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7 02:2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音乐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音乐教学

篇1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德商,如何利用音乐教育的优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德渗透教育,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把握教材、挖掘美德要素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材基本按照教育性原则、以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进行编写。教材内容囊括审美、德育、创新等综合、系统的知识点。音乐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美德要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丰富、灵活、有趣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拓宽音乐教学的空间,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循序渐进地把同情、良心、自控、尊重、善良、宽容和公正七大美德的要点融入教学要点中去。

1.利用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美德渗透。音乐教材中一些音乐作品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例如:《我们多么幸福》、《歌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好朋友》等。还有一些作品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小蜻蜓》、《青春舞曲》等。

2.利用音乐作品的情景进行美德渗透。例如:欣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音乐老师可以在音乐声中运用叙述、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当时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老一辈当时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二)开展多种音乐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培养德商

音乐教学灵活多变,丰富有趣,可以通过开展多种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美德渗透教育。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由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些音乐小活动,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和培养情商、德商。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优质课,执教的课题是三年级教材《彝家娃娃真幸福》。歌曲富有彝族民歌特色,但很短小,只有四句。在表现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队、编排,尝试用领唱、合唱、轮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再现彝族人民一唱一和、此起彼伏的唱山歌情景。在每一组学生进行表演时,老师都要求其他学生为他们鼓劲,无论表现得好坏,每组同学都得到了热烈的掌声。通过这个小小的活动,学生在音乐声中锻炼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与他人合作能力,提高了自信心,更懂得怎样宽容、尊重对方。

(三)注重音乐情感。培养高尚情操

情感是最能教育人、打动人,也是最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一个方式,而这方面恰恰是音乐教育的优势所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情带德,是渗透和提高德商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老师的引导,带动学生的自身真挚的情感去体会“真、善、美”,在音乐中体会同情、善良、尊重、宽容、公正,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积极地与学生产生情感交流,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欣赏课《翻身的日子》之前先播放了一段《白毛女》舞曲的片断,并用声情并茂的音调简单介绍白毛女的身世,多数学生看完后反应强烈,对喜儿的不幸无限同情,痛恨黄世仁的欺霸行为。这不仅为欣赏《翻身的日子》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表达出自己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恶者的痛恨,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四)从教师自身做起。改变教学策略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良好的素养对学生德商的形成和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影响。“正人必须先正自己”,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情商和德商指数。良好的教学方式也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商和德商发展。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平等对待、走进心灵。德育是心与心的教育,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这种有利与人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和学生建立一种亲近的师生关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心理上的距离缩短。因此,音乐老师应对每位学生充满爱心,关注他们,学会移情以体验他们的感觉,走进其情感世界。以平等的态度去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进一步美德渗透教育打下基础。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活动;现状;课堂教育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启迪孩子们的兴趣,挖掘孩子们的音乐自信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农村音乐课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和提高中,但是也走了不少弯路,本文将联系课堂教育活动实践展开思考,探索如何深入挖掘农村音乐课堂教育的潜力,把音乐课堂教育的良好效果真正发挥出来。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音乐教育与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农村小学生相对而言缺乏培育音乐素养的良好环境,使得孩子们普遍对于音乐没有太大的兴趣,存在很大的应试教育的痕迹,即不能带来短期的效果,缺乏应试的考核标准,就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也有部分家长缺乏对音乐课堂教育的了解,把孩子们学习音乐看作学业上的“不务正业”,不仅不支持孩子们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音乐教育上,反而极力反对孩子们的音乐学习。还有音乐教师只把音乐作为教育的核心,却忽略了如何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这个中心问题,即使再好的音乐也需要孩子们有兴趣去学习接触,否则就会把音乐课堂变成赏析课,失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二、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教育

1.在音乐课堂上营造正确的音乐氛围

音乐课堂要有良好的教授内容这是核心要素,音乐活动课有一套适合儿童教育的歌曲内容,但这并不能让课堂教育局限在课本上,这是音乐老师应当反思的。部分音乐老师缺乏责任感,把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放在了不合理的位置,自己也抱有音乐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的想法,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作为。一方面,音乐老师必须端正态度,积极主动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可能会对孩子们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音乐教育内容不能拘泥于课本教学,否则,不仅压抑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的热情,但同时又不能把一些通俗的流行音乐作为课堂的主流。

