鉴于社会态度、社会印象、社会判断以及情绪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研究中的核心主题,本文将从具身的视角来描述这四个主题,并通过经典的研究范例来予以例证。

二、具身视角下的社会认知

Shiota and Kenrick[5](2009),Sedikides and Skowronski[6](2009)提出了一个具身的进化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对认知的充分理解,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那些进化力量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的。具身社会认知通过对一些用来解决适应性社会问题的认知机制的辨别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感知认知过程。

1.具身社会态度

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反应方式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7]。从态度这个概念本身来说,它已经蕴涵了具身观的思想,即我们从自身及他人的身体信息知晓自己或洞悉他人的态度。

具身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根据身体的感觉来推断他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Koriat, Ma’ayan and Nussinson ,2006;Markman and Brendl,2005);人们可以采用身体姿势来定义并量化一个人的态度;身体姿势并不仅仅是态度外在的承载体,更重要的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姿势会反过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影响到内在的态度;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观察、模仿身体姿势的结果。具身观特别强调身体的动作和形式在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acioppo,Priester and Bernston[8](1993)让被试做出靠近图片的向上推的动作或者是远离图片的向下拉的动作,结果表明在趋近行为中看到的图片比在逃避行为中看到的图片,被试的评价更积极。基于这样的结论,Centerbar and Clore[9](2006)要求被试做出手臂弯曲或者延伸的动作,然后向他们呈现积极或消极的刺激,结果显示:回避动作条件下的消极态度更强,趋近动作条件下的积极态度更强。这两个实验都充分证明了趋避行为对态度有显著的影响,人对物体的社会态度会随身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具身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Social impression)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印象是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简言之就是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像。从具身的视角来看,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对他人记忆和感觉的表达,而这种记忆和表达也形成了我们关于认知客体的印象;身体的现实状态、感觉运动经验塑造了人们的社会印象,个体正是基于身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感觉经验来形成对知觉客体的社会印象;身体是社会印象的结果,我们的身体与激活模式的动作行为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其中重要的机制就是知觉者对知觉客体状态的一种模拟,强调具身模拟在印象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Bargh,Chen and Burrows[10](1996)要求被试从一系列词汇中形成有意义的句子,这些词汇中包括了一些与老年人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汇,结果发现:那些被老年人刻板印象启动的实验组的被试比控制组的被试在走出教室时要缓慢。该结果说明了身体是社会印象的结果,我们的身体与激活模式的动作行为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另外,Pettigrew and Tropp[11](2006)证明了个体与群体外个别成员的肢体接触会提高他对那个群体的整体性评价。上述两个实例充分地说明了社会印象的具身效应。

3.具身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评论。从具身的视角来看,复杂的认知判断常常依赖于感知觉和身体运动表征[12];物理感受与社会判断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这种因果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对物理刺激的感觉会影响社会判断,二是社会体验对物理刺激感受的制约作用;人们以身体为基点来感知外部世界,身体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我们感知世界的原型,例如,在进行社会判断时,我们既利用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同时也利用了环境中的信息,并根据身体的现实状态来做出判断。

在Nils B.Jostmann[13]等人的实验中,拿着一个沉重写字板的被试比拿着轻巧写字板的被试在判断外币的价值时,认为其价值更高;在判断一个课题时,认为其意义更重要。此外,心理学家IJzerman 和Semin考察了温度的物理感觉对社会亲近的不同影响[14]。他们发现:手捧热咖啡杯的被试比手捧冷咖啡杯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同某个知名人物之间存在相似性;在温暖房间的被试比在寒冷房间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与实验者比较亲近。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身体的物理感觉影响了社会判断,身体的物理感受对社会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具身情绪

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大,逐步扩展到动机、情绪等领域。著名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认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其实,James所阐明的正是具身化的情绪。