2.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教育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是要有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来制订整个学期的目标,根据整体目标制订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以此作为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制订了标准就要严格执行,不能让音乐课堂活动成为一堂没有目标的活动课。在制订了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每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是经过精细设计的,都是不同教学环节取胜的重要体现。每一堂课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活动搜素相关资料,用不同的资料把小学生的音乐兴趣提起来。

3.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促进音乐课堂的活力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门类,音乐课堂不是听音乐,需要更多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同时用音乐来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欧洲歌剧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演绎发展,在欧洲千年的历史当中一直长盛不衰,广受人们喜爱。同样音乐教育也要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来开展音乐课堂教育,可以把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在帮助农村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能通过舞蹈来建立兴趣,实现爱屋及乌。农村学生一个最普遍的问题是羞涩,不善于表现自己,这在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是难以实现突破发展的,通过音乐教育如果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自信,敢于并且善于表现自己,这将会对孩子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可以定期开展音乐比赛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课堂。

4.在音乐课堂上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音乐才能,并将口头音乐变为自创音乐

虽然农村的音乐教育还是比较落后的,但还是有很多在音乐上有潜力的孩子。孩子们平常自己私下里会哼哼出很多美妙的音乐,而这种音乐是经常转瞬即逝的,老师可以帮助孩子记载下这些音乐。每一个孩子都是梦想家,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少了成年人思维的禁锢,这些音乐如果能够记录下来可能是一手美妙的音乐,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对音乐的自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天才。

农村小学生音乐课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天赋,同时音乐老师在课堂上予以配合,解放孩子们在音乐上的天性。但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在音乐的学习上收获自信。最后要丰富课堂活动的教学形式,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来促进孩子们的音乐课堂学习,多维度地加强农村小学生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篇3

一、丰富教学内容

最佳的课堂管理诀窍是让音乐课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怎样才能让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呢?那么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为每一节音乐课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教学任务和活动内容。是不是符合学生心理,能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能不能激发起学生对每个教学环节的兴趣。例如:学唱歌曲《大鹿》,在歌曲学习前,教师模拟枪声,让学生随着节奏来进行拟声练习。学生在拟声中节奏得到了练习,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小朋友们,我们快去看看,森林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通过故事和精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到故事情境中,激发起学生对歌曲及歌曲人物的情感,点燃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歌曲学习过程中,请小朋友们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学唱。即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情感。使得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在歌曲学会后,加入打击乐器,鼓励学生到台前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唱,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又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的音乐教学,其主体是小学生。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比教分散,一般所能集中的精力仅有15到20分钟,而一堂音乐课一般都有40分钟。所以如果教师在上音乐课时,仅仅是简单的教唱,死板的讲解乐理知识,会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在过程中尽可能的多花心事,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什么,兴趣都是很重要的,没有了兴趣,一切都只是徒劳。兴趣也是人们乐于接触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小学阶段,多数学生都是按照家长意愿才学习音乐的,仅有少数学生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而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他们很难完成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同时,小学音乐类的课程设置,也应该突出其实践性的特征。因为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大都从兴趣出发,没有感性的实践,音乐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好动好玩,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在音乐课中把游戏引进课堂,并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把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搬到游戏中,让游戏的内容来源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最好就直接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够通俗易懂,让他们感受到音乐课是有趣的课,使他们上了还想上 ,并能够从先前的感受音乐到表现音乐再到掌握音乐,并能创作简单的音乐。

三、让学生养成音乐习惯

篇4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尽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了。

由于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幼儿的状态,她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仿,她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动作边欣赏。我们知道,当音乐刺激儿童的听觉,并且在她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这样的旋律是她们内心感受音乐的深化和升华。因此,身体的律动与音乐相结合是最能让低年级学生产生共鸣,也是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正确的范唱在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范唱种类较多,有老师范唱、录音等电化教具范唱,但我认为有条件的教师最好自己范唱,因为教师充满感情的范唱能使学生直接从老师这里体会、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曲调特色、音乐风格等。这就要求教师对歌曲有正确深刻的理解和生动优美的演唱,用歌声去感染学生,用歌声去唤起学生学歌曲的积极性,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篇5

关键词:小学 音乐 系统 素质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美好的回忆,它不仅记录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更是激发了今后创作的潜力。因而,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也要把握好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小学的音乐教育而懂音乐、爱音乐,并学会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帮助他们实现今后的音乐梦想。

现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欣赏、模仿为主,围绕音乐课本来实施,但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真正领会到音乐的美感与艺术感,更谈不上创作了。因而,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小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最终有效实现课程标准。

一、系统音乐教育

音乐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从易到难,从肤浅到深入,从欣赏到创作……这样一个过程。而我们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育只是其中的某一个部分,无法深入教学。在此我也就我的教育经验设计了一个系统的音乐教育法,一年级以训练节奏为主线;二年级以节奏创编为主线;三年级、四年级以创编简单乐句为主线;五年级以拓展音乐知识面为主线进行教学。以这样系统的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从而享受生活。

二、实施系统音乐教育的主旨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我们音乐教学中更是这样,我们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置,在音乐欣赏的选曲上、书本内容的实施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问题、表演、竞赛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把握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喜好,并发现自己的价值。

(二)以教师为主导

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有趣。小学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持久性差的年龄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乐在其中。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游戏、自制乐器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感受、理解能力。

寓德于教,全面育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达意境,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渗透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如何实施系统音乐教育

(一)训练节奏

小学生在入学时,没有什么音乐基础,因而我们的音乐教学也要循序渐进,先学习简单的节奏。节奏是音乐的一部分,其中节奏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协调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在课堂上,我们只进行单纯的敲一敲、拍一拍、打一打,学生都会感到单调、无味,可是当我们把打击乐器和儿歌的节奏放在一起,如:教他们唱《Happy New Year》《快乐星猫》,用学生喜欢的歌曲,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敲打来掌握其中的节奏。生动地刻画出当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味和感觉,并能用节奏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二)训练节奏创编

任何一种声音都是有节奏的,只是很少被发现。如果我们善于发现,耐于等待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充满了音乐。因而当我们学会欣赏音乐中的节奏后,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节奏来学习节奏创编,多用身边的一些节奏来引导学生练习创编,如:小雨的沙沙声、孩子们可爱的笑声、小河流水声、动物的叫声等,都是有一定节奏的。我们也可以用节奏的形式来将其表达出来,让学生自己学会编曲,来表达某些声音或意境。

(三)训练创编简单的乐句

当学生拥有简单的节奏创编能力后,我们就应该对其进行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创编简单的乐句,用音乐这种美妙的音符来讲道理、讲故事,如我们常听的《小红帽》《小鹿》,就是用音乐的形式来告诉我们简单的故事。故事谁都会说,但用音乐表达出来,却能吸引更多的人,并能流传更广。刚开始,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儿歌的形式,来创编自己的故事,并通过这种模仿来了解创编的过程与意义,最终实现自己创编的目的。起初,我会让学生慢慢接触乐句创编。如:在三年级的期末测试题中,请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创编4个乐句,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享受乐趣。

(四)拓展音乐知识面

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听一些经典的音乐,如《命运交响曲》《梁祝》等。对于这些音乐,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接触,但如何欣赏、如何感受,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小学课堂中,不可能将其所有的音乐都欣赏完,但我们可以有目的地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种音乐,并通过这些欣赏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探索与学习,给学生提供个性学习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形成一定的音乐素养。

四、小结

音乐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工具,因而,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把音乐教育当成一种生活艺术来培养学生,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能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并能通过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情绪、创作自己的作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魏莹莹. 用音乐游戏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游戏的运用[J]. 小学教学参考, 2011(21).