根据具身理论的观点,身体的外周生理变化和表征身体的中枢变化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加工;情绪是在对情绪刺激做出反应的身体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情绪,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加工情绪;身体反应可以促进情绪刺激的加工;模拟他人的情绪表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甚至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Harmon and Peterson(2009)让被试腰杆挺直坐在椅子上,或者是躺在椅子上,然后来测验他们在受到消极评价后的情绪反应,结果显示:躺着的被试的愤怒情绪较低。结果表明身体的姿势对情绪的调节有重要的作用[15]。另外, John A.Bargh and Idit Shalev(2011)通过实验得出:身体对温度的知觉会影响个体对社会孤独感的评价,身体上的寒冷显著地增加了被试社会情感上的孤独 [16]。这两个实例都充分地说明了情绪是在对情绪刺激做出反应的身体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具身社会认知的理论解释

目前关于社会认知的具身性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认知神经科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都对具身社会认知进行了解释,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理论解释主要有认知神经科学——镜像神经元假说、认知语言学理论和知觉符号系统理论。

1.认知神经科学——镜像神经元假说

Gallese and Rizzolatti(1996)发现,在恒河猿腹侧运动皮层的F5区发现了一类运动神经元,称之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17]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人类大脑也存在镜像神经元,个体执行某种行为所激活的神经元在观察他人做同样的活动时也会被激活。镜像神经系统的发现证明了通过相应脑区的激活建立内部的行为表征,可以“亲身经历”其观察到的他人行为,实现理解他人行为、情绪等功能,而且在语言理解、社会认知、社会交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8]。镜像神经元通过对外界行为建立内部行为表征,使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人类的社会认知活动,但它难以解释身体表征能力的局限性等问题。

2.认知语言学理论

Lakoff and Johnson(1980,1999)认为:抽象概念通常以具身化和情境性知识来表征。人们普遍拥有一种广泛的关于身体和位置的知识,抽象概念的隐喻利用了这些知识。人们在谈论抽象的概念时无所不在地使用隐喻。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人们表征事物的方式。例如:身体体积的大小通常和力量有关,在一场战斗中胜利者通常是那个身高较高的人;权利通常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有关,在社会认知当中,通常采用空间顺序来隐喻权利[19]。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身体在抽象概念表征中的重要作用,但它的解释范围较小。

3.知觉符号系统理论

Barsalou(1999)提出了知觉符号理论(theory of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简称-PSS),认为:在人类

大脑中存在单一的、多模态的(multimodal)表征系统,它们来源于不同的认知经验,包括更高水平的感知觉、内隐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和概念知识[20]。知觉符号是外界事物在大脑中将情境进行典型化(typically situated)并内化的产物, 也是人类将记忆中某类事物的知觉特征在仿真系统中进行映射(reflected)的结果。这些知觉符号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并通过汇合区或大脑的联合区域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多模态的仿真器(simulators),仿真器利用知觉符号和框架进行仿真(simulation),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在大脑中,从低级的感知觉到高级的社会认知,这些智能活动都是依靠仿真机制实现的。Barsalou(2003)强调知觉符号要与情境认知结合起来,强调在背景情境中(包括:物体、行为、事件、心理状态)对事物进行表征,并认为:情境仿真通过模式识别推断心理机制来解释具身的作用。

知觉符号理论强调符号、符号系统在知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将身体、情境、模式特异性系统纳入人类社会认知的解释框架中,不仅解决了身体的局限性问题,而且较好地说明了具身模仿的个体差异性、情境差异性和动力性,是当前解释具身社会认知较为完备的理论。

四、简评与展望

Schubert and Semin(2009)指出:具身理论的价值不仅仅是推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本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该理论使研究者能够用统一的(unifying)视角去看待心理学。社会认知具身观的提出,使得研究者开始重视身体、身体活动及其反应在社会认知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具身理论同社会认知的对话,改善了社会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扩展了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也提高了社会认知研究的生态效度。简而言之,具身理论对于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把社会认知从一种抽象的、神圣的精神过程还原为与世俗化的身体紧密相关,受到身体物理属性及其感觉运动体验制约的具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