篇6

音乐,是一种最具普遍性最具感染力的古老艺术形式,在教育中,它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特殊的功能,自古以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它的这种功能。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对音乐的功能做了很好的阐述,强调音乐中的善与美的统一,道德与音乐的统一,尤其是善与美。他强调了这些音乐特性,其实也是为了感染人、教育人。柏拉图也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音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将音乐铭刻在心,传于后人”。两千年前音乐教育在人类社会已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当然这与先贤们广博的知识学问的影响和孜孜不倦的教学的倡导是紧密相连的。

但是在我们学校的现实生活中,音乐教育并不被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看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音乐课处于被冷落的地位,没有专业教师,没有教学场地,没有教学器材,是很多小学目前的现状。学校不看重音乐课程,学生家长更看重的是孩子的数学和语文成绩,这样的气候和环境,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原本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不能得以施展,而没有音乐特长的孩子对音乐更为疏远,久而久之,就伤失了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音乐教师担负着用音乐教育人感染人,塑造学生善与美心灵的艰巨任务,为此,音乐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克服困难,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和谐师生关系,调动音乐兴趣。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真的、无邪的,教师一定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既像自己的父母又像自己的知心朋友,让他们先喜欢上教师本人,然后再喜欢教师所任教的这门课程。因此,传统的教育学理论,非常重视教育者的道德修养,要求教师一定得塑造好自己的形象。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该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要知道,小学生不是老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实行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虽然只有四十多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教师不考虑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就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爱动的特点,创新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趣味化。在过去的音乐课堂上,很多时候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唱,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师生互动的教与学。比如,音乐课上,教师要把卡拉OK设备搬进教室,选取与教材有关的歌曲,让学生亲自登台演唱。然后结合他们的演唱,指出其中的不足,让他们在欢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音乐知识。再一点就是针对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特点,教师巧妙地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词典》节目,把音乐知识制作成问答题目,让学生分成小组开展知识竞赛,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只有采用充实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才能把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起来。

运用讲故事,培养音乐兴趣。故事伴随着儿童直到长大,尤其是童话故事,童话世界对于小学生来说,浪漫有趣,它用形象的比喻、拟人化的手法,把歌曲的题材、内容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在让学生欣赏《三个和尚》的民乐合奏引入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开始寺院里住一个和尚,自己担水,经常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两个人互相依靠,就到井上抬水饮用;日子一天天过去,又来了第三个和尚,他们倒是吃不上水了,这是因为他们都想偷懒,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意去挑水。一天,寺院里着了火,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到山下挑水灭火,经过一番紧张的团结合作,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从那以后,三个和尚都勤快起来,轮流着去挑水,日子过得很不错。虽然这个故事很多孩子都在动画片中看过,但是学生回忆起来还是很有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情不自禁的置身于音乐的情境中。

篇7

关键词:欣赏教学 歌曲教学 器乐教学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音乐教育的观念、内容、手段和评价体系等各方面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格局和社会需求。这就迫使音乐教育等各科教育必须实行教育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便应时而生,成为音乐工作者教学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指南。

一、欣赏教学

《标准》认为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我认为要将学生置于音乐的环境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感受音乐。如将上下课铃声改为世界著名的交响曲、独奏曲、协奏曲的主题或片断,以一段时间(一般是一到两周)为区域,通过强迫记忆、不随意记忆使学生反复聆听,加强音乐记忆和音乐感悟。除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课间、用餐时间、中午到校、下午放学等区间,选用不同风格、不同情绪的乐曲(儿歌、短小的器乐曲)来播放,让整个校园时时刻刻充满音乐,使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间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利用现有的VCD、DVD音乐光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本阶段所要讲授的音乐欣赏主题,配以不同的画面(包括风景动画、人物动画及卡通片),让学生通过画面领悟音乐表现的意境。《幻想2000》(Flas)是一套很好的DVD音乐欣赏光盘(共有2盘),其中的动画逼真、清晰,富有想象力,与音乐音响配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叫绝。如第二盘中的第三首乐曲是格里格的《蓝色狂想曲》,由一个失业的中年人、一个在工地工作但深爱着架子鼓的年轻人、一对望女成凤的父母和渴望自由的小女儿、一个慑于老婆的威力没自由的小老头等平民人物组成的一个短小精悍的音乐卡通小品。这部作品通过对弱者“失意,强迫――满意,自由”的描述,使失业的中年人得到工作、年轻人得以上台演奏架子鼓、小女孩和老头都可以得到自由这样一个美满的结果,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不公等种种现象。

在欣赏课堂上,教师不要老是贯彻自己的感受。要以学生的主动发言、讨论为主,教师作适当提示、讲解。当学生反复听完一段旋律后,教师先对乐曲的整体段落、情感作大概的分析、讲解。先让学生跟上乐曲哼唱,通过哼唱来体会乐曲的诸多表现要素(音色、调性、曲式、节奏等);其次鼓励学生从乐曲的文化背景、音乐的表现要素、情绪等方面多发言讨论,知道多少就讲多少。引导学生要结合自身的感受描述音乐场面,探讨音乐段落之间不同的情绪。

二、歌曲教学

《标准》认为歌曲演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激情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在小学阶段,要多选一些音域之中、音乐线条清晰的歌曲,为学生的乐感培养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切忌敷衍了事,教上几遍学生会唱就完事。要寻找有关歌曲方面的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在情景中学、看着学、模仿着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寻找素材,主动和学生研讨他们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并适当地讲一些发声的方法,如站立的姿势、气息的运用等会影响发声,咬字时声母清楚、韵母饱满等,引导他们正确唱歌。

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的关键期,学生身心各方面快速发育,嗓音的保护显得额外重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喜爱大吼大叫来发泄内心的情感,在饮食上喜欢吃辛辣的东西、喝刺激性的酒类,这些不良、过激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声带肌肉病变。故而这一时期教师要与家长共同注意学生的饮食,并引导他们健康的日常行为。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发声的时候,应多练中声区,少练高、低音区,每天多练几次,每次练习的时间宜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

由于媒体的冲击,大部分学生已不满足音乐课本上提供的歌曲,他们紧跟时代的脚步,钟情于有一定时代感的歌曲。所以,教师在选曲上也要注意,不能一下子给学生一个回头棒,排斥学生唱歌的非分之想,否定他们的想法。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有选择性的挑出几首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流行歌曲进行授课。碰上有难度的曲目,可适当降调让他们演唱。

由于学生识谱、音准、节奏等音乐基本要素的限制,中小学在合唱教学方面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针对这种现存情况,在中小学合唱课中,一般以齐唱为主,加入男女声对唱、分声部轮唱、个人领唱与伴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大大丰富合唱效果。偶尔试以简单的二声部重唱,能使学生感受和音之美,培养队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加强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群体意识,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体会和谐声音所带来的美感。

三、器乐教学

《标准》认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在中小学期间,想让每个人都学习一件乐器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去了解每个乐器的外表、演奏方式、发声原理等,让学生清楚什么样的乐器能发什么声音,能大致表现什么情绪。发挥学生爱模仿的天性,鼓励他们用口模拟乐器的音色,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在器乐课教学中,可以使用便宜的竖笛来教学,也可以使用打击乐进行打击乐教学。《鸭子拌嘴》是一首清锣鼓乐,教师可利用类似于这样短小的名曲进行打击乐教学。乐曲是以“钹”为主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的,生动地描述了许多鸭子拌嘴的情景。在上课之前,学生自己着手准备大小钹、锣、木鱼、镲等乐器,动手敲击各类乐器了解其音色。在课堂上学生先欣赏乐曲,了解演奏的乐器、节奏类型、节拍类型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按照老师的提示将作品分成段落,逐步模仿敲击。实际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乐器进行分类演奏,首先让学生听辨各类乐器的不同,然后齐奏某类乐器的主旋律,待大家对各声部的节奏类型熟悉后,进行各种乐器的合奏。可以将学生分为几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演奏,在参与中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积累音乐知识,为以后的学习与演奏奠定基础。

在音乐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通过不断的音乐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能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创造出富有特色的音乐,为繁荣我国的音乐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篇8

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是中学音乐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对音乐是否有兴趣决定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能否走得更好。因此,作为小学音乐老师,在追求音乐内容进度的同时,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很多人认为小学音乐课堂就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唱唱玩玩,没有真正的实质性内容,以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小学音乐学习时期是学生学习兴趣重要的塑造时期,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简化为只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唱歌玩耍,而是应该让学生知道真正的音乐学习是情感态度上的交流与沟通。

比如,在小学音乐课堂学习《雪绒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雪绒花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雪绒花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形状和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为什么喜欢雪绒花,从雪绒花身上可以感受到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情感表达的途径,学生只有从心里思考对一件事物,一首音乐的表达状态,才能更好地喜欢上这首音乐,并探索音乐,从而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学得更好。

二、因材施教转换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进行舒缓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乐器进行教学。乐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音乐用另外一种形式和动态展现出来。乐器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乐器的喜爱和兴趣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乐曲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钢琴或者吉他曲演奏,让学生在不同的乐器演奏中体会音乐的美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起对乐器的兴趣和喜爱,发展学生的乐器学习本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音乐教学和乐器学习相辅相成。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静结合”地学习音乐。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舞蹈配合,学生在动起来的同时,能保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喜欢配合,教师可以根据每首歌曲不同的特点安排不一样的舞蹈动作,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伴随动作学习。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上台表演,让学生在竞争中积极展现自己,抒发自己的表演欲望。很多对音乐课程有兴趣的学生会因为舞蹈的加入而更加喜欢音乐学习,对音乐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会因为舞蹈的加入而逐渐培养起音乐教学的兴趣。

三、定期举行音乐活动,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

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学生才能的迸发。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很多学校并没有将音乐课程纳入一定的考试范围,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没有竞争性,从而导致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懈怠心理。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定期举行一定的音乐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举行一定的歌唱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互相切磋交流以及交换思想。在比赛中,学生由于都想拿到好的名次而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这样学生会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并且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从而改正缺点,重新树立新的方法。学校和学校之间还可以通过音乐比赛进行联谊。让不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相互得到借鉴,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比赛中互相切磋。

四、实行小组合作游戏教学

篇9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生活化 实践

音乐生活化是指将生活元素应用于音乐课堂,对传统音乐教学进行扩充,让音乐学习充满生活的活力和气息。音乐生活化教学要求音乐的课堂要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这种多样化的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注重音乐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处于很被动的地位,阻滞了音乐教与学的有效提升。多样化的生活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让音乐从生活中吸取灵感和动力,不仅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也是提升小学生素质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其积极的作用如下:第一,让小学生的情感更丰富。任何一种音乐的存在,都是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在里面的,而音乐主要是通过旋律和符号来展现情感和生活的画面。小学生在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同时,也让自己的胸襟更开阔。第二,让小学生学会用音乐去感受生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音乐的教学中,也要让小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生活。第三,对师生之间的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学习音乐、品位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因为情感的共鸣能一下子拉近距离,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

一、关联生活,启迪兴趣

要想将音乐生活化,就要在平时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情感,从而更有利于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当然,也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元素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的《可爱的蓝精灵》时,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兴趣,将给学生讲一段可爱的蓝精灵的故事,让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前提下,加深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从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加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小学提升其鉴赏水平。

二、走进生活,营造情境

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对音乐的领会,从而提高小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开拓小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的《嘎嘎小鸭子》时,小学生对小鸭子并不陌生,而且对小鸭子的叫声他们也是很熟悉的,因此,老师就可以很好地将音乐与小鸭子的叫声结合起来,让音乐真正生活化。其次,音乐作为源于生活的艺术,让小学生参与音乐的实践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将音乐学习还原生活情境,可以从鸟叫、猫叫、水声和汽笛声入手,让其感受到这些都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主动地寻找生活中的高音、中音和低音,让学生自己对这些声音进行辨别和分析;也可以引导小学生自制音乐乐器,比如,通过小树叶、竹子、锅、碗、笔筒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很好的乐器。通过音乐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音乐的创作和感受,从而提升其创作的欲望。

三、再现生活,加强体验

音乐、体育和美术虽然同为艺术,但是音乐作为一种“活”的艺术,又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音乐教学中也应“活”起来。这种“活”,主要体现在音乐老师的教学要与生活化的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在音乐教学中加入游戏的方式,并在这些游戏中创设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小学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体现音乐要表达的内涵。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的《口哨与小狗》中,音乐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情节需要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小狗和不狗的主人),请他们结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去表演,充分展现小狗的主人和小狗在散步时的欢快、愉悦的心情。再如,在苏教版六年级的《蜗牛与黄鹂鸟》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蜗牛和黄鹂,通过组内合作创编舞蹈和音乐剧,然后在组内进行表演,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通过这样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音乐的领悟与感受,而且也强化了音乐学习的成就感,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创作增加信心。其次,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增加小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能力。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为了情感的展现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既要让小学生学会从音乐中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同时,又要学会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之前,老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了解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然后在课前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播放一段王二小牺牲的故事片,让学生首先对王二小有一些了解,然后在教学唱歌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将自己对王二小的情感在音乐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四、联系生活,学科融合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中,也要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从而为其将音乐生活化提供基础。当然,老师也可以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拓展学生感知音乐的范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的《雪花飞舞》时,老师就可以与手工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前剪小雪花作为音乐的背景,从而在课堂上,在音乐响起、雪花飞舞的境界中加深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此外,老师也可以将音乐与语文、美术等课程有效结合起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课堂。

五、丰富生活,完善评价

音乐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老师教学结果的评价,更是对其教学过程的评价,因此,要做到将音乐生活化,也少不了教学评价。其一,为每一个学生建档,动态观察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将小学生在一段时期间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进行跟踪,关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其二,对教学的评价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结合音乐课程本身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进行创新,如通过开展音乐才艺表演会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音乐剧或音乐小品来进行评价。此外,老师在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小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从而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评价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互评,或者通过分小组进行评价等方式来增加小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竞争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质。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将对生活的感受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要求小学音乐老师对生活化的音乐予以更多的关注,同时,让音乐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吴的.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3,(11).

篇10

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强化学生的唱歌功底,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及鉴赏音乐的能力是小学生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由于部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较高,境界不易体会,学生很难理解到音乐的妙处,更不可能唱的惟妙惟肖。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欣赏的方式,创造适合的情境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欣赏锻炼,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把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课堂,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创造一种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使得以往死板的课堂充满趣味。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一些斗志昂扬的乐曲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课下,音乐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例如:我们开心时,会哼唱旋律优美欢乐的曲子。音乐欣赏课的主要目标是,发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同时,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发展一种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摒弃以往老师高于一切的教条主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在娱乐当中学习到音乐,这样,不仅教学氛围非常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会得到提升。

鼓励思考,培养学生思维

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应当开阔学生的思维,不应该限定学生的想象,而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尺度。在课堂教学后,欣赏音乐之后,教师不要有过多的评价,把空间给予学生,让学生毫无限制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举个例子,在欣赏《鸭子拌嘴》的音乐时,让学生思考歌中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如此可知,通过音乐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大地提升,不仅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还能够激发自己的爱生活爱学生爱祖国的感情。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过于孤僻寂寞的孩子总是听开放的音乐,在一段时间的聆听后,他的性格变得有些外向,乐于与别人交往,而不是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欣赏音乐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层面,要多角度的去理解。例如:三年级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森吉德玛》时,教师边教学生边引导学生做一系列草原人民的活动,如弓箭步,在此过程中,学生尽情想象草原风光,从而发散学生思维。音乐欣赏课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塑造学生的良好个人特性和积极地心理。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音乐可以使人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进而丰富了人的思想。音乐欣赏课上,快乐的音乐可以使得学生变得乐观开朗大方,人际关系也更加和谐。总而言之,音乐的欣赏对于良好性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善人的人格的作用上有着关键的地位。

科技运用,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化的教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广泛应用于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在信息获得如此迅捷的现代,教师应当及时利用现代科学的优势,采用视频放映、图片等方式,会更有效果,这样学生从直观上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使音乐欣赏基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学习《小白船》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画面,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之后,教师通过钢琴演奏的形式,弹奏《小白船》的旋律,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进一步感受到作品的优美。我们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提高学习音乐知识能力,电子白板具有很强的拖拉能力,它可实现重点音乐知识的重复学习,可以提高音乐学习的可操作性,尤其适用于唱谱、读谱、认谱等学习中。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和演唱上,而对于乐谱的识读则很少涉及,这就有点舍本求末,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识谱能力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需要从小就开始进行,使学生形成一种识谱习惯,可以不自觉得以标准的方式来分析和理解音乐,这样有助于学生后期进一步的音乐学习。但是由于音符对于学生而言,它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也不容易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使学生可以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重复性的学习,进而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的音乐知识。